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接收井的大直径钢管顶管施工关键技术

合集下载

大直径管道长距离顶管施工自动导向测量系统施工工法

大直径管道长距离顶管施工自动导向测量系统施工工法

大直径管道长距离顶管施工自动导向测量系统施工工法(一)前言本工法结合实际施工经验,归纳了软土地区大直径管道顶管施工中防止管道轴线偏差的通用做法,并针对自动导向测量系统进行了侧重描述。

(二)工法特点1、在管道内每相距一定的距离设置一台自动全站仪。

2、在顶进管机头的后一节管道里安装四台激光测距仪。

3、在每台全站仪的上方或者下放设置一台棱镜,并使棱镜的中心和全站仪的旋转中心位于同一垂线上。

4、在机头上测绘出控制点,使测绘点处于设计轴线和其垂线上。

5、设置一台计算机,通过程序控制将全站仪和激光测距仪的测量数据进行传输、收集和处理。

6、数据传输:因管道内无法进行无线通讯,故系统必须采用有线通讯进行数据传输、利用通讯电缆将整个系统连接。

7、信号控制箱:计算机、激光测距仪及每台自动全站仪须设置信号控制箱,信号控制箱同时供给全站仪12V直流电源,连续供电。

(三)适用范围本工法适用于软土地区大直径管道长距离顶管施工中。

(四)工艺原理1、自动导向测量系统技术主要就是应用于长距离顶管施工时的自动监测、自动导向测量等一些有特殊需要的测量项目,这种测量项目要求长时间反复跟踪测量。

2、在研发的系统软件支持下,自动测量系统在计算机的控制下,各站点上的全站仪相互配合、自动有序地测量各导线点的水平角、垂直角及边长,如同人工测量一样,由导线起点逐站进行。

前后视仪器上的棱镜自动对准测站,相应的望远镜自动低头,以免干扰测站仪器的照准,其他站上的仪器自动面向侧方,以免视场上出现多个棱镜。

角度和边长测量数据自动传回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计算机显示系统的测量结果。

各站导线测量每循环测量一次,约为3~4min。

每次测量完后,按设置的间歇时间停止运行,然后自动开始下一次测量,周而复始循环进行。

3、确保整条顶管管道无变形、沉降的前提下,计算机使用研发的系统软件根据激光测距仪传输回的数据,对盾构机头的姿态进行实时监控。

每次测量完成后,按设置的间歇时间停止运行,然后自动开始下一次测量,周而复始循环进行。

给水管道工程中大口径钢管曲线顶管顶进技术深讨

给水管道工程中大口径钢管曲线顶管顶进技术深讨

给水管道工程中大口径钢管曲线顶管顶进技术深讨摘要:本文主要是结合笔者在工作的实际工程项目,对给水管道工程中的大口径钢管曲线顶管顶进技术进行了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曲线顶管;工程简介;顶进技术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和改造,为了解决了大口径给水管道埋设施工中对城市建筑物的破坏和道路交通的堵塞等难题,以及从稳定土层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考虑,顶管工程技术的应用是未来城市大口径给水管道埋设的发展趋势,曲线顶管技术也有很大的发展。

一、工程简介本给水管道工程穿越大河,采用顶管施工,拟顶进的管道直径分别为DN1600及DN1000钢管,原设计采用直线顶管,两管线平行敷设,单管长度约250米左右。

在工作井和接收井已经完成的情况下,收到港务公司运河西侧码头岸边的钢管桩布置图,并对顶管轴线进行现场测量放样,放样结果为顶管轴线正好位于钢管桩中心,且钢管桩的底标高低于顶管管道中心标高,顶管无法从钢管桩地下穿过。

如果按照设计轴线顶进,需要拔除钢管桩或者废除已经完成的工作井,将造成上百万的经济损失。

经认真研究决定采用曲线顶管施工避让障碍物,DN1000顶管半径为6841.2米向南偏离原管位,DN1600顶管半径为5972.4米向南偏离原管位。

为保证曲线顶管时钢管的柔性,钢管材质改用Q235B,DN1000钢管壁厚为14mm,每条顶管均需设6只中继间。

二、施工工艺顶管法施工是在地下工作坑内,借助顶进设备的顶力将管子逐渐顶入土中,并将阻挡管道向前顶进的土壤,从管内用人工或机械挖出。

这种方法比开槽挖土减少大量土方,并节约施工用地,特别是要穿越建筑物时,采用此法更为有利。

顶管施工主要包括:施工准备→测量高程及轴线→挖顶管工作坑→铺顶管导轨→设置顶进后背→安装顶进设备及吊放管节→挖土顶进→测量及纠偏→再次挖土(管中土)顶进→测量循环作业直致完成。

三、曲线顶管顶力计算顶管计算的根本问题是要估计顶管的推力。

顶管的推力就是顶管过程管道受的阻力,包括工具头正面泥水压力、管壁摩擦阻力。

顶管施工概述及施工技术方案

顶管施工概述及施工技术方案

顶管施工概述及施工技术方案目录顶管技术简介 (2)一、工程技术 (2)1、种类 (2)2、类型 (2)二、工作原理 (3)三、分类 (3)四、现状分析 (3)五、发展过程 (4)六、发展方向 (6)七、存在问题 (7)八、施工工艺 (8)(1)主顶: (8)(2)中继间: (8)(3)接口: (9)(4)注浆工艺: (9)顶管工程施工方案 (10)第一章沉井施工 (10)第一节基坑测量放样 (10)第二节基坑开挖 (10)第三节刃脚垫层施工 (11)第四节立井筒内模和支架 (11)第五节钢筋绑扎 (11)第六节立外模和支架 (12)第七节浇捣混凝土 (12)第八节养护及拆模 (13)第九节封砌预留孔 (13)第十节井点安装及降水 (13)第十一节凿除垫层、挖土下沉 (14)第十二节沉降观察 (14)第十三节铺设碎石层及C15素混凝土垫层 (14)第十四节绑扎底板钢筋、浇捣底板混凝土 (15)第二章顶管施工 (15)第一节机头选型: (15)第二节顶进设备及顶进工艺 (15)第三节管道内辅助管道的辅设 (16)第三章施工技术管理 (17)第一节质量管理 (17)第二节进度管理 (19)第三节安全管理 (20)第四节文明生产管理 (20)第五节施工工期 (20)顶管技术简介一、工程技术非开挖工程技术彻底解决了管道埋设施工中对城市建筑物的破坏和道路交通的堵塞等难题,在稳定土层和环境保护方面凸显其优势。

