统编版《老子》四章PPT课件完美版1

合集下载

6.1《老子》四章 课件 (共54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6.1《老子》四章 课件 (共54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
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
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
祖,称“太上老君”。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
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史载,曾任周王室史官(管理藏书的官员,
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
礼。晚年见周王室日趋没落,便骑青牛而去,回
来看,就叫做剩饭、赘瘤,人们常常厌恶它们,行,同“形”。
⑧处:为,做。
文本研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
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踮起脚跟的人站立不住;跨步行的人走不远,自我显露的不能显明,自以
为是的不能彰显(对是非、曲直就判断不清楚。);自我夸耀的人,反而
[注释]
①强(qiǎng)行者有志:勤勉而行的人有意志
② 不失其所者久:不丧失立身之基的人能够长久。
③ 死而不亡者寿:死而不朽的人就是长寿。意思是,有道之人身死而道长存,这就是寿。
能了解别人的人有智慧,能了解自己的人聪明。
能战胜别人的人有力气,能战胜自己的人刚强。
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人,强劲奋进的人有意志。
[注释]
6.毫末:毫毛的末端。比喻极其细微的事物。
7. 累(léi)土:一筐土。累,同“蔂”,土筐。
8.为者败之:动手去做的就会坏事。
9.执者失之:有所把持的就会失去。
译文:两臂才能环抱起来的大树,是从细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极高的土
台,是从一堆泥土开始构筑的;千里的远行,是从跨出第一步开始的。动
手去做,往往会坏事;有所把持,反而会失去。
引出“无为而治”思想的具体做法, 并

语文统编版《《老子》四章》课件-完美版1

语文统编版《《老子》四章》课件-完美版1
1


第二单元 立身处世



5 《老子》四章 五石之瓠
分 层





返 首 页

块板块




2





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
作 业
返 首 页
3






一、读准字音
层 作


毂.(gǔ)
埏.埴.(shān zhí) 户牖.(yǒu)

跨.者(kuà)
自矜.(jīn)
赘.行(zhuì)

返 首 页
返 首 页
(新教材)第2单元5《老子》四章五 石之瓠 课件— 统编版 ()选 择性必 修上册( 共80张 PPT)
七、文白对译
12

三十 辐 共一 毂, 当
其无,
三十根辐条聚集到车毂上,只有车毂中间是空的

有车
之用。

(就是说只有有了它中间空的地方),才成就了车子的作用。



埏埴 以为器, 当其 无, 有器 之用。


3.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课 时

古义:做事 。
分 层

今义:投身到事业中去 。
作 业


(新教材)第2单元5《老子》四章五 石之瓠 课件— 统编版 ()选 择性必 修上册( 共80张 PPT)
返 首 页
(新教材)第2单元5《老子》四章五 石之瓠 课件— 统编版 ()选 择性必 修上册( 共80张 PPT)

统编版《老子》四章PPT课件完美版1

统编版《老子》四章PPT课件完美版1


2.丰富的情感是人生发展最重要的推 动力, 只要心 中有爱 就能免 于孤立 的生存 ,就能 创造杰 出人生 。

3.爱因斯坦认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 更重要 的意思 是,提 出一个 新的问 题意味 着我们 的生命 空间开 拓出新 的疆域 。

