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案例教学法促进“机械制图”课程的建设
中职《机械制图》混合式教学典型案例分析
图1 教学目标
以剖视图为例来实施混合式教学。
该任务以任务驱动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练习法等方法相结合进行教学。
图2 教学重难点
具体实施过程:
3.1 课前学习
课前教师在超星平台发布课前作业,要求学生收看线上资源,完成测试。
通过查看测试结果,及时调整教学重难点,制定合适的教学内容。
3.2 课中提升
各组派代表上台分享课前学习心得,教师针对各小组学习出现的问题,进行补充讲解,答疑梳理。
再结合线上PPT、视
图3 课中测试单
小组合作完成课堂测试,上台展示作品,先小组互评,指出错误所在,教师再点评总结。
(下转第170页)
科学与信息化2021年4月上。
《机械制图》课程建设规划
《机械制图》课程建设规划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以《“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年)》和《“十四五”课程建设发展规划》为建设依据,以学校发展、教师成长、学生成才为目标,顺应专业形势发展,对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机械制图》专业核心课程建设进行规划。
二、课程建设基础(一)课程定位《机械制图》课程属于校级达标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加工制造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
《机械制图》是中等职业技术学习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既有理论又重实践的技术基础课,将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提供专业制图、识图和测绘基本技能准备,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以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职业技能奠定坚实的基础,它在专业建设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地位和贯彻始终的作用。
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将影响到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的学习。
《机械制图》课程落实专业教学标准,对接国家职业能力等级证书、“1+X证书”标准、行业领先的证书标准,体现岗课赛证综合育人。
(二)课程师资团队拥有多媒体教室,制图模型,有配套的多媒体课件,且应用效果好。
开发原创短视频、微课等资源解决教学重点难点,建设类型、形式多样、能学辅教的教学资源。
计算机辅助设计机房。
(四)课程内容与考核本课程主要讲述有关正投影的基本理论,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图示表达能力、识图能力、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及绘图实际技能,采用“教、学、做”教学方式,使学生获得读图和绘图的能力。
课程内容附表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根据《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特点,注重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考核,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并引导其全面发展。
(五)课程教材《机械制图》课程使用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出版《机械制图(多学时)》第2版。
本书为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是在2010年出版的第1版的基础上,结合一线教学反馈,吸收新知识、新规范修订而成的。
《机械制图》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机械制图》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机械制图任务。
2.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德育目标:通过课程思政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讲解机械制图的基本原理、画法几何、机械制图标准、三维建模等。
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技能和标准,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机械制图任务。
难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三维建模能力。
2. 思政内容:本课程思政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
难点在于如何在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多媒体教学:通过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展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
2. 案例教学: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三维建模能力。
4.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提问,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步骤与安排1. 导入新课:首先向学生介绍机械制图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 讲解基本原理:通过多媒体课件和视频,向学生介绍机械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画法几何、投影规律等。
3. 实践教学:让学生动手实践,完成简单的机械制图任务,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4.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机械制图的应用范围和局限性。
5. 思政教学:通过讨论和讲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
6. 总结归纳: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机械制图》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机械制图》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绘制简单的机械图纸。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程思政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机械制图在机械工程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和过程1. 导入: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机械制图在机械工程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了解机械制图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 讲解与示范:教师通过演示和讲解,引导学生掌握基本几何元素的投影原理和方法,包括正投影、斜投影、透视投影等。
同时,教师还需要向学生介绍机械制图的标准和规范,如图纸幅面、字体、比例等。
