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社工、法学新生成长适应小组计划书 (1)
新生成长小组计划书
新生成长小组计划书
第一、理由:1、大学生刚进入校园,换了环境不能很好的适应。
2、大学生涯是大学生从幼稚到成熟的过渡阶段,自己并没有能力自我调适。
第二、理论基础:成长小组模式的相关知识以及自我阅纳的心理知识第三、小组的目标:1、帮助大学生适应学校,学会自我阅纳。
2、鼓励大学生说出自己的心声,学会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情绪。
3、培养大学生的独立精神,向社会和学校说出自己的诉求。
第四、小组服务对象:刚刚步入大学的大学生
第五、小组性质:成长小组
第六、小组时间:每周的周六下午1:00-2:30
小组地点:大学生活动中心一楼青春剧场
第七、小组招募方法:所有的新进大学生填写心理调查表,成绩低于六十分的进行小组活动。
第八、小组任意一节内容:爱的释放:自我升华和推己及人。
每个组员围坐一团,小组领袖让大家各自说出自己的最近的感受以及最近自己的成长和困惑。
小组领袖指引组员对其他人的困惑进行解答并且结合自身的感受。
在小组活动的最后再次进行总结并说出自己的期待。
社工小组工作策划书3篇
社工小组工作策划书3篇篇一《社工小组工作策划书》一、小组名称“心灵绿洲”成长小组二、小组性质支持性、发展性小组三、小组目标1. 帮助小组成员提升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
2. 增强小组成员的人际交往技巧和沟通能力。
3. 培养小组成员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促进小组成员的个人成长和发展。
四、小组成员[具体人数]名年龄在[年龄段]的社区居民五、小组时间[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每周[具体时间]六、小组地点社区活动中心七、活动内容1. 第一次活动:相识与团队建设(1)自我介绍和相互认识(2)制定小组规则和契约(3)团队建设游戏,如“拼图比赛”等2. 第二次活动:情绪管理与表达(1)情绪认知和表达训练(2)情绪调节技巧分享(3)角色扮演练习3. 第三次活动:人际交往与沟通(1)沟通技巧讲解和练习(2)人际关系处理案例分析(3)小组互动游戏,如“你说我画”等4. 第四次活动:团队合作与问题解决(1)团队合作任务,如“团队拔河”等(2)问题解决方法讨论和实践(3)团队合作经验分享5. 第五次活动:个人成长与展望(1)个人成长经历分享(2)未来规划和目标设定八、活动评估1. 小组成员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估。
2. 小组成员的自我评估和反馈。
3. 社工的观察和评估。
九、注意事项1. 活动过程中要确保小组成员的安全。
2. 尊重小组成员的隐私和个人意见。
3. 活动内容和方式要根据小组成员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4. 及时处理小组成员之间的冲突和问题。
篇二社工小组工作策划书一、小组名称“共同成长,共享阳光”二、小组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也越来越多。
为了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我们成立了这个社工小组。
三、小组目标1. 帮助小组成员增强自信心和自我认知,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
2. 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疏导,帮助小组成员缓解压力和焦虑,增强他们的心理韧性。
3. 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和互助,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社会工作学习小组计划书
社会工作学习小组计划书一、项目简介社会工作是一门致力于改善社会福利和促进社会公平的学科,它涉及到社会问题的解决、社会服务的提供以及社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在当今社会,社会工作正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需要更多的人才投身其中。
而为了提高社会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我们特成立了一个社会工作学习小组,意在促进成员之间的学习交流和共同进步。
二、学习小组目标1. 提高社会工作学习小组成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技能;2. 帮助成员更好地了解社会工作领域的最新发展和理论研究;3. 促进成员之间的学习交流,互相学习、互相促进;4. 增强成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他们为社会献身的热情和动力。
三、学习小组组织形式1. 学习小组由发起人作为组长,其他成员为组员。
每个学期设定学习目标,每周组织一次集体学习活动;2. 学习小组采用集中学习和个人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组织集体学习活动和讨论,并鼓励成员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3. 学习小组每周选取一个主题,由成员轮流担任主讲人,分享专业知识和学习心得;4. 学习小组成员定期进行实践活动,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四、学习小组主要活动1. 学习小组每周组织一次集体学习活动,集中学习某一专题或论文,会员交流讨论;2. 学习小组每月组织一次专家讲座,邀请社会工作领域的专家学者为成员讲解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3. 学习小组定期进行社区实践活动,了解社会问题和实际需求,促进成员的社会工作实践能力;4. 学习小组建立学习档案,记录每次学习活动和成员的成长情况,定期进行总结和评估。
五、学习小组成员学习小组成员招募范围为社会工作相关专业的师生以及社会工作从业者。
组建小组时,成员将通过面试和考核进行选拔,希望各位成员都能积极参与到学习小组中来,共同进步。
六、学习小组组长职责1. 组织和安排学习小组的学习活动;2. 督促成员认真学习和参加活动;3. 协调解决学习小组内部矛盾和问题;4. 撰写学习小组的活动总结和评估报告。
