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的古典医书记载
古代11本医学著作关于艾灸记载
医书三
艾灸被描述为通过调和阴 阳平衡气血,以恢复健康。
古代医学著作中关于艾灸的功效描述
医书四 医书五 医书六
艾灸可以舒缓疼痛,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 系统。
艾灸可以调整经络气血,消除疲劳和压力,提 高身体功能。
艾灸可以改善睡眠质量,调节内分泌系统,减 轻情绪不稳定。
古代医学著作中对艾灸的使用方法的详 细叙述
古代11本医学著作关于艾 灸记载
古代医学著作是珍贵的文化遗产,记录了丰富的医疗知识。本次演讲将带您 了解古代11本医学著作中关于艾灸的详细记载。
古代医学著作中对艾灸的定义
医书一
艾灸被定义为一种传统疗 法,使用艾草燃烧并置于 特定穴位上,以治疗疾病。
医书二
艾灸被解释为一种通过热 力刺激促进气血流动的疗 法。
1
医书七
详细解释了艾灸的器具、艾草的选择和
医书八
2
可燃物的使用方法。
详细描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艾灸穴位选择的原则和正确
的施灸方法。
3
医书九
讲解了不同疾病对应的艾灸方法和注意 事项。
古代医学著作中关于艾灸的典型病例介 绍
医书十
讲述了使用艾灸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病例,病人 获得显著改善。
医书十一
介绍了艾灸治疗月经不调的案例,帮助恢复了病 人的月经周期。
古代医学著作中关于艾灸的注意事项 总结
1 医书十二
强调使用艾灸前应仔细检查病人是否有禁忌症。
2 医书十三
提醒施灸人需掌握适当的灸量和时间,避免伤害病人。
3 医书十四
建议施灸环境需安全,并提供灸后护理指导。
结论和研究展望
结论
古代医学著作纪录了多样性的艾灸治疗方法和 效果。
艾灸的历史
艾灸的历史艾灸是中国最古老的外调自然之法。
起源于远古,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晋唐宋,成熟于元明,衰落于晚清及近代,于公元5至6世传到韩国和日本公元17世纪传到欧洲。
秦汉之际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把艾灸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进行了系统介绍,并强调“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的主张,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一书对艾灸的应用和禁忌症有了明确的界定,热症忌灸的偏激论点也是从此流传。
从两晋至唐宋是我国史上艾灸发展的最重要时期,灸法专注大量出现有《曹氏灸方》、《骨蒸病灸方》《黄帝明堂灸经》《备急灸法》等葛洪氏《肘后备急方》大量收集了当时及前人有效而又简及的灸方,全书共109条,灸方就占94条之多,除继承《内径》《针灸甲乙经》的直接灸外首创隔物灸法,包括隔盐灸,隔蒜灸等,其妻鲍菇是中国第一位女灸师,有擅长艾灸美术法,唐代孙思邈在所著《备急千金方》提出如热毒蕴结之痈肿,以灸法使火气流行,令其溃散,例如,对消渴等阴虚内热症等,均用灸法取效。
显然是对《伤寒论》某些偏颇的纠正,也是对灸法补充和完善。
宋代的《太平圣惠方》《普济本事方》,以及《圣济总录》等重要书中多有记载。
明清时期是我国灸学从成熟而又逐渐走向衰落的时期,值得一提的是艾卷灸法的创用,此法最早记载于明初朱权之《寿域神方.卷三》,云:用纸实卷艾,以纸隔之点穴余,以隔纸上用力实按之,等腹内觉热,汗出即可。
其后逐渐发展,又在艾绒里摻林药末,命名为雷火神针,太乙神针。
清代末年,由于清朝政府在太医院内官方机构中废除针灸,导致整个灸学的衰落。
灸法因其简、便、验、廉的特点,在民间仍流传不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又逐渐重新重视灸法的发展,出现了一批像承淡安,谢锡亮,周媚声等为艾灸事业呕心沥血的前辈和有识之士的无私奉献,艾灸这一古老的自然之法才得以重回人间,造福华夏!。
艾灸的历史与发展
艾灸的历史与发展艾灸是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和保健。
本文将详细介绍艾灸的历史和发展,包括它的起源、传播以及现代应用。
一、艾灸的起源艾灸起源于中国古代,可以追溯到约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据史书记载,最早使用艾灸的记录可以追溯到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在古代,人们发现通过燃烧艾草对人体进行热疗可以改善健康状况。
二、艾灸的传播随着时间的推移,艾灸逐渐传播到其他亚洲国家,如日本、韩国和越南。
在这些国家,艾灸被用于治疗不同的疾病和促进身体健康。
在中国,艾灸也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中医疗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三、艾灸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艾灸的发展也取得了许多突破。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艾灸可以通过刺激人体穴位来调节身体的气血流动,促进新陈代谢和免疫功能的提高。
此外,艾灸还可以缓解疼痛、舒缓压力、改善睡眠质量等。
四、艾灸的应用艾灸有许多不同的应用方式。
最常见的是直接艾灸和间接艾灸。
直接艾灸是指将艾条直接点燃,然后将燃烧的艾条放在特定的穴位上,以产生热疗效果。
间接艾灸是指将燃烧的艾条放在一定的距离上,使热量透过皮肤渗透到穴位,起到相同的疗效。
艾灸可以用于治疗许多疾病和症状,包括颈椎病、肩周炎、腰痛、关节炎等。
此外,艾灸还可以用于调理女性生理周期、改善消化功能、增强免疫力等。
五、艾灸的注意事项虽然艾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疗法,但还是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遵守。
首先,艾灸时应选择艾草质量好、无杂质的艾条。
其次,艾灸时应注意火候控制,避免烫伤皮肤。
另外,孕妇、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的人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艾灸。
