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演变研究进展及展望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 社会科学版 ) 0 卷第 5 期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 o l . 1 0, N o . 5 V ( ) o u r n a l o f S o u t h w e s t A r i c u l t u r a l U n i v e r s i t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a . 2 0 1 2 M g y y 2 0 1 2 年 5 月 J
[ ] 4-9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为: 尽管空心村发展 阶 段 的 划 分 指 标 与 标 准 存 在 差 异, 但基本上认可农 村 居 民 点 空 心 化 是 乡 村 发 展 经 历的不良演化阶 段 , 农 村 居 民 点 要 经 历 出 现、 成 长、
1 6] 。由于不同类型 兴盛 、 稳定 、 衰 退 或 转 型 等 阶 段[
农村空心化的形成发展机制及整治模式 。 有学者认
一、 我国 农 村 居 民 点 用 地 演 变 特 征 研 究 进展
( 一) 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演变特征 改革开放以前 , 我国实行计划经济 , 农业生产能 农户收 入 主 要 来 源 于 农 业 。 农 户 收 入 不 高 力有限 , 限制了农户建房的 需 求 , 加之中国传统的儿孙满堂 的大户居住观念 , 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的时序演变 较为不明显 。 但是 , 由于中国地域辽阔 , 自然条件差 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的空间演变差异显著 , 异巨大 , 尤其是在山地丘陵区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垂直分异规 、 坡度小 ( 地势平缓 、 高程差小 ) 近道路 、 律 。 海拔低 、 近水源的山地丘陵 区 农 村 居 民 点 用 地 规 模 大 ; 海拔 高、 坡度大 、 远离道 路 、 远离水源的山地丘陵区农村 居民点用地规模小
[ 1 4]
地区斑块面积较 大 、 布 局 紧 凑; 低 山 丘 陵 边 缘 区, 农 村居民点斑块数 量 最 大 , 分 布 密 度 最 大, 布 局 零 散,
4, 6—8] 。 尤其 , 平均斑块面积和最大斑块指数最小 [ 典
型山区农村居民点 用 地 还 存 在 垂 直 分 异 的 特 点 , 表 现为随坡度上升 , 规 模 越 来 越 小, 布 局 越 来 越 散, 分 维值呈降低的趋势 ; 但特殊资源如矿产资源 、 旅游资 源可能打破这种 分 异 规 律 。 而 在 时 序 变 化 上 , 自组 织发展演化的农村 居 民 点 用 地 形 状 都 越 来 越 复 杂 ,
乡村地域内外部因 素 作 用 程 度 差 异 , 不同阶段的持 还 可 能 出 现 波 动 起 伏。有 学 者 从 新 续时间有差异 , 住宅所占比例 、 村 落 特 征、 新 旧 住 宅 布 局、 农房闲置 中期和晚 率等方面将农村空 心 化 过 程 划 分 为 初 期 、
1 7] 。还有学者从聚落范围和人口密度 期三个阶 段 [
在地域上的消长规 律 入 手 , 并在城市扩展理论启示
1 4] 。学术界对于农 下建立了 村 庄 空 心 化 过 程 模 型 [
普遍化特 村居民点用地低效 和 浪 费 现 象 的 显 著 化 、 征达成共识 。 当前 及 未 来 很 长 一 段 时 间 , 农村闲置 农村 “ 空心化 ” 问题都将是学界关注的焦点 。 宅基地 、 经济社会转型与农村宅基地规模变化存在着密 切联系 。 龙花楼运用农村宅基地在增加的建设用地 总量中所占比例来 对 其 进 行 刻 画 , 并利用长江沿线 样带的 TM 数据 , 证实了农村宅基地转型的理论 假 即: 随着社会经 济 的 发 展 , 农村宅基地在增加的 设, 建设用地总量中所 占 比 例 将 逐 渐 降 低 , 最后趋于一
土地覆被 农村居民点用 地 演 变 作 为 土 地 利 用 、 其研究有利于完善土地利用 变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 , 覆被变化 ( 理 论 体 系。 同 时, 我国当前农村 L U C C) 居民点用地低效粗放 、 闲置浪费现象突出 , 已经成为 土地资源管理的一个焦点问题
[ 1]
