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乔家大院看经商
看《乔家大院》学经营(二)
看《乔家大院》学经营(二)企业要想做大必须要有品牌观念,必须要对消费者负责应始终以消费者的利益为中心,为消费者创造价值从而使品牌获益。
产品质量是品牌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产品质量有问题是根本没有资格去做品牌的,也是不可能做大的。
乔致庸明白这个道理也做到了,我们来看下面这个小片段。
孙茂才笑笑,把目光投向路边晒太阳的几位老人。
乔致庸心中一动,径直走上前去,深施一礼,与他们攀谈起来。
乔致庸只说自己是山西来的客商,想跟复字号做些生意,出来打听一下复字号的口碑如何。
这些老人闲来无事,七嘴八舌地讲起来:“这复字号可不比从前啦,这些年,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像当年复字号老掌柜乔贵发那样,你买一斤胡麻油他给你一两一的事,再也不会有了……”一个老人说的起劲,竟手中拐杖敲得咚咚响:“告诉你,就这一阵子,复字号卖的胡麻油都不香了,搀了假!”旁边一老人附和道:“是这样!昨晚上我媳妇儿还说呢,怎么这复字号通顺店的胡麻油一股陈年棉籽油的味儿!”乔致庸听的又惊又怒,向几位老人一躬到地。
刚要走,唯见一老人赶上几步拉住他又叮嘱道:“年轻人,我多说一句啊,你现在跟复字号做生意可要小心点了……”乔致庸连连称谢。
乔致庸怒冲冲的和孙茂才干到复字号通顺店时,偌大的店堂冷冷清清几乎没人,唯见一个无赖兮兮的伙计正和以为老人拉扯争执。
老人一见乔致庸他们进来,赶进道:“官爷瞧瞧,这里的胡麻油不香,我不愿意买,这伙计就这样扯着我。
”那伙计一点不怕,继续扯着老人蛮横道:“老东西,你胡说八道什么呢?说我麻油掺假不香,就是败坏本店的名誉,我要揪着你理论!”乔致庸气极了:“还不放手,一点规矩都不懂吗?”那伙计脸一横:“关你何事?你是哪里来的葱啊?”孙茂才喝道:“放肆,这是乔东家,叫你们掌柜出来!”乔致庸满脸通红,回身对老人拱手道:“老人家,让您受委屈了,在下是山西祁县乔家堡的乔致庸,本店的东家。
这个伙计刚才对您无礼,是乔致庸用人无方,我这里给您赔罪了。
”老人心颇善,赶紧道:“哎呦,这可当不起。
《乔家大院》给民校的启示
《乔家大院》给民校的启示电视剧《乔家大院》反映了清末时期晋商乔致庸以人为本,诚信经商,带领一帮伙计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实现货通天下、汇通天下夙愿的艰难历程。
细细品味,乔致庸的兴业之举,对当今一些民办学校的发展,仍有现实借鉴意义。
乔致庸的经商之道可谓崎岖坎坷。
当他的店铺面临危机时,便与头脑灵活的年轻伙计马荀商议迅速摆脱困境的良策。
两人不谋而合,果断决定给自己店铺内敬业精神较强、善于经营的一部分骨干伙计每人一份“身股”,年底参与分红,红利还比较丰厚。
这一招果然奏效,自此以后,尽管也有坎坷,但伙计们的主人翁精神大增,乔致庸的事业蒸蒸日上。
“身股”的积极意义在于转变了伙计们的身份,使他们一下子变成了小股东,成为乔致庸店铺的主人。
众多主人的能量释放出来,乔致庸的事业怎能不兴旺?我国的民办教育起步较晚,由于各种原因,有些民办学校规模不大,办学水平也不是很高。
除了经费紧张、贷款困难这一原因外,笔者以为,制约民办学校发展和办学水平提升最重要的原因,是民办学校教职工的聪明才智未能充分发挥。
让民办学校的教职工从打工者向主人、股东的身份转变,有效的途径有三条:一是加强思想教育,增强教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给思想素质较好,愿意献身民办教育,教育教学功底深厚,在教书育人方面取得一定业绩的员工一份“身股”;三是给有一定经济实力但还是办学发起人和出资人的少数教学骨干“配股”,让这部分骨干在自愿的前提下拿出一定份额的资金,用于学校建设和教学设施添置,这些骨干既有“身股”又有“配股”,自然成了民办学校的中股东或小老板。
“身股”份额虽小,但可以使民办学校的相当一部分教职工由打工者变成小股东。
身份变了,工作激情与责任心自然大不一样。
历史上乔致庸采用此法经商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我国不少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也有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处于发展中的民办学校的举办者,为何不积极效仿呢?给民办学校教职工“身股”,有充分的政策依据。
国务院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第五条指出:“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可以用资金、实物、土地使用权、知识产权以及其他财产作为办学出资。
乔家大院经商格言
乔家大院的经商格言是“信义为本,禄利为末”。
在电视剧《乔家大院》中,乔家掌柜马荀问众人:“乔家的祖训是什么?” 大家齐声回答:“义,信,利!” 这三个字排在第一的不是利,而是义,乔家做生意讲究的以义制利;其次是信;做生意要讲诚信,无信不立。
乔家大院的经商格言体现了晋商的诚信经营理念和以义制利的商业道德。
