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

合集下载

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及计算能力提高策略探析

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及计算能力提高策略探析

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及计算能力提高策略探析小学生在进行数学计算时可能会出现错误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理解不清:小学生对于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则的理解可能存在模糊或错误。

对于减法的运算规则不清楚,经常会出现“上不去,下不来”的情况。

2. 计算粗心:小学生在进行计算操作时可能会有粗心的情况,比如漏写数字、计算符号的错误等。

这种错误主要是因为小学生在进行计算时没有充分集中注意力。

3. 计算方法不当:小学生在进行计算时可能会使用不合适的方法。

有时候他们可能会选择更复杂的计算方法,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使用手算而不是借位运算来进行减法计算。

4. 计算速度过快:有些小学生在进行计算时速度过快,没有进行仔细的思考和检查。

这种情况下容易出现计算错误。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一些策略来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减少错误发生的可能性:1. 强化基本概念的学习:小学生需要对数学的基本概念有清晰的理解,包括加减法、乘除法的运算规则。

可以通过游戏、教具等方式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2. 强化计算技巧的训练:小学生需要经过多次的计算训练,掌握一定的计算技巧。

可以通过大量的练习题来加强计算能力,逐步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3. 培养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小学生在进行数学计算时需要保持细心和专注,尽量避免粗心错误的发生。

可以通过定期批改作业、进行错误订正等方式来提高细致性。

4.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小学生应当学会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而不是依赖他人的指导。

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

5. 注重整体认识:在进行计算时,小学生应当注重整体认识,理解问题的含义和解题的思路。

可以通过实际情境的引导来培养学生的整体认识能力。

6. 引导正确的计算方法:小学生在进行计算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可以通过示例的介绍和讲解,引导学生选择适当的计算方法。

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减少错误发生需要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和问题,因材施教,采用多种策略进行训练和指导。

学生计算出错的原因分析及改正策略教学反思

学生计算出错的原因分析及改正策略教学反思

学生计算出错的原因分析及改正策略教学反思学生计算出错的原因分析及改正策略教学反思通过学生的作业发现学生计算存在很大的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知识、心理和不良习惯造成的。

1.知识方面的原因。

任何数的计算总是与其相应的知识密切联系的。

如果学生概念不清、算理不明;口算不熟、笔算不准,计算时必定会产生错误。

主要表现在:概念不清,算理不明。

数学知识是建立在一系列数学概念的基础上的。

学生只有正确掌握了与四则运算的有关概念,才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例如,笔算加法计算法则是由“数位”、“个位”、“相加”、“满十”、“前一位”、“进一”等数学概念组成,如果学生没有弄清楚这些概念,就无法依据计算法则进行笔算。

又如,计算2600÷400=26÷4=6……2,余数算成了2,反映了学生的数值概念比较模糊,在应用“商不变的性质”计算时,对余数相应要发生变化的道理缺乏理解。

再如,做小数加法和减法运算时,必须相同数位对齐后再进行加或减,只有计数单位相同的才能正确做加减运算。

学生练习时出现6.9+1=7,5.4-4=5等错误,究其原因,主要是不能自如地正确运用计算法则。

口算不熟,笔算不准。

20以内的进位加法、退位减法、表内乘法和除法是进行多位数四则计算的基础,也是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基础。

任何一道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都可以归结为若干基本的口算。

基本的口算不熟练,计算时只要有一步口算错误,就会导致整题计算结果出错。

2.心理方面的原因。

造成计算错误,学生心理方面的原因也是不能忽视的。

我们常说学生“粗心”,其实“粗心”大多是由学生感知、情感、注意、思维、记忆等心理因素造成的。

感知粗略。

小学数学中的式题都是一些具体的数和运算符号组成的算式,计算时先要对算式中的数和运算符号作全面而准确的感知。

但是,小学生由于受年龄,尤其是感知水平的制约,对式题的感知往往比较粗放而不够精确,常常表现为把式题中的数据抄错或看错运算符号,如把65写成56,把“-”号看成“÷”号,把“+”号看成“×”号,这必然造成计算结果错误。

数学计算题出错原因与对策探究

数学计算题出错原因与对策探究

数学计算题出错原因与对策探究
一、数学计算题出错的主要原因
1.粗心大意
粗心大意是学生在做数学计算题时最易犯的错误。

有时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会出现疏漏,比如漏掉一位数字、忘记换算单位等。

这些小错误可能会导致整个计算结果出现错误。

2.对题目的理解不够透彻
有些学生在做数学计算题时对题目的理解并不够透彻,因此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现逻辑错误。

对于一些复杂的题目,学生可能缺乏对题目的全面理解,从而导致错误的结果。

3.概念错误
有些学生由于对某些数学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因此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现概念错误。

