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歧视的经济效应分析

合集下载

生活中价格歧视经济现象

生活中价格歧视经济现象

企业导报2015年第15期生活中价格歧视经济现象袁彦莉马帅(潍坊工程职业学院)摘要:价格歧视是经济学概念,“歧视”有别于我们通常的理解并无贬义。

以不同的价格销售同一种商品,即为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庇古提出来,根据价格歧视的程度高低,可以分成一级、二级和三级价格歧视。

本文将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出发,分析经济歧视在生活中的应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帮助。

关键词:价格歧视;生活应用一、价格歧视的理论知识背景价格歧视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庇古提出来,指的是厂商对同一种商品制定不同的价格。

经营者没有正当理由,就同一种商品或者服务,对若干买主实行不同的售价,则构成价格歧视行为。

价格歧视经济现象根据价格歧视的程度高低,可以分成一级、二级和三级价格歧视。

一级价格歧视是垄断厂商以消费者所能够付出的最大货币量确定价格,从而可以获得消费者的全部消费剩余。

二级价格歧视是垄断厂商根据消费群体消费量的不同区别定价,从而获得消费者更多消费剩余。

三级价格歧视是垄断厂商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或不同的消费市场区别定价,从而获得消费者的部分消费剩余。

厂商实行价格歧视是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的。

首先,厂商对其销售的商品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可以控制商品的价格。

厂商对商品的垄断性越强其对商品的价格的控制力也就越强,也就是不存在其他的竞争厂商可以替代或者分割垄断厂商对商品的市场供应。

当市场不存在竞争,信息不畅通,或者由於种种原因被分割时,垄断者就可以利用这一点实行价格歧视。

其次,垄断厂商需要了解不同消费市场对同一商品的需求弹性。

在充分了解消费市场的需求弹性后,根据需求弹性的不同制定不同的销售价格,区别销售,从而获得较多的垄断利润。

再次,厂商要做到对不同的消费市场进行有效的分割,通过市场分割,价格歧视的厂商还能区分出具有不同特点的消费市场,最重要的是,它还能阻止和限制同一产品在不同市场不同之间的流动,抑制消费者之间的倒卖行为。

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和消费市场,垄断厂商采取独特的产品或市场营销组合战略以求获得最佳收益。

垄断市场下价格歧视理论分析

垄断市场下价格歧视理论分析

垄断市场下价格歧视理论分析在垄断市场下,企业可以通过掌握市场份额和生产要素来控制价格,造成价格歧视现象,即在同一商品领域内针对不同消费者定价不同的策略。

这种现象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种不公平的对待,也对市场竞争造成了阻碍。

本文将对垄断市场下的价格歧视进行理论分析。

一、价格歧视的概念价格歧视是指企业针对不同消费者按照其需求弹性和支付能力的不同,对同一商品或者服务进行不同的价格定价策略,以获取最大收益的一种经济行为。

价格歧视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和三级价格歧视。

一级价格歧视是指企业根据不同消费者的支付能力,对不同的消费者定价,这种歧视可以实现完美歧视。

二级价格歧视是指企业按照不同消费者的购买量,对不同的消费者定价。

三级价格歧视是指企业根据消费者居住的地区、年龄、职业等指标,对不同的消费者定价。

二、价格歧视的产生原因价格歧视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垄断企业掌握市场份额垄断企业通过垄断某个行业或市场,能够掌握市场份额,从而影响市场的供需关系,形成独占市场地位,能够自由调节价格来获取最大利润,从而形成价格歧视。

2.不同消费者需求差异不同消费者之间的需求差异决定了其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不同。

价格歧视可以实现跨市场的调价分割,以充分利用消费需求差异带来的利润,实现对市场的最大化利用。

3.成本不同在一个产品供应商市场里,不同客户的需求弹性、成本、价值感知等不同,导致同一个供应商对不同账户的资源投入会不一样,而这些投入决定了供应商的成本。

如果能够对不同的客户收取不同的价格,就能够使总收益增加。

三、价格歧视的经济效应价格歧视对于市场竞争和消费者利益都会产生影响。

1.利润最大化价格歧视可以使企业从不同消费者那里获取不同价格,增加了企业的收益。

企业会根据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弹性和支付能力,调整不同的价格定价策略,以实现最大的利润。

2.降低消费者福利价格歧视会对不同消费者进退维谷。

低需求弹性的消费者会被要求支付更高价格,导致他们的购买量减少,福利下降;而需求弹性较高的消费者则会受益于较低的价格,提高其购买量,福利提高。

价格歧视案例分析

价格歧视案例分析

价格歧视案例分析价格歧视是指同一种商品或服务针对不同的消费者群体采取不同的价格策略,这种差异化定价可能基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购买能力、消费习惯等因素。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歧视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但其合理性和公平性一直备受争议。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实际案例,探讨价格歧视的原因、影响和应对策略。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经典的价格歧视案例,航空公司的票价差异化定价。

在航空业中,同一班飞机的不同座位可能会有不同的价格,而且同一张机票在不同时间购买的价格也可能不同。

这种差异化定价主要是基于需求弹性的考量,即对于不同类型的乘客,他们对于票价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

比如,商务旅客可能会更愿意花更高的价格来购买机票,而休闲旅客则更注重价格的优惠。

因此,航空公司通过差异化定价来最大化利润,但也引发了消费者的不满和抗议。

其次,电商平台的动态定价也是一个典型的价格歧视案例。

许多电商平台会根据用户的浏览历史、购买记录、地理位置等信息来调整商品的价格。

这种个性化定价往往让消费者感到不公平,因为同一件商品可能对不同的用户展示不同的价格。

而且,一些电商平台还会通过倒计时促销、限时优惠等手段来制造紧迫感,让消费者更容易做出购买决策。

这种定价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销售额,但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引发了舆论的质疑。

最后,我们来看一个涉及医疗服务的价格歧视案例。

在一些国家,私立医院对于同样的治疗项目会对不同的患者收取不同的费用,这种差异化定价主要是基于患者的收入水平和保险情况。

这种做法引发了公众对于医疗资源公平分配的关注,一些患者因为无法承担高昂的医疗费用而无法获得及时的治疗,这对于社会稳定和公共卫生构成了威胁。

综上所述,价格歧视在市场经济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但其合理性和公平性一直备受争议。

