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P通信系统的静电放电电磁脉冲敏感性研究

合集下载

DSP研究性学习报告-基本概念和技能

DSP研究性学习报告-基本概念和技能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研究性学习报告姓名学号同组成员指导教师时间基本概念和技能学习报告【目的】(1) 掌握离散信号和系统时域、频域和z 域分析中的基本方法和概念; (2) 学会用计算机进行离散信号和系统时域、频域和z 域分析。

(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讨题目】 题目1 系统单位脉冲响应利用MATLAB 的filter 函数,求出下列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并判断系统是否稳定。

讨论本题所获得的结果。

211850586.0845.111)(--+-=z z z H21285.085.111)(--+-=zz z H 【题目目的】 1. 掌握LTI 系统单位脉冲响应的基本概念、系统稳定性与单位脉冲响应的关系; 2. 学会filter 函数的使用方法及用filter 函数计算系统单位脉冲响应; 3. 体验有限字长对系统特性的影响。

【仿真结果】【结果分析】【问题探究】已知LTI 系统的系统函数)(z H ,有哪些计算系统单位脉冲响应方法,比较这些方法的优缺点。

【仿真程序】【研讨题目】 题目2 离散信号频谱的计算及基本特性 (1)利用MATLAB 语句x=firls(511,[0 0.4 0.404 1],[1 1 0 0])产生一个长度为512的序列x [k ],用MA TLAB 函数freqz 画出该序列的幅度频谱。

(2) 已知序列)cos(][][0k k x k y Ω=,用freqz 分别画出ππ,9.0π,8.0π,4.00=Ω时序列y [k ]的幅度频谱。

(3) 利用()00j()j()j (e )(e )(e )/2Y X X ΩΩΩΩΩ-+=+画出ππ,9.0π,8.0π,4.00=Ω时序列y [k ]的幅度频谱。

与(2)中的实验结果比较,发表你的看法。

【题目目的】 1. 学会用MATLAB 函数freqz 计算序列频谱; 2. 掌握序列频谱的基本特性及分析方法。

DSP应用系统电磁兼容设计探讨

DSP应用系统电磁兼容设计探讨

DSP应用系统电磁兼容设计探讨摘要:讨论了电磁干扰传输的一般产生、传播途径及在电子电路系统中进行电磁兼容设计的目的及相关内容,并以美国TI 公司TMS320C24x 系列芯片为例,阐述了DSP 应用系统进行电磁兼容设计的一些常用方法和技巧。

1引言随着DSP 芯片的迅猛发展,其运算速度和处理能力不断提高,使得DSP 系统的成本、体积、重量及功耗都有很大程度的下降。

但与此同时,周围环境的电磁干扰源越来越多,使得DSP 系统和产品设计人员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即如何抑制日益严重的电磁干扰(EM I) ,提高系统性能,使各种电气及电子设备达到电磁兼容(EMC) 。

2电磁兼容设计2. 1电磁兼容电磁兼容(EMC)是指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和频谱资源等条件下,各种用电设备可以共存并不至于引起性能降级的一门学科。

而电磁兼容性通常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下能正常工作,并且不对该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的能力。

电磁干扰( EM I)是指电磁骚扰引起的设备、传输通道或系统性能的下降。

形成电磁干扰必须具备三个要素, 即: 电磁骚扰源、耦合途径和敏感设备。

三者关系如图1 所示。

EM I 的三要素图1EM I 的三要素。

任何形式的自然现象或装置所发射的电磁能量,使生物受到损伤或使其他设备、系统发生电磁危害,从而导致性能下降或故障,这种自然现象或装置就称为电磁骚扰源。

如光照、天电噪声、电子噪声、发电机等都属于电磁骚扰源。

耦合途径是指传输电磁骚扰的媒介或途径。

敏感设备是指当受到电磁干扰时,会受到伤害的生物及会发生电磁危害,导致性能下降或发生故障的器件、设备或系统。

许多器件、设备或系统既是敏感设备又是产生干扰的电磁骚扰源。

2. 2电磁兼容设计的目的电磁兼容性设计的目的:是使电子设备或电子系统在预期的电磁环境中实现电磁兼容。

即要求在同一电磁环境中的设备或系统都能正常工作又互不干扰,达到兼容的状态。

满足电磁兼容(。

基于DSP的局部放电信号抗干扰研究

基于DSP的局部放电信号抗干扰研究
1 IIR 陷波滤波器
首先通过采集信号获得干扰信号与有用信号, 通过频域分析及计算获取周期性干扰脉冲信号的各次 谐波信息,选用合适的滤波参数,通过数字陷波器来 实现周期性干扰信号的衰减。
IIR 滤波器采用递归结构来配置,带有反馈环路。 IIR 滤波器运算结构通常由时间延时、乘以系数以及 加法计算组成,可以组合成并联型和串联型结构形式, 每种结构都有反馈回路。
目 前, 所 采 用 的 干 扰 抑 制 处 理 技 术 各 有 优 点,
收稿日期:2021-04-15 作者简介:詹威鹏(1983-),男,广东深圳人,硕士,高 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高压电缆运行管理工作。
然而大多抗干扰处理是在上位机软件上实现的,其响 应和处理速度较慢,为快速实现信号的抗干扰,一般 采用硬件电路进行滤波,当滤波器阶数较高时,硬件 设计难度大,且成本高。本文应用 DSP 信号处理算 法库对信号进行处理,
2021 年 5 月 25 日第 38 卷第 10 期
d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i:10.19399/j.cnki.tpt.2021.10.003
Telecom Power Technology
May 25, 2021, Vol.38 No.10
研制开发
基于 DSP 的局部放电信号抗干扰研究
詹威鹏,陈腾彪,罗智奕,胡力广,徐 曙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10)
随着信号处理技术和局部放电监测技术的发展, 已知的剔除噪声和抑制干扰的方法已经有很多。在局 部放电过程中的干扰信号种类很多,主要的干扰可按 时域和频域分为周期性干扰、随机性干扰以及宽带、 窄带干扰。针对这几种干扰,有了相应的滤波器解决 方法。周期性的干扰信号又分为固定频率周期信号与 脉冲周期干扰信号,对于这种两种干扰信号可以采用 时域开窗法,滤除在时间和相位上固定的干扰信号。 对窄带干扰来说可使用窄带滤波器,它能衰减同频带 以外的干扰信号,虽然同频带内的有用信号也会有一 定的衰减,但是信噪比会有明显提升。

