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规范PPT幻灯片课件
合集下载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处理规范PPT精品课件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处理规范PPT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b42de54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3b.png)
心律失常
有房早、室早、交 1、低血钾。
界性逸搏。
2、高能量复
2、偶有频繁室早、 律。
短阵室速。
3、洋地黄中
3、极少数可出现 毒等。
1、严格掌握适应症,尽可有选择 低能量。 2、必要时使用利多卡因静滴预防。 3、一般注射利多卡因处理。
室颤。
四、胸外心脏非同步直流电除颤(成年人)
常见并 发症 肺栓塞
皮肤灼 伤
临床表现
1、患侧肺萎陷,
损伤性血、 出现胸闷、气急、
气胸
干咳,甚至呼吸困
难。
肋骨骨折
1、局部疼痛。 2、胸壁血肿。 3、连枷胸、反常 呼吸。 4、胸廓挤压试验 有间接压痛。 5、X线胸片:显示 肋骨骨折。
心脏创伤
1、心前区疼痛。 2、心律失常。 3、心肌酶增高。
原因
预防及处理
1、按压平稳、有规律、不间断进行,位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处 理规范
第六章 监测与急救技术
一、体温测量(口温)
常见并 发症
临床表现
原因
预防及处理
体温不 准确
体温计数值 与患者实际 病情不符。
1、体温计的质量
1、使用合格体温计,测 温前检查体温计。
不合格。
2、婴幼儿、精神异常、
2、测温时间不足。昏迷、不合作等患者,
3、体温计放置位 应监测测温过程。
2、导尿技术不熟练。 2、熟练掌握导尿技术,动作轻柔,
3、患者尿道括约肌痉挛。插管前充分润滑导尿管。
4、尿道有病变。
3、选择粗细合适、质地软的导尿管。
胸壁直接受压力撞 击,一般较轻,多 为心脏挫伤。
1、按压要平稳、有规律、不间断进行, 位置、力度要正确。 2、卧床、心电监护。 3、抗心律失常]纠正低血钾。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ppt课件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2ee0d31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b5.png)
预
不要触及咽喉部,以免引起恶心。
防
2、止吐药物的应用。常用的有:①吗丁
及
啉:口服每次10mg,每日3~4次,饭
处
前半小时服。②胃复安:口服每次5mg,
理
每日3次;针剂10mg/次,肌内注射。
皮内注射 皮下注射 肌内注射 静脉注射
一、发热反应
二、急性肺水肿
三、静脉炎
四、空气栓塞 五、血栓栓塞 六、疼痛 七、败血症
3 .必要时在胃管插入前予咽喉部黏膜表面麻醉, 先用小喷壶在咽喉部喷3~5次l%丁卡因,当患者 自觉咽喉部有麻木感时再进行插管,以减少刺激 和不良反应。操作要轻稳,快捷、熟练,尽量一 次成功,避免反复刺激。操作中严密监测生命体 征,如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操作,并采取相应的 抢救措施。
4 .对合并有慢性支气管炎的老年 患者,插管前10分钟可选用适当的 镇静剂或阿托品肌注,床旁备好氧 气,必要时给子氧气吸入。
预防 及
处理
3 .注意浓度、容量与滴速。浓度由低到高,容量由少到多, 滴速一开始40~80ml/h,3~5日后增加到100~125ml/h , 直到病人能耐受的营养需要量,尽量使用接近正常体液渗透 克分子浓度(300mmol/L)的溶液,对于较高渗透克分子 浓度的溶液,可采用逐步适应的方法,配合加入抗痉挛和收 敛的药物控制腹泻。 4 .认真询问饮食史,对饮用牛奶、豆浆等易致腹泻,原来 胃肠功能差或从未饮过牛奶的患者要慎用含牛奶、豆浆的鼻 饲液。 5 .菌群失调患者,可口服乳酸菌制剂;有肠道真菌感染者, 给予抗真菌药物。严重腹泻无法控制时可暂停喂食。 6 .腹泻频繁者,要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可用温水轻拭 后涂氧化锌或鞣酸软膏,防止皮肤溃烂。
预防 及 处理
4.易感病人进行特别监护,如中年老人唾液腺分泌减少,唾液粘 稠,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因病情需要禁食或长期卧床、鼻饲时, 口腔清洗不彻底均易发生口腔感染;另外,老年人牙齿松动,牙 龈外露,食物残渣在口内发酵易致牙周炎,口腔护理易碰伤致口 腔感染,因此,要嘱病人保持口腔清洁,清醒病人尽量早晚刷牙, 经常漱口,昏迷或生活不能自理者,由护士用生理盐水或漱口液 进行口腔护理。