对于企业来说,差异化定价可以最大化利润,但也可能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引发公众的不满和抗议。

因此,企业在制定价格策略时需要权衡利益,遵循市场规则,同时也要考虑消费者的利益和社会责任。

公共基础经济知识:价格歧视3篇

公共基础经济知识:价格歧视3篇

公共基础经济知识:价格歧视3篇公共基础经济知识:价格歧视1公共基础经济知识:价格歧视价格歧视是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现象之一。

它指的是同一种商品或服务在不同的市场中采取不同的价格策略,以获得不同层次、不同消费能力的消费者的支持。

价格歧视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第一度价格歧视、第二度价格歧视和第三度价格歧视。

这三种价格歧视方式在市场经济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消费品和服务行业中应用更为普遍。

本文将从不同类型的价格歧视方式入手,探讨其产生、影响和应用等问题。

第一度价格歧视是指卖家将同一种商品或服务向不同的消费者采取不同的价格策略。

卖家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和支付能力,制定不同的价格。

也就是说,卖家能够判断出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和支付能力,并且向其推销不同的商品或服务,并制定不同的价格。

这种价格歧视通常出现在顾客大量且分散的市场,如剩余产值市场。

在这种市场上卖家制定不同的价格有利于卖家获得更多的收益。

第一度价格歧视的经济效应在于,使得不同消费者支付的价格不同,这种价格差异是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和支付能力制定的,可以保证卖家整体的利润最大化。

对于货品或服务的生产和销售商来说,第一度价格歧视被视为最理想的价格歧视方式。

第二度价格歧视是指卖家将同一种商品或服务向不同的消费者采取不同的价格策略,这种价格歧视是基于消费者的数量、频率、时间、购物地点等方面的差异。

在这种价格歧视方式下,卖家在保证商品售价的基础上,可以通过销售量来实现收益的最大化,倾向于大量销售某种产品或服务。

此外,生产商还可以通过捆绑销售、积分赠送等手段来实现销售额的最大化。

第二度价格歧视损害的是没有常购商品的消费者的利益。

因为这些消费者无法享受到类似“打折”、“积分赠送”等优惠,他们对同种商品或服务需要支付更高的价格。

对于卖家而言,他们可以根据分析客户购买行为,向消费频次高、消费金额大的客户推销更普遍的产品或服务。

第三度价格歧视是指不同层次或不同类别的消费者在享受同一种商品或服务时,卖家针对不同消费者群体采取不同的价格策略。

三级价格歧视案例分析

三级价格歧视案例分析

三级价格歧视案例分析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价格歧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依据,接着阐明联想TinkPad价格策略的实行的原因如目标市场需求价格弹性、竞争程度不同等,并进一步分析这种价格策略带来的影响和后果:对于厂商来说会提高其利润水平但同时也可能影响其品牌的塑造;对于消费者来说则容易对品牌产生逆反心理。

最后,本文针对此案例提出经验教训,指出厂商应根据产品和市场的特点实行合适的价格歧视策略,尽量避免其带来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价格歧视联想TP三级价格歧视一价格歧视的基本理论依据(一)价格歧视的原理解析1 价格歧视对于价格歧视,有学者认为:价格歧视是一种不正当地以差别价格在不同地区对不同买主进行商品或劳务的供应行为。

也有学者提出价格歧视就是价格方面的差别待遇。

价格歧视究其本质,就在于两种产品的销售价格与其边际成本的比例不同。

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相同或相似的产品出售时,不管是以相同或不同的价格出售,若实际销售价格与对应边际成本不一致,就可视为价格歧视。

根据歧视程度的大小,著名经济学家庇古将价格歧视区分为三种不同类型: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和三级价格歧视。

其中三级价格歧视是指厂商在销售同一种商品时,把消费者分为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类型,分别收取不同的价格,不同类型的消费群体构成不同的市场。

三级价格歧视要求在需求价格弹性小的市场上提高价格,在需求价格弹性大的市场上降低价格,即对价格变化反应不敏感的消费群体制定较高的价格,而对价格变化反应敏感的消费群体制定较低的价格,以此获取更大的利润。

2 实行价格歧视的目的实行价格歧视的主要目的是侵占消费者剩余并将它转化为经营者利润(又称生产者剩余)。

所谓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所愿支付的最高保留价格与实际支付价格之间的差额。

在现实生活中,消费者购买某一种商品所愿支付的最高保留价格由于商品效用评价不同而大不相同。

对于经营者来说,要同时获得保留价格较高和较低顾客的消费者剩余就必须对前者制定较高价格,而对后者制定较低价格,这就是价格歧视的基本原理。

价格歧视背后的微观经济学原理

价格歧视背后的微观经济学原理

价格歧视背后的微观经济学原理价格歧视是指根据不同的消费者属性或市场条件,向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收取不同的价格。

尽管价格歧视在市场经济中普遍存在,但其背后的微观经济学原理却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一、价格歧视的类型价格歧视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度价格歧视、第二度价格歧视和第三度价格歧视。

第一度价格歧视是指根据消费者的个体需求曲线,向不同的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

这种歧视要求卖方对每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有准确的了解,以便设定最优价格。

例如,某航空公司根据乘客的购票时间和需求弹性,向不同的乘客收取不同的机票价格。

第二度价格歧视是指卖方根据消费者的购买数量或购买频率,向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收取不同的价格。

这种歧视通过设置不同的价格区间或折扣,来鼓励消费者购买更多的产品或服务。

例如,超市常常设置批发价和零售价,以吸引大量购买的商家和少量购买的个人消费者。

第三度价格歧视是指卖方根据消费者的属性或市场条件,向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收取不同的价格。

这种歧视通常基于消费者的收入、年龄、性别、地理位置等特征,以及市场的竞争程度和供求关系。

例如,电影院根据不同的观众群体,设置不同的票价,如学生票、老年人票等。

二、价格歧视的经济效应价格歧视在经济中产生了一系列的效应,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

正面效应主要包括经济效率提高和消费者福利增加。

价格歧视可以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弹性,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高需求弹性的消费者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从而使卖方获得更高的利润;而低需求弹性的消费者则能以较低的价格购买产品,增加其消费福利。

