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骨性标志
系统解剖学学习资料:八大关节+骨性标志

八大关节整理人体骨性标志上肢骨①锁骨位于胸廓前上方,全长易在皮下摸到。
②肩胛骨位于背外上方,易在皮下触及内侧缘、下角、肩胛冈和肩峰。
肩峰点为测量肩宽、上肢长和上臂长的体表标志,用食指和中指沿肩胛冈从后内方向前外方触摸,即容易找到肩峰的测量点。
下角点为测量胸围的体表标志。
③肱骨位于上臂,其大结节可在肩部最外侧三角肌下触及,前臂内、外上既位于肱骨下端两侧皮下,其中内上既较隆起。
通过屈伸肘关节,分辨肱骨的位置。
屈伸前臂时楼、尺骨会运动,肱骨不运动。
④尺骨位于前臂内侧,从鹰嘴到茎突全长位于前臂后面内侧皮下。
其中鹰嘴在屈肘时很明显;茎突在前臂旋内时更明显,可在尺骨头下方摸到,此点为尺骨茎突点,是测量手长的体表标志。
观察自己腕关节背面腕横纹处的尺骨头非常明显。
⑤槎骨位于前臂外侧,其上端横骨小头上缘的最高点为槎骨点,是测量上臂长和前臂长的体表标志,槎骨点在上肢下垂、手掌向内侧的姿势中,位于肘关节背面外侧的一小凹内,在此凹中易找到肱槎关节,也可确定槎骨点。
下端茎突易在外侧皮下触及,在屈腕时更明显,此点为槎骨茎突点,是测量前臂长的体表标志,也是测量手长的体表标志。
@手骨位于槎腕关节掌侧面,两侧可摸到大多角骨、豌豆骨;握拳或伸掌时,可看到或摸到各掌骨及指骨,其中第二掌骨小头向槎侧最突出的一点为楼侧掌骨点,第五掌骨小头向尺侧最突出的一点为尺侧掌骨点,这两点都是测量手宽的体表标志。
下肢骨①跪骨位于腰腹部侧面,其骼崎全长易在皮下触及,能靖上缘最向外突出的点为能靖点,是测量下肢长H (又称能靖高)和骨盆宽的体表标志。
前端为能前上棘,是测量下肢长A (又称能前上棘高)的体表标志;后端为能后上棘。
坐骨结节位于臀部后下方。
骼峭高、骼前上棘高、大转子高是测量下肢长的三种方法。
②股骨位于嵌部最外侧,其大转子易在皮下触及,是测量下肢长B (又称大转子高)的体表标志。
内、外侧股位于大腿下端两侧皮下。
③股骨前面可在膝关节前面皮下触及,此骨的前面中点是测量膝围的体表标志。
髋膝关节解剖

20
股骨上段的骨性标志(后、侧、上)
1 收肌结节 2 臀大肌粗隆 3 大转子 4 股骨头 5 转子间嵴
6 转子间线
7 股骨外髁
8 小转子
9 粗线 10 股骨内髁 11 股骨颈 12 方形结节 13 螺旋线 14 转子窝
21
股骨上段简明解剖
22
大腿前部浅层肌肉
阔筋膜张肌 → ← 耻骨肌
← 长收肌
43
髌骨骨性标志
1 髌尖 4 股骨内侧髁关节面
2 髌底 5 垂直嵴
3 股骨外侧髁关节面
44
髌股关节
45
髌股关节 髌股关节的运动
46
胫骨近段骨性标志(前、后)
1 前缘 2 腓关节面
3 半膜肌腱沟
4 髂胫束压迹 5 骨间缘 6 胫骨外侧髁
7 外侧面
8 内侧缘 9 胫骨内侧髁 10 内侧面
11 后面
32
水平面髋关节局解
33
髋臼的朝向
34
股骨头的朝向
35
颈干角与髋外翻
36
颈干角与髋内翻
37
股骨颈的前倾
38
正常膝关节解剖
39
股骨下端骨性标志(前、后)
1 收肌结节
2 月国肌沟 3 腓肠肌压迹 4 髁间窝 5 外侧髁
6 外上髁
7 外侧髁上线 8 内侧髁 9 内上髁 10 内侧髁上线
11 髌面
PCL 防止胫骨过度后移
61
ACL/PCL 的紧张 前后交叉韧带的作用
62
ACL/PCL 前后交叉韧带间的相互作用
63
MCL/LCL 的作用 内外侧副韧带的作用
MCL 防止胫骨过度外翻
LCL 防止胫骨过度内翻
解剖学重要名词解释

一、绪论【重要名词】1.解剖学姿势2.垂直轴3.矢状轴4.冠状轴5.矢状面6.冠状面7.水平面8.畸形二、运动系统第一节骨学【重要名词】1.椎间孔2.骶管裂孔3.骶角4.胸骨角5.翼点6.鼻旁窦7.颞下窝8.翼腭窝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前二者统称中轴骨。
骨由骨质、骨膜、骨髓和血管神经等构成。
躯干骨包括24块椎骨、1块骶骨、1块尾骨、1块胸骨和12对肋,分别参与脊柱、胸廓和骨盆的构成。
1.锁骨胸骨端(粗大)和肩峰端(扁平)。
2.肩胛骨两面三缘三角。
上角、下角(平第7肋)、外侧角(有关节盂);上缘(向外有喙突)、内侧缘(脊柱缘)、外侧缘(腋缘));前面称肋面(肩胛下窝),后面借肩胛冈(肩峰)分为冈上窝和冈下窝。
3.肱骨上端:有肱骨头、解剖颈、外科颈、大结节、小结节、大结节嵴、小结节嵴、结节间沟。
体:有三角肌粗隆、桡神经沟。
下端:有肱骨滑车、肱骨小头、内上髁、外上髁、冠突窝、桡骨窝、鹰嘴窝、尺神经沟等结构。
4.尺骨上端:有冠突、鹰嘴、桡切迹、滑车切迹、尺骨粗隆等结构。
下端:有尺骨头、尺骨茎突。
5.桡骨上端:有桡骨头、桡骨颈、桡骨环状关节面、关节凹。
下端:有桡骨茎突、尺切迹等结构。
6.手骨包括腕骨(8块)、掌骨(5块)和指骨(14块)。
近侧列腕骨4块为手舟骨、月骨、三角骨和豌豆骨;远侧列4块为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和钩骨(舟、月、三角、豆、大、小、头状、钩)。
7.骨性标志锁骨、肩峰、喙突、肩胛下角、肱骨内上髁、外上髁、尺骨鹰嘴、桡骨茎突、尺骨茎突、豌豆骨。
(二)下肢骨下肢骨由下肢带骨和自由下肢骨组成,前者有髋骨,后者有股骨、胫骨、腓骨和足骨。
1.髋骨髋骨由髂骨、坐骨和耻骨构成。
髂骨:包括髂骨体和髂骨翼二部分。
有髂窝、髂嵴、髂结节、髂前上、下棘、髂后上、下棘、弓状线、耳状面、坐骨大切迹等结构。
坐骨:可分为坐骨体和坐骨支。
有坐骨棘、坐骨结节、坐骨小切迹等结构。
耻骨:可分为耻骨体、耻骨上支和耻骨下支。
有耻骨结节、耻骨嵴、耻骨梳、髂耻隆起、耻骨联合面等。
人体解剖学之重要骨性标志(知识点)

