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优化的路径选择
国有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国有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国有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标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一、国有企业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必要性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模庞大、资源丰富,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体制机制的限制,国有企业在治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决策机制不够灵活、市场化程度不高、内部监管机制不健全等。
因此,推进国有企业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影响。
二、国有企业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本原则国有企业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本原则包括:股权分离原则、经营与监管分离原则、市场化决策原则、激励约束原则和信息透明原则。
这些原则的贯彻落实,有助于构建科学合理的国有企业治理体系,实现国有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三、国有企业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点任务推进国有企业治理体系现代化,需要解决一系列问题。
首先是要完善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明确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和产权界定,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监管机制。
其次是要建立市场化的经营决策机制,加强企业内部的风险管理和内控制度建设。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国有企业董事会的监督和约束,确保董事会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此外,还要加强对国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激励和约束,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和薪酬制度。
最后,要加强对国有企业的信息披露和公开,确保企业信息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四、国有企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国有企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应该注重制度建设和人才培养相结合。
一方面,要加强制度建设,包括加强国有企业治理体系的法律法规建设,推动国有企业的法人治理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完善国有企业的信息披露制度等。
另一方面,要加强人才培养,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国有企业治理队伍,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管理水平。
五、国有企业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国际比较国有企业治理体系现代化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各国在国有企业治理方面有着不同的经验和做法。
例如,北欧国家强调企业治理的社会责任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美国和英国等国家则注重市场化和股权激励机制的建立;新兴市场国家则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和国际化管理经验。
新时代推动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
新时代推动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现阶段国内外环境日渐复杂,我国经济发展应将重点放在效率提升上,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有效应对各种风险问题。
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属于我国产业发展的基本组织,若想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有国企高质量发展进行带动,因此重点探究国企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路径意义重大,是实现国企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国企内部审计特征对于内部审计,内部审计基本准则中对其做出了明确定义,即有被审计单位内部机构或人员对其内部控制有效性、财务信息真实性和完整性、经营活动效率和效果等开展的一种评价活动。
在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上,主要由企业最高行政管理人员领导,并且,由国家审计机关进行审计业务指导,具体包含较多工作内容[1],如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以及经济效益审计。
因为国有企业具备政策性、行业性、市场性以及福利性等特点,其实际发展中,内部审计工作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通过财务收支审计工作,可有效治理国企内部经营环境;通过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可对国企人员履职情况进行有效监督,并且还能对其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及工作绩效的真实性进行评价;通过经济效益审计工作,能够对企业内部监督、约束与激励机制进行了解,对管理人员工作行为加以约束。
二、国企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一)有助于企业治理体系完善若想实现国企全面深化改革,构建现代企业制度,需要重点从国企治理体系以及治理能力现代化方向入手。
内部审计工作开展中,会对国企治理有效性做出客观评价,能够使企业治理工作不断完善,获得更强的治理能力。
国企发展中会涉及较多的相关利益群体,存在不同的利益需求,通过科学、客观的内部审计评价,一方面,可对各方利益主体权利加以保护,另一方面,可提升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企业治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升治理成效,并且,内部审计工作中,能够起到全过程、全方位监督的作用,构建更加科学完善的约束机制,使国企治理结构得以持续完善,形成民主集体决策机制,对企业权力运行加以规范,在现代企业治理体系下,使监事会、董事会与股东会相互制衡。
关于国有企业整合重组后加强制度融合的思考
关于国有企业整合重组后加强制度融合的思考作者:原子立来源:《南北桥》2022年第06期[ 摘要 ]加快国资国企改革,增强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创新力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尤其是进入新时代后,高质量发展成为主题主线,“十四五”规划也提出,发挥好国资国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压舱石、推进器、顶梁柱作用,不斷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此背景下,优化资源配置,进行战略性、专业化的重组整合成为做强做大做优国有企业的有效手段。
但在实践中,国有企业重组整合后,在资产、人员、制度、管理、文化等方面的融合都面临一定的困境,本文尝试从问题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国企重组整合中加强制度融合提出一些思考和对策。
[ 关键词 ]国有企业;重组整合;制度融合;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2.06.0661 国企改革重组的目标、措施和实践1.1 国企改革重组的背景和目标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长期以来,国资国企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升我国综合国力、促进科技进步、巩固国防、改善民生等方面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成为保障国家战略、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载体和力量;但同时国企也存在大而不强、效率不高、资产收益低、行政色彩较浓厚等问题。
