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送考》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高二语文《丰子恺漫画作品欣赏——散文送考》(苏教版)
“阿三夫君如见”
在代笔的先生跟前,也没 什么不好说的,这些话已 经盘算了好几天了,现在 经过先生的润色,变成文 雅的言辞,就要传达给远 方的"阿三夫君"了,想来 那"阿三夫君"也是要通过 别人的口来翻译给他听的, 这夫妻间的消息经过如此 的坎坷传送,将变得更加 珍贵了。
疲
用这样几根线条,要 表现出准确的形态已 经不容易了,要传达 出神态当然更加难。 看这人的全身都透出 “疲”态,连翘起的 脚丫子也像是在告诉 读者要舒缓一下赶路 的酸胀。
无言独上西楼
是真的无言了吗?若 是无言,必然无思, 既然无思,又何必独 上西楼。看来,无言 却是多情,正是"才下 眉头,却上心头"才教 人独立西楼,听凭明 月去涤荡"剪不断,理 还乱"的心思。
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
单纯美丽如梅花,能 赏心的也只有两三枝 而已,何况个个不同 的人。 人能赏花,能拣赏心 的花赏,花却不能选 择知音,这也是人的 幸运。
星期日是母亲的烦恼日
母亲是矛盾的。星期日里, 孩子们肆无忌惮地打、闹、 叫、嚷,她便觉得心烦, 便要阻止;但是,若她的 孩子们不这样健康活泼地 打、闹、叫、嚷,她仍要 觉得心烦,并且担心。于 是,她半真半假地喝骂, 心甘情愿地替他们收拾残 局。
你给我削瓜,我给你打扇
投我以桃李,报之以 琼浆,小姊弟之间的绝不 是交易。不给她打扇,姊 姊削好瓜也会分给弟弟, 还很可能是大的一半;没 有瓜吃,弟弟也会这样认 真地用两只手给姊姊打扇, 不会有半分勉强。
村学校的音乐课
唱歌的时候,要全身 心地投入,尽量张大 小嘴,以便表现自己 走调或不走调的歌声; 尽量竖起耳朵,以便 听见老师的胡琴伴奏 和同伴们走调或不走 调的合唱。眼睛在音 乐的世界里是多余的, 所以便省略了。
高中语文《难以忘怀的故事》《送考》同步练习 苏教版
《送考》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咿呀(yī) 耶稣(yē) 挪威(nuó) 不胜欣羡(xiàn)B.吐露(lù) 押赴(fù) 踱步(duó) 沸反盈天(fèi) C.门槛(kǎn) 窥知(kuī) 丰子恺(kǎi) 露马脚(lòu)D.侥幸(jiāo) 碾死(niǎn) 霹雳(pī) 寝食不安(qǐn)答案:D解析:【分析】侥jiǎo。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平时容易读错的字音的掌握情况。
要求学生平时对字形相近,字音相近、或者两者兼有的字,以及多音字的每种读音,要明确区分、准确记忆。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船仓闲散内行抱佛脚老羞成怒B.理睬蚂蚁携带寝食不安陈词烂调C.残酷缴费紧箍咒心灰意懒谈笑风生D.欣羡置备听侯发落循序渐进冤家对头答案: C解析:【分析】A项,仓—舱;B项,烂—滥;D项,侯—候。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字形辨析能力,其实也是考查对词语的意思的理解。
难度为中等。
3.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我在船舱中听了这种声音,看了这种情景,不胜感激。
B.受到这种霹雳的人有的脸色惨白了,有的脸色通红了,有的茫然若失了,有的手足无措了。
C.哪个题目难,哪个题目易;你的答案不错,我的答案错。
议论纷纷,沸反盈天。
D.他们的胡思梦想在谈话中反反复复地吐露出来。
答案: A解析:【分析】应该用“不胜感动”。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平时容易弄错的常用成语的辨析掌握情况。
要求学生平时对这些成语的意思进行准确记忆,并区分与之意思相近的成语的意思,多进行相关地练习。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明知省立学校难考取,要十个里头取一个,但宁愿多出一块钱的报名费和一张照片,去碰碰运气看。
万一若考得取,可以爬得高些。
B.在旅馆里,我们遇到了几个另外朋友的儿女,大家同去投考。
高考语文中国现代文学专题训练:丰子恺作品
2024届高考语文中国现代文学专题训练:丰子恺作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初冬浴日漫感丰子恺离开故居一两个月,一旦归来,坐到南窗下的书桌旁时第一感到异样是小半书桌的太阳光。
