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芝书法作品

合集下载

中国书法“草书”

中国书法“草书”

23海外文摘OVERSEAS DIGEST 海外文摘2021年第1期总第834期No.1,2021Total of 834什么是草书?理解为,草书:草如画卷,连绵入神。

就是说,字虽然潦草,犹如流水,构成一幅美丽画卷。

笔画虽然简单,却书写方便,见其入神彩。

草书有它的特征,草书笔画钩连,上下钩连,左右钩连。

为隶书简化了笔法,为“草书”提供了依据。

从草书的特点来看,结构简省一笔而成,堪称完美的“一笔书”。

草书讲究气势贯通,在变化中使字活起来就是草书的“血脉”“筋脉”。

唐代张怀瓘在《书断》中说得很透彻:“字之体势—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

”1草书的形成由于草书字形于当时隶书而言过于简单,彼此有时又容易混淆,又不能像隶书那样取代篆文,所以为了有别于隶书而形成一种特别的字体“草书”。

也可以说草书是汉代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简化字。

“草书”形成于汉代,是在隶书基础上演变而来。

草书分广义和狭义,广义是不分年代的说法,凡是写得潦草的字都称之为草书。

从狭义来说不同于广义,而是作为一种特定的书法字体。

最有代表性的是张芝(东汉时期的汉朝人),为了把古字区别,在笔画上分离出一种体“草法”。

草书是上下牵连,神不外散而富于变化的新写法。

在当时的影响很大,张芝有“草圣”之称,可以说张芝的草书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第一位[1]。