DSP技术在通信电子领域的应用研究

DSP技术在通信电子领域的应用研究

DSP技术在通信电子领域的应用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通信技术也在不断地进步。

如今,DSP技术已经成为通信电子领域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

DSP的全称是数字信号处理,它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器对模拟信号进行数字信号转换,从而实现信号的处理、分析和合成。

本文将探讨DSP技术在通信电子领域中的应用和研究。

一、DSP技术在通信电子领域的应用1. 数字通信系统DSP技术可以应用于数字通信系统中。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信号传输的过程中会产生噪声和失真,这就要求对信号进行处理。

DSP技术可以对数字信号进行滤波、均衡、解调和编码等处理,从而改善信号的质量和稳定性。

例如,在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中,DSP技术可以对信号进行解调和通道估计等操作,从而提高通信效率和可靠性。

此外,DSP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数字电视和数字广播等领域。

2. 语音处理技术DSP技术可以应用于语音处理技术中。

在语音处理技术中,DSP技术可以对语音信号进行降噪、语音压缩和语音识别等处理,从而提高语音信号的质量和可靠性。

例如,在语音识别领域中,DSP技术可以对语音信号进行特征提取、背景噪声抑制和语音识别模型训练等操作,从而提高语音识别的准确率和鲁棒性。

此外,DSP技术还可以应用于自然语言处理和语音合成等领域。

3. 图像处理技术DSP技术可以应用于图像处理技术中。

在图像处理技术中,DSP技术可以对数字图像进行去噪、增强、目标检测和视频编解码等处理,从而提高图像的质量和可靠性。

例如,在视频编解码领域中,DSP技术可以对视频信号进行编码和解码操作,从而实现高清视频的传输和播放。

此外,DSP技术还可以应用于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等领域。

二、DSP技术在通信电子领域的研究1. 经典算法的优化DSP技术在通信电子领域的研究中,经典算法的优化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例如,信号滤波算法的优化可以提高信号的滤波效果和运算速度,从而提高系统的质量和可靠性。

此外,DSP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数字信号的时频分析和机器学习等领域,这些领域也需要对经典算法进行优化研究,从而提高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基于MARX发生器的电磁脉冲抗扰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基于MARX发生器的电磁脉冲抗扰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基于MARX发生器的电磁脉冲抗扰系统的设计及应用》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电磁脉冲干扰问题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在军事、航空、航天、电力等重要领域,电磁脉冲的抗扰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有效应对电磁脉冲的干扰,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MARX发生器的电磁脉冲抗扰系统设计,并对其应用进行了详细阐述。

二、MARX发生器简介MARX发生器是一种脉冲形成网络,具有高能量、高重复频率和短脉冲宽度等特点。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级联的电容器组和触发开关,将低电压的脉冲信号逐步累加,形成高电压、大电流的电磁脉冲。

MARX发生器在电磁脉冲产生和传输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是电磁脉冲抗扰系统的关键部件。

三、电磁脉冲抗扰系统设计1. 系统架构基于MARX发生器的电磁脉冲抗扰系统主要包括MARX发生器、脉冲传输系统、抗扰装置和控制系统。

其中,MARX发生器负责产生电磁脉冲,脉冲传输系统负责将电磁脉冲传输到抗扰装置,抗扰装置负责对电磁脉冲进行抗扰处理,控制系统则负责整个系统的控制和协调。

2. 工作原理系统工作时,MARX发生器产生电磁脉冲,通过脉冲传输系统传输到抗扰装置。

抗扰装置采用先进的滤波、放大、整形等技术,对电磁脉冲进行抗扰处理,以消除或降低电磁脉冲的干扰。

控制系统则根据实际需求,对系统进行控制和调节,以实现最佳抗扰效果。

四、系统应用1. 军事领域应用在军事领域,电磁脉冲抗扰系统可以用于保护军事设施、武器系统和军事通信等。

通过采用基于MARX发生器的电磁脉冲抗扰系统,可以有效地抵御敌方电磁脉冲的干扰,保障军事设施和武器系统的正常运行。

2. 航空、航天领域应用在航空、航天领域,电磁脉冲抗扰系统可以用于保护飞机、卫星等航空器的电子设备。

通过采用基于MARX发生器的电磁脉冲抗扰系统,可以有效地防止雷电、静电等电磁脉冲对航空器电子设备的干扰,保障航空器的安全运行。

3. 电力领域应用在电力领域,电磁脉冲抗扰系统可以用于保护电力设备和电力系统。

通过采用基于MARX发生器的电磁脉冲抗扰系统,可以有效地抵御电网故障、雷电等产生的电磁脉冲对电力设备和电力系统的干扰,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DSP系统中的EMC和EMI的解决方案

