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的垃圾收集器(GC)

合集下载

young gc和full gc的触发条件

young gc和full gc的触发条件

young gc和full gc的触发条件Java圾收集器(GarbageCollector,简称GC)是Java虚拟机(JVM)的一个重要组件,它的主要目的是回收不再使用的Java对象,释放其占用的内存,以提高系统性能。

GC工作类似一个生活中的清洁工,它会清理应用程序中不再使用的对象,以便可以释放出内存空间,让程序继续运行。

在Java开发中,GC有两种垃圾收集方式:Young GC和Full GC。

Young GC是指可达性分析(Reachability analysis)算法,它只收集新生代中存活时间较短的对象,这使得Young GC的执行时间比Full GC短,但是它只能回收新生代对象,对老年代对象无效。

Full GC则是对整个堆,包括新生代和老年代的全堆收集,它可以收集整个堆中的所有可回收对象,但由于Full GC的执行时间比Young GC长,它会严重影响系统性能。

在开发过程中,为了获得更好的系统性能,需要控制Young GC 和Full GC的触发条件,以满足系统对垃圾收集器的要求。

下面将介绍Young GC和Full GC的触发条件,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垃圾收集的机制。

#### 一、Young GC的触发条件1. Eden区域空间不足Young GC是新生代垃圾收集器,一般只收集新生代中存活时间较短的对象,虚拟机堆内存可分为新生代和老年代,新生代的空间又可分为Eden区和两个survivor区(From Survivor和To Survivor),Eden区空间不足时,就会触发Young GC,进行新生代垃圾回收。

2. Survivor区域空间不足Java虚拟机提供了新生代和老年代,新生代又可分为Eden区和两个Survivor区(From Survivor和To Survivor),Survivor区存放从Eden区经过一次GC后存活的对象,当Survivor区空间不足时,也会触发Young GC,对新生代对象进行垃圾回收。

javaGC垃圾回收机制G1、CMS

javaGC垃圾回收机制G1、CMS

javaGC垃圾回收机制G1、CMSCMS(Concurrent Mark-Sweep)是以牺牲吞吐量为代价来获得最短回收停顿时间。

对于要求服务器响应速度的应⽤上,这种垃圾回收器⾮常适合。

在启动JVM参数加上-XX:+UseConcMarkSweepGC ,这个参数表⽰对于⽼年代的回收采⽤CMS。

CMS采⽤的基础算法是:标记—清除。

使⽤场景:1、应⽤程序对停顿⽐较敏感,并且在应⽤程序运⾏的时候可以提供更⼤的内存和更多的CPU2、在JVM中,有相对较多存活时间较长的对象(⽼年代⽐较⼤)会更适合使⽤CMS。

为解决CMS算法产⽣空间碎⽚和其它⼀系列的问题缺陷,HotSpot提供了另外⼀种垃圾回收策略,G1(Garbage First)算法,通过参数-XX:+UseG1GC来启⽤,该算法在JDK 7u4版本被正式推出,G1垃圾收集算法主要应⽤在多CPU⼤内存的服务中,在满⾜⾼吞吐量的同时,竟可能的满⾜垃圾回收时的暂停时间,下⾯是官⽅介绍:The Garbage-First (G1) collector is a server-style garbage collector, targeted for multi-processor machines with large memories.It meets garbage collection (GC) pause time goals with a high probability, while achieving high throughput. The G1 garbagecollector is fully supported in Oracle JDK 7 update 4 and later releases. The G1 collector is designed for applications that:Can operate concurrently with applications threads like the CMS collector.Compact free space without lengthy GC induced pause times.Need more predictable GC pause durations.Do not want to sacrifice a lot of throughput performance.Do not require a much larger Java heap.G1采⽤了另外⼀种完全不同的⽅式组织堆内存,堆内存被划分为多个⼤⼩相等的内存块(Region),每个Region是逻辑连续的⼀段内存,G1中提供了三种模式垃圾回收模式,young gc、mixed gc 和 full gc,在不同的条件下被触发。

GC是什么方案

GC是什么方案

GC是什么方案GC,全称为垃圾回收(Garbage Collection),是一种自动内存管理的方案。

在编程语言中,当我们创建对象或分配内存时,需要手动释放已使用的内存,以防止内存泄漏或资源浪费。

而GC方案可以自动管理内存,使程序员能够专注于业务逻辑开发,而不需要手动释放内存。

GC方案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定期扫描内存,检测不再使用的对象或无法访问的对象,并释放它们所占用的内存空间。

这样可以确保内存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从而提高程序的性能和稳定性。

在GC方案中,有几个重要的概念需要理解。

首先是垃圾对象,指的是那些不再被程序使用的对象。

当对象不再被引用时,它就成为了垃圾对象。

垃圾对象占用内存空间,但对程序没有任何作用,因此需要被回收。

其次是引用计数法。

引用计数法是GC方案的一种实现方式,它为每个对象维护一个引用计数器,记录有多少个引用指向该对象。

当引用计数器减少到零时,意味着该对象没有被引用,成为垃圾对象,可以被回收。

还有另一种常用的GC方案是标记-清除法。

标记-清除法的基本思想是,在垃圾回收过程中,首先对所有的根节点进行标记,然后从根节点出发,递归地遍历所有的对象,将能够访问到的对象进行标记。

标记完成后,将未标记的对象回收。

除了引用计数法和标记-清除法,还有其他的GC方案,如复制算法、标记-整理算法等,每种方案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优缺点。

在实际应用中,GC方案通常由编程语言或虚拟机来实现。

常见的编程语言如Java、C#等,都具备了垃圾回收机制。

对于程序员而言,使用语言提供的垃圾回收机制,可以简化内存管理的工作,提高开发效率。

但同时,也需要注意合理使用内存,避免出现内存泄漏或高额的内存消耗。

总结而言,GC是一种自动内存管理的方案,通过定期扫描内存,释放不再使用的对象所占用的内存空间。

不同的GC方案有不同的实现方式和适用场景,程序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GC方案。

使用GC方案,可以减轻程序员的负担,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JVM常用参数设置(针对G1GC)