原来夏己去,秋正尽,初冬方到,窗外的太阳已随分南倾了。
把椅子靠在窗缘上,背着窗坐了看书,太阳光笼罩了我的上半身,它非但不像一两月前地使我讨厌,反使我觉得暖烘烘地舒适。
这一切生命之母的太阳似乎正在把一种祛病延年,起死回生的乳汁,通过了他的光线而流注到我的体中来。
我掩卷瞑想:我吃惊于自己的感觉,为什么忽然这样变了?前日之所恶变成了今日之所欢;前日之所弃变成了今日之所求;前日之所仇变成了今日之所恩。
张眼望见了弃置在高阁上的扇子,又吃一惊。
前日之所欢变成了今日之所恶;前日之所求变成了今日之所弃;前日之所恩变成了今日之所仇。
忽又自笑:“夏日可畏,冬日可爱”,以及“团扇弃捐”,乃古之名言,夫人皆知,又何足吃惊?于是我的理智屈服了。
但是我的感觉仍不屈服,觉得当此炎凉递变的交代期上自有一种异样的感觉,足以使我吃惊。
这仿佛是太阳已经苍山而天还没有全黑的傍晚时光:我们还可以感到昼,同时已可以感到夜。
又好比一脚己跨上船而一脚尚在岸上的登舟时光:我们还可以感到陆,同时已可以感到水。
我们在夜里固皆知道有昼,在船上固皆知道有陆,但只是“知道”而己,不是“实感”。
我久被初冬的日光笼罩在南窗下,身上发出汗来,渐渐润湿了衬衣。
当此之时,浴日的“实感”与挥扇的“实感”在我身中混成一气,这不是可吃惊的经验么?于是我索性抛书,躺在墙角的藤椅里,用了这种混成的实感而环视室中,觉得有许多东西大变了相。
有的东西变好了:像这个房间,在夏天常嫌其太小,洞开了一切窗门,还不够,几乎想拆去墙壁才好。
但现在忽然大起来,大得很!不久将要用屏帏把它隔小来了。
又如案上这把热水壶,以前曾被茶缸驱逐到碗橱的角里,现在又像纪念碑似地矗立在眼前了。
棉被从前在伏日里晒的时候,大家讨嫌它既笨且厚,现在铺在床里,忽然使人悦目,样子也薄起来了沙发椅子,曾经想卖掉,现在幸而没有人买去。
《送考》(丰子恺)上课
1914年,丰子恺考上了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 校。在这所学校里,丰子恺结识了对他的一生产 生重大影响的两位老师——李叔同和夏丏miǎn尊。
前者不仅给予他音乐和美术上的启蒙,也在 为人处世上为他作了榜样;而后者所提倡使用生 动活泼的白话文、如实地表现自己真实的感受的 主张,则始终被他奉为圭皋,成为他以后散文创 作中的最可亲可爱的特点。
主题:纯情率真、童心洋溢 选材:琐屑平凡、以小见大 语言:自然随意,朴实无华。
朱自清的《儿女》片段
于是这个说,“我坐这儿!”那个说,“大哥不让 我!”大哥却说,“小妹打我!”我给他们调解, 说好话。但是他们有时候很固执,我有时候也不 耐烦,这便用着叱责了;叱责还不行,不由自主 地,我的沉重的手掌便到他们身上了。于是哭的 哭,坐的坐,局面才算定了。接着可又你要大碗, 他要小碗,你说红筷子好,他说黑筷子好;这个 要干饭,那个要稀饭,要茶要汤,要鱼要肉,要 豆腐,要萝卜;你说他菜多,他说你菜好。妻是 照例安慰着他们,但这显然是太迂缓了。我是个 暴躁的人,怎么等得及?不用说,用老法子将他 们立刻征服了,虽然有哭的,唇上判决下来,他的每一句话好 像一个霹雳,我几乎想包耳朵……不期说过之 后,哭的人果然笑了,而满足的人似乎有些怀 疑了。”
——考试的结果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震 动。
小结: 通过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刻
画了考试给孩子们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让他们失去了这个年龄该有的童真。
在这几个场景中,作者对这种考试的 态度又是如何的呢?
——学生们都把这考试当作今后 荣华富贵的踏板,从中也流露出了我 对考试制度的弊端的憎恶。
在这几个场景中,作者对这种考试的 态度又是如何的呢?
“不久,所有的学生都捞得了一个学 校。”
——考试本来应该是很严肃的事情, 而“捞”却是很随便的,说明无论考得 如何,每一个学生都有学校可去,但学 生还是对考试很紧张,他们看待考试的 性质决定的,这也表露出作者对考试制 度的不满。
《送考》(2017年)
后来,丰子恺结识了对他产生重 大影响的老师——李叔同和夏丏尊。前 者给予他音乐和美术上的启蒙,在为人 处世上作了榜样;后李叔同出家为僧, 丰子恺自此与佛教结缘。1927年11月, 从弘一法师皈依佛门,法名婴行。 后 者提倡用生动活泼的白话文、如实地表 现自己真实的感受的主张,则始终被他 奉为圭臬。这两位与他情谊深厚的老师 那里,丰子恺找到了伴随他一生的三样 东西--文学、绘画和音乐。 1933年,故乡新居“缘缘堂”落 成,自此专心译著。文革中遭迫害, 1975年逝世。
送 考
丰子恺
-:
整体感知
课文围绕“送考”一共写了几个场景?