六、结论艾灸作为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保健方法。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艾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身体的功能,对许多疾病和症状具有疗效。
然而,在使用艾灸时仍需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总之,艾灸的历史与发展是一个丰富多彩的话题。
通过了解艾灸的起源、传播和现代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这一古老的疗法来改善健康和生活质量。
艾灸的历史与发展
艾灸的历史与发展引言概述:艾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
它起源于古代中国,经过数千年的发展,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
本文将从艾灸的历史起源、传播、发展以及现代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以帮助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艾灸。
一、艾灸的历史起源1.1 古代中国的艾灸起源艾灸起源于古代中国,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据史书记载,艾灸最早由黄帝所创,被称为“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中详细记载了艾灸的方法、原理和应用。
1.2 艾灸在古代的发展在古代,艾灸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艾灸被认为可以调和人体气血,增强免疫力,促进身体健康。
艾灸在古代医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疗法之一。
1.3 艾灸在中国传统医学中的地位艾灸在中国传统医学中一直被视为重要的治疗方式。
艾灸被广泛应用于中医治疗中,被认为可以调和阴阳,平衡气血,促进身体健康。
二、艾灸的传播2.1 艾灸的传播到东亚地区随着中医文化的传播,艾灸逐渐传播到日本、韩国等东亚地区。
在日本,艾灸被称为“灸疗”,被广泛应用于中医治疗中。
在韩国,艾灸被称为“뜸”(ttum),也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
2.2 艾灸的传播到西方国家随着中医文化的传播,艾灸也逐渐传播到西方国家。
在欧美国家,艾灸被认为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接受。
艾灸在西方国家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保健疗法。
2.3 艾灸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艾灸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艾灸被认为是一种自然、安全、有效的疗法,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和接受。
艾灸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势头良好,成为一种受欢迎的健康疗法。
三、艾灸的发展3.1 艾灸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在现代医学中,艾灸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
艾灸被认为可以缓解疼痛、调节免疫系统、促进血液循环等。
艾灸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治疗方式。
3.2 艾灸的技术不断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艾灸的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现代艾灸设备的出现,使得艾灸更加方便、安全、有效。
古代11本医学著作关于艾灸记载
3
《神农本草经》
“艾花灸”起疏肝理气、活血通经的作
《本草纲目》
4
用,可治疗妇女各种病。
艾灸可以治疗产后腹痛、闭经、胃
痛、痔疮、腰痛、足痛、心பைடு நூலகம்烦满
5
《顾氏医案》
等症状。
临床应用中讲究方法论,使用方法
《本草汇言》
6
灵活多变,治疗效果显著。
艾灸对草药治疗有协同作用,同时
艾灸可以改善人体体液循环,促进 新陈代谢。
对抗肥胖
艾灸可以提高新陈代谢率,有 助于加速脂肪的燃烧,所以对 于肥胖者来说,是非常实用和 有效的治疗方法。
慢性病疼痛
艾灸所释放的成分,可以调节 人体多脏器的功能,从而有效 缓解慢性病引起的疼痛。
中风康复
艾灸的作用可以激活神经末梢, 引导失调的身体功能重新工作 和合作。
总结和展望
总结
艾灸是一种古老而神奇的疗法,在古代医学书 籍中被广泛记载。它有助于维持健康和治疗多 种疾病,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自然疗法。
艾灸在中医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
1
活血通经
2
艾灸的疗效取决于它的通经作用,即
可以打通人体九条主要经络,让瘀血
得以化解,从而达到活血化瘀的效果。
3
调整人体内分泌
艾灸可以直接作用于大内脏器,从而 调节人体的内分泌系统。
抗炎镇痛
艾灸是一种非常理想的针刺疗法,能 够快速缓解疼痛、消炎杀菌等清除病 原体。
现代对艾灸的研究和应用
古代11本医学著作关于艾 灸记载
艾灸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本文将深入探讨古籍11本医学著作关于艾灸的记 载,探讨其历史沿革、应用于中医理论以及对人体的影响和好处。
艾灸的定义和历史背景
古代文献中有关艾灸的记载