特别是进入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形势任务迫切要求国有企业做大做优做强,提高经济整体效率和国际竞争力,服务好国家战略目标。
而在市场化机制下的并购重组和专业化整合等改革措施,能够盘活资产存量,激活内生动力,优化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化解重大债务股权风险等,成为国企求变发展、推动改革进程的有效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企重组实践也取得了良好成效,比如神华与国电合并重组为国家能源集团,实现了上下游一体化运营;宝钢和武钢合并重组的宝武钢,实现了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了产业集中度;南北车合并重组的中国中车,避免了内部同质化竞争,提高了质量效益,等等。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和对策分析
财富生活>>Wealth Life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和对策分析■ 文 / 李楠摘要:国有企业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处于核心地位,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及发展方向做了重大决策部署,报告指出要将国有企业培育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企业。
作为企业的管理核心,内部控制管理,自然是国有企业改革要求中的重中之重。
本文就目前国企内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国有企业内控管理体系、规范企业内部控制运营、推动治理体系现代化等建议。
希望本文对进一步夯实国有企业内控体系,提高国有企业防范风险的能力,增强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实际意义。
关键词:国有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一、引言企业内部控制活动贯穿于企业经营的各个业务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横管到边、纵管到底的特征,是企业经营合法合规、财务报告真实准确、是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我国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治理能力、治理体系等重大问题做出了决定,并要求国有经济在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等方面不断增强。
二、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现状(一)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环境内部控制环境涉及企业治理结构、组织架构及职责分配、内审机制、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等方面。
国有企业要想有效地执行内部控制制度,就必须构建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并不符合企业发展的需求。
管理模式局限于以往的行政管理模式,现代企业经营机制的运作未能起到有效作用,未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对企业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还有的国有企业由于自身的企业文化不够积极向上、开拓创新,缺乏凝聚力和竞争力,也不具备团队协作意识,导致员工丧失对企业的信心和认同感,甚至导致舞弊事件的发生,造成企业损失影响企业信誉。
(二)缺乏完善、科学的风险评估机制风险评估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及时识别与分析一切可能影响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不确定性因素,并针对识别出的不确定因素选择应对策略,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
党委参与治理、内部控制质量与国有企业绩效
党委参与治理、内部控制质量与国有企业绩效作者:***来源:《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21年第04期摘要:利用手工搜集的2010~2019年滬深A股国有上市企业党委参与治理数据,研究党委参与治理对国有企业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
研究结果表明:党委参与治理能够显著提高国有企业绩效;党委以嵌入董事会和经理层方式参与治理能够起到提高国有企业绩效的作用,但党委以嵌入监事会方式参与治理未能显著提高国有企业绩效;党委参与治理能够显著提高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内部控制质量在党委参与治理与国有企业绩效的关系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考察党委参与治理对不同类型国有企业绩效影响的异质性后发现,在商业竞争类国有企业中,党委参与治理对企业绩效起到了显著的提升作用,并且内部控制质量在其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但在特定功能类国有企业中,党委参与治理未能有效提高企业绩效。
研究结论为国有企业党委嵌入公司治理结构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党委参与治理;国有企业绩效;内部控制质量;中介效应文章编号:2095-5960(2021)04-0015-09;中图分类号:F276.1;文献标识码:A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国有企业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党委参与治理是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一大特色。
[1]学术界对于国有企业党委的治理作用首先进行了探讨,卢昌崇研究发现,党委参与治理的关键在于确保党委在企业治理结构中处于合理位置,发挥核心作用。
[2]蒋铁柱等认为,国有企业党委参与治理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可行性。
[3]将国有企业党委科学地内嵌至公司治理结构之中,能够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有效抑制国有企业贪腐低效和内部人控制的顽疾[4-5],协调国有企业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政治目标上的追求[5]。
2012年以来,学者们开始检验国有企业党委参与治理的效果,结果表明,国有企业党委参与治理能够发挥监督和制衡作用[6-9],缓解代理冲突[1,10],抑制盈余管理行为[11]和高管隐性腐败行为[12],降低税收激进程度[13],提高董事会的工作效率[1]和决策质量[14],促进董事会非正式等级平等化[15],提升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水平[16]、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17]和风险承担水平[18],缩小高管与普通员工之间的薪酬差距[7,19],减少国有资产的流失[20]。
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标题: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录一、引言二、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体系现状分析1. 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体系的定义和意义2. 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体系的现状3. 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三、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体系现代化路径探讨1. 提高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体系的透明度和公正性2. 强化国有企业董事会的角色和职能3.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机制4. 提升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四、国有企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要性和路径选择1. 国有企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性2. 国有企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五、结语一、引言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促进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提升其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体系现状分析、现代化路径探讨以及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要性和路径选择等方面展开探讨,旨在为国有企业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借鉴和思考。
