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五年级上册品德及社会电子教案(浙教版)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电子教案(浙教版)第一章:相亲相爱的一家人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家庭的含义,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珍惜亲情。
提高学生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1.2 教学重点理解家庭的含义。
热爱家庭,珍惜亲情。
1.3 教学难点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1.4 教学过程1.4.1 导入教师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家庭。
1.4.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家庭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家庭的重要性。
1.4.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与家庭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1.4.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热爱家庭,珍惜亲情。
1.4.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反思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责任。
第二章:我们的学校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各个方面,如校园环境、师资力量、学生活动等。
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积极参与学校活动。
提高学生团队合作、表达沟通的能力。
2.2 教学重点了解学校的各个方面。
热爱学校,积极参与学校活动。
2.3 教学难点团队合作、表达沟通的能力。
2.4 教学过程2.4.1 导入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学校的各个方面。
2.4.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学校的各个方面,引导学生了解学校。
2.4.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与学校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2.4.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热爱学校,积极参与学校活动。
2.4.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反思自己在学校中的角色和责任。
第三章:我们的社区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区的含义,认识到社区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热爱社区,积极参与社区活动。
提高学生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3.2 教学重点了解社区的含义。
热爱社区,积极参与社区活动。
3.3 教学难点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3.4 教学过程3.4.1 导入教师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社区。
3.4.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社区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社区的重要性。
五年级上册品德及社会电子教案(浙教版)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电子教案(浙教版)第一章:主题一我们的社会生活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的组成,认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课文《我们的社会》3. 教学重点理解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4.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5. 教学方法情景模拟、小组讨论、分享交流。
6. 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展示社会生活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社会生活的多样性。
(2)让学生阅读课文《我们的社会》,理解社会生活的丰富性。
(3)组织学生进行情景模拟,体验社会生活。
(4)小组讨论:我们如何成为社会的一员,承担社会责任。
(5)分享交流:学生分享自己的社会生活经验,老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7. 作业布置让学生绘制一幅自己的社会生活画卷,下节课分享。
第二章:主题二我们的家庭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庭的组成,感受到家庭的爱与温暖,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2. 教学内容课文《我们的家庭》3. 教学重点理解家庭的温馨和重要性。
4.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培养他们的家庭责任感。
5. 教学方法情景模拟、小组讨论、分享交流。
6. 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展示家庭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重要性。
(2)让学生阅读课文《我们的家庭》,理解家庭的温馨和关爱。
(3)组织学生进行情景模拟,体验家庭的温暖。
(4)小组讨论:我们如何关爱家庭,承担家庭责任。
(5)分享交流: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生活经验,老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7.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家庭的感恩日记,下节课分享。
第三章:主题三我们的学校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学校的组成,感受到学校的温馨和友爱,培养学生的学校责任感。
2. 教学内容课文《我们的学校》3. 教学重点理解学校的温馨和友爱。
4.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培养他们的学校责任感。
5. 教学方法情景模拟、小组讨论、分享交流。
6. 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展示学校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学校的重要性。
五年级(上册)品德和社会电子教学案[浙教版[完整版]]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总第2课时)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总第3课时)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总第4课时)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总第5课时)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总第6课时)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总第7课时)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总第8 课时)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总第9课时)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总第10课时)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总第11课时)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总第12课时)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总第13课时)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总第14课时)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总第15课时)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总第16课时)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总第17课时)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总第18课时)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总第19课时)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总第20课时)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总第21课时)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总第22课时)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总第23课时)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总第24课时)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总第25课时)
WORD格式整理
专业知识分享。
浙教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三篇
浙教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三篇【文章一:浙教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一、教案名称: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a. 知识目标:了解团队合作的意义,认识团队合作的基本要素。
b.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合作技巧。
c.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2. 教学重点:团队合作的基本要素和技巧。
