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信息化建设总体布局框架

合集下载

信息化标准建设行动计划(2024—2027年)

信息化标准建设行动计划(2024—2027年)

信息化标准建设行动计划(2024—2027年)作者: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半月》2024年第05期信息化标准是国家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信息化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为深入落实《“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加强统筹协调和系统推进,健全国家信息化标准体系,提升信息化发展综合能力,有力推动网络强国建设,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信息化发展和标准化工作的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完善信息化标准体系、提升标准化基础能力、健全工作机制、强化标准实施、增强国际影响力,以标准建设支撑引领信息化发展,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坚持系统观念。

强化统筹谋划、整体部署,促进信息化各类各层级标准协调发展,加强与国家战略规划的统筹衔接,优化标准体系,强化机制建设,提升标准规划、制定、宣传和实施各阶段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

坚持需求导向。

依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充分调动市场主体开展标准工作的积极性,推动标准供给由政府主导向政府与市场并重转变,按照“先用先行”的思路推进信息化标准制修订和实施。

坚持重点推进。

围绕国家信息化和标准化发展战略任务,以标准化促进信息技术创新应用、数据价值释放、产业转型发展、惠民为民服务、治理能力提升,引领和驱动信息化高质量发展。

坚持开放合作。

立足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持续增强国际标准影响力,大力支撑国内国际双循环,充分利用信息化标准领域双边、多边国际合作平台,推动我国信息化领域技术、产品和服务“走出去”。

(三)发展目标到2027年,信息化标准工作机制更加健全,信息化标准体系布局更加完善,标准研制、服务等基础能力进一步夯实,发布一批高质量的信息化标准,形成一支专业化、职业化、国际化的标准化人才队伍,标准质量显著提升,实施效果明显增强,信息化标准在引领技术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国际标准贡献度和影响力明显提升。

智慧城市发展的整体框架和路径研究论文

智慧城市发展的整体框架和路径研究论文

智慧城市发展的整体框架和路径研究论文摘要∶随着现代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智慧城市的建设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

到目前为止,全国上下已经有一百多个地区与城市提出了智慧城市的建设方针。

全国各地的智慧城市建设进度取得了相应的发展。

本文通过对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内容、途径及方法进行综述,以更快的促进我国智慧城市的发展。

关键字∶智慧城市﹔途径﹔方法。

引言我国已经结束了以乡村型社会为主体的时代,城镇化率已经从1978年的%提升到2012年的%,开始进入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新的城市时代,中国城镇化已处于一个重要的战略转型期。

因此,建设智慧城市已成为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智慧城市,作为信息化与城镇化融合发展的结晶,正成为当代城市发展的崭新模式,将推进信息消费带动战略的全面实施。

一、智慧城市的概念与内涵(一)概念智慧城市是以推进实体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相融合、构建城市智能基础设施为基础;以推进物联网、云计算、新一代移动通信、宽带接入、下—代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充分运用、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最大限度地开发、整合、融合、共享和利用各类城市信息资源为核心﹔以为居民、企业和社会提供及时、高效、智能的信息服务为手段;以全面提升城市规划发展能力、提高城市公共设施水平、增强城市公共服务能力、激发城市新兴业态活力、提升政府执政为民能力为宗旨。

(二)内涵它本质上是传统的信息化包括电子政务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深化发展的结果,是信息化发展进入深水区后城市创新发展的新境界。

智慧城市建设有利于促进城市基础设施更加智能、公共服务更加便捷、社会管理更加精细、生态环境更加宜居、产业体系更加优化,有利于形成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有利于全面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和水平,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二、智慧城市建设的内容(一)智慧交通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导致交通拥挤、交通事故救援、交通管理、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交通问题日益突显。

2智慧城市的总体框架

2智慧城市的总体框架

智慧城市的总体框架智慧城市总体框架设计分为硬件层、大数据层、应用支撑层、应用层、用户展现层。

下面我将为您详细介绍:硬件层硬件层包括传感设备、定位设备、终端设备、存储设备、网络设备、计算设备等信息基础设施。

大数据层大数据层主要包括支撑城市管理、服务的全部数据,包括市民卡数据、城市管理数据、公共服务数据、视频数据、分析数据、电子政务相关数据等。

在大数据的基础上以云计算的方式进行存储和计算,进行数据共享和数据挖掘,为城市管理及服务提供数据支撑。

应用支撑层应用支撑层包括J2EE、ESB等给予SOA的基础中间件,数据交换、统一认证、门户、系统管理、资源管理等组件,综合信息与系统集成平台、数据资源管理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数据交换共享平台、数据存储分析展现平台、可视化管理系统等。

应用层应用层主要包括城市综合管理、城市市民卡、城市公共安全、城市交通管理、城市公共卫生、城市公共设备监控管理、应急指挥、电子政务公众服务、城市公共信息服务等服务政府及便民的应用。

表现层表现层通过人性化界面、单点登录、门户管理、门户信息发布、信息检索等以门户的方式为用户提供使用界面。

根据目前国内城市发展的需求,“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应放在政府、城市管理、社会民生服务、产业经济的全面信息化方面。

政府信息化包括加强政府云计算数据资源中心、协同办公平台、电子政务平台、网上行政审批等方面的建设;城市管理信息化包括城市大城管、城市应急指挥、城市公共安全、城市智能交通、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社会民生信息化是通过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实现城市一卡通、智慧教育、智慧文化、智慧旅游、智慧金融、电子商务、智慧安监、智慧社区等智慧服务;产业经济的信息化主要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加强企业服务平台、企业资源管理平台、企业流程再造、企业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建设,将企业的生产过程、物料移动、事物处理、现金流动、客户交互等业务过程数字化,使企业资源合理配置,以使企业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社区信息化建设内容及实现途径分析

社区信息化建设内容及实现途径分析

《商场现代化》2006年12月(下旬刊)总第489期134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社区信息化已成为城市和全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础,逐步成为城市和整个社会信息资源开发和有效利用的核心。

主要体现在:社区服务中计算机及网络的广泛使用,使社区服务手段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并且使社区服务的内容更丰富,速度更快捷,效果更明显。

社区服务功能进一步深化,正在由过去满足为居民提供生活方便而逐步扩大到促进社区成员间、社区内部与外部的沟通交流。

社区建设从基本功能上越来越具有信息化特征。

表现为住宅智能化、小区智能化两个层次。

目前,全国各地都对社区信息化很重视,在结合地方特点的基础上进行了很好的实践和探索,但是对有关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内容及实现途径等方面理论探讨相对较少,本文拟对有关社区信息化建设内容及实现途径做一探索,以期对社区信息化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一、社区信息化内涵所谓社区信息化,就是应用现代通信技术ICT(InformationCommunication Technology),尤其是Internet技术,构筑社区政务、社区管理、社区服务、小区及家庭生活等各个方面的信息技术应用平台和通道,并与现实社区系统有机地联系起来,使与社区有关的各个成员在沟通信息时更加充分有效地开发、共享和利用社区信息资源,最终达到提高社区成员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目的。

由此可见,社区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是一个技术系统,而且还是一个社会系统,既涉及到技术,还涉及到管理、体制与机制等各个方面。