4.4.“忘了是在江南、江北/是在哪一 个城市 ,哪一 个园子 里捡来 的了” 两句采 用设问 的修辞 手法, 进一步 拓展了 作品思 乡的广 度——大陆的 每一个 城市、 每一个 乡村、 每一寸 土地, 都是无 比值得 怀念的 。
【写作特色】
• 1.善于运用具体形象表现抽象哲理。 • 以生活现象或社会现象举例说理,以具体事物为喻,概括出抽象的道
理。如第十一章以生活中的“毂”“器”“室”说明世间万物都存在 “有”和“无”的对立统一,“有”“无”相依相生。
• 2.善用逆向思维。 • 善于从常人思维的反面提出问题从而达到正面说理的效果。如“自伐
【文本研习】
• 3.第三十三章中,老子给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 要做自知、自胜、自足、强行的人。在老子看来, “知人”、“胜人”十分重要,但是“自知”、“自胜”更 加重要。他认为,一个人倘若能省视自己、坚定 自己的生活信念,并且切实推行,就能够保持旺 盛的生命力和饱满的精神风貌,与大道“复归”, 从而“死而不亡”。个人的精神修养,可以使人具 有智、明、力、强、富、志、久、寿这些品格和 素质,这些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 要在它尚未出现问题的时候解决问题,要在没有 陷入混乱时治理混乱。
• 合抱的大树,是从细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很高 的台子,是从一筐土开始堆积起来的;千里的行 程,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
【文本研习】
• 有所作为的人将会招致失败,有所执着的人将会遭受 损害。

6.1《老子》四章课件(共49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6.1《老子》四章课件(共49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道经》、《德经》
治国、用兵、养生之道 万经之王
修身、
《易经》:太极生两仪,两仪 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 朴素辩证法
“谦虚”“不 争”“柔弱”“知足”
“柔弱胜刚强”
贰、 理解文本
车轮的中心部位
埏埴
揉和;黏土
门窗 户牖
有之以为
“有”供人方便利用,正是“无”起了作用。 利,无之以为用
踮起脚尖的人
自我显露的不能显明
自我夸耀
行走不稳
自我夸耀 为,做
同“形”
智慧
聪明
勤勉而行的人有意志。
不丧失立身之基的 人能够长久 。
死而不朽的人就是 长寿。有道之人身
死而道长存。
显露迹象
同“判”,分离
解决
比喻极其细 微的事物
同“蔂”,土筐
动手去做的
指顺应自然,不 求有所作为。
有所把持的
接近成功
常人所不想要的
《老子》四章
《老子道德经注校释》
1、精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文意。 2、阅读《导学案》46页助读资料中关于老子,《老子》的 写作背景及相关内容。 3、完成《导学案》48页第一大题中的1、2小题,第二大题 中的1、2小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文导入
在中国轴心时代有这样一个人,他说:“无为 而无不为。”他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 争。”他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他是 谁?老子。在百家争鸣时代,他总是语出惊人,时 至今日仔细研读,他的话仍可以一语惊醒梦中人。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老子(四章)》,与这样一 个独特的灵魂来一场精神碰撞。
壹、
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道教 始祖
道家学派创始
◉司马迁:“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故著书辞称微妙难

《老子》四章课件(共46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老子》四章课件(共46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鸟,吾知其能飞; 鱼,吾知其能游; 兽,吾知其能走。 走者可以为罔,游 者可以为纶,飞者 可以为矰(zēng)。 至于龙,吾不能知, 其乘风云而上天。 吾今日见老子,其 犹龙邪!”
——孔子
知人论世,触摸经典
(二)时代背景
“春秋无义战, 战国无君子。”
据史书记载,春秋242年 间,有36名君主被杀,52 个诸侯国被灭,有大小战 事480多起,诸侯的盟会 450余次。
老子的道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表示道之质,即化生为万物的原物质。 二是表示道之性,即这原物质化生的万物演化时 所遵循的基本法则。
承认一切是一, 那就是智慧的。
——赫拉克利特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 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 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 之所恶,唯孤、寡、不 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 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 损。人之所教,我亦教 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 将以为教父。(第四十二 章)
成部分。
循章读句,解码老子思想
(二)辩证思想
朴素辩证法是老子思想的核心内容,综合老子的道本思 想可知,老子的辩证思想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对立 统一
转变 量(质) 变
循章读句,解码老子思想
(三)美学思想
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道 的本性即是自然,出于对自然 的推崇,老子也很推崇素朴和 稚拙,认为“大巧若拙”,赞 美婴儿“含德之厚”,主张大 丈夫“处其实,不居其华”。
第六十三章(节选):图难 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 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 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 大,故能成其大。
从本章来看,圣人 应该怎样做才能终 成其大?
1)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 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 无失。
2)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3)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 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 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6.1《老子》四章(共55张ppt)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6.1《老子》四章(共55张ppt)