社工成长小组计划
社工成长小组计划
【原创版】
目录
1.社工成长小组计划简介
2.计划目标
3.计划内容
4.计划实施步骤
5.预期成果
正文
一、社工成长小组计划简介
社工成长小组计划是一个专为社会工作者提供的专业培训和成长平台。
该计划旨在通过系统的培训和实践,提升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实务能力,以更好地服务社会和帮助有需要的人群。
二、计划目标
1.提升社工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
2.增强社工的实务操作能力和服务质量。
3.提高社工的职业素养和专业道德。
4.促进社工的个人成长和发展。
三、计划内容
1.系统性的专业培训,包括社会工作理论、法律法规、心理咨询、沟通技巧等。
2.实践性的操作训练,包括个案管理、小组工作、社区活动组织等。
3.专业指导和督导,由资深社工或专业导师提供个案指导和实务督导。
4.经验分享和交流,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经验分享和交流。
四、计划实施步骤
1.招募和选拔社工成长小组成员。
2.开展专业培训和操作训练。
3.进行实践操作和个案督导。
4.组织经验分享和交流活动。
5.评估和反馈计划效果。
五、预期成果
1.社工成员专业素质得到提升。
2.社工服务质量得到提高。
3.社工个人得到成长和发展。
新生适应性成长小组策划书
新生适应性成长小组策划书<i>新生适应性成长小组策划书</i>新生适应性成长小组策划书活动背景:每年有数百万莘莘学子跨入理想高校的大门,在冲破了沉重的书本重压和高考的历练后,又有近5000名大一新生加入了我们山东建筑大学这个大家庭,在经历了艰苦的军训后,他们带者兴奋和喜悦的心情投入到新的学习和生活中去。
但是,通过与他们的接触我们发现由于新的生活方式特别是思维方式的转变,使很多人对新的生活茫然无措,很难适应大学生活。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大一新生对大学生活的期望值偏高,而实际情况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这就会使他们心理上产生一种落差,从而导致悲观失望情绪的产生;其次由于进入了一个新的人际关系网,而大一新生以往只注重学习,本身缺乏人际沟通的经验,这就使他们不能很好的处理与周围人之间的关系,导致他们与同学之间不能融洽相处,影响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这也是目前大一新生面临的最为突出的问题;再次大一新生由于学习生活方式的改变,对周围的一切往往很难马上适应,导致他们对自己缺乏信心;最后大一新生进入了一个新的环境,对一切感到迷惘无知,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和自我定位。
伴随着各种适应性问题的接踵而至,这些正处于大学“适应期”的新同学,单靠个人和少数辅导员的力量往往难以为继。
如不能很好解决“适应期”的各种适应性问题,会影响他们整个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甚至还会导致心理疾患。
鉴于此,我院资助中心心晴小组在充分利用我校心理咨询中心这一优势资源的有利条件下,在专业老师及社工专业优秀学生的共同协作下,同时配合我校新生入学教育和迎评促建工作的开展,在全校范围内针对有待提升自我适应能力,尤其是人际沟通技巧的大一新生进行专业培训和实践。
由正在学习小组工作课程的社会工作的学生,结合专业理论与专业方法,开展各种性质、类型的小组实务,吸引新生自觉自愿的参加到小组中来,在工作者的协助下,帮助大一新生提高适应功能,改善人际关系,树立自信,进而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做好自己对未来职业生涯的规划,从而使大一新生顺利度过“适应期”.二、具体实施阶段(一)工作理念成长小组是小组工作的类型之一,它主要是通过组员之间的互动促使他们从思想、感情和行为等多方面觉醒并深刻反思,从而不断获得成长。
社工专业小组策划书3篇
社工专业小组策划书3篇篇一《社工专业小组策划书》一、小组名称“心灵之约”成长小组二、小组性质发展性小组三、小组成员[具体人数]名年龄在[具体年龄范围]的青少年四、小组目标1. 帮助小组成员增强自我认知,提升自信心。
2. 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3. 提高小组成员的情绪管理能力和应对压力的技巧。
4. 激发小组成员的潜能,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五、小组活动时间[具体时间]六、小组活动地点[详细地址]七、小组活动内容1. 第一次活动:相识与信任(1)自我介绍与互动游戏,让小组成员相互认识。
(2)制定小组规则,建立信任关系。
(3)分享个人成长经历,增进彼此了解。
2. 第二次活动:自我探索(1)通过心理测试和绘画等方式,引导小组成员探索自己的兴趣、价值观和优点。
(2)小组讨论,分享自我探索的结果。
3. 第三次活动:情绪管理(1)介绍情绪的种类和表达方式。
(2)学习情绪调节的方法,如深呼吸、积极思考等。
(3)通过角色扮演和案例分析,练习情绪管理技巧。
4. 第四次活动:团队合作(1)组织团队建设活动,如拔河比赛、接力赛跑等,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2)小组讨论,分享团队合作的经验和感受。
5. 第五次活动:挫折应对(1)分享自己遇到的挫折和困难,以及应对的方法。
(2)学习应对挫折的技巧,如积极归因、寻求帮助等。
(3)鼓励小组成员互相支持和鼓励。
6. 第六次活动:展望未来(1)回顾小组活动的过程和收获。
(2)制定个人成长计划,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3)举行结业仪式,颁发证书和纪念品。
八、小组评估1. 小组成员的参与度和表现。
2. 小组成员的自我认知和自信心提升情况。
3. 小组成员的情绪管理能力和应对压力的技巧提高情况。
4. 小组成员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发展情况。
九、注意事项1. 活动期间要确保小组成员的安全。
2. 社工要尊重小组成员的隐私和个人意愿。
3. 活动内容要根据小组成员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调整。
新生适应性成长小组策划书
