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同三个女人的故事
徐志摩和三个女人的故事
![徐志摩和三个女人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d0fb2a0e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bd.png)
徐志摩和三个女人的故事徐志摩和三个女人的故事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
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
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
已经发生事。
或者想象故事。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徐志摩和三个女人的故事,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徐志摩和三个女人的故事篇1——《林徽因传》白落梅很多人总是不明白为什么我付出了这么多,TA却不爱我?我曾经也是其中的一员,然后我研究了许多关于恋爱交往的书籍,也请教了许多PUA(Pick-upArtist把妹达人),并通过长时间实践,终于发现了其中最简单却最难以实践的秘诀。
我想通过一个例子说明。
徐志摩这个渣男和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这三个女人的故事,就是阐述这爱情秘诀的最典型例子。
首先你要接受这个事实:爱情从来就不是付出与收获均等的公平交易。
这关键的秘诀是什么,我相信你看完应该会理解。
第一段:徐志摩与张幼仪女向男一边倒第一次见到张的照片时,便嘴角往下一撇,用嫌弃的口吻说:“乡下土包子!”婚后从没有正看张幼仪一眼。
除了履行最基本的婚姻义务之外,对其不理不睬。
而反观张幼仪,她回国后仍照样服侍徐志摩的双亲,精心抚育她和徐志摩的儿子,为让世人知道渣男的著作,她来策划编撰了《徐志摩全集》。
她说“你总是问我,我爱不爱徐志摩。
你晓得,我没办法回答这个问题。
我对这问题很迷惑,因为每个人总是告诉我,我为徐志摩做了这么多事,我一定是爱他的。
可是,我没办法说什么叫爱,我这辈子从没跟什么人说过我爱你。
如果照顾徐志摩和他家人叫爱的话,那我大概是爱他吧。
在他一生当中遇到的几个女人里面,说不定我最爱他。
”第二段:徐志摩与陆小曼势均力敌在刚结婚的前段日子里,两人也得浪漫、惬意。
只是到了后期,由于陆小曼的病,和徐申如(徐父)的拒绝接纳,由于鸦。
片的侵蚀等诸多原因,陆小曼变得越发娇慵、懒惰、贪玩,早没了当初恋爱时的激情,似乎不再是一个有灵性的女人。
徐志摩与三个女人的故事
![徐志摩与三个女人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904e9046998fcc22bdd10d1d.png)
徐志摩与三个女人的故事看到一个爱一个,就是一个人渣。
是徐志摩,爱一个,伤一个。
在徐志摩有限而辉煌的35年人生中,他与三个女人有着源源不断的恋情。
首先是张友爱,她一生的妻子。
他们是典型的由父母安排的婚姻。
当时,徐志摩被迫嫁给张友爱。
虽然这听起来像是封建社会的陋习,但这种关系实际上是徐志摩一生中的一段真实的婚姻。
张友爱从小出生在一个名门望族。
1915年,她与徐志摩在家乡浙江夏至结为夫妻。
婚后第二年,徐志摩去上学了。
学识渊博的张友爱在家照顾徐志摩的父母,帮公公照顾家里的一切。
1921年,张友毅随徐志摩赴英国留学。
这可以说是她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
不过,在徐志摩看来,他想要的是。
“我要在人海中寻找我唯一的灵魂伴侣。
我很幸运能得到它,但如果我做不到,我就注定要失败。
”许志摩见了林徽因,觉得自己很幸运找到了自己的“唯一灵魂伴侣”。
此时,徐志摩已经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
与林徽因相比,他24岁时大了8岁,是老一辈的真实写照。
不过,虽然当时妻子张友爱和孩子来到伦敦,徐志摩还是向林徽因发起了一场爱情告白。
林徽因看似牢不可破的防线,挡不住徐志摩浪漫的“人渣男”攻势。
她对他说:我不是一个感情随便的女人,你必须在我和张友爱之间做出选择。
于是徐志摩马上回家告诉张友爱,说她要离婚了。
虽然张友爱觉得不理解,但她还是理性地处理了此事,带着孩子去德国留学。
其实当时张友爱已经怀孕了,她又为徐志摩怀了一个孩子,但徐志摩只是冷冷地说:“吵架,离婚”。
第二,“唯一的灵魂伴侣”林徽因。
他们的感情在今天的眼里是最血腥的,这就是狗血戏的剧本。
有了家庭,徐志摩遇到了才华横溢的林伟茵。
他毅然抛弃妻儿,坚持追求自己所爱的女人林徽因。
许智霖与许智霖离婚,成为第三者。
但事实上,徐志摩也是第三者,因为林徽因当时已被父亲许配给梁思成。
然而,当时林徽因的父亲林昌民同意了女儿和徐志摩的关系,忘记了自己曾把林徽因许志摩许配给梁思成。
之后不久,林徽因在欧洲巡演结束后不得不和父亲一起回去。
徐志摩的三个女人
![徐志摩的三个女人](https://img.taocdn.com/s3/m/6ecf96d6ad51f01dc281f1bc.png)
徐志摩的三个女人徐志摩一生有三个女人,这三个女人分别是他的第一任夫人张幼仪、他在留学期间追求过的“中国第一才女”林徽因以及上海有名的交际花陆小曼。
对于第一个女人,我想,徐志摩是万般不情愿的,也许是出于对父母命令的屈从,也许是为了家族利益,但绝对没有一种可能是因为他爱她,这样的证据太多了。
徐志摩第一次见到她的照片时,用极度鄙夷的口气吐出一句“乡下土包子。
”婚后两人的感情也是平平淡淡,甚至可以说是毫无生气,徐志摩从来不肯正眼瞧过张幼仪一眼,就连传宗接代这种事徐志摩也只是奉父母之命而不得不为之。
当徐志摩在伦敦求学时,她前往与他团聚,而当时徐志摩已疯狂地爱上了林徽因,一个十六岁的少女。
也正是在这多事之秋,当徐志摩得知张幼仪已经身怀六甲时,他竟冷冷对她说:“把孩子打掉。
”张说:“现在打孩子很危险的,我听说有人因为这个死了呢!”徐说:“还有人坐火车死了呢,难道因为坐火车会死人就不去坐火车了吗?”这就是徐志摩的正牌妻子所钟爱的丈夫对待妻子的态度,简直可以用“刻薄残酷”来形容。
我同情张幼仪,同时也怪她不争气。
她跟了徐志摩那么多年,怎么就没从他身上学到点什么。
徐志摩可以用情不专,可以一生只为了“爱、美、自由”而抛弃道德舆论,抛弃作为一个丈夫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抛弃一个全心全意忠于他的妻子,那么张幼仪为什么就不能结束这种婚姻的折磨和羁绊,去寻找自己的幸福呢?以她的家庭背景,就算找不到一个高富帅,找一个爱她宠她的忠厚之辈也完全没有虞虑。
可她为什么没有这么做?我觉得,原因有三:一、张幼仪是个温婉贤淑派,宁可天下人负我,也不可我负天下人。
她的这种性格使她在这一场没有爱情根基的婚姻里一直充当着弱势的角色,对周遭的一切逆来顺受。
懦弱的她不会选择背叛婚姻,背叛丈夫,除非徐志摩一纸休书先抛弃了她,事实证明,结局的确如此。
二、张幼仪是个受传统思想严重束缚的旧社会女子,思想还是尚未开化到背夫弃子另寻他爱的境界。
徐志摩过于自由,而她过于保守,他们的结合就是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结合,但这种结合显然是悲哀的,所以造成了悲剧。
徐志摩和他的三个女人
![徐志摩和他的三个女人](https://img.taocdn.com/s3/m/284da7e6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29.png)
婚姻生活
相识:徐志摩与陆小曼相识于1924年,当时陆小曼已与王赓结婚 相恋:徐志摩与陆小曼在1925年开始相恋,陆小曼与王赓离婚 结婚:1926年,徐志摩与陆小曼结婚,婚礼由梁启超主持