DSP系统中的EMC和EMI的解决方案

DSP系统中的EMC和EMI的解决方案一、DSP系统中的EMC问题在DSP系统中,EMC问题主要表现为电磁发射和电磁抗扰。

电磁发射是指系统产生的电磁信号泄漏到周围环境中,可能对其他设备和系统产生干扰。

电磁抗扰是指外部电磁信号干扰系统内部,可能导致系统性能下降或失效。

为了解决DSP系统中的EMC问题,需要采取如下解决方案:1.合理的电路布局和屏蔽设计:合理的电路布局可以减少电磁信号在电路板上的传播路径,从而减少电磁辐射。

同时,采用适当的屏蔽材料和屏蔽设计,可以有效地防止外部电磁信号的干扰。

2.使用合适的滤波器:在电源线、信号线和数据线上使用合适的滤波器可以防止电源干扰和信号传输中的干扰。

例如,使用滤波器可以减少电源线上的纹波电压,从而减少电磁辐射。

3.地线设计:合理的地线设计可以减少回路参考电位差,从而减少电磁辐射和电磁抗扰。

在DSP系统中,应尽量减少接地回路的长度、宽度和面积,避免形成大回路。

4.合理的阻抗匹配和屏蔽接地:在接口电路设计中,应注意阻抗匹配,避免信号反射引起的电磁辐射。

同时,采用合适的屏蔽接地可以减少信号的传输损耗和干扰。

5.合理的电源设计:在电源线路设计中,应采取合适的电源滤波电路和稳压电路,以减少电源干扰和纹波电压。

二、DSP系统中的EMI问题EMI问题是指外部电磁信号对DSP系统产生的干扰。

为了解决DSP系统中的EMI问题,需要采取如下解决方案:1.合理的信号线布局和屏蔽设计:合理布局信号线可以减少信号和干扰源之间的距离和耦合。

采用合适的屏蔽材料和屏蔽设计,可以防止外部电磁信号对信号线的干扰。

2.合理的地线设计:合理的地线设计可以降低信号线和干扰源之间的串扰。

在DSP系统中,应尽量将信号线和地线分离,并采取合适的地线引出和接地方式,以减少串扰。

3.合理的滤波器设计:在输入输出接口处使用合适的滤波器可以减少外部干扰信号的传播和干扰。

例如,使用低通滤波器可以滤除高频噪声和干扰。

4.合适的屏蔽措施:在输入输出接口处采取合适的屏蔽措施可以减少外部干扰信号的传播和干扰。

DSP系统中电磁兼容问题的技术研究

DSP系统中电磁兼容问题的技术研究
t h e DS P s y s t e m c i r c u i t . Ke y wo r d s : e l e c t r o ma g n e t i c c o mp a t i b i l i t y ; i n t e r f e r e n c e ; DS P s y s t e m
王 静 ,陈伟 , 刘 志 东 ,谭 小鹏
( 1 .西 安应 用光 学研 究 所 ,西 安 7 1 0 0 6 5 ;2 .中 国 电子 科技 集 团第 2 O研 究所 ,西 安 7 1 0 0 6 8 )
摘 要 :随 着 电子 线路 和 电子设备 的广 泛应 用 ,电磁 兼容 问题 越 来越 突 出。针 对 此 问题 ,对 数 字信 号处 理 ( d i g i t a l s i g n a l p r o c e s s i n g , DS P ) 电路 设计 中的 电磁 兼 容 问题进 行研 究 。根据 DS P系统 中硬 件和 软件 的 电磁 兼容 干扰 的产 生 和 特 点 ,指 出如何 从 硬件 和软 件 2 方 面 来消 除 电磁 兼 容 的干扰 。该 研 究可 为 D S P系统 电路设 计提 供 有效 的技 术 支持 。 关键 词 :电磁 兼容 ; 干扰 ;DS P系统
岳 工 自 动 化
・3 6・ O ̄ d na nc e I n d us t r y Au t o ma t i o n
2 0 l 3 — 0l
3 2 ( 1 )
do i :1 0. 7 6 9 0 / b g z d h . 2 01 3. 01 . 01 1
DS P系统 中 电磁 兼 容 问题 的技术 研 究
e l e c t r o ma g n e t i c c o mpa t i b i l i t y i n t e r f e r e nc e i n h a r d wa r e a n d s o f t wa r e o f DS P s y s t e m ,pu t f o r wa r d s t h e me t h o d f o r e l i mi n a t i n g e l e c t r o ma g n e t i c c o mpa t i b i l i t y i n h a r d wa r e a n d s o f t wa r e . Th e r e s e a r c h p r o v i d e s e f f e c t i v e t e c h n i c a l s u p p o r t or f

基于DSP的静电除尘用三相电源的研制

基于DSP的静电除尘用三相电源的研制

图1 三相电源主电路结构图2 三相电源结构框图2011.337相正半波从正向负过零点时,Uac>0。

此时T1由于仍承受正电压不会关断,只有当T3导通后T1才会承受反向电压关断。

(3)90°≤α<150°时,电路处两个晶闸管导通或无晶闸管导通的状态。

例如:T6在电压由负变正后才关断,这是因为Uac>0,T1、T6承受正向压降仍处于导通状态,只有等到Uac=0后T6才受反压关断。

每个晶闸管的导通角分为相隔的两个部分,分别为150°-α,所以每个晶闸管导通角合为300°-2α。

(4)150°≤α时,电路处于一个晶闸管导通或者无晶闸管导通状态,所以阻性负载时的移相范围是载时,晶闸管触发角的移相范围是90°≤α<150°。

但是实际负载(变压器一次侧)是阻感性负载,此时晶闸管的触发角移相范围和电阻和电感的相量夹角有关,如果夹角为φ,则其移相范围是φ≤α<150°。

基于DSP的三相电源控制系统 静电除尘用三相电源控制策略三相硅整流变压器二次侧输出的负高压一般接到ESP本体里曲率半径较小的阴极线上,然后与本体里另一个曲率半径很大的阳极板构成非均匀电场产生电晕放电,电晕放电时产生的大量正、负离子依附在粉尘上,然后带电粉尘在电场作用力下向阳极板移动以起到收尘作用。

但是当阴阳极间的绝缘介质被负高压击穿后会产生火花,此时相当于整流变压器负载(a) 程序主体流程图 (b) 火花处理部分流程图图3 三相电源控制部分软件流程图上结合静电除尘场合的特点,提出了三相电源控制策略和软件实现,最后。

由于本文中静电除尘用三相电源的控制策略和设计重点均是以实际产品开发为目标提出的,所以对于同类产品的开发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1] 蒋峰,吴雷等.基于DSP的智能数字三相交流调压调功器的研制 [J].电力电子技术,2007,41(11):74-76.[2] 毛涛涛,邱瑞昌.单片机控制的静电除尘电源调压系统[J].单片机开发与应用,2009,25(22):74-76.[3] 陈坚. 电力电子学-电力电子变换和控制技术[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4] 万山明. TMS320F281xDSP原理及应用实例[[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5]卜建平. 静电对家电制造的影响以及设计预防[J]. 电子产品世界, 2010.06(c) 导通角为150度时单相负载侧电压波形 (d) 输出直流电压波形图4实验结果(a) 导通角为90度时单相负载侧电压波形 (b) 导通角为120度时单相负载侧电压波形。

基于DSP的电力电子技术研究

基于DSP的电力电子技术研究

基于DSP的电力电子技术研究电力电子技术是一门应用广泛的领域,它通过研究和应用电子器件和系统,使电能能够以高效率、可控、稳定的方式进行转换、传输和分配。

近年来,随着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基于DSP的电力电子技术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探讨基于DSP的电力电子技术的研究现状、应用和发展趋势。

