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灵公不君原文、注释、译文
(文言知识)中考文言文《晋灵公不君》全文详细翻译
![(文言知识)中考文言文《晋灵公不君》全文详细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da180b0b5a8102d276a22fb2.png)
中考文言文《晋灵公不君》全文详细翻译文言知识晋灵公不君选自《左传》晋灵公不行国君正道。
加重赋税用来彩饰墙壁。
他还从台上用弹弓射人,观看人们躲避弹丸来取乐。
有一次厨子燉熊掌没有燉熟,灵公就杀死他,把尸体装在草筐里,命妇女用车装着尸体经过朝廷。
赵盾和士季发现了厨子的手,追问厨子被杀的原因,并为这件事忧虑。
赵盾准备进谏,土季说:“您进谏,如果国君不接受,那就没有谁能接着进谏了。
请让我先去吧,没有采纳,您再继续劝说。
”士季往前走了三次,伏地行礼三次,灵公假装没看见。
到了屋檐下,晋灵公才看了看他,说道:“我知道所犯的错误了,准备改正它。
”士季叩头答道:“哪个人没有过错呢?有了过错却能改正,没有什么善事能比这个更大的了。
《诗经》上说:‘没有谁没有个好的开头,但很少能坚持到底。
’照这样说来,能够纠正错误的人是很少的。
您能有始有终,那末国家就巩固了,哪里仅仅是臣子们有所依靠呢。
《诗经》又说:天子有没尽职的地方,只有仲山甫来弥补。
意思是说过失是能够弥补的,您能弥补自己的过失,君位就丢不了啦。
”晋灵公不君。
厚敛以彫墙。
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
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会清先,不入,则子继之。
”三进及溜,而后视之。
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
”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
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
又曰:‘袞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
’能补过也。
君能补过,袞不废矣。
”晋灵公仍旧不改。
赵盾多次进谏。
晋灵公很厌恶他,派鉏麑暗杀他。
鉏麑清早赶去,看到卧室的门已打开了。
赵盾已穿戴整齐准备上朝,由于时间还早,端坐在那里打瞌睡。
鉏麑退出来,感叹地说:“不忘记恭敬,真是百姓的主啊。
杀害百姓的主,就是不忠;不履行国君的使命,就是不守信用。
在这两者之间只要有一种,都不如死了。
晋灵公不君
![晋灵公不君](https://img.taocdn.com/s3/m/16b7b113866fb84ae45c8dc3.png)
求《公羊传·宣公六年》的《晋灵公不君》的原文及翻原文:灵公为无道,使诸大夫皆内朝,然后处乎台上引弹而弹之,己趋而辟丸,是乐而已矣。
赵盾已朝而出,与诸大夫立于朝,有人荷畚,自闺而出者。
赵盾曰:“彼何也,夫畚曷为出乎闺?”呼之不至,曰:“子大夫也,欲视之则就而视之。
”赵盾就而视之,则赫然死人也。
赵盾曰:“是何也?”曰:“膳宰也,熊蹯不熟,公怒以斗摮而杀之,支解将使我弃之。
”赵盾曰:“嘻!”趋而入。
灵公望见赵盾诉而再拜。
赵盾逡巡北面再拜稽首,趋而出,灵公心怍焉,欲杀之。
于是使勇士某者往杀之,勇士入其大门,则无人门焉者;入其闺,则无人闺焉者;上其堂,则无人焉。
俯而窥其户,方食鱼飧。
勇士曰:“嘻!子诚仁人也!吾入子之大门,则无人焉;入子之闺,则无人焉;上子之堂,则无人焉;是子之易也。
子为晋国重卿而食鱼飧,是子之俭也。
君将使我杀子,吾不忍杀子也。
虽然,吾亦不可复见吾君矣。
”遂刎颈而死。
灵公闻之怒,滋欲杀之甚,众莫可使往者。
于是伏甲于宫中,召赵盾而食之。
赵盾之车右祁弥明者,国之力士也,仡然从乎赵盾而入,放乎堂下而立。
赵盾已食,灵公谓盾曰:“吾闻子之剑,盖利剑也,子以示我,吾将观焉。
”赵盾起将进剑,祁弥明自下呼之曰:“盾食饱则出,何故拔剑于君所?”赵盾知之,躇阶而走。
灵公有周狗,谓之獒,呼獒而属之,獒亦躇阶而从之。
祁弥明逆而踆之,绝其颔。
赵盾顾曰:“君之獒不若臣之獒也!”然而宫中申鼓而起,有起于甲中者抱赵盾而乘之。
赵盾顾曰:“吾何以得此于子?”曰:“子某时所食活我于暴桑下者也。
”赵盾曰:“子名为谁?”曰:“吾君孰为介?子之乘矣,何问吾名?”赵盾驱而出,众无留之者。
赵穿缘民众不说,起弑灵公,然后迎赵盾而入,与之立于朝,而立成公黑臀。
译文:晋灵公不行正道,让大夫们都到内朝上朝,自己却站在台子上用弹弓射上朝的大夫,他的大夫们奔走躲避弹丸,晋灵公以此取乐而已。
有一次赵盾上完朝出来,与大夫们站在外朝,有人抬了一个筐从宫中小门出来,赵盾问:“那是什么,筐为什么从小门出来?”叫那人,那人却不过来,说:“您是大夫,想看就过来看看吧。
晋灵公不君1
![晋灵公不君1](https://img.taocdn.com/s3/m/205ee972f242336c1eb95e72.png)
孔子说:”董狐,是一个好的良史,只述事实。赵盾,是好的正弑君的名号啊!”