新生适应性成长小组策划书活动背景:每年有数百万莘莘学子跨入理想高校的大门,在冲破了沉重的书本重压和高考的历练后,又有近5000名大一新生加入了我们山东建筑大学这个大家庭,在经历了艰苦的军训后,他们带者兴奋和喜悦的心情投入到新的学习和生活中去。
但是,通过与他们的接触我们发现由于新的生活方式特别是思维方式的转变,使很多人对新的生活茫然无措,很难适应大学生活。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大一新生对大学生活的期望值偏高,而实际情况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这就会使他们心理上产生一种落差,从而导致悲观失望情绪的产生;其次由于进入了一个新的人际关系网,而大一新生以往只注重学习,本身缺乏人际沟通的经验,这就使他们不能很好的处理与周围人之间的关系,导致他们与同学之间不能融洽相处,影响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这也是目前大一新生面临的最为突出的问题;再次大一新生由于学习生活方式的改变,对周围的一切往往很难马上适应,导致他们对自己缺乏信心;最后大一新生进入了一个新的环境,对一切感到迷惘无知,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和自我定位。
伴随着各种适应性问题的接踵而至,这些正处于大学“适应期”的新同学,单靠个人和少数辅导员的力量往往难以为继。
如不能很好解决“适应期”的各种适应性问题,会影响他们整个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甚至还会导致心理疾患。
鉴于此,我院资助中心心晴小组在充分利用我校心理咨询中心这一优势资源的有利条件下,在专业老师及社工专业优秀学生的共同协作下,同时配合我校新生入学教育和迎评促建工作的开展,在全校范围内针对有待提升自我适应能力,尤其是人际沟通技巧的大一新生进行专业培训和实践。
由正在学习小组工作课程的社会工作的学生,结合专业理论与专业方法,开展各种性质、类型的小组实务,吸引新生自觉自愿的参加到小组中来,在工作者的协助下,帮助大一新生提高适应功能,改善人际关系,树立自信,进而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做好自己对未来职业生涯的规划,从而使大一新生顺利度过“适应期”.二、具体实施阶段(一)工作理念成长小组是小组工作的类型之一,它主要是通过组员之间的互动促使他们从思想、感情和行为等多方面觉醒并深刻反思,从而不断获得成长。
新生适应性成长小组策划书
新生适应性成长小组策划书策划书:新生适应性成长小组一、活动背景及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新生入学成为一种常态化的现象。
然而,对于刚刚踏入大学校园的新生来说,面对新环境、新生活和新的学习压力,他们需要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同时也需要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社交能力。
为了帮助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我们计划开展新生适应性成长小组活动。
该活动旨在通过建立小组,提供适应性成长课程和组内互助活动,帮助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培养他们的学习和社交能力,建立互助联系,增强新生的归属感,为他们打下良好的大学生活基础。
二、活动内容及步骤1. 活动前期准备:- 筹备小组成员:在新生中进行宣传,招募有意参与的新生加入小组。
- 确定小组人数:根据小组活动的具体安排和组织形式,确定小组成员的数量。
- 分配小组导师:从校园中的老师和研究生中选择经验丰富、热心肠的导师担任小组导师。
- 制定小组活动计划:根据新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制定小组活动的具体内容和时间安排。
2. 小组成立仪式:第1页/共4页- 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周举行小组成立仪式,邀请校领导和相关教师出席,帮助新生建立对大学生活的期望和规划。
- 介绍小组导师和小组成员,让大家相互了解,并增强对小组的归属感。
3. 适应性成长课程:- 设计一系列适应性成长课程,包括学习技巧、时间管理、心理健康和社交技巧等。
- 定期组织导师为小组成员进行讲解和讨论,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相关技能和知识,提高学习和生活效能。
4. 小组内互助活动:- 定期安排小组活动,如户外拓展训练、文化参观、社团交流等,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加强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 设立小组交流平台,如微信群或线上论坛等,方便小组成员随时交流和解决问题。
5. 小组总结和成果展示:- 定期进行小组总结,回顾每个成员的学习和成长情况,并针对问题进行讨论和反思。
- 组织小组成员展示自己的成果和收获,鼓励他们分享经验和做好榜样。
大一新生成长适应小组计划书三篇
大一新生成长适应小组计划书三篇计划书一:大一新生适应小组活动计划书一、活动目标1. 帮助大一新生顺利适应大学生活并享受大学生活。
2. 培养大一新生与他人合作、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大一新生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二、活动内容1. 活动前期:招募适应小组成员,建立领导团队,并组织相关培训。
2. 活动中期:分组为大一新生分配适应小组,并进行一系列适应培训和活动。
3. 活动后期:组织反馈交流会议,评估活动成果,总结经验。
三、活动流程1. 活动前期a) 建立领导团队:招募适应小组成员,选举组长和副组长。
b) 培训领导团队:对组长和副组长进行培训,包括团队建设、沟通技巧等内容。
c) 培训适应小组成员:培训适应小组成员的沟通技巧、解决问题能力等。
2. 活动中期a) 分组为大一新生分配适应小组:根据新生的专业、兴趣爱好等因素进行合理分组。
b) 适应培训和活动:组织适应小组为新生开展一系列培训和活动,包括大学生活指导、学习技巧分享、社交活动等。
第1页/共5页c) 定期反馈和辅导:适应小组定期与新生进行交流,了解新生的适应情况,给予必要的辅导和帮助。
3. 活动后期a) 组织反馈交流会议:邀请适应小组成员和新生参加会议,分享活动的心得体会和意见建议。
b) 评估活动成果:对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估,收集学生、老师和家长的反馈意见。