此外,价格歧视还可以促进市场竞争,激发创新和产品差异化。

然而,价格歧视也存在一些负面效应。

首先,价格歧视可能导致消费者的不公平感。

当消费者发现自己支付的价格与其他消费者不同,会产生不满和不信任,从而损害市场的公信力。

其次,价格歧视可能导致市场的失灵。

当价格歧视过度,使得某些消费者无法购买或无法获得公平的待遇时,市场机制可能无法有效发挥作用,导致资源配置的不均衡。

价格歧视案例分析

价格歧视案例分析

价格歧视案例分析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价格歧视案例分析组员:王文君 1124吕静雯 1125李萍 1126张楠楠 1127王俊 1128价格歧视案例分析王文君、吕静雯、李萍、张楠楠、王俊山东轻工业学院商学院人管11-4班【摘要】:在市场经济中,市场势力是普遍存在的,许多行业只有少数几个生产商,从而各生产商产生一些垄断势力。

如何更有效的利用他们的市场势力,取决于定价、选择要素投入量一级决定量,以使企业利润最大化。

因此,价格歧视在市场中定价中的作用显得十分重要。

本小组本课题展开研究,调查了我们熟悉的实施价格歧视的企业案例,用我们所学的关于价格歧视的理论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三级价格歧视、市场经济。

【引言】:一级、二级和三级价格歧视:可以是按人进行价格歧视,一个购买者一个价;也可以是按“购买量”歧视,一个购买量一个价。

这里“购买量”的含义比较广,可以是每一单位一个者),他还是知道共有几个类型的需求/购买者,只不过他不知道谁属于哪个类型。

【正文】:价格歧视在广义上有三种形式,有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和三级价格歧视。

我们小组分别中队每一种价格歧视对其进行分析研究。

一、一级价格歧视一级价格歧视又称完全价格歧视,就是每一单位产品都有不同的价格,即假定垄断者知道每一个消费者对任何数量的产品所要支付的最大货币量,并以此决定其价格,所确定的价正好等于对产品的需求价格,因而获得每个消费者的全部消费剩余。

由于企业通常不可能知道每一个骨科的保留价格,所以在实践中不可能实行完全一致的一级价格歧视,垄断厂商按不同的价格出售不同单位的产量,并且这些价格是因人而异的,这是一种极端情况,现实中很少发生。

一级价格歧视36QP(1)实行价格歧视是厂商为了获取超额利润的手段,要使价格歧视得以实行,一般要具备三个条件:1.市场存在不完善性当市场不存在竞争,信息不畅通,或者由于种种原因被分割时,垄断者就可以实行价格歧视。

市场竞争中的价格歧视与福利效应

市场竞争中的价格歧视与福利效应

市场竞争中的价格歧视与福利效应在市场经济体系中,价格是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和信号。

通过市场竞争,供求双方的价格博弈,形成市场供需平衡,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然而,在市场竞争中,价格歧视问题常常出现。

价格歧视是指卖方在市场上向不同消费者收取不同价格的现象。

这种现象对经济体系产生了复杂的影响,既可能带来福利效应,也可能引发公平问题。

价格歧视可以被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一级价格歧视,即卖方根据个体消费者的需求特征制定个别价格。

第二种是二级价格歧视,即卖方通过将消费者分为不同的群体并为每个群体制定一个价格来歧视不同的消费者。

第三种是三级价格歧视,在第二种类似的基础上,卖方再将群体内的细分出售,进一步制定不同的价格。

这三种价格歧视方式都能对市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价格歧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市场效率。

卖方通过价格歧视能够实现差别定价,从而更准确地反映消费者对商品的边际效用。

通过针对不同消费者制定不同价格,卖方能够通过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的比较,实现最大利润的追求。

这种个体化的定价机制有效地调节了供求关系,提高了市场的运行效率。

另一方面,价格歧视对消费者和社会公平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价格歧视导致了消费者之间的不平等待遇,让一部分消费者对同一商品支付不同的价格,造成了社会公平的争议。

特别是对于一些弱势群体来说,价格歧视可能会导致他们无法获得公平的利益分配,加剧社会的贫富差距。

然而,价格歧视也可以带来一些正面效应。

首先,通过价格歧视,卖方能够从富有的消费者那里获得更高的价格,从而获得更多的资金来进行研发和创新,推动经济的发展。

其次,价格歧视也可以降低产品或服务的总体价格。

通过针对不同消费者制定不同价格,卖方可以更精确地确定市场需求曲线,从而调整供给,实现规模化生产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最后,价格歧视还能刺激消费者对不同产品的选择,促进产品的多样性和品质的提高。

为了平衡价格歧视的福利和公平影响,政府和市场监管机构需要积极参与和引导。

价格歧视的经济学名词解释

价格歧视的经济学名词解释

价格歧视的经济学名词解释价格歧视是一种经济学概念,指的是一个生产者或者销售者根据不同的顾客特征,例如需求弹性、收入水平、地理位置等进行差异定价的行为。

这种差异定价可能会导致顾客之间支付不同的价格,从而达到对不同市场的细分和利润最大化的目的。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是供求关系的体现,而价格歧视则是供给方在市场上行使市场权力的一种表现。

价格歧视通常发生在两个条件同时存在的情况下:供给方有足够的市场权力来对市场进行细分,以及顾客之间存在差异,无法进行完全的价格透明。

价格歧视通常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程度价格歧视、第二程度价格歧视和第三程度价格歧视,分别对应于不同的市场条件和策略。

第一程度价格歧视,也被称为完全个性化定价,是指供给方可以针对每个顾客的需求程度进行不同的价格定价。

这种价格歧视通常需要供给方拥有足够的信息来了解每个顾客的需求和支付能力,以便为不同的顾客提供定制化的价格。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医疗服务的定价,不同病人根据治疗的复杂程度和保险情况可能会支付不同的价格。

第二程度价格歧视,也被称为部分个性化定价,是指供给方通过设定不同规模的价格区间来逐渐剥夺顾客的支付能力。

这种价格歧视通常要求供给方对顾客的支付能力有一定的了解,以便根据不同收入水平或消费能力来设定价格区间。

例如,航空公司会根据出行日期、提前购票时间和退改签条件等因素设定不同的价格区间,以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