张芝书法就连王羲之也自认为不如,也是王羲之唯一自叹不如的人。

比如说张芝的作品《冠军帖》让人赞不绝口的漂亮,没有半点拖沓之处,笔画飘逸自如,字体刚劲有力,落笔洒脱至极。

(图1)汉代早期的草书称作为“章草”,汉代后期的章草称作为“今草”,早期草书是与隶书平行的书体法,其中夹杂了一些篆草的形体。

但是,初期的草书已经打破了隶书方整规矩严谨,也就是说草书一种草率的写法。

章草在汉魏时期最为盛行,由于章草的进一步“草化”基本上脱离了隶书笔画行迹,在上下字之间,笔势牵连相通。

偏旁部首也做了进一步的简化和互借,又形成了一种新体草书“今草”。

书法名家名帖珍藏作品633幅在线欣赏!【简洁版】

书法名家名帖珍藏作品633幅在线欣赏!【简洁版】

书法名家名帖珍藏作品633幅在线欣赏!【简洁版】发布时间:2011-07-16 14:33书法作品001────荐季直表三国?魏钟繇(传)书法作品002────贺捷表三国?魏钟繇书法作品003────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西晋纵28cm横236cm书法作品004────孝女曹娥碑东晋王羲之纵34.3cm横56cm书法作品005────黄庭经东晋王羲之书法作品006────洛神赋十三行碑刻东晋王羲之书法作品007────爨宝子碑东晋(公元405年)书法作品008────爨龙颜碑南朝?宋高338cm上端宽135cm厚2.5cm额高83cm书法作品009────始平公造像记北朝?北魏朱义章书法作品010────郑长猷造像记北朝?北魏(公元501年)书法作品011────元绪墓志铭北朝?北魏纵66cm横68cm书法作品012────元珍墓志北朝?北魏(公元514年)书法作品013────萧憺碑南朝?梁贝义渊书法作品014────司马昞墓志北朝?北魏(公元520年)书法作品015────华严经卷第廿九南朝?梁纵21.2cm横103cm书法作品016────张黑女墓志北朝?北魏书法作品017────张猛龙碑北朝?北魏纵290cm横123.3cm书法作品018────千字文隋智永书法作品019────董美人墓志隋书法作品020────宁贙碑隋书法作品021────苏孝慈墓志隋书法作品022────太仆卿元公墓志隋书法作品023────九成宫碑唐欧阳询书法作品024────千字文唐欧阳询书法作品025────敦煌石室藏经选唐书法作品026────孔子庙堂碑唐虞世南书法作品027────伊阙佛龛碑唐褚遂良纵252cm横154cm书法作品028────雁塔圣教序唐褚遂良书法作品029────倪宽赞唐褚遂良纵25.6cm横576cm书法作品030────临《飞鸟帖》唐褚遂良纵47.4cm横22cm 书法作品031────柳延宗墓志唐(公元880年)书法作品032────善见律经卷唐国铨纵22.6cm横46.8cm书法作品033────王居士砖塔铭唐敬客书法作品034────朱府群墓志唐书法作品035────道因法师碑唐欧阳通书法作品036────张行恭墓志唐书法作品037────张原墓志唐纵48cm横48cm书法作品038────严朗及妻燕氏墓志唐纵44cm横43cm书法作品039────妙法莲华经卷唐书法作品040────麻姑仙坛记唐颜真卿书法作品041────多宝塔感应碑唐颜真卿碑高263cm宽140cm 书法作品042────东方朔画赞碑唐颜真卿书法作品043────颜勤礼碑唐颜真卿书法作品044────大唐中兴颂摩崖唐颜真卿书法作品045────自书告身帖唐颜真卿(传)书法作品046────玄秘塔碑唐柳公权书法作品047────神策军碑(局部)唐柳公权书法作品048────金刚经唐柳公权书法作品049────道服赞北宋范仲淹纵34.8cm横47.9cm书法作品050────人事匆匆帖北宋吕公绰纵32.2cm横49.5cm 书法作品051────夏中帖宋蒲宗孟纵30.8cm横40.5cm书法作品052────名茶帖北宋张方平纵25cm横32.2cm书法作品053────妙法莲华经卷第二宋书法作品054────尺牍宋韩琦书法作品055────持书帖北宋蔡襄纵27cm横52.2cm书法作品056────谢赐御书诗北宋蔡襄书法作品057────赤壁赋北宋苏轼纵25cm横241.6cm书法作品058────司马温公碑北宋苏轼书法作品059────归去来兮辞北宋苏轼纵32cm横181.8cm书法作品060────华岩疏北宋黄庭坚书法作品061────戎州帖宋黄庭坚书法作品062────向太后挽词北宋米芾纵30.2cm前页横22.7cm后页横22.3cm书法作品063────佛说了知经册北宋冯预书法作品064────赠远夫诗帖北宋苏过纵31.6cm横41.5cm书法作品065────瘦金书千字文北宋赵佶纵31.2cm横323.2cm书法作品066────闰中秋月帖北宋赵佶纵35cm横44.5cm书法作品067────久疏帖北宋裴煜纵31.3cm横45.7cm书法作品068────跋王献之保母帖宋姜夔纵31.6cm横708.3cm书法作品069────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南宋张卽之书法作品070────跋赵孟坚画水仙图卷南宋周密书法作品071────洛神赋元赵孟頫纵25.8cm横234.5cm书法作品072────玄妙观重修三门记元赵孟頫纵35.8cm横283.8cm书法作品073────妙严寺记元赵孟頫书并篆额书法作品074────汲黯传元赵孟頫纵17.9cm横17.5cm书法作品075────千字文元赵孟頫书法作品076────书续千字文元赵孟頫纵24.3cm横153.6cm 书法作品077────无逸篇元赵孟頫书法作品078────卫淑媛墓志元赵孟頫书法作品079────不自弃义元赵孟頫书法作品080────兴国寺碑元赵孟頫书法作品081────御史箴卷元朝鲜于枢纵49.7cm横409.6cm 书法作品082────楷书序元陈绎曾书法作品083────刘垓神道碑铭元虞集书法作品084────题跋元揭傒斯书法作品085────题跋元郭天锡书法作品086────为孔昭书四诗元张雨书法作品087────春晖堂记元欧阳玄纵29cm横102.9cm书法作品088────楷书册元张耆书法作品089────诗简帖元陆广纵29.7cm横32.4cm书法作品090────上京宫词元柯九思纵30.9cm横53cm书法作品091────书陶煜行状明杨基纵28.7cm横116.8cm书法作品092────朱德润墓志铭元周伯琦纵34.9cm横270.8cm 书法作品093────书左氏传元俞和书法作品094────临乐毅论元俞和纵24.7cm横68.5cm书法作品095────中酒杂诗并简帖元沈右纵27cm横40.5cm书法作品096────敬斋箴明沈度纵23.8cm横49.4cm书法作品097────不自弃说轴明沈度书法作品098────四箴言明沈度书法作品099────题公中塔图赞明于谦书法作品100────梦草记明祝允明书法作品101────闲情赋明祝允明每幅纵14.7cm横10.2cm书法作品102────前赤壁赋明文徵明书法作品103────后赤壁赋明文徵明纵21.1cm横82cm书法作品104────莲社十八贤图记明文徵明书法作品105────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明文徵明均纵24.8cm横15.2cm 书法作品106────摹东方朔像赞明王宠共六幅均25.29.3cm书法作品107────洛神赋明王宠书法作品108────千字文明文彭13幅均纵14.3cm横10.3cm书法作品109────谢希逸月赋明董其昌书法作品110────小楷册明董其昌书法作品111────王绩答冯子华处士书明张瑞图书法作品112────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明文震孟书法作品113────张溥墓志铭卷明黄道周纵28.7cm横193.8cm 书法作品114────王维七言律诗轴明张电书法作品115────宋淳并妻陶氏买地券明长23cm宽22cm书法作品116────东铭册明姜立纲纵28.7cm横15cm书法作品117────桃花园诗轴清何焯纵60.3cm横33.5cm书法作品118────题画记清金农书法作品119────书七月诗轴清张照书法作品120────新修城隍庙碑记清郑燮书法作品121────王应麟困学纪闻轴清钱沣纵107.6cm横72.9cm 书法作品122────小楷卷清刘墉书法作品123────警语清邓石如纵90.5cm横39.5cm书法作品124────沧海日长联清邓石如纵137.2cm横28.3cm书法作品125────进学解清爱新觉罗?永瑆书法作品126────楷书横幅清爱新觉罗?永瑆书法作品127────临皇甫君碑清林则徐书法作品128────邓君墓志铭清何绍基每册纵30.6cm横30.3cm 书法作品129────楷书轴清戴熙书法作品130────横披清莫友芝书法作品131────五言联赵之谦书法作品132────赵君墓志铭清翁同龢书法作品133────钱母蒯术太叔人传清陆润庠书法作品134────章草册东汉刘炟书法作品135────今欲归帖东汉张芝书法作品136────二月八日帖东汉张芝书法作品138────顿州帖西晋卫瓘书法作品139────省启帖西晋司马炎书法作品140────七月二十六日帖西晋索靖书法作品141────蜡节帖东晋王敦书法作品142────平复帖卷西晋陆机纵23.8cm横20.5cm书法作品143────廿四日帖东晋王廙书法作品144────十七帖东晋王羲之书法作品145────都下帖东晋王羲之(传)纵27.7cm书法作品146────行穰帖东晋王羲之(传)纵24.4cm横8.9cm 书法作品147────上虞帖东晋王羲之(传)纵23.5cm横26cm 书法作品148────胡母帖东晋王羲之书法作品149────手札东晋王羲之书法作品150────游目帖东晋王羲之(传)书法作品151────妹至帖东晋王羲之书法作品152────手札草书帖东晋王羲之书法作品153────寒切帖东晋王羲之(传)纵26cm横21.5cm 书法作品154────长风帖东晋王羲之(传)纵27.5cm横40.9cm 书法作品155────疖肿帖东晋王荟纵25cm书法作品156────鸭头丸帖东晋王献之纵35.5cm横26cm书法作品157────中秋帖东晋王献之纵27cm横11.9cm书法作品158────送梨帖东晋王献之(传)书法作品159────先夜帖东晋王献之书法作品160────十二月帖东晋王献之书法作品162────十八日帖东晋王珉书法作品163────十二月十三日帖东晋沈嘉书法作品164────异趣帖南朝?梁萧衍书法作品165────真草千字文隋智永纵24.5cm横约555cm书法作品166────出师颂隋佚名纵22cm横30.7cm书法作品167────书嵇叔夜绝交书唐李怀琳书法作品168────潘元帖唐虞世南书法作品169────临长风帖唐褚遂良书法作品170────书谱唐孙过庭纵27.2cm横898.24cm书法作品171────景福殿赋唐孙过庭纵29.2cm横600cm书法作品172────孝经唐贺知章书法作品173────恪法师第一抄卷唐佚名书法作品174────古诗四帖唐张旭纵29.5cm横195.2cm书法作品175────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张旭书法作品176────上阳台帖卷唐李白纵28.5cm横38.1cm书法作品177────食鱼帖唐怀素纵29cm横51.5cm书法作品178────自叙帖唐怀素纵28.3cm横755cm书法作品179────论书帖唐怀素纵28.6cm横40.5cm书法作品180────苦笋帖唐怀素纵25.1cm横12cm书法作品181────小草千字文唐怀素纵28.8cm横305.3cm书法作品182────蒙诏帖唐柳公权纵26.9cm横57.6cm书法作品183────神仙起居法帖五代杨凝式纵27cm横21.2cm 书法作品184────入国知教帖五代李煜书法作品185────陶生帖北宋蔡襄纵29.8cm横50.8cm书法作品186────思咏帖北宋蔡襄纵29.6cm横39.7cm书法作品187────手札北宋蔡襄书法作品188────昨日帖北宋薛绍彭纵26.9cm横29.5cm书法作品189────诸上座帖北宋黄庭坚纵33cm横729cm书法作品190────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诗北宋黄庭坚纵37cm横392.5cm书法作品191────廉颇蔺相如列传北宋黄庭坚纵32.5cm横1822.4cm书法作品192────杜甫饮中八仙歌北宋黄庭坚纵26.5cm横403cm书法作品193────论草书帖北宋米芾纵24.7cm横37cm书法作品194────草书千字文卷北宋赵佶纵31.5cm横1172cm书法作品195────真草养生论南宋赵构书法作品196────洛神赋卷南宋赵构书法作品197────垂诲帖南宋范成大纵九寸八分横一尺七寸五分书法作品198────自书诗帖南宋陆游纵31cm横701.5cm书法作品199────木鸡集序卷南宋文天祥纵96.9cm横24.5cm书法作品200────急就章元赵孟頫书法作品201────临裹鲊帖元赵孟頫第一幅纵23.8cm横17cm第二幅纵23.3cm横15.7cm第三幅纵23.2横15.1cm书法作品202────题保母砖帖元赵孟頫纵31.6cm横32cm书法作品203────王羲之书事元赵孟頫纵24.1cm横116.5cm书法作品204────书韦苏州诗元赵孟頫纵23.5cm横28cm书法作品205────秋怀诗二章元鲜于枢纵35.2cm横45.5cm书法作品206────石鼓歌元鲜于枢书法作品207────七律诗元鲜于枢书法作品208────急就章卷元邓文原纵23.3cm横398.7cm书法作品209────心经卷元吴镇纵29.3cm横203cm书法作品210────苕之水诗卷元陆居仁纵28.2cm横130.7cm书法作品211────太白酒歌轴明宋广纵86.8cm横33.5cm书法作品212────答彦允书帖明桂彦良书法作品213────贫交行轴明张骏纵151.9cm横63.1cm书法作品214────别后帖明徐有贞纵26.6cm横45.5cm书法作品215────七言绝句明张弼纵122cm横30.8cm书法作品216────七言绝句明陈献章纵129cm横51.4cm书法作品217────甘露寺诗轴李东阳纵111.5cm横35.5cm书法作品218────千字文明祝允明纵31.1cm横372.9cm书法作品219────书洛神赋明祝允明书法作品220────钟山诗卷明祝允明纵24.5cm横440.3cm书法作品221────六体诗赋卷明祝允明纵31.1cm横642cm书法作品222────牡丹赋明祝允明纵30.9cm横530.3cm书法作品223────古诗十九首卷明陈道复纵30.1cm横708.5cm书法作品224────岑参和贾至诗轴明陈道复书法作品225────陆叔平席上作明王宠纵84.1cm横29.6cm书法作品226────滕王阁序卷明文彭纵31cm横556.5cm书法作品227────五言律诗明文彭纵149cm横37.6cm书法作品228────自书诗明沈仕纵29.8cm横416.5cm书法作品229────为沫湖先生书扇画明吴承恩纵20.5cm横55.6cm 书法作品230────广德道中诗扇画明唐顺之纵30cm横70cm书法作品231────七言律诗轴明徐渭纵209.8cm横64.3cm书法作品232────灵岩晚眺诗卷明王世贞纵30cm横326cm书法作品233────诗轴明屠隆纵289.2cm横105.9cm书法作品234────草书简明邢侗书法作品235────高都护骢马行明董其昌纵26.6cm横269.3cm书法作品236────草书题扇明邹迪光书法作品237────五言诗扇面明张瑞图纵18.3cm横58.5cm书法作品238────卢照邻长安古意诗明张瑞图纵28.2cm横466.5cm 书法作品239────草书轴明詹景凤书法作品240────五律诗轴明戴笠书法作品241────七言律诗明许光祚书法作品242────七言绝句明王问纵195.4cm横58.1cm书法作品243────卜居之一明倪元璐纵171.3cm横52.5cm书法作品244────请假得归途次偶作明黄道周纵142cm横38cm书法作品245────五言律诗明李流芳书法作品246────七言律诗轴明邵弥纵122.5cm横30cm书法作品247────孟浩然诗卷清傅山高28.2cm长394.8cm书法作品248────七言律诗清傅山纵206.3cm横79cm书法作品249────草书诗轴清傅山书法作品250────行草轴清归庄书法作品251────草书五律清法若真书法作品252────七律诗轴清法若真纵174.1cm横49.8cm书法作品253────七言绝句清笪重光书法作品254────临王羲之帖清朱耷书法作品255────送汪瞻侯归姑苏诗清黄慎书法作品256────草书轴清黄慎书法作品257────怀素自叙轴清郑燮书法作品258────王羲之十七帖轴清王文治书法作品259────临王羲之想宾帖轴清蒋仁书法作品260────五言诗轴清邓石如书法作品261────鄂城送祝参军归崇明之作清邓石如书法作品262────草书轴清包世臣书法作品263────临十七帖册清包世臣纵28.2cm横31.7cm书法作品264────草书屏近现代沈曾植书法作品265────草书轴近现代于右任书法作品266────何年帖近现代于右任书法作品267────七律诗近现代毛泽东书法作品268────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商长32.2cm宽19.8cm书法作品269────甲骨文商?