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来人分享:中央财经大学考生数学满分经验谈

合集下载

中央财经大学801经济学130+经验

中央财经大学801经济学130+经验

中央财经大学801经济学130+备考(青云学长独家出品)1、前言先自我介绍,楼主本科是某华东985学校金融系的应届毕业生,本科成绩优秀,多次奖学金,徘徊在保研边缘。

2014年1月考的中央财经金融学院,总成绩在前30%。

虽然感觉自己的数学和英语尚可,但是论坛上不乏150大神的经验,就不再赘述。

鉴于自己的801经济学得分130+,感觉勉强拿得出手,特此分享,回馈后人,以待有缘者得之,兼攒人品。

这里主要谈一下801经济学的备考,楼主从十月中开始复习801,最终成绩还不错,所以感觉自己的效率还是蛮高的。

2、复习进程(西方经济学)801参考书就三本,两本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五版),一本政治经济学(第四版)。

我主要是晚上700-1030看西方经济学。

总的来说感觉自己专业课复习开始的时间略晚,如果本科学过高鸿业,基础尚可的话,感觉9月底10月初开始看就足够了,暑假开始有点早,专业课战线太长不一定是高分,而且会挤占数学的时间。

高鸿业我一共看了三遍,第一遍非常认真,只要是书上有的,不论是注释小字还是课后阅读乃至习题知识点都是有可能考的,这个不应该抱有侥幸心理。

而且课本之外的经济增长模型的资本黄金律多次考过,2014年也考了。

第一遍边看边记详细笔记,以后光看笔记就行了,课本仅供查阅参考。

(不过这个方法因人而异,也有大神不做笔记,直接背书的。

因地制宜,不做评论)。

第一遍看书忌讳出工不出力,当年我微观就看了一个月,后面就着急了。

个人认为第一遍的进度每天看15页就行,加上做课后题,45天搞定。

第一遍看书不要求全背过,主要是记住重要知识点和难点弄明白,其他的要有印象。

复习之前可以看看801题目,了解一下题型。

课后题一定要做会的,不是说会有原题,但是作为对知识点的掌握检测和加深理解都是很有帮助的,特别是乱乱的厂商生产理论。

第二遍复习非常重要,对照自己的笔记加深理解和名词解释的记忆,还有重点的图形也是要绘画的,图形很重要。

还要自己总结一下名解,将书中相关的公式图形意义总结在一起,如果考到,这些就是你提现在试卷上的名解答案了。

高考状元数学学习方法经验总结

高考状元数学学习方法经验总结

高考状元数学学习方法经验总结高考数学状元占据高分榜的首位,他们在数学学习上有着独特的方法和经验。

下面是一些高考数学状元的学习方法经验总结。

1.坚持每日练习数学不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而是需要不断实操和提高的学科。

高考数学状元们都坚持每天练习,将课本上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解题能力。

他们不仅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会自己寻找相关练习题进行巩固和拓展。

通过每日的练习,他们能够熟练掌握各个知识点,逐渐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

2.多角度思考问题高考数学状元们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寻找更多的解题思路。

他们在解题过程中会主动考虑各种可能的方法,而不是拘泥于一种模式化的思维方式。

这种多角度思考有助于拓宽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

同时,他们也会在解答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方法和角度,以确保答案的正确性。

3.认真分析错题高考数学状元们很重视错题的分析和总结。

每当遇到错误答案,他们会仔细回顾解题过程,找出解题思路上的错误或者知识点的不足。

他们将错题看作是巩固和提高的机会,通过分析错误原因并及时进行复习和补充,保证自己在同样类型的题目上不再出现错误。

4.合理利用辅助工具高考数学状元们懂得合理利用辅助工具,提高解题效率。

他们会通过使用计算器、几何画板等工具来验证和辅助解题。

在复杂的几何题中,使用几何画板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题意和找到解题思路。

而计算器则能够准确地计算复杂的运算过程,避免出现计算错误。

5.注重归纳总结高考数学状元们注重归纳总结,将各个知识点的公式和解题方法梳理出来,形成属于自己的学习笔记。

他们会将重要的公式、定理和解题方法写成卡片或者摘抄在笔记本上,以便经常复习和回顾。

这种归纳总结的习惯不仅有助于记忆和复习,也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6.交流和合作高考数学状元们知道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可以互相促进,提高解题能力。

他们会积极参加数学学习小组或者参加一些数学讨论活动,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和讨论。

通过交流和合作,他们可以借鉴他人的优点和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提高解题的能力。

央财考研数三140分的经验

央财考研数三140分的经验

央财考研数三140分的经验10年考研数三146分。

考的三院金融。

废话不多说了,贴点经验总结,也许有用。

写写关于数三考试的东西,参考参考。

数学三的题目都很简单,所以要上140靠的不是你能做多难的题,你做题有多快,你做题有多巧,而是你能准确的快速的把某道题的解答步骤详细的写出来,并保证计算过程不出错。

这半年所有的复习都应该围绕这个目的进行,通过最后进行的真题模拟,如果你能达到这样的要求,数学就不在话下了。

为了达到上面的目的,我的复习过程是:8月:熟悉记忆教材上面的相关定理,做极限,积分,级数,微分方程,中值定理的课后习题以及每章的总结中关于定理的选择填空。

线代和概率论可略看,因为需要大量题型训练方可熟悉。

9月----10月:复习全书详细的做一遍,遇到不清楚的地方可见教材。

超越135认真的做了一遍,熟悉了各种题型和解答方法以及解答步骤。

11月---12月:复习全书无限重复中,深挖各个知识点容易出错的地方,解决解答步骤中容易忽略进而导致扣分的地方。

12月下旬:每天上午2小时用于真题训练一套,按照要求进行,保留解答纸,用于翻看错误,总结错误。

按照做一套,总结一套的要求,每做一套题,错误应该明显减少以至于不出现错误。

对于每套题中都出现的问题,一定注意,99%你最后考试也会出现。

在总结中要配合复习全书,不能因为做真题而对没做到的题型出现生疏,可以按照大章节,大部分进行看书,速度加快,熟悉题型即可。

这段时间和背GRE单词差不多,无限重复,减少错误。

考试:尽量降低速度,保持正常,要确保做过的不能出错,每一步要言之有理,不要太多心算,要相信自己的笔在草稿子上算,只有用笔写上去的东西才不会改变,注意不要看错题目,可多花时间看题目,进行计算时要注意别抄错数字,或者想的3写成2之类错误。

只要每一步都言之有理,不出现跳跃式解答,解答尽量详细,就很难出现马虎的小错误。

计算容易错误地方:线代矩阵化行列式概率论中均值,概率。

考研经验:晚起鸟也有春天:人大产业经济学摘要:本文作者复习的时间比较晚,但她通过摸索,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