JVM常用参数设置(针对G1GC)

JVM常用参数设置(针对G1GC)Java虚拟机(JVM)是Java程序的运行环境,在JVM中,存在很多参数可以对其进行配置以优化Java应用程序的性能。

本文将介绍G1GC垃圾收集器常用的JVM参数设置。

G1GC(Garbage-First Garbage Collector)是JVM中的一种垃圾收集器,它是在Java 7 update 4之后引入的,并在Java 9中成为默认垃圾收集器。

G1GC的目标是为了更好地处理大内存的堆和长暂停时间,通过将堆内存划分成多个小区域(Region),并使用多线程来并行扫描、标记和压缩堆内存中的垃圾对象。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JVM参数设置,可以针对G1GC进行调整:1. -Xms:设置JVM的初始堆内存大小。

例如,-Xms2g将初始堆内存设置为2GB。

2. -Xmx:设置JVM的最大堆内存大小。

例如,-Xmx8g将最大堆内存设置为8GB。

3. -XX:+UseG1GC:启用G1GC垃圾收集器。

4. -XX:MaxGCPauseMillis:设置G1GC的最大垃圾收集停顿时间(单位:毫秒)。

默认值为200毫秒,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较大的值可以减少垃圾收集的频率,但也会增加每次垃圾收集的停顿时间。

5. -XX:G1HeapRegionSize:设置G1GC中每个Region的大小。

默认值为堆内存的1/2048、较小的Region可以提高并行性和垃圾收集的效率,但同时也会增加垃圾收集器的元数据开销。

6. -XX:InitiatingHeapOccupancyPercent:设置G1GC开始执行垃圾收集的堆占用比例。

默认值为45%,当堆的占用率达到该比例时,G1GC将开始执行垃圾收集。

可以根据应用程序的内存使用情况进行调整。

7. -XX:ConcGCThreads:设置G1GC的并发垃圾收集线程数。

默认值为根据CPU核数动态计算的值。

可以根据实际硬件环境进行调整,较多的线程可以提高并发性能。

jdk8gc机制

jdk8gc机制

jdk8gc机制JDK 8的GC机制JDK 8(Java Development Kit 8)是Java平台的一个版本,其中包含了许多新的特性和改进。

其中一个重要的改进就是对垃圾回收(Garbage Collection,GC)机制的优化。

GC是Java内存管理的关键部分,它负责自动回收不再使用的对象,释放内存空间,以避免内存泄漏和程序崩溃。

在JDK 8中,GC机制经历了一些重大的改进和优化,以提高性能和减少内存占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JDK 8的GC机制的特点和优势。

1. G1垃圾回收器(Garbage First Garbage Collector):JDK 8引入了一种新的垃圾回收器,即G1垃圾回收器。

相比于之前的垃圾回收器,G1垃圾回收器具有更好的吞吐量和更低的延迟。

它能够自动监控各个内存区域的垃圾情况,并根据垃圾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以实现更高效的垃圾回收。

2. 基于Region的内存管理:JDK 8将堆内存分成了许多大小相等的区域(Region),每个区域独立管理。

这种基于Region的内存管理方式使得GC操作更加高效,可以更细粒度地管理内存,减少内存碎片。

同时,它还可以将GC操作分散到多个线程上,以提高并发性能。

3. 并行和并发回收:JDK 8的GC机制充分利用了多核处理器的并行能力。

它可以同时使用多个线程进行垃圾回收操作,以加快回收速度。

同时,它还引入了一些并发回收的策略,使得垃圾回收操作与应用程序的执行可以同时进行,减少了停顿时间,提高了用户体验。

4. 元空间代替永久代:JDK 8取消了永久代(PermGen)的概念,取而代之的是元空间(Metaspace)。

永久代是用于存储类的元数据信息的,而元空间则是使用本地内存(Native Memory)来存储类的元数据信息。

这种改变解决了永久代容易出现内存溢出的问题,提高了内存的利用率。

5. 垃圾回收日志和诊断工具:JDK 8提供了更丰富的垃圾回收日志和诊断工具,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程序的垃圾回收情况。

javagc回收机制

javagc回收机制

javagc回收机制即java垃圾回收机制,是自动的内存管理机制,它可以在程序执行时自动回收无用的对象,以释放内存空间。

Java 中的垃圾回收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对象的创建和销毁:当一个对象被创建时,Java 虚拟机会为其分配一块内存空间,并记录其在内存中的位置。

当对象不再被引用时,Java 虚拟机会将其标记为垃圾对象,并在适当的时候回收它所占用的内存空间。

2. 垃圾收集算法:Java 中使用的垃圾收集算法主要有标记-清除算法和复制算法。

标记-清除算法会先标记所有还在使用中的对象,然后清除所有未被标记的对象;复制算法则会将内存分为两个区域,将还在使用中的对象复制到其中一个区域,然后清除另一个区域中的所有对象。

3. 垃圾收集器的选择和配置:Java 中提供了多种垃圾收集器,如Serial GC、Parallel GC、CMS GC 等。

可以根据程序的特点和运行环境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垃圾收集器和配置参数,以达到最优的垃圾回收效果。

4. 垃圾回收的影响:垃圾回收会占用一定的系统资源,可能会影响程序的性能。

因此,在进行垃圾回收时需要注意控制回收的频率和时间,以避免对程序的性能造成过大的影响。

总的来说,Java 中的垃圾回收机制是一个自动化的、高效的内存管理机制,可以帮助开发人员避免内存泄漏等问题,提高程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Java8的GC垃圾回收

Java8的GC垃圾回收

Java8的GC垃圾回收Java垃圾回收概况Java GC(Garbage Collection,垃圾回收)机制,是Java与C++/C的主要区别之⼀,作为Java开发者,⼀般不需要专门编写内存回收和垃圾清理代码,对内存泄露和溢出的问题,也不需要像C程序员那样战战兢兢。

这是因为在Java虚拟机中,存在⾃动内存管理和垃圾清扫机制。

概括地说,该机制对JVM中的内存进⾏标记,并确定哪些内存需要回收,根据⼀定的回收策略,⾃动的回收内存,永不停息的保证JVM 中的内存空间,防⽌出现内存泄露和溢出问题。