这对交通繁忙、人口密集、地面建筑物众多、地下管线复杂的城市是非常重要的,它将为城市创造一个洁净、舒适和美好的环境。

非开挖技术是近几年才开始频繁使用的一个术语,它涉及的是利用少开挖,即工作井与接收井要开挖,以及不开挖,即管道不开挖技术来进行地下管线的铺设或更换,顶管直径DN800—4500。

通过工作井把要埋设的管子顶入土内,一个工作井内的管子可在地下穿行1500米以上,并且还能曲线穿行,以绕开一些地下管线或障碍物。

浅谈顶管施工的注意事项及技术要求

浅谈顶管施工的注意事项及技术要求

浅谈顶管施工的注意事项及技术要求摘要:由于目前的顶管施工技术已经应用在了中国国内各个城市,因此顶管技术的应用从目前来说已相对地比较完善了,在能够有效缓解城市环境、道路等方面的技术难题以及影响社会问题方面,在总结了大量国内外的前沿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同时也针对了国内的实际施工使用特点,将顶管施工技术引进到了一种崭新的科技发展时期,并在与此同时也严格实施了技术安全控制,严格遵照了国家工程建设规范的进行,同时狠抓了质量控制工作,以保证项目细节的完成。

关键词:顶管;技术;隐患及预防我国的城市化经济与城乡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基础工程逐步完善,而顶管工程又被广泛运用到了中国各个大中城市的管道工程设计中,而管线经济的建立又是我国城镇化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地下空间施工建设项目的规模越来越大,由于管道施工技术已经具备了不破坏城市显性内的地表构造与建筑结构的特征,在施工的过程中也不会引起相应区域内道路的明显阻塞,而且由于是直接在地下进行的工作,因此可以通过如公路、铁道、河流等的敏感区域,是一种污染小,破坏少,安全简单的建筑技术手段。

1顶管工程概况1.1顶管工程背景顶管工程建设,是为不改变地表环境而开发出来的一类地下土层工程施工方式,主要进行地下供水系统、供热管、燃气管、电力通信机管等的工程建设。

它不仅必须开挖地面,而且还可以直接通过高速公路、铁道、河流、地面建筑、地下建筑物和地下管廊等,是一种非开挖的直接铺设地下管道的铺设方式。

某市政净水厂工程利用既有河道线路全长5.2km,穿越多座交通桥梁。

为减少对交通的影响以及加快施工进度,穿越桥梁段采用泥水平衡顶管施工。

其中一段顶管工程施工长度为112.5m,采用钢筋混凝土管进行顶管穿越施工。

工作坑内平行设置3排顶管,管径依次为D2400mm,D2200mm,D2000mm,3排顶管净间距为:5.63m,5.45m,最大覆土厚度约5.6m,土层主要为粉质黏土。

超大直径顶管法穿越高速公路施工技术

超大直径顶管法穿越高速公路施工技术
I r 一 顶距 1 4 7 m F 2 = 3 . 1 4 " 4 . 7 6 * 0 . 3 " 1 4 7 = 6 5 9 T 。 总推 力 F = 6 5 9 + 1 4 2 = 8 0 1 T
根据 以上计算 , 总推力需 8 0 1 T, 工作井所能承受 的最大顶力 为 1 2 0 0 T, 由于总顶力小 于工作井所 能承受 的最大 顶力 。 因此本 段顶管无须设 置中继 间。
超大 直径 顶管法 穿越高速公路施工技术
徐 敬 年
( 中国水 利水 电第六 工程局 有 限公 司 )
摘 要: 辽 西北 引水 管道安装 工程采 用 3根 DN3 4 0 0的 P CC P管或钢 管 , 在 穿越 G2 5 1 1沈彰 高速公路 时采取顶 管法施工 , 先在 高 速公路两侧采用沉井法施工工作井 、 接 收井 , 顶管套管 内径为 4 . 0 m, 外径为 4 . 7 6 m, 顶管主要在细砂、 中砂层 中穿越 。
序号 l 2 3 项目内容 顶管机外径 项管机刀盘切削外径 顶管机全长 参数 4 8 0 0 m m( 砼管管节外径 4 7 6 0 m m ) 击4 8 0 0 r m 约5 5 3 5 m m
2 、 沉井施工工艺流程
沉井 下沉前 , 在井壁上 以沉井 的中心 , 圆心角为 9 O 度设 置 4 个 测量标尺 , 来控制 下沉 中的标 高和方 向。 沉井下沉挖土采用机 械配合人工进行 . 采用锅底形挖土 自重 破土方式 。 下沉到离设 计标高还有 1 m时 。 放慢 下沉速度 , 加强监测 。 刃 脚下的土体不能挖空 。当沉井下沉到离设计标 高还有 2 0 e m时 , 停止机械挖土 . 由其 自然下沉 到设计标高后进行封底 , 防止沉井
3 . 2 、 土压 平 衡 顶 管 机 设 备 选 型

“金蝉脱壳”矩形顶管接收施工技术研究及应用

“金蝉脱壳”矩形顶管接收施工技术研究及应用

“金蝉脱壳”矩形顶管接收施工技术研究及应用发布时间:2021-03-09T01:49:52.021Z 来源:《防护工程》2020年31期作者:赵雨军[导读] 顶管施工技术主要起源于日本及欧美国家,由于其施工效率高,施工扰动小,占地空间少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地下通道以及下穿建构筑物施工[1~3]。

中铁十五局集团城市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河南洛阳 471001摘要:“金蝉脱壳”主要应用在无接收井条件下的顶管接收施工中,其防水处理难、变形控制要求高、浇筑施工效率低。

本文依托上海地铁18号线沈梅路站3#出口“金蝉脱壳”顶管接收工程,为克服施工空间狭窄、混凝土浇筑困难,接缝防水处理困难,施工工期紧等问题,提出利用顶管机外壳框架设置分仓浇筑钢板以及设置引导性防排水施工缝等施工措施及工艺,有效解决了施工中相关难题并成功应用。