人体解剖学之重要骨性标志一、躯干骨的重要骨性标志:(颈静脉切迹、胸骨角、肋弓、剑突、骶角、骶管裂孔、第7颈椎及胸腰椎棘突、颈动脉结节). 1、颈静脉切迹:在胸骨柄的上缘,与第2胸椎体平齐。
其上方为胸骨上窝。
2、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连接处向前的横行突起,自颈静脉切迹向下约两横指处,是重要的骨性标志。
胸骨角的两侧接第2肋(软骨),为计数肋和肋间隙的重要标志.后面平对第4胸椎体下缘水平,也是气管杈、主动脉前、后端、心脏上界、食管第二个狭窄和胸导管左移处的水平;胸骨角平面是上、下纵隔的分界线。
3、肋弓:由第7—10肋软骨依次相连而成。
触摸肝、脾的标志. 4、剑突:胸骨下方的突出,位于两侧肋弓之间,剑突与左侧肋弓的交点处是心包穿刺的常用部位.5、骶角、骶管裂孔:沿骶正中嵴向下摸到骶管裂孔,在裂孔的两侧科摸到骶角,为骶管麻醉定位标志.6、第7颈椎棘突:头前俯时,在项下部正中最突出处,为确定椎骨棘突序数的标志之一。
7、颈动脉结节:即第6颈椎横突前结节,位于胸锁乳突肌前缘深处,正对环状软骨平面。
平环状软骨,在胸锁乳突肌前缘,以拇指向后压,可将颈总动脉压向颈动脉结节,阻断血流,达到止血的目的.二、颅的骨性标志:(枕外隆突、颞骨乳突、颧弓、眉弓、下颌角)。
1、枕外隆突:位于枕部向后最突出的隆起,其深面为窦汇。
2、颞骨乳突:耳廓后方,内部有乳突小房;其根部前缘的前内方有茎乳孔,面神经由此出颅.乳突深面的后半部为乙状窦沟. 3、颧弓:上缘后端即耳廓前方可触知颞浅动脉的搏动;中点上方约4cm处为翼点,内有脑膜中动脉通过;下方一横指处,有腮腺导管横过咬肌表面。
4、眉弓:眶上缘稍上方的弧形隆起,内部是额窦。
5、下颌角:为下颌支后缘与下颌底转折处,此处骨质较薄,容易骨折。
三、上肢骨的主要骨性标志:(肩峰、肩胛冈、肩胛骨下角、锁骨、肱骨下端的内、外上髁、尺骨鹰嘴、桡尺骨茎突等)。
1、肩峰—-锁骨外侧端外侧,高耸于肩关节的上方,为肩部的最高点,是测量上肢长度的定点。
人体解剖学之重要骨性标志