关于JVM,需要说明⼀下的是,⽬前使⽤最多的Sun公司的JDK中,⾃从1999年的JDK1.2开始直⾄现在仍在⼴泛使⽤的JDK6,其中默认的虚拟机都是HotSpot。

2009年,Oracle收购Sun,加上之前收购的EBA公司,Oracle拥有3⼤虚拟机中的两个:JRockit和HotSpot,Oracle也表明了想要整合两⼤虚拟机的意图,但是⽬前在新发布的JDK8中,默认的虚拟机仍然是HotSpot,因此本⽂中默认介绍的虚拟机都是HotSpot,相关机制也主要是指HotSpot的GC机制。

Java GC机制主要完成3件事:确定哪些内存需要回收确定什么时候需要执⾏GC如何执⾏GC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发展,Java GC机制已经⽇臻完善,⼏乎可以⾃动的为我们做绝⼤多数的事情。

然⽽,如果我们从事较⼤型的应⽤软件开发,曾经出现过内存优化的需求,就必定要研究Java GC机制。

学习Java GC机制,可以帮助我们在⽇常⼯作中排查各种内存溢出或泄露问题,解决性能瓶颈,达到更⾼的并发量,写出更⾼效的程序。

我们将从4个⽅⾯学习Java GC机制,1,内存是如何分配的;2,如何保证内存不被错误回收(即:哪些内存需要回收);3,在什么情况下执⾏GC以及执⾏GC的⽅式;4,如何监控和优化GC机制。

内存是如何分配的这⾥所说的内存分配,主要指的是在堆上的分配,⼀般的,对象的内存分配都是在堆上进⾏,但现代技术也⽀持将对象拆成标量类型(标量类型即原⼦类型,表⽰单个值,可以是基本类型或String等),然后在栈上分配,在栈上分配的很少见,我们这⾥不考虑,接下来我们⼀起来了解下内存分区,对我们后⾯学习的有所帮助。

gc监控指标 -回复

gc监控指标 -回复

gc监控指标-回复GC(Garbage Collection)是指垃圾回收,是一种自动内存管理机制,用于检测和回收不再使用的内存。

在Java应用程序中,垃圾收集器是负责管理堆内存中对象的分配和释放的,以确保应用程序有效地使用内存资源。

GC监控指标是用于监视和分析GC行为的一系列度量指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垃圾收集器的性能表现、内存使用情况和应用程序的健康状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GC监控指标和它们的解释:1. 垃圾收集时间(GC Time):垃圾收集器在执行垃圾回收时花费的时间。

高垃圾收集时间可能会导致应用程序的停顿时间增加,降低应用程序的响应性能。

2. 垃圾收集器执行次数(GC Count):记录垃圾收集器执行垃圾回收的次数。

高垃圾收集器执行次数可能意味着堆内存的使用情况不佳,或者可能存在内存泄漏的问题。

3. 垃圾收集器执行耗时(GC Latency):衡量垃圾收集器执行垃圾回收所花费的时间。

高垃圾收集器执行耗时可能会导致应用程序的停顿时间增加,影响应用程序的性能。

4. 垃圾回收器堆内存使用量(Heap Usage):记录堆内存的使用情况,包括堆内存的总容量、已使用容量和剩余容量。

高垃圾回收器堆内存使用量可能意味着内存使用不均衡,或者可能存在内存泄漏的问题。

5. 内存分配速率(Allocation Rate):记录在单位时间内分配的新对象的数量。

高内存分配速率可能会导致频繁的垃圾回收,增加垃圾收集器的负担。

6. 晋升对象数量(Promotion Count):记录从新生代到老年代晋升的对象数量。

过多的晋升对象可能会导致老年代的内存使用过于频繁,增加垃圾收集器的工作量。

7. 年轻代回收频率(Young Generation Collection Frequency):记录年轻代(包括Eden区和Survivor区)垃圾回收的频率。

过于频繁的年轻代回收可能会对应用程序的性能产生负面影响。

8. 老年代回收频率(Old Generation Collection Frequency):记录老年代垃圾回收的频率。

Java垃圾回收机制

Java垃圾回收机制

垃圾收集GC(Garbage Collection)是Java语言的核心技术之一,之前我们曾专门探讨过Java 7新增的垃圾回收器G1的新特性,但在JVM的内部运行机制上看,Java的垃圾回收原理与机制并未改变。

垃圾收集的目的在于清除不再使用的对象。

GC通过确定对象是否被活动对象引用来确定是否收集该对象。

GC首先要判断该对象是否是时候可以收集。

两种常用的方法是引用计数和对象引用遍历。

引用计数收集器引用计数是垃圾收集器中的早期策略。

在这种方法中,堆中每个对象(不是引用)都有一个引用计数。

当一个对象被创建时,且将该对象分配给一个变量,该变量计数设置为1。

当任何其它变量被赋值为这个对象的引用时,计数加1(a = b,则b引用的对象+1),但当一个对象的某个引用超过了生命周期或者被设置为一个新值时,对象的引用计数减1。

任何引用计数为0的对象可以被当作垃圾收集。

当一个对象被垃圾收集时,它引用的任何对象计数减1。

优点:引用计数收集器可以很快的执行,交织在程序运行中。

对程序不被长时间打断的实时环境比较有利。

缺点:无法检测出循环引用。

如父对象有一个对子对象的引用,子对象反过来引用父对象。

这样,他们的引用计数永远不可能为0.跟踪收集器早期的JVM使用引用计数,现在大多数JVM采用对象引用遍历。

对象引用遍历从一组对象开始,沿着整个对象图上的每条链接,递归确定可到达(reachable)的对象。

如果某对象不能从这些根对象的一个(至少一个)到达,则将它作为垃圾收集。

在对象遍历阶段,GC必须记住哪些对象可以到达,以便删除不可到达的对象,这称为标记(marking)对象。

下一步,GC要删除不可到达的对象。

删除时,有些GC只是简单的扫描堆栈,删除未标记的未标记的对象,并释放它们的内存以生成新的对象,这叫做清除(sweeping)。

这种方法的问题在于内存会分成好多小段,而它们不足以用于新的对象,但是组合起来却很大。

因此,许多GC可以重新组织内存中的对象,并进行压缩(compact),形成可利用的空间。

JAVA关于GC的全部算法

JAVA关于GC的全部算法
为大家整理了JAVA关于GC的全部算法、
1、 引用计数法(Reference Counting Collector)