一、背景介绍电力电子技术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电能转换、调节和控制等方面。

传统的电力电子技术主要依赖于模拟控制和硬件设计,但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的发展,基于DSP的电力电子技术开始崭露头角。

二、DSP在电力电子技术中的应用1. 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优势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是一种专门用于数字信号处理的微处理器。

相比于传统的模拟信号处理器,DSP在处理速度、精度和算法复杂度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在电力电子技术中,DSP可以用来处理和分析电力信号、控制电力装置,实现高效能量转换和优化控制。

2. 电力电子变换器的DSP控制电力电子变换器是电力电子技术的核心设备之一,其主要作用是将输入电源的电能转换为需要的输出电能,例如直流/交流变换器、交流/交流变换器等。

利用DSP控制电力电子变换器可以实现对输出电压、频率和电流的精确调节和控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系统稳定性。

3. DSP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如智能电网、电力质量监测、电力调度等领域。

通过利用DSP技术,可以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和负载特性,进行负荷预测和优化调度,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

三、基于DSP的电力电子技术的挑战和发展趋势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DSP的电力电子技术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DSP硬件性能的限制可能会限制其在高功率和高频率电力电子设备中的应用。

其次,电力电子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DSP算法的实时性和鲁棒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静电放电电磁脉冲的电磁干扰分析的开题报告

静电放电电磁脉冲的电磁干扰分析的开题报告

静电放电电磁脉冲的电磁干扰分析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的依赖越来越大。

然而,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受到电磁干扰的影响,从而导致设备或系统的故障或失效。

其中,静电放电和电磁脉冲是常见的电磁干扰源之一。

因此,对静电放电和电磁脉冲的电磁干扰进行分析和研究,对于提高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选题意义静电放电是静电学的基本现象之一,是指由于电荷的积累而引起的电子流动。

静电放电会产生高电压电场和电磁场,从而对周围的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造成干扰。

电磁脉冲是由于高能电子和离子的运动而产生的电磁波,具有高能量、宽频带和短脉冲等特点,也会对周围的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造成强烈的干扰。

因此,对静电放电和电磁脉冲的电磁干扰进行研究,可以为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提升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为针对静电放电和电磁脉冲的电磁干扰进行分析和研究。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静电放电和电磁脉冲的产生机理分析;2. 静电放电和电磁脉冲对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的干扰特点分析;3. 静电放电和电磁脉冲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4. 针对静电放电和电磁脉冲的抗干扰技术研究。

本研究主要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利用计算机软件对静电放电和电磁脉冲的电磁场分布进行模拟分析,并通过实验验证数值模拟结果的正确性。

同时,通过分析静电放电和电磁脉冲的干扰特点,研究针对性的抗干扰技术,并结合实际应用进行验证。

四、预期结果和意义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的不断拓展,静电放电和电磁脉冲的电磁干扰将会越来越普遍。

本研究通过对静电放电和电磁脉冲的电磁干扰进行分析和研究,可以为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提升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同时,本研究还能对静电放电和电磁脉冲的产生机理和干扰特点有更深入的认识,为相关应用领域提供基础研究支撑。

DSP原理及应用技术研究综述

DSP原理及应用技术研究综述

DSP原理及应用技术研究综述于靖涛; 王月猛; 孙莹【期刊名称】《《电子世界》》【年(卷),期】2019(000)016【总页数】2页(P87-88)【作者】于靖涛; 王月猛; 孙莹【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珠海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引言:DSP技术是当今信息技术学科的热门领域之一,DSP芯片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不论在工业控制、汽车电子、移动通信或是消费类电子产品等诸多领域都能发现DSP技术的身影,且普及程度不断扩大和加深,DSP技术也日益平民化,越来越多的工程技术人员研究和应用DSP技术。

1 DSP的发展历程DSP发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70年代提出理论和基本的算法;第二阶段80年代推出产品,1982年,世界上生产出第一枚DSP芯片,DSP技术获得了快速发展,其运算速度越来越快,集成度和性价比不断提高,功耗也不断下降;第三阶段90年代DSP技术飞速发展,TI公司相继推出了第四代和第五代DSP芯片,其运算速度大幅度提升,把DSP芯片与外围元件完美集成在一片芯片上;第四阶段21世纪开始,随着计算机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促使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将DSP技术在更多领域、更多平台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2 DSP系统2.1 DSP系统的构成和工作过程一个典型的DSP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抗混叠滤波器、数据采集A/D转换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A转换器和低通滤波器等。

DSP系统的工作过程:将输入信号X(t)经过抗混叠滤波,滤掉高于折叠频率的分量,以防止信号频谱的混叠;经过采样和A/D转换器,将滤波后的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X(n);数字信号处理器对X(n)进行处理,得数字信号y(n);经D/A转换器,将y(n)转换成模拟信号;经低通滤波器,滤除高频分量,得到平滑的模拟信号y(t)。

图1 典型的DSP系统构成框图2.2 DSP系统的设计过程DSP系统的设计开发过程一般分为6个阶段:需求分析、DSP体系结构设计、软硬件设计、软硬件调试、系统集成调试和系统集成测试。

高速DSP系统的电路板级电磁兼容性设计-设计应用

高速DSP系统的电路板级电磁兼容性设计-设计应用

高速DSP系统的电路板级电磁兼容性设计-设计应用0 引言印制线路板(PCB)提供电路元件和器件之间的电气连接,是各种电子设备基本的组成部分,它的性能直接关系到电子设备质量的好坏。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各种电子产品经常在一起工作,它们之间的干扰越来越严重,所以电磁兼容问题成为一个电子系统能否正常工作的关键。

同样,随着PCB的密度越来越高,PCB设计的好坏对电路的干扰及抗干扰能力影响很大。

要使电子电路获得性能,除了元器件的选择和电路设计之外,良好的PCB布线在电磁兼容性中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随着高速DSP技术的广泛应用,相应的高速DSP的PCB设计就显得十分重要。

由于DSP是一个相当复杂、种类繁多并有许多分系统的数、模混合系统,所以来自外部的电磁辐射以及内部元器件之间、分系统之间和各传输通道间的串扰对DSP及其数据信息所产生的干扰,已严重地威胁着其工作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据统计,干扰引起的DSP事故占其总事故的90%左右。

