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字古诗词毛笔书法作品图片
完整唐诗300首可打印繁体书法练字

唐詩300首1《蟬唐》唐—虞世南垂綏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2《詠風》唐—虞世南逐舞飄輕袖,傳歌共繞梁。
動枝生亂影,吹花送遠香。
3《送兄》七歲女別路雲初起,離亭葉正稀。
所嗟人異雁,不作一行飛。
4《風》唐—李嶠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5《示兒》南宋—陸遊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6《塞下曲》唐—王涯年少辭家從冠軍,金妝寶劍去邀勳。
不知馬骨傷寒水,唯見龍城起暮雲。
7《詠柳》唐—賀知章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8《詠鵝》唐—洛賓王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9《易水送別》唐—駱賓王此地別燕丹,壯士發衝冠。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10《中秋夜》唐—李嶠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裡外,不有雨兼風?11《山中》唐—王勃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
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
1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
13 《春莊》唐—王勃山中蘭葉徑,城外李桃園。
豈知人事靜,不覺鳥聲喧。
14《從軍行》唐—楊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不作一書生。
15《渡漢江》唐—宋之問嶺外音書斷,經冬複曆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16《回鄉偶書》唐—賀知章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想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17《幽州夜飲》唐—張說涼風吹夜雨,蕭瑟動寒林。
正有高堂宴,能忘遲暮心?軍中宜劍舞, 塞上重笳音。
不作邊城將,誰知恩遇深!18《蜀道後期》唐—張說客心爭日月,來往預期程。
秋風不相待,先至洛陽城。
19《送梁六自洞庭山》唐—張說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見孤峰水上浮。
聞道神仙不可接,心隨湖水共悠悠。
20《邊詞》唐—張敬忠五原春色舊來遲,二月垂楊未掛絲。
高考书法创作

岑参《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得秋字》西原驿路挂城头,客散江亭雨未收。
君去试看汾水上,白云犹似汉时秋?钱起《秋夜送赵冽归襄阳》斗酒忘言良夜深,红萱露滴鹊惊林。
欲知别后思今夕,汉水东流是寸心。
徐陵《乌栖曲》绣帐罗帷隐灯烛,一夜千年犹不足。
惟憎无赖汝南鸡,天河未落犹争啼。
繁体徐陵《烏棲曲》繡帳羅帷隱燈燭,一夜千年猶不足。
惟憎無賴汝南雞,天河未落猶爭啼。
1、僧志南《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2、刘熙载《书概》:“学书者有二观:曰观物,曰观我。
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
如是,则书之前后莫非书也,而书之时可知也。
”學書者有二觀:曰觀物,曰觀我。
觀物以類情,觀我以通德。
如是,則書之前後莫非書也,而書之時可知也创作: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寒江冷丹枫落,争渡行人簇晚沙。
菰叶蘋花飞白鸟,一张红锦夕阳斜。
(楷书创作)云横章贡雨翻盆,寺下江深水到门。
落日荷锄人著本,西风满地叶归根。
(书体不限)王维《送沈子福归江东》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创作内容:轻听发言,安之非人之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再想。
施惠毋念,受恩莫忘。
輕聽發言,安之非人之訴,當忍耐三思,因事相爭,焉知非我之不是,須平心再想。
施惠毋念,受恩莫忘。
创作试题:《逢入京使》岑參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春日游湖上宋徐俯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自选书体)创作试题:除夜作〔唐〕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1.楷书: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2.行书或隶书: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出师表繁体字书法作品欣赏

出师表繁体字书法作品欣赏
《出师表》是中国古代文学名篇之一,由南朝宋代文学家文学
家文天祥所作,是一篇以韵文形式写成的文学作品。
该文以南宋抗
金名将岳飞的口吻向朝廷陈述自己的忠心,表达了岳飞对国家的忠
诚和对国家兴旺的期望。
这篇文章充满了豪情壮志和慷慨激昂的气魄,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典范之一。
至于繁体字书法作品欣赏,我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进行描述。
首先,繁体字书法作品在笔画和结构上相对复杂,书法家需要运用丰
富的笔墨技巧来展现文字的美感。
其次,繁体字书法作品在布局和
结构上追求对称和谐,书法家在书写时需要考虑每个字的位置和形态,以达到整体的协调统一。
再者,繁体字书法作品的笔墨运用也
是其独特之处,书法家需要在纸面上运用毛笔、墨汁等工具,通过
厚重、轻盈、浓淡等不同的笔墨运用来表现文字的魅力。
最后,繁
体字书法作品的欣赏也需要从文学内涵和艺术价值两个方面来考量,除了文字本身的意义外,书法作品所展现的艺术美感也是其重要之处。
总的来说,繁体字书法作品《出师表》在书法艺术上的表现可
以从笔墨运用、结构布局、艺术价值等多个角度进行欣赏。
通过深入理解和欣赏,我们能更好地领略到这一文学名篇的魅力所在。
繁体字诗词80585