3. 小组合作: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教师提供一些简单的机械零件或部件,要求学生根据图纸绘制出相应的三维模型或二维图纸。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4. 思政元素融入: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机械制图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如机械制造、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
同时,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的机械工程师和他们的创新成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职业素养。
5. 反馈与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反馈,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同时,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学生的参与度、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
三、教学反思与改进1. 教学效果:通过本次课程思政教学,学生是否掌握了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是否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学生的参与度和满意度如何?2. 不足之处: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如讲解不够生动有趣、小组合作时间不够充足等。
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3. 经验总结:本次课程思政教学中有哪些经验可以总结?有哪些教学方法和策略可以应用到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四、总结本次《机械制图》课程思政教学案例旨在通过实际操作练习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运用案例教学法促进_机械制图_课程的建设_李婷
094一、提出案例教学法的原因和意义“机械制图”是工科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这门课既有系统的理论性,也有较强的实践性,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识图能力以及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这些能力的培养,要通过教师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去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来达到。
机械制图知识,尤其是对国标规定和机件表达方法等需要有实际案例才能理解的知识点,仅通过书本的介绍和系统性的练习,学生会产生不知在何时用、怎样用的困惑,不易真正掌握绘图和识图工作的技能。
经过探索,根据课程能力目标,科学选择和设计案例,以案例带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的实施,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二、案例教学法概述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比较新型的教学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围绕教学目标,对呈现的典型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归纳总结,从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目前,案例教学法在商业、法律、医学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在普通学科教学中进行案例教学的探索方兴未艾。
近两年来,我一直尝试着机械制图案例教学的探索。
三、案例教学法在“机械制图”课程建设中的应用(一)立项——将原机械制图的内容综合化,重构与整合各知识点通过对绘图员和维修员职业岗位和工作过程进行分析,确定对一年级学生的能力培养目标是:绘制中等难度的零件图,能识读各种零件图和装配图。
因此,“机械制图”课程关于制图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内容不变,但对原制图基本内容综合化,重构与整合各知识点。
我们确定以一个绘图员1个工作内容为综合项目的载体,将该综合项目按照制图的基本工作程序分解为11项单个项目,再将单个项目分解为若干工作任务。
如:“绘制图框和标题栏”单个项目可分解为图幅规定、字体规定、比例规定等工作任务。
(二)教案设计绘制回转体截断体(接头)三视图并标注尺寸。
1.项目实现目标(1)知识目标:①国标规定的内容;②圆柱基本体三视图的画法及特征;③圆柱被不同位置截切面截切后截交线的形状;④截断体尺寸标注的内容。
机械制图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机械制图课程建设实施方案:一、课程背景分析:1. 机械制图是机械工程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涉及到工程图学、工程制图、三维造型等内容。
2. 学习机械制图对于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程目标设定:1. 帮助学生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准确绘制各类机械零件和装配图。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提高其工程设计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3. 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
三、课程内容设置:1. 工程图学基础:包括投影法、视图投影、尺寸标注等内容。
2. 机械零件绘图:学习各种机械零件的绘制方法和技巧。
3. 机械装配图:学习机械零件的装配方法和表达。
4. 三维造型:介绍CAD软件的基本操作和三维建模技术。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结合实践操作:通过理论课讲解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 项目驱动教学:引入项目案例,让学生通过实际项目来学习和应用机械制图知识。
3. 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资源支持:1. 提供专业的教材和参考书籍,以及丰富的教学视频和案例资料。
2. 配备先进的机械制图软件和设备,如CAD软件、打印设备等。
3. 建立机械制图实验室,提供实际操作场地和指导。
六、评价与考核:1.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作业考核、实验报告、项目成果展示等。
2. 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展现个性和创造力。
七、课程改进与提高:1. 定期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评估,根据反馈意见进行调整和改进。
2. 加强与企业和行业的合作,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动态,保持课程的前沿性和实用性。
以上是机械制图课程建设实施方案的基本框架,希望对您的课程建设工作有所启发。
应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机械制图》教学案例设计——齿轮油泵泵体的零件图设计与绘制
七 、 目实施 项 1 范项 目 示
根据工厂提供 的齿轮油泵 , 完成泵体 的测 绘制 ( 课时 , 件测绘教室 ) 2 零 绘, 表达方案选择 、 图绘制 , 草 并根据草 图利用 C D完成泵体零件 图的绘制。 A
二 、 学 目标 教
一
学生 已经 掌握 了各种测 量工具 的使 用及 箱体类零件 , 材料为铸 铁。它的主要作厢是容
() 2 教师帮助个别学生提高水平 。
四、 教学策略分析 1 . 学习者分析
齿轮油 泵是机器 润滑供油 系统 中的一个 主要部件 , 随着齿轮的不断旋转啮合实现供油 润滑 功能 。泵体是油泵上的一个 主体 件 , 于 属 3学生分组实操 .