因此设计一个稳定、可靠的DSP系统,电磁兼容和抗干扰至关重要。

1 DSP的电磁干扰环境电磁干扰的基本模型由电磁干扰源、耦合路径和接收机3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电磁干扰源包含微处理器、微控制器、静电放电、瞬时功率执行元件等。

随着大量高速半导体器件的应用,其边沿跳变速率非常快,这种电路可以产生高达300 MHz的谐波干扰。

耦合路径可以分为空间辐射电磁波和导线传导的电压与电流。

噪声被耦合到电路中的简单方式是通过导体的传递,例如,有一条导线在一个有噪声的环境中经过,这条导线通过感应接收这个噪声并且将其传递到电路的其他部分,所有的电子电路都可以接收传送的电磁干扰。

例如,在数字电路中,临界信号容易受到电磁干扰的影响;模拟的低级放大器、控制电路和电源调整电路也容易受到噪声的影响。

2 DSP电路板的布线和设计良好的电路板布线在电磁兼容性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一个拙劣的电路板布线和设计会产生很多电磁兼容问题,即使加上滤波器和其他元器件也不能解决这些问题。

基于DSP的电磁脉冲模拟器控制系统

基于DSP的电磁脉冲模拟器控制系统

基于DSP 的电磁脉冲模拟器控制系统闫 哲,毕晓亮,高俊山(哈尔滨理工大学 自动化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摘 要:本文在分析了电磁脉冲模拟器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采用TMS320LF2407A数字信号处理器实现对电磁脉冲模拟器的控制;通过合理的硬件设计实现了对模拟器开关、输入按键、LED状态显示等的自动控制,触发器的时序控制设计保证了电磁发射的连续性,这些都弥补了传统模拟器手动操纵的缺陷。

关键词:电磁脉冲模拟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时序控制中图分类号:TP39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241(2009)02-0063-04Control of the Electromagnetic Pulse Simulator Based on DSPYAN Zhe, BI Xiao-liang, GAO Jun-shan(Hae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of Automation, Haerbin 150080 China)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trol system of the Electromagnetic Pulse Simulator(EMP) based on the TMS320LF2407A.It is a sequence control system. The hardware of the system is also presented.Key Words: electromagnetic pulse simulator; DSP; sequence control收稿日期:2008-09-251 引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电磁干扰从超低频到微波波段,无孔不入地辐射或传导至运行中的电子设备或系统以及周围的环境并对其产生影响[1] [2]。

电磁脉冲干扰下的集成电路防护技术研究

电磁脉冲干扰下的集成电路防护技术研究

电磁脉冲干扰下的集成电路防护技术研究电磁脉冲(Electromagnetic Pulse,简称EMP)是一种高能量电磁辐射,它可以对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造成严重的干扰甚至破坏。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国家安全形势的变化,电磁脉冲干扰对集成电路的防护技术研究成为当务之急。

一、引言随着电磁脉冲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设备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电磁脉冲干扰的威胁也愈发严峻。

特别是在军事、能源、金融等领域,电磁脉冲攻击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因此,集成电路的防护技术研究对于确保国家安全和电子设备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二、电磁脉冲干扰的原理电磁脉冲干扰是指由高能电磁脉冲辐射引起的设备功能障碍或破坏。

电磁脉冲干扰的主要特点是宽带和高能量,能够对集成电路产生破坏性影响。

它的主要来源包括核爆炸、雷击、恶意电磁脉冲武器等。

电磁脉冲通过电磁感应和电磁辐射作用于集成电路,产生感应电流和感应电压,破坏电子器件的正常工作状态,导致设备故障或者数据丢失、损坏。

三、集成电路防护技术的发展现状为了防止电磁脉冲对集成电路的损害,国内外学者和工程师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逐渐形成了集成电路防护技术的体系。

目前,主要的防护技术包括物理屏蔽、电路设计技术和工艺改进技术等。

物理屏蔽是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防护技术之一,通过合理的屏蔽结构和材料选择,能够实现对电磁脉冲的屏蔽作用。

例如,在设计电路的时候采用金属外壳或者金属屏蔽罩来防止电磁脉冲的侵入。

电路设计技术通过选择合适的电磁脉冲抵抗器件、优化电磁脉冲响应电路等手段来提高集成电路的抗干扰能力。

通过在设计阶段考虑到电磁脉冲对电路的影响,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小干扰,可以有效地降低电磁脉冲干扰的风险。

工艺改进技术是在集成电路制造过程中采用特殊的工艺或设备,增加电路的防护能力。

例如,在铜电路板表面加装金属屏蔽层,提高电磁脉冲的抵抗能力。

此外,还可以采用特殊的材料和结构设计来改善集成电路的防护性能。

四、集成电路防护技术研究的挑战尽管目前集成电路防护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挑战需要克服。

