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的学理内核:书画同源
漫谈“书画同源”
T
书画最早的雏形。 仓颉根据天地 之 自然物 象 , 建创 了文 字。“ 由于没有什 么能够 传达 人的意 思, 以有 ‘ ; 所 书’ 没有什么可以见其形状 , 所以
有 ‘ ’ ”“ 画 。 那个时候 ‘ ’ ‘ ’ 书 和 画 同为一 体, 没有什么区别。 显 然, ” 张彦远是依典传之说来 推 断书画 建创之 初的状态的。 其神 化的色彩,
赵松雪、 有若沈石 田、 有若文衡 山、 有若董思 白。 其书其画类能运用一心, 贯穿道理, 书中
砖
豫、 鲁两地 考察 , 有幸 于鲁南莒 县博 物 馆拜观
了属于大汶 口文化的长 形陶缸 。 其上所刻之似
仅仅止于其 “ 原初” 之说了。
夫书画本 出一源, 盖画即六书之一, 所谓 象形者是也。( 何 良 ( 明・ 俊 ( 四友斋画论 )
霪
铭
袭易
传乎金册。 庖牺 氏发于荥河中, 典籍图画萌矣。 轩辕氏得于温洛中, 史皇仓颉状焉 。 奎有芒角, 下主辞 章 ; 有四 目, 观垂 象 。因俪鸟龟 之 颉 仰
河出现 , 背负 “ 河图” 又有神龟从洛水 出现, , 背
负“ 洛书” 庖牺 氏 ( 氏) , 伏羲 依此 ( 河图洛书)
创 制八 卦, 著成 周易》。 而八卦之卦 象, 即是
胚 圣 嘲 冬 玺
舌
挥
争
^ 卜
耋
扬
喹
瘩 一
李中原 , 字械一 , 号三真堂主人。
祖 籍 湖 北 公 安 , 15 9 9年 9月 出 生 于 湖 南 澧 县 。 曾 任 中 国 人 民 解 放 军 国
防 科技 大学 美 育室 主任 ,湖 南省 高 教 学会 书法 教育 专 业委 员会 副主 席 兼秘书 长 ,中国书 法杂志 社副社 长、 副主 编 。现 为 深圳 大学 书法 艺术 研 究 所所 长、 教授 、研 究生 导 师, 中 国 书法家 协 会学 术 委员 会委 员。 出 版有 《 隶学概论 、 中国书法史》 《 《 、青 少年 书 法入 门—— 楷书 新编 》 书 、Ⅸ 用汉 字字 辨 》 李 中原 黄金 分 割 习 、Ⅸ 字丛帖》等。 李中原 行草 陈忱 《 九歌》录 四 5 x12 6 m 0 1.c 纸本 2 0 年 00 释文 : 江南半壁 已崩裂 , 处小朝 廷尚求活。 钱塘不至三 日潮, 仙霞岭上烽 烟撤 。 抛戈解甲谁 适谋 , 南人颈 试北人铁 。 清笞 白 骨 没野蒿, 猿笼鸟何所 逃。 槛 江头野老何 所依, 羊裘 五月坐渔矶。风波险绝终不顾 , 长镌记命恒苦饥 。 掉头岂复念妻 子, 怀沙哀郢知者稀。 长安奕棋多反复, 有足那肯加帝 复 ( ) 我今潦倒垂半百, 腹 。 相逢 扰为披 肝膈。寒风刮天雪一丈 ,
“书画同源”对中国画用笔的影响
10“书画同源”对中国画用笔的影响□李宝林艺林漫笔作为中国传统书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观点,书画同源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指中国文字与绘画在起源上有相通之处;汉字起源之初的象形特点本身就具有绘画性。
在初期的象形字中,古人用线条把物体的外形图案化,每一个字就是一幅画。
二是指书法与绘画在表现形式,尤其是在笔墨运用上具有共同的规律性及审美标准。
经过上千年的发展,书法和绘画互相影响、交相辉映,构成极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书与画在用笔上有着惊人的一致性,其中主要表现在对骨法用笔和笔精墨妙的推崇上。
书法成为优雅抽象的艺术,与文字的象形特点是分不开的。
文字起源之初,往往以线条概括物体之外形,并慢慢从具象到抽象,内容越来越丰富,其后经过不断的演变,书法成为主要研究线条美的一门艺术,而绘画则既重视线条的美感,又重视笔墨的精妙。
线条是中国画的基础,故学画者必先学书。
作画而不通书道,则其画无笔;作书而不通画理,则其书无韵。
在中国画中,线条的作用远远超过了西方绘画对线条塑造形体的要求。
中国画讲究笔墨的书写性,有疾有徐,有轻有重,有气有势,有韵律有节奏,笔下千变万化,却追求“无一笔无来历”的境界。
因此,画家在作画时,常称之为“写画”而不说《墨竹图》元·柯九思 132.8cm×58.5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11“画画”。
明代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一书中从两个方面分析了“书画同源”:一方面在用笔的技巧上,例如画竹,干如篆,枝如草,叶如真,节如隶,郭熙、唐棣画的树、文同画的竹、温日观画的葡萄,都是由草书中得来的;另一方面在书法所体现的审美理想,如龙跳虎卧、戏海游天、霞收月上等境界,更是书画相通的。
这些论述主要强调了绘画用笔与书法用笔的相通之处,并以此说明文人画家和书法家需具备广博的修养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
对书画同源的强调,有赖于宋代文人画的兴起。
书画同源在现代国画教学中的应用
书画同源在现代国画教学中的应用书画同源,这一古老的艺术理念在现代国画教学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书画同源”的含义。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的书法和绘画在起源上有着密切的关联。
早期的象形文字,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图画性,是对自然万物形态的概括和提炼。
随着时间的推移,书法和绘画逐渐发展成为两种独立的艺术形式,但它们在表现手法、审美追求、文化内涵等方面依然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现代国画教学中,强调书画同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线条运用能力。
书法中的线条,或刚劲有力,或婉转流畅,蕴含着丰富的节奏和韵律。
将书法的线条技巧引入国画教学,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国画中线条的表现力。
比如在画竹子时,通过借鉴书法中中锋用笔的方法,可以使竹子的枝干挺拔有力;而在表现竹叶时,运用侧锋和飞白,则能展现出竹叶的轻盈和灵动。
书画同源还体现在笔墨的运用上。
国画中的笔墨不仅是一种表现工具,更是一种情感和精神的载体。
书法中的墨法,如浓、淡、干、湿、焦,同样适用于国画创作。
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不同墨法所产生的效果,并引导他们根据画面的需要灵活运用,能够大大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比如,用浓墨来突出主体,淡墨来营造背景氛围,使画面富有层次和变化。