比如容易混淆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在计算过程中常常出现错误。

4.计算方法不正确
一些学生在做数学计算题时,由于对计算方法的掌握不够熟练,容易出现计算方法不正确的情况。

比如在解方程的过程中,可能会用错公式或者计算步骤不符合规范。

5.缺乏反复练习
一些学生在做数学计算题时,由于平时缺乏反复练习,导致计算能力不够熟练。

这样一来, 在实际计算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

三、数学计算题出错的对策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数学计算题出错的对策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数学计算题出错原因的深入探究,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存在的问题。

通过针对数学计算题出错的对策,可以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对数学计算题出错的对策的深入探究,可以促进教学改革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学生计算错误的成因及对策

学生计算错误的成因及对策

学生计算错误的成因及对策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不可避免会出现计算错误的情况。

那么,学生计算错误的成因是什么?对策又应该如何制定呢?一、学生计算错误的成因1.基本概念不清学生如果在基本概念上出现了偏差,那么在计算中就很难避免出现错误。

例如,在初中数学中,平均数和中位数的概念很容易混淆,导致计算出现错误。

2.运算符号混淆在计算中,学生有时候会将运算符号混淆,例如将加号写成减号或将乘号写成除号。

3.计算符号省略有时学生为了简化计算,或者由于粗心大意,会省略掉计算中的符号,从而导致结果出现偏差。

4.记忆错误学生如果没有充分记忆所学数学知识,就有可能出现计算错误。

例如,在计算三角形面积时,如果忘记了公式,就会计算出错误的结果。

5.粗心大意学生粗心大意的态度,也是造成计算错误的原因之一。

例如,在计算试卷分数时,如果粗心漏掉某一小题,就会出现计算错误。

6.不熟练如果学生在计算中不熟练,也容易出现错误。

例如,在计算乘法时,如果不熟练,就可能出现算错的情况。

二、对策1.切实掌握基本概念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必须要掌握一些基本概念,例如分数、小数等等。

只有对这些基本概念充分理解,才能更好地进行后续计算。

2.注意运算符号在计算中,学生必须要注意运算符号的正确使用,例如加减乘除,不能混淆。

3.不要省略计算符号有时候为了简化计算,学生会省略掉一些符号,这样就容易出现偏差。

因此,在计算中,学生必须注意每一个符号的使用。

4.认真记忆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做好笔记,切实记忆数学公式和知识点,这样在计算中就可以运用到。

5.细心认真细心是避免计算错误的关键。

无论是做作业还是考试,学生在计算中必须要保持细心认真的态度。

6.多练习对于不熟练的计算,学生可以通过频繁地练习来加强自己的计算能力。

只有多做题,不断巩固知识点,才能在计算中做得更加准确。

综上所述,学生在日常学习中避免不了会出现计算错误的情况。

但是,只要学生认真、认真掌握基本概念,注意计算符号,认真记忆、细心认真,多练习,就可以尽量避免出现计算错误。

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及计算能力提高策略探析

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及计算能力提高策略探析

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及计算能力提高策略探析随着小学教育的普及和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也逐渐被重视起来。

仍然存在一些小学生在数学计算中出现错误的现象。

本文将探讨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计算能力提高策略。

1. 知识理解不到位:小学生的数学计算错误首先是因为对基本知识理解不到位。

在加法运算中,不理解进位的含义,导致出现错位相加的错误;在减法运算中,不理解借位的方法,导致被减数中的某一位减不出来。

2. 注意力不集中: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往往由于注意力不集中而出现错误。

特别是在多位数的运算中,往往会漏漏接,导致错误的计算结果。

3. 计算步骤混淆:小学生在数学计算中容易混淆计算步骤,导致结果出错。

在乘法运算中,容易混淆个位数相乘和进位的方法,导致运算失败。

4. 计算符号使用不当:小学生在数学计算中常常会忽略或错误地使用计算符号,导致计算结果出现错误。

在列竖式乘法过程中忘记加上进位符号。

1. 培养良好的数学基础:小学生要在数学计算中取得好的成绩,首先要培养良好的数学基础。

即要深厚地理解数学概念和知识,掌握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法则。

通过反复的训练和加强复习,逐渐建立基本的计算能力。

2. 注重计算过程的训练: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错,可以通过注重计算过程的训练来提高计算能力。

在列竖式计算时,可以让学生慢慢理解每个步骤的含义和作用,逐步提高计算准确性。

3. 提高注意力集中能力:小学生要提高数学计算能力,就需要注重提高自己的注意力集中能力。

可以通过参加相关的培训班、参加数学竞赛等方式来提高注意力水平,进而提高计算准确性。

4. 规范计算符号的使用:小学生在数学计算中要准确地使用计算符号,避免出现相同的数值但是不同的符号导致计算错误的情况。

可以通过规范的习题训练,加强对计算符号的理解和使用。

5. 开展多种形式的练习: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需要不断的实践和训练。

可以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练习来提高计算能力,包括口算练习、书写练习、应用题训练等。

