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社会学》作业1—4答案(1)

合集下载

《乡村社会学》形考作业一答案

《乡村社会学》形考作业一答案

《乡村社会学》形考作业一答案题目:结合我国乡村家庭的实际,谈一谈我国城乡家庭功能的异同目的:这是一道理论联系实际题,让学生理清家庭功能理论的基本内容,在理清理论的同时。

分析家庭功能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加深对家庭功能理论的理解,同时发挥家庭功能在乡村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应有作用。

要求:(1)要求学生认真审题和研读第三章家庭的含义、结构、特点、功能,搞清家庭基本理论的内容;(2)完整准确地阐述家庭功能的基本理论内容;(3)联系实际时既可以逐条进行,也可以将所有理论阐述后进行;(4)字数不低于800结合乡村家庭的特点,分析城乡家庭功能的多少、强弱。

答题提示:1、答题前应采用访谈、问卷等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完成对一个自然村或行政村的家庭情况调查。

以家庭为单位登记户主及其成员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受教育状况、婚姻状况、处所或职业以及与户主的关系等,记录每个家庭的人口数、经济收入及消费等情况,然后进行统计分析。

2、请学员按照解题思路去答题,答题时以理论要点结合相应的调查材料分层叙述。

3、答题所需要的理论要点如下,请学员自行整理形成800上的文字材料。

(一)家庭的涵义与特点1、涵义:家庭是以婚姻关系为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成员间有着共同的利害和亲密关系的群体。

这些血缘关系和姻缘关系包括: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兄弟姐妹关系、婆媳关系、祖孙关系等。

2、特点:(1)家庭目标一致,内聚力强。

在家庭中,个人目标与群体目标表现为很自然的一致。

群体目标在众多场合下,能够变成个人的自觉行动。

(2)家庭满足其成员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比任何一种群体都多。

它具有经济功能、生物功能、抚育和赡养功能、休息和娱乐功能。

(3)家庭是以婚姻关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以爱为前提的。

家庭的各种社会关系非常亲密,人们朝夕相处,彼此了解,极易产生感情,是维系家庭的一个必要条件。

(二)乡村家庭的特点与功能1、特性:(1)乡村家庭每户人口较城镇为多。

(2)乡村家庭与城镇家庭相比其功用较多,功用较强。

农村社会学作业答案

农村社会学作业答案

1、如何从现代化的角度来看乡村建设?答:现代化是18世纪以来人类文明的一种深刻变化,是现代文明的形成、发展、转型和国际互动的复合过程,是不同国家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际竞争。

经典现代化理论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其典型特征包括工业化、城市化、民主化、理性化、市场化、福利化、大众传播和普及义务教育等。

后现代化理论认为,上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社会发展方向发生了根本转变,已经从现代化阶段进入后现代化阶段,后现代化的核心目标不是加快经济增长,而是增加人类幸福提高生活质量。

从实践层面看,目前全世界有些国家刚开始现代化,有些国家正加速进行现代化,有些国家接近从现代化向后现代化的转折,有些国家如英美已进入后现代化,北欧国家基本是后现代社会。

理论与实践表明,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现代化模式和现代化理论,现代化路径可以借鉴但不能等同或复制。

回顾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乡村建设和发展中的种种艰难探索,深感中国乡村问题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乡村建设的艰巨性。

我们必须深入认识中国,不断思考国家与民族现代化的走向。

那种现代化路线就是“道路通向城市”,“农民变市民”,现代化目标就是“把90%的农民市民化”,“剥夺农村甚至是消灭农村进而建设城市”的现代化方案并不适用于中国。

我们处于现代化与后现代化、城市化与逆城市化并存的时代,处在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的时代,处在全球化及农产品武器化时代。

农村和农业是城市和城市人的命根子,农村文明和农业文明无疑具有很高的价值,我们应该科学设定中国现代化的目标和路线,需要在这样宏大的战略目标之下思考中国乡村的建设方向,重新认识中国乡村文明的价值和创新乡村生活方式对于当下中国的意义,而不是在单向度的“所谓现代化”过程中消灭乡村文明和生活方式。

现在我们已经明确了,中国不可能有13 亿人全盘城市化,甚至是6亿人真正城市化都是极为漫长的历史过程。

农村社会学1-4作业讲评

农村社会学1-4作业讲评

农村社会学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作业1题目:结合我国乡村家庭的实际,谈一谈我国城乡家庭功能的异同。

目的:这是一道理论联系实际题,让学生理清家庭功能理论的基本内容,在理清理论的同时。

分析家庭功能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加深对家庭功能理论的理解,同时发挥家庭功能在乡村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应有作用。

