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财产保护法的相应问题
关于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措施

关于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措施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虚拟世界中的财产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虚拟财产如虚拟货币、虚拟房产等,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因此需要法律保护措施的支持。
然而,由于虚拟财产的特殊性,传统的法律制度并没有为其提供完善的规范,因此,为了保护虚拟财产的权益,需要制定相关法律保护措施。
一、确立虚拟财产的法律地位虚拟财产的法律地位是保护其权益的基础。
目前,国际上已经开始探讨虚拟财产的法律地位,并在一些地区和国家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
在我国,应当加强立法机构对虚拟财产的研究,通过相应的法律手段,明确虚拟财产的性质与法律地位,为其提供明确的法律保护措施。
二、建立虚拟财产交易平台的监管机制虚拟财产交易平台是虚拟财产交易的重要场所,为了保护交易参与者的合法权益,应建立监管机制。
首先,监管机构应对虚拟财产交易平台进行审批、注册,并定期进行监管;其次,要求交易平台对用户资产进行保管和风险控制,以防止资金流失和恶意操纵市场等不法行为的发生;最后,对于违法操纵市场等行为,依法追究责任,并采取相应的法律制裁措施。
三、明确虚拟财产的产权归属虚拟财产的产权归属问题是虚拟财产法律保护的核心问题。
应根据虚拟财产的不同性质和归属方式,明确其产权归属。
对于虚拟货币,可以将其归属于个体,并按照现实货币的相关规定进行保护;对于虚拟房产等虚拟资产,可以将其归属于个体或者虚拟财产拥有者协会等集体组织,以确保其权益得到维护。
四、制定虚拟财产侵权行为的惩罚措施为了保护虚拟财产的安全和所有权,应制定虚拟财产侵权行为的惩罚措施。
对于恶意盗窃、侵占、篡改虚拟财产的行为,应追究其刑事责任;对于虚拟财产交易中的欺诈、虚假宣传等行为,应加强监管,并依法追究民事责任。
五、加强国际合作,构建跨国虚拟财产保护体系虚拟财产的特殊性要求国际社会加强合作,构建跨国虚拟财产保护体系。
各国应加强信息分享和经验交流,共同应对虚拟财产产生的相关问题。
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制度

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制度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游戏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娱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财产,包括游戏币、装备、道具、市场卡等,也逐渐成为了一种可以购买和交易的真实财富。
由此,对于这些虚拟财产应该如何保护,成为了一个热门的问题。
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出发,探讨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制度。
一、虚拟财产的性质虚拟财产指的是网络游戏中的游戏币、装备、道具、市场卡等虚拟物品。
这些虚拟物品是由游戏开发商通过游戏规则设定而生成的,其价值本质上是由游戏规则所赋予的。
虚拟财产的生成、管理和交易完全在游戏平台内完成,与现实世界中的货币并没有太大关系。
因此,虚拟财产本质上是一种权利或一种使用权,而不是一种物权或财产权。
二、虚拟财产的法律地位虚拟财产的法律地位是一个争议较大的问题。
目前,国内法律没有对虚拟财产的性质与法律地位进行确切的规定,甚至在相关法律法规中都没有提及虚拟财产的名称。
然而,虚拟财产的实质就是一种虚拟商品和服务,其交易和使用也与现实财产有异曲同工之妙。
因此,虚拟财产的交易和使用具有一定的合法性,应得到一定的法律保护。
1.民事法律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条规定,权利人有权签订法律规定的合同。
因此,玩家在游戏平台上所获得的虚拟财产,都应当视为将要签订的一种合同。
如果游戏平台缺乏监管,虚拟财产的产权争端可能会引发更多的法律纠纷。
因此,游戏平台应当明确规定虚拟财产产权制度和交易规则。
同时,游戏平台运营商应当加强监管,依据《合同法》、《侵权责任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对游戏平台内的合同、侵权纠纷等问题予以维护和解决。
虚拟财产的产权纠纷可能会升级为刑事犯罪,如盗窃、诈骗等。
对于虚拟财产的诈骗犯罪,可以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以虚构或者隐瞒事实,骗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财物的行为构成诈骗罪。
对于盗窃虚拟财产,可以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盗窃行为构成刑事犯罪。
虚拟财产法律保护存在现实难题

1、证据不充分,难以举证由于游戏数据掌握在运营商手里,玩家账号出现问题后,无法收集证据证明自己是否存在责任。
另外,因为问题的出现往往无法预料,所以不可能当即截图以作证据,而且就算有截图也可能被认为是PS的,玩家几乎是百口莫辩。
如果服务器数据显示玩家帐号异常,而玩家无法提供充分证据的情况下,运营商单凭玩家一面之词,无法确认其帐号是否正常,只能不予处理,以免让部分数据异常的玩家有可乘之机。
2、相关法律缺失,虚拟财产不受保护网游行业还没有相应法律法规,传统的三包法对于网游也不适用,故网游处于法律的真空地带。
国家相关部门迟迟没有承认虚拟财产的合法性,玩家的虚拟财产一直有其实而无其名,地位相当尴尬。
部分玩家在权益受到侵犯时,想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却因虚拟财产的尴尬地位,大多法院不予立案。
虚拟财产被盗,网游运营商将玩家推给网监,要求出具协查函才能找回;而因为虚拟财产的尴尬地位,网监方面没有统一的处理方案,部分网监不予受理,推回给网游运营商,要求出示财产价值证明才能开具协查函;部分网监甚至不予受理;只有少数能开具协查函,所以虚拟财产被盗后如何处置,很多玩家只能听“运营商”由命了。
3、霸王条款网游运营商在玩家注册时签署的玩家协议,设定了不少有霸王条款之嫌的协议,而玩家注册时一般很少留意其中的条款,就算留意到了,也只能接受其条款,否则无法注册进入游戏。
而在出现问题之后,运营商则搬出其中的条款进行推卸责任。
4、网游客服系统不完善大部分的网游没有建立正规的呼叫中心,客服系统极其不完善,热线电话打不通,客服素质备受争议,无法给玩家解决或解答相关问题,只能机械应答,玩家也无法联系到上一级管理人员进行投诉。
5、投诉渠道不明确,多头监管却投诉无门网游没有一个很明确的投诉渠道,大部分地区的消协不受理网游投诉。
因对网游行业的不了解及相关法律法规的缺陷,部分消协受理投诉却没法很好的解决问题。
网游的监管部门有文化部、新闻出版署、信产部、工商部门等,但是各方权责却没有明确规定,玩家想要投诉运营商问题时,不知道向哪里投诉,也不清楚投诉流程怎样。
网络游戏虚拟财产产权法律保护研究