引用计数法是唯一没有使用根集的垃圾回收的法,该算法使用引用计数器来区分存活对象和不再使用的对象。一般来说,堆中的每个对象对应一个引用计数器。当每一次创建一个对象并赋给一个变量时,引用计数器置为1。当对象被赋给任意变量时,引用计数器每次加1当对象出了作用域后(该对象丢弃不再使用),引用计数器减1,一旦引用计数器为0,对象就满足了垃圾收集的条件。
3、compacting算法(Compacting Collector)
为了解决堆碎片问题,基于tracing的垃圾回收吸收了Compacting算法的思想,在清除的过程中,算法将所有的对象移到堆的一端,堆的另一端就变成了一个相邻的空闲内存区,收集器会对它移动的所有对象的所有引用进行更新,使得这些引用在新的位置能识别原来 的对象。在基于Compacting 算法的收集器的实现中,一般增加句柄和句柄表。
young generation的gc称为minor gc。经过数次minor gc,依旧存活的对象,将被移出young generation,移到tenured generation
(2)tenured generation
生命周期较长的对象,归入到tenured generation。一般是经过多次minor gc,还 依旧存活的对象,将移入到tenured generation。(当然,在minor gc中如果存活的对象的超过survivor的容量,放不下的对象会直接移入到tenured generation)
tenured generation的gc称为major gc,就是通常说的full gc。

java gc 触发阈值

java gc 触发阈值

java gc 触发阈值Java的垃圾回收(GC)是自动管理内存的一种机制,它可以在程序运行过程中自动回收不再使用的对象,释放内存资源。

垃圾回收的触发阈值是指当堆中的对象数量达到一定阈值时,GC 会被触发执行。

在Java中,有两种主要的垃圾回收算法:标记-清除算法和复制算法。

具体的触发阈值取决于不同的垃圾回收器和配置参数,主要有以下几种常见的情况:1. Minor GC触发阈值(Young Generation GC Threshold):当年轻代堆空间满时,会触发Minor GC。

年轻代一般分为Eden 区、Survivor区From和Survivor区To。

当Eden区满时,触发Minor GC。

这个阈值可以通过设置-Xmn参数来调整。

2. Full GC触发阈值(Old Generation GC Threshold):当老年代堆空间满时,会触发Full GC。

老年代主要存放生命周期较长的对象。

Full GC通常会涉及到整个堆空间的回收,比Minor GC更耗时。

Full GC的触发阈值可以通过设置-Xmx参数来调整。

3. PermGen GC触发阈值(永久代GC阈值):在Java 8及之前的版本中,PermGen用于存放类信息等元数据。

当PermGen 空间满时,会触发PermGen GC。

可以通过设置-XX:MaxPermSize 参数来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从Java 8开始,永久代(PermGen)被元空间(Metaspace)所取代,因此PermGen GC阈值不再适用于Java 8及之后的版本。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垃圾回收触发阈值情况,具体的阈值和触发条件还可能受到垃圾回收器的选择、堆大小设置以及其他运行时参数的影响。

对于更详细的配置和调优建议,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进行分析和实验。

java垃圾收集器

java垃圾收集器

垃圾收集器(Garbage Collector,GC)是现代软件虚拟机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方案对运行于虚拟机上的应用程序性能影响极大。

Java 虚拟机(JVM)与.net framework都提供了这一功能。

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Java虚拟机中的垃圾收集器原理。

Java的内存管理实际上就是对象的管理,其中包括对象的分配和释放。

对于程序员来说,分配对象使用new关键字;释放对象时,只要将对象所有引用赋值为null。

对于GC来说,当程序员创建对象时,GC就开始监控这个对象的地址、大小以及使用情况。

通常,GC采用有向图的方式记录和管理堆(heap)中的所有对象。

通过这种方式确定哪些对象是“可达的”,哪些对象是“不可达的”。

当GC确定一些对象为“不可达”时,GC就有责任回收这些内存空间。

GC在JVM中通常是由一个或一组进程来实现的,它本身也和用户程序一样占用heap空间,运行时也占用CPU。

当GC进程运行时,应用程序停止运行。

因此,当GC运行时间较长时,用户能够感到Java程序的停顿,另外一方面,如果GC运行时间太短,则可能对象回收率太低,这意味着还有很多应该回收的对象没有被回收,仍然占用大量内存。

因此,在设计GC的时候,就必须在停顿时间和回收率之间进行权衡。

根据GC的工作原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技巧和方式,让GC运行更加有效率,更加符合应用程序的要求。

gc 使用实例

gc 使用实例

gc 使用实例在计算机编程中,"gc" 通常指的是 "垃圾收集器"(Garbage Collector),它用于自动管理内存,防止内存泄漏。

垃圾收集器自动跟踪哪些对象在内存中不再被引用,并在适当的时候释放这些内存。

以下是使用垃圾收集器的一些常见语言示例:1. Java在 Java 中,垃圾收集器会自动运行,不需要程序员手动触发。

但是,可以使用 `()` 方法建议 JVM 进行垃圾收集,但这只是建议,不是强制。

```javapublic class Exampl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Object[] array = new Object[100];for (int i = 0; i < 100; i++) {array[i] = new Object();}// 此时数组已经不再需要,但程序中仍然保留了对这些对象的引用。

// 在 Java 中,垃圾收集器会自动检测并清理这些不再使用的对象。

}}```2. PythonPython 的垃圾收集器也自动运行,不需要程序员手动触发。

但是,可以使用 `gc` 模块来控制垃圾收集的行为。