学生分成八 组 , 每组 五名 同学 , 每组模 拟
《 新课程 》
21年 1月2 日 O0 0 8
应用殒 目教
一
进谔《 l 图》 机= ; ; 3 I 教学赛 设计
齿轮油泵泵体 的零件 图设计与绘制
⑩ 山东威海工业技术学校 桑玉红
我国传统 职业教育 模式 的教 学方 法是 以 者。 学生是学习 的主人 , 在教师的帮助下, 小组 绘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 尺寸测量得准确 “ 知识为本位 ”强 调学科 知识的科学性与系统 合作交流 中, , 利用动手操作探索 , 发现 新知识 , 与否 , 将直接影 响机器 的装 配和工作 性能 , 因
用类 比法 给出。 () 6 根据零件草图画零件 图。 草图完成后 ,根据草 图利用 C D绘制零 A 2实训项 目 .
合使 用绘 图命 令 , 掌握 平 面设计 的图形 绘 制 作项 目时 , 遇到问题 随时下载观看。 )
《机械制图》课程建设方案
《机械制图》课程建设方案一、课程建设定位与目标(一)课程定位“机械制图”被称为“工程界的语言”,是研究工程图样的绘制和识读规律的一门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化工装备技术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绘图技能,是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和完成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不可缺少的基础。
(二)建设目标“机械制图”课程通过团队共同努力,力争3年左右的时间建设成为“院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二、课程建设指导思想按照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职教理念,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为重点,结合课程特点,优化教学内容,设计学习情境,明确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基本形体为载体,构建典型教学任务,通过“classroom+MOOC”理念,构建课堂教学中课前、课中、课后的完成要素及达成度,使学生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学习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采用目标任务教学,利用“练—学—思—拓”能力训练模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结合、知识技能传授与思政教育相结合,达到学思并用、知行合一的目的。
三、课程建设基本原则(一)思想性原则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
根据课程特点,在知识传授、能力达成的同时,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挖掘思政元素,加强工程理念、大国工匠、精益求精精神的教育,发挥课程育人作用。
(二)系统性原则根据人才培养方案,遵循“学思并用、知行合一”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确定知识、能力、素质目标,并分解到各个典型的任务中,结合我院高职学生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从基本体到组合体,从简单零件到复杂零件,从零件图到装配图等,统筹安排课程教学内容,实施“绘图基础能力培养、绘图技能训练”的职业能力递进教学模式。
(三)适用性原则课程建设适时跟进行业企业发展,以化工行业应用较多且利于教学的典型机械产品为载体,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绘图技能的训练,适应行业企业相应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与国家和行业职业标准相结合,体现教学目标的针对性、教学内容的导向性和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反映本课程对学生素质、知识与能力等专业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
《机械制图(一)》课程思政方案及实施案例 (2)
《机械制图(一)》课程思政方案及实施案例
一、素质目标
1)“一丝不苟,精益求精,遵纪守法”的职业素养;
2)“互帮互助,团结友善”的良好品质;
3)良好的交流、沟通、团队合作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与要求
案例1
工匠精神:培养学生树立新时代的设计思想;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爱护每一台教具产品,按规矩拆卸、组装;按次序摆放各类零件;按规定摆放各类工具、量具。
及时清理工作场地。
离开测绘现场时,必须做到关闭窗户、关闭电源。
杜绝一切安全事故的发生。
案例2
法制、诚信:在授课过程中,适时灌输中外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使学生认识到严格遵守相关法律的重要性,培养尊重知识产权的诚信精神。
严格遵守日常的行为准则、职业规范与职业道德。
探究如何提高《机械制图》教学效果
探究如何提高《机械制图》教学效果【摘要】本文探讨如何提高《机械制图》教学效果。