春江花月夜张虚之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裏,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裏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裴回,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擣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複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絕句杜甫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江畔獨步尋花杜甫黃四娘家花滿溪,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絕句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江南逢李龜年杜甫岐王宅裏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贈花卿杜甫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有幾回聞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
登高杜甫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旅夜書懷杜甫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江村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來堂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
靜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古朗月行李白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
仙人垂兩足,桂樹作團團。
白兔搗藥成,問言誰與餐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楊州。
曹操观沧海繁体字书法作品图片

曹操观沧海繁体字书法作品图片《观沧海》这首诗,海水、山岛、草木、秋风,全是眼前景物,不过后文中的日月星汉,是曹操想象之景,并不是真实看到的景物。
这首诗它不但通篇写景,而且独具一格,堪称中国山水诗的最早佳作,特别受到文学史家的厚爱。
这首诗写秋天的大海,能够一洗悲秋的感伤情调,写得沉雄健爽,气象壮阔,这与曹操的气度、品格乃至美学情趣都是紧密相关的。
在这首诗中,景和情是紧密结合着的。
作者通过写沧海,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但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寓情于景中,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
“水何”六句虽然是在描绘生气勃勃的大海风光,实际上在歌颂祖国壮丽的山河,透露出作者热爱祖国的感情。
目睹祖国山河壮丽的景色,更加激起了诗人要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
于是借助丰富的想象,来充分表达这种愿望。
作者以沧海自比,通过写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来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感情奔放,却很含蓄。
“日月”四句是写景的高潮,也是作者感情发展的高潮。
宋人敖陶孙说曹诗“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
《观沧海》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这与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是一致的,真是使人读其诗如见其人。
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
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
“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前四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与“水何澹澹”写的是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与“山岛竦峙”写的是静景。
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这是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粗线条。
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
楷书繁体字帖诗词

楷书繁体字帖诗词传承着汉字古老历史的楷书,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许多人心中最美的字体。
几千年来,楷书几乎成为中国文字书写的主流,尤其是在书写诗词方面,楷书几乎统治着当时文字书写市场,给人们以艺术视觉上的心灵震撼,沉着、深沉、高雅、从容,这也让楷书印象深刻,深受中国文字书写的追捧。
楷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典型的楷体文字,它的出现使得文字书写形式更加统一,归趋于统一的标准状态,它的诞生也使得楷书的艺术提升到更高的层次,令人叹为观止。
随着楷书在汉文书写中的发展,当时的书法家也开始研究如何运用楷书风格书写诗词。
他们尝试运用楷书中不同的精细技法,让每一句诗词都能充满艺术气息,从而使每篇诗词都能够给读者以强烈的文化感觉和精神感受。
楷书的书写特别容易,它的笔画轻捷、准确、简洁,因此,很多书法家都会将楷书用于书写诗词,因此出现了楷书繁体字帖诗词这一类书。
楷书繁体字帖诗词是中国书法家们创作的一种书法作品,它们综合了繁体字和楷书的元素,充分地展示了楷书的精髓。
楷书繁体字帖诗词也要求字体变化、书法结构要有变化、节奏要有变化,这样才能使诗词更加精美,更加高雅,更加充满艺术气息。
楷书繁体字帖诗词的特点在于采用楷书的灵动曲线和多变的笔画,使得书写的每一笔对于诗词的表达,都能够给人以不一样的视觉感受,而这样的视觉感受,又会反过来影响我们对诗句的理解。
楷书繁体字帖诗词也广受书法家们的欢迎,他们深知楷书书写诗词的艺术价值,为了能够将这份艺术书写得更加精美,他们不断研读和探索,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也把楷书繁体字帖诗词做到极致,使得楷书繁体字帖诗词中蕴含了无尽的魅力。
每一次看到楷书繁体字帖诗词,都会让人们陶醉其中,因为它不仅动听,而且美轮美奂,它的完整性也愈发让人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注入的艺术气息让人强烈感受到中国书法家们对艺术的执着热情。
楷书繁体字帖诗词是中国传统书写文字书写的一种精美艺术形式,它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使得楷书繁体字帖诗词可以将古老的中国文化以及现代的中国文化融合在一起,让人感受到一种深厚的文化内涵。
古诗书法念奴娇赤壁怀古 当代书法家亲笔手写

