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思考论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思考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ae5a0425bd64783e08122b01.png)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思考新课程改革使教师的教育观念得到了更新,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更多的诗意,课堂教学更加彰显了语文的人文性,教学资源的开掘更深更广,课堂容量更大,教学形式更趋多样。
但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却也出现了一些“过犹不及”的现象,使语文教学偏离了语文的轨道,与新课程貌合神离,课堂教学实效性差,这不得不引起我们一线教师的关注和思考。
一、无效语文课堂教学之现象(一)课堂内容过“全”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崔峦曾这样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国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误区:一是内容太多、太杂,老师驾驭不了,无论“西瓜”还是“芝麻”统统要捡,“眉毛胡子一把抓”。
的确,我们在教学中总是认为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只要给他们吃,多少都能吃下,总想面面俱到,一节课里,既要训练朗读,又要感悟情镜,还要落实语言……总之,听、说、读、写各个层面都要涉及到。
殊不知,面面俱到,往往一面不到,因为一节课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
所以课后我们经常有这样的感慨:“这些内容我在课堂上都讲过的,怎么还有那么多学生不懂(不会)啊。
”不难发现,这样的课堂教学收效甚微。
其二:课堂探究过“深”新课程提倡探究性学习,所以现在的许多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经常会引导学生向更深更广处探究。
看一个案例:师:小朋友,怎记菜字?生:上下结构,上面草字头,下面是采字,合起来是菜字。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生:菜,上面草字头,下面彩色的彩字去掉三撇,合起来是菜字。
师:很好,还有其他的方法吗?生:菜,上面是辛苦的去掉古,下面是彩色的彩字去掉三撇,合起来是菜字。
师:很好,还有其他的方法吗?生:菜,上面是花字去掉化字,下面是彩色的彩去掉三撇,合起来是菜字。
师:很好,还有其他的方法吗?······看起来老师好像一直在引导学生用各种方法记住这个“菜”字,但这种为探究而探究的教学有效果吗?它只会使学生越记越复杂,越学越糊涂。
论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论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a91e644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8b.png)
论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一直是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对于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成为了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当今社会,小学生面临着各种竞争与挑战,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比如传统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堂互动性不足等。
有必要对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以期为教师提供科学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全面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
只有通过持续的研究和改进,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有效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为语文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贡献力量。
1.2 研究意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还可以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在当今信息化、全球化的社会环境下,语文能力已成为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
而小学是学生语文学习的起点,在这一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和能力至关重要。
研究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讨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对于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教学作用,提高教学效果,推动教育教学的深入发展。
研究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意义重大,能够对教育教学实践产生积极的影响,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2. 正文2.1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分析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些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有的教师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有的教师存在教学方式单一,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的情况。
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对语文课堂缺乏积极性和主动参与的热情。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6ff5d1a6c175f0e7cd1377b.png)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
那么,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一、明确学习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一堂课中,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这样看来教学目标的确定就显得非常重要。
它既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又要考虑到时间的限制。
因而,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实际、科学,教学内容量化。
只有量化,才能使教学目标明确化,才能使学生围绕着目标学习,教师围绕着目标活动、学习,增加了有效的教学时间,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如教学《可贵的沉默》第二课时,我就明确了以下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懂课文主要内容,懂得应回报父母的爱,学会理解和关爱课文;3、学习在人物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中体会人物心理。
让学生了解本课时的学习目标,师生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二、处理好自主与引导的关系自主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
教师让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方法、寻找学习伙伴、选择学习内容等,是我们在课堂上经常看见的。
这种学习方式的提倡和形式,确实有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但是,我们也看到,有些课堂上的自主学习,似乎有点“放任”,教师的引导似乎也有点“随意”、“苍白”,时效性并不高。
[案例]小学语文第六册(人教版)《燕子》教学片段:师:请同学们分小组学习第一自然段,看看燕子有什么特点?待会我们进行交流。
于是学生围在一起讨论燕子的羽毛是什么颜色的,尾巴的形状是什么样的,翅膀又是怎样的……讨论得甚是热闹。
师:同学们,小燕子的羽毛是怎样的?生:乌黑光亮的。