武丁时期书法作品270────四祀邲其卣铭商高32cm宽19.7cm书法作品271────宰甫卣铭商器高31.5cm口径11~13cm书法作品272────作册般甗铭商?帝乙、帝时期书法作品273────天亡簋铭西周?武王时期器高24.2cm口径21cm书法作品274────大保簋铭西周?成王时期书法作品275────保卣铭西周?成王时期书法作品276────鲁侯尊铭西周?康王时期书法作品277────大盂鼎铭西周?康王时期器高100.8cm口径78.3cm 书法作品278────县妃簋铭西周?穆王时期书法作品279────师酉簋盖铭西周?恭时期书法作品280────即簋铭西周?懿王时期书法作品281────钟铭西周?懿王或孝王时期书法作品282────大克鼎铭西周?孝王时期书法作品283────梁其鼎铭西周?夷王时期书法作品284────散氏盘铭西周?厉王时期书法作品285────簋铭西周?厉王时期书法作品286────毛公鼎铭西周?宣王时期书法作品287────虢季子白盘铭西周?宣王时期书法作品288────师兑簋铭西周晚期书法作品289────小克鼎铭西周晚期书法作品290────元年师簋铭西周书法作品291────商尊铭西周书法作品292────曾侯簋铭春秋早期?曾书法作品293────鲁伯愈父簋铭春秋?鲁书法作品294────栾书缶铭春秋?晋书法作品295────齐侯盂铭春秋?齐书法作品296────曾侯乙簋铭春秋?曾书法作品297────陈曼簋铭战国?齐书法作品298────莒大史申鼎铭春秋?莒书法作品299────秦公簋铭春秋?秦书法作品300────纪伯盨铭东周?纪书法作品301────中山王鼎铭战国?中山书法作品302────石鼓文战国高约9cm径60cm书法作品303────包山楚简战国最长72.3cm最短55cm宽在0.6~1cm厚0.1~0.15cm书法作品304────鄂君启车节铭战国?楚书法作品305────始皇诏方升铭秦书法作品306────秦山刻石秦书法作品307────琅琊台刻石秦高129cm宽67.5cm厚37cm书法作品308────峰山刻石秦书法作品309────会稽刻石秦书法作品310────始皇诏椭量铭秦书法作品311────诅楚文秦书法作品312────上林铜鑑铭西汉书法作品313────上林鼎铭西汉阳朔元年(公元前24年)书法作品314────临虞宫铜镫铭西汉元延四年(公元前9年)书法作品315────海内皆臣砖文西汉中期书法作品316────袁安碑东汉书法作品317────袁敞碑东汉书法作品318────祀三公山碑东汉书法作品319────少室石阙铭东汉书法作品320────孔宙碑额东汉书法作品321────郑固碑额东汉书法作品322────韩仁铭碑额东汉书法作品323────张迁碑额东汉书法作品324────华山庙碑额东汉书法作品325────白石神君碑额东汉书法作品326────昌阳严刻石东汉书法作品327────三体石经三国?魏书法作品328────苏君神道三国?魏书法作品329────天发神谶碑三国?吴皇象书法作品330────安丘长城阳王君墓神道西晋书法作品331────朱曼妻薛氏买地券西晋(公元278年)书法作品332────杨子舆题记西晋书法作品333────高君墓志盖铭北朝?北周书法作品334────缙云县城隍庙记唐李阳冰书法作品335────滑台新驿记唐李阳冰书法作品336────篆字千字文唐佚名书法作品338────碧落碑唐佚名书法作品339────阳华岩铭唐瞿令问书法作品340────美原神泉诗碑唐尹元凯书法作品341────李和墓志盖铭唐书法作品342────范仲淹神道碑篆额北宋赵祯书法作品343────赵宗彦墓志盖铭北宋田仪书法作品344────篆书北宋文勋书法作品345────王拱臣墓志盖铭北宋文彦博书法作品346────篆书目录偏旁字源碑北宋梦英书法作品347────勃兴颂北宋唐英书法作品348────程震孟碑额金李治书法作品349────胆巴碑篆额元赵孟頫书法作品350────千字文元泰不华书法作品351────篆书元周伯琦书法作品352────千字文卷明陆士仁书法作品353────草篆明赵宦光书法作品354────五言诗轴清杨法书法作品355────七言联清戴震书法作品356────八言联清段玉栽书法作品357────篆书清钱坫书法作品358────篆书屏清钱坫书法作品359────篆书四条屏清邓石如书法作品360────唐诗集句清邓石如纵116.7cm横34.5cm书法作品362────说文序辞轴清邓廷桢书法作品363────书蔡邕九疑山碑轴清吴育书法作品364────金文七言联清徐桐柏书法作品365────五言联清高日濬书法作品366────七言联清吴熙载纵128cm横29cm书法作品367────篆书四条屏清吴熙载书法作品368────篆书清邓传密书法作品369────七言联清莫友芝书法作品370────七言联清胡澍书法作品371────篆书文语二屏清胡澍书法作品372────篆书五言联清赵之谦书法作品373────篆书清吴大澂书法作品374────五言联清翁同龢书法作品375────说文序轴清杨守敬书法作品376────七言联清吴咨书法作品377────七言联清王尔度书法作品378────七言联清左宗棠书法作品379────临石鼓文近代吴昌硕纵136cm横66cm 书法作品380────篆书近代齐白石书法作品381────篆书页近代郑孝胥各纵29cm横20cm 书法作品382────云梦睡虎地秦简秦书法作品383────五凤刻石西汉书法作品384────居延汉简西汉书法作品385────马王堆老子甲本帛书西汉帛宽24cm每行字宽7~8cm 书法作品386────马王堆老子乙本帛书西汉帛宽18cm书法作品387────孙膑兵法简西汉书法作品388────战略纵横家书西汉书法作品389────居延督侯史方德檄简西汉长82cm宽95cm书法作品390────铜量铭文西汉书法作品391────居延相剑书简西汉长22.5cm宽1.2cm书法作品392────汉钟鼎铭文西汉书法作品393────莱子侯刻石天凤三年(公元16年)书法作品394────石门颂东汉书法作品395────刘熊残碑东汉书法作品396────公羊传砖文东汉元和二年(85年)砖长33.6cm宽12.5cm书法作品397────秦君神道阙东汉书法作品398────急就砖文东汉拓片长31cm宽15cm书法作品399────贤良方正残石东汉拓片高约60cm宽45cm书法作品400────泰室石阙铭东汉铭文高43cm宽153cm书法作品401────景君碑东汉高220cm宽79cm书法作品402────武梁祠画像题记东汉书法作品403────李固碑东汉书法作品404────元嘉元年题记东汉书法作品405────乙瑛碑东汉书法作品406────礼器碑东汉书法作品407────仓颉庙碑东汉高201cm宽198cm书法作品408────张景碑东汉高125cm宽54cm书法作品409────孔宙碑东汉高302cm宽122cm书法作品410────封龙山颂东汉高160cm宽90cm书法作品411────西岳华山庙碑东汉高254cm宽119cm 书法作品412────永寿四年题记东汉书法作品413────衡方碑东汉书法作品414────夏承碑东汉书法作品415────许阿瞿墓志东汉建宁三年(公元170年)石高112cm宽70cm书法作品416────史晨碑东汉书法作品417────张寿碑东汉书法作品418────西狭颂东汉高280cm宽200cm书法作品419────娄寿碑东汉书法作品420────熹平石经东汉书法作品421────郙阁颂东汉高251cm宽181cm书法作品422────鲁峻碑东汉碑高283cm宽115cm书法作品423────杨淮表记东汉通高126cm上宽67cm下宽50cm书法作品424────营陵置社碑东汉书法作品425────尹宙碑东汉高267cm宽128cm书法作品426────白石神君碑东汉石高180cm宽109cm书法作品427────曹全碑东汉高253cm宽123cm书法作品428────张迁碑东汉书法作品429────圉令艳君碑东汉书法作品430────朝侯小子残碑东汉残碑高约68cm宽约66cm书法作品431────陶洛残碑东汉书法作品432────袁博碑东汉书法作品433────孔羡碑三国?魏书法作品434────曹真碑三国?魏书法作品435────正始石经三国?魏书法作品436────上尊号碑三国?魏书法作品437────陈已残碑三国?魏书法作品438────受禅表三国?魏书法作品439────范式碑三国?魏书法作品440────毋丘俭纪功刻石三国?魏书法作品441────王基碑三国?魏书法作品442────张君残碑三国?魏书法作品443────太上玄元道德经三国索沈书法作品444────夫人赵氏碑西晋书法作品445────皇帝三临辟雍碑西晋书法作品446────太公吕望表西晋书法作品447────张郎墓志西晋石高53cm宽27cm书法作品448────谢鲲墓志东晋石高60cm宽16.5cm书法作品449────王闽之墓志东晋升平二年(公元358年)砖长42.3cm宽19.8cm书法作品450────华芳墓志晋永熹六年(公元312年)书法作品451────爨宝子碑东晋通高190cm宽71cm厚21cm书法作品452────王仲悦造像记南北朝?北齐书法作品453────好大王碑东晋书法作品454────泰山金刚经北齐书法作品455────岗山佛经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书法作品456────慕容恩碑北周(公元557~581年)书法作品457────尔朱端墓志隋书法作品458────杨畅墓志隋书法作品459────郭休墓志隋仁寿二年(公元602年)书法作品460────马少敏墓志隋高宽各46cm书法作品461────陈叔毅修孔子庙碑隋书法作品462────蔡夫人张氏墓志唐开元三年(公元715年)石高宽各60cm书法作品463────大唐故通直郎宋武荣州南安县令府君墓志铭并序唐(公元715年)书法作品464────大智禅师碑唐史惟则书法作品465────嵩阳观记唐徐浩石高900cm宽244cm书法作品466────李贞墓志唐书法作品467────故阙特勤碑唐书法作品468────阳华岩铭唐高76cm宽276cm书法作品469────李昢墓志唐石高宽各73.2cm书法作品470────夏热帖跋宋王钦若书法作品471────神道碑宋范仲淹书法作品472────千字文元赵孟頫书法作品473────隶书明文徵明书法作品474────诗册明文彭书法作品475────七言绝句明王时敏书法作品476────跋朱熹书清孙承泽书法作品477────隶书七言律诗轴清朱彝尊纵124cm横47.2cm书法作品478────诗轴清石涛书法作品479────节临西岳华山神庙碑清金农纵152cm横45cm书法作品480────诗轴清汪士慎书法作品481────竹映油窗诗高翔书法作品482────照公轴清郑燮书法作品483────清明诗清乾隆帝书法作品484────七言联清钱大昕书法作品485────六言联清翁方纲书法作品486────隶书中堂清邓石如书法作品487────五言联清何绍基书法作品488────语摘清赵之谦书法作品489────七言联吴昌硕书法作品490────石潭白鱼联清康有为纵134cm横35cm书法作品491────隶书近代郑孝胥书法作品492────论死轴近代冯玉祥书法作品493────十六字联现代邓散木书法作品494────文书前凉李柏(一)纵23.6cm横28.5cm(二)纵24.2cm横40cm书法作品495────兰亭序东晋王羲之纵24.5cm横69.9cm书法作品496────快雪时晴帖东晋王羲之纵23cm横14.8cm书法作品497────姨母帖东晋王羲之纵26.3cm横53.8cm书法作品498────孔侍中帖东晋王羲之纵26.9cm书法作品499────奉橘帖东晋王羲之书法作品500────三藏圣教序东晋王羲之共27开半每半开纵24cm横25cm书法作品501────鹅群帖东晋王羲之(传)书法作品502────廿九日帖东晋王献之纵26.37cm横11cm书法作品503────东山松帖东晋王献之纵22.8cm横23.2cm书法作品504────新月帖东晋王徽之纵26.3cm书法作品505────凄闷帖东晋谢安书法作品506────太子舍人帖南朝?齐王僧虔书法作品507────伯远帖东晋王珣纵25.1cm横17.2cm书法作品508────卜商帖唐欧阳询纵25.2cm横16.5cm书法作品509────季鹰帖唐欧阳询纵25.1cm横31.7cm书法作品510────梦奠帖唐欧阳询纵25.5cm横16.5cm书法作品511────千字文唐欧阳询书法作品512────汝南公主墓志铭唐虞世南纵26.3cm横39.5cm 书法作品513────李思训碑唐李邕每半开纵31.6cm横22.2cm 书法作品514────麓山寺碑唐李邕书法作品515────温泉铭唐李世民书法作品516────枯树赋唐褚遂良书法作品517────文赋唐陆柬之纵26.7cm横370cm书法作品518────鹡鸰颂卷(局部)唐李隆基纵24.5cm横184.9cm 书法作品519────祭侄季明文稿唐颜真卿纵28.6cm横75.5cm书法作品520────争坐位帖唐颜真卿书法作品521────十一月帖唐颜真卿书法作品522────五言诗序唐柳公权书法作品523────兰亭诗唐柳公权纵26.5cm横365.3cm书法作品524────张好好诗唐杜牧纵28.2cm横162cm书法作品525────卢鸿草堂十志图跋五代杨凝式书法作品526────私诚帖五代徐铉纵29.1cm横44.8cm书法作品527────同年帖北宋李建中纵33cm横51cm书法作品528────贵宅帖北宋李建中纵31cm横27.4cm书法作品529────自书诗文稿北宋欧阳修纵30.5cm横66.2cm书法作品530────与秀才札北宋范仲淹书法作品531────温柑帖北宋富弼纵26.5cm横49.2cm书法作品532────道中帖北宋苏洵纵35.3cm横53.2cm书法作品533────自书诗北宋蔡襄纵28.2cm横221.2cm书法作品534────自书诗札北宋蔡襄每开约纵24.8cm横30.5cm不等书法作品535────书札北宋蒲宗孟书法作品536────颖昌湖上蝶恋花词北宋王诜纵31.3cm横271.9cm 书法作品537────寒食诗帖北宋苏轼书法作品538────新岁展庆帖北宋苏轼纵30.2cm横48.8cm书法作品539────西楼苏帖北宋苏轼纵30cm横22cm。