等国内外 数 据 库 进 行 搜 索 ( 截止于2 0 1 1年9月1 8 , 日) 通过初步分析 , 发现国内外对于农村居民点用 地演变的研究存在 明 显 的 差 异 。( 研究侧重点的 1) 差异 : 西方发达国家 重 在 研 究 农 村 居 民 点 规 划 重 建 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 我国侧重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 的驱动机制 、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的研究 ; 印度 等人多地少的国家也有对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 研究 主 客 体 逻 辑 次 序 上 的 差 异: 效益的研究 。( 2) —客 体 ( 西方研究主要基于主体( 人、 畜) 地上附作 —土 地 系 统 进 行 研 究 ; 物) 我国对于农村居民点用 地演变研究的客体、 主体 呈 现 出 不 连 续 状 态。( 3) 研究尺度 和 方 法 差 异: 西方国家更集中于小尺度 我国的研究尺度则 更 加 多 元 化。( 研究数 研究; 4) 据的获取途径差异: 西方国家主要采用入户访谈, 或是通过邮寄调查问卷、 网络调查、 电话调查获取 第一手调查数据; 我国较集中于遥感解译数据、 土 地利用统 计 数 据 和 社 会 经 济 统 计 数 据, 入户调查 现已日益受到重视。 受不同国情下人地矛盾 、 产权体系 、 土地市场体 系及经济发展状况 影 响 , 国内外农村居民点用地研 究存在差异 。 虽然 国 内 外 研 究 重 点 不 同 , 但国外一 些较为先 进 的 理 念 及 研 究 方 法 和 手 段 值 得 我 国 借 鉴, 如英国 、 美国 、 德国 、 日本 、 美国 、 韩国等国的新农 村规划就为我国研究农村宅基地集约利用提供了很
*
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演变研究进展及展望
戴佩淇
( ) 西南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 , 重庆 4 0 0 7 1 5
摘 要: 通过总结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演变 、 用地布局演变 、 用地结构演变及自然 、 经济 、 社会 、 制度管理因素对其演变的驱动 ( ) 等, 发现 : 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演变的研究方法包括以基于遥 感 解 译 数 据 的 景 观 生 态 学 分 析 法 和 基 于 入 户 调 查 数 据 进 行 分 析 1 ( ) ( 的方法 ; 我国农村居民点规模 、 布局 、 结构正在发生转型 , 不同 尺 度 上 差 异 化 逐 渐 显 著 ; 不同因素对农村居民点用地演变的 2 3) 从而更加科学有效地 管 理 农 村 居 民 点 , 在研究 视 角 上, 将呈现多视角多学科融合的态 驱动机理存在差异 。 为了厘清其演变特征 , 势; 在方法上 , 将从宏观尺度向宏观和微观并重的方向转变 , 将呈现遥感解译空间分析与入户调查结合的趋势 。 关键词 : 农村 ; 居民点用地 ; 演变 ; 进展 ; 展望 ( ) 中图分类号 : F 3 0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 5 3 7 9 2 0 1 2 0 5 0 0 3 3 0 6 - - -
3] 。 好的范式 [
。
“ 农村居民点用地 ” 是指乡镇管辖范围内( 除了 的 所 有 村 庄、 集镇用 建制镇政 府 所 在 建 成 区 以 外 ) 地, 包括农 民 居 住 区 的 主 房 用 地 、 附房用地以及晒 庭院 、 宅旁绿地 、 围墙等用地 , 也包括村内基础设 场、 施和公共设施用地
4] 。 平原等较平 缓的 出河谷 — 丘陵 — 山地分异格局 [
大量的农村居民点用地转换为城市建设用地和企业 用地 。2 长 三 角 洲、 珠三 0 世纪 9 0年 代 前 5 年, 角洲和华北平原农 村 居 民 点 用 地 规 模 扩 展 较 快 , 中
[ 5, 1 2]
西部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扩展较慢 ; 而2 0 世纪 沿海农村居民点用地扩张受到抑 9 0年 代 后 5 年, 1 3] 。 制, 西部地区扩展加快 [ 受城市化辐射影响相对较弱的远郊区农村, 由 于工业 、 农业收入 “ 剪刀差 ” 的影响 , 大量剩余劳动力 “ 、 “ 两 栖 型” 候 进入第二产业和第 三 产 业 部 门 务 工 , 鸟型 ” 农民大量出现 。 农户收入增加 、 农民住房改善 需求增长以及城乡 二 元 体 制 的 限 制 , 造成新建农村 住宅在我国广大农 村 如 雨 后 春 笋 般 快 速 增 加 , 大量 农户 优质耕地被占用 。 加 之 宅 基 地 缺 乏 退 出 机 制 、 宅基地使用监管难度大 、 村级土地利用规划滞后 , 使 得旧宅闲置 、 新宅乱建的现象普遍 , 造成土地资源的 程连生等 双向浪费 。 早期 ,
( 二) 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演变特征 当前学者主要 是 基 于 遥 感 目 视 解 译 数 据 、 A r c - 并结合景观生态学的 G I S 等空间分析 软 件 的 支 持 , 理论方法 对 农 村 居 民 点 用 地 布 局 演 变 特 征 进 行 研 形状特征差异很大 , 呈现 究 。 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 、
