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做一个与学生一起成长的人――读书与教师专业
要做教书人,先做读书人

要做教书人,先做读书人——读书,做一个与学生一起成长的人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智慧的结晶。
读书是一个人成长的阶梯、求知的源泉、知理的明镜。
读书能改变一个人的品德,提升一个人的思想,铸造一个人的灵魂。
书是知识的海洋,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读书对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它甚至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通过读书,我们学会了本领,掌握了技能,得以在这个世界上有了生存的资本;通过读书,我们懂得了做人的道理,陶冶了自己的情操。
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勤读书、读好书对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教师与学生是一对相互依赖的生命,是一对共同成长的伙伴。
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我们只有通过读书,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才能拥有源源不断的“活水”,给自己和学生的双重成长以坚实的保证。
苏霍姆林斯基曾在他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疾呼:“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取决于此。
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做饥饿者的食物。
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静坐下来,深入地思考。
”勤奋地读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每一本书,都别有天地,与一本好书相对,就是与智者相对。
读名师的书,看他们成长的足迹,奋斗的艰辛,追求的快乐,可以激励自己奋发有为。
读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可以让自己始终注意从学生实际出发,遵循教育规律,始终牢记:教育的根本在于人格的塑造。
读书,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为师之道,知晓了由合格到优秀,由优秀到卓越的教师成长途径。
读书让我认识到,要做一个有激情的人。
生活需要激情,教学更需要激情。
惟有对教学、对学生满怀热爱,才能保持一以贯之的激情,让自己的课堂充满生机、充满活力。
读书让我认识到,要做一个有思想的人。
教师要教书,更要育人。
全国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说:教育的真谛在于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将文化积淀为人格。
她还说:教师因读书铸就备课灵魂,便成就了教育的永恒爱心、理想信念、社会良知以及社会责任心,这才是一个真正的教师不可或缺的精神底子。
教师读书工程演讲《读书,让我和孩子共同成长》

读书,让我和学生共同成长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读书,让我和学生共同成长。
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读书,就是一次次与大师的对话,与智者的交流。
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多读书,读好书,更是我们成长的重要途径。
今天站在这里,我想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与孩子们共读书、共成长的故事。
记得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时候,不懂得什么教学方法,面对教材总是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课堂上应该从哪里开始讲,一堂课应该讲多少内容,怎么样讲才能让孩子们更好的接受……这时候,一位老教师的话点醒了我:“多读书,多学习,多思考。
”对啊,我可以从书中找到答案。
带着这样的心情,我开始如饥似渴地投入到读书学习中。
读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就像拥有了个人忠实的指导老师,我可以随时随地与教育专家、名师进行交流,和他们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进行碰撞,从《新课堂文化建设》、《给教师的100条建议》等书中,我领会了应如何运用书中的理念和方法,知道了该怎样和孩子们相处;读文学作品,让我的自身素质得到提高,获得精神营养的同时,找到人生的意义,夏洛蒂·布朗特的《简爱》教会我,坚持自己的信仰,不畏艰难,一步步实现它;路遥的《人生》使我懂得在欲望中要固守自己,不要迷失方向;读报刊杂志,让我了解当前的政治时事,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
我发现,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在我的眼前好像打通了一条绿色通道,我的备课变得容易了,课讲得生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变得浓厚了,文化素养提高了,眼界开阔了。
最令我惊喜的是,我们班的语文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从全镇的倒数第三提升到第一名。
其实,读书不光是能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同时,也塑造着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在我刚刚教学的时候,有个名叫王杰的孩子引起了我的特别注意。
他经常衣着邋遢,背着一个褪了色的斜挎包,头发乱得像鸡窝似的,鼻涕随手抹到袖子上,上课的时候常常望着窗外发呆,课下也不爱说话,有时候站在教室门口,远远的看着其他孩子们玩耍。
2024年读书,做一个与学生一起成长的人——“读书与教师专业成长”演讲稿

2024年读书,做一个与学生一起成长的人——“读书与教师专业成长”演讲稿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2024年的一个教师,借着时光机的力量与你们见面。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与学生一起成长的故事。
曾经,我是如同你们一样的学生,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进入了教育的殿堂。
然而,我很快发现,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并不仅仅是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与学生一起成长。