城市街道社区信息化系统内涵可以用如图1表示。

图1 社区信息化建设系统认知模型在社区信息化的理念指导下实现“五化”:即社区政务信息化、社区管理信息化、社区服务信息化、小区信息化、家庭信息化。

“五化”的实现需要社区组织与居民、社区地域空间、社区管理体制、社区文化等作为体制保障。

同时,社区信息化的最终实现还需要网络架构、信息收集、信息应用管理控制、服务执行等技术服务的支撑。

城市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方案策划方案

城市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方案策划方案

城市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方案策划方案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城市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本方案旨在探讨如何构建一个高效、便捷、智能的城市公共服务信息化体系,以满足城市发展和居民需求。

二、现状分析(一)城市公共服务信息化的现有基础目前,许多城市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开展了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如建立了电子政务平台、智慧交通系统、在线教育资源等。

然而,这些系统往往存在着分散建设、信息孤岛、标准不统一等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1、信息资源整合不足:各部门之间的数据难以共享和交换,导致信息重复采集和利用效率低下。

2、服务覆盖不全:部分公共服务领域尚未实现信息化,如社区养老、文化活动等。

3、用户体验不佳:信息化服务的界面设计不够友好,操作流程复杂,导致居民使用意愿不高。

4、安全保障薄弱:信息安全防护体系不完善,存在数据泄露和系统被攻击的风险。

三、建设目标(一)总体目标打造一个统一、高效、智能的城市公共服务信息化平台,实现公共服务的全覆盖、精准化、便捷化和智能化。

(二)具体目标1、实现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打破部门壁垒,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拓展公共服务的信息化领域,涵盖教育、医疗、就业、社保、住房等各个方面。

3、提升用户体验,提供简洁、易用的信息化服务界面和操作流程。

4、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确保数据的安全和系统的稳定运行。

四、建设内容(一)搭建统一的信息化平台1、建立数据中心:整合各部门的信息资源,构建城市公共服务大数据平台,实现数据的集中存储和管理。

2、制定数据标准:统一数据格式、编码和接口规范,确保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共享交换。

3、建设应用支撑平台:提供统一的身份认证、权限管理、流程引擎等基础服务,支撑各类公共服务应用的开发和运行。

(二)拓展公共服务信息化应用1、智慧政务:优化政务服务流程,实现网上办事、移动办事,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和透明度。