该方法可为“金蝉脱壳”顶管接收施工提供借鉴。

关键词:顶管施工;金蝉脱壳;弃壳;引导性防排水缝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rectangular pipe jacking with "Continuous Peeling"ZHAO Yujun (China Railway 15th Bureau Group Urb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Ltd Luoyang Henan 471000,China)Abstract:It is mainly used in pipe jacking construction without receiving well,and its waterproofing treatment is difficult,deformation control is high,and casting construction efficiency is low. In this paper,based on Shanghai metro line 18 Shen Mei road station 3 # export "might" receiving pipe jacking engineering,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narrower space,difficulty of concrete pouring,and seams waterproof processing difficulties,the tight construction,put forward using warehouse casting steel pipe shell frame set points and set up leading construction joints of waterproof and drainage construction measures and technology,effectively solved the problem,relat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effectively solve the related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applied successfully. This method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in pipe jacking construction.Key words:pipe jacking construction;Uncrusted;Rejected shell;Conductive drainage joint1 引言顶管施工技术主要起源于日本及欧美国家,由于其施工效率高,施工扰动小,占地空间少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地下通道以及下穿建构筑物施工[1~3]。

中继间在大直径顶管施工中的顶力理论计算及应用

中继间在大直径顶管施工中的顶力理论计算及应用
2中继间顶力计算理论
W11~W14段274.28m范围内设置3个中继间,采用“工具头30m-130m-后座230m”形式布置,每个中继间中继环拟采用20个50t,行程30cm千斤顶,共计1000t。
3.2.2中继间布置
1)中继间放置和启动要求
①当主顶油缸推力达到中继间设计推力的40%~60%时,应放置第一级中继间;此后,每当主顶油缸推力达到中继间设计推力的70%~80%时,就应放置一级中继间;
②当主顶油缸达到中继油缸推力的80%时,应启动中继间。
2)中继油缸的顶进拆卸步骤
①管道贯通后,应将中继间油缸伸出一点空间,再把中继油缸单独缩回,做出拆卸空间。
②合拢后应先拆除油管接头、螺栓抱箍等再将油缸取出。
③拆卸油缸后应对中继间油缸位置处进行混凝土填充。
结语
本顶管工程施工环境复杂,施工现场工作井布置困难而且对城市交通影响巨大,采用中继间法可很大程度减少对城市交通的影响,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显著。
为避免施工过程中阻断交通车辆通行,决定调整顶管线路,取消W13接收井,由W14直接顶至W11,W11钢板桩接收井尺寸由横向5m*纵向6m变更为横向6m*纵向8m工作井、W14为横向6m*纵向8m混凝土沉井工作井,因W14至W11段顶距长274.28m,属于长距离顶管,需增加3个中继间。该法最大优点,能缩短硕节长度,从而减少千斤顶和后背的数量。
[2]刘宏佳,市政道路排水工程污水管顶管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19:286+288.
[3]沈印.试谈顶管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材与装饰,2020,19:278-279.
[4]李红军.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中顶管施工技术的要点研究[J].四川水泥,2020,06:321.

大直径顶管工程施工工艺及方法研究

大直径顶管工程施工工艺及方法研究

大直径顶管工程施工工艺及方法研究【摘要】本文以武汉市杨春湖地区高压线路迁建友谊大道隧道顶管工程为例,对大直径顶管工程施工工艺及方法进行了分析,本文通过对该类工程的设计施工过程的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希望本文的分析为大直径顶管工程施工的施工规划做出的有益的帮助。

【关键词】工程施工;大直径;顶管工程1、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地下空间的利用和开发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重视。

顶管法作为一种暗挖施工技术,是一种在不挖开表层土地的基础上,完成管道敷设的技术,其技术优势独特,具有无可比拟的优点,得到越来越广泛地应用。

但是顶管法施工不可避免地会引起地下和地面土体的移动,在土中产生附加应力。

当土体位移过大时,将对周围建(构)筑物和邻近地下管线构成危害,因此,顶管工程是隧道类工程中难度较大的工程,其工程难度较大,本文以武汉市杨春湖地区高压线路迁建友谊大道隧道顶管工程为例,对大直径顶管工程施工工艺及方法进行了分析。

2、大直径顶管工程的原理及施工控制难点2.1 顶管工程的原理顶管施工就是借助于主顶油缸及管道中继站的推力,把工具管或掘进机从工作井内穿过土层一直顶至接收井内。

与此同时,也把紧随工具管或掘进机后的管道埋设在两井之间。

在顶进过程中,通过工具管或掘进机平衡正面土体的压力,同时通过管道将机头内掘进的土体运出井外。

2.2顶管工程的特点(1)设备的专用性较高,对设备的依靠程度大每一项顶管工程均需根据其管径、壁厚和地质情况等设计制造该工程的专用设备。

即使同一直径的顶管,也会因地质条件不同而选用不同切土形式、不同循环方式和不同止水结构的顶管机。

(2)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必须技术超前顶管工程是地下工程,一旦遇到地质与设计不符、顶管机头故障或渗漏进水等意外情况,处理起来比地面复杂,甚至不可收拾而使整个工程失败。

要求善于总结、技术超前、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更有预见性,从而避免意外和风险出现。

2.3顶管工程的施工控制难点顶管为非开挖施工,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对以下几点进行控制。

顶管施工中关键技术的控制措施

顶管施工中关键技术的控制措施

顶管施工中关键技术的控制措施摘要:本文针对在管道建设中的顶管施工应用技术及其控制方式进行总结、分析并进行探讨。

关键词:顶管施工顶进方式技术控制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一、顶管施工概要分析(一)工作坑的设置及管道顶进方式的选择在顶管施工中不需开挖地面但需开挖工作坑及接收坑。

