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策略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新的需求加以运用。②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工程被提出后,通过数字化实现技术,逐步建立了非物质文 化遗产档案和数据库,或者通过建立数字博物馆等对数据进行记录和管理,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检索服务公
众的教育和学习资源,这为人们获取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提供了有效途径。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
形式简单、渠道单一的问题,如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更加有效的保护、推广和利用措施,使这些传统文化 能在今天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更为广泛地传播,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彰显民族的形象,甚至创造生产
①国办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05]18号,2005年3月26日。 ②王耀希:《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9页。 ③国办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方法》第二条,[2005]18号,2005年7月21日。 ④刘魁立:《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l期。
ຫໍສະໝຸດ Baidu
高端制造业,从以制造业为主逐步走向高端服务业,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型,就必须大力发
展文化创意产业以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进而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和重组。”④目前我国 正处在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的过程中,传统产业正在借助互联网向电子商务转型。手机、iPad、各种远程 操控和智能穿戴设备等移动终端已经成为人们的生活必备品,App(2)正在成为人们浏览信息的重要平台,人
化发展。
(一)互联网信息传达的时效性特点
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前,普通百姓获取信息的方式较少,时效性较差。例如通过广播、报纸、杂志和电视
等途径的信息传达,往往在事件发生之后几天或半个月人们才能得知事件的大致信息,并且信息内容会随着
中间环节的增加而逐渐模糊;当今世界若发生突发事件,最多30分钟,全世界的人们就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大劳动人民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习惯、信仰和情
感文化积淀,是民族文明和智慧的结晶。本文针对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载体的特点和国 家文化产业视野,研究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方式,提出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 保护与传承的构想,探讨了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具体策略和路径。拟通过数字交互设计技
价值,仍然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发布的《中国古典家具》App列入App store中国店的2012榜单,成为年度优秀应 用。这个App以明代榫卯家具为主要内容,运用游戏的手法,完成虚拟榫卯的实现过程,将榫卯家具带人人
们娱乐视野的同时,实现了另外一个功能,那就是通过这个App使全世界的人们了解到中国家具设计的技
新的渠道和方式。 三、移动互联网信息传达的特点 基于移动互联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保护与传承,不仅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整理,
而是合理利用互联网信息传达的特点和传播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果转化为可以在网络上传播的虚 拟产品(如App),把二者有机结合,从而在文化创意产业视野下,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可持续
万方数据
文化产业研究
山东社会科学2015・2
位,这种传播方式决定了关注群体和传播速度的有限性,由于传播渠道单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非物质文
化遗产的传承效果。数字化保护显然是目前最为先进的方法,但是数据库的建立是一种静态的保护方式,对
于史料的记载和归类方法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革命,如何利用这些数据才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到“活态” 传承的关键。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法可以归纳为三种方式,即文献整理、图像整理和数字化保护,这三种方 式代表着科技发展进步中的方法进步。文献整理和图像整理的主要方法是物品收藏,用文字、声音、图片、影 像等记录,将它们陈列在博物馆里。这些方法虽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进行了保存,但普通大众难以接触 到,同时单纯的资料式记录缺乏吸引力,导致传播速度较缓慢,传承效果一般,而且传播成果往往仅限于学术 研究的范畴。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生活习俗和生活模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
机。现阶段能够精通一些传统手艺的民间艺人大部分都是四五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他们承接了上一辈的
技艺,有些手艺已经濒临灭绝。而年轻一代,由于经济状况和爱好等综合原因,许多人不愿意从事老手艺的
传承,没有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和担当意识,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传承断层。如此发展下 去,在15_20年以后,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手艺就可能消亡。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只有解决了传 承问题,保护才更有意义。第二个维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传播。在这个维度,纸张载体仍处于主导地