晋商都深知诚信中蕴含的商机,都深悟诚信中隐藏的利润价值,始终恪守着商道,坚守着“义、信、利”的法则。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您查阅相关网站。
从乔家大院看经营思想
从《乔家大院》看“经营思想”寒假得闲,把网上下载的四十多集的电视剧《乔家大院》看完了。
本人对作者编剧陈秀海及导演、演员们的辛勤劳动产生由衷的敬意,对此剧获得较高的收视率心悦诚服。
此剧重谈乔致庸经商发迹史,有爱情,有苦闷,有欢乐;他一生奋斗,一生坎坷,一生故事。
从经营管理的角度来说,此剧给人的启迪还是值得称道的。
其一,契合现代营销的理念。
尽管此剧属于“演义”,但据有关资料记载,晋商在清代至民国初年,确实是中国屈指可数的隆商巨贾,其经营思想是在传统的“民本”、“民贵”、“君子爱财贵有道”等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乔致庸受命于乔家危难之时,他北上蒙古大漠恰克图,南下武夷两广,漂海去东瀛,辗转到欧洲(子孙)。
他眼见民众于水深火热中,深明百姓乃社稷与财富之本,没有百姓的富足安定就谈不上商人的利益;他把“给茶农、蚕农、织户生计”和“给牧民带去日常用品”作为自己经商救民的第一要务,认为在满足了这些百姓的基本需要后,商家的利益自然会得到。
这种观点恰恰与现代营销理念“以满足顾客需求为中心”是不谋而合的。
理念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乔家的生意兴盛乃水到渠成,想不赚钱都不成了。
其二,“义商”思想源于传统的中国文化。
中国的先哲们关于“义”的重视和阐述可谓一以贯之、大道归一,无论是儒、道、墨、法,还是阴阳、纵横和杂家,都强调义为百德先。
象什么:“见利思义”、“义,天下之良宝也”、“万事莫贵于义”、“从义不从父”等等诲言名句,更是如珍珠,似星辰,璀璨耀目。
以乔致庸为代表的晋商,不少都是饱读经书欲求功名而后经营的儒商,其视义重若泰山。
如“复盛公”的店训就是“义、信、利”。
这里,“义”是第一,信誉第二,然后才是商家的利。
他到蒙古草原,要求掌柜和伙计首先要了解牧民们需要什么,尽管牧民比较“荒蛮”,不通汉语,不会算账,他却要求所有乔家生意必须义字为要,不欺不诈;他南下疏通茶路,茶民日不聊生,愿低价倾售茶叶,但乔致庸愿出高价收购,感动得茶农跪谢一片!所谓利人者利己,乔致庸在救茶农的同时,也救了自己,此行他获利颇丰;他更改店规,杜绝货物掺杂使假,人口皆碑,逼得所有商家从善其后,一正商风;他慷慨为“海防”和平定匪患及民族叛乱的大清官军捐款捐粮,为天旱绝收的难民熬粥赈济等等都是难得的义举,他是为富而仁,富而愈义。
乔家大院晋商文化心得体会及感悟 乔家大院 晋商的精神精选4篇
乔家大院晋商文化心得体会及感悟乔家大院晋商的精神精选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乔家大院晋商文化心得体会及感悟乔家大院晋商的精神精选4篇最新乔家大院晋商文化心得体会及感悟篇一出东大院的西堡门,走过一条马蹄形的沟涧小道,就是西大院。
乔致庸的经商之道
乔致庸的经商之道《乔家大院》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它讲述了一个曾经在中国商界叱咤风云的商业巨子搏击商海的兴衰浮沉。
一代传奇晋商乔致庸弃文从商,怀抱以商救民、以商富国的梦想,经过曲折复杂的风波,历经千难万险,最终实现了“货通天下、汇通天下”的夙愿。
事实上,山西祁县乔家在商界的兴盛超过了200多年,历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五朝,再看我国现在的企业,不要说兴盛200年,能够存活50年的我们数一数能有几家。
乔致庸虽然身为旧时代的商人,但在他身上却有着许多现代商业的经营意识和经营理念。
笔者认为,乔家的经营智慧主要有以下几条。
1.做生意先做人中国有句古训:“商道即人道”。
在乔致庸看来,任何生意都是人的生意,做生意首先要做人。
因此,他把经商之道排列为“讲义为先,守信次之,而后方为取利”。
这种经营思想在具体做法上的表现就是:宽以待人,言而有信,互帮互助,不坑客,不做假,不欺“相与”,不亏伙计。
当乔致庸见到外乡讨饭的穷人时,不惜倾其全部积蓄搭建粥棚,让数万饥饿的百姓渡过难关。
逢年过节时,乔家也不忘给左邻右舍送年货,济贫弱。
正是怀着做生意先做人的这种态度,乔家的生意才得以广泛的认可,并迅速发展壮大。
万科地产的老总王石曾经说过,要做伟人就要做到三点:第一没事找事;第二把别人的事当作自己的事;第三拿自己的事不当事。
意思是做生意就要多为别人着想,勇于奉献。
这句话无疑也反映了他的经营思想,那就是做生意先做人。
在目前的情形下,我国许多中小企业都把追逐利润作为自己至高无上的准则。
实际上这是一种目光短浅的行为。
如果企业家的目光如此短浅,那么又怎么能期望企业做长久呢?商人的终极目标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这没有错,但是我们不能忘记这背后还有一句话,那就是以义取利的管理思想和经营理念。
乔致庸对“义信利”的态度,对我国目前的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警示。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过分追求利益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塑造,亦即只重视经济效益而忽略社会效益,最终将会得不偿失。