二、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体系现状分析1. 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体系的定义和意义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体系是指国有企业内部各种治理结构和机制,以及各方治理主体之间的治理关系和运作模式。
良好的公司治理体系可以有效保护国有企业各方利益,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增强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 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体系的现状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体系在逐步完善的过程中,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国有企业董事会的自治性不足、国有资产监管不到位、股东权益保护不力等。
3. 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国有企业在公司治理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主要包括治理结构不够完善、关联交易和内部交易问题突出、治理体系透明度不足等。
三、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体系现代化路径探讨1. 提高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体系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国有企业应加强信息披露,提高治理决策的透明度,公开披露国有企业的财务情况、经营状况、治理结构等,增强外部监督和社会公众的参与。
企业内部控制习题—第三章 内部环境
第三章内部环境一、单项选择题1.企业按产品、客户、地区等来设立事业部,每一个事业部都是一个有相当自主权的利润中心,独立地进行日常经营决策,各事业部都相当于一个U型企业的组织结构是()。
A.U型结构 B.M型结构 C.H型结构 D.矩阵型结构2.分别设置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及由各专业人员组成的管理团队,针对各项业务功能行使决策、计划、执行、监督、评价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是保证业务顺利开展的支撑平台,这指的是企业()。
A.内部机构 B.治理结构 C.管理机构 D.董事会3.国有独资企业的合并、分立、解散、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和发行公司债券,有决定权的是()。
A.股东大会 B.董事会 C.总经理 D.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4.战略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对公司的长期发展规划、经营目标、发展方针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战略委员会的主席由()担任。
A.董事长 B.总经理 C.独立董事 D.监事会主席5.在内部资源的分析中,对企业现有资源的数量和利用效率,以及资源的应变能力等方面的分析是()。
A.企业资源分析 B.企业能力分析C.核心竞争力分析 D.企业资金结构分析6.为了实现发展目标而制定的具体规划,表明企业在每个发展阶段的具体目标、工作任务和实施路径,这指的是()。
A.发展目标 B.战略规划 C.企业规划 D.企业战略7.审议战略委员会的发展战略建议方案应提交给()。
A.股东大会 B.董事会 C.监事会 D.总经理8.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而录(任)用的各种人员,包括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一般员工,其本质是企业组织中各种人员所具有的脑力和体力的总和,这指的是()。
A.人力资源 B.企业劳动力 C.企业员工 D.人脉资源9.企业核心技术的创造者和维护者是()。
A.股东 B.高管人员 C.专业技术人员 D.一般员工10.对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构建起到关键作用的是()。
A.企业高管人员 B.企业的全体员工 C.政府的强制要求 D.社会的呼吁11.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坚持不懈、努力使全体员工都必须信奉的信条,体现了企业核心团队的精神,往往也是企业家身体力行并坚守的理念,这说的是()。
2024年注册会计师-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4年注册会计师-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题目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第1卷一.全考点押密题库(共100题)1.(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因在组织的管理层次中拥有一定的地位而获得的权力不包括()。
A. 请求权B. 法定权C. 奖励权D. 强制权2.(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当本土企业优势资源适合于本国市场,产业的全球化程度高的情况下,新兴市场本土企业应该采取的战略定位是()。
A. 利用国内市场的优势防卫B. 将企业的经验转移到周边市场C. 通过转向新业务或缝隙市场避开竞争D. 通过全球竞争发动进攻3.(多项选择题)(每题 1.50 分)松涛旅行社面对老年社会的到来,专注于组织老年消费者出国游业务,并在业内率先根据旅行中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特点,开展健身要约、摄影、休闲、美食品尝与制作,探访居民等活动。
面对越来越多的慕名而来的消费者,该社在国内设立了上百家分社或代理机构,复制推广上述业务模式,取得了远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利润率。
从零散产业的战略选择角度看,松涛旅行杜的做法有()。
A. 连锁经营或特许经营B. 提高产品差异化化程度C. 目标集聚D. 尽单发现产业趋势4.(多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下列战略行为中,属于多元化战略的有()。
A. 某摩托车制造企业在现有的生产线和营销渠道基础上进入电动车市场B. 某汽车制造企业为了分散经营风险投资高速公路C. 某家电生产商通过加强品牌建设使其产品打入高端市场D. 某奶制品生产企业为了保证原料来源收购了一家奶牛养殖场5.(多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下列关于外部利益相关者及其利益期望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 政府对企业最直接的利益期望是政府对企业税收的期望B. 购买者与供应者对企业的期望是在他们各自的阶段增加更多的价值C. 债权人期望企业有理想的现金流量管理状况,以及较高的偿付贷款和利息的能力D. 上市公司的股民,对企业的期望就是利润最大化6.(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摩科天线技术公司是一家高新科技企业,主要从事研发、生产和销售通信天线产品和无源器件的业务。
2022年-2023年注册会计师之注会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题库附答案(典型题)
2022年-2023年注册会计师之注会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题库附答案(典型题)单选题(共30题)1、甲公司是一家位于东北地区的高中教育培训机构,作为一家培训机构,对师资的培训管理尤为重要,甲公司向一家在该方面做得非常优秀的某市初中培训机构学习了师资管理经验,则甲公司采用的基准分析类型为()。
A.竞争性基准B.一般基准C.过程或活动基准D.顾客基准【答案】 B2、雅莱公司主营化妆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该公司董事会下设风险管理委员会。
下列各项中,属于雅莱公司风险管理委员会职责范围的是()。