年初,赵盾在首山打猎,住在翳桑。见到了饥饿的灵辄,问他得的是什么病,说:”我已经三天没有吃饭了。”吃完饭后,留下了一半。问他为什么,说:”给贵族做奴仆三年了,不知道母亲是否还在,现在离家近了,留下的一半给她吃。赵盾让他都吃了。并且该他预备了一篮饭和一些肉,放在口袋了给了他。不久做了晋灵公的甲士”把兵器倒过来挡住了灵公的卫兵们。使赵盾免于受害。问他是什么原因,说:”翳桑的那个饿人。”问他姓名住处,不肯把姓名住址告诉给赵盾,就走了,于是逃亡了,因为他是晋灵公的卫兵,不能再呆下去了。
晋灵公不君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 夫胹熊蹯不熟,杀之,置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 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 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 “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 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 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又曰:‘衮 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衮不废矣。” 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 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 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晋灵公仍然不进行改正。宣子多次进柬。灵公讨厌赵盾,谴使刺客杀赵盾。早晨,寝室的门打开后,穿戴好朝服准备上朝,看时间还早,和衣闭目养神。刺客退出后,感叹说:”不能不恭敬啊,百姓的好官,杀一个好官,是不忠;不完成天子的命令,是不信。在这不忠不信中占有一样,不如死啊!”撞槐树自杀了。
在九月的秋天,晋灵公赏赐赵盾喝酒,埋伏的兵丁准备将其击杀。赵盾的车右提弥明知道后,快步走上殿堂说:”做臣子的侍灵公饮酒已经超过三杯,再多将有失礼数了。”就扶者赵盾走下殿堂了。晋灵公呼唤猛犬咬赵盾。提弥明徒手同猛犬进行搏斗,打死了猛犬。赵盾说:”废弃忠良,用猛犬,恶犬虽然凶猛有什么呢。”一边打一边出去,提弥明为赵盾而死。
《晋灵公不君》翻译
![《晋灵公不君》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25dffc600b1c59eef8c7b4f0.png)
《晋灵公不君》翻译晋灵公不行君道。
增加赋税来往墙上涂饰彩绘。
从高台上用弹弓射人,观看人们躲避弹弓并以次为乐。
厨师炖熊掌因为不熟,被杀后,放于畚(植物枝条编成的筐篓器物)中,命人用车装着经过朝廷。
赵盾,土季看到厨师的手,问明原因后担心灵公无道杀人的事。
准备进忠言,土季说:“劝告而不接受柬言,就没有人继续向您进柬了。
”我(土季)先去劝柬,如果不行,你再去。
(土季)往前走一步,伏地行一次礼,这样走三次,来到檐下,灵公先是假装没看见,后来不得已才理睬他,说:“我已经知道错了,会改掉的。
”土季恭敬的行礼后说:“谁不犯错误呢!知道错误而进行改正,善事里没有哪个能比这个更大了。
诗中说‘没有哪个事没有开始,但很少有终。
’如果您象这样,能够弥补过错的人很少。
你如果能够有始有终,则国家社稷进而稳固,岂仅仅是群臣有所依靠。
又比如‘周宣王有了过错,只有仲山甫来弥补。
’如果您(天子)能够补救过失,您的君位就不会失去了。
”晋灵公仍然不进行改正。
宣子多次进柬。
灵公讨厌赵盾,谴使刺客杀赵盾。
早晨,寝室的门打开后,穿戴好朝服准备上朝,看时间还早,和衣闭目养神。
刺客退出后,感叹说:“不能不恭敬啊,百姓的好官,杀一个好官,是不忠;不完成天子的命令,是不信。
在这不忠不信中占有一样,不如死啊!”撞槐树自杀了。
在九月的秋天,晋灵公赏赐赵盾喝酒,埋伏的兵丁准备将其击杀。
赵盾的车右提弥明知道后,快步走上殿堂说:“做臣子的侍灵公饮酒已经超过三杯,再多将有失礼数了。
”就扶者赵盾走下殿堂了。
晋灵公呼唤猛犬咬赵盾。
提弥明徒手同猛犬进行搏斗,打死了猛犬。
赵盾说:“废弃忠良,用猛犬,恶犬虽然凶猛有什么呢。
”一边打一边出去,提弥明为赵盾而死。
年初,赵盾在首山打猎,住在翳桑。
见到了饥饿的灵辄,问他得的是什么病,说:“我已经三天没有吃饭了。
”吃完饭后,留下了一半。
问他为什么,说:“给贵族做奴仆三年了,不知道母亲是否还在,现在离家近了,留下的一半给她吃。
赵盾让他都吃了。
晋灵公不君翻译
![晋灵公不君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5fbeced7caaedd3383c4d3eb.png)
《晋灵公不君》翻译晋灵公不行君道。
增加赋税来往墙上涂饰彩绘。
从高台上用弹弓射人,观看人们躲避弹弓并以次为乐。
厨师炖熊掌因为不熟,被杀后,放于畚(植物枝条编成的筐篓器物)中,命人用车装着经过朝廷。
赵盾,土季看到厨师的手,问明原因后担心灵公无道杀人的事。
准备进忠言,土季说:“劝告而不接受柬言,就没有人继续向您进柬了。
”我(土季)先去劝柬,如果不行,你再去。
(土季)往前走一步,伏地行一次礼,这样走三次,来到檐下,灵公先是假装没看见,后来不得已才理睬他,说:“我已经知道错了,会改掉的。
”土季恭敬的行礼后说:“谁不犯错误呢!知道错误而进行改正,善事里没有哪个能比这个更大了。
诗中说‘没有哪个事没有开始,但很少有终。
'如果您象这样,能够弥补过错的人很少。
你如果能够有始有终,则国家社稷进而稳固,岂仅仅是群臣有所依靠。
又比如‘周宣王有了过错,只有仲山甫来弥补。
'如果您(天子)能够补救过失,您的君位就不会失去了。
”晋灵公仍然不进行改正。
宣子多次进柬。
灵公讨厌赵盾,谴使刺客杀赵盾。
早晨,寝室的门打开后,穿戴好朝服准备上朝,看时间还早,和衣闭目养神。
刺客退出后,感叹说:“不能不恭敬啊,百姓的好官,杀一个好官,是不忠;不完成天子的命令,是不信。
在这不忠不信中占有一样,不如死啊!”撞槐树自杀了。
在九月的秋天,晋灵公赏赐赵盾喝酒,埋伏的兵丁准备将其击杀。
赵盾的车右提弥明知道后,快步走上殿堂说:“做臣子的侍灵公饮酒已经超过三杯,再多将有失礼数了。
”就扶者赵盾走下殿堂了。
晋灵公呼唤猛犬咬赵盾。
提弥明徒手同猛犬进行搏斗,打死了猛犬。
赵盾说:“废弃忠良,用猛犬,恶犬虽然凶猛有什么呢。
”一边打一边出去,提弥明为赵盾而死。
年初,赵盾在首山打猎,住在翳桑。
见到了饥饿的灵辄,问他得的是什么病,说:“我已经三天没有吃饭了。
”吃完饭后,留下了一半。
问他为什么,说:“给贵族做奴仆三年了,不知道母亲是否还在,现在离家近了,留下的一半给她吃。
晋灵公不君原文注释译文
![晋灵公不君原文注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f1b3a093b84ae45c3a358ca5.png)
晋灵公不君①:厚敛以雕墙〔2〕;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腼熊躇不熟〔3〕,杀之,置诸畚〔4〕,使妇人载以过朝⑤.赵盾、士季见其手〔6〕,问其故, 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7〕,那么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那么子继之.〞三进,及溜〔8〕,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9〕.’夫如是,那么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那么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10〕〞.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11〕,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衮不废矣〔12〕.〞犹不改.宣子骤谏〔13〕,公患之,使4S麝贼之〔14〕.晨往,寝门辟矣〔15〕, 盛服将朝〔16〕.尚早,坐而假寐〔17〕.麝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18〕. 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 不如死也!〞触槐而死.秋九月,晋候饮赵盾酒〔19〕,伏甲〔20〕,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21〕,趋登〔22〕, 曰:“臣侍君宴,过三爵〔23〕,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燹焉〔24〕.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大,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25〕.初,宣子田于首山〔26〕,舍于翳桑〔27〕.见灵辄饿〔28〕,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29〕,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30〕〞,未知母之存否. 今近焉,请以遗之〔31〕.〞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32〕,置诸橐以与之〔33〕.既而与为公介〔34〕,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日:“翳桑之饿人也.〞间其名居,不告而退.遂白亡也.