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教育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创新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实施数学创新教育,就是创设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合作、探索的情境中,获取基础知识和思维方法,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只有创新才能让数学教育有更大的发展。
一、数学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思维要创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培养的,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发展的。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是知识的传递者,学生是被动接受者。
如今,教师要转变观念,应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多鼓励学生去探索问题和思考方法,课堂教学应该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主阵地,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创新思想。
小学教师切实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在教学中要尽量做到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去尝试,让学生多一点创造的信心、多一点成功的体验和自信。
要因材施教,分层次设计教学目标,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独特的才华。
二、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要创新一节数学课的教学效果如何,教学方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摸索出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
同时,要积极构建民主和谐的创新课堂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创新、乐于创新。
实践证明:学生的学习过程越开放,思维发展也就越充分。
三、数学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必须挖掘教材的多种因素,吃透教材,鼓励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多侧面、多方向思考问题,使他们具有比较、分析、推理、归纳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联系、想象、直觉等非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笔者在教梯形的面积时,就鼓励学生根据已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图形的面积和梯形面积,让学生提出或发现问题。
经过思索、讨论,有学生好奇地提出:梯形面积s=(a+b)h/2,三角形面积s=ab/2,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也能用上下底的和与高的乘积的一半去解决。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创新能力的竞争,是创新人才的竞争,而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创新的课堂教学。
这就要求数学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不但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还要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培养富于创新的品质。
关键词:小学数学;质疑;创新;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民主学习,启发创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
教师将自己的活动转化为学生的活动目的和需要,学生才有可能在感情和需求上与教师产生共鸣,在学习过程中,与教师产生共振,主动而积极地去发现新问题,探究新知识,进而才能达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的目标。
宽松、和谐的环境,充分的时间,主动探究的心态,是创新教育必不可少的氛围。
这样教学不但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会了新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二、质疑问难,激发创新1.质疑,启迪创新思维问题是推动创新的原动力,鼓励学生质疑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
数学课堂教学应鼓励学生奇想,即使提出不恰当的问题也要给予积极的评价,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因为灵感和创造常常孕育在异想天开之中。
因此,教学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质疑,从而不断启迪学生创新的思维。
2.乐于质疑,树立创新自信质疑是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
“疑”是创新思维的“火花”,是创新的前提。
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重过程,轻结论,教给学生学习和思维的方法,引导学生开发大脑参与学习,使学习内容与大脑中原有的知识经验产生同构,建立起非人为的本质联系,激励学生树立创新的自信。
3.敢于质疑,进行创新学习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启发学生动脑筋想问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
对于小学生来说,能提出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发现一种新的解题思路或方法,都是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体现。
所以,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质疑”机会,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新意识。
4.倡导质疑,培养创新意识数学课堂教学应倡导学生质疑,允许学生寻根问底,发表不同见解,提出独创的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教育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创新教育要求我们在教育中贯彻创新这一思想,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从这一角度来说,创新教育并不是一种全新的教育,而是一种教育观念,一种教育思想,这种教育是要把学生从传统教育的束缚和压抑中解放出来,恢复他们的天性,挖掘他们的创造性,使其学会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并具有实动能力和创造精神。
一、让创新素材在创新情境的创设中激活对小学生来说,创新精神的取得,通过说教、灌输待途径是绝不可行的,而必须依附一定的载体、在一定的具体可感的情境中进行渗透。
这里的载体是指创新素材,需要教师去捕捉,这里的情境要符合创新素材的特点,需要教师去创设。
试举两例: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我先让每个学生拿出自备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等纸板学具,启发学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我们已经会求了,那么,我们能否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来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呢?”随后,让学生分组实验。
这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就被激发出来,各小组都投入到紧张的“创造”活动之中。
一种又一种推导方法在他们的动手、动脑中诞生了,有的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进行推导;有的用一个平行四边形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进行推导;有的把一个等腰三角形沿高剪开再拼成一个长方形推导……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教师没有囿于教材中既有的方法,练习珠算加法,教师也没有满足于学生算出一个正确的结果,而是把教学内容中的创新素材进行提炼,使之成为培植创新精神的土壤。
然后,给以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你追我赶的情境中,形成创新意识,开启创新潜能。
二、让创新人格在师生愉悦的交往中提升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改善师生交往,使师生之间人格互容、互相尊重,真正体现民主与平等的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应贯彻“以情启情、以情启思”的原则,让学生在教师营造的民主、宽松、活跃的创造氛围中有足够的表现自我和表现思想的机会,积极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
如何在小学数学中开展创新教育