A.审议公司及各个部门的风险管理策略和重大风险管理解决方案B.组织协调公司全面风险管理日常工作C.研究提出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报告D.研究提出化妆品研发、生产、销售等业务部门和各个职能部门的重大决策风险评估报告【答案】 A3、(2018年真题)M 国某地区位于地震频发地带,那里的居民具有较强的防震意识,住房普遍采用木制结构,抗震性能优越。
不少家庭加装了地震时会自动关闭煤气的仪器,以防范地震带来的相关灾害。
根据上述信息,该地区居民采取的风险管理策略工具是()。
A.风险控制B.风险转移C.风险规避D.风险转换【答案】 A4、在零售企业纷纷传来关店倒闭消息之时,苏宁易购却逆势而为,交出了一份华丽的成绩单。
华丽的业绩离不开持续不断的变革,战略转型一直是苏宁亘古不变的主题,从2009年年初的“沃尔玛+亚马逊”,到“云商”,再到“一体两翼”,最后到2017年的“一体二翼三云四端”。
每一次都以改革者的姿态,撼动既有的利益格局,每一次都是颠覆传统零售业的玩法。
无论遇到多大阻挠,无论多么不被看好,苏宁的掌舵人张近东毅然奏响组织转型的狂想曲,高歌飙进。
苏宁未能体现的战略管理特征是()。
A.战略管理是企业的综合性管理B.战略管理是企业的高层次管理C.战略管理是企业的动态性管理D.战略管理是企业的静态性管理【答案】 A5、某日化用品企业采用加大牙膏管口径的方式增加使用量,以此达到增加牙膏销售量的目的,这种战略属于()。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精益化管理模式与优化路径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精益化管理模式与优化路径目录1. 内容概括 (2)1.1 研究背景 (2)1.2 研究意义 (3)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4)2.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概述 (5)2.1 审计概念与发展历程 (7)2.2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现状 (9)2.3 审计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10)3. 精益化管理模式内涵与特征 (11)3.1 精益化管理的概念 (12)3.2 精益化管理特征分析 (14)3.3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精益化管理优势 (15)4.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精益化管理模式构建 (16)4.1 审计质量管理 (18)4.2 审计效率提升 (19)4.3 审计风险防控 (21)4.4 审计信息系统建设 (22)5.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精益化管理路径优化 (23)5.1 人员素质与能力培养 (24)5.2 审计流程优化 (25)5.3 审计方法与工具创新 (26)5.4 审计文化建设与实践 (27)6. 案例分析 (29)6.1 审计精益化管理成功案例 (30)6.2 审计精益化管理失败案例反思 (32)6.3 案例分析与启示 (33)7. 结论与建议 (35)7.1 研究总结 (36)7.2 建议与展望 (37)7.3 研究的局限性与未来研究方向 (38)1. 内容概括本文档旨在深入探讨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精益化管理模式及其优化路径。
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国有企业面临着日益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其内部审计工作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精益化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理念和方法,对于提升企业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本文档首先阐述了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精益化管理模式的核心要素,包括目标定位、组织架构、流程设计、技术支持以及文化培育等方面。
详细分析了当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和优化路径。
通过本文档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精益化改造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推动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其评价方法3400字
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其评价方法3400字内部控制对于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效率和管理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准的重要方法。
本文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索内部控制评价方法,并探索了提升内部控制有效性和评价方法有效性的策略。
毕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方法一、企业内部控制及其有效性概述企业内部控制是为了实现企业的目标而服务的,是保障企业生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提升财务报告可靠性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内部控制需要包括董事会、管理层和员工在内的全体成员都必须遵守的过程。
内部控制有效性是指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行内部控制政策或者制度的设计,并保证这一套政策和制度能够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持续有效的发挥作用,并使得企业的控制目标得到有效实现。
二、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及要求1.内部控制有效的关键因素企业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取决于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合理性、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内部控制监督管理和贯彻执行力度是否足够等等。
唯有了解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因素,才能针对性地完善企业内部控制。
具体来说,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和完善内部控制有效性:第一,企业要构筑符合自身状况的内部控制制度。
在市场经济发展日趋完善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经济案件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高级财务管理人员被调查的状况越来越多。
比如说银行职员从金库偷盗资金金额达到5000万元以上,银行挪用信贷资金金额高达50亿元等等。
这些企业内部存在着内部控制制度,导致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不符合自身的生产经营现状。
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管理习惯和运营模式,在实际管理中,企业的领导者和管理人员应该逐步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内部控制制度。
第二,企业要重视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应该意识到内部控制是非常重要的,要避免让内部控制制度成为一纸空文和纸张上的制度,对于有章不依、形同虚设的现象要严格杜绝。
企业领导要躬亲示范,给员工起一个带头模仿的作用,如果企业的领导者都不重视内部控制,那么其他员工重视的可能性就很小。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构成要素解析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构成要素解析[摘要]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加强内部控制,防范化解经营风险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永恒的主题。
本文对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内控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这5个构成要素的主要内容进行阐述。
[关键词]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构成要素0引言现代金融理论认为,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是指:商业银行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