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及计算能力提高策略探析

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及计算能力提高策略探析

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及计算能力提高策略探析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常常会出现错误,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小学生刚刚接触到数学知识,基础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不牢固是造成计算错误的主要原因之一。

2. 粗心大意。

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现粗心大意的情况,如漏写数字、计算符号错误等。

3. 理解能力有限。

小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理解能力还比较弱,对于题目中的条件及要求理解不透彻,导致计算错误。

4. 鲁莽行事。

小学生有时会忽略对问题的分析,盲目地使用一些计算方法,导致计算错误。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培养兴趣。

通过设计趣味性的数学问题和游戏,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 深入浅出。

在教授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更易于理解。

3. 基础训练。

基础知识的掌握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基础,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训练,例如口算、乘法表等。

4. 注重练习。

不断进行计算题的练习,通过大量的计算实践,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准确性。

5. 分步引导。

对于一些复杂的计算问题,可以分步引导学生思考和计算,逐步解决问题,避免鲁莽行事。

6. 多样化教学。

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进行数学教学,例如故事、游戏、实物等,激发学生多方面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需要全方位的培养,包括基础知识的掌握、兴趣的培养、思维能力的提高等。

通过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学生出现计算错误的原因与对策

学生出现计算错误的原因与对策

学生出现计算错误的原因与对策学生出现计算错误的原因与对策◆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学生出现计算错误的原因与对策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学生出现计算错误的原因与对策小学生在数学计算过程中出现错误是常有的现象,有针对性地纠正计算错误,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条途径。

一、学生出现计算错误的原因1、概念、法则理解不清概念和法则是学生进行数学计算的重要依据。

只有正确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计算法则,才能正确地进行数学计算。

有些年、计算错误是由于学生对数学概念和法则理解不清而引起的。

例如,6246=14,7803=26。

错误的原因是学生对以下概念不够清晰:计算除法时,在求出商的最高位上的数以后,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1,就对着那一位商0,这里学生对0的占位作用认识不够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应该用0占位这一知识点没有掌握。

2、受思维负迁移的影响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

思维的负迁移就对数学计算有消极的影响。

例如,7.68-2.75+1.25=7.68-4=2.68。

错误的原因是学生受到容易计算部分、能简便计算、比较熟悉部分等强刺激的作好习惯。

2、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运算技能(1)对于枯燥无味的计算,学生在掌握计算方法之后,往往会随便应付,进而造成更多的计算错误。

这时,适当开展一些计算竞赛活动,往往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计算的兴趣,进而达到提高计算准确率的目的。

(2)对于普遍性错误或易混淆的计算问题,要利用课堂最佳时间,通过典型错例的对比分析,使个别同学的教训转化为全班学生的共识,从而明晰学生的计算思维。

(3)对于学生易发生错误的计算题,要建立错题档案卡片,采取题组形式,进行反复训练。

(4)加强口算与估算的训练,不断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率,为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打下坚实基础。

(5)批改作业时,如发现有错,暂不批改,发还给学生自己检查,找出错误所在并分析错误的原因,订正后再交给老师批改。

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解决策略

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解决策略

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解决策略(一)理解上的错误1、对数字的误解:学生对数字意义的误解。

例如:将数字9理解为60或90,从而错误计算结果。

2、对操作的误解:学生对计算操作之间的关系有误解。

例如:学生采用错误的算式,从而错误计算结果。

3、对算法的误解:学生对数学算法的概念、应用规律等有误解,产生计算错误。

(二)细节上的错误1、计算中出现符号编写错误:算式出现运算符号或括号等编写错误,引起计算错误。

2、未注意进位时出现的错误:发生进位时,未进行正确的标记,从而发生计算错误。

3、计算结果的改变:学生在计算中将运算结果改变,从而引发计算错误。

二.解决策略(一)结合形象说法1、用形象比喻和生活实例说明概念。

通过具象实例、生动形象的比喻,来理解概念、规律、算法等。

2、运用多种方法训练计算技能。

灵活掌握各种计算方式,培养大数目计算的能力,正确完成进位等复杂问题的解决,能够准确判断算式的真假。

(二)注重练习素质1、训练独立计算能力:帮助学生克服依赖操作的情况,形成自己的计算能力,关注学生的发现问题,选择、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强化反思:在上机训练、小组训练、巩固练习等方面,教师应该强调学生在计算中要反复思考,避免符号或数字编写过程中的错误。

(三)引导探究法学习1、与学生探讨计算中遇到的难题:引导学生因式分解、二分法、比较大小等方法推导出数学规律,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激发技能和智力能力。

2、解决工程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算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生会更有动力坚持完成计算任务,对计算结果要求也更加严格。

总之,帮助小学生解决计算中的错误,我们需要培养学生认识数学、掌握技能和思维探究能力,特别是注重反思拓展能力的练习,正确的认识数学的思维方式,从而准确的解决计算中的错误问题。