```pythonimport gcdef create_large_object():list_of_lists = []for i in range(1000):list_of_([])return list_of_lists创建大量对象并立即删除它们large_object = create_large_object()del large_object通过调用 () 手动触发垃圾收集器。

()```3. C在 C 中,垃圾收集器也自动运行。

可以通过调用 `()` 方法来强制触发垃圾收集,但通常不需要这样做。

```csharpusing System;using ;class Program {[DllImport("")]public static extern void _CrtSetBreakAlloc(int breakAlloc);[DllImport("")]public static extern int _CrtSetDbgFlag(int newMask);const int _CRTDBG_ALLOC_MEM_DF = 0x0400; // 标记已分配的内存。

java触发gc方法

java触发gc方法

java触发gc方法Java中的垃圾回收(Garbage Collection,GC)是一种自动内存管理机制,用于回收不再使用的对象以释放内存空间。

在大多数情况下,Java虚拟机(JVM)会自动触发垃圾回收,但是也可以通过代码显式地调用GC方法来触发垃圾回收。

在Java中,可以通过System类的gc(方法来手动触发垃圾回收。

这个方法实际上只是一个建议,JVM可以选择是否执行垃圾回收。

当调用gc(方法时,JVM会启动垃圾回收器来回收不再使用的对象。

垃圾回收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标记:垃圾回收器首先会通过根节点(如栈、静态变量等)开始遍历对象图,并标记所有可达对象。

可达对象是指那些仍然可以通过引用链访问到的对象。

2.清除:在标记完成后,垃圾回收器会检查堆中的所有对象,清除所有未被标记的对象。

这些未被标记的对象将被认定为垃圾,将被回收。

3.压缩:经过清除后,堆中的所有可达对象可能会出现空洞。

在压缩阶段,垃圾回收器会对内存空间进行压缩,使得所有可达对象连续存放,以便更好地利用内存空间。

4.释放:在压缩完成后,垃圾回收器会释放那些不再使用的内存空间,使其可以被重新分配给新的对象。

明确了垃圾回收的基本过程后,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何时需要显式调用GC方法。

1.资源释放:当需要立即释放一些占用大量内存资源的对象时,可以在其使用完毕后手动调用GC方法。

这样可以更快地回收这些对象所占用的内存空间,防止内存占用过高。

2.性能优化:有些情况下,垃圾回收可能会对程序的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当程序暂时不需要占用大量内存时,可以适时调用GC方法来减少垃圾回收的频率,从而提高程序的性能。

3.内存泄漏检测:当怀疑程序存在内存泄漏时,可以在特定的代码段中调用GC方法,并观察内存使用情况。

如果调用GC方法后内存使用量未减少或反而增加,可以推测存在内存泄漏的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显式调用GC方法并不一定会立即触发垃圾回收,也不能保证一定能释放特定的内存空间。

GC的使用操作和注意事项

GC的使用操作和注意事项

GC的使用操作和注意事项GC(垃圾回收)是一种自动管理内存的机制,它能够自动识别和回收不再使用的内存资源,确保程序的内存使用效率和稳定性。

下面将介绍GC的使用操作和注意事项。

一、GC的使用操作1.合理设置堆内存大小GC操作的核心是对堆内存的管理,因此需要合理设置堆内存的大小。

一般来说,可以根据程序的内存需求和硬件资源情况来设定。

如果堆内存设置过小,可能导致频繁的GC操作以及OutOfMemoryError(内存溢出)异常;如果设置过大,则会占用较多的系统资源。

因此,可以通过调整-Xms(堆内存初始值)和-Xmx(堆内存最大值)参数来进行配置。

2.选择合适的GC算法Java提供了多种GC算法,如Serial、Parallel、CMS、G1等。

选择合适的GC算法可以根据应用程序的特点和需求来决定。

例如,对于单线程应用,可以选择Serial算法,对于多核环境和大内存应用,可以选择Parallel算法,对于对性能和响应时间有要求的应用,可以选择CMS或G1算法。

3.监控和分析GC情况及时监控和分析GC情况是GC的重要操作,可以通过工具如JConsole、VisualVM等进行监控和分析。

通过观察GC日志、堆内存使用情况、垃圾回收时间等信息,可以了解GC的频率和性能,从而进行性能优化和调优。

4.避免程序中的内存泄漏内存泄漏是指程序中无法回收的内存资源,导致内存使用越来越大。

为了避免内存泄漏,需要在编写代码时注意关闭资源、释放内存等操作。

同时可以通过工具如内存分析器来检测和定位内存泄漏的位置。

二、GC的注意事项1.避免频繁创建大量临时对象频繁创建临时对象会增加GC的压力,降低程序的性能。

可以通过对象池、重用对象、使用StringBuilder等方式来减少临时对象的创建。

2.优化大对象和数组的使用大对象和数组的内存占用较高,对GC造成的压力也较大。

可以通过分块存储、减少对象字段等方式来优化大对象的内存使用。

对于大数组,可以考虑使用更适合的数据结构,如ArrayList或HashMap等。

java中gc回收机制原理

java中gc回收机制原理

java中gc回收机制原理Java中的垃圾回收(Garbage Collection,简称GC)是一种自动化的内存管理机制,用于解决程序中产生的堆内存中的垃圾对象的问题。

在Java中,开发人员不需要手动管理内存分配和释放,垃圾回收器会自动检测和回收不再使用的对象,以便释放内存并减少内存泄漏的风险。

Java中的垃圾回收机制基于以下两个原理:1. 引用计数法:该方法通过在对象中添加一个引用计数器,每当有一个引用指向对象时,引用计数器就加1,当引用计数器为0时,表明该对象无法再被访问,从而可以回收该对象。

然而,这种方法并不能解决循环引用的问题,即当两个或多个对象相互引用时,它们的引用计数器永远不会变为0,导致内存泄漏。

2. 可达性分析算法:在Java中使用的主要是可达性分析算法。

