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生态草鱼的养殖技术

合集下载

山区小窝流水无公害高密度草鱼养殖技术

山区小窝流水无公害高密度草鱼养殖技术

山区小窝流水无公害高密度草鱼养殖技术一、种苗选择良种选育是保障养殖质量的重要环节。

在选择草鱼种苗时,应选用无病无害、外形整齐、活力强的苗种。

同时,应考虑作为高密度养殖的种苗数量要充足。

选苗时,应从苗鱼性别、体形、体重、外部质量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力求选到最佳的种苗质量。

二、养殖场选址山区养殖场的选址很重要。

一般来说,流水清澈、水质好的地方是最好的选择。

在选址时,还应考虑到养殖场的通风、遮阳等情况,以确保养殖环境舒适。

三、池塘布置养殖池塘的水质控制对于草鱼养殖很重要。

在池塘的设计和布置上,应充分考虑池塘的水质、流动等因素。

一般来说,池塘的面积应不小于2000平方米。

而在具体的池塘布置中,则应保证水源充足、进水良好,并采用化粪池后接自流设备。

四、饲料管理高密度草鱼养殖的关键在于科学合理的饲料管理。

应采用高营养、低污染的饲料,如鱼粉、豆粕等。

为避免饲料单调,应搭配多种饲料,使鱼类摄取充分、营养均衡。

同时,还应根据成鱼的年龄、体重等情况,合理调整饲料的种类和投喂量。

为保证草鱼的健康成长,饲养过程中应定时进行药浴、驱虫等操作。

五、销售管理高密度草鱼养殖的最终目的是将养殖的鱼类出售。

在销售上,应采取合理的销售方式,比如设置销售网点、开展宣传等。

同时,还要注意保证销售的可追溯性和食品安全。

总的来说,山区小窝流水无公害高密度草鱼养殖技术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养殖方式,具有养殖成本低、收益高、环保效果好等优点。

在实际操作中,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努力打造出一种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养殖模式。

山区小窝流水无公害高密度草鱼养殖技术

山区小窝流水无公害高密度草鱼养殖技术

山区小窝流水无公害高密度草鱼养殖技术一、引言草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有着广泛的市场需求。

传统的草鱼养殖方法存在着水面占地大、养殖密度低、水质难以保持稳定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山区小窝流水无公害高密度草鱼养殖技术应运而生。

二、养殖环境的选择山区小窝流水无公害高密度草鱼养殖需要选择适宜的山区小溪流水环境。

这种环境具有水源充足、水质清澈、水流平缓等特点,能够提供良好的养殖条件。

三、养殖设施的建设1. 纳污井纳污井是养殖场的核心设施,用于收集废水和粪便。

纳污井的设计要考虑到深度和容量,并且要设置隔沉板,以便将废水和粪便分离,减少底泥对水质的污染。

2. 养殖池养殖池是草鱼的生活和繁殖场所,其设计要兼顾养殖密度和水质要求。

养殖池的大小、深度和形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以达到最佳的养殖效果。

3. 水循环系统为了保持水质稳定,需要建设水循环系统。

水循环系统包括过滤装置、增氧设备和环流管道等。

通过循环和过滤,可以有效地净化水质,提高养殖效率。

四、养殖管理技术1. 种鱼选择在山区小窝流水无公害高密度草鱼养殖中,应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的种鱼。

草鱼的种类多样,要根据当地的水域条件和市场需求来选择。

通过合理的养殖密度管理,可以提高养殖效益。

在山区小窝流水无公害高密度草鱼养殖中,养殖密度应根据养殖池的大小、水质的稳定程度和鱼类的生长速度来确定。

3. 健康管理养殖过程中,要重视鱼类的健康管理。

定期进行饲料投喂、观察鱼类的行为和健康状况,并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

4. 饲料管理合理的饲料管理是山区小窝流水无公害高密度草鱼养殖的关键。

养殖者要掌握饵料的种类和投喂量,根据鱼类的需求进行科学的饲养。

五、结语山区小窝流水无公害高密度草鱼养殖技术通过优化养殖环境、建设合适的养殖设施和科学的养殖管理,实现了高密度、高效益的养殖。

这种养殖技术不仅能够满足市场需求,还能够提高山区农民的收入水平,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在实际应用中,养殖者还需要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和推广这种技术。