要求,:(1)要求学生认真审题和研读第三章家庭的含义、结构、特点、功能,搞清家庭基本理论的内容;(2)完整准确地阐述家庭功能的基本理论内容;(3)联系实际时既可以逐条进行,也可以将所有理论阐述后进行, ,4,字数不低于800字;(5)作一次小型的家庭情况的调查,以一个自然村或行政村为单位。

时间:学习第三章后做本作业(约第3周)解题思路:(1)家庭的涵义、特点;(2)乡村家庭的功能;(3)简要概述乡村家庭的发展趋势;(4)结合乡村家庭的特点,分析城乡家庭功能的多少、强弱。

答题提示:1、答题前应采用访谈、问卷等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完成对一个自然村或行政村的家庭情况调查。

以家庭为单位登记户主及其成员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受教育状况、婚姻状况、处所或职业以及与户主的关系等,记录每个家庭的人口数、经济收入及消费等情况,然后进行统计分析。

2、请学员按照解题思路去答题,答题时以理论要点结合相应的调查材料分层叙述。

3、答题所需要的理论要点如下,请学员自行整理形成800字以上的文字材料。

理论要点:(一)家庭的涵义与特点1、涵义:家庭是以婚姻关系为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成员间有着共同的利害和亲密关系的群体。

这些血缘关系和姻缘关系包括: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兄弟姐妹关系、婆媳关系、祖孙关系等。

2、特点:(1)家庭目标一致,内聚力强。

在家庭中,个人目标与群体目标表现为很自然的一致。

群体目标在众多场合下,能够变成个人的自觉行动。

(2)家庭满足其成员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比任何一种群体都多。

它具有经济功能、生物功能、抚育和赡养功能、休息和娱乐功能。

最新乡村社会学作业1答案

最新乡村社会学作业1答案
第四,婆媳关系;
第五,祖孙关系;
第六,其他家庭关系。
特点:
第一,家庭目标一致,内聚力强。在家庭中,个人目标与群体目标表现为很自然的一致。群体目标在众多场合下,能够变成个人的自觉行动。
第二,家庭满足其成员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比任何一种群体都多。它具有经济功能、生物功能、抚育和赡养功能、休息和娱乐功能。
第三,家庭是以婚姻关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以爱为前提的。家庭的各种社会关系非常亲密,人们朝夕相处,彼此了解,极易产生感情,是维系家庭的一个必要条件。
越轨行为又叫离轨行为或偏差行为,是社会行为的一种类型,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越轨行为是指违反或偏离社会规范的所有行为。越轨行为仅仅是指违法或违纪但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
4.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建立的对劳动者或其他公民在生、老、病、死、伤残、失业以及发生其他生活困难时给予一定物质帮助的制度。
5.社会现代化
社会现代化是指人们利用近、现代科学技术全面改造自己生存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过程。
四、简答题:
1.农村社会流动的原因?
答题要点:
(1)生产力的发展、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乡镇企业发展,这是乡村社会流动的根本动因。
休息和娱乐的功能。家庭是个人休息的场所,家庭娱乐对于儿童的社会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当然,乡村家庭所具有的这些功能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一方面,家庭的部分功能会外移,另一方面,新的家庭功能也会产生。
(三)乡村家庭的发展趋势
第一,乡村家庭规模趋于小型化和外延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乡村家庭结构已发生很大的变化,一是核心家庭已占绝大多数,二是乡村家庭规模越来越小。从总的趋势来看家庭的规模是在变小。
(四)乡村家庭和城市家庭功能的异同

《乡村社会学》作业1—4标准答案(1)

《乡村社会学》作业1—4标准答案(1)

《乡村社会学》作业1—4(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作业1题目:结合我国乡村家庭的实际,谈一谈我国城乡家庭功能的异同。

目的:这是一道理论联系实际题,让学生理清家庭功能理论的基本内容,在理清理论的同时。

分析家庭功能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加深对家庭功能理论的理解,同时发挥家庭功能在乡村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应有作用。

要求:(1)要求学生认真审题和研读第三章家庭的含义、结构、特点、功能,搞清家庭基本理论的内容;(2)完整准确地阐述家庭功能的基本理论内容;(3)联系实际时既可以逐条进行,也可以将所有理论阐述后进行;(4)字数不低于800字;(5)作一次小型的家庭情况的调查(以一个自然村或行政村为单位)。

时间:学习第三章后做本作业(约第3周)解题思路:(1)家庭的涵义、特点;(2)乡村家庭的功能;(3)简要概述乡村家庭的发展趋势;(4)结合乡村家庭的特点,分析城乡家庭功能的多少、强弱。

答题提示:1、答题前应采用访谈、问卷等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完成对一个自然村或行政村的家庭情况调查。

以家庭为单位登记户主及其成员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受教育状况、婚姻状况、处所或职业以及与户主的关系等,记录每个家庭的人口数、经济收入及消费等情况,然后进行统计分析。