c) 总结经验:总结活动中的优点和不足,为后续的活动做好准备。
四、活动保障1. 确定活动预算:根据活动内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活动预算。
2. 活动场地和物资准备:保证活动场地和所需物资的充足供应。
3. 宣传推广:借助学校官方媒体和社交媒体平台进行活动宣传,吸引更多新生参加。
4. 学校领导和班级辅导员的支持:获得学校领导和班级辅导员的支持和指导,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五、预期效果1. 大一新生能够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减少适应期。
2. 大一新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3. 大一新生的社交能力和自信心得到提升。
大一新生成长小组计划书
大一新生成长小组计划书一、背景资料(1)工作人员资料xxx,xx社工服务站社工;督导:xxx老师。
(2)机构xx社工服务站。
(3)小组名称“我的大学是美好的”——大一新生成长小组。
二、活动理念大一新生在刚进入大学时,由于环境的转变,学习、生活上可能都会出现一些不适应现象。
对此,运用社工理念开展大一新生成长小组,对他们进行指导,能够帮助他们更快地融入大学生活。
三、活动目标通过小组,使大一新生逐渐适应大学的新环境,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正确地对待自身,妥善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积极地去生活、学习。
四、活动对象及人数南通大学大一新生,人数共7-8人。
五、活动地点南通大学朝阳社工服务站、学校草坪等地。
六、活动安排第一节你好时间:2010年9月20日第二节我的困惑时间:2010年9月27日活动目的:让小组成员敞开心扉第三节我的梦想时间:2010年10月8日第四节再见,我的朋友时间:2010年10月15日七、预计困难和解决办法困难1:小组成员招募过程中的问题。
解决办法:若是招募不足,亲自邀请符合条件的同学入组;若过多,筛选部分更合适的同学入组;若中途发现有组员不适合,考虑进行个案辅导或转案至送心理辅导中心。
困难2:小组成员碍于面子,不愿敞开心扉。
解决办法:在小组活动时尽量鼓励每一位成员发言,也可以在私下与有顾虑的组员进行接触,了解真实原因。
困难3:小组成员对活动的兴趣不高,参与度降低。
解决办法:尽量使每次小组活动的主题贴近大学新生的现状,有针对性的开展有新意的活动,并鼓励小组成员积极参与。
困难4:因为小组成员可能本来在人际交往方面就存在问题,所以小组成员内部凝聚力可能会偏低。
解决办法:在活动的进行中,注意小组内部凝聚力的培养,关心每一个细节。
八、评估办法(1)小组内部的评估在开组前进行人际关系的诊量,小组最后一节让组员对自己组前组后做综合评价,以比较其是否有所改变。
每节的最后让组员分享体会和感受。
(2)工作人员的评估根据工作者在小组进行过程中的观察及分析。
社会工作专业大一新生小组计划书-副本
社会工作专业大一新生小组计划书-副本第一篇:社会工作专业大一新生小组计划书 - 副本梦的起点小组名称:梦的起点小组背景:众所周知,大一新生必须要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
大一新生面临着如何处理自己与他人、集体关系,如何消除自己的孤独感以及集体归属感的问题;如何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实现从充满幻想到脚踏实地的转变;很多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不熟悉、如何让他们充分了解自己的专业等一系列问题。
本次小组就是对大一社会工作专业新生的问题展开的一系列活动。
小组目标:帮助组员尽快适应大学陌生的环境和人群,融入到新的班集体中,调整心态,认识社会工作专业,激发起学习的兴趣。
小组目的:(1)在小组互动中增加彼此认识和了解,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2)通过小组活动使组员融入到班集体中,消除其孤独感并增强其集体归属感。
(3)适应大学生活,学会在新的环境中如何生活,如何学习。
(4)通过活动培养组员积极的习惯和心态,以及独自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的能力。
(5)帮助其充分、全面了解社会工作专业,激发起对专业的兴趣。
招募要求:1)2)大一政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新生。
有符合小组活动要求的同学。
小组规模:10人~12人小组设计的理论基础:本小组采用“社会学习理论”作为小组设计的理论基础,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习新行为。
此外,还采用了“需要理论”,理论先从满足生理、安全、归属和爱的需要,一直到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层层递进。
小组活动计划:第一次活动:“打开你的心”单项时间:5分钟目标:工作员与组员之间初步认识,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为整个活动营造轻松和谐的气氛内容:工作员采用幽默诙谐的方式作自我介绍,并简要说明小组的目的、内容和规则。
单项时间:25分钟目标:通过成员作自我介绍,组员之间互相认识,拉近工作者与组员的距离。
内容:小组成员按照生日排序分组的方式,作自我介绍,主持人与之互动,调动现场气氛,消除组员与工作员之间的距离。
单项时间:15分钟目标:进一步加深组员之间的认识,活跃现场气氛。
新生成长小组计划书
让组员说出各自 活动方式:围成圆圈,工作员给每位组员发一 信纸 12 张
存在的不同的困 只笔和一张纸,让各自把心中认为最困扰自己 惑 和 迷 茫 的 问 的问题写下来,无须署名,时间是 5 分钟(播 笔 12 支
中困境的能力 的作业:存在的不同的困惑和迷茫的问题
个,棒子
一根
第三节 我拥有不一样的烟火
活动时间 30 分钟
地点
目的
内
容
所需物资
xxx 组 员 能 够 了 解 青翼邀请知名公司的企业员工分享其大学生活
大 学 爱 情 与 学 part1——爱情与学业,并就如何经营大学生活
业的关系,经营 提出一些建议
好大学生活
固大家彼此熟悉 位同学 A,工作员任意提名一位组员 B,让 A
的成果
同学说出 B 同学的名字和兴趣,成功则奖励棒
棒糖一颗,以此循环,让大家彼此熟悉
15 分钟