在我们介绍了该学科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在我们提出了加强师资培训、优化教学内容、引入现代技术手段、开展实践教学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策略。
这些举措有助于增加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在我们强调了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实施这些措施,我们可以提高《机械制图》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机械制图、教学效果、师资培训、教学内容、现代技术、实践教学、学习兴趣、教学质量、未来展望、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机械制图》是机械工程专业中的重要课程,是培养学生绘制、理解和使用机械图纸的基础课程。
通过学习《机械制图》,学生可以掌握绘制零件图、装配图和工程图的技能,为日后的专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前《机械制图》教学效果存在一些问题,教学内容过于抽象、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导致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不足,教学效果欠佳。
为了提高《机械制图》教学效果,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加强师资培训、优化教学内容、引入现代技术手段、开展实践教学以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将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探讨如何提高《机械制图》教学效果,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1.2 研究意义研究《机械制图》教学效果的意义在于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学习动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职业发展。
通过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应用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提高《机械制图》教学效果也有助于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声誉,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促进工业发展和社会进步。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加强师资培训、优化教学内容、引入现代技术手段、开展实践教学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方式,提高《机械制图》教学效果,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做出贡献。
《机械制图与公差配合》课程思政教育案例
《机械制图与公差配合》课程思政教育案例一、摘要2016年12月,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机械制图与公差配合》是高职高专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属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传统教学中主要注重实际应用和技能的培养,较少涉及思政教育方面的内容。
为了更好的实现三全育人目标,更好地发挥专业课程育人功能,现就《机械制图与公差配合》这一课程,运用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结合惠州十四五规划纲要关于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工程的区域经济需求,根据现代制造企业对机械类学生的需求分析,确定《机械制图与公差配合》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目标;抓住课堂教学主渠道,做好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设计,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精品课程建设,积极拓展第二课堂,实现全过程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课程教学考核机制,开展《机械制图与公差配合》课程思政改革与实践的工作。
二、解决的问题1.课程思政理念认识不足,思政改革目标不明确由于对课程思政相关理论知识缺少学习,对课程思政理念认识不足,导致专业教师不能把思政育人和专业教学统一起来,找不到课程思政改革的目标和方向,课程思政改革存在阻力。
2.缺乏思政育人渠道和手段,“三全育人”氛围不够目前高职课程教学主要是在课堂线下教学,专业教师只能局限在课堂时间内传授知识,这与“三全育人”理念相差较远。
传统教学过程,较少借助信息化教学方法开展,没有将线上和线下教学有机结合,没有引入有效的考核机制,没有完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三全育人目标。
