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回收系列(3):CLR与JVM垃圾回收器的比较
你必须了解的java内存管理机制(四)-垃圾回收
你必须了解的java内存管理机制(四)-垃圾回收本⽂在个⼈技术博客不同步发布,详情可亦可扫描屏幕右侧⼆维码关注个⼈公众号,公众号内有个⼈联系⽅式,等你来撩...相关链接(注:⽂章讲解JVM以Hotspot虚拟机为例,jdk版本为1.8)1、2、3、4、前⾔ 在前⾯三篇⽂章中,对JVM的内存布局、内存分配、垃圾标记做了较多的介绍,垃圾都已经标记出来了,那剩下的就是如何⾼效的去回收啦!这篇⽂章将重点介绍如何回收旧⼿机、电脑、彩电、冰箱~啊呸(⊙o⊙)…将重点介绍⼏种垃圾回收算法、HotSpot中常⽤的垃圾收集器的主要特点和应⽤场景。
同时,这篇⽂章也是这个系列中的最后⼀篇⽂章啦!正⽂ 上⼀篇⽂章中,我们详细介绍了两种标记算法,并且对可达性分析算法做了较多的介绍。
我们也知道了HotSpot在具体实现中怎么利⽤OopMap+RememberedSet的技术做到“准确式GC”。
不管使⽤什么优化的技术,⽬标都是准确⾼效的标记回收对象!那么,为了⾼效的回收垃圾,虚拟机⼜经历了哪些技术及算法的演变和优化呢?(注:G1收集器及回收算法本⽂不涉及,因为我觉得后⾯可以单独写⼀篇⽂章来谈!)回收算法 在这⾥,我们会先介绍⼏种常⽤的回收算法,然后了解在JVM中式如何对这⼏种算法进⾏选择和优化的。
标记-清除 "标记-清除"算法分为两个阶段,“标记”和“清除”。
标记还是那个标记,在上⼀篇⽂章中已经做了较多的介绍了,JVM在执⾏完标记动作后,还在"即将回收"集合的对象将被统⼀回收。
执⾏过程如下图: 优点: 1、基于最基础的可达性分析算法,它是最基础的收集算法。
2、后续的收集算法都是基于这种思路并对其不⾜进⾏改进⽽得到的。
缺点: 1、执⾏效率不⾼。
2、由上图能看到这种回收算法会产⽣⼤量不连续内存碎⽚,如果这时候需要创建⼀个⼤对象,则⽆法进⾏分配。
复制算法 “复制”算法将内存按容量划分为⼤⼩相等的两块,每次使⽤其中的⼀块。
jvm内存垃圾回收机制
Java虚拟机(JVM)的内存垃圾回收机制主要涉及自动内存管理和垃圾回收两个核心功能。
自动内存管理主要是针对对象内存的回收和对象内存的分配。
JVM的堆是垃圾收集器管理的主要区域,也被称作GC堆(Garbage Collected Heap)。
大部分情况下,对象都会首先在Eden区域分配。
在一次新生代垃圾回收后,如果对象还存活,则会进入s0或者s1,并且对象的年龄还会加1(Eden区->Survivor区后对象的初始年龄变为1),当它的年龄增加到一定程度(默认为15岁),就会被晋升到老年代中。
垃圾回收是JVM自动内存管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主要有两种通用的垃圾回收方法:引用计数法和可达性分析算法。
引用计数法为每个对象增加一个计数器,当该对象被引用时,计数器加一,当引用失效时,计数器减一。
当计数器为零时,该对象就可以被回收了。
这种方法无法解决循环引用的问题。
可达性分析算法是通过GC Root的对象作为起始节点,通过引用向下搜索,所走过的路径称为引用链。
当对象没有任何一条引用链链接的时候,就会被认定为垃圾。
可作为GC Root的对象包括:类加载器,Thread,虚拟机栈的本地变量表,static成员,常量引用,本地方法栈的变量等等。
大部分情况下,对象都会首先在Eden区域分配,在一次新生代
垃圾回收后,如果对象还存活,则会进入s0或者s1,并且对象的年龄还会加1(Eden区->Survivor区后对象的初始年龄变为1),当它的年龄增加到一定程度(默认为15岁),就会被晋升到老年代中。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果还想了解更多信息或遇到相关问题,建议咨询专业人士。
JVM系列(二):JVM的4种垃圾回收算法、垃圾回收机制与总结
垃圾回收算法1.标记清除标记-清除算法将垃圾回收分为两个阶段:标记阶段和清除阶段。
在标记阶段首先通过根节点(GC Roots),标记所有从根节点开始的对象,未被标记的对象就是未被引用的垃圾对象。
然后,在清除阶段,清除所有未被标记的对象。
适用场合:●存活对象较多的情况下比较高效●适用于年老代(即旧生代)缺点:●容易产生内存碎片,再来一个比较大的对象时(典型情况:该对象的大小大于空闲表中的每一块儿大小但是小于其中两块儿的和),会提前触发垃圾回收●扫描了整个空间两次(第一次:标记存活对象;第二次:清除没有标记的对象)2.复制算法从根集合节点进行扫描,标记出所有的存活对象,并将这些存活的对象复制到一块儿新的内存(图中下边的那一块儿内存)上去,之后将原来的那一块儿内存(图中上边的那一块儿内存)全部回收掉现在的商业虚拟机都采用这种收集算法来回收新生代。
适用场合:●存活对象较少的情况下比较高效●扫描了整个空间一次(标记存活对象并复制移动)●适用于年轻代(即新生代):基本上98%的对象是”朝生夕死”的,存活下来的会很少缺点:●需要一块儿空的内存空间●需要复制移动对象3.标记整理复制算法的高效性是建立在存活对象少、垃圾对象多的前提下的。
这种情况在新生代经常发生,但是在老年代更常见的情况是大部分对象都是存活对象。
如果依然使用复制算法,由于存活的对象较多,复制的成本也将很高。
标记-压缩算法是一种老年代的回收算法,它在标记-清除算法的基础上做了一些优化。
首先也需要从根节点开始对所有可达对象做一次标记,但之后,它并不简单地清理未标记的对象,而是将所有的存活对象压缩到内存的一端。
之后,清理边界外所有的空间。
这种方法既避免了碎片的产生,又不需要两块相同的内存空间,因此,其性价比比较高。
4.分代收集算法分代收集算法就是目前虚拟机使用的回收算法,它解决了标记整理不适用于老年代的问题,将内存分为各个年代。
一般情况下将堆区划分为老年代(Tenured Generation)和新生代(Young Generation),在堆区之外还有一个代就是永久代(Permanet Generation)。
深入理解JVM垃圾回收机制剖析
Java语言出来之前,大家都在拼命的写C或者C++的程序,而此时存在一个很大的矛盾,C++等语言创建对象要不断的去开辟空间,不用的时候有需要不断的去释放控件,既要写构造函数,又要写析构函数,很多时候都在重复的allocated,然后不停的~析构。