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处理及预防规范ppt课件
![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处理及预防规范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cfd8f9b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b0.png)
一、皮内注射技术操作及并发症处理
(二)局部组织反应
1.发生原因 (1)药物种类或性质不同,局部发生变态反应强弱不一。 (2)药液注入过快或超量注入。 (3)皮内注射后,患者搔抓或揉按局部皮丘。 (4)护士操作不熟练,反复进针刺激局部皮肤。 2.临床表现 注射部位红、肿、疼痛、瘙痒、水泡,重者溃烂破损可扪及明显的硬结。 3.预防 (1)准确掌握配置浓度,准确注入药液剂量。 (2)对皮肤刺激性强的药物在注射前履行告知义务。 (3)注射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选择合适的针头。 (4)熟练掌握皮内注射技术。 (5)认真做好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皮内注射的目的及随意搔抓、揉按局部皮丘所带来的不良结果。 4.处理流程 局部皮肤瘙痒→通知医生→遵医嘱用药→健康宣教→观察局部皮肤→记录
嘱用药→必要时实施心肺复苏→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记录
二、皮下注射技术操作及并发症处理
二、皮下注射技术操作及并发症处理
(一)硬结形成
1.发生原因 (1)同一注射部位反复、多次、大量注射药物。 (2)药物浓度过高、速度过快,用力不均匀,注射部位过浅。 (3)局部血循环不良,药物吸收缓慢。 (4)注射部位感染后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硬结。 2.临床表现 (1)局部肿胀。 (2)可扪及明显的硬结。 3.预防 (1)避免长期在同一个部位注射,注射时避开瘢痕、炎症、皮肤破损处。 (2)注射药量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5ml,注射速度要缓慢,准确掌握注射深度。 (3)对于一些难以吸收的药液,注射后及时给予局部热敷或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
入皮肤→通知医生需手术取出者→做好术前准备→观察局部→记录
二、皮下注射技术操作及并发症处理
(三)低血糖
1.发生原因 存在诱发因素:患者皮下注射胰岛素剂量过大或运动量过大,进食量少,导致血
护理常见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PPT
![护理常见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PPT](https://img.taocdn.com/s3/m/68dd501b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ae.png)
药物间相互作用导致问题解决方案
药物间相互作用导致问题
不同药物同时使用可能导致药效减弱、增强或产生有毒物质等。
解决方案
了解患者用药史,避免不必要的药物联合使用,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监测患者用 药反应。
THANKS
感谢观看
火灾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
01
火灾安全隐患
氧气治疗过程中,如氧气设备老化、短路或患者吸烟等原因,可能引发
火灾。
02
排查方法
医护人员应定期检查氧气设备的安全性能,如发现设备老化、短路等问
题应及时更换或维修。同时,加强患者教育,禁止在病房内吸烟。
03
整改措施
对于排查出的火灾安全隐患,医院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如更换老
识和重视程度。
呼吸道干燥缓解方法探讨
呼吸道干燥原因
氧气治疗过程中,氧气流经呼吸道时会带走部分水分,导致呼吸道 干燥。
缓解方法
患者可通过增加饮水量、使用加湿器等方法缓解呼吸道干燥症状。 医护人员也可在氧气湿化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以增加氧气湿度。