该算法通过从一组称为"GC Roots"的根对象开始,递归地遍历所有的引用链,将可达的对象标记为活动对象,未标记为垃圾对象,然后将垃圾对象回收。

在Java中,GC Roots包括局部变量表、活动线程、静态变量以及常量池中的对象等。

Java中的垃圾回收器主要分为以下几种:1. Serial收集器:是最古老的垃圾收集器,单线程工作,适用于小型应用。

2. Parallel收集器:多线程并行地进行垃圾回收,提高回收效率,适用于中型应用。

3. CMS收集器:与应用程序并发工作,减少停顿时间,适用于大型应用。

4. G1收集器:并行和并发进行垃圾回收,动态地分割堆空间,适用于内存较大的应用。

垃圾回收机制对于Java程序的内存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自动回收不再使用的对象,减少内存碎片,提高程序的性能和可用性。

然而,垃圾回收也会产生一定的系统开销,因此开发人员需要根据应用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垃圾回收器,并尽量避免产生大量的垃圾对象,以提高程序的运行效率。

gc常用参数

gc常用参数

gc常用参数GC(垃圾回收)是指自动管理内存的过程,它会自动找出无用的内存对象并释放掉,使得程序不会占用过多的内存空间。

在Java等语言中,GC是由虚拟机自行实现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参数来调整GC的效果。

1. -Xms:设置虚拟机初始内存大小,即Java程序启动时分配的内存大小。

默认值为物理内存的1/64。

2. -Xmx:设置虚拟机最大内存大小,即Java程序所允许的最大内存大小。

默认值为物理内存的1/4。

3. -Xmn:设置年轻代内存大小,即将内存分为年轻代和老年代两部分,年轻代用于存放新生对象,老年代用于存放长生命周期的对象。

默认值为-Xmx的1/3。

4. -XX:+UseParallelGC:使用并行GC,即在多个CPU上并行回收垃圾。

5. -XX:+UseConcMarkSweepGC:使用CMS GC,即在不停止程序的情况下进行垃圾回收。

6. -XX:+UseG1GC:使用G1 GC,即将内存分成多个区域,每个区域独立进行垃圾回收。

7. -XX:SurvivorRatio:设置年轻代中Eden区域和Survivor区域的比例。

默认值为8,即Eden:S0:S1=8:1:1。

8. -XX:MaxTenuringThreshold:设置对象在年轻代中存活的最大年龄,超过该年龄的对象会被晋升到老年代。

默认值为15。

9. -XX:+UseAdaptiveSizePolicy:启用自适应内存分配策略,即根据应用程序的需求自动调整内存分配。

10. -XX:+PrintGCDetails:打印GC详细信息,包括每次GC的时间、回收的内存大小、GC的原因等。

以上是常见的GC参数,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进行调整以达到更好的性能表现。

gc工作原理

gc工作原理

gc工作原理
GC(Garbage Collection,垃圾回收)是一种自动内存管理机制,在程序运行时负责检测并释放不再使用的内存空间,减轻程序员手动管理内存的负担。

GC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标记、清除和整理。

首先,在标记阶段,GC会遍历程序中的对象,通过一个根节点开始递归遍历所有的对象引用关系,将所有可达的对象标记为“活动对象”,而未被标记的对象则被认为是“垃圾对象”。

接下来,在清除阶段,GC会遍历整个堆内存,找到所有未被标记的对象,并释放它们所占用的内存空间。

这些未被标记的对象可能是程序不再使用的对象,也可能是由于对象之间的循环引用而无法被达到的对象。

最后,经过标记和清除之后,堆内存中会产生一些内存碎片。

在整理阶段,GC会将活动对象压缩到堆内存的一端,释放出连续的内存空间,以便后续的对象分配可以更加高效。

GC的工作原理可以保证程序运行时不会出现内存泄漏和内存溢出的问题。

但需要注意的是,GC的运行会占用一定的计算资源,可能会导致程序运行的暂时性的停顿。

因此,在设计和实现程序时,需要根据具体需求合理设置GC的触发机制和运行频率,以平衡内存管理的效率和程序的响应性能。

不同的编程语言和开发环境可能有不同的GC实现方式和调优参数,程序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

gc常用调优参数

gc常用调优参数

gc常用调优参数GC(Garbage Collection)是Java虚拟机(JVM)的一项重要功能,用于自动管理内存。

为了优化GC的性能,我们可以通过调整一些常用的参数来达到更好的效果。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GC调优参数及其作用,帮助读者在实际应用中进行性能优化。

1. -Xmx和-Xms:这两个参数用来设置JVM的堆内存大小。

-Xmx 用于设置最大堆内存大小,-Xms用于设置初始堆内存大小。

合理设置这两个参数可以避免频繁的堆内存扩容和收缩,提高应用的性能。

2. -XX:NewRatio:这个参数用于设置新生代和老年代的比例。

默认情况下,新生代占整个堆内存的1/3,老年代占2/3。

根据应用的特点,可以适当调整这个比例以提高GC的效率。

3. -XX:SurvivorRatio:这个参数用于设置Eden区和Survivor区的比例。

默认情况下,Eden区占新生代的8/10,Survivor区占新生代的1/10。

根据应用的特点,可以适当调整这个比例以减少对象在Eden区的存活时间,从而减少GC的次数。

4. -XX:MaxTenuringThreshold:这个参数用于设置对象进入老年代的年龄阈值。

默认情况下,对象经过15次Minor GC仍然存活,就会被移到老年代。

根据应用的特点,可以适当调整这个阈值以减少对象进入老年代的次数,减轻老年代的GC压力。

5. -XX:+UseConcMarkSweepGC:这个参数用于启用CMS (Concurrent Mark and Sweep)垃圾收集器。

CMS收集器是一种并发收集器,可以在主线程运行的同时进行垃圾收集,减少应用的停顿时间。

适用于对响应时间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

6. -XX:+UseG1GC:这个参数用于启用G1(Garbage-First)垃圾收集器。