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

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

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小学数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准确、迅速、灵活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然而,前几1.236×13,2.定性、注意的分配和转移能力尚未发展成熟,不善于分配注意是小学生注意的特征之一,要求他们在同一时间把注意分配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时,往往会出现顾此失彼、丢三落四,造成计算错误。

如计算四则混合运算不是抄错数据,就是忘记将暂时不参加运算的部分抄下来,漏一部分计算导致错误。

3.短时记忆出错。

记忆是学习的基础、知识的储存、积累和更新都要依赖于记忆,无论是口算还是笔算或估算都需要良好的短时记忆力做保证。

一些学生由于短时记忆力发展较差,直接造成计算错误。

如退位减法,前一位退1,可忘了减1.同样,做进位加法时,忘了进位,特别是连续进位的加法,连续退位的减法,忘加或漏减的错误较多。

4.强信息干扰。

式题,5.6.从而导致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原因1.基础知识不扎实。

有些学生对于简单的20以内加减法不熟练,表内乘法出现二六十八、六九四十五等错,在混合运算中对一些常用数据如25×4,125×8,分数与小数互化等不熟练,简便算法不能“为己所用”,这些都有可能使学生计算出错。

2.算理不理解。

学生不理解隐含在计算过程中的基本原理,只会简单模仿是学生犯错误的主要原因。

如多位数乘法中,面对每次乘得的积的对位问题,有的学生只是记住了“阶梯状”的对位形式,可是一旦遇到了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情况,错误率就会大大增加,因为学生的认知停留在形式模仿上而不是算理的理解。

3.在课堂上0写得像6,6分析科学地组织口算训练,有助于提高笔算的速度和计算正确率,因此,口算练习要做到天天练,逐步熟能生巧。

20以内加减法和表内乘法及相应的除法等基本口算是所有计算的基础,要求学生做到正确熟练、脱口而出。

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

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

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小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计算错误,这不仅令他们感到困惑和挫败,也给他们的数学学习带来了很大困难。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分析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呢?本文将从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常见原因入手,为大家详细分析,同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希望对广大教师和家长能够有所帮助。

一、计算错误的原因分析1. 理解不深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由于年龄小、认知水平有限,对一些数学概念的理解较为表面。

在进行计算时往往忽略了一些基本的概念,或者对于题目的理解不够深入。

解决对策:在教学中,要反复强调数学概念的重要性,不仅仅是为了掌握计算方法,更重要的是要深刻理解数学的本质,这样才能在计算中避免一些表层的错误。

2. 计算方法不熟练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需要掌握和应用众多的计算方法,例如加减乘除、找规律等,如果计算方法不够熟练,就会出现很多错误。

解决对策:提供多样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反复练习,巩固基本的计算方法。

学生在平时也要多加练习,掌握各种计算方法的窍门和规律。

3. 粗心大意由于小学生的专注力较为不稳定,容易在计算过程中出现粗心大意的情况,例如计算过程中出现漏加、漏减、漏乘、漏除等。

解决对策:教师在教学中要敦促学生要认真仔细,每一步计算都要认真仔细,不能马虎。

家长也可以在家庭作业的批改时,帮助孩子查漏补缺,提高他们的认真程度。

4. 语言理解不到位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对语言的理解能力要求较高,如果小学生在语言理解上出现偏差,计算就容易出现错误。

解决对策: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教育学生要仔细阅读题目,对于题目中的语言和逻辑要进行深入的理解,这样才能进行准确的计算。

二、对策建议要针对小学生在数学计算中常见的错误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克服这些问题,提高数学学习的有效性。

下面就是一些对策建议:1. 增加幼儿园数学启蒙教育幼儿园数学教育是小学生数学启蒙的基础,通过提前接触简单的数学概念,可以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提前打好数学基础。

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

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

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小学数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准确、迅速、灵活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然而,学生计算错误仍然困扰着教师和学生。

学生在计算中出现错误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心理方面原因我们常说学生“粗心”,其实“粗心”大多是由学生感知、注意、思维、记忆、情感等因素造成的。

1.感知不正确。

由于计算本身没有情节并且外显形式简单,这样更容易造成小学生感知粗略、笼统、不够具体,再加上学生看题、读题、审题、演算过程中又急于求成,因而所感知的表象是模糊的,致使把计算式题中的数字、符号抄错。

如,把“+”误作“-”,把“3”写成“5”,把“56”写成“65”,把236×103抄成236×13,抄上一行串到下一行等等。

2.注意不集中。

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转移能力尚未发展成熟,不善于分配注意是小学生注意的特征之一,要求他们在同一时间把注意分配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时,往往会出现顾此失彼、丢三落四,造成计算错误。