师:翅膀是怎样的?生:俊俏轻快的。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9d1dace2cc58bd63186bdc1.png)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摘要: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获取较大容量的真正理性的有效知识,同时,充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
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这值得教师反思。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教学课堂小学语文课堂是传授语文知识的阵地,它肩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它不仅帮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此外,它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最高宗旨。
因而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成为最大限度提升公民文化素质的基础前提,成为建设和谐社会、和谐中国,乃至全世界和平相处的重要保障。
一、实现有效教学要树立的几种意识1、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和谐统一的过程。
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交往,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
在“教”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知识是媒体;在“学”中,学生是主体,知识是客体,教师是媒体。
课堂上,教与学是和谐统一的,不能截然分开。
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双主体活动,在这项活动中,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自觉主动获取知识的活生生的人,是学习的主体、内因。
2、对象意识强烈的对象意识是教师在课堂上甚至在上课前应首先具备的重要思想认识。
教师要准确地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了解学生的思维状态和接受状况,要努力在课堂上创设一种推心置腹的实事求是的教与学的氛围,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和时间,使其对知识进行吸收和内化,进而深切地体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课堂上,教师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最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
二、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过程问题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是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必用的教学手段。
以往传统的观念认为小学语文课只需要简单的记忆,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谐关系的要求.小学生文化观的重要性愈来愈明显。
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论文
![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6b06c15227916888486d770.png)
浅谈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教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的改革一直不停地在进行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教师更新了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学生成为了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课堂出现繁荣而热闹的景象,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有了一定的提高。
可是,语文课堂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繁琐,跳不出“分析”的框架,局限于“理解”层面,缺乏“运用”性质的训练,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效率不高。
一、语文课堂教学低效率的主要表现1有的语文教师在上语文课时,总是问问答答,分析故事情节,整堂课都未顾及语言文字的训练。
还有老师甚至把语文课上成了思想品德课、故事课等。
他们不重视字、词、句、段、篇的训练;不注重引导学生品词析句,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之间的脱节;基本功的训练单调乏味,练习题陈旧。
2教师没有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特点、难易程度,引领学生感悟文本,而是把课文知识一点一点地嚼烂,再喂给学生,一篇非常完美的课文,断章取义,按字、词、句、段、篇的结构逐一讲解,唯恐学生不会。
结果课文的美感,内在的联系全被破坏,到头来学生无法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语文素养提高甚少。
3新课程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现今语文课堂教学,学生活动起来了,积极性和求知欲提高了,但是在教师让学生围绕某一个问题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学习时,只注重合作学习的形式,却没有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和讨论问题,只重视合作学习的结果,缺少对合作学习过程的指导,不利于合作意识的培养。
在交流学习心得时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是个别学生的合作学习,没有顾及大部分学生的感受。
因此,合作学习方式在课堂上放任自流,形式化倾向严重。
4语文课变为“表演”课新课程改革,教师们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课堂教学由过去的填鸭式灌输转变为热闹非凡的“表演”课。
语文课上又唱又跳,又写又画,好象学生的积极性被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得到了发展。
一节课下来,学生真正的语文素养并没有实质性地提高,只是停留在语文的表面,没有深入到语文的本质,学生从课堂上收获甚少。
提高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
![提高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3670910aa6c30c2259019e73.png)
浅谈提高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效教学是在有限时间和空间内,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获取较大容量的真正理解的有效知识,同时,充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
那么,怎样提高小学低年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一、关注所有学生的发展一堂有效的语文课,不仅要看优等生的收获情况,更为重要的是那些学困生是否也有收获。
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关注学困生的学习进展,不是看他是否和好生最终一同站到起跑线的终点。
因为他们一开始就不是同一条起跑线,怎么会同时站到一块呢?而是相对于以前他的认知领域,他是否有了新的认识,有了新的进展。
而教师应根据自己已有的了解,尽自己最大的能力,让他加快一点步伐,再快一点,再快一点,缩小与优等生的差距为目标。
然而,一节课如果一味地关注学困生,对于教学开展来说也不是一件好事,它会让你的教学计划滞留,让你的课堂变得沉闷,让你的心情受挫,对于那些优等生,虽然他们也会有所收获,但是你忽略了他们表现的情感,淡却了他们的学习激情。
长此以往,那些平时敢于举手,想要发表自己想法的人就会习惯于安静聆听。
1)不同的教学任务,对不同的学生做不同的要求。
不同的课堂训练与检测,选择互动的学生应有所侧重。
如:小学低段语文教学,字词的掌握是重点,因此,字词的训练尽多地照顾学困生,多给他锻炼,展示的机会,让他有种成功感,喜悦感,让他保持对语文课堂强烈的学习兴趣。
而那些好学生,字词对于他们来说,已不是他们十分想要挑战的项目;而对于朗读方面,应体现一个层次性,先让读得不够好的同学读,老师适时点拨,让他有所进步后,再请好同学展示读,这样一来,不仅让差的有了进步,又给优等生搭建了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
往往在这个时候,学困生,可能会不知所措,毫无头绪。
如果老师不给他们创设一个思维过度的阶梯,他们会有畏惧,烦躁,乏味之感。
小学语文有效性策略课堂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有效性策略课堂教学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912a4e45852458fb760b560f.png)