再者,书画同源对于学生理解国画的构图和布局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书法作品在篇章布局上讲究疏密得当、错落有致,这种布局观念在国画中同样重要。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借鉴书法的布局之法,使画面中的景物安排合理,主次分明,避免出现平均分布或杂乱无章的情况。
此外,书画同源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书法和绘画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哲学思想和价值取向。
通过在国画教学中强调书画同源,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那么,在现代国画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应用书画同源这一理念呢?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重引导学生对书法和绘画进行对比学习。
书画同源解释
书画同源解释引言书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被视为高雅艺术。
它们在形式和技法上有很多共同之处,因此常被称为“书画同源”。
本文将从历史、技法和审美角度解释书画同源的含义,并探讨其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历史背景中国书法起源于古代文字的刻写与书写,而绘画则起源于图案的绘制与装饰。
两者起初并没有明确分离,而是相互交融发展。
早期的文字刻写往往具有一定的艺术性,而图案绘制也常常伴随着文字的出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字刻写逐渐演变为独立的艺术形式——书法,而图案绘制则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绘画。
技法共通尽管书法和绘画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但它们在技法上有许多共通之处。
首先是笔墨纸砚四宝的使用。
无论是书法还是绘画都需要用到毛笔、墨汁、宣纸和砚台。
其次是笔法的运用。
书法和绘画都强调笔触的变化和力度的掌握,以达到表现形象和意境的目的。
再次是构图和布局。
书法与绘画都需要考虑到整体的布局和平衡,追求美感与和谐。
最后是色彩运用。
尽管传统书法以黑白为主,但在一些书画作品中也会使用色彩来增加艺术效果。
审美共鉴书法和绘画在审美上也有许多共同之处。
首先是注重意境与情感表达。
无论是书法还是绘画,都追求通过艺术手法表达作者内心的情感与思想,并引发观者共鸣。
其次是追求自然与写实。
无论是山水画还是楷书,都注重对自然景物或文字形态的真实再现,并力求捕捉事物本质上的美感。
再次是强调笔墨意趣的独特性。
传统中国书画追求“气韵生动”,即通过笔墨技法展示出作品独特而生动的艺术风格。
中国文化重要性书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首先是它们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的培养。
中国书法和绘画作为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使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
其次是它们对审美教育和人格修养的促进。
学习书法和绘画可以培养人们对美的感受力和审美能力,提高个人修养和情商水平。
再次是它们对传统价值观念的传承与弘扬。
书画同源论的渊源及其影响
书画同源论的渊源及其影响书画同源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它认为书法和绘画有着共同的来源和精神根基。
在中国古代,书法和绘画一直被视为艺术的两个重要门类,不仅在审美上相互融合,而且在技法和创作理念上也有相似之处。
本文将探讨书画同源论的渊源,并分析其对中国艺术发展和审美观念的深远影响。
书画同源的观念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国画理论。
古代文人艺术家通常会同时涉猎书法和绘画,他们认为书法和绘画都是艺术的表现形式,都可以通过笔墨表达情感和内涵。
这种一体化的观念源于对“墨”的理解。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墨被视为一种含墨之物,即包括了硯、砚、纸、毛笔等工具,这种墨在书法和绘画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因此,书画同源的观念在古代中国被广泛接受,形成了一种统一的艺术观念。
书法和绘画的共同源头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书写系统。
古代中国的文字是汉字,汉字起源于象形文字,而绘画也可以被视为一种图像性的象形表达方式。
在古代,书法和绘画都是为了表达思想和情感而存在的,都是通过线条和构图来传达信息。
因此,书法和绘画在创作方式和表现手法上有着相似之处。
古代文人常常将书法作为绘画的基础,通过书法的修炼来提高绘画的技巧和表现力。
在中国文化中,字与图的关系被视为一种表面和深意的统一。
书画同源论对中国艺术发展和审美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书画同源的观念促进了书法和绘画之间的交流和借鉴。
古代艺术家常常将两者结合在一起,探索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共通之处。
这种交流和融合促进了艺术的发展和创新,为后来的艺术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其次,书画同源论也对中国审美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艺术被视为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追求的是一种内在和谐的美。
书画同源的观念强调了艺术的内在境界和情感表达,强调艺术家的修养和创作态度。
这种审美观念影响着整个中国的艺术创作和鉴赏,使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保持着独特的风格和价值观。
