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学生审题错误成因及培养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低年级学生审题错误成因及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11-08-29T15:37:36.373Z 来源:《素质教育》2011年第8期供稿作者:孙晓娟

[导读] 小学儿童感知觉尚处于初步发展水平,他们对事物的空间、时间和运动特性的感知有很大的局限性。

孙晓娟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第一小学056200

从学生看到题目到动笔解决问题之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这个过程便是审题。而低年级学生在审题过程中,仅凭“经验”审题的现象比比皆是:读题不完整,没读完就急于动笔;对相似题型较易混淆;对题目中的关键词视而不见;对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缺乏思考等等。分析这些现象,发现低段学生中出现的审题障碍在很大程度上受学生自身特点的制约。

1、受生活经验影响

学生生活在信息丰富的社会里,形形色色的生活现象时时刻刻地进入了他们的认知领域,成为他们的生活经验,而生活经验是儿童学习数学的重要资源,儿童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经验的激活、利用、调整、提升的过程,是自己对生活现象的解读。而现今,在丰富、拓宽着学生生活经验的同时,有时生活经验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些负迁移。例如,由于生活中表达的习惯使然,往往发生理解上的错误,学生看到“多”便先用加法来求人数。

2、受认知特点制约

小学儿童感知觉尚处于初步发展水平,他们对事物的空间、时间和运动特性的感知有很大的局限性。在审题中,主要表现为对相似题型较易混淆和对题目中关键字词句的忽视等。如:按顺序排列算式的题目,计算完成后,学生习惯性地将得数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而忽略了其中最关键的字眼“算式”,真正要进行排队的是“算式”而非“得数”。

3、在读题习惯方面

小学低年级儿童的随意性和抗干扰能力较差,无法保证长时间的持续观察,他们感知事物常常跟着兴趣走,所以显得凌乱、跳跃、不系统、缺乏完整性,在审题中表现为审题不完整,如不看范例、只看一半就动笔、漏做等等。

4、难以提取有效信息

如:“一本故事书有12页,大明看了2天,还剩4页。大明看了多少页?”解答此类问题时,由于有多余条件的干扰,学生时常无法提取有效信息,误以为题里每个数据都要用到,所以就乱凑数据,因而错解为12-2-4=6(页)。

5. 不善于挖掘隐含条件

在应用题中,有些已知条件并不是采用数字的形式出现,学生往往不注意这些隐蔽的条件,只是利用所给出的数字进行解答。比如:操场两边植树多少棵?往返一次用多长时间?这些条件隐蔽,学生在审题时往往缺乏注意。

审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思维过程,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训练,把学生内隐的思维过程变为外显的活动形式,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解题思路。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认真读准题

很多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经常只看一眼,就急于动笔了,因为他们感觉这是平时见过的问题,而事实上题目并不是他们“做过”的那样,意思已经发生了改变。为了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我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到“指读、慢读”。低年级的学生,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默读能力,出声轻读、用手指读能帮助他们不漏字、不添字、读懂意思。同时还要求学生一读再读三读,详细理解题目的意思,逐步提高读题能力。

二、关键词理解

要善于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词或句,准确理解其表达的意义。如“黄豆比小西红柿多得多”中,到底指的是什么多?多多少?如问题中的“同样多”、“一共”、“还剩”、“相差”、“几倍”、“增加”、“增加到”、“减少”、“减少到”等,还有一些生活词语,如开走、往返、相向、相背等,这些词语在应用题中有时起着导向作用,能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但如果单纯地记忆这些词,无疑又会给学生解答带来误导。因此我们在教学生审题时要抓住关键句来审题,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复杂的条件简单化、隐蔽的条件明朗化,从而很快地确定思维方向、掌握解题方法。

三、多动口朗读

读题是培养审题能力的第一步,是培养审题能力的开始。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读题方法的指导,通过读题,使学生明确题意,为进一步思考作准备。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读题的形式和要求做出明确的规定。一年级教师要进行范读、领读,读题时要训练学生读通句子,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不读断句。二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独立朗读,逐步过渡到轻声读、默读,养成自觉通过默读理解题意的习惯。

四、勤用笔圈划

为了让学生能把认真读题、仔细推敲的过程表现出来,强化学生认真审题的意识,我要求学生一边读题,一边圈圈画画,把重要的字词圈起来,把问题划出来,坚持这样提醒自己注意重点条件和问题。

五、做读后思考

学生读题后,要求他们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的?在叙述的过程中既锻炼了他们语言表达的能力,也让孩子们有机会进一步审视题意。读完题后,也可以对一些不理解或有疑问的题提出质疑,由同学和老师共同解决,这样既可以训练学生大胆提问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还能培养学生和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审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先导。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审题是一个非常重要、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的环节。从低年级开始,教师就应关注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形成较强的审题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