生活:婚后,徐志摩与陆小曼的生活并不如意,两人经常争吵,徐志摩甚至离家出走
对徐志摩和陆小曼的评价
徐志摩:才华横溢,浪漫多情,追 求自由与爱情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相识:在伦敦相识,徐志摩对 林徽因一见钟情
感情:林徽因对徐志摩的感情 复杂,既有欣赏又有矛盾
拒绝:林徽因最终选择与梁思 成结婚,拒绝了徐志摩的追求
友谊:两人保持友谊,互相欣 赏对方的才华和成就
第四章
徐志摩与陆小曼
相识背景
徐志摩与陆小曼相识于1924年,当 时徐志摩是北京大学教授,陆小曼 是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
添加文档副标题
徐志摩和他的 三个女人
汇报人:
目 录
壹
贰
叁
肆
伍
徐志摩的生 平
徐志摩与张 幼仪
徐志摩与林 徽因
徐志摩与陆 小曼
三个女人对 徐志摩的影 响
第一章
徐志摩的生平
徐志摩的出生和家庭背景
出生日期:1897年1月15日
家庭背景:父亲是当地富商,母亲 是书香门第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出生地:浙江海宁
添加标题
两人之间的爱情:轰轰烈烈,充满 激情,但也充满争议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陆小曼:美丽动人,才华横溢,追 求自由与爱情
两人对彼此的影响:互相欣赏,互 相激励,但也互相伤害
第五章
三个女人对徐志 摩的影响
对徐志摩的创作影响
林徽因:激发了徐 志摩的创作灵感, 使他创作出许多脍 炙人口的诗歌
徐志摩与三个女性的故事
![徐志摩与三个女性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96a300b4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df.png)
徐志摩与三个女性的故事林徽因林徽因是徐志摩最早认识的女性之一。
在1925年的春天,徐志摩以一个演讲者的身份,在北京大学为林徽因的“建筑美学”作了一场讲座。
这次相遇,促使两人迅速建立了感情。
他们之间的爱情充满着纯真和热烈。
徐志摩以林徽因为灵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如《再别康桥》和《无题》。
这些作品中体现了他对于林徽因深深的倾慕和眷恋。
然而,他们的爱情却因众多原因没有得以长久。
林徽因后来与梁思成结婚,徐志摩也迎娶了陆小曼,但他们之间的情感却继续留存,成为彼此心中永远的痛。
毛熙震毛熙震是徐志摩的第二任妻子。
他们相识于1930年代的香港,徐志摩是她的老师。
在他们的相处过程中,徐志摩感受到了毛熙震的温柔和勇气,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
徐志摩的婚姻与毛熙震是一个悲剧。
他们的婚姻经历了许多磨难和考验。
徐志摩的旅行和工作常常使两人长时间分离,而且毛熙震的精神健康问题也给他们的婚姻带来了困扰。
最终,他们的婚姻以悲剧收场,让徐志摩陷入了深深的忧伤与自责之中。
陆小曼陆小曼是徐志摩的第三任妻子,也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投入的爱情。
他们相识于1945年的重庆,徐志摩被陆小曼的美丽和聪慧所吸引。
他们彼此倾诉,建立起一段深厚的情感。
徐志摩与陆小曼的爱情如同他的前两段婚姻一样,受到了种种困扰和障碍。
战乱和生活压力使两人经常分离,而且陆小曼也有着自己的工作和事业。
尽管如此,他们的爱情却在岁月的洗礼中坚持了下来,成为徐志摩一生中最后的情感依托。
徐志摩与三个女性的故事,表达了他对于爱情和情感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这些故事中有甜蜜和快乐,也有痛苦和困惑。
通过这些女性形象,徐志摩诉说了自己对于女性的崇敬和赞美。
这些故事让我们对于徐志摩的一生产生了更深的思考和感悟。
徐志摩与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三个女人
![徐志摩与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三个女人](https://img.taocdn.com/s3/m/ef03367aee06eff9aff80717.png)
徐志摩与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三个女人.张幼仪 & 徐志摩徐志摩高中毕业后正计划进入大学的时候, 他父母已将他的婚姻大事定了下来. 女方张幼仪, 是张润之之女, 是张家璈, 张君幼之幼妹. 张家璈是当时中国金融界的巨子, 张君幼是当时中国政界的显赫人物. 许申如能攀附这门贵亲, 当然是喜出望外, 而志摩却执直反对. 父子俩因为这件事吵了好几次嘴皮.当时的志摩对张幼仪一点都不了解, 更不用说爱情. 对于视爱情如生命的志摩,确这是怎么也无法接受的. 志摩的父母百般劝说无效, 只得请来祖母. 志摩挨不过祖母的哀求, 最终忍痛接受这门婚事. 1915年10月29日, 志摩与幼仪结婚.婚后两个人没有一丝感情, 生活没有一点乐趣. 他们见面时都是冷冰冰的. 婚后不久, 志摩便收拾行李上天津读大选. 两人联系甚少.1921年, 正当志摩与林徽音热恋时, 张幼仪从中国来英国寻找志摩. 当时志摩一心爱着林徽音, 又苦于幼仪从中阻隔, 于是提出与幼仪离婚. 幼仪见志摩并无爱她之心, 也无法忍受这种若即若离的夫妇生活, 于是答应了. 1922年3月, 志摩与幼仪在柏林离婚. 幼仪随后前往柏林留学. 幼仪共为志摩生下两个孩子, 大的那个叫作彼得.1926年志摩欧游时经过柏林, 再一次见到幼仪. 此时的幼仪已是一位相当成熟的现代女性. 志摩原本带了件礼物来给彼得, 却不幸的得知彼得去世的噩耗. 此时志摩与幼仪都发觉彼此之间的友谊加深了.志摩死后, 幼仪抚子成人, 在经营方面颇有成就. 幼仪于1988年逝世.林徽音 & 徐志摩徐志摩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伦敦国际联盟协会上认识林徽音的. 林徽音当时十六岁, 在伦敦一所女子中学读书, 正是花一般的年龄, 长得又像花一般娇艳, 文学修养又好. 她既有中国传统闺秀的遗颜, 又有西方女子落落大方大方的风度. 她与志摩一见钟情, 双双坠入爱河.他俩月下漫步, 花前谈心, 舞会上双双起舞, 宴会上频频起杯, 绿纱窗下共研文学. 徽音被志摩渊博的学识,风雅的谈吐, 广泛的兴趣, 潇洒的举动, 英俊的外貌所吸引住. 志摩也佩服徽音的博学多才与美貌.张幼仪的到来使这对热恋中的男女清醒了过来。
徐志摩与三个女人的故事
![徐志摩与三个女人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6a7b7c11c850ad02df804130.png)
徐志摩与三个女人的故事徐志摩的一生有三个女人——张幼仪、林徽因和陆小曼。
他生命中的三位女子都十分优秀。
张幼仪,大家闺秀、知书达理,本分而孝顺,并且,多年后成为了商界精英;林徽因,知性美女,多才多艺,成果丰硕,中国古建筑权威人士;陆小曼,美丽娇艳、才艺双绝,名冠南北。
徐志摩和张幼仪徐志摩的第一任妻子,张幼仪,是政界风云人物张君励的妹妹,出身显贵。
她比徐志摩小4岁,1900年生于江苏宝山,逝于1988年。
1915年与徐志摩结婚,1918年生下长子徐积锴,1922年与徐志摩离婚。
1921年张幼仪到英国陪读时,徐志摩对她极为冷淡,当时徐志摩正在热烈地追求林徽因,拒不接受张幼仪苦劝和阻挠,提出离婚。
虽然身怀有孕,张幼仪还是慨然应允徐志摩,结束了他们七年的婚姻。
徐志摩不幸遇难后,作为前妻,张幼仪还无怨无悔地尽责,养育他们的孩子,以寄女的身份照顾着她的前公婆。
徐志摩在台湾出版的全集,也是张幼仪亲自指导整理编辑出来的。
