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教案 王维诗四首实录

合集下载

《送元二使安西》课堂实录

《送元二使安西》课堂实录

《送元二使安西》课堂实录教材解读《送元二使安西》是盛唐著名诗人王维所著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

自古人生重离别,自古人生又伤离别,在这浩如烟海的“送别诗”中,王维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洗尽雕饰、明朗自然的语言,抒发诚挚、深厚的惜别之情,以情意殷切、韵味深长而独树一帜。

设计理念借助古诗这一教学平台,通过“读、想、议、写”等行之有效且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并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情趣,拓展思维,从而突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

教学目标1、学习古诗,懂得诗意,熟悉其他送别诗。

2、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体会友人间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反复诵读,多元体验,引导学生感悟诗情。

教学准备:含中国政区图、《阳关三叠》的课件。

课时安排: 1 课时教学过程:一、入诗境(播放李叔同的《送别》)师:“相见时难别亦难”同学们,有人说离别是诗,有人说离别是歌,有人说离别是泪水。

是呀!人生自古重离别,人生自古也伤离别。

特别是古代社会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等种种原因,人们是重视而定居难得远行的,因为一旦离别,人的前途和生命安危都很难预料。

相间时难别亦难,所以,以送行饯别表达深厚的情谊便成为一种习俗,送行也因此成为诗人笔下常见的题材。

我们就曾经学过送别诗,想一想是什么?你知道哪些送别诗?生:《赋得古原草送别》生:《别董大》生:《赠汪伦》生:《送孟浩然之广陵》生:《芙蓉楼送辛渐》,师:同学们搜集到的送别诗可真多,从这些千古流传的送别佳句中,我们读出的是古人那浓浓的友情。

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饱含凄凄满别情的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二解课题师:读课题,说说你是从哪儿看出它是一首送别诗?生:送师:一提起“送别”两字,你有什么样的滋味?生:伤心生:难过生:悲伤生:……师:元二是谁呢?生:噢,这个人姓元,叫──师介绍:排行第二,作者的朋友。

师:排行第二的意思就是在元二的的兄弟姐妹,他是排第二个,他上面还有一个──元大。

八年级语文上册30《诗四首》教学实录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上册30《诗四首》教学实录教学设计

《诗四首》教学实录一、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共有五首,这是其中的第三首。

从表面上看,这首诗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这两句写诗人在南山下种豆,草很茂盛豆苗却稀稀疏疏的。

非常平实,就像一个老农站在那里说话,让人觉得很亲切。

“南山”指的是庐山,不是终南山,这是陶渊明隐居的地方。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兴”是起床的意思。

“荷”是扛着的意思。

为了不使豆田荒芜,诗人一大早就下地干活,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来,劳作很辛苦,但诗人并不抱怨,这一点我们从“带月荷锄归”这一幅美景中可以感受到。

(明确: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道路狭窄,草木丛生,傍晚的露水打湿了我的衣服。

衣服打湿了有什么可惜的呢,只要这种生活不违背我的意愿。

这里诗人的“愿”究竟是什么?(明确:不为五斗米折腰,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向往田园生活的意愿。

)这首诗用语十分平淡自然。

“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朴素如随口而出,不见丝毫修饰。

平淡中又富于情趣。

“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

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种豆南山下”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幽美之句;前句实,后句虚。

全诗在平淡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

二、《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这是一首边塞诗,首联“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交待诗作缘由及写作的地点。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此句诗人把自己比作飘飞不定的蓬草,表达了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伤感和怨愤。

《王维诗四首》教案

《王维诗四首》教案

《王维诗四首》教案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鉴赏古典诗歌的一般方法:①了解有关古典诗歌的基本常识; ②了解有关诗人、作品、时代背景等知识;③诵读吟咏,初步感受古典诗歌的音韵美、节奏美和意蕴美。

④把握中国古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以及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诗人的观点态度。

2.简介作者:王维 (701 — 761) ,字摩诘,太原祁 ( 今山西祁县 ) 人,后迁居蒲州 ( 今山西永济 ) ,开元九年 (721) 登进士第,任太乐丞,因伶人舞黄狮子事受连累谪为济州司仓参军。

张九龄执政后擢为右拾遗。

天宝十一载 (752) 任吏部郎中,迁给事中。

安史叛军陷两京时,被叛军俘虏迫受伪职,其间作有《凝碧池诗》,抒写对唐王室的忠心,两京恢复论罪时仅受降官处分。

后历任中书舍人、给事中、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晚年时无意仕进,常以禅诵为事,于上元二年卒于辋川别业。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之一,与孟浩然齐名,世称“王孟”。

其山水田园诗境界空明,宁静优美。

早年曾出使边塞,写有部分边塞诗歌。

他多才多艺,诗歌之外,兼善散文、音乐、书法、绘画,尤以绘画见长,被推为“南宗”山水画之祖。

其诗能融音乐、绘画之理,营造出诗情画意相结合的完美意境。

有《王右丞集》。

二、学习《积雨辋川庄作》1、读诗歌。

2、看注释,大致理解内容。

[译文]下了好久的雨,空寂的丛林上空,炊烟缓缓上升,农妇蒸了藜菜,煮好黍饭,送给在东边田里干活的人吃。

雨后迷茫的水田上飞着白鹭,浓荫的树丛中黄鹂鸟婉转鸣叫。

我素喜习静,早上去看木槿花,又在松树下准备斋食,去采摘带露水的嫩葵叶。

我已经与世无争了,谁又何必再对我起疑心呢?3.写作背景:辋川庄,在今陕西蓝田终南山中,是王维隐居之地。

《旧唐书•王维传》记载:“维兄弟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

”在这首七律中,诗人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与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描写,创造了一个物我相惬、情景交融的意境。