乔家大院晋商文化作文
乔家大院晋商文化作文你要是想了解咱中国的传统商业文化呀,那乔家大院可绝对是个不能错过的好地方,这里面藏着的晋商文化那可老有魅力了。
走进乔家大院,就像是一下子穿越回了晋商辉煌的那个时代。
那大院儿啊,可气派了。
一砖一瓦都透着讲究,就像一个巨大的历史书,默默地讲述着晋商的传奇故事。
咱先说说这晋商的发家史吧。
晋商呢,那可都是脑子特灵活的一群人。
在以前啊,山西这地方,山多地少,靠种地是很难发家致富的。
但是咱晋商就不认输,他们发现了商机。
当时啊,很多地方之间物资交流不太方便,晋商就瞅准了这个机会,开始做起了买卖。
他们赶着马车,拉着各种货物,风餐露宿地在各个地方奔波。
就这么着,一点一点地把生意做起来了。
乔家呢,就是晋商里的佼佼者。
乔家大院就是乔家人成功的一个见证。
你看这大院的建筑格局,那可都是按照传统的风水和家族生活的需求精心设计的。
每个院子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各自的功能分区。
比如说啊,有的院子是专门用来招待客人谈生意的,那装修得可豪华了,桌椅板凳都是那种很精致的,一看就很有派头。
这样的环境,让那些来谈生意的人啊,一下子就觉得乔家是个很有实力的大家族。
晋商文化里,诚信那可是排在首位的。
乔家的生意能做那么大,和诚信分不开。
他们做买卖从来都不坑人,说一是一,说二是二。
就像他们要是答应了给你提供什么样的货物,那肯定会保质保量地送到你手上。
哪怕路上遇到了千难万险,比如说洪水把路冲断了,或者是遇到了土匪,他们也想尽办法完成承诺。
这种诚信的名声传出去后,大家都愿意和晋商做生意,特别是乔家,那生意伙伴遍布全国。
除了诚信,晋商还有个很厉害的地方就是团结。
晋商之间有一种默契,要是有谁在外地遇到了困难,其他晋商肯定会出手相助。
就像一个超级大的商会组织,大家互相支持。
在乔家大院里,说不定就能想象出当年那些乔家的人商量着怎么去帮助同行,或者和同行一起商量着怎么开拓新的商业版图呢。
而且晋商很重视教育,乔家也不例外。
他们知道,要想家族一直兴旺下去,光有钱可不行,还得有文化。
看《乔家大院》学经营
看《乔家大院》学经营《乔家大院》里的乔致庸所展示的商业才华与经营技巧值得每一个想在商界获得成绩的商人学习。
人是企业的第一要素,再好的战略再好的战术如果没有合适的人去执行也不会有结果。
乔致庸也正是认识到人的重要性才改变晋商沿袭多年的伙计没有身股的规则,从而留住了人才、吸引了人才,使得竞争对手非常被动迫使其也改变了规则。
马荀(乔致庸包头买卖里一个最能干的伙计)点头笑笑,磨蹭着一时没走,欲言又止。
孙茂才(乔致庸重要的助手)笑道:“马荀,想说什么就说。
”马荀犹豫了半天,鼓足勇气拿出一封辞呈:“东家,我也要辞号!”乔致庸大惊。
马荀道:“对不起了,东家。
”乔致庸忍不住问:“谁委屈你了?”马荀支吾起来。
乔致庸急道:“到底为什么,竹筒里倒豆子,稀里哗啦!小胡同赶猪,直来直去!痛快地说!”马荀一不做二不休道:“东家,什么也不为,就是想走!”乔致庸大为生气:“你——”见马荀仍不说话,忍不住怒道:“好,我准了,找柜上清帐,走吧!”马荀一喜:“谢东家!”他一躬到地,转身就走。
孙茂才赶忙道:“且慢!东家,马荀要辞号,你也准了。
要说我不该插言,可碰巧昨天我刚刚看了店规,上面可有一条,伙计要辞号,东家说了不算,得众掌柜一起同意!”马荀有点急:“孙先生,东家这会儿就是大掌柜,他都准了我……你这不是害我吗?”乔致庸看了孙茂才一眼,猛醒:“啊,孙先生说得对,我眼下正要在复字号重立商规,怎么自己先就有章不循。
马荀,你的事我一人说了不算。
你先回去,回头再说!”马荀泄气道:“东家……”乔致庸转过身去不理他。
马荀悻悻一边往外走,一遍忍不住低声对孙茂才道:“孙先生,都是你多嘴!”孙茂才大笑起来。
见马荀走远,乔致庸回头一揖:“谢茂才兄,不是你,我差点做了件错事!”孙茂才道:“知错能改。
亦是圣贤。
这些天我可打听了,眼下复盛公钱庄,谁都可以走,就是马荀不能走。
别看他只是个跑街的,钱庄七八成的买卖,都出自他手。
这样的人才,别的商号急着要挖走呢!”乔致庸嘀咕:“我还这纳闷儿了。
乔致庸的经商之道
从《乔家大院》看企业成长
200907501125 经091-1马文会社会实践大作业从《乔家大院》看企业成长——观《乔家大院》有感《乔家大院》讲述的是一个山西晋商乔家如何在危难之中一步步成长起来,最终成为整个大清国的首富,并奠定了山西晋商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的故事,故事中不乏一些夸张虚幻之事,但是这可能也是影视行业为增加可读性收视率等所必需的,这些我们姑且不谈,我们主要从现代企业经济发展和经营管理方面来看看乔家如何一步步做大做强。
首先,我感觉到一个企业的成长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他会遇到许多的许多的宏观的和微观的因素。
然而,这些因素对企业来说也是既有利也有弊。
在乔氏企业(也就是乔致庸刚开始接管家业时算)刚刚开始时,正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困境,企业面临着倒闭的危险,这些是由于乔志广争做包头的高粱霸盘而陷入达盛昌的陷阱导致,这可以说是内部因素所致,一个企业想要在一个行业做到垄断,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撑,资金链一旦断裂,企业必将陷入困境,所以说,货币资金的流通才能使企业更好地发展。