网络游戏虚拟财产产权法律保护研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网络游戏已成为人们娱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在网络游戏中,虚拟财产作为游戏中的一种游戏物品,也日益受到玩家们的关注。
虚拟财产本身并没有实体,但在游戏中却有很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虚拟财产产生的巨大经济利益引起了各界的关注,虚拟财产产权也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探讨网络游戏虚拟财产产权的法律保护问题。
一、虚拟财产及其产生的法律问题1.1 虚拟财产的定义虚拟财产指的是在网络游戏中所获得的,没有实物背景,仅存在于网络游戏中的游戏物品或虚拟货币。
包括游戏中的装备、武器、道具、虚拟货币等等。
1.2 虚拟财产产生的法律问题随着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的巨大经济利益的出现,与此相关的法律问题也逐渐浮现出来。
例如:(1)虚拟财产的产权问题。
游戏玩家所获得的虚拟财产是否属于其产权、是否可以买卖交易、是否可以继承等问题。
(2)虚假交易问题。
因虚假交易而造成的损失,该如何追究法律责任。
(3)虚拟财产侵权问题。
例如,一个玩家盗用他人账号,并窃取了该账号中拥有的虚拟财产,另一方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二、虚拟财产产权法律保护研究2.1我国法律对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我国现有的法律对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问题并未有明确规定。
不过,虚拟财产交易在我国已形成了一种规模庞大的市场,也引起了法律界的注意。
在此背景下,国家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一些文件,以保护虚拟财产交易市场的正常运作。
例如,最早出台的就是《文化部关于规范网络游戏管理的通知》中的相关规定,规定了游戏虚拟物品的交易不得超过官方售价,也不得以非法手段获取游戏虚拟物品等。
后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网络侵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中也对虚拟财产的性质和法律地位做出了明确规定。
可以看出,我国政府已开始重视对虚拟财产产权的法律保护。
2.2虚拟财产产权保护的实践案例虚拟财产裁判案例在我国逐渐增多,保护虚拟财产产权的意识也在逐步增强。
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

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随着互联网和数字经济的发展,虚拟财产的概念越来越广泛。
虚拟财产是指在网络世界中存在的、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各种数字化物品,如虚拟货币、虚拟物品、虚拟道具等。
虚拟财产虽然没有实体存在,但是其价值是实实在在的,涉及到虚拟财产的交易、纠纷等法律问题也逐渐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因此,对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问题亟待解决。
虚拟财产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法律地位,其纳入到经济学范畴,属于网络经济的一种资产和财产。
《物权法》规定,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
而虚拟财产并不存在实体物品,因此不能直接套用《物权法》,需要在法律上进行新的制定和认定。
(一)合同法保护:虚拟财产的交易以合同为基础。
在虚拟财产的买卖交易中,双方当事人可以达成书面或口头协议,确定双方的权利义务。
当交易一方未履行合同义务,另一方可以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二)侵权法保护:虚拟财产也受到侵权法的保护。
如虚拟物品和虚拟道具因他人盗窃、披露等行为造成的损失,可以通过诉讼途径追究其侵权责任。
(三)消费者权益保护:消费者在虚拟财产交易中享有的权利及保护应与实物消费者权益保护同等。
而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网络消费者在退货、换货、维修等方面享有与实物消费者相同的权益,虚拟消费者应享有同等权益,在虚拟财产交易中遇到问题可以依法进行维权。
(四)刑法保护:如果虚拟财产的转让、交易中存在欺骗、诈骗、侵占等不法行为,其行为人都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受到刑法的惩罚。
三、虚拟财产的未来虚拟财产的发展一方面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
虚拟财产的安全、权益、责任等问题亟待解决。
随着区块链、人工智能以及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虚拟财产可能会得到更好的保护。
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对虚拟财产的监管和管理,提高公众的虚拟财产意识,形成健康、文明的虚拟财产交易文化。
综上所述,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需要法律趋于完善,同时也需要公众从法律、市场、道德等多方面对虚拟财产进行管理和监督,保障公共利益和消费者权益的同时,推动虚拟财产的可持续发展。
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

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虚拟财产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虚拟财产是指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交易和流通的数字化资产,包括但不限于虚拟货币、游戏道具、虚拟商品等。
随着虚拟财产在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其法律保护也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将探讨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
虚拟财产是一种特殊的数字化资产,其法律属性不同于传统财产。
传统财产通常是有形的、可以触摸和看到的物品,而虚拟财产是无形的、只存在于网络空间中的数字化资产。
由于其特殊的属性,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亟需明确。
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 财产权属性:虚拟财产具有明确的财产权属性,其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权利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
虚拟财产的所有权可以通过网络交易、游戏获得或者投资获得,其所有权与传统财产的所有权并无本质差异,因此应当受到同等的法律保护。
2. 合同权属性:在虚拟世界中,虚拟财产的交易通常需要通过网络平台上的虚拟合同进行规范。
虚拟合同是一种以电子形式存在的合同,其效力与传统合同一样,都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
3. 行为权属性:虚拟财产的交易和流通通常需要依靠特定的网络平台进行,因此其交易行为受到网络法律和网站规则的约束。
虚拟财产的使用和处置行为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同时也应当遵守网络平台的相关规定。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虚拟财产具有明确的财产权、合同权和行为权属性,其法律保护应当充分保障其所有权、交易权和使用权等合法权益。
1. 立法保护:应当通过立法手段,明确规定虚拟财产的权利和义务,规范虚拟财产的交易和流通行为。
立法保护应当包括《电子商务法》、《网络交易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虚拟财产的法律地位和法律保护范围。
2. 司法保护:应当通过司法手段,保护虚拟财产的合法权益,加强对侵权虚拟财产的打击和维权。
法院应当依法受理虚拟财产的民事案件,保护虚拟财产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平公正的网络环境。
《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及民法保护问题研究》范文