中财考研复试班-中央财经大学数理统计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中财考研复试班-中央财经大学数理统计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中财考研复试班-中央财经大学数理统计考研复试经验分享中央财经大学始建于1949年11月6日,创办之初由财政部主管,校名先后为中央税务学校、中央财政学院。

1952年8月,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的经济系科合并成立中央财经学院,由高等教育部主管。

1953年秋以后,学校重归财政部管理,历经中央财政干部学校和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干部学校、中央财政金融干部学校等阶段,1960年1月组建成立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同时保留中央财政金融干部学校的校名,承担高等财经学历教育和干部培训双重任务。

1996年5月,中央财政金融学院更名为中央财经大学,开启了由单科性院校向多科性大学转变的历史进程。

1998年10月,在中央财政金融干部学校基础上成立的中央财政管理干部学院独立建制运行11年之后回归并入中央财经大学。

2000年2月,学校由财政部划转教育部直属管理。

2005年9月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6年12月成为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首批建设高校。

学校以建设“有特色、多科性、国际化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办学目标,努力成为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的国际名校。

启道考研复试班根据历年辅导经验,编辑整理以下关于考研复试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广大复试学子有所帮助,提前预祝大家复试金榜题名!专业介绍数理统计是数学的一个分支,分为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

它以概率论为基础,研究大量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

描述统计的任务是搜集资料,进行整理、分组,编制次数分配表,绘制次数分配曲线,计算各种特征指标,以描述资料分布的集中趋势、离中趋势和次数分布的偏斜度等。

推断统计是在描述统计的基础上,根据样本资料归纳出的规律性,对总体进行推断和预测。

研究方向01.应用数理统计02.应用概率复试专业课笔试参考书目招生计划与复试笔试科目复试时间地点专业潜质面试、外语听说测试的组织程序、时间和地点安排专业潜质面试、外语听说测试均采用题库方式,考生从题库中随机抽题并作答。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考研成功技巧 学得了专业知识选得了好学校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考研成功技巧 学得了专业知识选得了好学校

经济学考研成功技巧学得了专业知识选得了好学校考研的道路是一条艰难的路,是对我们精神的考验,所以在考研的学习中,我们应该了解一些帮助我们成功的诀窍,在平时的学习中加以应用,提高我们成功的概率。

下面是为大家总结的经济学考研成功技巧。

一、数学:李永乐全书+自己总结和错题本。

说实话,我本科数学学得很不错,对数学也最有信心,但初试成绩中数学是最让我失望的,我想关键还是时间不够多,毕竟数学是150的分值,而且经济导师很看重数学和专业课成绩(复试的时候,一个面试老师问了我数学方面不少问题,专业课也涉及不少,几乎都忘光了),所以如果有时间,希望各位加大对数学的投入。

英语和政治说实话,毕竟有判卷老师的主观因素,比如字迹什么的,数学是硬功夫,只要功夫深,绝对有回报。

毕竟只有2个月时间,我虽然心里着急,但还是做了全面的计划才开始复习。

数学不是文科,必须下手去做题。

我用15天的时候对李永乐全书知识点看了一遍,题都做了一遍,后面再看的时候只看自己当初不太懂得题,发现书越看越快,对了,错题本和自己的总结很有用,到了12月,我几乎全是看这两本,李的书成了工具书。

最后一两周我也没买新书,因为我怕新书只会打击我的自信心,我只是在网上下了些题,每次都是模拟做,有时成绩不好,就自己安慰自己题太偏,成绩好了还嘉奖自己一下~呵呵,典型阿Q精神。

(其中有好多问题自己也不会,有个研友就好了)数学注意勤下手,多练题,多总结,不会的知识点要交流弄懂。

建议大家针对性复习,有些知识点只会考大题,有些只是小题,有些是重点,因为都是经历过高考的,所以类似吧,我也不多说了,自己总结。

二、专业课:历年真题+总结笔记我看的核心是:政治经济学+高鸿业的西经2本书。

1.政治经济学我看网上有这笔记那笔记的,我挑了蹦蹦哇的,但说实话,40多页实在是太薄太薄了,我只是把蹦蹦娃的笔记当成书的目录,自己通过看书来填充笔记,其实能扩充很多,写成自己的话,背诵起来也轻松。

政经书是核心,金圣才的课后习题感觉好多都是自己编的,不是课本的话,所以嘛,时间充足的话,课本是核心,蹦蹦哇是目录,参考书是扩充。

二战央财终于成功 谈些自己的感想 一些经验一些教训吧。。

二战央财终于成功 谈些自己的感想 一些经验一些教训吧。。

本人本科是一个西南地区211 学的就是会计论坛里有很多专项的经验我就不系统写了我想到啥就写啥分条写点吧。

1、考研要有信心,我一战346 主要败在专业课上只考了90 当然即使专业课考出一个满意分数也还是无法上线。

我想说我的问题主要在于自信当时的不自信严重影响了自己的复习备考特别是到了后期早早的在心里放弃了就想着二战了。

其实考完发现没有想象的那么困难败在了心理。

(当然也有复习策略问题后文再说)还有就是就我在论坛里这两年其实很多考上中财或者其他名校的有相当比例是普通本科甚至二本的同学我没有贬低别人的意思只是说不要因为一些莫须有的原因让自己不自信只要你努力一定可以达到自己的目标。

加油。

PS突然想到不要被论坛里的一些数据吓到。

一些投票水分很大还有就是有些人别有用心。

2、考研不要比进度。

这两天看了看数学和英语专版很多同学又陷入了这样一种境地担心自己复习的慢开始拼时间拼进度我也曾这样结果就是被别人拖得很累当然效果也不佳。

从一开始就要规划好每个大阶段自己所要达到的目标不要想着进度比别人快就是好就比如做数学全书人家的一遍是算完的你为了赶进度很多题目只看看而已能一样么。

还有就是不要疲劳战。

一定要保证效率而不是时间长度。

很多同学即使困得睁不开眼了仍然在图书馆死磕结果就是心理上很满足感觉自己比别人熬得晚但考研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效果上的。

3、考研不要盲目复制别人的经验。

论坛里经验贴很多我们首先要感谢前辈无私的帮助但也不可完全照搬我是有过血粼粼教训的之前看过一个很详细的计划关于政治的他考了九十我当时想当然的完全按他的计划进行结果我考了60多点问题在哪就在于我达不到人家的效率所以还是要考虑自己的情况把别人的计划作为一个参考。