一、躯干骨地重要骨性标志:(颈静脉切迹、胸骨角、肋弓、剑突、骶角、骶管裂孔、第颈椎及胸腰椎棘突、颈动脉结节). 、颈静脉切迹:在胸骨柄地上缘,与第胸椎体平齐.其上方为胸骨上窝. 、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连接处向前地横行突起,自颈静脉切迹向下约两横指处,是重要地骨性标志.胸骨角地两侧接第肋(软骨),为计数肋和肋间隙地重要标志.后面平对第胸椎体下缘水平,也是气管杈、主动脉前、后端、心脏上界、食管第二个狭窄和胸导管左移处地水平;胸骨角平面是上、下纵隔地分界线. 、肋弓:由第—肋软骨依次相连而成.触摸肝、脾地标志. 、剑突:胸骨下方地突出,位于两侧肋弓之间,剑突与左侧肋弓地交点处是心包穿刺地常用部位. 、骶角、骶管裂孔:沿骶正中嵴向下摸到骶管裂孔,在裂孔地两侧科摸到骶角,为骶管麻醉定位标志. 、第颈椎棘突:头前俯时,在项下部正中最突出处,为确定椎骨棘突序数地标志之一. 、颈动脉结节:即第颈椎横突前结节,位于胸锁乳突肌前缘深处,正对环状软骨平面.平环状软骨,在胸锁乳突肌前缘,以拇指向后压,可将颈总动脉压向颈动脉结节,阻断血流,达到止血地目地.二、颅地骨性标志:(枕外隆突、颞骨乳突、颧弓、眉弓、下颌角). 、枕外隆突:位于枕部向后最突出地隆起,其深面为窦汇. 、颞骨乳突:耳廓后方,内部有乳突小房;其根部前缘地前内方有茎乳孔,面神经由此出颅.乳突深面地后半部为乙状窦沟. 、颧弓:上缘后端即耳廓前方可触知颞浅动脉地搏动;中点上方约处为翼点,内有脑膜中动脉通过;下方一横指处,有腮腺导管横过咬肌表面. 、眉弓:眶上缘稍上方地弧形隆起,内部是额窦. 、下颌角:为下颌支后缘与下颌底转折处,此处骨质较薄,容易骨折.上肢骨地主要骨性标志:(肩峰、肩胛冈、肩胛骨下角、锁骨、肱骨下端地内、外上髁、尺骨鹰嘴、桡尺骨茎突等). 、肩峰——锁骨外侧端外侧,高耸于肩关节地上方,为肩部地最高点,是测量上肢长度地定点. 、肩胛冈——两侧肩胛冈内侧端地连线,通过第胸椎棘突. 、肩胛骨下角——平对第肋或第肋间隙,是从后面计数肋骨及肋间隙地重要标志;并相当于第胸椎棘突高度,可计数椎骨棘突序数. 、肱骨下端地内、外上髁、尺骨鹰嘴三者在伸肘时,同在一条直线上;而屈肘时,三者连线呈一等腰三角形. 、尺、桡骨茎突——桡骨茎突比尺骨茎突低~. 、豌豆骨——位于小鱼际地根部,腕部远侧皮纹内侧地突起,其外侧有尺神经深支到达手掌.下肢骨地主要骨性标志:(髂嵴、髂结节、髂前上棘、髂后上棘、耻骨结节、耻骨联合、坐骨结节、大转子、胫骨粗隆、胫骨前缘及内侧面、腓骨头、内踝、外踝). 、髂嵴、髂结节——骨髓采样处,两侧髂嵴最高点连线经过第腰椎棘突,腰椎穿刺据此定位. 、髂前上棘、髂后上棘——骨盆测量地标志前面观:第一颈椎上腭同一平面第二颈椎上腭牙齿咬合面同一平面第三颈椎下颌角同一平面第四颈椎舌骨同一平面第五颈椎甲状软骨同一平面第六颈椎环状软骨同一平面第二胸椎间隙胸骨颈静脉切迹同一平面第四胸椎间隙胸骨角同一平面第九胸椎胸骨体剑突关节同一平面第一腰椎剑突与脐联线中点同一平面第三腰椎下肋缘同一平面第三腰椎间隙脐同一平面第四腰椎髂骨嵴同一平面第二骶椎髂前上棘同一平面尾骨耻骨联合同一平面侧面和背面观:第七颈椎颈根部最突出地棘突第二胸椎两肩胛骨上角联线中点第七胸椎两肩胛骨下角联线中点第十二胸椎肩胛骨下角与髂骨嵴联线中点同一平面第三腰椎下胸肋缘同一平面第四腰椎两髂骨嵴联线中点脊柱各结构地体表定位和临床应用一,脊柱各结构地常用体表定位法(一) 触抹法:此法最方便,最常用,较准确.是利用人体地骨性标志,对脊柱各结构进行触抹而确定其位置.,棘突地触抹定位法:() 颈椎:常利用枕外粗隆、、棘突,来确定颈椎各棘突地位置.枕外粗隆:粗大,任何人均可准确触抹清.沿此向下,有一凹陷,再向下推摸,可触及一骨突,即为棘突.棘突:较大,末端分叉.瘦弱者低头时可见其隆起于项部地上段.任何人也可摸清.可做为颈棘突检查地基点.既定,向下推摸,即可触抹清棘突.棘突:长而大,多不分叉.低头时,其隆起于项背交界处.也可准确抹清.沿其向上触摸,就可确定、棘突地位置.唯棘突不易抹及.但可从己标出地、棘突而可推测出其位置约.约有地人,棘突比棘突长.个别人地棘突比地长.应注意鉴别.() 腰椎棘突:常利用可准确抹清地双侧髂嵴最高点来定位.棘突、或棘间,正位于双侧髂嵴最高点地连线上..:双侧髂后上棘连线水平,正相当于椎体.故中嵴也能较准确定位.故、、棘突就能较准确定位;甚至、棘突也基本能定位() 胸椎棘突:当人直立,双上肢自然下垂,双肩胛岗内侧端连线,与棘突平.双侧肩胛骨下角地连线,与棘突平.因为、、地棘突均能较准确定位,故、、、、、、,甚至、也能较正确地定位.,横突地触抹定位法:()颈椎横突地触抹定位:横突:位于乳突与下颌角连线中点水平地胸锁乳突肌后缘.横突:位于下颌角水平线与胸锁乳突肌后缘地交界处.横突:位于舌骨角水平线与胸锁乳突肌后缘地交界处.横突:位于甲状软骨近上缘水平线与同肌后缘地交界处横突:位于甲状软骨水平线与同肌后缘地交界处.横突:位于环状软骨水平线与同肌后缘地交界处.横突:位于上一横突之下.也可如此定:均在胸锁乳突肌后缘触抹,自乳突尖始,每隔约,即为一个横突.()胸椎各横突地触抹定位:不易触抹清.()腰椎各横突地触抹定位:横突:最易触抹.在骶棘外缘与第肋交界处或稍下即是.另一方法:医生将拇、食指尽力张开,置于患者地腰肋部,食指地桡侧贴近患者地肋弓,拇指尖所指即为横突尖.、横突:既然横突可定,其上下即为、横突.横突:位于髂后上棘地稍外上方.,关节突地触抹定位:在棘突地两侧,用力按压时,可触到一系列串珠状骨性隆起,即为关节突.颈腰椎关节突较深,胸椎者较浅,后者较易抹清.,椎体:第腰椎体平脐.触抹法定位法,虽简便、实用,但因个体地发育、肥瘦不一,病理变化千差万别,故准确性较差.(二)比移法:即从个体地线片上,测量出各结构间地具体数据,再按比例(即将此数据除以线片地放大或缩小率),将数据移到人体上,以定出各结构地体表位置.具体方法如下:,颈椎棘突定位:从颈椎侧位片上,可以清楚地测量出该片之尖至顶尖地距离.而且还可测量出棘突尖至棘突尖、至棘突地距离;依次类推,颈椎每个颈椎棘突地位置在一张线侧位片上都能精确地测量出.而任何人地、棘突是能准确触抹清楚地.故在人体上其、间地距离也能测量出.根据下列计算就可精确地标出颈椎各棘突地位置.如线上其,为.而人体地为. 其放大率:.若需知人体棘突地位置.则测量线上为.那么人体上棘突,则应位于人体棘突下:若要确定人体地位置.则就测量线片上.那么人体上地距离,应为处.,腰椎地棘突定位亦可如此.仅胸椎稍困难点.再者,利用侧位片,还可粗略估计表皮至黄韧带地深度.以策针刀安全,上下关节、横突、椎板间隙、椎板间距地位置,均可在颈、胸、腰段正位线片上显示出.因而也可测量出其间地数值关系.故亦可用比移法在人体表面标出.目地:以选取进针刀地安全区.在脊柱周围进针刀,有相对安全区、相对危险区、危险区.如患者颈椎正位片上:棘间地中点()到其右侧地椎板内侧()为;()到关节突关节地外侧缘()为.假如该片地缩小率为.故该患棘间地中点到右侧椎板内缘地距离,即为:.中点到关节突外侧缘地距离,为:.若为上下关节突地中点:即为()()处.即:().故该患者在中点旁处(点)进针,是相对安全地.亦可用此法选取胸、腰段进针之安全区.二,脊柱各结构体表定位地应用(一)用于诊断:, 已知棘突位置,就能定棘突间位置:,既知棘突间位置,就可定其椎间孔、脊神经根出口处地位置.,已知棘突位置,就能定椎体、脊髓节段地位置.正常成人三者之间地关系以及每一脊神经根地分布、病损区,在体表地节段性分布,见下表及图:如颈椎病:脊根受激压,出现肩、腕以上地上肢外侧痛或麻痛,三角受累最明显,、棘突及棘旁压痛明显.影象学异常所见,也应在颈椎相同节段.脊根受激压,感觉异常部位也为肩及上肢桡侧,但可放射、指.肱二头受累重;二头肌反射异常;、棘突及棘旁压痛重.影象学异常所见节段同.脊根、脊根受累时,其症状、体征、影象学异常亦应能相互印证,其诊断才会可靠.不同节段地腰椎间盘突出症,激压不同腰脊神经根,其临床症状、体征、影象学异常所见,三者均应是相互印证地.但应注意:在胸腰段,由于脊柱与脊髓节段地长度差,较颈段更大.故同是节段性皮肤感觉异常,由脊柱或由脊髓病变所致者,则棘突地压痛部位,与颈段就不同.如下腹部皮节区,是由脊根支配.此区地感觉异常,若是脊髓病变,则是脊髓节段.此处相当于棘突处.应为、棘突压痛.若脊柱病变致,应为、棘突压痛.若小腿前外侧节段性感觉异常:为脊根受激压之表现.若为腰椎间盘突出致,应为椎间盘突出.则为、棘突压痛.若为脊髓病变致,则为脊髓节段;其对应于棘突、椎体节.则为、棘突压痛.余略.(二)用于治疗:,使选取地进针点准确:如要准确地选取颈椎棘间点:若术前拍一张与手术体位相同地线片,对每一个患者所选取地棘间点均会很准确.如颈椎手术,术前拍一张过屈侧位片(尤其是在、棘突顶,做一可显影地记号时),则若要选取、、、、、之棘间点,均会完全准确.同样,腰椎、胸椎各棘间点地选取,也可准确无误.选点正确,是针刀疗效地基础.,使选取地进针点安全:对针刀来说,行脊柱周围软组织松解术,有相对危险区,即脊柱正中地椎板间隙区.也有相对安全区,即椎板和上下关节突所在地骨性区.也有危险区,如颈前区.还有应视为禁区(我个人认为),如椎管内针刀操作.棘旁点,都选在相对安全区进针.即选取上下关节突及椎板所在地骨性区.如前述地颈椎点即是.。
解剖考卷及答案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_04 级临床医学专科解剖试题 A 卷一、名词解释( 20 分)1 .骨性标志:2 .腹股沟韧带:3 . Vater 壶腹:4 .腹膜:5 .肋膈隐窝:6 .卵圆窝 ( 心脏 ) :7 .视神经盘:8 .神经核:9 .蛛网膜下隙:10. Willis 环:二、填空题( 20 分)1. 按解剖学方位,人体有三种互相垂直的面,即()、()、()。
2. 椎骨间的三种短连结分别是()、()和()。
3. 围绕在鼻腔、口腔、咽腔连通处的周围,存在有()扁桃体、()扁桃体、()扁桃体和()扁桃体,共同构成()。
4. 纵隔四分法,首先将其分为()和(),后者又被分为()、()和()。
5. 两肾门的体表投影,位于()腰椎平面,肾门的体表投影点在()与()的夹角处,此区称()。
6. 三尖瓣复合体包括()、()和(),其功能是保证血液()。
7. 左淋巴导管由()、()、()、()和 v 汇合而成。
8. 若眼的房水增多,眼压增高称之为 v ,晶状体混浊称(),玻璃体支撑力减弱,易导致()。
9. 膈神经是由()丛发出,肌皮神经是由()丛发出,股神经是由()丛发出,坐骨神经是由()丛发出。
10. 书写中枢位于(),说话中枢位于(),阅读中枢位于(),听话中枢位于()。
三、单项选择题( 25 分)1. 滑膜关节的基本结构是A. 关节面、关节囊、关节盘B. 关节面、关节囊、关节唇C. 关节腔、关节囊、囊内韧带D. 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E. 关节面、关节腔、囊外韧带2. 膈A. 收缩时,膈穹下降,助呼气B. 收缩时,膈穹下降,助吸气C. 收缩时,膈穹上升,助吸气D. 舒张时,膈穹上升,助吸气E. 舒张时,膈穹下降,助呼气3. 对内脏描述何者正确A. 包括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和脉管系统B. 大部分器官位于胸腹膜腔内C. 各系统均借孔道与外界相通D. 主要功能是运输物质、进行物质代谢和繁殖后代E. 各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没有共同点4. 下消化道不包括A. 十二指肠B. 空肠C. 回肠D. 直肠E. 盲肠5. 肝外胆道不包括A. 肝左管B. 肝右管C. 胆囊管D. 胰管E. 肝总管6. 鼻旁窦积液最不易引流、痊愈的是A. 额窦B. 上颌窦C. 蝶窦D. 筛窦前、中群E. 筛窦后群7. 关于右肺的形态,哪个描述是错误的A. 通常分 3 个叶B. 分 10 个肺段C. 有斜裂和水平裂D. 较左肺宽而短E. 心切迹上方有肺小舌8. 关于肾剖面上的结构,何者为错误 ?A. 肾区 D. 肾大盏 C. 肾小盏 D. 肾柱 E. 肾锥体9. 下述关于男性尿道的描述,何者错误?A. 起自膀胱的尿道内口,止于尿道外口B. 可分为前列腺部、膜部和海绵体部C. 临床上称尿道前列腺部和膜部为前尿道D. 全长有 3 处狭窄,即尿道内、外口和膜部E. 行程中有耻骨下弯和耻骨前弯两个弯曲10. 男性生殖器输送管道不包括A. 附睾B. 尿道C. 射精管D. 睾丸E. 输精管11. 属于腹膜间位器官的是A. 横结肠 B .肝 C. 乙状结肠 D .胰 E .肾12. 属于右心室的结构是A. 动脉圆锥B. 冠状窦口C. 右心耳D. 二尖瓣E. 主动脉隆凸13. 关于窦房结正确的描述是A. 内脏神经决定其正常节律B. 借浦肯野氏纤维连于房室结C. 属于神经组织D. 在房间隔下部右侧心内膜下E. 是心脏的正常起搏点14. 颞部出血压迫止血的动脉是A. 面动脉B. 上颌动脉C. 颞浅动脉D. 内眦动脉E. 颈外动脉15. 奇静脉A. 起自左腰升静脉B. 勾绕右肺根注入上腔静脉C. 注入头臂静脉D. 收集胸腔脏器静脉血E. 沿食管前方上行16. 关于胸导管的描述,错误的是A. 起自乳糜池B. 经膈的主动脉裂孔进入胸腔C. 至第 3 胸椎高度向左侧斜行D. 注入左静脉角E. 引流全身 3 / 4 部位的淋巴17. 关于眼球壁的描述错误的是A. 外膜为纤维膜B. 中膜是血管膜C. 内膜为视网膜D. 视网膜各部感光细胞的分布是相同的E. 角膜占外膜的前 1/6 无色透明18. 关于前庭蜗器的描述,错误的是A. 听觉感受器和位觉感受器位于内耳B. 外耳和中耳是声波的传导装置C. 听器是感受声波刺激的感受器D. 位觉器可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刺激E. 听感受器和位觉感受器位于中耳19. 脊髓节与椎骨的关系A. 第 4 颈髓节平对第 5 颈椎B. 第 6 胸髓节平对第 4 胸椎C. 第 5 腰髓节平对第 3 腰椎D. 骶、尾节平对第 2 腰椎E. 以上都不对20. 上泌涎核发出纤维参与组成A. 副神经B. 舌咽神经C. 迷走神经D. 面神经E. 动眼神经21. 管理舌后 1/3 粘膜一般感觉和味觉的神经是A. 上颌神经B. 展神经C. 下颌神经D. 舌下神经E. 舌咽神经22. 腓总神经损伤后出现A. 足内翻减弱B. 足不能跖屈C. 马蹄内翻足D. 钩状足E. 足可外翻23. 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A. 胸 1 ~ 12 脊髓节段B. 胸 1 ~腰 3 脊髓节段C. 骶 2 ~ 4 脊髓节段D. 胸 1 ~腰 4 脊髓节段E. 胸 1 ~骶 3 脊髓节段24. 脊髓蛛网膜A. 位于软脊膜的内面B. 位于硬脑膜的外面C. 其外面有脑脊液流动D. 与硬脊膜之间有终池E. 与软脊膜之间的间隙称蛛网膜下隙25. 缺碘可引起哪种内分泌腺肿大?A. 甲状旁腺B. 垂体C. 甲状腺D. 肾上腺E. 睾丸四、问答题( 15 分)1 、根据骨的物理化学特性解释幼儿的骨为什么易变形而不易骨折?老年人的骨为什么易骨折而不易变形?2 、怀疑胆囊炎和阑尾炎时,检查时应触压体表的哪些部位 ? 为什么 ?3 、以箭头的形式表示口服抗菌素经何途径吸收、代谢并从尿液排出体外。
正常人体解剖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绪论1、解剖学姿势和方位、切面术语。
――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双下肢靠拢,足尖朝前,双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朝前。
---方位—上,下---前(腹侧),后(背侧)---内侧,外侧----内,外---浅,深-- 近侧,远侧---桡侧,尺侧---- 腓侧,胫侧----切面--垂直轴-矢状轴-冠状轴(额状轴)---切面--矢状面、水平面(横切面、水平面(横切面第一章----运动系统1.1运动系统的组成、主要功能------骨、骨连结、骨骼肌。
运动、支持、保护2.1.1、骨学总论-----成人有206块骨--根据位置不同,可分为:颅骨29块(含6块听小骨)躯干骨51块上肢骨64块下肢骨62块2.1.2骨的形态和构造?---长骨:a分布于四肢b长管状,分一体两端c骨干(骨髓腔) d骺(关节面) ---短骨:a立方形b腕骨、跗骨---扁骨:a板状b颅盖骨、胸骨、肋骨---不规则骨:a形态不规则b椎骨(含气骨)构造----骨质:骨密质(颅盖骨的外板、内板)、骨松质(颅骨的板障)骨膜:a致密结缔组织膜b成骨细胞、破骨细胞c对骨的营养、生长或再生具有重要作用骨髓:a填充于长骨的骨髓腔及骨松质腔隙内b红骨髓: c黄骨髓2.1.3.骨的理化特性----有机质(1/3)-使骨具有韧性和弹性----无机质(2/3)-事骨具有硬度和脆性。
2.2.1躯干骨的名称和数目答:躯干骨包括椎骨、肋和胸骨,成人躯干骨由24块椎骨(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1块骶骨、1块尾骨、12对肋、1块胸骨组成,共计51块。
2.2.1椎骨的一般形态和各部椎骨的特征答:1.一般椎骨都有一个椎体和一个椎弓,椎弓上有七个突起。
2各部椎骨的特点:(1)颈椎特点:①椎体较小椎孔较大,呈三角形。
②横突有孔称横突孔。
③棘突末端分叉。
④特化颈椎有:第一颈椎,无椎体和棘突,呈环形,又称寰椎。
第二颈椎,有齿突,又称枢椎。
第七颈椎,棘突特长,又称隆椎。
头部重要骨性标志