无公害生态草鱼的如何养殖大全

无公害生态草鱼的如何养殖大全

2 鱼种的放养 2.1 鱼种选择与消毒
选择规格整齐 ,体质健壮 ,体表光滑完整 ,无畸形 ,无病伤的苗种放养。 自繁鱼种应具备优良性
状,经无公害培育而成。 如从外地引进鱼种须经检疫合格方能引入。放养前应该严格消毒苗
种,全部鱼种均用 4%食盐水浸浴消毒 10min~15min,以预防各种细菌性疾病和水霉病。
328,000特斯拉国内3型起价的起价在3分钟内开完,完成第一单 从配置的角度来看,国产Model 3就像是进口版单电机后轮驱动的升级版。此前,该车和家居创始人李翔曾表示,3型国产版的价格将安全地进入250,000的范围。看来Model 3国产版并没有那么低,但它仍然比进口版便宜近5万元。这将 进一步促进Model 3在中国的销售。 5月28日,特斯拉官方微博在国内版本的Model 3上推出了价格测验活动,并正式确认国内版本的Model3将于5月31日开放预订。消息传出后,它立即触发了A-市场份额。特斯拉概念股的集体崛起。这表明中国不是特斯拉的第二大市场。 根据特斯拉今年的季度报告,该公司第一季度的收入为45.4亿美元,其中美国仍是特斯拉最大的消费市场,季度贡献为23.29亿美元,其次是中国,挪威和荷兰。收入贡献了7.79亿美元,4.16亿美元和1.13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同比 增长53.3%,而去年同期为5.08亿美元。 北京时间7月26日早间消息,周四收盘时,特斯拉股价下跌13.61%至228.82美元,为今年单日最大跌幅,市值蒸发超过6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31亿元)。自今年年初以来,特斯拉的股价已下跌超过30%。 这是该公司自2018年9月28日以来股价下跌13.9%以来的最大跌幅。股价一度下跌超过14%,这是自2013年以来的最大跌幅。 7月25日,北京时间,特斯拉发布了第二季度财报。结果低于预期。报告显示,特斯拉在第二季度的销售额创历史新高,但仍未实现盈利,归属于普通股东的净亏损达到4.08亿美元。与此同时,特斯拉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将离开。 特斯拉第二季度的调整后每股亏损为1.12美元,而分析师的平均预期为40美分。收入增长59%至63.5亿美元,但低于分析师平均预期的64.1亿美元。 该公司表示,其最受欢迎的Model 3型号每周生产7,000个单元,并计划到2019年底每周生产10,000个Model 3.但与销售和服务相关的成本也在急剧上升,从而给盈利带来压力。毛利率从一年前的15.5%降至14.5%。尽管该公司未能达 到预期,但它重申了其年度交付指导,称今年预计将销售36万至40万辆汽车,其中大部分为3型。在2019年上半年,特斯拉向客户交付了约158,200辆汽车。而特斯拉必须在今年下半年交付超过20万辆汽车才能达到指导方针的低端。

无公害草鱼养殖技术

无公害草鱼养殖技术

无公害草鱼养殖技术摘要从产地环境及池塘处理、鱼种的来源及放养、饵料的投喂、渔药的使用、池塘水质的控制、成鱼的适时捕获等方面介绍了无公害草鱼养殖技术,以期指导健康、优质、无公害草鱼的生产。

关键词草鱼;无公害;养殖技术1产地环境及池塘处理生产无公害草鱼应有专门的养殖基地,并具备一定的规模,基地周围无污染源。

基地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符合《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

池塘面积以0.3~1hm2为宜,东西向,长宽比5∶3,水深可保持2m左右,池坡比1∶2.5,池埂不渗漏,进排水方便。

池塘应清除过多淤泥,保持淤泥10~l5cm。

冬季干池曝晒后,在放鱼种前10d注水10~15cm,用生石灰2 250kg/hm2彻底消毒,经2~3d后注水,对注入池塘的水源及施入的粪肥须经消毒入池,以防病菌等随水肥入池,造成池塘的二次污染。