《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及民法保护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虚拟财产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游戏中的装备到电子货币,再到数字藏品,这些形式的虚拟财产都体现出了人们日益增长的投资与交换需求。
但同时,也产生了对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和民法保护的问题讨论。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及其在民法中的保护问题,以期为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提供理论支持。
二、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一)定义与分类虚拟财产是指在数字环境中存在并具备价值,能被用户以电子方式控制和利用的数字资源。
包括但不限于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装备、虚拟货币,社交网络上的虚拟商品以及电子账户等。
按照功能和使用目的,虚拟财产可分为使用型和投资型两类。
(二)法律属性探讨对于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当前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其属于动产范畴,另一种则认为其具有独特的法律属性,不能简单地归为动产或不动产。
从法律角度来看,虚拟财产具有独立性、价值性、可控制性等特点,它虽然存在于电子空间中,但具有实际的经济价值和交换价值。
(三)法律地位现状尽管虚拟财产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在现行法律体系中,其法律地位尚不明确。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虚拟财产的法律地位有着不同的规定和解释,这给虚拟财产的合法性和保护带来了挑战。
三、民法保护问题研究(一)现有法律框架下的保护在现有法律框架下,对虚拟财产的保护主要依赖于《物权法》、《著作权法》、《合同法》等法律规范。
然而,由于虚拟财产的特殊性质,这些法律往往无法提供充分、全面的保护。
(二)立法需求与完善建议面对虚拟财产保护的法律困境,完善立法成为必然选择。
建议在相关法律中明确虚拟财产的法律地位和权利属性,同时制定专门针对虚拟财产保护的法律规定,包括产权归属、交易规则、侵权责任等。
此外,还应建立有效的纠纷解决机制和行政监管机制,以保障虚拟财产的合法权益。
(三)司法实践中的挑战与对策在司法实践中,对虚拟财产的认定和保护面临着诸多挑战。
关于虚拟财产的法律执行规定

关于虚拟财产的法律执行规定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数字经济的崛起,虚拟财产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虚拟财产包括各种电子货币、游戏道具、虚拟物品等,其法律地位和保护措施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关于虚拟财产的法律执行规定。
一、虚拟财产的法律定义虚拟财产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或其他电子通讯设备创造并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用于购买、兑换、交易的各种虚拟或数字化的资产。
虚拟财产与传统实物财产相比,其货币属性不明显,但在数字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功能。
二、虚拟财产的权益保护2.1 虚拟财产的所有权保护虚拟财产的所有权属于其创造者或购得者,应根据创造或购买的证据确定所有权。
如虚拟货币属于网站或平台发布和控制,则用户对其享有使用权和交易权,但不拥有所有权。
在虚拟财产交易中,相关平台有责任确保所有权的合法性,防止欺诈行为。
2.2 虚拟财产的继承与转让根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虚拟财产可以通过继承或转让进行交接。
继承人在法定继承范围内享有被继承人虚拟财产的权益。
在虚拟财产交易中,双方应签署合同或使用平台提供的交易工具,确保转让的合法性并避免纠纷。
2.3 虚拟财产的消费者权益保护虚拟财产作为一种消费品,其交易应由相关平台提供相应的保障措施,确保消费者权益不受侵犯。
例如,在游戏道具交易中,平台应提供真实有效的商品信息、购买保障和纠纷解决机制,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三、虚拟财产的法律追索和维权3.1 虚拟财产的追索权在虚拟财产交易中,如果发生违法、欺诈等行为,受害人有权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寻求法律追索。
平台应积极配合公安机关的调查,提供相关交易信息,追回被盗、被骗的虚拟财产。
3.2 虚拟财产的维权途径对于虚拟财产权益的侵害,受害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维权:a) 提起诉讼:依据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规定,受害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解决虚拟财产权益纠纷。
b) 寻求仲裁:有些平台设有独立的仲裁机构,受害人可以向该机构申请仲裁解决争议,节省时间和成本。
民法典中关于网络虚拟财产保护的相关内容有哪些

民法典中关于⽹络虚拟财产保护的相关内容有哪些⽹络虚拟财产,顾名思义,就是⽹络⾥⾯虚拟的财产,不是真实的⼈民币,钱,但是具备⼀定的价值的,可以⽤⾦钱衡量的,那么民法典中关于⽹络虚拟财产的相关条例是怎么规定的,是否有相关的参考呢,跟着店铺⼩编⼀起来看看吧。
⼀、民法典中关于⽹络虚拟财产保护的相关内容有哪些1、未成年⼈⽹络消费《民法典》第⼗九条中明确规定:⼋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为限制民事⾏为能⼒⼈,实施民事法律⾏为由其法定代理⼈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同意、追认;不满⼋周岁的未成年⼈为⽆民事⾏为能⼒⼈,由其法定代理⼈代理实施民事法律⾏为。
明确了若未成年⼈未满⼋周岁,则其在⽹络平台“打赏”或其他消费⽆效,监护⼈可要求对⽅返还打赏⾦额。
第⼆⼗条不满⼋周岁的未成年⼈为⽆民事⾏为能⼒⼈,由其法定代理⼈代理实施民事法律⾏为。
第⼆⼗⼀条不能辨认⾃⼰⾏为的成年⼈为⽆民事⾏为能⼒⼈,由其法定代理⼈代理实施民事法律⾏为。
⼋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不能辨认⾃⼰⾏为的,适⽤前款规定。
第⼆⼗⼆条不能完全辨认⾃⼰⾏为的成年⼈为限制民事⾏为能⼒⼈,实施民事法律⾏为由其法定代理⼈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为或者与其智⼒、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为。
2、虚拟财产可继承在《民法典》中规定了⾃然⼈合法取得的财产都可以依法继承,对⽹络虚拟财产保护有规定的应当依照其规定,也就是说只要是⾃然⼈合法取得的实际财产、⽹络虚拟财产,都应当视为遗产被继承。
⼆、⽹络虚拟财产包含哪些⽹络虚拟财产可以分为以下两⼤类型:其⼀是虚拟⽹络本⾝;其⼆是存在于⽹络上的虚拟财产。
虚拟⽹络本⾝是⼀种重要的虚拟财产。
第⼆种类型的虚拟财产⼜可以分为以下三种形式:第⼀种为⽹络游戏中的⽹络虚拟财产。
这包括⽹络游戏中的账号(ID)及积累的“货币”、“装备”、“宠物”等“财产”。
第⼆种为虚拟社区中的⽹络虚拟财产。
这包括⽹络虚拟社区中的帐号、货币、积分、⽤户级别等。
论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