最后,书画同源论还对中国文化的传统美学产生了影响。
简述怎样理解书画同源
简述怎样理解书画同源
书画同源是指中国古代书法和绘画源自同一艺术源头,有着相互关联和交融的紧密联系。
在古代,书法和绘画不是孤立的两个艺术门类,而是彼此渗透和相互影响的。
书法和绘画在艺术表现上都遵循“勾、点、填、撤”的基本规律,即先勾勒轮廓、再点缀细节、填充颜色、最后擦拭出留白的效果等。
而书法中讲究的笔墨、线条、结构和美感,也同时适用于绘画中的笔画、构图、色彩和意境等方面。
另外,书法和绘画都是需要表达作品主题和情感的艺术形式,同样要求把握艺术技法之余,还要注重灵感和创意的发挥。
在这方面,书法和绘画又有着相似的表现手法和艺术方法。
从这些方面看,书画同源也让我们认识到,书法和绘画艺术之间不仅仅是技法上的衔接,也是思想、文化、价值等多种要素的交融、融合和共生。
书画同源的观念,有益于我们全面理解、全方位地认识和欣赏这两种传统艺术,进而更好地发扬中华文化和进行艺术创作。
中国书画为什么有“书画同源”一说
中国书画为什么有“书画同源”一说书画同源,这是古人传下来的,是因为两者的产生和发展,可谓是相辅相成,这也是中华独有的艺术表现形式。
无论是文字还是图画,都是人类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正因为开始的简单图案,所以衍生出了文字,更形成了汉字,在全世界那么多文字了,中国的汉字是最生动的象形文字,可以说每一个字都可以追溯到一定的形象,当然如今的字体越来越简单,有些字已经比之前的繁体字,或者篆书之类的文字简单太多了,渐渐的跟图案没有了更多的联系,但这不影响字与画的关系。
而中国画跟书法直接的关系,就一直都没有断过,一幅画如果没有配上字,那是不完整的,算不算是一副完整的作品。
无论是中国的书法,还是中国画,都是在追求一种艺术的美,更能让这种美上升到一种境界,所谓的书画同源,这个源,正是这一切的相同性,都是用笔墨来表达一种艺术的美,不只是相同,而且还相通,在神髓和意境之间都有同源之理。
中国写意画,创作者说这画是写,而不是画,也正是因为国画运用笔墨跟书法有着同源之理。
在追求神韵的同时,有些时候可以放弃一些形貌,更是一种其他艺术形式所难以比拟的,写意画往往被人所欣赏不是因为她有多像,而是那种神韵,那种笔墨的表达,让人无法抗拒,是一种另类的美,如果一幅写意国画没有神韵,那就无法称之为画。
这跟书法艺术创作也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书法讲究的是结构、笔画和章法,这些也就是跟国画中的神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书法跟国画都有非常多的相似之处,追求的就是神髓、神韵。
在古时候,写意画才是真正的画,而工笔画却被一些画家所不齿,因为他们觉得这些画没有太多艺术含量,依样画葫芦,很多人都可以做到,而写意的画讲究的就是神韵,这并不是谁都能做到的,还有一点就是专门的工笔画画家,他们的书法水平不高,这让他们无法在作品上落款,因为他们觉得字如果配不上画,那就不能写上去了。
而在中国历史上很多知名的画家,都是优秀的书法家,这也是书画同源的最好佐证了,国画又叫文人话,当时很多书法家在写完一篇文章,或者是诗词的时候,对于空白的一些布局,就会画上一些,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文人画,如苏轼、唐寅、吴昌硕等人都是如此。
书画同源的概念辨析与其当代意义
书画同源的概念辨析与其当代意义1. 书画同源的概念探析书画同源概念指的是书画艺术彼此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在形式、内容和表达方式上的相似性。
书画是中国古代艺术的两大基本形式,它们的艺术思想和表现手法都是相互联系的,书画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从技术上讲,书画艺术实质上是一种融合,它以书法为基础,以绘画为辅助,将书法和绘画的技法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从内容上来看,书画同源的概念是指书画艺术当中的内容是相互联系的,它们的内容可以是同一个主题,也可以是相互补充的内容。
书画艺术的内容可以是自然、人物、建筑物等,也可以是文字、图像等。
书画艺术的内容也可以是纯粹的艺术表现,也可以是有意义的艺术表现。
当代书画同源的意义是指将书画艺术的技法和内容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从而提高书画艺术的艺术表现力。
当代书画艺术的内容更加多元化,可以表现出更丰富的艺术意象。
此外,当代书画艺术也可以用来传达社会性和文化性的信息,以及个人的思想和情感。
2. 书画同源的历史实践中国传统文化一直以书画同源为核心,从古至今,无论是书法还是绘画,都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书法家们将书写技巧和绘画技巧结合在一起,以达到更加完美的效果。
他们将书写和绘画结合在一起,以达到更加完美的效果,这也是书画同源的历史实践。
此外,书画同源的历史实践也可以追溯到唐代,当时的书法家们将书法和绘画结合在一起,以达到更加完美的效果。
他们将书法和绘画结合在一起,以达到更加完美的效果,这也是书画同源的历史实践。
此外,明清时期,书法家们也将书法和绘画结合在一起,以达到更加完美的效果。
他们将书法和绘画结合在一起,以达到更加完美的效果,这也是书画同源的历史实践。
总之,书画同源的历史实践可以追溯到古代,唐代和明清时期,书法家们将书法和绘画结合在一起,以达到更加完美的效果,这也是书画同源的历史实践。
3. 书画同源的当代意义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书画同源的概念也发生了变化。
“书画同源”与“以书入画”
“书画同源”与“以书入画”中国书画,自古以来被誉为“丹青妙手,华夏魂宝”。
其中,书画同源和以书入画更是体现了书法与绘画之间的密切关系。
本文将从这两个概念入手,深入分析它们在中国传统艺术中的重要地位。
书画同源,意指书法与绘画源于同一个源头。
在遥远的古代,文字刚刚诞生之际,就已蕴含了后世书法与绘画的萌芽。
随着时间的推移,书法与绘画各自发展,但在审美意趣、表现手法等方面始终有着千丝万缕的。
书画同源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文字的起源时期。
早期汉字作为象形文字,本身就是一幅幅生动的图画。
通过线条与结构的巧妙组合,传递着丰富的信息。
从甲骨文、金文到篆书,汉字的形态逐渐规范化,但也保留了绘画的笔意和韵味。
与此同时,中国绘画也在不断追求着“写意”与“传神”。