• • • •
送考途中 考试前后 发榜前后 急切归乡
丰子恺先生是怎样描绘着一幅幅画面的? 他的文字之笔有没有抓住人物的神韵呢? 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对哪幅画面印象最 深,画面中哪个细节最触动你。
品味细节
我在船窗中听了这种声音,看了这般情景,不 胜感动。但那班投考的孩子们对此如同不闻不见, 只管埋头在《升学指导》,《初中入学试题汇解》 等书中。
品味细节
旱灾比我们来时更进步了,归乡水路不 通,下火车后,须得步行三十里。考取学校 的人,都鼓着勇气,跑回家去取行李。雇人 挑了,星夜起程跑到火车站,乘车来杭入学 。考取省立学校的人尤加起劲,跑路不嫌辛 苦,置备入学用品也不惜金钱。似乎能够考 得进去,便有无穷的后望,可以一辈子荣华 富贵,吃用不尽似的。
散文是极富抒情性的文字,作者借助 散文传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那么你在《送 考》这篇课文中,体会到了丰子恺怎样的 情感呢?
拓展延伸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丰子恺先生的画作和 散文,你对这位艺术家和文学家有什么样的 看法呢?
丰子恺
1898年11月9日, 丰子恺出生在浙江省桐乡 县。由于是同辈中唯一的 男孩子,他自小便被包围 在脉脉的温情中,这种温 情后来跟随了他一生,浸 透在他的性格里,使他总 是以温柔悲悯的心来看待 事物;发散在他的笔下, 就变成平易的文字和纯仁 的画风。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1、下面词语读音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斗篷(dòu péng)B、缝隙(fèng xì)C、苔藓(tái xiǎn)D、衣袖(yī xiù)2、与句子“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
”中的“深”意思相同的词语是()A、深夜B、深刻C、深井D、意味深长3、围绕题目“闲不住的奶奶”选材,不能用来表达中心的是哪一项?()A、浇花、种菜。
B、缝补旧衣服。
C、擦门窗、拖地板。
D、整天嗑瓜子。
4、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句不同的是()A、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B、我的雨衣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盒子里,盒子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衣柜里。
C、清早,我同晨风一道欢迎绽放笑脸的光明。
D、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
5、围绕着“感动的泪”这个中心意思,下列材料不能用来表达中心意思的是()A、昨夜,暴风雨侵袭这座安静的小城。
翌日,走上街头的我,看见的只有一片狼藉。
当看到我最爱的花园变得泥泞不堪,我不由自主地流下了眼泪。
B、看到父亲佝偻的背影,蹒跚的身躯,我不禁泪流满面,但又很快抹去,怕被他看见。
C、我把碗端到嘴边,泪珠大颗大颗地落在热气腾腾的鱼汤里。
我悄悄背转身,擦擦眼睛,大口大口地咽着鱼汤。
D、远在异国他乡的老人伸出布满皱纹的双手,接过包着家乡泥土的绢布,激动地说不出一句话,只有两行清泪缓缓滑落。
6、下面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最准确的是哪一项?()动物世界里有些动物凶猛强大,有些动物弱小无比,有的是巨兽,有的是小雀……从表面看,它们之间“水火不相容”,然而令人难以相信的是,它们居然能够朝夕与共,和睦相处。
动物世界真是充满奇趣。
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第4课《送考》同步练习及答案
第4课送__考一、字音辨读二、字形辨识1.⎩⎪⎨⎪⎧ 侥幸拂晓不屈不挠饶恕2.⎩⎪⎨⎪⎧ 吵醒抄写美妙分秒必争 3.⎩⎪⎨⎪⎧ 踱步渡江镀金度过 4.⎩⎪⎨⎪⎧ 心灰意懒水獭天籁癞皮狗三、词语辨析1.吐露·袒露辨析⎩⎪⎨⎪⎧都是动词。
吐露:意思是说出实情或真心话,如“吐露真情”;袒露:意思是裸露,如“袒露胸膛”。
例句⎩⎪⎨⎪⎧①当看到众多家乡人来到现场,听到浓重的东北乡音时,77岁的单田芳老人吐露心声:“我在北京生活了16年,但没有一天不想念老家沈阳。
”②面对着朝夕相处的工作人员,郭鹏表示很珍惜这种难得的缘分并在自己的微博上发表真情感言袒露内心世界。
2.墙角·墙脚辨析⎩⎪⎨⎪⎧墙角:名词。
两堵墙相接形成的角。
如:在墙角处避风。
墙脚:名词,墙基,墙的下段与地面接触的部分,比喻基础。
例句⎩⎪⎨⎪⎧①谁知当天老婆婆有事外出,用过的药酒就随手放在了墙角,老汉见了以为是老酒,拿起来喝了两杯,结果出事了。