2、请学员按照解题思路去答题,答题时以理论要点结合相应的调查材料分层叙述。

3、答题所需要的理论要点如下,请学员自行整理形成800字以上的文字材料。

(一)家庭的涵义与特点(P.35/§3.2乡村初级社会群体/乡村家庭)1、涵义:家庭是以婚姻关系为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成员间有着共同的利害和亲密关系的群体。

这些血缘关系和姻缘关系包括: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兄弟姐妹关系、婆媳关系、祖孙关系等。

2、特点:(1)家庭目标一致,内聚力强。

在家庭中,个人目标与群体目标表现为很自然的一致。

群体目标在众多场合下,能够变成个人的自觉行动。

(2)家庭满足其成员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比任何一种群体都多。

乡村社会学各章综合练习

乡村社会学各章综合练习

《乡村社会学》各章综合练习参考答案及提示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D A C D A D A C页面P.1 P.2 P.2 P.7 P.7 P.7 P.8 P.8 P.9 P.10 注:第5题答案C《乡村社会学》改《农村社会学》。

二、多项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答案ABCD BCD ABCD ABCDE ABCD ACE ACE ACE BCDE页面P.1 P.1 P.3 P.4 P.4 P.4 P.6 P.10 P.10三、名词解释1.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变迁的社会科学。

(P.1)2.乡村社会学:是研究以农业或相关产业为主要经济活动、居住在乡村地区的人们组成的乡村社区为对象的社会学分支学科。

乡村社会学也称农村社会学。

(P.1)3.乡村建设运动是20世纪20-30年代由知识分子倡导并参加的、以建设和复兴中国农村和解决农村问题为主旨的社会改良运动。

(P.8)四、问答题1.乡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参见教材P3;2.农村、农业、农民的关系参见教材P1;3.乡村社会学与城市社会学的关系参见教材P5;4.学习乡村社会学的意义参见教材P6;5.现阶段我国乡村社会学研究的主要课题参见教材P10。

第二章乡村社会与乡村居民一、单项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答案 A D A B A B D页面P.17 P.16 P.17 P.22 P.24 P.27 P.27二、多项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ABCD ABCDE ACD ACE ABCDE ABCDE BCD BCDE页面P.7 P.18 P.18 P.21 P.25 P.27 P.22 P.23注:第1题答案B“农业是主要职业”改为“农业是主要职业群体”。

三、名词解释1.乡村社会:是指人们以农业活动为主、并以此为基础从事其他社会活动的生活共同体。

乡村社会学综合练习参考答案.doc

乡村社会学综合练习参考答案.doc

乡村社会学综合练习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B2.C3. D4. A5. C (乡应为农)6. D7. A8. D9. A10. C二、多项选择题1.ABCD2.BCD3.ABCD4.ABCDE5.ABCD6.ACE7.ACE8. ACE9.ABCDE三、名词解释1.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变迁的社会科学。

2.乡村社会学:是研究以农业或相关产业为主要经济活动、居住在乡村地区的人们组成的乡村社区为对象的社会学分支学科。

乡村社会学也称农村社会学。

3.乡村建设运动是20世纪20-30年代由知识分了侣导并参加的、以建设和复兴中国农村和解决农村问题为主旨的社会改良运动。

四、问答题1.乡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参见教材P3或辅导问题4;2.农村、农业、农民的关系参见教材P1或辅导问题3;3.乡村社会学与城市社会学的关系参见教材P5或辅导问题6;4.学习乡村社会学的意义参见教材P6或辅导问题7;5.现阶段我国乡村社会学研究的主要课题参见教材P10或辅导问题9。

第二章乡村社会和乡村居民一、单项选择题1.A2. D3. A4. B5. A6. B7. D二、多项选择】1.ABCD2. ABCDE3. ACD4. ACE5. ABCDE6. ABCDE7. BCDE8. BCDE三、名词解释1.乡村社会:是指人们以农业活动为主、并以此为基础从事其他社会活动的生活共同体。

2.文化:是指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通过学习获得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生活经验。

3.社会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社会结构是指社会各基本活动领域之间相互联系的状态。

狭义的社会结构是指各社会群体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基本的关系状态。

乡村社会结构包括乡村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社会关系结构和制度结构。

4.职业结构:是指由于社会劳动分工而形成的诸职业之间的关系格局。

5.乡村人口:是指居住、生活于乡村区域的人口,它是该乡村区域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的总称。

2024 农村社会学 形考四

2024 农村社会学 形考四

乡村社会学作业 4 答案形考作业(四)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1.根据一定的标准把人们划分为若干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是()。