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体系主要包括5个要素:第一,内控环境(ControlEnvironment),是指对建立、加强或削弱特定政策、程序及其效率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它是整个内部控制框架的基础,决定了一个商业银行的气氛,影响该组织中人们的内部控制意识。
第二,风险评估(RiskAssessment),是指判别和分析完成目标过程的内部或外部风险,包括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
商业银行的风险来自于经济环境、规章制度,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必须建立判别和处理环境变化产生相应风险的机制。
第三,控制活动(ControlActivities),是指保证管理目标得以实现而建立的政策和程序。
控制活动能够针对商业银行目标完成过程中的风险采取必要的行动,贯穿于各个层次和各个部门。
第四,信息与沟通(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是指商业银行内部各部门的人员必须能够取得他们在执行、管理和控制企业过程中所需的信息,并交换这些信息。
信息系统提供包括经营、财务等方面信息的报告,作为经营和控制的依据。
第五,监督审查(Monitoring),是为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充分性、可行性而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的持续性的检查与评价。
现就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5个构成要素的主要内容逐一加以阐述。
1内控环境1.1组织结构按照相互制约的内部控制原则划分和确定管理层的经营决策职责;按照内部控制要求设置各级行机关的各个职能部门;按照与区域经济发展和金融资源分布相适应的原则设置辖属分支机构;建立贷款审查委员会、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集中采购委员会、内部监督委员会、计算机安全工作委员会等决策议事机构,搭建纵向专业条线化管理、横向流程化管理的矩阵式组织架构。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的挑战和新趋势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的挑战和新趋势摘要: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顶梁柱”,在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做大做强做好国有企业是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要求。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成效显著,但仍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随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新的问题和挑战不断出现。
本文在分析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的挑战,进一步提出针对性的改革新趋势,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议。
关键词: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挑战;新趋势引言对国企而言,实现国有资本与市场经济融合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在“混”的基础上改变决策管理模式、经营模式、监管模式、激励模式,充分释放改革和市场活力,进而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提升国有经济竞争力,放大国有资本的功能。
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入,混合所有制改革已然成为重组国有资本的一个关键路径。
1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的挑战1.1缺乏完善的产权保护制度混合改革的实质是产权改革。
一方面,由于国内产权交易市场处理效率低下,产权流动受阻,国有产权转让的行政审批过程十分复杂;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仍占主导地位,产权主体过度集中。
超80%的国企完成混改后,产权仍然集中于国有资本,即便通过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混改,仍有绝大多数国有股东保持控股地位,且引入层面极少上升至中央企业和母公司。
因此,国企混改中还存在产权保护制度不够完善,法人治理体系不够完善的问题。
为此,国企要适时将控股的国有资本适当减少,同时适当增加民营资本的比例,真正实现股权多元化改革。
1.2缺少完善的激励机制,激励作用弱化在国有企业内部,岗位水平和工龄是决定员工薪酬的主要依据,弹性本身也不大。
同时,对管理人员来说,薪酬激励与约束机制往往流于形式,不能充分发挥激励与约束的作用,难以调动管理人员工作热情,从而对企业运行与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国有企业改革之路从“放权让利”到“制度创新”
总的来说,“创新生态系统”相比于“创新系统”,更加注重创新活动中的 协同与互动,强调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多个创新主体之间的配合。在知识经济时代, 这种新的视角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创新的本质,提高创新的效率和成功率。
展望未来,“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将是一个全球性的趋势。随着科技的不 断进步和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努力构建适合自己的创新生态 环境,以吸引和培育更多的创新人才和资源。在这个过程中,“创新生态系统” 的观念将逐渐深入人心,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
然而,在“放权让利”阶段,国有企业的改革并未完全触及根本问题。为了 进一步推进改革,我国政府提出了“制度创新”的思路。在“制度创新”阶段, 国有企业改革更加注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通过改革产权制 度、治理机制等举措,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活力。
具体而言,“制度创新”阶段的国有企业改革目标包括:建立产权明晰的现 代企业制度,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强公司治理结构建设,完善董事会、监事 会等组织架构;推进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市场化的激励约束机制; 加强技术创新和质量管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实现这些目标,政府出台了 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国有企业进行制度创新和转型升级。
谢谢观看
国有企业改革之路从“放权让利” 到“制度创新”
基本内容
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经济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篇章。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国有 企业经历了从“放权让利”到“制度创新”的巨大变革,旨在提高效率、释放市 场活力,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从“放权让利”到“制度创新”,国有企业改革之路踏上了新的征程。在初 期阶段,国有企业面临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种种问题,如缺乏自主权、激励机制 不足等。“放权让利”政策的实施,为国有企业提供了更多的经营自主权和利润 分配权,激发了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随着改革的深入,国有企业逐步实现了 与市场的对接,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奠定了基础。
完善国有企业内控制度_提高内控执行力
2023年5月第26卷第9期中国管理信息化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May,2023Vol.26,No.9完善国有企业内控制度 提高内控执行力施康寅(宁波杭州湾新区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浙江 宁波 315000)[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国企改革的深化,我国的国有企业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为了增强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必须加强内部控制,增强国有企业的发展动力。