第三程度价格歧视,也被称为完全固定价格歧视,是指供给方按照每个顾客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进行定价。

这种价格歧视通常需要供给方对每个顾客的需求和支付能力有准确的了解,并将价格设定在每位顾客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上。

例如,拍卖会上的竞价过程就是一种典型的完全固定价格歧视,最终以支付最高价格的顾客获得竞拍物品。

价格歧视的经济效应是深远而复杂的。

从供给方的角度来看,价格歧视可以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地提高利润,通过针对不同市场的细分,将不同顾客的支付意愿和支付能力转化为差异化的价格,从而实现收益最大化。

垄断市场的经济效应分析

垄断市场的经济效应分析

垄断市场的经济效应分析在市场经济中,垄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

垄断市场指的是市场中只有少数几个供应商,而消费者只能从这些供应商那里购买产品或者服务。

垄断市场会对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本文将对垄断市场的经济效应进行分析。

一、生产者利润增加在垄断市场中,供应商拥有独特的商品或专利技术,消费者只能从他们那里购买。

因此,供应商能够控制产品的供应量和价格,并通过使用价格歧视来提高收益。

价格歧视是指在相同的生产成本下,对不同的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

例如,在某一品牌的酒店中,同样的套房可为不同的消费者标价不同。

这种价格歧视可以使得生产商能够从不同的消费者那里获得最大的利润,提高了其收益。

二、消费者福利降低在垄断市场中,生产商能够控制产品的供应量和价格,从而使得产品的价格高于竞争市场。

消费者只能从少数几个供应商那里购买产品,面对高价格的产品,消费者不得不花费更多的金钱购买同样的产品或服务,消费者的福利因此而降低。

此外,垄断市场也使得创新的发展受到限制。

由于市场上只有少数几个供应商,他们可以通过控制市场降低研发投入。

这样一来,就会影响到创新的进步。

这也说明,垄断市场对经济有一定的负面效应,影响到消费者的福利和社会基础设施。

三、垄断市场对供应商的长期发展不利虽然垄断市场能够使得供应商的利润增加,但垄断市场也会造成其长远发展的影响。

由于市场上缺乏竞争,其竞争力相对较低。

这会使得不同的供应商失去了积极性,减缓其创新能力,最终会影响到其长远的发展。

四、垄断市场对经济的不利影响垄断市场的存在还会影响到经济的效率。

在垄断市场中,资源的配置会受到影响,因为供应商会向市场提供过多或者过少的产品或服务,而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垄断市场的存在也将会限制市场的自由度,进一步影响经济的增长。

此外,垄断市场还会导致不公平的收入分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的平等和公正。

五、结论综上所述,垄断市场对经济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虽然垄断市场能够带来生产者利润的增加,但会对消费者的福利造成损害,同时也会对供应商的长期发展不利。

三度价格歧视理论及福利效应分析

三度价格歧视理论及福利效应分析

4、提高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的权益保护 意识,使广大消费者能够更加理性地参与市场活动,并对价格歧视等不正当行为 进行积极抵制。
5、加强国际合作。各国政府应加强反垄断法领域的国际合作,共同打击跨 国价格歧视行为,促进全球市场的公平竞争与可持续发展。
感谢观看
因此,从反垄断法的角度来看,价格歧视行为违反了公平竞争的原则,损害 了其他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应当受到反垄断法的规制。
四、建议与展望
为了有效遏制价格歧视行为,本次演示提出以下建议与展望:
1、完善监管政策。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市场垄断行为的监管力度,通过完善 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章,明确界定价格歧视行为的内涵和外延,并加大对违法 行为的处罚力度。
在电力行业的三度价格歧视中,高需求用户往往需要承担更高的用电费用, 从而为电力公司提供更多的利润。然而,由于高需求用户通常具有更高的用电需 求和用电量,因此通过三度价格歧视制定的不同电价策略并不会对他们的用电行 为产生过大的影响。相反,对于低需求用户而言,他们往往可以通过更低的电价 策略享受到更多的福利。
一、价格歧视行为的定义与原因
价格歧视行为是指在同一商品或服务中,对不同的消费者或用户采取不同的 价格策略,从而获取更多利润的行为。这种现象在市场经济中广泛存在,主要原 因包括市场结构、信息不对称和规模经济等。
市场结构是影响价格歧视行为的重要因素。在市场垄断的情况下,企业具有 较高的市场势力,可以采取价格歧视行为来获取更多的利润。此外,信息不对称 也会促使价格歧视行为的发生。由于不同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了解程度不同, 企业可以通过价格歧视将消费者进行分类,从而获取更多的利润。此外,规模经 济也是影响价格歧视行为的重要因素。
2、引导市场竞争。政府部门应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等方 式来获取竞争优势,而非采取价格歧视等不正当手段。同时,加强对相关行业的 监管力度,推动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

二、三级价格歧视的定价方式与效应分析

二、三级价格歧视的定价方式与效应分析

二、三级价格歧视的定价方式与效应分析二级价格歧视可采用分段定价方式,构造收益函数,求出利润最大化分割点,确定相应价格;三级价格歧视依据MR1=MR2=MC的原则定价。

笔者认为,实施价格歧视可以根据需求价格弹性区别定价,有利于增加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从而增加社会福利。

关键词:二级价格歧视三级价格歧视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剩余垄断者对同样的商品和劳务收取不同的价格称为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分为三种,其中二级、三级价格歧视应用较为普遍。

二级价格歧视是指按相同商品的不同消费量收取不同的价格;三级价格歧视是指对不同类型的消费者,或对不同市场的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

对消费者分类的主要依据有:收入、年龄、性别、地区等。

需要指出,垄断者实施价格歧视的目的在于追求利润最大化,经济学上所说的价格歧视并不具有任何政治色彩和道德背景,也不意味着对实施对象的偏见和贬斥。

由于二级、三级价格歧视广泛应用于厂商的定价实践中,且价格歧视理论又是非完全竞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对它的研究,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颇具价值。