哲学里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嘛。

4、不要被一些有的没的的问题困扰。

随着考研复习深入你们会碰到一些问题诸如我政治是要用大纲解析还是序列一大家都说660题和400题好我要不要做。

等等之类我想说这些问题对你最终的结果影响不是决定性的不要花大量时间来犹豫这些甚至因为和大众做法不同有心理压力觉得别人都看了自己没看会怎样怎样。

中财考生数学满分经验谈

中财考生数学满分经验谈

过来人分享:中财考生数学满分经验谈在刚得知我的数学考研(微博)成绩是满分时,我让同学帮我查了好多遍,因为这份快乐远远超过了惊喜,我必须要确定,我得到了它。

从我这一年的考研经历来说,我认为考研是一件痛并快乐着的事。

痛苦在于考研是件有风险并且难度很大的事情,在准备考研的这十月中,我们时时刻刻在经受着精神上和心理上的考验,有时候我们可能会有过放弃的念头,有时候我们会有挫败感,觉得未来很灰暗,有时候我们甚至觉得孤单。

而考研的快乐在于学习本身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相信大家都铭记自己高三那一年为梦想奋斗的日子,而考研被誉为“改变人生的第二次选择”,而准备考研的日子是我们实现梦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为做对了一道很难的数学题或者是背下来一篇英语作文而暗暗开心,这样的成就感使我们得到满足,使我们在考研过程中更加的轻松。

我想讲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板块:第一个板块考研经验,是第二个板块是数学的复习方法;第三个板块是一点小建议。

1、考验经验:关键词:研友、坚持、生活首先是研友的问题。

当时我们寝室四个人同时选择考研,尽管考的学校都不一样,但是大家每天都统一时间起床,一起到教室,晚上自习完一起回寝室。

这样可以防止任何一个人掉队。

我们中有人心情不好或者抑郁的时候,大家坐在一起聊聊就会好很多。

关于研友,其实你们应该从很多学长学姐那里听到它的重要性了。

研友的关键在于你可以告诉自己你不是一个人在奋斗,你有这和你同样拥有梦想的朋友一起奋斗,这样考研这个过程就显得没那么孤单。

尤其是到最后一个月的时候,我会经常和同几个很好的朋友饭后聊天,一般都是一些很轻松的话题,这样也有助于放松压抑的心情。

其次是要坚持。

梁伟伟老师在最开始的公开课里讲到如果从现在开始你每天上三小时自习,那你肯定就可以考上。

这句话关键不在于几个小时,而在于每天。

我们都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

当然有一个好的研友对你的坚持会很有帮助。

前段时间有个学妹问我,学姐你是怎么坚持下来的,我觉得考研很苦。

高考学霸数学144分经验分享

高考学霸数学144分经验分享

高考学霸数学144分经验提供关于数学的学习,我觉得掌握节奏是很重要的,可能大家以前从没听到过这样的说法,这其实是我高中三年学习感触最深的事情。

我说的节奏,就是一种学数学或者是任何一门学科的状态。

如果你平时玩的时间比拟多,当要月考了,说要拼一下,每天凌晨睡,专攻数学,我觉得这样的节奏就不好,正常的生理不说,尤其需要清晰的数学概念也会在一次次的突击中慢慢变得不堪。

高三的数学学习其实说容易也容易,第一轮复习的时候最要紧的就是跟紧老师的脚步,把课上每一道题都弄懂弄通,把相关的知识在有空的时候反复想想。

之后进入做题阶段后,很多同学都能做到认真做题,认真听讲订正,但是最后内化的那块却遗漏了。

内化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南洋模范中学曾经的教育理念:考后一百分。

这张卷子做完了,订正完了,再给你做一遍你能保证全对吗?遇到感觉很好的题,我更会自己做在一本本子上,在考试前,什么都不看,就看这个。

高三的数学学习,我没有遇到大的阻碍,几次考试成绩不佳我也不担忧,因为我的方法和节奏完全没有问题。

我有两条原那么,那就是卷子再多也绝不抄题,讲过的题回家必复习。

最后证明这些做法还是非常有效的。

我还想谈点关于政治学习的建议。

相对于练,个人从题目和信息中的悟就比拟重要了。

在这里介绍两个我高三保持的习惯。

一是电视常年锁定央视新闻。

在央视新闻改版以后,我欣喜地看到其中大幅增加了对于新闻的深度报道和评论,每天收看的话,面对时政题时,你都了解前因后果。

二是每周一份《南方周末》,最值得推荐的是其评论版面,从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中试图学习评论者发现问题的新奇角度和犀利眼光,以及在论证时的思辨思想。

政治学习离不开背。

但是我觉这种背不是苦背,只要像翻单词书那样保证每天认真翻一翻,时间久了,自然会觉得这些知识点都在你的脑海中。

说到底还是两个字:坚持。

数学是高考科目之一,故从初一开始就要认真地学习数学。

进入高中以后,往往有不少同学不能适应数学学习,进而影响到学习的积极性,甚至成绩一落千丈。

2016年中财金融硕士考研分数线及396数学复习经验

2016年中财金融硕士考研分数线及396数学复习经验

2016年中财金融硕士考研分数线及396数学复习经验2015年中财金融硕士考研分数线如下,凯程老师会及时为同学们更新信息, 欢迎关注凯程教育!2015年中财金融硕士复试分数线是350单科(满分=100 分):45单科(满分>100 分):68以下为凯程辅导班学员的复习经验, 希望对2016年中财金融硕士考研的同学们有所帮助:1.多做题。

396数学想学好,不做题是万万不行的,这一点我们大家都知道。

通过大量的习题,我们可以对知识点进行有效地巩固,对其掌握的更加扎实。

当遇到某种题型不是很重要时,我会找五六道相似的题目,对其强化,从而将这种题型所形成的盲区进行彻底清除。

2.广做题。

前面我们说的多做题,不是说每种题型都做大量的习题,而是说在有重点地多做的基础上,面放的广一点,尽量多地囊括考研的题型。

毕竟,考研复习的时间是有限的,并且考研不像高考,它初试不仅仅看的是总分,各科的成绩也必须得达标,即过基本线。

否则只要有一科不过线不管你的分数有多高,也是无效的。

所以为了合理的分配各科时间,不仅要多做而且要广做。

3.多总结。

为了在多做、广做的基础上能够扎实地掌握考验知识点,提高考研复习的效率,多总结能够帮助你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高的效率。

平时练习时,对于每一种题型,要联想到相关联的题目,或者是当条件变化时你又该怎么做,又该如何下手。

比如说证明题通常有哪几种方法。

说白了,考研数学也就20躲到题目每种题目也就哪几种类型,并且每年变化也不大,只要我们勤于总结,不久你会发现,考研数学不过如此。

4.多思考。

数学就是一种思考的过程。

没有思考,而一味的在那看,没有太大效果。

有的同学平时遇到不会做的题目,急于看答案,虽然一时会做,但过段时间很容易忘。

我们有可能有相似的经历,那就是当我们用自己脑子想其某道题的解法时,我们很难忘记。

对于我从考研开始准备到结束,我问过数学老师的题目也就四五道,并且大都都是超纲的,数学发到资料上的题目大部分都是我自己琢磨的。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801考研经验贴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801考研经验贴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801考研经验贴本科双非,有幸一战中财国贸上岸,成绩400,初试第一综合第一,数学三133,801经济学135,考研路上有很多学长学姐帮助了我,我也希望写一点有用的经验分享给大家。