小学语文有效性策略的课堂教学论文摘要:本文从学生自身出发,探讨了适合小学语文有效性策略课堂教学问题,这些策略包括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策略,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运用各种形式学习的策略等,并提出一些具体实施的办法和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新时代的到来,中国教育的发展已进入了素质教育时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避免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模式教学,是当前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开端引趣就是其中的一种。
上课一开始以趣引入,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教师要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甚至是神秘的探究活动,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
这样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学得自觉、主动。
为堂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生学得轻松自如,学得兴趣盎然。
开端引趣的方式“设疑”以外,还有“谜语引趣”、“悬念引趣”、“故事引趣”、“小品引趣”等。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开端时的趣味性。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竞争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措施。
竞争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因而能调动积极性。
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之中参加竞争。
在教生字时让学生比一比,谁认得快,记得牢,谁组的词多;在总结课文时,比一比谁的发言有创意。
比赛的形式可以是以学生个体为竞争对手,也可以是以小组为单位成为竞争对手等等。
联系生活实际,激趣的效果也是相当明显的。
通过身边的小事,真实经历激起他的表达欲望,口头能力的培养得到加强。
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就能喜欢学习,上课能积极参与,精力集中,在学习过程中能自觉学习,能提出各种疑难问题,勤于请教;能积极参加学习小组的讨论研究,设法解决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并且主动地寻找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他们的学习目标已不是为了分数,而是切切实实地掌握和运用知识。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0742de07844769eae009ed98.png)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内容摘要: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
有效的课堂教学要求师生和谐对话,一堂课结束给学生留下思维、留下探索的兴趣、留下解决问题的能力,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这从客观上要求老师优化课堂教学,树立教学的有效性理念。
在教学实践中,我从教师和学生的不同角度,对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这样做的。
一、正确把握语文特点,明确教学目标。
学习语文,不仅仅要求教学生学会遵循汉字、汉语自身规律,更重要的教会学生学会做人,给予学生知识和能力,方法和习惯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提高。
所以课堂教学中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中心,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力争在有效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益。
在教学二年级下册《我不是最弱小的》课文时,我是这样设定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是会认14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多音字“空”。
能力目标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萨沙的心理变化过程。
情感态度目标是理解课文内容,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弄懂每个人都要做到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不甘于弱小的人。
本课人文思想教育以“爱心”为核心,培养学生丰富而生动的内心世界,引导学生感受世间伟大的母爱,对弱小者的同情与怜爱。
对世界充满爱心。
以上教学目标的确立具备语文的特点,人文性能力的培养能促使我们的精神变得崇高,人格变得健全。
二、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用“学生成绩=兴趣+能力”来说明兴趣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怎样在课堂上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我做了以下几点工作:1、在教学设计上下功夫,上课以趣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引趣的方式很多,教师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如设疑,故事引趣,小品引趣,谜语引趣等,还可以根据本地区风俗联系生活实际激趣引入。
我上《难忘的泼水节》这课的开端引趣是这样的:让学生自由说说春节的特色及热闹景象,慢慢引入傣族人民的泼水节。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论文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7cf32e661eb91a37f1115cbe.png)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摘要: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因此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益在语文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现代教学方式已广泛运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但是课堂中教师如何更好的成为学生的引导者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呢?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
就语文教学而言,有效的课堂教学,就是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进步与发展,使之语文素养得到提升,并亲历学习过程和掌握学习方法。
下面就依自己的经验谈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吃透教材,了解学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因素。
一堂好的课堂教学能让学生在课堂内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并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然而,吃透教材,了解学生却是搞好教学的基础,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掌握课文重点,把握教学难点,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就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二、创造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树立服务意识,是课堂教学的必备条件。
教师在课堂中要树立服务意识,将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推向自主探索获得知识的舞台,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定目标,并根据目标进行预习、尝试、操作、探索、归纳等。
学生永远是课堂的主体,只有让他们活动起来,参与进来,这样的课堂才能算是成功的课堂。
三、加强训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途径。
(一)谈谈听的训练。
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让学生听配乐朗读,听录音朗读,听老师范读等,来激发情感,培养兴趣。