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35〕.宣子未出山而复.大史书曰〔36〕: “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 亡不越竟,反不讨贼〔37〕,非子而谁〞宣子曰:“乌呼〔38〕!〈〈诗?曰:’我之怀矣,白诒伊戚〔39〕.’其我之谓矣.〞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40〕.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41〕.惜也,越克乃免.〞宣子使赵穿逆公子黑臀于周而立之〔42〕.壬申,朝于武宫〔43〕.【注释】①晋灵公:晋国国君,名夷皋,文公之孙,襄公之子.不君:不行君道.②厚敛:加重征收赋税.雕墙:装饰墙壁.这里指修筑豪华宫室,过着奢侈的生活.③宰夫:国君的何师.腼〔er〕:煮,炖.熊躇〔fan〕:熊掌.④畚〔ben〕:筐篓一类盛物的器具.⑤载:同“戴〞,用头顶着.〔6〕赵盾:赵衰之子,晋国正卿.士季:士为之孙,晋国大夫,名会.〔7〕不入:不采纳,不接受.〔8〕三进:向前走了三次.及:至V.溜:屋檐下滴水的地方“.〔9〕这两句诗出白〈〈诗•大雅•荡?.靡:没有什么.初:开端.鲜:少.克:能够.终:结束.〔10〕赖:依靠.〔11〕这两句诗出白〈〈诗•大雅•杰民?.衮〔gun〕:天子的礼服,借指天子,这里指周宣王. 阙:过失.仲山甫:周宣王的贤臣.〔12〕衮:指君位.〔13〕骤:屡次.〔14阚麝〔chuni〕:晋国力士.贼:刺杀.〔15〕辟:开着.〔16〕盛服:穿戴好上朝的礼服.〔17〕假寐:闭目养神,打盹儿.〔18〕主:主人,*山.〔19〕饮〔yin〕:给人喝.〔20〕伏:埋伏.甲:披甲的士兵.〔21〕右:车右.提弥明:晋国勇士,赵盾的车右.〔22〕趋登:快步上殿堂.〔23〕三爵:三巡.爵:古时的酒器.〔24〕嗾〔sou〕:唤狗的声音.燹〔ao〕:猛犬.〔25〕死之:为之死.之:指赵盾.〔26〕田:打猎.首山:首阳山,在今山西永济东南.〔27〕舍,住宿. 翳〔yi〕桑:首山附近的地名.〔28〕灵辄:人名,晋国人.〔29〕食〔si〕之:给他东西吃.〔30〕宦〔huan〕:给人当奴仆.〔31〕遗〔wei〕:送给.〔32〕箪〔dan〕:盛饭的圆筐.食:饭.〔33〕橐〔tuo〕:两头有口的口袋,用时以绳扎紧.〔34〕与:参加,介:甲指甲士. 〔35〕赵穿:晋国大夫,赵盾的堂兄弟.〔36〕大史:太史,掌纪国家大事的史官.这里指晋国史官董狐.书:写.〔37〕竟:同“境〞. 贼:弑君的人,指赵穿.〔38〕乌呼:感慨词,同“呜呼〞,啊.〔39〕怀:眷恋.诒:同’贻〞,留下.伊,语气词.〔40〕良史:好史官.书法:记事的原那么.隐:隐讳, 不直写.〔41〕恶:指弑君的恶名,〔42〕逆:迎,公子黑臀:即晋成公,文公之子, 襄公之弟,名黑臀,〔43〕武宫:晋武公的宗庙,在曲沃.【译文】晋灵公不遵守做国君的规那么,大量征收赋税来满足奢侈的生活.他从高台上用弹弓射行人,观看他们躲避弹丸的样子.厨师没有把熊掌炖烂,他就把厨师杀了,放在筐里,让官女们用头顶着经过朝廷.大臣赵盾和士季看见露出的死人手,便询问厨师被杀的原因,并为晋灵公的无道而忧虑.他们打算奉劝晋灵公,士季说:“如果您去进谏而国君不听,那就没有人能接着进谏了.让我先去奉劝,他不接受,您就接着去劝.〞士季去见晋灵公时往前走了三次,到了屋檐下,晋灵公才抬头看他,并说:“我已经知道白己的过错了,打算改正.〞士季叩头答复说:“哪个人能不犯错误呢,犯了错误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大的好事了.〈〈诗•大雅, 荡?说:’事情容易有好开端,但很难有个好结局.'如果这样,那么弥补过失的人就太少了.您如能始终坚持向善,那么国家就有了保障,而不止是臣子们有了依靠.〈〈诗•大雅•烝民?又说:’天子有了过失,只有仲山甫来弥补.’这是说周宣王能补救过失. 国君能够弥补过失,君位就不会失去了.〞可是晋灵公并没有改正.赵盾又屡次劝谏,使晋灵公感到讨厌,晋灵公便派4&麝去刺杀赵盾.4&麝一大早就去了赵盾的家,只见卧室的门开着,赵盾穿戴好礼服准备上朝,时间还早,他和衣坐着打吨儿.4&麝退了出来,感慨地说:“这种时候还不忘记恭敬国君,真是百姓的靠山啊.杀害百姓的靠山,这是不忠;背弃国君的命令,这是失信.这两条当中占了一条,还不如去死!〞于是, 头撞在槐树上死了.秋天九月,晋灵公请赵盾喝酒,事先埋伏下武士,准备杀掉赵盾.赵盾的车右提弥明发现了这个阴谋,快步走上殿堂,说:“臣下陪君王宴饮,酒过三巡还不告退,就不合礼仪了.〞于是他扶起赵盾走下殿堂.晋灵公唤了出猛犬来咬赵盾.提弥明徒手上前搏斗,打死了猛犬.赵盾说:“不用人而用狗,虽然凶猛,又有什么用!〞他们两人与埋伏的武士边打边退.结果,提弥明为赵盾战死了.当初,赵盾到首阳山打猎,住在翳桑.他看见有个叫灵辄的人饿倒了,便去问他的病情.灵辄说:“我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 赵盾给他东西吃,他留下了一半.赵盾问为什么,灵辄说:“我给别人当奴仆三年了,不知道家中老母是否活着.现在离家近了,请让我把留下的食物送给她.〞赵盾让他把食物吃完,另外给他准备了一篮饭和肉,放在口袋里给他.后来灵辄做了晋灵公的武士,他在搏杀中把武器倒过来抵挡晋灵公手下的人,使赵盾得以脱险.赵盾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答复说:“我就是在翳桑的饿汉.〞赵盾再问他的姓名和住处,他没有答复就退走了.赵盾白己也逃亡了.九月二十六日,赵穿在桃园杀掉了晋灵公.赵盾还没有走出国境的山界,听到灵公被杀便回来了.晋国太史董狐记载道:“赵盾杀了他的国君.〞他还把这个说法拿到朝廷上公布.赵盾说:“不是这样.〞董狐说:“您身为正卿,逃亡而不出国境,回来后又不讨伐叛贼,不是您杀了国君又是谁呢〞赵盾说:“啊!〈〈诗?中说:’我心里思念祖国,反而给白己留下忧伤.’这话大概说的是我吧.’孔子说:“董狐是古代的好史官,记事的原那么是直书而不隐讳.赵盾是古代的好大夫,由于史官的记事原那么而蒙受了弑君的恶名.可惜啊,如果他出了国境,就会防止弑君之名了.〞赵盾派赵穿到成周去迎接晋国公子黑臀,把他立为国君.十月初三,公子黑臀去朝拜了武公庙.。
晋灵公不君
![晋灵公不君](https://img.taocdn.com/s3/m/7ada59e0102de2bd960588fe.png)
讲解课文,分析第一段
写赵盾、士季对晋灵公无君 道的行为进行进谏。
不君——不行君道。君:名词用作动词。 厚敛—加重赋税。敛:收取赋税。 以:连词,来。 雕:刻画,绘制。
弹(tán):用弹(dàn)丸射人。 辟——同“避”。
宰夫——厨师。
胹(ér)——烂熟。
蹯(fán)——足、掌。
诸——“之于”的合音。
崔杼弑其君
齐庄公贪恋大夫崔杼之妻棠姜的美色,偷偷地与其私通,一来二往,就被崔杼发觉, 但碍于庄公是自己的主子,崔杼一时无法动怒。然而,他无时不在寻找报复的机会.齐 邻国莒国黎比公前来拜访,庄公设宴招待。崔杼认为报杀庄公的时机到了,假称生病 不去赴宴,却在家里精心策划一场捉奸弑君的计谋。而好色的庄公也认为这是与棠姜 幽会的好机会,就早早地离开了宴席,只带上几个护卫人员,便急促地赶到崔杼家。 他让护卫呆在外屋,自己径直地进入棠姜的卧房,见棠姜迟迟未出来,痴情的庄公竟 吟颂起情歌来。正当棠姜翩翩而出、庄公激情澎湃时,崔杼一声令下,众杀手一拥而 出,把庄公及其护卫斩尽杀绝。齐国太史公如实记载了这件事,崔杼心怒,杀了太史。 太史的二个弟弟也如实记载,都被崔杼杀了。崔杼告诉太史第三个弟弟说“你三个哥 哥都死了,你难道不怕死吗?你还是按我的要求:把庄公之死写成得暴病而死来写 吧”,太史弟弟正色回答“据事直书,是史官的职责,失职求生,不如去死。你做的 这件事,迟早会被大家知道的,我即使不写,也掩盖不了你的罪责,反而成为千古笑 柄”。崔杼无话可说,只得放了他。太史弟弟走出来,正遇到南史公执简而来,南史 公以为他也被杀了,是来继续实写这事的。如此前赴后继,真千古绝唱!
批评 乱而不损曰灵,好内远礼曰炀, 杀戳无辜曰厉, 同情 恭仁短折曰哀,在国遭忧曰愍, 慈仁短折曰怀, 用两三字:魏安厘王、赵孝成王。 后世谥号除皇帝外,多用二字:忠 武侯(孔明),文忠公(欧阳修), 武穆王(岳飞)、文正公(范仲 淹)。
《晋灵公不君》译文
![《晋灵公不君》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48385164f5335a8102d2201c.png)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
当初,赵盾在首阳山打猎,在翳桑住了一晚。看见灵辄饿倒在地,问他得了什么病,灵辄回答说:“已经多日没有吃东西了。”赵盾给他东西吃。灵辄留下一半食物不吃。问其原因,答道:“我在外当奴仆已经多年了,不知道母亲还在不在。现在离家近了,请让我把这些东西送给她。”赵盾要他吃光,并给他预备一筐饭和肉,放在袋子里送给他。不久灵辄做了晋灵公的甲士,却把戟掉过头来抵御灵公手下的人,使赵盾得免于难。赵盾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回答说:“我就是您在翳桑救的饿汉呀。”问名字和住处,他没有告诉就走了。──接着赵盾也逃亡了。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彫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清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又曰:‘袞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袞不废矣。”
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大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
孔子说:“董狐,是古代的好史官,据法直书不隐讳。赵盾,是古代的好大夫,为了记事的原则而承受恶名。可惜呀!要是逃出了国境就可以免掉罪名了。”