苏轼的古诗书法《念奴娇赤壁怀古》,被公认为豪放派诗词的代表作,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名作,是宋词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作品,也是豪放词最杰出的代表。
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感慨古今,雄浑壮观,大气磅礴,昂扬郁勃,把人们带入江山如画、奇伟雄壮的景色和深邃无比的历史沉思中,唤起读者对人生的无限感慨和思索,融景物、人事感叹、哲理于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
文中展示的是当代六位书法家念奴娇赤壁怀古书法作品,一起来欣赏。
国宾礼书法家观山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作品来源:易从网)书法家简介:观山,原名:田观朝,河北沧州人,生于1956年,现定居北京,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共党员,易从网签约书法家。
其书画作品经国务院国宾礼专家评审委员会认定为“中国国礼作品”,并聘为“国务院国宾礼特供书画艺术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观山老师的书法作品曾多次作为国礼赠送给奥巴马、普京、陆克文等多位外国政要。
比如观山老师的书法作品《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曾被当做“国礼”赠送给奥巴马总统,其作品《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赠送给普京总统,因此观山也被称为中国的“国宾礼书法家”。
豪放派词人苏轼诗词石开草书书法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作品来源:易从网)书法家简介:石开(别署鲁人石开),原名张佩华,1946年生,山东人氏,书画世家,善工隶书、草书、花鸟、山水,从事教育及书画创作四十余年。
文化部中艺卿云书画院书画家,中国国际书画名家研究院院士,中艺名(北京)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国家品牌战略委员会理事,系文化部评定的一级美术师、一级书法师,国礼书画家。
最豪放大气的古诗词石开隶书《念奴娇·赤壁怀古》(作品来源:易从网)石开在书法方面,造诣很深,尤其善工隶书、草书,其隶书三大特点:1、厚重,即气势浑厚,茂密凝重,雄健壮美;2、朴拙,即朴实率真,稚拙天趣,平中寓奇;3、高古,即取法高远,古典味浓,金石味重。
其多幅书法作品被日本、新加坡、美国、澳大利亚、香港、台湾、澳门等国家和地区艺术机构,文化部门及个人收藏。
赵孟集字古诗