在诸多古代画作中,我们可以看到画家将书法技巧融入绘画创作中,如以书法的笔法描绘山水、花鸟,使画作充满了生动的气韵和蓬勃的力量。
正是这种书画交融,使得中国书画艺术绽放出独特的魅力。
以书入画,即将书法的笔意和韵味融入到绘画创作中。
这既是一种创作方法,也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在具体实践中,画家往往借鉴书法中的笔法、结构和章法,将其融入到绘画中,以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以书入画的创作方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用笔,画家借鉴书法中的笔法,如提、按、顿、挫等,使绘画线条更加富有变化和生命力;其次是结构,画家在绘画中借鉴书法的结体和章法,注重虚实、疏密、轻重等元素的组合,使得画面更具韵律感和节奏感;最后是意境,画家通过以书入画的方式,将书法的神韵融入画中,从而传递出更加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以元代画家赵孟頫为例,他的书画作品都极富韵味。
在画作中,他运用了大量的书法技巧,如以书法的笔法描绘山石、树木等自然元素,使得画面充满了动感和生命力。
同时,他的书法作品也深受画意的影响,表现出强烈的写意性和抒情性。
书画同源与以书入画是中国书画艺术的两大基石。
从历史背景来看,书法与绘画的起源和发展密切相关,两者在审美和表现手法上有着高度的相似性。
试论书画同源
试论书画同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书画同源”是一个深入人心的观点。
这一理念不仅反映了中国书画艺术在发展过程中的紧密联系,更揭示了其在审美追求、表现手法和文化内涵等方面的相通之处。
从起源上看,远古时期的人类在记录和表达思想时,最初的手段往往是简单的图形刻画。
这些图形既可以被视为最早的绘画雏形,也可以说是文字的萌芽。
比如,在岩石上刻画的狩猎场景、祭祀活动等,用简单的线条和图案传递着信息。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图形逐渐变得规范和简化,一部分演变成了具有特定意义和读音的文字,而另一部分则在审美追求的推动下,发展成为更具艺术性的绘画。
在表现手法上,书画同源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书法中的线条,如同绘画中的线条一样,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书法线条的粗细、长短、曲直、润燥等变化,能够传达出书法家的情感、气质和审美情趣。
同样,绘画中的线条也起着勾勒轮廓、塑造形象、表达质感和营造氛围的重要作用。
例如,中国传统山水画中,山峦的轮廓、树木的枝干、水流的走势,都通过线条得以表现,这些线条或刚劲有力,或轻柔飘逸,赋予了画面独特的韵味。
再看笔墨的运用。
书法中的墨色有浓淡干湿之分,通过不同的墨色变化,可以展现出字体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在绘画中,墨色的运用更是丰富多彩。
画家通过墨的浓淡干湿来表现物体的阴阳向背、远近疏密,营造出画面的空间感和节奏感。
无论是书法还是绘画,笔墨的运用都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更是艺术家表达内心感受和审美追求的重要手段。
从审美追求来看,书画都注重意境的营造。
书法作品中的每个字、每行字的布局和排列,都要考虑整体的和谐与美感,追求一种气韵生动的境界。
绘画同样如此,一幅好的画作不仅仅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描绘,更要通过画面传达出一种深远的意境和情感。
比如,一幅山水花鸟画,不仅仅是展现了山水花鸟的形态,更是要让观者感受到画家对自然的赞美、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宁静高远境界的向往。
在文化内涵方面,书画同源更是有着深刻的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人文精神等,都渗透在书画作品之中。
浅淡“书画同源”
浅淡“书画同源”中国书画,作为独特的艺术形式,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书画同源”这一古老的观念,恰如其分地概括了中国书画的密切关系。
本文将深入探讨“书画同源”这一理念的内涵、发展及其深远影响。
一、起源与内涵“书画同源”这一观念源于中国古代,它认为文字与绘画源于同一个本源。
在中国古代文明中,文字的创造被认为是神圣而伟大的事情。
甲骨文、金文以及随后的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等,不仅仅是记录语言的工具,更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这些文字不仅具有传达信息的功能,而且每一个字都蕴含着丰富的意象和韵味。
在“书画同源”的观念中,书法和绘画被认为是相辅相成的。
书法的笔墨技巧和韵味,以及绘画中的构图、线条和色彩,彼此之间有着微妙的联系。
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其线条的流转、墨色的浓淡、结构的布局,都可以给观者带来美的享受。
同样,在绘画中,无论是山水、花鸟还是人物,其线条的勾勒、色彩的搭配和构图的安排,都与书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二、发展与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书画同源”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许多杰出的书法家同时也是画家,他们的作品既具有书法的独特韵味,又展示了绘画的艺术魅力。
同样,很多画家在创作中借鉴了书法的技巧,使得作品更具深度和内涵。
书法和绘画在技法上的融合,极大地丰富了两者艺术表现力。
书法家开始注重笔墨的运用和构图的安排,使得作品不仅有字义的表达,还有画面的呈现。
画家则从书法的笔墨中汲取灵感,使得画面更具流动性和气韵。
在这个过程中,“文人画”逐渐兴起。
文人画是一种强调文学修养和艺术内涵的绘画形式。
它主张以书入画,追求笔墨的趣味和意境的表达。
文人画的代表人物如苏轼、米芾、文征明等,都是书法和绘画兼修的大师。
他们的作品不仅展示了高超的技艺,更是对“书画同源”这一观念的最好诠释。