组员开始有初步 游戏-----诺亚方舟
比总人数
的自我认识以及 游戏方法:
少一把椅
组员之间的初步
1. 把人数还少一张数目的椅子围成一 子
熟识。
圈。除了诺亚外,其余的人坐在椅子上。
此次小组设计目的就是为了增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并且产生信任,通过同学间的信 任和支持,协助其顺利成长和发展。通过成员间的互动交流,相互影响,促成组员的学习、 反思、提高和成长。增强自信心,加强应对生活中困境的能力,培养自我实现感,促进成长。 从而让大学生能够尽快的适应大学生活。
社会工作小组计划书(10篇)
社会工作小组计划书(10篇)社会工作小组计划书 1一、背景资料组员资料:机构名称:小组名称:喜欢自己,表现到底二、设计理念:1、问题界定:社会的发展对我们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学习理论文化知识的同时,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也决定着个人成功,大学生现在往往应为在语言表达能力这方面不足而给自己在人际交往,情感,学习,就业面试上面带来很大的问题。
2、需求评估:现在社会各个方面都需要沟通,需要交流,而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沟通感情最直接、最方便的途径就是语言。
只有通过出色的语言表达,才可以使相互熟识的人之间产生浓厚的情意,爱之更深;使陌生的人产生好感,结成友谊;可以使意见分歧的人互相理解,消除双方的矛盾;可以使彼此怨恨的人化干戈为玉帛,彼此友好相处。
不管你生性是多么的聪颖;接受过多么高深的教育;穿的是多么漂亮的衣服;拥有多么雄厚的资产,如果你不能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那么仍旧会一无是处。
要想让别人喜欢自己,必须培养自己的说话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打开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大门,彼此的心灵才能产生碰撞,从而产生共鸣。
在各种各样的人际交往中,会说话的人将会非常地受欢迎,能轻松地与他人融洽相处,在社会交往中如鱼得水。
3、问题的成因:(1)家庭原因:家庭是一个人最先接触的环境,同时父母也是一个孩子的启蒙老师。
由于父母在沟通、语言表达方面没有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使得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会效仿父母,同样在语言表达方面得不到提升。
(2)学校原因: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使很多学生只注重卷面上的成绩而不注重语言表达方面的技巧,这种高中与大学的教育模式严重脱节的现象普遍存在,使得很多学生步入大学之后处理不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3)个人原因:由于从小生活的环境或者曾经受过打击而导致个人缺乏自信,不善于与人沟通,语言表达能力较弱。
4、问题导致的后果:语言是一个人生活得必要工具,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
目前的大学生面临着诸多问题,例如:人际关系问题,情感问题,就业问题等等,都需要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社工成长小组活动计划书
社工成长小组活动计划书一、活动背景社工成长小组是一个为了提升社工专业技能和个人发展的平台。
为了让社工们更好地学习和交流,我们计划开展一系列的小组活动。
二、活动目标1.提高社工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2.促进社工之间的交流与合作;3.增强团队凝聚力和自我发展意识。
三、活动内容1.主题分享会:通过主题分享会,邀请行业内知名人士或老师来分享他们的经验和见解,让成员们更深入地了解社工行业的现状和未来趋势。
同时也可以为成员们提供一个交流与学习的平台。
2.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让成员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社工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并探讨解决方案。
这不仅可以帮助成员们提高实践能力,还可以促进团队之间的合作与沟通。
3.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让成员们模拟真实场景下可能出现的情况,并进行模拟演练。
这有助于提高成员们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让成员们亲身体验社工工作的实际情况。
例如,组织一次义工活动或者到社区开展调研等。
这不仅可以增强成员们的社会责任感,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经验。
四、活动时间安排1.主题分享会:每月举办一次,时间为2小时左右。
2.案例分析:每季度举办一次,时间为半天至一天。
3.角色扮演:每半年举办一次,时间为半天至一天。
4.实践活动:每季度举办一次,时间为半天至一天。
五、参与人员本小组由10名左右的社工成员组成,成员需具备较高的学习热情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也欢迎行业内其他专业人士参加我们的活动。
六、预算安排本小组活动主要以自愿参与和资源共享为原则,不设专门经费。
如有必要需要物资支持,则通过成员自愿捐赠或者寻求赞助解决。
七、总结本小组将致力于提高社工专业技能和个人发展,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成员们更好地学习和交流。
我们相信,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本小组将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的平台。
社工小组活动计划书
社工小组活动计划书第一、工作目标1. 提高社区居民的社交能力我们将组织一系列的社交活动,如茶话会、小型聚会等,让社区居民有机会相互交流,增强他们的社交技能。
我们还将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教授居民如何更好地与他人沟通,提高他们的社交技巧。