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中开展创新教育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能固守陈规,不能说把知识教会他们就可以了,我们要引导学生去认识数学领域中的新发现、新思想、新方法,要让他们掌握数学的一般规律,使他们具有一定的数学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数学素质基础。
而这就需要我们在数学的教学中运用创新思维。
一、转变观念,创立良好的数学创新教育的氛围每个学生都具有潜在的创新才能,要把这种潜能转化为现实中的创新力,应营造浓厚的适宜创新教育的氛围,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二个方面:(一)数学教师自身要具备创新精神,这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1、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从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圈子跳出来,具备明晰而深刻的创新教学理念,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线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及创造精神,教师本身所具有的创新精神会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创新热情。
2、教师应该改进教学方法。
传统教育中”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显然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只有通过发现式、启发式、讨论式等先进的教学方法,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激发积极的思维,采取启发、引导、积极参与等方法,指导学生独立思考,寻找问题的可能性答案;培养学生敢于批判、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勇气和能力。
(二)为学生提供创新的学习环境要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习惯,必须让学生置身于有着浓厚创新意识的氛围之中,注重发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把看来似乎是枯燥、抽象的数学问题通过创设情境、变换形式,使其具有趣味性、思考性应用性和开放性。
而且,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和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较适宜的”气候”和”土壤”。
法国生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贝尔纳曾经说过:”创造力是没法教的,所谓的创造力教学,指的是学生要真正有被鼓励展开并发表他们想法的机会,如此才能发展他们富于创造力的才能。
”以创新教育见长的美国教育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和发现、创造、沟通、表达、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9篇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9篇第1篇示例:小学数学教育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如何有效地教授小学生数学知识,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每一位数学教师都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小学数学教育的创新方法。
一、注重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一种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索问题的教学方法。
在数学教育中,启发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老师可以通过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索。
在教授小学生加减法运算时,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尝试解答,通过启发式教学的方式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
二、运用教具和技术手段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具和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地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教具可以直观地展现数学概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使用小学生常用的算盘、拼图等教具,可以帮助他们理解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律。
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可以为小学生提供更丰富、生动的学习资源,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
三、注重实践和体验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实践和体验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面积计算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测量和计算,让他们亲自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实际操作能力。
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利用游戏、竞赛等方式,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
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和互动,关心、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扰,激发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培养他们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
小学数学教育的创新与实践应当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注重启发式教学、运用教具和技术手段、实践和体验以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只有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尝试,教师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数学教研活动创新点(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小学数学教研活动应不断创新。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小学数学教研活动的创新点。
二、创新点一: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个性化教学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辅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取得进步。
2. 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运用游戏、故事、情境模拟等多种教学手段,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
三、创新点二:加强学科整合,拓展数学视野1. 将数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2. 开展跨学科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将数学与语文、英语、科学等学科相结合,设计富有创意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 鼓励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和兴趣小组,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通过竞赛和兴趣小组,让学生在竞争中不断进步,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技意识。
四、创新点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效果1. 开发多媒体课件,丰富教学内容。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生动形象的课件,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提高教学效果。
2. 利用网络资源,拓展教学空间。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3. 建立数学学习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教师可以搭建线上数学学习平台,让学生在平台上交流学习心得,分享学习资源,提高学习效率。
五、创新点四:开展教研活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1. 定期组织教师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试论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5篇