历代书法家简介1

历代书法家简介1

历代书法家简介1汉朝1、张芝:(?——约192),约卒于汉献帝初平三年(约公元192年),敦煌酒泉(今属甘肃)人,字伯英,善章草,作品集有《八月帖》、《草书贴》。

2、蔡邑:(公元132—192)字伯喈,东汉文学家,书法家,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蔡邑除通经文史学外,书法精于篆、隶,尤其是隶书造诣很深,名望最高,有“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的评价。

作品有《鸿都石经》亦叫《熹平石经》。

灵帝命工修理鸿都门(东汉时称皇家藏书之所为鸿都),工匠用扫白粉的帚在墙上写字,蔡邕从中受到启发而创造了“飞白书”。

这种书体,笔画中丝丝露白,似用枯笔写成,为一种独特的书体,唐张怀瓘《书断》评论蔡邕飞白书时说“飞白妙有绝伦,动合神功”。

魏晋1、钟繇:三国魏河南长葛人,字元常;官至太傅,故也称钟太傅,与以后的王羲之并称“钟、王”,代表作《宣示表》、《贺捷表》、《荐季直表》。

2、索靖(239—303年)西晋书法家,字初安,敦煌(今甘肃)人,张芝姐姐的孙子,书法擅长章草,代表作:《月仪贴》、《出师颂》。

3、陆机(261—303年)字士衡,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工书,能章草,《平复贴》。

4、卫夫人;名铄,字茂,东晋人,传为王羲之之师,楷书《名姬帖》。

5、王羲之(321—379年)(303—361年)字逸少,号澹斋,原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折江绍兴)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尊称为“书圣”,代表作:“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集字圣教序》、《丧乱帖》、《乐毅论》、《黄庭经》、《孔侍中帖》、《姨母帖》、《快雪时晴帖》。

