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合集下载

山东省产业布局及船舶制造行业情况分析

山东省产业布局及船舶制造行业情况分析

• 这些优越的地理条件,在海上运输和海洋资 源开发利用上,都将大有作为。
一.山东地理条件简介 二.山东六大产业集聚区 三.山东的工业产业情况 四.山东的船配基地 五.山东造船厂名录及重点船厂简介 六.山东省企业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七.山东省投资问题分析
1、东营—淄博石化和医药产业集聚区将围 绕胜利 油田、齐鲁石化等大型石油、化工企业,积极采 用新技术和新设备,集中布局和发展有机石化、 精细化工、通用合成树脂的深度加工和医药器械 等系列产品,完善产业配套,并进一步在区域范 围内带动石化相关产业的发展;
山东省产业布局及船舶制造行业
情况分析
目录
一.山东地理条件简介 二.山东六大产业集聚区 三.山东的工业产业情况 四.山东的船配基地 五.山东造船厂名录及重点船厂简介 六.山东省企业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七.山东省投资问题分析
• 山东省简称鲁,省会济南。总面积15.78万平 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1.6%,第19位), 山东的河流分属黄河、海河、淮河流域或独 流入海。海岸线全长3024.4公里,大陆海岸 线占全国海岸线的1/6,仅次于广东省,居全 国第二位。沿海岸线有天然港湾20余处。
一.山东地理条件简介 二.山东六大产业集聚区 三.山东的工业产业情况 四.山东的船配基地 五.山东造船厂名录及重点船厂简介 六.山东省企业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七.山东省投资问题分析
全省有大中型工业企业2628家,省重点企 业集团136个,例如山东电力集团、齐鲁石 油化工有限公司、济南钢铁集团、海尔集 团、海信集团等。 山东的主要工业产品有原煤、纱、机制纸 、塑料制品、水泥、平板玻璃、钢、汽车 、摩托车、家用电冰箱、房间空气调节器 、电子计算机、彩色电视机等。其中,海 尔、海信、澳克玛、小鸭等家用电器、轻 骑摩托车等产品驰名中外。

先进制造业重点方向

先进制造业重点方向

先进制造业重点方向一、重点方向和任务(一)关键基础零部件和基础制造装备。

关键基础零部件主要包括了液气密元件及系统、轴承、齿轮及传动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等;基础制造装备主要包括了数控机床及冲压、锻造、铸造、焊接、热处理等“工业母机”。

《规划》对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和基础制造装备发展予以高度重视,提出了三项主要任务:一是加强锻铸焊等基础工艺研究,加强装备及检测能力建设,提升关键零部件质量水平;二是推进智能控制系统、智能仪器仪表、关键零部件等自主创新,建设若干行业检测试验平台;三是继续推进“高档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实施,发展高精、高速、智能、复合、重型数控工作母机和特种加工机床、大型数控成形冲压、重型锻压、清洁高效铸造、新型焊接及热处理等基础制造装备。

到2015年,将高端关键基础零部件本土化满足率提高到30%,将高档基础制造装备本土化提高到50%。

(二)重大智能制造装备。

智能制造装备是具有感知、决策、执行功能的各类制造装备的统称。

大力培育和发展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对于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实现制造过程的智能化具有重要意义。

《规划》提出,要围绕先进制造、交通、能源、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发展需要,组织实施智能制造装备创新发展工程和应用示范,集成创新一批以智能化成形和加工成套设备、冶金及石油石化成套设备、自动化物流成套设备、智能化造纸及印刷装备等为代表的流程制造装备和离散型制造装备,实现制造过程的智能化和绿色化;同时,加快发展焊接、搬运、装配等工业机器人,以及安防、深海作业、救援、医疗等专用机器人。

到2015年,力争将我国机械、冶金、纺织、资源开采、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产业所需智能制造装备的本土化保障率提高到30%。

(三)节能和新能源汽车。

据预测,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超过2亿辆,我国燃油供应紧张与巨大的汽车消费需求之间的矛盾将日益突出。

山东十二五规划全文(完整版)

山东十二五规划全文(完整版)

山东省“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完整版)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年)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制定,主要阐明政府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省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

目录第一篇发展背景和发展目标第一章发展成就第二章发展环境第三章发展目标第二篇区域统筹和发展布局第四章经济布局第五章城乡布局第六章空间布局第三篇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第七章农业提升第八章工业优化第九章服务业跨越第十章海洋经济第四篇基础设施和支撑保障第十一章能源建设第十二章交通建设第十三章水利建设第十四章市政建设第五篇科教兴鲁和人才强省第十五章科技创新第十六章教育优先第十七章人才发展第六篇文化繁荣和创新发展第十八章文化建设第十九章文明山东第七篇和谐社会和公共服务第二十章民生保障第二十一章卫生体育第二十二章社会管理第八篇生态文明和资源环境第二十三章生态建设第二十四章环境保护第二十五章资源节约第二十六章循环经济第九篇体制创新和扩大开放第二十七章改革深化第二十八章开放提升第十篇政策保障和规划实施第二十九章扩大消费第三十章优化投资第三十一章营造环境第三十二章区域协调第三十三章实施机制第一篇发展背景和发展目标“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必须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进一步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