《古代诗歌四首》教学实录范例

《古代诗歌四首》教学实录范例
学生将学习到古代诗歌中的一些常见艺术手法,如 比喻、拟人、借景抒情等,并能在实践中运用。
培养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通过学习古代诗歌,学生能够培养对文学的热爱和 审美情趣,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
古代诗歌背景介绍
时代背景
介绍四首诗歌所处的历史时期 ,当时的社会状况、文化氛围 以及作者的生平事迹,帮助学 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 。
教师点评与指导
点评
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讨论和创作进行 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提供改进建 议。
指导
教师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 惑和问题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深入理 解诗歌。
05
教学反思与总结
本节课的收获与不足 收获 01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课堂互动,学生的参 与度和课堂氛围有所提高。
03
02
学生能够熟练背诵四首古代诗歌,对诗歌的 意境和情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逐一解释和翻译。
《次北固山下》
重点字词包括“次”、“潮平 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等 ,需要进行逐一解释和翻译。
《钱塘湖春行》
重点字词包括“水面初平”、 “云脚低”、“白沙堤”等, 需要进行逐一解释和翻译。
《天净沙·秋思》
重点字词包括“枯藤”、“昏 鸦”、“瘦马”等,需要进行
逐一解释和翻译。
03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解与示范
01
02
03
讲解诗歌背景
教师介绍四首诗歌的创作 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歌 的内涵和情感。
示范朗读
教师进行诗歌的示范朗读 ,引导学生注意语音、语 调和语速,感受诗歌韵律 和节奏。
分析诗歌意象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 的意象,理解诗人表达的 思想和情感。
学生互动与讨论

王维诗四首 [《诗四首》教学设计3]

王维诗四首 [《诗四首》教学设计3]

王维诗四首[《诗四首》教学设计3]●学习目的: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四首诗。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3、培养学生感悟古代诗歌内容的能力,不断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学习准备:搜集作者生平思想的有关资料。

熟读背诵这四首诗。

有条件的查找有关资料,给诗歌插配有关的图画。

●教学设想:诵读品味,感悟提升,审美情趣。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归田园居》《游山西村》一、作者生平,交流引读。

同样是写农村生活的诗人,陶渊明与陆游是不一样的。

今天,我们各学习他们一首诗,通过比较来了解他们不同风格、思想感情。

那么谁能够说说他们的生平事迹呢?学生可能这样说:陶渊明:(略)陆游:字务观,自号放翁,浙江绍兴人。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

他曾因极力主张北伐,被罢官,回归故里,内心郁闷。

对照官场的伪诈,他更感受到乡间生活的纯朴自然。

但他并未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会重新为国出力。

这种心境与游境相吻合,于是两相交涉,产生了流传千古的《游山西村》。

二、熟读背诵,积累理解。

1、读一读:教师范读二首诗歌,学生跟读。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①通读,要求读准音、读顺畅;(自由读、齐读)②诵读,要求读出重音,读出节拍,读出韵味;(请学生个人读,具体指导的重点放在重音和节拍上)③再读,要求读出诗句的情感、美感。

(个人读、分组读或齐读)学生反复朗读直至背诵。

2、译一译:学生对照注释,解词析句,扫清障碍,理解诗歌内容。

3、说一说:同学们,你觉得这两首诗中哪些诗句写得好?你能说一说理由吗?三、研读品析,语言品味。

♂你能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一下诗人归园田居的情景吗?诗人如释重负,告别了那个令人压抑的官场,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田园。

来到南山脚下,种下了豆子,但因体力不支,农艺不精,所以草儿盛,豆苗稀。

诗人只好一大早起来就扛着锄头去除草,晚上一直劳作到与星星为伴回家的路上,夕露沾湿了衣衫,可解脱了身心束缚的诗人不以为苦,而深深地体味其中的乐趣。

♂你能说说陶诗中的愿指的是什么?意愿。

《王维诗四首》教学设计方案

《王维诗四首》教学设计方案

《王维诗四首》教学设计方案《《王维诗四首》教学设计方案》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学习主题介绍学习主题名称:《王维诗四首》主题内容简介: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与孟浩然齐名,世称“王孟”。

其山水田园诗境界空明,宁静优美。

早年曾出使边塞,写有部分边塞诗歌。

这四首诗,既有田园诗也有边塞诗,从不同的方面体现了诗人不同的生命特征,《积雨辋川庄作》、《辛夷坞》表现的是隐居生活的宁静闲适,《送沈子福归京》表现的是诗人对友情的流连,《观猎》表现的是诗人的豪迈与大气。

这将使学生了解到一个更加全面的王维。

学习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王维的生平和创作成就以及对后世的影响过程与方法目标: 以教材为例子,让学生获得鉴赏诗歌的方法和能力,培养学生的欣赏个性,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审美能力和艺术趣味。

1、熟读诗歌,疏通大意。

2、学生合作赏析,感受诗人情感。

3、教师引导并做小结,师生互动。

情感与价值目标: 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把握《王维诗四首》的形象,让学生得到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精神的陶冶和审美的愉悦。

1、了解诗人晚年的生活态度。

2、感受诗人对田家生活的热爱。

学情分析前需知识掌握情况:所教授的学生虽然有一些鉴赏诗歌的经验,但他们更多的还是停留在比较浅层次的写作技法的分析,比如分析修辞手法,复杂一些的写作技法也不能很好地进行分析。