每个人复习方法都不相同,建议大家多看经验贴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方法。

我英语和政治都只有60多,算是很低了就不写经验了,建议同学们看一下英语政治高分贴。

数学:个人觉得20年数学没18年难,基本上都是出现过的题型,如果熟练掌握知识点的话可以很快写完,大概一个多小时就写完了,线代一道题目看错。

数学希望大家可以重视基本功,20年只有一道高数第二问确实有难度,其他真的是常规题,大家平时是肯定练过的,高数第一题是计算极限,通过拉格朗日求极限很快写完,第二题是多元函数求极值也是常规题等等,只要基本功扎实考试基本上写的很轻松。

使用的资料主要有:李范全书(强推,建议熟练掌握)、李永乐线代讲义、王式安概率论讲义、1000题、1800、660、330、880、李正元真题解析、李林4.6套卷、超越共创。

方浩三门基础强化冲刺班、汤家凤高数基础强化、张宇高数基础、李永乐基础强化,其他老师比如武忠祥、李林、杨超等,由于各个老师说的都差不多,可以在难点出听一下,然后总结,例如:张宇在求极限有定义法求震荡型极限、汤家凤对中值定理的分类、方浩拉格朗日求极限、微分算子法、移位定理以及子母级数(强推)。

习题集根据自己时间练习。

我的复习时间规划:1月-6月:看完所有基础强化网课视频并做笔记,复习全书第一遍自己写第二遍注重难点第三遍查漏补缺,做660和全书小册子习题7月-8月:可以做1000,1800或者880,做一二遍真题解析,了解真题的难度很重要,真题基本上都不难稍微难一点的也是综合题,不要花太多时间在偏题怪题上。

9月-10月:这段时间由于模拟题没出,可以继续复习全书和笔记并且做一些题目保持手感。

11月-考前:主要做模拟题,模拟题的难度超越>共创>李林,其他的模拟题比如李永乐、汤家凤、张宇等,没题做的话也可以做。

中央财大408分高分考生考研经验

中央财大408分高分考生考研经验

中央财大408分高分考生考研经验先说说我考研的结果吧。

中财金融专硕,初试408(专业131+综合131+英语73+政治73)排第三,复试后总分排第十,我自己对这个结果还是比较满意的。

本来就想考研后写这篇经验分享,但自己比较懒,所以才拖到现在。

之前备考的时候在这个网站获得不少很好的经验和信息,灰常感谢各位前辈的无私分享。

所以自己希望能把这种精神传递下去,自己也写一下经验总结,希望能对各位学弟学妹们能有所帮助,也顺便回忆一下自己的备考之路。

我本科就是中财的金融专业,准备起来还是有优势,专业课基本都学过,当时学得还算不错。

至于外校和其他专业的人,我就不太了解了。

今年专业课考得并不难,如果明年维持这种难度的话,相信即使是其他专业的人也是木有问题的啦。

今年初试的分数线比我想象中低很多,因为我的小伙伴们考得分数都很高的…这里我主要讲的关于初试,至于复试的事以后有机会再说吧。

备考经历由于大四9月份才从分校区搬到本部,来到本部之后乱七八糟的也过了一段时间才适应过来,所以我真正开始复习是从10月中吧,之前吊儿郎当的平均每天可能都学不到4个小时。

在搬到本部之前,是完全没有看过考研的东西,而十月中之前都是睡到中午才起床,然后去看一会书,看的时候也是很悠闲看到哪算哪,常常都是看两天书就想约人出去玩一天,真是太腐败了…(自我反省10秒钟)从十月中开始,感觉有点看不完了,就紧张起来,调整每天的作息,大概每天有10个小时以上的看书时间。

在看书的时候,效率对于我来说要比学习时间重要,有些人每天都坐在那个地方,但是却经常走神分心或者方法不对,学3个小时还不如别人学一个小时。

所以其实我有一部分时间并不单纯在看书,而在想怎样学才能效率高一点,这个可以看一下别人的经验分享或者尝试一下不同的方法。

例如在准备考研之前,我会花几天时间逛下论坛,看看别人的经验、要用哪些书、考试的题型和重点难点之类先有个大体的了解,或者看书过程中,结合分析历年真题,确定自己的考试策略,诸如此类。

考研数学经验分享:文科生零基础拿高分

考研数学经验分享:文科生零基础拿高分

考研数学经验分享:文科生零基础拿高分考生档案姓名:王蔷睿本科院校与专业:北京师范大学英语专业本科院校与专业:北京师范大学英语专业报考院校与专业:中央财经大学大学政治经济学成绩:总分410分,数学136分研究生入学考试已经结束数月,余音渐远而记忆犹新,我仍然记得自己在考研数学考场上的游刃有余和获知成绩后的欣喜激动。

准备考研的这两年,数学一直作为一个矛盾体存在,让文科生出身本科又未接触任何数学知识的我如鲠在喉而又欲罢不能。

前辈言:高手过招在于早期的基础积累和过招时的招式,对于数学而言就是复习管理和答题技巧。

如今看来,前辈的经验诚不我欺。

难度固然存在,零起点拿下考研数学高分也并非不可能。

考研数学复习的黄金期只有六个月万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作为一个庞大工程的考研复习更是如此,尤其对于数学这种无法通过短期突击而获得长足进步的学科,当然对于我这种数学零基础的则更为关键和重要。

事实上,在数学复习开始之前制定一个长远计划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对日后的学习大有裨益。

零起点考生相比之下劣势明显,合理的计划显得尤为重要。

我花了近两年时间备战考研,从最先开始学习数学,就是一直按着计划在走,虽然有时因为实际情况的变化难免会有些调整,但是大的计划始终未变。

对于数学零起点的考生来说,一年半的时间比较合适。

这一年半时间的数学复习可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建立基础(六个月)第一阶段耗时六个月,主要目标无疑是建立基础,持续时间较长,具体又可分为两个时间段。

钻研课本第一个时间段大致持续四个月,主要任务是钻研课本。

教材是任何其他资料都无法替代的,是考研数学的根基。

官方推荐的教材是同济大学出版社的《高等数学》,浙江大学出版社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以及高等教育出版社的《线性代数》。

同济大学出版社的《高等数学》上下册内容详尽,不仅包含数三考研的所有知识点,还覆盖了较多非考试知识点,对学生要求比较高,个人认为适合对高等数学感兴趣或是时间较为充裕的考生。

414分考研之路:考上中央财经的关键是吃透课本

414分考研之路:考上中央财经的关键是吃透课本

414分考研之路:考上中央财经的关键是吃透课本414分,大家都说很高,从他们的眼神中我也能感受到一种骄傲和自豪,这每一分都是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得来的,因此心中感慨颇多。