A.社会分化B.社会分层C.社会流动D.社会变迁2.社会分化的原因是()。

A.劳动分工B.私有制的产生C.阶级的诞生D.国家的出现3.调查员从一个社区中抽出一些熟悉该社区情况的人作为评判员,让他们按照事先规定的高低层次给本社区成员进行分层归类的方法是()。

A.客观法B.主观法C.声誉法D.分析法4.农村社会流动的根本动因是()。

A.生产力的发展B.城镇化速度加快C.市场经济的确立D.城乡差别5.社会问题的主要成因是()。

A.政治制度B.经济制度C.社会结构变动D.文化差异6.我国农村人口问题是人口数量庞大,至 2020 年,农村常住人口数仍达()。

A.5.09 亿B.6 亿C.7 亿D.8 亿7.目前我国扶贫的基本策略是()。

A.救济式扶贫B.开发式扶贫C.参与式扶贫D.精准式扶贫8.农村环境问题中直接威胁我们的是()。

A.土地安全B.粮食安全C.水资源安全D.畜牧业安全9.社会控制的准则是()。

A.社会文化B.社会道德C.风俗习惯D.社会规范10.现代社会强调的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指社会控制的()。

A.普遍性B.特殊性C.多重性D.统一性11.以善恶评价为中心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指()。

A.法律B.道德C.习俗D.舆论12.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内容是指()。

A.集体主义B.尊老爱幼C.为人民服务D.传承中华传统文化13.社会保障的实质是()。

2A.政治保障B.经济保障C.思想保障D.制度保障14.国家通过立法建立的,劳动者或其他公民在生、老、病、死、伤残、失业以及发生其他生活困难时给予一定物质帮助的制度是()。

A.社会保障B.社会服务C.社会保险D.社会救助15.社会保障制度被称为社会“稳定器”是指其()。

A.民生功能B.经济功能C.社会功能D.政治功能16.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村户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年龄是()。

乡村社会学课程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答案

乡村社会学课程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答案

乡村社会学作业1乡村家庭和城市家庭功能的异同(1)首先指出家庭所具有的一般功能:经济功能,生物功能,抚育和赡养功能,休息和娱乐功能等。

(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家庭功能发生了重要变化,主要表现为集体化时期家庭生产功能的丧失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生产功能的恢复。

但家庭仍较全面地承担着各种功能。

但也有部分家庭山于其成员在乡镇机关或企业工作而不具有生产功能。

(3)城市家庭有多种功能,但基本上不是生产单位或不具有生产功能。

但也有少数家庭由于其成员从事个体劳动而具有生产功能。

(4)城乡家庭在各种功能的强弱程度上也有不同,如农村家庭有较强的赡养功能,而城市家庭的消费功能、娱乐功能要强一些。

这与它们所基于的生产方式、生活部分家庭具有政治性的功就有关。

(5)另外,在农村,许多家庭具有宗教功能,在城市,乡村社会学作业2答案单项选择题:1.C 2. 3.D 4.B 5. 6. A 7.泰罗8. A 9. D C二、多项选择题:1.ABCD 2. ABCDE 3. ABCDE 4. ABCD 5.ABCDE名词解释:1.乡村建设运动乡村建设运动是20世纪20-30年代山知识分子倡导并参加的、以建设和复兴中国农村和解决农村问题为主旨的社会改良运动。

其中最有名的是梁漱溟领导的山东乡村建设运动和晏阳初领导的华北平民教育运动。

2.基本社会化基本社会化是一个人从出生到他成为一个基本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从人的生理、心理发展进程来看是从婴儿到青年的成长过程,是从一个生物体(完全的生物人)变为社会生物体(社会人)的过程。

3.社会群体社会群体是指人们通过相互交往形成的、山特定的相互关系连接在一起的共同体。

4.家长制家长制是建立在下级对上级的个人效忠、服从和依赖基础上的管理方式。

这种管理方式无疑不适应工业社会或现代社会的要求,于是逐渐被其他管理方式所取代。

5.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是指在人们的生活消费总支出中,用于饮食方面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

乡村社会学综合练习参考答案

乡村社会学综合练习参考答案

乡村社会学综合练习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B 2.C 3.D 4.A 5.C(乡应为农)6.D 7.A 8.D 9.A 10.C二、多项选择题1.ABCD 2.BCD 3.ABCD 4.ABCDE 5.ABCD 6.ACE 7.ACE 8. ACE 9.ABCDE三、名词解释1.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变迁的社会科学。