3.课程思政意识淡漠,参与改革积极性低目前高职教学过程中,部分老师只是从专业课中挖掘几个“课程思政”的元素,在授课过程中提出来,就算是“课程思政”了;部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任务较多,对“课程思政”理念认识不足,故教学过程根本不知道如何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还是照旧,没有实现“课程思政”和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总之目前“课程思政”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效果不好。
浅析高职教育“机械制图”立体化教材构建策略
浅析高职教育“机械制图”立体化教材构建策略1. 引言1.1 研究背景"机械制图"是高职教育中一门重要的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可以掌握基本的制图技能,为未来从事相关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只停留在二维图纸上,无法很好地满足学生对于立体化图形的理解和实践需求。
构建一套立体化的教材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至关重要。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始尝试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和理念,构建更加立体化、生动形象的教材,以提升教学质量。
对于如何构建高质量的立体化教材,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本研究旨在针对高职教育中的“机械制图”课程,探讨构建立体化教材的策略,以期为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实践能力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1.2 研究意义高职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阵地,而机械制图作为重要的基础课程,在高职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的二维制图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工业的需求,立体化教材的构建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将通过对高职教育中机械制图的地位进行深入分析,探讨立体化教材的概念及其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研究将提出构建立体化教材的策略,旨在提高学生对制图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本研究将深入挖掘立体化教材的优势和不足,为今后的教材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研究也将对未来机械制图教育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为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助于提升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优秀应用型人才,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2. 正文2.1 机械制图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机械制图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机械制图是机械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是学习机械设计、加工制造等专业知识的重要基础。
通过学习机械制图课程,学生可以掌握机械零件的绘制方法、图样标注、尺寸标注等技能,为日后从事机械设计、生产制造等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机械制图》课程思政方案及实施案例
《机械制图(一)》课程思政方案及实施案例
一、素质目标
1)“一丝不苟,精益求精,遵纪守法”的职业素养;
2)“互帮互助,团结友善”的良好品质;
3)良好的交流、沟通、团队合作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与要求
案例1
工匠精神:培养学生树立新时代的设计思想;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爱护每一台教具产品,按规矩拆卸、组装;按次序摆放各类零件;按规定摆放各类工具、量具。
及时清理工作场地。
离开测绘现场时,必须做到关闭窗户、关闭电源。
杜绝一切安全事故的发生。
案例2
法制、诚信:在授课过程中,适时灌输中外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使学生认识到严格遵守相关法律的重要性,培养尊重知识产权的诚信精神。
严格遵守日常的行为准则、职业规范与职业道德。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练”一体教学应用论文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练”一体教学应用摘要:本文通过“教、学、练”一体四步教学法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的应用,阐述了“教、学、练”一体四步教学的方法和步骤:教师课堂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归纳总结。