知人论世
【名家说】 《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
得。
——德国·尼采
【相关链接】 1.老子是孔子前最伟大的哲学家。《道德经》 出自何人的手笔,
倒是次要的问题,最重要的乃是它所蕴含的思想,在思想史中,它的确 可称得上是最迷人的一部奇书……或许,除了《道德经》外,我们将 要焚毁所有的书籍,而在《道德经》中寻得智慧的摘要。
《老子》四章
扩叁
展 延 伸
解贰
读 文 一、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字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不 详,籍贯也多有争议。
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 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
道家学派创始人,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 始祖,称“太上老君”。 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 位历史名人之一。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 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分析第24章
疏通文本第24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 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 道者不处。
企者:踮起脚尖的人
不行:行走不稳
自见:见,通“现”,显露 ,自我显露
(2)近代以来,《老子》也受到了西方思想家 的重视,成为世界哲学宝典之一。当今世界,更是掀起 “老子热”“大道热”以应对21世纪的新挑战。
二、疏通文本
正字音
辐 fú 户牖 yǒu 累土 lěi
毂 gǔ
埏埴 shān zhí
赘行 zhuì 易泮 pàn
强行 qiǎng 几 jī
《老子》四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 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 之以为用。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 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 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 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 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 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 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老子》四章 课件(共29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老子》四章 课件(共29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探究内涵】
【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注释】 ①强(qiǎng)行者有志:勤勉而行的人有意志 ② 不失其所者久:不丧失立身之基的人能够长久。 ③ 死而不亡者寿:死而不朽的人就是长寿。意思是,有道之人身死而道 长存,这就是寿。
学习目标
1 通过阅读导学案及相关材料,了解老子 及其作品《道德经》中所蕴含的思想。
2 阅读文本,掌握重点文学知识及文言现象。
3 通过对比阅读,理解选文的思想内容, 思考其现实意义,体会老子的辩证思想。
实际运用老子的辩证思维和逆向思维解决实 4 际问题,涵泳心灵,养育人格,将所学转化
为为人做事的准则。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注释】
11.几(jī):接近。 12.慎重如始:审慎面对事情 的终结,一如开始那样。
重在阐释百姓做事经常功 败垂成的原因,强调必须从始 至终保持谨慎,越到收官结尾 处越要小心。
【六十四章】 第五层
是以圣人欲不欲, 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 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 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注释】 ①企者:踮起脚的人 ②跨者不行:跨大步的人行走不稳。 ③自见者不明:自我显露的不能显明。 ④自是者不彰:自己为是的不能彰显。 ⑤自伐:和下文的“自矜”都是自我夸耀的意思。 ⑥长:长久。一说读zhǎng,意思是得到敬重。 ⑦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等行为)用道的观点来看, 就叫做剩饭、赘瘤,人们常常厌恶它们,行,同“形”。 ⑧处:为,做。

6.1《老子》四章课件 (共32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

6.1《老子》四章课件 (共32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

人生启迪: 用儒家思想进取, 用道家智慧炼心。
做勇于担当的堂堂“君子”
做内心超然的悠悠“圣人”
,中间的圆孔用来插车轴 屋室)供人方便利用,正

是"无"起了作用。
④当:在(某处,某时)
第11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 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个毂当中,车的功用正是产生于车毂 中空地方的“ 无”。和泥制作陶器,陶器的功用正是产生于陶 器中空地方的“ 无”。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房屋的功用正是产 生于房屋四壁中空地方的“ 无”。所以“ 有”( 车子、器皿、 屋室) 供人方便利用,正是“ 无”起了作用。
毫毛的末端。比喻极其微小的事物。 同“蔂”,土筐
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
动手去做就会坏事,有所把持就会失去。
指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
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取独 做