在不断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学生们的独特之处和潜力。
每个人都是天才,只是有人的天才在被埋没的过程中逐渐消失。
而作为教师,我们的责任就是点亮学生内心的火花,让他们的潜能充分发挥。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我尝试了很多不同的教学方式,灌输知识,启发思维,激发创意。
我鼓励学生们多动手实践,主动探索,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我结合实际情境,设计了一系列的课外活动,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调查研究等方式,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融入到生活中,拓宽他们的视野。
除了学术方面的成长,我也时刻关注学生的道德与品德教育。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灌输健康的价值观念和正确的行为准则。
我经常和学生们进行心灵沟通,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培养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我相信良好的品德和道德素养,会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并尊重他人,从而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
然而,我不仅仅是一位教师,也是一个永远学习进步的人。
我认识到,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处于学习的状态,并时刻关注教育领域的最新发展。
我积极参加各种教育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通过与其他教师的交流和合作,分享经验,相互学习,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
通过这一切的努力,我看到学生们的成长和进步。
他们变得更加自信、积极,学习兴趣和学术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他们开始热衷于主动学习,对知识抱有渴望,同时也能够发挥自己的才华和创造力。
我为他们感到骄傲而自豪。
读书与教师专业成长(5篇)

读书与教师专业成长(5篇)第一篇:读书与教师专业成长读书与教师专业成长一、读书的意义(为什么读)(一)外在功夫丰富知识,拓宽视野,启迪思维,增长聪明;提高素养,加快成长,实现理想,改变命运。
(二)内在涵养滋养心灵,净化情感,愉悦精神,陶冶性灵;丰富阅历,追寻意义,洞察世事,顿悟人生。
(三)现实要求专心做事,激情工作,挖掘潜能,超越自我;遵循规律,科学施教,培育人才,传承文化。
二、读书的内容(读什么)(一)直面经典中国:重要思想以老庄、孔孟、韩申为代表。
申为申不害,郑之贱臣,用于韩昭侯。
文化经典以先秦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为代表。
教育经典主要有陶行知、叶圣陶、蔡元培等教育家的著作。
外国:苏格拉底、柏拉图、康德、黑格尔、卢梭、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第斯多惠、福禄培尔、斯宾塞、乌申斯基、杜威、怀特海、蒙台梭利、罗素、马卡连柯、苏霍姆林斯基、赞可夫、巴班斯基、雅斯贝尔斯、斯金纳、皮亚杰、布鲁纳、加涅、布卢姆、奥苏贝尔、罗杰斯等。
(说这么多的目的:让大家知道,我们需要研究的太多,研究一位专家,就可以把握一种理论体系)教育经典有很多,而最具代表性的有《理想国》《爱弥儿》《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民主与教育》等。
(二)关注时下教育专家:魏书生、李希贵、朱永新、袁振国、张志勇、叶澜、肖川、刘良华、张文质、刘铁芳、卢勤、孙云晓、刘京海等。
教研专家:余文森、顾泠沅、施良方、郑金洲、陈向明、靳玉乐、熊川武、周彬、杨九俊、周小山、严先元、王敏勤等。
知名校长:程红兵、李镇西、郑杰、刘彭芝、刘永胜、李烈、康岫岩、高万祥、崔其升等。
学科名师:于漪、钱梦龙、李吉林、丁有宽、赵谦翔、韩军、程翔、于永正、支玉恒、贾志敏、窦桂梅、薛瑞萍、王崧舟、薛法根、孙双金、闫学。
邱学华、孙维刚、吴正宪、钱守旺、黄爱华、任勇、张思明、刘德武、徐斌、华应龙、陈惠芳等。
主要教育报刊: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现代教育导报、教师博览、师道、、、、教育、班主任之友、,,教育等。
读书伴教师成长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个关于读书与教师成长的话题。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读书的重要性。
对于教师而言,读书不仅是提升个人素养的途径,更是促进专业成长、引领学生发展的关键。
在此,我愿与大家共同探讨读书伴教师成长的意义,以及如何在阅读中不断丰富自己,成为更好的教育者。
一、读书是教师成长的基石1. 丰富知识储备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使命。
而知识是教师履行职责的基础。
读书能够帮助我们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储备,提升专业素养。
通过阅读教育理论、学科知识、人文社科等方面的书籍,教师可以不断充实自己,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深入的教育。
2. 提升思维能力读书能够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需要对书籍内容进行思考、分析、归纳和总结。
这种思维训练有助于提高教师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从而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更加游刃有余。
3. 增强人文素养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引路人。
读书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使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历史书籍、哲学著作等,教师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道德情操和人文情怀,从而更好地引领学生成长。
二、读书伴教师成长的具体途径1. 坚持阅读教师应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每天安排一定时间阅读,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还可以使自己的思维更加敏捷。
长期坚持阅读,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必将得到显著提升。