智慧城市总体架构说明

智慧城市总体架构说明

智慧城市总体架构方案目录1 智慧城市系统总体架构从信息化现状来看,各领域的应用系统都或多或少已分散建设并投入使用,目前需要按统一标准规范体系进行整合、升级,逐步迈向智慧城市系统的终极目标;智慧城市总体架构图如下:基础设施支撑系统层包括基础硬件和基础软件的整合,基础硬件主要有机房、有线与无线网络、服务器计算/存贮、终端、各类手持与外设、各类仪器仪表/传感器、电源空调;基础软件主要有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中间件软件;备份系统等;智慧城市时代,要对城市传统的、分散的各类对网络、机房、计算及存储资源、信息安全、基础数据中心等进行统一规划与集约建设;同时应兼容国产化,即兼容国产CPU/OS装机环境;各类应用系统基础支撑平台系统层规划建设智慧城市软高速,暨智慧城市系统应建设共性支撑平台,可重复调用的共性应用基础平台、通用工具类软件、业务与功能组件建立在政务业务标准规范和电子技术标准化基础上,是新系统框架体系的核心,也是新政务体系的管理控制中心,为未来各部门应用系统快速构建提供可重复调用的功能组件;可重复调用的工具与业务功能组件仓库提供大量通用、易用、可复用、标准化的组件,具有高内聚、低耦合的优点,既利用标准规范来约束组件的内部结构,保证组件以规范化的方式提供对外服务接口和扩展接口;又能保证组件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随需应变的能力;1共性应用基础支撑平台;包括城市统一的机构人员管理、统一信息分类管理、统一权限分配;2可复用的常用工具类软件;包括流式文档软件国外DOC,国标OFD、版式文档软件国外PDF,国标OFD、电子表单、报表工具、全文检索、二维三维地理信息管理系统GIS、辅助决策分析系统、数据转换工具、二维三维条码读写软件、仪器仪表与RFID读写软件、各类应用软件辅助定制平台等;3可复用的业务与功能组件;通用功能组件是从各业务系统中提取出来的公用功能模块,能被各类应用系统所共用;功能组件实现是为了提高应用软件的灵活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通用业务组件是基于业务系统实际需求提炼出的业务模型、管理模型、安全保密模型,可以被不同的业务系统选择使用,从而快速构建出业务应用系统;建立业务组件实现不同业务系统之间模块的重用,降低系统之间的耦合度,实现业务应用与业务开发相互独立,提高开发效率;包括:ID号生成、通用树、文号生成、定密依据、正文保存、查询授权、回收站管理、日志记录、文件传输、附件增改、在线帮助、批核操作、打印授权、办件转换、核文操作、输出控制、打印控制、降密控制、并发控制、图像扫描、条码生成、原件管理、归档操作等;4认证加密系统;包括PKI或CPK的认证加密基础设施、身份认证软件、电子印章软件、数字证书软件、数据加解密软件、可信时间戳等;5安全防御系统;包括网络安全管理平台系统、网络接入管理系统、非法外联监控系统、主机监控审计系统、防火墙、防病毒等;6城市数据中心;分为政务内网数据中心、政务外网数据中心、互联网数据中心、备份数据中心等;7城市数据交换中心;实现城市四个数据中心的安全可靠、按统一数据格式标准在线交换;8城市统一基础接口服务平台;实现城市各类共性应用基础支撑平台、常用工具类软件、通用的业务与功能组件、认证加密系统、安全防御系统、应用软件辅助定制平台、各类共性与职能应用系统按统一标准接入城市总体平台;9各类应用软件辅助定制平台;用于以工业化模式按统一的业务需求规范、统一的数据格式标准、统一的接口标准辅助定制整合与升级各类应用系统;10各类应用系统统一管理平台;统一管理各类应用系统,包括应用子系统的配置、一二级管理员的产生与授权等;基于基础支撑平台定制共性应用层1统一升级四大共性应用系统;包括综合办公、办案、办会系统,行政审批服务、监察系统,内外网信息发布利用系统,综合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之所以统一规划建设、整合、升级四大共性应用系统,是因为城市各委办局的业务基本都有涉及这四个系统,应统一整合与升级;四大共性系统发展趋势是一体化整合后下延到社区与村居,实现政府行政改革创新;2统一规划与建设社区管理服务与民生系统;包括社区/村居管理服务系统、社区医疗居家养老与智慧通等;之所以统一规划建设社区/村居管理服务系统与民生系统,是因为这二类系统与多个委办局业务相关,是政务改革实现管理与服务一体化,政务一件事、服务一窗口或网站后下延的承载体;智慧城市建设内容层这是面向智慧城市主体的管理与服务层:核心是面向市民的管理与服务整合、面向城市管理和城市功能提升、形成现代科技产业、精准有机智慧农业、提升产业与经济发展、面向城市基础设施及环境的管理与服务整合,将打造成“宜居、和谐、智慧、文明、智慧农业”城市,从而实现“幸福”的目标;1.4.1 保障体系与基础设施1、保障体系1统一规划及设计;形成完整和可行的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纲要及实施方案,针对智慧城市创建任务和重点项目进行统一规划和设计;2统一组织机构;成立城市专门的领导组织体系和执行机构,负责智慧城市统一的规划、设计与创建工作;改变长期以来由各委办局仍至其下属的科室组织信息系统建设的模式;3政策法规;建立保障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行的政策法规;4经费规划和持续保障;建立智慧城市建设的经费规划和保障措施;5运行管理及监督;明确智慧城市的运营主体并建立运行监督体系;2、网络基础设施6有线与无线网络;提升无线网络的覆盖面、速度等方面的基础条件;7宽带网络;提升包括光纤在内的固定宽带接入覆盖面、接入速度等方面的基础条件;8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并投入使用;3、公共平台与数据库9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建设城市基础空间与地下管网数据库、人口基础数据库、法人基础数据库、宏观经济数据库、建筑物基础数据库等公共基础数据库;10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建设能对城市的各类公共信息进行统一管理、交换的信息平台,满足城市各类业务和行业发展对公共信息交换和服务的需求;11信息安全平台;建设信息安全平台,有效保障智慧城市信息安全;1.4.2 智慧建设与宜居1、城市建设管理12城乡规划;编制完整合理的城乡规划,并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制定道路交通规划、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城市景观风貌规划等具体的专项规划,以综合指导城市建设;13数字化城市管理;建有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并建成基于国家相关标准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立完善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实现区域网格化管理;14建筑市场管理;通过制定建筑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并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政府在建筑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环节的监督和管理能力提升;15网络化房产管理;通过制定和落实房产管理的有效政策,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房产管理,促进提升政府在住房规划、房产销售、中介服务、房产测绘等多个领域的综合管理服务能力;16数字园林绿化;通过遥感等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推动园林绿化的监测和管理水平,提升城市园林绿化水平;17历史文化保护;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加强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水平、推广水平;18建筑节能与楼宇控制;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提升城市在建筑智能监控、节能监督、评价、控制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水平;19智能绿色建筑;通过制定有效的政策,并结合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提升城市在绿色建筑的建设、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水平;2、城市功能提升20智能管理供水系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从水源地监测到自来水管理的整个供水过程实现实时监测管理,制定合理的信息公示制度,保障居民用水安全;21智能管理排水系统;生活、工业污水排放,城市雨水收集、疏导等方面的排水系统设施建设,以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其整体功能的发展;22智能节水应用系统;城市节水器具的使用和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以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其整体水平的发展;23智能管理燃气系统;带动城市清洁燃气使用的普及,以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保障其安全运行;24垃圾分类与处理;优化社区垃圾分类的普及情况及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以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其整体水平;25智能管理供热系统;完善北方城市冬季供暖设施,以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促进其整体水平的发展;26智能照明系统;提升城市各类照明设施的覆盖面和节能自动化应用程度;27智能地下管线与空间综合管理;实现城市地下管网数字化综合管理、监控,并利用三维可视化等技术手段提升管理水平;实际对城市各类建设利用三维技术粗细粒度的可视化管理;1.4.3 城市智能管理与服务1、政务服务28决策支持;建立支撑政府决策的信息化手段和制度;29信息公开;通过政府网站等途径,主动、及时、准确公开财政预算决算、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的政府信息;30网上办事;完善政务门户网站的功能,扩大网上办事的范围,提升网上办事的效率;31政务服务体系;形成各级各类政务服务平台的联接与融合,建立上下联动、层级清晰、覆盖城乡的政务服务体系;2、基本公共服务32基本公共教育;通过制定合理的教育发展规划,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目标人群获得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便捷度,并促进教育资源的覆盖和共享;33劳动就业服务;通过法规和制度的不断完善,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提升城市就业服务的管理水平,通过建立就业信息服务平台等措施提升就业信息的发布能力,加大免费就业培训的保障力度,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34社会保险;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在提升覆盖率的基础上,通过信息服务终端建设,提高目标人群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服务的便捷程度,提升社会保险服务的质量监督水平,提高居民生活保障水平;35社会服务;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在提升覆盖率的基础上,通过信息服务终端建设,提高目标人群享受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基本养老服务和优抚安置等服务的便捷程度,提升服务的质量监督水平,提高服务的透明度,保障社会公平;36医疗卫生;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应用,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水平;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和终端服务,保障儿童、妇女、老人等各类人群获得满意的服务;通过建立食品药品的溯源系统等措施,保障食品药品安全供应,并促进社会舆论监督,提高服务质量监督的透明度;37公共文化体育;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应用,扩大公益性文化服务的服务面,提高广播影视接入的普及率,通过信息应用终端的普及,改善各类人群获得文化内容的便捷度;提升体育设施服务的覆盖度和使用率;38残疾人服务;在提高服务覆盖率的基础上,通过信息化、个性化应用开发,提升残疾人社会保障、基本服务的水平,提供健全的文、体、卫服务设施,丰富其服务内容;39基本住房保障;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应用,健全廉租房、公租房、棚户区改造等方面的服务水平,增强便利性、提升透明度;3、专项智能应用40智慧交通;建设及运行城市整体交通智慧化,包含公共交通建设、交通事故处理、电子地图应用、城市道路传感器建设和交通诱导信息应用等方面情况;41智慧能源;管理及利用城市能源智慧化,包含智能表具安装、能源管理与利用、路灯智能化管理等方面的建设;42智慧环保;建设城市环境、生态智慧化管理与服务,包含空气质量监测与服务、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与服务、环境噪声监测与服务、污染源监控、城市饮用水环境等方面的建设;43智慧国土;建设城市国土资源管理和服务的智慧化,包含土地利用规划实施、土地资源监测、土地利用变化监测、地籍管理等方面的建设;44智慧应急;建设城市智慧应急,包含应急救援物资建设、应急反应机制、应急响应体系、灾害预警能力、防灾减灾能力、应急指挥系统等方面的建设;45智慧安全;建设城市公共安全体系智慧化,包含城市食品安全、药品安全、平安城市建设等建设情况;46智慧物流;建设物流智慧化管理和服务,包含物流公共服务平台、智能仓储服务、物流呼叫中心、物流溯源体系等方面的建设;47智慧社区;建设社区管理和服务的数字化、便捷化、智慧化,包含社区服务信息推送、信息服务系统覆盖、社区传感器安装、社区运行保障等方面的建设;48智能家居;建设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和环保节能,包含家居智能控制,如智能家电控制、灯光控制、防盗控制和门禁控制等,家居数字化服务内容,家居设施安装等方面的建设;49智慧支付;建设包含一卡通、手机支付、市民卡等智慧化支付新方式,支付终端卡设备、顾客支付服务便捷性、安全性和商家支付便捷性、安全性等方面的建设;50智能金融;城市金融体系智慧化建设与服务,包含诚信监管体系、投融资体系、金融安全体系等方面的建设;1.4.4 