三、影响与价值“书画同源”的观念对中国书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促使书法和绘画在技法上的相互借鉴与融合,还促使艺术家们更加注重作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品位。
书画同源名词解释
书画同源名词解释释义:“书画同源”指中国书法和绘画是相通的,但是他们又不同。
在中国绘画里有着众多的技巧与方法,而这些技巧与方法都来自于书法的笔法、笔意等。
当代书法家张秉钊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曾指出,书画同源是对中国古代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并非重复前人。
他说,书画同源是中国书画史上一个重要现象,是历代书法家的一种创造,也是中国画家的一种创造。
但是书画同源还是很有讲究的,如果只是简单地将两者联系起来,那就是过去常说的“画虎不成反类犬”了。
例如李白,他的诗很好,但却被后世讥为“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其实诗中本没有杀气,“十步杀一人”是夸张说法,但却被后人误解为“剑法高明,身怀绝技”,又不加以分析,便认为李白“好剑”,且怀有侠义之心。
如此“失真”岂能不冤枉?李白是诗仙,其诗潇洒飘逸、豪放俊爽,气势磅礴,想象丰富。
而后人又附会李白“好剑”,误以为其性格轻佻,胸无城府。
更有甚者,又有人从张旭、怀素的狂草中,捕捉到剑舞的影子,竟以为张旭、怀素是诗人兼剑客,可见得这种随意解释是多么荒唐可笑!这种轻率理解作品本意的情况,在书画艺术领域内屡见不鲜。
中国书画艺术源远流长,各具特色。
大凡书法家皆善丹青,元代赵孟頫云:“书画之妙,当以神会,不可以目视。
”明代项穆亦云:“书者,如也;画者,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由此可知,书画同源是艺术作品共同的特点。
书画同源不仅体现在画面效果上,更表现在文字内容上。
古代绘画家的题跋和诗文往往比书法家的落款更有价值。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中国画就是“书法”,没有书法功底作保证,绘画的形式美是无法得到保障的。
中国画之所以具有独特的魅力,就在于它集中地体现了中国汉字独有的线条造型和优美的结构。
因此,书法是中国画的基础。
张大千用心灵感受自然,将“心源”与“心意”融入绘画。
所谓“心源”就是“心灵”,“心意”就是“意境”。
为了突破古人的樊篱,开创自己的风格,张大千在传统绘画技法的基础上融合西方绘画技巧,创造了富有鲜明个性的泼墨泼彩技法,给世人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视觉享受。
书画同源
书画同源中国传统书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观点。
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第一次从理论上阐述了书画同源的问题。
苏东坡提出“书画本一律”,即书法和绘画虽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但二者同质异体。
宗白华在《论中西画法的渊源与基础》中写道:“中国画以书法为骨干,以诗境为灵魂,诗、书、画同属于一境层。
”从书画共性的角度深刻阐明了中国书画互相衬映互为显彰的特性。
书画同源包括两方面的涵义:一是指中国文字与绘画在起源上有相通之处;二是指书法与绘画在表现形式方面,尤其是在笔墨运用上具有共同的规律性。
①书画同“起”源图画与文字作为先祖们记事的工具,拥有相同的起源;而分别以图画和文字为基础而产生的中国绘画与书法艺术必也应有相同的起源。
对此,早在唐代,张彦远在其《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中也为我们做出了精辟的概括:“颉有四目,仰观垂象。
因偭鸟龟之迹,遂定书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栗;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
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始而犹略。
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
”这一段是讲黄帝时史官仓颜造字的故事。
仓颉生有四只眼睛,经常抬头观察天上的气象星辰变化。
根据乌龟背上的纹路,确定了文字的形状。
造字成功后,天地造化再不能隐藏其奥妙,所以白日竟然下粟如雨;鬼怪精灵们不能在隐遁他们的形迹,所以晚上听到鬼哭魂嚎。
(为什么下粟如雨呢?因为仓颉造成了文字,可用来传达心意、记载事情,自然值得庆贺。
但鬼为什么要哭呢?有人说,因为有了文字,民智日开,争夺杀戮由此而生,天下从此永无太平日子,连鬼也不得安宁,所以鬼要哭了。
)②书画同“形”源书法的用笔是中国画造型的语言,离开了书法的用笔,就很难言中国画,从而,中国画本身带上了强烈的书法趣味,国画的线条、墨韵,处处都透露着抽象之美,流露出其独立的审美价值。
唐代张彦远在其《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中说:“书之体势,一笔而成,气脉通连,隔行不断,维王子敬明其深旨。
故行首之字,往往既其前行,世上谓之一笔书。
书画“同源”
浅谈书画“同源”摘要“书画同源”道明了中国绘画和中国书法关系密切。
本文从书画在思想上、用笔用墨的技法上以及对创作者的要求上同源来论证书画的关系。
以期读者深入的了解中国画与书法的关系,同时了解中国画从宋代开始由画院画走向文人画道路的原因以及中国画家“弃实求意”这一艺术追求的根源。
关键词书画同源;书画的关系;笔墨;文人画一、书画同源的提出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首次提出“书画同体、用笔同法”的观点。
张彦远认为在源头上“书画同体而未分”,在张彦远看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画。
”道出了书法与绘画两类艺术在源头上的差异,两者源同,流不同。
在论及顾陆张吴用笔时,张彦远将书法与绘画融为一体,认为陆探微的一笔画直接发微于王子敬的一笔书。
通过分析陆探微的用笔特点、联系张僧繇与卫夫人“笔阵图”的关系,更进一步证实“书画用笔同矣”。
这是后世“直以书法演画法”打下基础。
宋元之后的绘画中书法的成份更重要,诗、书、画、印结合成为文人画的基本特点。
二、书画在哲学思想上同源老子的道家哲学认为“道”是万物之始,是世界的本源。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对世界本源的概括直接影响到后世对艺术的认识。