在此应考研教育网邀请,和大家交流一下我的复习方法。

一、考研英语在英语备考中,单词记忆是道难关,考生要认真背几遍,以增强记忆效果。

英语考试中考查的最重要一项能力是阅读理解,做此类题目关键要弄清句子结构。

我建议大家在平时的复习中注意句子结构的分析,尤其是长难句。

作文分值较高,考生平时要多加练习。

考生可找个伙伴,互相为对方修改作文,对双方都会有提高。

英语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每天都要坚持学习,不能间断。

二、考研数学在我的整个复习过程中,数学花费精力最多。

从大三上学期起,我就开始看教材,通读了一遍教材并做完了所有课后题,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

暑假的时候,我上了考研教育网的暑期辅导班,课上认真听老师讲解题型和解答思路,课下及时消化笔记,学习能力有了质的提高。

做题时,要始终保持大脑清醒,每道题都要“清醒”地思考、分析,然后“清醒”地总结。

很多人抨击“题海战术”,其实问题不在“题海战术”本身,而在于做题过于盲目,只为做题而做题,不重视解题思路。

此外,考前做适当的模拟试卷也有必要。

考生要注意控制时间,尽量在考场规定时间内完成,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三、考研政治在政治复习中,做题也有必要。

通过做题,考生可发现自己对哪些知识点复习不够。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2010年考研政治和我们以往的考试相比,会有很大的变革,这一点我咨询过考研教育网,也得到他们的证实,所以建议大家就看些大学教材,有一个印象就行。

要是大家基础还行,政治大可以放在大纲公布后再复习。

四、考研专业课中央财经大学的经济类研考专业范围和北大、人大等学校相比,科目相对少而简单。

如保险学只考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和锦聚主编的《政治经济学》。

复习过程中只要紧紧抓住课本并辅以练习就可以了。

在这里要特别强调,考生要吃透课本内容,对全书的逻辑结构烂熟于心,对相关模型和结构能熟练推导。

2021年中央财经大学数量经济学考研经验分享

2021年中央财经大学数量经济学考研经验分享

一、学院简介:龙马统数,见微知著,相辅相成,一流共筑。

作为国家大数据战略的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群主要支撑学院,中央财经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是于2013年7月由原统计学院与原应用数学学院合并而成,其历史均可追溯到上世纪五十年代。

学院拥有统计学、数学两个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下的数量经济学二级学科,在经济统计、数理统计、金融统计与风险管理、应用统计、应用数学、运筹与计算科学、数量经济等学科方向上基础雄厚,努力成为培养统计、财经应用数学专家和数据科学家的摇篮。

2007年统计学获批首批国家级特色专业,2011年获首批统计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授予权,2018年获批数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019年统计学获评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和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

二、研究方向:01.计量经济理论与应用02.数理经济分析三、考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3数学三801经济学四、招生人数:2人五、2020年复试分数线:总分:343单科(=100):48单科(>100):72六、2020年报考录取情况统计:七、初试专业课参考书目:《宏观经济学》 [美]N·格里高利·曼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6)《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 [美]哈尔·R·范里安著,费方域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5)《政治经济学》逄锦聚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8 第六版)八、复试科目:统计学与计量经济学(1)统计学(70%)(2)计量经济学(30%)九、复试参考书目:《统计学》刘扬、毛炳寰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0 第一版)《统计学:从数据到结论》吴喜之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3 第四版)《计量经济学》潘省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5 第五版)十、初试复习经验:政治政治复习我是大概9月份之后才开始逐渐刷选择题,刷完选择题之后就是做肖秀容八套卷,上面的选择题起码要刷两遍保证全部都会。

2017年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第一名考研经验分享

2017年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第一名考研经验分享

2017年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第一名考研经验分享凯程考研:十年专注考研一对一辅导!简单说说我考研的初试情况:政治59、英语80、数三136、801经济学135 总分410分最终以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第一名录取。

先从数三说起:从2016年4月份起准备考研,当时最早开始看数学专业课的,因为听说数学是个大头,而且当时对于要考什么专业也不确定,但是知道要考数学,一开始买的是数学二的李永乐全套。

跟数三还是有些区别的。

而且一开始由于数学本身比较难(刚开始看数学都会觉得很难),我又不知道考研数学的真实难度,所以看得很细致,什么狄利克雷和黎曼函数的各种变形之后的连续性证明等等,看得真的是过细了,其实真是没用,一开始就有点偏了,所以这时候考研机构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有人辅导不会像我那样走偏太远。

而且由于那时候才大三,还有期末考试,后来又因为搬校区耽搁了不少时间,七月十几号才算正式开始复习。

按照之后的学习强度,我之前的学习时间也只能换算成10天,所以可以认为我是从七月初开始看数学的,第一遍真的是看得异常挣扎,本来我就比身边不少人慢,而且数学本身又那么难,尤其是复习全书上的题,第一遍看数学的时候我还顺带着把那本小的习题册做了,因为我一直都觉得数学还是得靠题来练。

看前几章的时候还会把数学分析的辅导书上的习题拿来做,那上边的题更难,但是事后才发觉完全没必要,根本不会考那么难,后来发觉时间紧就再也没看了。

好在毅力还算可以,硬是挣扎着在八月三四号结束的时候把数三看完了,每天平均有9个小时的有效学习时间。

看的时候我还做笔记了,把那些特别难的题目我都记下来,因为我总觉得考研数学会特别难,偶尔也会把笔记翻一翻,仿佛很快地复习了一遍之前刚学的一样,但是有没有用就另说了,至少从心理上感觉很好,至少那些记忆还在,像是自我安慰。

那时候也会寻找记忆的诀窍什么的,比如遗忘曲线啊,我就在书上把那些时间点写下来好准备定时复习,但是毕竟不是机器,没法严格执行那些复习计划,但是大多数时候还是会去按照那个遗忘曲线复习,我觉得这已经算很好了,毕竟即使是新知识,也会有记忆难易程度的区别,不加区别地执行死板的计划,既累效果还不一定好,但是,效果总归不会差,这样说是指,不用为自己无法严格执行那些复习计划而懊悔,不要太拖后就行了。

中财复习经验之四

中财复习经验之四

中财复习经验之四一直比拟倦怠,直到现在才终于拿起笔将自己的考研的一点经验写下来,以供大家参考。

其实已经有很多很棒的同学已经将经验贴在论坛上,都很有借鉴意义。

鉴于自己在考研前说过的话,所以就在此说说自己的考研经验吧,也算是对自己的考研历程做个总结。

希望能够对大家有点帮助。

我是06级的考生,报得是中央财经大学,初试成绩为:英语59分,政治78分,数学123分,专业课111分,总分为371分。

虽然最终结果不是太让人满意,但至少还是考上了,算是努力没白费吧。

看考研论坛上有个帖子以四个字概括你的考研过程,我给的四个字就是:坚持到底!我很早就打算考研,主要是因为高考高分落下来一直比拟失落,所以刚入大学那会就决定要考,不过关于考什么专业考什么学校都很模糊。