3.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 教学准备:a. 教材:浙教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材。
b. 教具:PPT、小组活动材料、奖励证书等。
5.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 利用PPT展示团队合作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有过团队合作的经历吗?请举例说明。
步骤二:概念讲解(10分钟)- 讲解团队合作的概念和意义。
- 引导学生思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与个人能力做对比。
步骤三:团队合作要素(15分钟)- 分组讨论:请学生自由组成小组,讨论并列举出团队合作的基本要素。
- 学生发言,教师点评并总结。
步骤四:团队合作技巧(20分钟)- 利用小组活动材料,设计一些团队合作任务。
- 学生分组进行活动,完成任务并记录合作过程中的技巧和困难。
- 学生展示合作成果,教师点评并分享其他团队合作技巧。
步骤五:团队合作案例分析(15分钟)- 选择一个团队合作的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 引导学生思考团队合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步骤六:反思总结(10分钟)- 学生进行个人反思,回答问题:你在本节课中有什么收获?你觉得团队合作对你有何影响?- 教师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继续发扬团队合作精神。
6. 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参与团队活动,加强团队合作意识。
- 组织学生参加团队竞赛,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7. 教学评价:- 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其团队合作能力。
-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团队合作的认识和体验。
浙教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浙教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教案名称】:浙教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品德与社会的概念,认识品德与社会的重要性;2. 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社会意识,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4.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案内容】:一、引入1.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引发学生对品德与社会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向学生介绍品德与社会的概念,并与他们分享一些身边的例子,让他们理解品德与社会的重要性。
二、品德教育1. 通过故事、小品、视频等形式,向学生传递正面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品德观念。
2. 组织学生参与一些有助于培养品德的活动,如志愿者活动、环保行动等,让他们亲身体验到做好事的快乐和成就感。
三、社会教育1. 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让学生了解社会的组成部分,如家庭、学校、社区等,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认知能力。
2.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如环境保护、贫困地区的教育等,让他们了解社会问题的存在及其影响,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四、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培养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协调和沟通,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2. 引导学生学习有效的沟通技巧,如倾听、表达、理解他人观点等,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
五、自我管理与问题解决能力培养1. 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管理习惯,如时间管理、学习计划制定等,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2. 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提出假设、寻找解决方案等,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教案实施】:1.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
2. 教学过程:根据教案内容,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引入、教学活动、讨论、总结等环节。
3. 教学资源: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故事书等。
4. 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讨论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教学评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五年级上册品德及社会电子教案(浙教版)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电子教案(浙教版)第一章:我们爱家乡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乡,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心家乡发展的情感。
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家乡的自然环境家乡的人文环境家乡的发展变化1.3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乡。
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心家乡发展的情感。
1.4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讨论、分享等方法进行教学。
1.5 教学步骤1. 观察家乡的自然环境,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等。
2. 观察家乡的人文环境,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民俗等。
3. 讨论家乡的发展变化,思考家乡的发展前景。
4. 分享自己对本家乡的认识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第二章:我们生活中的规则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生活中各种规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维护秩序的意识。
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生活规则的种类和作用遵守规则的方法和技巧维护秩序的重要性2.3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生活中各种规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难点: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维护秩序的意识。
2.4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讨论、角色扮演等方法进行教学。
2.5 教学步骤1. 讲解生活规则的种类和作用,让学生了解规则的重要性。
2. 讨论遵守规则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自觉遵守规则。
3. 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验遵守规则的意义。
第三章:我们国家的历史和文化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创新思维。
3.2 教学内容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成就中国传统节日和习俗中国古建筑和艺术形式3.3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成就。
难点: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4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展示、讨论、创作等方法进行教学。
3.5 教学步骤1. 讲解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成就,让学生了解中国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
浙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全册教案
浙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全册教案
浙教版五年级思品上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亲情树下我成长
1、家庭万花筒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家庭模式的演变过程,对家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2、吸取传统家庭的美德,有效地运用于现代家庭生活中。
3、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知道家庭的稳定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明确自己在家庭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
重点:懂得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的模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了解家庭演变的历程。
难点:如何从传统的家庭生活中体会到维系现代家庭的美德。
二、教学准备:
1、准备一份《红楼梦》的家谱资料。
2、搜集有关家庭模式的资料。
三、教学过程:
第1 课时
一、小家庭组成大社会
1、出示图片,猜猜:这是个什幺字?