于是,有人就提出,能不能写一段程序在实现这块功能,每次创建,释放控件的时候复用这段代码,而无需重复的书写呢?1960年基于MIT的Lisp首先提出了垃圾回收的概念,用于处理C语言等不停的析构操作,而这时Java还没有出世呢!所以实际上GC并不是Java的专利,GC的历史远远大于Java 的历史!那究竟GC为我们做了什么操作呢?1、哪些内存需要回收?2、什么时候回收?3、如何回收?这时候有人就会疑惑了,既然GC已经为我们解决了这个矛盾,我们还需要学习GC么?当然当然是肯定的,那究竟什么时候我们还需要用到的呢?1、排查内存溢出2、排查内存泄漏3、性能调优,排查并发瓶颈我们知道,GC主要处理的是对象的回收操作,那么什么时候会触发一个对象的回收的呢?1、对象没有引用2、作用域发生未捕获异常3、程序在作用域正常执行完毕4、程序执行了System.exit()5、程序发生意外终止(被杀进程等)其实,我们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当对象没有引用的时候会将这个对象标记为可回收对象,那么现在就有一个问题,是不是这个对象被赋值为null以后就一定被标记为可回收对象了呢?我们来看一个例子:package com.yhj.jvm.gc.objEscape.finalizeEscape;import com.yhj.jvm.gc.objEscape.pojo.FinalizedEscapeTestCase;/*** @Described:逃逸分析测试* @author YHJ create at 2011-12-24 下午05:08:09* @FileNmae com.yhj.jvm.gc.finalizeEscape.FinalizedEscape.java */public class FinalizedEscap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System.out.println(FinalizedEscapeTestCase.caseForEscape );FinalizedEscapeTestCase.caseForEscape = new FinalizedEscap eTestCase();System.out.println(FinalizedEscapeTestCase.caseForEscape );FinalizedEscapeTestCase.caseForEscape=null;System.gc();Thread.sleep(100);System.out.println(FinalizedEscapeTestCase.caseForEscape );}}package com.yhj.jvm.gc.objEscape.pojo;/*** @Described:逃逸分析测试用例* @author YHJ create at 2011-12-24 下午05:07:05* @FileNmae com.yhj.jvm.gc.pojo.TestCaseForEscape.java*/public class FinalizedEscapeTestCase {public static FinalizedEscapeTestCase caseForEscape = null;@Overrideprotected void finalize() throws Throwable {super.finalize();System.out.println("哈哈,我已逃逸!");caseForEscape = this;}}程序的运行结果回事什么样子的呢?我们来看这段代码1、System.out.println(FinalizedEscapeTestCase.caseForEscape);2、FinalizedEscapeTestCase.caseForEscape = new FinalizedEscapeTestCase();3、System.out.println(FinalizedEscapeTestCase.caseForEscape);4、FinalizedEscapeTestCase.caseForEscape=null;5、System.gc();6、Thread.sleep(100);7、System.out.println(FinalizedEscapeTestCase.caseForEscape);1、当程序执行第一行是,因为这个对象没有值,结果肯定是null2、程序第二行给该对象赋值为新开辟的一个对象3、第三行打印的时候,肯定是第二行对象的hash代码4、第四行将该对象重新置为null5、第五行触发GC6、为了保证GC能够顺利执行完毕,第六行等待100毫秒7、第七行打印对应的值,回事null么?一定会是null么?我们来看一下对应的运行结果本例中打印了GC的日志,让我们看的更清晰一点,我们很清晰的看出,最后一句打印的不是null,并且子啊之前,还出现了逃逸的字样。
JVM内存区域(Java内存区域)、JVM垃圾回收机制(GC)初探
JVM内存区域(Java内存区域)、JVM垃圾回收机制(GC)初探⼀、JVM内存区域(Java内存区域) ⾸先区分⼀下JVM内存区域(Java内存区域)和Java内存模型(JMM)的概念。
Java线程之间的通信采⽤的是共享内存模型,这⾥提到的共享内存模型指的就是Java内存模型(简称JMM),Java内存模型(即Java Memory Model,简称JMM)本⾝是⼀种抽象的概念,并不真实存在;Java线程之间的通信由JMM控制,JMM决定⼀个线程对共享变量的写⼊何时对另⼀个线程可见。
⽽JVM内存区域,有的地⽅也称之为Java内存区域,是JVM对JMM的实现。
在JVM内部,Java内存模型把内存分成了两部分:线程栈区和堆区,也可以理解为线程共享内存区和线程私有内存区。
接下来就具体介绍分析⼀下JVM内存区域。
Java程序是交由JVM执⾏的,所以我们在谈Java内存区域划分的时候事实上是指JVM内存区域划分。
在讨论JVM内存区域划分之前,先来看⼀下Java程序具体执⾏的过程: 从图中可以看到,JVM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类加载器、执⾏引擎、运⾏时数据区。
本篇博客主要介绍运⾏时数据区部分,类加载器会后续单独在⼀篇博客中介绍。
如上图所⽰,⾸先Java源代码⽂件(.java后缀)会被Java编译器编译为字节码⽂件(.class后缀),然后由JVM中的类加载器中的defineClass()⽅法加载各个类的字节码⽂件进jvm内存中,⽣成ng.Class对象,每个类在JVM中都拥有⼀个对应的ng.Class 对象,并存放于运⾏时数据区(Runtime Data Area)的堆中,它提供了类结构信息的描述。
数组、枚举及基本Java类型(如int、double等)甚⾄void都拥有对应的Class对象。
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Java类的静态加载,即程序在运⾏时,所需要的类就必须加载好,如果编译时这个类的.class⽂件不存在,程序将编译出错⽆法运⾏;还有⼀种是动态加载是通过反射机制在运⾏时⽤Class.forName()加载字节码⽂件获得ng.Class对象并放到JVM内存中。
JVM的7种垃圾回收器(小结)
JVM的7种垃圾回收器(⼩结)垃圾回收算法和垃圾回收器对于JVM的垃圾回收算法有复制算法、标记清除、标记整理。
⽤阳哥的话就是:这些算法只是天上飞的理念,是⼀种⽅法论,但是真正的垃圾回收还需要有落地实现,所以垃圾回收器应运⽽⽣。