而高中生对诗歌的解读,既要能正确地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也要形成对诗歌审美的体验和个性的解读,这两方面他们都还比较欠缺,因此导致他们对古诗的兴趣也不够高。

对微课的认识:学生对于微课的接触比较少,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很新鲜的体验,如果在课堂上应用得当,将能够成为引发学生读诗兴趣的契机,同时,也能通过多媒体手段,营造气氛,创设情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歌。

学生特征分析学习态度:传统的课堂形式已经不能很好地跟进信息时代的要求,学生在这样的授课形式下,很容易有消极、懈怠的学习态度。

《王维诗四首》教案

《王维诗四首》教案

《王维诗四首》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艺术特点2、把握借景抒情、对比以及衬托等艺术技巧3、揣摩诗歌语言4、领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情感重点难点: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及语言方法设想:以读为主,讲、读和讨论相结合。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背诵《山居秋瞑》。

作者,王维,山水田园诗。

二、关于作者1、学生介绍2、教师可简要补充王维:唐代诗人,画家。

开元九年(721)进士,因通音律授大乐丞。

不久谪济州司仓参军。

开元二十二年,被张九龄擢为右拾遗。

二年后九龄罢相,他倍感沮丧,有归隐心。

40多岁时,先后隐居终南山和辋川,亦官亦隐。

思想日趋消极,佛教信仰日益发展。

安史之乱中被俘,被迫做伪官。

乱平,降为太子中允。

后复累迁至给事中,以尚书右丞终,世称王右丞。

王维诗现存不足400首,其中以描绘山水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一类成就最大。

名作如《终南山》、《汉江临泛》、《山居秋暝》、《青溪》、《过香积寺》、《辋川集》20首、《赠裴十迪》等。

王维的大多数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

或静谧恬淡,或气象萧索,或幽寂冷清,表现了诗人对现实漠不关心甚至禅学寂灭的思想情绪。

加之艺术技巧很高,颇为后人所推崇。

王维送别、纪行一类诗中,常有写景佳句,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等,历代传诵不衰。

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他对自然美的感受独特而细致入微,笔下山水景物特具神韵,略事渲染而意境悠长,色彩鲜明优美,极有画意。

他写景动静结合,善于细致地表现自然界光色和音响变化,他的写景诗,常用五律、五绝,篇幅短小,语言精美,音节舒缓,宜于表现山水幽静和心情恬适。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

他继承和发扬了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而独树一帜,使山水田园诗成就达到高峰,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王维其他方面也有佳作。

有的反映军旅和边塞生活,有的表现侠义,有的揭露时弊。

一些赠别亲友和写日常生活的小诗,如《送元二使安西》、《相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送沈子福归江东》等,古今传诵。

王维诗四首 教案

王维诗四首 教案

王维诗四首教案教案标题:王维诗四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王维的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2. 理解并分析王维诗歌《送元二使安西》、《过香积寺》、《相思》、《登飞来峰》的意境和艺术特点;3. 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理解和分析王维诗歌的意境和艺术特点;2. 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三、教学内容和过程:1. 王维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的介绍(10分钟)- 介绍王维的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王维的诗歌创作环境和影响因素。

2. 《送元二使安西》的诗歌鉴赏(20分钟)- 分析诗歌的意境和艺术特点,引导学生理解诗中表达的离别情感和对远方的向往。

3. 《过香积寺》的诗歌鉴赏(20分钟)- 分析诗歌的意境和艺术特点,引导学生感受诗中对寺庙和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诗人的内心感受。

4. 《相思》的诗歌鉴赏(20分钟)- 分析诗歌的意境和艺术特点,引导学生理解诗中表达的相思之情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5. 《登飞来峰》的诗歌鉴赏(20分钟)- 分析诗歌的意境和艺术特点,引导学生领略诗中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境界的思考。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和分析王维诗歌的意境和艺术特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2.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诗歌鉴赏和分析,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3. 归纳总结:对学生的讨论和分析进行总结,梳理王维诗歌的艺术特点和意境。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诗歌鉴赏和分析表现,包括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表达的深度。

2. 作业评定:布置相关的诗歌鉴赏作业,评定学生对王维诗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王维诗歌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诗歌鉴赏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和表达,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创造力。

《王维诗四首 观猎》教学设计

《王维诗四首 观猎》教学设计

高二语文选修1第一单元《唐诗之旅上》第一课《王维诗四首观猎》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基本读懂诗歌,把握诗中的人物形象。

2.分析运用的表现手法,体会诗歌的起承转合。

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与审美能力。

2、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方法和能力。

2.把握诗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作品的思想感情。

3、教学方法1.诵读法2.提问法3.探究法4、教学过程(一)导入诵读以前学过的边塞诗,温故知新,创设边塞诗歌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二)简介边塞诗1.总体风格雄壮豪迈苍凉悲慨凄凉悲愤豪放旷达慷慨悲壮委婉清丽2.诗歌内容景——边塞风光人——将士(艰苦生活、报国豪情、思乡念亲)统治者(穷兵黩武)3.表现手法比喻、夸张、用典、渲染、对比、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等。

如:用典: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对比: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

直抒胸臆: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借景抒情: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三)《观猎》讲解(以诗歌鉴赏题的形式)1.学生诵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2.小组协作,结合注释,探究问题1.对《观猎》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C)A.全诗共分两部分,前四句写射猎过程,后四句写将军收猎回营。