②在今年的高考招生过程中,复旦大学怀疑被挖墙脚,并与上海交大陷入口水战,引发了社会对高校争夺生源的高度关注。
四、熟语释义1.抱佛脚:谚语,“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原来比喻平时没有联系,临时慌忙恳求。
后来多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2.老羞成怒:因羞愧到了极点而发怒。
3.沸反盈天:像沸腾的水一样喧闹。
4.不胜欣羡:十分羡慕。
5.心灰意懒:灰心丧气,意志消沉。
也说心灰意冷。
6.触目惊心:看到某种严重的情况引起内心的震动。
7.手足无措:形容举动慌乱或没有办法应付。
一、走近作者丰子恺(1898—1975),原名丰润、丰仁。
浙江桐乡人。
1914年入杭州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音乐和绘画。
1918年秋,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出家,对他的思想影响甚大。
1919年师范学校毕业后,与同学数人在上海创办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并任图画教师。
1921年东渡日本学习绘画、音乐和外语。
1922年回国到浙江上虞春辉中学教授图画和音乐,与朱自清、朱光潜等人结为好友。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教师用书:02送考含答案
送考本课话题-—关爱儿童朗读—-课文中的名段“谁取的",“谁不取",一一从先生的嘴唇上判决下来。
他的每一句话好像一个霹雳,我几乎想包耳朵。
受到这霹雳的人有的脸色惨白了,有的脸色通红了,有的茫然若失了,有的手足无措了,有的哭了,但没有笑的人.结果是不取的一半,取的一半.我抽了一口大气,开始想法子来安慰哭的人,我胡乱造出些话来把学校骂了一顿,说它办得怎样不好,所以不取并不可惜。
不期说过之后,哭的人果然笑了,而满足的人似乎有些怀疑了。
我在心中暗笑,孩子们的心,原来是这么脆弱的啊!教他们吃这种霹雳,真是残酷!点评:真切率真的语言、极尽传神的心理描写,“拉家常"式的自然话语,都在不经意中展示着纯真的童心世界.表现了善良仁慈的丰子恺对纯洁无邪的童真的赞美和对儿童世界的热爱和向往.链接-—生活中的素材2015年12月13日,“星星点灯—-关爱留守儿童公益计划"音志愿者献上了一场精彩的演出。
歌手郑智化早期以《星星点灯》、《水手》等歌曲红遍大街小巷。
采访中,郑智化自称是个好爸爸,不会让女儿孤单,“我女儿是幸运的,我结婚之后生了这个女儿,我曾经为了她整整一年没有接任何的活动,我比妈妈还像妈妈,因为我知道小孩的成长就是你错过了就再也不会有了。
”他还呼吁:“希望更多的人愿意付出,为留守家庭做一些事,让他们感觉到更多的温暖!"“星星计划"旨在关爱和帮助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心理健康,创造性地采用儿童音乐支教形式,用音乐来撒播爱的种子.此前已有11队明星艺人带队前往各地开展了音乐支教的活动。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1.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鲁迅2.每一个决心献身教育的人,应当容忍儿童的弱点。
-—苏霍姆林斯基3.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陶行知--卢梭5.儿童不是用规则可以教得好的,规则总是会被他们忘掉的。
《送考》李咸龙
给我的孩子们 我的孩子们!我憧憬于你们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 我想委曲地说出来,使你们自己晓得。可惜到你们懂得我 的话的意思的时候,你们将不复是可以使我憧憬的人了。 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 瞻瞻!你尤其可佩服。你是身心全部公开的真人。你 甚么事体都象拚命地用全副精力去对付。小小的失意,象 花生米翻落地了,自己嚼了舌头了,小猫不肯吃糕了,你 都要哭得嘴唇翻白,昏去一两分钟。外婆普陀去烧香买回 来给你的泥人,你何等鞠躬尽瘁地抱他,喂他;有一天你 自己失手把他打破了,你的号哭的悲哀,比大人们的破产、 失恋,丧考妣、全军覆没的悲哀都要真切。两把芭蕉扇做 的脚踏车,麻雀牌堆成的火车、汽车,你何等认真地看待, 挺直了嗓子叫“汪--,”“咕咕咕……”,来代替汽油。
品读二:
(1)考试情形,作者抓取了几组 镜头来表现的? (两组镜头)作者对 这样的情形有什么感受?你阅读了这 些内容之后有什么感受? 一是早上准备考试;二是傍晚考试回来
这两组镜头真实、生动、细腻 地表现了考试给孩子造成的巨大的 压力,是作家走进孩子心灵世界、 洞察孩子情感体验的结果。
品读二:
(2)作者是怎样描写发榜之前和 发榜之后孩子们的行为和心理的?作 者面对这样的情形有怎样的感受? 你如何看待他们的这种行为表现?
