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河南省郑州市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河南省郑州市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郑州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期月考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6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6分)1.【答案】B【解析】“会做出错误的定义或划分使推理出现瑕疵”错,材料一第一段“人类理性的活动是推演性的,而推演活动又是一种生产性的或构造性的,理性并不保证它在生产或构造或构成中不会出错,相反,它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定义或划分,推理会出现瑕疵,思想会产生混乱”,可看出原文是“可能会”。

故选:B。

2.【答案】C【解析】“为了正面证明‘无理而妙’的艺术效果已经得到了学者的认可和重视”错。

引用鲁迅的话是为了从反面论证单靠逻辑和理性不能正确有效地品读鉴赏诗歌的语言,即“诗人的语言不能用常理来衡量”。

故选:C。

3.【答案】D【解析】先看“无理而妙”。

材料二第一段“语言运用的艺术,在某些情况下,又是可以突破逻辑规律的框框的,这不仅无碍于语言运用的正确,而且反而使得语言运用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这就是‘无理而妙’”。

A.“春风”不知离别之苦,也不能决定柳条是否发青。

李白却赋予春风以人的情感,春风不让柳条发青,怕离别之人又饱受别离的苦楚,从物的角度表现“无理而妙”。

B.不忿:恼恨、嫌恶。

思妇久盼归人,出门眺望,未见亲人,把失望迁怒于啼叫的喜鹊,表现其盼归之苦,无理而妙。

C.花不能“弄”影,此处用拟人手法,暗示有风。

一个“弄”字,生动细致地写出晚风吹拂时花影晃动之态,无理而妙。

D.是现实主义表达,没有突破思维逻辑的语言表达,不能体现“无理而妙”的艺术效果。

故选:D。

4.【答案】①材料一从逻辑内涵的角度强调逻辑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还是一种理性精神。

②材料二从逻辑运用的角度强调语言艺术可以突破逻辑规律,达到“无理而妙”的效果,而“无理而妙”是建立在深邃的逻辑基础上的智慧和能力。

5.【答案】大前提:一个身在最高层的人是不害怕浮云挡住视线的。

小前提:我是一个身在最高层的人。

结论:我是不害怕浮云挡住视线的。

高二语文试卷试题及答案

高二语文试卷试题及答案

高二语文试卷试题及答案高二语文试卷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

(25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庇护(bigrave;) 蹩进(biē) 哺育(bǔ) 通衢大道(quacute;)B.觇视(chān) 多舛(chuǎn) 罡风 (ɡānɡ) 一蹴而就(cugrave;)C.菁华(jīnɡ) 墓碣(jieacute;) 缄默(jiān) 悄无声息(qiǎo)D.跛脚 (bǒ) 恫吓(hegrave;) 吮血 (shǔn) 扪心自问(meacute;n)2.下列各项,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沉缅于希望的幻觉是人的天性。

我们有闭目不愿正视痛苦现实的倾向,有倾听女海妖惑人歌声的倾向,可那是能将人化为禽兽的惑人歌声。

B.你钦羡的目光久久停留在我的书桌上,停留在那几株刚刚开始吐苞的腊梅上。

你在惊异:那些看上去瘦削干枯的枝头,何以竟结满密匝匝的花骨朵儿?C.天使是那种长着翅膀的小飞人,魔鬼是青面獠牙要下油锅炸的那种吗?他脑子中的印象,可能有些中西合壁,天使是外籍的,魔鬼却好像是国产。

D.当流浪的乞丐在衿底找到藏珠,当迷惘的人们在氨基酸之外得悉不朽的灵魂,我们才算知道自己正确的身份,我们的诗和我们的哲学才开始有其内含。

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东阳横店的秦王宫气势磅礴,景象壮观,放眼望去,众多宫殿飞檐上翘,如同鸟儿般跃起,真有腾蛟起凤的气势啊!B.千岛湖水今日一见终生难忘,它不是那种若有若无的淡绿,也不是那种一眼望见的浅绿,甚至是有深度而耐读的一湖凝碧。

C.6月23日下午,中国足球协会新闻发言人董华表示,足协领导在西安赛区被球迷围堵的新闻不实,完全是杯弓蛇影,无中生有。

D.也许,乔布斯的传奇人生让我们难以望其项背,但我们还是希望,能够在本土企业家身上看到乔布斯的影子,见证属于我们自己的“苹果”。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目前,市场上转基因食品如大豆油、油菜籽油及调和油等均已作了标志,今后,农业部门将借鉴国外标志管理经验,进一步完善转基因产品标志管理。

高二语文试题及答案文言文

高二语文试题及答案文言文

高二语文试题及答案文言文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之”字的,其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 之乎者也B. 之子于归C. 之乎者也,助词也D. 之乎者也,文言虚词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中庸》3.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诗经》中的哪一首诗?A. 《关雎》B. 《蒹葭》C. 《子衿》D. 《鹿鸣》4.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句话的意思是:A. 水太清了,鱼就无法生存B. 人太挑剔了,就没有朋友C. 水太清了,就看不到鱼D. 人太聪明了,就无法与他人相处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而”字的,其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 学而时习之B. 温故而知新C. 而翁长髯D. 而立之年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_________,_________。

”是《岳阳楼记》中的名句,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7. 《左传》是_________时期的一部史书,主要记载了_________到_________年间的历史。

8. “_________,_________。

”是《滕王阁序》中的名句,用以形容滕王阁的壮丽景色。

9. “_________,_________。

”是《出师表》中的名句,表达了诸葛亮对国家的忠诚。

10. “_________,_________。

”是《醉翁亭记》中的名句,描绘了作者在亭中饮酒作乐的情景。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请简述《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的生平及其创作《史记》的背景。