B.首联采用倒装的形式,先写北风强劲角弓鸣响,渲染出紧张肃杀的气氛。

C.从颔联可知,此时是隆冬时节。

D.颈联“忽过”“还归”写出了返营驰骋之疾速,有瞬息千里之感,表现了主人公的轻快感受和喜悦心情。

E.尾联以写景作结,“回看”打猎处的远景,遥接篇首,首尾呼应。

2.全诗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明确:塑造了一个武艺不凡、意气风发、英武豪迈的英雄形象。

表达出诗人崇尚英雄,渴望效命疆场,期盼建功立业的感情。

3.教师点拨选择题:首联——倒装,先声夺人,渲染金装肃杀的气氛,烘托出场人物的不凡。

颔联——“草枯”“雪尽”,为初春时节。

“疾”“轻”,侧面烘托将军骑技高超。

(练习苏轼的《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颈联——“细柳营”,用典。

王维诗四首教案

王维诗四首教案

王维诗四首教案教案标题:探索王维诗四首的美学与文化内涵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王维诗四首,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传统价值观和审美观念。

2.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王维诗四首的文化内涵和美学特点。

2. 学习如何运用适当的文学鉴赏方法分析和解读王维诗四首。

3. 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模仿王维的写作风格创作自己的诗歌作品。

教学准备:1. 王维诗四首的诗歌原文和翻译版本。

2. 有关王维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的资料。

3. 课堂展示材料,如图片、音频和视频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和背景。

4. 学生课前阅读材料,包括王维诗四首的简介和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图片、音频或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引发学生对王维和他的诗歌的兴趣。

2. 通过提问和讨论,了解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引导他们思考诗歌的作用和意义。

核心内容教学:1. 分析王维诗四首的文化内涵和美学特点,包括景物描写、意境表达和情感抒发等方面。

2. 逐首讲解王维诗四首的背景故事和文化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义和价值。

3. 引导学生运用适当的文学鉴赏方法,如形象描写、意象分析和情感解读等,解读王维诗四首的深层含义。

4.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和解读。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模仿王维的写作风格,创作自己的诗歌作品。

2. 组织学生进行朗诵或演讲,展示他们对王维诗四首的理解和感受。

3.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文化艺术展览或活动,拓宽他们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总结回顾:1. 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鼓励他们对王维诗四首的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2.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对个人情感和文化认同的影响,激发他们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中的学生参与度和表现。

2. 学生对王维诗四首的解读和写作能力的提升。

《王维诗四首》微课脚本

《王维诗四首》微课脚本

《王维诗四首》微课脚本《《王维诗四首》微课脚本》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微课名称:《王维诗四首》微课脚本知识点来源:学科:语文年级:高二适用教材:粤教版前需知识:对于唐诗鉴赏有一定的基础,对王维也有一定的了解。

微课类型:知识类型以及方法提炼型。

设计思路:通过微课提高学生读诗歌的兴趣,同时学会鉴赏诗歌。

以视频的方式呈现,先介绍诗人,再品析景物描写,最后理解诗人情感。

制作手段:用手机进行录制视频,将PPT内容用视频的形式展示出来,加上教师的讲解。

教学目标:1品析景物描写,深入揣摩王维诗“诗中有画”的特点; 2 进一步理解诗人向往田园生活的思想感情; 3学习通过生活细节表现内心情感的写作手法。

聚焦解决的问题:体会王维诗歌的特点,积累鉴赏唐诗的方法。

教学过程环节名称画面内容描述或解说词画面或镜头编号时间了解王维唐代著名诗人,字摩诘,山水田园诗人,苏东坡称其在创作上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

镜头13分钟品析景物品析《积雨辋川庄作》中的“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这句诗。

白鹭飞行,黄鹂鸣啭。

两种景象互相映衬,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

镜头210分钟理解感情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美好生活的向往、无世无争的恬淡闲适的心态镜头25分钟教学反思(自我评价):这节课通过用微课的方式来学习诗歌,创设情境,使学生更容易接受诗歌的熏陶,本节课课堂流程比较顺畅,前后衔接较为紧密,微课内容突出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学起来有的放矢。

当然,这节课还有改进空间,比如微课的内容设计得还可以更丰富一些。

《王维诗四首》微课脚本这篇文章共1989字。

王维诗四首教案3粤教版教案

王维诗四首教案3粤教版教案

第课王维诗四首作者:小精灵一、作者简介王维,字摩诘,曾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笃志奉佛,亦称“诗佛”。

他与孟浩然齐名,世称“王孟”。

王维是盛唐山川田园派代表作家。

他不单是有名诗人,并且是一位优秀的画家,苏轼对他的评论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二、文本阅读与赏析(一)辛夷坞.写作背景简介这是王维田园组诗《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十八首诗。

这一组诗所有是五绝,仿佛一幅幅精巧的画作,从整体上描述了辋川一带的风景。

.基本解读请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中所描述的风景。

春季来了,花的蓓蕾在山中绽放,绚烂非常。

山中的居室空寂冷淡,无声无息,只有纷繁扬扬的辛夷花洒下片片落英,静静结束了它漂亮而略显短暂的花期。

要旨:这首诗写辛夷坞清静之景(境),表现诗人安静淡泊情怀(意)。

、问题研究:()剖析诗中的“发”、“开”、“落”创造了一种如何的境地?明确:这首诗写景以动衬静,显得山林更加幽静。

用“发”、“开”、“落”等动词写花开花落,何其自然,山林之清静氛围就表现出来了。

()先人评诗经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常常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辛夷坞》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个字?为何?请联合全诗试作剖析。