犹不改。宦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晨往,寝门癖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齐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左传-晋灵公不君》阅读答案翻译译文高考语文试题解析理解 -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doc
![《左传-晋灵公不君》阅读答案翻译译文高考语文试题解析理解 -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bc65292ba417866fb84a8ea3.png)
《左传|晋灵公不君》阅读答案翻译译文高考语文试题解析理解-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晋灵公不君。
厚敛以雕墙。
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宰夫腼熊蹯不孰,杀之,置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赵盾①、士季②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
”三进,及溜③,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
”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君能补过,袞不废矣。
”犹不改。
宣子骤谏。
公患之,使鉏麑贼之。
晨往,寝门辟矣。
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
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
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
有一于此,不如死也。
”触槐而死。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
公嗾夫獒焉。
明搏而杀之。
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
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
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
”食之,舍其半。
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
今近焉,请以遗之。
”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
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
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
”问其名居,不告而退。
遂自亡也。
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
宣子未出山而复。
大史书曰:“赵盾弑其君。
”以示于朝。
宣子曰:“不然。
”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乌呼!《诗》曰:‘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赵盾,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
惜乎,越竟乃免。
”宣子使赵穿逆公子黑臀于周而立之。
(节选自《左传》)【注】①赵盾:晋国正卿(首席大臣)。
谥宣子。
②士季:晋大夫,名会。
③溜:屋檐下滴水的地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宣子骤谏急切B.贼民之主,不忠刺杀C.宣子田于首山打猎D.宣子使赵穿逆公子黑臀于周而立之迎接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问其故而患之其我之谓矣B.公嗾夫獒焉今近焉C.弃人用犬,虽猛何为问何故D.请以遗之置诸橐以与之7.下列分别从正面和侧面表现赵盾“良大夫”形象的一项是(3分)A.①三进,及溜。
《晋灵公不君》译文
![《晋灵公不君》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8e827895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53.png)
《晋灵公不君》译文《晋灵公不君》译文第一段【原文】晋灵公不君。
厚敛以雕墙。
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
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会清先,不入,则子继之。
”三进及溜,而后视之。
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
”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
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
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
’能补过也。
君能补过,衮不废矣。
”【翻译】晋灵公不行国君正道。
加重赋税用来彩饰墙壁。
他还从台上用弹弓射人,观看人们躲避弹丸来取乐。
有一次厨子炖熊掌没有炖熟,灵公就杀死他,把尸体装在草筐里,命妇女用车装着尸体经过朝廷。
赵盾和士季发现了厨子的手,追问厨子被杀的原因,并为这件事忧虑。
赵盾准备进谏,土季说:“您进谏,如果国君不接受,那就没有谁能接着进谏了。
请让我先去吧,没有采纳,您再继续劝说。
”士季往前走了三次,伏地行礼三次,灵公假装没看见。
到了屋檐下,晋灵公才看了看他,说道:“我知道所犯的错误了,准备改正它。
”士季叩头答道:“哪个人没有过错呢?有了过错却能改正,没有什么善事能比这个更大的了。
《诗经》上说:‘没有谁没有个好的开头,但很少能坚持到底。
’照这样说来,能够纠正错误的人是很少的。
您能有始有终,那末国家就巩固了,哪里仅仅是臣子们有所依靠呢。
《诗经》又说:天子有没尽职的地方,只有仲山甫来弥补。
意思是说过失是能够弥补的,您能弥补自己的过失,君位就丢不了啦。
”第二段【原文】犹不改。
宦子骤谏。
公患之,使鉏麑贼之。
晨往,寝门癖矣。
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
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
贼民之主,不忠;齐君之命,不信。
有一于此,不如死也。
”触槐而死。
【翻译】晋灵公仍旧不改。
赵盾多次进谏。
晋灵公很厌恶他,派鉏麑暗杀他。
鉏麑清早赶去,看到卧室的门已打开了。
【文言文】晋灵公不君原文及翻译注释
![【文言文】晋灵公不君原文及翻译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892f9cc84b73f242326c5f36.png)
【文言文】晋灵公不君原文及翻译注释《晋灵公不君》是出自《左传》中应用春秋笔法较明显的一篇文章。
本文整理了原文及翻译、注释,欢迎阅读。
晋灵公不君。
厚敛以彫墙。
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
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会清先,不入,则子继之。
”三进及溜,而后视之。
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
”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
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
又曰:‘袞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
’能补过也。
君能补过,袞不废矣。
”犹不改。
宦子骤谏。
公患之,使鉏麑贼之。
晨往,寝门癖矣。
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
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
贼民之主,不忠;齐君之命,不信。
有一于此,不如死也。
”触槐而死。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
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
”遂扶以下。
公嗾夫獒焉。
明搏而杀之。
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
提弥明死之。
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
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
”食之,舍其半。
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
今近焉,请以遗之。
”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寘诸橐以与之。
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