如在教完《歌唱二小放牛郎》后,我向学生介绍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并配乐朗读给他们听,这样便将学生带入课文的意境,使他们与作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从而更深理解课文内容,并深入体会二小为了革命事业不怕牺牲自己的精神,这一感人至深的主题也得到深化。
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99d2281852d380eb62946dc7.png)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摘要:随着素质教育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学的有效性有了更高的要求。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对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全面提升。
主要分析什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及其实质,对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教学的有效性主要是指上课的质量和效率,要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用最少的时间,花最少的精力,来取得尽可能明显的效果,实现已定的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教师要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术,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设置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内涵从不同的角度看,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有不同的内涵。
首先,从构成有效课堂的要素来看,让学生收获多的课就是有效课,课堂是小学生主要的学习、求知、成长的阵地,语文课堂的效率高就是有效的语文教学。
从教学活动的最终结果看,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指学生要学有所成,知识技能获得增长,教师要教有所进,将教学经验上升到教学理论,在教学过程中提升自身素质,发展为优秀教师,最终达到教师、学生共同进步的结果。
从课堂教学的过程看,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包括有效预设、有效实践和有效评价等环节。
二、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实质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和课程改革后的形式化教育模式带来了低效率的教学效果,传统的教育模式只注重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视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不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对教学有了极大的创新,但一些形式的活动浪费了有限的课堂时间,有时会偏离正确的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是针对两种教育模式存在的缺陷而做出的选择,有效课堂理念节约了大量教育资源。
三、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在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又避免了以往的“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方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有重要意义。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论文(共6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论文(共6篇)【教学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76fef66ab307e87100f6960b.png)
第1篇: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研究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是面向现阶段语文教学出现的,针对于小学生的课堂表现、个性化特点而展开。
语文教学和生活的实际状况接触最为频繁,学生无时无刻不在接触语文内容。
语文教学实践的现实语境也尤为丰富,但是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仍旧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实践的展开需要不断细致规划,进而科学开展,以提升语文教学质量,为小学生语文知识的掌握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一、有效教学概述(一)有效教学的概念有效教学就是指实现教学的认知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统一,就要考虑到教师和学生双向互动的参与,又要对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实现进行合理设计和把握。
有效就是指实现一定的课堂效果,教师通过学生反馈和教学检测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旨在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教师要掌握一定的教学时效性,更需要提升教学效率,不断巩固教学实践成果,达到学习效果的长效性保持。
有效教学的开展顺应了新课程改革的教学需求,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了科学的教学引导。
(二)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概述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语文教学承载着非常深远的现实价值。
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小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文化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有计划性、有目的性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的开展能够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对学生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小学语文教学需要不断的实现突破和创新,注重基础层次和发展层面的推动,为小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有效教学的实现条件一堂有效的教学需要具备五个条件:扎实的理论、充实的课程安排、丰实的情感投入、平实的语言对话、真实的教学情境。
这五个方面相互促进,对于有效教学的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扎实的理论基础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关键,有利于学生对于主要教学内容进行把握。
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学习基本状况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
充实的课堂教学安排就是运用灵活的教学手段丰富语文课堂教学。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我见论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我见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06e8dd07844769eae009ed42.png)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我见纵观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我们会发现,新课程改革到现在,教学低效、无效的现象仍然存在。
什么样的语文教学才是有效的呢?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效益?下面本人将结合教学实践,从如下几方面谈谈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看法。
一、吃透教材是根本新课程改革让许多教师开阔了视野,观念进行了更新。
积极响应“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号召,为了和新课程接轨,教师唯恐被教材束缚,纷纷费尽心机,在教学形式与手段方面不断创新。
于是课堂花样百出,异彩纷呈。