明确:“寂”。

此诗前两句写芙蓉花在沉寂中开放,红色向来给人以“闹”的感觉,在这里正好衬托出此情此景的清静;后两联写芙蓉花在沉寂无人的山涧静静散落,道出了优美的自然风景。

孤单幽静的环境,诗人的孤独之意与淡泊之情寓于诗中,表达了一种字根表与落寞的情怀。

、写作特点①这首诗写景以动衬静,显得山林更加幽静。

用“发”、“开”、“落”等动词写花开花落,何其自然,山林之清静氛围就表现出来了。

②对照。

辛夷花在春寒料峭时开放,显现它的活力和希望,但一树芳华面对的倒是“涧户寂无人”,这是多么孤单而又冷淡的令人尴尬的境地!因此它只能自开自落,在深山中了却自己的漂亮行程。

诗人的孤独之意与淡泊之情寓于诗中。

③寓情于景。

写景中表达了诗人淡泊情怀。

语文选修1粤教版第1课《王维诗四首》精品教案(第1课时) doc

语文选修1粤教版第1课《王维诗四首》精品教案(第1课时) doc

语文选修1粤教版第1课《王维诗四首》精品教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艺术特点2、把握借景抒情、对比以及衬托等艺术技巧3、揣摩诗歌语言4、领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情感重点难点: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及语言方法设想:以读为主,讲、读和讨论相结合。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导入背诵《山居秋瞑》。

作者,2、王维,3、山水田园诗。

4、关于作者1、学生介绍2、教师可简要补充王维:唐代诗人,画家。

开元九年(721)进士,因通音律授大乐丞。

不久谪济州司仓参军。

开元二十二年,被张九龄擢为右拾遗。

二年后九龄罢相,他倍感沮丧,有归隐心。

40多岁时,先后隐居终南山和辋川,亦官亦隐。

思想日趋消极,佛教信仰日益发展。

安史之乱中被俘,被迫做伪官。

乱平,降为太子中允。

后复累迁至给事中,以尚书右丞终,世称王右丞。

王维诗现存不足400首,其中以描绘山水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一类成就最大。

名作如《终南山》、《汉江临泛》、《山居秋暝》、《青溪》、《过香积寺》、《辋川集》20首、《赠裴十迪》等。

王维的大多数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

或静谧恬淡,或气象萧索,或幽寂冷清,表现了诗人对现实漠不关心甚至禅学寂灭的思想情绪。

加之艺术技巧很高,颇为后人所推崇。

王维送别、纪行一类诗中,常有写景佳句,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等,历代传诵不衰。

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他对自然美的感受独特而细致入微,笔下山水景物特具神韵,略事渲染而意境悠长,色彩鲜明优美,极有画意。

他写景动静结合,善于细致地表现自然界光色和音响变化,他的写景诗,常用五律、五绝,篇幅短小,语言精美,音节舒缓,宜于表现山水幽静和心情恬适。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

他继承和发扬了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而独树一帜,使山水田园诗成就达到高峰,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王维其他方面也有佳作。

有的反映军旅和边塞生活,有的表现侠义,有的揭露时弊。

《山居秋暝》课堂实录

《山居秋暝》课堂实录

《山居秋暝》课堂实录陆文君一、教学设想王维山水诗素以诗情画意著称,苏东坡认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因此教育者往往以品味赏析王维山水诗的诗情画意之美为教学重点。

《山居秋暝》是王维山水诗中的代表作,诗情画意自然是兼备的,但是细细品来,诗中更多传达的是一种佛理禅境之美。

王维全家信佛、一生奉佛、晚年更是奉佛长斋,加上其诗笔精妙,又擅山水画,终被世人评为“当代诗匠,又精禅理”的“诗佛”,因此笔者认为,教学《山居秋暝》一诗,以品味佛理禅境之美为教学重点与难点,更具挑战性,也更有探究意义。

二、教学目标1.用意境品析法赏析王维的山水诗。

2.领会诗中的意境之美与佛理禅境之美。

3.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用意境品析法赏析王维的山水诗。

教学难点:领会诗中的意境之美与佛理禅境之美三、教学实录师:最近网络上有个热词,叫“佛系”,据说现在很多年轻人都自称“佛系青年”,哪位同学来说说这“佛系”是什么意思?生:佛系就是看淡看开,不必太执着太较真,随意就好。

师:大家都是这么理解吗?看来我们有必要研究一下究竟什么是“佛系”呢。

今天,让我们一起穿越千年,学习唐代真正的佛系大诗人王维的一首诗《山居秋暝》。

师:老师说王维是真正的佛系大诗人,有没有依据?课前请同学们利用网络搜集了关于王维的信息,大家都来说说看。

生:王维被称为“诗佛”。

生:王维,名维,字摩诘,名和字均取自于《维摩诘经》,反映了他的佛教信仰。

生:王维一直是虔诚的佛教信徒,他的诗中写道:“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师:是的,王维生于盛唐,正是佛风炽盛的时代,他全家信佛,尤其是他的母亲一生笃信。

大家预习得很仔细很认真。

所以今天这节课,我们在领会这首诗的意境之美的基础上,还要能够品出它的佛理禅境之美。

师:大家看诗题,“山居”“秋暝”分别是什么意思?生:山居是居住在山中,秋瞑是秋天的傍晚。

连起来就是在山中看到秋天傍晚的景色。

师:“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王维诗四首学案教师版

王维诗四首学案教师版

《王维诗四首》学案山水田园诗基本知识介绍 : 一、 表达的情感内容1. 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2. 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3. 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4. 出世与入世矛盾心理的折射5. 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 二、 常见的写景技巧 (一 )1.听觉角度:①动静结合 ②以动衬静2.视觉角度: ① 绘形、绘声、绘色②色彩映衬3.运用各种修辞:比喻、 拟人、借代、化动为静、虚实结合等 4.运用炼字技巧: 5.运用描写技巧:①工笔 (二).表现手法: (1)写景:衬托(动静 明暗虚实点面正侧)远近高低 绘声绘色 白描拟人 (2 )抒情: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乐景写哀哀景写乐)三、 语言特点:描写见长 质朴自然 清新洗练 四、 意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 五、 主要诗人:谢灵运、陶渊明、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 六、 鉴赏山水田园诗方法 《王维诗四首》学习目标: 1、 深入揣摩王维诗“诗中有画”的特点; 2、 进一步理解诗人向往田园生活的思想感情; 3、 把握借景抒情、对比以及衬托等艺术技巧; 4、 学习通过生活细节表现内心情感的写作手法。