在预习的基础上思考:
在课文中一共出现了几个场景, 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每个场景的内容。 送考途中——考试情形(旅馆 中)——发榜前后(旅馆中、茶店 中)——归乡之后
品读一:
(1)在这四个场景中,出现的人物最 多的是第一个场景。其中出现的人物 是我、村民和一群学生。这村民和学 生所关心的有什么不同?
村民:
丰子恺有关资料:
1898年11月9日,丰子恺出生 在浙江省桐乡县。由于是同辈中唯 一的男孩子,他自小便被包围在脉 脉的温情中,这种温情后来跟随了 他一生,浸透在他的性格里,使他 总是以温柔悲悯的心来看待事物; 发散在他的笔下,就变成平易的文 字和纯仁的画风。
丰子恺 送考
写出了孩子们复习迎考的紧张情绪
“我装着内行的神气对他们说……”“他们都笑起来,伸 出一根手指点着我,说:‘你考不出!你考不 出!’ 。”“后来听见他们有人在教我……”
写出了孩子们的单纯可爱,自以为考倒了大人的得 意。
考试当天,作者抓取了两组镜头 一是早上 激动、踌躇满志、紧张 “五点钟就被他们吵醒” “带着一肚皮‘穿山甲喜欢吃蚂蚁’之类的知识” “有几个十二三岁的女孩,愁容满面地上车,好象 被押赴刑场似的,看了真有些可怜”
二是傍晚 一身轻松、激动难耐 “许多孩子活泼地回来了” “一进房间就凑作一堆讲话”“议论纷纷,沸反盈 天” “男的孩子高声地叫:‘我横竖不取的!’女的孩 子恨恨地说:‘我取了要死!’”
等待发榜
“从考毕到发表的几天之内,投考者之间的空气非常 沉闷。有几个女生简直是寝食不安,茶饭无心。他们的胡 思梦想在谈话中反反复复地吐露出来:得意的……不得意 的……但从他们的屈指计算发表日期的态度上,可以窥知 他们并不绝望。……然而有时他们忽然觉得这太近于梦想, 问过了‘发表还有几天’之后,立刻接一句‘不关我的 事’。”
补充:参考《送考》原文的开头与结尾, 分析作者写“牵牛花”的用意
(结尾)
我吃不下跑路,被旱灾阻留在杭了。我教我 的儿女们也不须回家,托人带信去教家里人把行 李送来。行李送来时,带到了关于牵牛花的消息: 据说我所手植的牵牛花到今尚未开花,因为天时 奇旱的缘故。我姊给我的信上说:“你去后我们 又加了几排竹钉。现在爬是爬得很高,几乎爬上 墙顶了。但是旱得厉害,枝叶都憔悴,爬得高也 没有用,看来今年不会开花结子的。”
丰子恺漫画特点:
充满童真、童趣
贴近生活,平易、 质朴
另外,丰子恺以悲天悯人的眼睛和心灵见证了“考试” 对孩子幼小纯真的心灵所造成的深深创伤。孩子们被残酷 的考试摧残得已经失去了许多童年该有的欢笑和纯真,在 他们幼小的心灵里,也深深地埋下了考得一个好学校就是 今后有好的生活的开始的观念,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而作者对此虽有不满,但也只能无奈地付之一笑,借助于 牵牛花“爬得再高也没有用”,来暗示读书如此功利化的结 果。
送考 丰子恺 阅读答案
14.(共3分)①投考途中学生们只顾埋头读书,不关心书本以外的任何事情。②考试之前气氛紧张,考试之后短暂兴奋。③等候消息的焦虑担心,放榜后的不同表现。(每个场景1分,意思对即可)
15.(共4分)(1)一是表明了作者对孩子们天真、有趣的喜爱;二是表明了作者对学生们不关心生活,只知读些无用书的无奈。(每点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18.(共4分)不临时抱佛脚,不死记硬背,考试心态平和、不过分紧张丰子恺
从考毕到发表的几天之内,投考者之间的空气非常沉闷。有几个女生简直是寝食不安,茶饭无心。他们的胡思梦想在谈话之中反反复复地吐露出来:考得得意的人,有时好像很有把握,在那里探听省立学校的制服的形式了;但有时听见人说“十个人里头取一个,成绩好的不一定统统取”,就忽然心灰意懒,去讨别个学校的招生简章了。考得不得意的人嘴上虽说,“取了要死”,但从她们屈指计算发表期的态度上,可以窥知她们并不绝望。世间不乏侥幸的例,万一取了,她们好比死而复生,其欢喜岂不更大么?然而有时她们忽然觉这太近于梦想,问过了“发表还有几天?”之后,立刻接上一句“不关我的事”。
(2)一是为孩子易骗而笑;二是为他们表现出来的童真而笑;三是表现了作者对孩子的同情。(每点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16.(共4分)担心 紧张 急切 抱怨 激动 (依次答对四点得4分)
17.(共2分)参考答案:交代了投考的结果;考试本来应该是很严肃的事情,而“捞”却是很随便的,说明无论考得如何,每一个学生都有学校可去;但学生还是对考试很紧张,是由他们的态度决定的;也表露出了作者对当时考试制度的不满。(每点1分,答对两点2分)