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
”问其名居,不告而退。
──遂自亡也。
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
宣子未出山而复。
大史书曰:“赵盾弑其君。
”以示于朝。
宣子曰:“不然。
”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赵盾,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
惜也,越竟乃免。
”宣子使赵穿逆公子黑臀于周而立之。
壬申,朝于武宫。
晋灵公不行国君正道。
加重赋税用来彩饰墙壁。
他还从台上用弹弓射人,观看人们躲避弹丸来取乐。
古诗晋灵公不君翻译赏析
![古诗晋灵公不君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7f589f24c77da26924c5b03e.png)
古诗晋灵公不君翻译赏析文言文《晋灵公不君》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晋灵公不君(1)。
厚敛以雕墙(2)。
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宰夫胹熊蹯不熟(3),杀之,置诸畚(4),使妇人载以过朝(5)。
赵盾、士季见其手(6),问其故,而患之。
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7),则莫之继也。
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
”三进及溜(8),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
”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9)。
’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
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10)。
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11)。
’能补过也。
君能补过,衮不废矣(12)。
”犹不改。
宣子骤谏(13),公患之,使锄麑贼之(14)。
晨往,寝门辟矣(15),盛服将朝(16)。
尚早,坐而假寐(17)。
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18)。
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
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秋九月,晋候饮赵盾酒(19),伏甲(20),将攻之。
其右提弥明知之(21), 趋登(22),曰:“臣侍君宴,过三爵(23),非礼也。
”遂扶以下。
公嗾夫獒焉(24)。
明搏而杀之。
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
提弥明死之(25)。
初,宣子田于首山(26),舍于翳桑(27)。
见灵辄饿(28),问其病。
曰:“不食三日矣!”食之(29),舍其半。
问之。
曰:“宦三年矣(30),未知母之存否。
今近焉,请以遗之(31)。
”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32),置诸橐以与之(33)。
既而与为公介(34),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
问何故,对日:“翳桑之饿人也。
”问其名居,不告而退。
遂自亡也。
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35)。
宣子未出山而复。
大史书曰(36):“赵盾弑其君。
”以示于朝。
宣子曰:“不然。
”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37),非子而谁?”宣子曰:“乌呼(38)!《诗》曰:‘我之怀矣,自诒伊戚(39)。
《中考文言文《晋灵公不君》全文详细翻译》
![《中考文言文《晋灵公不君》全文详细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f3a2a350f121dd36a22d8270.png)
《中考文言文《晋灵公不君》全文详细翻译》晋灵公不君选自《左传》晋灵公不行国君正道。
加重赋税用来彩饰墙壁。
他还从台上用弹弓射人,观看人们躲避弹丸来取乐。
有一次厨子燉熊掌没有燉熟,灵公就杀死他,把尸体装在草筐里,命妇女用车装着尸体经过朝廷。
赵盾和士季发现了厨子的手,追问厨子被杀的原因,并为这件事忧虑。
赵盾准备进谏,土季说:“您进谏,如果国君不接受,那就没有谁能接着进谏了。
请让我先去吧,没有采纳,您再继续劝说。
”士季往前走了三次,伏地行礼三次,灵公假装没看见。
到了屋檐下,晋灵公才看了看他,说道:“我知道所犯的错误了,准备改正它。
”士季叩头答道:“哪个人没有过错呢?有了过错却能改正,没有什么善事能比这个更大的了。
《诗经》上说:‘没有谁没有个好的开头,但很少能坚持到底。
’照这样说来,能够纠正错误的人是很少的。
您能有始有终,那末国家就巩固了,哪里仅仅是臣子们有所依靠呢。
《诗经》又说:天子有没尽职的地方,只有仲山甫来弥补。
意思是说过失是能够弥补的,您能弥补自己的过失,君位就丢不了啦。
”晋灵公不君。
厚敛以彫墙。
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
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会清先,不入,则子继之。
”三进及溜,而后视之。
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
”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
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
又曰:‘袞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
’能补过也。
君能补过,袞不废矣。
”晋灵公仍旧不改。
赵盾多次进谏。
晋灵公很厌恶他,派鉏麑暗杀他。
鉏麑清早赶去,看到卧室的门已打开了。
赵盾已穿戴整齐准备上朝,由于时间还早,端坐在那里打瞌睡。
鉏麑退出来,感叹地说:“不忘记恭敬,真是百姓的主啊。
杀害百姓的主,就是不忠;不履行国君的使命,就是不守信用。
在这两者之间只要有一种,都不如死了。
晋灵公不君的注释和译文
![晋灵公不君的注释和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0a8d1a4e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95.png)
晋灵公不君的注释和译文1. 原文:"晋灵公不君,诸大夫患之。
"这句话说的是晋国的灵公不像个当国君的样子,搞得大臣们都很头疼。
就像现在说"这老板太不靠谱了,下面的员工都快愁死了"。
2. "不君"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灵公没有一个国君应该有的样子。
小王说:"就像班长不干班长的事,整天瞎胡闹一样。
"3. "患之"中的"患"字,就是担忧、烦恼的意思。
大臣们看到君主这样,心里别提多着急了。
就像妈妈看到孩子整天打游戏不学习的那种心情。
4. "诸大夫"指的是当时晋国的大臣们。
老师解释说:"你可以把他们理解为现在的部门主管,都是朝廷里的重要干部。
"5. 灵公到底干了啥让大臣们这么愁啊?史书记载他不理朝政,整天就知道玩乐。
小李打趣说:"这不就是古代版的'啃老族'吗?只不过他啃的是国家。
"6. 这里的"晋"指的是春秋时期的晋国,当时是个大国。
老张说:"就像现在的一线城市,很有实力,但领导不作为,下面的人都着急。
"7. "灵公"是晋国国君的谥号,他的名字叫姬夷皋。
谥号就像是后人给他的评价,"灵"字在这里可不是褒义。
8. 这段话后面还写到大臣们想要劝谏灵公。
小明说:"就像班上同学要集体劝说调皮的班长一样,可见事情已经严重到什么程度了。
"9. 在古代,"不君"是很严重的批评。
老师说:"这就相当于给领导写了个大大的差评,说他不称职。
"10. 整个故事告诉我们,当权者不履行职责,下面的人就会人心惶惶。
小红说:"这不就是'上梁不正下梁歪'嘛!"11. 这段历史后来成为了一个典型的案例,说明了为政者必须要有担当。
晋灵公不君原文及注释
![晋灵公不君原文及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97d95447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3a.png)
《晋灵公不君原文及注释》
同学们,今天咱们来一起看看《晋灵公不君》这篇文章。
先来看原文:“晋灵公不君。
厚敛以雕墙。
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
这几句话说的是,晋灵公不行君道。
他加重赋税来修筑宫室的墙壁,从高台上用弹弓射人,观看人们躲避弹丸来取乐。
厨师没有把熊掌炖熟,他就把厨师杀了,放在筐里,让宫女们用车载着经过朝堂。
下面咱们来看看注释。
“不君”,就是不行君道。
“厚敛”,意思是加重赋税。
“雕墙”,是说雕刻装饰宫室的墙壁。
给大家讲个小故事,帮助理解。
就好像在一个班级里,有个当班长的同学,不好好为大家服务,反而总是欺负同学,这就叫“不君”。
再看后面,“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这里的“弹人”就是用弹弓射人,“辟丸”是躲避弹丸。
想象一下,晋灵公站在高高的台上,拿着弹弓乱射,下面的人吓得四处乱跑,多可怕呀!