一、课前自学探究 1、王维,字 __________ ,是 ___________ (朝代) _______________ 派代表诗人之一, 与孟浩然齐名,世称“ 崇信_,诗常常在景物中流露出禅宗达观通脱的生命体悟, 使读者读了忘怀尘俗,心境洒脱,故有“ 之称。

苏轼评价说“味摩诘之诗, ;观摩诘之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2、字音识记 辋()川藜黍( 萼( )罟( 3、文体常识填空 近体诗分为 为______________ 、_ 有_______ 言和 _______ 言绝句。

答案:一、课前自学探究 1、 摩诘,盛唐山水田园诗 2、 字音识记 辋川(w fing )藜黍(I ^)3、 律诗,绝句,八句,四, )东菑( )师 )白鹭( )朝槿( 露葵( )辛夷坞(O 其中,律诗;其中 ________ ________ 句,共 _____________ 联, 和 必须对仗。

王维诗四首教学实录

王维诗四首教学实录

王维诗四首教学实录第一篇:王维诗四首教学实录王维诗四首教学实录一、教学目的:1、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把握《王维诗四首》的形象,让学生得到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精神的陶冶和审美的愉悦。

2、以教材为例子,让学生获得鉴赏诗歌的方法和能力,培养学生的欣赏个性,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审美能力和艺术趣味,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设想:1、选修课中的诗词鉴赏应区别于必修课中的诗词教学,不能再以单篇诗词为单位组织教学,而应该根据选修教材的编排体例与特点组织教学,例如基本阅读课以一个作家为一课,教学时每一节课都应以教材所选每一位作家的几篇作品为单位,从整体上去把握一个作家及其作品的形象、语言、艺术技巧和思想感情等。

2、选修课应更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要有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例如“唐诗之旅”基本阅读课共有6课,那么第一课《王维诗四首》就应该“扶”着学生去感受合作探究,第二课《李白诗四首》则应半“扶”半“放”,后面四课则应大胆“放”学生去合作探究。

三、教学方法选择:诵读法、方法点拨法、自主感受法、合作探究法四、教学手段利用:印发相关资料(包括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多媒体教学平台等。

五、课时安排:第3课时(共6课时:第1课时了解有关古典诗歌的基本常识和诗人王维的生平、时代背景、作品等知识,第2课时诵读吟咏《王维诗四首》,初步感受古典诗歌的音韵美、节奏美和意蕴美,第4课时整体把握《王维诗四首》的语言,第5课时整体把握《王维诗四首》的表达技艺,第6课时评价《王维诗四首》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教学实施过程】(预备铃响后,学生齐读《王维诗四首》,教师放映Powerpoint:《王维诗四首》形象篇。

)(上课铃响,师生互致问候语)师:同学们,在学习新内容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鉴赏古典诗歌的一般方法”,(放映Powerpoint:鉴赏古典诗歌的一般方法)重温一下“温馨提示”,(放映Powerpoint:温馨提示:课文只是一个例子,我们要借助这个例子,掌握鉴赏我国古典诗歌的一般方法,获得鉴赏我国古典诗歌的能力。

积雨辋川庄作教学实录

积雨辋川庄作教学实录

第1页共5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三、初读诗歌 整体感知〔PPT3 全诗〕
依据学生的状况进行提示:
师:透过题目,你们觉得诗会写些什么内容?
生:描绘画面,提示
生:看的的、听到的、想到的。。。。
完善:连绵的雨水浸润着山峦,疏朗的树林安静无迹,一缕缕炊
师:是不是这样呢,先自由朗读诗歌,〔学生自由读〕初步了解诗
当我们面对经典的时候,想要让经典落入我们心田。最好的方式,
生:这是用典故,可以看出,诗人境界很高。已经到达了天人合一
是把它化作声音,而这个声音应当与你的灵魂相遇。所以我想用我的
的大境界。
声音来为大家读一下这首诗。教师范读
师:他修禅悟道,但他不是那种肯定的“隐士”。结合全诗,我们
板书: 积 雨 辋 川 庄 作
师:体会到的感觉的确不一样。在我们以前学过的王维的诗歌中有
3.师:赏析到这里,你体会到诗人情感是怎样的?
哪些诗句最能表达“诗中有画”这一特点?
生:愉悦、闲适

第3页共5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师:看到这充满生机的'白鹭、黄鹂。我想到了杜甫的两句诗。第 一句出自《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第二句出自《蜀 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这两句表达的情感一样 吗?
〔怎样才能从易尽到无垠呢?〕请借助想象将诗人再现首联描绘的画
生:〔更喜爱?〕漠漠”有宽阔苍茫之意,写出了水田空阔苍茫
面。〔PPT4〕
的景象,运用叠字,形象地渲染出了积雨天气空蒙迷茫的色调和气氛;