12. 《桃花源记》中,作者陶渊明是如何描绘理想中的世外桃源的?四、翻译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将下列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4. 将下列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湖北省孝感市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起点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湖北省孝感市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起点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湖北省孝感市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起点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024年高二9月起点考试高二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青年是最能反映时代特征的群体,青年的思想动态也直接映射出社会的前沿思潮。

从改革之初的迷茫,到满怀对高物质生活、高社会地位的向往和奋力拼搏的精神,再到对职场的厌倦、对竞争的排斥,到今天寻找化解时代困境的途径,追求世俗眼光之外的人生价值,这一过程展示出青年正走向创新与变革,也从单纯的抱怨走向了对文明的传承和发展进一步融入了国家发展大局。

从表面上看,这是青年在面对激烈社会变迁时的应对策略;更深层次地分析,这些变化展现了中国青年集体情绪的转变。

青年集体情绪的形成与其面临的社会挑战有直接联系。

虽然在一些时期内,青年的集体情绪中出现了“躺平”“佛系”等逃避心理,还出现了精神内耗的加重、“脱不下孔乙己的长衫”等不良现象。

但纵观整个发展历程,青年对时代的挑战并没有采取消极颓废的行为实践。

其实,“佛系”与“躺平”更多是一种自我嘲讽和心理安慰,通过口头的摆烂来缓解内心的焦虑与不安。

“精神内耗”的出现也从侧面反映了青年在应对社会压力、寻求自我实现方面所做的努力,以及突破困境限制的坚韧品质。

当今的青年正在尝试平衡物质满足与精神满足:既希望实现物质生活的提升,也很看重个人实现、事业和理想。

“集体情绪”是社会情绪的一种形式,是指同一世代的社会群体经历了相同的历史事件、社会结构、政策引导后,形成共同的、持续的、有价值导向的社会心理反应,尤其是对个人发展、目标追求、人生价值的情绪表达。

它与群体情绪的不同之处在于:群体情绪是具有同质性或存在于同一时空环境下的群体,针对某一突发事件或历史事件,在时间爆发出的群体心理冲动,在一个时间段内可能会因不同事件形成多个群体情绪;集体情绪则是一个世代群体的整体心理动态,能够维持较长时间,对孤立社会事件的敏感性更弱。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考试检测试题卷及参考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考试检测试题卷及参考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考试检测试题卷及参考答案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ChatGPT是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研发的最新聊天机器人模型。

现实生活中,各种应用软件里的机器人客服,以及苹果手机的Siri,国产智能音箱里的小度、小爱、天猫精灵等,广义上都是与ChatGPT类似的人工智能产品。

它们能够通过理解人类语言与互动者进行对话,还能根据聊天上下文进行互动等。

只不过,ChatGPT学习能力最强,“智慧”等级最高,能够回答人类提出的各种远超以往难度的复杂问题,这使其火爆全球。

ChatGPT在和全球网友的互动中,有着各种令人吃惊的成绩。

参加了美国高校的入学资格考试(SA T),成绩为中等学生水平;用《坎特伯雷故事集》风格改写了90年代热门歌曲《BabyGotBck》;用《老友记》主角口吻创作了剧本对白;根据文字素材撰写文章;根据关键词输出一幅基本功扎实的画作;简要阐释了经济学理论;给出了消除经济不平等的六点计划……ChatGPT甚至能够按照预设的道德准则,从“人类反馈中强化学习”,以此识别恶意信息并拒绝给出有效回答。

就目前现实来看,在某种意义上,ChatGPT越来越像一个“真实的人”。

理论上,只要算力足够强大,ChatGPT与人类的互动越多,它就将“成长”越快。

虽然大型语言模型无法像人类一样思考,但基于模型算法得出的答案,在传播理论的助推下,越来越具有迷惑性,也越来越真实。

这意味着ChatGPT能够形成具备一定逻辑的“思考”结果,而基于这一能力,已经有很多人开始通过ChatGPT取巧逃避本应需要人类大脑思考进行的工作。

让人工智能不断进化演变,最终能够像人类一样思考,本是这一科研领域的终极目标。

只要时间足够长,人工智能必然能够发展出科幻电影里所描绘的能力。

但正如科幻电影里的人工智能总会超出人类控制一样,当前基于大数据学习和给定模型下的人工智能始终存在着近乎无解的“黑箱”弊端——人们无法理解算法背后的各种逻辑,以及在这些逻辑下运行的程序将会对人造成的影响。

浙江省丽水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丽水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丽水市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控高二语文试题卷(2024.6)考生须知:1.全卷分试卷和答题卷,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上交。

2.试卷共8页,有四大题,23小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3.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4.请将答案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写诗、作画、谱曲、跳舞、开演唱会、当主持人……近年来,人工智能(AI)持续介入文艺创作活动,在丰富文艺创作手段和文艺表现形式的同时,也对传统的文艺观念、艺术形态等产生巨大影响。

从目前来看,人工智能虽然带来了清新的文艺风景,但人工智能文艺的未来依然道阻且长。

人工智能依赖海量数据,基于特定算法,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则与程序进行创作。

人工智能文艺本质上是一种“数据库创作”,其对于人类文艺作品的模仿高度依赖数据库,数据库收集的样本越是全面丰富,越有助于人工智能的学习、模仿和创作。

虽然人工智能已经创作出诗歌、书法、油画、音乐等不同类型的文艺作品,但跟人类作品相比,它们创作的所谓作品要稚嫩得多。

以人工智能比较“擅长”的诗歌创作为例,如果我们对相关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就会发现,朦胧模糊、似是而非、意指不明、所指不清、解释多样、歧义纷出、缺乏个性是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

它们跟人类创作的朦胧诗有着本质区别,后者是基于现实生活的一种情感抒发,而人工智能创作的诗歌作品,生成机制和程序则完全不同,它缺乏基于社会实践的情感基础,实质是围绕关键词并运用大数据技术所进行的字词组合,这反映出人工智能文艺自身固有的局限。