2. 增强社区居民的自我认知我们计划开展自我认知主题活动,如心理测试、自我反思工作坊等,帮助居民更好地了解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更好地规划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3. 促进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我们将邀请专业的心理辅导师,为社区居民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心理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第二、工作任务1. 策划和组织社交活动我们将根据社区居民的需求和兴趣,策划和组织各种社交活动,如茶话会、小型聚会等,为居民提供交流的平台。
同时,我们还将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教授居民如何更好地与他人沟通,提高他们的社交技巧。
2. 开展自我认知主题活动我们将策划和组织自我认知主题活动,如心理测试、自我反思工作坊等,帮助居民更好地了解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更好地规划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3. 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我们将邀请专业的心理辅导师,为社区居民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心理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第三、任务措施1. 制定详细的社交活动策划方案我们将根据社区居民的需求和兴趣,制定详细的社交活动策划方案,包括活动的主题、时间、地点、活动流程等。
同时,我们还将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教授居民如何更好地与他人沟通,提高他们的社交技巧。
2. 开展自我认知主题活动的宣传和组织工作我们将通过宣传单、社区公告等方式,宣传活动信息,吸引居民参与。
同时,我们还将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活动策划和组织,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3. 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的预约和安排工作我们将设立心理咨询服务预约热线,方便居民进行预约。
同时,我们还将根据居民的预约情况,安排专业的心理辅导师进行咨询服务,确保居民能够及时得到帮助。
社工新生成长小组计划书
社工新生成长小组计划书一、理念作为刚刚进入大学的新生,许多同学对大学生活都不太了解,不能很好的与同学相处,也不能很好的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使之出现对大学生活不适应问题。
结合以往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经历,我们评估13级社会工作专业新生的需求,了解到社会工作专业新生拥有许多共同需求。
通过和他们接触和进行问卷调查评估,他们很多同学都希望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以更好地融入新生活,减少孤独寂寞。
其次,他们大部分同学都对专业了解很少,充满困惑,不知道如何学习,没有明确的大学目标。
同时,不少同学对自己的课余时间并不能很好的管理,大部分时间感觉无聊,无所事事,不知道如何打发。
每个人都需要先认识自己,在了解自己的前提下成长。
处于从高中到大学过度的他们,生理、心理、人格的发展逐步完善,对自我的认知往往过于片面,过多的顾虑老师和家长、同学的意见和看法,对自己有些不确定和怀疑。
所以他们往往都希望在了解、认识自己的基础上能够更好的与人相处,在这种让人愉快的环境中更好的学习生活。
处于这一时期的他们不太愿意与家长、老师去分享自己心里的想法,而从同辈群体中也得不到有力的支持和帮助,在成长过程中不会很接纳自己,有时放大自己的缺点,而看不到自己的优点,使自己不能很自信的成长起来。
针对这一现状和形势,我们希望通过开展成长小组来帮助他们澄清其自我概念,拥有积极心态,增强自信心,习得一些应对和适应的能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同时,帮助组员明晰自己的目标,通过活动及活动后分享,使组员产生目标感,并能规划自己的短期目标,考虑自己的长期目标。
我们相信组员有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接纳自我的潜能,相信通过小组活动,可以帮助组员获得更深入的自我觉察能力,提高自信心和沟通能力,最终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理论框架1.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人际需要理论指出,每个人都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包容需要、支配需要、感情需要;存在六种基本的人际取向:主动包容型、被动包容型、主动支配型、被动支配型、主动感情型、被动感情型。
新生适应小组活动报告书
新生适应小组活动报告书标题:新生适应小组活动报告书日期:[日期]1. 活动背景:在新生刚入学时,往往面对陌生环境和疑惑不解的情况,为了帮助新生快速适应学校生活,促进他们与学长学姐之间的互动交流,我们组织了新生适应小组活动。
2. 活动目的:- 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学校环境和学习生活。
- 加强学长学姐与新生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 提供一个平台,让新生能够互相学习和支持。
3. 活动内容:(1)欢迎仪式:在新生报到时,由学长学姐们组织了热烈的欢迎仪式,引导新生进入学校大家庭,并向他们介绍学校相关信息和发放入学手册等资料。
(2)导览活动:安排学长学姐带领新生参观校园,熟悉主要场所,如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等,同时介绍校园风貌和学校的发展历程。