按结构工作坑可分为钢筋混凝土坑、钢板桩坑、地下连续墙坑等。

在设计工作坑时优先考虑的是钢筋混凝土坑,它施工方法简单、造价低、作业强度较小。

而钢板桩坑施工成本低、构筑也比较容易,并且施工速度也快,施工时采用此方法也较为普遍。

但当施工时所顶管子管径很大,且埋深也大时,更多采用的是地下连续墙坑。

(二)顶管出洞技术顶管出洞技术是指施工从安放好在工作井里的第一节管从井中破门入土的过程阶段。

这一过程的关键是管线放线、导轨铺设、洞口止水和穿墙等工作措施。

顶管管线放线准确是保证工具管按设计要求顺利进洞的重要环节,达到符合施工质量的要求,如果顶管管线放线不准确就会造成顶管轴线偏差,使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受到影响,且损坏设备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铺设土坑导轨是为安装在工作井内的管子出洞提供基准的设备。

导轨具有坚固、挺直,管子压上去不变形等特征。

在顶管工程中进出洞口应充分考虑其安全、可靠性。

当工作坑中的出洞进行顶管时,当出洞安全又顺利,顶管施工就已成功一半。

因此应对洞口土体进行加固采取措施确保使进出洞工作顺利开展。

二、顶管施工技术在选择工作坑时要选择便于排水、出土和运输,与电源和水源较近,在单向顶进时宜在下游一侧利于坑壁土体作后背。

当开挖工作坑时要按设计施工规定进行支护,支撑要符合运土、提吊管件以及机具设备等的要求。

若后背为千斤顶的支撑结构时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保持压缩变形的均匀。

工作坑底要根据土质、管子重量和地下水的情况做好基础设施,防止工作坑的下沉,致使管子顶进位置产生偏差。

要保证两导轨的顺直、平行、等高等条件,它的纵坡与管道设计坡度要保持完全一致。

顶管施工技术

顶管施工技术
节能减排
顶管施工技术可实现管道的定向穿越和精确对接,减少了不必要的 材料浪费和能源消耗,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政策要求。
THANKS
感谢观看
精细化施工技术
借助先进的测量、定位和控制技 术,顶管施工将实现更高精度的 对接和安装,减少施工误差和质 量问题。
在市政建设中的应用前景
城市地下管网建设
顶管施工技术适用于城市地下管网的各类管道铺设,如给水、排水 、燃气、热力等管道,满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
交通隧道建设
顶管施工技术可用于穿越道路、铁路、河流等障碍物的交通隧道建 设,缩短建设周期,减少对地面交通的影响。
顶管施工技术的优缺点
• 施工精度高,可有效控制管道的铺设方向和标高。
顶管施工技术的优缺点
01
缺点
02 施工成本相对较高,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技 术人员。
03
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施工难度较大,需要 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04
对管道材料的要求较高,需要选择适合的 管道材料和连接方式。
02
CATALOGUE
和尺寸测量。
管节顶进
02
在顶进设备的推动下,将管节逐节顶入土壤中,同时监测顶进
过程中的各项参数。
接口处理
03
在管节顶进完成后,对接口进行密封处理,如采用橡胶密封圈
或水泥砂浆等密封材料,确保管道密封性能良好。
04
CATALOGUE
顶管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顶进过程中的偏移问题
偏移原因分析
可能由于土层变化、顶力不均匀、导向系统失效等因素导 致。
裂等。
材料与设备准备
顶管材料
根据设计方案,准备足够数量的顶管材料,包括 钢管、混凝土管等。

无接收井环境下大截面矩形顶管弃壳接收施工工法

无接收井环境下大截面矩形顶管弃壳接收施工工法

无接收井环境下大截面矩形顶管弃壳接收施工工法无接收井环境下大截面矩形顶管弃壳接收施工工法一、前言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地下管线施工是不可避免的一项工作。

传统的井筒接收方式在限制条件下的应用效果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同时也存在着对城市地表的破坏和占地面积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无接收井环境下大截面矩形顶管弃壳接收施工工法应运而生。

二、工法特点该工法采用大截面矩形顶管弃壳,将管道部分提前装配在地面上,然后通过无接收井的方式将其转移到地下,实现管道的无接收井接收施工。

该工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对地表的破坏小:由于不需要开挖接收井,大部分工程施工在地下完成,避免了传统接收方式对地表的破坏。

2. 占地面积小:无接收井环境下,工程施工所需占地面积大大减小,节省了土地资源。

3. 施工速度快:该工法利用顶管技术,施工速度较快,大大缩短了工期。

4. 适应性强:工法适用于大截面矩形顶管的施工,适用范围广,可满足不同工程的需求。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工程:1. 地下管线施工:适用于城市供水、排水、电力、通信等地下管线建设。

2. 隧道工程:适用于隧道中的地下通道建设,如地铁、隧道等。

3. 埋地管道施工:适用于埋地管道的建设,如地暖管道、燃气管道等。

四、工艺原理无接收井环境下大截面矩形顶管弃壳接收施工工法的核心是顶管技术。

其工艺原理是在地表将顶管段加固并装配好,然后通过推力或挖掘机搬运装置将顶管段转移到预先开挖好的轨道上,最终将顶管段推入地下。

施工工法与实际工程之间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 工程需求与顶管尺寸:根据工程需求确定顶管的尺寸和规格,确保施工过程中的顶管尺寸与实际要求相符。

2. 轨道布置与顶管推进:根据工程现场情况和顶管推进需求进行轨道的布置,确保顶管在推进过程中的方向和轨道相匹配。

3. 施工地质与顶管加固:根据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确保顶管在推进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五、施工工艺无接收井环境下大截面矩形顶管弃壳接收施工工法的施工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地表准备工作:包括地面清理、轨道布置和顶管段加固等。