试论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5篇第1篇示例: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往往是老师站在讲台上灌输知识,学生们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
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也不能帮助他们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需要不断探索创新数学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可以从教学内容入手。
传统的数学教学注重基础知识的灌输,忽略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可以引入一些有趣的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理解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
在学习面积的概念时,可以结合学生身边的场景,让他们计算教室的面积、书桌的面积等,使抽象的数学概念更具体化,更容易理解。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可以从教学方式入手。
传统的数学教学以讲述为主,很少给学生提供探索和发现的机会。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发现来构建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几何图形时,可以让学生自己使用尺子和圆规进行测量和绘制,从中发现几何图形之间的规律。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还可以从评价方式入手。
传统的数学教学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往往忽略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成果时,除了注重知识的掌握外,还应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采用开放性问题的形式,让学生通过解答问题的过程来展现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第2篇示例:小学数学教学一直被认为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环,因为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的学科,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
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往往过于枯燥单调,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潜力。
如何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使之更具启发性、趣味性和有效性,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
本文试论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需要从教育教学原则出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认知发展规律。
创新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研究
创新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研究创新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转变,创新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
创新教学法作为一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为小学数学教育带来了新的理念和实践。
首先,创新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传统的数学教育往往是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而创新教学法则通过提供多种学习机会和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采用探究式学习、游戏式学习等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其次,创新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学生往往只局限于机械记忆和简单应用,缺乏对数学概念和方法的深入理解。
而创新教学法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力。
通过提供开放性问题、拓展性练习等,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创新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学生往往是孤立地进行学习和练习。
而创新教学法则通过小组合作、互助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启发和支持,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同时,通过集体讨论和分享,学生还可以从其他同学的思考和答案中获得启示和提升。
然而,要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有效应用创新教学法,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教师需要具备创新教学法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以便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其次,学校和教育部门需要提供相关的支持和资源,包括教材和教辅材料的更新、教师培训和评估机制的建立等。
综上所述,创新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潜力。
它能够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为他们的数学学习和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然而,要充分发挥创新教学法的优势,教师、学校和教育部门需要共同努力,为小学数学教育的创新和提供支持和保障。
小学数学教研活动创新点
一、引言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小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我国小学数学教研活动不断进行创新。
本文将针对小学数学教研活动的创新点进行探讨。
二、创新点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游戏化教学:将数学知识与游戏相结合,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设计数学拼图、数学棋类游戏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2)情境教学:创设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如:以“购物”为主题,让学生学习加减乘除运算,提高他们的生活技能。
2.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1)问题驱动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例如,在教学“分数”时,可以让学生思考如何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培养学生的分数意识。
(2)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如:在学习“长方体”时,让学生分组合作,探究长方体的特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1)教师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数学教研活动,学习新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2)教学反思:鼓励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4. 优化教学评价(1)多元化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活动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2)个性化评价: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个性化的评价和建议,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 创新教学资源(1)数字化教学资源:利用网络、多媒体等手段,开发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如: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等,提高教学效果。
(2)乡土教材:结合地方特色,开发乡土教材,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了解家乡的文化底蕴。