头部重要骨性标志头部重要骨性标志1)眉弓:适对大脑额叶的下缘2)颧弓:其上缘相当于大脑颞叶前端下缘3)翼点:位于颞窝前下部较薄,额、顶、颞、蝶骨会合处多数人成“H"形缝,此处最为薄弱,称翼点。
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常有血管沟)位于颧弓中点上方约3.8CM处4)星点:位于颅后部两侧,是枕,顶,颞三骨在乳突根后上方的交汇点。
相当于外耳门上缘与枕外隆凸连线上方1.5CM,外耳道中心点后约3.5CM。
其适对横窦转折为乙状窦处5)乳突:后部的内面为乙状窦沟6)枕外隆凸:内面为窦汇主要标志线:1)下横线:自眶下缘至外耳门上缘的连线2)上横线:自眶上缘向后画一与下横线平行的线3)矢状线:眉间至枕外隆凸的连线4)前垂直线:经颧弓中点作与上下横线相垂直的线5)中垂直线:经下颌骨髁突中点向上作一与前垂直线平行的线6)后垂直线:经乳突根部后缘作一与前中垂直线平行的线颅顶盖大致的解剖特点:头发——头皮——帽状腱膜——颅骨板——硬脑膜——脑组织我们医院目前N外手术的大致分类:颅脑和椎管的手术颅脑手术:前颅和后颅前颅手术包括:额部、顶部、枕部、颞部(大脑半球)后颅手术包括:小脑、丘脑、乙状窦入路椎管手术包括:颈椎、胸椎、腰椎几种常见的颅脑手术入路的体位、皮肤切口和适应症额叶切除术适应症:脑脑挫裂伤新生物血管病变癫痫血肿体位:仰卧位,头部用头架固定,头部向对侧肩部旋转20~30度,用一肩垫垫于肩下皮肤切口:(额叶位于中央沟之前外侧裂的上方)做单侧的弧形切口或双侧冠状切口癫痫颞叶切除术适应症:药物治疗无效的癫痫体位:仰卧位,头部用头架固定,头部向对侧旋转60度,后仰50度,目的是使额颞部大致处于水平面上,用一肩垫垫于同侧肩下皮肤切口:标准的是“?”形切口,起始于耳屏前的颧弓经大脑半球间入路适应症:侧脑室和第三脑室的肿瘤大脑前动脉复杂动脉瘤中线肿瘤半球间血管瘤性病变体位:仰卧位,头部固定在正中位或向对侧倾斜20~30度皮肤切口:右侧入路,为马蹄形切口或单侧半冠状切口枕叶切除术适应症:枕叶肿瘤枕叶血管畸形体位:侧卧位,头部用头架固定,转向地面与之成40~50度角,即四分之三俯卧位(侧俯卧位),或采用半坐位皮肤切口:从中线的枕外隆凸开始,向上成马蹄形到大耳后的枕乳缝乙状窦后开颅术适应症:桥脑小脑角肿瘤三叉神经痛面肌抽搐前庭神经切断术舌咽神经和膝状神经节痛后循环血管性病变体位:(乙状窦后区域位于乙状窦后方,横突下方)侧俯卧位,侧卧位,仰卧位或坐位,取仰卧位时应使头部最大限度的转向对侧皮肤切口:呈C形或S形,起于枕外隆突上中线旁,乳突切迹内侧5mm椎管手术一般取俯卧位,除颈椎手术有时取侧卧位。
正常人体解剖学知识点