人工智能在各文艺门类中的发展并不均衡,在某些模仿性和规律性较强的领域(如舞蹈艺术)获得了较好的发展,但在更富独创性、更复杂的文艺领域(如长篇小说),人工智能显然还没有值得称道的优秀作品。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雅礼集团2024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高二语文时量:150分钟分值: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不可像霍布斯那样,因为人没有任何善的观念,便认为人天生是恶人;因为人不知道什么是美德,便认为人是邪恶的;人从来不对他的同类效劳,因为他认为他对他们没有任何义务;人自认为他有取得自己所需之物的权利,因此便以为他自己是整个宇宙的唯一的主人。

诚然,霍布斯看出了现今的人们对自然的权利所作的种种解释的缺点,然而从他自己所作的解释中得出的结论就可看出,他的解释的着眼点也是错误的。

既然这位作者是根据他自己提出的原则进行推理的,他的论点就应该这样来表述:我们在自然状态中对保护我们自己的生存的关心,是丝毫不妨碍他人对保护他自己的生存的关心的,因此这个状态是有利于和平的,是适合于人类的。

然而他在书中所说的话却恰恰相反,因为他把为了满足许许多多欲望而产生的需要,与野蛮人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存而产生的需要混为一谈了;其实,这些欲望乃是社会造成的,而且,正因为人的欲望丛生,才使法律成为必需的东西。

既然霍布斯认为恶人是一个强壮的孩子,那我们就要问:野蛮人是否也是一个强壮的孩子?如果我们承认他是一个强壮的孩子,那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如果这个人强壮的时候也像他柔弱的时候那样依赖他人,那么,什么过分的事他干不出来呢?他的母亲如果不及时喂他奶,他就会打她;如果他觉得他的弟弟招他讨厌,他就会掐死他:如果别人碰撞了他或打扰了他,他就会咬别人的腿。

说自然状态中的人是强壮的,与说自然状态中的人需要依赖于人,这两种说法是矛盾的。

人只有在处于依赖状态的时候才是柔弱的:如果他无拘无束,不依赖他人的话,他早就是很强壮的了。

霍布斯没有看出:我们的法学家所说的阻碍野蛮人使用理智的原因,正好就是霍布斯本人所说的阻碍野蛮人滥用他们的官能的原因。

因此,我们认为野蛮人之所以不是恶人,其原因恰恰在于他不知道什么是善,因为防止他们作恶的,既不是智慧的发达、也不是法律的约束,而是欲念的平静和对恶事的无知:他们从对恶事的无知中得到的益处,比别人从对美德的认识中得到的益处多得多。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考试试题卷及参考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考试试题卷及参考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考试试题卷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历史的进程中,我们同样需要守望者。

守望是一种角度。

当我这样说时,我已经承认对待历史进程还可以有其他的角度,它们也都有存在的理由。

譬如说,你不妨做一个战士,甚至做一个将军,在时代的战场上_________,发号施令。

你不妨投身到任何一种潮流中去,去经商,去从政,去称霸学术,统率文化,叱咤风云,_________,去充当各种名目的当代英雄。

(_________)。

守望者是这样一种人,他们并不直接投身于时代的潮流,毋宁说往往与一切潮流保持着一个距离,但他们也不是旁观者,相反,对于潮流的来路和去向始终怀着深深的关切。

他们关心物质价值甚于关心精神价值,在他们看来,无论个人或者人类,物质再繁荣,生活再舒适,如果精神流于空虚,灵魂变得平庸,就绝无幸福可言。

所以,他们虔诚地守护着他们心灵中那一块精神的园地,其中珍藏着他们所看重的人生最基本的精神价值,同时警惕地瞭望着人类前方的地平线,注视着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走向。

在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仰望天空,守卫土地,他们守的是人类_________的生命之土,望的是人类_________的精神之天。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赴汤蹈火/指点江山/安居乐业/超世绝伦B.赴汤蹈火/高谈阔论/安身立命/超世绝伦C.冲锋陷阵/高谈阔论/安居乐业/超凡脱俗D.冲锋陷阵/指点江山/安身立命/超凡脱俗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所以,在所有这些显赫活跃的身影之外,还应该有守望者的寂寞的身影。

B.但是,在守望者的寂寞的身影之外,我们更需要这些显赫活跃的身影。

C.但是,在所有这些显赫活跃的身影之外,还应该有守望者的寂寞的身影。

D.所以,在守望者的寂寞的身影之外,我们更需要这些显赫活跃的身影。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他们关心物质价值甚于关心精神价值,在他们看来,无论个人还是人类,物质再繁荣,生活再舒适,如果精神流于空虚,灵魂变得平庸,就绝无幸福可言。

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2024.7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一个作家如何选择和书写细节?首先必须准确。

美国诗人庞德说过:“写作的道德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它的表达在根本上是否准确。

”我读许多小说,时间一长,会忘掉情节,甚至是主人公的名字,但能清晰地记得其中的一些细节。

我常常折服于优秀作家对日常生活中细节的准确把握和扎实表达,他们目光如炬,不耍花招,像技艺高超的渔夫,一叉下去就是一条鱼,鱼身上水淋淋的,散发出腥气,鱼还在挣扎,但已经被捕获了。

许多人描写细节喜欢用大量的形容词和花哨的比喻,看上去很美,让人感觉作者有才华,却华而不实,词不达意,有一种无力的感觉。

也有人描写的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细节,我们翻开许多杂志一眼就能看到,这样的细节准确但无聊、无神。