直到大三下学期才都提上日程,开始也还是很迷茫,因为在本科学的是经济学,感觉是什么都学好似又什么都没学的那种,也许是我自己的个人目标还不够明确。

所以如果有同学要考研的话,还是最好早点明确目标会比拟好点。

大三下学期那会,大四的学长们考研的也都考了,那时候学校的考研讲座也很多,也会找些大四学长聊一聊,多点信息总是比拟好。

但是所有的信息也都只能参考,尽信书不如无书,更重要的还是要有自己的想法,分辨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首先,先讲下英语吧,虽然我考的不是很好。

英语不是很好的同学一定要把英语学好,就我所知的几个考研同学中有好几个分数考的都很高,但是都是因为英语差几分而落马,特别的遗憾。

尤其是如果报考34所自主划线学校,英语一般要求60分,所以更要重视英语。

作为一门语言,学习英语需要一个持续的过程,单词要坚持背,至少也要背上几遍吧,我买的是星火的一本?考研英语词汇必背?,觉得还不错。

听力也应该坚持听,虽然现在听力是在复试中考,但是坚持听英语,可以培养对于英语的感觉。

建议大家可以听CRI播送,FM 91.5调频,晚上11点到12点,有个英语教学节目,learning pub。

很不错的〔不过播送好象只有北京和上海可以接收到〕,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与休息时间也比拟吻合。

北大考研人经验谈:数学150满分

北大考研人经验谈:数学150满分

北大考研人经验谈:数学150满分漫步在北大校园里,阵阵晚风吹过,考研的种种艰辛浮现在眼前。

我为光华金融奋斗业已两年,第一年因专业课差22分与其失之交臂,而第二年专业课大改革,那种压力一般人不得而知,幸好,数学的满分对我这个在考研路上拼搏者算是一种慰藉。

首先谈一下我数学的复习过程:我数学基础较好,中学时代就获过一些奖项,进入中央财经大学后,对数学一直没有放松。

大一时候我就拿中创考研的辅导书作为平时学习的参考书。

每次上课都认真做笔记,再复习。

我是大三下半学期准备考研的,像很多同学一样,我报了中创考研辅导班,我上课认真做笔记,下课认真消化,把基本东西吃透。

之后,我把精力放在英语和专业课上,除了平时不时地做一些习题,但直到十月中旬,才又开始把数学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

十月中旬了,我们班的同学已经开始做模拟题了,而我连《复习指南》却远没有看过,我急了,买了一本《复习指南》,每天狂看。

我定下的目标是每天完成10页,后来花了一个多月完成。

之后,我又把精力放在做模拟题上,做了一本模拟题,在做题的同时,哪儿知识点不全,就查《复习指南》和笔记,到会为止。

我是花了很多心思在数学上,总结我走的路:第一轮,上中创考研辅导班配合《复习指南》,因为这上面有很多方法和思维惯性;第二轮,用教育部考试中心的书,方法是,把它看成习题上(而高教的书的体系也确实是这样),用《复习指南》和上课的方法解;第三轮,做模拟题并把前面两本书的内容反复复习,如果基础不好的,在第一轮前必须复习课本。

我有一个自己学习数学的方法:首先看前面整章的定义、定理,把它整理成一个自己容易记忆的体系,真正把这个体系理解透,然后用这个体系来做后面的题,在做题过程中再对这个体系进行修正。

如果有一些不会做,那必然是思维惯性中少了这一条,也就是说看到某某,少想到一个解题思路,就把这个思维惯性加到这个体系中,完整它,最后,脑子里应形成一个体系,该章有哪些概念,一些问题用什么方法解答:1、……;2、……;3、……;4、……这是把书读薄的过程,另外看到这个体系,脑子应想到有什么典型题,这是书读厚的过程。

2016-2017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工程考研精华经验

2016-2017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工程考研精华经验

2016-2017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工程考研精华经验一、数学我的数学一直都还可以,也是我比较自信的一门,但是考的不是很好,很多平常数学一般的人这次都考140以上的比比皆是。

数学是我们学习最久的一门课了,相信大家都会学数学。

我觉得考研数学是基础与综合的结合。

但关键还是在基础。

所以复习数学的第一步,是要把课本吃透,各个定理都要掌握,尤其是课本上给出的例题和证明,能记得的尽量记住,说不定就会在考上中大有收获。

复习资料用李永乐或陈文灯的都可,看个人偏好了,哪本顺眼用哪本,关键是要掌握。

上面的题都没有必要全做,但是做的一定要会,会的一定要记得,做一题,理解一题,记一题,这就是我的经验。

复习时间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做,任务就是看课本,做复习全书,然后是5遍真题,你看你能多长时间完成吧,我觉得是越早越好,课本看的越细越好,复习全书是理解和记忆的题越多越好。

看复习全书,我有一个办法,就是先把复习全书上的题目分级,比如,例题1级,经典例题2级,综合型例题3级,然后第一遍只看每章的1级例题,先入门,第二遍看再看2级例题,再深入,第三遍看3级例题。

我并没有这样做,这是我后来想出的。

因为我在看的时候是按顺序全都看了,但是第一遍看的很累,感觉大多数的题都不会,第二遍也很累,看的很慢,就过就没看第三遍了。

除此以外,要适当的做练习题。

我做的事真题和400题。

二、英语英语一直是我的弱项,从上大学开始,我就一直在攻克英语,四六级就是我的模拟考研战场,最后,我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学习英语是一个长期的积累的过程,想短期突破是可能的,但很难做到。

对于考研英语,我觉得以下几个方面是值得注意的。

1,单词,应该看3遍,我是从6月份看的第一遍,7月份看的第二遍,8月份看的第三遍,每天一个单元,有时两个单元,没必要背,看看,读读,抄抄就行。

关键是阅读,首先是阅读真题解析,看了3遍,对于把握考研英语阅读的题型和答题方法很有帮助。

作文我才用的是实战法,就是每过几天就找出真题,写一篇,写的多了,即使写得不好,也能形成一定的思路,积累一些常用语汇。

央财经济学学硕经验分享:“错题不是仅仅摘抄,还要总结总结总结!”

央财经济学学硕经验分享:“错题不是仅仅摘抄,还要总结总结总结!”