智慧产业与经济1、产业规划51高科技产业规划;制定城市产业规划,围绕城市产业发展、产业转型与升级、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性产业规划编制、规划公示及实施;52创新投入机制;城市创新产业投入实施,包括产业转型与升级的创新费用投入,新兴产业发展的创新投入等方面;2、产业升级53产业要素聚集;城市为产业发展,产业转型与升级而实现的产业要素聚集和增长;54传统产业改造;在实现城市产业升级过程中,实现对传统产业的改造;3、新兴产业发展55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城市高新技术产业的服务与发展,包含支撑高新技术产业的人才环境、科研环境、金融环境及管理服务,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及在城市整体产业中的水平;56现代服务业;提升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包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发展环境,发展水平及投入等方面;57其它新兴产业;提升和发展城市其它新兴产业;1.4.5 智慧城市支撑现代化农业1、现代化农业58区域种植业资源智能系统;建设区域种植业资源管理与辅助决策系统平台,主要建立种植业资源与农田环境、主导产业、社团组织、种植业辅助决策、种植业企业等相关系统,包括信息传输设备、信息分析处理软件、系统决策软件、智能控制软件等一系列软硬件及标准规范;59农业生产智能化系统;运用新兴的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通过在农业生产环境中的各种传感器环境温湿度、土壤水分、二氧化碳等传感器和无线通信传输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的信息采集、预警、智能管理、决策分析、专家在线指导,提高创建城市农业生产机械化、产业化和信息化水平,提升农业竞争力;60农产品现代流通智能系统;立足城市农业科技城发展规划,围绕“高端、高效、高辐射”的目标定位,从农产品流通发展现状出发,加强与完善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涵盖农产品安全生产基地、物流配送中心、冷链系统和连锁销售终端体系的农产品流通完整产业链,为标准规范体系和信息化管理平台提供示范应用载体;61农产品质量安全智能系统;建设编码管理系统、质量检测管理系统、生产基地管理系统、生产过程管理系统、信用管理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系统共六大系统;依托互联网,集成六大系统,搭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平台,对农产品产地、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农产品流通、检测等一系列环节的信息进行监管,形成一个信息对称、数据共享、多方联动的监督、管理和辅助决策平台;同时,依托网站和电话、短信、网络、触摸屏等多种方式对外信息发布,为消费者提供信息查询服务,实现高效快捷、准确无误、科学规范地传递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62农村社会化服务信息系统;建设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主要是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服务管理系统,帮助合作组织快速获取市场信息,提高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建立智能化、数字化农技推广应用体系;建设农技推广中心、基层农技站全部装备智能化、数字化技术设施;标准与规范体系四个横向层次均需要服从“智慧城市业务标准规范体系”、“智慧城市技术标准规范体系”和“智慧城市运营模式与规范体系”;1.5.1 智慧城市业务标准规范体系1、建立智慧城市管理与服务标准体系在总结多年分散建设信息化系统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急需从创建智慧城市全市的角度进行统筹规划和整合城市共性办公业务需蛙泳规范、个性能职能业务需求规范,形成标准化的一体化方案,满足市政府打造科学政务管理平台、提升政务管理水平的迫切需求;创建智慧城市新系统将同步全面梳理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领导职责、依法监督、管理与服务职能和民主监督职能,细化各级单位与每位公务人员的工作,全面实现政府管理与服务的标准化;2、建立智慧城市政务服务标准体系政府全面、深入实现管理职能的同时,还需要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随着我国地方政府由管理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新系统将大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通过建设一体化的政务服务标准体系,为群众提供更公开、公平、公正的服务;新系统将结合特点,建立政务办公业务需求规范、服务基础标准、服务质量标准、服务管理标准和服务工作标准,形成“职责明晰、执行顺畅、环环相扣、持续改进”的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使每个行政事项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所有工作人员都能按标准化要求进行操作,提升行政审批效能;在建立包括管理和服务的政务标准化体系基础上,利用电子标准化体系辅助实现;1.5.2 建立电子技术标准规范体系建立与综合办公业务需求规范、个性职能业务需求规范相对应的各类业务数据格式标准、软件产品与应用系统接口标准、软件技术研发标准、项目管理等组成的标准规范体系;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省、市、区县、乡镇四级智慧城市系统国家标准体系原型;1.5.3 智慧城市运营模式与规范体系智慧城市需要大量经费投入,无论是政府投入,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贷款投入,还是基金投入都要求还报;因此,智慧城市规划与建设,要全面梳理运营模式,运营规范,确保综合投入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回报;为此,要逐步形成智慧城市运营模式与规范体系;2 总体架构设计原则和技术要求建设“智慧城市”符合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对于城市发展的总体要求,“智慧城市”的发展能给城市化进程带来新的动力;通过“智慧城市”的建设带动相关技术产业的发展,进而提供完整有效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思路,可有效地推进自主信息产业的巨大进步;“智慧城市”是信息科技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是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必然要求;“智慧城市”的建设目标是为城市中的各个服务对象,即;政府、企业以及个人提供智慧化、泛在式的应用服务,以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渐进式过程稳步推进;因此,“智慧城市”建设的需要兼顾创新、实用、智能、高可扩展、广泛兼容、安全保障以及标准规范等各方面的要求,加快发展一个符合创建智慧城市特色的“智慧城市”建设模式;总体架构设计背景“智慧城市”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到当前阶段,进一步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客观需要和战略选择,也是一项全局性的系统工程;城市信息化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普及;第二个阶段是分散应用系统规划与建设;第三个阶段是各类管理与服务应用系统的整合;第四个阶段是对城市生态圈的智能调整与优化;信息与通信技术是数字城市的基础,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通讯网络的全面覆盖与传输能力提升,电话、个人电脑、手机等通讯终端的低成本化与功能多样化,高性能计算技术的迅速发展,城市的信息传输、计算和接收能力产生爆炸式增长,数字城市诞生并以日新月异的速度进化;应用系统的建设与完善,是城市功能信息化的重要标识,在这一阶段,城市各方面主体为了完成某种功能而使用信息技术,具体表现为企业的生产、财务、采购等职能的信息化,政府各委办局业务的信息化等,这一阶段以事务处理为核心,大大提高了城市主体的内部效率,积累了丰富的业务信息,但从目前整个城市信息化现状来看,信息是零散的、无序的碎片;面向城市各领域管理与服务对象的业务整合、数据整合、技术整合、管理整合和服务整合,标志着数字城市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一阶段,面向对象的各类服务和信息被有机地组合为一个整体,政府、企业、市民和城市基础设施以完整的形象接受管理和服务;以居民的健康信息为例,不再是一次次诊疗记录碎片,而是从出生到死亡的完整记录;在服务和信息整合的基础上,借助科学的分析预测模型和强大的数据挖掘、分析处理能力,产生各方面决策的智慧方案,数字城市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智慧城市系统阶段;真正的智慧城市系统,是对城市生态圈管理与服务对象与相关要素的实时、主动、弹性地调整与优化,实现资源、服务的需求与供给的有效平衡;以智能交通为例,不仅需要了解城市的道路状态、车辆运行信息,还需要了解城市居民的出行特点,对交通工具的偏好,对价格的敏感度等因素,制定出相应的道路管理、车辆配备、价格措施,以至于城市规划调整,才能真正改善城市的交通状况;总体架构的基本原则2.2.1 先做设计后实施楼宇建设开工前均须先做设计,目前我国楼宇建设均是做完规划方案就招标建设,在实施过程中由承建单位免费设计;免费设计等于没有设计,承建商建成什么样就设计什么样;智慧城市系统建设,应增加专职的设计环节,至少要形成相关应用系统的业务需求规范、数据格式标准、产品与应用系统接口标准、测评标准、总体技术架构,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统一思想后才能招标建设;考虑我国目前没有一家信息化专业设计单位,示范城市可考虑请相关国家专职事业单位联合设计;2.2.2 一体化整合原则由于信息化是个新生事务,开始时是摸着石头过河,由各部委委办局规划、建设了众多分散、孤立的信息系统;尽管也产生了较大的成绩与效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负面影响越来越大;智慧城市时代,城市所有基础信息系统、共性与个性应用系统,应采取一体化整合的思想,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升级、统一应用、统一运维;2.2.3 有所为有所不为智慧城市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绝不是造一次大项目就可以完成的,相关城市应根据自身的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相关系统建设;例。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总体方案规划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总体方案规划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总体方案规划I目录1智慧城市总体规划方案 (3)1.1指导思想 (3)1.2发展原则 (3)1.3建设目标 (4)2智慧城市建设内容 (8)2.1概念设计 (8)2.2总体架构 (8)2.3网络架构 (10)2.4数据架构 (11)2.4.1智慧城市数据架构 (11)2.4.2非结构化数据规划 (11)2.4.3结构化数据规划 (14)21智慧城市总体规划方案1.1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智慧城市、大数据、“互联网+”等政策部署,紧抓创建国家新型智慧城市的战略契机,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释放数据红利为核心,以信息惠民为宗旨,以产业振兴为基础,以善政法治为保障,以数据流引领技术流、物质流、资金流、人才流,为我市创建成为智能泛在的“互联网+城市”中部标杆、高效幸福的信息惠民重点示范、健康繁荣的新兴产业特色集群奠定坚实基础。