1 8] 。 个固定值 [
。
随着城市化 、 工业化的快速推进 , 大量农村剩余 我国农村常住人口和农业 劳动力向非农产业 转 移 , 户籍人口快 速 减 少
[ 1 0]
, 但 农 村 居 民 点 用 地 总 面 积,
尤其是农村居民点 户 均 用 地 面 积 、 人均用地面积仍
1 1] , 呈增长趋势 [ 农村居民点用 地 利 用 粗 放 、 效 率 低。 1 0] 受城市 化 辐 射 影 响 明 显 的 北 方 地 区 [ 和沿海地 1 0] 区[ 及其他城 市 近 郊 农 村 , 因 为 经 济 发 展 的 需 要,
2 0 1 2 0 2 2 7 * 收稿日期 : - -
, 作者简介 : 戴佩淇 ( 女, 四川自贡人 , 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 , 研究方向 : 土地经济政策 。 1 9 8 6—)
3 4
: /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t t x b x t . s w u . c n 2 0 1 2年5月 投稿网址 h p g j
[ 2]
。“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 ” 则指权
属为村集体所有的建设用地 , 可以分为宅基地 、 农村 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用地 、 村企用地 、 闲置用地 。 不 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对于概念的使用存在差异 。 地理 学研究领域学者侧 重 以 农 村 居 民 点 用 地 进 行 定 义 , 而经济学 、 法学领域学者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 、 宅基 地的概念使用较多 。 农村居民点用地演变需要从不 同学科视角进行探 究 , 因此本文会涉及上述多个概 念 。 本文旨在通过对国内外农村居民点用地演变及 发现目前研究的薄弱 驱动机制研究进行 归 纳 总 结 , 环节 , 促进对农村居民点用地演变的深入研究 , 从而 为宅基地标准制定 、 村级土地利用规划 、 农村居民点 整理复垦及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 、 、 本文 以 r u r a l s t t l e m e n t r u r a l r e s i d e n t i a l l a n d 、 、 r u r a l r e s i d e n t i a l a r e a r u r a l h o u s i n l a n d l a n d u s e g 、 、 c h a n e为 关 键 词 对 c n k i w e b o f s c i e n c e s r i n e r g p g
[ ] 4-9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为: 尽管空心村发展 阶 段 的 划 分 指 标 与 标 准 存 在 差 异, 但基本上认可农 村 居 民 点 空 心 化 是 乡 村 发 展 经 历的不良演化阶 段 , 农 村 居 民 点 要 经 历 出 现、 成 长、
1 6] 。由于不同类型 兴盛 、 稳定 、 衰 退 或 转 型 等 阶 段[
农村空心化的形成发展机制及整治模式 。 有学者认
一、 我国 农 村 居 民 点 用 地 演 变 特 征 研 究 进展
( 一) 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演变特征 改革开放以前 , 我国实行计划经济 , 农业生产能 农户收 入 主 要 来 源 于 农 业 。 农 户 收 入 不 高 力有限 , 限制了农户建房的 需 求 , 加之中国传统的儿孙满堂 的大户居住观念 , 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的时序演变 较为不明显 。 但是 , 由于中国地域辽阔 , 自然条件差 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的空间演变差异显著 , 异巨大 , 尤其是在山地丘陵区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垂直分异规 、 坡度小 ( 地势平缓 、 高程差小 ) 近道路 、 律 。 海拔低 、 近水源的山地丘陵 区 农 村 居 民 点 用 地 规 模 大 ; 海拔 高、 坡度大 、 远离道 路 、 远离水源的山地丘陵区农村 居民点用地规模小
[ 1 4]
地区斑块面积较 大 、 布 局 紧 凑; 低 山 丘 陵 边 缘 区, 农 村居民点斑块数 量 最 大 , 分 布 密 度 最 大, 布 局 零 散,
4, 6—8] 。 尤其 , 平均斑块面积和最大斑块指数最小 [ 典
型山区农村居民点 用 地 还 存 在 垂 直 分 异 的 特 点 , 表 现为随坡度上升 , 规 模 越 来 越 小, 布 局 越 来 越 散, 分 维值呈降低的趋势 ; 但特殊资源如矿产资源 、 旅游资 源可能打破这种 分 异 规 律 。 而 在 时 序 变 化 上 , 自组 织发展演化的农村 居 民 点 用 地 形 状 都 越 来 越 复 杂 ,