想要常人所不想要的
民之从事事,常于近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
老子骑牛图
刘向《列仙传》记老子出关:“后周德 衰,乃乘青牛车去。入大秦,过西关。关 令尹喜待而迎之,知真人也。乃强使著书, 作《道德经》上下二卷。”又云:“老子 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 果乘青牛而过也。”这便是若无尹喜遇太 上,何来今日《道德经》的典故。
走近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期人,楚 国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 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 庄”。
研读文本——第六十四章
➢ 问1、这一章包含了几层意思?

6.1《老子》四章 课件(共69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6.1《老子》四章 课件(共69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比喻论证。老子用车轮、器皿、房屋等比喻来 进行论证。
3.怎样理解“有”和“无”?
“有”和“无”是对立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无”让“有” 发挥作用。正如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了车子的作用;有了器具中空 的地方,才具备器皿的作用;有了门窗四壁的空的部分,才有了房屋的作 用。因此,“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朴素辩证法的思想,是老 子道家思想的重要内容。 启示:一般人只注意到了实有的作用,而忽略了空虚的作用。我们要辩证地 看待二者的关系,不要过于狭隘,要兼顾双方。
——《史记》
成书经过
大约周敬王三十五年(鲁哀公十年、公元前485 年),老子看到周王朝越来越衰败,就离开故土,准 备出函谷关去四处云游。把守函谷关的长官尹喜很敬 佩老子,听说他来到函谷关,非常高兴。
可是当他知道老子要出关去云游,又觉得很可惜, 就想设法留住老子。于是,尹喜就对老子说:“先生 想出关也可以,但是得留下一部著作。”老子听后, 就在函谷关住了几天。几天后,他交给尹喜一篇五千 字左右的著作,据说,这篇著作就是后来传世的《道 德经》。
能显明。见:同“现” 彰:彰显
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4)自伐:和“自矜”都是自我
夸耀的意思。 (5)处:为,做。
诵读课文,读懂文意
译文:垫起脚尖想站得更高一些,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 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
反而站不稳;迈着大步想走得更快 一些,反而走不远;经常自我表现 反而名声大不起来,经常自我夸耀
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 反而没有功劳,自以为自高自大反
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而不能被认可并获得尊重。用“道”
的观点来看,就叫作剩饭、赘瘤,
人们常常厌恶它们。所以懂得规律