艺,这是一个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新型产品转化的典型案例。这个案例的开发,显然是在对古典家具的充分了
解下,严格按照史料和技术的细节,再现了古典榫卯家具的结构和组合,直观地将中国传统家具的制作方法 展现给用户,并通过交互设计进行虚拟家具组合的游戏,使用户短时间内对榫卯家具产生立体的认知。这个 案例的下载率之高,说明了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产业时代的到来,以传统文化创造非物质文化 遗产生产力已经不是神话,文化创意与振兴产业正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到事件发生的核心内容,这就是互联网的时效性特点。
从进入3G和4G时代以来,伴随着wi—Fi的普及,移动端的用户可以随时浏览信息,获取信息的速度 更快、更及时,信息量更大。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得到国家新闻、头条热点、体育信息、财经信息、娱乐等各种
消息。电视机作为以往普遍使用的媒介终端,现在已逐渐退位。相关研究表明,现在电视的客户端群体主要 以老年人和儿童为主,年轻人大多使用手机或iPad浏览信息、看新闻、聊天或玩游戏,甚至可以通过移动设 备来完成一些工作,许多大公司使用iPad作为工作的图纸和线路载体,完成一些任务型的工作。可见在互 联网影响下,伴随着移动设备的出现,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完全被改变了。再如coursera(免费大型公开在 线课程学习的教育平台)项目的成立和使用才不足一年的时间,便吸引了来自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130万名学生,注册了124门课程。coursera与12所大学达成合作协议后,其课程报名人数突破了150万, 其中网站注册学生为68万,互联网时代使人们的学习变得容易和便捷。
濒临消失,尤其是一些传统手工艺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即使采取了一定的保护措施,也只能通过文字、图
片和影像等手段把图像保存下来,这种方式把“活的文化”放进了资料库、博物馆,却没有让其通过有效的传 播把“活的文化”带入当代人的生活。没有充分利用当前所处的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优势和移动互联网 终端产品的信息传播功能,没有更为有效地发掘用户的认知空间。可见,必须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寻找
民族性决定了其具有不可取代的唯一性的价值。”④基于这种唯一性,才可以彰显一个国家的个性和文化自
信。
从传承方式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主要包括两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技艺的传承,即艺人之间的传 播,这主要是“口传心授”的活态传播,这种方式随着传承人的逝世和生存空间的改变,其文化内涵的消亡非
常明显。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本上是师徒传承与家族式传承两种主要方式,二者都面临着同样的危
们对互联网的依赖性正逐渐增加。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移动电话用户和移动互联网用户
数量屡创新高,大部分用户使用了基于Ios系统和Andmid系统的智能移动终端设备,这些设备可以安装大
量的移动端App,即对于移动互联网存在大量潜在的信息终端客户。苹果官方应用商店App store的应用下 载量不断刷新。可见,当今的互联网时代正在由“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转移,“移动互联网”将成为未来
10年乃至更长时间主流的信息交流平台。 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知识和天赋,采用高科技手段对文化资源进行传承与创新,运用
知识产权,开发出具有更高文化寓意附加值的产品,能够创造文化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随着互联网经济 的发展,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正蒸蒸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创意产业取之不尽的精神源泉,是一个国家 经济发展的软实力。针对当前互联网产业资源的配置现状,在国家文化产业视野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 数字化保护、传承与转化,是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国内部分高校在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 效,有些创意已经转化为文化产品,显示出了其较大的使用功能和文化价值。文化创意产业方面的学术论坛
一、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互联网经济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之源和民族之根,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具有巨大的历史价值和文化 价值,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对传统文化血脉的传承。我国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为:“各族人 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①作为一项重要的文化事业,非物 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正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2010年文化部提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程” 纳入“十二五”规划。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就是采用数据采集、储存、处理、展示和传播等技术,将 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重现、还原成可共享、可再造的数据形态,以新的视野加以诠释,以新的手段加以存储,
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转化为可娱乐化和产品化的文化产业优势,实现从非物质文化遗 产到文化创意产业的成果转化,不断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承和创新,实施好非 物质文化遗产成果的有效转化。 [关键词] 文化产业;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产品化;娱乐化
[中图分类号]G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45[2015]02—0083—05 互联网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产业结构的变化。“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要从低端制造业走向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方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dtage)是指各族人民世代传承的、与人们生活紧密关联的各种传