第一章发展成就“十一五”以来,全省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大政方针和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积极作为、科学务实、重点突破、攻坚破难,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主要任务目标顺利完成。

面向未来,我省的发展站上了更新更高的平台。

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9416.2亿元,“十一五”年均增长13.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00美元。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发布《船舶工业标准体系》的通知(一)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发布《船舶工业标准体系》的通知(一)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发布《船舶工业标准体系》的通知(一)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12.04.17•【文号】•【施行日期】2012.04.1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运,标准化正文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发布《船舶工业标准体系》的通知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船舶行业主管部门,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中国船级社,相关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关企业,有关院校:为贯彻落实《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标准化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促进我国船舶工业技术进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国家标准委组织编制了《船舶工业标准体系(2012年版)》。

现予发布。

《船舶工业标准体系》适用于船舶工业标准的制定和管理,是指导相关产品设计、制造、试验、修理、管理和工程建设的依据。

二〇一二年四月十七日附件:船舶工业标准体系(2012年版)(2012年3月)目录第一部分标准体系说明一、前言二、标准体系建立原则三、标准体系框架四、标准体系项目明细表第二部分标准体系框图第三部分标准体系项目明细表一、AA 海洋船二、CA 大型游艇三、CB 小艇四、DA 船舶动力装置五、DB 船用机械设备六、DC 船舶电气系统及设备七、DD 船舶导航、通信、水声设备八、DE 船舶舾装设备九、EA 海洋工程结构物十、EB 潜水器十一、FA 船舶修理十二、FB 船舶拆解第一部分标准体系说明一、前言为贯彻落实《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标准化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促进我国船舶工业技术进步,根据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工程总体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一部共同组织船舶工业标准化研究机构、相关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分技术委员会等单位编制了《船舶工业标准体系(2012年版)》。

《船舶工业标准体系》适用于船舶工业标准的制修订和管理,是指导相关产品设计、制造、试验、修理、管理和工程建设的依据。

高技术船舶科研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高技术船舶科研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高技术船舶科研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高技术船舶科研计划2012年度项目指南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发布的《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促进船舶工业科技发展,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按照《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的科技发展方向,特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着眼于船舶科技在节能、环保、安全、高效等方面的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以突破船舶及船舶配套领域核心关键技术为重点,同时注重全面夯实创新基础,建立健全船舶工业标准体系。

本指南按照总体关键技术、配套关键技术、基础共性技术和技术标准等四个方面,提出了2012年船舶科研重点方向。

一、总体关键技术(一)新型液化天然气船液货围护系统预先研究1.研究目标:通过对IMO B型液货围护系统进行研究,开发出一型能承受液体晃荡载荷、操作与维护方便的新型LNG运输船液货围护系统,掌握其设计建造关键技术,并完成一型新型LNG 运输船的概念设计。

2.主要研究内容:(1)新型液货围护系统结构和强度研究;(2)减少液货舱中液体晃荡措施研究;(3)新型液货围护系统操作与维护措施研究;(4)新型液货围护系统低温绝缘材料和绝缘方式研究;(5)新型液货围护系统模拟舱工艺研究;(6)新型液货围护系统模拟舱低温试验研究。

3.成果形式:(1)相关技术研究报告;(2)完成新型液货围护系统模拟样舱并通过船级社审核;(3)新型液货围护系统的设计指导性文件;(4)完成一型新型LNG运输船的概念设计并通过船级社审核;(5)形成相关专利。

(二)全冷式液化石油气船菱形液舱关键技术及船型基本设计技术研究1.研究目标:突破全冷式液化石油气船菱形液舱设计建造的关键技术,完成一型大型全冷式液化石油气船的基本设计。

2.主要研究内容:(1)菱形液舱结构设计技术研究;(2)菱形液舱支承系统结构设计技术研究;(3)菱形液舱低温材料焊接和试验工艺技术研究;(4)菱形液舱绝缘材料及敷设工艺技术研究;(5)货物系统及配套设计技术研究;(6)菱形液舱建造技术研究;(7)采用菱形液舱的全冷式液化石油气船基本设计研究。

2012我国船舶业发展研究报告

2012我国船舶业发展研究报告

2012年船舶工业经济运行分析2011年,中国船舶行业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努力克服各种困难,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态势,各项经济指标持续增长,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但受世界经济复苏疲软,船舶市场持续低迷的影响,新船成交大幅下降,我国船舶工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一)造船三大指标有升有降2011年,全国造船完工量766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6.9%;新承接船舶订单量3622万载重吨,同比下降51.9%;截至12月底,手持船舶订单量14991万载重吨,比2010年底手持订单下降23.5%。

按载重吨计,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45.1%、52.2%、43.3%。

据进行了修正。

(二)工业总产值保持增长2011年,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1536家,完成工业总产值7775亿元,同比增长22.2%,增幅下降3.0个百分点。

其中船舶制造业5983亿元,同比增长22.5%,增幅下降1.4个百分点;船舶配套业909亿元,同比增长30.7%,增幅提高5.2个百分点;船舶修理及拆船业811亿元,同比增长13.6%,增幅下降17.3个百分点。

(三)船舶出口继续增长2011年,我国造船企业完工出口船625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8%;新承接出口船订单2767万载重吨,同比下降51.5%;手持出口船舶订单13672万载重吨,比2010年底手持订单下降17.5%。