1.何谓人体解剖学姿势?答:人体解剖学姿势即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下肢靠拢,足尖朝前,双上肢自然下垂于躯体干两侧,手掌朝前。
2.骨按形态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3.胸骨自上而下依次分为:胸骨柄、胸骨体、剑突。
4.成对的脑颅骨有:顶骨、颞骨,不成对的脑颅骨有:额骨、枕骨、蝶骨、筛骨。
5.鼻旁窦有四对,包括:额窦、筛窦、蝶窦、上颌窦。
6.肩胛骨上能触及的骨性标志有:肩峰、上角、下角、肩胛冈、喙突、内侧缘。
7.椎间盘由纤维环和髓核构成。
8.胸廓是由12块胸椎、12对肋和1块胸骨借骨连结构成的。
9.下颌关节由:下颌头与下颌窝构成。
其关节腔内有:关节盘。
10.椎间孔:是指相邻椎骨的椎上切迹和椎下切迹所组成的孔,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11.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相接处形成突向前方的横行隆起,称为胸骨角,可在体表摸到,他平对第二肋,为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12.翼点:在颞窝区内有额、顶、颞、蝶四骨的汇合处,称为翼点,此处骨质比较薄弱,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翼点处骨折时,容易损伤该动脉,引起颅内血肿。
13.椎间盘:椎间盘是上、下相邻两个椎体之间的纤维软骨盘,由周围的纤维环和中央部的髓核构成。
14.腹股沟管:腹股沟管是指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有一斜贯腹肌和腱膜的裂隙,为男性的精索或女性子宫圆韧带所通过。
15.试述椎骨的一般形态。
答:每块椎骨均由椎体和椎弓两部分构成。
椎体位于前部,呈短圆柱状。
椎弓试附在椎体后方的弓状骨板,它与椎体围成椎孔椎弓与椎体相连的部分较细,称为椎弓根,其上方有椎上切迹,下方有椎下切迹,相连椎骨的椎上下切迹组成椎间孔。
两侧椎弓根向后内侧扩展为宽阔的骨板,称为椎弓板。
每个椎弓伸出7个突起,即向两侧伸出一对横突,向上伸出一对上关节突,向下伸出一对下关节突,向后伸出单一的棘突。
16.写出鼻旁窦的名称及开口部位。
答:额窦开口于中鼻道,下颌窦开口于中鼻道,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筛窦的前、中筛、小房开口于中鼻道,后筛小房开口于上鼻道。
正常人体解剖学之四肢骨骼