我除了早晚听他们纷纷议论之外,白天统在外面跑,或者访友,或者觅画。有一个学校录取案发表的一天,奇巧轮到我同去看榜。我觉得看榜这一刻工夫心绪太紧张了,不教他们亲自去看;同时我也不愿意代他们去看;便想出一个调剂紧张的方法来:我同一班学生坐在学校附近一所茶店里了,教他们的先生一个人去看,看了回到茶店里来报告他们。然而这方法缓和得有限。在先生去了约一刻钟之后,大家眼巴巴地望他回来。有的人伸长了脖子向他的去处张望,有的人跨出门槛去等他。等了好久,那去处就变成了十目所视的地方,凡有来人必牵惹许多小眼睛的注意;其中穿夏布长衫的人,在他们尤加触目惊心,几乎可使他们立起身来。久待不来,那位先生竟无辜地成了他们的冤家对头。有的女学生背地里骂他“死掉了”,有的男学生料他被公共汽车碾死了。但他到底没有死,终于拖了一件夏布长衫,从那去处慢慢地踱回来。“回来了,回来了”,一声叫后,全体肃静,许多眼睛集中在他的嘴唇上,听候发落。这数秒间的空气的紧张,是我这支自来水笔所不能描写的啊!
丰子恺送考阅读答案
丰子恺送考阅读答案【篇一:丰子恺送考教案】p> 1、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体会人物的心理感受。
2、领会作者在《送考》一文中流露出的思想情感3、了解丰子恺的人生态度和为文态度。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与步骤:一、新课导入:介绍丰子恺生平:1898年11月9日,丰子恺出生在浙江省桐乡县。
由于是同辈中唯一的男孩子,他自小便被包围在脉脉的温情中,这种温情后来跟随了他一生,浸透在他的性格里,使他总是以温柔悲悯的心来看待事物;发散在他的笔下,就变成平易的文字和纯仁的画风。
1914年,丰子恺考上了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在这所学校里,丰子恺结识了对他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的两位老师——李叔同和夏丏尊。
前者不仅给予他音乐和美术上的启蒙,也在为人处世上为他作了榜样;而后者所提倡使用生动活泼的白话文、如实地表现自己真实的感受的主张,则始终被他奉为圭皋,成为他以后散文创作中的最可亲可爱的特点。
在这两位与他情谊深厚的老师那里,丰子恺找到了伴随他一生的三样东西--文学、绘画和音乐。
1918年,李叔同出家为僧,丰子恺自此与佛教结缘。
1919年学校毕业,组织发起中华美育会。
创《美育》杂志。
创办了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所包括图画、音乐、手工艺各科的艺术师范学校--上海专科师范学校。
1926年,丰子恺参与发起和创办开明书店。
1927年11月,从弘一法师皈依佛门,法名婴行1933年,故乡新居缘缘堂落成,自此专心译著文革中遭迫害,1975年逝世。
文本研读:一、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并说说你认为本文着重表现什么。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丰子恺的《送考》,请同学先默读课文并思考在课文中一共出现了几个场景,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每个场景的内容。
(5分钟阅读、思考,可以同桌讨论)设想:文中一共出现了四个场景,分别是:1、村民与自然奋斗,学生们只顾埋头读书2、考试之前气氛紧张3、等候消息焦虑不安,放榜如同晴天霹雳4、连夜启程来杭入学二、探讨文章的主要思想1.这四个场景中,出现的人物最多的第一个场景。
《送考》详解
丰考
子 恺
介绍丰子恺生平:
1898年11月9日,丰子恺出生 在浙江省桐乡县。由于是同辈中唯 一的男孩子,他自小便被包围在脉 脉的温情中,这种温情后来跟随了 他一生,浸透在他的性格里,使他 总是以温柔悲悯的心来看待事物; 发散在他的笔下,就变成平易的文 字和纯仁的画风。
1914年,丰子恺考上了浙江省立第一师 范学校。在这所学校里,丰子恺结识了对 他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的两位老师——李叔 同和夏丏尊。前者不仅给予他音乐和美术 上的启蒙,也在为人处世上为他作了榜样; 而后者所提倡使用生动活泼的白话文、如 实地表现自己真实的感受的主张,则始终 被他奉为圭臬,成为他以后散文创作中的 最可亲可爱的特点。在这两位与他情谊深 厚的老师那里,丰子恺找到了伴随他一生 的三样东西--文学、绘画和音乐。
这些孩子已经被考试折磨得失 去了童真,他们此时的心理已经 被扭曲了。
“大家眼巴巴地望他回来。有的人伸长了脖子向他 的去处张望,有的人跨出门槛去等他。等了好久, 那去处就变成了十目所视的地方,凡有来人,必牵 惹许多小眼睛的注意,其中穿夏布长衫的人尤加触 目惊心,几乎可使他们立起身来。久待不来,那位 先生竟无辜地成了他们的冤家对头。有的女学生背 地里骂他‘死掉了’,有的男学生料他’被公共汽 车碾死’.……一声叫后,全体肃静,许多眼睛集中 在他的嘴唇上,听候发落。这数秒间的空气的紧张, 是我这支自来水笔所不能描写的啊!”