但是现阶段我国部分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企业规章制度和管理体系流于形式,从而影响企业的各种经营活动。
本文分析目前国有企业内控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内控制度、提高内控执行力的有效对策,促进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关键词]国有企业;内控制度;执行力;路径doi:10.3969/j.issn.1673-0194.2023.09.018[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23)09-0059-040 前 言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完善,国企改革也在逐步深入,国企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近年来,我国政府为解决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方面的问题,出台了许多关于改进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政策,但是,由于企业内部管理混乱、员工之间职责不清、上报给上级的资料不真实等问题,目前我国国企内控水平还比较低。
国有企业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完善内控制度,提升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并积极创新内控方式,及时解决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推动国有企业快速、稳定发展。
1 国有企业完善内控制度的必要性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大量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并逐渐完善了我国的内部控制体系。
但仍有部分企业存在经营管理混乱、内部责任不明、会计信息不真实、挪用公款等问题,究其根源,在于国企内部控制执行不力,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风险问题[1]。
审计视角下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路径选择
3 、企业 内部控制 建设是提 高企 业 国际竞争 力的
重要 源泉
期性 、综合性 、指 导性和 方 向性 。企业 战 略 目标 最 企业 管理 制度 。因 此 ,改进 和加 强企 业 内部控 制 ,
切要 求 。从根本 上说 ,企 业建设 和 不断完 善 内部 控 制 ,是企业 的一种 战略选择 ,具有重大 战略意 义。
1 、企业 内部控制建设是 实现企业 战略 目标 的必
然要 求
学术界不 同学派关于 战略观点 ,虽然 各持 己见 、 制定了 比较完善 的风 险 内部控制制 度 ,但 是 ,由于 不尽 相同 ,但都基 本认 同 “ 核心竞争 力” 是企 业竞 公 司管理层 的肆 意违反 、制衡失 调等 原 因 ,导 致 内 争优 势的关键 ,企 业核 心竞 争力是 支撑企 业持 续竞 部 控制形 同虚设 ,致 使该公 司 的治理结 构难 以发挥 争优势 的能力 ,是企业持续发展和长期制 胜的根本 。 应 有作用 ,“ 中航油事件 ” 也就无法避 免。很 明显 , 必须确立 企业 的核 心竞争 力战 略 ,通 过制 定 正确 的 战 略 目标 ,不断培 育和发 展能使 企业 在未 来市 场居 该 案件的发生是企 业治 理结 构失效 所导致 ,与企业 内部控制 薄弱有决 定性 关 系。现代 企业 制度 的核心
战略 目标 起 到强 有力 的科 学支 撑 与持 续保 障作 用 ,
・
收稿 1期 :2 1 —0 3 0 1 2—1 8 基金项 目: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 目 “ 企业 内部控 制审计研究” ( 课题编号 :0 W0 8 8 1 )阶段研究成果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审计、纪检、风控联动机制探析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审计、纪检、风控联动机制探析摘要在新的历史时期内,加强对国有企业的审计纪检,能够更好的将企业面临的风险加以管控,有效减少不必要的风险隐患。
鉴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在公有云企业内部开展审计纪检风控联动的必要性,并且在实践过程中的具体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国有企业;审计纪检;风控联动引言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在国有企业内部已经逐步实施审计监督体系,以帮助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速度,对于深化机制改革具有明显推动作用,能够对权利进行更好的规范,有效减少腐败问题的滋生。
在实践过程中,应该使用科技强审、应审尽审,尽量实行全覆盖审计。
1审计纪检风控联动的必然性与可能性1.1必要性(1)在国有企业内部实行审计纪检风控联动机制,能够有效减少多头监察的问题发生,帮助企业减轻审计负担。
就国有企业的发展作用来看,其作为市场经济的主导力量,承担着重要的经济支柱功用。
在实践过程中,在开展审计纪检工作中,监督对象往往具有一定重叠性,比如国有企业的资金管理、财务情况、招投标等相关财务活动,都是监督机构重点监察的对象,多支监督理论同时关注同样事情,该种重复劳动现象严重浪费人力、财力。
尤其是近年来,国有企业以及部分下属单位都不同程度的反映出自身负担较重,多重上级部门同时开展考核,使得国有企业疲于应付事务性工作。
虽然自出台“八项规定”之后,能够缓解部分压力,但依然存在重复督查、浪费资源的问题。
(2)在国有企业实施审计纪检防控联动能够将多种优势资源进行互补,从根源上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现象。
对于审计人员而言,自身具备一定财经法规方面的专业素养,但其约束力不强;对于纪检人员而言,其优势是善于挖掘问题线索、进行约谈等方面,但往往欠缺一定财经基础知识的储备;对于风控人员而言,侧重于事先的预防,尤其是国有企业涉及到的“三重一大”的项目都要经过程序化审核,能够对企业经营现实情况与面临的风险详尽熟知,但在实践过程中对于企业的发展多以建议为主,而非强制其进行整改,现实的风控手段不够强硬。
2022年会计继续教育(企业类)答案
2022年会计继续教育(企业类)答案第1号——组织架构选择题1、《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号——组织架构》制定的依据是(C)A《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D《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明确(D)的职责权限、任职条件、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确保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分离,形成制衡。
A董事会、监事会B董事会、经理层C监事会、经理层D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3、(A)对股东(大)会负责,依法行使企业的经营决策权A董事会B监事会C经理层D高层管理人员4、(B)对股东(大)会负责,监督企业董事、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A董事会B监事会C经理层D高层管理人员5、企业应当根据组织架构的设计规范,对现有治理结构和内部机构设置进行全面梳理,确保本企业(D)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
A治理结构B内部机构设置C运行机制等D治理结构、内部机构设置和运行机制6、企业组织架构调整应当充分听取(B)的意见,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决策审批。
A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B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员工C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员工D董事、监事判断题1、企业组织架构设计,是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明确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权限、任职条件、议事规则、确保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分离,形成制衡。
(√)2、企业应当定期开展对组织架构的评估,以发现组织架构存在的缺陷并进行改进。
(√)3、股东大会享有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规定的合法权利,依法行驶企业经营方针、筹资、投资、利润分配等重大事项的表决权。
(√)4、内部审计机构享有特定情况下对被审计单位采取临时性强制手段的权利。