大管径顶管施工工艺及质量管理措施

大管径顶管施工工艺及质量管理措施

大管径顶管施工工艺及质量管理措施摘要:管线穿越地面建筑铺设时,对非开挖顶进的方法进行应用。

不仅可以使地面建筑物受到的损伤得到减少,还降低工程对交通的不良影响,所以要使大管径顶管施工顺利完成。

因此,顶管施工工艺和质量管控措施成为研究的重点,本文对此进行重点研讨。

关键词:大管径;顶管施工工艺;质量管理前言:大管径顶管施工无须挖槽和开挖土方,不单单能够提高施工速度,还可以使施工成本显著降低。

为了使其发挥出自身的价值和作用,要对施工工艺和质量管控措施加强研究,本文从以下方面对其进行详细阐述。

1、大管径顶管施工简述1.1原理大管径顶管指的是超过1m的管径,人工挖土机械顶进。

其原理为将顶进井当成起点,在主干顶油缸或中继间顶进力的作用下,使顶管掘进机或工具管能够穿过土层甚至岩层到接收井内吊起,之后埋没工作井间的管道。

机械式施工通常利用封闭式顶进方法,平衡压力的方式相对多样化,不单单有土压式平衡和气压式平衡,还有泥水式平衡。

1.2特点利用顶管技术来敷设管道,不需要进行挖槽或水下开挖土方等操作,同时为了使疏干或固结土体得到避免,能够利用降低地下水的方式来进行辅助。

这样不仅可以使施工速度得到提升,而且有助于造价的降低,从而使特殊环境下的施工困难得到克服。

大管径顶管的施工流程为:在管道一端挖掘工作井,之后将顶进设备放入其中,同时让管道顶入到土层之中。

一边顶进一边挖土,并在土层之中逐步逐节的放入管段,一直到与设计长度相符为止。

顶管施工的特点可以分为两方面,优点主要是:(1)施工的精准度相对较高,与开槽施工法进行相比可知,顶管施工有助于提高施工的速度,并使造价成本得到降低。

缺点主要为:(1)其适用范围相对有限,只能够在给排水管道、综合管道中应用。

(2)施工距离相对偏长,且施工精度低于±50mm。

2、大管径顶管施工工艺2.1顶进设备准备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为了使施工质量和效果得到确保,施工前准备工作具有一定必要性,所以要对顶进设备安装工作进行全面落实。

顶管施工技术方案

顶管施工技术方案

顶管工程施工技术方案本工程属污水整治项目,在穿越段或无条件大开挖的管段采用顶管施工。

全线污水主管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管.工作井和接收井均采用钢筋混凝土井,一般工作井采用矩型井,接收井可采用矩形井和圆形井。

一、工作井、接收井施工工作井、接收井采用现场立模、扎筋,现浇砼施工,井体浇筑、下沉必须保护好沿线现有管道,基坑开挖范围为井体外尺寸加1.2米,四周围用[22,L=9m钢板桩密打,以在沉井下沉过程中保护现有构筑物和管线。

工作井,接收井全部进行施工围护,为保护绿化,工作井处材料余土不得堆放,围护长度为10—15m。

根据已定的工作井位置,按照沉井常规施工办法完成后,即可进行下一步顶进设备安装,接收井施工亦以如此(一)、施工工艺流程2、测量放样根据现场交底和施工图纸定出的规划红线,确定总体平面,然后根据平面位置定出工作井、接收井中心位置和管线位置,并在场区位置附近引水准点,设置测量基准线。

3、基坑开挖为降低沉井砼浇筑高度,在沉井位置开挖基坑,基坑开挖范围为井体外尺寸加1.2米,四周用[22,L=9m钢板桩密打,净距0。

2m,以在沉井下沉过程中保护现有构筑物和管线。

4、沉井分节浇筑下沉根据设计施工图及现场施工条件,沉井分二节浇注一此下沉,第一节沉井砼浇好后,待其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后浇筑第二节沉井砼,待其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进行挖土下沉,下沉到设计标高为止,然后封底养护。

最后再进行顶板的施工。

5、刃脚垫层基础因沉井一次下沉,井位土层性质较差,故需做砼垫层基础。

施工中砂垫层采用粗砂,含泥且掺加48%13—15mm碎石,充分拌匀后分两层夯实。

6、立模扎筋立模顺序:立内模→绑扎钢筋→立外模,一节沉井内模一次立好,扎筋后,再分次立外模.本工程沉井模板采用组合钢模,局部采用木模板(厚度3cm),支撑采用Φ6cm钢管,并在纵横向适当间距设加强肋,内外模板用ф14拉杆固定,纵横间距为1m,采用各项措施以保证模板支撑牢固。

超大直径顶管工程施工管理重难点及控制要点

超大直径顶管工程施工管理重难点及控制要点

超大直径顶管工程施工管理重难点及控制要点昆明主城污水处理厂尾水外排及资源化利用建设工程(二期)是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中的重点项目。

该项目是在将牛栏江引水至滇池外海后,将位于滇池北岸昆明主城的污水外排至滇池下游,同时,为滇池下游安宁市提供工业水资源再利用,实现污水处理厂尾水的资源化利用。

该工程采用顶管法施工,该顶管内径4000mm,外径4700mm,是目前国内最大直径水下顶管工程,沿线地形复杂,在滇池水域施工,工程风险大,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要求都非常高。

一、工程水文地质情况:1、地质情况:顶管工程管道顶进主要穿越粉土层、粉砂层和淤泥质粉质粘土层,大概以海埂公园9号工作井为界,向沉砂池方向为粉土层、粉砂层,局部地段为园砾层,个别部位夹公分石,顶进排石不畅,容易造成塌方风险,向草海方向主要是淤泥质粉质粘土层,管道底部局部有泥碳质土,注意顶管机磕头及成环隧道上浮风险。

2、水文情况:滇池水面标高为1887.251m,草海水面标高为1886.826m,水面基本比地表低0.1~2m。

地下水存于浅部土层孔隙中,属潜水型孔隙水,潜水水位稳定为0.1~3.1m,稍微低于滇池水面,地下水富含于砂层中,与外部水力联系明显,工程施工风险极大。

二、施工中重点及难点1、地层复杂多变:尤其是部分砂层地段有公分石,顶管机选型困难,顶进施工难度大,容易造成出土、出泥不畅,超排土,顶管机选型不当容易造成地面塌陷、透水等危险,尤其容易造成进洞透水淹顶管机。

2、下穿河底、滇池底:顶管下穿河流、滇池底,河底部位管道上敷土5~6m不等,没有满足泥水平衡2倍隧道直径的上覆土要求,易造成河底坍塌、透水事故,在滇池下面顶进约1.8km。