徐志摩与林徽因林徽因比徐志摩小七、八岁,徐志摩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伦敦国际联盟协会上认识林徽因的。
林徽因当时十六岁, 在伦敦一所女子中学读书, 年轻漂亮, 文学修养又好。
1920年4月,林徽因其随父游历欧洲,在伦敦因对建筑学产生浓厚兴趣,遂立下成为建筑学家志向。
在伦敦期间,她认识了父亲的弟子—诗人徐志摩。
徐志摩对林徽因一见倾心,二人相见后不久,徐志摩便向妻子张幼仪提出离婚,全身心追求林徽因。
她与志摩一见钟情, 双双坠入爱河。
张幼仪的到来使这对热恋中的男女清醒了过来。
徐志摩决定于张幼仪离婚,而林徽因却随父回国,留下徐志摩一个人。
徐志摩随后也赶回中国找寻林徽因,当徐志摩最终找到林徽因时,她已经嫁给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了。
徐志摩受到沉重的打击,他在极度的痛苦中度过了一段时间。
林徽因是徐志摩一生中真正喜欢的女人,是他一生当中的红颜知己、偶像与女神。
徐志摩和林徽因一直保持联系,1931年,徐志摩所乘飞机失事殒命。
徐志摩和三个女人的故事
![徐志摩和三个女人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30929e76ed630b1c59eeb5d0.png)
徐志摩和三个女人的故事在徐志摩有限的辉煌的35年人生里,曾与三名女子间有着斩不断的情愫。
第一就是,一生的夫人张幼仪。
他们俩是一个典型的父母包办之下的婚姻,当时的徐志摩被迫和大家闺秀张幼仪结婚。
虽然这听起来像是封建社会的陋习,可这段感情其实是徐志摩一生中真正意义上的婚姻。
张幼仪自幼出身名门,秀外慧中,1915年在浙江硖石老家奉父母之命和徐志摩成为夫妻。
婚后次年,徐志摩便外出求学。
知书达理的张幼仪则在家里面照顾徐志摩的父母,并且帮助公公打理好家里的一切。
1921年张幼仪到英国陪读,和徐志摩度过了一段一生中可谓是最幸福的时光。
不过,在徐志摩看来,他想要的是。
"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访我唯一之灵魂伴侣。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于是在遇到林徽因之后,徐志摩认为他幸运的寻觅到了他的"唯一之灵魂伴侣",这时候的徐志摩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二十四岁的他与林徽因相比大了八岁,是真正的老一辈的人物了。
然而虽说当时他的妻子张幼仪与孩子都来了伦敦,徐志摩还是对林徽因发动了情爱上的告白,林徽因那看似牢不可破的防线也挡不住徐志摩这个浪漫的“渣男”攻势,她是这样对他说的:我不是个感情随意的女子,你必须在我与张幼仪之间作出抉择。
于是乎,徐志摩立即回家告诉张幼仪,准备离婚。
张幼仪虽然感到不可理解,但仍然理智地对待这件事,随即带着孩子前去德国留学去了。
其实当时的张幼仪已有了身孕,她为徐志摩怀上了另一个孩子,可徐志摩只是冷冷地表示,打了吧,离婚吧。
第二,"唯一之灵魂伴侣"林徽因。
他们的感情在今天看来最为狗血,活脱脱就是狗血剧的剧本。
有了家室的徐志摩遇到了才貌双全的林微因,于是决然的抛弃妻子和孩子,执意要追求他所爱的女子林徽因。
然后林徽因就这样成为了第三者,让徐志摩和张幼仪离了婚。
不过事实上,徐志摩也做了第三者,因为林徽因当时也已经被她的父亲许配给梁思成。
然而,当时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竟然同意了女儿与徐志摩之间的交往,全然忘记了自己已经把林徽因许配给了梁思成。
关于多情诗人徐志摩的爱情故事
![关于多情诗人徐志摩的爱情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2fa900e7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32.png)
关于多情诗人徐志摩的爱情故事关于多情诗人徐志摩的爱情故事故事是一种文学体裁,生动的,美妙的故事可以帮你认识社会、理解人生,引导你做一个通达事理、明辨是非的人。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多情诗人徐志摩的爱情故事,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出现在徐志摩生命中的女性有三位:张幼仪,林徽因和陆小曼。
所以在徐志摩35年的生命中,曾与三位女性有着斩不断的情愫。
除陆小曼外,还有一位是原配夫人张幼仪,另一位是以无言结局的建筑学家林徽因。
张幼仪出身名门,秀外慧中,1915年在浙江硖石老家奉父母之命和徐志摩结成伉俪。
婚后次年,徐志摩出外求学。
徐家是江南富商,家里开办有电灯厂、布厂、裕通钱庄等。
知书达理的.张幼仪孝敬公婆,帮助公公掌财理家。
1921年张幼仪到英国陪读,和徐志摩度过一段温馨甜蜜的生活,直到才艺双绝的林徽音出现在徐志摩的生活里。
徐志摩与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在北大读书时就相识。
那时梁启超任司法总长,林长民是教育总长,两人过从甚密。
徐志摩是梁启超的入门弟子,常在梁府见到林长民,并与之结成忘年之交。
1921年春,林长民赴英游学,同时送爱女到英国读书。
徐志摩对正值芳年的林徽因一见钟情,林徽音则要求徐志摩先离了婚再来谈他们的情事。
但徐张于1922年3月协议离婚后,林徽音不知何故却悄然随父回国去了,徐志摩成了孤家寡人。
林徽因不久便与梁启超之子梁思成相爱,但秉承梁启超之意,没有立刻举行订婚仪式。
梁启超知道徐志摩还在热恋着林徽音,深怕两人重拾旧欢,驳了梁家的面子,同时也怕梁林订婚给弟子以重击,因此他要儿子和林徽因双双赴美读书,学成之后再结婚。
梁老的苦心徐志摩自然不晓,为了追求林徽因,他从英国回到国内,但愿望还是落空了。
1928年梁林在加拿大结婚。
至于林徽音为何和志摩刚一中矢便折翼而返,绝情于志摩后为何又频频书信往返?林徽因至死仍三缄其口,这便成了一个解不开的谜。
对徐志摩影响甚大的是陆小曼。
小曼聪慧活泼,通音乐、绘画,且有小说、剧本行世。
徐志摩与三个情侣的故事
![徐志摩与三个情侣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f6cb055c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09.png)
徐志摩与三个情侣的故事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诗人之一,他的情感诗作受到广泛喜爱。
在他的诗作中,有三个与情侣有关的故事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故事一:徐志摩与陆小曼
徐志摩与陆小曼是一对相爱的情侣,他们的爱情在诗歌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徐志摩以真挚的情感描绘了他们之间的爱情,表达了对陆小曼的深深思念和眷恋之情。
这段爱情故事打动了许多读者的心,成为了文学中的一段经典之爱。
故事二:徐志摩与罗蕙
徐志摩与罗蕙是另一对情侣,他们之间的故事同样充满了感动与情感。
徐志摩在诗中描绘了罗蕙的美丽和温柔,也表达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情感和默契。
这段爱情故事展示了徐志摩对罗蕙的倾慕和珍视之情,也让读者们感受到了爱情的美好与纯粹。
故事三:徐志摩与陆小北
徐志摩的情感故事中还有一对情侣,他们是徐志摩与陆小北。
徐志摩在诗作中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他们之间的情感交流和默契,表达了对陆小北的深深思念和不舍之情。