央财经济学学硕经验分享:“错题不是仅仅摘抄,还要总结总结总结!”自我介绍:我是凯程2019飞翔标准班+2019复试标准班学员,本科就读于南京一所一本学校,专业为金融工程,今年一战考入中央财经大学的经济学专业,我的初试为380+,其中数学三、专业课都达到了120+。

下面我将按照各考试科目分享一下我的复习备考经验,希望我的经验可以帮助在看经验谈的你找到适合自己的备考方式。

专业课:大家都知道专业课是每个学校的特色,除去公共课,这也是最容易拉开差距的一门课,所以一定要尽早开始复习。

央财的专业课从2018开始改革,从两本中国教材变成西方教材,很多同学纠结于这两本外国教材的难易程度如何,但是我的看法是:从把专业课的参考书的难度提升一个档次就可以看出,近两年专业课高分太多,难以拉开差距。

所以尽管近几年真题总体上难题不多,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放松备考,认为仅靠最后背真题就行。

如果你前面没有打牢基础,西方经济学,尤其是微观,那么多繁琐细小的知识点,仅仅凭借背诵,效率会比较低,而且会影响其他科目的学习。

所以,在这里给大家提两点建议。

第一个,也是我个人认为最有效率的一点,就是画框架,理逻辑。

高鸿业的书相对来说更加的有逻辑,可以清晰的知道展开的一个思路,而西方的教材,知识点较为零散,前后衔接不是特别紧密。

所以建议先看高鸿业老师的书,在掌握了一个清晰的框架之后,将西方教材的知识点填入之前整理的大框架中,则整个西方经济学,从宏观方面可以很好的把握。

另一个就是,整理出一个大致的框架还远远不够答题,这也是西方教材的意义所在,即对于每一个知识点都有更加深入的探讨,把许多用文字或者图形描述的问题全都量化了,从一个纯数学的角度去刻画。

所以在看书的时候,该画图的时候画图,该列出式子的时候(比如运用微积分)就对于式子进行理解,想一想这个式子与前提假定是如何一一对应的,这有助于理解许多动态变化的过程,以及更加深入的了解不同的学派理论之间的差异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刚得知我的数学考研成绩是满分时,我让同学帮我查了好多遍,因为这份快乐远远超过了惊喜,我必须要确定,我得到了它。

从我这一年的考研经历来说,我认为考研是一件痛并快乐着的事。

痛苦在于考研是件有风险并且难度很大的事情,在准备考研的这十月中,我们时时刻刻在经受着精神上和心理上的考验,有时候我们可能会有过放弃的念头,有时候我们会有挫败感,觉得未来很灰暗,有时候我们甚至觉得孤单。

而考研的快乐在于学习本身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相信大家都铭记自己高三那一年为梦想奋斗的日子,而考研被誉为“改变人生的第二次选择”,而准备考研的日子是我们实现梦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为做对了一道很难的数学题或者是背下来一篇英语作文而暗暗开心,这样的成就感使我们得到满足,使我们在考研过程中更加的轻松。

我想讲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板块:第一个板块考研经验,是第二个板块是数学的复习方法;第三个板块是一点小建议。

1、考验经验:关键词:研友、坚持、生活首先是研友的问题。

当时我们寝室四个人同时选择考研,尽管考的学校都不一样,但是大家每天都统一时间起床,一起到教室,晚上自习完一起回寝室。

这样可以防止任何一个人掉队。

我们中有人心情不好或者抑郁的时候,大家坐在一起聊聊就会好很多。

关于研友,其实你们应该从很多学长学姐那里听到它的重要性了。

研友的关键在于你可以告诉自己你不是一个人在奋斗,你有这和你同样拥有梦想的朋友一起奋斗,这样考研这个过程就显得没那么孤单。

尤其是到最后一个月的时候,我会经常和同几个很好的朋友饭后聊天,一般都是一些很轻松的话题,这样也有助于放松压抑的心情。

其次是要坚持。

梁伟伟老师在最开始的公开课里讲到如果从现在开始你每天上三小时自习,那你肯定就可以考上。

这句话关键不在于几个小时,而在于每天。

我们都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

当然有一个好的研友对你的坚持会很有帮助。

前段时间有个学妹问我,学姐你是怎么坚持下来的,我觉得考研很苦。

我当时没怎么想,告诉她,因为我有个考研梦,我选择的学校、我选择的地区都是我最想去的地方,这样它给我了力量,让我一直坚持下去。

也就是说,其实大家在择校的时候,自己的喜好还是很关键的,找到一个梦想中的可以改变自己命运的学校能让我们在这条路上坚持到底。

最后是生活方面的,也是我想着重谈一下的,休息和心态的问题。

其实考研不仅考知识和智力,也是个体力活,只要有一天休息不好,可能会影响好几天的学习状态。

其实我想做种谈这个问题的原因在于我自己,我的数学成绩虽然很高,但是英语成绩却很低,怎么说呢。

14号的下午我和同学一起去看考场,顺便看我们之前订的宾馆,但是由于宾馆出了些问题导致我们情绪都波动很大,当然那天晚上,紧张的心情还有种种原因吧,让我几乎一夜没睡着,这样直接导致了我在第二天的英语考试中大脑很不清醒,做阅读时不知道自己在读什么,最后成绩出来果然很烂。

所以这件事也是让我从16号考完到三月份一直都处在很抑郁的心情中,我怎么都没法原谅自己,而且心里也很不甘心,如果不是英语,我肯定可以很稳的进入央财的复试。

但是后来也是和很多同学聊天吧,最后还是想通了,毕竟这些是不能改变的了,我选择了这个学校,遇到了这些事,都是我自己的经历,不管结果怎么样,我都把这一年的经历看做我人生最美的回忆,我会记得我为了自己的梦奋斗的日子,这些已经让我感觉很幸福了。

提到这个,主要是想告诉大家,休息好很重要,在最后的时候我们都准备很充分了,我们拼的是自己能否正常发挥,而休息好是必要条件。

其次就是要有好的心态,紧张肯定会有,但是可以用一些方法来平复自己的心情,比如散步深呼吸等等,考研是很重要,但是毕竟不决定生死,过分紧张只会有副作用。

2,数学复习方法:关键词:四个阶段,笔记,时间,练习数学的复习我大体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基础阶段(3-5月),第二个阶段是强化阶段(6-9月),第三个阶段是提高阶段(10-12月),第四个阶段是冲刺阶段(1月初到考试前)。

第一阶段:基础阶段(3-5月)。

在我的数学复习中,打基础占了一半左右的时间。

这可能和大多数人一上来就用复习全书有很大的差别。

从3月中下旬到5月中下旬这段时间主要是看课本,做课本上的习题,每天基本保持三到四个小时的学数学时间。

高数与线代用的都是同济大学的教材,概率用的是浙大的教材,顺便看了看原来大一大二时上课用的教材上面曾经做的笔记和上课时候的联系册里勾画的难题。

在这一过程中课本看得很细,同时做了详细的笔记,记的大多是一些定理,概念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这一过程现在看来很笨,但事实上越到考研的后一阶段它的效用就越发明显,而且不论考题如何变动,掌握了基础的东西,随机应变的主动权始终在你手中。