统文化表现方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文化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有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等。③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大劳动人民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习惯、信仰、情感以及文化的积淀,是民族文明 和智慧的结晶,反映了民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体现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中国 传统文化的现实物化。北京师范大学的王宁教授认为:“非物质遗产高度的个性化、传承的经验性和浓缩的
(二)互联网信息传达的时间碎片化特点
在当前“移动互联”的时代,获取信息变得非常方便,使用户的时间利用呈现碎片化的特点。所谓碎片
化是指信息的传播充斥在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间隙中,例如人们通过微博、微信和各类网站等方式及时
地获取信息,用餐的时候可以通过手机看电视或浏览网页。采用微博和微信等信息获取与分享平台,不受时 间和地点的限制,用餐、坐车、睡觉前、上厕所时都可以上网,基于手机等移动设备可以随时随地分享各种信 息。很多小游戏(如“2048”游戏平台),在任何间歇时间均可以闯关,用户可以截图分享朋友圈或其他社交 平台,炫耀自己的分数,这在充分利用时间碎片化的基础上,满足了人们分享和展现自己的心理需求。商家
①金元浦:《文化创意产业四题——关于加快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的几点思考》,《求是》2012年第8期。
②App即application的缩写,多指以手机、平板电脑为主的移动端第三方应用程序。 83
万方数据
山东社会科学2015・2
文化产业研究
和学术会议异常活跃,掀起了发展移动互联网文化创意产业的热潮。
2015年第2期 总第234期
山东社会科学
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No.2 General No.234
文化产业视野下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策略
宋方昊刘 燕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50100;山东大学现代工业设计研究所,山东济南250061)
[摘要]
收稿日期:2014一12—25 作者简介:宋方昊(1974一),男,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现代工业设计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博士研 究生,研究方向为文艺学、交互设计。 刘燕(1976一),女,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现代工业设计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大学艺术学院民艺学博 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民艺学、设计艺术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民间造型艺术色彩观研究”(项目编号:13cBll4)和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项目 “基于移动互联网应用的GUI设计研究”(项目编号:IFWl2047)的阶段性成果。
众的教育和学习资源,这为人们获取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提供了有效途径。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
形式简单、渠道单一的问题,如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更加有效的保护、推广和利用措施,使这些传统文化 能在今天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更为广泛地传播,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彰显民族的形象,甚至创造生产
①国办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05]18号,2005年3月26日。 ②王耀希:《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9页。 ③国办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方法》第二条,[2005]18号,2005年7月21日。 ④刘魁立:《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l期。
ຫໍສະໝຸດ Baidu
高端制造业,从以制造业为主逐步走向高端服务业,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型,就必须大力发
展文化创意产业以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进而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和重组。”④目前我国 正处在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的过程中,传统产业正在借助互联网向电子商务转型。手机、iPad、各种远程 操控和智能穿戴设备等移动终端已经成为人们的生活必备品,App(2)正在成为人们浏览信息的重要平台,人
化发展。
(一)互联网信息传达的时效性特点
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前,普通百姓获取信息的方式较少,时效性较差。例如通过广播、报纸、杂志和电视
等途径的信息传达,往往在事件发生之后几天或半个月人们才能得知事件的大致信息,并且信息内容会随着
中间环节的增加而逐渐模糊;当今世界若发生突发事件,最多30分钟,全世界的人们就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大劳动人民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习惯、信仰和情
感文化积淀,是民族文明和智慧的结晶。本文针对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载体的特点和国 家文化产业视野,研究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方式,提出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 保护与传承的构想,探讨了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具体策略和路径。拟通过数字交互设计技
价值,仍然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发布的《中国古典家具》App列入App store中国店的2012榜单,成为年度优秀应 用。这个App以明代榫卯家具为主要内容,运用游戏的手法,完成虚拟榫卯的实现过程,将榫卯家具带人人