JVM回收的区域包括⽅法区和堆,jvm对于不同区域不同的特点采⽤分代收集算法,⽐如因为所有的对象都是在Eden区进⾏分配,并且⼤部分对象的存活时间都不长,都是“朝⽣⼣死”的,每次新⽣代存活的对象都不多,所以新采取复制算法;⽽jvm默认是新⽣代的对象熬过15次GC才能进⼊⽼年代,所以⽼年代的对象都是⽣命周期⽐较长的,采⽤标记清除或者标记整理算法。
那么对于这些算法的实现都有什么呢?新⽣代:serial、ParNew、Parallel⽼年代:Serial Old、Parallel Old、CMS全堆:G1并且他们的搭配组合如下:垃圾回收器jvm的垃圾回收器⼤体上的分类主要包括四种:串⾏、并⾏、并发(CMS)和G1。
串⾏垃圾回收器(Serial):它为单线程环境设计并且只使⽤⼀个线程进⾏垃圾回收,会暂停所有的⽤户线程。
所以不适合服务器环境。
并⾏垃圾回收器(Parallel):多个垃圾回收线程并⾏⼯作,此时⽤户线程是暂停的,适⽤于科学计算/⼤数据处理等弱交互场景。
并发垃圾回收器(CMS):⽤户线程和垃圾收集线程同时执⾏(不⼀定是并⾏,可能交替执⾏),不需要停顿⽤户线程。
互联⽹公司多⽤它,适⽤于对响应时间有要求的场景。
G1垃圾回收器:G1垃圾回收器将堆内存分割成不同的区域然后并发的对其进⾏垃圾回收。
默认的垃圾回收器平时我们没有配置什么jvm参数,程序也能正常执⾏,那么JVM默认的垃圾回收器是什么呢?那么如何查看默认的回收器呢?有很多⽅式,这⾥简单列举⼏种:1.命令⾏⽅式:1java -XX:+PrintCommandLineFlags -version可以看到jdk8默认的是使⽤的Parallel并⾏回收器。
jvm 垃圾回收参数指标 -回复
jvm 垃圾回收参数指标-回复JVM(Java虚拟机)是Java程序运行的基础平台,它负责解释和执行Java字节码,同时也负责内存管理。
JVM的垃圾回收器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负责管理内存中的垃圾对象,并进行回收和释放,以防止内存泄漏和溢出。
在垃圾回收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调整一些参数来控制回收行为和性能。
本文将介绍几个常用的JVM垃圾回收参数指标,并逐步详细回答他们的作用和影响。
1. -Xmx:此参数用于设置JVM堆内存的最大值。
堆内存是JVM所管理的Java对象的存储区域,用于分配和释放内存。
调整此参数可以改变堆内存的大小,从而影响垃圾回收的频率和效率。
较大的堆内存可以减少垃圾回收频率,但可能会增加垃圾回收的停顿时间。
较小的堆内存则会导致频繁的垃圾回收,但停顿时间相对较短。
2. -Xms:此参数用于设置JVM堆内存的初始大小。
与-Xmx相似,调整此参数也会对垃圾回收进行影响。
较大的初始堆内存可以减少垃圾回收的频率,但是在程序刚启动时,堆内存就会被完全分配,可能会增加系统的启动时间。
较小的初始堆内存则会导致频繁的垃圾回收,但启动时间相对较短。
3. -XX:NewRatio:此参数用于设置JVM新生代和老年代的比例。
JVM 的堆内存分为新生代和老年代两个区域,新生代用于存放刚刚创建的对象,而老年代用于存放存活时间较长的对象。
通过调整此参数,可以改变新生代和老年代的大小比例,从而影响对象的分配和回收行为。
较大的新生代会提高对象在新生代中的存活率,减少对象晋升到老年代的频率,但也会增加垃圾回收的时间。
相反,较小的新生代会减少对象在新生代中的存活时间,增加对象晋升到老年代的频率,但垃圾回收时间较短。
4. -XX:SurvivorRatio:此参数用于设置JVM新生代中Eden区和Survivor区的大小比例。
新生代中的内存被分为一个Eden区和两个Survivor区,用于存放对象的创建和回收过程。
JVM之GC回收算法与GC收集器
JVM之GC回收算法与GC收集器GC回收算法1.标记清除算法分为标记阶段和清除阶段标记阶段:标记处可回收的对象清除阶段:将已标记的对象所占⽤的内存回收缺点:运⾏多次以后容易产⽣空间碎⽚,当需要⼀整段连续内存时虽然空间⾜够但是⽆法分配从⽽导致多次触发GC操作。
适合存活对象多,垃圾对象少的情况2.复制算法为了提⾼标记清除算法的效率,减少内存碎⽚的产⽣⽽出现的,该算法将内存空间分为两个完全相同的两部分,每次只使⽤其中的⼀部分。
分为标记阶段、复制阶段和清除阶段标记阶段:标记不可回收对象复制阶段:将标记的对象全部复制到另⼀块未使⽤的空间中清除阶段:将已标记对象所在空间全部清除缺点:虽然解决了空间碎⽚的问题,但是内存使⽤量变为了当前内存的⼀半,也会涉及到对象地址的改变,适⽤于存活对象较少的情况3.标记整理算法为了解决复制算法只能使⽤⼀半内存的情况分为标记阶段、整理阶段、清除阶段标记阶段:标记出所有存活对象整理阶段:将存活对象移到内存的⼀端清除阶段:清楚存活对象以外的空间缺点:虽然解决了空间碎⽚的问题和浪费空间的问题,但也会涉及到对象地址的改变。
4.分代收集算法根据对象存活周期的不同将内存划分为新⽣代区域和⽼年代区域,在新⽣代中的对象⽣存时间短,通常为朝⽣⼣死类型,⽼年代中的对象通常存活的时间都很长。
根据新⽣代中对象的类型采⽤改进的复制算法进⾏垃圾收集,将新⽣代分为Eden区和两个⼤⼩相等的Servior区,它们的⽐例默认为8:1,每次只使⽤Eden区和其中⼀个Servior区,垃圾收集时将未标记的对象移⼊到另⼀个Servior区。
根据⽼年代对象的类型采⽤标记整理算法。
此算法是⽬前HotSpot虚拟机中默认使⽤的算法。
GC收集器新⽣代1.Serial收集器是⼀个单线程的串⾏收集器,会出现Stop The World,即该收集器运⾏时会暂停其他所有线程。
适⽤于客户端模式下的虚拟机2.Parallel Scavenge收集器是Serial收集器的多线程版本,也就是并⾏收集器,也会出现Stop The World,即该收集器运⾏时会暂停其他所有线程。
JVM的内存管理机制详解
JVM的内存管理机制详解JVM(Java Virtual Machine)是Java编程语言的基础,它允许Java应用程序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上运行。
JVM负责将Java字节码翻译成机器可执行的指令,并管理Java应用程序的内存。
JVM的内存管理机制包括垃圾回收、内存分配和内存优化等方面。
下面将详细介绍JVM的内存管理机制。
1. 堆内存(Heap Memory):堆内存是JVM中最大的一块内存区域,用于存储对象实例。
我们创建的所有对象都存放在这个区域中。
堆内存由新生代和老年代组成。
新生代又分为Eden区和两个Survivor区,用于存放新创建的对象,而老年代存放存活时间较长的对象。
2. 栈内存(Stack Memory):栈内存用于存储Java方法的局部变量、方法参数和临时变量。
每个线程在执行方法的时候都会创建一个栈帧,栈帧包含了方法的局部变量和操作数栈。
栈帧的大小在方法编译时就确定了,因此栈内存的分配和回收是非常快速和高效的。