二级价格歧视的定价方式基本思想是,先按单一定价求出利润最大化产量,再将该产量分割,确定利润最大化分割点,进而求出相应的分段价格。

设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线为:,则其收益。

(注意,西方经济学中所说的收益指的是销售收入而非利润)。

边际收益,令,求得单一定价条件下的利润最大化产量为。

本文采用两段定价法,设,在[0,Q]上,定价,在[]上,定价,则收益,由此求得相应的边际收益,令,求出利润最大化分割点。

由于。

所以,据此确定分段价格。

,上述过程表明,一旦厂商面临的需求线确定,便可确定最佳分段价格,使收益达到最大。

三级价格歧视的定价方式如果设垄断厂商将其产品的销售市场分割为两个,表示在市场1中销售单位产品所得的收益,而表示在市场2中销售单位产品所得的收益。

令,则表示生产单位产品花费的总成本,于是可得出利润,由此求得,,令,,得,,从而得出利润最大化条件:,即:在两个市场上的边际收益相等,且都等于厂商的边际成本。

价格歧视案例分析

价格歧视案例分析

价格歧视案例分析价格歧视是指根据不同的市场参与者或市场条件,对同一种商品或服务采取不同的价格政策。

价格歧视在市场经济中普遍存在,其形式多种多样,包括个体歧视、市场歧视和时间歧视等。

价格歧视的出现往往会引发一系列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因此对价格歧视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价格歧视的案例分析。

1. 高铁票价差异。

以中国高铁为例,高铁车票的价格往往存在不同的折扣政策。

比如,学生、军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可以享受不同程度的折扣优惠,而普通成年人则需要按照全价购票。

这种价格歧视在一定程度上是合理的,因为不同群体的经济实力和消费能力存在差异,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出行需求。

2. 软件定价差异。

在软件行业,很多软件公司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推出不同的价格政策。

比如,对于个人用户和企业用户,软件公司往往会制定不同的定价标准,企业用户需要支付更高的价格。

这种价格歧视是基于企业用户通常拥有更高的购买力和更强的需求,因此愿意为软件服务支付更高的价格。

3. 航空公司票价差异。

航空公司也常常采取价格歧视的策略,比如在同一航班上,头等舱、商务舱和经济舱的票价往往存在较大的差异。

这种价格歧视是基于不同舱位所提供的服务和舒适度不同,因此对于不同的乘客群体,航空公司可以采取不同的价格策略。

二、价格歧视的经济效应。

价格歧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市场资源的配置效率,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通过差异化的价格政策,可以更好地调动市场参与者的积极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价格歧视也可以促进企业的创新和发展,激发市场竞争,推动产业升级。

然而,价格歧视也存在一些负面效应。

首先,价格歧视可能导致市场资源的不公平分配,加剧社会贫富差距。

其次,价格歧视可能引发消费者的不满和抵制,损害企业的声誉和形象。

最后,价格歧视也可能扭曲市场竞争,阻碍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三、对价格歧视的规制与监管。

针对价格歧视现象,政府和监管部门应该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和规制。

价格歧视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价格歧视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价格歧视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近年来,价格歧视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所谓价格歧视,指的是企业在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时,对不同消费者采取不同的价格策略。

价格歧视由于分类精细、个性化强,对消费者行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首先,价格歧视会引发不公平感。

当消费者发现同样的商品或服务,不同的人付出的价格却不同,必然会引起他们的不满。

这种不公平感会导致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度下降。

在市场经济中,信任是消费者选择企业的重要因素,而价格歧视无疑会破坏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关系,降低消费者对企业的忠诚度,从而对消费者行为产生负面影响。

其次,价格歧视可能导致消费者行为的不稳定性。

价格歧视是基于市场细分而进行的,在不同的市场细分中,消费者购买力的不断涌现和动态变化可能导致预期收益的产生和调整。

消费者经过不断比价,极有可能在市场中寻找到更具有性价比的产品,或者寻找到相同产品的替代品。

这就会导致消费者行为的不稳定性,实际上,价格歧视是一种激励消费者多方面比价和选择的手段。

消费者行为的不稳定性将进一步加剧市场的竞争,增加企业的不确定度。

此外,价格歧视对消费者行为可能产生的一个影响是消费者对降价信息的高度关注。

由于价格歧视的存在,消费者非常关注企业的优惠信息和降价活动。

他们会利用互联网、传媒等渠道获取最新的优惠信息,并及时调整消费行为。

这种行为无疑加剧了市场的波动性,存在着挤出效应,可能增加企业的成本和风险。

最后,价格歧视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还体现在消费者忠诚度的降低上。

价格歧视使得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感受到了一定的不公正和不平等,这会削弱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度。

一旦消费者失去忠诚度,他们就更容易转向其他竞争对手,为企业带来损失。

因此,企业在制定价格策略时需要充分考虑消费者行为的变化,同时注重提高消费者忠诚度的同时,保持价格的合理和公平。

综上所述,价格歧视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它不仅引发了消费者的不公平感,而且可能导致消费者行为的不稳定性,增加市场竞争并加大企业的不确定度。

垄断市场中的价格歧视与社会福利分析

垄断市场中的价格歧视与社会福利分析

垄断市场中的价格歧视与社会福利分析引言:在市场经济中,垄断被认为是一种不理想的市场结构。

垄断企业借助其市场支配地位,往往能够操纵产品或服务的价格。

然而,除了固定价格的策略外,垄断企业还可以采取价格歧视的策略。

价格歧视指的是根据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和支付能力,为不同消费者群体制定不同的价格。

一、价格歧视的分类垄断企业在实施价格歧视时,可以根据不同的因素进行分类。

首先,可以将价格歧视分为个体歧视和市场分割。

个体歧视是指垄断企业根据消费者的个体特征制定价格,如根据性别、年龄、收入水平等因素制定不同价格。

市场分割则是将市场分为不同的区域或市场细分,然后为每个市场制定不同价格。

二、价格歧视的经济学解释价格歧视的实施往往是基于垄断企业的利润最大化目标,但其后果可能在经济学上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1. 积极影响:首先,对于垄断企业而言,价格歧视可以提高其利润水平。

通过按照不同消费者群体的支付能力制定价格,垄断企业可以充分利用消费者的需求弹性,实现差别定价,从而最大化其利润。

此外,价格歧视也可以促使企业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以吸引高支付能力的消费者。

其次,价格歧视可以部分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通过针对不同需求的消费者设计不同价格,垄断企业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消费者群体的需求。

