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总结政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高考新课标Ⅰ卷政治试题评析及备考总结
一、试题评析
2014年高考思想政治试题符合考试大纲的基本要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试题在变化中保持了相对稳定,在稳定中积极寻求创新,平实中不乏新意。试题坚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坚持基础性与选拔性协调统一,鲜明地体现了政治学科的学科特色。
(一)保持试卷风格的延续性,增强考生对试题的适应性
试题坚持基础性原则,所考查的知识都是考生熟悉的教材主干知识,没有超纲的题目,没有偏题和怪题,例如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汇率、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市场配置资源、宏观调控、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认识过程、文化创新、中华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此外,试题秉承往年的传统,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和引用,但材料不一味求新求奇,材料契合考查内容,观点明确,呈现方式平实,减少了考生的阅读障碍,有利于考生答题。
(二)试题注重价值观引领,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
试题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领,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学科的教育功能。试题立意积极而深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思考社会现实。试题通过丰富的材料和能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设问来引领和考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辨别复杂的社会现象,培养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
(三)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试题在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立意上,通过创设新情境、设置新问题,注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解读生活的能力,不仅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判断和辨析能力,更加注重考查学生对社会现象与理论知识之间的必然联系的掌握能力,需要学生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和灵活运用能力。试题统筹把握材料、设问和参考答案的逻辑关系,在选材上选择体现创新性思维的背景材料,在设问类型上设置体现创新性思维的设问,在参考答案设置上综合考虑宏观与微观的关系。
二、2014年高三政治高考备考工作总结
经过高三一年的努力,顺利的完成了长达一年的高考备考工作,虽然高考成绩还没出来,但从学生的考试后的情况反馈和高考政治试卷的考试内容看,这一年的高考备考还是比较成功的。现将政治学科一年来的高考备考总结如下:
(一)、学校正确领导,实现资源共享
在高三的这一年里,学校在不同的阶段给我们提供了有效的指导方案和丰富的教学资源。我们通过高三政治科的公共邮箱,充分利用联考和高三中心组提供优质资源,如:各地调研题
和各地的最新的模拟题,每位老师可以上公共邮箱下载,实现了资源共享,这对我们来说作用是很大的,因这些资源可以为我们节省了很多时间,提高了备考的效率和质量。
(二)、制定细化的计划,明确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
进入高三时我们就制定了科学而详实的复习备考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提出每阶段的学习要求,整学年的的复习计划――把高三复习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轮复习:考点复习,注重基本理论,务实基础。在这一轮复习中,我们主要是以课本基础知识为主,也就是对照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认真梳理每课考点,以及整合知识的内在联系,让学生能够融会贯通。第二轮复习:构建知识体系,专题复习,进一步落实基础。帮助学生克服不敢分析、分析不全面的热点,开拓思路。第三轮复习:综合模拟测试阶段,让学生总结、掌握做题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应试能力同时回归教材。熟悉各种题型的解法和解题技巧,找出每一个学生的存在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和讲解
(三)、采用实施讲学稿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备考的成效
由于我们目前实行的是新高考方案,课时比较紧,而政治科考试的范围广、内容多、任务重、要求高,很多的复习资料都难以满足我们复习的需要。要解决处理好以上的问题,必需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迎合新高考改革的要求。因此,我们根据学生的水平、可以接收的难度和进度,结合高考的各种能力要求,编写学案。我们把学案设计分为四部分:考点纲要、课标要求、考点分析、考点练习(基础练习、经典回顾、易错易混点)。通过学案的使用与落实,有利于学生掌握课堂内容及学习能力的提高,调动学生明确高考复习的目标,提高自主复习的能力,也可以是老师更有计划的落实教学,提高备考的有效性。
(四)、规范学生作答,做好巩固知识的反馈工作
对试题进行精心挑选,并做好训练和试卷讲评,做到五查五思。五查:查掌握,查漏洞,查技巧和能力(如何审题,各题型技巧,答题思路,如何表达),查细节,查心理;五思:答案是什么;正确答案是怎样得出的;为什么自己错了,其它选项错在那里;归纳类似的题目,归纳类似的解题方法;变化设问。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教授解题方法、技巧。如:答二卷时要规范进行分段和标号、如何审题、图表题的考法,要看标题、注解、纵横向比较;还有评析题如何去作答的思路教授给学生,要求学生做到:规范答题,认真书写,保证卷面整洁,减少低级失误,为高考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做好培优、扶差。
1、培优:采用个别辅导和重点关注的方式。在课堂上、作业、测试卷,都注意这些学生各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实际掌握情况。并针对其薄弱环节,课后利用晚自习及其它空余时间对其个别辅导、指导、并提供适当的辅助资料。测验卷面批面改,指出存在问题,规范答题,知道答题的方法,追踪心理变化,帮助调整心理状态。
2、扶差:要尊重学差生,理解他们学习的困难和处境,给予启发,指导他们的学习方法,
关注他们点点进步,多表扬,让差生也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成就感。落实基础,通过默写让学生一点一点的过关,以提高高考成绩。
三.2015高考备考复习建议
(一)、正确选择复习信息。
在复习的最后时刻,很多所谓的信息铺天盖地出现在师生面前,作为老师,必须有一定能力,按照自己的整体设想去筛选信息,而不是见题做题,那样很容易打乱自己的复习计划。很多试题的设计看似不错,其实,它与高考的能力要求相差甚远,这样的题目做得越多,对复习和能力的培养越是有害。一定要记住的是,题目不是做得越多越好。有价值的试题不是没有,关键看老师的眼光-----建立在对高考的认知程度上。
(二)、认真把握好基础知识复习的度
重视基础永远都要放在首位,可是基础知识复习到什么程度,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却值得认真思考。很多老师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就是一个办法,背书。这是不可取的。适度的记忆是必需的,但是过度的强调记忆,而不加强应用,反而有害。有些知识是用来回答主观试题的,记忆一些基本观点是必要的。还有一些基础知识重在理解与运用,单纯的记忆是没有用的,而且加重了学生的负担,效果也不会太好。即使是记忆,也要因人而异,讲究方法。每个人学习的特质不一样,记忆和思维的方法各具特色,要鼓励学生自己总结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
(三)、正确处理好高考试题与教材之间的关系
高考试题不会直接取材于教材,但是认真分析可以发现,每一道高考试题都会在教材中找到它的影子,是教材知识和能力的一种变式再现。帮助学生把已有的高考试题还原到教材中去进行学习,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运用的理解及其能力的提高。热点问题会不断地考,变换角度去考,这是高考的一个特点,因而,善于从不同角度去思考热点和重点问题考验的不仅仅是学生,更重要的是教师。学生所能够达到的高度一定是教师所能达到的高度,教师都不可能达到的高度,学生一般也不会。当然这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并不矛盾,不是否认学生的能力。
罗山高中高三政治备课组
2014-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