论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随着网络游戏市场的日益火热,对虚拟财产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而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问题也渐成为社会焦点。
本文将从虚拟财产的定义、价值和法律保护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并针对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列举最少三个相关案例。
一、虚拟财产的定义和价值虚拟财产指的是在网络游戏等虚拟环境中由游戏内部创建,与现实世界无直接关联的数字化产物,如游戏中的虚拟物品、虚拟货币等。
虚拟财产的价值在于其具有一定的收益性、流通性、交易性和使用性,很多玩家甚至会为了收集数个宝石而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
二、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虚拟财产作为一种数字化产物,其法律地位和保护还存在争议和不足之处。
虚拟财产侵权纠纷的案件也不断增多,因此保障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显得尤为必要。
从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方面解决虚拟财产法律保护的问题是必要的。
三、虚拟财产法律保护的案例1.《魔兽世界》交易受限2009年,美国法院裁定《魔兽世界》中的虚拟货币、物品不能出售,且由于这些虚拟物品背后是暴雪娱乐公司所有权,故任何外部交易都被视为侵权行为。
2.购买虚拟物品要付现金2011年,上海一女子在一次网络游戏中花费数万元“购买”了一些虚拟物品,但之后该游戏由于运营原因停服,虚拟物品也随之消失,该女子随即将游戏公司告至法院,要求赔偿经济损失。
法院最终判决该游戏公司赔偿该女子游戏充值费用,但不能赔偿游戏道具体系中的虚拟物品,因其实际上没有实物交易发生。
3.《王者荣耀》虚假宣传案最近有一家网络公司以《王者荣耀》游戏海外版已在北美洲全面开启公测的名义,推销代练业务,但实际上该公司根本没有获得《王者荣耀》的经营权。
该行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侵犯了腾讯公司的商业和电子游戏著作权,给玩家和腾讯公司造成了损失。
四、总结在数字化、虚拟化的时代背景下,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问题既是一个全新的话题,也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
要加强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就需要立法部门的支持,更需要相关游戏公司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保障玩家的权益。
虚拟财产定性及保护规则的立法建议

虚拟财产定性及保护规则的立法建议虚拟财产指的是在虚拟世界中所拥有的财产,例如网络游戏中的游戏币、装备、角色等。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虚拟世界的兴起,虚拟财产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虚拟财产的定性和保护规则却一直存在着模糊和不完善的情况。
为了更好地保护人们在虚拟世界中的财产权益,需要加强相关立法的制定和完善。
本文将对虚拟财产定性及保护规则的立法进行一些建议。
一、虚拟财产的定性问题虚拟财产的定性一直是一个争议性的问题。
目前,我国关于虚拟财产的定性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这导致虚拟财产在法律上的地位不明确,难以维护权益。
建议在相关法律中明确虚拟财产的定性,将其确立为一种具有财产性质的虚拟物品,以便更好地进行保护。
在定性上,虚拟财产应该被视为一种数字化的财产,其价值的形成和变化源自于虚拟世界中的交易和互动。
虚拟财产在法律上应该具有与实体财产相似的权利和义务,包括所有权、使用权、处分权等。
在这一点上,可以参照国外相关法律的规定,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虚拟财产的定性进行明确和规范。
二、虚拟财产的保护规则1. 财产权的保护为了保护虚拟财产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需要在法律上明确虚拟财产所有权的归属和转让规则。
建议制定相关法律对于虚拟财产的所有权进行规定,明确虚拟财产的归属和转让程序,确保在虚拟世界中进行交易和转让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对于侵犯虚拟财产所有权的行为,应该依法给予严厉的惩罚。
虚拟世界中存在着各种虚拟财产交易和合同行为,这些合同行为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
建议制定相关法律,明确虚拟世界中的合同权,规定虚拟财产交易和合同行为的法律效力和责任。
加强对虚拟财产交易平台的监管,确保交易的公平、公正和合法。
在虚拟世界里,存在着大量的虚拟物品和创作作品,这些作品也应当受到知识产权的保护。
建议在相关法律中明确虚拟世界中作品的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等知识产权的保护规定,对于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给予严厉的处罚。
三、立法建议基于以上分析,针对虚拟财产定性及保护规则的立法,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立法:1. 明确虚拟财产的定性,将其确立为一种具有财产性质的虚拟物品,赋予其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论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

论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伴随着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游戏成为年轻人娱乐休闲的首选,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法律问题。
其中,虚拟财产的产生、流通和保护,一直是引发争议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从法律的角度探讨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并分析三个相关案例。
一、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虚拟财产是指在网络游戏中使用、购买或获得的虚拟物品、道具、货币等等,其价值并非以实物而言,而是基于网络游戏内部规则或市场流通规则而定。
与传统实体财产相比,虚拟财产的权益、归属及交易方式并非清晰明确,因此需要法律制度有效保护。
目前,我国尚未出台具体的网络游戏虚拟财产保护法规,但通过以下途径可以得到法律保护:1.合同保障:用户在进行网游注册、购买虚拟货币、交换道具等过程中,需要同意游戏服务提供者的用户协议。
该协议中包括了虚拟财产的相关条款,双方应当遵循协议内容进行交易,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2.侵权救济:如果在虚拟财产的转移、使用等行为中发生了侵权行为,玩家可以通过司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
3.行政监管: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文化和旅游部门对网络游戏行业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监管其游戏内容和运营模式。
二、相关案例分析1.《传奇世界》被盗虚拟货币案件2007年,山东滨州一名玩《传奇世界》的玩家注册ID被黑客盗取并将虚拟货币5000万元专业转账到他人账户。
该玩家向游戏公司索要货币,但因游戏服务协议中规定虚拟财产不得流通或转让,游戏公司拒绝了他的请求。
后该玩家将游戏公司告上法庭,主张公司应当对虚拟财产的安全性负责,并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最终,法院支持了该玩家的主张,认为虚拟财产属于合同权利范畴,应当受到保护。
2.《魔兽世界》道具买卖纠纷案件2014年,广东东莞一名玩《魔兽世界》的玩家通过线上平台购买游戏中的装备,支付了1万元的款项,但卖家未能履行交易,导致该玩家遭受重大损失。
该玩家状告游戏公司以及线上平台,要求对其损失进行赔偿。
法院认为,该交易行为违反了游戏公司的规定,因此没有得到游戏公司的保护,卖家应当对玩家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