这段爱情故事中充满了对爱情的痴迷和执着,让人们感受到了爱情中的甜蜜与忧伤。
徐志摩用他的诗歌向世人展示了三段不同的情侣故事。
每一个故事都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让人们产生共鸣和感动。
这些爱情故事不仅成为文学经典,也让人们对爱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总结:徐志摩与三个情侣的故事通过诗歌表达了深沉的爱情及情感变化,打动了读者的心灵。
这些故事以简练的表达和真挚的情感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和赞赏。
徐志摩与三个女人的故事
![徐志摩与三个女人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6c2dfec47e21af45b207a812.png)
徐志摩与三个女人的故事每位闻名遐迩的诗人都有着欲语还休的爱情故事,徐志摩与张幼仪、陆小曼、林徽因三位佳丽的感情曾经轰动一时,至今仍然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
徐志摩是我国现当代著名诗人,曾写下了《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等诗歌名篇,并且和林徽因、陆小曼二位当时著名的才女有过刻骨铭心的爱情。
徐志摩是徐家的长孙独子,自小过着舒适优裕的公子哥的生活。
沈钧儒是徐志摩的表叔,金庸是徐志摩的姑表弟,琼瑶是徐志摩的表外甥女,徐志摩与厉麟似、钱学森也有亲戚关系。
徐志摩本身有些非议,但毋庸置疑的但是徐志摩对我国诗学和文学的贡献却是不可忽略的,徐志摩共有两场婚姻,第一场婚姻便是徐志摩与张幼仪。
徐志摩与张幼仪徐志摩张幼仪是民国时期的著名夫妻,他们的婚姻源于张幼仪的四哥张公权对于徐志摩的欣赏和看重,两个年轻男女在没有渊源和情感的情况下,仅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成婚。
但徐志摩本身并不情愿,但摄于其父的压力,勉强答应。
张幼仪婚后很受公婆喜爱,但始终得不到丈夫的欢心,即使生下长子徐积锴后,夫妻感情依旧没有改善。
徐志摩不顾娇妻幼子,远赴海外求学,还与名媛林徽因相识相恋,甚至在妻子张幼仪怀有身孕的前提下,向妻子提出了离婚。
隐忍坚强的张幼仪毅然同意,并在生下次子彼得后与徐志摩办理了离婚手续。
徐志摩张幼仪成为了民国首对采取西式方式离婚的夫妻。
张幼仪自立自强继续侍奉徐志摩的父亲,抚养儿子,依靠兄长坚强生活。
回国后,不但在学校任教,还受聘成为上海女子银行副总裁,事业有成。
解放后,张幼仪与一名华裔医生结婚,并于1988年在纽约病逝。
徐志摩与林徽因徐志摩林徽因都曾有过国外的生活和留学背景,因为父亲的旅欧安排,林徽因也有幸游历欧洲,在此期间结识了已经身为父亲的徐志摩。
徐志摩内心对封建婚姻有着非常强烈的抵触,他渴望自由的爱情和柔情似水的恋人,林徽因的出现满足了徐志摩几乎全部的幻想,于是徐志摩林徽因开始频繁的书信往来,徐志摩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林徽因无限的相思和爱慕。
徐志摩与他的三个女人
![徐志摩与他的三个女人](https://img.taocdn.com/s3/m/918601cf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bf.png)
徐志摩和他生命中的三个女人徐志摩一生中的三个女人,徐死后,三个女人各自的命运又是如何的呢?1915年,与张幼仪结婚,后于1922年3月在柏林离婚。
与林徽因游历欧洲,在英伦期间,结识了当时正在英国游学的徐志摩。
但与林徽因的感情没有结果,而后遇到了陆小曼。
1926年在北京北海公园与陆小曼结婚,胡适做介绍人,梁启超为证婚人。
与张幼仪1915年,由政界风云人物张君励为自己的妹妹张幼仪提亲,徐志摩把从未谋面的新娘娶进了门。
张幼仪端庄善良,具有中国传统的妇女美德,尊重丈夫,孝敬公婆,贤淑稳重,善操持家务。
婚后生了两个儿子,能相夫教子。
与林徽因林徽因游历欧洲,在英伦期间,结识了当时正在英国游学的徐志摩。
当时徐志摩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
徐志摩被林徽因出众的才华与美丽所吸引,苦苦地追求林徽因,并不惜与发妻张幼仪离婚。
但林徽因经过理智的思索,和父亲一起提前回国了,而且是与志摩不辞而别……徐志摩写给林徽因的那首有名的《偶然》诗是这样写的:“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芒。
”这是徐志摩对林徽因感情的最好自白,一见倾心而又理智地各走各的方向,这就是世俗所难理解的一种纯情。
与陆小曼徐志摩留学后回到北京,常与朋友王赓相聚。
王赓的妻子陆小曼,对徐志摩影响甚大。
徐志摩和陆小曼在北京交际场相识相爱。
1926年8月14日,徐志摩和陆小曼在北海董事会举行订婚典礼,10月3日徐志摩和陆小曼在北海画舫斋举行结婚典礼。
据说当时梁启超的证婚词中最精彩的为:“徐志摩,陆小曼,你们是曾经经过风波的人,社会上对你们有种种的误会,种种的不满意,你们此后总得要想法解除这种误会。
爱情当然是人情,不过也只是人情中之一,除爱情以外,人情还有许许多多得种类,你们也不得不注意。
”徐志摩与陆小曼在刚结婚的前段日子里,虽然徐父徐母对陆小曼依然心有不满,但是两人也过得浪漫、惬意。
徐志摩和三个女人的故事
![徐志摩和三个女人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f10cc7ae0740be1e650e9abf.png)
徐志摩和三个女人的故事当人们提及徐志摩时, 大多数人都会不由自主的想起徐志摩一生最重要的三个女人---张幼仪、林徽音和陆小曼。
她们与徐志摩的爱情故事曾感动过无数人。
爱情在徐志摩的人生中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没有爱情,徐志摩不会成为诗人,更不用说扬名中外,流芳百世。
徐志摩曾说过, 在他人生的前二十年里, 诗歌与他无缘。
他之所以提笔写诗,是因为林徽音。
在遇见林徽音后,他被林徽音的文学才华所迷住。
他用诗歌来与林徽音沟通,向林徽音表达他的爱。
当林徽音最终决定与徐志摩老师的儿子梁思成结婚时,徐志摩受到沉重的打击,他的诗歌产量也剧减。
徐志摩在热恋中,诗歌充满喜悦和对未来的憧憬;在失恋时,他的诗歌充满悲哀和对世界的失望与厌恶。
如果没有爱情, 徐志摩就不可能写出这些感人肺腑的诗歌。
徐志摩是幸福的。
他的一生得到三个女人的真挚的爱情。
这三个女人中,不管是张幼仪、林徽音还是陆小曼,都深爱着徐志摩。
林徽音虽没有嫁给徐志摩,,但从她后来写给徐志摩的诗中,却也对志摩表达了深沉的爱。
张幼仪,徐志摩的原配妻子。
他们的婚姻是双方父母定的,15岁时张幼仪就嫁到浙江硖石做了徐家少奶奶。
张幼仪深受旧式中国礼教的束缚,个性沉默坚毅,举止端庄,料理家务、养育孩子、照顾公婆,都甚为得力。
但是这些优点,在张扬独立自我的诗人眼里只是没有见识,呆板乏味。
他们之间的恩恩怨怨,小脚与西服的冲突,旧文化与新文化的对撞,这桩秉奉媒妁之言的婚姻从一开始就注定着必然的失败。
“每个人总告诉我,我为徐志摩做了这么多事,我一定是爱他的。
可是,我没办法说什么叫爱,我这辈子从没跟什么人说过‘我爱你’。
如果照顾徐志摩和他家人叫做爱的话,那我大概是爱他的吧。
在他一生当中遇到的几个女人里面,说不定我最爱他。
”——张幼仪林徽因在徐志摩的生命中的出现,就像徐志摩的《偶然》这首诗的题目一样,也是个偶然。
徐志摩与林徽因初识在英国伦敦,那一年,徐志摩24岁,林徽因16岁。
林徽因出身名门,祖父林孝恂曾任翰林院编修,父亲林长民时任段祺瑞政府的司法总长,林徽因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与家庭熏陶。
徐志摩与三个配偶的故事