现存古代文献中有关艾灸的记录◆《神灸经纶》----吴亦鼎1.《神灸经纶》云:“夫灸取于火,以火性热而至速,体柔而用刚,能消阴翳,走而不守,善入脏腑”,“灸者暖和经络,宣通气血,使逆者得顺,滞者得行”,综此两点,可得出“温”.“行”两字:温是行的前提,行是温的目标,而行的目标等于宣通气血,气血宣通折衷,营运周身,则可达到防病治病的目标.故凡凝涩不通之证皆可以灸法治之.2.用艾焚烧“凡下艾时,必先以蒜切片擦穴上,然后放艾,不然则活动之间,其灸必落矣.”吴氏此擦蒜片之灸法,考诸文献,可能有3个功能,即著艾.增强火热穿透力.减轻痛苦悲伤.应用蒜片可以收到减轻痛苦悲伤之目标.蒜乃辛喷鼻之物,穿透力极强,得热后,则穿透力更强,此互为用也.3.如鼓胀病,先灸中脱七壮,引胃中生发之气上行阳道”;次灸足三里.太白健脾化湿,气海补肾气以开水道,中封调畅气机水分消腹水.又如虚劳,可将病因归纳综合为“酒色劳倦,七情饮食”八字,总不雅《神灸》,其明辨经络思惟重要表示在如下方面:①应用经络理论剖析疾病病机和症状.如遗尿,系督脉.肝经掉常所致,“以二经循阴器,系廷孔,病则营卫不至,气血劳劣,莫能束缚水道之窍,故遗掉不由也”((神灸·卷四·二阴症略》).据《内经》王冰注:“食入反出是无火也”,反胃多由脾胃虚寒,掉于健运,宿食不化而上逆,故以气海温补肾阳,固先夭之本,脾俞.胃俞.足三里.上院.中院等温中祛寒,健脾和胃,配以隔俞.擅中.乳根.水分.夭枢等行气导滞而清宿食.又如小儿慢脾风,面赤额汗,舌短头低,眼合不开,睡中摇头吐舌,频呕腥臭,嚓口咬牙床,手足微搐,或身冷,或身温,或四肢冷,脉沉微.从脉.症分辩致病之因,知“由慢惊之后,吐泻损脾”,“此病传已极,总归虚处,惟脾所受,若逐风无风可逐,疗惊无惊可疗,··一泛用祛风化痰之剂,则促其危矣”(《神灸·卷四·小儿证略》),针对其本,用脾俞一穴,补益中土,使性格复而诸症自除.伤寒头痛身热,可灸二间.合谷.神道.风池.期门.间使.足三里;伤寒遍身发烧可灸百劳;伤寒余热可灸曲池.间使.后溪.背心红肿痛,系真气掉调,少有所亏,风尚从风府而下,积而化热所致,可取“肩井.肺俞之穴,灸而散之”(《神灸·卷三·中身证略》).痢疾,乃湿热蕴积,胶滞肠胃之中,气不得运,血不得行而致,可灸长强.命门.下脱.天枢.照海等穴,以“灸家取穴,乃引火葬气一法,非若乱投热药”((神灸·卷三·中身证略》).外科病“凡疮疡初起,七日以前,即用灸法,大能破结化坚,引毒外出,移深就浅,功能胜于药力”((神灸·卷四·外科证略》).“一切疮毒大痛,或不痛,或麻痹,如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其毒随火而散,此从治之法也”(《神灸·卷四·外科证治》).这里有两个寄义,一是不痛,麻痹之阴证疮毒,灸治可使阴证转阳,毒邪随火而散;二是“疮毒大痛”之阳热实证,灸治不但止痛,亦可使其毒邪随火而散,起逝世复生.显然,灸治热证是以热治热的一种从治法,属于《内经》反治法治疗原则,是“火郁发之”的具体应用.亦鼎在《外科证治》中曰:“痈疽皆心火留滞之毒,灸此则心火流畅而毒散矣,起逝世复生之功,屡试屡效.”痈疽多属阳热实证,治之不当可致人危亡,而灸疗可使“心火流畅而毒散”,能起逝世复生,可见热证施灸的神效,难怪亦鼎以“神灸”冠以书名.内科的疟疾灸大椎.噫嘻.章门.环跳.承山.昆仑.飞扬.公孙.合谷;黄疸灸公孙.至阳.脾俞.胃俞;热嗽灸肺俞.膻中.尺泽.太溪;痰火灸百会.膏肓;淋痛灸列缺.中封.膈俞.肾俞.气海等.在霍乱条内谓是病“汤药有所不及,惟灸法取效如神.灸中脘.天枢.气海.涌泉等.”赤白痢宜灸长强.命门.又如外科的对口疽灸神门;肺痈灸膻中.肺俞.支沟.大陵.肾俞.合谷.大渊;疔疮隔大蒜灸疮上,疔疮痈疽等热证均可灸疗.痔疾肿大热甚灸把柄,并谓:“用生姜切薄片放痔把柄,艾炷于姜上灸三壮,黄水即出,自消失矣……神效.”妇科的乳痈灸灵道.条口.足三里;乳肿灸少泽.临泣;妇人热入血室灸期门;淋带赤白灸肾俞.血海.带脉.中封.三阴交等.又谓“崔氏四花穴治赤白带如神”.并引王海藏之言谓:“带病太阴主之,灸章门穴,麦粒大各三壮,神效.”儿科的急慢惊风灸百会.水沟.合谷.大敦.行间.尺泽等;泄泻灸胃俞.水分.天枢.神阙.再如眼.鼻.喉齿科的目痛红肿不明灸合谷.二间.肝俞.足三里;风烂眼灸肝俞.胆俞.绝骨.光亮;鼻渊灸上星.曲差.风门.合谷;咽喉肿痛灸阳溪.少海.液门;齿痛疳蚀生疮灸承浆.以上重复确定灸治热证的神效,并且明言,热证用灸不合于热证用热药,而在于灸有引火葬气,引毒外散的神效.灸治虚热证如虚劳吐血灸上脘.肺俞.脾俞.肾俞.大陵.外关;盗汗灸肺俞.复溜.嘻;消渴灸承浆.支正.阳池.照海.肾俞.小肠俞及手足小指穴(即指尖头),以为足发烧乃肾水亏耗或湿热下注为患,当灸涌泉.然谷.诸虚劳热灸气海.关元.膏肓.足三里.内关及崔氏四花穴;传尸劳瘵灸鬼眼(腰眼).膏肓.三椎骨上.并谓:“传尸劳瘵……百方难治,惟灸可疗.”可见灸治阴虚肺热之劳瘵证确有“功能胜于药力”之伟绩,并为后世重复临证之证实.吴氏重针亦重灸,且极重择穴:灸法亦与针着重,而其要在审穴,审得其穴,立可起逝世复生.◆《黄帝明堂灸经》《黄帝明堂灸经》强调预防为主,在治疗中风时须进行分期灸治.起首,中风有预兆,预防为先,指出:“但未中风时,一两月前,或三四个月前.不时足胫上发酸重麻,良久方解,此将中风之候也.便宜急灸三里.绝骨四处,各三壮.后用葱.薄荷.桃.柳叶四味煎汤.淋洗灸疮,令驱赶风尚于疮口中出也.灸令祛逐风尚自疮口出.如春交夏时,夏交秋时,俱宜灸,常令二足有灸疮为妙.”提出在消失中风预兆而尚未中风之时,就应及早采取灸法进行保健预防,以保健康.其次,卒忽中风,急救辨治,提出治疗中风的七个经验效穴,即百会.耳前发际.肩井穴.风市穴.三里穴.绝骨穴.曲池穴;办法为“可于七处一齐俱灸各三壮,偏左灸右,偏右灸左”.还说起督脉灸法“疗中风,眼戴上及不克不及语者,灸第二椎并第五椎上,各七壮”.《黄帝明堂灸经》则明白提出热证可灸,如“灸劳宫治小儿口疮,龈烂臭,秽气冲人”;“小儿二三岁,忽发两眼大小俱赤,灸手大指次指间后一寸五分口陷者中,各三壮,炷如小麦大”;“小儿口有疮蚀,龈烂臭,秽气冲人,灸劳宫二穴”;“小儿热毒风盛,眼睛痛苦悲伤,灸手中指本节头,三壮,名拳尖也.炷如小麦大”;“小儿食时头痛,及五心热者,灸二穴,各一壮,在第六椎下两旁各三寸宛宛中.炷如小麦大”;“小儿龟胸,缘肺热胀满,攻胸膈所生.又缘乳母食热面五辛,转更胸起高也.灸两乳前各一寸半,上两行三骨罅间穴处各三壮.炷如小麦大”等.因为实热证用灸法可以“以热引热”使热外出;虚热证可经由过程灸法助阳,从而达到阳生阴长.《医学入门》亦指出“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并且在《医宗金鉴》中亦以为艾灸能开结拔毒.所以,热证艾灸具有温阳利气,气行则瘀散,血得温则行,故艾灸能消瘀散结.是以,艾灸疗法并不是是“以火济火”,而恰好是“热能行热”.故火热之证,灸亦所宜.如30岁以上开端灸足三里是因为《外台明堂》云:“常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气上眼暗,所以三里下气.”◆《针灸大成》李义河翁患两腿痛十余载,刺二市而“病不再发”;箕川公长爱的惊风,灸印堂等穴“方出声”;“张靖宸公夫人,崩不止,身热骨痛”,病减后“元气难复,后灸膏肓.三里而愈”.书中说起的禁灸穴位,有些是接近眼球部位的如睛明.丝竹空等,有些是在动脉邻近的如人迎.经渠.委中等,禁灸是有其道理的,但有些穴位,前人定之为禁忌,后世经临床应用,却取得了较为靠得住的疗效.如灸少商治疗鼻衄,灸隐白治疗血崩,灸鸠尾治疗癫痫等.所以,对于前人的经验在吸取的同时须要不竭的验证与施展.《令媛》中保健灸法建议,“若要安,三里常不干.”杨继洲临诊施灸时不但依据病因病机,同时联合病程和病位,选穴精,少则一穴,多则不过二三穴;灸量足,少则三五壮,多则数十壮.