6. 重视跨学科融合(1)学科整合:将数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如:与语文、英语、美术等学科进行整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跨学科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跨学科实践活动,如:数学与科技、数学与环保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数学,是当前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
我们认为,实施创新教育,就是创设自由、和谐、开放、民主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注定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为每个学生提供创造发展的机会,让学生在合作、探索的情境中,获取基础知识和思维方法,使他们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
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谈点看法:一、教师备课要创新实施创新教育,作为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建立真正的创新教育的理念,所备的课要与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学生的生活实际相适应,要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着想。
备课时一般做到:(1)教学目标要创新。
要根据教材内容但又不拘泥于教材内容制定具体的目标和要求。
教学目标的确立,是教师教学思想的充分体现,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前提,有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就能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学目标的确立上,我始终坚持“下要保底,上不封顶”。
“下要保底”,是指要遵循教学大纲的要求,扎扎实实地完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达到教学大纲中规定的“了解”、“掌握”、“初步”、“熟练”等程度的要求。
“上不封顶”是指教师在完成上述教学目标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敢于突破教材,敢于突破教材,敢于突破自我。
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越活越好,思路越宽越好,质疑越多越好,方法越奇越好,速度越快越好,争论得越激烈越好,观察得越细越好。
这样的教学目标的确立,不仅有利于基础知识一和基本技能教学目标的完成,同时也为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教学过程要创新。
设计时可不循旧规,对如何导入新课、如何讲授新课、主要环节如何处理进行创新设计。
(3)教学方法要创新。
可以采用提问法、发现法、联想法、操作法等等,方法不固定单一,思维不封闭僵死。
(4)教学程序要突出创新。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鼓励创新是我国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之一。
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对儿童施以教育和影响,促使他们去认识数学领域的新发现、新思想、新方法等,掌握其一般规律,培养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数学素质基础。
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一、营造民主氛围,培养学生自信自信是一种自我激励的精神力量,能够激发潜意识,释放出无穷的热情、精力和智慧。
一个成功的人一定是个自信的人。
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被称为“奇迹人”的海伦·凯勒……他们无一不是自信的人。
奥格斯特·冯·史勒格说:“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
”可见,自信心对于学生形成创新精神多么重要。
学生缺乏自信可能是因为遇到挫折而打击了自信心;可能是有某些身理缺陷,害怕别人鄙视;但更多的是不能正确认识自己,面子观强,害怕说不好或做不好,别人讥笑。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就是要建立师与生、生与生之间良好的关系,营造民主、和谐、轻松、愉悦的氛围。
这就要求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到学生中去,以导师的身份去关心学生。
以朋友的身份去理解学生,甚至以父母亲的身份去疼爱学生。
课堂上,我偶尔会让学生来纠正我有意出的错,并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并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中,我会尽量照顾到每一位学生。
通过解决不同难度的问题,通过不同方式,让他们都体验成功的快乐感受到“我行”、“我真行”的舒畅。
我还会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一起“闲聊”,关心学生生活,与学生一起“玩”游戏,让他们看到老师某些方面不如他们。
这样,学生感觉到别人的关爱,看到自己的长处,能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使学生能无所顾忌,敢想敢说,大胆质疑,努力创新二、引导自主学习。
激励学生探索创新美国心理学家杰斯认为:“数学不同于外部控制人的行为,而应该用于创造条件能够促进人独立自主和自由学习的条件。
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创新教育
浅谈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创新教育“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创新教育是指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创新,则是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如果一个教师不明确创新是什么,要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必然是一番空话。
许多人都以为,只有科学家、发明家等特殊人物所表现出来的伟大创造性,才算得上创新,而忽略了自我实现的创造性也是一种创新。
就小学而言,只要是学生自己观察、思考、归纳所得到的,都可以理解为知识的创新。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是进行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我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教师必须尊重受教育者——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为此要尽一切可能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创设问题情景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
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和积极探求,必须营造一种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思维自由奔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也就形成了学习的内动力,创设问题情景,是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景,不断激发思维的热情和情趣,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思维的状态。
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越活越好,思路越宽越好,质疑越多越好,方法越奇越好,速度越快越好,争论得越激烈越好,观察得越细越好。
这样的教学目标的确立,不仅有利于基础知识教学目标的完成,同时也为学生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在数学思维中最可贵的品质是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
叶圣陶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创新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浅谈创新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数学,是当前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
一、教师在备课上要创新教师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首要因素,教师教育教学的观念的转变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和前提,没有创新的教师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
所以教师所备的课要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着想。
在备课中体现教师的创新精神:一是备课时要以教材内容为根本但又不拘泥于教材内容制定具体的目的和要求,即教学目的要创新;二是设计时可不循旧规,对如何导入新课、如何讲授新课、主要环节如何处理进行创新设计,即教学过程要创新;三是教学方法要创新,要改变传统的注入式为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处理所获取的信息,使新旧知识融会贯通,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增加创新意识,可以采用提问法、发现法、联想法、操作法等等,方法不固定单一,思维不封闭僵死;四是教学程序要突出创新;五是师生合作要体现创新性,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引路人,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评价者,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知识,而不是作为知识的灌输者,不要把教师的意识强加于学生;六是课堂提问要有实践创新性等。