“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宰夫”是厨师,“胹”是煮、炖的意思,“熊蹯”就是熊掌。
厨师只是没把熊掌炖熟,晋灵公就把他杀了,这也太残暴啦!
“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寘”是放置,“畚”是用草绳或竹篾编成的盛物器具。
晋灵公把厨师的尸体放在筐里,还让宫女用车拉着经过朝堂,简直太过分了!
同学们,通过这篇文章和注释,咱们能了解到晋灵公的残暴和无道。
咱们在学习的时候,要结合注释,好好理解原文的意思。
就像解谜一样,一个词一个词地弄明白,整篇文章就能读懂啦。
好啦,关于《晋灵公不君》原文及注释咱们就说到这儿,希望大家都能学好这部分知识!。
晋灵公不君原文及翻译一句一译
![晋灵公不君原文及翻译一句一译](https://img.taocdn.com/s3/m/adae173b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bf.png)
晋灵公不君原文及翻译一句一译
【实用版】
目录
1.引言:介绍《晋灵公不君》文本及其历史背景
2.《晋灵公不君》原文及翻译
3.分析《晋灵公不君》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4.结论:总结《晋灵公不君》的重要性
正文
【引言】
《晋灵公不君》是一篇古代中国的散文,出自《左传》一书,描述了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晋灵公的行为失范,以及他的宰相士季的劝谏。
这篇文章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也是研究春秋时期政治制度与社会风俗的重要历史资料。
【《晋灵公不君》原文及翻译】
《晋灵公不君》原文如下:
晋灵公不君,厚敛薄葬,民不堪命。
宰相士季谏曰:“君不君,臣不可以不臣。
君不君,臣不可以不臣。
”
翻译如下:
晋灵公不是一个称职的国君,他加重赋税,提倡薄葬,使得百姓生活困苦。
宰相士季劝谏说:“国君不称职,臣子就不能尽到臣子的职责。
国君不称职,臣子就不能尽到臣子的职责。
”
【分析《晋灵公不君》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晋灵公不君》这篇文章在文学和历史方面都有重要价值。
从文学角度来看,它以简洁明了的文字描述了晋灵公的暴政和士季的劝谏,展示了
春秋时期士人的道义观念和忠诚精神。
从历史角度来看,这篇文章为我们提供了春秋时期晋国政治制度和民生状况的实证资料,具有极高的历史意义。
【结论】
《晋灵公不君》作为一篇古代中国的散文名篇,既具有文学价值,也具有历史意义。
它为我们研究春秋时期的政治制度、社会风俗和士人精神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晋灵公不君
![晋灵公不君](https://img.taocdn.com/s3/m/7fb41b610722192e4536f6ef.png)
晋灵公不君一、解题不君:不行君道《说文》:“君(禣抄钞),尊也。
从尹发号,故从口。
”“尹(網)(函罕),治也。
从又丿,握事者也。
”《论语·颜渊》:“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吕氏春秋·过理篇》:“晋灵公无道。
”二、正文讲解【原文】厚敛以彫墙·厚,《说文》:“山陵之厚也。
从㫗从厂。
”“㫗,厚也。
”王筠句读:“㫗是饮食之㫗,厚是山陵之厚,各有专义也。
”段注:“㫗,笃也。
”“㫗、厚古今字。
今字厚行而㫗废矣,凡经典厚薄字皆作厚。
”·敛,《说文》:“收也。
”《潜夫论·浮侈篇》:“晋灵公厚赋以雕墙。
”·彫,《说文》:“琢文也。
”段注:“凡雕琢之成文曰彫。
”“雕,鷻也。
”段注:“假借为彫琢、凋零字。
”《玉篇》:“鹫也,能食草。
”【原文】而观其辟丸也·辟,《说文》:“法也。
从卩从辛,节制其罪也。
从口,用法者也。
”甲骨文夜液腋,意义引申系列:本义是刑法。
“大辟”就是死刑。
《北魏孝文帝变法》:“都下决大辟,虽不过五六人。
”引申为法、法度。
《诗经·大雅·板》:“无自立辟。
”毛亨传:“辟,法也。
”又引申为制定和执行法的君主,包括天子和诸侯。
《尚书·洪范》:“惟辟作福,惟辟作威。
”现代双音词有“复辟”。
又指上对下的征召:《文选·阮籍〈诣蒋公奏记?〉》:“辟书始下。
”字的分化系列:“辟”字在古代承担了许多其他意义,后来都分别写成其他字。
《郑伯克段于鄢》:“姜氏欲之,焉辟害?”“避免”义后来写成“避”。
《商君书·弱民》:“农辟地。
”(开辟)引申为消除:《尚贤》:“举公义,辟私怨。
”后都写作闢。
《史记·范雎传》:“秦国辟远。
”(偏僻)引申为邪僻:《商君书·弱民》:“境内之民无辟淫之心。
晋灵公不君翻译
![晋灵公不君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5fbeced7caaedd3383c4d3eb.png)
《晋灵公不君》翻译晋灵公不行君道。
增加赋税来往墙上涂饰彩绘。
从高台上用弹弓射人,观看人们躲避弹弓并以次为乐。
厨师炖熊掌因为不熟,被杀后,放于畚(植物枝条编成的筐篓器物)中,命人用车装着经过朝廷。
赵盾,土季看到厨师的手,问明原因后担心灵公无道杀人的事。
准备进忠言,土季说:“劝告而不接受柬言,就没有人继续向您进柬了。
”我(土季)先去劝柬,如果不行,你再去。
(土季)往前走一步,伏地行一次礼,这样走三次,来到檐下,灵公先是假装没看见,后来不得已才理睬他,说:“我已经知道错了,会改掉的。
”土季恭敬的行礼后说:“谁不犯错误呢!知道错误而进行改正,善事里没有哪个能比这个更大了。
诗中说‘没有哪个事没有开始,但很少有终。
'如果您象这样,能够弥补过错的人很少。
你如果能够有始有终,则国家社稷进而稳固,岂仅仅是群臣有所依靠。
又比如‘周宣王有了过错,只有仲山甫来弥补。
'如果您(天子)能够补救过失,您的君位就不会失去了。
”晋灵公仍然不进行改正。
宣子多次进柬。
灵公讨厌赵盾,谴使刺客杀赵盾。
早晨,寝室的门打开后,穿戴好朝服准备上朝,看时间还早,和衣闭目养神。
刺客退出后,感叹说:“不能不恭敬啊,百姓的好官,杀一个好官,是不忠;不完成天子的命令,是不信。
在这不忠不信中占有一样,不如死啊!”撞槐树自杀了。
在九月的秋天,晋灵公赏赐赵盾喝酒,埋伏的兵丁准备将其击杀。
赵盾的车右提弥明知道后,快步走上殿堂说:“做臣子的侍灵公饮酒已经超过三杯,再多将有失礼数了。
”就扶者赵盾走下殿堂了。
晋灵公呼唤猛犬咬赵盾。
提弥明徒手同猛犬进行搏斗,打死了猛犬。
赵盾说:“废弃忠良,用猛犬,恶犬虽然凶猛有什么呢。