但是由于忽略了深入钻研文本,课堂中夹杂着一定程度的肤浅、浮躁,有的课脱离文本,有的课甚至放弃文本。
这样就造成了:教学目标不明确、不科学,导致一节课结束后,没有给学生留下什么;教师过分关注教学形式与手段的创新,追求面面俱到,没有教学重点与难点;着眼于对单个词、句段的品悟、品读,使文本支离破碎而无视文本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教学中忽视教材,过早、过多地补充拓展内容,过多地进行非本学科活动,导致学科本位缺失。
针对这种弊端,所以我们仍要提出:“钻研教材”。
无论教学观念如何更新,对教学来说,深入钻研教材是永恒的要求。
在新课改背景下,更需要潜心研究文本,这是有效教学最基本的要点。
二、激发学生参与意识目前,虽说强调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但现实中的语文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仍大多数为“秧田式”,学生面对教师依次而坐,教学仍主要是“师——生”的交流方式。
这种组织形式比较适合于知识的传授,但不利于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由于教师面对着几十个分散的个体,又因为教学时间有限,在多数情况下,老师为了顺利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而把发言、交流的机会给了那些乖巧听话、“积极响应老师号召”的少数优等生,而大多数学生则沦为“老听众”,没有发言的机会,得不到老师的激励,思维处于消极或停滞状态。
针对这个弊端及教学现状,我们采用小组学习和集体授课相结合的方式,并针对不同的学习形式,灵活选择了双马蹄形、同心圆形、w型和双矩形等座位安排方式。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https://img.taocdn.com/s3/m/86fb9e2f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9b.png)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摘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对于学生语文学习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可以通过提升教学内容的关联性、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加强学生参与度、培养语文学习兴趣以及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来改善教学效果。
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吸收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从而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可以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全面发展。
教师们在教学中应该注重以上几点,不断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语文,提高语文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教学内容关联性、多媒体教学、学生参与度、语文学习兴趣、学习动力、全面发展、促进。
1. 引言1.1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在于它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阶段,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学生可以初步掌握语言文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建立起正确的语言运用习惯,提高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课堂还是开展文化传承、价值观培养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平台,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拓展思维和horizon。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是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环节。
只有通过扎实、高效的语文教学,才能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语文学习基础,为其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2 现状分析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和解决。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过于注重死记硬背,忽视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学生在长时间的重复训练中缺乏对语文知识的深度理解和实际运用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学生的学习方式和需求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经无法完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对老师的讲解产生抵触情绪,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缺乏足够的兴趣和动力,缺乏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难持久地保持学习热情。
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论文(5篇)
![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论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963b40c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04.png)
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论文1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人们对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也在逐步加深。
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性教学?教学论专家余文森教授作过很通俗的解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
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1. 什么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一个由外部的实在世界、内部的心理世界以及行为世界三个层面所构成的结构系统。
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合作、探究、交流的学习方式。
2. 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夸美纽斯说:“……假如没有一个学生违背本人的意志,被迫去学习任何学科,我们就不会有发生厌恶和智力受到抑制的情形了,每一个人都会顺着他的自然的倾向去发展。
”有效是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有效教学”主要指在一定的教学投入内(时间、精力、努力),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和发展,带来最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是卓有成效的教学。
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是衡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唯一尺度。
3.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做才能使课堂有效呢3.1深钻教材,备好课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关键在于备课。
因为备好课是搞好教学的基础之基础,根本之根本。
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所以说备好课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必须有一桶水。
”这就要求老师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来为每一堂课做准备。
那么如何才能备好课呢?备教材:教师在备课时要参阅教师用书,明确这节课的重点和目标。
思考如何用巧妙、直观的方法,层层突破,轻易地化解难点,让学生理解接受。
备学生:教师还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已有的知识经验,预见学生在课堂上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和反应,想出解决的对策。