在此处,我们也可以看到宏观环境对一个企业的发展的限制,当时的大清国还是一个封闭的封建社会,重农抑商,没有我们现在的银行或者国家的政策资金支持,致使商业不能很好地发展,也使得乔家在陷入困境中很难获得帮助,这样的宏观环境,大大增加了企业破产倒闭的风险,也使得商业发展异常缓慢,因为一个企业在没有资金支持或政策扶持时,即使这个行业利国利民,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他也无法成长起来,或者说成长的很慢。
当然,凡事有利也有弊,宏观环境的限制,也会促使一个企业拥有独一无二的优势。
当时南方太平天国战乱,致使茶路不通,大多数的人们只是迫于现状放弃茶路,然而,乔家却从中看到商机,在资金不足时,他融资,借助元家和水家的财力,更重要的是这两家的贩茶通行证,来进行茶路的开通。
能够大胆的进行商业活动,是一个企业保持不断活力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另一个就是,不一定富饶的地方才能赚到更多的钱,经商最重要的是解决一个供需的问题,把这个地方人们生产的东西运送到另一个需要他的地方去,这就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
读《乔家大院》心得
读《乔家大院》心得《乔家大院》这部电视剧很多人都看过,相信都为主人公乔致庸的风采所感动,笔者看完之后,有所感触,有所得,现与大家共分享。
一、讲“诚信”,重信用《乔家大院》这个故事本身非常精彩而且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就在于它弘扬了一种商业文化,一种“诚信”的文化。
晋商的精神实质便是合作与诚信,其中“诚信”是晋商得以位居中国三大商帮之一的重要基础。
这种诚信并不是简单传统意义上的对于“义”的推崇,也不是那种道德模式的重义轻利,而是一种商业经营所必需的运作基础和游戏规则。
立足“诚信”才可能建立一个健康的市场,才可以实现商家的永续经营和发展壮大。
其中一个反面典型在这本书中得到很好的全释:就是乔致庸在整治包头一个长期托欠乔家债,而又有能力偿还而不还的人时,所使用的计策,那就是把那人家仅剩下的一个筐摆在乔家进门的大厅前显眼处,结果人人得知此人有不讲诚信的纪录,就都不与他做生意,结果可想而知,此人必须以他欠乔家的债再加上利息来买走了那个筐,并与乔家做第一笔生意,以示他重新确立诚信经商的原则。
乔致庸得以横扫六合、并吞八荒创造的商业神话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应该是“诚信”神话。
“诚信”并不是由于个体的道德无限高尚,也不是儒家伦理修养的必然结果,而是现实的选择、规则的要求。
这对于现代中国商人、中国社会、中国人的社会价值认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我们每个人应该何去何从,都很有启发。
我们基层人民银行,也在做征信工作,但如果没有大的诚信商业环境、诚信社会环境、诚信人文环境也就没有我们的征信,征信从诚信开始、诚信从做人开始。
二、坚定的理想和信念看《乔家大院》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乔致庸那“汇通天下”的理想和抱负。
在贩茶汇兑银票的过程中,使用银票的方便快捷使乔致庸对票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经过一番深入了解和权衡,乔致庸不顾孙茂才极力反对毅然前往北京,力排众难,开设票号,提出“汇通天下,货通天下”的口号。
为了实现这个理想,心怀天下的乔致庸不惜与自己出生入死的好友兼最得力的帮手孙茂才产生矛盾并最终分道扬镳。
乔家大院观后感
乔家大院观后感
乔家大院是一部非常经典的中国电视剧,该剧讲述了清朝末年一位名叫乔致庸的商人的传奇故事。
作为一名商人,乔致庸始终坚持诚信经营,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华在商界赢得了尊重和荣誉。
在观看该剧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诚实守信”、“勤劳致富”等价值观的重要性。
乔致庸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诚信经营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只有通过不断努力和才华才能在商场上获得成功。
此外,该剧还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和忠诚。
乔致庸对自己的父亲和哥哥一直怀着深深的敬意和孝心,并在他们去世后用自己的才华和努力来回报他们的养育之恩。
他对自己的夫人和孩子也一直非常忠诚,始终保持着家庭和睦和幸福美满。
总结起来,乔家大院是一部充满正能量的电视剧,该剧通过讲述乔致庸的故事,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并深深打动了观众的心灵。
我相信,该剧的播出不仅是一部电视剧,更是一次文化传承,一次价值观的传播。
乔家大院晋商文化作文