好作家不这样写细节,他们描述的细节往往是真实的细节,生活中确实存在,还能打动你。

一般作家就捕捉不到,因为它们太平常、太普通了,看上去不够美,也不够感人。

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细节,小说的现场感才更强,让读者感觉写什么都像是真的。

这类细节,是优秀小说的基础,使小说具有了真实性。

好作家描述的细节除了来源于真实生活,还有一种是在生活的基础上通过想象来呈现。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我们的祖先》三部曲写的内容都是假的,《不存在的骑士》中的骑士没有身体;《树上的男爵》中的男爵永远待在树上不下来;《分成两半的子爵》中的子爵被打成两半活了下来,一半代表善良,一半代表邪恶。

四川高二试题及答案语文

四川高二试题及答案语文

四川高二试题及答案语文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箴言(zhēn)缄默(jiān)踌躇(chóu)B. 翩跹(xiān)蹉跎(cuō)踌躇(chú)C. 箴言(zhēn)缄默(jiān)踌躇(chú)D. 翩跹(piān)蹉跎(cuō)踌躇(chú)答案:C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B. 他不仅勤奋好学,而且成绩优异,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C. 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关于环保的重要性。

D. 我们要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答案:D(以下选择题略,共10题)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离骚》,其作者是_________。

答案:屈原2.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诗经》中的名句,其下一句是“_________”。

答案:但为君故(以下填空题略,共10空)三、阅读理解(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文言文材料略)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举”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

答案:选拔、提拔(2)“谤”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

答案: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2.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答案:(翻译内容略)3. 文章通过叙述_________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于_________的思考。

答案:(根据文章内容填写)四、作文(20分)请以“我与传统文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1. 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2. 语言流畅,表达清晰。

3. 可以结合个人经历,谈谈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作文内容略)参考答案:(根据学生作文内容给出具体评分标准和参考意见)注:以上内容为示例,实际试题及答案应根据具体考试内容进行编写。

福建省泉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附答案

福建省泉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附答案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泉州市高中教学质量监测2024.01高二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我们要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是对革命年代提出和实行的革命人道主义的直接继承和发展。

革命人道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年代提出的口号,并在党领导的革命斗争过程中,把作为伦理原则的革命人道主义同革命斗争联系在一起,而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拿我们的军队来说,人民军队的军民关系、官兵关系亲如一家,团结友爱,世所仅见。

对俘虏也不虐待,愿意留的欢迎,愿意回家的发放路费。

这一切都是由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革命本质决定的。

同时,也体现了革命人道主义的伦理。

这种人道主义精神,不仅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罕见的。

比起革命的人道主义,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在新的基础上又扩大了范围和丰富了内容。

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理所当然地要求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的发展,并为在全社会的广大范围内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提供了制度基础和物质条件。

这种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从伦理方面体现出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社会对绝大多数人民的权利、利益、人格的尊重和关心,体现出绝大多数人民对共同利益的共同关心以及人民之间的相互尊重、友爱和关心。

尤其是在一方人民遭到重大灾害的时候,社会主义祖国、人民军队和全国人民的关爱,会立即凝聚成为紧急救援的举国行动。

在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后的救灾斗争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大灾无情,人间有爱”。

全国各级党组织和政府、人民军队和人民群众,视灾区群众为亲人,视支援灾区为己任,出现了规模空前的生命大营救,历经艰险的千里大驰援,处处涌动的爱心大奉献,共克时艰的社会主义大协作,汇聚成了全民族风雨同舟,生死与共的强大合力。

2023-2024学年度高二年级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度高二年级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度高二年级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19分)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义”与“利”的关系,是中国思想史上争辩不休的一个大问题。

先秦儒家认为“义”和“利”是对立的。

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孟子说:“何必言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他们认为,对利的追求是造成社会混乱、国家动荡的根源。

实际上,儒家也并不是根本不言利,只是要把义放在首位,反对后义而先利罢了。

在这个问题上,墨家和儒家有所不同。

由于墨子把“利”作为实践“兼爱”的行为准则,因此,在墨子那里,“利”也就是“义”,“重利”也就是“贵义”,二者是统一的。

这里有一个对于“利”的不同理解的问题。

孔子和孟子所谓的“利”,指的是专“利吾国”“利吾家”“利吾身”的狭隘“私利”。

虽然他们也提出什么“天下为公”,但这个“天下”只是封建君主的“家天下。

”。

墨子所谓的“利”,则是“爱利万民”“天下之利”的“公利”。

维护这样的公利,正是仁义的要求、道德的标准。

很明显,在墨家那里,“天下之利”“人民之大利”,是最高的伦理准则。

墨子认为“义”就是“利”,“利”就是“义”,主张贵义重利,追求义利合一。

墨子认识到,人类首先必须求得生存,为了生存,就不能不追求物质利益。

所以,避苦求乐、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利,所得而喜也”,“害,所得而恶也”。

利和害、苦和乐都是相对的,人们通过比较权衡,利中取大,害中取小,趋利避害,此种行为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莫不如此。

墨子从人性的角度,论证了人们追求物质利益的合理性,对人们的求利动机给予了有力的辩护。

墨子认为公利,即社会的整体利益是至上的,个人只能作为群体的部件而行动,任何人只有维护并实现了整体利益,个人利益才能得到显现。

在他利与自利之间,应该从他利出发再到自利。

虽然墨子重视天下之利,把“亏人”“自利”视为人们互不相爱的思想根源,但是墨子并不是笼统地反对“自利”,墨子反对的是“亏人”而“自利”、损人而利己的行为。

2024北京西城区高二(下)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北京西城区高二(下)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2024.7
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21
1323334353
66
④强化协同意识。

针对我国脑机接口研究系统集成能力不足的问题,提高共识,强化
【评分参考】第①点21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18
73
83
93
103
116
【评分参考】第①点2分;第②点4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高二语文答案及评分参考第1页(共5页)
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30
123133
146
2
2
15.(共8
1
2
1
16.(共10
14
26
1
2
24
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1
173183
196
12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高二语文答案及评分参考第2页(共5页)
204
1
2
22
215113(本大题共2小题,共60
22.10
810
57
14
23.50
1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高二语文答案及评分参考第3页(共5页)
2
231
501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高二语文答案及评分参考第4页(共5页)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高二语文答案及评分参考第5页(共5页)。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们对“钱”的追求,促进了全球交往。