”一边打一边出去,提弥明为赵盾而死。
年初,赵盾在首山打猎,住在翳桑。
见到了饥饿的灵辄,问他得的是什么病,说:“我已经三天没有吃饭了。
”吃完饭后,留下了一半。
问他为什么,说:“给贵族做奴仆三年了,不知道母亲是否还在,现在离家近了,留下的一半给她吃。
晋灵公不君繁体字原文注解
![晋灵公不君繁体字原文注解](https://img.taocdn.com/s3/m/6b14a312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f1.png)
晋灵公不君繁体字原文注解
《晋灵公不君》是出自《左传》中应用春秋笔法较明显的一篇文章。
《左传》是我国古代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
繁体字原文:
而後視之,曰:「吾知所過矣,將改之。
」稽首而對曰:「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詩曰:『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夫如是,則能補過者鮮矣。
君能有
過也。
君能補過,袞不廢矣。
」
注解:
1) 君,用如動詞。
不君,不行君道。
2) 彈人:用彈弓射人。
3) 宰夫:廚子;掌管膳食的小吏。
4) 胹:ér,燉。
5) 畚:běn,草繩編成的筐子一類的器物。
6) 載:用車裝。
7) 過朝:經過朝廷。
靈公是以殺人為兒戲,並想借此讓眾人怕自己(依孔穎達說)。
8) 不入:不納,這裡指不接受諫言。
9) 三進:往前走了三次。
10) 溜:liù,通”霤”,房頂瓦壟滴水處,指屋簷下。
11) 稽首:古人最恭敬的禮節,動作近似於磕頭,但要先拜,然後雙手合抱按地,頭伏在手前邊的地上並停留一會,整個動作都較緩慢。
12) 賴,依靠。
之,指”君能有終”。
13) 袞職有闕,惟仲山甫補之:引自《大雅·烝民》。
大意是:周宣王有沒盡職的地方,只有仲山甫來彌補。
袞,天子之服,這裡指天子。
職,職責。
闕,通缺,過失。
仲山甫,周宣王的大臣。
晋灵公不君原文及翻译一句一译
![晋灵公不君原文及翻译一句一译](https://img.taocdn.com/s3/m/4cb459c7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ad.png)
晋灵公不君原文及翻译一句一译
摘要:
1.引言:介绍《晋灵公不君》的背景和意义
2.文本概述:概括原文及翻译的内容
3.原文及翻译:详细列举原文和翻译的句子,并进行解读
4.结论:总结《晋灵公不君》的主旨和现实意义
正文:
《晋灵公不君》是一篇古代中国的散文,描述了春秋时期晋国君主灵公的暴政行为,并通过这些行为揭示了一个君主如果不施行仁政,将会带来国家灭亡的道理。
这篇文章通过对灵公的行为进行批判,表达了作者对仁政的倡导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原文及翻译如下:
原文:晋灵公不君,厚敛薄葬,民不堪命。
翻译:晋国的灵公不履行君主职责,他加重赋税,提倡薄葬,使得百姓生活困苦,无法承受。
原文:于是晋国大乱,盗贼充斥,民不聊生。
翻译:因此,晋国社会秩序混乱,盗贼横行,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原文:灵公患之,问于左右。
翻译:灵公对此感到忧虑,向身边的大臣请教解决办法。
原文:左右曰:“民苦于上,则疾于下。
”
翻译:大臣们回答说:“百姓受到上面的压迫,就会对下面产生敌意。
”
原文:灵公曰:“善。
吾知之矣。
”
翻译:灵公说:“好,我明白了。
”
原文:于是灵公为民请命,薄赋敛,远薄葬,国泰民安。
翻译:于是,灵公开始为民请命,减轻赋税,提倡厚葬,使得国家恢复安宁,百姓安居乐业。
通过这篇散文,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君主的暴政行为对国家和百姓带来的灾难,以及当君主意识到错误并改正后,国家又能恢复安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晋灵公不君①:厚敛以雕墙(2);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3),杀之,置诸畚(4),使妇人载以过朝⑤。
赵盾、士季见其手(6),问其故,而患之。
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7),则莫之继也。
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
”三进,及溜(8),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
”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9)。
’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
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10)”。
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11),能补过也。
君能补过,衮不废矣(12)。
”犹不改。
宣子骤谏(13),公患之,使鉏麑贼之(14)。
晨往,寝门辟矣(15),盛服将朝(16)。
尚早,坐而假寐(17)。
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18)。
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
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秋九月,晋候饮赵盾酒(19),伏甲(20),将攻之。
其右提弥明知之(21), 趋登(22),曰:“臣侍君宴,过三爵(23),非礼也。
”遂扶以下。
公嗾夫獒焉(24)。
明搏而杀之。
盾曰:“弃人用大,虽猛何为!”斗且出。
提弥明死之(25)。
初,宣子田于首山(26),舍于翳桑(27)。
见灵辄饿(28),问其病。
曰:“不食三日矣!”食之(29),舍其半。
问之。
曰:“宦三年矣(30)”,未知母之存否。
今近焉,请以遗之(31)。
”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32),置诸橐以与之(33)。
既而与为公介(34),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
问何故,对日:“翳桑之饿人也。