“我恼羞并不成怒,笑着,倚在船窗 上吸烟。”
“笑”表明了作者对学生们不关心 生活,只知读些无用的书的无奈。
他们关心的事情 各有不同,这些主 要是通过他们的语 言、行动体现出来 的。
思考:作者见到热火朝天的乡间抗旱图生 发出许多感慨,鼓动孩子们投去关注的 目光,而孩子们却“对此不闻不见”这 种对比是为了批评孩子们不关注社会的 疾苦吗?
丰子恺漫画欣赏 散文《送考》拓展资料.共34页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送考
•
我——我们大人——的举止谨惕, 是为了身体手足的筋觉已经受了种种 现实的压迫而痉挛了的缘故。孩子们 尚保有天赋的健全的身手与真朴活跃 的元气,岂像我们的穷屈?揖让、进 退、规行、矩步等大人们的礼貌,犹 如刑具,都是戕贼这天赋的健全的身 手的。于是活跃的人逐渐变成了手足 麻痹、半身不遂的残废者。残废者要 求健全者的举止同他自己一样,何其 乖谬!
《吃酒》节选
每见一中年男子,蹲在岸上,向湖边垂钓。他钓的不 是鱼,而是虾。钓钩上装一粒饭米,挂在岸石边。一会 儿拉起线来,就有很大的一只虾。其人把它关在一个瓶 子里。于是再装上饭米,挂下去钓。钓得了三四只大虾, 他就把瓶子藏入藤篮里,起身走了。我问他:“何不再 钓几只?”他笑着回答说:“下酒够了。” 我跟他去,见他走进岳坟旁边的一家酒店里,拣一 座头坐下了。我就在他旁边的桌上坐下,叫酒保来一斤 酒,一盆花生米。他也叫一斤酒,却不叫菜,取出瓶子 来,用钓丝缚住了这三四只虾,拿到酒保烫酒的开水里 去一浸,不久取出,虾已经变成红色了。他向酒保要一 小碟酱油,就用虾下酒。我看他吃菜很省,一只虾要吃 很久,由此可知此人是个酒徒。
送考
丰子恺
初读课文,思考
A、课文中一共出现了几个场景,分别用一 句话概括每个场景的内容。 B、作者又是如何描写这些场景中的学生的? C、在这些场景中,作者对这种考试的态度 又是如何的呢?(找出依据) D、作者写这篇散文,想表达什么意旨呢? E、请以《送考》为例,分析丰子恺的散文 特色。
总结课文
• 这是丰子恺先生描绘30年代考试众 生相的一篇散文,此文延续着他朴 实、率真、细腻、生动的文笔。作 者是虔诚的佛教徒,他以悲天悯人 的眼睛和心灵见证了“考试”对孩 子幼小纯真的心灵所造成的深深创 伤。
《儿女》节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送考丰子恺①今年的早秋,我伴送一群小学毕业生到杭州来投考。
②这一群小学毕业生中,有我的女儿和亲戚朋友家的儿女。
送考的也还有好几个人,父母、亲戚或先生。
我名为送考,其实没有重要责任,一切都有别人指挥。
因此我颇有闲心情,可以旁观他们的投考。
③坐船出门的那天,乡间旱象已成。
运河两岸,水车同体操队伍一般排列着,咿呀之声不绝于耳。
村中农夫全体出席踏水,有的水车上,连老太婆、妇人和十二三岁的孩子也出席。
这不是平常的灌溉,这是一种伟观,人与自然奋斗的伟观!我在船中听了这种声音,看了这般情景,不胜感动。
但那班投考的孩子们对此如同不闻不见,只管埋头在《升学指导》、《初中入学试题汇解》等书中。
我喊他们:“喂!抱佛脚没有用的!看这许多人工作!这是百年来未曾见过的状态,大家看!”但他们的眼向两岸看了一看就回到书上,依旧埋头在书中。
后来却提出种种问题来考我:“穿山甲喜欢吃什么东西?”“耶稣诞生时中国是哪个朝代?”“无烟火药是用什么东西制成的?”“挪威的海岸线长多少里?”④我被他们难倒,一个问题都回答不出来。
我装着长者的神气对他们说:“这种题目不会考的!”他们都笑起来,伸出一根手指点着我,说:“你考不出!你考不出!”我虽老羞,并不成怒,管自笑(1)着倚船窗上吸香烟。