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虚拟财产是指在游戏、虚拟世界或网上平台中所拥有的虚拟物品、虚拟货币等具有经济价值的资产。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虚拟财产的数量和价值也随之增长。
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问题一直存在争议,主要涉及到虚拟货币是否属于法定货币、虚拟财产能否被认定为财产权以及虚拟财产的所有权归属等方面。
虚拟货币是否属于法定货币是虚拟财产法律保护中的核心问题之一。
由于虚拟货币只存在于游戏、虚拟世界或网上平台中,不具备法定货币的物质形态,一些人认为其不应被视为法定货币,因此也难以享受法律保护。
随着虚拟货币的广泛流通和使用,一些国家的监管机构开始认可虚拟货币的法律地位,并且出台相关法律规定,以保护虚拟货币的合法权益。
虚拟财产能否被认定为财产权是虚拟财产法律保护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根据一些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财产权是指个人或组织对财产享有的完全、排他的控制权,包括使用权、处分权等。
虚拟财产能否被视为财产权则需要根据其是否具备经济价值、是否能够被转让、是否享有占有权等方面进行综合判断。
如果虚拟财产具备这些特征,那么它应当被视为财产权,并受到法律保护。
虚拟财产的所有权归属也是虚拟财产法律保护中的重要问题。
虚拟财产的所有权归属一般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虚拟财产的所有权归属于游戏、虚拟世界或网上平台的开发者,用户只是获得了使用权;另一种观点认为虚拟财产的所有权归属于用户,开发者只是提供了平台和服务。
不同的观点对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要保护虚拟财产的合法权益,需要明确虚拟财产的所有权归属,建立相关的法律框架和制度。
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是一个正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领域。
随着虚拟财产的不断涌现和价值的不断增长,相关法律制度和规定也需要跟上发展的步伐,保护虚拟财产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网络秩序。
浅析网络虚拟财产的民法保护

浅析网络虚拟财产的民法保护网络虚拟财产是指在网络环境下产生的、具有一定经济价值和交易能力的数字化财产。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虚拟财产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比如网络游戏中的虚拟道具、虚拟货币、以及各种虚拟社交平台上的虚拟礼物等。
这些网络虚拟财产虽然是数字化的,但是其具有明确的经济属性,可以被买卖、流通、转让,因此也需要得到相应的法律保护。
在中国,网络虚拟财产的民法保护主要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两部法律中。
对于网络虚拟财产的民法保护,主要包括财产权利的确立、合同关系的保护、侵权责任的规定等方面。
网络虚拟财产的民法保护首先体现在财产权利的确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网络虚拟财产享有与物质财产相同的法律地位,具有财产所有权、用益物权等权利,具有权利人对虚拟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这就意味着,网络虚拟财产的所有者有权依法享有、处分其虚拟财产,其他人不得非法侵占、使用或者处分他人的虚拟财产,保障了网络虚拟财产所有者的合法权益。
网络虚拟财产的民法保护还体现在合同关系的保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网络虚拟财产的买卖、赠与、租赁等交易行为,均受到合同法的保护。
网络虚拟财产的买卖合同、赠与合同等,都应当遵循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并受到法律的保护。
对于合同中的履行义务、违约责任等问题,都可以依据合同法进行处理,从而保障网络虚拟财产交易的合法性和权益。
网络虚拟财产的民法保护还涉及到侵权责任的规定。
在网络虚拟财产的交易和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侵犯他人网络虚拟财产权益的行为,比如盗号、盗窃虚拟道具等。
根据《侵权责任法》,对于对他人的网络虚拟财产进行侵权行为,侵权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包括停止侵权行为、赔偿损失等。
侵权责任的规定,有利于维护网络虚拟财产所有者的合法权益,防止他人侵犯其网络虚拟财产。
网络虚拟财产的民法保护在财产权利确立、合同关系的保护以及侵权责任的规定等方面都体现了法律对网络虚拟财产的重视与保护。
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财产受法律保护吗

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财产受法律保护吗随着网络游戏的普及和发展,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在游戏中购买虚拟财产,这些虚拟财产也成为了游戏玩家的重要财产之一。
那么问题来了,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财产受法律保护吗?本篇将从法律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虚拟财产的定义。
虚拟财产指的是网上的虚拟经济的交易品。
在网络游戏中,虚拟财产包括角色、装备、道具、金币等,这些财产都是在游戏中赚取或购买获得的。
虚拟财产与实物财产不同,实物财产是具体实在的,而虚拟财产则是在虚拟世界中存在的数字标记。
虚拟财产的交易也不同于实物财产的交易,虚拟财产的交易主要发生在在游戏中或者与游戏有关的网上交易平台中。
对于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我们需要根据虚拟财产的本质和交易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评判。
在国内,网络游戏涉及的法律主要包括《文化行业促进法》、《广告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管理暂行规定》等。
这些法律对网络游戏行业有一定的规范和监管,但是对于虚拟财产的保护并不完善。
虚拟财产作为一种虚拟经济形式,也需要相关的法律来进行保护。
我国《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当事人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合同中约定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的其他事项作为合同的内容。
”也就是说,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财产可以通过虚拟财产交易合同来进行保护。
虚拟财产交易合同具有合法性和强制力,对于游戏内交易的虚拟财产具有约束力和保护作用。
此外,在购买虚拟财产时,玩家应当注意相应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
消费者可借助《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以及公平交易和经济不公平惯例等消费保护措施,在合法合理的前提下获得维权支持。
消费者在购买虚拟财产时,应当了解虚拟财产交易平台和游戏公司的游戏规则、交易规则、收费标准等,以免因为不了解规则而损失财产。
然而,虚拟财产在法律上的保护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虚拟财产界定不清、虚拟财产在实际意义上没有法律地位等。
同时,虚拟财产被盗、虚假交易、欺诈行为等问题也较为普遍。
论网络虚拟财产的民法保护