3、长距离、曲线顶进:顶管有2个顶段顶进距离超过1000m,还有2个顶段是曲线顶进,顶进控制及测量难度较大。

4、顶管制作:直径大、工期短、在云南首次施工,采用钢模板、蒸汽养护及人工振捣,在短时间内完成整个制作工艺试生产,大规模的组织生产,满足顶进需要。

大直径钢筋混凝土管顶管工程施工技术

大直径钢筋混凝土管顶管工程施工技术

第1卷大直径顶施工技术2第I篇工程概况 (2)第II篇工程特点 (2)第III篇施工方案 (3)第IV篇主要技术措施 (5)第V篇技术效益 (9)第1卷大直径顶管施工技术第I篇工程概况由中国建筑工程(某地区)有限公司承建的某地区大直径钢筋混凝土管顶管工程是某木湖至大埔头(水务合约编号:28/WSD/91,全长14.5km)和罗湖至凹头(水务合约编号:29/WSD/91,全长5。

4km)两条大型输水管线中难度最大、最为关键的施工项目,也是该地区迄今最大管径的顶管工程。

两项合约共有11段顶管,最长的132m,最短的37m,总长约886m。

顶管采用钢筋混凝土制作,内径2600mm,外径3120mm,壁厚260mm,每节长2000mm,混凝土强度为50MPa。

每节管道之间的接口采用钢套承插型式,附有橡胶密封圈水,管端接触面有韧性很高的垫木作缓冲,如图8—6-1。

11段顶管需要穿通车辆频密的高速公路四处,高速公路回旋区一处,广九铁路高速电列车线路2处.不但穿越的地面结构十分敏感,不得影响和中断地面上的一切运作,而所穿越的地质条件也十分复杂。

通过淤泥及流砂层的有2段,总长约100m。

通过岩层的四段,总长约119m,还有弧石巨砾、建筑垃圾、基础桩等障碍物。

每段顶管两端设置6m×11m的工作井和5m×7m的接受井各l座,均采用钢板桩及H型钢的组合作围护结构,顶管完成后拆除。

每段顶管完成后,在其中安装钢管,9段内径为2400mm,2段内径为2200mm,每节管长8m,全部电焊连接。

钢管与顶管之间的空隙用高压水泥砂浆灌注填满,使内管与外连成一体。

第II篇工程特点1.大(3120mm),管节短(200mm),整体性和稳定性差;2.顶管施工的精度要求高,地面变形不能超过±10mm,顶管轴线的最终偏差不能超过80mm;3.深浅、复土薄,平均为顶管直径的1.17倍,最小仅0.36倍;对地面变形的控制十分不利;4.地质条件复杂多变,给顶管施工带来了众多技术难题;5.顶管施工直接穿越地面设施,无必要的缓冲区用以调整顶管工艺;6.施工场地窄小拥挤,邻近干扰多;7.施工时间受限制,不能连续施工;8. 施工周期长,要跨越台风、暴雨季节等.第III篇施工方案1.工作井和接受井工作井即顶推井,由此将管道放在导轨上,由千斤顶将管道逐段顶出.工作井内设置导轨、油压千斤顶、反力墙、穿墙止水装置以及上下梯子、安全围栏等等。

顶管施工中关键技术施工工艺研究

顶管施工中关键技术施工工艺研究

顶管施工中关键技术施工工艺研究摘要:非开挖技术的发展必将向规模化、规范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支持下,顶管技术的发展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在加快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本上,努力消化创新,加强研发和人才培养,其前景是非常乐观的。

纵观国内外顶管技术的发展,发展方向将是多元化和多样化。

关键词:地下管线非开挖顶管施工1 顶管技术发展现状顶管施工是继盾构施工之后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地下管道施工方法,它不需要开挖面层,并且能够穿越公路、铁道、河川、地面建筑物、地下构筑物以及各种地下管线等。

顶管施工借助于主顶油缸及管道间中继间等的推力,把工具管或掘进机从工作井内穿过土层一直推到接收井内吊起。

与此同时,也就把紧随工具管或掘进机后的管道埋设在两井之间,以期实现非开挖敷设地下管道的施工方法。

顶管技术在我国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机械设备技术比较落后,地区差异明显,水平参差不齐,缺乏规范化,人才不足,尚待进一步宣传推广。

目前而言,对顶管机械设备我国主要依赖于进口,虽然国内也有生产企业,但技术仍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掘进机型号种类不足以适应工程需要,我国尚无适于中强度岩层以上的岩盘掘进机,适应土质范围不宽,且耐用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不够。

从地域上说,顶管技术的发展与我国地域经济水平相适应,我国东部的顶管技术发展水平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仅广东、上海、浙江、江苏和山东五省市就占到了非开挖铺管工作量的75%。

而西部地区仅在西气东输项目下有为数不多的顶管穿越工程,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差距非常显著。

顶管施工技术在城市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技术水平比较高,应用比较普遍,但在中小城市应用较少,在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应用更少。

在同一城市发展也不平衡,据广州市建委2004年对广州市顶管现状的有关调查发现,该市的顶管技术发展极不平衡,机械化的顶管施工不很多,手掘式顶管仍占最大比例,对顶管施工技术的采用不积极,往往不是管线铺设的首选,被看作是无法开挖的无奈之举。

大直径管道下穿河道顶管施工技术措施

大直径管道下穿河道顶管施工技术措施

大直径管道下穿河道顶管施工技术措施摘要:沣东新城三桥新街B段(后围寨立交-绕城高速)综合管廊工程全长2050米,其中下穿太平河段采用DN4000的钢筋混凝土顶管施工,本文就下穿太平河顶管施工中存在的技术难点以及采用的解决措施予以阐述,为今后类似顶管施工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工程技术;施工方案;关键措施1 工程概况三桥新街B段综合管廊下穿太平河采用顶管施工,在太平河东西两侧分别设置工作井和接收井,从工作井南北侧两个舱室分别顶进DN4000混凝土管道(壁厚320mm),顶管长度60m,单节长度2米,顶管之间的净距为2.8m。