3. 方法区(Method Area):方法区用于存储已加载的类信息、常量、静态变量和编译后的代码等数据。
方法区在JVM启动时被创建,并且在JVM关闭时销毁。
方法区中存放的数据是共享的,所有线程共享同一块方法区内存。
4. 本地方法栈(Native Method Stack):本地方法栈用于存储Java应用程序调用本地方法的相关信息。
本地方法栈和栈内存的作用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本地方法栈存储的是本地方法调用相关的数据。
5. PC寄存器(Program Counter Register):PC寄存器用于存储当前线程执行的字节码指令地址。
每个线程都有独立的PC寄存器,用于控制线程的执行。
6. 垃圾回收(Garbage Collection):垃圾回收是JVM的一个重要特性,用于自动回收不再使用的对象和释放内存空间。
JVM中的垃圾回收器会定期扫描堆内存,将不再使用的对象标记为垃圾,并进行回收。
垃圾回收机制
垃圾回收机制垃圾回收器GC(Garbage Collection):JAVA/.NET中的垃圾回收器。
Java是由C++发展来的。
它摈弃了C++中⼀些繁琐容易出错的东西。
其中有⼀条就是这个GC。
⽽C#⼜借鉴了JAVA。
垃圾回收的原因从计算机组成的⾓度来讲,所有的程序都是要驻留在内存中运⾏的。
⽽内存是⼀个限制因素(⼤⼩)。
除此之外,托管堆也有⼤⼩限制。
因为地址空间和存储的限制因素,托管堆要通过垃圾回收机制,来维持它的正常运作,保证对象的分配,尽可能不造成“内存溢出”。
⼤⽩话原理:我们定义变量会申请内存空间来存放变量的值,⽽内存的容量是有限的,当⼀个变量值没有⽤了(称为垃圾),就应该将其占⽤的内存给回收掉。
变量名是访问到变量的唯⼀⽅式,所以当⼀个变量值没有任何关联的变量名时,我们就⽆法访问到该变量了,该变量就是⼀个垃圾,会被程序的垃圾回收机制⾃动回收。
垃圾(Garbage)就是程序需要回收的对象,如果⼀个对象不在被直接或间接地引⽤,那么这个对象就成为了「垃圾」,它占⽤的内存需要及时地释放,否则就会引起「内存泄露」。
有些语⾔需要程序员来⼿动释放内存(回收垃圾),有些语⾔有垃圾回收机制(GC)。
本⽂就来讨论GC实现的三种基本⽅式。
其实这三种⽅式也可以⼤体归为两类:跟踪回收,引⽤计数。
美国IBM的沃森研究中⼼David F.Bacon等⼈发布的「垃圾回收统⼀理论」⼀⽂阐述了⼀个理论:任何垃圾回收的思路,⽆⾮以上两种的组合,其中⼀种的改善和进步,必然伴随着另⼀种的改善和进步。
垃圾回收的基本原理算法思路都是⼀致的:把所有对象组成⼀个集合,或可以理解为树状结构,从树根开始找,只要可以找到的都是活动对象,如果找不到,这个对象就被回收了垃圾回收算法跟踪回收跟踪回收的⽅式独⽴于程序,定期运⾏来检查垃圾,需要较长时间的中断。
标记—清除算法(Mark-Sweep)标记—清除算法是最基础的收集算法,它分为“标记”(mark)和“清除”(sweep)两个阶段:⾸先标记出所需回收的对象,在标记完成后统⼀回收掉所有被标记的对象,它的标记过程其实就是前⾯的可达性分析算法中判定垃圾对象的标记过程。
理解JVM之垃圾收集器详解
理解JVM之垃圾收集器详解前⾔垃圾收集器作为内存回收的具体表现,Java虚拟机规范并未对垃圾收集器的实现做规定,因⽽不同版本的虚拟机有很⼤区别,因⽽我们在这⾥主要讨论基于Sun HotSpot虚拟机1.6版本Update22,此虚拟机包含的收集器如下所⽰:如图展⽰了7种作⽤于不同分代的收集器,若两个收集器之间存在连线,说明他们可以搭配使⽤。
我们堆收集器进⾏⽐较就是为了针对具体的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收集器。
⼀、Serial收集器Serial是最基本,最早的收集器,曾是JDK1.3.1之前的虚拟机新⽣代唯⼀选择,这个收集器是单线程收集器,它不仅仅只会使⽤⼀个单线程或⼀条收集线程区完成垃圾收集⼯作,更重要的是当进⾏垃圾收集时,其他⼯作线程必须暂停,直到收集结束。
下图为Serial/Serial Old收集器运⾏过程:从JDK1.3到JDK1.7,HoSpot虚拟机开发团队⼀直在为消除或减少⼯作线程因内存回收⽽导致停顿的现象⽽努⼒着,从Serial收集器,到Parallel收集器,再到Concurrent Mark Sweep(CMS)⽤户线程停顿时间不断缩减,但此现象并未完全消除。
到⽬前为⽌,Serial是虚拟机运⾏在Client模式下的默认的新⽣代收集器,它也有很多优点:简单⾼效(与其他收集器单线程相⽐),对于限定单个CPU,由于没有线程交互开销,垃圾收集获得最⾼的单线程收集效率。
Serial收集器是运⾏在Client模式下的虚拟机的好的选择。
⼆、ParNew收集器ParNew收集器是Serial收集器的多线程版本,除使⽤多线程进⾏垃圾收集外,其余⾏为包括扣Serial收集器可⽤的控制参数、收集算法、Stop The World 、对象分配规则、回收策略等与Serial完全⼀样。
ParNew收集器的⼯作过程如下图所⽰:ParNew是运⾏在Server模式下虚拟机种的⾸选新⽣代收集器,因为除了Serial收集器,⽬前只有它能够与CMS收集器配合⼯作。
垃圾回收器知识点总结
垃圾回收器知识点总结垃圾回收(Garbage Collection)是指计算机系统自动回收不再使用的内存空间,以便重新利用。
在众多编程语言中,Java是一种通过垃圾回收器(Garbage Collector,GC)来管理内存的语言。
垃圾回收器是一种特殊的程序,它负责监视和回收在程序运行中不再被使用的对象和变量,以释放内存空间。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垃圾回收器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垃圾回收的原理、不同类型的垃圾回收器以及优化垃圾回收的方法等方面。
一、垃圾回收的原理在编程语言中,垃圾回收的原理主要包括引用计数法和标记-清除法。
引用计数法:引用计数法是一种最简单的垃圾回收技术,它通过记录每个对象的引用次数来判断其是否应该被回收。
当一个对象的引用次数为0时,表示该对象不再被引用,可以被回收。
然而,引用计数法无法处理循环引用的情况,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并不常见。
标记-清除法:标记-清除法是一种常见的垃圾回收技术,它通过标记可达对象,然后清除不可达对象来回收内存空间。
在标记阶段,垃圾回收器会从根对象(如全局变量、活动栈等)开始,递归地标记所有可达对象。
在清除阶段,垃圾回收器会清除未被标记的对象,释放其内存空间。
二、不同类型的垃圾回收器在Java中,垃圾回收器主要包括串行垃圾回收器、并行垃圾回收器、CMS垃圾回收器和G1垃圾回收器等多种类型。
串行垃圾回收器:串行垃圾回收器是一种单线程的垃圾回收器,它在进行垃圾回收时会暂停应用程序的运行。
因此,串行垃圾回收器通常用于客户端应用程序和小型服务器应用程序,在这些场景下对暂停时间要求不高。