2、小故事:家字趣谈
屋下躺着一只大猪——豕者,猪也,这就是家。
从现在已发现的古文字来看,至少在商代,“家”字就已存在了。
那幺,古人造字时为什幺要用屋下养。
五年级上册品德及社会电子教案(浙教版)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电子教案(浙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体会自己的情感变化,学会控制情绪,关心他人。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合作、负责任的良好品质。
3. 引导学生认识社会、关心社会,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4. 增强学生的道德观念,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我的情绪课题1:认识情绪课题2:情绪的影响课题3:调控情绪2. 第二单元:尊重他人课题1:尊重他人课题2:文明礼貌课题3:平等待人3. 第三单元:合作课题1:合作的重要性课题2:学会合作课题3:合作无界4. 第四单元:负责任课题1:责任与我课题2:承担责任课题3:责任的力量5. 第五单元:认识社会课题1:我们生活的社会课题2:关注社会热点课题3:融入社会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例体会不同情绪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学会调控情绪;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合作、负责任的良好品质;引导学生认识社会、关心社会,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学会调控情绪,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尊重他人、合作和负责任。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各种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感受,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2. 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针对问题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 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合作意识等。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在家实践尊重他人、合作和负责任的情况。
3. 单元测试评价:通过单元测试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4. 学期末评价:综合评价学生在学期内的表现,包括道德观念、行为习惯、社会适应能力等。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浙教版)2. 辅助材料:课件、视频、图片、案例等3. 实物资源:道具、卡片等4. 网络资源:相关社会新闻、文章等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单元:2课时2. 第二单元:3课时3. 第三单元:3课时4. 第四单元:3课时5. 第五单元:3课时6. 第六单元:4课时7. 第七单元:4课时8. 第八单元:4课时9. 第九单元:4课时10. 第十单元:4课时八、教学活动设计1. 导入:通过故事、情境、提问等方式引发学生兴趣,引入新课。
浙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案 全册
电子教案(五上品德与社会)镇小电子教案学期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学生动手写出自己的“金点子”。
以小纸条的形式,先在同学中传递,再贴到黑板上进行交流。
三.分析案例“知音信箱”呈现的两种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学生与家长的摩擦。
教师可与学生共同讨论,用哪种方法解决比较有效,学生还有哪些锦囊妙计。
后面安排的一则案例是一个时间平台,学生可以根据前面总结的“金点子”和“知音信箱”的方式方法表达自己的看法,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分享成功案例,探讨沟通的方法。
1.小组中叙述自己与父母成功沟通的案例;点出沟通成功的原因;分享成功的喜悦。
2.剖析失败案例,共同讨论,寻找变失败成成功的方法。
学生可扮演“知心姐姐”,帮助其他同学解决家庭中遇到的与父母的摩擦。
选出较好的办法提供给大家。
3.怎样对孩子进行处罚1.改变对孩子的态度。
平日对孩子的热情态度改变为比较冷淡的态度,暂停和孩子的交谈,保持沉默,这样会给孩子很深的印象。
减少对孩子习以为常的爱抚,让他感到是对他的惩罚。
2.暂时禁止所喜爱的工作。
例如:教师不让有过错的孩子担值日生;家长可以取消“去动物园,去戏院以及走亲访友”等诺言,并向孩子说明原因,让他了3.使用讨论的方法。
建议家长和其他家庭成员讨论孩子的过错。
采用这种方法不仅要让孩子消除恐惧感,还要让孩子知道大人只是出于一片善意,并让他知道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现象。
4.采取“自食其果”的方法。
“自食其果”的教育方法,就是让孩子自己消除行为中产生的坏影响。
你乱丢东西,就要自己收拾;洒水,就要自己擦干。
这种方法能使孩子以后认真对待自己的行为,否则自己不家长在对孩子进行处罚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动处罚有过错的孩子。
如孩子不听话就强迫他收拾房间或整理书柜。
这就违反了让孩子热爱劳动的教2.经常处罚及对孩子大声叫喊。
经常对孩子叫喊和训斥,能使孩子养成执拗脾气。
胆小、安静的孩子好似“受尽折磨”一样;易激动的孩子则加强他的“反抗3.要使用物质刺激的手段。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电子教案(浙教版完整版)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总第2课时)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总第3课时)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总第4课时)教学过程: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1.想一想自己平时抱怨父母较多的原因有哪些,写在小纸条上。
2.教师搜集小纸条统计,找出出现频率最高的几条。