2鱼种的来源及放养养殖无公害成鱼必须选用健康活泼的优质鱼种,繁育鱼种的亲本应来源于有资质的国家认定的原良种场,鱼种经无公害培育而成,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具备本品种优良性状。

鱼种入池前经消毒处理,可选用二氧化氮(20~40mg/L,5~10min),食盐(1%~3%,5~20min)、硫酸铜(8mg/L,15~30min)、高锰酸钾(10~200mg/L,15~30min)等药物浸泡消毒。

根据生产要求,按80∶20放养模式投放鱼种,即主养鱼(草鱼)占80%,配养鱼(鲢、鳙、鲤、鲫鱼等)占20%。

另外可配养少量青虾等优质品种,以充分利用水域空间及残饵,提高养殖效益。

3饵料投喂的要求草鱼在自然水域主要取食水草,在池塘的无公害养殖中,宜采用配合颗粒饵料,减少残饵对水质的污染,提高饵料的利用率。

加工草鱼颗粒料,应加入一定量的优质草粉,既可降低饵料成本,又能满足草鱼对纤维素等的特殊需求,促进草鱼生长。

用于加工的原料,不能有霉变现象,添加药物、矿物质、微生物等应参照相关标准,不得乱加滥用添加剂,尤其不得添加禁用的抗生素。

无公害草鱼池塘养殖生产质量控制措施

无公害草鱼池塘养殖生产质量控制措施

无公害草鱼池塘养殖生产质量控制措施草鱼是我国消费量较大的淡水鱼种之一,其养殖具有周期短、适应性强、生长快等优点,但是也存在污染、疫病等问题,为了提高草鱼的生产质量以及保证其无公害,需要采取科学的生产措施。

一、场地选择与改良1.选择场地。

草鱼属于禀赋俭陋、敏感、易遭受外界干扰的鱼类,所以应选择水质好、环境稳定、生态良好的水域作为养殖场地。

2.改良场地。

通过底石(填石)、挖淤、改流、引水、排渣、灭藻、增氧等方式改良养殖场地,使草鱼生存环境更加适宜。

二、保障水质与水量提高水质状况是保障草鱼养殖质量的基础。

保障水质和水量主要的控制方法:1.维护水体。

保证水体的清洁,定期清理底泥、淤泥等污物,同时也可以通过增氧机、曝气机等方式增加溶解氧的含量。

2.控制水质。

通过保持PH值、氨氮、硝氮等指标的平衡来控制水质,最好不能过高过低。

三、合理投喂与解饥1.控制投喂量。

为了避免过度喂食造成水体污染,草鱼的投喂量应该适度控制,遵循“少喂多次”的原则,一天喂3-4次,每次也不能过量。

2.选择优质饲料。

选择适宜的饲料,包括基础饲料和配合饲料,同时还需要注意饲料的成分和质量。

四、科学防保与灾害预警草鱼的养殖过程中难免会有疫病的发生,为此防病与保健也成为了关键环节。

1.要做好疾病防控。

首先要定期进行养殖场地、鱼塘的卫生清理,排出臭泥、残餐等赘物。

次要要对草鱼行宫隔离,实行深度消毒,及时发现并治疗病鱼。

2.灾害预警。

在草鱼养殖当环境发生变化或存在异样时,提高警惕,及时调查、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为避免生产方面的损失。

五、标准化运作与规范生产1.基本操作规范化。

要求养殖户严格按照操作程序执行,遵循“一个时间、一个时间表”原则,做到科学运作。

2.对质量进行严格监督。

做好对养殖质量的监督检测,检测鱼苗的来源合法,饲料成分比例合理、链条完善等等。

总体而言,要想控制草鱼养殖的质量问题,就必须遵循科学的生产管理方法,加强对水质、饲料、疫病等方面现行制度的执行,同时在养殖环节中要与市场需求保持同步。

无公害草鱼池塘高效养殖

无公害草鱼池塘高效养殖

无公害草鱼池塘高效养殖一、池塘选择及建设1、池塘选择:池塘面积10亩左右,水深2-2.5米,保持淤泥20厘米以下,池埂不渗漏,进排水方便,水源充足良好,水质符合<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水质标准>的规定,增氧机、投饵机配备齐全,并用石棉瓦等材料建好防逃设施。