DSP通信系统的静电放电电磁脉冲敏感性研究

DSP通信系统的静电放电电磁脉冲敏感性研究

第25卷增刊北京理工大学学报V01.25Suppl.2005年9月TransactionsofBeijingInstituteofTechnologySep.2005文章编号:1001-0645(2005)增刊-092-04DSP通信系统的静电放电电磁脉冲敏感性研究宋学君1’2,刘尚合2,张希军2,魏明2(1.河北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16:2.军械工程学院静电与电磁防护研究所,河北,石家庄050003)摘要:选用可编程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和单片微控制器(SCM)等组成CAN总线通信系统,采用人体-金属静电模型,利用静电放电模拟器对水平耦合板、垂直耦合板放电,对该DSP通信系统进行了静电放电电磁脉冲(ESDEMP)辐照效应实验研究,得出了该DSP通信系统出现“死机”故障的ESD敏感电压值.实验表明,靠近DSP芯片一侧比靠近SCM一侧更易受到静电放电电磁脉冲的干扰.关键词:数字信号处理器;静电电磁脉冲;电磁敏感性中图分类号:0441文献标识码:AResearchonElectrostaticElectromagneticPulsesSusceptibilityofDSPCommunicationSystemSONGXue-junl一,LIUShang—he2,ZHANGXi-jun2,WEIMin92(1.CollegeofPhysicsScienceandInformationEngineering,HebeiNormalUniversity,Shijiazhuang,Hebei050016,China;2.ElectrostaticandElectromagneticProtectionResearchInstitute,MechanicalEngineeringCollege,Shijiazhuang,Hebei050003,China)Abstract:Diigitalsignalprocessor(DSP),oneofkeytechnologiesofdigitalsignalprocessingengineeringpractice,isnowprevalentthroughalmostlevelsofinformationtechnologies.Itislowcost,lowpowerandtherealtimedigitalsignalhandlingabilityofhighperformance.TheEUT(equipmentundertest)isaCANbuscommunicationsystemwhichconsistsofaDSPTMS320LF2407andasinglechipmicrocontroller(SCM)etc.TheelectrostaticsusceptibilityonthesystemisstudiedviathedischargeoftheESDgenerator(bodymetalmodel)toacouplingplane.TheeffectsofESDEMPontheDSPsystemarediscussed.comparedandanalyzed.Keywords:digitalsignalprocessor:ESDEMP;electrostaticsusceptibility静电放电过程中形成的高电压、强电场、瞬时大电流往往伴随有强的电磁辐射,在其附近产生的静电放电电磁脉冲具有很高的峰值和很陡的上升沿,对各种微电子系统形成很强的电磁干扰….在各种电磁脉冲危害源中,静电放电是一种常见的近场危害源,它不仅可以造成电子设备的严重干扰和损收稿日期:2005-06—22基金项目:围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50237040)作者简介:宋学村(1963--).女.博Ij.副教授.E-ma伤,而且还可能形成潜在性失效,使电子设备的工作可靠性降低,引发重大事故.集成电路是微电子技术的核心,其集成度的提高和功耗的降低使其具有较高的电磁敏感性和电磁易损性.随着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在高性能信息处理系统、通信系统中的广泛应用,确定它们在静电放电电磁脉冲增刊宋学君等:DSP通信系统的静电放电电磁脉冲敏感性研究93(ESDEMP)作用下的电磁敏感性,对于电路设计、芯片选择及进行抗静电能力研究具有重要意义.TMS320LF2407芯片具有低成本、低功耗、高性能的实时数字信号处理能力,采用并行机制、流水线操作式总线结构(一般计算机采用单总线结构),片内具有独立的硬件加法器和乘法器,允许CPU同时访问程序指令和存储数据.该芯片可以支持高达30]Vli--Iz的CPU时钟、片内含有32l(B的闪存FLASH/16路A/D转换、双事件管理器(EVA/EVB)、可进行死区编程的PWM以及看门狗电路,另外还有许多片内外设,具有强大的外部通信接口,便于构成大的控制系统,特别适用于运动系统的全数字化控制【2J.单片微控制器(SCM)/3+‘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生产过程控制和智能化仪器仪表等领域.作者选用目前广泛应用的通用可编程数字信号处理器(DSP)TMS320LF2407芯片和单片微控制器(SCM)80C196及其他外围元器件组成的CAN总线通信系统作为实验对象,进行了ESDEMP辐照效应实验研究,为进一步研究DSP系统的防护加同技术提供依据.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DSP总线通信系统的ESDEMP敏感性实验属于系统电路效应实验,由于DSP系统较复杂,很难进行良好的隔离,因此,实验采用了辐照法.依据的测试标准为国际电工委员会发布的IEC61000—4.2《静电放电抗扰度测试,2001年版》新标准,该标准给出了实验室台式实验装置pj,主要用于电力、电子设备的静电放电抗扰度测试实验.在测试中,辐射场的作用是通过ESD模拟器对水平或垂直耦合板的间接放电模拟的.实验时,将被测试件(EUT)放置在水平耦合板上,并用绝缘板与之隔离,使EUT直接暴露在静电放电辐射场中,实验配置如图1所示.静电放电模拟器选用日本NoiseKenESS.200AX模拟器.模拟器输出电压为0.2~30kV.从结构上讲,其储能电容、放电电阻、高压继电器与放电电极很靠近,使得放电的重复性较高.其中电流波形采用的是对设备要求更加严格的人体.金属模型(bodymetalmodel,BMM)的放电电流波形.水平耦合板放电时,将ESD模拟器置于距受试设备10cm处与水平耦合板处于同一水平面,对水平板的侧边每次施加10个脉冲,间隔为lS连续放图1台式实验设备布黄不总图Fig.1Experimentalset-upfortable-toplaboratorytests电:垂直耦合板放电时,将被测试件置于距垂直耦合板10cm处,用模拟器对垂直耦合板的一个垂直边每次施加10个脉冲、间隔1S连续放电。

DSP系统抗电磁干扰的方法

DSP系统抗电磁干扰的方法

DSP系统抗电磁干扰的方法
陈秀娟
【期刊名称】《机械与电子》
【年(卷),期】2006(000)007
【摘要】针对实际应用DSP系统时,常见的电源干扰、传输线效应和强电干扰等问题,根据其产生的机理和影响,对DSP系统提出了电磁兼容性设计,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总页数】3页(P70-72)
【作者】陈秀娟
【作者单位】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贵州,贵阳,55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19
【相关文献】
1.一种抗电磁干扰型控制电缆硅橡胶护套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 [J], 魏善恒
2.抗电磁干扰的无人机GPS/INS组合导航方法 [J], 唐泽亮;吴永明
3.导航设备抗电磁干扰方法的研究 [J], 郑秀成; 马利双; 霍权; 郑智维
4.局部放电特高频检测装置抗电磁干扰性能的量化评估方法研究 [J], 邹阳; 周求宽; 刘明军; 唐志国; 张达
5.引信电子安全系统抗电磁干扰隔离距离和金属屏蔽防护计算方法 [J], 郑松;展学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EMC技术在DSP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EMC技术在DSP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EMC技术在DSP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张寅孩;刘维霞;杨俊秀【摘要】本文深入细致地分析了DSP控制系统的信号完整性问题,从PCB设计和软件设计两方面,提出电磁兼容性设计的方案.在教学过程中增加该实例的讲解,使得抽象的电磁兼容理论具体化.这样,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扩展,对电磁兼容理论的理解会更加透彻,电磁兼容性设计的能力也会相应提高.【期刊名称】《电气电子教学学报》【年(卷),期】2010(032)006【总页数】3页(P55-57)【关键词】电磁兼容;电磁干扰;信号完整性【作者】张寅孩;刘维霞;杨俊秀【作者单位】浙江理工大学,信息电子学院,浙江,杭州,310018;浙江理工大学,信息电子学院,浙江,杭州,310018;浙江理工大学,信息电子学院,浙江,杭州,31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92电磁兼容EMC是电子、电气设备或系统的一种重要技术性能。