如:“唠叨”、“管束太多”等。
3.学生阐述自己的想法。
4.教师作为父母讲述他们的想法,学生也可以回家后和父母交流他们的想法。
二.解决问题学生写出自己的“金点子”。
以小纸条的形式,先在同学中传递,再贴到黑板上进行交流。
三.分析案例“知音信箱”呈现的两种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学生与家长的摩擦。
教师可与学生共同讨论,用哪种方法解决比较有效,学生还有哪些锦囊妙计。
后面安排的一则案例是一个时间平台,学生可以根据前面总结的“金点子”和“知音信箱”的方式方法表达自己的看法,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分享成功案例,探讨沟通的方法。
1.小组中叙述自己与父母成功沟通的案例;点出沟通成功的原因;分享成功的喜悦。
2.剖析失败案例,共同讨论,寻找变失败成成功的方法。
学生可扮演“知心姐姐”,帮助其他同学解决家庭中遇到的与父母的摩擦。
选出较好的办法提供给大家。
3.怎样对孩子进行处罚(1).改变对孩子的态度。
(2).暂时禁止所喜爱的工作。
(3).使用讨论的方法。
(4).采取“自食其果”的方法。
家长在对孩子进行处罚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动处罚有过错的孩子。
2.经常处罚及对孩子大声叫喊。
3.要使用物质刺激的手段。
4.处罚应建立在尊重孩子人格的基础上,严禁体罚。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总第5课时)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总第6课时)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总第7课时)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总第8 课时)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总第9课时)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总第10课时)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总第11课时)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总第12课时)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总第13课时)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总第14课时)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总第15课时)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总第16课时)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总第17课时)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总第18课时)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总第19课时)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总第20课时)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总第21课时)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总第22课时)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总第23课时)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总第24课时)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总第25课时)。
浙教版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套教案
浙教版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套教案家庭万花筒[教学目标]1.知识:(1)了解家庭血缘的重要性。
(2)掌握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2.容量:(1)能够结合生活体验,总结出血缘关系的重要性。
(2)能够根据所学知识,理解什么是“家人”。
(3)能够大胆发言,把自己的观点和他人进行分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结合自己的生活现实,从家庭成员的各个方面了解他们的亲密关系。
(2)理解“家庭的血缘关系”。
【教学重点】1.在学习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感受本课带来的思考。
2.理解并感受到家庭亲属关系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在学习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将课文内容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拓展和延伸。
2.感受“家庭”的含义。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制作相关课件,准备图片资料/视频和教学道具。
2.学生准备:课本。
【教学过程】活动一:家庭模式1.播放课件:古代的家庭模式2.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根据课前调查、交流讨论:(1)结合我们的生活经验,古代的家庭模式是什么?(2)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体验,针对以上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并把自己讨论出学习计划精品店的重点,记在自己的本子上。
(3)老师邀请班上的几个学生发言。
活动2:我的家谱。
1.播放课件:我的家谱。
2.引导学生结合情境,根据课前调查,交流研讨:(1)结合我们的生活经历,想想谁应该在我的家谱中?(2)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体验,针对以上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并把自己讨论出的重点,记在自己的本子上。
(3)老师邀请班上的几个学生发言。
进入主题。
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课文内容。