二、教师在教学中要创新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主要是要体现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
1、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为学生设置新奇、充满情趣的教学情境,以产生学生的创新行为。
在课堂上,要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人人都有发言的机会,讲错了也不要紧,教师对讲对一部分或者是讲对点滴的都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加以鼓励或表扬,要从学生思维的角度考虑问题,别轻易下“错了”的结论,这样学生就会敢想敢说,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创造条件。
如教学“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时,先回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并有意渗透转化的思想,然后教师让大家想一想谁能把梯形转化为长方形,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比一比谁的方法最新颖、独特、有创造性。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PPT课件
创新教育的价值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 作能力 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 知识
案例分析:创 新教育实践
案例分析:创新教育实践
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实践案例 创意实验设计与小学数学课程结合案例
案例分析:创新教育实践
数学探究课程设计案例
总结
总结
创新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能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他们 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 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PPT课件
目录 引言 创新教育方法 创新教育策略 创新教育的价值 案例分析:创新教育实践 总结
引言
引言
创新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 重性 本PPT旨在探讨小学数学课堂中 的创新教育方法和策略
创新教育方法
创新教育方法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提供具体实践和操作的机会
创新教育方法
引入多媒体和互动教学 运用游戏和竞赛元素
创新教育策略
创新教育策略
结合现实生活和场景,将数学应用到实 际中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创新教育策略
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和交流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 思维
创新教育的价 值
创新教育的价值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6篇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6篇第1篇示例: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教学也在不断创新与改革。
小学数学教育作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方法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
本文将从小学数学教育的创新与实践角度为大家分享一些有关教学方法的新思路和实践经验。
一、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以灌输知识为主,而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性。
现代小学数学教育应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解决,这样不仅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对于小学数学教育来说,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直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可以通过动画、视频等形式展示抽象的数学概念,让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方式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还可以利用互动软件设计一些数学游戏和练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三、拓展课堂教学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以课本为主,而忽视了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和拓展。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课本内容中走出来,走进现实生活中去,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些数学实践活动,比如利用周边环境进行实地测量、收集数据、解决实际问题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实际应用能力。
四、个性化教学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能力都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对于一些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通过个别辅导或小组互助的形式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培训,让学生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还可以通过分层次教学,让学生在适合自己水平的学习环境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教育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国家之兴亡,民族之振兴,希望在教育。
而创新教育是现代教育的显著标志之一。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
为此,我们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改进教学方法,寓创新素质的培养于课堂教学之中,实施创造性教学,营造创新的良好环境,使教学过程变成学生发现、探索、再创造的过程。
1.创设情境,孕育创新意识新能力首先要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先决条件。
运用尝试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使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主动地探索新知、解决问题,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教学“分数化小数”时,我采用“欲擒故纵”的导入法,首先师生共同参与一场别开生面的竞赛:由学生报出几个分母不是10、100、1000的分数,看谁最快说出哪些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当学生才计算完一两题时,我已判断完毕,学生在“失败”“惊讶”之余产生好奇心:“为什么老师如此神速?”“其中必有什么奥秘?”迫使学生带着激发谈话:老师为什么这么快就能正确判断也这么多分数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呢?这里面肯定有什么奥秘。
同学们想不想掌握这个本领?那就请同学们自学“分数化小数”这部分内容!,我针对“最简分数”这一很容易被忽视的前提再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判断出9/15、14/50、33/100这样的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当他们照着前面的方法结论判断时,结果又出现了失误。
学生又会积极地去思考失误的原因,从而使这一规律在学生感到忽明忽暗的思维境界中完成。
这样就激起了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和求知欲,促使他们主动去探索,去思考,不仅使学生通过参与、思考、迁移、创造、获得新知,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使学生的学习欲望会更强烈,萌发创新意识。
2.拓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因而是创造思维的主要成份,其主要功能是求异创新。
在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提供发散思维的机会,创设一些刺激学生发散思维的环境,鼓励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积极寻求多种不同思路,让学生在求异中进一步了解事物,以培养学生善于挖掘问题的多向性及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的能力。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实施