东汉蔡邕提出过“一笔画”,晋代王羲之也有过相关的论述,清代石涛畅论“一笔画”。
老子的“道”以“有”和“无”的统一,“虚”与“实”两种形态出现,他说:“无,名天下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中国画讲究布白,“计白当黑”、“挂一二漏万”将人们的视野从有限的画面空间中引向更为广阔的天地。
画国画讲“实处容易虚处难”,“实”代表能看的到的事物,“无“代表看不到的云、气等。
同样书法讲究字体的布白,章法上的布白。
这些基本理论的思想源泉可以归结到老子的哲学思想。
老子在色彩观念上重视“玄”色即“黑”色他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第12章中说:“五色令人目盲”可见老子对绘画黑色的钟爱。
“玄”与“素”,“质”与“朴”成为中国画实践与绘画理论的核心。
书画同源同法的历史建构和审美价值
综上所述,从赵孟頫题画诗的英译中可以看出,书画在艺术形式、创作方法和 思想感情等方面都存在着密切的。这种充分证明了书画的“同源”、“同法” 和“同心”。这些特点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需要我们倍加珍惜和传承。在当 今社会,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我们更应该加强对中国书画的研究和 推广力度,让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欣赏。
此外,赵孟頫的题画诗还体现了书画的“同心”性。在他的作品中,赵孟頫表 现出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他的诗歌和绘画作品都充满了浓郁 的人文情怀,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和对生命、自然的敬畏与热爱。这种 人文情怀在书法和绘画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许多书画家都通过自己的作品 表达了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和思考。这表明书画在思想感情和表达方式上也 有着共同之处,充分证明了书画同心的观点。
现代认识:
进入现代,学术界和社会大众对于中国书画同源的观念仍存在一定争议。然而, 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认可并强调这一观念。
近期的研究成果显示,书画同源不仅表现在表现形式上的相似,更体现在艺术 精神上的相通。中国书画追求的意境和气韵,是书画家们对于自然与生活的独 特理解和感悟。书与画,如同镜子的两面,相互映照,共同传达着中华民族独 特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精神。
“书画同源”和“诗画一律”不仅揭示了书法、绘画和诗歌之间的密切,也为 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艺术视角。这三种艺术形式相互影响,相互启发,为我 们展现了艺术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它们也提醒我们,艺术是相通的,不同的艺 术形式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对于艺术家来说,应大胆创新,充分融合不 同的艺术形式,以创造出更加丰富、更加感人的艺术作品。
四、审美价值——中国书画在当代社会中的审美意义、价值体系和文化功能
试论书画同源
试论书画同源书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同源,互相交融。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书画同源的原因和表现。
一、同源的历史渊源书画同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墨客”时代。
在墨家文化中,墨子提倡“道不相殊,术不相尚”,主张思辨思想和工匠技巧的融合,将书法和绘画视为一体,认为“书、画等术,先于章句,墨犹文字之本”。
从古代墨家文化来看,书画同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一种精神和思想内涵。
此外,书画同源还表现于中国传统美学和文化观念之中。
正如明代文学家王国维所说,“画者若笔意,书者若墨韵”,表现了书画之间的内在联系。
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笔墨艺术与文学艺术密切相关,书法、绘画、诗词、曲艺等元素之间相互交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最为独特的艺术之一。
二、同源的艺术手法书法和绘画都是通过用笔描画来表达作品,而书画同源的最大体现就在于它们的艺术手法。
无论是书法还是绘画,都具有线条、笔触、风格和形态等方面相似之处。
书法和绘画共同关注的是线条的表现,线条对于画面的构成和形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书法中,线条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字体的艺术效果。
在绘画中,线条则会影响到画面的草草尽,以及作品的整体结构。
同时,书画同源的手法还表现在其笔触的运用上。
笔触是表现作品意境和审美情趣的直接手段之一。
无论是书法还是绘画,笔触的运用都对作品有着直接影响。
书法的笔触要求稳健、明快,隐含着文字表意的意蕴。
绘画的笔触可以丰富作品的质感和情绪色彩,表现艺术家的个性和灵感。
此外,书画同源还表现在风格上。
中国画风格各异,有写实主义、象征主义、意境主义等风格,而在这些风格之中,都有着书法的影子。
笔画的力度、节奏、抑扬顿挫等都与书法相关,表现了不同风格间的联系和共通性。
三、同源的艺术表现书画同源的表现方式还体现在了经典作品和大师手笔之中。
举例而言,中国古代有许多著名的书画大师,他们不仅在书法或绘画领域创造出了许多经典之作,而且在不同艺术领域之间交叉融合,创造了更加完美的艺术品。
书画同源
书画同源“书画同源”是中国书画家的独得之秘,它的内涵幽远深邃,它使中国的书法和绘画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中国之睿智运于虚,外国之聪明寄于实”(左宗棠语)。
证之书画,斯称至言。
我国古代有许多书画家,都承认“书画同源”之说。
最早发现这个道理的是谁?是元代大画家兼书法家赵孟頫。