2.乡村社会学:是研究以农业或相关产业为主要经济活动、居住在乡村地区的人们组成的乡村社区为对象的社会学分支学科。

乡村社会学也称农村社会学。

3.乡村建设运动是20世纪20-30年代由知识分子倡导并参加的、以建设和复兴中国农村和解决农村问题为主旨的社会改良运动。

四、问答题1.乡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参见教材P3或辅导问题4;2.农村、农业、农民的关系参见教材P1或辅导问题3;3.乡村社会学与城市社会学的关系参见教材P5或辅导问题6;4.学习乡村社会学的意义参见教材P6或辅导问题7;5.现阶段我国乡村社会学研究的主要课题参见教材P10或辅导问题9。

第二章乡村社会和乡村居民一、单项选择题1.A 2.D 3.A 4.B 5.A 6.B 7.D二、多项选择题1.ABCD 2.ABCDE 3.ACD 4.ACE 5.ABCDE 6.ABCDE 7.BCDE 8.BCDE三、名词解释1.乡村社会:是指人们以农业活动为主、并以此为基础从事其他社会活动的生活共同体。

2.文化:是指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通过学习获得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生活经验。

3.社会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社会结构是指社会各基本活动领域之间相互联系的状态。

狭义的社会结构是指各社会群体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基本的关系状态。

乡村社会结构包括乡村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社会关系结构和制度结构。

4.职业结构:是指由于社会劳动分工而形成的诸职业之间的关系格局。

5.乡村人口:是指居住、生活于乡村区域的人口,它是该乡村区域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的总称。

乡村社会学综合练习参考答案

乡村社会学综合练习参考答案

乡村社会学综合练习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B 2.C 3.D 4.A 5.C(乡应为农)6.D 7.A 8.D 9.A 10.C二、多项选择题1.ABCD 2.BCD 3.ABCD 4.ABCDE 5.ABCD 6.ACE 7.ACE 8. ACE 9.ABCDE三、名词解释1.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变迁的社会科学。

2.乡村社会学:是研究以农业或相关产业为主要经济活动、居住在乡村地区的人们组成的乡村社区为对象的社会学分支学科。

乡村社会学也称农村社会学。

3.乡村建设运动是20世纪20-30年代由知识分子倡导并参加的、以建设和复兴中国农村和解决农村问题为主旨的社会改良运动。

四、问答题1.乡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参见教材P3或辅导问题4;2.农村、农业、农民的关系参见教材P1或辅导问题3;3.乡村社会学与城市社会学的关系参见教材P5或辅导问题6;4.学习乡村社会学的意义参见教材P6或辅导问题7;5.现阶段我国乡村社会学研究的主要课题参见教材P10或辅导问题9。

第二章乡村社会和乡村居民一、单项选择题1.A 2.D 3.A 4.B 5.A 6.B 7.D二、多项选择题1.ABCD 2.ABCDE 3.ACD 4.ACE 5.ABCDE 6.ABCDE 7.BCDE 8.BCDE三、名词解释1.乡村社会:是指人们以农业活动为主、并以此为基础从事其他社会活动的生活共同体。

2.文化:是指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通过学习获得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生活经验。

3.社会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社会结构是指社会各基本活动领域之间相互联系的状态。

狭义的社会结构是指各社会群体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基本的关系状态。

乡村社会结构包括乡村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社会关系结构和制度结构。

4.职业结构:是指由于社会劳动分工而形成的诸职业之间的关系格局。

5.乡村人口:是指居住、生活于乡村区域的人口,它是该乡村区域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的总称。

乡村社会学课程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乡村社会学课程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 . . ... .家庭是以婚姻关系为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成员间有着共同的厉害和亲密关系的群体。

这些血缘关系和姻缘关系包括:夫妻、亲子、兄弟姐妹、婆媳关系、祖孙、其他家庭等关系。

她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家庭目标一致,内聚力强。

在家庭中,个人目标与群体目标表现为很自然的一致。

群体目标在众多场合下,能够变成个人的自觉行动。

第二,家庭满足其成员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比任何一种群体都多。

它具有经济功能、生物功能、抚育和赡养功能、歇息和娱乐功能。

第三,家庭是以婚姻关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以爱为前提的。

家庭的各种社会关系非常亲密,人们朝夕与共,彼此了解,极易产生感情,是维系家庭的一个必要条件。

乡村家庭的功能包括:经济功能、生物功能、抚育和赡养的功能、歇息和娱乐的功能。

固然,乡村家庭所具有的这些功能并非固定不变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方面,家庭的部份功能会外移,另一方面,新的家庭功能也会产生。