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西班牙人和抵达印度的葡萄牙人等,他们都是追逐着“钱”而走遍世界的。

国家、地区之间的贸易,不仅繁殖了各行各业的商人,而且还呼唤着以“钱”为商业对象的商人──“钱商”,私人金融活动应运而生。

这些私人金融活动的风险很大,但是,“钱”的商业利润实在太大,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现在,钱的符号化电子化,让银行结算的速度大幅度提高,社会前进的步伐加快,极大地提高了经济的效率,在这方面,发达国家走在了前头。

金融电子化、货币符号化,是顺着使“钱”尽可能方便的逻辑往前走的。

“钱”方便到可以看不见的地步,越来越多看不见的“钱”在我们身边如洪水般高速流动,终于出现了一种比自然界灾害更为可怕的灾害──“钱灾”。

在国际经济关系中,人们以“钱”炒“钱”,“钱”越炒越热,终于升腾为“泡沫”。

发达国家的投机资本大肆购买某国的货币,然后急剧抛出,足以使经济规模较小的国家爆发金融危机。

短期流动资本大进大出,是东亚金融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

十多年前长春“疯狂的君子兰”,就是泡沫经济的本土例子,在城市职工人均收入不足百元的时候,一株君子兰却居然可以炒至十几万元的价位。

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经济增长幅度不大,房地产却在疯炒,经济泡沫一破灭,迄今十年不振。

钱啊钱,认为它贵,它就贵,不贵也贵,一旦泡沫破灭,认为它不贵,它就不贵,本来不贵。

经济发展怎样才有后劲?经济学家发现,在土地、劳动、资源和资本、科学技术和和平环境这些重要因素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国内市场的容量。

迄今为止,没有哪个国家的国内市场容量能够比得上美国,这是美国在经济发展方面能够长期独领风骚的重要原因。

一个大国,只有当人民购买力得到普遍提高、市场整合得好的时候,国内市场才会显示容量优势。

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首先,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中华传统文化,始终把爱国主义精神作为首要的价值标准,一向主张先爱国,后立家,信奉无国便无家,“家”为小家,“国”是大家。

不管是国泰民安,还是国难当头,都要先大家而后小家。

中华民族历来反对涣散分裂,追求团结统一,强调群体优势,崇尚众志成城。

爱好和平,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我们的传统文化一向主张“和为贵”,追求天下大国的太平盛世,奉行“仁义礼智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仁”为本,反对战争与暴力,反对冤冤相报,主张以德报怨。

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和生命意志。

传统文化歌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信奉“天道酬勤”,勉励人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以上独特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风骨,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深刻的哲学智慧。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充满着深刻的大智慧,是东方哲学的杰出代表。

这大智慧集中体现在“儒、道、释互补”之中。

儒家思想以孔孟之道为代表,其核心是“仁”,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内容,以“中庸之道”为哲学理念。

“仁爱”与“中庸”,均极富智慧。

道家思想以老庄之道为代表,其核心是“道”,以太极八卦、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等为主要内容。

其代表性著作《易经》,是中国学问之根据,《易经》中的智慧渗遗在传统文化和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而《道德经》和《庄子》,亦为两部智慧奇书,其中的奥妙哲思尤为士人与士文化所推崇。

中华道家文化之“道”,是深邃的大智慧。

佛家思想,即佛教世尊释迎牟尼之佛法,其核心是“空”(佛法博大精深,不可思议,难以言说),以“心性”“色空”“因果”“涅槃”等为主要内容,以揭示生命奥秘,达到“了生脱死”为终报。

浙江省杭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杭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答案在最后)命题人、审题人:高二语文备课组命题时间:2024.1本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春夏秋冬,年复一年,世间一切的生命都在有序地变化着。

那么,究竟是什么推动着生命有序变化?当新生命诞生,你可能会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他在某些方面像父亲,而某些方面则更像母亲,或是外表,或是性格。

在19世纪60年代,遗传学之父孟德尔给出了基因决定性状的经典遗传学定律,一定程度上回答了这个问题。

但是当某种性状在父母中有差异时,父母的基因又会如何继承和博弈?研究发现,后代中有的只表达父源的基因,而有的只表达母源的基因,这种只表达父源或母源的基因被称为印记基因,这种现象也被称为基因组印记。

基因组印记是一个重要的表观遗传学概念,它并没有改变DNA序列,但可通过特异性沉默不同亲本来源基因改变后代表型,拓宽了基因决定性状这一基本认识。

当印记基因表达被抑制时,婴儿可能会出现哺乳活动虚弱或缺失进而影响发育,也可能会出现体温调控失常,对婴儿的生命造成威胁。

父母的基因就如同天平的两端,表观遗传像一只无形的手,平衡父母双方基因,保护新生命茁壮成长。

不止幼年,在人的一生中,表观遗传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人们。

有研究发现,作为非编码序列的微小RNA似乎能够留住时光。

研究者发现微小RNA的不同调控可以让幼年线虫的柔嫩皮肤变得又老又皱,而老年线虫的皮肤又会变得又嫩又软。

更令人感到神奇的是,微小RNA在表观遗传调控中扮演着双重身份:在细胞质时,它会抑制基因的表达;当位于细胞核时,它又会激活基因的表达。

如同一个硬币的两面,影响着人们的衰老乃至更多生命现象。

这正是表观遗传带给我们的“力量”:我们可以通过行动影响自己的基因表达进而掌控自己的命运,即使它早已被刻在DNA上。

步入老年,癌症终究是一个人人都不想面对却又逃不开的话题。

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南平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语文科期中考试试题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出苏轼亲笔手书的《赤壁赋》,网友发现帖中原文写的是“渺浮海之一粟”,并不是此前广为流传的“沧海一粟”,疑似是后人抄写笔误,才造成这样的理解错误。