乔家大院晋商文化作文你要是想了解点超酷的商业文化,那乔家大院里的晋商文化可一定得知道知道。
走进乔家大院,就像是走进了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商业王国。
那大院儿,一砖一瓦都透着讲究。
乔家大院的建筑风格,那可真是晋商文化的一个绝好展示。
大红灯笼高高挂在那古色古香的屋檐下,就像在诉说着乔家往昔的辉煌。
从大门开始,一路走进去,你能看到各种精美的雕刻。
那些木雕、石雕、砖雕,简直绝了!就说那木雕吧,刻的花鸟鱼虫、人物故事,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感觉都要从木头里蹦出来了。
这雕刻可不仅仅是为了好看,那都是晋商有钱了之后,把对生活的讲究、对文化的热爱都给刻进去了。
晋商啊,那可是中国历史上响当当的商人团体。
他们就像一群商业侠客,走南闯北的。
乔家就是晋商里的典型代表。
乔家的人可精明着呢,他们的生意遍布大江南北。
你想啊,在那个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的年代,能把生意做那么大,那可不容易。
他们做的买卖五花八门,什么茶叶啊、丝绸啊、粮食啊,就没有他们不涉足的领域。
这晋商做生意讲究个诚信,这在乔家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乔家的人把信誉看得比啥都重,说出去的话那就是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的。
就因为这份诚信,大家都愿意和乔家做生意,乔家的生意也就像滚雪球一样越做越大。
晋商文化里还有个特别有趣的地方,就是他们的家族管理。
乔家大院里住的可是一大家子人,人多了事儿就杂,但乔家把家族管理得井井有条。
家里有一套严格的家规,谁要是违反了,那可没好果子吃。
这种家族式的管理模式,让乔家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
大家都向着一个目标努力,那就是把乔家的生意发扬光大。
家族里的长辈呢,也特别重视教育,他们知道要想把生意一直做下去,没文化可不行。
所以乔家的子弟们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这就为乔家的持续繁荣奠定了基础。
晋商还有很强的抱团精神。
乔家在外面闯荡的时候,可少不了其他晋商的帮衬。
大家都是老乡,互相照应着。
要是遇到什么困难,就一起想办法解决。
就像一群大雁,一起往南飞,比单飞可强多了。
探究《乔家大院》带来的理财学思考-最新范文
探究《乔家大院》带来的理财学思考大型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以山西省祁县乔家大院为背景,艺术地描述了乔家堡著名商家乔家第三代传人乔致庸波澜壮阔的人生经历,展现了节俭勤奋、明理诚信、精于管理、勇于开拓的晋商精神,表现了清朝年间,山西晋商为发展中国民族商业所建立的不朽业绩,同时,这部电视剧中所体现的理财学思想,也值得我们思考。
一、诚信是为商之根基古语云:诚者,圣人之性也;至诚则金石为开;至诚者,天之道也,君子诚之为贵,以至诚为远,以至仁为德。
即使在今天,不少商家依然将这段文字作为店训。
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诚信是商家的立命之本。
乔家的经商理念是“信、义、利”,正是将诚信放在首位才使其成为“百年乔家”。
当乔致庸发现包头复字号的个别店铺出现了以次充好的胡麻油时,果断决定将这批胡麻油以每斤一文的价钱卖给人做灯油,并公告近期凡到该店买过胡麻油的客人,可以去店里全额退银子,同时还要低价卖给他们不搀假的胡麻油,以示赔罪,一举挽回了复字号的声誉。
乔致庸从南方贩茶,考虑到路途遥远、运输时间长,可能会导致茶砖因自然干燥而重量变轻而给其他商家和消费者造成损失,便将标重一斤的茶砖制作为一斤一两重。
按照理财学的观点,人是理性的,理性人在处理各种问题时必然是趋利避害。
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亦如此。
在存在竞争的商业社会中,当商家使用了欺骗消费者的手段,由于信息不对称,消费者最初可能会上当,但这种当通常只上一次。
从长远来看,有欺骗行为的商家虽然可获得较大的眼前利益,但丧失的是持续经营获得未来现金流的能力,而企业的价值很大程度是由预期未来现金流的大小决定的。
所以,纵观古今中外,凡生命力长久的企业,必定是非常重视诚信的企业。
尤其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二、现金流是企业的生命之水理财学界有一句名言“现金为王”(Cashisking)足见现金流对于企业的意义。
乔家因在包头与邱家争做高粱霸盘,白银几乎全部变成了高粱堆在仓库,存货大量积压,资金链已经断裂。
(商人智慧)—从电视剧《乔家大院》看企业管理经营与企业如何用人经典智慧。
(商⼈智慧)—从电视剧《乔家⼤院》看企业管理经营与企业如何⽤⼈经典智慧。
(商⼈智慧)—从电视剧《乔家⼤院》看企业管理经营与企业如何⽤⼈经典智慧。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乔家⼤院》主⼈公乔致庸是乔家经商第三代⼈,⽣于嘉庆⼆⼗三年(1818),卒于光绪三⼗三年(1907),享年89岁。