他在一幅流传至直的名画上题诗道:“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
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
”在这里,赵孟頫强调的是:中国绘画应以“写”代“描”,以书法的笔法画画。
中国的书画不同于西洋各国。
而中国传统的绘画和书法,却有很多相同之处,甚至于写中国字和画中国画,在用笔的方法上,简直如出一辙。
中国人写字与绘画的“文房四宝”完全一样,文人又常在舞文弄墨之余作画,自然把书法的用笔带入画中。
对书画同源的“源”字,除最初的起源一解外,还指书法与绘画在表现形式方面,尤其是在笔墨运用上具有共同的规律性。
书法的用笔是中国画造型的语言,离开了书法的用笔,就很难言中国画,从而,中国画本身带上了强烈的书法趣味,国画的线条、墨韵,处处都透露着抽象之美,流露出其独立的审美价值。
写实与写意因中国有书画同源之说,古人又称“画”为“写”。
写实与写意起初是对中国画而言,近现代意义有所延伸。
写实就是指艺术家采用不同的艺术手法力图将现实生活中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物象呈现在观众面前,物象比较接近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存在的事物。
写意就是指艺术家采用不同的艺术手段通过概括、夸张、变形塑造艺术形象来抒发个人情感,物象一般通过概括、夸张、变形与现实事物有一定的差异。
由于传统文化不同,中西绘画存在差异,中国画东晋时期顾恺之讲“四体妍媸,本无管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睹之中”中国画求“神韵”,重“神似”轻“形似”。
而西方达芬奇说过“要拜镜子为师”这就说明西方绘画追求写实,为了达到真实的再现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形象,进行理性的,科学的研究(焦点透视、光影、空间、解剖、色彩等)。
所以说中国传统美术与西方古典美术相比较,中国美术更重“意”而西方美术更重“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书画艺术,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人文精魂,从远古一路走来。
“书画同源”作为中国书画传统理论的学理内核,代代相袭,世世相传,为中国书画艺术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关于对它的理解,其最有嚼头处,在于“源”的诠释。
古先圣王受命应箓,则有龟字效灵,龙图呈宝。
自巢燧以来,皆有此瑞,迹映乎瑶牒,事传乎金册。
庖牺氏发于荥河中,典籍图画萌矣。
轩辕氏得于温洛中,史皇仓颉状焉。
奎有芒角,下主辞章;颉有四目,仰观垂象。
因俪鸟龟之迹,遂定书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
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始而犹略。
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这是目前我们见到的最早的书画同源说的文献资料。
张彦远认为,远古时代,有龙马从黄河出现,背负“河图”,又有神龟从洛水出现,背负“洛书”,庖牺氏(伏羲氏)依此(河图洛书)创制八卦,著成《周易》。
而八卦之卦象,即是书画最早的雏形。
仓颉根据天地之自然物象,建创了文字。
“由于没有什么能够传达人的意思,所以有…书‟;没有什么可以见其形状,所以有…画‟。
”“那个时候…书‟和…画‟同为一体,没有什么区别。
”显然,张彦远是依典传之说来推断书画建创之初的状态的。
其神化的色彩,当不足取。
但他关于书画在原初同为一体的判断,当是予以肯定的。
笔者近期带研究生赴豫、鲁两地考察,有幸于鲁南莒县博物馆拜观了属于大汶口文化的长形陶缸。
其上所刻之似字非字、似画非画的图案,被专家们一致认为是“图画记事符号”。
这类实物,足资证明书(文字)画在建创原初“是可谓混合时代”(郑午昌语)。
此为狭义之“源”,说明书画在滥觞时期互为你我,未有分明(至少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人能够从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屈家岭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等的陶器刻画符号中分便出哪是绘画符号,哪是文字符号?)。
而书画艺术在历史的长河中共生共存,向前发展。
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对于“源”的诠释,注入了各自时代的人文精神、艺术观念与审美信息,不断地丰富了“源”的内涵。
因此,今天人们对于书画艺术两者之间关系的理解,已不仅仅止于其“原初”之说了。
夫书画本出一源,盖画即六书之一,所谓象形者是也。
(明·何良俊《四友斋画论》)画者,六书象形之一。
(明·陈继儒《妮古录》)六书象形为首,乃绘画之滥觞。
(清·王时敏《王奉常书画题跋》)以上诸说谓中国画乃书法之一体也。
姑且不论其立论科学与否,但其“画由书出”之理念,便足以让人产生更多的关乎书画法理衍生嬗变的联想。
书盛于晋,画盛于唐宋,书与画一耳。
士大夫工画者必工书,其画法即书法所在。
(元·杨维桢《图绘宝鉴·序》)善书者必善画,善画者亦必善书。
自来书画兼善者,有若米襄阳、有若倪云林、有若赵松雪、有若沈石田、有若文衡山、有若董思白。
其书其画类能运用一心,贯穿道理,书中有画,画中有书,非若后人之拘形迹以求书,守格辙以求画也。
(周星莲《临池管见》)书画同源,贵在笔法,士夫隶体,有殊庸工。
(黄宾虹《古画微》)中国画的基础,简单来说就是书画同源。
写不好字,就谈不到中国画。
中国画必须是以书法、以中国特有的笔法来表现的。
……中国画以书法作为它的基础,就决定了笔墨问题,决定了章法问题,以至于各种各样的结构----也就是造型,都要随之而变异。
这是一个规律,而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律。
(石鲁《谈中国画问题》)以上涉及书画艺术本体之技术层面,强调“画法即书法所在”,且贵在笔墨。
因此,古来工画者必先工书。
有了书法这个基础,其技术层面的其他问题(章法、造型等)自然迎刃而解。
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我国传统绘画艺术赖以续延发展的内在客观规律,是诸如米芾、倪瓒、赵孟頫、沈周、文征明、董其昌等历朝名家用其毕生之艺术劳动所共同筑就的成功之道。
“书法即画法”,可谓“书画同源”之正解,是中国传统画学理论学理的内核之内核。