”间其名居,不告而退。
遂自亡也。
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35)。
宣子未出山而复。
大史书曰(36):“赵盾弑其君。
”以示于朝。
宣子曰:“不然。
”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37),非子而谁”宣子曰:“乌呼(38)!《诗》曰:‘我之怀矣,自诒伊戚(39)。
’其我之谓矣。
”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40)。
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41)。
惜也,越竞乃免。
”宣子使赵穿逆公子黑臀于周而立之(42)。
壬申,朝于武宫(43)。
【注释】①晋灵公:晋国国君,名夷皋,文公之孙,襄公之子。
不君:不行君道。
②厚敛:加重征收赋税。
雕墙:装饰墙壁。
这里指修筑豪华宫室,过着奢侈的生活。
③宰夫:国君的何师。
胹(er):煮,炖。
熊蹯(fan):熊掌。
④畚(ben):筐篓一类盛物的器具。
⑤载:同“戴”,用头顶着。
(6)赵盾:赵衰之子,晋国正卿。
士季:士为之孙,晋国大夫,名会。
(7)不入:不采纳,不接受。
(8)三进:向前走了三次。
及:到。
溜:屋檐下滴水的地方“。
(9)这两句诗出自《诗·大雅·荡》。
靡:没有什么。
初:开端。
鲜:少。
克:能够。
终:结束。
(10)赖:依靠。
(11)这两句诗出自《诗·大雅·杰民》。
衮(gun):天子的礼服,借指天子,这里指周宣王。
阙:过失。
仲山甫:周宣王的贤臣。
(12)衮:指君位。
(13)骤:多次。
(14)鉏麑(chu ni):晋国力士。
贼:刺杀。
(15)辟:开着。
(16)盛服:穿戴好上朝的礼服。
(17)假寐:闭目养神,打盹儿。
(18)主:主人,*山。
(19)饮(yin):给人喝。
(20)伏:埋伏。
甲:披甲的士兵。
(21)右:车右。
提弥明:晋国勇士,赵盾的车右。
(22)趋登:快步上殿堂。
(23)三爵:三巡。
爵:古时的酒器。
(24)嗾(sou):唤狗的声音。
獒(ao):猛犬。
(25)死之:为之死。
之:指赵盾。
(26)田:打猎。
首山:首阳山,在今山西永济东南。
(27)舍,住宿。
翳(yi)桑:首山附近的地名。
(28)灵辄:人名,晋国人。
(29)食(si)之:给他东西吃。
(30)宦(huan):给人当奴仆。
(31)遗(wei):送给。
(32)箪(dan):盛饭的圆筐。
食:饭。
(33)橐(tuo):两头有口的口袋,用时以绳扎紧。
(34)与:参加,介:甲指甲士。
(35)赵穿:晋国大夫,赵盾的堂兄弟。
(36)大史:太史,掌纪国家大事的史官。
这里指晋国史官董狐。
书:写。
(37)竟:同“境”。
贼: 弑君的人,指赵穿。
(38)乌呼:感叹词,同“呜呼”,啊。
(39)怀:眷恋。
诒:同‘贻”,留下。
伊,语气词。
(40)良史:好史官。
书法:记事的原则. 隐:隐讳,不直写。
(41)恶:指弑君的恶名,(42)逆:迎,公子黑臀:即晋成公,文公之子,襄公之弟,名黑臀,(43)武宫:晋武公的宗庙,在曲沃。
【译文】晋灵公不遵守做国君的规则,大量征收赋税来满足奢侈的生活。
他从高台上用弹弓射行人,观看他们躲避弹丸的样子。
厨师没有把熊掌炖烂,他就把厨师杀了,放在筐里,让官女们用头顶着经过朝廷。
大臣赵盾和士季看见露出的死人手,便询问厨师被杀的原因,并为晋灵公的无道而忧虑。
他们打算规劝晋灵公,士季说:“如果您去进谏而国君不听,那就没有人能接着进谏了。
让我先去规劝,他不接受,您就接着去劝。
”士季去见晋灵公时往前走了三次,到了屋檐下,晋灵公才抬头看他,并说:“我已经知道自己的过错了,打算改正。
”士季叩头回答说:“哪个人能不犯错误呢,犯了错误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大的好事了。
《诗·大雅,荡》说:‘事情容易有好开端,但很难有个好结局。
’如果这样,那么弥补过失的人就太少了。
您如能始终坚持向善,那么国家就有了保障,而不止是臣子们有了依靠。
《诗·大雅·烝民》又说:‘天子有了过失,只有仲山甫来弥补。
’这是说周宣王能补救过失。
国君能够弥补过失,君位就不会失去了。
”可是晋灵公并没有改正。
赵盾又多次劝谏,使晋灵公感到讨厌,晋灵公便派鉏麑去刺杀赵盾。
鉏麑一大早就去了赵盾的家,只见卧室的门开着,赵盾穿戴好礼服准备上朝,时间还早,他和衣坐着打吨儿。
鉏麑退了出来,感叹地说:“这种时候还不忘记恭敬国君,真是百姓的靠山啊。
杀害百姓的靠山,这是不忠;背弃国君的命令,这是失信。
这两条当中占了一条,还不如去死!”于是,鉏麑一头撞在槐树上死了。
秋天九月,晋灵公请赵盾喝酒,事先埋伏下武士,准备杀掉赵盾。
赵盾的车右提弥明发现了这个阴谋,快步走上殿堂,说:“臣下陪君王宴饮,酒过三巡还不告退,就不合礼仪了。
”于是他扶起赵盾走下殿堂。
晋灵公唤了出猛犬来咬赵盾。
提弥明徒手上前搏斗,打死了猛犬。
赵盾说:“不用人而用狗,虽然凶猛,又有什么用!”他们两人与埋伏的武士边打边退。
结果,提弥明为赵盾战死了。
当初,赵盾到首阳山打猎,住在翳桑。
他看见有个叫灵辄的人饿倒了,便去问他的病情。
灵辄说:“我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
…赵盾给他东西吃,他留下了一半。
赵盾问为什么,灵辄说:“我给别人当奴仆三年了,不知道家中老母是否活着。
现在离家近了,请让我把留下的食物送给她。
”赵盾让他把食物吃完,另外给他准备了一篮饭和肉,放在口袋里给他。
后来灵辄做了晋灵公的武士,他在搏杀中把武器倒过来抵挡晋灵公手下的人,使赵盾得以脱险。
赵盾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回答说:“我就是在翳桑的饿汉。
”赵盾再问他的姓名和住处,他没有回答就退走了。
赵盾自己也逃亡了。
九月二十六日,赵穿在桃园杀掉了晋灵公。
赵盾还没有走出国境的山界,听到灵公被杀便回来了。
晋国太史董狐记载道:“赵盾杀了他的国君。
”他还把这个说法拿到朝廷上公布。
赵盾说:“不是这样。
”董狐说:“您身为正卿,逃亡而不出国境,回来后又不讨伐叛贼,不是您杀了国君又是谁呢”赵盾说:“啊!《诗》中说:‘我心里怀念祖国,反而给自己留下忧伤。
’这话大概说的是我吧。
”孔子说:“董狐是古代的好史官,记事的原则是直书而不隐讳。
赵盾是古代的好大夫,因为史官的记事原则而蒙受了弑君的恶名。
可惜啊,如果他出了国境,就会避免弑君之名了。
”赵盾派赵穿到成周去迎接晋国公子黑臀,把他立为国君。
十月初三,公子黑臀去朝拜了武公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