并行垃圾回收器:并行垃圾回收器是一种多线程的垃圾回收器,它在进行垃圾回收时会使用多个线程同时进行。
并行垃圾回收器通常用于多核处理器的服务器应用程序,在这些场景下对吞吐量要求较高。
CMS垃圾回收器:CMS(Concurrent Mark-Sweep)垃圾回收器是一种使用标记-清除法的并发垃圾回收器,它可以在应用程序运行的同时进行垃圾回收。
JVM 垃圾回收器详解
JVM 垃圾回收器详解(英文介绍):Technical Documentation on JVM Garbage CollectorsIntroductionThe Java Virtual Machine (JVM) is a crucial component of the Java platform, responsible for executing Java bytecode and managing the runtime environment. One of the JVM's essential tasks is garbage collection, which automatically frees up memory occupied by objects that are no longer referenced by the program. This documentation provides a detailed overview of the various garbage collectors available in the JVM and how they function.1. Serial Garbage CollectorThe Serial Garbage Collector is the simplest and oldest garbage collector in the JVM. It performs garbage collection by suspending all application threads and using a single thread to reclaim memory. This approach is efficient for single-threaded applications or small heaps but can introduce significant pauses in multi-threaded applications, affecting performance.Key Characteristics:•Single-threaded•Stops all application threads during garbage collection (Stop-The-World pauses)•Suitable for small heaps or single-threaded applications2. Parallel Garbage CollectorThe Parallel Garbage Collector, also known as the Throughput Collector, is designed to minimize garbage collection pauses by using multiple threads to reclaim memory simultaneously. It is well-suited for multi-core processors and applications that require high throughput.Key Characteristics:•Multi-threaded•Aims to maximize throughput•Uses multiple threads to reclaim memory concurrently•Suitable for multi-core processors and high-throughput applications3. CMS Garbage CollectorThe Concurrent Mark-Sweep (CMS) Garbage Collector is designed to minimize pauses during garbage collection by performing most of the work concurrently with the application threads. It divides the garbage collection process into multiple phases, some of which can run concurrently with the application.Key Characteristics:•Concurrent garbage collection•Aims to minimize pauses•Divides the process into multiple phases for concurrency•Suitable for responsive applications where pause times are critical4. G1 Garbage CollectorThe Garbage-First (G1) Garbage Collector is a server-style garbage collector designed for heaps with a large size and high throughput. It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regions to divide the heap into smaller, manageable portions. G1 prioritizes regions based on their potential to reclaim the most memory and performs garbage collection efficiently.Key Characteristics:•Region-based heap management•Prioritizes regions for garbage collection based on potential reclamation •Balances pause time and throughput•Suitable for large heaps and high-throughput applications5. Shenandoah and ZGCShenandoah and ZGC are newer garbage collectors introduced in recent JVM versions, focusing on ultra-low pause times and