乔家商业从第⼀代乔贵发起家,到第三代由乔致庸⼤⼿笔经营,使乔家成为商业巨族,故致庸可谓乔家殷实家财的奠基⼈,⼈称他为“亮财主”。
乔致庸是乔贵发第三⼦全美的次⼦,幼年读书很⽤功,中秀才后,曾雄⼼勃勃要⾛举⼈、进⼠的仕途。
可是天命难违,不久长兄致⼴夭亡,⽗亲也相继去世,他便成了乔⽒家族中三门的⼤梁。
于是弃儒从商,⾛上了经商之路。
乔致庸经商既有雄才⼤略,⼜多谋善断,是位商场⾼⼿。
乔家在包头开办的复盛公商号,在他的策划下发展为复盛公、复盛西、复盛全、复盛协、复盛锦、复盛兴、复盛和等庞⼤的复字号商业⽹络,基本上垄断着包头商业市场,故包头有“先有复字号,后有包头城”之说。
光绪⼗年(1884),致庸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创⽴了汇通天下的⼤德通、⼤德恒票号。
在乔致庸的经营下,乔⽒商业遍及全国各⼤商埠及⽔陆码头,业务繁荣,财多势旺,成为商场巨贾。
《乔家⼤院》让学管理的或是做管理的⼈精神为之⼀振,许多今天被视为企业改⾰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在明清年代数百年间,在我们中国⼭西这块⼤地上,曾经得到⼴泛的实践和应⽤。
从《乔家⼤院》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化的精髓和荣耀被淋漓尽致地融⼊到管理当中去。
其实,博⼤精深的管理⽂化的源头就在我们中国⼈⼿⾥。
我们不应只是⼀味吹捧西⽅的教科书,⽽是应该把我们宝贵的传统管理⽂化的精髓发扬光⼤。
在《乔家⼤院》中,我们看到权责明确的两权分离的管理结构,看到对⼈⼒资本的认可和实践(⼈⼒股),尽管这些还远谈不上完善,但在基本⽅法和思路上,与我们今天从西⽅引进的⼈⼒资源管理思想颇多契合。
《乔家⼤院》中乔致庸“如何⽤⼈,如何经营”为例,探讨乔家的管理战略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
乔家大院看商道
第一讲导语为什么要寻道中国的改革开放进行到现在已经30周年了,在这30年中,中国涌现出一大批企业家、有钱人。
中国人对如何过穷日子很有办法,很有经验,但是对如何过富日子还不是很懂。
很多中国人手里有了很多钱以后,就无所适从,有的一掷千金、任意挥霍,有的让金钱迷失了自己。
因此,有了钱之后,到底应该怎么活着,怎么去思考问题,很多人存在着很多的困惑,所以要寻道,要找回自己。
对于商人来说,要想让自己的事业做得持久,做得更大、更强,要想让自己始终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不至于在前进中迷失方向,必须遵循商道。
古人说: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
1.道可,道非,常道那么,道是什么?道为何物?道在何方?几千年来中国人都在寻找这个“道”。
人类最早研究“道”的光辉著作,除了《圣经》以外,还有《道德经》。
《道德经》虽然只有5000字,但是道理深刻,其第一篇开篇就讲到“道”——“道可,道非,常道”,区区六个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有的人断句成“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道”如果可以说出来,它就是非常道,真正的“道”是说不出来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但在先秦文学中,“道”字不是当“说”讲,说是“曰”,因此这里的“道”不是当“说”讲。
因此老子说的“道”,不应该是动词,应该是名词。
秉着这个观点,有人又把这六个字断句成——“道,可道,非常道”,意思跟前一种解释差不多。
还有一种断句法,叫“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说“道”在道可、道非之间,也叫常道,孔子说的中庸就是常道,人一旦知道了道可,也知道了道非,就掌握了常道。
对企业家来说,光知道可以做什么还不行,还要知道不可以做什么。
一个企业家刚开始创业的时候,激情飞场、充满自信,他要超越自卑,要向社会证明自己,所以他要去做很多事情,什么事都能做,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这个阶段就是道可。
后来他慢慢走向成熟,他会考虑这件事情能不能做,如果不能他肯定不去做,就像英特尔只做芯片,格力只做空调一样,这时候叫道非。
晋商八大家经商典型案例或故事
晋商八大家指的是乔家、常家、曹家、侯家、渠家、亢家、范家、孔家,他们是明清时期山西著名的商人家族,以经商致富,对中国的商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下是一些晋商八大家经商的典型案例或故事:
1. 乔家大院的创业故事:乔家是晋商八大家中最著名的一家,其代表人物是乔致庸。
他在年轻时就展现出了商业头脑,通过经营草料、茶叶等生意,逐渐积累了财富。
后来,他又创办了票号,成为晋商中最早从事金融业务的人之一。
2. 常家的茶叶生意:常家是晋商八大家中以茶叶生意著称的一家。
常家的祖先常万达在清朝时期开始经营茶叶生意,他通过与南方茶商合作,将茶叶运往北方销售,赚取了丰厚的利润。
3. 曹家的盐业生意:曹家是晋商八大家中以盐业生意著称的一家。