2、清塘培水:种苗放养前10天,每亩水深10-20厘米用生石灰125公斤彻底清塘消毒,以杀灭病菌、寄生虫及野杂鱼等。

消毒3天后注60-80厘米水深,每亩施发酵的粪肥250公斤左右培肥水质。

3、投放螺蛳:3月底前每亩投放鲜活螺蛳50-100公斤,既可以作为鳖、蟹、虾天然饵料,又可以净化水质。

4、移植水花生:实施鱼蟹或鱼虾混养塘口,3月份在池塘四边中间位置与四角放置一定数量的水花生,占池塘面积的5-10%。

用绳、桩固定好,水花生可供河蟹、龙虾栖居蜕壳,又可以作为蟹虾饵料(草鱼不摄食水花生),同时池塘缺氧或用药物全池泼洒,河蟹、龙虾均可爬在水花生上,减少伤害。

二、种苗放养1、鱼种放养:以草鱼种为主,适当搭配鲢、鳙和鲫鱼,不放鲤、青等肉食性鱼类。

亩产草鱼500公斤左右池塘,一般亩放150-250克/尾草鱼种250-280尾,搭配10-12尾/公斤鲢鱼100尾、8-10尾/公斤鳙鱼40尾、16-20尾/公斤鲫鱼100-150尾。

鱼种于2月底前放养结束,放养前可用3-5%的食盐水溶液浸泡15分钟。

2、特种水产品苗种放养:⑴鳖种放养。

实施鱼鳖混养池塘,3月中旬至5月上旬亩放养150-250克/只的幼鳖30-40只。

⑵蟹种放养。

实施鱼蟹混养池塘,3月底前亩放养120-160只/公斤蟹种250-300只。

⑶龙虾种放养。

实施鱼虾混养池塘,4月中下旬亩放养300-400只/公斤龙虾幼体5-6公斤。

种苗要求无病无伤、规格整齐,尽量就近购买,避免因长时间运输而成活率下降。

龙虾种**好自行用小塘培育放养。

三、饲养管理1、饲料投喂:一般只投鱼饲料,不单独喂养鳖、蟹、虾。

山区小窝流水无公害高密度草鱼养殖技术

山区小窝流水无公害高密度草鱼养殖技术

山区小窝流水无公害高密度草鱼养殖技术【摘要】本文介绍了山区小窝流水无公害高密度草鱼养殖技术。

在我们探讨了这一技术在农业养殖领域的重要性。

在正文中,我们详细介绍了技术流程、基本原理、系统设备、管理措施和运营效益。

技术流程包括水流循环、营养物质供给、水质监测等步骤。

基本原理涉及草鱼的生长特点和养殖环境要求。

系统设备包括养殖池、水泵、氧气供应器等设备。

管理措施涉及养殖过程中的饲料管理、疾病防控等方面。

运营效益包括养殖成本、产出效益等方面的分析。

在我们总结了这一技术的优势和不足,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可以对山区小窝流水草鱼养殖技术有更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草鱼养殖,山区小窝,流水无公害,高密度,技术流程,基本原理,系统设备,管理措施,运营效益,结论,展望。

1. 引言1.1 引言山区小窝流水无公害高密度草鱼养殖技术是一种环保、高效的养殖方式,通过科学的技术流程、系统设备和管理措施,可以实现良好的运营效益。

在当前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山区小窝流水养殖成为了一种理想的养殖模式。

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人们对养殖技术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山区小窝流水无公害高密度草鱼养殖技术正是应运而生,它将流水养殖与高密度养殖相结合,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养殖方式存在的问题,提高了养殖效率和品质。

2. 正文2.1 技术流程山区小窝流水无公害高密度草鱼养殖技术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选址规划:首先需要选择适合草鱼养殖的山区小窝流水环境,确保水源清洁、水质优良,地势适宜,便于排放污水和投喂饲料。