2.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老师帮助学生解释重要的概念。
3.自我总结。
(1)教师引导学生对今天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
(2)老师让班上的几个学生用几个简单的词总结他们今天学到的东西。
【作业布置】1.阅读本课内容。
2.把自己今天所学的知识和父母,朋友进行分享。
[黑板设计]家庭万花筒家谱血缘关系学习计划精品店父母――我特别的朋友[教学目标]1.知识:(1)结合自己的生活现实,很难感受到父母。
浙教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三篇
浙教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三篇【导语】品德在当今社会可以说是一张名片,有品德之人方能成就大业,孔孟也提到礼义廉耻,也就是我们的品德修养,讲求做人处世的道理和社会秩序的维持。
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家庭万花筒教学目标:1.了解家庭模式的演变过程,对家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2.吸取传统家庭的美德,引导运用于现代家庭生活中。
3.知道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知道家庭的稳定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明确自己在家庭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
教学重点:不论家庭模式如何演变,家对于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教学难点:体会得到自己家中的美德以及要建设美好家庭的责任感、自豪感。
课前准备:课件、“小家庭大社会”图板基础、学生家庭合照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家庭模式的演变,知道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2.了解传统家庭的美德,发扬于现实家庭生活中。
3.知道构建和谐社会要从我做起,从每个家庭做起。
教学过程一、导入1.诵小诗,感亲情。
(教师出示课件:“倾诉的声音”),朗诵这首诗。
2.揭示课题。
二、学习1.彩虹镜――了解多彩的家庭模式。
⑴看合影,谈发现。
师:每个同学是否带来了自己家的合影。
小组交流,看看合影,你发现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投影展示“独生子女家庭、非独生子女家庭、三代同堂家庭”学生的家庭合影。
)师:这就是现代家庭普遍的三种家庭模式。
说一说,你的家庭属于哪一种模式?⑵了解家庭模式的演变。
⑶家庭模式展示会。
2.多棱镜――认识大家庭的独特模式。
师:在传统的习俗中,大家庭模式在历朝历代备受推崇。
四世同堂、五世同堂是当时传统家庭生活的理想。
很多影视、文艺作品都发生在传统大家庭的背景中,你能举一些这样的例子吗?⑴分析《红楼梦》里的家。
师:我们班中的一些同学大概看过《红楼梦》吧,谁来说一说?(自由说。
)(教师播放影视片断:“宝玉挨打”),引导学生分析贾府是怎么样的一个大家庭。
⑵出示人物关系图。
师:《红楼梦》人物多达300余人。
浙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精品资料
浙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精品资料|第1单元家庭万花筒教学目标:1,了解家庭模式的演变,对家庭有更全面的了解。
2.吸收传统家庭的优点,并指导它们在现代家庭生活中的应用3,知道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知道家庭的稳定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并明确他们在家庭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重点:无论家庭模式如何演变,家庭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教学中的困难:意识到自己家庭的美德,以及建立一个好家庭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课前准备:课件,“小家庭与大社会”画板基础,2课时课时课时1目标1,了解家庭模式的演变,知道家庭是社会的细胞2.了解传统家庭的美德,并在现实家庭生活中发扬光大。
3、知道构建和谐社会应该从我做起,从每个家庭做起教学过程1、介绍1、背诵小诗、感受亲情(老师展示课件:“倾诉之声”),背诵这首诗2、揭示主题二。
学习1,彩虹镜——理解多彩家庭模式(1)看照片,谈论发现师:每个学生都带了自己家的照片吗?让我们分组讨论,看看照片。
你发现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投影显示了“独生子女家庭,非独生子女家庭,它在家庭中运行”的学生的家庭照片这是现代家庭中三种常见的家庭模式。
你的家庭属于哪种模式?(2)理解家庭模式的演变(3)家庭模型展2,多棱镜-了解大家庭的独特模式199:在传统习俗中,大家庭模式在各个朝代都受到高度尊重。
四代同堂和五代同堂是当时传统家庭生活的理想。
许多电影、电视节目和文学作品都发生在传统家庭的背景下。
你能举些例子吗?(1)《红楼梦》中的家分析我们班的一些学生可能读过《红楼梦》。
谁来告诉我们?(自由)(老师播放视频片段:“宝玉捶”),引导学生分析贾府的家庭2显示图老师:《红楼梦》里有300多个人物这是一个传统的中国大家庭,大家庭,他们“同居并分享财富”——共同生活并共同拥有财产教师给学生举一个例子来了解贾家的四大家族,特别是、贾政等人在家族中的权威地位。
(3)扩展以了解更多关于大家庭的信息199部门:你知道哪些大家庭?(以《杨家将》和巴金的《家》为例(4)总结传统家庭的异同部门:看了这些大家庭后,你发现了什么?(人口众多,关系复杂,父母是最高统治者...)3,聚焦镜子——体验“郑一门”的传统家庭美德(1)理解家庭稳定与社会稳定相关老师:现在,请和老师一起去“江南第一家”看看。
【学习实践】浙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全册教案1
浙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全册教案1 第一单元亲情树下我成长、家庭万花筒一、教学目标:、了解家庭模式的演变过程,对家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2、吸取传统家庭的美德,有效地运用于现代家庭生活中。
3、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知道家庭的稳定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明确自己在家庭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