曹家的祖先曹三喜在明朝时期开始经营盐业生意,他通过与政府合作,获得了盐业的特许经营权,成为山西盐业的霸主。
4. 侯家的票号生意:侯家是晋商八大家中以票号生意著称的一家。
侯家的祖先侯庆来在清朝时期开始经营票号生意,他通过与其他晋商合作,将票号业务扩展到全国各地,成为晋商中最有影响力的票号之一。
这些案例和故事展示了晋商八大家在经商过程中的智慧、勇气和创新精神,他们的成功经验对今天的商业经营仍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乔家大院观后感
乔家大院的经商管理之路经过一段的时间终于把45集的乔家大院看完,看完之后使我获益良多,我十分佩服乔致庸的才能和管理能力。
电视剧《乔家大院》只要讲述了清朝末年晋商生意人乔致庸原本从小的梦想就是考科举,但是由于在考科举的时候他大哥乔致广碰巧因病去世,乔致庸放弃继续考试而坚持离开考场,最终主考官被乔致庸对大哥的亲情所感动,准其离开考场,乔致庸回到乔家堡的时候他大哥已经去世了,由于其大哥在包头的高粱争霸的过程中欠下了一大笔债务,为了保住乔家的家业他的大嫂改变了其大哥要乔致庸不要继承家业而是要继续考试当官完成自己的梦想的遗愿,乔致庸在万分悲痛和不愿意的情况下最终接手了家业,开始肩负着十分艰难的任务。
为争取时间和资金,乔致庸为他大哥举办一场体面的葬事,即对得起死去的大哥同时又争取了时间来凑集资金,但是由于大家都知道乔家已经资不抵债,都不愿意借钱给乔家,这时乔家的曹大掌柜为乔致庸务识了山西第一抠陆大可的女儿陆玉菡,想乔致庸娶其为妻,通过结为亲家,来借陆家的资金,就像现在的大企业家通过结为亲家来增强自己的实力和毕要时凑资金,开始乔致庸怎样都不愿意,但是为了乔家的家业最终同意了,最后通过乔致庸的老婆陆玉菡从其老婆外家借到了一笔五十万两的银子的短期资金,乔致庸运用这笔短期资金来回调动,一边应付债主一边为了欺瞒竞争对手继续收高粱,还提高价格,欺瞒对手以为朝廷要打仗准备买高粱,乔致庸还继续通过他的外父来凑集资金,最终终于战胜了竞争对手,使乔家转危为安,但是乔致庸并没有致竞争对手于死地,而是反过来帮助竞争对手,遵守商场的规则,并获得双赢,促进了事业的发展。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乔致庸得到了一张百年商业地图,由于当时兵荒马乱南北茶路长期不通,很多商家不敢去南方贩茶,正所谓风险和利益是成正比的,决策所冒的风险越大,预期收益就越高,乔致庸看准了商机,认为这是有很大利润可得并敢于冒险,由于乔家没有那么多的银子,于是乔致庸四处凑集资金,通过用家产和铺子做抵押来换得元家、水家、邱家的贷款,乔致庸审时度势,历尽千辛万苦南下贩茶,最终把南方的茶带到了北方并且北上恰克图,而且还结实了南方的商人,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二,目光远大。
山西商人本来就是背井离乡的远行者,因此经商时很少有空间的框范,而这正是商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本质差异。整个中国版图都在视野之内,谈论天南海北就像谈论街坊邻里。这种在地理空间上的心理优势,使山西商人最能发现各个地区在贸易上的强项和弱项,潜力和障碍,然后像下一盘围棋一样把它一一走通。你看,当康熙皇帝开始实行满蒙友好政策,停息边陲战火之后,山西商人反应最早,很快就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面向蒙古新疆乃至西伯利亚的庞大商队组建起来,光是大胜魁的商队就拴有骆驼十万头,这是何等的眼光!商队带出关的商品必须向华北华中华南各地采购,因而他们又把整个中国的物产特色和运输网络掌握在手中。又如,清代南方诸商业中以盐业赚钱最多,但盐业由政府实行专卖,许可证都捏在两淮盐商手中,山西商人本难插足,但他们不着急,只在两淮盐商资金紧缺的时候给予慷慨的借贷,条件是稍稍让给他们一点盐业的经营权。久而久之,两淮盐业便越来越多地被山西商人所控制。可见,山西商人始终凝视着全国商业的大格局,不允许自己在哪个重要块面上有缺漏,不管这些块面处地多远,原先与自己有没有关系。人们可以称赞他们随机应变,但对机的发现,正是由于视野的开阔,目光的敏锐。当然,最能显现出山西商人目光的,莫过于一系列票号的建立了。他们先人一步的看出了金融对于商业的重要,于是就把东南西北的金融命脉疏理通常,稳稳的把自己放在全国民间财钱流通的主宰者的地位上。这种种作为,都是大手笔,与投机取巧的小打小闹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我想,拥有如此的气概和谋略,大概与三晋文明的深厚蕴藏,表里山河的自然陶冶有关,我们只能抬头仰望了。
其四,严于管理。
山西商人最发迹的年代,朝廷对商业金融业的管理,基本上处于无政府状态。例如众多的票号就从来不必向官府登记,领执照,纳税,也基本上不受法律的约束。面对如许的自由,厚重的山西商人却很少有随心所欲的放纵习气,而是加紧制定行业规范和经营守则,通过严格的自我约束,在无序中求得有序。因为他们明白,一切无序的行为至多有利于一时,不能立业于长久。我曾恭敬的读过上世纪许多山西商家的号规,不仅严密切实,而且充满智慧,即便从现代管理科学的眼光去看,也很有价值,足可证明在当时,山西商人的队伍中已经出现了一批真正的管理专家,而其中像日升昌票号总经理雷履泰这样的人,则完全可以称之为商业管理大师而雄视一代。历史地来看,他们制定和执行的许多规则,正是他们的事业立百年而不衰的秘诀所在。例如不少山西大商家在内部机制上改变了一般的雇佣关系,把财东和总经理的关系纳入规范,总经理负有经营管理的全责,财东老板除发现总经理有积私肥己的行为可以撤换外,平时不能随便的颐指气使;职员须订立从业契约,并划出明确等级,收入悬殊,定期考察升迁,数字不少的高级职员与财东共享股份,到期分红,使整个商行上上下下在利益上休戚与共,情同一家。总号对于遍布全国的分号容易失控,因此进一步制定分号向总号和其他分号的报帐规则,分号职工的书信汇款省亲的规则,凡此种种,使许多山西商号的日常运作越来越正常,一代巨贾也就分得出精力去开拓新的领域,不比为已有的产业搞得精疲力竭了。