例如,低收入人群可以通过购买较低价格的基本产品获得满足,而高收入人群则可以享受更高价位的高级产品。

2. 消极影响:然而,价格歧视也存在一些消极影响,特别是对于社会福利。

首先,价格歧视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

由于价格歧视需要区分消费者群体并制定不同价格,垄断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来了解和分析消费者的需求和支付能力,这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

其次,价格歧视可能削弱公平性。

由于价格歧视会导致同样的产品或服务在不同消费者之间存在价格差异,这可能会导致收入不平等加剧,进而影响社会的平等和公正。

三、如何评估价格歧视的社会福利效应评估价格歧视的影响不仅需要考虑企业的利润水平,还需要考虑整个社会的福利效应。

经济学中的价格歧视

经济学中的价格歧视

经济学中的价格歧视在经济学中,价格歧视是指将商品或服务售给不同消费者或市场的做法,其定价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和付款能力而有所不同。

价格歧视策略可以追溯到经济学家亚瑟·皮格鲍(Arthur Pigou)和约瑟夫·斯坦格(Joseph Stigler)的研究,对于企业来说,价格歧视是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一种方法。

本文将探讨经济学中的价格歧视策略及其影响。

第一部分:价格歧视的类型1. 第一度价格歧视第一度价格歧视也被称为完全价格歧视,是指企业能够准确获取每个消费者的付款意愿,并为不同消费者制定不同的价格。

这种类型的价格歧视可以使企业获得最大化的利润,但在实践中较为困难,因为需要很高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

2. 第二度价格歧视第二度价格歧视是指企业根据消费者不同的购买行为,而不是个体需求曲线来制定价格。

这种类型的价格歧视通常采用促销手段,如折扣、优惠券等,激励消费者增加购买数量或频率。

3. 第三度价格歧视第三度价格歧视是市场上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也是指将消费者分为不同的市场细分,并为每个细分市场制定不同的价格。

这种细分可以基于消费者的地理位置、收入水平或购买力等因素。

企业利用这种价格歧视策略来实现不同市场的定价最优化。

第二部分:价格歧视的经济效应1. 提高企业利润通过价格歧视,企业能够更精确地获取消费者购买意愿,并根据其付款能力制定价格。

这样可以提高企业的销售额,并实现最大化的利润。

2. 分配效应价格歧视可以导致不同消费者支付不同的价格,从而在消费者中产生财富再分配效应。

高收入的消费者可能会支付更高的价格,而低收入的消费者则能够享受到更低的价格,从而增加了经济和社会的公平性。

3. 价格歧视的经济效率价格歧视可以改善资源配置效率。

通过根据不同市场细分制定不同价格,企业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整体经济效率。

第三部分:价格歧视的限制及争议1. 反竞争行为价格歧视可能导致市场垄断的形成,从而阻碍其他企业的进入和发展,破坏市场竞争。

三级价格歧视的经济学分析——以航空公司为例

三级价格歧视的经济学分析——以航空公司为例

THE BUSINESS CIRCULATE | 商业流通MODERN BUSINESS现代商业28三级价格歧视的经济学分析——以航空公司为例朱 莹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 100071摘要:在现实生活中,三级价格歧视的定价策略常见于垄断企业中,但是对于实施三级价格歧视的企业的定价策略来说,其对社会总福利的影响与企业实行非歧视的垄断定价策略相比是不确定的,因此,对于政府而言,对实行三级价格歧视定价的企业实施什么样的政策一直是个难点。

本文通过对三级价格歧视的概念进行概述,又根据消费者对产品需求的弹性大小,对市场进行了划分,对实行三级价格歧视的垄断企业进行社会福利的分析,比较了实行三级价格歧视与非价格歧视的垄断定价的社会总福利,并在上述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以我国的航空公司为例,研究了航空公司在实行三级价格歧视时的方式,最后针对实施三级价格的企业,从政府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三级价格歧视;社会福利;航空公司种多样的促销手段,丰富线下销售手段。

除了做好销售策略外,商家更应该注重售后服务,保证服务质量,提高效率,真正做到以消费者为核心。

二、“新零售”模式转型的路径分析(一)加速形成消费场景化,创新“新零售”服务方式,打造个性化“新零售”打造个性化的营销方式是“新零售”的一大亮点,消费升级促使商家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定制化服务,因此商家要增强自己的品牌竞争力,丰富品种种类,满足消费者需求,实现供给侧改革。

逐步缩小线上、线下产品的价格、品质差异。

另外,实体店也要往电子商务方向发展,双管齐下。

(二)充分利用“互联网+”新技术优势,无缝隙链接各渠道利益相关者,打造技术零售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运用新技术可以实现大量数据的共享,这就使得零售业在新技术的支持下打通线上、线下,实现无边界零售。

对于供应商而言,通过新技术掌握最新的消费趋势,精准把握消费者需求,这对于供应商和零售商而言是很重要的环节。

价格歧视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

价格歧视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

价格歧视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引言:如今,价格歧视已成为市场经济中的一个常见现象。

价格歧视是指企业或市场对不同消费者、不同地区的商品或服务收费不同。

虽然价格歧视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提供了更大的利润空间,但对消费者福利却存在一系列的影响。

一、价格歧视的定义和原因价格歧视是指企业或市场对相同商品或服务的不同消费者,或对不同地区的消费者收费不同。

价格歧视的原因主要包括:消费能力差异、需求差异以及市场垄断等。

企业根据不同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和付费能力灵活定价,以最大化利润。

二、价格歧视的形式价格歧视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度价格歧视、第二度价格歧视和第三度价格歧视。

第一度价格歧视是指企业或市场对不同消费者提价不同,例如学生票、儿童票等优惠价。

第二度价格歧视是指企业或市场通过购买数量来实现差价,例如批发价和零售价的区别。

第三度价格歧视是指企业或市场对不同地区、不同市场的消费者设置不同的价格策略。

三、价格歧视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1. 消费者权益受损价格歧视导致不同消费者支付不同价格,属于不公平的定价方式,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一些消费者因为无法享受折扣或优惠,承担了更高的成本。

这种不公平的定价方式,削弱了消费者的购买力,影响了其福利水平。

2. 市场失灵价格歧视可能导致市场失灵的情况。

一方面,价格歧视加大了市场的不透明度,使得市场交易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另一方面,价格歧视可能使得一些消费者被排除在市场之外,进而造成资源的浪费和低效率的产生。