2. 多样化阅读教师应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教育教学需求,选择多样化的书籍进行阅读。
既要有教育理论、学科知识等方面的书籍,也要有经典文学作品、历史书籍、哲学著作等。
多样化的阅读有助于拓宽视野,提升综合素质。
3. 交流分享教师之间应加强交流分享,共同探讨读书心得。
通过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教师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此外,教师还可以将自己的读书心得撰写成文章,发表在教育教学刊物上,与同行分享。
2024年读书,做一个与学生一起成长的人——“读书与教师专业成长”演讲稿

2024年读书,做一个与学生一起成长的人——“读书与教师专业成长”演讲稿尊敬的各位教职员工和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一名教师,也是一位与学生一起成长的人。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想法和观点,关于“读书与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是祖国的建设者,也是学生未来的引路人。
我们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成长是密不可分的。
当我们自己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和能力,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成长,让他们茁壮成长,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读书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开阔自己的视野,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书中有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和经验,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引导学生。
同时,阅读也可以激发我们的思考和创造力,让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更富有创造性,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除了读书,与学生一起成长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方式之一。
我们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交流,从中获得教学的灵感和启示。
当我们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跟上时代的步伐。
教育是一个不断变化的领域,我们需要时刻关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技能。
只有不断学习,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和引导学生的成长。
最后,我想说的是,作为教师,我们要时刻保持激情和热情。
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是一份责任和使命。
我们要坚持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不断追求教育的进步和卓越。
2024年,我们期待着读书与教师专业成长的新篇章。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学生成长成才,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谢谢大家!。
教师演讲稿:阅读,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教师演讲稿:阅读,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亲爱的学生们:大家好!我是XX学校的一名普通的教师,今天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的演讲。
今天我要和大家谈的话题是关于阅读,阅读是一个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
阅读,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是心灵的香气。
它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视野,让思想百花齐放。
阅读拥有神奇的力量,它能够穿越时空,带我们走进历史的长河,领略文化的瑰宝;它也能够开启想象的大门,让我们探索无限可能;更重要的是,阅读是一项娱乐活动,它能够带给我们快乐、满足和成长。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成为学生阅读的引路人。
亲爱的同事们,让我们从自身做起,成为学生的阅读模范。
当我们培养自己的阅读兴趣,拥有丰富的阅读经验,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走进阅读的世界。
我们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
我们还可以在学校图书馆定期举办读书会,组织学生进行读书分享,增强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而对于学生来说,阅读更是一次次的心灵飞翔。
亲爱的学生们,你们是我们学校的花朵,也是未来的主人翁。
希望你们能够珍惜这个阅读的乐园,用心去读每一本书,达到“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境地。
当你们读到一本好书时,就像是和作者进行了一次灵魂的对话,你们会从中汲取知识和智慧,感受到生活的真谛。
读书不仅仅是为了应对考试,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你们的情感和思维能力,让你们成为有感知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阅读不仅仅存在于课堂上,更贯穿于我们的生活。
尊敬的家长们,我想请你们用爱心灌溉孩子的阅读之花。
和孩子一起选择适合他们的好书,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
在家庭中鼓励他们读书,给予他们更多地阅读时间,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
共读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可以和孩子一起品味书中的美味,交流读书心得。
让我们一起为孩子们打开阅读的大门,让他们在阅读中追求自由、感受快乐。
读书,做一个与学生一起成长的人——“读书与教师专业成长”演讲稿 ...