出口船舶分别占全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的81.6%、76.4%和91.2%。

2011年,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3196亿元,同比增长13.4%。

其中,船舶制造业2741亿元,同比增长14.5%;船舶配套业100亿元,同比增长10.4%;船舶修理及拆船业308亿元,同比增长6.2%。

2011年1~11月,船舶出口金额397.8亿美元,同比增长8%。

我国船舶产品出口到175个国家和地区,亚洲和欧洲仍是出口的主要市场,其中向亚洲出口199.3亿美元,占比50.1%,向欧洲出口88.1亿美元,占比22.1%。

2024年关于船舶制造业发展的建议

2024年关于船舶制造业发展的建议

2024年关于船舶制造业发展的建议随着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的发展,船舶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船舶制造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为了促进船舶制造业的健康发展,提高其竞争力和可持续性,我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是船舶制造业发展的关键。

在2024年,我们应该鼓励企业增加对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的投资。

特别是在船舶设计和建造方面,采用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技术,可以提高船舶的设计质量和制造效率。

此外,我们还可以探索新的船舶动力系统,如电动船舶、氢燃料电池船舶等,以减少对传统燃油的依赖。

其次,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也是船舶制造业的重要方向。

面对全球变暖和环境恶化的问题,船舶制造业应该转向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例如,我们可以推广使用低排放材料和更高效的发动机,以减少船舶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排放。

此外,我们还可以鼓励船舶制造企业开展船舶回收和再利用的工作,以减少废弃船舶对环境的影响。

第三,加强全球合作和贸易是船舶制造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船舶制造业是一个全球化的产业,国际贸易和合作对其发展至关重要。

在2024年,我们应该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合作,共同推动船舶制造业的发展。

通过加强供应链管理和国际合作,我们可以实现更高效的生产和更低的成本。

此外,我们还可以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和推广,以确保船舶制造业具备全球竞争力。

最后,培养适应未来需求的人才也是船舶制造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随着船舶制造业的技术升级和发展,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来支持行业的发展。

在2024年,我们应该鼓励学校和企业加强合作,提供针对船舶制造业的培训和教育课程。

此外,我们还可以推动船舶制造业的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参与到船舶制造业中。

综上所述,在2024年,船舶制造业需要关注技术创新、环保可持续发展、全球合作和贸易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

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船舶 工业 是 为 水上 交 通 、海 洋开 发 及 国 防建 设提 供 技 术装 备 的现 代 综 合性 产 业 ,是 军 民结 合 的战 略性 产 业 ,是 先 进装 备 制造 业 的 重要 组 成 部分 。进一 步 发 展 壮 大 船 舶 工 业 ,是 提 升 我 国 综 合 国 力 的 必 然 要求 , 对 维护 国家 海 洋权 益 、加 快 海洋 开 发 、保 障 战略 运 输 安 全 、促 进 国 民经 济 持 续增 长 、增 加 劳动 力 就业 具 有 重 要意 义 。
1 6
船舶标准化工程师
2 / 0 3 1 2
依 然具 有劳 动力 、技 术 、资 本 、市场 等综 合 比较 优势 , 承 接世 界 造 船 中心 转 移 的大 趋 势 没有 改 变 ,我 们 完全 有 条件 推 动 船舶 工 业 再 上新 台 阶 。另 一 方 面 ,国 际金 融 危机 影 响 深远 ,世界 经 济 增长 速 度 减 缓 ,全 球 船舶 运 力和 建 造 能力 过 剩 ,造 船 市场 有 效 需 求不 足 ; 需求 结 构 出现 明 显变 化 ,散 货 船 等 常规 船 型需 求 乏 力 ,高 技 术船 舶 和 海洋 工 程装 备 需 求相 对 旺 盛 ; 际 海事 新 国 标 准 、新规 范 频 繁 出 台 ,船 舶安 全 、绿色 、环保 要 求 全 面提 高 ,先 进 造 船 国家 加 强技 术 封 锁 ,不 断构 筑 技 术壁 垒 ; 界 造 船 竞争 格 局 面 临深 度 调整 ,市场 竞 争 世
R :01 最 数 显 21年 舶 业 售 入 从21年 , 2  ̄1 1年 新 据 示, 5 船 工 销 收 要 01 的7 3 ' ] 2 0 2 f  ̄ 7 U2 0{ , : ,0 10  ̄ 21 21年 复 增 率1. 我 前1家 船 业 船 工 全 总 的 重 从21年 : 02 05 均 合 长 3 %; 国 0 造 企 造 完 量占 国 量 比 要 01 — 5 的4. 高 0 上; 舶 套 销 收 要 前82 元 高 , 0 元, 0221 : 7 %提 到7%以 船 配 业 售 入 从目 5 亿 提 到3 0 亿 21 05 7 0 — 年 复 增 率3. 海 工 装 收 要 目 0' 均 合 长 7 %; 洋 程 备 入 从 前30Z 0 f  ̄ U, 0 元 上,0221年 : 0 亿 以 21—05 20 均 合 长 0 %, 际 额 从 前7 高 0 上; 舶 口 要 目 1 亿 元 高 : 复 增 率6. 国 份 要 目 %提 到2%以 船 出 额 从 前48 美 提 7