注意事项
在使用加湿器时,需注意加湿器要定期清洗消毒,避免滋生细菌。
伤口护理中并发症预防与处
03
理
伤口感染风险评估及干预策略
风险评估
评估患者年龄、营养状况、基础疾病、免疫功能等因素对伤 口感染的影响。
干预策略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 血糖等。
敷料过敏识别和应对方法
过敏识别
观察伤口周围皮肤有无红疹、瘙痒等过敏症状。
应对方法
立即更换其他类型的敷料;严重者使用抗过敏药物治疗。
后果
严重的并发症可能导致患者残疾甚至死亡,对医 院和医护人员的声誉也造成不良影响。
临床常见护理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规范ppt课件
![临床常见护理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规范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445c28eeff9aef8941e06ff.png)
巡视收。。
23
临床常
静脉穿刺失败
发生原因
1.静脉穿刺操作技术 不熟练; 2.进针角度不当; 3.针头刺入的深度不 合适; 4.进针时用力速度不 当; 5.固定不当,针头向 两侧摆动; 6.静脉条件差; 7.天气寒冷等。
临床表现
1.针头未穿入静脉, 无回血,推注药物有 阻力,或针头斜面一 半在血管内,一半在 管腔外,药液溢出至 皮下; 2.局部疼痛及肿胀。
临床 表现
在注射后数小时 局部出现红、肿、 热和疼痛。局部压 痛明显。若感染扩 散,可导致全身菌 血症、脓毒败血症, 病人出现高热、畏 寒、谵妄等。
20
临床常
用药护理
11
皮内注射
2
皮下注射
3
肌内注射
4
静脉注射
5
静脉输液
6
静脉输血
21
临床常
静脉注射
药液外渗性损伤
AB
过敏反应 AE
体静温脉计注破射损 的常处见并理发措症施
1.注意调节输液速 度,尤其对老年、 小儿、心脏病患者 速度不宜过快,液 量不宜过多。 2.经常巡视输液病 人,避免体位或肢 体改变而加快或减 慢滴速。
1.立即停止输液,联系医生, 配合抢救; 2.协助病人取端坐位,两腿 下垂,以减少回心血量; 3.高浓度吸氧,50%~70 %乙醇湿化; 4.遵医嘱予以镇静、镇痛、 利尿、强心、扩血管药等; 5.严密观察病情并记录; 6.保持呼吸通畅; 7.必要时用止血带进行四肢 轮扎; 8.心理护理。
临床 表现
突然出现饥饿感、头 晕、心悸、出冷汗、 软弱无力、心率加快, 重者虚脱、昏迷、甚 至死亡。
16
临床常
用药护理
11
皮内注射
护理常见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PPT
![护理常见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PPT](https://img.taocdn.com/s3/m/e756deb3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97.png)
熟练掌握穿刺技术
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护士 的静脉穿刺技能,减少对 血管的损伤。
选择合适静脉
评估患者静脉条件,选择 较粗直、弹性好的血管进 行穿刺。
控制输液速度与浓度
根据患者病情和药物性质 ,合理调整输液速度和药 物浓度。
预防性使用保护剂
对于刺激性强的药物,可 预防性使用静脉保护剂, 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废弃物处理
使用后的废弃物需分类处理,避免污 染环境。
04
压疮预防和治疗策略部署
压疮风险评估方法
Braden压疮风险评估量表
01
包括感知、潮湿、活动、移动、营养、摩擦力和剪切力六个部
分,用于评估患者的压疮风险。
Norton压疮风险评估量表
02
包括身体状况、精神状况、活动能力、灵活程度、失禁情况五
个部分,适用于老年患者的压疮风险评估。
后果
严重并发症可能导致患者残疾甚至死亡,给患者 和家庭带来巨大损失。
重要性及必要性
重要性
预防和处理护理操作并发症是保障患者安全和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措施。
必要性
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护理操作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是医疗机构和护理人员 的职责所在。
02
静脉输液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静脉炎预防策略