后来听见他们里面有人在教我:“穿山甲喜欢吃蚂蚁的!……”我管自看那踏水的,不去听他们的话;他们也自管埋头在书中,不来睬我,直到舍舟登陆。
乘进火车里,他们又拿出书来看;到了旅馆里,他们又拿出书来看,一直看到赴考的前晚。
⑤赴考这一天,我五点钟就被他们噪醒,就起个早来送他们。
许多童男童女带了一肚皮“穿山甲喜欢吃蚂蚁”之类的知识,坐黄包车去赴考。
有几个十二三岁的女孩愁容满面地上车,好像被押赴刑场似的,看了真有些可怜。
到了晚上,许多孩子活泼泼地回来了。
一进房间就凑作一堆讲话:那个题目难,这个题目易;你的答案不错,我的答案错,议论纷纷,沸反盈天。
⑥他们每人投考的不止一个学校,有的考二校,有的考三校。
大概省立的学校是大家共同投考的。
其次,市立的,公立的,私立的,教会的,则各人所选择不同。
从考毕到发表的几天之内,投考者之间的空气非常沉闷。
有几个女生简直是寝食不安,茶饭无心。
终于有一个学校录取案发表,我便想出一个调剂紧张的方法来:我同一班学生坐在学校附近一所茶店里了,教他们的先生一个人去看。
在先生去了约一刻钟之后,大家就眼巴巴地望他回来。
有的人伸长了脖子向他的去处张望,有的人跨出门槛去等他。
等了好久,那去处就变成了十目所视的地方,凡有来人必牵惹许多小眼睛的注意;其中穿夏布长衫的人,在他们尤加触目惊心,几乎可使他们立起身来。
久待不来,那位先生竟无辜地成了他们的冤家对头,成了他们抱怨的对象。
终于他拖了一件夏布长衫,从那去处慢慢地踱回来。
“回来了,回来了”,一声激动地呼喊后,全体肃静,许多眼睛集中在他的嘴唇上,听候发落。
⑦“谁取的”“谁不取”,一一从先生的嘴唇上判决下来。
他的每一句话好像一个霹雳,我几乎想包耳朵。
受到这霹雳的人有的脸孔惨白了,有的脸孔通红了,有的茫然若失了,有的手足无措了,有的哭了,但没有笑的人。
结果是不取的一半,取的一半。
我抽了一口大气,开始想法子来安慰哭的人,我胡乱编造出些话来说那学校办得怎样不好,所以不取并不可惜。
说过之后,哭的人果然笑了,而满足的人似乎有些怀疑了。
我在心中暗笑(2),孩子们的心,原来是这么脆弱的啊!⑧但不久,所有的学生都捞得了一个学校。
(有删改)13.有人认为第①段中“到杭州来投考”的“来”应改为“去”,你如何看待?(2分)14.阅读③~⑦段,概括小学生投考过程中的三个主要场景。
(3分)15.文章在第④段和第⑦段两次写了作者的“笑”,请谈谈你的理解。
(4分)(1)(2)16.第⑥段中作者通过对孩子们神情举止的描写,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孩子们等待发榜的心理变化。
请用最简练的词语概括他们心理的变化过程。
(4分)17.说说你对最后一段“但不久,所有的学生都捞得了一个学校”的理解。
(2分)18.结合全文,联系实际,你觉得应该如何应考?(4分)
参考答案:十三13.不能改。
(1分)因为这篇文章是作者在杭州招竖寺写的,所以不能改。
(1分)14.①投考途中学生们只顾埋头读书,不关心书本以外的任何事情。
②考试之前气氛紧张,考试之后短暂兴奋。
③等候消息的焦虑担心,放榜后的不同表现。
15.(1)一是表明了作者对孩子们天真、有趣的喜爱;二是表明了作者对学生们不关心生活,只知读些无用书的无奈。
(2)一是为孩子易骗而笑;二是为他们表现出来的童真而笑;三是表现了作者对孩子的同情。
16.(共4分)担心紧张急切抱怨激动 17.交代了投考的结果;考试本来应该是很严肃的事情,而“捞”却是很随便的,说明无论考得如何,每一个学生都有学校可去;但学生还是对考试很紧张,是由他们的态度决定的;也表露出了作者对当时考试制度的不满。
(每点1分,答对两点2分)18.不临时抱佛脚,不死记硬背,考试心态平和、不过分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