顶管穿越土层分布主要为人工填土、黄土状粉质粘土、细砂和中砂组成。

本工程顶管穿越层为中砂层,正常段埋深15.04-16.63米,穿越太平河处顶管顶部距太平河底高度约为4.56m,覆土较浅,进出洞时容易扰动砂层,造成开挖面失稳。

地质情况及土层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

图一2 工程技术难点⑴场地范围内有既有的污水、雨水、电力及国防光缆等地下管线,施工前需要迁改,且污水管道为端头管,管内水量大,迁改范围广、难度大。

⑵单节管节重量大,市内运输超重,物流交通协调组织难度大。

⑶太平河底距离顶管顶约4.56m,开挖过程中,如果河床铺砌漏水,太平河的水可能渗流到管内,形成流砂,情况严重者,可能造成管内涌水。

⑷北侧顶管距离太平河底桥桩最小净距离为1.3m,北侧顶管施工可能对桥桩造成影响。

⑸西咸路北侧道路本身由于地铁施工已向南侧改移两个车道,工作井及接收井侵入快车道3.58m。

造成西咸路南侧道路又得向北移两车道。

快车道由西向东在此处只剩两车道,不可避免有重车从结构边车道通行,可能造成工作井及接收井侧压力过大,出现路面裂缝或坍塌的安全隐患。

3顶管施工方案选择本工程设计图纸建议顶管施工使用土压平衡式顶管法施工。

但是结合现场土层分布和下穿太平河的特点,不建议采用土压平衡式顶管法,若采用泥水平衡式顶管法施工,穿越太平河河底砂层可能带走大量泥沙,造成太平河河底坍塌,管内涌水。

无接收井顶管机头隧洞内接收施工工法

无接收井顶管机头隧洞内接收施工工法

无接收井顶管机头隧洞内接收施工工法无接收井顶管机头隧洞内接收施工工法一、前言无接收井顶管机头隧洞内接收施工工法是在隧洞开挖过程中,利用无接收井顶管机头进行施工的一种方法。

该工法具有高效、节约成本和适应性强等优点,在大型隧道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工法特点1. 无接收井顶管机头:无接收井顶管机头是该工法的核心设备,具有强大的推进能力和适应能力,可以在隧道内进行前推、定位、导引和推进安装等一系列作业。

2. 高效:该工法能够实现连续施工,无需停工、回填接收井,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成本。

3. 节约成本:无接收井顶管机头工法不需要建设接收井,减少了工程投资,同时可减少对地表和周边环境的影响。

4. 适应范围广:该工法适用于不同地质条件下的隧道施工,包括软土层、岩石层和砂砾层等。

三、工艺原理无接收井顶管机头隧洞内接收施工工法的工艺原理主要是通过机头在隧道内的前推和定向掌握隧道进尺,确保机头与隧洞开挖的进度相匹配。

具体工艺原理如下:1. 前推与导向:机头通过推进杆向前推进,实现隧道的进尺。

同时,采用定位系统对机头进行导向,保证施工的准确性。

2. 分段施工:根据隧道的长度和地质条件,将隧道划分为若干段建立施工断面,同时根据实际需要,在隧洞内布置推进杆,形成机头的施工平面。

3. 机头安装:通过机头的前推,将管道推进至设计位置,然后进行固定和连接,确保管道的安装稳固和密封。

四、施工工艺1. 隧道准备:清理施工现场,搭建临时设施,布置施工场地和道路。

2. 安装机头:将机头组装完毕后,通过开挖端进行引导,将机头准确推进至隧道进口位置。

3.施工推进:根据工程要求,通过推进杆将机头推进至设计位置,并进行固定和连接。

4. 监测和调整: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实时监测和调整机头的位置和角度,以确保施工的精度和准确性。

5. 施工结束:当机头推进至设计位置后,进行最后的检查和测试,确认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五、劳动组织1. 项目管理团队:负责工程规划和组织管理。

中风化岩地质条件下大直径钢管顶管施工要点浅析

中风化岩地质条件下大直径钢管顶管施工要点浅析

中风化岩地质条件下大直径钢管顶管施工要点浅析发表时间:2018-10-26T15:27:35.30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8期作者:廖年[导读] 改良式SBR生物池、细格栅池及旋流沉砂池、紫外线消毒渠、巴氏计量槽、粗格栅间及进水泵房等分项工程。

广西建工集团第二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摘要: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中管道施工不断增加,使得传统的施工方法不能满足现场需要,管道非开挖技术大量应用,技术优越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

顶管施工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施工技术,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疏漏都会造成诸如管道中线、高程超标、地面下沉、路面或建筑物裂损等问题,甚至造成工程事故。

本文结合工程实际,对在中风化岩地质条件下大直径钢管施工过程中的要点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中风化岩;大直径钢管;顶管施工;要点浅析一、工程概况东兴市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位于东兴市城东污水处理厂厂区内,该建设项目主要包括:改良式SBR生物池、细格栅池及旋流沉砂池、紫外线消毒渠、巴氏计量槽、粗格栅间及进水泵房等分项工程。

粗格栅间及进水泵房与现状调节池之间采用管道连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管道连接施工不能采用大开挖进行,必须采用顶管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

根据现有的钻探资料及设计图纸说明,工作区域的土层分类:第一类为素填土(±0.000~-4.450),第二类淤泥质中砂层(-4.450~-7.250),第三类为强风化岩(-7.250~-9.650),第四类为中风化岩(-9.650以下),顶管中心标高为-13.690m,故顶管作业需在中风化岩中进行,顶管采用Q235B材质直管,直管规格为DN1520×12,设计总长度约20米,见图1。

图1 工作井、接收井及顶进方向平面布置图二、施工准备1、编制《粗格栅间及进水泵房顶管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并通过专家论证,严格按照方案进行顶管施工。