1.2发展原则整合共享,数据兴市。

充分重视数据资源的重要性,推进现有数据资源的深度整合与应用,以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为目标,突破部门界限和体制障碍,加强政府部门之间、政府与社会间的数据共享,逐步有序推动数据的社会化开发利用,激发数据创新活力,提升数据创新能力,充分释放数据红利。

产城融合,信息强市。

促进大数据产业、智能制造产业、智慧城市建设和传统产业的改造协同发展,推进信息技术应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契合。

积极提升信息化建设成效,充分发挥信息流对技术流、物质流、资金流、人才流的驱动作用,以现代信息技术驱动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

3需求导向,智慧融市。

以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发展需求为导向,推进智慧化建设与全市改革发展的深度融合,促进全市各部门、各行业协调发展,面向公众生活、工作等多元化需求,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有序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提高城市整体运行效率和管理服务水平,优化城市资源配置,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多元协同,创新立市。

唐山城市社区信息化建设之研究

唐山城市社区信息化建设之研究

摘要 : 通过 对唐 山城 市社 区信息 化建设 现状及 居 民需 求进 行调 查 , 析 其 中存 在 的 问题 , 出唐 山 分 提
城 市社 区信息 化建 设 方案和 相 关保 障体 系建 设策 略 。 关键词 : 山市 ; 区信 息化 ; 唐 社 建设 方 案 ; 障体 系 保
中 图分 类号 : 6 9 3 文献标 识码 : 文 章编 号 :6 2 4 X(0 1 0 —0 5 D 6 . A 1 7 —3 9 2 1 ) 6 0 4—0 3
第 2 卷第 6 4 期
21 年 1 01 1月
唐 山 学 院 学 报
J u n l fTa g h nColg o r a n s a l e o e
Vo . 4 No 6 12 .
NO 2 1 V. Ol
唐 山城 市社 区信息化建设之研究
窦淑 庆 , 刘 明
( 山 学 院 图 书馆 , 北 唐 山 0 30 ) 唐 河 6 0 0
s tm ys e
1 唐 山市 居 民社 区 信 息 化 需 求调 查
为 了进 一 步 掌 握 目前 唐 山 市 民 对 社 区 信 息 网 站 建 设 的
了解 、 用情况 , 应 以及 居 民对 信 息及 服 务 的 需 求 情 况 , 唐 山 为 制 定城 市 信 息化 政 策 法规 提 供 有 力 的 数 据 支 持 , 们 采 取 调 我 查问卷与实地走访相结 合 的调研方 式 , 全市 主要街 道 、 对 繁
( b a y o n s a l g ,Ta g h n 0 3 0 Li r r fTa g h n Col e e n s a 6 0 0,Ch n ) i a
∞ 印 伯 ∞ 蛐 ∞ 鲫 舶 m 0

智慧城市整体框架

智慧城市整体框架

Page 20
数字景区
景区已经从开始的内部信息化走向互联网,从单纯的信息管理走向以服务为本的协同一体化服务,做四上(到手上,桌上,车上,路上)全程服务。游客或用户在任何时间,地点通过咨询平台、手机等便可查看信息或咨询、旅游、商务会议,将景区旅游、历史文化教育、学习、工作、咨询等等融合一体,最终形成以公众服务为核心的一体化景区数字中心。
数字政务
数字产业
数字民生
数字政务应用概述
在世界各国经历的数字政务潮流中,“灵活、应变的政府”是电子政府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Page 15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是对城市运行情况进行全方位监督和管理的综合管理系统。采用了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整合应用了多项数字城市技术。再造了城市管理流程,创建城市管理监督和执行分离协作的管理体制。实现了精确精细、敏捷高效、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城市管理模式。
数字政务
数字产业
数字民生
货源信息发布
获取车辆信息
获取货源信息
发布车辆信息
车辆定位与轨迹
车辆调度
物流系统
无论发货还是接货都通过登录网站就可以轻松搞定待运送的货物和空闲车辆的信息,以货架的形式展现给最终用户,使企业的各类需求得到最及时的帮助。对于有定期发货需求的企业,允许物流公司设定固定的排班送货,减少重复操作;企业不再需要为找物流、找货源、找车辆等琐事烦恼,数字物流系统可提供“Stop-here”的一站式服务。
Page 24
数字医疗
数字医疗解决方案致力于为运营商打造个人健康管理的服务平台,为终端用户和医疗机构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平台的一侧整合现有的医疗资源,提供专业医疗健康服务;另一侧是终端用户,他们可灵活地通过无线或有线的方式接入,实时获得各种医疗服务。运营商充分利用其网络资源和社会影响力,支撑该平台的运营。通过信息化手段,该平台将支撑起丰富多样、跨地域、实时的医疗健康服务,如慢病管理、紧急救助、孕婴保健、区域医疗等等,从而优化医疗资源布局、缓解“看病难、贵”的问题。推动从治疗到预防的医疗模式转变。