乡村地域内外部因 素 作 用 程 度 差 异 , 不同阶段的持 还 可 能 出 现 波 动 起 伏。有 学 者 从 新 续时间有差异 , 住宅所占比例 、 村 落 特 征、 新 旧 住 宅 布 局、 农房闲置 中期和晚 率等方面将农村空 心 化 过 程 划 分 为 初 期 、
1 7] 。还有学者从聚落范围和人口密度 期三个阶 段 [
在地域上的消长规 律 入 手 , 并在城市扩展理论启示
1 4] 。学术界对于农 下建立了 村 庄 空 心 化 过 程 模 型 [
普遍化特 村居民点用地低效 和 浪 费 现 象 的 显 著 化 、 征达成共识 。 当前 及 未 来 很 长 一 段 时 间 , 农村闲置 农村 “ 空心化 ” 问题都将是学界关注的焦点 。 宅基地 、 经济社会转型与农村宅基地规模变化存在着密 切联系 。 龙花楼运用农村宅基地在增加的建设用地 总量中所占比例来 对 其 进 行 刻 画 , 并利用长江沿线 样带的 TM 数据 , 证实了农村宅基地转型的理论 假 即: 随着社会经 济 的 发 展 , 农村宅基地在增加的 设, 建设用地总量中所 占 比 例 将 逐 渐 降 低 , 最后趋于一
土地覆被 农村居民点用 地 演 变 作 为 土 地 利 用 、 其研究有利于完善土地利用 变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 , 覆被变化 ( 理 论 体 系。 同 时, 我国当前农村 L U C C) 居民点用地低效粗放 、 闲置浪费现象突出 , 已经成为 土地资源管理的一个焦点问题
[ 1]
等国内外 数 据 库 进 行 搜 索 ( 截止于2 0 1 1年9月1 8 , 日) 通过初步分析 , 发现国内外对于农村居民点用 地演变的研究存在 明 显 的 差 异 。( 研究侧重点的 1) 差异 : 西方发达国家 重 在 研 究 农 村 居 民 点 规 划 重 建 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 我国侧重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 的驱动机制 、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的研究 ; 印度 等人多地少的国家也有对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 研究 主 客 体 逻 辑 次 序 上 的 差 异: 效益的研究 。( 2) —客 体 ( 西方研究主要基于主体( 人、 畜) 地上附作 —土 地 系 统 进 行 研 究 ; 物) 我国对于农村居民点用 地演变研究的客体、 主体 呈 现 出 不 连 续 状 态。( 3) 研究尺度 和 方 法 差 异: 西方国家更集中于小尺度 我国的研究尺度则 更 加 多 元 化。( 研究数 研究; 4) 据的获取途径差异: 西方国家主要采用入户访谈, 或是通过邮寄调查问卷、 网络调查、 电话调查获取 第一手调查数据; 我国较集中于遥感解译数据、 土 地利用统 计 数 据 和 社 会 经 济 统 计 数 据, 入户调查 现已日益受到重视。 受不同国情下人地矛盾 、 产权体系 、 土地市场体 系及经济发展状况 影 响 , 国内外农村居民点用地研 究存在差异 。 虽然 国 内 外 研 究 重 点 不 同 , 但国外一 些较为先 进 的 理 念 及 研 究 方 法 和 手 段 值 得 我 国 借 鉴, 如英国 、 美国 、 德国 、 日本 、 美国 、 韩国等国的新农 村规划就为我国研究农村宅基地集约利用提供了很
*
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演变研究进展及展望
戴佩淇
( ) 西南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 , 重庆 4 0 0 7 1 5
摘 要: 通过总结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演变 、 用地布局演变 、 用地结构演变及自然 、 经济 、 社会 、 制度管理因素对其演变的驱动 ( ) 等, 发现 : 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演变的研究方法包括以基于遥 感 解 译 数 据 的 景 观 生 态 学 分 析 法 和 基 于 入 户 调 查 数 据 进 行 分 析 1 ( ) ( 的方法 ; 我国农村居民点规模 、 布局 、 结构正在发生转型 , 不同 尺 度 上 差 异 化 逐 渐 显 著 ; 不同因素对农村居民点用地演变的 2 3) 从而更加科学有效地 管 理 农 村 居 民 点 , 在研究 视 角 上, 将呈现多视角多学科融合的态 驱动机理存在差异 。 为了厘清其演变特征 , 势; 在方法上 , 将从宏观尺度向宏观和微观并重的方向转变 , 将呈现遥感解译空间分析与入户调查结合的趋势 。 关键词 : 农村 ; 居民点用地 ; 演变 ; 进展 ; 展望 ( ) 中图分类号 : F 3 0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 5 3 7 9 2 0 1 2 0 5 0 0 3 3 0 6 - - -