们娱乐视野的同时,实现了另外一个功能,那就是通过这个App使全世界的人们了解到中国家具设计的技
新的渠道和方式。 三、移动互联网信息传达的特点 基于移动互联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保护与传承,不仅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整理,
而是合理利用互联网信息传达的特点和传播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果转化为可以在网络上传播的虚 拟产品(如App),把二者有机结合,从而在文化创意产业视野下,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可持续
万方数据
文化产业研究
山东社会科学2015・2
位,这种传播方式决定了关注群体和传播速度的有限性,由于传播渠道单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非物质文
化遗产的传承效果。数字化保护显然是目前最为先进的方法,但是数据库的建立是一种静态的保护方式,对
于史料的记载和归类方法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革命,如何利用这些数据才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到“活态” 传承的关键。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法可以归纳为三种方式,即文献整理、图像整理和数字化保护,这三种方 式代表着科技发展进步中的方法进步。文献整理和图像整理的主要方法是物品收藏,用文字、声音、图片、影 像等记录,将它们陈列在博物馆里。这些方法虽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进行了保存,但普通大众难以接触 到,同时单纯的资料式记录缺乏吸引力,导致传播速度较缓慢,传承效果一般,而且传播成果往往仅限于学术 研究的范畴。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生活习俗和生活模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
机。现阶段能够精通一些传统手艺的民间艺人大部分都是四五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他们承接了上一辈的
技艺,有些手艺已经濒临灭绝。而年轻一代,由于经济状况和爱好等综合原因,许多人不愿意从事老手艺的
传承,没有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和担当意识,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传承断层。如此发展下 去,在15_20年以后,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手艺就可能消亡。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只有解决了传 承问题,保护才更有意义。第二个维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传播。在这个维度,纸张载体仍处于主导地
艺,这是一个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新型产品转化的典型案例。这个案例的开发,显然是在对古典家具的充分了
解下,严格按照史料和技术的细节,再现了古典榫卯家具的结构和组合,直观地将中国传统家具的制作方法 展现给用户,并通过交互设计进行虚拟家具组合的游戏,使用户短时间内对榫卯家具产生立体的认知。这个 案例的下载率之高,说明了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产业时代的到来,以传统文化创造非物质文化 遗产生产力已经不是神话,文化创意与振兴产业正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到事件发生的核心内容,这就是互联网的时效性特点。
从进入3G和4G时代以来,伴随着wi—Fi的普及,移动端的用户可以随时浏览信息,获取信息的速度 更快、更及时,信息量更大。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得到国家新闻、头条热点、体育信息、财经信息、娱乐等各种
消息。电视机作为以往普遍使用的媒介终端,现在已逐渐退位。相关研究表明,现在电视的客户端群体主要 以老年人和儿童为主,年轻人大多使用手机或iPad浏览信息、看新闻、聊天或玩游戏,甚至可以通过移动设 备来完成一些工作,许多大公司使用iPad作为工作的图纸和线路载体,完成一些任务型的工作。可见在互 联网影响下,伴随着移动设备的出现,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完全被改变了。再如coursera(免费大型公开在 线课程学习的教育平台)项目的成立和使用才不足一年的时间,便吸引了来自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130万名学生,注册了124门课程。coursera与12所大学达成合作协议后,其课程报名人数突破了150万, 其中网站注册学生为68万,互联网时代使人们的学习变得容易和便捷。
濒临消失,尤其是一些传统手工艺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即使采取了一定的保护措施,也只能通过文字、图
片和影像等手段把图像保存下来,这种方式把“活的文化”放进了资料库、博物馆,却没有让其通过有效的传 播把“活的文化”带入当代人的生活。没有充分利用当前所处的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优势和移动互联网 终端产品的信息传播功能,没有更为有效地发掘用户的认知空间。可见,必须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寻找
民族性决定了其具有不可取代的唯一性的价值。”④基于这种唯一性,才可以彰显一个国家的个性和文化自
信。
从传承方式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主要包括两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技艺的传承,即艺人之间的传 播,这主要是“口传心授”的活态传播,这种方式随着传承人的逝世和生存空间的改变,其文化内涵的消亡非
常明显。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本上是师徒传承与家族式传承两种主要方式,二者都面临着同样的危
们对互联网的依赖性正逐渐增加。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移动电话用户和移动互联网用户
数量屡创新高,大部分用户使用了基于Ios系统和Andmid系统的智能移动终端设备,这些设备可以安装大
量的移动端App,即对于移动互联网存在大量潜在的信息终端客户。苹果官方应用商店App store的应用下 载量不断刷新。可见,当今的互联网时代正在由“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转移,“移动互联网”将成为未来
10年乃至更长时间主流的信息交流平台。 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知识和天赋,采用高科技手段对文化资源进行传承与创新,运用