第2页共5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阴阴”有茂密幽深之意,运用叠字,描绘出夏日林木茂密清幽枝繁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1:《积雨辋川庄作》一诗中的形象有:积雨,空林,烟火,藜,黍,东菑,水田,白鹭,夏木,黄鹂,山,诗人,朝槿,松,露葵,野老,人,席,海鸥。
生2:我认为不是“藜”、“黍”,而是蒸藜炊黍的农妇;“东菑”应是指到东菑劳作的农夫。
师:从同学们的分析中,可归纳出《积雨辋川庄作》中的形象既有塑造的人物形象——早炊的农妇,劳作的农夫,又有诗人自己,更多的则是景物。那么尾联“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应怎么看呢?
生17:“回看”“千里暮云”状将军之踌躇容与,诗人之欣赏赞美之情隐藏其间。
师:非常好,《观猎》一诗,半写出猎半写猎归,塑造人物形象紧扣力度和速度,意境开阔,风格遒劲,当是王维前期作品。
师:下面我们再拿起第二把钥匙——(一边放映Powerpoint一边口述)善于想象补充,营造意境,做到心“领”神“会”。古典诗歌中的形象不同于小说、散文、戏剧中的形象。受格律、字数的限制,诗歌中的形象塑造,往往只能抓住其主要特征。因此,读者应善于想象补充,联系个人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补充细节营造意境,“身临其境”,在脑海中自我创造诗歌形象的动感画面,如电影里的特写镜头一样: ①补充形象的细枝末节,贯通意象,营造意境——人物形象:外貌、语言、动作、心理和情感世界等,景物:构图、色彩、动静、用途和特殊意义等;②“身临其境”,以做到心“领”神“会”。如鉴赏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时,可以展开想象,补充细节营造意境,把自己想象为诗人“身临其境”:诗名满天下的朋友要到自己神往已久的扬州去,船已扬帆而去,而送行的自己还在江边目送远去的风帆,目光望着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碧空的尽头。翘首凝望,目光所及,惟有一江春水,浩浩荡荡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处——由此感悟到作者深沉而浓郁的绵绵友情和心随飞翔的一片向往之情。下面我们以《积雨辋川庄作》一诗为例进行想象补充。(要求:可独立思考,也可小组讨论,时间5分钟)
二、教学设想:
1、选修课中的诗词鉴赏应区别于必修课中的诗词教学,不能再以单篇诗词为单位组织教学,而应该根据选修教材的编排体例与特点组织教学,例如基本阅读课以一个作家为一课,教学时每一节课都应以教材所选每一位作家的几篇作品为单位,从整体上去把握一个作家及其作品的形象、语言、艺术技巧和思想感情等。
2、选修课应更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要有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例如“唐诗之旅”基本阅读课共有6课,那么第一课《王维诗四首》就应该“扶”着学生去感受合作探究,第二课《李白诗四首》则应半“扶”半“放”,后面四课则应大胆“放”学生去合作探究。
生8:无处不在的“春色”已幻化成“相思”情,从江南江北,一齐扑向友人,随着友人一起归去,又见感情之深厚与蕴藉。
师:观点独到,《送沈子福归江东》一诗通过深邃阔远的意境,表达诗人送别友人时深深惜别的不舍浓情。下面我们来看看第四组同学在《观猎》一诗中所领悟到的象中之“意”。
生16:诗人在《观猎》一诗中,主要通过刻画将军的形象来抒情达意:首联“角弓鸣”(因风劲)状力度,颔联“鹰眼疾”(因草枯)“马蹄轻”(因雪尽)和颈联“忽见”“还归”状速度,由此将军矫健英姿、意气风发尽显,诗人敬佩、赞赏之情溢于言表。
王维诗四首教学实录
一、教学目的:
1、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把握《王维诗四首》的形象,让学生得到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精神的陶冶和审美的愉悦。
2、以教材为例子,让学生获得鉴赏诗歌的方法和能力,培养学生的欣赏 个性,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审美能力和艺术趣味,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生12:诗人在尾联中用两典,表明自己已绝俗念,随缘任遇,于人无碍,与世无争了,抒写出诗人澹泊自然的心境。
师:恬静优美的辋川山野、怡然自乐的农妇农夫和闲适脱俗的隐居诗人,共同构成了一个阔远幽静、物我相惬、详和闲适的意境,形象鲜明,兴味深远,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和澹泊自然的心境。下面我们来看看第二组同学在《辛夷坞》一诗中所领悟到的象中之“意”。
师: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那由客观之“象”与主观之“意”共同构成的极富美感的“形象”。钥匙有两把,我们先拿起第一把——(一边放映 Powerpoint一边口述)透过形象本身,领悟“象”中之意:①诗人常常通过一系列相关意象的组合,构成具有特定意义的意境,借此来渲染烘托诗人的思想感情。②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或事物表“意”,特别是赋予事物以人格化,即以象征性的形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诗人的品格节操或思想感情。这样的形象有:蝉、鹰、雁、松、梅、竹、马等。古典诗歌中的形象,都包孕着诗人的思想,倾注着诗人的感情。鉴赏诗歌的形象,就要善于把握形象的主要特征,进而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如:雁(形象)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基本特征)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感情意旨)——2003年春季高考题。再如:王冕的诗歌《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表面上是写画中梅花的高洁、清秀、淡雅、素朴,其实是借梅花这一形象来抒发作者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因此,鉴赏诗歌的形象,就是要抓住诗歌中塑造的主要形象,分析其所构筑的意境特征或比喻、象征意义,透过形象本身,去领悟形象中所蕴含的东西——即诗人的思想感情和人生哲理。下面我们就来领悟领悟《王维诗四首》中的象中之“意”。(要求:全班四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每组各负责一首,可独立思考,也可小组讨论,时间2分钟)