城市综合治理信息化建设及管理方案设计

城市综合治理信息化建设及管理方案设计

城市综合治理信息化建设及管理方案设计第1章城市综合治理信息化概述 (3)1.1 城市综合治理信息化的重要性 (3)1.2 国内外城市综合治理信息化发展现状 (4)1.3 城市综合治理信息化发展趋势 (4)第2章信息化建设总体框架 (5)2.1 信息化建设目标 (5)2.2 信息化建设原则 (5)2.3 信息化建设总体架构 (6)第3章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 (6)3.1 信息资源规划 (6)3.1.1 信息化建设概述 (6)3.1.2 信息资源分类 (6)3.1.3 信息资源整合策略 (6)3.2 信息资源共享与交换 (7)3.2.1 信息资源共享机制 (7)3.2.2 信息交换技术 (7)3.2.3 信息资源共享案例 (7)3.3 信息资源安全管理 (7)3.3.1 信息安全政策与法规 (7)3.3.2 信息安全防护措施 (7)3.3.3 信息安全应急与灾难恢复 (7)第4章政务服务平台建设 (7)4.1 政务服务一体化 (8)4.1.1 资源整合 (8)4.1.2 业务流程优化 (8)4.1.3 信息共享与交换 (8)4.2 政务服务事项梳理与优化 (8)4.2.1 事项梳理 (8)4.2.2 事项优化 (8)4.2.3 事项标准化 (8)4.3 政务服务渠道拓展 (8)4.3.1 线上渠道建设 (8)4.3.2 线下渠道优化 (9)4.3.3 移动端服务拓展 (9)4.3.4 社会化服务渠道融合 (9)第5章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9)5.1 智慧交通 (9)5.1.1 概述 (9)5.1.2 交通基础设施 (9)5.1.3 交通数据采集与处理 (9)5.1.4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9)5.2.1 概述 (10)5.2.2 环境监测 (10)5.2.3 污染源治理 (10)5.2.4 环保执法 (10)5.3 智慧能源 (10)5.3.1 概述 (10)5.3.2 智能电网 (11)5.3.3 分布式能源 (11)5.3.4 能源管理系统 (11)第6章公共安全信息化建设 (11)6.1 公共安全管理体系 (11)6.1.1 管理体系构建 (11)6.1.2 信息资源共享 (11)6.2 智能监控系统 (12)6.2.1 视频监控系统 (12)6.2.2 物联网感知系统 (12)6.3 应急指挥与处置 (12)6.3.1 应急指挥系统 (12)6.3.2 应急处置 (12)第7章社会治理创新与应用 (12)7.1 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 (13)7.1.1 网格化管理概述 (13)7.1.2 网格化管理实施策略 (13)7.2 社区治理与服务 (13)7.2.1 社区治理概述 (13)7.2.2 社区治理实施策略 (13)7.3 社会组织与公众参与 (13)7.3.1 社会组织发展 (13)7.3.2 公众参与机制 (14)第8章信息化项目管理与保障 (14)8.1 项目管理体系 (14)8.1.1 项目管理组织架构 (14)8.1.2 项目管理制度 (14)8.1.3 风险管理 (14)8.2 项目进度与质量管理 (14)8.2.1 项目进度管理 (14)8.2.2 项目质量管理 (14)8.2.3 项目变更管理 (15)8.3 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15)8.3.1 人才引进与培养 (15)8.3.2 人才激励机制 (15)8.3.3 团队协作与沟通 (15)第9章政策法规与标准规范 (15)9.1.1 建立政策法规框架 (15)9.1.2 政策法规内容 (15)9.1.3 政策法规更新与完善 (15)9.2 标准规范制定 (15)9.2.1 制定标准规范的原则 (15)9.2.2 标准规范内容 (16)9.2.3 标准规范的修订与推广 (16)9.3 政策法规与标准规范的实施与监督 (16)9.3.1 政策法规与标准规范的宣传与培训 (16)9.3.2 政策法规与标准规范的执行监督 (16)9.3.3 政策法规与标准规范的评估与反馈 (16)9.3.4 政策法规与标准规范的协同推进 (16)9.3.5 社会监督与公众参与 (16)第10章持续改进与创新发展 (16)10.1 信息化建设评估 (16)10.1.1 信息化基础设施评估 (16)10.1.2 应用系统评估 (17)10.1.3 信息化队伍建设评估 (17)10.1.4 信息化政策与制度评估 (17)10.2 持续改进策略 (17)10.2.1 优化信息化基础设施 (17)10.2.2 完善应用系统功能 (17)10.2.3 加强信息化队伍建设 (17)10.2.4 完善信息化政策与制度 (17)10.3 创新发展的摸索与实践 (17)10.3.1 人工智能技术在城市综合治理中的应用 (17)10.3.2 大数据技术在城市综合治理中的应用 (18)10.3.3 云计算在城市综合治理中的应用 (18)10.3.4 物联网技术在城市综合治理中的应用 (18)第1章城市综合治理信息化概述1.1 城市综合治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城市综合治理信息化是新时代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是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环节。

《广州市推进城市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总体方案-解读》

《广州市推进城市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总体方案-解读》

一个组织架构
明确日常工作机构 整合 整合
“12345” 政府政务热 线平台
三级服务管理中心 1、市 2、区(县级市) 3、街(镇)
市城市管理 监控指挥平台
一张基础网格
消防安全 出租屋管理
安全生产
基础网格
治安管理
环境保护
一支网格队伍
网格员职责
负责网格巡查,排查问题隐患;
准确采集基础信息,并及时上报网 格事件;
现时
通过对街(镇) 至2015年6月 各类聘用人员 2016年12月底 整合,分步组 建立一支“专 建专职网格员 兼结合”的网 全面完成聘用 格员队伍 队伍 人员队伍整合 工作,建立一 支专职化的网 格员队伍
一支网格队伍
整合队伍的工作流程:
1.成立市、区两级专项工作小组;(2014年11月) 2.梳理入格事项,厘清各级职责,明确网格员工作任务;(2014年12
密切联系居民群众,收集社情民意,反 映居民诉求,提供力所能及的便民服务
一支网格队伍
出 租 屋 管 理 员
城 管 协 管 员
社 区 专 职 工 作 人 员
其 他 街 道 聘 用 人 员
新 招 人 员

一支专职 的网格员
队伍
一支网格队伍
14届140次市政府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广州市关于整合 街(镇)聘用人员队伍组建专职网格员队伍的指导意见》
评价结案
调度派遣
第四步, 跟踪回访
第三步,
协调处理
五、总体工作安排
在这个工作方案中,我们提出了按试点探索、推进完善、 巩固提升三个阶段组织实施的工作思路,时间跨度为2013年到 2018年,前后6年的时间节点安排。
试点 探索
2013年

城镇社区建设工作方案

城镇社区建设工作方案

城镇社区建设工作方案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镇社区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城镇社区作为城市管理服务的基础单位,是居民生活的重要场所,是社会化服务的重要载体,也是自治、法治、信息化等多元化城市治理的重要空间。

为了加快城镇社区建设,切实提高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整体规划1.制定城镇社区建设的总体规划方案,做到规划科学可行,既有前瞻性也有可操作性。

要遵循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和城镇化的发展规律,科学合理地设置社区的空间格局,优化社区的建设布局,以满足城镇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和社会服务需求。

2.审议修订城镇社区规划要素,细致编制城镇社区的专项规划,明确社区发展的各项指标和必要的技术标准,力求实现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建设。

同时,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完善社区的开发、投融资、土地利用等管理机制,建立社区建设的自治、共治、共享机制。

二、基础设施建设1.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社区交通网格,满足居民出行和物流需求。

建设大街道和城市快速路,扩充社区周边车位,加大公共交通运力。

同时,建设智慧交通系统,提高交通运行效率。

2.加强水、电、燃气等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基础设施的配套能力。

在居民可承受范围内,增加水资产,改善供水条件;增加电力变电站容量,解决用电难题;同时,稳定燃气供应保障社区常年享受公共燃气。

三、社区建筑与环境1.加快社区公共建筑建设及改造,为居民提供优质的社区公共服务。

重点建设社区卫生院、文化教育建筑、城市社区广场等便民设施,完善社区基础设施,满足居民的休闲和文化需求。

2.培育和完善城市公共绿地系统,建设花园、健身绿地、生态公园等开放式绿地,创造宜居环境。

加强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四、社区管理与服务1.重视社区基层党建工作,建设党组织,加强组织建设,提高领导能力和服务意识。