如计算四则混合运算不是抄错数据,就是忘记将暂时不参加运算的部分抄下来,漏一部分计算导致错误。

3.短时记忆出错。

记忆是学习的基础、知识的储存、积累和更新都要依赖于记忆,无论是口算还是笔算或估算都需要良好的短时记忆力做保证。

一些学生由于短时记忆力发展较差,直接造成计算错误。

如退位减法,前一位退1,可忘了减1。

同样,做进位加法时,忘了进位,特别是连续进位的加法,连续退位的减法,忘加或漏减的错误较多。

4.强信息干扰。

强信息在大脑中留下的深刻印象,在遇到与强信息类似的新信息时原有的强信息痕迹便被激活,干扰正常思维活动,造成计算错误。

如,125×8是一个强信息,当学生计算125×8÷125×8式题,部分学生会不假思索地算成125×8÷125×8=1000÷1000=1,“凑整”因素对学生产生了强烈刺激,使他们在计算时忽略了运算顺序、计算法则,导致计算出错。

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及计算能力提高策略探析

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及计算能力提高策略探析

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及计算能力提高策略探析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计算概念不清晰:小学生刚接触到数学,对于一些基本概念理解不够深刻,容易混淆。

比如加法和减法的概念不清,容易将加法的运算符号“+”错误地当作减法的运算符号“-”。

2. 运算规则不熟练:小学生在进行计算时,可能没有完全掌握加减乘除的运算规则,导致计算出错。

比如在进行乘法运算时,没有掌握好进位规则,容易出现错位相乘、漏乘等错误。

3. 计算细心度不高:小学生在进行计算时,粗心大意,容易犯一些低级错误。

比如漏写或错写数字、忽略运算符号、未对列竖式按位进行计算等。

4. 计算过程混乱:小学生在进行多步计算时,可能计算顺序混乱,导致结果错误。

比如在进行多项式运算时,没有按照括号内先乘除后加减的规则进行计算,而是乱序进行,得出错误的结果。

1. 加强基本概念训练: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和学生练习,加强小学生对加减乘除等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确保他们能正确区分和运用不同的运算符号和概念。

2. 强化运算规则训练: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反复讲解,让小学生掌握加减乘除的运算规则,熟练掌握进位、借位、进位退位等运算方法,避免在实际计算中出现错误。

3. 提高细心度:通过提醒、检查和纠正,帮助小学生提高计算时的细心度,培养他们对于数字和符号的敏感性,并且在计算过程中适当进行反复检查,避免低级错误的出现。

4. 教授计算策略:引导小学生采用合理的计算策略,比如列竖式、逐位计算、从左向右计算等方法,整理计算步骤,防止计算过程混乱,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5. 进行系统的训练和复习:小学生的计算能力需要不断地进行系统的训练和复习。

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计算题,巩固基本的计算能力,并逐步增加难度,培养他们小学阶段的计算能力。

针对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可以采取多种策略提高其计算能力,包括加强基本概念训练、强化运算规则训练、提高细心度、教授计算策略和进行系统的训练和复习。

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

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

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小学数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准确、迅速、灵活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然而,学生计算错误仍然困扰着教师和学生。

学生在计算中出现错误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心理方面原因我们常说学生“粗心”,其实“粗心”大多是由学生感知、注意、思维、记忆、情感等因素造成的。

1. 感知不正确。

由于计算本身没有情节并且外显形式简单,这样更容易造成小学生感知粗略、笼统、不够具体,再加上学生看题、读题、审题、演算过程中又急于求成,因而所感知的表象是模糊的,致使把计算式题中的数字、符号抄错。

如,把“+”误作“-”,把“3”写成“5”,把“56”写成“65”,把236×103抄成236×13,抄上一行串到下一行等等。

2. 注意不集中。

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转移能力尚未发展成熟,不善于分配注意是小学生注意的特征之一,要求他们在同一时间把注意分配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时,往往会出现顾此失彼、丢三落四,造成计算错误。

如计算四则混合运算不是抄错数据,就是忘记将暂时不参加运算的部分抄下来,漏一部分计算导致错误。

3.短时记忆出错。

记忆是学习的基础、知识的储存、积累和更新都要依赖于记忆,无论是口算还是笔算或估算都需要良好的短时记忆力做保证。

一些学生由于短时记忆力发展较差,直接造成计算错误。

如退位减法,前一位退1,可忘了减1。

同样,做进位加法时,忘了进位,特别是连续进位的加法,连续退位的减法,忘加或漏减的错误较多。

4.强信息干扰。

强信息在大脑中留下的深刻印象,在遇到与强信息类似的新信息时原有的强信息痕迹便被激活,干扰正常思维活动,造成计算错误。

如,125×8是一个强信息,当学生计算125×8÷125×8式题,部分学生会不假思索地算成125×8÷125×8=1000÷1000=1,“凑整”因素对学生产生了强烈刺激,使他们在计算时忽略了运算顺序、计算法则,导致计算出错。