(3)分享交流会:学长学姐组织了一场主题分享交流会,让他们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和生活技巧,并与新生进行互动交流,解答他们的疑惑。
(4)小组活动:根据新生的兴趣爱好和专业背景,将他们分为小组,并在学长学姐的指导下,进行小组活动,如组织读书会、观影活动、实践探索等,增加新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5)反馈收集:通过调查问卷和座谈会等形式,收集新生对活动的反馈和意见,以便后续活动的改进和优化。
4. 活动效果:(1)新生能够更快适应学校环境和学习生活,减少因不熟悉而产生的困惑和焦虑感。
(2)学长学姐与新生之间建立了良好的联系和交流渠道,新生能够获得更多实用信息和学习经验。
(3)新生之间形成了友谊和互助的氛围,增加了彼此的学习动力和支持。
5. 活动总结:通过本次新生适应小组活动,我们成功帮助新生适应学校生活,促进了学长学姐与新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同时也增强了新生之间的互帮互助意识。
但我们也意识到,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和深入推进仍然面临一些挑战,比如活动内容的全面性和实效性等,为此,我们将继续改进活动方案,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6. 改进建议:- 加强对学长学姐的培训和组织,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级社工、法学新生成长适应小组小组活动策划执行手册工作员:任梦竹、田源指导老师:马泽春2011年10月目录一、小组原因 (1)小组理论背景 (1)二、活动对象 (2)三、小组设计的过程 (7)第一节 (3)第二节 (3)第三节 (5)第四节 (5)第五节 (5)四、经费预算 (6)五、机动措施 (6)六、评估方法 (7)七、参考书目 (7)“11级社工、法学新生成长适应小组”小组计划书1、设计小组的原因:经过高考的奋力拼搏,大学新生满怀希望进入高等学府。
面对新的教学风格和学习方式、新的人际氛围和生活环境,可能会出现“心理不适”。
入学之初,新生由于水土不服、想家等原因,往往出现不能融入班级和宿舍,甚至想退学等现象,并引发焦虑、倦怠、烦乱、无聊、自责和行为上的不良症状,这种现象被称为“新生适应不良综合症”。
也有研究者把大一这段适应时间称为“心理间歇期”。
这本属正常现象,但如果不对其加以引导和疏通,一味任其蔓延,必将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严重者甚至出现心理问题。
此小组旨在帮助组员杜绝这一问题。
新生的学习适应主要集中在专业认同、自我定位、学习方法三个方面。
有些新生由于填报志愿盲目或者是被调剂专业的原因,在学习了一段时间后,有可能发现对专业提不起兴趣,看不到本专业发展的希望,自然对所学专业产生不认同感,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
另外,大学学习风格的改变也要求新生转变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安排学业的能力。
大学课堂容量大,教师讲授比较抽象概括,意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加之大学课余时间比较多,自由度大,这让不少学生感到很吃力、无助、无所适从。
新生面临着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困惑。
大学生的组成比高中要复杂,不同地区、不同信仰和民族的学生走到一起,难以很快建立起兄弟姐妹般的深厚情谊,加之在中学阶段一般都有自己稳定的交际圈,到了大学校园更不追求尽快融入集体。
如果学生一味坚持“自我中心”,相互之间不理解、不体谅的现象也就在所难免。
另外,新生初来乍到,彼此陌生,青春期又有“闭锁性”的心理特点,自我保护意识较强,同学之间交往较谨慎,都不愿意主动接近别人,难免产生“知音难觅”之感。
可靠的故友、亲人都不在身边,只能通过电话和网络联系,自然有了压抑、孤寂和烦闷的抑郁心理。
鉴于此,社工09821和09822班在充分利用专业优势资源的有利条件下,在专业老师及社工专业优秀学生的共同协作下,同时配合我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开展,在我院11级新生范围内针对新生的自我适应能力、人际沟通技巧和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对大一新生进行专业培训和实践。
由已经学习和正在学习小组工作课程的社会工作的学生,结合专业理论与专业方法,开展各种性质、类型的小组实务,吸引新生自觉自愿的参加到小组中来,在工作者的协助下,帮助大一新生提高适应功能,改善人际关系,树立自信,进而明确自己的大学目标,学会制定未来四年的学涯规划,从而使大一新生顺利度过“适应期”,在大学中快乐成长。
2、小组的理论背景: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特别注意观察和认识各种社会角色的意义,学会扮演不同的社会觉得,时间角色的自我认同。
如果一个人在这一时期的社会交往活动缺乏主动和细心,将不能正确的理解各种社会角色的意义,而在活动中出现角色混淆不清的现象。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是有5个等级构成的,它们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的排列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归属和爱的需要是指一个人要求与其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或关系,如结交朋友,本小组将从这点出发帮助组员学习与人交往的技巧。
另外,通过培养组员学习的积极性,帮助组员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可以通过强化而后天习得,强调教育和环境的重要性。
组员可以在小组活动中,通过观察和模范,纠正错误的行为,习得正确的行为。
人在学习的过程中认知的重要性和人与环境的交互决定论。
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是一个资源库,他们会在小组中真实地表现出各种适应性和非适应性的行为,他们也会分享各自的想法、经验、感受。
这样,小组就提供给每个组员一个丰富的行为总汇,组员可以结合自己的风格从如此丰富的表现和互动中寻找榜样,进行观察、模仿和学习,增加个人的适应性行为。