scalability. These collectors employ advanced techniques like concurrent marking, reference processing, and compaction to achieve minimal pause times while maintaining high throughput. Key Characteristics:•Ultra-low pause times•Scalability for large heaps and high core counts•Advanced techniques for concurrent garbage collection•Suitable for latency-sensitive applicationsConclusionChoosing the appropriate garbage collector for a Java application depends on various factors, including the application's requirements, heap size, number of cores, and latency tolerances. Understanding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rade-offs of each collector is crucial for optimizing performance and ensuring reliable runtime behavior.JVM 垃圾回收器详解(中文介绍):JVM 垃圾回收器技术文档介绍Java 虚拟机(JVM)是 Java 平台的关键组件,负责执行 Java 字节码和管理运行时环境。
JavaVM的GC和Garbage有什么区别
Java VM的GC与Garbage的区别(英文介绍):In the context of Java Virtual Machine (JVM), "GC" and "Garbage" refer to two different but related concepts.GC (Garbage Collection):GC stands for Garbage Collection, a process automatically managed by the JVMto reclaim memory occupied by objects that are no longer referenced or needed by the program. This mechanism helps prevent memory leaks and ensures efficient memory management. The JVM's garbage collector runs periodically, identifying and freeing up unused memory, allowing the system to reuse it for future allocations.Garbage:In this context, "Garbage" typically refers to the unused or unreferenced objectsin memory that are candidates for garbage collection. These are the "leftover" objects that are no longer needed by the application and occupy valuable memory resources. Once identified by the garbage collector, these objects are marked as garbage and eventually freed up during the garbage collection process. To summarize, GC is the mechanism that identifies and reclaims unused memory, while "Garbage" refers to the actual unused objects in memory that are targeted by this process.Java VM的GC与Garbage的区别(中文介绍):在Java虚拟机(JVM)的上下文中,“GC”和“Garbage”指的是两个不同但相关的概念。
JAVA垃圾回收
按代收集
• 通过把对象按照寿命分组解决效率低下的 问题 • 更多的收集生命周期较短的对象 • 堆被划分为多个子堆 • 收集频繁程度随年龄递减
火车算法
JVM垃圾回收
• JVM的GC类型
– Minor GC(Y GC)对新生代进行GC – Full GC 对新生代,老生代,持久代都进行GC。
JVM垃圾回收
• 回收是什么
– 一种动态存储管理技术,它自动地释放不再被程序 引用的对象,按照特定的垃圾收集算法来实现资源 自动回收的功能。
JVM垃圾回收介绍
• GC的优点
– 在C++中,对象在被程序结束或被明确的释放 前不能被回收。 – 提高编码效率,不用花费大量时间考虑内存分 配和对象的生命周期 – 不能控制对象的生命结束,意味着逻辑不能卸 载析构函数中。 – 在运行GC程序时,JVM会停止运行,对程序效 率产生影响,潜在的加大了程序的负担
检测垃圾对 象
经典的引用计数
• 早期的垃圾回收算法 • 堆中的每个对象都有一个引用计数。 • 创建并有指向该对象的引用时,计数置为1 • 有其他变量被赋值为这个变量的引用时, 计数+1 • 一个引用超过生命周期时,计数-1 • 计数为0,被视为垃圾
经典的引用计数
• 优点其实很明显
– 执行快速,交织在程序的运行中。 – 对需要不能被打断的长时间运行程序有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JVM内存分配
• 持久代
– 存储静态变量,常量等。
• 新生代
– 伊甸园:新生成的对象放在这里 – S0,S1:完全对等
• 老生代
– 新生代经过多次GC依然存活的对象 – 存放大对象(通过参数判断) – 存放数组对象,且数组中没有引用外部对象
JVM垃圾回收算法及分代垃圾收集器
JVM垃圾回收算法及分代垃圾收集器⼀、垃圾收集器的分类1、次收集器 Scavenge GC,指发⽣在新⽣代的GC,因为新⽣代的Java对象⼤多都是朝⽣⼣死,所以Scavenge GC⾮常频繁,⼀般回收速度也⽐较快。
当Eden空间不⾜以为对象分配内存时,会触发Scavenge GC。
⼀般情况下,当新对象⽣成,并且在Eden申请空间失败时,就会触发Scavenge GC,对Eden区域进⾏GC,清除⾮存活对象,并且把尚且存活的对象移动到Survivor区。