G1收集器是一种面向服务端应用的垃圾收集器,可以更好地控制垃圾收集的停顿时间。

适用于内存较大的应用场景。

java gc日志解析

java gc日志解析

java gc日志解析Java GC(垃圾回收)日志是在Java应用程序运行过程中生成的一种记录垃圾回收过程的日志。

通过分析这些日志,我们可以了解垃圾回收器的行为和性能,从而优化程序的内存使用和性能表现。

本文将介绍如何解析Java GC日志,并提供一些常见的解析技巧和注意事项。

一、什么是Java GC日志GC日志是Java虚拟机在进行垃圾回收时输出的日志信息。

它包含了垃圾回收的详细过程和相关指标,如垃圾回收器的类型、停顿时间、回收的内存大小等。

通过分析GC日志,我们可以了解垃圾回收器的工作情况,以及应用程序的内存使用情况。

二、GC日志的格式和内容GC日志的格式通常是一行一条记录,记录了垃圾回收器的行为和性能指标。

每条记录包含了以下信息:1. 时间戳:记录该条日志的时间戳,可以用来计算垃圾回收的时间间隔。

2. GC类型:表示进行的是哪种类型的垃圾回收,如Young GC(年轻代回收)和Full GC(全局回收)。

3. GC原因:表示进行垃圾回收的原因,如系统自动触发的垃圾回收、调用System.gc()方法触发的垃圾回收,或者是应用程序手动触发的垃圾回收。

4. 停顿时间:表示进行垃圾回收时应用程序的停顿时间,即垃圾回收过程中应用程序暂停运行的时间。

5. 垃圾回收器:表示使用的是哪种垃圾回收器,如Serial、Parallel、CMS、G1等。

6. 内存变化:表示垃圾回收前后堆内存的变化情况,包括堆的大小、使用量、垃圾回收释放的内存等。

7. 其他指标:还可能包含一些其他的指标,如垃圾回收的次数、垃圾回收的耗时等。

三、解析GC日志的方法解析GC日志可以使用一些工具和脚本,也可以手动编写代码来实现。

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解析方法。

1. 使用GC日志分析工具可以使用一些专门的GC日志分析工具,如GCEasy、GCViewer等。

这些工具可以自动解析GC日志,并以图表的形式展示垃圾回收的过程和指标。

使用这些工具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垃圾回收的情况,快速找出性能瓶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垃圾收集器是Java语言区别于其他程序设计语言的一大特色。

它把程序员从手工回收内存空间的繁重工作中解脱了出来。

在SUN公司的Java程序员(Java Programmer)认证考试中,垃圾收集器是必考的内容,一般最多可以占总分值的6%左右。

但是由于SUN公司的Java Programming Language SL-275 课程的标准教材中,对有关垃圾收集器的内容只做了非常简单的介绍,而另外的一些关于Java技术的书籍,比如《Java 2 核心技术》(Core Java 2)、《Java编程思想》(Thinking in Java)、《精通Java 2》等等,里面关于垃圾收集器的内容也几乎没有,或者只是简单地提两句,所以很多参加Java Programmer认证考试的中国考生,在垃圾收集器这一部分的得分都为0分(笔者曾认识一位SUN公司授权的中国Java培训班的老师,其考试总分为89%,但垃圾收集器的部分竟然也为0分)。

鉴于此,笔者总结了这个垃圾收集器的专题,希望对广大Java技术的爱好者和准备认证考试的考生们有所帮助。

我们知道,许多程序设计语言都允许在程序运行期动态地分配内存空间。

分配内存的方式多种多样,取决于该种语言的语法结构。

但不论是哪一种语言的内存分配方式,最后都要返回所分配的内存块的起始地址,即返回一个指针到内存块的首地址。

当已经分配的内存空间不再需要时,换句话说当指向该内存块的句柄超出了使用范围的时候,该程序或其运行环境就应该回收该内存空间,以节省宝贵的内存资源。

在C,C++或其他程序设计语言中,无论是对象还是动态配置的资源或内存,都必须由程序员自行声明产生和回收,否则其中的资源将消耗,造成资源的浪费甚至死机。

但手工回收内存往往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

因为要预先确定占用的内存空间是否应该被回收是非常困难的!如果一段程序不能回收内存空间,而且在程序运行时系统中又没有了可以分配的内存空间时,这段程序就只能崩溃。

通常,我们把分配出去后,却无法回收的内存空间称为"内存渗漏体(Memory Leaks)"。

以上这种程序设计的潜在危险性在Java这样以严谨、安全著称的语言中是不允许的。

但是Java语言既不能限制程序员编写程序的自由性,又不能把声明对象的部分去除(否则就不是面向对象的程序语言了),那么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从Java程序语言本身的特性入手。

于是,Java技术提供了一个系统级的线程(Thread),即垃圾收集器线程(Garbage Collection Thread),来跟踪每一块分配出去的内存空间,当Java 虚拟机(Java Virtual Machine)处于空闲循环时,垃圾收集器线程会自动检查每一快分配出去的内存空间,然后自动回收每一快可以回收的无用的内存块。

垃圾收集器线程是一种低优先级的线程,在一个Java程序的生命周期中,它只有在内存空闲的时候才有机会运行。

它有效地防止了内存渗漏体的出现,并极大可能地节省了宝贵的内存资源。

但是,通过Java 虚拟机来执行垃圾收集器的方案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下面介绍垃圾收集器的特点和它的执行机制:垃圾收集器系统有自己的一套方案来判断哪个内存块是应该被回收的,哪个是不符合要求暂不回收的。

垃圾收集器在一个Java程序中的执行是自动的,不能强制执行,即使程序员能明确地判断出有一块内存已经无用了,是应该回收的,程序员也不能强制垃圾收集器回收该内存块。

程序员唯一能做的就是通过调用System. gc 方法来"建议"执行垃圾收集器,但其是否可以执行,什么时候执行却都是不可知的。

这也是垃圾收集器的最主要的缺点。

当然相对于它给程序员带来的巨大方便性而言,这个缺点是瑕不掩瑜的。

垃圾收集器的主要特点有:1.垃圾收集器的工作目标是回收已经无用的对象的内存空间,从而避免内存渗漏体的产生,节省内存资源,避免程序代码的崩溃。

