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船舶工业是为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培植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海洋经济提供重要技术装备支撑的战略性产业。“十二五”是船舶工业调整升级关键时期。站在新起点上,分析基础环境,确定任务目标,科学规划发展,对于促进全省船舶工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国家产业规划及政策要求,结合山东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

(一)主要成绩。“十一五”期间,全行业认真贯彻国家规划及产业政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强化基础能力,培植优势特色,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的步伐,推进产业调整振兴和可持续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十一五”任务目标圆满完成,为“十二五”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产业体系不断完善,经济运行态势良好。经过五年的发展,基本建成造修船、海洋工程装备、游艇制造及配套业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2010年,列入行业统计范围的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36亿元,销售收入515亿元,利润36亿元,造船完工量300万载重吨,分别是“十五”末的3.2倍、3.3倍、3.6倍、16.2倍。各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20%以上,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规模总量位居全国第五。

2.投资力度不断加大,综合能力显著增强。全行业完成投资550亿元,重点项目竣工投产,船舶制造及配套能力显著提升。建成5万吨级以上船坞船台20座(其中,50万吨级船坞1座,30万吨级船坞5座),造船能力达600万载重吨,是“十五”末的

3.3倍。形成年产船用低速

柴油机100万马力、中速柴油机2000万马力、低速柴油机曲轴150根、宽厚钢板360万吨能力。

3.基地建设步伐加快,产业布局更加合理。青岛、烟台、威海三大基地聚集效应更加突出,2010年销售收入、造船完工量分别占全行业的63%、98%。青岛开发区、即墨市、烟台开发区、蓬莱市、威海开发区、荣成市等6个船舶工业聚集区支撑作用更加明显。济宁、滨州、日照等市船舶工业迅速发展。北船重工、中海油(青岛)、烟台中集来福士等企业实力突出,黄海造船、京鲁船业、威海船厂、青岛立行等企业特色鲜明,形成了中央企业与地方企业协调发展格局。

4.优势产品集群发展,产品结构优化升级。中小型船舶、海洋工程装备、船用动力设备、船用原材料等优势产品形成集群效应。实现船舶制造大型化批量化、船用动力设备系列化、海洋平台大型化深水化。远洋渔船、工程船舶、自升式钻井平台、中高速柴油机、船用中厚板等传统产品优势巩固提升。18万吨散货船、10万吨浮式生产储卸装置(FPS O)、1600客位/2000米车道大型客滚船、半潜式平台、豪华游艇、低速柴油机及曲轴、压载水处理系统等新产品成功研制。大型客滚船等1 0余种产品获山东名牌称号,形成发展新优势。

(二)主要问题。产业规模实力总体不大,缺乏带动力强的大企业;科技创新体系不完善,自主研发设计及集成创新能力不强;现代造船模式不完善,造船总装化水平不高;船舶配套体系不健全,本土化装船率不高;企业内部管理粗放,“两化”融合度不高,生产效率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二、“十二五”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期间,我省船舶工业发展面临着复杂环境。从有利方面看,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和船舶需求结构调整升级,全球新船订单预计年均保持8000万载重吨左右;随着世界能源结构战略调整,全球海洋油气装备需求旺盛,市场规模每年约为500亿美元;游艇消费潜力巨大,全球游艇市场规模每年约为500亿美元。国家高度重视船舶工业发展,将高新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扶持发展。省委、省政府将船舶工业作为半岛蓝色经济区及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政策措施力度更大,发展环境更优。从不利方面看,国际金融危机对船舶市场滞后影响逐步显现,船舶工业发展面临运力及产能过剩双重压力,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船舶订单价格低、生产成本高、人民币升值问题更加突出,企业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国际造船新规范新标准实施,也对船舶建造提出更高要求。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转方式、调结构这条主线,推进发展方式从主要追求数量规模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转变,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向更加依靠科技进步转变;推进产业结构从主要发展造船向造修船、海洋工程装备、游艇制造以及配套业协调发展转变,重点发展大造船基地、高端产业集群、优势产品集群、集成创新工程,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在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为经济文化强省建设贡献力量。

(二)基本原则

1.坚持调优。继续推进基地和聚集区建设,促进产业布局集中、产业聚集和功能完善,实现产业布局结构科学优化。

2.坚持调大。发挥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作用,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培植大基地、大企业、大集群,提高产业集中度。

3.坚持调高。提升传统产品优势,研发高端高质高效产品,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促进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4.坚持调强。统筹源头创新与引进创新,推进企业技术进步,不断提升集成创新水平,增强产业核心竞争能力。

(三)发展目标

1.“十二五”发展目标

(1)经济总量持续提升。2015年,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0 00亿元,销售收入 1800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年均递增30%以上。

(2)制造能力持续增强。造船完工量实现比“十一五”末翻一番;本地化配套装船率30%。

(3)结构布局调整优化。继续建设青岛、烟台、威海三大造船基地和“六个船舶工业聚集区”,规划建设一批产业园区;培植1~2家销售收入200亿元以上造船与海洋工程制造企业、3~5家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造船企业、20家专精特新造船企业、20个国内外知名品牌。

(4)创新体系更加完善。建成3个国家级研发设计中心;培育3~5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或工程技术中心、20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或工程

技术中心;培育3~5个院士工作站和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组建4个集成创新联盟。

2.远景规划目标

到2020年,建成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发展、大而强、新特优、世界知名的船舶与海洋工程制造基地。

四、发展重点

(一)继续推进海西湾造船基地建设

充分发挥海西湾基地造船区、修船区、海洋工程装备区、重型装备区、造机区、轴系区、配套区的聚集功能,将海西湾建成规模实力突出、集群效应显著、核心竞争力强、世界知名的大型综合性造船基地。加快发展大型散货船、大型油船、大型集装箱船等大型船舶,大型化、深水化、专业化海洋工程装备,甲板机械、舱室设备等船用机械设备,大功率低中速柴油机、曲轴等大型船用动力设备。加快建设船舶与海洋工程研发设计机构,形成全球化的船舶与海洋工程研发设计服务体系。加快发展船舶修理改装业,突破关键技术,增强大型船舶、特种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等修理改装能力。

(二)大力培育两个高端产业集群

1.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集群。重点发展:①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多功能自升式钻井平台、浅海固定采油平台、深水钻井船、浮式生产储卸装置(FPSO)等海洋油气装备。②深水半潜式起重铺管船、大型半潜运输船、深水高性能物探船、深水工程勘察船、大功率三用工作船等海洋工程辅助船舶。③海洋石油钻采设备、压裂成套设备、固井成套设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