然后整理Survivor的两个区。
这种⽅式的GC是对年轻代的Eden区进⾏,不会影响到年⽼代。
因为⼤部分对象都是从Eden区开始的,同时Eden区不会分配的很⼤,所以Eden区的GC会频繁进⾏。
因⽽,⼀般在这⾥需要使⽤速度快、效率⾼的算法,使Eden去能尽快空闲出来。
当年轻代堆空间紧张时会被触发,相对于全收集⽽⾔,收集间隔较短。
2、全收集器 Full GC,指发⽣在⽼年代的GC,出现了Full GC⼀般会伴随着⾄少⼀次的Minor GC(⽼年代的对象⼤部分是Scavenge GC过程中从新⽣代进⼊⽼年代),⽐如:分配担保失败。
Full GC的速度⼀般会⽐Scavenge GC慢10倍以上。
当⽼年代内存不⾜或者显式调⽤System.gc()⽅法时,会触发Full GC。
当⽼年代或者持久代堆空间满了,会触发全收集操作。
可以使⽤System.gc()⽅法来显式的启动全收集,全收集⼀般根据堆⼤⼩的不同,需要的时间不尽相同,但⼀般会⽐较长。
3、垃圾回收器的常规匹配⼆、常见垃圾回收算法1、引⽤计数(Reference Counting) ⽐较古⽼的回收算法。
原理是此对象有⼀个引⽤,即增加⼀个计数,删除⼀个引⽤则减少⼀个计数。
垃圾回收时,只⽤收集计数为0的对象。
此算法最致命的是⽆法处理循环引⽤的问题。
2、复制(Copying) 此算法把内存空间划为两个相等的区域,每次只使⽤其中⼀个区域。
JVM系列(一):垃圾回收之MinorGC,MajorGC和FullGC的区别
JVM系列(⼀):垃圾回收之MinorGC,MajorGC和FullGC的区别1.GC的分类 JVM在进⾏GC时,可能针对三个区域进⾏垃圾回收分别是新⽣代、⽼年代、⽅法区,⼤部分时候回收的都是新⽣代。
GC类型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新⽣代收集(Minor GC/Young GC):只针对新⽣代的垃圾收集。
具体点的是Eden区满时触发GC。
Survivor满不会触发Minor GC 。
⽼年代收集(Major GC/Old GC):只针对⽼年代的垃圾收集。
⽬前,只有CMS收集器会有单独收集⽼年代的⾏为。
混合收集(Mixed GC):指⽬标是收集整个新⽣代以及部分⽼年代的垃圾收集。
⽬前只有G1收集器会有这种⾏为。
整堆收集(Full GC):收集整个Java堆和⽅法区的垃圾收集。
2.1MinorGC 当年轻代(Eden区)满时就会触发 Minor GC,这⾥的年轻代满指的是 Eden区满。
Survivor 满不会触发 Minor GC 。
对于⼤部分应⽤程序,Minor GC 操作时应⽤程序停顿导致的延迟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部分 Eden 区中的对象都能被认为是垃圾,永远也不会被复制到Survivor 区或者⽼年代空间。
如果正好相反,Eden 区⼤部分新⽣对象不符合 GC 条件,Minor GC 执⾏时暂停的时间将会长很多。
2.2MajorGC 当⽼年代满时会触发MajorGC,只有CMS收集器会有单独收集⽼年代的⾏为,其他收集器均⽆此⾏为。
⽽针对新⽣代的MinorGC,各个收集器均⽀持。
总之,单独发⽣收集⾏为的只有新⽣代,除了CMS收集器,都不⽀持单独回收⽼年代。
2.3FullGC FullGC是针对新⽣代,⽼年代和⽅法区(元空间)的垃圾收集。
FullGC产⽣的条件:(1)调⽤System.gc时,系统建议执⾏Full GC,但是不⼀定会执⾏。
(2)⽼年代空间不⾜。
(3)⽅法区空间不⾜,类卸载(类卸载三个条件)。
jvm中的垃圾回收机制
jvm中的垃圾回收机制摘要:一、JVM 垃圾回收机制概述二、JVM 垃圾回收算法及特点1.引用计数算法2.复制算法3.标记- 清除算法4.标记- 整理算法5.分代收集算法三、JVM 垃圾回收器的选择与优化四、结论正文:一、JVM 垃圾回收机制概述Java 虚拟机(JVM)的堆中存储着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所建立的所有对象。
这些对象在堆中分配内存,当对象不再被程序使用时,它们会变成垃圾对象,占用内存资源。
为了释放这些不再使用的对象所占用的内存,JVM 需要进行垃圾回收(Garbage Collection,GC)操作。
垃圾回收机制就是JVM 通过一系列算法和回收器(Garbage Collector,GC)来找出不再使用的对象,并将其内存资源回收以便重新利用。
二、JVM 垃圾回收算法及特点1.引用计数算法引用计数算法是一种比较古老的垃圾回收算法。
其原理是:每个对象都有一个引用计数器,当一个对象被创建时,其引用计数器为1。
当对象被其他对象引用时,引用计数器加1;当对象不再被引用时,引用计数器减1。
垃圾回收时,只收集引用计数为0 的对象。
这种算法的优点是简单易实现,但其缺点是无法处理循环引用的问题。
2.复制算法复制算法是将堆内存分为两个相等的区域,每次只使用一个区域。
垃圾回收时,将存活的对象复制到另一个区域,并清空当前区域。
这种算法的优点是可以解决循环引用的问题,缺点是需要额外的内存空间。
商业虚拟机一般采用这种算法来回收新生代。
3.标记- 清除算法标记- 清除算法分为两个阶段:标记和清除。
标记阶段,GC 从根集合(Roots)开始扫描,标记所有可达的对象。
清除阶段,GC 将未被标记的对象(即不再使用的对象)清除,并回收其内存。
这种算法的优点是可以解决循环引用的问题,缺点是会产生内存碎片。
4.标记- 整理算法标记- 整理算法是在标记- 清除算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在标记阶段,GC 标记所有可达的对象;在整理阶段,GC 将存活的对象移动到内存的一端,并清空另一端。
JVM系列(三):7种JVM垃圾收集器特点,优劣势、及使用场景
今天继续JVM的垃圾回收器详解,如果说垃圾收集算法是JVM内存回收的方法论,那么垃圾收集器就是内存回收的具体实现。
常见的垃圾收集器有3类:1.新生代的收集器包括:1.Serial2.PraNew3.Parallel Scavenge2.老年代的收集器包括:4.Serial Old5.Parallel Old6.CMS3.回收整个Java堆(新生代和老年代)7.G1收集器今天我们详细谈谈以上7种垃圾收集器的优劣势和使用场景。
新生代垃圾收集器1.Serial串行收集器-复制算法Serial收集器是新生代单线程收集器,优点是简单高效,算是最基本、发展历史最悠久的收集器。
它在进行垃圾收集时,必须暂停其他所有的工作线程,直到它收集完成。
Serial收集器依然是虚拟机运行在Client模式下默认新生代收集器,对于运行在Client模式下的虚拟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2.ParNew收集器-复制算法ParNew收集器是新生代并行收集器,其实就是Serial收集器的多线程版本。