下面是摘自《抱愧山西》的一段文字:
山西商人的全方位的成功,与他们良好的整体素质有关。这种素质,特别适合于大规模的商业活动,因此也可称之为商业人格。我接触的材料不少,只是朦胧感到,山西商人在人格素质上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十分引人注目——
其一,坦然从商。
做商人就是做商人,没有什么遮遮掩掩羞羞答答的。这种心态,在我们中国长久未能普及。士农工商是在人们心目中的社会定位的序列,商人处于末位,虽不无钱财却地位卑贱,与仕途官场几乎绝缘。为此,许多人即便做了商人也竭力打扮成儒商,发了财则急忙办学,让子弟正正经经做个读书人。在这一点上,最有趣的是安徽商人,本来徽商也是一支十分强大的商业势力,完全可与山西商人南北抗衡(由此想到我对安徽也一直有误会,把它看成是南方的贫困省份,容以后有机会专门说说安徽的事情),但徽州民风又十分重视科举,使一大批很成功的商人在自己和后代的人生取向上左右为难,进退维谷。这种情景在山西没有出现,小孩子读几年书就去学生意了,大家都觉得理所当然。最后连雍正皇帝也认为山西的社会定位序列与别处不同,竟是第一经商,第二务农,第三行伍,第四读书(见雍正二年对刘于义奏疏的朱批)。在这种独特的心理环境中,山西商人对自身职业没有太多的精神负担,把商业做纯粹了。
自从碧水上次发了《乔致庸值得当今商人仰视》这一篇帖子后,引来了网友们对电视剧《乔家大院》的热烈讨论。多数网友都对乔致庸的经商之道表示认同,希望这一良好的经商理念从此能在大陆形成新的商业风气。但也有一些网友对《乔家大院》的故事表示质疑,认为那只是编导们创造的商业神话,甚至说是瞎编的,是骗人的。碧水认为,不论乔致庸这个人物是否真实,但他至少代表了一代晋商的商业人格。
为了让网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对晋商的经商之道和商业人格有更清楚的了解,,碧水从余秋雨先生的散文集了找出他在十几年前写的一篇文化散文《抱愧山西》,摘取其中一部分以飨各位对《乔家大院》有兴趣的网友,作为一个参阅的资料,以便大家对晋商有一个更清楚的了解。
至于《乔家大院》究竟是不是神话,也能从中找到答案了。
晋商的商业历史是中华民族奋斗史的一部分,是中华文明和文化的一部分。《乔家大院》所演绎的决不是子虚乌有的故事,而是一代晋商的奋斗史,是一代晋商的强健人格,怎么能说是神话呢?
以上几个方面,不知道是否大体勾勒出了山西商人的商业人格?不管怎么说,有了这几方面,当年走西口的小伙子也就像模像样的做成了大生意,掸一掸身上的尘土,堂堂正正地走进了一代中国富豪的行列。
何谓山西商人?我得回答是:走西口的哥哥回来了,回来在一个十分强健的人格水平上。
上面这段文字是选自《抱愧山西》一文,是余秋雨先生写于92年的散文,距今已经有十多年了。那时还没有《乔家大院》这部电视剧,没有《乔家大院》这部小说,晋商也还没被众多人知晓。但已经有文人学者关注晋商这一群体,关注他们的经商之道。
其三,讲究信义。
山西商人能快速的打开大局面,往往出自于结对成帮的群体行为,而不是偷偷摸摸的个人冒险。只要稍一涉猎山西的商业史料,便立即会看到一批又一批的所谓的“联号”。或是兄弟或是父子或是朋友或是乡邻,组成一个有分有合互通有无的集团势力,大模大样的铺展开去,不仅气势压人,而且呼应灵活,左右逢缘,构成一种商业大气候。其实,山西商人对联号系统之外的商家,也会尽力帮衬。其他商家借了巨款而终于无力偿还,供出的商家便大方的一笔购销。这样的事情在山西商人之间,所在多有,不足为奇。例如我经常读到这样一些史料:有一家商号欠了另一家商号白银六万两,到后来实在还不出了,借入方的老板就到借出方的老板那里磕了个头,说明困境,借出方的老板就挥一挥手,算了事了;一个店欠另一个店千元大洋,还不出,借出店为了照顾接入店的自尊心,就让他象征性的还了一把斧头一个箩筐,哈哈一笑,也算了事了。山西商人机智而不小心眼,厚实而不排他,不愿意为了眼前的小利而背信弃义,这很可称之为“大商人心态”,在南方商家中,虽然也有,但不如山西坚实。不仅如此,他们在具体的产业行为上也特别讲究信誉,否则那些专营银两汇兑资金存放的山西票号,怎么能取得全国各地百姓长达百余年的信任呢?众所周知,当时我国的金融信托事业并没多少公证机制和监督机制,即便失信,也几乎不存在惩罚机制,因此一切全都依赖信誉和道义。金融信托事业的竞争,说到底是信誉和道义的竞争,而在这场竞争中,山西商人长久处于领先地位,他们竟能给远远近近的异乡人一种极其稳定的可靠感,这实在是很了不起的事情。商业同行相互间的道义和商业行为本身的道义,加在一起,使山西商人给中国商业文明增添了不少人格意义的光彩,也为中国思想史上历时千年的义利之辩(例如很多人习惯的认为,只要经商,必然见利忘义)增加了新的思考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