重点:懂得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的模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了解家庭演变的历程。
难点:如何从传统的家庭生活中体会到维系现代家庭的美德。
二、教学准备:、准备一份《红楼梦》的家谱资料。
2、搜集有关家庭模式的资料。
三、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小家庭组成大社会、出示图片,猜猜:这是个什么字?2、小故事:家字趣谈屋下躺着一只大猪——豕者,猪也,这就是家。
从现在已发现的古文字来看,至少在商代,“家”字就已存在了。
那么,古人造字时为什么要用屋下养猪指代人居的家呢?在古代,猪是财富的象征。
养猪越多,表示家越富有。
住人的地方,未必可以称家,而屋下饲养肥猪者,才能肯定是家、是人家。
如今,城市的家庭是不能养猪的,在农村,人畜同居的现象也基本上没有了。
家与猪的关系已经很浅,“家”字的来历和本义也已逐渐淡化。
但是农家毕竟还在养猪,因为人们还是要吃猪肉,因此家字的存活空间还很大,只要我们还在吃猪肉,屋下养猪的“家”字就不妨让它存在下去吧。
3、欣赏图片——夜晚,万家灯火的景象。
(1)说说:在你心目中,家是怎么样的?你觉得家像什么?(顺带说说家里的人)(2)小结:夜色阑珊,万家灯火。
这一扇扇温暖的窗户背后,就是一个个幸福温暖的家,无数个家庭星星点点般组成了社会这个大家庭。
二.家庭模式的变迁、古代大家族(1)说到家,电影电视里《红楼梦》这个家很引人注目,是中国古代家庭的典型代表,这个家中有哪些人物?(2)链接:红楼梦家谱(约300多人,教师可稍事讲解怎样看家谱,以便正确理解人物关系)(3)小结:这是一个中国传统大家庭,可以称为家族,但他们“同居共产——一起居住,共同拥有财产”,仍可称一个家庭。
浙教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第二单元 1.难忘的校园生活目标要求1.珍惜小学的学习生活,体会到欢乐和伤心都是不可避免的生命成长经历。
2.通过说说、画画、写写,回忆难忘的“第一次”,懂得珍惜同学友情、热爱班集体、尊重理解老师的劳动。
3.记录难忘的班级活动,懂得热爱母校,参与学校管理,争做学校小主人。
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知道正在经历的小学生活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个人是在学校和班集体民主团结的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
2.回忆难忘的“第一次”,重现美好记忆,从而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老师和同学的帮助。
3.能珍惜同学友情,热爱班集体,尊重理解老师,增强集体荣誉感。
课前准备教师:一面中队旗和多媒体课件。
学生:1.回忆发生在校园中难忘的事情。
2.准备一张小型卡纸。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播放课件:“难忘的校园生活”。
)师:同学们,时间匆匆,一转眼,我们已经是XX学校五年级的学生了。
四年的时光,我们认识了很多的朋友、老师,我们与同学尽情地玩耍,在知识的海洋中畅快地遨游。
XX学校已成为我们心灵的故乡,XX学校是哺育我们成长的摇篮。
今天就让我们打开记忆的闸门,重温那美好而难忘的校园生活。
(出示课题:难忘的校园生活。
)二、学习1.温馨回忆。
(教师出示课件:“温馨的回忆”,逐一出示:上课、做操、出墙报、野炊、入队仪式、颁奖典礼、大扫除、演讲比赛、爱心捐款……)2.聚焦回味。
师:校园生活难忘的事情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每一件事犹如潺潺溪流中激起的一朵小浪花,晶莹而美丽,我们的校园生活也因为有了这么多的故事而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让我们撷取其中的几朵小花来回味一番:⑴播放“学生入队仪式”录像。
师:当时你的心情怎样?学生自由说。
师:也许在录像中你找不到自己的身影,可老师知道你经历过这激动的时刻。
当鲜艳的红领巾在你胸前飘扬,响亮的队歌在你耳边奏响,你是多么的自豪,因为在那一刻你变成了光荣的少先队员。
师:你还记得我们入队时的宣誓词吗?让我们再来重温那神圣的一刻吧!(教师出示课件:“入队宣誓词”。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五上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五上全册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材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互相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以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
一、教材特点:教材采用单元编排、主题统整的方式来构建教材体系。
五上教材以单元编排的方式,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本册教育内容由四个单元构成。
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是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
本册教材主要呈现以下特点:1、教育性。
品德与社会课担负着道德人格培养的任务。
在本册教材中,主要进行以下方面内容的教育:以多种形式促进这两个我的对话,引导儿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向儿童呈现他们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让他们从这种关系中去理解和体验,引导儿童逐步建构起共生型的人格;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启蒙,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引发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等等。
2、综合性。
本册教材几乎涵盖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
所有这些内容都是通过“个人——人与人——人与社会”这条主线来串联的,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线索。
3、参与性。