乡村家庭的发展趋势:第一,乡村家庭规模趋于小型化和外延化。

第二,乡村家庭关系趋于权威化和两重化。

第三,乡村家庭素质趋于现实化和层次化现实化主要是指家庭素质的真实性和家庭活动过程中得到应有的再现和家庭素质的实在性。

第四,乡村家庭功能趋于扩大化和效率化。

乡村家庭和城市家庭功能存在异同之处。

首先指出家庭所具有的普通功能:经济功能,生物功能,抚育和赡养功能,歇息和娱乐功能等。

此外,在农村,许多家庭具有宗教功能,在城市,部份家庭具有政治性的功能。

. . . ... .一、单项选择题: 1.C 2.C 3.D 4.B 5.D6.A7.泰罗制8.A9.D 10.A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CDE 3.ABCDE 4.ABCD5.ABCDE三、名词解释:1.乡村建设运动乡村建设运动是20 世纪20-30 年代由知识份子倡导并参加的、以建设和复兴中国农村和解决农村问题为主旨的社会改良运动。

其中最有名的是梁漱溟领导的山东乡村建设运动和晏阳初领导的华北平民教育运动。

乡村社会学作业 1 答案结合我国乡村家庭的实际

乡村社会学作业 1 答案结合我国乡村家庭的实际

乡村社会学作业 1 答案结合我国乡村家庭的实际,谈谈我国成像家庭功能的异同结合我国乡村家庭的实际谈谈我国成像家庭功能的异同这个题目需要大家自己去做。

这个题目需要大家自己去做。

按照解题的思路去答题。

按照解题的思路去答题。

我这给大家解题需要的资料,你们需要按照自己思路去总结归纳。

我这给大家解题需要的资料,你们需要按照自己思路去总结归纳。

(一)家庭的涵义与特点它是以婚姻关系为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成员间有着共同的利害和亲密关系的群体。

这些血缘关系和姻缘关系包括:第一,夫妻关系;第二,亲子关系;第三,兄弟姐妹关系;第四,婆媳关系;第五,祖孙关系;第六,其他家庭关系。

特点:第一,家庭目标一致,内聚力强。

在家庭中,个人目标与群体目标表现为很自然的一致。

群体目标在众多场合下,能够变成个人的自觉行动。

第二,家庭满足其成员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比任何一种群体都多。

它具有经济功能、生物功能、抚育和赡养功能、休息和娱乐功能。

第三,家庭是以婚姻关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以爱为前提的。

家庭的各种社会关系非常亲密,人们朝夕相处,彼此了解,极易产生感情,是维系家庭的一个必要条件。

(二)乡村家庭的特点与功能第一,乡村家庭每户人口较城镇为多。

第二,乡村家庭与城镇家庭相比其功能较多,功能较强。

如生产功能,赡养功能。

第三,乡村家庭的经济功能不仅比城市家庭更多、更强,而且也有其特点。

如生产的极大分散性、生产过程的极度随机性、用工的不确定性、生产成效的难预料性和不稳定性、农业生产要求因地制宜地进行、主动灵活的决策。

功能:经济功能。

乡村家庭的经济功能通过生产生活资料,保证产品的分配和交换,满足了人们吃饭、穿衣、住房等基本需求。

生物功能。

包括性生活的满足和生殖两个方面。

组织消费的功能。

组织消费是任何形式的家庭都具有的功能,并且成为现代绝大多数城市社会家庭的主要功能之一。

乡村家庭此功能也正在逐步增强。

抚育和赡养的功能。

抚育是对子女生活上的供养和通过社会化对他们的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村社会学》作业1—4(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作业1题目:结合我国乡村家庭的实际,谈一谈我国城乡家庭功能的异同。

目的:这是一道理论联系实际题,让学生理清家庭功能理论的基本内容,在理清理论的同时。

分析家庭功能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加深对家庭功能理论的理解,同时发挥家庭功能在乡村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应有作用。

要求:(1)要求学生认真审题和研读第三章家庭的含义、结构、特点、功能,搞清家庭基本理论的内容;(2)完整准确地阐述家庭功能的基本理论内容;(3)联系实际时既可以逐条进行,也可以将所有理论阐述后进行;(4)字数不低于800字;(5)作一次小型的家庭情况的调查(以一个自然村或行政村为单位)。

时间:学习第三章后做本作业(约第3周)解题思路:(1)家庭的涵义、特点;(2)乡村家庭的功能;(3)简要概述乡村家庭的发展趋势;(4)结合乡村家庭的特点,分析城乡家庭功能的多少、强弱。

答题提示:1、答题前应采用访谈、问卷等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完成对一个自然村或行政村的家庭情况调查。

以家庭为单位登记户主及其成员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受教育状况、婚姻状况、处所或职业以及与户主的关系等,记录每个家庭的人口数、经济收入及消费等情况,然后进行统计分析。

2、请学员按照解题思路去答题,答题时以理论要点结合相应的调查材料分层叙述。

3、答题所需要的理论要点如下,请学员自行整理形成800字以上的文字材料。

(一)家庭的涵义与特点(P.35/§3.2乡村初级社会群体/乡村家庭)1、涵义:家庭是以婚姻关系为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成员间有着共同的利害和亲密关系的群体。