如杨继洲治“鸿胪吕小山,同命鸳鸯结核在臂,大如柿,不红不痛”,谓乃痰核结于皮里膜外,非药可愈,只用曲池一穴针后加灸二七壮,使经气通.痰化核消而愈.如医治“员外熊可猴子,患痢兼吐血不止,身热咳嗽,绕脐一块痛至逝世,脉气将危绝”一案,以为其所患绕脐痛,乃脐中有积累,故急用气海穴针后加灸五十壮以温中散寒,使积消而痛止.又如治“邢部王念颐公,患咽嗌之疾,似有核高低于其间”即今之梅核气,诊其疾在肺膈,非药所能愈.在此取气会膻中配气海以宽胸理气,同时合营足三里穴以健脾化痰,三穴均重用灸法(灸数十壮)使其治愈.杨继洲医治“浙抚郭黄公祖,患大便下血,愈而复作,……多是痔疾”,因其多为气虚肠薄,选用长强穴针二分,灸七壮,使内痔消而血不出.岁令郎箕川公长爱,忽患惊风,势甚危笃,灸中冲.印堂.合谷等穴,各数十壮,方出声.灸章门一穴能消疾除疳.疗养脾胃而使疳疾俱痊;治颈项肿痛,循经拔取各经原穴针灸并用疏经通络.消肿止痛;治胃中痞块,用食仓.中脘穴灸理气消痞;治心痫,灸心俞以调气散郁.开窍启闭;治诸气疾,灸膻中.气海穴调气补虚,攻补兼施;治胸前痞块,取俞府.膻中灸之化痰.宽胸理气;治手臂难伸,多是湿痰流注经络之中,除针肩外,灸肺俞化痰通络而手臂能举;治崩漏.身热骨痛,灸膏肓俞.足三里而达益气摄血.清热镇痛感化;治久患面疾,针巨.合谷,灸足三里活血通络.正如《针灸大成》中杨继洲本身所说:“何夫喜怒哀乐心思嗜欲之汩于中,寒暑风雨温凉燥湿之侵于外,于是有疾在腠理者焉,有疾在血脉者焉,有疾在肠胃者焉.然而疾在肠胃,非药饵不克不及以济; 在血脉,非针刺不克不及以已;在腠理,非熨不克不及以达,是针灸药者,医家之不成缺一者也.《针灸大成·头不久不多灸策》:“灸风而取诸风池.百会;灸劳而取诸膏肓.百劳;灸气而取诸气海,灸水而取诸水分.欲去腹中之病则灸三里;欲治头子之疾则灸合谷;欲愈腰腿则取环跳.风市;欲拯手臂则取肩髃.曲池.”《针灸大成·卷九·医案》:“甲戌夏,员外熊可猴子,患痢兼吐血不止,身热咳嗽,绕脐一块痛至逝世,脉气将危绝……急针气海,更灸至五十壮而苏.”杨氏以为,人之发病内有七情六欲所伤,外有六淫邪气所侵,疾病的病位有的在腠理,有的在血脉,有的在肠胃.病在肠胃,要用药物治疗;在血脉,要用针刺治疗;在腠理,要用熨治疗.针刺.艾灸.药物是治病不成缺乏的手腕.《针灸大成》卷七经外奇穴载:“耳尖两穴,在耳尖上,卷耳取尖上是穴.治眼生翼膜,用小艾炷五壮”.我们于此受到启示,近年来用耳尖施灸疗法治疗胬肉攀睛,获得较好疗效,◆诸家之说隔姜灸肺俞穴,每日1次,每次灸3壮,治疗带状疱疹.隔姜灸身柱穴治疗背寒肢冷症.火柴灸耳尖穴治疗风行性腮腺炎.《针灸资生经·第三虚损》云:“气海者,元气之海也.人以元气为本,元气不伤,虽疾不害;一伤元气,无疾而逝世矣.宜频灸此穴,以壮元阳,若必待疾作尔后灸,恐掉之晚矣.”宋代窦材在《扁鹊心书》中大力倡导灸法,以为“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关.中脱,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五十可二年一灸脐下三百壮,六十可一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令人长生不老.”窦氏特殊赞美并推重应用关元一穴,并用歌括以言之:“一年辛劳唯三百,灸取关元功力多,健体轻身无病患,彭钱寿数更何如.”取艾为灸材,因为艾叶气息芬芳,燃烧平均,火力平和,机能透达,具有壮阳补虚.温通经络.活血化痕.防病保健等感化,故以艾灸较为幻想.《针灸真髓》曰:“三里养先后天之气,灸三里可使元气不衰,故称长寿之灸.”《肘后方》治中风“灸两足大趾下横纹中”;《令媛要方》云:“狂邪发无常,披头大唤欲杀人,不避水火者,灸间使”;《神灸经论》载治角弓反张灸“百会.间使.命门”.③气机逆乱之霍乱.吐泻.喘咳等症.《圣济总录》介绍吐逆宜灸“间使三壮”((古今医统大全》云:“短气而喘,大椎.肺俞.脐中,并宜灸”.如《外台秘要》载“胀满积累带下痛苦悲伤”,宜灸“气海百壮”;《圣济总录》治腰卒痛“灸穷骨上一寸”;《备急灸法》有“卒暴肉痛……灸掌后三寸两筋间”的用法.《令媛要方》也指出:“凡卒患腰肿附骨肿痈疽节肿风游毒热肿,此等诸疾,但初觉有异,即急灸之立愈”;《外台秘要》介绍灸治发背法:“凡肿起于背肿中,……名发背也.若不灸疗,即入内杀人,可当疤灸七.八百壮”. 黄帝明堂灸经》曰:“小儿急喉风,灸天突穴各一壮”.《类经图翼》述“疗疤一证,以蒜膏遍涂周围,只露毒顶,用艾著肉灸之”;《针灸逢源》介绍:“背疽漫肿无头者,用湿纸贴肿处,一点先干处乃是肿头,以法灸之”等.《类经图翼》也指出:“凡蛇蝎娱蚁咬伤,痛势极危者,急用艾火于伤处灸之,拔散毒气则安”.《扁鹊心书》中云:人之晚年阳气衰,故手足不克不及温,下元虚背,动作艰苦,盖人有一息气在,则不逝世,气者阳所生也.故阳气尽则心逝世.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关.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矣.◆现代研讨日本的《灸法医学研讨》书中记录了日本一个三代长寿的满平家族,人平均寿命为一百七八十岁,其长寿的窍门在于艾灸足三里.内排泄程度降低或变更是人体年轻的原因之一.肾阳虚老年人道腺排泄程度较低,翠酮排泄量削减,丘脑一垂体一性腺轴各个环节掉调,艾灸能进步辜酮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调剂了丘脑一垂体一性腺轴的功能而抗年轻.用隔姜灸等温肾助阳治疗须眉精虫削减症时,成果发明,治前辜酮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排泄量削减,治后辜酮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上升或恢复正常.艾灸关元.气海等脐下穴位后,T:比灸前有显著升高.由此证实,艾灸能促进内排泄功能,以反抗年轻性虚弱.微量元素也与年轻有关.锌.锰是肾的物资基本之一,锌.锰缺乏时,导致肾虚而消失免疫机制低下.性功能减退.翠丸萎缩等一系列年轻现象.艾灸足三里可使老年人.成年人发锌含量升高.铜含量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
艾灸的历史
艾灸的历史艾,古时又称艾草、冰台、医草、艾蓬、香艾、灸草、蕲艾、黄草、艾蒿等名称。
《博物志》言削冰令圆,举而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
则艾名冰台。
意指将冰块做成凸镜可于日光下聚光取火,艾承其下,故艾名“冰台”;医家用其灸百病,故又曰“灸草”。