Waterlow压疮风险评估量表
03
包括年龄、体型、皮肤类型、控便能力、手术等多个因素,用
于评估各种患者的压疮风险。
局部减压技巧展示
01 定时翻身
根据患者病情和皮肤受压情况,制定翻身计划, 避免长时间压迫同一部位。
02 使用减压垫
在骨隆突处放置减压垫,如泡沫敷料、水垫等, 以减轻局部压力。
03 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
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及并发症预防措施(共33张PPT)
![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及并发症预防措施(共3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a02cc8a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31.png)
吸痰护理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 2) 加重缺氧
• 预防:
• ① 吸痰时注意吸痰管插入是否顺利,遇到阻力
时应分析原因,不要盲目插入。 • ② 严重缺氧患者慎用口鼻吸痰。 • ③ 操作过程中注意无菌操作,吸痰时间不超过
l5s并持续吸氧。 • 处理:
• ① 停止吸痰。
• ② 给予高浓度吸氧,观察氧饱和度。 • ③ 取侧卧位,床头抬高15~30°,并将患者头部
水肿,加速皮下出血的吸收。
• 并发症2:晕针或晕血
• 预防与处理规范:
• 1、消除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和害怕心理, 教会病人放松技巧,尽可能做到身心放 松,减轻疼痛与不适。
• 2、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分散 患者注意力。
• 3、协助患者取适当体位、姿势、以利机体
放松,尤其是易发生晕针或晕血患者应采 取平卧位。
肌肉注射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 2)出血、断针 • 预防: • ① 选择质量有保证的注射器。 • ② 注射时注意避开浅静脉。
• 处理:
• ① 一旦发生穿刺针眼处出血,可用消毒 干棉签压迫局部2~3min,一般可止血。 若针筒里回抽出血液,立即拔出针头并 按压至出血停止。
肌肉注射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 ② 发生断针时,使患者保持安静,用手固 定断针处皮肤,用止血钳拔出断针。
肌肉注射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 (2)过敏性休克
③
持续血氧饱和度监测,定期做血气分析。
• ① 应立即停药,将病人就地平卧抢救,呼 ③
用注射器向胃管内快速注入20~30ml气体,同时用听诊器在胃部可听到气过水声。
鼻饲护理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叫援助,吸氧并注意保暖,快速建立有效 ③
根据注射药物剂量,选择合适注射器和针头,注射做到“二快一慢”。
临床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PPT培训课件
![临床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PPT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1d81de9d5bbfd0a7956734d.png)
13
静脉输液
空气栓塞
• 预防:输液前排尽空气;输液过程中,及时巡视,及
时更换液体
• 处理:当发现空气进入人体内时,立即夹闭静脉管路,
防止空气进一步进入 让患者处于头低足高左侧卧位,同时通知医生,配 合医生做好应急处理 立即给患者吸氧 遵医嘱用药 患者病情稳定后,详细据实记录空气进入的原因、 空气量及抢救处理过程 观察并记录,直至证明患者完全脱离危险为止
• 临床表现:表现为头晕、面色苍白、心悸、
出汗、眼花、耳鸣、心率加快、脉搏细弱、血 压下降等,严重者意识丧失
19
皮内/皮下注射
虚脱
• 预防:注射前应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 者紧张心理,从而配合治疗;询问病人饮食情 况,避免在饥饿状态下进行治疗 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避免在硬结疤痕等部 位注射 对以往有晕针史及体质衰弱、饥饿、情绪紧 张的病人,注射时宜采用卧位