并给出提高《机械制图》课堂教学效果的相关教学方法、步骤与对策。
关键词:机械制图;教学练一体;教学法;应用实例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6-136-002《机械制图》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基础课和主干专业课程,被称为工程界的技术语言,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双重特点。
高职学生普遍感到抽象难学,空间概念和空间想象力难建立。
一般教学方法是课堂讲解,应用模型、挂图等教具讲解。
存在的不足之处是学生的空间概念难建立,表现为上课讲过的内容才会做,学生的习题不能独立完成对老师有依赖性,没讲过的就不会,即学生能动性差,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
一、“教、学、练”一体四步教学法“教、学、练”一体四步教学通过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练习一体四步教学法:教师课堂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归纳总结。
课堂讲解:讲解理论知识,使学生具备课题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的知识。
教师示范:教师示范并详细分析实践课题内容的训练过程和方法要领。
学生模仿练习:学生分组模仿教师的示范内容,教师及时指导纠正错误。
归纳总结:教师与学生一齐总结教学内容,归纳重复重点。
采用“教、学、练”一体四步教学法,通过实物、模型→图形,图形→对应实物、模型的反复训练培养和建立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思维能力。
有目的训练学生运用形体分析将空间形体分解为各种基本几何体,然后按照基本投影规律转换为平面图形。
反过来,要使学生也能理解平面图形的空间形体位置,能根据投影规律找出各视图的内在联系,从而想象出空间形体。
把理论课教学与实践训练结合,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能直观的感知到教学内容,把抽象的理论变成具体形象的实物,从而使学生建立起空间概念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
【课程思政示范课案例】《机械制图》课程
一、课程概述“机械制图A”是面向一年级本科学生开设的重要学科基础课,主要通过图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空间想象、阅读和绘制工程图样的能力,具有学时多、要求高、基础性技术性强的特点。
二、思政元素团结协作、攻坚克难、换位思考、感恩奉献、严谨细致、责任担当等三、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思路及举措★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国家标准、掌握基本体、组合体的投影理论,能独立完成相关练习。
能力目标:培养读图、画图和空间逻辑思维能力,能正确构型。
素养目标:感受团结协作,攻坚克难的震撼;训练以身作则;严谨细致的素养;培养换位思考,责任担当的情怀。
★学情分析大一学生对机械制图课程内容比较陌生,学生以宿舍为单位封闭授课。
封闭管理,学生成长性课余活动较少。
84.75%学生有手机学习经历,96.6%认为自己具备自主学习能力,87.3%认为自己有不同程度的拖延症,电脑普及率52.5%。
★授课举措针对线上授课信息衰减和不便监督的特点,力争在不增加课程负担的基础上,根据即时学情将课程内容分解为三个阶段,实现成长不断线的教学目的。
疫情期间“机械制图A”混合教学设计★拓展举措针对封闭管理下学生成长性课余活动较少的问题,课程依托“新希望团队”攻坚克难,充分发挥学长“传、帮、带”作用,从10月3日针对此次封控的特殊性着手设计“机械制图A”第二课堂成长性任务,并于10月13日正式推出,有效提高了学弟的课余时间利用率,同时潜移默化地将“团结、勤奋、创新、奉献”的团队精神植入。
“机械制图A”第二课堂设计框架小编Ps:“新希望”团队于2013年创建,是依托《机械制图》课程组建的跨年级、跨专业课外兴趣小组。
团队践行“团结、勤奋、创新、奉献”的组织文化,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和课外拓展训练,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效衔接,发挥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形成学生自觉学习、自主管理、朋辈协同的健康发展模式。
四、教学成效疫情期间,作业按时提交率95%以上,上课几乎没有迟到学生。
《机械制图原理》课程思政方案及实施案例
《机械制图原理》课程思政方案及实施案例机械制图原理课程思政方案及实施案例一、思政背景《机械制图原理》是机械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通过研究机械制图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为日后的工程设计提供坚实的基础。
然而,仅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是不够的,我们也应该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
因此,在教授机械制图原理的同时,应该注重思政教育的融入和实施。