读书,做一个与学生一起成长的人——“读书与教师专业成长”演讲稿有人说,教师是辛劳的园丁,培养美丽的花朵;也有人说,教师是春蚕,劳作到死吐丝方尽;还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塑造着学生的精神世界;更有人说,教师是烛炬,燃烧自己往照亮他人。
我说都不是!教师就是教师,是一个永久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的人。
我觉得,教师与学生是一对相互依靠的生命,是一对共同成长的火伴。
教师的幸福不单单是学生的进步与成长,同时还应当包括自己的充实与成长。
吾生有涯,而知无涯。
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我们只有通过读书,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才能具有源源不断的“活水”,给自己和学生的两重成长以坚实的保证。
今天站在这里,我不想用那些华丽的词藻往描写读书的美好和意义,只想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的成长故事。
记得刚踏上工作岗位时,学校为了让我们尽快地熟习业务、完成角色转换,对我们青年教师进行了一系列的培训。
初出茅庐的我觉得这类培训没甚么意义,特别是没有必要讲那些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只要多提供几堂出色的示范课,让我们模仿便可以够了。
由于初登讲台,不知道甚么教学方法,面对教材总是感到束手无策,不知道课堂上该讲甚么、讲多少,所以特别希看老教师给一个明确的、具体的、能“吹糠见米”的做法或模式让我们参照,乃至照搬,否则心里就没有底。
这样做果然省劲,一切都没必要费心,教材的处理、教学环节的设计、课后练习的安排,等等,一切都照老教师的往做,无从下手的困扰没有了,天天上完课回到办公室,感觉是那样的轻松,那时的我以为教学就这样简单、轻易呢。
可是,渐渐地我发现我的课堂缺少活力、了无趣味,除少数几个学生在比较认真地听讲之外,其他学生表现出很淡漠的样子,有的在下面偷偷地聊天,看课外书,做小动作,乃至有的学生干脆趴在课桌上打起了瞌睡。
每当我提问题目的时候,下面几近都是一片沉默。
这样的教学效果固然不好,我十分懊丧却束手无策。
再往听老教师的课,看到人家课堂上那热烈的气氛,活跃的场面,我感到不解:一样的知识,一样的讲授,为甚么效果却差这么多?我们的组长孙老师苦口婆心地说:教师和教师不同,学生和学生也不一样,不同班级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特点,再者,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进程,需要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变通和取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书,做一个与学生一起成长的人——读书与教师专业有人说,教师是辛勤的园丁,培育美丽的花朵;也有人说,教师是春蚕,
劳作到死吐丝方尽;还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塑造着学生的精神世界;更有人说,教师是蜡烛,燃烧自己去照亮别人。
我说都不是!教师就是教师,是一个永远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的人。
我觉得,教师与学生是一对互相依赖的生命,是一对共同成长的伙伴。
教师的幸福不仅仅是学生的进步与成长,同时还应该包括自己的充实与成长。
吾生
有涯,而知无涯。
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我们只有通过读书,不断地给自己
“充电”,才能拥有源源不断的“活水”,给自己和学生的双重成长以坚实的
保证。