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实施
文章摘要
数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方面,有着得天独后的优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要转变教育,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尤其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为主。
所以教师必须把创新教育积极渗透在教育教学中,并具体落实到每一节课。
现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一、激发兴趣,点燃创造的火花。
二、贯穿过程,培养创新。
三、练习多样,引导创新。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实施
数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方面,有着得天独后的优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要转变教育,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尤其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为主。
所以教师必须把创新教育积极渗透在教育教学中,并具体落实到每一节课。
现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一、发兴趣,点燃创造的火花。
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究的心理取向。
要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形成强烈的探究创新的欲望,教师必须抓住时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更加活泼主动的发展,就成为当前数学课堂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建立平等民主的创新环境。
课堂教学是认知与情感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过程。
要想促进学生的创造,就需要一个友善的环境,使之在其中积极发展。
建立平等、民主、友爱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使课堂教学活泼、充满生机。
这样才能使学生从苦学到乐学的转。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关注创新教育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关注创新教育从创新教育的内涵、创设数学学科创新教育的氛围、正确诱发学生的心理动因、数学创新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四个方面,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关注创新教育进行了探讨。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教育创新能力一、创新教育的内涵“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对中小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促使他们去认识数学领域的新发现、新思想、新方法等,掌握其一般规律,培养他们具有一定的数学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数学素质基础。
即在全面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着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中小学生对数学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以及创新个性的问题。
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发挥创造性,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
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
只有在这种气氛中,学生才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能力。
班集体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在班集体中取长补短。
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特别是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集体中开展讨论。
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畅所欲言,各抒已见,学生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更佳的想法,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集体创新能力。
每个学生都具有潜在的创新才能,要把这种潜能转化为现实中的创新能力,应营造适宜创新教育的环境。
数学教师自身要具有创新精神,这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为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形成,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不可忽视,教师本身的创新精神会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创新热情。
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掌握具有创新、灵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教育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教学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解放学生的创造力。
教师是新课程教学的实施者,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己任,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充分利用反馈信息,设计多样化的练习,从而转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创新精神真正落实在教学中。
创新教育指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教育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师应先明确创新的定义和培养学生的方法。
多数人认为只有科学家、发明家等人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才是创新,而忽略了自我实现的创造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要是学生自己观察、思考、归纳所得到的知识,都可以称得上是知识的创新。
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开展自主学习。
笔者就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自主学习活动、进行创新教育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一、激发主观能动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尽可能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激发学发挥主观能动性。
刚入学的学生具有好奇、爱动、争强、好胜的特点,他们有较强的求知欲,愿意参加形式多样的活动,喜欢研究新问题,探索新规律。
笔者在“口算、笔算相结合”的教学中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在开学的第一堂课把教学学具引入课堂,使学生充满了好奇。
对于他们来说,小棒、图形不仅是学具和算具,还是一种“玩具”。
首先,笔者教会学生如何操作,使他们通过这些学具更好地学习。
学生通过使用学具体会到其辅助学习的重要性后,产生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
课堂上的自由摆、集体摆、小组比赛摆,既具有游戏的色彩,又有比赛气氛,学生时而看数摆小棒,时而听数摆图形,时而动口陈述操作过程,眼、耳、手、口、脑多种器官协调活动,这种教学方法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其思维处于兴奋的状态。
以上三种计算方式的结合,相互交替的学习和运用,使学生学习情绪高涨,气氛活跃。
教师通过使用学具,寓学于乐,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而激起他们浓厚的兴趣,调动了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策略10篇
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策略10篇策略一:实践教学法实践教学法是对学生进行数学教育的重要方式。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亲自动手解决。
策略二:合作研究法合作研究法能够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研究效率。
