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图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编号 GJ-2009-0172

D 设计阶段B-03 出版状态

版次

小洋山高泥滩围填促淤试验工程陆域形成工程

施工图设计说明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中国 ? 上海

月05年2009.

刘编制:丽娜校核:东杨旭

才家刘审核:

明审定:黄毅

目录

一、设计依据 (1)

二、工程概况及设计内容 (1)

三、设计条件 (2)

3.1水文条件 (2)

3.2地质条件 (4)

五、工程内容及相关技术要求 (5)

5.1围堤工程 (5)

5.2吹填工程 (8)

5.3爆破炸礁工程 (9)

六、主要工程量......................................................................................

10

七、工程检测与监测要求......................................................................

10

7.1概述 (10)

7.2监测内容与要求 (11)

7.3砂质检测内容与要求 (12)

八、注意事项 (13)

一、设计依据

1.《小洋山高泥滩围填促淤陆域形成工程设计方案的调整》及其评审意见和相关会议纪要。

2.《小洋山高泥滩围填促淤实验工程设计方案》(中交第三航务工程

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2007年6月)。

3.《小洋山高泥滩围填促淤实验工程A区陆域形成工前测量技术报告》(中交三航院勘察工程有限公司,2008年12月)。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JTJ267-98)

《防坡堤设计与施工规范》(JTJ298-98)

《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J250-98)

《港口工程荷载规范》(JTJ215-98)

《海港水文规范》(JTJ213-98)

《水运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225-98)

《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

二、工程概况及设计内容

本工程位于小洋山东侧的高泥沙滩海域,本次陆域形成工程是小洋山

高泥滩围填促淤实验工程的后续工程。

2008年3月,高泥滩区域北侧的1#围堤和东侧2#围堤相继开工,纳潮促淤。2008年12月由中交三航院勘察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小洋山高泥滩围填促淤实验工程A区陆域形成工前测技术报告》表明,目前高泥滩区域平均的天然泥面标高较高,已经达到1.0m,该区域在短时间内不会再有很大的淤积量,并且淤积主要以悬沙为主,颗粒极细、强度较低、不利于后期的地基处理。因此目前适宜在该区开展后续吹填成陆。.

因待建工程位于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工程的北侧,一期工程的排水系通过1#、2#、5#三个排水口排入高泥滩海域,故本次施工图设计须保障洋山深水港区一期的排水畅通,在高泥滩陆域形成区域南侧建设封闭边界,并在形成的封闭区域内吹填成陆。

边界形成包括永久排水通道围堰和临时围堰两个大的部分,本工程内容概况见表1。

表1 工程内容概况

项目永久围堰临时围堰陆域形成炸礁

库容量成陆面积工程量万方1.85 375米1195米440万平方米万方约80

三、设计条件

3.1水文条件

3.1.1 基准面关系本工程潮位及设计高程均以小洋山理论最低潮面作为起算面洋山站各基准面之间关系见

图1 小洋山站各基准面之间关系图

3.1.2 潮汐

洋山深水港区所处的崎岖列岛海域潮汐主要受东海前进波控制,一般表现为从春分至秋分夜潮大于日本海域潮汐日不等现象较明显,潮、从秋分至春分日潮大于夜潮。本海域潮汐强度为中等,年平均潮差为2.75m。平均涨潮历时为5:51,平均落潮历时为6:34。

(1)潮位特征值

据洋山港区小洋山验潮站近年潮位数据统计,工程海域潮位特征值如下:

最高高潮位 5.73 m (1997.8.18)

最低低潮位-0.23 m (2001.3.10)

平均高潮位 3.88 m

平均低潮位 1.14 m

平均海平面 2.54 m

最大潮差 5.03 m

平均潮差 2.74 m

小洋山增、减水集中在30~50cm之间,增、减水50~100cm现象较少发生,尚未出现≥100cm增减水现象。最大增水值95cm、最大减水值56cm,均发生在9711台风过程中。小洋山最大增水值95cm、实测最高潮位573cm,已超过50年一遇极端高潮值。

(2)设计水位

根据南科院的《小洋山港区配套开发海堤工程设计波浪要素推算》报

告,各设计水位如下:

设计高水位 4.51 m (高潮累积频率10%潮位)

设计低水位0.59 m (低潮累积频率90%潮位)

极端高水位 5.85 m (五十年一遇高水位)

(五十年一遇低水位)-0.23 m 极端低水位

3.1.3潮流、波浪和泥沙条件

待建陆域形成工程的形成范围为:建设中的2#围堤为陆域东边界;北侧建设中的1#围堤为陆域北部边界,这两条围堤已经将高泥滩区域围成了一个有掩护的区域,本次工程仅靠近1#围堤口门处很小一部分会受到外海动力要素的直接影响,该处波浪特征根据工程附近测波资料分析,详见表2。对其它水文条件不再赘述,详细资料见《小洋山高泥滩围填促淤实验工程设计方案》。

表2 NNE~NE向10年一遇设计波要素表(m、s、m/s)

水位点位H1%H5%H13%T L C

a 点极端高水位6.98 4.12 3.18 44.69 3.59 6.4

a 点设计高水位6.40 40.97 2.77 3.11 6.4 3.53

a 点设计低水位3.05 6.4 19.54 0.70 0.74 0.64

a

点极端低水位

3.2地质条件

3.2.1地形地貌

拟建工程位于小洋山的东侧,场地内地形整体起伏不大,拟建陆域形成区域的东南端与深水港区一期工程北侧临时围堰相连,西北端与小洋山相连,为高泥沙滩海域。2008年3月,1#、2#围堤的建设,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