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策略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策略

工作站:宝坻电大专业:教育管理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写作提纲

一、学生不良行为的表现特征。

所谓“不良行为”是指学生因在学习、思想品德或心理等方面存在偏差而表现在行为上不服从教育、违反校纪校规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如下特征:〈一〉、思想品德方面

1.自我为中心。2.缺乏正义感。3.缺乏远大理想。

〈二〉、学习方面

1.在学习策略上具有盲目性、随意性。

2.在学习方法上不会合理安排学习任务。

〈三〉、心理方面

1.人际关系2.性心理3.情绪和意志

二、学生不良行为的形成原因

〈一〉、家庭不良影响

1.言传身教差。2.教育方法不当。3.家庭关系不和。

〈二〉、学校教育不力

1.重智轻德。2.个别教师素质不高.

〈三〉、社会消极影响

1.市场经济的冲击。2.不良社会风气、文化氛围毒害学生健康成长。

三、不良行为的矫正策略

〈一〉、建立民主和谐的诱导氛围,尊重、理解学生。

〈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克服自卑,培养其自控习惯

〈三〉、鼓励同学友伴进行劝导

〈四〉、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

教育管理本科

摘要:青少年学生正处于自我完善的发展时期,由于各方面不利因素的影响,导致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养成不良行为习惯,出现违纪现象。本文分析了“不良行为”的表现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并从“建立民主和谐的诱导氛围,尊重、理解学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克服自卑,培养自控能力”;“鼓励“同学友伴”进行劝导”;“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几方面提出矫正不良行为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行为不良矫正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自我完善的发展时期,然而由于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存在着种种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因素,导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养成不良行为习惯,出现自觉与不自觉的违纪现象。有的教师在处理问题时不考虑学生犯错的根源,只是面对结果,采取粗暴简单的方式,结果问题没解决,反而加剧了学生的错误行为。如:有的教师为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对违纪行为采取斥责、挖苦或驱逐出教室等方法,以终止这些行为;有的教师对违纪学生无能为力,采取交给校领导或家长去矫正。这些方法的结果是,学生很少自觉主动改正错误。因此,教师要有效解决学生错误问题,就要根据学生表现的行为特征,挖掘学生行为心理,找出产生不良行为的根源,采取有效的教育策略,促进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

一、学生不良行为的表现特征

所谓“不良行为”是指学生因在学习、思想品德或心理等方面存在偏差而表现在行为上不服从教育、违反校纪校夫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如下特征:〈一〉、思想品德方面

由于当今的中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其父母文化修养和教育水平不高,学生从小所受的教育多为溺爱、纵容,因此在思想品德上常表现为:

1.自我为中心,享乐思想严重,缺乏艰苦奋斗和集体主义思想,是非观念不强。他们只图自己痛快,不考虑自己所作所为对集体造成的不良后果和影响。

2.缺乏正义感,不尊重教师和同学。班内发生损坏公共财物或个人财物事件时,表现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或是包庇错误行为。

3.缺乏远大理想。有的同学来校中只是为了玩,脱离父母的监管,有的则是不愿上学却要应付父母的意愿,他们只为“混”个毕业证而已。

〈二〉、学习方面

1.在学习策略上,如学习目标的确定、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计划的制定等,不能为自己制定正确的学习策略,学习行为具有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和不稳定性。

2.在学习方法上,不会合理安排时间,不会记课堂笔记,不知道预习和复习,不能按时交作业,总是以“我忘了”来推卸责任或以“我不会”来搪塞老师。

〈三〉、心理方面

1.人际关系:在师生关系上缺乏互敬互爱的正常关系,造成彼此疏远、对立敌视的局面。在同学关系上表现为专横跋扈、恃强凌弱,经常引发打架事件。

2.性心理:进入青春期的学生,缺乏对异性交往的必要知识准备,出现早恋行为,影响自身学习和人格健康发展。有甚者把“搞对象”视为上学的目的,对教师的教导充耳不闻,我行我素。

3.情绪和意志:当今的教育形势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但由于应试教育抓得过于“扎实”,以致学生负重前进。学习压力过大引起学生紧张、焦虑,因连遭挫折引起灰心、失望……表现为不能抵制不良诱惑,情趣低俗、抽烟喝酒,迷恋赌博、网吧,做事优柔寡断、缺乏恒心,自制力差、放任散慢。

二、学生不良行为的形成原因

学生形成不良行为习惯,除受自身心理、生理因素影响外,更多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不利因素的影响。

〈一〉、家庭不良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教育者,其言行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然而许多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把孩子交给学校我们放心”是他们常说的话,却没想到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所替代不了的,因而忽视了自身行为对子女的影响。

1.言传身教差。有的父母在“严格”要求子女的同时不能做到身正为范,言行粗鲁,脏话连篇,举止不雅。甚至的有家长作风不正,坑蒙拐骗、吃喝嫖赌,给子女直接树起了坏榜样。身教重于言教,这无疑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极坏的影响。

2.教育方法不当。一些家长对子女过分溺爱,不分是非曲直,偏袒护短,忽视对子女团结、协作、助人等意识的教育,促其形成了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观念;有的家长错把粗鲁当严格,轻则训斥辰骂,重则棍棒相加,导致亲情淡化,形成子女对父母的畏惧、怨恨和反抗心理;还有的父母教育要求不统一,当着孩子而唱对台戏,孩子无所适从,分不清错与对、是与非。

3.家庭关系不和。父母关系紧张或婚姻破裂,父母对祖父母的不孝、对峙,这样的家庭环境孩子得不到爱,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长期的淡化冷漠,给孩子心灵造成严重创伤。这种环境的孩子大都性格忧郁、孤独,不善与人相处,缺乏合作精神。

〈二〉、学校教育不力

学校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发挥着主渠道作用,但由于一些学校措施不得力,忽视德育工作的开展,也会导致学生不良行为。

1.重智轻德。有些学校视升学率为学校的生命线,认为德育可有可无,甚至有的“挂羊头卖狗肉”,虽设有德育处,却安排德育人员与德育不相干的工作。这种严重“错位”,定然不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2.个别教师素质差,不能为人师表。对好学生偏袒纵容,对学习差或有错学生冷漠歧视,以罚代教,甚至出言不逊,处理问题方法简单,容易挫伤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大了学生的逆反心理。

〈三〉、社会消极影响

1.市场经济对学生人生价值观的消极影响。一些学生和家长把辍学上班的孩子认为有出息:××可以养活自己了,××可以给家挣钱了等,认为他们才是成功,导致拜金主义和读书无用论的产生,诱发了缺乏理想、不思进取奉献的思潮,有的学生为贪图享受铤而走险。

2.不良社会风气、文化氛围毒害学生健康成长。上海调查小学生中大多数希望长大后当经理和警察,因为警察能管人,经理有小蜜。绑架、抢劫、凶杀、色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