6、王献之,即王大令(344—386年)字子敬,王羲之第七个儿子,官至中书令、人称王大令,书法众体皆精,尤以行草著名,《洛神赋十三行》(《玉版十三行》)、《鸭头丸贴》、《中秋贴》。

隋唐五代(一)楷书:1、褚遂良:生于隋文帝开皇十六年(596),卒于唐高宗显庆三年(658),字登善,杭州钱塘人。

代表作:《雁塔圣教序》、《孟法师碑》、楷书墨迹《大字阴符经》。

张芝创今草探究

张芝创今草探究

张芝与今草的相互影响
相互促进
张芝的书法成就与今草的发展相互促进,彼此成 就。
风格融合
张芝的书法风格与今草的风格相互融合,形成了 独特的艺术魅力。
传承与创新
张芝在传承传统的同时,不断创新,为今草的发 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张芝与今草的对比分析
时代背景
张芝与今草产生于不同的时代背景,所反映出的艺术特点与社会 文化内涵各不相同。
3
张芝在年轻时已经展现出了卓越的书法天赋, 后经过不断的学习和创作,逐渐形成了自己独 特的书法风格。
张芝的时代背景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政治 局势混乱,文化氛围相对宽
松。
这一时期,书法艺术逐渐从 篆书、隶书等传统书体中脱 离出来,开始向更加自由、 抒发个人情感的方向发展。
张芝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 下,汲取了前人的精华,并 加以创新,形成了具有划时
在当代书法创作和研究领域,张芝创今草仍然具有重要 的启示意义和参考价值,将会吸引更多的学者和艺术家 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
张芝创今草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将会在未来的发 展中继续传承和发扬光大,为世人所珍视和欣赏。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张芝的书法风格
创新性
张芝的书法风格具有强烈的创新性,他打破了传统隶书的束缚,创立了独具一格的草书风 格。
个性化
张芝的书法风格极具个性化,他的字形长而扁平,笔画之间连贯流畅,展现出独特的艺术 魅力。
多样化
张芝的书法风格丰富多样,他的作品既有豪放粗犷的草书,也有细腻柔美的行书,充分展 现了他深厚的艺术造诣。
开创今草
张芝是开创今草的代表人物,他的草书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为后来的书法艺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艺术传承

张芝书法艺术探析

张芝书法艺术探析

文 章 编 号 : I S S N 2 0 9 5 - 6 7 1 1 / Z 0 1 - 2 0 1 6 - 0 3 —0 1 3 〇 一、 时代背景 中 章 草 一 帖 ,为 《 八 月 帖 》,今 草 四 帖 ,分 别 为 《 冠军帖》 《 二 月八日帖》 《 终年帖》 《 消 息 帖 》。 张芝的章草作品《 八 月 帖 》,又 称 《 秋 凉 平 善 帖 》。此帖 为张芝章草代表作,
当代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肓实践与教学研究
DOI:10.16534/13-9000/g.2016.0533
絲芝本泫艺术稼祈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 张 域
摘 要 : 张 芝 是 我 国 古 代 著 名 的 书 法 家 ,在 中 国 书 法 史 上 具 有 重 要 的 地 位 。探 讨 对 张 芝 书 法 艺 术 特 色 以 及 对 现 代 的 影 响与启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张 芝 章 草 今 草 表 现
共 六 行 ,共 计 8 0 字 。 《 八 月 帖 》字迹高
古 俊 秀 ,冠 绝 古 今 ,是 章 草 的 巅 峰 代 表 之 作 。张 芝 在 此 帖 中 用 笔 古 朴 含 蓄 ,圆 润 健 劲 , 开 篇 时 稳 健 时 迟 缓 ,中 后 篇 用 笔 速 度 、 笔 画 力 道 都 很 均 匀 。其 结 字 宽 厚 稳 重 横 向 取 势 ,字 字 分 离 ,但 独 字 结 构 与 隶 书 相 比 ,更 显 活 泼 ,笔 画 之 间 略 带 连 绵 。整体字 形 谨 严 与 潇 散 同 在 。结 体 随 行 气 的 趋 势 而 变 , 自 然 流 畅 ,整体 布 局 疏 朗 有 致 。此 帖 笔 法 以 浑 厚 端 庄 为 主 ,饱 满 灵 动 。该 帖 收 笔 含 蓄 ,隶 书 的 意 味 已 经 明 显 减 少 ,隶 书 结 体 趋 横 向 、扁 平 。 章 草 结 体 则 更 加 的 饱 满 圆 润 ,已 经颇具有今 草 的 气 息 。 《 冠 军 帖 》是 张 芝 的 今 草 代 表 作 ,又 称 《 知 汝 帖 》。此帖 运笔狂放自由, 字形变化万千, 笔法流动, 气势恢宏, 笔意奔放, 书法意象气息更加浓烈, 也更加具有审美艺术的特征, 精妙至极, 妙 不 可 言 。从 结 体 上 来 看 ,偏 旁 部 首 做 了 简 化 和 互 借 ,不 拘 章 法 ,疏 放 、自由,已 经 完 全 蜕 去 隶 书 笔 画 行 迹 束 缚 ,在 章 法 上 , 上 下 字 之 间 互 相 联 动 ,牵 连 相 通 ,行 与 行 之 间 也 是 互 相 关 照 , 多姿多态。 连绵不断, 看起来似乎是一笔贯穿而成, 如行云流水, 自然舒畅。 或笔笔连级, 或笔断意连, 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并重。 三 、张芝书法在历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1 . 书法成就 熐 1 熑 张芝精于章草。张 怀 瑾 《 书 断 》云 :“ 案 章 草 者 …… 后世谓之章草。 惟 张 伯 英 造 其 极 恶 。”《 书 断 》中 从 秦 朝 到 唐 初 , 历 代 书 法 家 的 作 品 ,根 据 书 体 特 征 、影 响 大 小 等 因 素 进 行 了 分 级 ,一 共 有 三 个 等 级 ,分 别 是 ,神 品 、妙 品 、能 品 。能列于神 品这一级别的书法作品, 成 就 是 相 当 高 的 。宛 如 天 然 造 化 之 物 , 是一种超然的艺术层次。 在《 书 断 》中 , 张怀瑠就将张芝的章草、 今草作品列为“ 神 品 ”之 首 。著 名 三 国 时 期 的 书 法 家 韦 诞 也 曾 说 过 ,张 芝 的 书 法 超 前 绝 后 ,独 步 无 双 可 见 张 芝 在 书 法 艺 术 中成就至高。 熐 2 熑 张 芝 创 作 今 草 。张 芝 的 书 法 成 就 ,还主要体现在他创 作 了 今 草 ,也 可 以 称 为 “ 一 笔 书 ” ,今 草 使 草 书 得 以 从 章 草 的 窠 臼 中 脱 颖 而 出 , 从 而 引 领 中 国 书 法 艺 术 进 人 了 一 个 自 由 、宽 广 空 间 ,使 书 法 家 的 艺 术 表 现 、个 性 彰 显 得 到 了 完 全 的 解 放 。 今 草 为 张 芝 创 作 ,唐 张 怀 獾 《 书 断 》中 说 : “ 案草书者, 后 汉 征 士 张 伯 英 之 所 造 也 。 ……字 之 体 势 ,一 笔 而 成 ,偶有不 连, 而血脉不断, 及其连者, 气候通其隔行。 惟王子敬明其深旨, 故 行 首 之 字 ,往 往 继 前 行 之 末 ,世 称 一 笔 书 者 ,起 自 张 伯 英 , 即此也。……伯 英 即 草 书 之 祖 也 。”在 《 六 体 书 势 》中 也 有 记 载 , 云: “ 草 书 者 ,张 芝 造 也 。” 2 . 张芝书法对现当代的影响和启示 张 芝 书 法 取 得 的 辉 煌 成 就 ,后 世 很 多 书 家 也 是 深 受 张 芝 书 ( 下 转 第 2 4 页)

大草狂草一笔书经典:张芝(旭)《冠军帖》审美欣赏

大草狂草一笔书经典:张芝(旭)《冠军帖》审美欣赏

大草狂草一笔书经典:张芝(旭)《冠军帖》审美欣赏本文转载自凌雅居《【引用】引用大草狂草一笔书经典:张芝(旭)《冠军帖》审美欣赏》和大家分享这篇日志,我的看法是:原文地址:引用大草狂草一笔书经典:张芝原文作者:无我引用钧上书法培训的大草狂草一笔书经典:张芝(旭)《冠军帖》审美欣赏张旭(芝)《冠军帖》(大观帖故宫博物院藏杨氏海源阁宋拓本)历尽一千八百余年人间和自然的种种劫难,张芝的遗墨自宋代之后湮没殆尽,今仅见于刻本《淳化阁帖》第二卷中标为张芝书的四帖,其中第一帖即为大草《冠军帖》,是其突出的代表作品。