关于线代,我看完课本后,还买了李永乐的现代辅导讲义,仔细的研究了一遍,因为看课本的时候感觉没个章节很混乱,而所有考过的学姐学长都说线代是最容易拿分的,在考试中坚决不能丢分,所以我在线代上还是花了不少的时间。

再看课本的同时我还买了李永乐的《基础660题》,每看完一个部分就做相应的习题;由于660上面的题对刚开始的人来说还是比较难的,当时我的正确率也很低,有时候有种很挫败的感觉,尤其是那些题目只有看了答案才能找到技巧,自己独立做的话几乎找不到思路,而且计算量很大,但我还是坚持了下来,事实也证明,坚持是最好的方法。

应该说我的复习进度还是比较快的,原因大概也是因为我每天用在数学上的时间一直都保持在三小时之上。

第二阶段:强化阶段(6-9月)。

从六月份开始我开始做复习全书,整理题型和例题,以及上海文的强化班,每天学习时间大概是四个小时以上,有的时候我会学习六个小时的数学。

这一过程其实就是将基础阶段的概念定理等基础知识转变成做题的思路和工具。

我觉得我之所以能取得优异的成绩,一个原因是我善于总结笔记,这点是我从高中开始就引以为傲的。

一般我都是先看一遍书,然后把重点和问题圈出来,再整理,对于不会做的题在整理前再自己做一遍理清思路和技巧,然后记到笔记本上。

我的笔记是按章节分的,每章都有知识框架、内容要点、题型分类三个方面内容,这里面的知识框架在一开始的时候可能是很难概括出来的,如果放在这一阶段后期做会更好,内容要点主要用自己的语言把定理概念写出来;由于这一阶段已经做了不少的习题,因此更注重一些题型分类,把一类题归结在一起找出难点,举一反三,才能有所有提高。

我总结笔记的时候在每页纸的靠边一侧留下了一条空白,这样便于之后再有的新的理解可以补充在旁边。

除了自己学习外,这一阶段我还报了海文的数学强化班,它分了两个阶段的,当然我每次都很认真的去听了,给我帮助最大的还是叶盛标老师。

记得当时我们印象都很深刻,叶老师虽然白发苍苍,却很有气势,他开始讲线代那天,还没有开始上课就先听到西班牙斗牛士的音乐响起,叶老师称之为考研勇士歌曲,最令人难忘的还是,他的那三个大字“忘不了”,的确,叶老师的课是让人忘不了。

他把一些定理总结成定势思维,编成口诀,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既方便理解又有利于记忆。

当时很多同学都对数理统计没有一个很好的把握,叶老师在讲三八分布的时候说自己的数理统计是全国讲得最好的,听一遍之后就不会忘记,之后我们发现确实是这样,以后的复习中我们都不记得最初学数理统计时自己的理解,只记得叶老师的讲解。

每天听完课之后,我都会回去总结当天的笔记,相当于复习一遍。

第三阶段:提高阶段(10-12月)。

十月份就要开始做真题,每天一套,并且是给自己定时做。

前面按套题做完后,可以把后面按章节的再做一遍。

真题做完了接着就是各种模拟题,包括400题、超越135分,合肥工大五套卷和冲刺班叶老师给的资料,里面有解读大纲、考前点题和全真模拟三部分。

每一套模拟我都做了两遍,有的第一遍做的很不好,但是认真总结后再做第二遍你会发现有了更多的理解,疑团就顺利打开了。

当然我不建议大家做这么多模拟题,尤其是时间不够的同学,这个阶段可能更多的时间要放在政治和专业课上。

数学模拟其实用叶盛标老师的就很好,400题太偏太难,我认为那不代表考研数学的主流,是非主流的。

合肥工大五套卷其实也还可以,但是总体来说还是叶老师的模拟代表了考研数学的主流方向。

其实不仅是数学,政治也是一样,有些偏的怪的难的有争议的知识点是不会出现在考研试卷中的,考研数学注重的还是基础知识的应用,所以我们可以大胆的放弃一些你认为的偏难题,把握住主流掌握好方法就可以了。

叶老师的模拟和解读大纲我都仔细的做了,虽然做的时候感觉不难,但我们从历年真题中也发现了,数学难度每年都保持在0.5左右,一般不会有太难或者太简单的情况。

第四阶段:冲刺阶段(1月)。

这一阶段主要是回顾以前的笔记,也可以把课本拿出来翻翻,其实你会发现课本上的例题是很经典的,弄懂了例题就可以解决一类问题。

所以哪个问题不清楚明确的时候可以翻开课本看看,基本的知识弄懂了,根基牢了,什么问题都好解决。

除了回顾知识,还学要做的就是背诵常用公式,以免自己在考场上临时遗忘,那样会很亏的,因为你想你的知识结构和做题思路都很好了,可是就是因为几个小公式,导致最后数学差了,这样多不值得。

关于数学复习,除了真题以外我还想给大家推荐几份资料:第一是海文强化班的讲义和叶盛标老师所有的资料。

这些都有必要认真研究,自习琢磨的。

第二是复习全书,其实谈不上好,但是总是需要有一本帮助你在完成了基础学习后梳理知识和考点。

第三是合肥工大的五套题和基础过关660,,660是只有选择和填空题的,可以在基础阶段做,巩固自己的知识,但是它的难度其实有点大,所以我看过复习全书后又做了一遍,在自己技巧和知识都掌握牢固的时候做题的正确明显有所提高。

3、心得体会小建议:关键词:重复,考研日历,辅导班第一,我想说的是重复。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一句话,7是一个很神奇的数字,如果你把一件事重复七遍,它就会深深因在你的生命里。

虽然我在考研过程中没有把一本书看过七遍,但是没本至少有三遍,这样的重复记忆才能让你在紧张的考场上也不会大脑空白。

另外重复还可以加深理解,有些东西虽然你第一遍就很仔细的琢磨了,但是看第二遍你就会发现有了更清楚的了解,思路什么的一下子清晰了。

不管是数学还是政治专业课,重复都是很有效的方法。

第二,还有一点我想给大家推荐的我的一个做法,我在考研论坛上下载了一个考研日历,是一张表格式的,最上方可以填自己这个月的目标,下面每个框里填自己当天的计划,什么时候看那门课,看多少。

完成后就划掉或者划个勾,超额完成时可以奖励一下自己。

这样把自己的安排都写下来,不会让计划在遇到临时意外时被打乱,可以让我们的时间有一个很好的规划。

最后就是辅导班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在准备考研的过程中上辅导班其实是有必要的。

如果没有报辅导班的话到后期你就会发现,天天都上自习会有点乏味,偶尔去上上课可以调节一下。

而且老师毕竟是有经验的,对自己的复习会有一个指导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