“沧海一粟"是否要被改为“浮海一粟”,一时间引发热议。

这不由得让人想起,此前教育部纠正过一些异读字的读音,比如粳(jīng)米改为粳(gēng)米、确凿(zuò)改为确凿(záo)、说(shuì)服改为说(shuō)服,都把之前大众容易读错的读音认证为了新的正确读音。

后由于一些异读词的拼音打破了大众原本认知,因此有些修改读音已通过,而还有一部分则一直处于审核阶段,仍以原读音为准。

是以正确读音为重还是以大众读音为重呢?从教育部颁布的异读词修订表的底层逻辑来看,显然还是以后者为重。

毕竟,读音是人们沟通交流的工具,最终还是要为人所用,换言之,文字和词语又何尝不是如此?文字和词语的发展过程会经历很多的变化,非要说存在一个亘古不变或者绝对正确的版本,这本身就是个伪命题。

真相很可能是,某一时期大众普遍认可和接受什么版本,这一版本就将流传到下一时期。

就像一位网友所说“成语本质上是约定俗成的东西,用的人多了也就成了成语,原本的出处是什么已不再重要了"。

原先我们有“沧海一粟”,现在又多了一个“浮海一粟”,在渺小的比喻上加了一层浮萍无根、漂泊不定的寓意,孤独感透纸而出,如果真的适宜人们流传,那么多一个成语又何妨?反之,若人们使用不便,它适用的语境较少,那么成语最终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也就不足为奇了。

(摘编自小亢《“沧海一粟”还是“浮海一粟"?不必太较真》)材料二:对照手书本《赤壁赋》来看,现行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中的“沧海”,手书本作“浮海”,此处异文所传递出的信息或可帮助学生对《赤壁赋》一文产生新的理解。

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考试试题含参考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考试试题含参考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考试试题含参考答案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距离”一词的本义是对时间和空间而言的。

如从此时到彼时、从此地到彼地之间隔着一个长度,人们就把这种时间、空间相隔的长度叫做距离。

“心理距离”说中的“距离”,不是指时空相隔的长度,而是指心理的距离,这是指我们在观看事物时,在事物与我们自己实际利害关系之间插入一段距离,使我们能够换一种眼光去看世界。

这种距离的插入,是靠自己的心理调整实现的,所以叫做“心理距离”。

古往今来,一切伟大的诗人、艺术家之所以能从寻常痛苦甚至丑恶的事物里发现美和诗意,就是因为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心理调整,将事物摆到一定的距离加以观照和品味。

例如竹子,在一般人的眼里,它不过是可以架屋、造纸和当柴烧的寻常之物,但中国古代诗人面对竹子,却以另一种眼光,从它那里发现了一个又一个鲜活、动人、美丽、清新的世界。

“寒天草木黄落尽,犹自青青君始知”(岑参),“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李白),“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杜甫),“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刘长卿),“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郑樊)。

在这些诗人的眼中,已彻底改变了看待事物的普通方式,所以普通的竹子已具有生命的颤动和美好的性格,竹子在诗人的“心理距离”的作用下,已进入了艺术世界,获得了美的意味。

审美体验中的“心理距离”是存在“内在矛盾”的。

一方面,艺术作品能否感动我们,引起我们的“共鸣”,这与艺术作品所描绘的生活情景跟我们自身独特的生活经验、体会相吻合的程度成正比。

艺术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情景与我们的个人经历愈是吻合,我们对艺术作品的领会就愈是深切入微,艺术作品就愈是能打动我们。

另一方面,艺术作品所描绘的生活情景与我们的生活经历愈是贴近,我们就愈容易把作品的艺术世界与自身的生活经历混为一谈,也就愈容易从艺术世界退回到自身经历的现实世界。

这样,愉快的审美鉴赏就可能变成痛苦的自伤身世了。

高二语文现代文试题及答案

高二语文现代文试题及答案

高二语文现代文试题及答案一、阅读理解(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

文章作者:张晓风时间,是一条静静流淌的河流,它无声无息,却又承载着历史的重量。

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因任何事物的变迁而停留。

在时间的长河中,每个人都是匆匆的过客,我们无法抗拒时间的流逝,只能在有限的生命中,尽力去感受、去体验、去创造。

1. 文章中提到的“时间的重量”是指什么?(5分)答案:文章中的“时间的重量”指的是时间所承载的历史和生命的意义,以及它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和价值。

2. 作者认为时间具有哪些特性?(5分)答案:作者认为时间具有不可抗拒、无声无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特性。

3. 根据文章内容,作者对时间的态度是怎样的?(5分)答案:作者对时间的态度是敬畏和珍惜,认为时间是宝贵的,人们应该在有限的生命中去感受、体验和创造。

4. 文章中提到的“匆匆的过客”是指什么?(5分)答案:“匆匆的过客”是指在时间长河中,每个人都是短暂存在的,无法长久停留。

5. 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哪些关于时间的观点?(10分)答案:作者提出了时间是不可抗拒的,人们应该珍惜时间,利用有限的生命去体验和创造;时间承载着历史的重量,对个人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古文翻译(共20分)将以下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习了知识并且经常复习它,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访,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这不是君子的表现吗?”三、作文(50分)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材料:在当今社会,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然而,也有人担忧,科技的发展会不会使人们变得懒惰,甚至导致人类能力的退化。

作文要求:1. 观点明确,论据充分。

2. 逻辑清晰,论证合理。

3. 语言流畅,表达准确。

例文:标题:《科技与人类能力的进化》正文: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二语文试题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在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仁义礼智信”即儒家核心思想“三纲五常”中的“五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它最终聚合为一个核心的价值理念,是中国文化长期发展、传承和选择的结果。