鉴于此帖对研究张芝的重要性,因此版本问题尚需多说几句。

张旭(芝)《冠军帖》(大观帖故宫博物院藏李宗翰宋拓本第二卷)《淳化阁帖》在宋室南渡后祖本已不传。

此后转相传刻,遂遍天下,不可悉计,杂厕丛生,各种复本传至今者已无一原拓,皆失庐山真面。

就笔者所见游相本、肃府本、潘氏本三种《淳比阁帖》中的《冠军帖》,均摹刻甚差,殊少神韵,与笔者青年时所见并双钩一过的《冠军帖》大相径庭。

笔者的双钩摹本版式较大,行款长,底本摹刻至精,奕奕动人,可谓妙意尽传,下真迹一等。

惜早已严重损毁。

此后,笔者所钩之底本一直未见刊出,常引为憾事。

一九八五年,上海书画出版性出版的《行草》中册收入《冠军帖》,与笔者双均本无异,即为当年所钩底本(此帖被署名〈唐张旭冠军帖〉)。

从版式和摹刻之精妙上看,此帖疑从宋拓榷场本《大观帖》出选刊(《大观帖》行款较长,摹刻远胜现存《淳化阁帖》诸刻)。

因而笔者将《行草》中册中的《冠军帖》作为本文的持论依据。

张旭(芝)《冠军帖》(大观帖海源阁藏宋拓本第二、四残卷合册)此帖于二十年前勾摹至今,很少临读,然每每检阅,总不胜慨叹,心情难以平静,感到在这有限的形式里展示给人的实在是一个千态万状的意象世界,任凭欣赏者神驰八极,移情万里,令人神往、舒畅、振奋、遐想??????一种无穷的魅力,夺人魂魄,发人深思。

细细观之,又是一片“法”的海洋,在那里蕴含着“美”的无尽宝藏,无限“动”的生意,“动”的哲理??????,真可渭:“有妙必臻”、“无法不具”、“无势不备”,这一切又都是那样的浑融浩渺、和谐自然。

中国古代著名书法家经典作品

中国古代著名书法家经典作品

中国古代著名书法家经典作品1,兰亭序(王羲之)★《兰亭序》是书圣王羲之最有名的作品。

全文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

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在这篇序文中得到了酣畅淋漓的发挥,文中,凡有相同的字,笔法姿态必不相同,如出现的20个“之”字,竟然无一雷同,成为书法史上的一绝。

当中章法、结构、笔法都极其完美,被历代书法家尊为“书法第一”,成为读书人写字必习的范本。

★王羲之对真书、草、行诸体书法造诣都很深。

他的真书势形巧密,开辟了一种新的境界;他的草长浓纤折衷;他的行书遒媚劲健。

人们称他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凰阁”。

2,中秋帖(王献之)★大清乾隆帝称道的“三稀”墨宝之一,笔势纵逸豪放,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脉不断,为王献之独创.3,颜真卿书法★《多宝塔碑》为其独创“颜体”楷书的代表作,字体匀称丰腴,庄重劲美,气势雄厚。

4,张旭书法★在书坛“颠张醉素”并称于世,其狂草代表了草书最高境界,汪洋恣肆,个性张扬,独成一格。

5,郑板桥兰竹圣手书画怪杰。

清代诗人,书画家,摇晃“扬州八怪”之一。

为人恃才傲物。

他的书画以“清、劲、怪”遗世,给了后人很独特的美学启示。

他的书法很“另类”,筛检真草隶篆用笔,独创一体,自称“六分半书”;字形变化多端,章法诡谲有致,摇曳多姿,真可谓是书中奇宝,性情大自由的“表演秀”。

6,刘墉心口锦绣的“罗锅宰相”。

清代乾隆年间宰相,善书好文。

书法与王、梁、翁并称“清初四大家”;初师从赵孟兆页、董其昌,深得其中三昧。

中年学颜、苏,晚年又潜心于北朝碑版,终于凭借坚实的功力,蜕变成独具个性的一人大家。

刘墉书法笔短墨厚,体势少变,曾遭行内非议,甚至讥之为“墨”。

这说明认识刘墉书法是需要很高眼力的。

清代习颜者众,大多得其形意,而真正夺其神髓者仅刘墉一人。

用颜字距度而略作柔婉,正得魏晋小楷精华蕴蓄的风致;墨浓势厚而结体宽舒,更显从容不迫包罗万有之佳妙7,唐伯虎江南第一风流才子。

明代书画家,在民间颇富传奇色彩。

历代书法家及部份作品简介

历代书法家及部份作品简介

张芝生年不详,约卒于汉献帝初平三年(约公元192年),敦煌酒泉(今属甘肃)人,字伯英,善章草,后脱去旧习,省减章草点画、波桀,成为“今草”,张怀瓘《书断》称他“学崔(瑗)、杜(操)之法,因而变之,以成今草,转精其妙。

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三国魏书家韦诞称他为“草圣”。

晋王羲之对汉、魏书迹,惟推钟(繇)、张(芝)两家,认为其余不足观。

对后世王羲之、王献之草书影响颇深。

张芝刻苦练习书法的精神,历史上已传为佳话。

晋卫恒《四体书势》中记载:张芝“凡家中衣帛,必书而后练(煮染)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

后人称书法为“临池”,即来源于此。

尤善章草,有"草圣"之誉,当时的人珍爱其墨甚至到了"寸纸不遗"的地步。

评价相当高,尤以草书为最。

蔡邕(132-192)东汉文学家、书法家。

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

初为司徒桥玄属官,出补平河长。

灵帝时召任郎中,校书于东观,迁议郎。

后因弹劫宦官,遭诬陷,流放朔方。

遇赦后,不敢归里,亡命江湖十余载。

献帝时,董卓专权,强令邕人都为侍御史,拜左中郎将。

迁都长安后,封高阳乡候。

董卓遭诛后,他亦被捕,死于狱中。

汉献帝时曾拜左中郎将,故后人也称他“蔡中郎”。

蔡邕少时师事太傅胡广,博学多识。

通经史,喜好数术、天文,妙操音律,善鼓琴、绘画,擅长辞章,精工篆隶,尤以隶书著称。

他善于总结前人用笔经验,融会贯通,并形成自己的风格。

其书结构严整,点画俯仰,变化自如,有“体法百变,穷灵尽炒,独步古今”之誉(唐张怀瓘《书断》)南朝梁武帝亦称其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古今书人优劣评》)。

汉灵帝熹平四年蔡邕等正定儒家经本六经文字。

蔡邕认为这些经籍中,由于俗儒芽凿附会,文字误谬甚多,为了不贻误后学,而奏请正定这些经文。

诏允后,邕亲自书丹于碑,命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碑凡46块,这些碑称《鸿都石经》,亦称《熹平石经》。

历代草书书法名家作品及欣赏

历代草书书法名家作品及欣赏

历代草书书法名家作品及欣赏草书作为一种独特的书法艺术形式,历史悠久,魅力独特。

历代草书书法名家辈出,他们留下了大量的经典作品。

本文将介绍四位草书名家的作品及欣赏,包括张芝草书、张旭草书、怀素草书和王羲之草书。

一、张芝草书张芝(约公元150-230年),字伯英,敦煌酒泉人。

他的草书被誉为“草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作品传世的草书家。

张芝的草书风格流畅自然,字形简约,线条流动,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动态感。

代表作品有《冠军贴》、《消息贴》等。

欣赏张芝的草书作品,可以看到其用笔灵活多变,线条流畅自然,字形时大时小,表现出强烈的节奏感和动态感。

他的作品充满了生命力,让人感受到作者对自然万物的感悟和表达。

二、张旭草书张旭(约公元675-750年),字伯高,吴郡吴人。

他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以草书著称,被誉为“草圣”。

张旭的草书风格豪放激荡,笔势奔放不羁,线条粗细变化丰富,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代表作品有《肚痛贴》、《大草古诗四帖》等。

欣赏张旭的草书作品,可以看到其用笔豪放激荡,线条粗细变化丰富,字形大小不一,表现出强烈的个性和情感。

他的作品充满了力量感和气势感,让人感受到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激情。

三、怀素草书怀素(737-799年),俗姓钱,字藏真,湖南长沙人。

他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以草书著称,被誉为“草圣”。

怀素的草书风格豪放潇洒,笔势跌宕起伏,线条粗细变化丰富,具有强烈的动感和韵律感。

代表作品有《自叙贴》、《小草千字文》等。

欣赏怀素的草书作品,可以看到其用笔豪放潇洒,线条粗细变化丰富,字形大小不一,表现出强烈的个性和情感。

他的作品充满了力量感和气势感,让人感受到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激情。

同时,他的作品还展现了高超的书法技巧和艺术水平,让人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造诣。