2024年船舶制造行业工作计划

2024年船舶制造行业工作计划

制定工作计划:根据工作目标,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包括时间节点、责任人、工作内容等。
资源配置:根据工作计划,配置相应的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
风险评估: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实施监控:对实施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总结反馈:对实施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反馈给相关人员,以便改进。
优化生产流程,减少浪费
添加标题
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成本
添加标题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技能水平
添加标题
引入先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
添加标题
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
添加标题
加强与客户沟通,提高客户满意度
优化船舶设计
提高船舶设计效率,缩短设计周期
降低船舶制造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提高船舶安全性能,保障航行安全
优化船舶结构,提高船舶性能
加强国际营销渠道建设,提高销售效率和效果
加强国际人才引进和培养,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
保障措施
05
加强政策支持
制定船舶制造行业扶持政策,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
加强与政府部门的合作,争取政策支持,提高企业竞争力
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为企业提供融资支持,解决资金问题
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船舶制造行业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
船舶制造行业面临的挑战
技术更新:需要不断更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市场竞争:全球船舶制造市场竞争激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
环保要求:船舶制造行业需要满足越来越严格的环保要求,降低污染排放
人才短缺:船舶制造行业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但人才短缺问题日益严重
工作计划目标
03
提高船舶制造效率

2023年威海市船舶工业发展情况浅析

2023年威海市船舶工业发展情况浅析

威海市船舶工业发展情况浅析船舶工业作为威海临海先进制造业的支柱产业,是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蓝色经济进展有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

威海紧紧抓住进展蓝色经济的机遇,着重打造布局合理、结构优化、体系完备、环保节能的新型船舶工业体系,着力建设国内乃至东北亚地区重要的造修船基地,取得了良好成效,造修船业连续保持了平稳较快进展的良好势头。

一、进展态势良好,项目建设稳步推动。

今年以来,造修船企业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新接订单企稳回升,产销两旺。

1-6月份,新签订单数量逐月增加,全市新承接订单87万载重吨,是去年同期的10倍。

实现销售收入43.1亿元,增长26.6%;出口6.25亿美元,同比增长50.7%;利税2.8亿元,增长58.9%。

主要缘由:一是受金融危机影响,去年订单基数较小;二是船企注意科技创新,修造力量快速提升;三是大部分船企选择在二、三季度交付订单。

同时,重点企业加快了建设步伐,西霞口修船基地、荣喜船厂扩建、和兴船厂扩建、石岛集团干船坞、靖海船厂扩建等一批新上修船项目快速推动。

二、依靠科技创新,大力开拓国内市场。

围绕科技创新,威海船舶行业加强了与科研院所的技术对接,已建立了5家省级技术开发中心,研发体系不断完善。

为应对金融危机,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振兴船舶工业的宏观政策措施,提倡“国轮国造”。

威海造修船企业抓住机遇,攻坚克难,谋求进展,从建筑传统船型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市场需求前景宽阔的客滚船、汽车运输船和海洋工程装备等领域进展,各重点船企在不断提高自身力量的同时,乐观开拓市场,寻求新的客源,国内订单增多。

今年,仅黄海造船就承接了渤海轮渡股份有限公司斥资15.8亿元订置的“渤海翠珠”、“渤海晶珠”等四艘大型豪华客滚船的建筑。

此类国际豪华客滚船的设计建筑,对填补我国设计、建筑国际客滚船的空白,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三、多重因素制约,行业形势尚不明朗。

目前,经济危机尚未完全消退,船舶工业进展仍受很多不确定因素影响。

十二五规划概要

十二五规划概要

国家十二五规划概要【十二五规划概要】国家是从1953年开始制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就简称为“一五”。

而2006-2010年这个时间段刚好是我们国家提出来的“五年计划”的第11个,所以我们也就叫他做“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简称就叫十一五。

十二五也就是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它的时间段就是:2011-2015年。

十二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2011-2015年。

规划编制工作大体包括前期调研、编制起草、论证衔接、审批发布四个阶段。

在制定程序上,各部委省市区在2009年下半年初步完成本领域、本地区的规划统一汇总到国务院,编制全国的十二五规划,将在2010年下半年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上讨论建议稿,而后提交2011年3月份的全国两会上审议通过付诸实施。

目前,各部委省市区的十二五前期课题调研均已启动。

【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划司司长李守信介绍开展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工作的有关考虑。

第一,开展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的重要意义。

启动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在即。

目前,我们需要充分和扎实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搞好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

即将进入的十二五时期,我国仍将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

因此,十二五规划将是我国妥善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重大变化的五年规划,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的五年规划,也是承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五年规划。

科学制定并实施好十二五规划,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为进一步提高规划编制的透明度、民主参与度,广泛凝聚社会各界的智慧,对重大问题形成共识,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国家发展改革委决定对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进行公开选聘研究单位。