今天站在这里,我不想用那些华丽的词藻去描述读书的美好和意义,只想
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的成长故事。
记得刚踏上工作岗位时,学校为了让我们尽快地熟悉业务、完成角色转换,对我们青年教师进行了一系列的培训。
初出茅庐的我觉得这种培训没什么意义,尤其是没有必要讲那些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只要多提供几堂精彩的示范课,
让我们模仿就可以了。
因为初登讲台,不懂得什么教学方法,面对教材总是感
到束手无策,不知道课堂上该讲什么、讲多少,所以特别希望老教师给一个明
确的、具体的、能“立竿见影”的做法或模式让我们参照,甚至照搬,否则心
里就没有底。
这样做果然省劲,一切都不必费心,教材的处理、教学环节的设计、课后练习的安排,等等,一切都照老教师的去做,无从下手的困扰没有了,每天上完课回到办公室,感觉是那样的轻松,那时的我以为教学就这样简单、
容易呢。
可是,渐渐地我发现我的课堂缺乏活力、了无趣味,除了少数几个学
生在比较认真地听讲之外,其他学生表现出很淡漠的样子,有的在下面偷偷地聊天,看课外书,做小动作,甚至有的学生干脆趴在课桌上打起了瞌睡。
每当我提问问题的时候,下面几乎都是一片沉默。
这样的教学效果当然不好,我十分沮丧却束手无策。
再去听老教师的课,看到人家课堂上那热烈的气氛,活跃的场面,我感到不解:一样的知识,一样的讲解,为什么效果却差这么多?我们的组长孙老师语重心长地说:教师和教师不同,学生和学生也不一样,不同班级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特点,再者,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需要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变通和取舍。
别人的教案和课例,只能作为一个参考,教学还是得有自己的东西啊。
一席话说得我茅塞顿开。
我仔细地比较了一下与老教师的差异:老教师们熟悉教材,了解学生,他们的授课计划总是以学生为中心,对学生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具有预见性,并能准备好一套或几套解决方案;他们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语言生动,讲解详略得当;他们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使学生始终在前一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这样,学起来轻松,掌握起来也不感到困难。
而我总是搞不清楚一节课到底能进行多少内容,惟恐完不成教学任务,所以总像是被人追赶似的赶进度;每节课我的第一句话通常是:“这节课我们继续进行下一节。
”完全顾及不到新旧知识的关联;课堂上我虽然也想上出点新意,可就是不知道有什么新方法、新手段、新角度。
通过对比,我终于明白,干工作只凭热情是不行的,教育教学工作时刻需要心灵的介入。
仅靠简单模仿不可能掌握教学规律,它需要的是长期的学习与积累。
不学习,心灵之泉就会枯竭,工作也就无“心”可用。
要给学生一杯水,你就得找到永不枯竭的水源。
这个水源就是学习和实践。
带着这样的认识,我开始如饥似渴地投入到读书学习中去。
我首先通读了
五年制师范学校数学专业的全部教材,我要了解自己所教的这一部分在整个体
系中所处的位置,及其与前后知识的关联;同时我到处搜寻名家著作,观摩名
家课例,认真查找着自身的不足。
读书和学习让我眼界大开。
我发现,随着阅
读量的增加,在我的眼前好象打开了一扇大门,我不敢说我已经迈进了数学王
国的门槛,但我真实地领略到了数学之美,备课变得容易了,课讲得生动了,
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变得浓厚了。
用我们校长的话来说,这一切都是因为我长进了——在教的过程中,我先学,我和学生们一起成长了!