2、各种机械已就位,材料已进场并检验合格,施工队组已进场并接受安全、技术交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在无接收井的情况下,工具头入海后存在海水对其作用产生的浮力,会使工具头产生上浮,使顶管不能准确到达设计位置,影响 后续取水口安装,石块堆载施工等一系列问题。
(2)工具头及管节入海后,水面至管顶深度约6 m,工具头及露在水中的管节受到海水作用产生的浮力约150 t。因水作用产生的浮力 大于工具头及管节之和的自重,如果管内的压载量不够、管节压载物过轻、压载长度过短以及工具头管节内压载不均匀,将会造成工具头 或管节上浮及工具头两头重中间轻等现象,其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无接收井的大直径钢管顶管施工关键技术
发表时间:2019-07-17T15:20:12.84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 作者: 李廷就 [导读] 摘要:通过自主研制改进顶管工具头、优化刀盘,并精确计算管节措施,成功开创了针对无接收井大直径钢管顶管施工的网格式水 冲法。
中国铁建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工程分公司 广东广州 511442 摘要:通过自主研制改进顶管工具头、优化刀盘,并精确计算管节措施,成功开创了针对无接收井大直径钢管顶管施工的网格式水冲 法。其突出技术难点体现在顶管工具头的顶进过程、入海过程及工具头的割取等。该法可成功控制顶管轴线、各地质层对工具头产生的阻 力和解决顶管工具头出海过程中重心压载问题,并且具有明显的工期和成本优势。 关键词 网格式水冲法;工具头改进;大直径钢管顶管 1、前言 顶管施工技术是非开挖施工技术之一,顶管施工技术在国内外已使用多年,国内呈现出沿海运用多而内陆较少的布局,而且在施工过 程中除了上海地区以机械化掘进为主外,其余地区多以人工掘进为主,机械化顶管以上海地区最为成熟。顶管法施工和地质条件密切相 关。 通过多年的工程实践,如今顶管的顶进技术可分为敞开式顶管和封闭式顶管,就顶管设备而言,根据顶管方法的不同可将顶管机分为 敞开式顶管机包括手掘式、挤压式和网格式等;封闭式顶管机包括土压平衡式、泥水平衡式以及混合型。机型的选择决定工程的成败,通 过技术积累我国已总结出以下经验: (1)在粘性土或砂性土层,且无地下水影响时,宜采用手掘式或机械挖掘式顶管法; (2)当土质为砂砾土时,可采用具有支撑的工具管或注浆加固土层的措施; (3)在软土层且无障碍物的条件下,管顶以上土层较厚时,宜采用挤压式或网格式顶管法; (4)在粘性土层中必须控制地面隆陷时,宜采用土压平衡顶管法; (5)在粉砂土层中且需要控制地面隆陷时,宜采用加泥式土压平衡或泥水平衡顶管法; (6)在顶进长度较短、管径小的金属管时,宜采用一次顶进的挤密土层顶管法。 2、工程概况 2.1 项目情况 宝钢广东湛江钢铁基地项目自备电厂2×350MW机组工程布设4根引水钢管,管外径D=3664 mm,管壁厚h=32 mm,每根长107 m(共18 节),相邻顶管中心间距为11.2 m,管的中心标高为-6.75 m,管底标高为-8.55 m。属大直径钢顶管施工。(见图1)
3.3 工具头割取 (1)工具头入海后,需通过人工在水里进行割取,因水下工具头与管节焊接处难以辨认,存在切割过程中伤害管节,切割处不均匀等 现象。 (2)顶管施工过程工具头入海时为全封闭状态。工具头切割完后。需垂直起吊,因海水自重自动下沉,造成工具头内形成真空状态。 总重量增加,给起吊带来极大难度。 4、施工工艺确定及顶管设备选型 根据本项目设计及现场地质资料情况,综合考虑,多次方案比选,顶管施工最终采用网格式水冲法施工工艺,并对以下几个方面的顶 管设备进行改进。 (1)顶管工具头 选用自主研制加工的钢工具头,具有施工方便,易封闭、易拆卸,海水适应性强等特点。工具头长约4.5 m,其中将工具头加工成前端 (长约800 mm)、后端(长约1000 mm)比中间高约10 mm,其作用是减少工具头顶进过程中中间部分与土体的摩擦。且工具头后端另加 厚10 mm钢板,为以后切割工具头做预留准备。 (2)刀盘配置 工具头前端刀盘主要作用是人工进行水冲时在主顶推力的作用下对前方土体进行充分切割,掏空前方土体,使管节顺利向前推进。工 具头前端刀盘采用厚20 mm的钢板改装成600 mm 600 mm网格, 并在中央刀盘位置设置两个切割后的吊取孔,后端 设置冲水闸门(入海时密封)防止海水倒灌。(见图2
(3)管节压载物、压载量及压载长度:因块石外购,需经垂直和洞内运输,工作空间较狭窄,工程成本较大。同时水下切割工具头 后,块石需二次处理,极大增加施工难度,难以保证施工质量。头压载量不够,管节压载重心不均匀,影响工具头入海 的施工质量。且对袋装水极难处理,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图1 顶管施工布置平面图 2.2 地质情况 根据地质资料显示,该地区地质属中软、软弱场地土层。顶管施工过程需穿越粘土、淤泥质粘土、粉细砂、中粗砂、铁板砂、沉管碎 石桩等各类土层。 但主要以粘土为主。(见表1) 表1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
3 、工程技术难点 针对本项目大直径钢顶管工程施工不设接收井的特点。施工过程存在较多的不确定因素,现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3.1 工具头顶进过程 (1)顶管顶进过程中,工具头穿越不同地质层时,受到的阻力会随着不同地质层的变化而变化。这时顶推力过大有可能造成工具头前 端土体塌方或后靠背墙出现断裂的现象。相反,顶推力过小,则管节未能顶进,影响顶管施工。 (2)顶管施工过程中,在顶推力作用下,工具头在不同地质层中的走向存在轴线偏差及沉降方面的问题,且各土层的顶推力各不相 同。极难控制顶管轴线偏差及沉降量。 (3)无接收井的情况下,工具头顶进过程中存在透水现象,施工上存在安全隐患。 3.2 工具头出海
图2 顶管工具头加工图 (3)辅助设备 顶管出洞导轨由两道平行的工字钢钢轨固定在钢支架上,工字钢以1:2的坡度与钢支架焊接牢固,在管节顶进过程中稳定管节导向,使 管节沿导向进入土体。导轨根据工作井及顶管轴线要求,采购钢材加工成型。 触变泥浆系统由膨润土浆池、渣浆泵、输送管组成。主要作用是在顶进油缸压力过大时,向管壁注入膨润土泥浆,填充管身与周围土 体的间隙,达到减阻、防止周围泥土将管身抱死的目的。 排土系统包括高压水泵、高压泥浆泵以及高压防爆管。使用高压泵将经过工具头钢格栅切成块状的泥块稀释成泥浆,再由泥浆泵抽到 晒泥区,保证管节顶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