为了使学生能真正体味到教材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就需要为学生提供自己亲自参与、亲身体验的机会,本册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问题、案例,让学生参与,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社会场景中,通过学生与家庭、学生与学校、学生与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以及对这些事例的认识与实践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4、直观性。
本册教材呈现的是一页页文字与画面有机融合的版面,力图通过各种精选的图画、照片、示意图、地图和表格等,来最大程度地阐述教材所要反映的思想、意图。
二、教学策略因为教材已不是显性的道德说教,而是采用隐性的、渗透的方式实施对学生的价值引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教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第一单元1家庭万花筒2父母——我特别的朋友3、我是明家庭一份子第二单元1难忘的校园生活2、园丁赞歌3我为母校添光彩第三单元诚信真可贵2、退一步海阔天空3、让我们同行第四单元1、我是小小安全员2小心“电老虎”红绿灯——永不下岗的“交通警”4、遇到危险我不慌第一单元1家庭万花筒教学目标:1.了解家庭模式的演变过程,对家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2.吸取传统家庭的美德,引导运用于现代家庭生活中。
3.知道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知道家庭的稳定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明确自己在家庭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
教学重点:不论家庭模式如何演变,家对于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教学难点:体会得到自己家中的美德以及要建设美好家庭的责任感、自豪感。
前准备:、“小家庭大社会”图板基础、学生家庭合照教学时间2时第1时时目标1.了解家庭模式的演变,知道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2.了解传统家庭的美德,发扬于现实家庭生活中。
3.知道构建和谐社会要从我做起,从每个家庭做起。
教学过程一、导入1.诵小诗,感亲情。
(教师出示:“倾诉的声音”),朗诵这首诗。
2.揭示题。
二、学习1.彩虹镜——了解多彩的家庭模式。
⑴看合影,谈发现。
师:每个同学是否带了自己家的合影。
小组交流,看看合影,你发现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投影展示“独生子女家庭、非独生子女家庭、三代同堂家庭”学生的家庭合影。
)师:这就是现代家庭普遍的三种家庭模式。
说一说,你的家庭属于哪一种模式?⑵了解家庭模式的演变。
⑶家庭模式展示会。
2.多棱镜——认识大家庭的独特模式。
师:在传统的习俗中,大家庭模式在历朝历代备受推崇。
四世同堂、五世同堂是当时传统家庭生活的理想。
很多影视、艺作品都发生在传统大家庭的背景中,你能举一些这样的例子吗?⑴分析《红楼梦》里的家。
师:我们班中的一些同学大概看过《红楼梦》吧,谁说一说?(自由说。
)(教师播放影视片断:“宝玉挨打”),引导学生分析贾府是怎么样的一个大家庭。
⑵出示人物关系图。
师:《红楼梦》人物多达300余人。
这是一个传统的中国大家庭、大家族,他们“同居共财”——居住在一起,共同拥有财产。
教师举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四大家族中的贾府,特别是贾府中贾母、贾政等人在家庭中的权威地位。
⑶拓展,进一步了解大家庭。
师:你还知道哪些大家庭?(可以《杨家将》、巴金的《家》为范本举例。
)⑷小结传统家族的异同。
师:看了以上这些大家庭,你有什么发现?(人多,关系复杂,家长是至高无上的主宰……)3.聚焦镜——体验“郑义门”传统家庭美德。
⑴了解家庭的稳定关系到社会的稳定。
师:现在,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走入“江南第一家”去看一看。
请大家认真思考,“郑义门”为什么能被赐封为“江南第一家”?(教师播放录像:“江南第一家导游”。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历代的统治者都很重视家庭问题。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家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
“郑义门”的忠、孝、节、义被统治者所推崇,其治家经验甚至被明太祖朱元璋借鉴用以治理天下。
故而赐封其为“江南第一家”。
⑵感受“郑义门”为人处世的美德。
⑶体验“郑义门”的孝敬传统。
三、拓展1.进一步了解“郑氏规范”的历史价值。
教师出示资料:据考证,日本、韩国一些法律制度也是遵照当时郑氏家族的治家方略制定的。
2.了解更多的传统家庭美德。
师:前大家收集了许多有关传统家庭的美德,大家互相交流(小组内交流,教师有选择性地在投影仪上展示。
)3.了解家庭中的家谱。
4.堂小结。
第2时教学目标1.通过编写家谱了解家庭的结构,进一步增进家人间的亲情。
2.了解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和独生子女家庭。
教学过程一、导入1.家庭亲情树。
(教师播放背景音乐:“我想有个家” )出示家庭亲情树图片。
2.导入学习制作家谱。
二、学习1.出示“江南第一家”的家谱图。
师:这是“江南第一家”的家谱,从这张家谱图上,你能得到什么信息?2.出示孔子家谱图。
3.小组交流,互相说一说如何制作家谱,要注意什么问题等。
4.制作家谱:你能根据你家的实际情况,制作三代以上的简单的家谱吗?.小组开展活动,可以独立制作,也可以互相合作。
6.家谱展示会。
三、拓展根据学生制作的家谱,选取一名是独生子女的学生分析家谱,并引入到独生子女政策上。
1.了解我国的计划生育和独生子女政策。
2.辩论会。
让学生辩论“独生子女好还是非独生子女好”。
3.堂小结。
欣赏音乐并结束:“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教后反思:对比感受家庭模式变迁,引入富阳古今家庭典范感受家庭美德对于社会的贡献,为自己家庭冠名激发对家的自豪感、责任感这几点设计都是比较成功的。
在实施中对活动的组织还缺乏细节的考虑:中不应再出现中国古代从业特色的冠名,如“官宦之家”会对学生进行误导,应该对班级学生中的家庭典型模式作一详细调查;关于家谱的读、修既然出现就应该有规范的引导——辈分的层次可以在前面介绍其他家庭的时候给出片段的范例。