忽视了这一点,无异忽视了中国绘画的全部。
子云以字为心画,非穷理者,其语不能至是。
画之为说,亦心画也。
上古莫非一世之英,乃悉为此,岂市井庸工所能晓?(宋·米友仁《题新昌戏笔图》)画虽一艺,而气合书卷,道通心性。
非深于契合者,不轻以此为酬酢也。
(清·王时敏《送厉南湖画册十幅》)扬子云曰:“书,心画也,心画形而人之斜正分焉。
”画与书一源,亦心画也。
握管者可不念乎?尝观古人之画而有所疑,及论其世乃敢自信为非过,因益信扬子之说为不诬。
试即有元诸家论之:大痴为人坦易而洒落,故其画平淡而冲濡,在诸家最醇;……若王叔明未免贪荣附热,故其画近于躁;赵文敏大节不惜故书画皆妩媚而带俗气……《纪》云“德成而上,艺成而下”其是之谓乎?(清·张庚《论性情》) 以上涉及书画艺术本体之精神层面,不仅书为“心画”,画亦为“心画”,皆为“本自心源,想成形迹,迹与心合……发之于情思,契之于绢楮”(宋·郭若虚语)的精神产品。
综上所述,“书画同源”之“源”,实际早已由“原发”之“源”引易为涵盖书画艺术本体技术(笔墨、章法、造型等)与精神(由作者之心性、情思、品格所生发的作品之气韵、意境、格调等)方方面面相通与同一原性的多义之“源”。
无论书画同源、书画同体、画为书体,还是书画同法,而最终皆以“以书入画”、“书法即画法”为旨归。
因此,在书画艺术长期的相互渗透融入的过程中,绘画对于书法的依赖最大,书法对于绘画的依赖相对较小。
书法于绘画,除了法理的问题之外,尚有“画之不足,题以发之”(方薰《山静居画论》)的积极作用。
这种生于唐宋、兴于元明而盛于清民的款识艺术,为进一步阐发作品主题,烘托作品意境,提升作品格调,平衡、美化画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众所周知,宋元以降,作为我国主流艺术形态的文人画派,强调诗、书、画、印的高度融合,要求画中有诗、画中有书,这“书”,其实就包含着两方面意义:一是要求用书法艺术语言的表现形式直接入画,强调笔墨的极致发挥,寻求点画遒劲苍健、墨色活脱变幻而又富于内质之美的审美表达;一是讲求款识的书写,强调书风、画风的和谐统一,因而题款历来为画人所重。
“元以前多不用款,或隐之石隙,恐书不精,有伤画局耳,至倪云林字法遒逸,或诗尾用跋,或跋后系诗,文衡山行款清整,沈石田笔法洒落,徐文长诗歌奇横,陈白阳题志精卓,每侵画位,翻多奇趣。
” (清·王槩《芥子园画传》)然而遗憾的是,当历史的车轮行至当代,我国传统书画艺术创作却悄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据陈履生对第十届全国美展入选的545件中国画作品款识的统计:“画内完全无题者177件,占32.4%;仅有名款者148件,占27.1%;有画题加名款者119件,占21.8%;有名款加年款者31件,占5.6%;有题款者57件,占10.4%;另有画外题者11件,占2%。
”(姜寿田、白景峰《当代画坛·卷一》)而作为第十一届全国美展评委的方增先,在谈起他参与中国画展区作品的评选时,同样感慨良多。
他说,这几年他基本呆在家里,对外交往很少,对当前中国画的发展现状不太了解,此次参加评选,才发现中国画的创作方向全变了,意笔越来越少,入选的500多幅画,写意只看到四五张,整个展览,一笔笔画出来的基本上没有,完全脱离了中国画基本的“写”的语言要求。
他认为,现在不是传统中国画弱化的问题了,而是离中国画很远的问题了。
而入选的工笔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工笔,是靠时间描磨出来的,虽然外形、轮廓画得漂亮,但没有内涵,审美上是浅薄的。
来源:(/s/blog_4aa8d3a20100frcy.html?tj=1) - 转载《美术报》面对十一届全国美展中国画作品远离传_画家罗曼罗兰_新(参见《美术报》2009年10月31日第三版)我们由是确信,“书画在历史上同源、同法,现在已经分道扬镳”( 陈履生语)了。
老实说,反思当下中国画坛悖书画同源意旨而行的创作现状,的确让每一位富于良知与时代使命感的艺术家倍感忧郁与焦灼。
中国画,正如一位网友所言,已被“…抽骨‟(舍却书法入画的…骨法用笔‟)、…剥皮‟(丢弃因笔法而焕发出的墨韵辉光而代之以西化色彩),致而…丢魂‟(中国文化的精神)、…落魄‟(中国美学的特质)。
”面对当下困局,我们需要的是冷静的思辨与评估。
只有冷静,才能理清思路,平和心态,清明心绪,客观地体察和正视传统书画艺术在受全球一体化及消费主义文化影响的社会大背景下所呈现的尴尬情态。
如何让中国画这根断了绳的风筝,重新攥在“书画同源”这根古老而又鲜健的绳上,复其骨皮,还其魂魄,是当下所有富于良知的画人所共同关注和齐心努力的!首先,我们期待政府的行政干预。
政府要加强各级各类文艺管理机构的管理工作,努力提高管理人员内在修养与艺术素质;政府要加大艺术教育管理力度,反省当前存在的各种弊端,改革现有招生模式,提高考生文化知识门槛,特别是要加强学生在校期间的文化培养,从源头改善当代画人的文化结构形态;政府要加强各级各类新闻媒体的管理工作,强化舆论的正确导向,消减媒体人的猎奇心态,用我民族之睿智,彰我民族文化之精神,保我民族文化之圣洁。
正如有人所说,“中国画必须姓…中‟”。
当然,我们坚持中国画“中”姓,一方面并不排斥对于外来文化的有益吸收;同时,也不死守传统,作茧自缚。
我们只有坚持“古为今用”、“采洋兴中”、兼收并蓄的原则,才能创时代文化之新、创民族文化之新。
其次,画人一定要加强内修,从品性人格、知识修养、专业技能诸方面着手,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
正如张式所说:“身修则心气和平,能应万物。
未有心不平和而能书画者。
读书以养性,书画以养心,不读书而能臻绝品者,未之见也。
”(《画谭》)读书而后明理,明理而后正品性、识大体,以达到对传统书画艺术学理之深层理解的目的。
只有这样,我们才对传统书画艺术产生敬畏之感而不至于无知的选择糊涂乱抹以趋附形势而丧其志。
我们必须加强书法艺术笔墨语言的锤炼,在书法上下足功夫。
非如此,不可以谈中国书画之民族性。
黄宾虹说:“国画民族性,非笔墨之中无所见。
”“画有民族性,虽因时代改变外貌,而精神不移。
”(《黄宾虹论画录》)因此,对于所有画人来说,深谙“书画同源”之精义,显得比什么都重要。
当全体画人觉悟之日,即是我中华书画艺术中兴之时!我们并不悲观。
正如中国艺术研究院张晓凌所说:“欧美垄断国际文化话语权的局面将被逐渐打破,中国当代艺术被强势文化所选择的命运将会改变,以中国画为代表的民族艺术审美经验及语言创造将会进一步成为人类文化价值观的一部分。
”因此,在当下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与社会人文背景下,我们重温“书画同源”,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由装饰画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