艾是我国劳动人民认识和使用最早的植物,收载我国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6世纪)约500年间的诗歌总集的《诗经》中就记载有艾,《诗经》“王风·采葛”条载:“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其后,由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约公元前340年至公元前278年)撰写的长诗《离骚》中也提到艾,云“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
说明艾在公元前就已经普遍应用了,而且是以医药用途为主的。
《庄子》也有“越人熏之以艾”的记载。
艾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自然生长于山野之中,我国各地均有生长,以湖北蕲州产的艾为最佳,叶厚绒多,疗效亦佳,故以蕲州艾为著名。
艾在春季抽茎生长,茎高60-120厘米,叶形为羽状深裂,叶片尖端有不规则的粗锯齿,表面灰绿色,有白色毛绒,质柔软,折断为白色,秋季在茎梢上开淡褐色的花,有圆筒状的花冠,其中排列着小头状花序。
艾叶有芳香性气味,在农历的4-5月间,当叶盛花未开时采收。
采收时将艾叶摘下或连枝割下,晒干或阴干后,置于石臼或其它器械中,反复捣碎,使之细碎如棉絮状,筛去灰尘、粗梗及杂质,留下的柔软纯艾纤维,即成柔软如棉的艾绒,其色淡灰黄,干燥易燃为佳。
《本草纲目》中说:“拣去净叶,扬去尘屑,入石臼内,木杵捣熟,箩去渣滓,去白者再捣,至柔烂如绵为度。
用时焙躁,则灸火得力。
”艾绒质量的好坏,对施灸的效果也有影响,艾绒质量好,无杂质而干燥,存放久的效力高,疗效好,反之则差。
劣质艾绒,燃烧时火力暴燥,易使病人感觉灼痛,难以忍受,且因杂质较多,燃烧时常有爆裂的流弊。
在《孟子—离娄篇》中说:“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说明古人对艾的选择已有相当丰富的经验。
引用转载:五千年灸疗历代名人名著对灸的墨香溢彩
引用转载:五千年灸疗历代名人名著对灸的墨香溢彩作为璀璨夺目的中医中的一支精华,中华先人留下了无数医学巨著和经验。
中国民间盛传“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李时珍故乡名谣“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孟子曰“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更是有许多名医和文人墨客亲身享受艾灸,得益于艾灸,留下了许多医学著作和墨宝:唐代的大医学家、药王孙思邈50岁前曾是体弱多病,自从每日自行艾灸足三里后,90岁时还身轻如燕,一直寿终正寝至101岁,在他后期的多部医学名著中极力推崇艾灸;三国时期著名的医学家华佗也采用艾灸法养生,其寿至90余岁;李时珍、张仲景、扁鹊、皇甫谧、葛洪、陈延之、杨上善、王焘、渎材、高武、杨继洲、巢元方、许淑微、刘完素、王执中、罗天益、朱震亨、汪机灸、龚延贤、吴亦鼎,张介宾、李学川、承淡安、周楣声、田从豁等几十位名医家也纷纷为艾灸著书立说。
历代古书名著对灸疗的论述有:《皇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备急千金药方》、《本草纲目》、《扁鹊心书》、《医学入门》、《外台秘要》、《灸经图》、《杂疗病药方》、《新集备灸经》、《扁鹊心书》、《针灸资生经》、《灸膏盲俞疗法》、《备急灸法》、《扁鹊心书》、《痰火点雪》、《卫生宝鉴》、《世医得效方》、《针灸大成》、《医宗金鉴刺灸心法》、《针灸逢原》、《灸法秘传》、《灸法心传》、《灸法集验》、《采艾编翼》、《灸法篡要》、《艾灸秘史》、《神灸经伦》、《针灸甲乙经》、《针经》、《明堂经》、《明堂图》等。
医学名著中对艾灸的阐述:1、《扁鹊心书》载“保命之法,灼艾第一”2、《扁鹊心书》中说:“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
”3、《扁鹊心书》中说:“依法薰蒸神阙,则荣卫(正气充满保护五脏六腑)调和(身体的气血和阴阳平衡调节),安魂定魄,寒暑不侵,身体开健,其中(即是神阙穴)有神妙也。
凡用此灸,百病顿除,益气延年。
”4、《黄帝内经》云,脐中神阙穴灸,诸病防止长寿也。
艾灸的历史与发展
艾灸的历史与发展引言概述:艾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它起源于中国古代,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演变,如今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的一种疗法。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艾灸的历史与发展。
一、艾灸的起源与发展1.1 中国古代的艾灸疗法中国古代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中首次提及了艾灸疗法。
古代医家通过研究发现,将燃烧的艾叶直接或间接应用于人体特定部位,可以产生疗效,从而逐渐形成了艾灸疗法。
1.2 艾灸的传播与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艾灸疗法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
在古代,艾灸疗法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亚洲其他地区,如日本、韩国等。
而在现代,随着中医的国际化,艾灸疗法也被引入到了欧美等地。
1.3 艾灸疗法的现代化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艾灸疗法也得到了现代化的发展。
现代艾灸疗法不仅可以使用传统的艾绒进行灸疗,还可以借助电磁波、红外线等技术进行灸疗,从而提高疗效和便利性。
二、艾灸的作用与疗效2.1 艾灸的温通作用艾灸疗法通过热力的作用,可以温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从而改善身体的气血循环状况,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2.2 艾灸的祛寒作用艾灸疗法可以通过温热的作用,祛除体内的寒邪,改善寒症状,如寒疼、寒湿等,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2.3 艾灸的调理作用艾灸疗法还可以通过温热的作用,调理人体的脏腑功能,平衡阴阳,从而调整人体的整体健康状态。
三、艾灸的适应症与禁忌症3.1 艾灸的适应症艾灸疗法适用于多种疾病,如风湿病、肩周炎、痛经、失眠等。
通过艾灸可以缓解疼痛、改善血液循环等。
3.2 艾灸的禁忌症尽管艾灸疗法有很多好处,但也有一些禁忌症需要注意。
如怀孕期间、高热状态、皮肤破损等情况下,不宜进行艾灸疗法。
四、艾灸的应用形式4.1 传统艾灸形式传统艾灸形式是指使用艾绒进行灸疗,可以直接或间接燃烧艾叶,然后将艾绒放置在特定穴位上进行疗法。