除了使用多线程进行垃圾收集之外,其余行为包括Serial收集器可用的所有控制参数、收集算法、Stop The Worl、对象分配规则、回收策略等都与Serial收集器完全一样。
3.Parallel Scavenge(并行回收)收集器-复制算法Parallel Scavenge收集器是新生代并行收集器,追求高吞吐量,高效利用CPU。
该收集器的目标是达到一个可控制的吞吐量(Throughput)。
所谓吞吐量就是CPU用于运行用户代码的时间与CPU总消耗时间的比值,即吞吐量=运行用户代码时间/(运行用户代码时间+垃圾收集时间)停顿时间越短就越适合需要与用户交互的程序,良好的响应速度能提升用户体验,而高吞吐量则可用高效率地利用CPU时间,尽快完成程序的运算任务,主要适合在后台运算而不需要太多交互的任务。
老年代垃圾收集器1.Serial Old 收集器-标记整理算法Serial Old是Serial收集器的老年代版本,它同样是一个单线程(串行)收集器,使用标记整理算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垃圾回收系列(3):CLR与JVM垃圾回收器的比较
发布者:TerryLee | 分类:.NET框架 | Java技术 | 计算机科学
本文为垃圾回收讲座的第三篇,在前面两篇(一、二)文章里介绍了手工管理内存带来的一些问题,以及一些经典的GC算法。
本文我们主要关注微软的CLR与JVM垃圾回收器方面的比较。
我们知道CLR和JVM都采用了分代式垃圾回收器,而分代式垃圾回收器则基于以下几点假设:
1. 对象越新,其生存期就越短
2. 对象越老,其生存期就越长
3. 对堆的一部分执行GC比对整个堆执行GC要快
CLR和JVM尽管都采用了分代式垃圾回收器,但是它们在很多处理方面都有些不同:分代机制,大对象堆,回收模式,回收算法,寻找存活对象效率等。
分代机制
在CLR中,对象按年龄可以分为三代:第0代、第1代、第2代,如下图所示:
在这三代之间,对象代的提升过程,大家可以参考《CLR via C#》,里面有比较详细的介绍。
JVM中对于对象的分代式新生代和旧生代:
回收模式
在CLR4.0之前,提供三种不同的垃圾回收模式:工作站并发GC、工作站非并发GC以及服务器GC,如下图所示:
工作站非并发GC模式,没有专门的GC线程,而是由工作线程负责回收,在回收过程中,需要暂时挂起应用程序,回收结束后应用程序继续运行,所以在回收过程中会有应用程序暂停现象:
工作站并发GC模式,为了解决在执行垃圾回收时引起的应用程序暂停问题,会有一个专门的GC线程负责垃圾回收,大多数时间垃圾回收都可以应用程序并发执行,但是仅仅是针对Full GC,而对于第0代、第1代对象,仍然会使用非并发模式执行,并发垃圾回收本质上牺牲了更多的CPU时间和内存来换取应用程序暂停时间的减小:
服务器GC模式运行在多CPU服务器上,如果在单CPU机器上配置了使用服务器GC,不会起任何作用,垃圾回收仍然会使用工作站非并发模式执行。
服务器GC模式为每个CPU分配一个专用的垃圾回收线程和一个托管堆,并且该垃圾回收线程具有较高的优先级,在执行垃圾回收期间,应用程序工作线程会暂时挂起:
CLR 4.0中提供了后台垃圾回收机制,用于取代并发GC。
JVM(以Hotspot为例)中使用的垃圾回收更为复杂,针对新生代、旧生代在工作站和服务器上,分别使用不同的垃圾回收模式,如下图所示:
在Client端默认的方式为串行GC,而在服务端,对于新生代和旧生代默认的方式分别为:并行回收GC和并行GC:
下图体现了默认串行GC与并行GC之前的区别,并行GC会把堆分成多个区,分区进行标记和回收,但这两种方式都会引起应用程序的暂停:
下图体现了默认的标记缩并回收与并发GC,在并发GC中,标记的总共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Initial Mark、Concurrent Marking和Remark,只有在Initial Mark和Remark阶段才会引起应用程序暂停,而在Concurrent Marking和清除阶段都是与应用程序并发执行,并不会引起暂停:
回收算法
在CLR中有专门的大对象堆(LOH),超过85000字节的对象将会分配在LOH上面,只有在进行第2代对象垃圾回收时才会同时对LOH进行回收,即一次Full GC。
第0代、第1代、第2代对象所在的堆称之为小对象堆(SOH)。
在CLR中,对于小对象堆SOH,采用的回收算法为标记-缩并算法,由于移动大对象比较耗费时间,所以在LOH上,CLR采用了标记-清除算法,即只做对象的清除并不对大对象堆进行压缩。
在JVM中,对于新生代对象采用节点复制算法进行回收,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上面的图中,新生代对象堆分为S0和S1的原因,有时也称之为为From和To;对于旧生代对象根据不同的回收模式,采用不同的回收算法:
串行GC:标记-缩并算法(滑动缩并)
并行GC:标记-缩并算法
并发GC:标记-清除算法
提高查找存活对象的效率
现在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只对第0代(或者新生代)对象做回收,在查找存活对象过程中(不关是标记-缩并还是节点复制算法),从根集合开始,如果发现有一个根对象指向了第1代、第2代(或者旧生代),为了提高效率,垃圾回收器将会立即终止这条线上的查找:
这样带来的一个问题是:如果在第0代(或者新生代)分配的对象X,没有根对象指向它,但有一个第1代或者第2代(旧生代)的对象,指向了该新创建的对象:
此时虽然没有根对象可以到达新创建的对象X,但由于有其他代的对象指向它,所以它仍然不能当做垃圾回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提出了各种解决方案,常见的有:
1. 记忆集
2. 硬件标记
3. 虚拟页面标记
4. 字标记
5. 卡标记
由于硬件标记需要特定的硬件平台来支持,所以不具有可移植性,现在更多的垃圾回收器都使用了软件解决方案,在CLR和JVM上都使用了卡标记技术,即把托管堆分成一个一个的卡片,这个卡片代表一个抽象的概念(卡片的大小可以等于一个字,也可以等于一个虚拟页面)。
如果有卡片上的对象发生了变化,则在Card Table中做一个标记,在查找存活对象时,除了要查找根对象之外,还有查找Card Table中标记的对象所引用的对象:
在CLR和JVM上所使用的卡片大小也不相同,CLR为128字节一个卡片,而JVM上为512字节一个卡片。
在更新卡片过程中,它们都是按字节(Byte)进行更新而不是按位(Bit)进行更新。
总结
虽然CLR和JVM都采用了分代式垃圾回收器,但是它们在很多处理上都有区别,不管怎样,分代式垃圾回收器的一个原则就是把对象分成不同的区(按年龄也好、按对象大小也好),以便在不同的分区上采用不同的回收算法和模式。
本系列前两篇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