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感官感受生活》作文课说课稿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放感官感受生活》作文课说课稿

《开放感官感受生活》作文课说课稿

一、选题和基本思路

⒈选题的出发点

“开放感官,感受生活”就是指打开自己的各种感觉器官,即自己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去看、去听、去嗅、去尝、去触摸生活中的一切,获得自己对生活的认知和体验,得到自己的独特感受,也就是感受生活。这一节作文课是面对七年级的学生,我为什么设计这样一节作文课呢?

首先,是源于我们现在学生作文的现状。学生一提到作文课就愁眉苦脸,无法动笔,绞尽脑汁东拼西凑,写一些无病呻吟、言之无物的文章。我们总觉得学生在写作文时应该有事写、有话说,我们觉得值得一写的内容他们却认为平淡无奇、毫无意义。有的学生还不会感受生活的点点滴滴,品味新鲜活泼的生活,或者对生活中的大量生动的写作素材熟视无睹,这也反映出学生对生活的关注不够。是啊,春华秋实,风霜雨雪,真善美,情友爱,假丑恶,生活中有太多值得我们品味、感动、反思的东西。而快节奏社会里行色匆匆、生活忙碌的我们总是闭塞了自己的视听,麻木了自己的感官,封闭了自己的生活。埋头于书本题海、往返于三点一线的学生又哪有空闲去看看花开,去听听鸟叫,去嗅一嗅大自然的清新气息,去尝一尝生活的酸甜苦辣,去感受生活,去体验真情,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封闭了生活,失去了写作的源泉,学生又如何能写出抒发真情实感的好文章呢?这堂课提出“开放感官”的说法,目的是引导学生打开自己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官去感知生活,形成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对生活有自己的体验,并形成文章,这就是创新的作文。我们总说作文要创新,什么样的作文是创新作文呢?我们认为,自己的生活体验,经过自己的大脑思索,并把它写成文字,这就是你自己独特的、不同于任何其他人的感受,独有的东西不就是创新吗?换句话说,也类似于我们常说的“我手写我心”。

其次,是源于七年级语文上下册一些课文篇目和单元作文教学要求。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朱自清的《春》,还有其它的如《你一定会听见的》等一些文质兼美的散文,这些文章以作者自己对生活的独特体验与感受,通过作者细腻

的笔触,如溪水潺潺、黄莺鸣啼,在读者面前展示一幅幅美丽奇特的生活画卷。我们不由得佩服这些作家们真是妙笔生花,其实,我们细究其因,这些大作家们也无非是调动自己的各种感觉器官去细致观察身边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凡人小事等,然后把自己的独特体验、真实感受用细腻生动的文字表现出来。这也正是我们学生在作文中所缺乏的。这些课文为我们学生的作文提供很好的范例,对我们起到了很好的引导和指导作用。七年级语文上下册课本单元教学都有一些作文教学要求,如上册第一单元要求“写自己熟悉的事情,有真情实感”;第三单元要求“观察和选材”。下册第五单元要求“写出事物的特点”,可见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对学生写作是十分重要的,对刚进初一的学生,学会观察显得尤其重要,教材也对对七年级的学生提出了这方面的明确要求。

再次,是源于鄂教版《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的性质和地位是这样表述的:“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课标对7~9年级学生作文写作能力有明确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在作文教学目标中提到,“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新课标鼓励学生写生活中的真人真事,鼓励学生去接触生活、接触社会,去认知自然、社会、人生,形成自己独有感受与真切体验。而开放感官,打开自己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是自己获得生活体验的必不可少的途径。

2.学习目标及重点难点的定位

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定位于“开放感官,感受生活,并能有创意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自己的独特体验”,我们要强调的是采用“有创意”或“独特”这样的措辞,而不采用创造性或创新精神这样的说法,是因为教学要求要切合学生的实际,无须引入过多的概念性的东西,尽量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不宜拔高学生的水平,对学生提过高的要求。概念的堆叠肯定不如真切的体验。学习难点定位于“如何开放自己的感官,即如何动用自己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去感知生活,特别是去感知抽象的生活”。其中不仅有知识的传授

,观念的形成,而且还有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结构的设计和教学过程的实施

此课在引导学生“开放感官,感受生活”时设计三个板块,形成坡度。第一个板块是“怪字藏诗”,旨在激趣,引导学生开放视觉,发挥想象,感受生活中的文字美,并引出“开放感官”的概念。第二个板块引导学生开放感官,去感受生活中常见的雪,并能用一定的方法把自己的感觉描述下来,同时小结出如何“开放感官,感受生活”的方法。第三个板块开放感官,感受生活中的“幸福”。“猜诗”是开放自己的一种感官,也就是视觉,发挥自己的想象;感受“雪”要求开放自己的各种感官,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发挥自己的想象;“雪”是形象的,可见可感,有声有形,而“幸福”是抽象的,如何感受呢?而这种活动--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品味生活,正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学生不仅要感受自然,更重要的是要用这种方法去感受社会生活。在“开放感官”后,学生对“幸福”形成自己的独到感悟和体验,并把这种感觉描述出来,由形象到抽象,形成第三个坡度。

教学内容的设计突出了层次性,在不同层次与坡度中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力求做到随着学生开放感官过程的发展,思维的训练和语言的训练也步步推进。

我现在就三个版块,来具体说说教学过程:

⒈“怪字藏诗”大家猜。

这个版块大概占课堂五分钟左右。由多媒体播放在大屏幕上,共有十二个怪字,每三个怪字里隐藏有一句诗,共有四句诗。我直接以猜诗导入本课,我的开头是这样的:“我们一起来猜一首非常有趣的诗!请看大屏幕,屏幕上共有十二个怪字,每三个怪字里隐藏有一句诗,共有四句诗。我们先看前面三个怪字,请同学们观察以一下,这三个怪字怪在哪里?”学生很快就能发现这三个字“日、山、路”的外形和平时的写法不一样。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日字是圆的,有的说山字中间一竖像山峰一样高高耸起,有的说路字下面的口字比较长,争先恐后,气氛热烈,老师顺势说出“怪字藏诗”中前三个字藏的的第一句诗“日圆山高路口长”。老师问:“根据同学们的观察,大家发现了猜诗的诀窍了吗?”让学生明白诗句就藏在字的外形特点之中。其它三句就交给学生自己去观察,让他们自己去发现怪字的特点,小组讨论,猜出另外三句诗,看那一小组完成最快。各小组经过探究、合作,很乐意也很快就能找到这些字的特点并大致把这些诗句猜出来。这里不要求一定是原句,有大致的意思就可以了。如第二句有的学生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