• 处理:高浓度吸入经过30%-50%乙醇湿化处
12
静脉输液
空气栓塞
• 原因:静脉导管内空气未排尽;导管连接不
紧,有漏气;加压输液、输血时无人守护;液 体输完未及时更换药液或拔针 • 临床表现:患者感到胸部异常不适或有胸骨 后疼痛,随机发生呼吸困难和严重的发绀,并 伴有濒死感。听诊心前区可闻及响亮的、持续 的“水泡声”。心电图呈现心肌缺血和急性肺 心病的改变。
• 临床表现:表现为注射当时出现神经支配区
麻木,放射痛、肢体无力和活动范围减少。坐 骨神经是臀大肌肌肉注射时最易损伤的神经, 临床表现患侧肢体肌肉萎缩,走路跛行
31
肌肉注射
神经损伤
• 预防:慎重选择药物、正确掌握注射技术
准确选择肌注部位,注意进针的深度和方向 2岁以下的婴幼儿不宜选用臀大肌进行肌注 • 处理:在注射药物的过程中若发现神经支配区麻木或 反射痛,应考虑注入神经内的可能性,须立即停止注 射 发生后可行理疗、热疗,促进炎症消退和药物吸收, 同时使用神经营养药物治疗,将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 复 外敷中药,并辅以针灸、按摩等治疗坐骨神经损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 预防与处理规范
沈惠 2016.05
1
PICC置管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 与处理规范
2
并发症
一、导管堵塞 二、穿刺点渗血,水肿 三、静脉炎 四、感染 五、穿刺局部疼痛 六、导管脱出
3
预防与处理
一、导管堵塞 1.置管成功后立即用肝素钠稀释液冲管。 2.每次输液结束后,用肝素钠稀释液10ml
12
鼻饲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13
一、并发症
1:误吸 2:腹泻 3:喂养堵塞,脱出,拔出困难
14
预防与处理
误吸
1. 选用管径适宜的胃管,坚持匀速限速滴 注。
2.在鼻饲前先检查管道的位置,并回抽检 查胃内滞留量。
3.如病情许可,管饲时和管饲后取半卧位 ,借重力和坡床作用可防止反流。
4.昏迷病人翻身应在管饲前进行,以免胃
5.严重腹泻无法控制者应暂停管饲。
17
喂养管堵塞、脱出、拔出困难
1.给药前后用温水冲洗管道,管饲前摇匀营养 液。发生堵塞可应用温水、胰酶等冲洗,必 要时可用导丝疏通管腔。
2. 置管后应牢固固定导管、加强护理与观察 ,严防导管脱出。
3.肠内营养时,导管可停留在胃肠壁上并嵌入 粘膜中或在胃肠内扭结,导致喂养管拔除困 难,此时可剪断导管,让其自动排出。
行脉冲式推注冲管,肝素帽正压封管。 3.输注高浓度的液体及血制品后,要用生
理盐水把导管完全冲干净才能封管。 4.未输液时每1~3天封管1 次,保持PICC
导管的顺畅,避免扭曲、打折。
4
预防与处理
处理: 1.先检查导管夹是否夹闭,导管是否打折
,使其顺畅。 2.若为血栓阻塞导管,可用肝素钠或尿激
酶溶栓治疗。用针管抽取药液10ml ,通过 肝素帽先稍用力回抽,然后放松,使药液 与血栓充分接触,如此反复数次,见回血 后抽3~5ml 弃掉,不可推注入血管,以免 再次造成栓塞
5
二、穿刺点渗血,水肿 1.根据血管情况选择合适的穿刺针。 2.置管前常规检查凝血功能。术后局部压
迫止血15~30min ,24 小时内适当限制臂 部活动。 3.如有凝血功能障碍者,局部压迫止血时间 可适当延长。
7
4.加强置管后的护理,置管后24h 应换药 1 次,此后每周2 次,导管脱出部分勿再送 入血管内,以防止局部皮肤表面细菌侵入 血管,造成细菌性静脉炎。 处理:一旦发生静脉炎,应及时处理。如抬
高患肢,放松肢体,上臂予湿热敷等。
8
四、感染 1.置管前局部彻底消毒,治疗操作时严格
执行无菌原则。 2.定时消毒伤口并更换无菌敷料,每周2-
18
大量不保留灌肠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 处理规范
19
并发症
肛直肠黏膜损伤、肠穿孔
20
预防与处理
1.操作前对患者进行评估,根据病情选择舒 适的操作体位。
2.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肛管。 3.充分润滑肛门,用带指套的示指沾石蜡油
轻轻按摩肛门及肛周,待肛门适应刺激,肛管 括约肌松弛,再将润滑好的肛管轻轻旋转插入 肛门。
1.应掌握好输注的三度,所谓三度即为营养液的 浓度、速度及温度膜
2.应现配现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保持配制溶器清洁、无菌
3.每天清洁、消毒和更换滴注管道、袋或瓶,配 制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避免营养液污染、变质 。