论网络虚拟财产的民法保护【摘要】本文探讨了网络虚拟财产在民法中的保护问题。
首先介绍了网络虚拟财产的概念、特点以及民法保护的重要性。
接着详细分析了网络虚拟财产的权利属性、民事法律保护、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继承和赠与规定以及司法保护。
结论部分指出了网络虚拟财产的民事法律保护制度日益完善,民法保护对于保障网络虚拟财产合法权益的重要性,以及加强网络虚拟财产的民法保护对促进网络经济健康发展的意义。
通过对网络虚拟财产的民法保护进行深入探讨,有助于确保网络经济秩序的稳定和合法权益的保障。
【关键词】网络虚拟财产、民法保护、权利属性、侵权行为、继承和赠与、司法保护、完善制度、合法权益、网络经济、健康发展。
1. 引言1.1 网络虚拟财产的概念网络虚拟财产是指通过网络平台产生、流通和使用的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虚拟物品或资产。
这些虚拟财产包括但不限于虚拟货币、虚拟商品、虚拟房产等,在虚拟世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网络虚拟财产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网络虚拟财产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虚拟交易、虚拟娱乐等活动,从而形成了各种虚拟财产。
与传统的实物财产相比,网络虚拟财产具有虚拟性、数字化、无形性等特点,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和易变性。
网络虚拟财产的存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网络生活,也给民事法律保护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网络虚拟财产的概念中,我们需要注意区分虚拟财产与实物财产之间的差异,理解网络虚拟财产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为进一步讨论其民法保护奠定基础。
网络虚拟财产的概念是现代网络经济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对于研究网络财产权益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1.2 网络虚拟财产的特点1.虚拟性: 网络虚拟财产并非实物财产,而是以数字形式存在的财产,仅存在于虚拟世界中,不能触及或实际占有。
2.无形性: 网络虚拟财产没有具体的形态,无法以实物形式存在,主要表现为账户余额、虚拟货币、虚拟物品等。
民法典的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是什么

民法典的数据、⽹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是什么⽹络虚拟财产是具有⼀定经济价值的,例如⼀些⽹络游戏中的装备,通过转让后可以获得现实⽣活中的货币,⽹络虚拟财产受法律保护的,那么民法典的数据、⽹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是怎样的?店铺⼩编整理相关知识,希望对⼤家有帮助。
⼀、民法典的数据、⽹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是什么依据民法典的规定,法律对数据、⽹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中华⼈民共和国民法典》第⼀百⼆⼗七条【数据、⽹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法律对数据、⽹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虚拟财产的纠纷现实⽣活中,因虚拟财产⽽引发的或者与虚拟财产有关的纠纷主要有这样⼏种情形。
1.虚拟财产被盗引发的⽤户与盗窃者之间、⽤户与运营商之间的纠纷。
2.虚拟物品交易中欺诈⾏为引起的纠纷。
如⼀⽅⽀付价款,⽽对⽅不履⾏移交虚拟物品的义务,或者虽然履⾏该义务,但与对⽅⽀付的对价不相符等等。
3.因使⽤外挂账号被封引起的虚拟财产纠纷。
使⽤外挂⼀般⽽⾔属⾮法⾏为,⼀旦⽤户使⽤外挂,那么账号将被封,与之相连的⽤户的虚拟财产也等于被完全查封了,因此往往会引起有关的纠纷。
4.因运营商停⽌运营引发的虚拟财产⽅⾯的纠纷。
运营商停⽌运营,使得⽤户的虚拟财产失去存在的依据和价值,引发纠纷。
5.因运营商操作失误所引发的虚拟财产⽅⾯的纠纷。
运营商操作失误,使得⽤户的虚拟财产发⽣价值上的变化,引发纠纷。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知道,依据《民法典》的规定,⽹络虚拟财产是受法律保护的。
法律对数据、⽹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作出规定的,虚假财产产⽣纠纷时,适⽤该法律规定进⾏处理。
如果需要法律⽅⾯的帮助,读者可以到店铺进⾏咨询。
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制度

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制度随着网络游戏产业的快速发展,虚拟财产作为网络游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成为了一种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商品。
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财产包括但不限于游戏币、装备、道具、游戏账号等,这些虚拟财产在游戏中可以被玩家所使用或交易,因此也具有了一定的实际价值。
由于虚拟财产的特殊性,其产权归属、交易安全、法律保护等问题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难题。
本文将就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制度展开探讨。
一、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是法律保护制度建立的前提。
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主要分为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虚拟财产不具有实物形态,因而不具有物权属性,属于一种非物权财产;另一种观点认为虚拟财产具有经济价值,其使用和交易行为受到一定的法律约束,应当受到物权法律的保护。
从我国法律的立场来看,我国《侵权责任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网络信息内容提供者对网络信息内容的制作者或者发布者的侵权行为负有赔偿责任”的,该条规定了网络信息内容的侵权行为,可以看出我国法律对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是有所倾向的。
虚拟财产的归属问题是影响虚拟财产法律保护的核心问题之一。
不同于现实中的物质财产,虚拟财产无法以物理形态进行流通和使用,因此对于虚拟财产的归属问题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议。
在此问题上,法律对于虚拟财产的归属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对于游戏内获得的虚拟财产,由于其并不具备实际物理形态,因此其归属难以确认,一旦发生纠纷,法律审判也是困难重重。
特别是在游戏内的虚拟财产转让过程中,虚拟财产的归属问题更是难以确定。
三、虚拟财产的交易安全由于虚拟财产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在网络游戏中虚拟财产的交易行为屡见不鲜。
由于交易主体的匿名性、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虚拟财产交易可能会面临一定的风险,例如虚拟财产交易纠纷频发、交易中出现金钱诈骗等问题。
虚拟财产交易的风险问题需要法律制度来规范和保护。
目前,我国尚未对虚拟财产交易进行明确的法律管制,因此在虚拟财产交易中当事人难以获得法律上的保护。
《2024年虚拟财产的刑法属性及其保护路径》范文