尺骨
前臂内侧,一体两端(长骨特点) ①上端粗大:滑车切迹 切迹上下方—鹰嘴、冠突 冠突 前下方隆起——尺骨粗隆 外侧关节面——桡切迹 ②体:三棱柱形 ③下端:尺骨头、尺骨茎突 (尺骨头后内侧)
下肢带骨(髋骨)
髋臼、闭孔 (1)髂骨(后上方) 髂骨翼、髂嵴、髂结节 髂前上(下)棘、 髂后上(下)棘 耳状面(与骶骨耳状面形成关节) 髂窝 (2)坐骨(后上方) 坐骨结节、坐骨棘 坐骨大小切迹、坐骨支 (3)耻骨(前下方) 耻骨体 耻骨上下支 耻骨联合面(连接两侧耻骨) 耻骨结节
肱骨(一体两端)
③下端: 内侧髁: (内上髁、肱骨滑车 ---尺骨的滑车切迹) 外侧髁: (外上髁、肱骨小头 ---桡骨头的上面关节凹) 滑车上下方: ○ 冠突窝(滑车前上) ○ 鹰嘴窝(滑车后上) 尺神经沟: 内上髁的后下方的一浅沟。 肱骨内上髁折时尺神经易受损。
桡骨
股骨(一体两端)
上端: 股骨头、股骨颈 大转子、小转子 转子间线、转子间嵴 体:粗线→上延髁、 髁间窝 内上髁、外上髁
髌骨
全身最大的籽骨,前面粗糙,后面光滑关节面与股骨两 髁前方的髌面相关节。
胫骨
上端: 内侧髁、外侧髁、髁间隆起 体: 腓关节面、胫骨粗隆、腓切迹 下端: 内踝(大、高)
腓骨
上端: 腓骨头、腓骨颈 体: 下端: 外踝(扁平、尖小、低)
足骨(52块) (跗骨、趾骨、跖骨)
①跗骨(7×2块): 跟骨 距骨 骰(tou)骨 足舟骨 内侧、中间、外侧楔骨 ② 跖骨(5×2块): 底、体、头 ③ 趾骨(14×2块): 2+3+3+3+3节
下肢解刨