每个五年规划的编制工作一般都要经过前期研究、形成基本思路、研究提出规划框架和起草规划草案几个阶段。

2014年船舶配套设备行业简析

2014年船舶配套设备行业简析

2014年船舶配套设备行业简析一、行业管理体制和法律政策 (2)1、行业主管部门 (2)2、其他行业管理机构 (2)3、行业监管体制 (2)4、行业法规、政策 (3)二、行业发展概况 (5)1、行业概况 (5)(1)港口物流自动化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5)(2)船舶自动化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6)(3)船舶装饰工程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7)2、行业与上下游的关系 (8)三、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9)1、有利因素 (9)(1)产业政策的支持 (9)(2)国民经济增长迅速 (9)(3)船舶配套国产化趋势明显 (10)2、不利因素 (10)(1)国内相关设计总体水平偏低 (10)(2)标准化程度不高 (10)一、行业管理体制和法律政策1、行业主管部门2008 年3 月以前,我国船舶工业的行业主管部门为国防科工委。

随着国务院新的机构改革方案的出台,国防科工委的职能并入了新设立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因此行业的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

2、其他行业管理机构除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外,复合材料船艇市场的管理机构还包括国家海事局、中国船级社、中国渔业船舶检验局和中国船舶工业协会等。

国家海事局隶属于交通运输部,系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检验局和原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务监督局合并组建,负责对船舶及海上设施的法定检验、中国籍船舶登记、发证等工作,其中船舶法定检验工作由国家海事局下属的各地方船舶检验局负责。

中国船级社是中国从事船舶入级检验业务的专业机构,为国际知名船级社。

中国渔业船舶检验局隶属于农业部,是我国渔业船舶设计和建造的管理部门。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是按平等自愿的原则组成的非营利性的全国性船舶工业行业自律组织,以服务、自律、维权、协调和监督为基本职能。

3、行业监管体制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主要颁布船舶制造的行业标准,船舶制造企业必须遵守相关标准。

中国渔业船舶检验局主要根据相关渔业船舶。

“十二五”我国船舶企业发展思路论文

“十二五”我国船舶企业发展思路论文

试论“十二五”我国船舶企业的发展思路中图分类号:f5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3-006-02摘要“十一五”期间我国的船舶工业获得了长足发展。

本文拟在分析“十一五”期间我国船舶制造企业统计资料的基础上,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船舶企业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十二五”期间我国船舶企业发展对策一、“十一五”期间我国船舶企业统计数据及面临的形势统计资料表明,“十一五”期间是我国船舶工业发展最快的五年,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十一五”期末,我国造船产量超过5000万载重吨,是2005年造船产量的4.1倍,造船产量年均增速高达34.7%,明显高于“十五”期间年均26.5%的增长速度。

截至2009年底,我国手持船舶订单20460万载重吨,是2005年底的5.2倍。

2009年我国造船完工量国际市场份额从2005年的17%左右提高到了34.8%。

这说明,我国船舶制造业产能规模继续扩大,保持世界领先水平。

(二)出口金额大幅增长“十一五”期间,我国造船完工量在国际市场的份额达到39.3%,我国船舶产品出口到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亚洲和欧洲为出口的主要市场。

2009年,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2532亿元,同比增长17.8%,船舶产品出口金额283.6亿美元,同比增长44.9%,约是2005年的6倍,“十一五”前四年船舶出口额年均增长率51.78%。

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作为传统三大出口主流船型出口额分别总计达177.7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62.1%。

这说明,我国船舶制造业已全面走向世界,占世界市场份额进一步加大,船舶制造业出口创汇能力进一步增强。

(三)显现产业多元化格局“十一五”期间,环渤海湾、长三角、珠三角三大造船基地已全面形成规模,产业集聚效应显现,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骨干造船企业,其中熔盛重工、中船重工、大船重工等船企手持订单量进入世界前10强。

高技术船舶科研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高技术船舶科研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高技术船舶科研项目指南(2013年版)为贯彻落实《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和《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促进船舶工业科技发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按照《船舶工业“十二五”科技重点发展方向与重点》的任务部署,特制定本指南。

一、工程与专项(一)超级节能环保船示范工程1.总目标根据船舶节能减排相关国际公约、规范的要求,结合船舶技术发展和国内外航运市场需求,在油船、散货船、集装箱船三大主流船型中分别选择一型作为超级节能环保示范工程船,通过节能减排环保技术及装备的综合开发,突破清洁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应用关键技术,全面提升我国船舶节能环保整体技术水平。

示范船舶须有具体工程依托并由船东实际订造,与现有同类船型相比节能环保水平大幅提高,单船平均日油耗降低40%以上,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比国际海事组织(IMO)EEDI基线值下降30%以上,同时须满足IMO船舶噪声新规则、涂层性能标准、硫氧化物(SOx)、氮氧化物(NOx)排放指标等相关法规要求。

2.重点研究方向(1)船型节能环保概念设计与技术经济性论证研究;(2)低阻船体型线与上层建筑设计技术研究;(3)最低压载量的分舱优化配置及航行中纵倾优化技术研究;(4)波浪中失速控制与波浪增阻预报技术研究;(5)新型结构轻量化设计技术研究;(6)船体表面减阻技术应用研究;(7)高效推进系统与水动力节能装置优化匹配设计研究;(8)轮机节能环保设备集成应用研究;(9)货油挥发(VOC)回收及再利用系统技术研究(仅适用于油船);(10)LNG燃料动力船型风险设计技术研究;(11)LNG供气系统应用开发技术研究;(12)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辅助能源在船上的应用研究;(13)船舶舱室噪声控制关键技术研究;(14)货油舱涂装关键技术研究(仅适用于油船);(15)建造工艺关键技术研究;(16)节能、减排、环保、降噪验证试验技术研究。