备教案:教师在教案中充分考虑到学生可能提出哪些问题?教师应该怎样去回答、去解决?3.2上好课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一门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我见论文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我见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7c26b0e90c69ec3d5bb758e.png)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我见有效课堂教学是指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条件,以促进学生学习的一种教学。
有效教学既是一种理念,又是一种策略。
在新课改的大潮中,许多优秀教师充满智慧,充满诗意的精彩课堂成了我们追求的理想境界。
然而,几年过去了,当我们冷静地审视现实中的语文课堂教学,却发现许多教师是在邯郸学步,更多的教师则是“穿新鞋,走老路”。
许多语文课堂教学仍然呈现出单调、枯燥、繁琐与压抑的状态,学生语文素养得不到真正有效地提高。
“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现状依然普遍存在着。
课堂上没有了生命活力的焕发与学习主体个性精神的张扬,课堂上感觉不到生命的挑战与学习者的内在愉悦。
师生实际付出的精力与实际收效差距甚远。
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笔者认为,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充分预设,提高教学准备工作有效性进入新课改以来,“课堂生成”被很多教师盲目拔高,导致很多教师不致力于课前的精心预设,而将课堂实际效益更多的寄希望于课堂上的随机生成,从而导致课堂上教学时间的浪费。
其实对于广大教师来说,课前充分的预设对提高课堂实际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提高程序预设的有效性。
备课强调独立钻研、自主备课与合作研究、集体备课相结合。
教者首先要深入研读教材、感悟和把握住教材的内涵,自主备课时还要考虑到适合任教班级学生学法的研究与设计。
在此基础上,带着自己的思考,同其他教师共享收集的教学资料,拟定教学的重点、难点,商讨有效高效的教学策略。
自主备课与集体备课的有机结合,能切实提高程序预设的有效性,为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高效奠定坚实的基础。
2.提高课前预习的有效性。
一直以来,课前预习这个环节最易被很多语文教师忽视。
学生没有高质量的预习,就不可能有高效的课堂教学。
尤其是对中高年级的学生,老师应该教给学生一些预习的方法,如“不动笔墨不读书”、查阅工具书等,并通过课堂反馈提高预习质量;二是有针对性地提出某些预习题,比如熟读课文,学会生字词等,让学生提前进入学习状态,节省课堂上宝贵的时间:三是进一步重视预习的课堂检查,教学即可以从预习入手,以学定教。
对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几点思考论文
![对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几点思考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3f6c5ad65022aaea998f0fe3.png)
对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的几点思考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这不是一个新话题,历来备受教育界的专家和教师们关注。
崔峦先生说过:“我们欣赏并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
”语文课的课堂就是讲求两个字“有效”,而有效的语文课堂应该就是一堂扎实、朴实的课堂,学生在这一堂课的学习中应该有所收获。
一、充分阅读,务实求真“多读胸中有本,勤写笔下生花。
”这就是说我们的语文课堂要引导学生充分阅读文本。
但现在似乎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凡上公开课必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当然多媒体的恰当使用能使学生更加形象、直接地获得信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由于有的教师使用多媒体的目的不明确,安排的环节不恰当,完全在一种“不落伍”的思想的怂恿下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结果一堂课看上去热热闹闹,但却占了学生不少的读书时间,把学生应通过文本获得的阅读感悟变成借助图画获得的表象理解。
我想还不如把这个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阅读来获取内在体验。
有的教师在有限的课堂上抛开文本,把大量的时间让学生来交流收集到的信息,或用于表演、作画等,而对文本却花很短的时间草草而过。
试想这样的课堂能有效吗?尤其是一些语言文字优美的文章,更多的是意会,不可言传。
这样的课文,就应少一点讲解,多一点韵咏,让学生反复诵读文本,在意会的诵读中进入文本,进入作者笔下的美妙情景中,最终达到“不知是人之言,还是吾之言”的阅读境界。
这样,学生不断触摸文本语言的时候,也触摸到景物、事物的美,这样的美才是“文我同一”的意境的美,诗意的美,才是学生真正的习得。
俗话说:“豪华落尽见真淳,铅华洗却见本真。
”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扎实、朴实,我们的语文课堂应少一些“花拳绣腿”,让阅读成为语文课堂存在的根基,这才是课堂美丽的极致。
二、解读文本,恰当取舍我们的课堂只有40分钟,因此对于篇幅长的课文,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不可能面面俱到逐一讲解,于是便有了“长文短教”的说法。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1761546e9b6648d7c1c746be.png)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我见摘要: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
那么,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是促进学生成长和实现教师自身发展的主要途径。
教师和学生是整个课堂教学的主体,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师生是一种信息交流的过程。
因此,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现阶段深化课程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的首要问题。
那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我有几点体会:一、深入教材,开放课堂,不断探讨课堂教学新途径(1)课前精心备课,成竹在胸:语文教材是经过专家编写的,体现课程标准理念和学生学习规律的学习材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双基”训练和达成“三维目标”的基本凭借。
因此,教师要在理解编者意图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教材蕴含的资源,结合本地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学习活动,预测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能会产生什么问题,真心做到“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服务。
(2)课中体现主体,注重主导:语文学习的主阵地在课堂,课堂上既有教师主导性的彰显,更有学生主体性的体现,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有效率。
因此,课堂上每个教学环节都应把学生的主体性放在首位,先让学生尝试性地学习,提供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
(3)给学生当堂练写的时间:课堂语文教学往往是动脑动嘴而不动手,写的训练常被忽视或拖到课外,既加重了学生负担,也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
可在每堂课结束的前十分钟布置书面作业,让学生当堂练笔,教师在一旁巡视指导。
(4)课后及时反思,促进成长:反思自己在教学中的欠缺,它将时时提醒我不要重蹈覆辙反思,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它会使教师自我突破,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有效。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论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aacfe33cf111f18583d05a87.png)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素质教育的目的以及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其实就是对“有效性”的最好注释。