2.筹备工作:对养殖场地进行清理和平整,搭建养殖设施,建立基础设施包括水池、输水管道、排水系统等。

3.水质处理:根据草鱼的喜好,调整水质的PH值、氧气含量和温度,保持水质清洁并定期监测和调节。

4.种苗选育:选择优质的草鱼种苗,进行培育和养护,保证种苗的健康生长。

5.饲料投喂:根据草鱼的生长需要,科学配制饲料,定时、定量地进行投喂,确保草鱼获得足够的营养。

无公害生态草鱼的养殖技术

无公害生态草鱼的养殖技术

无公害生态草鱼的养殖技术1xx准备池塘应选择在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的地点,并配备专用的进水及排水渠道,生态环境良好。

面积以10~20亩为宜,水深能够达到2m左右。

另外,池塘应该按每亩0.4kw配备增氧机,一个池塘配自动投饵机1台。

鱼种放养前10~15天,用7kg/亩~10kg/亩漂白粉清塘消毒,或用75kg/亩生石灰兑水趁热全池泼洒。

清池后3~5天,注水入池达0.8m~1m,注水时用xx0.6mm筛网过滤,1天后,施放绿肥400kg/亩,或施放腐熟的有机肥250kg,5~7天后即可放养鱼种。

塘周围种植一定面积的青饲料。

2鱼种的放养2.1鱼种选择与消毒选择规格整齐,体质健壮,体表光滑完整,无畸形,无病伤的苗种放养。

自繁鱼种应具备优良性状,经无公害培育而成。

如从外地引进鱼种须经检疫合格方能引入。

放养前应该严格消毒苗种,全部鱼种均用4%食盐水浸浴消毒10min~15min,以预防各种细菌性疾病和水霉病。

短途运输的苗种可直接浸泡消毒,而经长途运输的苗种最好经过一段时间的吊养后再浸泡消毒。

2.2放养时间一般在11月至春节前后放,因为深秋、冬季水温较低,鱼体亦不易患病,开春水温回升即开始投饵,鱼体很快得到恢复,增强了抗病力,提早生长发育。

2.3放养密度按8∶20放养模式投放鱼种,即草鱼占80%,适当混养鲤、鳙、鲢、鲫等鱼作搭配鱼,搭配鱼占20%。

这样遗留在水中的饲料和草鱼排出的废物,可以培养浮游生物,作为鲢、鳙的饲料,净化水质。

另外可配养少量青虾等优质品种,以充分利用水域空间及残饵,提高养殖效益。

2.4免疫接种鱼种放养时注射灭活疫苗,可降低出血病和“三病”的发生,提高成活率15%~20%,减少生产中使用鱼药量及残饵,提高养殖效益。

2.4免疫接种鱼种放养时注射灭活疫苗,可降低出血病和“三病”的发生,提高成活率15%~20%,减少生产中使用鱼药量及药残量。

已患病草鱼不宜进行注射免疫。

注射器、针头以及稀释器皿须用75%的酒精消毒或用开水煮沸消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公害生态草鱼的养殖技术
1xx 准备
池塘应选择在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的地点,并配备专用的进水及排水渠道生态环境良好。

面积以10〜20亩为宜,水深能够达到2m左右。

另外,池塘应该按每亩
0.4kw 配备增氧机,一个池塘配自动投饵机1 台。

鱼种放养前10〜15天,用
7kg/亩〜10kg/亩漂白粉清塘消毒,或用75kg/亩生石灰兑水趁热全池泼洒。

清池后3〜5 天,注水入池达
0.8m〜1m,注水时用xx
0.6mm筛网过滤,1天后施放绿肥400kg/亩,或施放腐熟的有机肥250kg,5~ 7 天后即可放养鱼种。