![徐志摩与三个配偶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87a8d31c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05.png)
徐志摩与三个配偶的故事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文学界的杰出诗人和作家,也是一位浪漫主
义的代表人物。
他的生平与爱情故事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惊叹。
本
文将介绍徐志摩和他三个配偶的故事。
徐志摩的第一任妻子是许广平,他们是青梅竹马的闺蜜,并且
在长大后成为了夫妻。
他们的婚姻生活美满幸福,但徐志摩的浪漫
主义思想使得他对其他女性产生了兴趣。
在徐志摩的诗里,经常涉及了一个神秘的女性“张八”。
这个“张八”的身份一直让人们猜测,有人认为她是徐志摩的灵感来源,
也有人认为她是徐志摩在写诗时的创作对象。
尽管没有确凿的证据
支持这一理论,但“张八”在徐志摩的诗歌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成
为了他文学创作中的一大亮点。
徐志摩的第二任妻子是陆小曼,她是一位美丽、聪明的女子,
同样也是徐志摩的诗中所描述的那位温柔、忧伤的女性形象。
他们
的婚姻让徐志摩感到幸福,但不幸的是,他们的婚姻生活并不长久。
在徐志摩与陆小曼的婚后不久,他们就因战乱而分离,再也没有相
见的机会。
徐志摩的第三任妻子是杨宛,她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和钢琴家。
徐志摩和杨宛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相识,并很快坠入了爱河。
他们的婚姻生活充满了浪漫和艺术氛围,彼此的才华和兴趣使得他
们的关系更加亲密和深厚。
总的来说,徐志摩与三个配偶的故事展现了他丰富的爱情经历
和浪漫的情怀。
尽管他们的婚姻之间存在着一些复杂的因素,但对
于徐志摩来说,他们都是他生命中重要的人物,每个人都在自己的
方式中对他的文学创作和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徐志摩和三个女人的故事
![徐志摩和三个女人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c802329beefdc8d376ee32d0.png)
徐志摩与三个女人的故事徐志摩的一生有三个女人——张幼仪、林徽因和陆小曼。
徐志摩和张幼仪徐志摩的第一任妻子,张幼仪,是政界风云人物张君励的妹妹,出身显贵。
她比徐志摩小4岁,1900年生于江苏宝山,逝于1988年。
1915年与徐志摩结婚,1918年生下长子徐积锴,1922年与徐志摩离婚。
1921年张幼仪到英国陪读时,徐志摩对她极为冷淡,当时徐志摩正在热烈地追求林徽因,拒不接受张幼仪苦劝和阻挠,提出离婚。
虽然身怀有孕,张幼仪还是慨然应允徐志摩,结束了他们七年的婚姻。
徐志摩不幸遇难后,作为前妻,张幼仪还无怨无悔地尽责,养育他们的孩子,以寄女的身份照顾着她的前公婆。
徐志摩在台湾出版的全集,也是张幼仪亲自指导整理编辑出来的。
徐志摩与林徽因林徽因比徐志摩小七、八岁,徐志摩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伦敦国际联盟协会上认识林徽因的。
林徽因当时十六岁, 在伦敦一所女子中学读书, 年轻漂亮, 文学修养又好。
1920年4月,林徽因其随父游历欧洲,在伦敦因对建筑学产生浓厚兴趣,遂立下成为建筑学家志向。
在伦敦期间,她认识了父亲的弟子—诗人徐志摩。
徐志摩对林徽因一见倾心,二人相见后不久,徐志摩便向妻子张幼仪提出离婚,全身心追求林徽因。
她与志摩一见钟情, 双双坠入爱河。
张幼仪的到来使这对热恋中的男女清醒了过来。
徐志摩决定于张幼仪离婚,而林徽因却随父回国,留下徐志摩一个人。
徐志摩随后也赶回中国找寻林徽因,当徐志摩最终找到林徽因时,她已经嫁给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了。
徐志摩受到沉重的打击,他在极度的痛苦中度过了一段时间。
林徽因是徐志摩一生中真正喜欢的女人,是他一生当中的红颜知己、偶像与女神。
徐志摩和林徽因一直保持联系,1931年,徐志摩所乘飞机失事殒命。
乘飞机去北京就是为了参加林徽因对国外建筑学家举办的一场建筑学演讲会,那天,徽音还在机场等候志摩。
徐志摩死后,林徽因不忘旧情,提议设立志摩文学奖,建立志摩图书馆和志摩纪念馆来永远纪念这为伟大的诗人。
徐志摩和他的三个女人的故事
![徐志摩和他的三个女人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d1663f97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43.png)
徐志摩和他的三个女人的故事徐志摩和他的三个女人的故事见一个爱一个,是渣男。
爱一个伤一个,是徐志摩。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徐志摩和他的三个女人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览。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出生于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现代诗人、散文家。
徐志摩和他的三个女人徐志摩是中国现代诗坛上屈指可数的大诗人之一,20年代末到30年代盛极一时的“新月派”主将。
他的诗,风格欧化,流动着内在的韵律和节奏,情感真挚充沛,有《再别康桥》等许多名篇传世。
徐志摩留学英美,交游广阔:胡适、梁启超、郁达夫、沈从文、罗素、狄更生、泰戈尔、曼殊斐儿……无一不是社会名流兼文化名人。
长辈与他亦师亦友,同辈与他亲密无间。
熟识徐志摩的人都称赞他的性格品行,说他天真挚诚、不计名利、热情无私、活泼风趣,有徐志摩的.地方就有欢笑。
但是,总是给别人带来欢乐的徐志摩内心却有解不开的“烦恼结”。
徐志摩在婚姻的低潮期写下名诗《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其实他一生的风基本来自三个方向,也就是性格完全不同的三个女性: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
像许多抒情诗人一样,女性是徐志摩灵感的源泉,也是他悲剧的根源。
徐志摩1918年在美国徐的前妻张幼仪 1915年,由政界风云人物张君励为自己的妹妹张幼仪提亲,徐志摩把从未谋面的新娘娶进了门。
张幼仪出身显赫富贵却不娇纵,相夫教子,恪尽妇道。
而徐志摩对这桩“无爱的婚姻”始终心存疑虑,在英国念书时结识林徽因更促使他决心离婚。
1922年3月两人在柏林离婚,11月还在国内发表了离婚通告,成为当时的头号新闻。
徐志摩还写下《笑解烦恼结》一诗送给张幼仪,痛斥封建礼教后说:“此去清风白日,自由道风景好”。
可这时徐志摩的“烦恼结”已系在了林徽因身上。
林徽因秀外慧中,是有名的才女,其父林长民也是社会名流。
她与徐志摩相识时只有17岁,两人虽然相知很深,但最后林徽因还是嫁给了梁启超之子、后来的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他们的因缘也是一段佳话。
影响徐志摩的三个女人、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是怎样的
![影响徐志摩的三个女人、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是怎样的](https://img.taocdn.com/s3/m/24daa1ec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47.png)