3] 。 好的范式 [
。
“ 农村居民点用地 ” 是指乡镇管辖范围内( 除了 的 所 有 村 庄、 集镇用 建制镇政 府 所 在 建 成 区 以 外 ) 地, 包括农 民 居 住 区 的 主 房 用 地 、 附房用地以及晒 庭院 、 宅旁绿地 、 围墙等用地 , 也包括村内基础设 场、 施和公共设施用地
4] 。 平原等较平 缓的 出河谷 — 丘陵 — 山地分异格局 [
大量的农村居民点用地转换为城市建设用地和企业 用地 。2 长 三 角 洲、 珠三 0 世纪 9 0年 代 前 5 年, 角洲和华北平原农 村 居 民 点 用 地 规 模 扩 展 较 快 , 中
[ 5, 1 2]
西部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扩展较慢 ; 而2 0 世纪 沿海农村居民点用地扩张受到抑 9 0年 代 后 5 年, 1 3] 。 制, 西部地区扩展加快 [ 受城市化辐射影响相对较弱的远郊区农村, 由 于工业 、 农业收入 “ 剪刀差 ” 的影响 , 大量剩余劳动力 “ 、 “ 两 栖 型” 候 进入第二产业和第 三 产 业 部 门 务 工 , 鸟型 ” 农民大量出现 。 农户收入增加 、 农民住房改善 需求增长以及城乡 二 元 体 制 的 限 制 , 造成新建农村 住宅在我国广大农 村 如 雨 后 春 笋 般 快 速 增 加 , 大量 农户 优质耕地被占用 。 加 之 宅 基 地 缺 乏 退 出 机 制 、 宅基地使用监管难度大 、 村级土地利用规划滞后 , 使 得旧宅闲置 、 新宅乱建的现象普遍 , 造成土地资源的 程连生等 双向浪费 。 早期 ,
( 二) 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演变特征 当前学者主要 是 基 于 遥 感 目 视 解 译 数 据 、 A r c - 并结合景观生态学的 G I S 等空间分析 软 件 的 支 持 , 理论方法 对 农 村 居 民 点 用 地 布 局 演 变 特 征 进 行 研 形状特征差异很大 , 呈现 究 。 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 、
1 8] 。 个固定值 [
。
随着城市化 、 工业化的快速推进 , 大量农村剩余 我国农村常住人口和农业 劳动力向非农产业 转 移 , 户籍人口快 速 减 少
[ 1 0]
, 但 农 村 居 民 点 用 地 总 面 积,
尤其是农村居民点 户 均 用 地 面 积 、 人均用地面积仍
1 1] , 呈增长趋势 [ 农村居民点用 地 利 用 粗 放 、 效 率 低。 1 0] 受城市 化 辐 射 影 响 明 显 的 北 方 地 区 [ 和沿海地 1 0] 区[ 及其他城 市 近 郊 农 村 , 因 为 经 济 发 展 的 需 要,
2 0 1 2 0 2 2 7 * 收稿日期 : - -
, 作者简介 : 戴佩淇 ( 女, 四川自贡人 , 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 , 研究方向 : 土地经济政策 。 1 9 8 6—)
3 4
: /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t t x b x t . s w u . c n 2 0 1 2年5月 投稿网址 h p g j
[ 2]
。“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 ” 则指权
属为村集体所有的建设用地 , 可以分为宅基地 、 农村 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用地 、 村企用地 、 闲置用地 。 不 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对于概念的使用存在差异 。 地理 学研究领域学者侧 重 以 农 村 居 民 点 用 地 进 行 定 义 , 而经济学 、 法学领域学者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 、 宅基 地的概念使用较多 。 农村居民点用地演变需要从不 同学科视角进行探 究 , 因此本文会涉及上述多个概 念 。 本文旨在通过对国内外农村居民点用地演变及 发现目前研究的薄弱 驱动机制研究进行 归 纳 总 结 , 环节 , 促进对农村居民点用地演变的深入研究 , 从而 为宅基地标准制定 、 村级土地利用规划 、 农村居民点 整理复垦及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 、 、 本文 以 r u r a l s t t l e m e n t r u r a l r e s i d e n t i a l l a n d 、 、 r u r a l r e s i d e n t i a l a r e a r u r a l h o u s i n l a n d l a n d u s e g 、 、 c h a n e为 关 键 词 对 c n k i w e b o f s c i e n c e s r i n e r g p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