(某)5、组织架构指引着力解决企业应如何进行组织架构设计和运行,如何加强组织架构方面的风险管控,核心是防范和化解各种舞弊风险。
(某)6、组织架构的运行从治理结构的层面来看应关注其合理性和运行的高效性,从内部机构层面来看应关注董事、监事、经理等的任职资格及履历情况和他们的运行效果。
在国有企业中构建现代化的管理体系
在国有企业中构建现代化的管理体系【摘要】国有企业在现代化的管理体系下面临着重大挑战和机遇。
本文通过分析国有企业管理体系现代化的必要性、障碍、路径、关键要素和可行性,探讨了如何构建现代化的管理体系。
现代化的管理体系可以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效益,推动企业持续发展。
通过建设现代化管理体系,国有企业可以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满足市场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也提出了国有企业管理体系现代化的意义、前景和建议,希望可以为国有企业的管理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在实践中,国有企业需要加强体制改革,注重人才培养,借鉴先进管理经验,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推动国有企业管理体系现代化迈出新的步伐。
【关键词】国有企业、现代化管理体系、管理体系现状、重要性、必要性、障碍、路径、关键要素、可行性、意义、前景、建议1. 引言1.1 国有企业管理体系的现状国有企业是国家资产所有和控制的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由于历史原因和管理体制的限制,国有企业管理体系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国有企业管理体系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传统管理模式过时、决策效率低下、市场竞争能力不足等方面。
由于长期以来缺乏市场竞争机制的约束,国有企业在管理体系上往往存在僵化、官僚化的现象,导致决策效率低下,反应迟钝,无法及时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
国有企业管理体系中存在权责不分、利益不清等问题。
由于国有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分离,导致管理者缺乏激励机制和责任意识,容易出现消极腐败现象,影响企业的发展和经营效益。
国有企业管理体系的现状需要进行深刻的改革和现代化升级,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竞争力。
只有通过现代化的管理体系建设,国有企业才能实现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1.2 现代化管理体系的重要性现代化管理体系在国有企业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传统的管理体系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
构建现代化的管理体系对于国有企业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及路径选择
“ 三套班子一套人马 ”责 、 、 的划 分 , 权 利
形 同 虚 设 。股 东 、 事 会 、 事 会 、 理 董 监 经 层 之 间 没 有形 成很 好 的权 责 分 配 、 励 激 与 约 束 、 力 制衡 关 系 。 权 ( 1 业 人 员 整体 素质 参 差 不 齐 二企 从 公 司 内 部 看 , 经 营 者 享 有 的 权 利大 于承担 的责任 , 励 机制欠缺 , 激 管
公司施行 , 自2 1 02年 1 1E起 扩 大 月 l 到在上海证交所 、 深圳 证 交 所 主 板 上 市 的公 司 施 行 , 此 基 础 上 , 机 在 中 小 在 择
高劳动生产率 , 而且更能 防范和发现企 业 内部和外部的欺诈行 为。 ( 防范财务风险 、 二) 校正会计信息 完善 的 内控体 系可 以促使企 业建 立规范的重大决 策_作机 制 , 丁 加强重大 决 策 的立 项 、 评估 、 实施 等环节 的监督
促 进企业经 营管理效 率 的提高有 着非
常重要 的作用 。总的来说 , 有效 的内部
我 国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 了《 企业
资本市场融资 、 国并购 的案例逐渐 增 跨
多 ,按照 国外证券监管法规 的要 求 , 一 套完 善的 内控 制度和 国际著名 会计 师
事 务 所 进 行 的合 规 性 审 计 已经 作 为 企
板 和创业板 上市公 司施行 , 同时 , 励 鼓 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提前执行 。 这一系列 政策 的相继 出 台标 志着适应 我 国企 业 实际情况 、 融合国际先进经验 的中国企
业 内部 控 制 规 范 体 系 基 本 建 成 , 味 着 意
部控制环境奠定坚实的基础 。反之 . 缺
乏 良好 的 公 司 治 理 , 内部 控 制 就 会 成 为 无 源 之 水 、 本 之 木 。 目前 我 国 有 些 企 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优化的路径选择发表时间:2014-11-27T09:29:37.013Z 来源:《价值工程》2014年第6月上旬供稿作者:蔺宁[导读] 落实以人为本、人才兴企的人力资源政策在调研过程中,笔者发现国有企业已成为高素质人才的“跳板”。
基于企业文化视角Path Selection for Internal Control Environment Optimization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terprise Culture 蔺宁LIN Ning(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北京100018)(Beij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lege,Beijing 100018,China)摘要院文章分析了内部控制环境建设与企业文化的关系,指出当前国有企业内部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企业文化视角提出优化内部控制环境的路径,以期对企业创建和完善内部控制的实践有借鉴意义。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al contro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and enterprise culture, points out thecurrent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internal environment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puts forward the path to optimize the internal controlenviron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rporate culture,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enterprise to create and improve the internalcontrol.关键词院内部控制;企业文化;国有企业Key words: internal control;enterprise culture;state-owned enterprises中图分类号院F279.23 文献标识码院A 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4)16-0166-031内部控制环境建设与企业文化的关系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中指出,内部控制是指由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现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共包括五个要素: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
内部环境位于企业内部控制“金字塔”的基部,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因此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环境是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中首要任务。
企业文化是指在生产经营中逐步形成的、为整体团队所认可并遵守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部的“上层建筑”,通过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意识的感染、诱导、约束成员,从根本上挖掘职工的积极性,提高企业运转的整体效果,进一步实现内部控制的目标[1]。
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主要涉及公司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和企业文化等。