《虚拟财产的刑法属性及其保护路径》篇一一、引言随着互联网科技的飞速发展,虚拟财产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货币、装备到数字货币如比特币等,虚拟财产的价值和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由于虚拟财产的特殊性质,其法律保护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探讨虚拟财产的刑法属性及其保护路径。
二、虚拟财产的刑法属性1. 虚拟财产的法律定义虚拟财产是指存在于网络空间中,具有独立价值并能被人们所认知、支配的数字化信息。
它包括但不限于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货币、装备、角色等,以及数字货币等新型财产形式。
2. 虚拟财产的刑法属性从法律角度来看,虚拟财产具有与现实财产相似的属性,包括价值性、可支配性、可交易性等。
因此,在刑法上,虚拟财产应被视为一种特殊的财产形式。
其犯罪行为,如盗窃、诈骗等,均可构成侵犯虚拟财产的犯罪行为。
三、虚拟财产保护的现状与问题1. 保护现状目前,我国在刑法、民法等领域均对虚拟财产的保护做出了一定的规定。
然而,由于虚拟财产的特殊性质,其保护仍面临诸多挑战。
2. 存在问题(1)立法空白:目前,我国在虚拟财产的刑法保护方面仍存在立法空白,导致一些犯罪行为无法得到有效的法律制裁。
(2)技术难题:虚拟财产的认定、取证等过程需要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但目前我国在相关技术方面的应用还存在一定局限性。
(3)意识不足:公众对虚拟财产的认识不足,导致很多人对虚拟财产的保护意识薄弱。
四、虚拟财产的保护路径1. 完善立法(1)填补立法空白:完善我国在刑法领域的立法,将侵犯虚拟财产的行为明确为犯罪行为,为打击相关犯罪提供法律依据。
(2)明确保护范围:明确虚拟财产的保护范围和标准,为司法实践提供指导。
(3)加强国际合作:加强国际间的法律合作,共同打击跨境侵犯虚拟财产的犯罪行为。
2. 技术手段支持(1)完善技术手段:发展并完善虚拟财产的认定、取证等先进技术手段,提高对虚拟财产的识别和取证能力。
(2)推广应用:将先进的技术手段推广应用到司法实践中,提高司法效率和质量。
网络虚拟财产的民法保护现状与完善建议