这样学生自己编写家谱片段时就不至于出现“爸爸、妈妈、我”在同一辈分上的错误了2父母——我特别的朋友目标要求1.通过传统家庭与现代家庭的对比,了解时代不同,家庭关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学习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家庭关系。
2.通过调查、游戏等活动反省自己与父母的关系,愿意与父母相互关心,相互理解,及时沟通,和父母做朋友。
3.学习沟通的基本技巧,体会与父母成功沟通的良好感觉。
教学时间2时第1时时目标1.通过传统家庭与现代家庭的对比,了解时代不同,家庭关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2.反省自己与父母的关系,学习与父母沟通的一些基本技巧。
3.了解和父母产生的摩擦是因为彼此想法上的差异,尝试了解父母的想法。
前准备教师:1.小记者采访家长的录像。
2.家长与学生的调查统计表教学过程一、导入1.观看《家有儿女》的剧照或视频片段,交流电视剧中感兴趣的情节,思考:你喜欢这个家庭吗?为什么?2.小结:在上节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了解到,在旧时我国传统的家庭中,家长具有绝对的权威,父母的意思子女必须无条服从,晚辈不敢表露与长辈不同的思想和观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家庭生活也发生了变化。
现在的家庭生活越越趋于民主化,父母对子女说不仅是长辈,也是特别的朋友。
今天,我们就学习“父母——我特别的朋友”。
教师出示题。
二、学习1.和父母相处法宝之一——学会倾诉。
⑴师:剧中刘星、小雪、小雨和父母是朋友,你们和父母的关系也像他们一样吗?和父母交朋友有一些法宝,让我们一起去找一找。
大家先做一个小调查。
⑵下面这些问题你有吗?当你碰到这些问题时,你愿意和父母交流吗?A 你与好朋友产生了矛盾,会向父母述说吗?为什么?B 你竞选班干部落选了,你会向父母述说吗?为什么?这几天上时,你老是走神,测验结果也不理想,你会向父母述说吗?为什么?D 同学给你取了个外号,你很苦闷,你会向父母述说吗?为什么?E 你为班队承担着一项工作,最近你觉得压力很大,你会向父母述说吗?为什么?F 你在学校里犯了错误,被老师批评了,你会向父母述说吗?为什么?G 你与一名异性同学关系很融洽,有的同学起哄说你们在早恋。
……你还碰到过哪些问题?碰到这些问题时,你会向父母述说吗?为什么?⑶全班交流。
⑷小结: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渐渐地在长大,可烦恼也似乎越越多了。
刚才许多同学讲述到,当我们碰到有烦恼和苦闷,遇到挫折和困难,可以向父母述说。
这就是与父母成为朋友的第一个法宝交友——倾诉。
2.和父母相处法宝之二——增进了解。
⑴师:有些同学愿意向父母倾诉,他们把父母当作自己的朋友,但也有些同学不愿向父母倾诉,他们总觉得父母不了解自己。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家长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教师播放录像:“小记者的采访”。
)⑵师:看完采访,我们做一个“小测试”。
(参见教科书第9页。
)⑶师:老师还对家长和小朋友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
我们看一看调查结果。
(教师出示:“家长、学生的调查表”。
)⑷师:看了小记者的采访,做了测试,又了解了调查结果,你有何感想?学生交流想法。
⑸师小结:刚才采访的、测试的、调查的都是些生活细节问题,但从这些细节中最能看出父母对子女的态度和子女对父母的态度。
除了倾诉,子女还应做个有心人,了解父母。
这就是我们的第二个法宝——了解,只有了解父母,才能理解他们,并与他们沟通,才能与他们交朋友。
⑹师:你有什么好办法去了解父母吗?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⑺小结:刚才许多同学表达了了解父母的愿望,交流了了解父母的方法。
相信大家在拥有了“倾诉”“了解”两大法宝,会与父母成为特殊的朋友。
3.解决小摩擦。
⑴师:有时父母与我们之间也会有意见不统一的时候,会产生一些小摩擦。
我们看一看李涛与他爸爸妈妈之间发生的故事。
(教师出示:“买鞋小摩擦”。
)师:假设你是李涛,你是怎么想的?如果你是他的父母你又是怎么想的呢?师:那么,事情会怎么发展呢?李涛是否达成了心愿,买到了他想要的那双鞋呢?请大家猜测一下剧情的发展。
⑵小结:不同的处理方式会得到不同的结果,也许及时了解父母的想法,与他们进行沟通,很多摩擦就会消失。
三、拓展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发生类似李涛与他父母这样的摩擦。
为什么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想法会有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同学们后与父母一起填写教科书第10页的表格,并试着与父母沟通、解决这些问题。
下节,我们交流成功沟通,化解摩擦的经验。
第2时教学目标1.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与父母一起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家庭关系。
2.掌握与父母相互关心,相互理解,及时沟通,和父母做朋友具体技巧。
3.通过交流体会与父母成功沟通的良好感觉。
前准备教师:录音《妈妈的心声》。
学生:“点子卡”(卡纸)。
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同学们,上节,老师布置一个作业,让同学们与你们的父母交流想法,尝试沟通。
现在我们说一说与父母成功沟通的例子。
2.学生交流与父母成功沟通的事例。
二、学习1.想想“金点子”。
⑴师:与父母产生摩擦时,你有哪些好办法可以解决问题?把你想到的“金点子”与小组同学说一说。
请小组长综合大家的意见,把它们写到“点子卡”上。
学生小组交流。
⑵学生把“点子卡”贴在黑板上的卡纸上。
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金点子”。
⑶小结:有了这些“金点子”,我们也许就能与父母更好地沟通。
我们与父母会成为知心朋友。
2.出出“好主意”。
师:有几名与我们同龄的小朋友,他们与父母之间似乎产生了代沟,让我们当一当“知心姐姐”,看看能不能解决问题。
⑴(教师播放录音:“我的烦恼”)全班交流。
⑵(教师播放情境剧:“我想有个玩伴”),先小组讨论解决的办法,再全班交流。
⑶教师出示教科书第13页最后一个事例,学生独立填写“我的主意”,全班交流。
⑷小结:理解是沟通的桥梁,父母应该理解我们,我们也应该理解父母。
用信任在亲子的心灵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一座充满爱和快乐的桥。
3 说说我们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