二、思政目标1. 提高学生的专业道德意识:通过讲解和实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的诚信、负责和敬业精神。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项目合作和互助研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为日后的工作环境做好准备。
3. 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设计和制图实践,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
三、实施方法1. 理论讲解与案例分析:在文稿中融入一些相关的思政理论,例如职业道德、创新精神等,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讲解和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并形成自己的观点。
2. 项目合作与团队讨论:在课程中引入一些实际工程案例,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3. 制图实践与评估反馈:通过实际的制图项目,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绘图,并在实践中发现和解决问题。
教师应当及时给予评估和指导,促进学生的进步。
四、实施案例1. 设计创新:学生在机械制图过程中,可以鼓励他们提出更加创新的设计方案,并通过结合思政理论进行课堂讨论和评估。
2. 专题研究:引导学生选择一个与机械制图相关的话题,进行二次探究和研究报告撰写,通过分析道德和伦理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学术素养。
3. 案例分析:选择一些实际案例,例如伦敦塔和金字塔的制图过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思想政治因素,并与自身的制图实践相结合。
五、评估与反馈1. 实践评估:通过学生的实践项目进行评估,考察他们的绘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2. 课堂参与评估: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思政讨论的参与情况进行评估,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
机械制图课程思政方案及实施案例
《机械制图(一)》课程思政方案及实施案例一、素质目标1)“一丝不苟,精益求精,遵纪守法”的职业素养;2)“互帮互助,团结友善”的良好品质;3)良好的交流、沟通、团队合作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与要求序号工作任务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活动设计学时1机械图样的认识与平面图形的绘制01认识机械图样掌握国家标准关于机械制图的基本规定初步掌握常用绘图工具和仪器及其使用方法了解机械图样的分类,作用与基本内容02绘制平面几何图形掌握几何作图的基本方法掌握平面图形的绘制步骤掌握平面图形的尺寸标注方法掌握运用AUTOCAD软件绘制平面图形方法简单平面图形抄画实训较复杂平面图形抄画实训62简单体三视图的绘制03认识投影法掌握正投影投影特性,了解点、线、面投影规律理解三视图形成规律初步掌握简单立体三视图的绘制方法利用AutoCAD软件绘制三视图方法与技巧04根据立体图绘制简单体三视图掌握由立体图量取尺寸的方法能根据立体图想象空间形状绘制简单体三视图补画简单体三视图漏画线条根据简单体立体图想象空间形状绘制简单体三视图43基本体及其截切体三视图的绘制与尺寸标注06平面基本体及其截切体的三视图绘制了解基本体的概念掌握棱柱、棱锥的三视图投影规律07回转体及其截切体的三视图绘制掌握回转体及其截切体的三视图投影规律08相贯回转体三视图绘制与尺寸标注能用简化方法绘制相贯线能判断同轴回转体相贯线表面交线能根据工艺顺序合理标注截切体掌握截切体相贯体的尺寸标注方法基本体三视图截切体三视图圆柱正交相贯三视图同轴回转曲面体三视图截切体相贯体的尺寸标注124轴测图09了解轴测图的基本知识掌握正等轴测图的绘制方法掌握斜二轴测图的绘制方法掌握利用AutoCAD软件绘制轴测图的方法与步骤绘制正等轴测图绘制斜二轴测图25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与尺寸标注10认识与分析组合体能对平面体的组合体进行形体分析能判断组合体表面方位关系利用AutoCAD软件绘制组合体三视图11根据轴测图完成组合体三视图绘制与尺寸注法能应用形体分析方法对一般难度的组合体进行形体分析能根据轴测图绘制组合体三视图并标注尺寸12较复杂组合体识读熟练应用组合体的形体分析方法理解线面分析法,能结合线面分析法完成较复杂组合体三视图补画13组合体测绘能根据实物选择主视图能按照正确测绘步骤进行实物测量及绘制成三视图图样能合理标注组合体尺寸组合体表面连接关系平面组合体正等测画法回转体斜二测画法根据轴测图绘制三视图并尺寸标注实训读图案例分析实物测绘在图纸上完成三视图及尺寸标注166机械零件的表达方法14机件外形表达方法掌握基本视图及其配置方法掌握向视图、斜视图、局部视图的画法及应用能正确选用视图表达机件外形15机件内形表达方法理解剖视图的概念及基本画法掌握全剖、半剖、局部剖等剖视图的基本画法及应用掌握单一剖切面、几个平行剖切面、几个相交剖切面、复合剖切面等剖视图的基本画法及应用掌握肋板纵剖规定画法掌握剖视图上尺寸标注的方法能正确选用剖视图表达机件内部结构16机件横断面形状表达方法理解断面图的概念及应用压杆外形表达方案分析机件内形表达案例分析断面表达案例分析其他表达方法案例分析实物测绘20掌握移出断面、重合断面画法能正确绘制断面图表达机件横截面形状17机件其他表达方法掌握局部放大图的画法和应用掌握均布孔、肋板规定画法掌握剖视图、断面图中的简化画法理解相同结构、对称图形及某些投影的简化画法理解较长机件及滚花的简化画法能选择合理局部放大图、简化画法等机件表达方法表达机件18复杂机件表达方法综合运用及尺寸标注能正确应用视图和剖视图画法表达机件内外结构能使用多种表达方案表达机件并选择最优表达方案能正确标注机件尺寸三、实施案例案例1工匠精神:培养学生树立新时代的设计思想;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用案例教学法促进“机械制图”课程的建设