影响徐志摩的三个女人、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是怎样的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张幼仪:是一位很有风度的少妇。
与徐志摩结婚后,在徐家相夫教子,尊重公婆,帮助公公理财,深为公婆所喜爱。
但是徐志摩认为沉默寡言的张幼仪思想守旧,觉得她是一个呆板无趣的人。
最终在张幼仪为其生下次子后最孤独无助的时候,无情的同张离了婚。
张幼仪成为第一位承受文明“灾祸”的女子,张幼仪回忆道:“……被徐志摩孤零零地抛弃在沙士顿……我是一把'秋天的扇子’,是个被人遗弃的妻子。
”在巨大的耻辱和悲痛面前,她没有选择放弃生命,更加坚韧自己的毅力,接受新的教育,不断完善自己,回国后幼仪开始了自己新的事业,她成为上海第一家女子商业银行的副总裁,同时是云裳服装公司的总经理,开创了一个引导潮流的服饰品牌。
幼仪凭着自己的坚强和聪慧,走出了生活的阴影,走出了一条堪称当时中国女子典范的关会而艰辛的道路,先前那些愤懑与戚,渐渐转化成为自己面对困境时的勇气。
所以,今日妇女所轻易拥有的自由和平等,曾有那么多先辈努力奋斗过才得以实现。
张幼仪沉默地坚强地过她的岁月,她尽了她的责任,对丈夫的责任,对夫家的责任,对儿子的责任,然后在她晚年时寻得一个归宿。
凡是尽了责任的人,都值得令人尊重。
陆小曼:与徐志摩的命运相关的女人中,要么是获得了世人深切的同情和爱护(如张幼仪);要么赢得了众生极佳的赞誉和倾慕(如林徽音)——都结善果。
惟有陆小曼为千夫所指,以一个万劫不归的下场。
未曾关注此之前,只在一片历史沉积下来的纷纷权威舆论中,与所有司空见惯的说法一般,仿佛一层遥遥的山岱,听说着这么几个人物的“角色”演绎。
他们已然成为了某种单一形象的代言,就好象戏剧脸谱中的忠奸善恶——泾渭分明。
也许是受到这些强势舆论的影响,陆小曼在我的印象中一直是一个轻佻、奢靡、浮华的女人,除了美貌便一无是处。
对于花瓶式的女人我向来没有太大的兴趣,所以从来没有去正眼关注过。
陆小曼具备让人嫉恨的资本,她聪颖过人,才华横溢,不仅能诗会画,还兼擅京昆,法语和英语。
徐志摩与三个女人的故事
![徐志摩与三个女人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9ddd4e4acc7931b765ce15fa.png)
徐志摩与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凌叔华等四位民国名媛的感情纠葛当年曾轰动一时。
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感情更是复杂的。
徐志摩乘坐的飞机失事后,四人的反应很耐人寻味。
当噩耗传到妻子陆小曼耳中时,她感到“天垮了,地陷了,世界进入一片黑暗。
”林徽因在得知消息后,两眼发黑,双腿一下软了下来。
她和丈夫梁思成流着泪,编了个小花圈,中间嵌着志摩的照片,敬悼于徐志摩的灵前。
前妻张幼仪在听到噩耗时,她对儿子徐积锴说:“你爸爸上天了,快随你舅舅去接灵吧!”陆小曼和徐志摩陆小曼生于一九零三年,一九六五年去世享年六十三岁。
陆小曼江苏长州人,民国时期著名女画家,写作也非常棒。
徐志摩民国时期的一位浪漫诗人,徐志摩感情方面不如意,徐志摩听从父命娶了张幼仪,张幼仪长相平庸,徐志摩认为自己才华横溢怎敢如此接受命运安排呢?当他遇到了建筑学者林徽因,他疯狂的爱上了她,他不顾妻子苦苦挽留,纵身离去。
可是林徽因在他离婚后选择弃他而去。
结束了两段爱情后,徐志摩心灰意冷,陆小曼的出现让他重新活了起来,陆小曼活泼可爱,落落大方,让徐志摩爱慕不已,两人结识后慢慢的相爱。
陆小曼和徐志摩的爱情受到家人的反对,周围人的白眼,徐志摩的父亲更是看不惯陆小曼,他说如果徐志摩和陆小曼结婚,徐志摩的所有开支就会断掉。
徐志摩和陆小曼他们不顾一切,最终结为夫妇。
婚后陆小曼没多久就变得天天醉酒于社交,变得奢华无度,甚至堕落到吸大烟。
徐志摩努力写稿所赚的钱都被他花光,徐志摩最终无力承担,他失望的离开了陆小曼,他放弃了,选择离开,就在他离开的时候,有一个朋友问他:你放得下小曼,她没有留你吗?徐志摩笑道:假如我坐飞机死了,她岂不自在。
结果徐志摩就死在了他所坐的飞机上,飞机失事。
陆小曼知道后后悔莫及,可时间怎会倒流。
徐志摩张幼仪徐志摩张幼仪是民国时期的著名夫妻,他们的婚姻源于张幼仪的四哥张公权对于徐志摩的欣赏和看重,两个年轻男女在没有渊源和情感的情况下,仅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成婚。
徐志摩与三个女人的故事
![徐志摩与三个女人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6c2aa25ef90f76c660371aa9.png)
徐志摩与三个女人的故事徐志摩,作为民国时期享誉盛名的才子,新月派现代诗人的代表,生性追求浪漫,身边也不乏有佳人相伴。
徐志摩一生爱过的3个性格各异的女人,她们的事迹,也像他笔下那些曼妙的诗一样,至今广为流传。
张幼仪和徐志摩属于传统的“包办婚姻”,徐志摩一生放荡不羁,追求“灵魂伴侣”。
自然对家中安排的婚事诸多厌恶。
第一次见到张幼仪,徐志摩就很嫌弃地说她是土包子。
而张幼仪虽然也是出身名门,接受过新式教育,却带着中国女性的传统美德,温和善良,就像是一颗珍珠,光泽柔和,质地温润。
她对爱的理解就是:“好好照顾志摩和他的家人。
”在林徽因16岁她的父亲就带她游历欧洲,使她在“放眼看世界”的过程中,对不同的建筑形象和设计艺术大开眼界,建筑也由此成为她一生的志向和兴趣。
富养女儿,根本上其实是为孩子创造更丰厚的条件,使孩子可以有机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积累学识修养,也在这个过程中,在更广阔的世界里,发现和找到自己一生真正的志趣所在。
当年,徐志摩在外国留学,认识了年轻漂亮又很作的林徽因,完全忘记了自己是有妇之夫和家里年幼的孩子,对林徽因展开了疯狂的追求,《再别康桥》就是在他们恋爱期间写下的,徐志摩对林徽因投入了大量的感情,对原配也是越来越厌恶,在原配怀孕期间选择了离婚,将原配一人孤零零留在了外国。
林徽因与徐志摩分手后,徐志摩又认识了一位风华绝代的佳人,这位女子便是陆小曼,陆小曼生活奢侈,性格张扬,与林徽因骨子里还是一路人,陆小曼当时也是有夫之妇了,可是却不可救药的喜欢大诗人徐志摩。
陆小曼本来家室很好,有一位十分牛逼的丈夫,最后却为了爱情,离婚嫁给了徐志摩,毁了一副好牌,据说婚内徐志摩不顾陆小曼生气,为了林徽因的讲座,毅然决定坐飞机过去,才失去了宝贵生命,可最后世人却把账算到了陆小曼头上。
很多人说:张幼仪最可怜,最爱徐志摩,因为她一味付出不求回报;林徽因利用徐志摩的感情度过伦敦的寂寞时光;陆小曼与徐志摩在一起更是不幸的开始;徐志摩自己呢?人家说是花花公子,对张幼仪太恶毒了,婚后出轨,对自己的原配妻子态度差等,就是现实中所说的渣男一个。
徐志摩和三个女人的故事
![徐志摩和三个女人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f3c8ba2a8762caaedd33d4e8.png)
徐志摩和三个女人的故事
徐志摩与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凌叔华等四位民国名媛的感情纠葛当年曾轰动一时。
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感情更是复杂的。
徐志摩民国时期的一位浪漫诗人,徐志摩感情方面不如意。
徐志摩听从父命娶了张幼仪。
徐志摩张幼仪是民国时期的著名夫妻,他们的婚姻源于张幼仪的四哥张公权对于徐志摩的欣赏和看重,两个年轻男女在没有渊源和情感的情况下,仅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成婚。
张幼仪长相平庸,徐志摩认为自己才华横溢怎敢如此接受命运安排呢?