《〈老子〉四章》》课件45张-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老子〉四章》》课件45张-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背景简介
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经过长期休养生息发 展了起来,而王室的力量却逐步衰微,渐渐丧失 控制诸侯的能力。强大了的诸侯,不再对周王室 唯命是从了,他们有的蚕食周的土地,有的攻伐 别的诸侯国。
据史书记载,春秋242年间,有36名君主被 杀,52个诸侯国被灭,有大小战事480多起,诸 侯的盟会450余次。
天下大乱,诸侯混战,统治者贪求无厌,无德无能却 好大喜功,强作妄为。使百姓饥寒交迫,疲于奔命,造成 人民的灾难。在这种情况下,老子针对统治者的治国方略, 提出“无为而治”的思想,呼吁统治者要“无为”,不要 过多干涉百姓生活。
老子的“无为”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 为”“不乱为”,要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老子》四章
学习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文言基础知识,学习以喻说理的论证方法。 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有”和“无”、“知人”和“自知”、“胜人” 和“自胜”等的关系,理解老子的辩证哲学。
审美鉴赏与创造:品味老子凝练精妙、如歌如诗的语言,理解文中老子 的思想和道家的观点。
数千年来,老子的“无为”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性格行 为和人生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作者简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 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籍贯也多有争议。
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 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 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 认为李姓始祖。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 史名人之一。
老子思想
• “清静无为” • 静——宁静 • “清静无为”思想的核心——“无” • 理解“有”“无”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例: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 独其言在耳。”——《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老子》四章+课件33张+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老子》四章+课件33张+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1)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 故无失。
圣人顺应自然,不干扰,不妄为,心理不偏执;自然少有 失败;而为者、执者必然败之、失之。
(2)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 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圣人能补救众人经常犯的错误,能辅助万民顺应自然本 性,顺势而为,不妄为,不强为,所以圣人能够终成大业。
《道德经》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 言》、《老子五千文》,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 源。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讲人类的人 生观和世界观,道出人生的进退术,包含长生久视 之道;下篇《道经》,讲宇宙和自然的规律。
“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 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 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道德”为纲宗,论述修 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 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 “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 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 之王。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 《道德经》是除了《圣经》 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 最多的文化名著。
写作背景
老子所处当时西周社会,诸侯各国穷兵黩武,战乱频仍,社会 之礼仪伦理已无法恢复,所以老子看透人类社会之所以会纷争不 已,都是由于圣人、礼仪、法令、欲望、智慧等有为措施所引起的, 正是因为社会看中名利、实力等,所以天下才会出现资源有限性的 占有之争。老子因此提出回归自然,顺应无为而治、清净绝智的自 然世界的规律,从而才能守弱胜强,达到小国寡民的平静生活,“民 至老死而不相往来”。
第六十三章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 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处理困难要从容易处入手,实现远大(目标)要从细微处 入手。天下的难事,必定从容易的做起;天下的大事,必定从 细微的做起。所以圣人始终不自以为伟大,因此才能成就大的 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子》四章
【学习目标】
• 1.了解老子及其作品《道德经》。 • 2.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基础知
识。 • 3.理解选文的思想内容,思考其现实意义,学习
“以喻说理”的写法。
• 先秦诸子中,有一个人,很有神秘感, 传说他母亲怀了八十一年的身孕,才从腋 下产出他。他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 所以被称为老子。老子在周王室担任过守 藏室史(管理藏书的官员),后来看到周 王朝越来越衰败,就离开故土,准备出函 谷关去四处云游,骑青牛过函谷关时,在 函谷府衙为府尹留下洋洋五千言《道德 经》,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便出自此书。
• 人们做事情,总是在接近成功时失败, • 如果在将要完成的时候也像开始时那样谨慎,就不会