船舶制造 产业政策

船舶制造 产业政策

船舶制造产业政策
我国针对船舶制造业制定了一系列产业政策,其中包括:
1. 《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行动纲要(2024—2030年)》。

这个文件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旨在加快船舶制造业的绿色转型。

文件提出了多项具体措施,包括构建绿色船舶产品体系、推动制造体系绿色转型、推动绿色供应链体系建设、加强绿色发展区域协同和国际合作等。

文件中还提出了到2025年的发展目标,包括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体系初步构建,绿色船舶产品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船用替代燃料和新能源技术应用与国际同步,液化天然气(LNG)、甲醇等绿色动力船舶国际市场份额超过50%。

2. 其他相关政策。

为了鼓励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实现船舶工业生产过程的绿色低碳化,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我国船舶工业的竞争力,我国还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

这些政策通过加快推进先进适用的绿色低碳专项技术应用,构建高效低碳的能源利用体系,提高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水平等方式,推动我国船舶工业向高端、绿色、智能化转型。

如需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查阅我国政府部门发布的最新政策公告。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工业母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7年)的通知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工业母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7年)的通知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工业母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7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11.11•【字号】鲁政字〔2023〕210号•【施行日期】2023.11.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工业和信息化管理其他规定正文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工业母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7年)的通知鲁政字〔2023〕210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现将《山东省工业母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7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山东省人民政府2023年11月11日山东省工业母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7年)工业母机包括金属切削机床等减材制造装备,铸造、锻压、焊接、热处理及表面处理等等材制造装备,3D打印等增材制造装备,是工业现代化的基石。

为贯彻落实国家战略部署,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推动全省工业母机产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基础制造能力,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以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总抓手,充分发挥山东省制造业的全国领先优势,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布局,统筹谋划、深度布局、开放创新、全产业链推进。

坚持需求导向、场景牵引、中试验证、串珠成链,实施“1131”突破工程,即“一群一高三核一体系”突破工程:“一群”即建设世界级工业母机产业集群;“一高”即培育1家全球一流的高端数控机床企业;“三核”即济南、潍坊、枣庄3市引领,其他各市多点协同发展;“一体系”即构建全国领先的工业母机技术创新体系,为全国工业母机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山东贡献。

到2027年,山东省工业母机产业发展全国优势地位更加巩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逐步完善,产品和服务保障体系日益健全,企业竞争力显著增强,产业聚集优势更加明显,建设成为全国工业母机研发创新高地、高端生产基地和应用示范区。

中国船舶工业经济运行态势及机器人技术在船舶工业中的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船舶工业经济运行态势及机器人技术在船舶工业中的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船舶工业经济运行态势及机器人技术在船舶工业中的发展趋势分析一、发展历程船舶工业是制造各种船舶的工业部门。

按照我国1984年12月确定的工业部门分类目录,它不包括制造木船、水泥船、橡皮船。

制造木船属于生产用木制品业,制造水泥船属于水泥制品业,制造橡皮船属于橡胶制品业。

船舶工业是中国近现代最早建立的五大产业之一,但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并没有促使船舶工业实现强国富民的产业愿景(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2009)。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船舶工业重新起步,目前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二、行业发展现状1、行业相关政策及措施我国作为生产大国,船舶工业的发展对于商品的运输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船舶工业也是国防的重要部分,船舶工业的发展状况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以及技术发展的状况。

就造船产量来说,我国目前位居世界第三。

可是在造船技术水平,船舶生产质量以及技术生产管理方面却落后于韩国,日本等国家。

船舶工业的产业规模也影响着船舶工业市场的发展。

政府对船舶工业制定的政策也时刻影响着船舶工业的市场动向。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船舶工业行业的快速平稳发展,政府颁布一系列措施推动我国该行业的发展,规范市场竞争,提高我国船舶工业行业的竞争力。

2、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数量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推动了中国船舶工业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船舶工业的造船技术也得到了极大发展,产业结构体系也在不断完善,船舶后期维修已形成了船舶工业的产业结构体系。

目前,我国船舶工业的造船量在不断增加,生产能力逐渐提高。

随着造船技术的发展以及政府对船舶工业的科研投资力度加大,我国船舶工业的造船生产能力已位居世界前列,基础设施也逐渐得以完善。

3、中国造船产能利用监测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发布,2019年度中国造船产能利用监测指数(CCI)657点,比2018年提高50点,同比增长8.24%;2020年度中国造船产能利用监测指数(CCI)678点,比2019年提高21点,同比增长3.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船舶工业是为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培植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海洋经济提供重要技术装备支撑的战略性产业。

“十二五”是船舶工业调整升级关键时期。

站在新起点上,分析基础环境,确定任务目标,科学规划发展,对于促进全省船舶工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国家产业规划及政策要求,结合山东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一)主要成绩。

“十一五”期间,全行业认真贯彻国家规划及产业政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强化基础能力,培植优势特色,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的步伐,推进产业调整振兴和可持续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十一五”任务目标圆满完成,为“十二五”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产业体系不断完善,经济运行态势良好。