一、提出案例教学法的原因和意义
“机械制图”是工科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这门课既有系统的理论性,也有较强的实践性,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识图能力以及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这些能力的培养,要通过教师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去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来达到。
机械制图知识,尤其是对国标规定和机件表达方法等需要有实际案例才能理解的知识点,仅通过书本的介绍和系统性的练习,学生会产生不知在何时用、怎样用的困惑,不易真正掌握绘图和识图工作的技能。
经过探索,根据课程能力目标,科学选择和设计案例,以案例带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的实施,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二、案例教学法概述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比较新型的教学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围绕教学目标,对呈现的典型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归纳总结,从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目前,案例教学法在商业、法律、医学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在普通学科教学中进行案例教学的探索方兴未艾。
近两年来,我一直尝试着机械制图案例教学的探索。
三、案例教学法在“机械制图”课程建设中的应用
(一)立项——将原机械制图的内容综合化,重构与整合各知识点
通过对绘图员和维修员职业岗位和工作过程进行分析,确定对一年级学生的能力培养目标是:绘制中等难度的零件图,能识读各种零件图和装配图。
因此,“机械制图”课程关于制图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内容不变,但对原制图基本内容综合化,重构与整合各知识点。
我们确定以一个绘图员1个工作内容为综合项目的载体,将该综合项目按照制图的基本工作程序分解为11项单个项目,再将单个项目分解为若干工作任务。
如:“绘制图框和标题栏”单个项目可分解为图幅规定、字体规定、比例规定等工作任务。
(二)教案设计
绘制回转体截断体(接头)三视图并标注尺寸。
1.项目实现目标
(1)知识目标:①国标规定的内容;②圆柱基本体三视图的画法及特征;③圆柱被不同位置截切面截切后截交线的形状;④截断体尺寸标注的内容。
(2)能力目标:①能按国标规定绘制图框、标题栏;②能正确使用线型表达接头的结构;③正确绘制圆柱三视图;④正确绘制圆柱截交线;⑤合理标注截断体尺寸。
2.项目工作环境
①多媒体教室;②准备实物模型等供演示用;③教师准备塑料泡沫或橡皮泥等供学生实训使用。
3.项目任务(8项单个项目)
国标规定;三视图的形成;三视图表达的方位及尺寸;常见基本体的类型;圆柱三视图的画法及特征;圆柱定形尺寸的标注内容及标注方法;圆柱截断体类型及三视图的画法;圆柱截断体尺寸标注。
(三)分阶段的具体实施
第一阶段:师生共同以任务为驱动,按照“观察—讨论—实训—点评”开展各单项工作项目的教学。
内容如下:
(1)完成项目任务所需知识。
(2)完成项目任务指导(步骤、方法等):①教师指导学生理解实训目的和要求,明确实训任务;②观察要维修零件的结构和加工过程;③学习所需理论知识,联系实际对照应用;④分组讨论本案例图形的画法和尺寸标注的内容;⑤在教师巡回检查或提示下,绘制草图;⑥教师评讲各组图形中的正确与错误之处;⑦根据实训任务,让每位学生在图板上进行实际绘图操作。
(3)完成项目的测评标准。
①图框标题尺寸符合国标规定;②线型的使用及画法符合国标规定;③图形布局合理,主视图的投影方向合理;④各图形正确并符合三等规律;⑤尺寸齐全并符合国标规定。
第二阶段:综合项目实训。
(1)学生根据实训任务完成情况做好实训记录、小结,最后提交实训报告。
(2)教师根据学生在实训中的表现和书面实训结果等进行实训
成绩评定。
第三阶段:总结和反思。
当学生完成了一个或多个项目后,教师还应带领学生对这部分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最后,还要指导学生学会看书,让学生学习教材上如何以最少的图形来表达零件结构,进一步加深其印象。
四、案例教学法的实际效果
通过学生作业的反馈可以看到,将案例教学法运用于“机械制图”的教学中,学生掌握知识的效果比较理想。
因为这是一个学生亲身实践、主动参与的工作任务过程,在学习中有一定的目的性,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与原有的先学国标规定、投影基础再学基本体和截断体的教学安排相比,融理论和工作实践为一体的案例教学显然在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方面更胜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