赵孟頫(fǔ)(1254年10月20日[1]—1322年7月30日),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又号水晶宫道人、鸥波,中年曾署孟俯。
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
南宋末至元初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
其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
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
他亦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创“赵体”书,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
1.《点绛唇》元·赵孟頫昏晓相催,百年窗暗窗明里。
人生能几。
赢得貂裘敝。
富贵浮云,休恋青绫被。
归欤未。
放怀烟水。
不受风尘眯。
2.《蝶恋花》元·赵孟頫侬是江南游冶子。
鸟帽青鞋,行乐东风里。
落尽杨花春满地。
萋萋芳草愁千里。
扶上兰舟人欲醉。
日暮青山,相映双蛾翠。
万顷湖光歌扇底。
一声催下相思泪。
3.《绝句》元·赵孟頫溪头月色白如沙,近水楼台一万家。
谁向夜深吹玉笛,伤心莫听后庭花。
4.《浣溪沙》元·赵孟頫满捧金卮低唱词,尊前再拜索新诗。
老夫惭愧鬓成丝。
罗袖染将修竹翠,粉香吹上小梅枝。
相逢不似少年时。
5.《南乡子》元·赵孟頫云拥髻鬟愁。
好在张家燕子楼。
稀翠疏红春欲透,温柔。
多少闲情不自由。
歌罢锦缠头。
山下晴波左右流。
曲里吴音娇未改,障羞。
一朵芙蓉满扇秋。
6.《浪淘沙》元·赵孟頫今古几齐州。
华屋山丘。
杖藜徐步立芳洲。
无主桃花开又落,空使人愁。
波上往来舟。
万事悠悠。
春风曾见昔人游。
只有石桥桥下水,依旧东流。
7.《人月圆》元·赵孟頫一枝仙桂香生玉,消得唤卿卿。
缓歌金缕,轻敲象板,倾国倾城。
几时不见,红裙翠袖,多少闲情。
想应如旧,春山淡淡,秋水盈盈。
8.《太常引》元·赵孟頫弄晴微雨细丝丝。
山色淡无姿。
柳絮飞残,茶蘼开罢,青杏已团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繁体字古诗词毛笔书法作品图片
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学表现形式,它对我国的影响甚大。
随着书法艺术的不断发展,许多人喜欢将自己喜欢的诗作书写成书法作品。
下面是整理的繁体字古诗词毛笔书法作品图片。
繁体字古诗词毛笔书法作品图片欣赏古诗词的表现手法很多,中国最早流行,且至今常使用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
其间有一个绝句叫:“三光日月星,四诗风雅颂”。
这“六义”中,“风、雅、颂”是指《诗经》的诗篇种类,“赋、比、兴”就是诗中的表现手法。
赋:是直接陈述事物的表现手法。
宋代学者朱熹在《诗集传》的注释中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如,《诗经》中的《葛覃》《芣苢》就是用的这种手法。
比:是用比喻的方法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
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中说:“且何谓为比也?盖写物以附意,扬言以切事者也。
”朱熹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如,《诗经》中的《螽斯》《硕鼠》等篇即用此法写成。
兴:是托物起兴,即借某一事物开头来引起正题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现思想感情的写法。
唐代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说:“兴者,
起也。
取譬引类,起发己心,诗文诸举草木鸟兽以见意者,皆兴辞也。
”朱熹更明确地指出:“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如《诗经》中的《关雎》《桃夭》等篇就是用“兴”的表现手法。
这三种表现手法,一直流传下来,常常综合运用,互相补充,对历代诗歌创作都有很大的影响。
诗歌的表现手法是很多的,而且历代以来不断地发展创造,运用也灵活多变,夸张、复沓、重叠、跳跃等等,难以尽述。
但是各种方法都离不开想象,丰富的想象既是诗歌的一大特点,也是诗歌最重要的一种表现手法。
在诗歌中,还有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是象征。
象征,简单说就是“以象征义”,但在现代诗歌中,象征则又表现为心灵的直接意象,这是应予注意的。
用现代的观点来说,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主要的有三种:
1. 比拟。
刘勰在《文心雕龙》一书中说:比拟就是“或喻于声,或方于貌,或拟于心,或譬于事。
”这些在我们前面列举的诗词中,便有许多例证。
比拟中还有一种常用的手法,就是“拟人化”:以物拟人,或以人拟物。
前者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里荡漾。
把“云彩”“金柳”都当做人来看待。
以人拟物的,如,洛夫的《因为风的缘故》:……我的心意/则明亮亦如你窗前的烛光/稍有暧昧之处/势所难免/因为风的缘故/……以整生的爱/点燃一盏灯/我是火/随时可能熄灭/因为风的缘故。
把“我的心”比拟为烛
光,把我比作灯火。
当然,归根结底,实质还是“拟人”。
2. 夸张。
就是把所要描绘的事物放大,好像电影里的“大写”“特写”镜头,以引起读者的重视和联想。
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其中说到“深千尺”“三千尺”,虽然并非事实真相,但他所塑造的形象,却生动地显示了事物的特征,表达了诗人的激情,读者不但能够接受,而且能信服,很惊喜。
然而这种夸张,必须是艺术的、美的,不能过于荒诞,或太实、太俗。
如,有一首描写棉花丰收的诗:“一朵棉花打个包/压得卡车头儿翘/头儿翘,三尺高/好像一门高射炮。
”读后却反而使人觉得不真实,产生不出美的感觉。
3. 借代。
就是借此事物代替彼事物。
它与比拟有相似之处,但又有所不同,不同之处在于:比拟一般是比的和被比的事物都是具体的、可见的;而借代却是一方具体,一方较为抽象,在具体与抽象之间架起桥梁,使诗歌的形象更为鲜明、突出,以引发读者的联想。
这也就是艾青所说的“给思想以翅膀,给感情以衣裳,给声音以彩色,使流逝变幻者凝形。
”
塑造诗歌形象,不仅可以运用视角所摄取的素材去描绘画面,还可以运用听觉、触觉等感官所获得的素材,从多方面去体现形象,做到有声有色,生动新颖。
唐代诗人贾岛骑在毛驴上吟出“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但又觉得用“僧敲月下门”亦可。
究竟是“推”还是“敲”,他拿不定主意,便用手作推敲状,不料毛驴挡住一位大
官的去路,此人乃大文豪韩愈,当侍卫将贾岛带到他的马前,贾据实相告,韩沉吟良久,说还是用敲字较好。
因为“敲”有声音,在深山月夜,有一、二记敲门声,便使得那种情景“活”起来,也更显得环境的寂静了。
前述《枫桥夜泊》的“乌啼”“钟声”,也是这首诗的点睛之笔。
还有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音乐描写,“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段,更是十分逼真,非常精彩!现代的如黄河浪的《晨曲》:“还有那尊礁石/在固执地倾听/风声雨声涛声之外/隐隐约约的/黎明/ 灵泉寺的晨钟/恰似鼓山涌泉的/悠远回应/淡淡淡淡的敲落/几颗疏星/而涨红花冠的/雄劲的鸡鸣/仿佛越海而来/啼亮一天朝霞/如潮涌。
这首诗也写得很好。
所以我们如果掌握了用声音塑造形象的手法,那将为诗歌创作开拓一个更加广阔的领域。
无论是比拟、夸张或借代,都有赖于诗人对客观事物进行敏锐的观察,融入自己的情感,加以大胆的想象,甚至幻想。
可以这样说,无论是浪漫派也好,写实派也好,没有想象(幻想),便不成其为诗人。
比如,以豪放著称的李白,固然想象丰富,诗风雄奇,而以写实著称的杜甫,也写出了诸如“安得广厦千万间……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乾。
”(《月夜》)等等浮想联翩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