4.2 现代艾灸形式现代艾灸形式则是指借助科技手段进行灸疗,如电磁波艾灸仪、红外线艾灸仪等。
漫漫华夏五千年,悠悠艾灸文化史
漫漫华夏五千年悠悠中医艾灸史黄帝炎帝时期华夏始祖:轩辕皇帝、炎帝对于我国各方面发展都起到重要作用。
《黄帝内经》载“大风汗出,灸意喜穴”。
夏朝时期我国早在3000年前的夏朝时期就已经能够用热熨的方法来治疗和调理各类疾病。
《灵柩经》载“灸则强食生肉”商朝时期在商朝时期聪慧的中国先民们就开始把热熨和药物相互结合,调理各种慢性虚损,形成防病治病的一种方法---“灸”《灵柩禁服》载“陷下者,脉血结于中,血寒,故宜灸之”周朝时期周朝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最重要时期,春秋战国中医基本理论已经形成。
艾灸也同砭石、针刺、汤药一起成为最重要的防病治病疗法。
《伤寒论》载“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秦汉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医理论的发展时期,第一部中医理论经典《黄帝内经》,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相继问世。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只有灸法而没有针法,表明灸法的应用要比针法早。
《备急灸法》载“能忍一顷之灸,便有再生之理”魏晋时期魏晋时期,鲍姑“百姓用灸”的学术观点及其发明的灸疗史上第一个施灸工具“瓦甑”,极大地丰富了灸疗法;同时,曹操之孙曹翕著《曹氏灸经》;晋代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强调:上工治未病的科学理念,提倡利用灸法预防疾病,保健身体。
《医学入门》载“凡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隋唐时期隋唐时期经济繁荣更促进了中医药学的发展,药王孙思邈著出了针灸学界最早的参考穴位图《明堂图》。
提出了被后人大力推崇的“针、灸、药”三位一体的治疗方法。
王焘所著《外台秘要》中提出“人过三十必须灸以养生”的观点。
《灵柩官能》载“阴阳皆虚,火自当之”宋元时期宋朝政府对医药学非常重视,中医分科由唐朝的四科增加到九科,妇科与儿科在宋朝正式形成。
针灸学进步尤大,窦材著《扁鹊心书》注重灸法,并创造“睡圣散”以减轻艾灸时的痛苦。
王唯一始创针灸同仁,更感性化地认知针灸理论,是中国灸史上心的里程碑。
三九灸的记载
三九灸的记载
三九灸源于传统中医学,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中医疗法。
据古籍
记载,三九灸最早出现在《伤寒杂病论》一书中。
它主要通过刺激特
定的穴位,利用艾草的燃烧产生的热量和草药成分,达到调理人体气血、调和阴阳的目的。
三九灸的方法是在特定穴位上点燃艾条,将直接作用于穴位的热
量传导到人体,刺激相应的经络系统,从而调节气血循环,促进疏通
经脉而达到健康的作用。
三九灸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鼻塞、咳嗽、
肩颈痛、腰膝酸痛等疾病。
在灸疗过程中,人体温感会随着燃烧的艾
草逐渐加强,进一步促进了治疗效果。
三九灸的艾草是由特定的艾叶制成,采用独特的工艺进行加工,
具有一定的温热特性。
这种特性能够通过穴位的热刺激,进入人体经
络系统,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
由于艾叶的特殊成分,在燃烧过程中
会释放出一些草药成分,如挥发性油、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对人体的
健康也有一定的营养保健作用。
三九灸可以通过专业医师的指导进行,医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灸疗。
在进行三九灸之前,需要准备好艾条、灸炉以及其他辅助工具,保证灸疗的安全和效果。
注意,三九灸不适
合孕妇、心脏病患者、高血压患者等特殊人群,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
进行。
总之,三九灸作为传统中医疗法,通过刺激穴位,燃烧艾草产生
的热量和草药成分,调理人体的气血循环,起到健康作用。
但需注意,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艾
4.灯火灸:是用灯心草蘸油点燃,在患病小儿身体上焠烫的方法,江浙一带称为打灯火。《本草纲目》卷六云:“灯火,主治小儿惊风、昏迷、搐搦、窜视诸病,又治头风胀痛。视头额太阳络脉盛处,以灯心蘸麻油点灯焠之良。外痔肿痛者,亦焠之。”该书又引《小儿惊风秘诀》云:“小儿诸惊,仰向后者、灯火焠其囟门、两眉际之上下;眼翻不下者,焠其脐之上下;不省人事者,焠其手足心、心之上下;手拳不开,目往上者,焠其顶心,两手心。撮口出白沫者,焠其口上下,手足心。”这种灸法所用的油,据李时珍云:“凡灯惟胡麻油、苏子油然者,能明目治病。”
9.黄蜡灸:是将黄蜡烤热,用以施灸的方法。最早见于《肘后备急方》卷七,治猘犬(即狂犬)咬伤,“火炙蜡以灌疮中”。《疡医大全》引清初王梦兰《秘方集验》治疗疮疡云:“凡患发背、对口、一切无名肿毒及久近臁疮,先看所患肿处,用生面水调作圈,依肿处大小围之。圈高寸余,实贴皮上,勿令渗泄,圈外密施布帛数重,防火气侵余肉。患者安身勿动,圈内铺极好黄蜡片屑,上以炭火灸至黄蜡溶化。毒浅者,皮上觉热痛不受,灸便止;毒深者,全不觉热痛,再下蜡,随化随添,至圈满,仍前热火灸至蜡沸,初觉痒,后觉痛,久之不可忍,乃去火。以少水微浇滚蜡上,俟冷揭去。蜡近皮者,俱带青黑色,此毒随蜡拔去。浅者,一二灸便内消;深者,三四灸亦脓去肿消立愈。”《医宗金鉴》、《串雅外编》也载此法,而且正式名之为“黄蜡灸”。
7.竹茹灸:是用竹茹作炷以施灸的方法。据《医心方》卷十八引录,此法首见于晋葛洪的著作,云治蛇咬而仓卒没有艾绒时,则“刮竹皮及纸皆可以丸”,用来灸患处,竹皮就是竹茹。又《千金翼方》卷二十四治疗疗肿,“刮竹箭上取茹作炷,灸上二七壮”。
8.麻叶灸:是用大麻的叶和花作炷以施灸的方法。据《串雅外编》卷二记载:“麻叶灸,治瘰疬疮。七月七日采麻花,五月五日采麻叶,捣作炷圆,灸疮上百壮”。这个灸法显然是在《千金要方》艾绒加麻花的基础上发展的。
艾灸发展史
艾灸发展史一、秦汉时期(灸法的形成)先秦两汉时期,针砭、火灸、热熨等均已广泛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为临床实践的总结和提高,以及中医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是我国传统针灸医学形成的重要时期。
出现了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大量著作,以及以张仲景为代表的著名医家。