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避免无效或低效的活动,使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变得有效,使孩子们在课堂上对需要掌握的有所把握,尽量避免课后的加班辅导,形成一个教与学的良性循环?在这里,我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思考,具体谈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一、从主体出发,提高兴趣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去组织教学,是有效教学的基础。
以学生为本,教师的教学活动,都应从学生出发,一旦离开学生这个主体因素,“那课就好比一个钻头发力于一个老是打滑的工作面,其实质作用不好乐观。
”了解了学生学习上的需要和心理上的需要,课就会如磁石紧紧吸引住学生。
怎样才能了解到学生的需要点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总的来说,需要教师先“钻进去”深入解读文本,再“跳出来”站在学生的角度确定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
第一,找准疑难点、空白点。
教师要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沉下去了解学生。
学生已经具备了怎样的知识基础和情感起点?对今天的学习内容,学生感到难于理解和掌握的地方可能会在哪儿?哪些地方是学生最想了解、最需要老师引导的?作为教师,在组织教学之前,都应该对这些问题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既不会重复教学浪费教学时间,也不会因为知识链的隔断而让学生不得要领。
比如在教学《会走路的树》时,课文中有一处这样写道:小鸟看见了驯鹿,好奇地问:“你能让我爬到你的身上坐一坐吗?”教师就可以抓住一个“爬”字,打开学生的思路。
因为在此之前,“小鸟会飞”已经成为学生的思维定势即固有知识,但小鸟的“爬”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到。
小鸟为什么不说“飞”而说“爬”?教师以此为教学线索,积极引导学生体会到这只羽翼未丰的小鸟的特点和心理,想象驯鹿天天不厌其烦让小鸟爬到它的身上去了很多地方的情景,从而体会到驯鹿美好的心灵和真挚的情意,并以此唤醒学生内心的美好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曼方小学王红英摘要:有效课堂教学要求师生和谐对话,一堂课结束,给学生留下思维、留下探索的兴趣、留下解决问题的能力,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本文从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角度论述了影响课堂教学的几个重要因素,其中包括课堂教学中把握语文特点,明确教学目标的有效性策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策略;课堂作业设计以及教学过程评价策略。
关键字: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正文: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这从客观上要求老师优化课堂教学,树立教学的有效性理念。
基础教育的改革必须做好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使教学从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被动模式向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研究方式转变。
我从教师和学生的不同角度,论述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
一、课堂教学中正确把握语文特点,明确教学目标。
学习语文,不仅仅要求教学生学会遵循汉字、汉语自身规律,更重要的教会学生学会做人,给予学生知识和能力,方法和习惯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提高。
所以课堂教学中必须明确教学目标,以教学目标为中心,采取多种形式教学手段,力争在有效时间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益。
布鲁姆说过: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例如:我在教六年级语文下册《匆匆》这课时,我是这样设定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会认2个生字,会写生字,掌握多音字。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时间的来去匆匆。
情感态度目标:理解课文容,联系实际生活,让每个学生都体会到时间一去不复反,懂得珍惜时间。
本课人文思想教育以“珍惜时间”为核心,培养学生丰富而生动的心世界,引导学生感受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以上教学目标的确立具备语文的特点,人文性能力的培养能促使我们的精神变得崇高,人格变得健全。
二、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用“学生成绩=兴趣+能力”来说明兴趣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学生没有兴趣,就谈不上自主学习,更说不上让学生合作、探究学习了。
那么为了在课堂教学上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我做了以下几点工作:1、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要下功夫,上课一开始以趣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引趣的方式很多,教师一定要根据教学容精心设计,如:设疑,故事引趣,小品引趣,谜语引趣等,还可以根据本地区风俗联系生活实际激趣引入。
我上《难忘的泼水节》这课的开端引趣是这样的:先从本县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苗族姊妹节入手,让学生自由说说姊妹节的特色及热闹景象,慢慢引入傣族人民的泼水节。
这样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上课积极参与,精力集中。
在课堂中质疑问难,积极参与到小组中讨论研究。
2、兴趣不能只停留在引入新课层面上,应深入课堂,贯穿课堂教学始终。
这是激活课堂教学气氛的基础。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应想尽一切办法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做到这一点,教师在40分钟的时间都应该保持良好心态,微笑面对学生,从容不迫的应对教学,争取学生在课堂学习上畅所欲言。
如果扳着严肃地面孔上课的老师,即使教学方案设计得最好,也无法达到教学预定的目标。
因为学生面对着扳着面孔的教师,不敢提问,老师提的问题不敢回答,不敢与伙伴合作讨论。
那么这一堂课就偏离了新课标提出的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新课标提出的自主探究并不是说上课时几个人在一起说说就完了,而是看老师如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如何创设问题情境以及怎样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式。
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自己独立寻找解决问题方法以及同学合作讨论解决问题。
使受教育对象懂得合作讨论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学会听取别人看法与观点并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从中领悟取其精华的道理。
创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
这才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高境界。
举个例子,《卖火柴的小女孩》的课堂教学设计,我是根据以下三点来体现教学有效性:(1)、整节课我从交流入手,努力营造和谐平等的对话环境。
首先我创设了自然生动的教学情境,写课题“卖火柴”三字大一些,“小女孩”二字写得小一些并问:谁知道老师为什么这样写课题?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打破常规写课题,激发学生读课文的欲望。
通过“你指我认,当小老师领读”等活动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
朗读环节我充分引导他们在读、说、评、演中进行充分的角色体验,入情入境的读文,来进一步体会戴嵩的谦虚和牧童的勇敢。
(2)、引导学生创造意识。
不仅为小女孩的悲惨命运而伤心。
更谴责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人们没有同情心。
结合插图让学生大胆想象当时场景,最后教师问:你们觉得小女孩怎么样?这样,进一步提升了文本的社会价值,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3)、写、说、看结合。
写话训练,我主要让学生写写课文的读后感逐步培养学生写话的兴趣。
三、课堂教学中作业设计。