这些血缘关系和姻缘关系包括: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兄弟姐妹关系、婆媳关系、祖孙关系等。

2、特点:(1)家庭目标一致,内聚力强。

在家庭中,个人目标与群体目标表现为很自然的一致。

群体目标在众多场合下,能够变成个人的自觉行动。

(2)家庭满足其成员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比任何一种群体都多。

它具有经济功能、生物功能、抚育和赡养功能、休息和娱乐功能。

(3)家庭是以婚姻关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以爱为前提的。

家庭的各种社会关系非常亲密,人们朝夕相处,彼此了解,极易产生感情,是维系家庭的一个必要条件。

(二)乡村家庭的特点与功能(P.36/§3.2乡村初级社会群体/乡村家庭)1、特点:(1)乡村家庭每户人口较城镇为多。

(2)乡村家庭与城镇家庭相比其功能较多,功能较强。

如生产功能,赡养功能。

(3)乡村家庭的经济功能不仅比城市家庭更多、更强,而且也有其特点。

如生产的极大分散性、生产过程的极度随机性、用工的不确定性、生产成效的难预料性和不稳定性、农业生产要求因地制宜地进行、主动灵活的决策。

2、功能:(1)经济功能。

乡村家庭的经济功能通过生产生活资料,保证产品的分配和交换,满足了人们吃饭、穿衣、住房等基本需求。

(2)生物功能。

包括性生活的满足和生殖两个方面。

(3)组织消费的功能。

组织消费是任何形式的家庭都具有的功能,并且成为现代绝大多数城市社会家庭的主要功能之一。

乡村家庭此功能也正在逐步增强。

(3)抚育和赡养的功能。

抚育是对子女生活上的供养和通过社会化对他们的教育。

赡养是子女对父母生活上的供养和照顾。

(4)休息和娱乐的功能。

家庭是个人休息的场所,家庭娱乐对于儿童的社会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乡村家庭所具有的这些功能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方面,家庭的部分功能会外移,另一方面,新的家庭功能也会产生。

(三)乡村家庭的发展趋势(P.38—40/§3.2乡村初级社会群体/乡村家庭)1、乡村家庭规模趋于小型化和外延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乡村家庭结构已发生很大的变化,一是核心家庭已占绝大多数,二是乡村家庭规模越来越小。

从总的趋势来看家庭的规模是在变小。

农民家庭结构的外延化,包括结构的离散趋势和延伸趋势两个方面。

离散是指家庭成员为了家庭的利益,向外流动的现象日趋严重,家庭结构事实上处于松散状态。

家庭结构的延伸趋势,是指家庭吸纳外部人口进入家庭共同生活。

2、乡村家庭关系趋于权威化和两重化。

存在一个事实上的权威人物、核心人物。

家庭权威人物的确立,主要是靠自然的辈份关系和传统伦理道德关系,一般称之为“家长”。

家庭关系以“家长”为轴心,家长与权威合二为一。

乡村家庭关系两重化的特征有两种表现形式:(1)家庭关系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离与暂时中断。

(2)由于临时性家庭成员的介入,导致家庭关系出现血缘亲属关系和非血缘亲属关系两种关系并存的现象。

两重化特征标志着乡村家庭关系较过去复杂多变。

权威化与两重化是乡村家庭关系变化的两大趋势。

两重化巩固了家庭关系的权威化。

权威化若对家庭产生正效应,可进一步使家庭关系两重化,它们是乡村家庭关系变化的相辅相成的两个主侧面。

3、乡村家庭素质趋于现实化和层次化。

现实化主要是指家庭素质的真实性和家庭活动过程中得到应有的再现和家庭素质的实在性。

乡村家庭素质的真实性、实生性的结果,是广大农民家庭成员的素质有了较明显的区分,具有了层次性特征。

4、乡村家庭功能趋于扩大化和效率化。

乡村家庭变迁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是它维持生存、发展的手段多种多样。

我国乡村家庭功能扩大化并不仅仅是指家庭增加了经济功能,同时也包括其他功能在手段和作用上的扩大。

(1)家庭拥有的生存、发展、享受的物质资料迅速增加。

(2)家庭获得生存、发展、享受的物质资料与精神产品的时空领域大为扩展。

效率化是指乡村家庭发挥功能讲究时间性和追求效益的倾向。

扩大化和效率化是乡村家庭功能变化的数量特征与质量特征的两个方面。

扩大化主要反映了功能变化的数量状态,效率化主要反映了功能变化的质量状态。

(四)乡村家庭和城市家庭功能的异同1、首先指出家庭所具有的一般功能:经济功能,生物功能,抚育和赡养功能,休息和娱乐功能等。

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家庭功能发生了重要变化,主要表现为集体化时期家庭生产功能的丧失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生产功能的恢复。