知识产权,开发出具有更高文化寓意附加值的产品,能够创造文化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随着互联网经济 的发展,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正蒸蒸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创意产业取之不尽的精神源泉,是一个国家 经济发展的软实力。针对当前互联网产业资源的配置现状,在国家文化产业视野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 数字化保护、传承与转化,是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国内部分高校在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 效,有些创意已经转化为文化产品,显示出了其较大的使用功能和文化价值。文化创意产业方面的学术论坛
一、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互联网经济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之源和民族之根,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具有巨大的历史价值和文化 价值,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对传统文化血脉的传承。我国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为:“各族人 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①作为一项重要的文化事业,非物 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正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2010年文化部提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程” 纳入“十二五”规划。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就是采用数据采集、储存、处理、展示和传播等技术,将 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重现、还原成可共享、可再造的数据形态,以新的视野加以诠释,以新的手段加以存储,
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转化为可娱乐化和产品化的文化产业优势,实现从非物质文化遗 产到文化创意产业的成果转化,不断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承和创新,实施好非 物质文化遗产成果的有效转化。 [关键词] 文化产业;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产品化;娱乐化
[中图分类号]G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45[2015]02—0083—05 互联网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产业结构的变化。“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要从低端制造业走向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方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dtage)是指各族人民世代传承的、与人们生活紧密关联的各种传
统文化表现方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文化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有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等。③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大劳动人民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习惯、信仰、情感以及文化的积淀,是民族文明 和智慧的结晶,反映了民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体现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中国 传统文化的现实物化。北京师范大学的王宁教授认为:“非物质遗产高度的个性化、传承的经验性和浓缩的
(二)互联网信息传达的时间碎片化特点
在当前“移动互联”的时代,获取信息变得非常方便,使用户的时间利用呈现碎片化的特点。所谓碎片
化是指信息的传播充斥在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间隙中,例如人们通过微博、微信和各类网站等方式及时
地获取信息,用餐的时候可以通过手机看电视或浏览网页。采用微博和微信等信息获取与分享平台,不受时 间和地点的限制,用餐、坐车、睡觉前、上厕所时都可以上网,基于手机等移动设备可以随时随地分享各种信 息。很多小游戏(如“2048”游戏平台),在任何间歇时间均可以闯关,用户可以截图分享朋友圈或其他社交 平台,炫耀自己的分数,这在充分利用时间碎片化的基础上,满足了人们分享和展现自己的心理需求。商家
①金元浦:《文化创意产业四题——关于加快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的几点思考》,《求是》2012年第8期。
②App即application的缩写,多指以手机、平板电脑为主的移动端第三方应用程序。 83
万方数据
山东社会科学2015・2
文化产业研究
和学术会议异常活跃,掀起了发展移动互联网文化创意产业的热潮。
2015年第2期 总第234期
山东社会科学
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No.2 General No.234
文化产业视野下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策略
宋方昊刘 燕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50100;山东大学现代工业设计研究所,山东济南250061)
[摘要]
收稿日期:2014一12—25 作者简介:宋方昊(1974一),男,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现代工业设计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博士研 究生,研究方向为文艺学、交互设计。 刘燕(1976一),女,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现代工业设计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大学艺术学院民艺学博 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民艺学、设计艺术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民间造型艺术色彩观研究”(项目编号:13cBll4)和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项目 “基于移动互联网应用的GUI设计研究”(项目编号:IFWl2047)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