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考研辅导班——北大美学考研经验分享(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大美学考研经验分享(一)

北大美学考研专业方向:美学专业有三个方向,即西方美学史、中国美学史、美学原理导师主要有叶朗教授,中国美学方向;阎国忠,美学原理方向;李醒尘,西方美学方向,此外还有张启群(西美方向)、彭枫(中美方向)、王锦民(中美方向)、张中秋(美学原理方向)目前后两人均在国外。而到2000年李醒尘将不再带硕士,由于教授和导师的减少估计2000年将会外聘,同时2000年后被录取考生在选定硕士毕业论文题目之前不再先选择导师。北大美学专业的三个方向考试科目和内容都是一样的。其考试科目和参考书大致如下:1西方美学史,《西方美学史教程》李醒尘著,北京大学出版社;《西方美学史》朱光潜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中国美学史,《中国美学史大纲》叶朗著;《走出古典》阎国忠著;《中国小说美学》叶朗著3美学原理,《美学原理》杨辛、甘霖著;《现代美学体系》叶朗主编以往占考试成分很大的中西马哲学史和原理的部分已经被大大压缩,所以准备时不必在哲学上花费太多的时间。

北大美学考研复习准备:美学这门学科是典型的“看上去很美”,当你安静下来仔细审视时就会发现美学虽然以美或者审美为研究核心(当然国内甚至是北大对美学的研究对象都很有争议,我的说法只是权宜之言),但是同具体的审美活动和艺术创造却有很大的不同,它的研究方法一般不会象文艺批评或者艺术学那样直接具体的针对审美活动或者审美对象本身,而是要求从本体论的角度,运用概念和范畴在具体特殊偶然的审美活动和审美现象中抽象归纳出最根本的东西,当然这不是说美学的目的就是为美或者审美找到了一个固定的标准,从此一劳永逸地解决人类审美活动中一切的烦扰和分歧,而恰恰是要把审美活动视为一个在时间和历史的流体中不断积累演变和变革的群体个体互动的社会现象。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这些北大美学考研系所在读生的宿舍接受了几十人次的咨询,他们其中很多人参加北大美学考研专业的初衷就是他们对“艺术”很感兴趣,其中有些人还从事具体艺术创作,他们以为这就足够了。首先我怀疑他们是不是更适合中文系的文艺理论或者美院的艺术学,其次即使是他们有从哲学的角度探讨艺术的动机,我也担心他们对美学理论以及其思维方式是否有足够的准备。一个简单的例子,康德对具体艺术的了解和关注非常欠缺,但他是美学史上无法超越的巨人,而相反许多杰出的艺术家本人对艺术的理解却远远落后于他们取得的艺术成就。

认识到这一点对端正自己的心态非常必要,曾经和我一起准备考美学专业的同窗就是在准备了两个月后突然放弃了,“我没想到这东西这么枯燥”他说。然而宝贵的时间却不会因为他的一相情愿的轻率而有丝毫的犹豫。

下面我根据我个人的特殊经验谈一下三门专业的准备。

对于北大美学考研——西方美学史,我觉得关键有两点。其一是要机敏的把重要美学家及其美学命题同相关的哲学背景联系起来,虽然哲学的成分会被压缩,但北大的导师仍然认为美学按其来源和性质确实是哲学的分支,所以要想在考试中显示出优势这是很关键的。其二是廓清流派和倾向,在答题中指出某美学命题所显示出来的美学潮流转向或者所属的美学流派,会增加答案的厚度,显得融会贯通,诸如是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审美中的功利主义与非功利主义等。

朱光潜先生的《西方美学史》上下两卷,分析精道、资料丰翔、文笔晓畅,北大美学考研的导师也非常推崇之,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缺少尼采和叔本华之后的现代部分,同时对古代和近代的美学家介绍中遗漏了一些人物,不过这些缺憾可以完全由李醒尘的《西方美学史教程》来弥补,这部书最大的优点就是全面并且简洁。

对于北大美学考研——中国美学史最大的问题就是中国古代美学命题和概念的分散、模糊。因为我们的确是要用现代的逻辑概念范畴等方法来解析散见于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中关于审美和艺术的只言片语,加之我们在整个受教育过程中古典文化教育的先天不足,所以困难就很突出,但幸好国内目前还有一部中国美学通史——叶朗的《中国美学史大纲》,而你恰好又考的是北大美学考研美学专业的研究生,所以抱定这本书作为复习中国美学史的宝典也不过分。这本书的主旨和优点(至少对考研者来说)是非常明显的。那就是他在纷繁芜杂的中国古典经史子集诗词评话里很清晰的归纳出了几条脉络,由于他本人非常强调理论感,所以他历史上各家的美学思想纷纷连缀到一条条线形发展的概念书树上,当然这几条线中最重要的还是物象-意象-意境的发展。

除了《中国美学史大纲》之外,中国近现代的重要美学家也不能掉以轻心,1997年就出人意料地在问答题中考了李泽厚的美学思想。尤其是阎国忠目前对本世纪以来的中国美学史非常着力,宗白华、朱光潜等在他们的百年诞辰纪念刚过后估计也会受到出题者的重视。至于美学原理,目前的框架基本上还是原来的建构,即本体论、审美活动、艺

术论三块。

目前国内虽有人提出“审美意识史”但叶朗和大多数系内导师更倾向于把中国美学史的研究范围限定在已经上升到理论或准理论的古代美学思想。当然美学原理还是要从马克思经典理论出发,从人类的物质实践和精神实践的历史过程来解释人类审美活动和艺术的产生、发展、演变。但由于目前北大对所谓的后实践美学比较关注,其间也有来往,可能对审美活动与生命的本能之间的关系,审美的超越性也会有所认同。美学原理的参考书不是很好选。杨辛、甘霖的《美学原理》嫌陈旧,叶朗主编的《现代美学体系》又显得太驳杂。但所幸美学原理在国内进展不快,掌握了一些最根本的结论后相对来讲可以有较大的发挥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