经过五年的发展,基本建成造修船、海洋工程装备、游艇制造及配套业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

2010年,列入行业统计范围的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36亿元,销售收入515亿元,利润36亿元,造船完工量300万载重吨,分别是“十五”末的3.2倍、3.3倍、3.6倍、16.2倍。

各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20%以上,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

规模总量位居全国第五。

2.投资力度不断加大,综合能力显著增强。

全行业完成投资550亿元,重点项目竣工投产,船舶制造及配套能力显著提升。

建成5万吨级以上船坞船台20座(其中,50万吨级船坞1座,30万吨级船坞5座),造船能力达600万载重吨,是“十五”末的3.3倍。

形成年产船用低速柴油机100万马力、中速柴油机2000万马力、低速柴油机曲轴150根、宽厚钢板360万吨能力。

3.基地建设步伐加快,产业布局更加合理。

青岛、烟台、威海三大基地聚集效应更加突出,2010年销售收入、造船完工量分别占全行业的63%、98%。

青岛开发区、即墨市、烟台开发区、蓬莱市、威海开发区、荣成市等6个船舶工业聚集区支撑作用更加明显。

济宁、滨州、日照等市船舶工业迅速发展。

北船重工、中海油(青岛)、烟台中集来福士等企业实力突出,黄海造船、京鲁船业、威海船厂、青岛立行等企业特色鲜明,形成了中央企业与地方企业协调发展格局。

4.优势产品集群发展,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中小型船舶、海洋工程装备、船用动力设备、船用原材料等优势产品形成集群效应。

实现船舶制造大型化批量化、船用动力设备系列化、海洋平台大型化深水化。

远洋渔船、工程船舶、自升式钻井平台、中高速柴油机、船用中厚板等传统产品优势巩固提升。

18万吨散货船、10万吨浮式生产储卸装置(FPS O)、1600客位/2000米车道大型客滚船、半潜式平台、豪华游艇、低速柴油机及曲轴、压载水处理系统等新产品成功研制。

大型客滚船等1 0余种产品获山东名牌称号,形成发展新优势。

(二)主要问题。

产业规模实力总体不大,缺乏带动力强的大企业;科技创新体系不完善,自主研发设计及集成创新能力不强;现代造船模式不完善,造船总装化水平不高;船舶配套体系不健全,本土化装船率不高;企业内部管理粗放,“两化”融合度不高,生产效率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二、“十二五”面临的形势“十二五”期间,我省船舶工业发展面临着复杂环境。

从有利方面看,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和船舶需求结构调整升级,全球新船订单预计年均保持8000万载重吨左右;随着世界能源结构战略调整,全球海洋油气装备需求旺盛,市场规模每年约为500亿美元;游艇消费潜力巨大,全球游艇市场规模每年约为500亿美元。

国家高度重视船舶工业发展,将高新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扶持发展。

省委、省政府将船舶工业作为半岛蓝色经济区及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政策措施力度更大,发展环境更优。

从不利方面看,国际金融危机对船舶市场滞后影响逐步显现,船舶工业发展面临运力及产能过剩双重压力,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船舶订单价格低、生产成本高、人民币升值问题更加突出,企业发展面临诸多困难。

国际造船新规范新标准实施,也对船舶建造提出更高要求。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转方式、调结构这条主线,推进发展方式从主要追求数量规模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转变,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向更加依靠科技进步转变;推进产业结构从主要发展造船向造修船、海洋工程装备、游艇制造以及配套业协调发展转变,重点发展大造船基地、高端产业集群、优势产品集群、集成创新工程,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在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为经济文化强省建设贡献力量。

(二)基本原则1.坚持调优。

继续推进基地和聚集区建设,促进产业布局集中、产业聚集和功能完善,实现产业布局结构科学优化。

2.坚持调大。

发挥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作用,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培植大基地、大企业、大集群,提高产业集中度。

3.坚持调高。

提升传统产品优势,研发高端高质高效产品,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促进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4.坚持调强。

统筹源头创新与引进创新,推进企业技术进步,不断提升集成创新水平,增强产业核心竞争能力。

(三)发展目标1.“十二五”发展目标(1)经济总量持续提升。

2015年,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0 00亿元,销售收入 1800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年均递增30%以上。

(2)制造能力持续增强。

造船完工量实现比“十一五”末翻一番;本地化配套装船率30%。

(3)结构布局调整优化。

继续建设青岛、烟台、威海三大造船基地和“六个船舶工业聚集区”,规划建设一批产业园区;培植1~2家销售收入200亿元以上造船与海洋工程制造企业、3~5家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造船企业、20家专精特新造船企业、20个国内外知名品牌。

(4)创新体系更加完善。

建成3个国家级研发设计中心;培育3~5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或工程技术中心、20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或工程技术中心;培育3~5个院士工作站和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组建4个集成创新联盟。

2.远景规划目标到2020年,建成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发展、大而强、新特优、世界知名的船舶与海洋工程制造基地。

四、发展重点(一)继续推进海西湾造船基地建设充分发挥海西湾基地造船区、修船区、海洋工程装备区、重型装备区、造机区、轴系区、配套区的聚集功能,将海西湾建成规模实力突出、集群效应显著、核心竞争力强、世界知名的大型综合性造船基地。