但家庭仍较全面地承担着各种功能。

但也有部分家庭由于其成员在乡镇机关或企业工作而不具有生产功能。

3、城市家庭有多种功能,但基本上不是生产单位或不具有生产功能。

但也有不少数家庭由于其成员从事个体劳动而具有生产功能。

4、城乡家庭在各种功能的强弱程度上也有不同,如农村家庭有较强的赡养功能,而城市家庭的消费功能、娱乐功能要强一些。

这与它们所基于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有关。

5、另外,在农村,许多家庭具有宗教功能,在城市,部分家庭具有政治性的功能。

作业2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总计20分)1、乡村社会学产生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C)(P.2/§1.1绪论/什么是乡村社会学)A、中国B、日本C、美国D、欧洲2、被认为是中国乡村社会学诞生的标志一书是(C)(P.7/§1.2绪论/中国的乡村社会学)A、《中国农村生活——一个社会学的研究》B、《华南乡村生活》C、《农村社会学》D、《北平郊外之乡村家庭》3、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来看,被认为是农村的标准范围(D)(P.16/§2.1乡村社会与乡村居民/乡村社会)A、自然村B、行政村C、乡镇以下D、县以下4、一位教师与学生、校长、图书馆、校医院医生等人建立不同的角色关系,叫(B)(P.27/§2.3乡村社会与乡村居民/乡村居民的社会化)A、复式角色B、角色从C、实际角色D、自致角色5、人类群体生活主要是社会交往的结果,更具有(D)(P.32/§3.1乡村社会乡村初级社会群体/乡村社会群体)A、自然性B、直接性C、互动性D、社会性6、由父母与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A)(P.36/§3.2乡村社会乡村初级社会群体/乡村家庭)A、核心家庭B、主干家庭C、联合家庭D、其他家庭7、认为工人来厂做工的仅仅是为了挣钱,因此通过多劳多得、物质刺激就能够激励工人勤奋,提高效率的理论是(B)(P.49/§4.1乡村社会组织/社会组织)A、法约尔的管理理论B、泰罗制C、韦伯的科层制理论D、行为科学和当代管理理论8、乡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始于(A)(P.54/§4.2乡村社会组织/乡村经济组织)A、1977年B、1978年C、1979年D、1980年9、我国乡村城镇化的道路是(D)(P.73/§5.3乡村社区/乡村城镇化)A、严格控制大城市,重点发展中等城市哦,有选择发展小城市B、适度发展大城市,合理发展小城市C、大力发展各类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D、以大中城市为龙头,以小城镇为主体10、决定生活方式的最主要因素是(A)(P.80/§6.1乡村生活方式/乡村生活方式概述)A、生产方式B、自然环境C、科学技术D、社会制度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总计15分。

多选、少选不得分)1、乡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有(ABCD)(P.3/§1.1绪论/什么是乡村社会学)A、乡村居民的社会生活B、乡村社会关系C、乡村社会结构D、乡村社会变迁E、乡村社会发展史2、文化的特征包括(ABCDE)(P.18/§2.1乡村社会与乡村居民/乡村社会)A、人类共同生活的产物B、全体成员共同享有C、后天学得而非天生D、是社会遗产E、具有多样性3、社会群体的特征包括(ABCDE)(P.32/§3.1乡村初级社会群体/乡村社会群体)A、交往的社会性B、交往的规范性C、归属感D、交往活动的经常性E、交往的持续性4、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我国乡村经济组织发展的历史阶段有(ABCD)(P.52—53/§4.2乡村社会组织/乡村经济组织)A、互助组B、初级社C、高级社D、人民公社E、乡镇企业5、社区的构成要素包括(ABCDE)(P.64—65/§5.1乡村社区/社区概述)A、共同生活的人群B、一定的地域C、一定的生产和生活设施D、一定的管理机构E、社区文化(和一定的社区意识)三、名词解释:(20分)1.乡村建设运动——(P.8/§1.2绪论/中国的乡村社会学)乡村建设运动是20世纪20-30年代由知识分子倡导并参加的、以建设和复兴中国农村和解决农村问题为主旨的社会改良运动。

其中最有名的是梁漱溟领导的山东乡村建设运动和晏阳初领导的华北平民教育运动。

2.基本社会化——(P.24/§2.3/乡村社会与乡村居民/乡村居民的社会化)基本社会化是一个人从出生到他成为一个基本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从人的生理、心理发展进程来看是从婴儿到青年的成长过程,是从一个生物体(完全的生物人)变为社会生物体(社会人)的过程。

3.社会群体——(P.32/§3.1/乡村初级社会群体/乡村社会群体)社会群体是指人们通过相互交往形成的、由特定的相互关系连接在一起的共同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