3. 增加消费者不满和不忠诚价格歧视会增加消费者的不满和不忠诚。

当消费者发现他们被歧视性定价,付出了高价,而其他消费者却能获得更低的价格时,他们会感到不公平和不满意。

这种不满和不公平感可能导致消费者不再选择购买该商品或服务,甚至对企业形成负面口碑。

4. 增加消费者购买和应对成本价格歧视也会增加消费者的购买和应对成本。

消费者在购买之前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市场的不同价格,寻找最合适的购买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价格歧视的经济效应分析【摘要】出售完全相同的产品或提供完全相同的服务,却对不同的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钱。

这看起来很不合理,其实,这种现象的背后有客观经济规律在起作用。

如果是对弱势群体实行价格差异加以照顾,则体现了公平的原则,而这一原则的实施,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我国的长远发展。

但是对于强势富裕群体,如果实施价格歧视,则会引起他们的不满。

由此的价格歧视必然带来不公平竞争,会加剧社会矛盾,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需要有效的措施加以管制。

【关键词】价格歧视经济效应消费价格差异【正文】价格歧视指的是:出售完全相同的产品或提供完全相同的服务,却对不同的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钱。

这看起来很不合理,其实,这种现象的背后有客观经济规律在起作用。

首先,任何商家都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尽可能高地定价。

但价格太高,东西就卖不出去。

这样一来,商家只好按消费者普遍能够接受的水平来定价。

其次,消费者的需求是有不同弹性的。

有些东西对有些人来说是不得不买的,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可买可不买。

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商家,正是发现了需求的不同弹性,进行差别定价。

这样,就形成了“价格歧视”。

举例来说,电对于企业和居民是完主相同的商品。

工厂要开工,电是不同缺少的,就是贵一点也得买。

居民家里也要用电,但如果电费太贵,就可以尽量少用一点。

于是,电力公司卖给工厂的电就贵一些,而居民支付的电费就比较便宜。

工厂用电高定价,反正是两厢情愿;目民用电低定价,使需求不会下降。

这样一来,电力公司就可以增加收入了。

航空公司也是常常采用歧视定价的。

公务(或商务)乘客办公事赶时间,不得不乘飞机;而私人乘客办私事则并不一定非要乘飞机。

所以,同样航班,同等舱位的机票,航空公司往往对公务(或商务)乘客高定价,而对私人乘客低定价。

还有一种歧视价格是根据消费量来确定的。

消费得多,价格就低;消费得少,价格就高一些。

比方说:你一年在某理发店理12次发,减少其中的一两次也并无大碍;如果你到某理发店理一次发,这一次通常是非理不可的。

所以,有些理发店把长期客户吸收为会员,让他们享受优惠的会员价。

同一个旅游点的门票,旅游旺季与旅游淡季的票价是不同的,这是不是“价格歧视”呢?不是。

因为“旺季门票”与“淡季门票”不是“完全相同”的商品。

它们之间的价差是由供求关系的变化带来的。

“价格歧视”是不能随便乱用的。

首先,消费者的需求弹性要有明显确定的差别。

其次,定价的对象产品必须是难以转让的。

否则,以低价买进产品的消费者就会将产品倒卖出去,商家的定价策略就完全失败了。

居民买进的电显然不可能再倒卖给工厂,所以,电力公司才可以对居民和工厂分别收取有歧视差别的额。

在有的论文中,作者认为价格歧视实质上就是价格差异。

原因是,价格歧视是一个中性的词,不含“歧视”中的那个贬义的意思;而价格歧视和价格差异都是同一企业的同质商品或服务,以不同的价格卖给不同的顾客,所以说两者的实质是一样的。

我认为,这种观点值得商榷。

原因是,一个词语的词性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依赖于人民的意志。

下面我就用“女人”这个词举个例子。

两个女性的同性恋者到婚姻登记所办理结婚手续,因为“女人”不能跟“女人”结婚是所有国家的共同规定,因此工作人员就拒绝了她们的要求。

这时,其中一个女同性恋者就对工作人员讲:我虽然是个“女人”,但是现在我这个“女人”不具有“女人”的涵义,而是具有“男人”的涵义,因此我这个“女人”现在是个男人,既然我是个男人,而男人和女人是可以结婚的,那么就请你给拥有男人涵义的“女人”——我和拥有女人涵义的“女人”——她办理结婚手续吧。

这时这个工作人员该怎么做呢?听信那个女人的话为她们办理结婚手续?不能!绝对不能!因为那个女人关于“女人”的解释是错误的。

要是工作人员真的给她们办理了结婚手续,那么他最少也要丢到自己的饭碗,甚至可能会坐牢。

为什么说那个女人的解释是错误的呢?根本原因就是文字的涵义一经确定并被世人按照习惯使用了相当长的时间后便具有了稳定性,人们就不能随意更改了。

除非在某些特殊时期由于某种特殊原因原来的涵义已经不再合适,必须改变它的涵义,同时这种改变要经过绝大多数人的认可和接受才行。

现在,“女人”只能是“女人”的涵义,而不能具有“男人”的涵义。

除非等到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女人”不但应该具有“女人”的意思,而且还必须具有“男人”的意思的时候才行,不过按照现实的发展情况来看,这个假象不可能实现了(除非我们这类人种消灭后出现了在一个生命体上面同时具有男人和女人的性特征的新人种的出现)。

同样的道理,“歧视”在词性上就是一个贬义词,我们就只能把它当作贬义词来用,而不能随便改变它的词性。

即使前面加上了“价格”两字,也无法改变。

因为加在前面的前缀词不具备改变词性的功能。

就好像你不能因为把“女人”前面加上了“中国”两字变成了“中国女人”,就具备了“中国男人”的涵义,“中国女人”只能具有“中国女人”的涵义。

那些随意改变“价格歧视”的词性,硬把它说成是中性词的朋友,不是像极了那个把自己说成是具有“男人”涵义的女人吗?既然“价格歧视”和“价格差异”在实质上是不同的,我们就应该把二者区分开来以便研究。