4.如应用含镁的抗酸剂、电解质等可致肠痉挛和 渗透性腹泻,须经稀释后管饲注入;对于低蛋白 血症者应先予适当纠正后再进行EN。
15
因受机械性刺激而引起反流。 5.对危重患者,管饲前应先吸净气道内痰
液,以免管饲后吸痰憋气使腹内压增高引 起反流。 6.误吸发生后,立即停止管饲,取头低右 侧卧位,吸除气道内吸入物,气管切开者 可经气管套管内吸引,然后胃管接负压引 流。有肺部感染迹象者及时应用抗生素。
16
腹泻、呕吐
25
二、预防与处理规范
出血 1.正确选择注射部位,避免刺伤血管。 2.注射完毕后,重视做好局部按压工作。 3.如针头刺破血管,立即拔针、按压注射
3次用碘伏换药可有效预防感染,更换肝素 帽应每周一次。 3.液体输入前严格检查、核对质量及有效 期。
9
处理: 1.局部感染应每日换药,给予外用抗生素
外敷,直到痊愈。 2.若出现发热、寒战等全身感染症状,选
用适当的抗生素,必要时拔除导管,并做 细菌培养。
10
五、穿刺局部疼痛 1.进行心理疏导,解除紧张情绪,取得良
21
4.灌肠过程中密切观察,注意灌肠液的温 度与速度适宜,关注患者感受并积极给予 回应,如出现剧烈腹痛、面色苍白、脉速 ,应立即停止灌肠,报告医师给予处理; 如患者感觉不舒适、不合作时,应耐心解 释、询问,尽快找出不舒适的原因,取得 患者的理解与配合,不可强行插管。
22
各种注射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好的配合。 2.行局部热敷、术肢活动和按摩以使血管
尽可能充盈,选择粗、直、弹性好的血管 ,尽可能保证一次穿刺成功。 3.如经多次穿刺,置管后行理疗,必要时 可外涂扶他林乳剂,如疼痛影响睡眠,可 酌情应用安眠药。
11
六、导管脱出 1.妥善固定导管,告知病人穿刺肢体勿频繁 活动。 2.定期检查并记录外留导管的位置和长度, 发现异常立即处理。 3.及时更换敷贴。更换时手法轻稳、正确, 顺着导管方向从下往上揭去贴膜,以免将导 管拔出。
处理:给予局部喷洒云南白药及凝血酶, 并用无菌纱布加压包扎。
6
三、静脉炎
1.置管前选择好血管和导管,首选肘正中 静脉,其次是贵要静脉。
2.穿刺及送管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血 管壁。
3.输入刺激性药物如某些化疗药时,可用 50%硫酸镁湿敷,4~6次/d,10~30 min/次 。若封管前输的是刺激性药物,宜用生理盐 水冲净药物后再脉冲式冲管和正压封管。
23
皮下注射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一、并发症 1:出血 拔针后少量血液自针口流出。对于迟
发性出血者可形成皮下血肿,注射部位肿胀 、疼痛,局部皮肤淤血。 2 :硬结形成 局部肿胀、痛痒,可触及硬结 3:低血糖反应 多发生在胰岛素注射期间。 皮下注射胰岛素剂量过大,注射部位
24
过深,在运动状态下注射,注射后局部热敷 、按摩引起温度改变,导致血流加快而胰岛 素的吸收加快。
沈惠 2016.05
1
PICC置管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 与处理规范
2
并发症
一、导管堵塞 二、穿刺点渗血,水肿 三、静脉炎 四、感染 五、穿刺局部疼痛 六、导管脱出
3
预防与处理
一、导管堵塞 1.置管成功后立即用肝素钠稀释液冲管。 2.每次输液结束后,用肝素钠稀释液10ml
12
鼻饲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13
一、并发症
1:误吸 2:腹泻 3:喂养堵塞,脱出,拔出困难
14
预防与处理
误吸
1. 选用管径适宜的胃管,坚持匀速限速滴 注。
2.在鼻饲前先检查管道的位置,并回抽检 查胃内滞留量。
3.如病情许可,管饲时和管饲后取半卧位 ,借重力和坡床作用可防止反流。
4.昏迷病人翻身应在管饲前进行,以免胃
5.严重腹泻无法控制者应暂停管饲。
17
喂养管堵塞、脱出、拔出困难
1.给药前后用温水冲洗管道,管饲前摇匀营养 液。发生堵塞可应用温水、胰酶等冲洗,必 要时可用导丝疏通管腔。
2. 置管后应牢固固定导管、加强护理与观察 ,严防导管脱出。
3.肠内营养时,导管可停留在胃肠壁上并嵌入 粘膜中或在胃肠内扭结,导致喂养管拔除困 难,此时可剪断导管,让其自动排出。
行脉冲式推注冲管,肝素帽正压封管。 3.输注高浓度的液体及血制品后,要用生
理盐水把导管完全冲干净才能封管。 4.未输液时每1~3天封管1 次,保持PICC
导管的顺畅,避免扭曲、打折。
4
预防与处理
处理: 1.先检查导管夹是否夹闭,导管是否打折
,使其顺畅。 2.若为血栓阻塞导管,可用肝素钠或尿激
酶溶栓治疗。用针管抽取药液10ml ,通过 肝素帽先稍用力回抽,然后放松,使药液 与血栓充分接触,如此反复数次,见回血 后抽3~5ml 弃掉,不可推注入血管,以免 再次造成栓塞