2.垃圾收集器判断一个对象的内存空间是否无用的标准是:如果该对象不能再被程序中任何一个"活动的部分"所引用,此时我们就说,该对象的内存空间已经无用。

所谓"活动的部分",是指程序中某部分参与程序的调用,正在执行过程中,尚未执行完毕。

3.垃圾收集器线程虽然是作为低优先级的线程运行,但在系统可用内存量过低的时候,它可能会突发地执行来挽救内存资源。

当然其执行与否也是不可预知的。

4.垃圾收集器不可以被强制执行,但程序员可以通过调用System. gc 方法来建议执行垃圾收集器。

5.不能保证一个无用的对象一定会被垃圾收集器收集,也不能保证垃圾收集器在一段Java语言代码中一定会执行。

因此在程序执行过程中被分配出去的内存空间可能会一直保留到该程序执行完毕,除非该空间被重新分配或被其他方法回收。

由此可见,完全彻底地根绝内存渗漏体的产生也是不可能的。

但是请不要忘记,Java的垃圾收集器毕竟使程序员从手工回收内存空间的繁重工作中解脱了出来。

设想一个程序员要用C或C++来编写一段10万行语句的代码,那么他一定会充分体会到Java的垃圾收集器的优点!6.同样没有办法预知在一组均符合垃圾收集器收集标准的对象中,哪一个会被首先收集。

7.循环引用对象不会影响其被垃圾收集器收集。

8.可以通过将对象的引用变量(reference variables,即句柄handles)初始化为null值,来暗示垃圾收集器来收集该对象。

但此时,如果该对象连接有事件监听器(典型的 AWT组件),那它还是不可以被收集。

所以在设一个引用变量为null值之前,应注意该引用变量指向的对象是否被监听,若有,要首先除去监听器,然后才可以赋空值。

9.每一个对象都有一个finalize( )方法,这个方法是从Object类继承来的。

10.finalize( )方法用来回收内存以外的系统资源,就像是文件处理器和网络连接器。

该方法的调用顺序和用来调用该方法的对象的创建顺序是无关的。

换句话说,书写程序时该方法的顺序和方法的实际调用顺序是不相干的。

请注意这只是finalize( )方法的特点。

11.每个对象只能调用finalize( )方法一次。

如果在finalize( )方法执行时产生异常(exception),则该对象仍可以被垃圾收集器收集。

12.垃圾收集器跟踪每一个对象,收集那些不可到达的对象(即该对象没有被程序的任何"活的部分"所调用),回收其占有的内存空间。

但在进行垃圾收集的时候,垃圾收集器会调用finalize( )方法,通过让其他对象知道它的存在,而使不可到达的对象再次"复苏"为可到达的对象。

既然每个对象只能调用一次finalize( )方法,所以每个对象也只可能"复苏"一次。

13.finalize( )方法可以明确地被调用,但它却不能进行垃圾收集。

14.finalize( )方法可以被重载(overload),但只有具备初始的finalize( )方法特点的方法才可以被垃圾收集器调用。

15.子类的finalize( )方法可以明确地调用父类的finalize( )方法,作为该子类对象的最后一次适当的操作。

但Java编译器却不认为这是一次覆盖操作(overriding),所以也不会对其调用进行检查。

16.当finalize( )方法尚未被调用时,System. runFinalization( )方法可以用来调用finalize( )方法,并实现相同的效果,对无用对象进行垃圾收集。

17.当一个方法执行完毕,其中的局部变量就会超出使用范围,此时可以被当作垃圾收集,但以后每当该方法再次被调用时,其中的局部变量便会被重新创建。

18.Java语言使用了一种"标记交换区的垃圾收集算法"。

该算法会遍历程序中每一个对象的句柄,为被引用的对象做标记,然后回收尚未做标记的对象。

所谓遍历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检查每一个"。

19.Java语言允许程序员为任何方法添加finalize( )方法,该方法会在垃圾收集器交换回收对象之前被调用。

但不要过分依赖该方法对系统资源进行回收和再利用,因为该方法调用后的执行结果是不可预知的。

通过以上对垃圾收集器特点的了解,你应该可以明确垃圾收集器的作用,和垃圾收集器判断一块内存空间是否无用的标准。

简单地说,当你为一个对象赋值为null并且重新定向了该对象的引用者,此时该对象就符合垃圾收集器的收集标准。

判断一个对象是否符合垃圾收集器的收集标准,这是SUN公司程序员认证考试中垃圾收集器部分的重要考点(可以说,这是唯一的考点)。

所以,考生在一段给定的代码中,应该能够判断出哪个对象符合垃圾收集器收集的标准,哪个不符合。

下面结合几种认证考试中可能出现的题型来具体讲解:Object obj = new Object ( ) ;我们知道,obj为Object的一个句柄。

当出现new关键字时,就给新建的对象分配内存空间,而obj的值就是新分配的内存空间的首地址,即该对象的值(请特别注意,对象的值和对象的内容是不同含义的两个概念:对象的值就是指其内存块的首地址,即对象的句柄;而对象的内容则是其具体的内存块)。

此时如果有 obj = null;则obj指向的内存块此时就无用了,因为下面再没有调用该变量了。

请再看以下三种认证考试时可能出现的题型:程序段1:1.fobj = new Object ( ) ;2.fobj. Method ( ) ;3.fobj = new Object ( ) ;4.fobj. Method ( ) ;问:这段代码中,第几行的fobj 符合垃圾收集器的收集标准?答:第3行。

因为第3行的fobj被赋了新值,产生了一个新的对象,即换了一块新的内存空间,也相当于为第1行中的fobj赋了null值。

这种类型的题在认证0考试中是最简单的。

程序段2:1.Object sobj = new Object ( ) ;2.Object sobj = null ;3.Object sobj = new Object ( ) ;4.sobj = new Object ( ) ;问:这段代码中,第几行的内存空间符合垃圾收集器的收集标准?答:第1行和第3行。

因为第2行为sobj赋值为null,所以在此第1行的sobj符合垃圾收集器的收集标准。

而第4行相当于为sobj赋值为null,所以在此第3行的sobj也符合垃圾收集器的收集标准。

如果有一个对象的句柄a,且你把a作为某个构造器的参数,即 new Constructor ( a )的时候,即使你给a赋值为null,a也不符合垃圾收集器的收集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