【教学实施过程】
(预备铃响后,学生齐读《王维诗四首》,教师放映Powerpoint:《王维诗四首》形象篇。)
(上课铃响,师生互致问候语)
师:同学们,在学习新内容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鉴赏古典诗歌的一般方法”,(放映Powerpoint:鉴赏古典诗歌的一般方法)重温一下“温馨提示”,(放映Powerpoint:温馨提示: 课文只是一个例子,我们要借助这个例子,掌握鉴赏我国古典诗歌的一般方法,获得鉴赏我国古典诗歌的能力。以在同学们离开老师后,仍能时时回到这诗的王国,美美地享受其中丰盈的“满汉全席”,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精神的陶冶、审美的愉悦……)鉴赏古典诗歌的一般方法是:(放映Powerpoint,师生口述)入乎其内(感性认识)出乎其外(理性思考),“入”要带上两张门票一张嘴(当然还有一颗心) ——①了解有关古典诗歌的基本常识;②了解有关诗人、作品、时代背景等知识;③诵读吟咏,初步感受古典诗歌的音韵美、节奏美和意蕴美;“出”要理性思考、收获四宝——中国古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以及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诗人的观点态度。今天,在前面已“入”的基础上“出”,理性思考、收获四宝之一—— 中国古典诗歌的形象。
三、教学方法选择:诵读法、方法点拨法、自主感受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手段利用:印发相关资料(包括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多媒体教
学平台等。
五、课时安排:第3课时(共6课时:第1课时了解有关古典诗歌的基本常识和诗人王维的生平、时代背景、作品等知识,第2课时诵读吟咏《王维诗四首》,初步感受古典诗歌的音韵美、节奏美和意蕴美,第4课时整体把握《王维诗四首》的语言,第5课时整体把握《王维诗四首》的表达技艺,第6课时评价《王维诗四首》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师:明人学者胡应麟在《诗薮·内篇卷六》中把此诗称作“入禅”之作,并说“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这也只是一家之言,同学们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下面我们来看看第三组同学在《送沈子福归江东》一诗中所领悟到的象中之“意”。
生15:在《送沈子福归江东》一诗中,诗人通过一系列相关意象的组合,构成具有特定意义的意境,借此来渲染烘托诗人的思想感情——“杨柳”“渡头”和已稀的“行客”组合,构成凄清的意境,渲染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学生热烈讨论,教师巡视)
生11:诗人在《积雨辋川庄作》中通过一系列相关意象的组合,构成具有特定意义的意境,借此来渲染烘托诗人的思想感情。——久雨后清新葱郁的山林,蒸藜炊黍的农妇,到东菑劳作的农夫,广漠水田上翩飞的白折露葵则传达出诗人隐居山林的闲情逸致。
(学生热烈讨论,教师巡视)
生11:连雨时节,天阴地湿,空气潮润,清晨,静谧葱郁的丛林上空,炊烟缓缓升起,山下农家正烧火做饭呢,女人们蒸藜炊黍,把饭菜做好后便送往东面田头,男人们一清早就到那里劳作去了。在一片广漠空蒙、布满积水的平畴上,白鹭们翩翩飞舞,意态是那样闲静潇洒;在远近高低、蔚然深秀的密林中,黄鹂们互相唱和,歌喉是那样甜美快活。早已厌倦尘世喧嚣的我独处这深山之中,幽栖松林之下,参朝开暮谢的木槿而悟人生之短暂无常,采露葵以供清斋素食。如此,还有谁会无端猜忌与世无争、随缘任遇的我呢?
生3:我认为是是用典,虚写抒情主人公。
师:非常好,下面我们来看看第二组同学在《辛夷坞》一诗中找到的形象。
生4:《辛夷坞》中的形象有:辛夷花,涧户。
生5:我认为只说“涧户”太简单了,应该有山花,春草,小溪。
师:富有想像力,象中有象,“涧户”中所包含的形象可还有不少啊。下面,我们来看看第三组同学在《送沈子福归江东》一诗中找到的形象。
学生10:我认为由标题《观猎》可知,还有诗人自己。
师:非常好,《王维诗四首》中的形象,除《辛夷坞》一诗只有自然之景外,都包括自然之景、社会之物和人物。(一边放映Powerpoint一边口述)不过诗中的“景”或“物”(包括人)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景物,它们往往承载着诗人强烈的主观色彩,蕴含着丰富的意旨,寄托着诗人复杂的情感,暗示着深刻的哲理,其客观之“象”与主观之“意”共同构成了极富美感的“形象”。因此,诗中的形象又称为意象。(一边放映Powerpoint一边口述)而一系列相关意象的组合,就构成具有特定意义的意境(壮阔、开阔、深邃、深远、幽远、高远、闲适恬静、清幽、清新、自然、幽美、淡雅、安谧、平和、凄凉、迷离、朦胧等),诗人借此来渲染烘托自己的思想感情。
生14:我有不同意见,由课文注释可知,《辛夷坞》是诗人隐居辋川时所作,而隐居辋川的诗人,过着禅悦诗情的生活,常常以“禅”入诗,表现空寂的境界,笔下的山水田园常被描写得宁静安祥、澹远空灵。因此,我认为辛夷花在山深人寂的环境之中热烈地开放,使山野一片火红,落时则毫无惋惜地谢落,花瓣如缤纷红雨洒落深涧。而那绝无人迹、亘古寂静的“涧户”,正是诗人以“空寂”的禅心观照世界的意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