教师可以组织小组竞赛,让学生在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策略三: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购物、做饭等生活实际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数学知识。
策略四:问题导向教学法问题导向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研究和掌握数学知识。
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他们的研究主动性和创新能力。
策略五:游戏化教学法游戏化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在游戏中研究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研究兴趣和动手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研究和掌握数学知识。
策略六:信息技术教学法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在互动和探索中研究数学知识。
例如,教师可以使用数学软件或在线教学平台,让学生通过互动和探索来研究和掌握数学知识。
策略七:微课教学法微课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以短小、精炼的教学视频为主,让学生在课后可以反复研究和理解。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研究效率,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自主研究能力。
策略八:多元智能教学法多元智能教学法是根据学生的不同智能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例如,对于逻辑智能较强的学生,可以采取问题导向教学法;对于语言智能较强的学生,可以采取讨论式教学法。
策略九:探究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是让学生通过自我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研究数学知识的目的。
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主动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策略十:反思式教学法反思式教学法是让学生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反思,从错误中研究,从而提高他们的研究效率和问题解决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摘要教学本身是在不断变化,不断创新的,创新教育其实就是把学生的创造力解放出来。
新课程教学的实施者,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己任,营造和谐氛围,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利用反馈信息,设计多样化的练习等方面着手,来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真正使创新落实在教学的始终。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教育
众所周知,创新教育是指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创新,则是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如果一个教师不明确创新是什么,要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必然是一番空话。
许多人都以为,只有科学家、发明家等特殊人物所表现出来的伟大创造性,才算得上创新,而忽略了自我实现的创造性也是一种创新。
就小学而言,只要是学生自己观察、思考、归纳所得到的,都可以理解为知识的创新。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是进行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
如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活动进行创新教育,我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激发主观能动性
教师必须尊重受教育者——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为此要尽一切可能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刚入学的儿童具有好奇、爱动、争强、好胜的特点,他们的求知欲强,愿意参加形式多样的活动,喜欢研究新问题发现新规律。
我在“口算、笔算相结合”教学中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一入学就把学
具引入课堂,使学生充满了好奇和新鲜感。
我首先教会他们如何操作。
对于他们来说,小棒、图形不仅是一种学具和算具,还是一种“玩具”。
当他们得知这些学具可以帮助学好数学,深深地为它们所吸引。
课堂上的自由摆、集体摆、小组比赛摆,既具有游戏的色彩,又富有比赛的气氛,学生摆小棒、摆图形,行动迅速,兴趣很高。
时而看数摆小棒,时而听数摆图形,时而动口陈述操作过程,眼、耳、手、口、脑多种器官协调活动,符合儿童单项注意力不易持久的心理特点,从而形成了广泛的信息通道,使其思维处于异常兴奋的状态。
同时,三种计算方式的结合,相互交替的学习、练习和运用,使儿童的脑神经的兴奋与抑制相互调节,学习情绪高涨,气氛活跃,寓学于乐,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儿童的心理要求,从而激起他们浓厚的兴趣,调动了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使学生的思维逐渐活跃起来,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我采用线段、图像、实物(自制教具)等直观形象教学。
如,充分发挥学具的作用,在教学”34+28”时,我按以下步骤:1.动手操作小棒练习,学生摆小棒;2.先摆34根小棒,再在它下面摆28根小棒,并注意整捆和整捆对齐,单根和单根对齐;3.启发学生,先把单根小棒合起来有12根小棒,把10根捆成一捆,放在整捆小棒下面,这时还剩2根小棒。
教学中由教师讲,再由学生跟着摆,小棒算式对照,使学生理解笔算竖式和计算法则,最后通过计算强化练习,形成计算技能。
在这一过程中,由实物操作——揭示算理——巩固练习,促进了从
具体到抽象的过渡,使学生容易接受。
二、启迪创造思维
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就必须将基础知识学深、学活。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扩大思维的覆盖面,产生丰富的联想,使思维深刻,认识升华,进而达到发挥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的。
例如:对分数应用题中乘除法意义的理解是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基础知识。
对于这样的基础知识,教学上教师就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深入理解。
如:“弟弟比哥哥矮1/6,弟弟是哥哥身高的()/()?”我首先让学生根据题意(即条件、问题),用线段图或实物表现出来,然后根据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列出算式,得出结果。
在学生深入理解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对于中等以上的学生我还让他们进一步分析、推理,进行如下联想:弟弟比哥哥矮1/6,哥哥比弟弟高1/5,弟弟是哥哥身高的5/6,哥哥是弟弟的6/5倍,弟弟是兄弟俩身高之和的5/11,哥哥是兄弟俩身高之和的6/11。
这样的训练使学生对分数意义、整数“1”的概念和分数中常见的数量关系的理解有了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为灵活解题打下了基础。
三、发挥想象力
想象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是创造性思维的前提,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
因此,我注重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例如:在应用题的教学中,针对数量关系抽象、隐蔽、条件变化等特点,我既让学生掌握一般分析方法,还教学生应用转化、假设、消去、逆推等
推理方法开拓解题思路,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启发鼓励学生有创见地解答问题。
当学生掌握了多种推理方法就可以广开思路,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
例如:1.理解表面积的意义,(1)学生通过触觉,感知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实物的六个面,并标明“上、下、前、后、左、右”。
(2)学生通过视觉,观察了解表面积的意义。
学生观察教师的演示:出示长方体模型,沿着棱剪开,再展开,并贴于黑板。
(3)学生动手操作,理解表面积的意义。
(4)学生独立动手操作正方体模型,巩固表面积的意义。
(5)教师引导学生看两个展开图得出结论。
2.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1)让学生分组讨论、动手操作,探索各种求法,教师再用电脑演示验证。
(2)借助学生熟悉的环境——教室,引导学生弄清长方体六个面与长、宽、高的关系。
让学生尝试计算,然后对照课本自我检查,最后引导学生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
当学生回顾探究的过程,寻找自己的发现,欣赏自己的“杰作”时,脸上都表现出喜悦的神情,在自主探索中体验到了成功的愉悦,感受到了自主探索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