加快发展大型散货船、大型油船、大型集装箱船等大型船舶,大型化、深水化、专业化海洋工程装备,甲板机械、舱室设备等船用机械设备,大功率低中速柴油机、曲轴等大型船用动力设备。

加快建设船舶与海洋工程研发设计机构,形成全球化的船舶与海洋工程研发设计服务体系。

加快发展船舶修理改装业,突破关键技术,增强大型船舶、特种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等修理改装能力。

(二)大力培育两个高端产业集群1.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集群。

重点发展:①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多功能自升式钻井平台、浅海固定采油平台、深水钻井船、浮式生产储卸装置(FPSO)等海洋油气装备。

②深水半潜式起重铺管船、大型半潜运输船、深水高性能物探船、深水工程勘察船、大功率三用工作船等海洋工程辅助船舶。

③海洋石油钻采设备、压裂成套设备、固井成套设备、海底管道等海洋油气井下作业设备。

④深海遥控作业装备、深海机器人、多功能水下机械手、载人深潜器、海底管线深海焊接技术装备等深海作业装备。

⑤海上浮式石油储备基地、海上后勤补给基地、海上机场等大型海上浮式结构载体。

⑥填海围岛、航道疏浚、跨海桥梁、海底隧道等建设施工装备。

⑦海上风能及潮汐能发电装置等海洋资源开发装备。

培育形成国际一流的大型化、深海化、专业化海洋工程装备集群。

围绕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加快发展相关配套业。

巩固提升动力设备、发电机组、深海钻机成套设备、井控设备、水下生产系统及海底电缆、海洋工程用钢、系泊链、螺杆钻具、钻井泥浆泵等优势产品,同时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围绕海洋油气装备配套需求,引进先进技术,加快研发动力推进系统(主机、发电机、推进器等)、综合防污系统(防海生物设备、压载水设备等)、动力定位系统(动力定位系统控制系统集成、推进器用变频器、推进器变压器等)、自动化系统(舱容测探设备、报警设备等)、钻采系统(井架、钻台、管道、固控设备等)等关键配套设备及零部件。

2.游艇制造业集群。

巩固提升豪华游艇、救生艇、观光艇、橡皮艇、帆船等优势产品;加快研发超大型豪华游艇、新材料游艇、新动力游艇等产品。

围绕游艇制造,加快发展相关配套业。

重点发展淡水泵、发电机、起锚机、推进系统、通讯导航等配套集成设备及不锈钢件、铝合金板材型材、内饰装饰材料等配套材料零部件。

(三)巩固提升三个优势产品集群1.中小型船舶集群。

大力发展中小型集装箱船、油船、散货船,化学品船、豪华客滚船、内河船舶、玻璃钢渔船等;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勘探船、起重船、打捞救助船、潜水作业船、多用途工程船、破冰船、大型挖泥船、疏浚船、风电设备安装船等特种工程船;科学考察船、测量船、调查船等海洋开发船。

围绕中小船舶制造,加快发展专业化、系列化的船用配套设备,重点发展发电机组、推进装置、自动控制装置、探测报警装置、电子海图、自动舵、电罗经、全球定位系统、压载系统等。

2.船用动力设备集群。

以青岛齐耀瓦锡兰为依托,大力发展船用大功率低速柴油机;以潍柴、淄柴、济柴为依托,通过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加快发展船用中高速柴油机。

同时,加快发展机架、缸套、连杆等船用柴油机配套产品。

3.船用材料及零部件集群。

巩固提升船用中厚板、锚链、防腐涂料、铝材、管材、五金件等优势产品,加快研发生产海洋工程结构专用钢、船用锅炉专用钢、耐海水腐蚀船板、海洋平台专用电缆、系泊链等新材料及制品,形成标准化、规模化的船用材料及零部件集群。

(四)着力实施四个集成创新工程1.围绕海域、海岛和海岸特色旅游开发,以黄海造船等骨干企业为依托,联合省内外航运、船检及研发设计单位,吸引国内外有关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加盟,组建科技创新团队,推进实施豪华邮轮研制集成创新工程。

2.围绕大洋渔业资源开发,发挥我省渔船制造基础优势,争取国家立项支持,鼓励有实力的企业独立或联合研发,加快实施大型化多功能远洋渔船研制集成创新工程,重点促进捕捞冷藏加工船、鱿鱼钓船、延绳金枪鱼钓船、变水层大型拖网渔船的升级换代。

3.适应国际造船节能环保标准要求,依托潍柴、淄柴、济柴等企业,联合省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联盟,突破共轨燃油等关键技术,加快国外先进技术引进创新,推进高效节能型大功率中速柴油机研制集成创新工程。

4.依托青岛海德威科技公司等科技创新型企业,联合省内外知名高校、研发机构和信息科技力量,实施先进通信导航系统研制集成创新工程。

五、保障措施(一)推进战略重组,培植大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

用好用活国家及省鼓励兼并重组的政策措施,支持省内外有实力的大企业集团或跨国公司,通过收购、参股等形式实施战略重组,形成主业突出、竞争力强的总装化造船大企业,实现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