下肢局部解剖学
一、概 述
• 境界:前方以腹 股沟与腹部为界; 后方以髂嵴与腰、 骶部为界;上内 侧与会阴部相邻。 • 分部:可分为臀 hip、股thigh、 膝knee、小腿 leg、踝ankle及 足部foot。
四、下 肢 分 区
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间连线
股前区
髌骨底上方两横指的环行线
膝前区
小腿前外侧区
胫骨粗隆的环行线
踝前区
足背 趾背
内、外踝基部的环行线
外、内踝尖的连线
各趾根部的连线
二、表面解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表面标志 骨性标志: 肌性标志: 髂前上棘 腹股沟韧带 股骨大转子 四头肌 髌骨 髌韧带 腓骨头 股二头肌腱 胫骨粗隆 半腱肌 胫骨前缘 半膜肌 内踝 腓肠肌 外踝 比目鱼肌 跟结节 跟腱
(一)体表标志
骨性标志: 耻骨结节 耻骨嵴 耻骨联合上缘 髂后上棘 髂结节 坐骨结节
股骨内、外上髁 股骨内、外侧髁
收肌结节 舟骨结节 第5跖骨粗隆
(二)下肢测量
髂前上棘 ↓ 股骨内侧髁最高点 ↓ 内踝尖
大腿长 小腿长
Nelaton线:为侧卧、髋关节屈90º ~120º 时,由坐骨结节至髂前上棘的连线。正 常时,此线通过股骨大转子尖。当髋关节脱位或股骨颈骨折时,大转子尖可向此 线上方移位。
the suprapiriform and infrapiriform foramen
坐 骨 神 经 与 梨 状 肌 关 系 类 型
髋 关 节 的 血 液 供 应
髋 周 围 动 脉 网
解剖知识

一.可在体表摸到的骨性标志1.肩峰:肩部的最高点2.髌骨:人体最大的籽骨3.锁骨:全长可在体表摸到4.坐骨结节:是坐骨的最底部5.胸骨角:两侧平对第2肋软骨(计数肋的重要标志)6.第7颈椎棘突:棘突特长,末端不分叉(计数椎骨序数的标志)7.骶角:由骶管裂孔两侧向下突出形成(麻醉时通过骶角找到骶管裂孔)8.肩胛骨下角:平对第7肋或第7肋间隙(上角平对第2肋,不可摸到)9.髂前上棘、髂后上棘、髂结节10.桡骨茎突、桡骨头11.肩胛冈、脊柱缘、喙突二.人体的各种“最”“唯一”1.人体最大的籽骨:髌骨2.人体最长最坚实的长骨:股骨(长度约为身高的1/4)3.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膝关节4.人体背肌中最长最大的肌:竖脊肌5.人体最大的腺体:肝(胰腺为第2大)6.人体最大的胸膜隐窝:肋膈隐窝(肋胸膜和膈胸膜的转折处)7.全身中最长的肌:缝匠肌8.全身中最大的阔肌:背阔肌9.全身中体积最大的肌:股四头肌10.咽腔最狭窄的部分:喉咽11.喉腔最狭窄的部位:声门裂12.呼吸道中唯一完整的软骨:环状软骨13.唯一的一对外群喉肌:环甲肌三.具有临床意义的部位1.耻骨前弯:临床上进行膀胱镜检查货导尿时,要采取弯曲消失的位置2.包皮系带:进行包皮环切手术时应注意不要伤及它,以免术后影响阴茎正常的勃起3.前列腺后叶:前列腺肿瘤的易发部位4.前列腺中叶和侧叶:前列腺结缔组织增生而引起的前列腺肥大好发部位5.输精管精索部:结扎输精管的良好部位6.子宫峡:产科常在此进行剖腹取胎术7.输卵管峡部:结扎输卵管的良好部位8.输卵管伞:手术中识别输卵管的标志9.气管隆嵴:支气管镜检查的重要标志10.胆囊三角:胆囊手术中寻找胆囊动脉的标志11.白线:活体肛门指诊检查时可触知此白线处有一条环形浅沟,是肛门内、外括约肌的分界处12.。
解剖骨性标志

解剖骨性标志乳突:位于外耳下方,其根部前缘的前内方有茎乳突,面神经由此出颅。
乳突深面的后半部为乙状沟。
下颌角:为下颌支后缘与下颌体下缘转折之处,此处骨质较薄,容易骨折。
枕外隆凸:坐落于枕部向后最注重的突起,其深面为窦汇。
颧弓:位于眶下缘和枕外隆凸之间连线的同一水平面上,下方一横指处为腮腺管。
翼点:为顶骨、额骨、蝶骨和颞骨四骨相汇合处,在颧弓中点上方3~4cm处,是颅骨的薄弱部位,其深面附近的沟内有脑膜中动脉的前支经过。
第7颈椎棘突:坐落于颈背部最注重的突起,头部前屈时更容易跌破,为计数椎骨的标志。
颈动脉结节:即第6颈椎横突前结节,位于胸锁乳突肌前缘深处,正对环状软骨平面。
平环状软骨,在胸锁乳突肌前缘,以拇指向后加压,可将颈总动脉压向颈动脉结节,阻断血流,达到止血的目的。
胸骨颈静脉切迹:坐落于胸骨上缘,两侧胸锁关节之间的突起,其上方为胸骨上窝。
胸骨角:坐落于胸骨柄与胸骨体的连接处向前的纵向凸起,自颈静脉切迹向上约两斜指处,就是关键的骨性标志。
元显恭对第4胸椎体后缘的水平,也就是气管杈、主动脉弓的前、后端的、心脏上界、食管的第二个窄小处和胸导管左移处的水平;胸骨角的两侧直奔第2肋软骨,为计数肋骨的标志。
胸骨角平面就是上、下心室的分界线。
肩胛下角:自然体位时平对第7肋,可作为在背部计数肋骨的定位。
剑突:胸骨下方的注重坐落于两侧肋斧之间,剑突与左侧肋弓的交点处就是心包外科手术的常用部位。
骶角:沿骶中嵴向下扣到骶管裂孔,在裂孔的两侧可扣到骶角。
肩峰:高耸于肩关节的上方,为肩部的最高点。
尺骨鹰嘴:位于时后部后方的突出。
豌豆骨:坐落于腕部离两端皮纹的内侧的凸起。
髂嵴:髂嵴全长在体表均能扣到,其前端为髂前上棘,后端为髂后上棘,髂棘最高点平线平对第4腰椎棘突,腰椎穿刺可通过髂嵴定位。
耻骨结节:坐落于腹股沟内侧端的,胖人更易甩至。
坐骨结节:位于臀大肌下缘内侧,屈大腿时在臀部扪到的骨性突出。
股骨小转子:大腿外侧上部的注重。
人体解剖学重点系统总结 - 运动系统- 十四五教材