那么什么是价格歧视呢?我认为,所谓“价格歧视”,通常是指商品或服务的提供者在向不同的接受者提供相同等级、相同质量的商品或服务时,在接受者之间实行不同的销售价格或收费标准。

经营者没有正当理由,就同一种商品或服务,对条件相同的若干买主实行不同的售价,则构成价格歧视。

如果经营者有正当理由,则不构成价格歧视,而只是属于价格差异。

也就是说,区别价格歧视和价格差异的关键就在于经营者有没有正当的理由。

究竟什么才是“正当的理由”呢?我认为,正当的理由就是大多数人对其价格的认可。

它最重要的一个表现形式就是成本,包括商品(或服务)的生产成,运输、储存和销售等环节中所消耗掉的销售成本以及地理位置的差别、外观设计的不同、交货及时与否、售后服务质量如何、信用程度的优劣等边际成本。

“联合博兰兹案”就是一个典型的价格歧视案,透过这个案子,我们就能够体会成本在辨别价格歧视中所起的作用。

联合博兰兹公司是欧共体市场最大的香蕉供应商,其销往欧洲大陆的香蕉的卸货地点都是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和德国的不来梅,卸货费用相同,质量相同,但销售价格却大不相同:同一等级的香蕉在比利时、荷兰、德国、丹麦等地方一般比在爱尔兰的市场销售价高,有时甚至高到100%,差别之大令人乍舌。

针对欧盟委员会对其实施价格歧视的指控,该公司称:由于各个地区(国)的各种该公司所不能控制的因素,诸如气候、其他季节性水果的销售情况、假日、罢工等因素所决定的供需情况决定了价格变化差异,所以,交易价格有较大的差别,这是正当的商业行为,不是价格歧视。

但是欧盟委员会和欧洲法院认为,其辩解不具有“客观正当的理由”。

他们认为,在同一个地方,该公司并非依据其成本,而是根据经销商地区(国)的差别施以不同的价格出售,人为地分割了各个地区(国)市场,使得一部分经销商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从而在经销商之间扭曲了竞争。

作为欧共体市场最大的香蕉供应商,其滥用市场优势地位的上述行为属于价格歧视。

在这个案例中,经营者联合博兰兹公司不是依据其成本制定价格,而是依据在不同地区购买者之间所能获取的最大利润值来制定价格,是一种不正当的理由。

正当的理由就是欧盟委员会所指出的成本。

这就说明,价格歧视并非简单的价格差别,人为差价并不反映由于生产成本或生产效率的变化而带来的差异,而是基于购买对象的不同而形成。

如果价格差别由不同的成本决定,则不构成价格歧视。

也就是说,之所以构成价格歧视,是因为在充分考虑经营者的生产、销售、交货及商业风险后,技术相似商品或服务的销售价与经营者实际的成本不相称。

这个观点已经在大多数业内人士中形成了共识,但我却不完全认同这种观点。

因为,在我看来,正当理由还应当包括一个很多人都忽略了的因素——公平!在很多论文中,大都把成本作为衡量价格歧视的唯一标准,但几乎没有人(至少在我所看过的论文中都没有)提到把“公平”也作为对“正当理由”的重要补充。

由于正当就是绝大多数人对其认可,而“公平”更是为绝大多数人所认可,因此“公平”因素也就应当成为“正当的理由”中的一个重要补充。

“公平”因素对于我们研究价格歧视和价格差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中,由“公平”衍生出来的“保护弱势群体”原则能帮我们正确地将价格歧视和价格差异区分开来。

下面我们以寒暑假期间航空公司优待学生和教师的情况为例,来体会一下“保护弱势群体”原则的具体运用。

有许多人都认为,寒暑假期间航空公司优待学生和教师在是相同的,都是价格歧视的典型表现。

而我认为,二者在形式上是相同的,但在本质上却是不同的。

看事情关键在于看本质,而不是看表面(形式)。

让我们打个比方,甲过生日那天,乙、丙两个人都想给甲一个意想不到的礼物。

甲收到乙的礼品盒(署名不在盒子上而是在盒子里),打开一看是好朋友乙送来的一块劳力士手表,十分高兴;而甲收到丙的礼品盒(署名也不在盒子上而是在盒子里),打开一看是仇人丙送来的一个定时炸弹,当场被炸死了。

乙和丙都给甲送东西这件事在形式上看是一样的,都是给甲送生日礼物。

可是我们再从本质上去看一下,乙送给甲的生日礼物是劳力士手表,具有好的属性,它对于甲来说有益无害,是真正的人们思维中的礼物;而丙送给甲的生日礼物是定时炸弹,具有危险性,它对于甲来说有害无益,非但不是人们思维中的礼物,而且是人们思维中的杀人工具。

乙、丙两个人用同样的方式送给甲“生日礼物”,但丙却应该为甲的死亡负刑事责任而乙却不用,就是因为他们送的东西在本质上是不同的,这就导致了二人的行为性质大不相同——乙是民事行为中的赠与,而丙是刑事行为中的谋杀。

因此,根据本质的不同,我们也可以辨别出优待学生和优待教师是不同的。

这个本质是什么呢?就是指“保护弱势群体”原则。

我们把学生和教师放进市场中,看看二者有何不同。

在这个市场中,学生由于几乎没有经济来源,他们相对于社会中有独立经济来源的广大群众而言,处于一种弱势的地位,他们跟老人、儿童、残疾人一样,都是我国社会中的典型的弱势群体。

而教师在我国的国民收入排行榜中,属于相对比较高的水平(加上住房等一系列福利措施),他们不属于弱势群体。

因此,从“保护弱势群体”的精神出发,对于弱势群体中的学生实行优惠不属于价格歧视,因为绝大多数人能够认可这个正当的理由;而对不处于弱势群体中的教师(有的甚至进入了强势群体)实行优惠,则属于价格歧视,因为绝大多数人都不认可这个理由。

试问一下,问什么要对教师实行优惠?有人会说教师这个行业担负着培养祖国未来的重担,下一代的素质好坏与否直接取决于教师,教师这个行业很重要。

我想问一下,教师这个行业重要,那么医生这个行业呢?要是没有医生的救死扶伤,人们还怎么生存,还怎么繁衍生息?人都全死光了,还谈素质有什么用?医生这个职业对于人们来说,就是“神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