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

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

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计算错误。

这些错误可能是因为不熟练、粗心、懒惰等多种原因造成的。

本文将对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帮助小学生们解决这些问题。

一、原因分析1. 不熟练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经常需要记忆各种计算方法和公式。

如果他们没有充分的练习和掌握,就会导致计算错误的出现。

加减乘除的运算方法没有掌握,就会导致计算错误。

2. 粗心小学生在进行数学计算时,由于粗心大意,可能会忽略其中的一些细节,导致计算错误。

漏写数字,计算错位,或者没有仔细审题等。

3. 懒惰有些小学生懒于练习和复习数学知识,导致对计算方法和技巧掌握不牢固,从而出现计算错误。

他们可能也懒于检查和验证答案,导致错误的发生。

4. 缺乏兴趣有些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不够认真,从而导致计算错误。

二、对策1. 夯实基础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需要夯实基础知识,掌握加减乘除等基本的计算方法。

老师和家长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帮助他们进行基础知识的巩固,比如做一些数学题,背诵乘法口诀表,或者用游戏的方式进行学习。

2. 注重细节在进行数学计算时,小学生需要特别注意细节,比如数字的写法、符号的使用、运算的顺序等。

老师和家长可以通过提醒、引导,让孩子在进行计算时仔细思考,避免出现粗心导致的计算错误。

3.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生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认真复习和练习数学知识,勤于思考和总结数学计算方法,以及对于错误进行反思和纠正等。

家长和老师可以给予孩子充分的鼓励和帮助,培养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觉性。

有些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增强他们的兴趣,比如用生动有趣的故事让他们喜欢上数学,或者通过趣味游戏的方式进行学习和练习,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5. 提升计算技巧除了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外,小学生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计算技巧,比如掌握各种计算技巧和窍门,增强反应速度等。

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及计算能力提高策略探析

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及计算能力提高策略探析

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及计算能力提高策略探析1. 引言1.1 小学生计算错误的普遍现象一、概念理解不清: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由于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不够清晰,容易将相关概念弄混或混淆,导致计算错误的发生。

在加减法中不清楚进位借位的概念,容易出错。

二、运算符号混淆:小学生对于加减乘除等运算符号的使用不够准确,容易在计算过程中将符号搞错,导致答案出错。

在做乘法运算时,将加法符号误写为乘法符号。

三、计算粗心大意:小学生在进行计算时,由于粗心大意或草率行事,经常会出现疏漏或漏算的情况,导致计算错误的发生。

四、缺乏数学思维训练:小学生缺乏对抽象数学概念的深入理解和数学思维的锻炼,导致在解决问题时缺乏逻辑推理能力,容易出现计算错误。

五、缺乏兴趣和动力:小学生对数学计算缺乏兴趣和动力,认为数学枯燥无味,导致学习态度不端正,容易出现计算错误。

以上是小学生计算错误的普遍现象,了解这些现象有助于我们找出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策略,帮助他们提升数学学习的效果。

1.2 小学生计算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对他们的学习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小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计算能力,直接影响着他们在数学学科中的表现以及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计算能力的提升不仅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

在小学阶段,良好的计算能力可以为孩子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为以后更深入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计算能力也是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重要技能,比如计算物品的价格、找零钱等。

良好的计算能力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和自信心。

提升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共同的责任。

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帮助小学生提升计算能力,不仅可以提升他们在学校中的学习成绩,更可以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造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关注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提升,为他们的未来铺就通往成功的道路。

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分析及提高计算正确率的有效对策

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分析及提高计算正确率的有效对策

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分析及提高计算正确率的有效对策培养学生准确而迅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学生的计算错误,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对概念理解不清。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只有概念明确,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及合乎逻辑的推理。

有些计算错误是由于学生对数学概念理解不清而引起的。

例如在多位数除法中,有的学生只注意如何试商,忽视商的数位。

对“商的最高位不够商1就商0”的理解不清,因此,出现跳位商和空位的错误。

二、注意的分配和转移能力差。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经常转移注意或把注意同时分配在不同的对象上。

由于小学生注意的转移和分配能力较差,往往顾此失彼,丢三落四,造成计算错误。

学生解答结构简单、步骤少的题时,正确率比较高;而解答结构复杂的题时,往往错误就多,不会合理地分配自己的注意。

例如:计算7×8和56+8,能有98℅的学生算准确,而把两题合起来,7×8+8,学生算到56+8时往往得54,而不进位造成错误,正确率只有82℅。

因此,教师应分析“看”“写”的技能与“算”的技能不协调的原因,采取相应的训练措施。

三、学生思维定势的干扰。

定势是一种对后继活动形成的某种趋势,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积极作用促进知识的迁移,消极作用则干扰学生学习新知识。