产生于秦汉之际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首先记载了将艾作为灸疗的主要材料,并作为灸疗的代名词,把灸疗作为一个重要内容进行了系统的介绍。
它首先指出“灸者亦从北方来”(《素问·异法方宜论》),说明灸法的产生与我国北方人居住条件、生活习俗和发病特点有关。
《灵枢·官能》强调“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并产生了“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素问异法方宜论》的辩证施灸的观点,甚至确定了灸法的补泻,如《灵枢背腧》言:“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
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为灭也。
”在《素问骨空论》中记载了久治随年壮而变化,“灸寒热之法,先灸项大椎,以年为壮数,次灸撅骨,以年为壮数”,并用灸来治犬伤病“犬所啮之初灸三壮,即以犬伤病法灸之。
”(《灵枢·背腧》)还指出了艾灸的禁忌证:阴阳俱不足或阴阳俱盛者、阳盛亢热及息积等。
《皇帝内经》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灸法的基础。
灸疗的适应证包括外感、内伤、脏病、寒热病、痈疽、癫狂等。
灸疗的作用具有起陷下、补阴阳、逐寒邪、通经脉、舒气血等多个方面。
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在强调药治的同时,也十分重视灸法。
《伤寒杂病论》被后世誉为“众法之宗,医方之祖”。
《伤寒论》中涉及灸法的有十二条之多,且重点论述了灸法的禁忌和某些疾病的灸治方法。
灸疗宜于三阴经病,或于少阴病初起,禁忌太阳表症、阳实热盛、阴虚发热等症。
主要观点包括:强调三阴宜灸,认为病在三阴经,虚寒病症,阴阳之气衰弱症侯,宜灸,故确立了“病在三阴宜灸,病在三阳宜针”的针灸治疗法则。
二、两晋至唐宋时期(灸法的发展)从两晋至唐宋时期,是我国针灸医学史上灸法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灸法的鼎盛时期。
古医书典籍全面诠释艾灸的各种作用
古医书典籍全面诠释艾灸的各种作用《灵枢·官能》曰:“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医学入门》亦曰:“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艾灸以其独特的功效,历来为医家所推崇,广泛应用于治疗疾病与养生保健,使得它千百年来,得以传承。
根据其功效的特点和主治疾病的不同,艾灸的温效功效可归纳为以下10个方面。
1温通效应通是通畅、通利、通达之意。
灸火可活跃脏腑气机,行气活血。
温热刺激作用于特定的穴位,可治疗各种气血壅滞,气血不畅之病症,由此形成的临床效应称为温通效应。
《灵枢·刺节真邪》云:“火气已通,血脉乃行”;《神灸经纶·说原》云:“灸者,温暖经络,宣通气血,使逆者得顺,滞者得行。
”就是指艾灸的温通效应。
现代研究表明,以艾灸治疗气滞血瘀所致的疼痛性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从中医的角度来理解,就是艾灸的温通效应。
主要用于各种痛症、以肿胀为特点的疾病(如腹胀)及各种气滞所导致的病症(如气滞所致的便秘)等。
2温经效应经指经脉,温经是针对四肢经脉寒凝而言。
寒主收引,寒性凝滞,寒主挛缩,寒主闭塞。
经脉因寒而不畅的病证,多有寒凉、冷颤、疼痛、拘挛、收缩、苍白等症状。
艾灸的温热之性,对于因寒邪外侵或阳虚不能温煦而致的寒滞经脉的种种表现,皆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这种作用可以称为艾灸的温经效应。
朱丹溪曰:“血见热则行,见寒则凝。
”气温则血滑,气寒则血涩,寒则气收。
”《灵枢·刺节真邪》曰:“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
”此“火调”主要是指艾灸的温经效应而言。
温经效应主要用于风寒湿痹,肢端寒凝证,手足冻疮,雷诺病,骨质疏松,四肢抽筋等。
3温润效应润与干、燥、阴虚相对而言。
阴虚则燥,津亏则干。
虽然艾灸性质温热,但运用得当,亦可产生滋阴生津或促进津液布散等作用,这就是艾灸的温润效应。
艾灸的温润效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阴液不足。
人体无阳则阴不生,无阴则阳不长。
艾灸以温热而鼓舞阳气,以促阴生,以滋阴液。
知艾者福,善灸者寿
知艾者福,善灸者寿从“艾”开始健康生活《黄帝内经》云:“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艾灸是中医三大疗法之一古人认为艾灸可以透诸经而治百病《扁鹊心书》有言保命之法,灼艾第一壹艾灸的好处艾灸是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
即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1温经散寒专门解决“冷痛”的问题,人的生命活动有赖于气血,气行血则行,血行得温,所以寒则气收,热则气疾。
艾条或艾绒以其热力通透,温通经络,透达脏腑,起到温经散寒的作用,更能以热引热,引出体内真阳。
2疏通经络身体有痛,痛的原因中医总结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
艾灸有非常好的通经络的作用,能够调和气血,疏通经络。
3调理经期艾能温经脉止痛,尤善调经,中药学上认为艾为治妇科下焦虚寒或寒客胞宫之要药,与香附、当归、白芍等合用,为古方“艾附暖宫丸”。
4扶阳升阳艾为纯阳之物,在督脉上作督灸,是最好的扶阳方法,由于阳气虚弱不固等原因可致上虚下实,气虚下陷《灵枢·经脉》篇云:“陷下则灸之”,故气虚下陷,脏器下垂之症多用灸疗。
因此,灸疗不仅可以起到益气温阳,升阳举陷,安胎固经等作用,对卫阳不固、腠理疏松者,亦有效果。
5延年益寿保命之法,艾灼第一。
正所谓“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艾灸有回阳救逆的作用在古书上就有记载。
气阴两脱急取神阏、关元艾灸以回阳救逆。
阳气虚弱不固,轻者下陷,重者虚脱。
艾叶性属纯阳,火本属阳,两阳相合,可益气温阳,升阳举陷,扶阳固脱。
调节免疫,延年益寿。
艾灸是中医三大疗法之一古人采集艾草贰适宜艾灸的穴位天气转凉,人体内的阳气也是内敛下降的趋势,科学地进行艾灸保健可以达到温通经络,祛除寒湿,补益阳气,调和气血的目的,抵御冬季的寒气。
1肺俞穴:调节呼吸系统肺俞穴是肺气转输、输注之处。