让事情失败了。 • 因此,有道的圣人追求人所不追求的,不稀罕难以得
到的东西,学习别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所经常犯 的过错,这样遵循万物的自然本性而不会妄加干预。
【文本研习】
• 思考探究 • 1.怎样理解第十一章的“有”“无”?
皿的作用。 • 开凿门窗来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的空的部分,才
具备房屋的作用。 • 所以,“有”给人便利,正是“无”使它发挥了作用。
【文本研习】
• 第二十四章: • 踮起脚跟的人站立不住;跨步行的人走不远,偏
执己见的人不能明察,自以为是的人,不能明辨 是非;自我夸耀的人,反而不能成就大功,自尊 自大的人反而不被人们敬重。 • 从道的角度看,以上这些行为,就叫作剩饭赘瘤。 人们厌恶这些东西,所以有道的人决不这样做。
• 整体感知
【文本研习】
• 1.初读四章文字,读通读顺。注意揣摩句读。 • 2.再读四章文字,结合注释,初步理解文意。 • 3.请结合注释翻译《老子》四章,并做好批注。
【文本研习】
• 第十一章: •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上,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
才有了车子的作用。 • 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具备器
• “有”和“无”是对立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 相互作用。“无”让“有”发挥作用。正如有了 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了车子的作用;有了器具 中空的地方,才具备器皿的作用;有了门窗四壁 的空的部分,才有了房屋的作用。
【文本研习】
• 2.第二十四章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这一章主要讲“自然”的道理。自然是顺道而行,不 自己妄为。急躁冒进、自我炫耀的行为都会导致失败, 不符合自然规律的政策也同样不会取得相应的成果, 老子告诫人们为人应谦恭谨慎,为政应温和柔顺,只 有脚踏实地,不自以为是,不好高骛远,以一颗平常 心去去面对,方可长久。一个人有了“自见”、“自 是”、“自伐”、“自矜”的心病,一定要及时反省, 反省后要自我改正。
【文本研习】
• 第三十三章: • 能了解别人的人有智慧,能了解自己的人聪明。 • 能战胜别人的人有力气,能战胜自己的人刚强。 • 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人,强劲奋进的人有意志。 • 不丧失立身之地的人能够长久,有道之人身虽死
而“道”仍存,这就是长寿。
【文本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第六十四章:
• 事物安稳时容易持守,问题没有出现迹象时容易 解决;事物脆弱时容易分离;事物细微时容易散 失。
• 要在它尚未出现问题的时候解决问题,要在没有 陷入混乱时治理混乱。
• 合抱的大树,是从细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很高 的台子,是从一筐土开始堆积起来的;千里的行 程,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
【文本研习】
• 有所作为的人将会招致失败,有所执着的人将会遭受 损害。
• 因此圣人无所作为,所以也不会招致失败,无所执着, 所以也不遭受损害。
• 预习检测 • 字词注音 • 毂 gǔ • 矜 jīn
【文本研习】
埏埴 shān zhí 牖 yǒu
赘 zhuì
泮 pàn
【文本研习】
• 词语释意
• 毂: 车轮的中心部位。 • 埏埴:和泥。埏,揉和。埴,黏土。 • 器: 器皿。 • 牖: 窗户。 • 企: 踮起脚跟。 • 彰: 表扬,表彰;明显,显著。此处
【文本研习】
• 3.第三十三章中,老子给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 要做自知、自胜、自足、强行的人。在老子看来, “知人”、“胜人”十分重要,但是“自知”、“自胜”更 加重要。他认为,一个人倘若能省视自己、坚定 自己的生活信念,并且切实推行,就能够保持旺 盛的生命力和饱满的精神风貌,与大道“复归”, 从而“死而不亡”。个人的精神修养,可以使人具 有智、明、力、强、富、志、久、寿这些品格和 素质,这些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文学常识】
•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 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中国古代思想家、 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后 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曾被列 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 史载,曾任周王室史官,他博学多才, 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晚年 见周王室日趋没落,便骑青牛而去,回故乡 楚国过着隐居生活。
【文本研习】
• 4.第六十四章蕴含什么道理? • 这一章是谈事物发展变化的辩证法。老子认为,大的事物总是
始于小的东西而发展起来的,“合抱之木”、“九层之台”、 “千里之行”的远大事情,都是从“生于毫末”、“起于累 土”、“始于足下”为开端的,形象地证明了大的东西无不从 细小的东西发展而来的。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 具有坚强的毅力,从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业。老子依据 他对人生的体验和对万物的洞察,指出“民之从事,常于几成 而败之。”许多人不能持之以恒,总是在事情快要成功的时候 失败了。老子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将成之时,人们不够谨慎, 开始懈怠,没有保持事情初始时的那种热情,缺乏韧性,如果 能够做到“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在最后关头要像一开始的 时候那样谨慎从事,就不会出现失败的事情了。
【文学常识】
• 老子的思想核心是“道”。“道”就是 自然,路,道理,法则,规律。老子认为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变动的,是运动的。 天地间的事物都是互相对立统一的,对立 面有不是一尘不变,而是向它们各自的对 立面转换。
• 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 子》),集中表现了老子的思想。是全球 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意为明辨是非。
【文本研习】
• 词语释意
• 伐: 夸耀 • 矜: 自尊,自大,自夸 • 长: 长久。一说读zhǎng,意思是得到尊重。 • 物: 人们 • 处: 为,做。 • 泮: 同“判”,分离。
【文本研习】
• 词语释意
• 累: 同“蔂”,土筐。 • 几: 接近。 • 复: 弥补。 • 过: 过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