"价值澄清"是美国的大学教授路易斯.拉斯等人在对传统的价值观教育法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价值澄清学派是2 0世纪美国最有影响的道德教育理论流派之一。
价值澄清学派试图通过他们的教育计划,帮助学生澄清其价值观,并根据自己选定的价值观做出道德决定和道德行为。
价值澄清的目的不是灌输给学生一套事先安排的、严谨的价值观,而是通过一定的过程,让学生反省自己的生活,对自己的行为负起责任,从而澄清自己的价值观,使学生减少价值认识的混乱。
在集体的情境中,学生在共同的价值辨析讨论中,经过一系列心理互动的过程来达到主动学习、自我评估、自我改进的目的。
舒茨在《人际关系三维理论》一书中提到,人际交往的三种基本心理需求倾向:包容、情感和控制。
并在人格特质观点的基础上阐明了这种人际交往的三维倾向,呈现出主动性人格特质的行为表现和被动型人格特质的行为表现。
人际交往的心理基础包括认知、情感和言行。
认知是人际交往的前提,人与人的交往首先要通过感知、认识、理解才能建立一定的关系。
情感是人际交往的调控因素。
言行是人际交往沟通的手段,即通过言、情、姿、行等达到交往的目的。
3、小组目标、目的:目标:帮助组员尽快适应大学陌生的环境和人群,调整心态,融入到新的班集体中,适应大学生活。
了解大学学习方法,学会制定学涯规划。
认识社会工作专业,增强专业了解,激发起学习的兴趣。
目的:(1)使新生在小组互动中增加彼此认识和了解,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2)通过小组活动使组员融入到班集体中,消除其孤独感并增强其集体归属感及团队凝聚力、协作力。
(3)适应大学生活,学会在新的环境中如何生活,如何学习,制定适当的学涯规划。
(4)通过活动培养组员积极的习惯和心态,以及独自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的能力。
4、小组成员(组员):何一鸣、穆绘宇、苏忆云、苏欢、李航、胡琳、夏凡、王雪莲、周婉莹、李希诺5、招募方法:到社工班动员宣传,邀请社工、法学11级新生参加。
6、小组的特征:年龄:17-19岁。
教育背景:本科一年级。
性质:发展性小组。
封闭式小组。
小组规模:10人一组时间:2011年10月至2011年11月频率次数:一共5节活动。
间隔时间为一周地点:社工实验室A4097、小组计划日程安排:时间地点目标内容所需物资1)10分钟社工实验室A409 让小组成员及工作者相互认识工作者自我介绍(包括姓名及在组中的角色等)2)15分钟让组员之间有初步认识小组成员围成一圈,任意提名一位学员自我介绍单位、姓名,第二名学员轮流介绍,但是要说:我是***后面的***,第三名学员说:我是***后面的***的后面的***,依次下去……,最后介绍的一名学员要将前面所有学员的名字、单位复述一遍。
3)25分钟抒发自己来到大学新环境的一些感受和不适应的地方,并得到合理的建议。
请每位组员说出自己进入大学之后的感受及不适应的地方,然后请大家给出合理的建议。
4)15分钟与组员一起订立小组规范,使他们对小组更有归属感及承担责任与组员一起订立小组规则,并将规则写出公示。
令,将下一节内容告知组员大画纸一张笔一支第二节价值观拍卖11月6日时间地点目标内容所需物资10分钟社工实验室A409 巩固上次组员初步相识的成果,起到承上启下。
游戏:开火车。
要求:在开始之前,每个人说出一个地名,代表自己。
但是地点不能重复。
游戏开始后,假设你来自北京,而另一个人来自上海,你就要说:“开呀开呀开火车,北京的火车就要开。
”大家一起问:“往哪开?”你说:“上海开”。
那代表上海的那个人就要马上反应接着说:“上海的火车就要开。
”然后大家一起问:“往哪开?”再由这个人选择另外的游戏对象,说:“往某某地方开。
”如果对方稍有迟疑,没有反应过来就输了。
5分钟增进组员关系每周一聊:小组所有成员彼此分享上周的经历25分钟了解自己所重视的价值在黑板上抄上“大拍卖项目单”,假定每位成员皆有一万元,每件东西最低价为一千元,每次加价,不得低于一百元。
拍卖完成之后,小组交流讨论如下问题:(1)你是否后悔你买到的东西?为什么?(2)在拍卖的过程中,你的心情如何?(3)有没有同学什么都没有买?为什么不买?(4)你是否后悔自己刚才争取的东西太少?(5)争取过来的东西是否是你最想要的?至少10支笔至少10张纸15分钟跳骚市场:所有成员用自己闲置的物品与其他成员进行交换。
第三节童年11月13日活动时间地点目标内容所需物资第四节联谊比赛活动(参见侯飞飞组计划书)11月20日第五节谁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11月27日活动时间地点目标内容所需物资5分钟社工实验室A409 增进组员关系每周一聊:小组所有成员彼此分享上周的经历25分钟帮助组员理解谁是其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增进其对父母亲友的感恩之情游戏:谁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要求:首先在白纸上写下如下词语:爸爸、妈妈、姐妹、兄弟、恋人、朋友。
其次按照工作员的指示逐次划去你认为相对不重要的人物的词语。
最后剩下的词语所代表的人物就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至少10支笔至少10张纸所有成员分享最后的自己所选择的结果,并说出选择的原因。
1、5分钟社工实验室A409 增进组员关系每周一聊:小组所有成员彼此分享上周的经历2、10分钟帮助组员回忆自己的童年时光每位组员用彩笔和白纸描画一副自己童年的画面。
至少10支彩笔至少10张纸3、25 所有成员分享自己童年的故事。
4、10分钟活跃小组内的气氛进行杀人游戏5、5分钟工作员总结,组员交流5分钟让组员重温与组员总结分享小组内容小组内容10分钟让工作员了请组员分享参与小组的感受解组员对小组的感受8、需要的资源:场地:社工实验室A409。
工作者:2名,均为大三社工学生。
序号项目预算(元)1 A4白纸20张2 彩笔1盒3 水笔10支4 彩纸1大张预计困难应付办法工作员未能同时兼顾到组内的所有组员要事先和组员说明小组内组员意见发生分歧,出现摩擦要顾及小组整体,委婉的转移到其他环节时间不够或剩余时间过多时间不够:适当的缩减剩余时间过多:增加游戏、增加环节10、评估方法:(1)、最后一节,各组分享及意见(2)、依工作员在小组进行时的观察及分析(3)、从出席率及参与,投入程度做分析(4)、透过与组员的倾谈来知道他们对小组的感受及意见11、参考文献:(1)、刘梦,《小组工作》,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view/271ebdda6f1aff00bed51e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