在孔子之前,“仁”“义”“礼”“智”“信”这些术语已经广泛流行,是当时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

“仁”作为一种品德,最初的含义是“爱亲”,即爱自己的亲人。

孔子论“仁”,意蕴丰富,尤重视“爱人”和“忠恕”。

“仁者爱人”扩展了“爱亲”,使“仁”突破了氏族的界限,上升成为人类社会的一般原则。

“忠恕”是仁的具体化。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是“忠”,指主动的推及行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是“恕”,指出了“为仁由己”的底线。

论“仁”的同时,孔子也说“义”。

“义”即“宜”。

凡合乎道德义理的行为便是“义”,反之便是“不义”。

而“礼”,起源于史前初民的宗教祭祀活动,历经数千年传承损益,西周初年周公“制礼作乐”,将其加工改造成了一整套的礼乐制度。

孔子主张恢复周代礼乐,同时又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论语·阳货》),认为“礼”不仅仅是形式化的东西;“人而不仁,如礼何?”(《论语·八佾》),强调“礼”应根植于“仁”。

孔子讲“礼”时轻其仪重其内的态度,为后来儒家的礼学思想奠定了基调。

“智”,即聪明、有智慧。

孔子所言之“智”,并非一般所说的小聪明,而是一种道德境界。

孟子更是明确地将“智”与“仁”“义”“礼”相提并用,作为君子的“四德”之一。

“信”,则是指诚实守约、言行一致的品德,孔子曾多次论及。

到西汉武帝时,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谓“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首次将这五者并而论之,称之为永恒不变之道。

至两汉之交,“五常”的提法就固定了下来。

尽管后世儒家对“五常”的解释不尽相同,但孔子的观点一直是他们阐说的根基。

对“仁”“义”“礼”“智”“信”诸范畴的阐发,体现了儒家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人不仅有自然性,更有道德性,而后者才是人不同于万物的根本,孔子的“仁”、孟子的“四德”、董仲舒的“五常”正体现了人之为人的本质属性。

作为传统中国的一种核心价值观,“五常”摆脱了时空等具体条件的限制,具有普适性,起到了凝聚民族精神、维系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

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种学说、文化碰撞不断,比如延续两千多年的本土儒、法等学说的对立与斗争,元、清两代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冲突,佛教传入后中华文化与异域文化的冲撞等等。

但正是因为有了像“五常”这样的价值理念,中华文明才具有无比强固的凝聚力,能容纳不同的文化元素,将产生于不同生活习俗和社会环境乃至于文明背景差异极大的众多文化融合在一起,使其共聚交融于一个极富弹性的文化结构之中。

今天,我们讲“仁义礼智信”,不只是认识它曾经发挥的重要历史作用,还应将它作为宝贵的思想资源,为浇灌当代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提供养料。

(摘编自景海峰《什么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五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之一,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的界定受孔子思想的影响最大。

B.“仁”“义”“礼”“智”“信”被合称为“五常”是在汉代,但早在孔子之前它们就已广泛流行,并获得了普遍的社会认同。

C.作为品德的“仁”,原意是“爱亲”,而孔子提出的“仁者爱人”,使“仁”突破了血缘关系的界限,上升为人类社会普遍遵守的原则。

D.在“礼”的发展历程中,周公是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他将史前留传下来的宗教祭祀活动,加工改造成了一整套的礼乐制度。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随着时代的发展,儒家对“仁”“义”“礼”“智”“信”的阐释可能不尽相同,但它们都体现了儒家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揭示了人的道德属性。

B.孔子将“仁”视为做人的原则,把“忠恕”当作“仁”的具体外化。

“忠”和“恕”虽然有异,但都强调将心比心,为人着想。

C.孔子主张恢复周代礼乐,但又认为不能像周代那样只注重玉帛之类形式化的东西,而应让礼植根于仁,这种轻仪式重内涵的态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D.因为有以“五常”为代表的核心价值观的存在,所以中华文明不但没有在与不同文化的冲撞中崩解或变质,反而能将众多文化融汇其中。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五常”观念的聚合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从其具体构成来看,孟子的“四德”观应该对董仲舒“五常”观的提出有重要的影响。

B.“五常”的“常”是“恒常不变”的意思。

儒家学者将“仁义礼智信”视为恒常不变之道,表明他们认为这五个范畴所体现的人的本质属性具有跨越时空的永恒性。

C.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充满着不同学说与文化之间的碰撞和融合,其中,以中华文化与异域文化的碰撞最为激烈,也最能体现中华文化的弹性与包容性。

D.“五常”作为传统中国的一种核心价值观,对构建当代中国的价值体系也有实际意义,比如,能启示我们要以人为本、传播爱心、恪守底线、重视诚信等。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共13分)阅读下列文字,完成4-6题。