课堂作业设计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语文作业是积累、感悟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载体。
所以,精心设计好课堂作业,能巩固新学知识,形成能力,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我们要以教学目标为中心,从多方位、多角度来设计语文作业。
从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上可以把作业设计为知识巩固性作业、自主性作业、讨论探究性作业、实践性作业等。
从学生个性差异上可以设计适应优差生的多层次作业;从学生好玩好动的心理特征角度设计趣味性作业等。
让学生通过作业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智力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四、教学过程评价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是为了“创造适合儿学生的教育”,而平常的考试与测验是为了“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
所以,教学评价不等同于考试、测验。
1、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应特别慎重,不能以分数论英雄,应该考虑到语文人文性特点。
法国著名寓言作家拉封丹有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试,看谁能把一个行路人的大衣吹掉,北风呼呼猛刮,行路人紧紧裹住大衣北风无奈于他。
南风徐徐吹动,温暧和煦,行路人解开衣扣,脱衣而行,南风获胜。
这则寓言告诉人们,方法得当柔可克刚。
何况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小学生。
一句赞美的话语比苦口婆心的说教和严厉地批评和责备更有力量。
课堂是孩子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源泉,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的评价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
2、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作好自我评价。
当学生完成练习或回答一个问题后,让学生独立思考、判断、想一想自己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养成自我检验的意识。
让学生对自己进行评价。
既是知识的再现,同时又是对自己的能力和方法进行全面的反省,重新认识和评价形成对自我思想行为的反思意识。
当然,学生自我评价后应有反馈,以便教师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对新知识掌握不好的学生,运用鼓励性评价语言给他一个客观公正能激发他积极向上的评价,并在练习中允许他通过努力再次自我评价,让学生不断地取得成功,不断地感受成功的快乐,不断产生追求新知识的欲望。
从而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总之,课堂教学以教师的“爱”贯穿始终,是一门高深的艺术,它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讨论、研究、总结、创新。
理论联系实际,才不断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1、朱永新教授《我的教育理想》教育2、(美)罗森塔雅各布森《课堂中的皮革马利翁—教师期望与学生智力发展》人民教育3、孔庆平5营造良好的小学语文教学气氛[导读]课堂气氛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公共情绪状态,它是课堂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
摘要:课堂气氛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公共情绪状态,它是课堂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
那么,如何创造良好的小学语文教学气氛呢?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谈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气氛效果;课堂气氛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公共情绪状态,它是课堂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
良好的数学课堂气氛,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发智力,冶情操,优化教学效果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那么,如何创造良好的小学语文教学气氛呢?一、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制约课堂气氛的要素很多,有教师、学生、教材、教法等,但是其中最关键的还是教师,只有通过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才有可能实现良好的课堂气氛,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教师在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过程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1.把握最佳的教学心态。
教师教学的心态,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情绪,它是教师自身心理素质的反映,也是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体现,要保持教学时最佳的心理状态,首先,课前准备要充分。
课前应认真仔细地做好准备工作,特别是对教案要胸有成竹,教学各主要环节能历历在目,做到教学过程清新、结构合理、方法恰当、容适度,符合学生的心理规律和认知特点。
课前准备充分,是教师形成教学最佳心态的重要条件,这也是教师获得课堂教学自信心的基础。
其次,进行教学要投入。
教师一旦走上讲台,就要心无杂念,快速进入角色,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用教学激情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用教学艺术去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得体地运用手势、动作、表情、神态等体态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感染学生的情绪,与学生一道分享数学知识高尚的情趣。
只有教师教得投入,学生才能学得专心,良好课堂气氛才能顺利形成。
此外,还要善于发挥教学机智,妥善处理课堂中的偶发事件。
同时,教师要提高对不愉快心理的控制能力,才能始终保持最佳的教学心态。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好,彼此心理相容,教与学双方都会沉浸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之中。
教师讲解激情满怀,生动传神,学生学习全神贯注,兴趣盎然。
反之,师生关系不融洽,学生必然会感到一种心理压力,教师教学也不能得心应手,课堂气氛势必沉闷、呆板。
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创造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的基础。
平日,教师要注意深入到学生中去,和学生打成一片,交知心朋友,建立起深厚的师生感情。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亲切的眼神、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来缩短师生心灵的差距,真诚地关怀和帮助每个学生,充分尊重他们,信任他们。
要允许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允许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允许学生质疑问难,对他们充满爱心、关心、热心、耐心和信心,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教”。
二、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要十分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
因此,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切实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1.让学生保持最佳学习心态。
任何学习过程都存在着复杂的心理活动,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学生学习的表现与效果截然不同。
当学生处于最佳心理状态时,学习情绪高涨,专心致志,课堂气氛热烈而愉悦。
为此,教师应注意:(1)把微笑带进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