落实居民自治,推动社区治理,加强社区组织工作,探索社区治理模式。

2.协助社区开展社会服务保障,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街道社区信息化建设方案

街道社区信息化建设方案

04
预估报价内容
开发项目及报价单
报价单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模块
芳华之歌 在线学习 党员锋范 社区概况 办事指南 党费缴纳 社区网格 红色物业 社区动态 商家咨询 志愿服务 你问我答
说明
发布共建单位动态 主题教育:发布主题教育学习文件;党务知识:发布最新党务知识;学习发布领导人最新讲话。 六带三星、学有所悟、身边榜样。 社区简介+社区荣誉+平面图 常用的办事流程 党员填写信息后可缴纳党费(需要开通服务号) 展示网格三维模型信息(内外网) 住户填写信息后可缴纳卫生费,大数据信息导入对接等。 不定期发布活动(含报名功能)活动结束后发布活动信息。 辖区便民商家名片 在线注册、申请成为志愿者、积分累计等 开发线上论坛
街道/社区信息化建设方案
目录
1 项目背景
加强和完善社区治理体系
2 总体思路和目标
完善社区网格管理工作机制,提升服 务群众水平
3 建设框架及内容
框架及内容
4 预估报价内容
开发模块及报价单
Part 01 项目背景 加强和完善社区治理体系
项目背景
随着改革和城市建设 的推进,城市社区的 信息化建设显得越来 越重要。推行智能社 区服务是社区信息化 、智能化与便利化的 必然趋势。
03
建设内容
内容
菜单栏搭建
微家

社区概况
便民服务
建设内容
芳华之歌 在线学习
锋范 缴纳
微家
实现可以发布共建单位动态,文字性描述介绍、配上图片、视频等内容。
• 主题教育知识:实现可以发布主题教育学习文件,支持文件下载、 PDF、Excel、word等文件格式;

智慧城市总体建设框架

智慧城市总体建设框架
实时监测突发事件并快速部署资源进行应对城市运营机构之间的整合与协作,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效率提升社会和环境问题处理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快速响应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实现更为敏捷的城市转型
提供多样化手段实现服务模式的快速创新 通过虚拟和实体环境的结合提升城市服务的便捷性 更全面地进行城市运营状态的监控,更有效地预防犯罪和开展调查 更少的拥堵和排队,市民可以更好地均衡工作和生活
社区多方沟通互动(事务)
移动终端
通过移动终端的建立,可以有效提升信息的覆盖面的同时,还可以扩展成为移动执法、移动办公和移动商务的综合应用。
智慧社区渠道建设总体思路
智慧社区多媒体终端渠道建设与应用
通过自助式多媒体终端布局大型小区和社区服务机构,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进一步增加社区内信息网络触点,提升社区信息的通达能力,惠及更广泛的人群。同时整合移动的相关业务与应用。
电子政务促进政府职能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转变政府职能,从“管理主导型”向“服务主导型” 提高效率,精简机构;提高政府透明度及政务公开,加强廉政建设;加强行业管理和规范;科学决策,提高执政的水平;加强政策宣传和民众教育;
应用价值
智慧管理
智慧社区
家庭是社会的基础细胞,人是构成家庭的基础元素,在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中,广义上的社区信息化进程是一个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整合社区各要素资源的过程;是一个需要由政府主导,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共建的过程。
智慧家园
开拓社区信息化市场 智慧家园切合了家庭客户日趋旺盛的信息化需求,发展新信息的业务。
3
探索转型业务发展新方法智慧家园具有与12580等移动增值业务紧密联系的信息化应用,拉动了转型业务规模发展。
4
提高住宅小区市场竞争能力通过捆绑开发商、物管公司、周边商家、业主多方利益,整合移动综合信息业务,以合作共赢的商业模式,占领驻地网资源,形成了其他运营商无法跟进的独特优势,避免了恶性竞争,有效地提高市场份额。

深圳市智慧社区建设导则(试行)

深圳市智慧社区建设导则(试行)

深圳市智慧社区建设导则(试行)(征求意见稿)前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定义.....................................................4 智慧社区总体框架.............................................5 建筑物及基础设施.............................................5.1 建筑物...................................................5。

1。

1 居住场所...........................................5.1。

2 办公场所............................................5。

1.3 服务场所............................................5。

1。

4 养老场所...........................................5。

1。

5 医疗健康场所.......................................5.1。

6 文体场所............................................5。

2 社区环境................................................5。

2。

1 热环境.............................................5.2。

十四五奋进新征程-信息化规划解读

十四五奋进新征程-信息化规划解读

各地十四五规划其它内容
十四五规划信息化建设
建设数字孪生城市,高标准构建城市大脑和网格化管理体系。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 技术,推动城市管理理念、手段等创新。
乡村振兴
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强美丽乡村建设,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制定北京率先 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行动方案,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健全“村地区管”体制机制, 稳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激发农村“三块地”活力。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积极发展集 体经济,增强集体经济组织服务能力。实施城乡结合部建设行动计划,强化产业提升和环境整治。推广王四营 乡减量发展试点,全面推进“一绿”地区城市化建设;制定“二绿”地区规划,探索实施路径,推动大尺度绿 化。健全农民增收机制,加强低收入农户脱低后的常态化帮扶。完善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长效机制,助力河 北、内蒙古等受援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并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留痕机制
完善监察权、审判权、检察 权运行和监督机制,推进执 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改革和 建设,全面提升司法能力、
司法效能和司法公信力
十三五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与十四五规划对应内容
主要任务
任务分解
3.综合调控信息化工程 4.市场监管信息化工程
目标
建设内容
十四五规划对应内容
综合调控治理体系工程建设
跨部门、 跨层级市场监管与 服务体系工程,实现工商、 税务、 质检、 商务等部门监 管与服务政务行为的协同联动
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
一是加快信息基础设施的优化升级,加快5G网络规模化部署,前瞻性的布局6G网络技术储备,全面推动IPv6应用的规模部署; 二是充分释放数据要素活力; 三是构建释放数字生产力的发展创新体系,要加快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要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 四是要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五是要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统筹推进新 型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建设; 六是提高政府数字建设水平; 七是发展普惠便捷的数字便民服务;

智慧城市总体架构设计方案

智慧城市总体架构设计方案

智慧生态构建
智慧城市概念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 强调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城市管理效
率和服务水平。
初期实践侧重于信息技术的应用, 如电子政务、城市信息化等,提升
政府管理能力。
该阶段强调城市各领域的协调发展, 包括智慧交通、能源、环境等,促
进可持续发展。
目前,智慧城市发展注重生态构建, 强调以人为本,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随着5G、AI等技术应用,智 慧城市将实现更高效能与创
5
新服务
我国智慧城市发展 现状
我国智慧城市处于快速发展 期,众多城市启动相关规划
3
和项目
智慧城市案例分 析
通过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智 慧城市建设的成功要素与经
6
验教训
智慧城市发展趋势
未来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与预测
智慧城市定义
智慧城市是通过信息技 术实现城市管理和服务
的智能化
智慧化驱动因素
技术进步、城市化进程 和可持续发展需求是主
要推动力
发展阶段与特征
经历了初级阶段到数字 化、网络化,目前向智
慧化深入发展
全球智慧城市建 设
各国政府积极布局,形 成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
智慧城市案例
发展趋势与挑战
向着更加人性化、绿色 化、协同化方向发展,
面临诸多挑战
智慧城市总体架构设计
评价指标的选择
03 合理选择与项目目标紧密相关的
评价指标。
评价方法与工具
04
采用适当的评价方法与工具进
行效果分析。
评价指标权重分配
05
按重要性对评价指标进行权重
分配。
评价结果应用
06
将评价结果应用于项目改进和
未来规划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社区信息化建设总体布局框架1温廷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工商学院,辽宁葫芦岛(123000)摘要:通过对社区信息化的现状分析采用对当前应用的归纳和国外先进模式比较的方法。

构造了社区信息化框架:主要分为三大主要功能,社区自身管理信息模块、社区服务信息模块和社区政务信息模块。

各个社区的政务信息模块和当地政府的电子政务系统相连接。

各个社区的服务信息模块能够相互连接,共享各个社区的优势资源,同时又能够整合市场和社会资源。

为城市社区信息化更好发展和有效整合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社区信息化,电子政务,社区服务中图分类号:G2031. 引言社区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重要领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