四、王羲之草书王羲之(303-361年),字逸少,山东临沂人。

他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被誉为“书圣”。

王羲之的草书风格温润典雅,笔势稳健流畅,线条刚柔相济,具有强烈的韵律感和美感。

唐诗宋词-书法等级考试理论知识_1

唐诗宋词-书法等级考试理论知识_1

书法等级考试理论知识书法等级考试的理论知识秦朝和先秦1.篆书可以分为三类:甲骨文、金文和小篆。

2.《石鼓文》是今天发现的最早的石刻之一。

西汉和东汉1.“八股书”有什么特点?(博乐者音高加,字体由长变平,身姿向左右蔓延)2.隶书的文体特征有哪些?(严于律己,淡雅庄重,豪放粗犷,散漫)3.文献学家把篆书向隶书的转化过程称为“隶变”,把隶书的定型称为“李丁”。

4.曹彰是汉代草书的主流,张志被称为“草圣”。

5.《礼器碑》是汉代严规隶书的代表作。

魏晋南北朝1.中国书法历史悠久,有篆书、隶书、真迹、行书、草书五种风格。

2.草书可分为小草、大草、野草。

3.今天的草书以王羲之和王献之为代表,他们被称为“二王”。

4.“书圣”指王羲之,其《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5.小写的王献之代表是《洛神赋十三行》(也叫《玉版十三行》)。

《鸭头丸帖》是其运行脚本的代表。

6.《圣教序》为唐代高僧怀仁所作,集王人物于一身。

7.《真草千字文》是智勇的作品。

隋唐五代1.初唐四大家是虞世南、欧阳询、朱绥良、薛吉。

2.《九成宫醴泉铭》是欧阳询晚年楷书的代表作。

3.《雁塔圣教序》是褚遂良的作品。

4.颜真卿的代表作有《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颜勤礼碑》,他的《祭侄秀明文稿》有“世界第二行书”的美誉。

5.刘公权的代表作有《玄秘塔碑》和《神策军碑》。

6.唐代野草以张旭的《古诗四帖》和怀素的《自叙帖》为代表。

7.欧阳询、颜真卿、刘公权是唐代三大楷书作家。

8.楷书和草书两极的巅峰,让唐代书法鹤立鸡群。

9.李北海,李咏,唐代著名学者。

宋元时期1.宋代书法四大家是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

2.《黄州寒食诗帖》是宋代苏东坡的作品,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

3.米菲,号称“米南宫”“米向阳”,行书《笤溪诗帖》《蜀素帖》。

4.赵在创作的“瘦金体”在书法史上独树一帜。

公元1100-1125年,靖康二年(1127年),被晋人俘虏,死于五国城。

他政治无能,生活奢侈,艺术多才多艺,书、画、词样样精通。

完整清晰版张芝冠军帖 完整释文

完整清晰版张芝冠军帖 完整释文

完整清晰版张芝冠军帖完整释文张芝冠军帖(五张)释文知汝殊愁,且得还为佳也。

冠军暂畅,释当不得极踪。

可恨吾病来,不辨行动,潜不可耳。

终年缠此,当治何理耶,且方有诸分张,不知比去复得一会。

不讲竟不竟,可恨汝还,当思更就理。

所(一昨)游悉,谁同故数往虎丘,不此甚萧索。

祖希时面,因行药,欲数处看过。

还复,共集散耳。

不见奴,粗悉书,云见左军,弥数论听故也。

今欲归,复何适。

报之遣不知。

(纟匆心)散,付并侍郎耶,言别事有及,过事忧勤。

(据《左氏百川学海》辑录)气息酣畅神变无极张芝(,--约192),字,伯英,敦煌渊泉(今甘肃敦煌市安西县)人,东汉名臣奂长子。

其生平史籍记述很少,唐张怀瓘《书断》评张芝:“幼而高操,勤学好古,经明以修,朝廷以有道征,不就,故时称张有道,实避世洁白之士也。

”西晋卫恒《四体书势》谓其好书说:“凡家之衣帛,必先书而后练之。

临池学书,池水尽墨。

”与季弟張昶(字文舒)皆以草书著名,而“芝独岁无双,驰名天下”。

张芝对草书贡献巨大,以其师崔瑗、杜度之法融会而创立今草,在中国书法发展史上光耀古今。

王羲之深得张芝草书其法,推崇备至。

孙过庭《书谱》引其云:“顷寻诸名书,钟、张信为绝伦,其余不足观”,并认为“张草犹当雁行”。

张芝作为民间书家的杰出代表和中国最早的书法大师,韦诞称其“草圣”,连历代的大书法家卫恒、虞世南、孙过庭、陆羽等都常叹自愧弗如,足见其书法地位和影响。

张芝的书法作品流传至今有明刻《阁帖》中收有5帖38行,即传其书的《冠军帖》、《秋凉平善帖》、《今欲帖》等名帖。

《冠军帖》是张芝书法成熟时期的精品,也是其独领草书的代表作,肃府本《冠军帖》是明肃庄王珠楧受封兰州时,前后费时7年刻制而成的。

此帖刻手为书画家,故有“笔势洞达,妙意尽传”的佳话。

20世纪40年代,坊间曾有肃府本缩印行世,乃不多见。

今读之余,给人有元气淋漓,气象雄浑,神情气动,沉着痛快之感。

本文拟择其段中34字作赏读。

其一,《冠军帖》神融笔畅,放逸生奇,精采无比,通篇气脉连绵不绝,把全幅的“不齐”融洽为无所不包的“一笔”贯通为浑然生成的整体。

宋词唐诗书法代表人物和作品

宋词唐诗书法代表人物和作品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
《客中行》——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望天门山》——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静止的相对性)
《南陵别儿童入京》——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蜀道难》——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渡荆门送别》——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寒食节
+
清明节
1.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_
2.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3.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
4.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5.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6.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
清明节的诗句,普遍带有“清明”二字
清明节的前一、二天,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起源于介子推和晋文公“割股啖君”的故事,现已融入清明节
“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朝闻道,夕死可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荀子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实践)
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赤壁》——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书法等级考试理论知识

书法等级考试理论知识

书法等级考试理论知识秦及秦以前1.篆书主要可以分为甲骨文、金文、小篆三大类。

2.《石鼓文》是现今发现最早的石刻文字之一。

两汉1. “八分书”的特征是什么(增加了波磔zhe俯仰,字形由长趋扁,体势展向左右两边)2.隶书的风格特点是什么(谨严规矩、典雅肃穆、雄浑粗拙、散逸纵横)3.文字学家把篆书向隶书的转换过程称作“隶变”,把隶书的定型称作“隶定”。

4.章草是汉代草书的主流,张芝被称为“草圣”。

5.《礼器碑》是汉代谨严规矩类隶书的代表作。

魏晋南北朝1.中国书法历史悠久,有篆、隶、真、行、草五种书体。

2.草书可以分为小草、大草、狂草。

3. 今草书以王羲之、王献之为代表,世称“二王”。

4. “书圣”是指王羲之,他的《兰亭序》被称作“天下第一行书”。

5.王献之的小楷代表作是《洛神赋十三行》(又称《玉版十三行》)。

《鸭头丸帖》是其行书代表。

6. 《圣教序》是唐代僧人怀仁集王字而成。

7.《真草千字文》是智永的作品。

隋唐五代1. 初唐四大家是指虞世南、欧阳询、诸遂良、薛稷。

2.《九成宫醴泉铭》是欧阳询晚年楷书的代表作。

3.《雁塔圣教序》是褚遂良的作品。

4.颜真卿的代表做有《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颜勤礼碑》,而他的《祭侄秀明文稿》有“天下第二行书”之誉。

5.柳公权的代表作有《玄秘塔碑》、《神策军碑》。

6.唐代狂草以张旭的《古诗四帖》、怀素的《自叙帖》为代表。

7. 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被称为唐代三大楷书家。

8. 楷书、草书两极的高峰,使唐代书法足以雄视千古。

9. 李北海即李邕,为唐代善行书者。

宋元时期1.宋代书法四大家是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

2.《黄州寒食诗帖》是宋代苏东坡的作品,有“天下第三行书”之称。

3.米芾,人称“米南宫”、“米襄阳”,有《笤溪诗帖》《蜀素帖》等名行书。

4.宋徽宗赵佶所创“瘦金体”在书法史上独树一帜。

<公元1100—1125年在位,靖康二年(1127)被金人俘虏北去,死于五国城。

临池学书:东汉书法家张芝的家风故事

临池学书:东汉书法家张芝的家风故事

临池学书:东汉书法家张芝的家风故事东汉末年,张芝,字陆生,是当时有名的书法家。

他来自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家庭,家风严谨,重视教育,对于张芝的书法造诣有着深远的影响。