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主要表现为用习惯的方法去解答性质完全不同的问题,如:。

造成这种错误的原因,就是不恰当地把整数减法中的“退一当十”迁移到分数减法中来。

在口算练习中也常出现这种情况,连续几道乘法题,后面是除法,可学生还算成乘法;连续几道减法后是加法,学生继续做减法。

四、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首先学生对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正确解题的必要性认识不足,不感兴趣。

解题只为了应付检查,没有力求准确的情绪倾向,心不在焉,敷衍了事,结果出现错误。

其次是情感比较脆弱,在计算时,学生都希望很快算出结果,因此,当遇到计算题里的数据较大、外形显得过繁时,就会产生排斥心理,不能耐心地审题,认真地分析。

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及计算能力提高策略探析

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及计算能力提高策略探析

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及计算能力提高策略探析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常常会出现各种计算错误,这是因为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都还不够成熟。

他们对于数学概念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容易混淆和记忆错误。

小学生对于复杂计算步骤的掌握可能还不够熟练,容易出现计算顺序、运算符优先级等问题。

了解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并提供相应的解决策略,对于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1. 认知错误小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的理解可能并不深入,容易将概念混淆,从而导致计算错误。

对于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区分不清,容易混淆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导致计算错误。

2. 记忆错误小学生的记忆能力尚不成熟,容易忘记计算步骤和规则。

在长除法中忘记将除法的结果与除数相乘再相减,导致计算错误。

3. 注意力不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容易分心,导致计算过程中出现错误。

忘记其中一步的计算,或者计算过程中漏掉某个数字。

4. 计算顺序错误小学生对于复杂计算步骤的掌握可能还不够熟练,容易出现计算顺序错误的情况。

在多步骤计算中,将步骤的顺序颠倒,导致最后的结果错误。

5. 运算符优先级错误小学生对于加减乘除的优先级掌握不准确,容易在计算过程中出现运算符优先级错误。

在多个运算符同时出现的计算中,将优先级高的运算符与低的运算符位置调换,导致计算错误。

二、计算能力提高策略:1. 温故概念,多实践针对小学生的认知错误,需要通过对数学概念的温故和多次实践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可以利用教学资料、练习册等资源,对于数学概念进行系统性复习和训练,提高小学生的认知水平。

2. 强化记忆,巩固基础针对小学生的记忆错误,需要通过不断的复习和巩固来强化记忆。

可以通过编写卡片,将数学知识和计算步骤写在卡片上,让小学生通过反复记忆和复述来巩固记忆。

3. 培养注意力,集中思维针对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需要通过多种活动来培养他们的注意力。

可以采用游戏、抢答等形式,激发小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度。

谈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及对策

谈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及对策

谈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及对策培养学生准确而迅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然而数学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经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必须认真分析错误,找出原因,对症下药。

一、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原因1.计算法则相互混淆。

有些学生没有真正理解计算法则,只会机械背诵法则,弄不清各种不同法则的联系和区别,在计算过程中出现“张冠李戴”现象,如:有些小学生在计算小数乘法时,把小数乘法计算法则与小数减法计算法则混淆。

在点积的小数点时,不是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点上小数点,而是积的小数点和因数的小数点对齐。

2.对概念理解不清。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只有概念明确才能做出正确判断,有的计算错误是由于学生对数学理解不清引起的。

如学生在进行小数加减法计算时,把“相同数位对齐”错误理解为“末尾对齐”,不分数位只对齐末尾相加减,出现1.42-0.7=1.35这样的错误。

3.运算顺序颠倒。

有些学生在计算时,不是先仔细审题弄清运算顺序再算,而是抓笔就算,因而时有发生运算顺序的错误。

有的只看数字,不看运算顺序,不恰当的运用了“简便算法”造成错误。

如计算25+25*3,有的学生发生这样的错误:25+25*3=50*3。

4.计算方法不合理。

有些学生在计算时只知道按运算顺序计算,对一些可以用简便方法计算的题目,不能正确加以运用,导致错误发生。

如计算176*98时,不少学生知道竖式计算而和知道用简便算法176*(100-2)=17600-352=17248。

(二)心理方面的原因1.视觉迁移造成的感知错误。

学生在进行计算时,首先必须通过感觉器官感知数、符号或数和符号组成的算式,即看题、读题、审题。

但由于个别学生急于求成、注意力不集中、观察不仔细,因而获得表象就模糊。

另外,在草稿纸上演算后,又要把计算结果或符号抄在作业本或试卷上,这时由于视觉迁移,又会造成感知上的错误。

如把8201抄成8210,把11250/8抄成1250/8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探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
学生在计算中经常出现错误,我们找出真正的原因,防患于未然,学生的计算能力就能得到很快的提高,展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口算不熟练
20以内的加减,100以内的乘除口算是进行多位数四则计算的基础,也是分数四则和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