5
二、穿刺点渗血,水肿 1.根据血管情况选择合适的穿刺针。 2.置管前常规检查凝血功能。术后局部压
迫止血15~30min ,24 小时内适当限制臂 部活动。 3.如有凝血功能障碍者,局部压迫止血时间 可适当延长。
7
4.加强置管后的护理,置管后24h 应换药 1 次,此后每周2 次,导管脱出部分勿再送 入血管内,以防止局部皮肤表面细菌侵入 血管,造成细菌性静脉炎。 处理:一旦发生静脉炎,应及时处理。如抬
高患肢,放松肢体,上臂予湿热敷等。
8
四、感染 1.置管前局部彻底消毒,治疗操作时严格
执行无菌原则。 2.定时消毒伤口并更换无菌敷料,每周2-
18
大量不保留灌肠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 处理规范
19
并发症
肛直肠黏膜损伤、肠穿孔
20
预防与处理
1.操作前对患者进行评估,根据病情选择舒 适的操作体位。
2.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肛管。 3.充分润滑肛门,用带指套的示指沾石蜡油
轻轻按摩肛门及肛周,待肛门适应刺激,肛管 括约肌松弛,再将润滑好的肛管轻轻旋转插入 肛门。
1.应掌握好输注的三度,所谓三度即为营养液的 浓度、速度及温度膜
2.应现配现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保持配制溶器清洁、无菌
3.每天清洁、消毒和更换滴注管道、袋或瓶,配 制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避免营养液污染、变质 。
4.如应用含镁的抗酸剂、电解质等可致肠痉挛和 渗透性腹泻,须经稀释后管饲注入;对于低蛋白 血症者应先予适当纠正后再进行EN。
15
因受机械性刺激而引起反流。 5.对危重患者,管饲前应先吸净气道内痰
液,以免管饲后吸痰憋气使腹内压增高引 起反流。 6.误吸发生后,立即停止管饲,取头低右 侧卧位,吸除气道内吸入物,气管切开者 可经气管套管内吸引,然后胃管接负压引 流。有肺部感染迹象者及时应用抗生素。
16
腹泻、呕吐
25
二、预防与处理规范
出血 1.正确选择注射部位,避免刺伤血管。 2.注射完毕后,重视做好局部按压工作。 3.如针头刺破血管,立即拔针、按压注射
3次用碘伏换药可有效预防感染,更换肝素 帽应每周一次。 3.液体输入前严格检查、核对质量及有效 期。
9
处理: 1.局部感染应每日换药,给予外用抗生素
外敷,直到痊愈。 2.若出现发热、寒战等全身感染症状,选
用适当的抗生素,必要时拔除导管,并做 细菌培养。
10
五、穿刺局部疼痛 1.进行心理疏导,解除紧张情绪,取得良
21
4.灌肠过程中密切观察,注意灌肠液的温 度与速度适宜,关注患者感受并积极给予 回应,如出现剧烈腹痛、面色苍白、脉速 ,应立即停止灌肠,报告医师给予处理; 如患者感觉不舒适、不合作时,应耐心解 释、询问,尽快找出不舒适的原因,取得 患者的理解与配合,不可强行插管。
22
各种注射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好的配合。 2.行局部热敷、术肢活动和按摩以使血管
尽可能充盈,选择粗、直、弹性好的血管 ,尽可能保证一次穿刺成功。 3.如经多次穿刺,置管后行理疗,必要时 可外涂扶他林乳剂,如疼痛影响睡眠,可 酌情应用安眠药。
11
六、导管脱出 1.妥善固定导管,告知病人穿刺肢体勿频繁 活动。 2.定期检查并记录外留导管的位置和长度, 发现异常立即处理。 3.及时更换敷贴。更换时手法轻稳、正确, 顺着导管方向从下往上揭去贴膜,以免将导 管拔出。
处理:给予局部喷洒云南白药及凝血酶, 并用无菌纱布加压包扎。
6
三、静脉炎
1.置管前选择好血管和导管,首选肘正中 静脉,其次是贵要静脉。
2.穿刺及送管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血 管壁。
3.输入刺激性药物如某些化疗药时,可用 50%硫酸镁湿敷,4~6次/d,10~30 min/次 。若封管前输的是刺激性药物,宜用生理盐 水冲净药物后再脉冲式冲管和正压封管。
23
皮下注射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一、并发症 1:出血 拔针后少量血液自针口流出。对于迟
发性出血者可形成皮下血肿,注射部位肿胀 、疼痛,局部皮肤淤血。 2 :硬结形成 局部肿胀、痛痒,可触及硬结 3:低血糖反应 多发生在胰岛素注射期间。 皮下注射胰岛素剂量过大,注射部位
24
过深,在运动状态下注射,注射后局部热敷 、按摩引起温度改变,导致血流加快而胰岛 素的吸收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