张芝从小就对书法情有独钟,而他的父亲张志则深知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因此他对张芝进行了严格的培养。

每天清晨,张志都会带着张芝到附近的临池边,指导他练习书法。

张志告诉张芝,临池学书的道理就像是临水学泅一样,只有亲身感受,才能真正掌握其中的精髓。

临池学书的过程并不轻松,张芝每天早早起床,洗漱完毕后,就会与父亲一同前往临池边。

临池边有一块巨石,其表面平整光滑。

张志每次都会让张芝在巨石上练字,要求他先端庄笔,然后认真写字。

如果张芝写得字迹不够工整,张志就会耐心地指导他如何修正。

这样的训练每天坚持下来,渐渐地,张芝的书法水平不断提高。

除了临池学书,张志还注重培养张芝的人格修养。

他告诉张芝,书法不仅是一种艺术的表达,更是一种美德的体现。

张芝在书法学习之外,也要注重修身,学会做一个有德有才的人。

张芝师事名士刘陵,刘陵对张芝的书法才华赞叹不已,经常向他推荐一些名家的书法作品,希望张芝能够加以参考。

张芝十分感激师父的教诲,时常前往拜访,并带上自己的作品请教。

刘陵在赞赏了张芝的作品后,对他说:“学习书法不单单是模仿,更要有自己的独特风格。

你的字虽然继承了前人的优点,但也应该有自己的特色才是。

”张芝深受启发,他开始学会从别人的作品中汲取营养,但却不盲目地模仿,而是在吸收前人的优点之后,加入了自己的风格,创作出独具特色的作品。

张芝的书法水平在他的师父和家人的悉心教导下,不断提升。

他的作品逐渐被人所称道,名声远播。

他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反而更加勤奋努力,不断追求更高的境界。

张芝的家庭教育给了他坚实的基础,培养了他对书法的热爱和执着追求,并以书法为媒介,提高了他的审美素养和人格修养。

张芝通过临池学书的过程,不仅学会了如何写好字,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做人,如何对待人生。

石门颂的基本笔法

石门颂的基本笔法

石门颂的基本笔法
石门颂是东汉著名书法家张芝所创作的书法作品,被誉为“草书之冠”。

它以其独特的笔法和形式美感,为后世书法家所推崇。

本文将从石门颂的基本笔法入手,分析其特点与应用,并探讨如何学习石门颂笔法以及在书法创作中的实际运用。

石门颂的笔法丰富多样,以下将对其基本笔法进行概述。

1.横画:在石门颂中,横画显得轻松自然,富有韵律感。

书写时,可先轻入笔,逐渐加重,至横画结束时,再轻轻收笔。

2.竖画:石门颂的竖画刚劲有力,起笔和收笔均较为圆润。

在书写时,可先轻入笔,向上逐渐加重,至竖画中部,再逐渐变轻,至收笔处加重。

3.撇捺:石门颂中的撇捺舒展自如,富有动感。

书写时,可先轻入笔,然后向左或向右逐渐加重,至撇捺末端,再轻轻收笔。

4.转折:石门颂的转折处以圆转为主,流畅自然。

在书写时,可将笔锋轻轻转向,使转折处呈现出圆润的形态。

5.钩笔:石门颂的钩笔短小精悍,收笔处多呈圆形。

书写时,可先轻入笔,然后向左或向右钩出,至合适长度后,再轻轻收笔。

6.点画:石门颂的点画简约而富有变化。

书写时,可先轻入笔,然后迅速收笔,使点画呈现出丰富的形态。

石门颂笔法的特点在于方圆结合、疏密有致、粗细变化丰富,具有强烈的韵律感。

在学习石门颂笔法时,可通过观察原作、临摹练习和融入个人风格等方法,逐渐掌握其要领。

在书法创作中,石门颂的笔法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它可以用于字体设计、书法作品创作以及装饰设计等方面。

通过运用石门颂笔法,可以使书法作品更具个性和艺术价值。

总之,石门颂的基本笔法为其在书法史上奠定了重要地位。

张芝及其书法艺术的文化意义

张芝及其书法艺术的文化意义

张芝及其书法艺术的文化意义
高新民;高楠
【期刊名称】《陇东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2(33)1
【摘要】张芝的书法艺术影响了整个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为中国书坛尤其是草书艺术的创造带来了无与伦比的生机与活力,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基于此,探讨和研究张芝的书法艺术及其书法成就,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中国书法艺术的精神与灵魂。

【总页数】3页(P28-30)
【作者】高新民;高楠
【作者单位】陇东学院;天水师范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29
【相关文献】
1.才高学博诗书双绝——晚清西南硕儒莫友芝的书法艺术
2.才高学博诗书双绝——晚清西南硕儒莫友芝的书法艺术
3.“编辑九记”传承出版文化——读张慧芝《编辑岁月》有感
4.民进河北省委副主委、省文化厅厅长张妹芝一行到曲阳定瓷参观考察
5.劲骨天纵变化无方——东汉草书热与(传)“草圣”张芝书法艺术欣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芝书法作品:冠军帖、终年帖、二月八日帖、秋凉平善帖、今欲归帖
作者:张芝来源:拙风文化网
张芝书法《冠军帖》(《知汝帖》)传为张芝之作,或为唐张旭所作
选自《大观帖》(故宫博物院藏李宗翰宋拓本)
释文:知汝殊愁,且得还为佳也。

冠军暂畅,释当不得极踪。

可恨吾病来,不辨行动,潜不
可耳。

张芝书法《终年帖》传为张芝之作,或为唐张旭所作
选自《大观帖》(故宫博物院藏李宗翰宋拓本)
释文:终年缠此,当治何理耶?且方有诸分张,不知比去复得一会。

不讲意不意,可恨汝还,当思更就理。

所游悉,谁同过还复,共集散耳。

不见奴,粗悉书,云见左军,弥若论听故也。

张芝书法《二月八日帖》传为张芝之作,或为唐张旭所作
选自《大观帖》(故宫博物院藏李宗翰宋拓本)
释文:二月八日。

復得鄱阳等。

多时不耳。

為慰如何。

平安等人当与行。

不足不过彼与消息。

张芝书法《秋凉平善帖》传为张芝之作
选自《大观帖》(故宫博物院藏李宗翰宋拓本)
释文:八月九日。

芝白府君足下。

不為秋凉平善廣閒。

彌邁想思無違前。

比得書不逐西行。

望逺懸想。

何日不懃。

捐棄漂沒。

不當行李。

又去春送舉喪到?美陽。

須待伴比。

故遂蕳絶。

有縁復相聞。

飡食自愛。

張芝幸甚幸甚。

张芝书法《今欲归帖》传为张芝之作,或为唐张旭所作
选自《大观帖》(故宫博物院藏李宗翰宋拓本)
释文:今欲歸。

復何適報之。

遣不知。

總散往並侍郎耶言。

别事有及。

過謝憂勤。

张芝(?~约192),中国东汉书法家,字伯英,是我国最早的一个今草大师,有草圣之称。

敦煌酒泉(今甘肃酒泉)人,出身官宦家庭,其父张焕曾任太常卿。

张芝擅长草书中的章草,将古代当时字字区别、笔画分离的草法,改为上下牵连富于变化的今草新写法,富有独创性,在当时影响很大。

书迹今无墨迹传世,仅北宋《淳化阁帖》中收有他的《八月帖》等刻帖,这些是真品还是伪品,众说纷纭,至今难以论定。

张芝:生年不详,约卒于汉献帝初平三年(约公元192年),敦煌酒泉(今属甘肃)人,字伯英,善章草,后脱去旧习,省减章草点画、波桀,成为“今草”,张怀瓘《书断》称他“学崔(瑗)、杜(操)之法,因而变之,以成今草,转精其妙。

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三国魏书家韦诞称他为“草圣”。

晋王羲之对汉、魏书迹,惟推钟(繇)、张(芝)两家,认为其余不足观。

对后世王羲之、王献之草书影响颇深。

张芝刻苦练习书法的精神,历史上已传为佳话。

晋卫恒《四体书势》中记载:张芝“凡家中衣帛,必书而后练(煮染)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

后人称书法为“临池”,即来源于此。

尤善章草,有「草圣」之誉,当时的人珍爱其墨甚至到了「寸纸不遗」的地步。

评价相当高,尤以草书为最。

今草是一种在继承章草的基础上,适应隶书向楷、行体发展趋势和形体上的变化,进一步省减了章草的点划波磔,成为更加自由便略的草体。

我国最早的一个今草大师,是东汉的张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