所谓电磁兼容性是指设备或系统能在所处的电磁环境中正常工作,同时又不对该环境中的其他任何事物构成干扰的能力。

基于DSP的控制系统是一个高速复杂的数模混合系统,在工业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干扰,使得系统不能正常运行。

同时,DSP系统又不可避免地向外辐射电磁波,对周围的电子设备产生干扰。

因此,抑制系统的电磁干扰,提高系统电磁兼容性,成为设计DSP 控制系统必须考虑的因素[1]。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EMC的理解不够透彻,对EMC设计了解太少。

本文旨在通过对DSP控制系统中EMC设计实例的分析,加深学生对电磁兼容技术的理解。

1 电磁兼容技术电磁兼容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电磁干扰EMI和电磁耐受性EMS,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电磁兼容问题主要从传导和辐射两方面进行分析。

电子系统电磁兼容设计的目标就是找到一种性价比最优的方式,来降低受试设备[2]EUT对外发射的电磁干扰强度,并提高受试设备自身的电磁干扰耐受性。

无论是复杂的系统还是简单的电子元件,任何一个电磁干扰的产生都必须具备三要素[3]:电磁干扰源、传播途径和敏感设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5卷增刊北京理工大学学报V01.25Suppl.2005年9月TransactionsofBeijingInstituteofTechnologySep.2005文章编号:1001-0645(2005)增刊-092-04DSP通信系统的静电放电电磁脉冲敏感性研究宋学君1’2,刘尚合2,张希军2,魏明2(1.河北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16:2.军械工程学院静电与电磁防护研究所,河北,石家庄050003)摘要:选用可编程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和单片微控制器(SCM)等组成CAN总线通信系统,采用人体-金属静电模型,利用静电放电模拟器对水平耦合板、垂直耦合板放电,对该DSP通信系统进行了静电放电电磁脉冲(ESDEMP)辐照效应实验研究,得出了该DSP通信系统出现“死机”故障的ESD敏感电压值.实验表明,靠近DSP芯片一侧比靠近SCM一侧更易受到静电放电电磁脉冲的干扰.关键词:数字信号处理器;静电电磁脉冲;电磁敏感性中图分类号:0441文献标识码:AResearchonElectrostaticElectromagneticPulsesSusceptibilityofDSPCommunicationSystemSONGXue-junl一,LIUShang—he2,ZHANGXi-jun2,WEIMin92(1.CollegeofPhysicsScienceandInformationEngineering,HebeiNormalUniversity,Shijiazhuang,Hebei050016,China;2.ElectrostaticandElectromagneticProtectionResearchInstitute,MechanicalEngineeringCollege,Shijiazhuang,Hebei050003,China)Abstract:Diigitalsignalprocessor(DSP),oneofkeytechnologiesofdigitalsignalprocessingengineeringpractice,isnowprevalentthroughalmostlevelsofinformationtechnologies.Itislowcost,lowpowerandtherealtimedigitalsignalhandlingabilityofhighperformance.TheEUT(equipmentundertest)isaCANbuscommunicationsystemwhichconsistsofaDSPTMS320LF2407andasinglechipmicrocontroller(SCM)etc.TheelectrostaticsusceptibilityonthesystemisstudiedviathedischargeoftheESDgenerator(bodymetalmodel)toacouplingplane.TheeffectsofESDEMPontheDSPsystemarediscussed.comparedandanalyzed.Keywords:digitalsignalprocessor:ESDEMP;electrostaticsusceptibility静电放电过程中形成的高电压、强电场、瞬时大电流往往伴随有强的电磁辐射,在其附近产生的静电放电电磁脉冲具有很高的峰值和很陡的上升沿,对各种微电子系统形成很强的电磁干扰….在各种电磁脉冲危害源中,静电放电是一种常见的近场危害源,它不仅可以造成电子设备的严重干扰和损收稿日期:2005-06—22基金项目:围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50237040)作者简介:宋学村(1963--).女.博Ij.副教授.E-ma伤,而且还可能形成潜在性失效,使电子设备的工作可靠性降低,引发重大事故.集成电路是微电子技术的核心,其集成度的提高和功耗的降低使其具有较高的电磁敏感性和电磁易损性.随着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在高性能信息处理系统、通信系统中的广泛应用,确定它们在静电放电电磁脉冲增刊宋学君等:DSP通信系统的静电放电电磁脉冲敏感性研究93(ESDEMP)作用下的电磁敏感性,对于电路设计、芯片选择及进行抗静电能力研究具有重要意义.TMS320LF2407芯片具有低成本、低功耗、高性能的实时数字信号处理能力,采用并行机制、流水线操作式总线结构(一般计算机采用单总线结构),片内具有独立的硬件加法器和乘法器,允许CPU同时访问程序指令和存储数据.该芯片可以支持高达30]Vli--Iz的CPU时钟、片内含有32l(B的闪存FLASH/16路A/D转换、双事件管理器(EVA/EVB)、可进行死区编程的PWM以及看门狗电路,另外还有许多片内外设,具有强大的外部通信接口,便于构成大的控制系统,特别适用于运动系统的全数字化控制【2J.单片微控制器(SCM)/3+‘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生产过程控制和智能化仪器仪表等领域.作者选用目前广泛应用的通用可编程数字信号处理器(DSP)TMS320LF2407芯片和单片微控制器(SCM)80C196及其他外围元器件组成的CAN总线通信系统作为实验对象,进行了ESDEMP辐照效应实验研究,为进一步研究DSP系统的防护加同技术提供依据.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DSP总线通信系统的ESDEMP敏感性实验属于系统电路效应实验,由于DSP系统较复杂,很难进行良好的隔离,因此,实验采用了辐照法.依据的测试标准为国际电工委员会发布的IEC61000—4.2《静电放电抗扰度测试,2001年版》新标准,该标准给出了实验室台式实验装置pj,主要用于电力、电子设备的静电放电抗扰度测试实验.在测试中,辐射场的作用是通过ESD模拟器对水平或垂直耦合板的间接放电模拟的.实验时,将被测试件(EUT)放置在水平耦合板上,并用绝缘板与之隔离,使EUT直接暴露在静电放电辐射场中,实验配置如图1所示.静电放电模拟器选用日本NoiseKenESS.200AX模拟器.模拟器输出电压为0.2~30kV.从结构上讲,其储能电容、放电电阻、高压继电器与放电电极很靠近,使得放电的重复性较高.其中电流波形采用的是对设备要求更加严格的人体.金属模型(bodymetalmodel,BMM)的放电电流波形.水平耦合板放电时,将ESD模拟器置于距受试设备10cm处与水平耦合板处于同一水平面,对水平板的侧边每次施加10个脉冲,间隔为lS连续放图1台式实验设备布黄不总图Fig.1Experimentalset-upfortable-toplaboratorytests电:垂直耦合板放电时,将被测试件置于距垂直耦合板10cm处,用模拟器对垂直耦合板的一个垂直边每次施加10个脉冲、间隔1S连续放电。