当他遇到了建筑学者林徽因,他疯狂的爱上了她,他不顾妻子苦苦挽留,纵身离去。
可是林徽因在他离婚后选择弃他而去。
结束了两段爱情后,徐志摩心灰意冷,陆小曼的出现让他重新活了起来,陆小曼活泼可爱,落落大方,让徐志摩爱慕不已,两人结识后慢慢的相爱。
陆小曼和徐志摩的爱情受到家人的反对,周围人的白眼,徐志摩的父亲更是看不惯陆小曼,他说如果徐志摩和陆小曼结婚,徐志摩的所有开支就会断掉。
徐志摩和陆小曼他们不顾一切,最终结为夫妇。
婚后陆小曼没多久就变得天天醉酒于社交,变得奢华无度,甚至堕落到吸大烟。
徐志摩努力写稿所赚的钱都被他花光,徐志摩最终无力承担,他失望的离开了陆小曼,他放弃了,选择离开,就在他离开的时候,有一个朋友问他:你放得下小曼,她没有留你吗?
徐志摩笑道:假如我坐飞机死了,她岂不自在。
结果徐志摩就死在了他所坐的飞机上,飞机失事。
陆小曼知道后后悔莫及,可时间怎会倒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志摩与陆小曼上世纪二十年代的京城,有两位风华绝代的名媛——林徽因和陆小曼,她们美貌动人,才华出众。
不仅如此,她们都与当时的著名诗人徐志摩有过浪漫的爱情。
而林徽因与徐志摩的爱情,终成镜中花;陆小曼与徐志摩的爱情虽历尽千辛万苦,终是步入婚姻殿堂。
■出生在晚清举人家中,父亲既在民国政府财政部任职,又是中华储蓄银行的主要创办人,陆小曼6岁时来到北京,进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接受新式教育1903年农历九月十九日,陆小曼生于上海。
陆小曼的父亲陆定是晚清举人,曾到日本早稻田大学读书,是日本名相伊藤博文的得意弟子。
在日本留学期间,陆定参加了孙中山先生的同盟会,后来又到民国政府财政部任职,是中华储蓄银行的主要创办人。
陆小曼的母亲吴曼华也是名门之后,陆小曼生长在这样的家庭中,决定了她未来的道路。
陆小曼6岁时来到北京,她的父母一心想把女儿培养成名媛,因此陆小曼一直受到新式的教育。
陆小曼在北京女中读书一直到14岁。
15岁时,又被父亲送到法国人开办的圣心学堂。
这是一所贵族学校,当时北京军政界部长的千金小姐们,许多都在圣心学堂读书。
陆定还专门为女儿请了一位英国女教师,教授英文。
陆小曼生性聪慧,十六七岁已通英、法两国语言,还弹得一手好钢琴,又精于油画。
她既有上海姑娘的聪明活泼,又有北京姑娘的秀丽端庄,在学校里,大家都称她为“皇后”。
■在外交部街的三年(当时的北洋政府外交部所在地),使陆小曼从一个女学生转身成为社会名媛在北京的街巷中,有一条街叫外交部街,因北洋政府外交部设于此而得名。
当时的外交总长顾维钧,需要一位精通英语和法语,年轻美貌又有学识的姑娘,参加接待外国使节的工作。
于是,顾维钧就请以培养名媛著称的圣心学堂代为推荐,陆小曼成为当然人选。
从此,陆小曼经常被外交部邀请去接待外宾,担任口语翻译,参加外交部举办的舞会等。
三年的外交翻译生涯,使陆小曼从女学生成为社会名媛。
18岁时,陆小曼逐渐名闻北京社交界。
她的多才多艺,她的热情大方、彬彬有礼,她的明艳笑容、轻盈体态和柔美声音,令无数人倾倒。
■海军联欢社——陆小曼与王赓“闪婚”的地方1922年,陆小曼19岁,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陆家夫妇千挑万选,终于为她选定如意郎君——王赓。
王赓少年得志,毕业于清华大学,赴美国留学,到西点军校攻读军事,与美国名将艾森豪威尔是同学。
陆小曼之母看到王赓这样的英俊少年,毫不犹豫地就将陆小曼许配给他,从订婚到结婚不到一个月时间,堪称“闪婚”。
然而两人结婚半年,就出现了婚姻危机,不久陆小曼生命中的“真命天子”——徐志摩出现了。
■协和医学院礼堂——陆小曼与徐志摩擦肩1924年,北京学界发生了一件大事,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来到北京。
5月8日是泰戈尔64岁生日,在协和医学院的礼堂,北京学界特意为他开了一个祝寿会。
在祝寿会上一群名流出演泰戈尔的诗剧《齐德拉》。
剧中,林徽因饰公主齐德拉,徐志摩饰爱神,此时徐志摩正幻想与林徽因重温旧情,他想尽一切办法接近林徽因。
当时,陆小曼也在协和医学院礼堂。
不过,当时的徐志摩和陆小曼都不知道,爱神正向他俩走来。
■陆小曼与徐志摩红杏出墙的真光戏园,就是现在的中国儿童剧场徐志摩与王赓同是梁启超的学生,于是徐志摩成了王家的常客。
由于王赓专注于工作和前途,因此他常要徐志摩陪伴陆小曼,王赓没想到他的婚姻出现了危机。
陆小曼与徐志摩一起游长城,逛天桥,到来今雨轩喝茶,去西山上看红叶……他们一个是窈窕淑女,一个是江南才子,爱情的火花在他们之间迸发了。
■人间仙境的北海公园里,徐志摩与陆小曼结为神仙眷属陆小曼与徐志摩感情渐深,两人“恨不相逢未嫁时”。
可是徐志摩的父亲却出了难题,他虽然勉强答应陆小曼与徐志摩的婚事,但提出了三个条件:一、结婚费用自理,家庭概不负担;二、婚礼必须由胡适做介绍人,梁启超证婚,否则不予承认;三、结婚后必须南归,安分守己过日子。
这三条徐志摩都答应了。
1926年8月14日农历七月初七,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陆小曼与徐志摩在北海董事会举行订婚仪式。
10月3日,在北海公园,陆小曼与徐志摩举行了婚礼。
因为婚礼是自筹经费,所以仪式草草,与陆小曼当年和王赓的婚礼简直天壤之别。
■北京火车站——离开北京的地方1926年10月,陆小曼与徐志摩离京,开始了他们甜蜜的日子。
陆小曼说:“我们从此走入了天国,踏进了乐园……一同回到家乡,度了几个月神仙般的生活。
”然而幸福总是短暂的,痛苦却来得很快,婚后陆小曼与徐志摩在性格上的差异逐渐显露出来。
陆小曼婚后全没了当初恋爱时的激情,似乎不再是一个有灵性的女人。
她每天过午才起床,下午作画、写信、会客,晚上大半是跳舞、打牌、听戏。
徐志摩常常婉转地劝告陆小曼,但效果不大。
后来,徐志摩的父亲出于对陆小曼极度不满,在经济上与他们夫妇一刀两断。
徐志摩不得不同时在光华、东吴、大夏三所大学讲课,课余还赶写诗文,以赚取稿费,即便如此,仍不够陆小曼挥霍。
而陆小曼在舞场霓虹里,把时光轻轻送走了。