有人说:经验+反思=成长。
我的成长体验就是不断地学习。
学习的方式,可以是自我磨砺。
不断告诫自己要用心地对待工作:上课前
要用心,——用心钻研,用心备课;上课时更要用心,——用心讲解,用心观
察学生的掌握情况;课后也要用心——用心回顾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细节,及时
总结得失,修正教学思路,写好授课后记,把教学过程给人启迪的地方写下来,反思成功之举、失败之处、探索之路、智慧之光、学生之见,正是这看似平常
却给人深省的课后小记,能帮助我们经常梳理自己的课堂教学,调整自己的教
学心态,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促使自己获得
经验、探索新路、尝试向科研型教师方向发展。
学习的方式,也可以是与同行切磋。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借鉴别人的经
验和方法,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更快进步。
现在的我已经明白,借鉴决不是
照单全收,更不是亦步亦趋、机械模仿。
借鉴是在别人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
改造,形成自己的东西。
学习的方式,还可以是观摩名家课例,与名师交流。
网络上有众多名师案
例,还有许多名师博客,可以让我们浏览、观摩,更可以直接向名师请教、切磋。
名师们的教学感悟、教育理念都给了我极大的启迪,使我获益良多。
与名
师为友,让我这个教育新兵,可以站在巨人的肩上眺望数学教学的前沿风光。
学习的方式,当然不能忽略了读书。
每一本书,都别有天地,与一本好书
相对,就是与智者相对。
著名诗人狄金森在他的诗中这样说道:“没有一艘船
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马能像/一页跳动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向远方”。
读名师的书,看他们成长的足迹,奋斗的艰辛,追求的快乐,可以激励自己奋发
有为。
读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可以让自己始终注意从学生实际出发,遵
循教育规律,始终牢记:教育的根本在于人格的塑造。
读书促我自省,让我时
时扪心自问:今天上的课有哪些新气象?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新的收获?今天处
理问题时是否有了新的方式?与学生交往时是否发现了学生新的变化?……
读书,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为师之道,知晓了由合格到优秀,由优秀到卓越
的教师成长途径。
在不断学习、自我完善的过程中,我从一个刚走上讲台、缩
手缩脚的新教师成长为一个有教学自信、乐于与学生一起分享成长快乐的教师。
虽然不能说,读书学习是我生活中唯一的快乐,但我可以说,读书改变了我的
生活,带给了成长的喜悦!
读书让我认识到,要做一个有激情的人。
生活需要激情,教学更需要激情。
惟有对教学、对学生满怀热爱,才能保持一以贯之的激情,让自己的课堂充满
生机充满活力。
读书让我认识到,要做一个有思想的人。
教师要教书,更要育人。
全国特
级教师窦桂梅老师说:教育的真谛在于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将文化积淀为人格。
她还说:教师因读书铸就备课灵魂,便成就了教育的永恒爱心、理想信念、社
会良知以及社会责任心,这才是一个真正的教师不可或缺的精神底子。
陶行知
先生说:教育“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教师的思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发展。
教师有博大的思想境界,才有可能培育出有益于国家民族的人才。
读书还让我认识到,要做一个有专业尊严的人。
教师的专业水平、专业能
力是他从事工作、教书育人的根基,没有这个,什么都是空谈。
一个教师能走
多远,他的学生就能走多远。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美。
阅读专家论著、观摩名师
课例,让我明白: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数学教师,必须培养自己和学生的“大数
学观”,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真正领略到数学那种严谨、缜密、规律的美。
书海无涯勤涵泳。
我们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扩展它的宽度;我们
不能企望控制他人,但可以好好掌握自己;我们不能要求事事顺利,但可以做
到事事尽心……人生毕竟是自己的。
一个人怎样看待、设想、规划自己的人生,他就将会拥有一个什么样的人生。
美国著名作家弗格森说:“每个人都守着一
扇只能从内开启的改变之门,不论动之以情或晓之以理,我们都不能替别人打
开这扇门。
”教师的成长之门只能由教师自己打开,别人是无能为力的。
让我
们自己打开书本,打开自己的成长之门,走向人生发展的最高境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