完成对DSP系统的一次辐照实验称为一次冲击,若被测试件有一次出现异常(如该DSP系统非正常中断、跳转或死机等),则视为EUT受到干扰.水平耦合板、垂直耦合板放电时,耦合板接地电阻为lMQ,由于耦合板对地的电容为分布电容,因此接地点和放电点组合不同,放电时产生的电磁场也不相同【4I.另外,为了比较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芯片和单片微控制器芯片对静电放电电磁脉冲的敏感性,选择不同放电点的ESDEMP对DSP通信系统进行放电实验,放电点选择在距印刷电路板边沿10cm处,在其周围共选取8个典型位置作为放电点,各点的选取如图2所示.图2不同放电点和接地点示意图Fig.2Sketchmapofpositiongroundingterminalpointanddischargepoint2实验结果及分析2.1实验结果在每一放电点采用3次冲击,每次冲击为10个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第25卷连续脉冲,间隔1S,在不同放电电压和不同电压极性下,对DSP系统进行ESDEMP效应实验.由于没有进行静电放电辐射场峰值场强的标定,所以在对DSP总线通信系统进行ESDEMP辐照效应试验时,以静电放电模拟器的放电电压表示.表1和表2分别给出了ESD模拟器对水平耦合板、垂直耦合板表1HCP放电系统“死机”时的最小放电电压Tab.1TheminimumdischargevoltagesofESDtoHCPwhenthesystem“freeze”表2对VCP放电系统“死机”时的最小放电电压Tab.2TheminimumdischargevoltagesofESDto。

VCPwhenthesystem“freeze’’放电时,系统出现“死机”故障时的最小正极性、负极性静电放电电压.表3给出了ESD模拟器水平耦合板负极性静电放电时,系统出现异常但不表3HCP负极性放电时系统出现的最小放电电压值Tab.3ThenegativeminimumdischargevoltagesofESDtoHCPwhenthesystemfailure一定出现“死机”故障的最小静电放电电压.实验环境为:温度15oC:湿度56.4%.2.2结果及分析①与ESD模拟器正极性放电相比,DSP总线通信系统对ESD负极性放电更为敏感,“死机”时ESD模拟器的最小负极性电压为一2.5kV.②与垂直耦合板放电比较,ESD模拟器对水平耦合板放电时DSP系统更易受到ESDEMP干扰.R.Zaridze、S.Frei等人对HCP和VCP两种情况下的ESD辐射场进行了定量测量,测量结果表明,在受试设备10cm处,VCP放电时产生的磁场峰值是HCP放电时的1/5[5,6J,这也说明了对HCP放电时DSP系统更敏感的原因.③被测试DSP系统的静电放电敏感性与ESD放电点的选取有关.各放电点对耦合板接地点的分布电容不同对测试结果有影响,但可以忽略.对同一芯片,其静电放电敏感性位置是不同的,对电子系统而言,不同元器件的静电放电敏感性不同使得整个系统的静电敏感位置不同.④该DSP总线通信系统中靠近DSP芯片一侧更易受到静电放电电磁脉冲的干扰,这说明DSP芯片的静电放电敏感性比单片微控制器SCM芯片的静电放电敏感性强.DSP芯片有144个管脚,集成度很高,加工工艺使得芯片内部的连线变得很细,线间距离很短,输入信号电压的范围为0--一3.6V,CPU时钟高达30MHz,3.3v低电压供电,采用高性能静态CMOS技术,因此ESDEMP很容易由芯片的管脚及与其相连的连接线(相当于接收电磁脉冲的高效率天线)导入CPU内部,使CPU内部的程序指针计数器PC内容改变,引起程序的非正常跳转,导致“死机”.3结束语“死机”是系统在实际应用中最容易出现的一种故障现象,也是最为严重的~种故障,它可使整机处于瘫痪状态,只有通过人工复位才能使其恢复正常.作者对DSP芯片与SCM芯片构成的CAN总线通信系统进行了ESDEMP辐照效应实验研究,得出了DSP系统出现“死机”故障的ESD敏感电压值,并进行了“死机”机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①与正极性放电相比,DSP系统对ESD负极性放宅更为敏感;②与垂直耦合板放电比较,ESD模拟器对水平耦合板放电时,DSP系统的ESD敏感电压更低:③被测试DSP系统的静电放电敏感性与增刊宋学君等:DSP通信系统的静电放电电磁脉冲敏感性研究95ESD放电点的选取有关:④DSPMS320LF2407芯【3】片的静电放电敏感性比单片微控制器(SCM)80C196芯片的静电放电敏感性强.为了减小ESD电磁脉冲对DSP系统的影响,DSP芯片的外部时钟【4】频率不宜太高,这样可以减少外部线间干扰,容易PCB,布线.在一般系统中尽量不片外扩展程序和数据存储器,从而提高DSP系统抗ESDEMP的能力.另外系统硬件设计中,控制逻辑电路尽鼙采用大规模可编程逻辑电路FPGA器件.参考文献H1川1WilsonPerryF,MaMT.Fieldsradiatedbyelectrostaticdischarges[J1.IEEETransactionsonElectromagnetic[61Compatibility,199133(1):10--18.【2】扈宏杰,DSP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HuHongjie.DSPdesignandsolutionforcontrolsystems【M】.Beijing:ChinaMachinePress,2004.(inChinese)IEC61000--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