1930年秋,徐志摩应胡适之邀,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
徐志摩自己北上的同时,极力要求陆小曼也随他北上,幻想着两人到北京去开辟一个新天地。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为了赶上林徽因那天晚上在北京协和医学院礼堂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讲演,迫不及待地搭乘了一架邮政机飞往北京。
登机之前,他给陆小曼发了一封短信,信上说:“徐州有大雾,头痛不想走了,准备返沪。
”但最终他还是走了。
因大雾影响,飞机在济南党家庄附近触山爆炸,徐志摩身亡。
徐志摩死后,陆小曼痛悔不已,她在书桌前写下“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从此不再出去交际。
1965年4月3日,一代名媛陆小曼在上海华东医院悄然过世,她的灵堂上,只有一副挽联:推心唯赤诚,人世常留遗惠在;出笔多高致,一生半累烟云中!概括了她备受争议的一生。
(摘自《北京青年报》)徐志摩死后,陆小曼与他们的朋友翁瑞(午翁瑞午,江苏常熟人,其父曾任桂林知府,以画名世。
他会唱戏,又做房地产生意,胡适称之为“自负风雅的俗子”)过着“十分尴尬的同居生活”一直到去世,长达30年。
这30年里,中国从旧社会走向了新社会,可是,陆小曼的生活轨迹没有多大的变化:一是仍然留恋鸦片,二是身体还是多病,三是仍然没有生儿育女,四是还是要靠男人来维持生计。
后人评价之一:至于说小曼生活奢侈,加重了丈夫的经济负担,曾一度陷于困窘,对正常人家来说,也不是什么不可宽恕的事。
名媛犹如名花,是要人供养的,像陆小曼这样的女人,就是要破费钱财的。
只能说徐志摩后来养不起了,不能说陆小曼不值得养。
你不能要这样的女人,又能下得了厨房,又能上得了厅堂,富了能和你一起去炒股发财,穷了还能和你一起去上街卖菜,真要能那样的话,也就不是名媛了。
徐志摩与林徽因张幼仪陆小曼之间的情感故事《人间四月天》这部电视连续剧,是2000年春天在全国热播的,到现在已经四年了。
那一段,有关徐志摩的书卖得很火。
这个剧本是一个台湾剧作家王蕙玲写的,她是台湾铭传大学、世新大学和台湾艺术学院的讲师,她选择《人间四月天》这个题材应该说是很有眼光的。
这部戏从演员阵容、演出效果上,都得承认是成功的。
但实在说,我作为一个研究现代文学史的人,还是有自己的看法的。
当时我正着手写《徐志摩传》,还在搜集资料、整理年谱阶段,光搜集资料编年谱,就用了三年时间,刚要动手写就赶上了这么个“徐志摩热”,不能说一点感慨也没有。
我的《徐志摩传》是2000年6月写完的,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0月印出来,当年就印了第二版。
这个时候,《人间四月天》的热劲已经过去了。
有人说,老韩啊,你要是早写上半年,不是就搭上这个车了吗?我不这么看。
我的看法是,多亏我写得迟,我要是写得早,他们就把我的研究成果吸收到电视剧里头了,这个片子就不可能留下那么多的话题让人评说了!徐志摩是花花公子吗?现在所以重提徐志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跟几个优秀的女人有关系,要是没有这几个女人,光凭着那几首诗,写得再好,人们的兴趣也不大。
男人喜欢徐志摩,只能说感兴趣,因为他艳福不浅,什么时候自己也能这样活一回呀;女人喜欢徐志摩,是真喜欢,这是个什么样的人呀,怎么那么多优秀的女人都爱他爱得死去活来,我倒要看看这是个什么人!怎么不想想,是徐志摩真值得爱,才会有人爱,是徐志摩真优秀,才会显得那些女人优秀。
如果张幼仪不是徐志摩的前妻,只能说是个会理家理财的女强人;要不是和徐志摩有那么缠绵的恋情,林徽因不过是个漂亮的女建筑学家;要不是成了徐志摩的第二任妻子,陆小曼不过是个才貌双全的民国名媛。
还是徐志摩好,才有了她们的好。
她们的本事是她们的,她们的名声,有一大半是徐志摩带给她们的。
千万别认为徐志摩是个花花公子,只会讨女人喜欢。
他的人品也很好,基本上可说是完美的,无可指摘的。
这从他死了以后朋友们的评价上可以看得出来。
我编过一本书,叫《回望徐志摩》,收录了许多朋友的纪念文章,其中有梁实秋的一篇《谈徐志摩》,很长,有两三万字。
梁实秋是个很自负的人,轻易不说过头话,和徐志摩的关系也不是十分亲密。
徐志摩去世后,有人说徐志摩是纨绔子弟,意思就是浪荡公子、花花公子,梁实秋就说:“有人说志摩是纨绔子,我觉得这是不公道的。
他专门学的学科最初是社会学,有人说后来他在英国学的是经济。
无论如何,他在国文、英文方面的根底是结实的。
他对国学有很丰富的知识,旧书似乎读过不少,他行文时之典雅丰赡即是明证。
他读西方文学作品,在文字的了解方面没有问题,口说亦能达意。
在语言文字方面能有如此把握,这说明他是下过功夫的。
一个纨绔子能做得到么?志摩在几年之内发表了那么多的著作,有诗,有小说,有散文,有戏剧,有翻译,没有一种形式他没有尝试过,没有一回尝试他没有出众的表现。
这样辛勤的写作,一个纨绔子能做得到吗?”梁实秋还说,他数十年来奔走四方,遇见的人也不算少,但是还没见一个人比徐志摩更讨人喜欢。
讨人喜欢不是一件容易事,须要出之自然,不是勉强造作出来的,必其人本身充实,有丰富的情感,有活泼的头脑,有敏锐的机智,有广泛的兴趣,有洋溢的生气,然后才能容光焕发,脚步轻盈,然后才能引起别人的一团高兴。
徐志摩和好几个女人有婚恋关系,爱他的女人还有好几个,可以说,不管他对她们怎么样,她们中间没有一个恨他的。
看了电视连续剧《人间四月天》,人们恐怕最同情张幼仪了。
多好的一个女人,徐志摩怎么就和人家离了婚呢!错了,张幼仪晚年说过这样一句话:“在他一生当中遇到的几个女人里面,说不定我最爱他。
”这话叫人听了会落泪的。
一个他辜负了的女人说出这样话,这个男人在性格上品质上总是有过人之处的。
林徽因、梁思成和金岳霖《人间四月天》里提到,徐志摩和林徽因在伦敦相识,相识不久便相恋,两个人一起坐船在康河里游玩。
从一幅剧照上可以看到,徐志摩和林徽因坐在船上,徐志摩还搂着林徽因的肩膀,十分亲热的样子。
还有一幅,徐志摩骑着自行车,林徽因坐在自行车的前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