艾灸该穴对改善肺脏功能,消除肺脏功能失常等证候具有一定功效。
名医名著话艾灸
名医名著话艾灸(041600)山西省洪洞县中医医院针灸科蔡晓刚1.名医孙思邈提出:若要安,三里常不干。
2.《医学入门》讲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3.《名医别录》载艾叶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
4.一炷着肤疼痛即止,一次施灸沉疴立除。
5.太医窦材在《扁鹊心书》中云: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弱则人病,真气脱则人亡,保命之法,艾灼第一。
6.《孟子》七年之病,当求三年之艾。
7.《黄帝内经》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8.古语云:家有三年艾,医生不用来。
9.《针灸资生经》说:若要安,丹田(关元)三里莫要干。
10.《小品方》云:夫针须师乃行,其灸凡人便施。
(晋隋时代陈延之)11.《千金要方》中提出:非灸不精,灸足三里,称为长寿穴。
(唐代孙思邈)12.《针灸易学》甚至强调:灸疮必发,去病如把抓。
13.《皇帝内经》记有:大风汗出,灸意喜穴14.宋《备急灸法》:仓促救人者,唯灼艾为第一15.《宋史.太祖本纪》:太宗病,帝往视之,亲为灼艾。
16.《庄子》丘所谓无病而自灸也。
17.《扁鹊心书》中说:人之晚年阳气衰,故手足不能温,下元虚背,动作艰难,盖人有一息气在,则不死,气者阳所生也。
故阳气尽则心死。
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关、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矣。
18.《神灸经纶》云:夫灸取于人,火性热而至速,体柔而刚用,能消阴翳,走而不守,善入脏腑,取艾之辛香做炷,能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治百病,效如反掌。
19.《本草从新》云:艾叶苦辛,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治百病。
20.唐代王焘指出:是以御风邪以汤药、针灸、蒸熨,随用一法皆能愈疾,至于火艾,特有奇能。
21.李时珍之父李言闻的《蕲艾传》称赞艾叶产于山阴,采于端午,治病灸疾,功非小补。
22.《养生一言草》记载:灸治确为养生诀,年逾四十灸三里。
施灸不为寒暑限,疲劳施灸为上策。
小儿患病应施灸,胜似服药有神效。
艾灸历代医家经典名句!
艾灸历代医家经典名句!展开全文艾灸疗法是祖国医学宝库中一颗灿烂夺目的明珠。
“一针二灸三用药”,在传统医学中艾灸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如今针灸疗法已在世界各地普及运用,而艾灸疗法已成为世界医学中一门辉煌的组成部分。
艾灸疗法能健身、防病、治病,在中国已有数千年历史。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开始广泛使用艾灸法,现代艾灸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和追崇,让我们一起来鉴赏和学习历代医学家们对艾灸的经典总结吧。
欢迎灸友文末补充。
1.《小品方》云:“夫针须师乃行,其灸凡人便施。
”(晋隋时代陈延之)2.《医学入门》讲“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明代李梴公元1757 年)3.《孟子》“七年之病,当求三年之艾。
”4.古语云:“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
”5.《名医别录》载“艾叶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
”(古籍)6《黄帝内经》“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7.宋代太医窦材在《扁鹊心书》中云:“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弱则人病,真气脱则人亡,保命之法,艾灼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
”8.《本草从新》云:“艾叶苦辛,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治百病。
”(清-吴仪洛)9.《神灸经纶》云:“夫灸取于人,火性热而至速,体柔而刚用,能消阴翳,走而不守,善入脏腑,取艾之辛香做炷,能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治百病,效如反掌。
”(清-吴亦鼎)10.《红炉点雪—痰火灸法》上云:“寒病得火而散者,犹烈日消冰;热病得火而解者,犹暑极反凉;虚病得火而壮者,犹火逐水而气升;实病得火而解者,犹火能消物;痰病得火而解者,以热则气行,津液流通故也。
所以灸法不虚人也,灸法以一灼谓一壮,以壮人为法也。
若年深痼疾,非药力所能除,必借火力以攻拔之,谚云:火有拔山之力,岂虚语哉,若病欲除其根,则一灸胜于药力多矣。
”(明朝—龚居中)11.《扁鹊心书》中说:“人之晚年阳气衰,故手足不能温,下元虚背,动作艰难,盖人有一息气在,则不死,气者阳所生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艾灸的古典医书记载
⏹艾灸是一种自古相传的中医疗法,在医
学典籍出自《医学入门》里的“药之不
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和《黄帝内
经》里有“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的说法。
⏹《扁鹊心书》云:“人于无病时常灸,虽
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
《扁鹊心书》记载:“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
’’
《扁鹊心书·须识扶阳》说:"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也。
"
《素问·异法方宜论篇》载:“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
《名医别录》载:"艾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
"
《医说·针灸》说:“若要安,三里莫要干。
” 《孟子》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