基础不牢、口算不熟,必然漏洞百出。

可以看一道两位与三位数的乘法。

583×75中共要进行6次乘法口算,8次加法口算,其中只要有一步出错,结果就错,可谓步步惊心。

因此,20以内加减,表内乘除是利用口诀求得结果,要达到脱口而出。

要重视中高年级的口算,加强小数和分数的简单口算。

常用数据要熟记,可以大大提高计算的速度。

如,25×4=100 125×8=1000 625×16=10000 ■=0.25 ■=0.125 ■=0.375 ■=0.625 ■=0.875 ■=0.75 ■=0.05
■=0.025 3.14×2=6.28……
此外,要加强口算,重视估算。

口算练习要经常化,持之以恒。

口算方式既要多样,还要讲究实效。

二、概念不清,算理不明
任何数的计算总是和相应的概念密切联系的。

如,0.28×0.65=0.0182

先划0,再点小数点,表面上看是小数乘法的操作顺序有误,实质上是算理不明。

又如,19.8×35
=(20-0.2)×35
=20×35-0.2
=700-0.2
=699.8
乘法分配律没有真正掌握,要纠正这方面的错误,一定要从理清概念入手。

三、感知比较笼统
小学生的感知,一般说来比较粗糙、笼统、不够精细,尤其是低年级更为突出。

例如一、二年级的学生,往往把9当作6。

学习两位数加减法时,把27抄成72;46看作64;把“÷”写成“+”。

小学生的视知觉是有选择性的,对一些新奇的、有兴趣的强烈成分首先映入眼帘,而掩盖其他弱成分。

如,
25×4÷25×4 0.2+0.8÷0.2+0.8
=100÷100 =1÷1
=1 =1
在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并用一定数量的练习强化区别。

针对学生感知的特点,对学生特别容易忽视的成分,要加强其刺激的强度。

四、注意范围较狭窄,注意分配、转移能力较差
要求他们在同一时间,把注意分配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时,往往容易出现“丢三落四”的现象。

如,刚开始学习小数加减法时,
顾了计算就忘了在“和”或“差”上点小数点;开始学习笔算除法,这里又有乘又有减,顾了试商,就不检查余数是否比除数小;多位数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末尾带0,又有余数的,难点比较集中,有的学生虽然懂得算理,但是在计算时,往往只顾了在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消0,忘记除数上还要添写0。

如:
98000÷2800=35……2(只顾消“0”简算,没顾上余数要恢复原状)
学生注意的转移能力也比较弱,要避免或减少注意因素造成的错误。

(1)要重视单项练习,把复杂的计算分解成单项,让学生分别练习掌握,这样可有效地减少因注意不能得到分配而产生的错误。

因此,在同一道习题中,只能在一、二处要用到学生所生疏的新知识而其余部分都是学生所熟悉的,这样学生的注意才能正确“分配”。

(2)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

如练习内容的精致,形式的丰富多样等。

对提高学生注意的广阔性和稳定性、注意的转移和分配能力大有益处。

五、思维因素导致的错误
思维因素导致的错误主要集中表现在受思维定式的消极作用而产生错误。

在计算中,思维定式的消极作用主要表现为用习惯的方法去解答性质完全不同的试题,以致产生错误。

如,
35×98+3.5×2
=35×(98+2)
=35×100
=3500
利用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成了定式,对形似而实质不似的习题也不能一律套用。

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开始总有一部分学生不是小数点对齐,而把小数末位对齐。

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加强比较、辨析、有意识地把相似的法则、算式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和练习。

而且要注意练习内容的合理搭配,避免多次单一重复练习,加强变式练习和对比练习。

六、记忆因素导致的错误
这种错误是由于计算过程中,信息的瞬间储存或再现出了差错,即短时记忆能力差造成的错误。

不断加强听算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短时记忆的能力。

总之,造成计算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以上分析以外,不良的非智力因素影响造成的错误也较为普遍。

所以,要培养学生计算做到准中求快、准中求活的运用。

从入学开始就要严格要求,一步一步地长期进行培养。

如抄题方面:加强指导“整体识记,分段抄写”,不要看一个数字抄一个数字。

审题方面:一审运算顺序,看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

二审数据特点:看看能否简算,又如何简便,是分数化小数还是小数化分数,同时在整个计算过程中还要算一步审一步。

检查方面:不仅要查数据和符号“搬家”检查、运算顺序脱式一步检查一步。

还要对学生“草稿”加以指导,在平日算题中,有的学生不准备草稿纸,随便扯一小块纸、甚至在桌上、手背上到处乱划,到最后检查时,犹如大海捞针,而且书写十分潦
草,再一“搬家”就错误百出了。

草稿本上也要书写清楚,每道题目也有固定地方,以备检查。

验算是对每步计算结果的检查,验算习惯要靠平日培养,可以重算一遍,也可利用逆运算验算等。

总之,明算理、细分析、勤检查,这样才能确保计算的精确率。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实验小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