但是 由 于 网 络 虚 拟 鉴于
。
关 键 词 虚拟 财 产 ; 民 法 ; 互 联 网
:
一 网 络 虚拟财 产 民 法 保 护 的 现状 及 存在 的 问题
1 网络 虚 拟 财 产 民 法保 护 的现状 法 律具 有 很 强 的滞 后 性 作 为新 兴 财 产 类 型 的 网 络 虚 拟 财 产 其性 质 保 护方 式及 法 律地位 的规 定 几乎 空 白 目前我 国 对 网 络 虚 拟 财 产 的 法律 规 制 都 是 针 对 互联 网 运 行 的 宏观 规 制 且 以 刑 法 和 : 行 政法 规 的形 式 颁 布实 施 的较 多 我 国现 行宪 法 明 确 写 着 公 民 的 合 法 私 有 财产 受 国 家依 法保 护 宪法 这一 条 没 有 列 举 公 民 的私 有 财 产 的类 型 只 是概 括 性地说 明 公 民 合法 的私 有 财 产受 到 国 家 的保 护 《民 法 通 则 》 规 定公 民 的个 人财 产 包 括 公 民 的 合法 收 入 房屋 储 蓄 生 活用 品 等财 物 和 法 律允许 公 民 所 有 的生 产 资料 以 及其 他 合 法 财 产 其 他合 法 财 产 同样 是个 兜 底 性 的 条款 这表 示 除 前 项 所 列 财产 形 式外 还 包 括其 他形 式 的财产 这 六个 字 能否 可 以 囊 括未 知 的各种 财产 形 式 至少在 目前 的民 法框 架 内没 有任何 明 文规 定 2 网 络虚 拟 财 产保护存 在 的 问 题 (l ) 网 络 虚 拟 财产 的法 律适 用 问 题 目前 国 内对 网 络 虚 拟 财 产 的保 护 完全在 依 据 其他 法 律 的 相 关 条 款 并 没 有 明 确 的法 律 法规 来保 护 网络 虚 拟 财 产 也 没 有 专 门机 构来解决 这一 问 题 受 害者 找 不 到相 关法 律保护 自己 司 法 机 关也 因找 不 到法律依 据而 无 能 为力 ( 2 ) 网 络 虚拟 财产 的证 据认 定 问 题 造 成 侵权 行 为 人逍 遥 法 外 的一 个 重 要原 因 是 取证 难 因 网 络 虚 拟 财 产 被 盗 向公 安 机 关报 案必 须提 供 证 明 报 案 人 对 被 盗财 产具 有所 有权 才能 立案 但 大 部分 受 侵害的网 络 用 户 却 拿 不 出 直 接有 力 的证 据 证 明 其所有 权 同时 运 营商 以 涉及 其 他用 户 隐 私 权 为 由拒 绝 向除 司 法 机 关 以 外 的第 三 人提 供 相 关证 据 导 致 公 安 机关 即 使 想 帮助 受害 人挽 回 损失却 因无 法 律上 的依 据和 证据 而 无 能为 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souask/
虚拟财产保护法的相应问题
虚拟财产的含义
“虚拟财产”是随着互联网络游戏的发展而出现的新词,是指在互联网空间存在的非物化、数字化的一种财产形的式。
它包括网络游戏账号、游戏货币、游戏账号拥有的各种装备、以及网民的电子邮件、网络寻呼等一系列信息类产品。
网络虚拟财产是一种因网络空间而存在的特殊的非现实的财产,它具有以下的特点:
(一)无形性
(二)可转让性
(三)价值性
(四)时限性
(五)依附性
虚拟财产的保护
网络数据在体现虚拟财产和现实财产方面的不同意义,也是值得注意的。
在电子商务或网络银行的活动中,网络数据只是现实财产的记载。
如果运营商在合同中约定了对玩家虚拟财产的技术保障水平,而玩家以低于这种技术保障水平的手段就窃走了别人的虚拟装备,那么运营商要为此承担违约责任。
如果运营商约定为玩家保管虚拟装备,即使玩家用高于运营商技术保障水平的手段窃走了别人的虚拟装备,运营商也要承担赔偿责任。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souask/但是,如果玩家与运营商的合同中没有这类约定,那么就要考虑是否还有其他与现实社会关系相联系的事实作为审理本案的依据,否则,就要考虑玩家是否只能在虚拟世界寻求救济了。
由于玩家是以虚拟世界中的身份在虚拟世界的活动中窃取了别人的虚拟装备,因此,最好向网络世界的虚拟警察报警,并请求虚拟法院做出保护自己虚拟财产的判决,然后通过“网管”这个虚拟世界的“上帝之手”强制执行,这同样能保护玩家李某的虚拟财产。
至于运营商是否在网络游戏环境中设置了虚拟警察和虚拟法院,这就要看运营商对虚拟世界中社会分工的技术能力、商业眼光和价值判断了。
虚拟财产的保护法
目前我国还没有关于网络虚拟财产的立法。
如果发生了纠纷,可以根据《民法通则》、《合同法》的相关内容来处理。
在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4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或者减轻、免除其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在其网站公开了对北京市地税局《关于个人通过网络销售虚拟货币取得收入计征个人所得税问题的请示》的批复,“批复”明确指出,个人通过网络收购玩家的虚拟货币,加价后向他人出售取得的收入,应缴纳个人所得税(该税率为20%左右)。
这是继今年7月北京市工商局出台规定要求“网店办照”以来,又一项针对网上交易的措施,据几大门户在网友中所做的调查显示,7成网友对此持反对意见。
也有法律界人士表示,税务部门此举,很可能被视为是间接承认虚拟交易与虚拟货币存在的合法性,“未来走向更值得有关部门警惕。
”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souask/
北京地税相关人员昨日(11月4日)证实,对个人虚拟货币交易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实施细则,目前尚未出台。
普通玩家不在此列?
据国税局文件,“个人通过网络收购玩家虚拟货币,加价后向他人出售取得收入,属于个人所得税应税所得,应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项目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销售虚拟货币的财产原值为其收购网络虚拟货币所支付的价款和相关税费。
”
该批复还规定,“对于个人不能提供财产原值凭证的,由税务机关核定其财产原值。
”
“以后打怪掉钱,系统还提示你…其中20%已经自动征收个人所得税‟。
”———面对普通玩家的置疑,税务部门随之作出解释,表示该规定针对专门经营虚拟货币生意的人,玩家通过游戏升级所获积累不在范围内。
《2008中国虚拟物品交易市场发展研究报告》数据显示,虚拟物品交易在2008年将达到98.4亿元的市场规模。
目前该市场随网游30%左右的年增长率进行相应增长。
灰色地带能否洗白
有观点认为,对虚拟财产收税,意味以前一直被视为“灰色地带”的虚拟财产个人私下交易被正规化,此前屡屡在人大被“上书”的对虚拟财产立法予以承认的要求有望得到实现。
对于个人间的虚拟财产交易,目前,国内的网游公司都通过用户协议的方式将虚拟财产的交易界定为“非法”,依据用户协议,玩家是不允许变卖游戏内虚拟财产来获取现实收益的。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souask/
此前,文化部、工商总局等14部委曾联合发文,下令“严禁倒卖虚拟货币”,个人间的虚拟财产买卖一直被视为是“灰色”地带,此次国税局出台纳税措施,也有玩家表示,纳税后玩家的权益就可以通过法律法规得到保障,欢迎相关规范尽快出台。
在采访中,腾讯发言人表示:“由于虚拟财产私下交易的泛滥,已使网络盗窃形成产业化的规模,出台监管措施,对于用户财产和信息安全保护都会有促进作用。
”
征税并不意味着合理
对此,也有法律界人士持不同看法,“前段时间曾有地方税务部门向…小姐‟征税而引发法律界的争议,”京都律师事务所律师白而强说,“争议焦点在于觉得税务局的做法等于间接承认了”小姐“工作的合法性,向虚拟财产征税也是同样的道理。
”
白而强认为,这将带来一系列的疑问,“这有两个层面,一是承认了虚拟交易行为的合法性,二是承认了虚拟货币存在的合法性,以往我们曾经有中国有没有第二货币的争论,随之而来的走向需要有关部门警觉。
”
此前,曾有“腾讯的Q币是不是虚拟货币、以及会不会冲击人民币”的争论———而此次虚拟交易纳税问题,有可能再度带来金融系统虚拟货币的定性问题。
也有人持不同意见,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顾海兵说,税务部门是对收入所得进行征税,并不负责认定收入所得是否合理和违法,认定是否违法属于公安部门的职权范围。
“对其征税并不意味它就一定合理。
”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souask/
步韩国法规后尘
目前,已有很多业内人士对“纳税细则”表示了“兴趣与期待”,在他们看来,“很多地方根本不具备操作的可能性。
”
韩国政府曾经在2007年5月颁布网游虚拟交易禁令,规定禁止通过非正常方法从游戏中所获得的游戏币及游戏道具的现金交易活动,违反规定者将被判5年以下或5000万韩元即41.6万人民币以下的罚款。
虽是一刀切的“禁令”,但是也因执行难而使其推行不易,虚拟交易征税,是否能跨过“执行”这一关?
网游服务提供商盛大对此并不抱乐观态度,“首先要定义游戏里某个人物是现实世界里的哪一位都还不具备可执行性,又如何去检测他们在虚拟世界里的行为?”
据了解,虚拟买卖双方在交易时,一般都私下通过网上银行转账完成交易,交易零散,“即便是追查淘宝、支付宝等相关网站的记录,又如何能够指出哪笔交易是虚拟交易?那笔交易是实物交易?”对此,北京市地税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可以通过监控系统了解个人虚拟交易,计征个人所得税。
本报记者李宽宽
“不能让公平税务拖垮和干扰数十年来最有前途的这种新经济(指网络经济)的机会。
”———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
克林顿:网络免税的强硬支持者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souask/
1998年2月26日,克林顿在“网络新政”演讲中,宣布三项互联网贸易免税政策草案,同时呼吁国会通过网络贸易免税的议案,建立一种将网上交易与传统商业行为加以区分的新税制,1998年,克林顿签署《互联网免税法案》,宣布利用互联网从事电子商务,在一定时间内不受税收政策的影响,这一法案没有规定具体的到期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