塘周围种植一定面积的青饲料。

2 鱼种的放养
2.1 鱼种选择与消毒
选择规格整齐,体质健壮,体表光滑完整,无畸形,无病伤的苗种放养。

自繁鱼
种应具备优良性状,经无公害培育而成。

如从外地引进鱼种须经检疫合格方能引入。

放养前应该严格消毒苗种,全部鱼种均用4%食盐水浸浴消毒10min〜15min, 以预防各种细菌性疾病和水霉病。

短途运输的苗种可直接浸泡消毒,而经长途运
输的苗种最好经过一段时间的吊养后再浸泡消毒。

2.2 放养时间
一般在11 月至春节前后放,因为深秋、冬季水温较低,鱼体亦不易患病,开春水温回升即开始投饵,鱼体很快得到恢复,增强了抗病力,提早生长发育。

2.3 放养密度
按8 : 20放养模式投放鱼种,即草鱼占80%适当混养鲤、鳙、鲢、鲫等鱼作
搭配鱼,搭配鱼占20%。

这样遗留在水中的饲料和草鱼排出的废物,可以培养浮游
生物,作为鲢、鳙的饲料,净化水质。

另外可配养少量青虾等优质品种,以充分利用水域空间及残饵,提高养殖效益。

2.4 免疫接种
鱼种放养时注射灭活疫苗,可降低出血病和三病”的发生,提高成活率15%~ 20%,减少生产中使用鱼药量及残饵,提高养殖效益。

2.4 免疫接种
鱼种放养时注射灭活疫苗,可降低出血病和“三病”的发生,提高成活率15%~ 20%,减少生产中使用鱼药量及药残量。

已患病草鱼不宜进行注射免疫。

注射器、针头以及稀释器皿须用75%的酒精消毒或用开水煮沸消毒。

3 养殖管理
3.1 饲料投喂
草鱼在池塘无公害养殖中提倡安全环保的颗粒或膨化配合饲料。

配方为:
豆粕18%,菜粕28%,棉粕8%,麦芽根8%,次粉28%,米糠6%,磷脂粉
1.2%,食盐
0.6%,豆油1%,氯化胆碱
0.2%,磷酸二氢钙1%。

鱼的摄食能力与水温高低密切相关。

从3月底开始, 投喂次数由一天1~2 次增加到3~ 4 次,坚持少量多餐,每餐只喂八成饱。

如遇闷热、寒流、大暴雨等天气可酌情减量,每日投喂 2 次。

随着春夏各种水草的增多, 每天可以增加一次草料的投喂。

平时注意在饲料中适量添加维生素等,避免草鱼患肝胆综合症等疾病而造成大量死亡。

3.2 水质管理
80 : 20的生态养鱼模式,管理工作主要是保持良好、稳定的水质,重点防缺氧泛塘。

养殖草鱼的水质指标为:
pH 值7~
8.5,水温20C〜28C,透明度保持在30cm〜40cm,溶解氧5ml/L以上。

溶氧不足的原因一个是高温;另外就是养殖密度太大,耗氧量大。

溶氧低最好的办法是注入新水。

采取“小排小进、多次换水”的办法逐步调控水质。

也可使用增氧机增氧。

开机原则是:
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连绵阴雨半夜开。

4 疾病预防及其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禁止使用国家禁用渔药。

对草鱼危害较大鱼病有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

一般采取内服外泼相结合的方法,在定期泼洒
石灰水的基础上定期在食场周边泼洒漂白粉、强氯精等消毒剂。

内服以“三黄粉”药饵效果较好,每50kg鱼体重用三黄粉(大黄50%、黄柏30%、黄芩20%碾成碎粉后搅匀)
0.3kg与面粉糊混匀后拌入饲料中投喂,连用3〜5天。

5 适时捕捞
适时将成鱼上市是草鱼养殖中高产高效的关键,主要目的是降低池塘水体的载鱼量,促进后期池鱼快速生长,减少鱼病的发生,避免商品鱼集中上市,价格偏低的市场风险。

一般于7月底起捕 1 次,在清晨水温较低时起捕。

6 无公害草鱼养殖的效益
生态效益:
无公害生态养鱼养殖过程中不施肥,能良好地控制鱼池的水质,减少养殖污水的排放量和养殖用水量;养殖水质符合无公害养殖用水标准,降低水产养殖对水域环境的负面影响,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
国内外市场表明,无公害食品比一般食品价格高5%〜20%以上,而且市场需求旺盛。

采取80 : 20的混养模式,可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转化率,又可利用池塘天然生物饵料资源,换取一定的鱼产量;能够有效改善养殖水质,降低病害发生率15%左右;规范投喂饲料和使用药物等养殖行为,提高水产品质量,达到无公害食品标准,提高水产养殖经济效率10%。

总之,采用无公害混养,既节约了投入成本,也保持了产量的增加,实现了总体经济效益的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