《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明确提出“推进社区信息化。

整合各类信息系统和资源,构建统一的社区信息平台,加强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的信息化管理,改善社区服务” [1]。

把推进社区信息化被列为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

我国经过多年的探索,社区信息化建设在服务平台、网络架构、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措施与方式等方面取得了相当的进展,社会信息化的功能已初见成效。

“社区信息化已经到了要发展和整合的阶段”。

目前,全国各地都对社区信息化很重视,在结合地方特点的基础上进行了很好的实践和探索,但是对有关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内容框架结构,以及如何和政府的政府电子政务统一起来等方面探讨相对较少,本文拟对有关社区信息化建设内容框架及它和电子政务结构关系做一探索,旨在对社区信息化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2. 社区信息化含义和现状“社区信息化”虽然现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政府工作文件中,但至今也没有权威的统一定义。

在《2006~2020 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社区信息化是作为“社会信息化”的一个部分与教育科研、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信息化并列,而且只是作了简单的描述:“整合各类信息系统和资源,构建统一的社区信息平台,加强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的信息化管理,改善社区服务”。

至于社区信息化与电子政务的关系,社区信息化实施主体和实施层面,社区信息化的大致分类等等并没有详细阐述,应该说这种谨慎表述也是与各类社区信息化刚刚起步而各地信息化建设正在通过不同方式迅速展开试点的现状相符的。

国内学者杨冠琼认为[2],社区信息化联合政府部门、社区服务提供商、金融服务机构、物业管理公司等单位,以网络平台、语音平台和平面资讯为载体,以公共服务、商务服务、金融服务、物业服务和信息服务等为主要内容,整合多方资源,面向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服务。

这个认识把社区信息化的服务功能基本表达完善了。

从政府的管理角度,社区信息化是政府的电子政务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城市社区信息化经过多年建设,现在已经趋于完善。

和国家的整体电子政务系统已经能够有机融合在一起。

1本课题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WEB挖掘的合作伙伴选择研究>(70572070)的资助。

我国城市管理体制从街道居委会制转向社区制,带有行政色彩的街居正变成具有自我组织性、管理性、服务性的新型基层组织。

随着全国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推进,社区基层组织的信息化工作也迅速开展起来。

部分社区信息化的试点地区在实践中勇于探索,敢于突破,逐渐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建设模式。

武汉大学的周玉香教授把我国社区信息化化建设的现状可以归纳为“北京模式”、“杭州模式”、“广州模式”等模式[3]。

分别从政府、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基层的角度来规划社区信息化建设,强调政府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同时,也展现出以“小政府、大社会”理念为基础的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历程。

当然,目前各种模式都尚处于探索之中,有待进一步地实践和完善。

在现在的有关社区信息化的文献论述中,大都引用了这样一种划分即:社区政务信息化、社区管理信息化、社区服务信息化、小区信息化、家庭信息化[4]。

由此,社区信息化的内涵被归纳为“应用信息技术构筑社区政务、社区管理、社区服务、小区和家庭生活各方面的应用平台,并与现实社区系统有机联系起来,使与社区有关的各个成员在沟通信息时更加充分有效的开发、共享和利用社区信息资源,最终达到社区成员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目的”。

(如图1所示)。

图1 社区信息化系统的五化模型3. 城市社区信息化整体布局和内容框架“五化”的模型虽工整清楚,但显然这五个部分不可能有效的存在于一个体系中。

家庭和小区信息化系统的很多内容即可以通过社区信息化作为出口,也可以直接通过internet的其它渠道实现其应用。

可以通过市场和社会资源的途径融合到社区服务中。

因此说,社区工作的核心主要是,社区的自身管理、社区的政务信息和社区服务三个部分。

另外,作为电子政务的有机组成部分,各个社区的信息化模块不能有效结合,以条线职能部门为主的垂直信息化在落实到社区直接面对居民时碰到了多部门“信息孤岛”的问题,部门间信息不共享、流程不衔接、数据不整合,这使社区基层管理机构面向居民提供公共服务时遇到了难以逾越的信息沟壑。

解决这个问题的社区信息化和政府电子政务的主要结合点在社区的信息政务化模块。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将社区信息化的应用构建成一个结构图(如图2所示),图2 城市社区信息化总体布局图这个图清晰描述了社区信息化框架,并描述了多个社区间以及和外部系统如何互相联系形成实体。

(1).整个城市的社区信息化各个社区采用统一软件系统,分成三大主要功能,社区自身管理信息模块、社区服务信息模块和社区政务信息模块。

(2).各个社区的政务信息模块和当地政府的电子政务系统相连接,将来可以和省乃至国家的电子政府系统相连。

各个社区的服务信息模块能够相互连接,从而共享各个社区的优势资源,同时又能够整合市场和社会资源。

从技术上说,整个系统结构采用B/S结构。

也可以把各个社区采用虚拟专用网络相连接。

(3).社区管理信息化。

主要以居委会、业委会等自治组织为建设和使用实体,其功能可以根据社区自身特点设定,即在统一模式下体现社区自身特性。

政府在其中并不起主导作用[5]。

(4).社区政务管理信息化,在政府指导下,以街道这样的基层政府机关为主导,主要是面向政府内部职能构架的一种自上而下的管理信息化,其功能在各个社区基本相同,都直接连入政府电子政务系统。

(5).社区服务信息化。

以街道为主导,是居民和街道、其他服务机构互动平台,也是居民寻求外部帮助的平台。

它基于原先政府内部的业务流程同时面向各种社区事务类的公众需求的服务信息化。

其服务内容是社区设施服务、市场和社会提供的各种服务项目,而支撑整个服务信息平台的是以街道社区为主导的基层政府。

通过上面这个结构的认识分析,我们可以基本弄清社区信息化到底要做哪些事情,这些事情由谁来主导,这些事情涉及哪些项目,这些项目之间如何和政府的电子政务建设发生联系。

4. 结语我国城市社区信息化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

然而,各自为战的状态必将浪费很多资源。

和诺兰模型在信息系统的指导作用类似。

如何缩短发展阶段带来的弊端,从而使得我国城市社区信息化尽快步入成熟是本文的主要目的。

当然,在整合的过程中还需要明确使用什么样的组织机构、机制如何运行和资金如何筹集等等问题。

参考文献[1]国务院.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EB/OL]..cn/shxxw/ghjh/zcjh/userobject1ai31005.html.2006-05-06[2]杨冠琼.释放信息、发展信息化—我国社区信息化现状[EB/OL]./art/10/20061114/949303_1.html.2006.11[3]周玉香.我国社区信息化建设的模式探析[J].中国信息导报.2007.4[4]刘家才.社区信息化建设内容及实现途径[J].商场现代化.2006.[5]王晓东.上海社区管理与服务信息化建设现状、问题、对策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7 Overall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framework for citycommunitiesWen Tingxin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 Huludao, China (125105)AbstractCommunity informatization framework is set up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current status of community informatization, the summary of current applications, and the comparison of advanced foreign patterns. The framework consists of three major functions: communit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module, community service information module and community e-government information module. E-government module for each community is networked with e-government module of local government. All community modules are connected with the advantage of sharing all communities’ resources and integrating market and social resources. The paper presents a way of thinking for better development and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city community informatization.Keywords: community informatization, e-government, community servic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