医心明晓东街上喧闹声传来时,王仁甫在医心堂和白忠孝对坐品茗。

听着外面日本兵叽里咕噜叫喊声和皮靴重重敲击青石板街道的声音,白忠孝的手一阵颤抖,绿莹莹的茶汤淋湿了面前摊开的医书。

白忠孝长叹一声,这群蛮夷又在抢掠了,这日子啥时才是个头呢?王仁甫侧了身子仔细听了听,依旧低头无语。

二更天时,急促的拍门声响起,王仁甫轻轻拉开门,闪进两个人影,其中一个受伤者被另一个人拖了进来。

王仁甫扶伤者躺下,端起油灯仔细查看,白忠孝拉过王仁甫,悄悄地伏在耳边说,师兄,怕是青龙山游击队的吧,日本人追究起来,咱俩可就没命了。

王仁甫看了师弟一眼说,伤者必救,这是师父的规矩,你不记得了?白忠孝就嗫嚅着退到一边,心惊胆战地听听窗外的动静,不再说话了。

王仁甫先是取下墙上的皮囊,捻起一枚银针,在麻油灯上燎过,然后扎进伤者的穴位。

片刻,汩汩流血的伤口便止住了血。

王仁甫伸出一只手一点一点地捏着,把碎裂的骨头复位,再敷上草药,揩掉头上的细汗,牵出后院的骡子,套上车扶伤者躺了上去,目送两人在黑暗中离去。

翌日,门外飘起了膏药旗,日本兵长驱直入,把医心堂翻了个底朝天,然后抓走了一旁瑟瑟发抖的白忠孝。

不几日,人们经常看到白忠孝点头哈腰地围着日本鬼子大队长宫本一郎转来转去,才知道白忠孝医好了宫本的头痛病,成了日本人的军医。

白忠孝带着宫本走进医心堂的时候,王仁甫正捻着他的宝贝银针,一枚一枚地仔细看着。

宫本一郎进门就喝退了身边的随从,双手抱拳说,久闻王先生神针大名,今日总算有幸目睹了。

王仁甫随意一笑,点点头,算是打招呼了。

宫本也不客气,单刀直入地说,听贵师弟白先生说,令师曾传针灸秘术于你,可否让在下看看?王仁甫正色道,中华医术博大精深,乃我民族之瑰宝,岂容异族觊觎?先生死了这条心吧!然后拱了拱手,算是送客。

宫本一郎沉下脸来说,仁甫君再好好想想吧。

说完,带着手下走了。

过几日,白忠孝独自一人来了,劝王仁甫投靠日本人。

白忠孝告诉王仁甫,宫本怀疑青龙山游击队长刘一飞当日受伤是他救的,就这一条足以杀了王仁甫全家。

白忠孝还说,宫本有头痛病,一高兴或是一发怒就头痛得满地打滚,要不是念在王仁甫的神针可以救他,早就抓了王仁甫进日本人的大牢了。

王仁甫笑了笑说,咱俩师出同门,你就可以治他,而且可以凭着手艺尽享日本人的荣华呀。

白忠孝拉着王仁甫的手说,师兄你明知我的针灸术不如你,我只能治得了宫本一时呀。

王仁甫拍拍白忠孝的手说,好吧,你坐下,我把师父的针灸术教给你,你就可以治好宫本一郎的病了。

白忠孝坐在椅子上,王仁甫捻起一排银针,悉数刺入白忠孝头上,片刻后取下,对白忠孝说,这神针之妙就在于针的深浅不一,深一毫则当场毙命,浅一毫则治不了根本,师弟切记啊。

七日后,宫本头痛病再犯,白忠孝依着师兄传授之术,将银针一一刺入宫本的胖脑袋,片刻间宫本只觉得神清气爽,而扎完针后白忠孝却颓然倒地,再无气息。

宫本挥挥手,让手下将白忠孝拖到荒野弃尸。

自此,宫本的头痛病也不再犯了。

再说白忠孝被扔在荒野,被青龙山游击队发现竟是当日救过队长的先生的师弟,就抬上了山准备找个地方掩埋,岂料一锨土下去,白忠孝却长出了一口气醒了过来。

活过来的白忠孝不敢说自己帮过日本人,就留在了游击队给伤员治病。

几个月后,宫本一郎指挥手下围攻青龙山,游击队已经弹尽粮绝,眼看着青龙山就要被攻下。

宫本手舞军刀大笑,正指挥着日本兵最后冲锋的时候,突然觉得头皮一麻,头痛病又犯了。

宫本丢了军刀,捂着脑袋直挺挺地倒下去,一蹬腿死了。

游击队乘机反攻,全歼了日本鬼子。

游击队员不解,没人击中宫本,宫本却自己死了,只有白忠孝不语,他心里比谁都清楚。

医心堂再次开张的时候,日本人已经投降。

王仁甫端坐在草药味弥漫的大堂里,白忠孝也进来了。

白忠孝进门就跪在王仁甫面前说,师兄,我没能遵从师父教诲,帮了日本人,害了别人也差点害了自己呀,要不是师兄扎我几针,恐怕我已是罪人了呢。

见王仁甫不语,白忠孝又说,你扎我我再扎宫本,一样的针法,咋就治死了宫本呢?王仁甫哈哈一笑说,宫本病在身上,一针刺进神经止住痛疼,再一针刺出脑血管微疵,欣喜若狂自会出血而死;而你身虽无病却病在心神,一针刺你灵魂出窍,再一针刺你回归正道,是为医心啊。

白忠孝跪地不起,王仁甫双手搀起白忠孝说,心已归正,就忘记过去,我教你师父的神针绝技吧。

自此,医心堂名震省内外。

(节选自《微型小说选刊》)4. 下列对这则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A. 白忠孝独自一人来劝王仁甫投靠日本人,因为他担心师兄的生命安危,又希望师兄能与他一道享受日本人赏给的荣华富贵,过上太平日子。

B. 游击队员们不明白宫本为何突然倒地身亡,只有白忠孝不语,因为他知道宫本的死是师兄传授的针法导致的,自己不想邀功。

C.小说语言自然而简练,用词准确而形象,如“捻起一枚银针,在麻油灯上燎过,然后扎进伤者的穴位”中的“捻”、“燎”等动词的使用贴切而生动。

D.小说大量地运用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多种手法,刻画了王仁甫与白忠孝两个形象,展现了他们不同的思想性格和精神面貌。

E.小说设置伏笔来塑造人物和安排情节,如开篇描写白忠孝在听到日本兵的喧哗时手的颤抖,突出了他软弱的性格,为后文他投靠日本人埋下了伏笔。

5. 小说中王仁甫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4分)6. 这篇小说运用对比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请列举其中两处,并简要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