笔者认为企业文化虽然是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一个要素,但其地位和影响远非如此,在其他四个要素建设中同样需要糅合企业文化,因此良好的企业文化是贯穿内部控制环境建设始终,两者的关系如下:1.1 内部控制环境建设成效离不开企业文化的熏陶企业内部控制环境要素从大的方面讲都涉及到人的因素,即通过合理的治理结构和组织架构,每个人都有对应的岗位,具有一定的职权并承担一定的责任,公司通过内部审计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员工的职责是否按规定执行。
企业作为一个系统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2],如果内部控制环境要素仅仅是通过各种规章、制度、条例、实施办法等制度性文件灌输于人,势必引起人的反感、抵触,加之再完美的制度也难以控制所有的漏洞,内部控制可能因执行人的错误、舞弊或恶意串通而失效。
怎么才能使内部控制环境建设不再流于形式呢?在对人的改造和管理中,企业文化的渲染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因此如果内部控制环境建设中糅合企业文化元素,深入到人的内心,通过慢慢地培养、教育,使之成为正确的价值观和企业精神,从而达到“不治而为”的境界。
因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优化内部控制的必要条件,也是保障内部控制制度顺利实施的重要手段。
1.2 企业文化建设落地需要内部控制的“制度安排”推行企业文化,其制度建设是根本,没有相应的企业文化建设的制度出台,则企业文化如同缘木求鱼,容易沦为形式主义,难以取得真正的效果,这是文化建设落地的关键。
企业的文化建设应融于经营活动,结合本企业的业务特点,创建有鲜明个性的企业精神。
总之,在内部控制环境建设中,各项要素的制度建设是“法治”,糅合的企业文化元素是“德治”,企业应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以各项经营活动为落脚点,实现两者的统一。
2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多年来,我国国有企业一直承载着振兴民族工业的使命,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当前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外贸形势不景气、投资乏力,企业为了生存与发展纷纷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目前许多企业都着手部署、推进内部控制建设,我国国有企业也是如此。
2013 年8-10 月,笔者调研了北京地区电子信息行业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实施情况,发现存在如下问题:2.1 公司治理结构中普遍存在“一股独大”、重要事项集中决策执行不到位问题按照内部控制规范的要求,企业应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形成董事会的决策权、经理层的经营权和股东的表决权各司其职、相互制衡的局面。
目前国有企业的国有股比例偏高,仍然存在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的现象,尤其是在“重要的经营活动、重要的对外投资、重要人事变动和重大资金支出”事项(以下简称为三重一大)没有完全执行集体决策机制,仍然是董事长或总经理一言堂,其他人仅是形式上的表决,这种“集权”文化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2.2 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上“因人设岗”、裙带关系问题突出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要求,机构设置因根据业务特点和重大风险的防控而做出安排,因此企业组织应面向市场而不是面向内部,设置的每一个岗位应着眼于风险管理的业务流程,而不能成为“无风险区”的资源耗费。
为了快速响应市场,企业应采用扁平化的组织架构;从人员数量上看,符合内部控规范的人员配备比例是:业务人员应占较大比例,管理人员应占较小比例。
这些举措意味着管理干部队伍要大幅度“瘦身”,要革自己的命,需要对当前的利益格局做出重大调整,因此国有企业向前推进时遇到较大的阻碍,虽然机构也做了一定的精简,但很不彻底,因人设岗的现象仍然存在,管理干部之间的裙带关系紧密。
这种“人人想当官”的“官本位”文化会进一步加大业务人员和管理干部之间的隔阂,不利于企业集中力量发展经济建设。
2.3 人力资源政策中奉行“任人唯亲”,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流于形式人力资源政策涉及雇佣、培训、考核、晋升和薪酬等方面。
我国国有企业大多成立于上世纪50-60年代,先后经历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洗礼和考验,现在逐渐成为面向市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市场主体,但与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相比,其“国有”的特征非常鲜明。
一方面,国有企业领导人中的“一把手”由上级国资委任命,其薪酬依据级别不同由上级统一发放,对其任期内业绩评价更多地从政治思想、组织纪律方面等考虑,较少考虑企业资产保值增值效果,对领导人的激励手段是“干好了能到政府机构任职”等[3]。
上述情况表明对国有企业领导人的管理办法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一味地套用公务员评价标准,将导致企业领导人眼睛只盯着上级,其行为是对上级负责而非对整个企业负责,世俗的“官场文化”盛行。
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员工队伍等级森严,任人唯亲现象严重。
由于企业成立时间较长,多年形成的关系网错综复杂,遍布企业内外,特别是管理干部中存在薪酬制度的平均主义、做事风格的形式主义,这种浮躁的企业文化影响了各类人才绩效的公平,从人力资源配置上不利于内部控制的实施。
2.4 内部审计未发挥“内部警察”和“咨询师”的作用按照现代企业的组织定位,内部审计既是洞察企业运营变动、识别企业重大风险的“内部警察”,又是对内部管理提出建设性意见的“咨询师”。
而现实情况是:企业领导不重视内部审计,审计结果占部门考核权重过小,几乎可以用微乎其微来形容;被审计部门对内部审计有抵触情绪,认为是来找麻烦的,员工中流行着“防火防盗防审计”的不良传言。
这样的工作环境使审计的权威性大打折扣,内部审计人员地位尴尬,饱受委屈,工作积极性不高,更不要说发挥内部审计的价值增值功能。
2.5 企业文化具有“表象化”、“空洞化”和“格式化”特点在2008 年6 月财政部等五部委推出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中第一次将企业文化作为制度规范写进去,且要求企业必须建立和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
这是增强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确保企业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现实要求。
正如美国管理学者汤姆·彼得斯、南希·奥斯丁在《寻求优势》中所说:“一个伟大组织能够长久生存下来,最主要的条件并非结构形式或管理技能,而是我们称之为信念的那种精神,以及这种信念对于组织全体成员所具备的感召力”,因此企业文化作为最核心的无形资产,汇集了企业主流的价值观、企业精神和行为规范,也是一种生产力。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文化建设未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只在表层上做了一些探索和学习,对企业精神的提炼没有经过深思熟虑,一味地照搬或机械地模仿,提出诸如“高效、创新、敬业、拼搏”等毫无个性的口号,内容空洞、格式呆板,没有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些都说明企业领导还没有意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只追求眼前利益的“短视化”文化使他们不能深入了解员工的现实需求,也没有创建凝聚员工的创造力和能动性的制度,当然也无法达到“自控”的效果。
3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优化的路径选择针对上述内部控制环境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笔者从企业文化角度提出如下优化方案:3.1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落实“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机制国有企业需要倡导民主的文化氛围,在重要的事项上允许大家畅所欲言,摈弃被领导者在国有企业长期养成的对上级严重依赖,缺乏独立思考的弊端,完善公司的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权限,防止过度集权。
为了发扬民主,可将关键管理人员的职责公布于众,接受员工监督,并对企业内部控制规范提出的“三重一大”事项严格按程序办事,留下的各种资料、文档等作为现场证据具有可追溯性。
这样,国有企业才能合理地分配和制约权力,成为培养和造就有胆有识的企业家队伍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