正常人体解剖学(十四五教材)密切。
-眶上裂:是蝶骨大小翼之间的骨裂,呈三角形,长约22mm,位于眼眶后部上壁与外壁交界处。
-垂体窝:内有脑垂体控制内分泌系统,蝶骨体中间,-卵圆孔:大脑里神经血管进出的地方-形如蝴蝶,是位于前方的额骨、筛骨和后方的颞骨、枕骨之间的骨头。
其横向伸展于颅底部,分为体、小翼、大翼和翼突四个部分。
下颌骨-下颌头:位于耳郭前方,张口闭口运舌骨犁骨上颌骨鼻骨-位于上颌骨的后方,是二块的L形骨,形成硬腭的后面部份,鼻腔的侧壁及底板的一部份,以及眼眶底板的一小部份。
分隔鼻腔与口腔的硬腭后面部份是由腭骨的水平板所形成。
-下鼻甲(Inferior nasal concha)有二-骶角:-骶管裂孔:坐下时最远端是尾骨,向上的就是该孔,向外1指是第一个骶孔,15°角向上可以依次找到其它骶孔-骶前,后孔:椎间孔形成,共8个-骶骨棘突融合在一起-是胸廓前方一块长形扁平,领带状骨,肱骨尺骨,桡骨足骨关节的构成,特点及运动:构成特点运动颅骨的连接颞下颌关节又名下颌关节, 颞骨的下颌窝作关节窝,下颌骨的下颌头为关节头。
关节腔内有关节盘,其周缘与关节囊相连,并将关节腔分为上下两部。
关节囊附于关节结节、下颌窝下颌头的周缘关节囊前襞薄,后襞厚,外侧襞有外侧韧带加固;临床常见下颌关节前脱位。
向下拉,再向后推复位。
下颌骨上提,下降,前进,后退及侧向运动。
躯干骨的连结脊柱由椎体组成整体观脊柱前面观:椎体从第2颈椎向下逐渐增大。
脊柱后面观:椎骨的棘突连贯成纵嵴。
脊柱侧面观:四个生理弯曲:颈曲和腰曲凸向前,胸曲和骶曲凸向后。
刚出生的孩子脊柱是平的,三个月会抬头,形成颈曲,6-8个月会坐,形成腰曲。
尾椎向前,保护盆底。
坐的时候,不能让尾椎扎到座位上。
功能:支持体重保护内脏外前曲后伸侧屈和旋转运动椎体间的连结1.椎间盘:纤维环(纤维软骨):呈同心圆排列,前宽后窄;髓核(胶状物):富有弹性。
颈、腰部椎间盘的特点:前宽后窄、前厚后薄;但椎体后方有后纵韧带加强,故后外呈薄弱处;临床常见椎间盘后外脱出。
体表骨性标志副本

3、肘关节肘关节是一个复合关节,由三个关节共在 同一关节囊而构成。
B、游离上肢骨 ①、肱骨 是典型的长骨。肱骨上端的膨大叫肱
骨头。肱骨头前方粗糙的突起叫小结节;外方的突起 叫大结节。肱骨体外侧粗糙的隆起叫三角肌粗隆。肱 骨远端后面的窝叫鹰嘴窝;前面内侧窝叫冠突窝,外 侧的窝叫桡窝。冠突窝下方的突起叫肱骨滑车,桡窝 下方圆形的突起叫肱骨小头,两者均有关节面。在肱 骨远侧端的内侧的突起叫内上髁;外侧的突起叫外上 髁(如图2—14)。
②、尺骨 位于前臂内侧。上端
前有冠突(喙突),后有鹰嘴。两者之
间的深凹叫滑车切迹(或叫半月切迹)。 冠突的外侧,有一凹陷的关节面,
叫桡切迹。冠突的下方有一粗糙面,Βιβλιοθήκη 叫尺骨粗隆。尺骨干上有一个锐利
的外侧缘叫骨间缘。尺骨远端呈圆
盘状,叫尺骨头。内侧小突起叫尺
骨茎突(如图2—15)。
③、桡骨 位于前臂的外侧。
2)、椎骨的特征 ①、第三至第六颈椎的横突上有横突孔。棘突有 分叉(如图2—5)。第七颈椎的棘突较长,颈后部可以摸 到。
第一颈椎上没有椎体和棘突。该椎又叫 寰椎。
第二颈椎体上有一个齿突,又叫枢椎(如 图2—6)。
②、胸椎棘突细长,尖向后下,椎体两 侧和横突有关节面(如图2—7)。 ⑧、腰椎椎体最大,棘突呈板状(如图 2—8)。 ④、骶椎(骶骨) 成年人骶椎愈合为一
①、髂骨 位于髋骨上外。骨的上部宽而 扁薄,叫髂骨翼。翼上缘变厚,叫髂嵴。髂嵴 前方突起部叫髂前上棘,下方突起部叫髂前下 棘。髂骨内面的凹陷叫髂窝,髂窝后部的两个 粗糙面分别称耳状面和髂粗隆。髂骨内面稍显 弯曲的局部叫弓状线(如图2—17)。
下肢的境界、分部与分区与表面解剖

一、境界、分部与分区下肢偕肢带与躯干相连,上界前方以腹沟和腹部分界;后上方以髂嵴和腰部分界;内侧以股沟和会阴分界;后内侧以骶尾骨外缘和骶部分界。
下肢可分臀部、股部、小腿部和足部。
臀部以臀沟与股部分界。
股部介于髋与膝之间,又可分为股前部和股后部。
小腿部为膝关节和踝关节之间的部分,也可分为小腿前部与小腿后部。
踝关节以下为足部,又可分为足背与足底两区。
二、表面解剖 1.体表标志下肢可触摸的主要骨性标志有:髂嵴、髂结节、股骨大转子、坐骨结节、耻骨联合、耻骨结节、髌骨、股骨髁、胫骨髁、腓骨头、内踝和外踝、舟骨粗隆、第五跖骨粗隆等,这些标志在医疗实践中常做为定点、定位之用。
2.Nelaton氏线和Kaplan氏点临床为了诊断股骨骨折或髋关节脱位,常用Nelaton氏线或Kaplan氏点为标准进行判断。
(一)Nelaton 氏线为坐骨结节至髂前上棘的连线。
正常情况下,此线经过大转子尖端,当股骨颈骨折或髋关节脱位时,大转子尖端可向上移位超过此线。
(二)Kaplan氏点仰卧位,两腿并拢伸直,分别从左、右大转子尖经同侧髂前上棘各做一条延长线,正常情况下,二线在脐上相交,其交点称Kaplan点。
如一侧大转子因股骨颈骨折或髋关节脱位而向上移位时,此交点则移至脐下,并偏向健侧。
2-31 人体解剖学运动系统 (骨骼)

下关节突1对。
椎体
椎孔 上关节突 椎弓板
椎弓根 横突
棘突
2.各部椎骨的典型特征
(1)颈椎 共7块。横突有孔,棘突分叉。
第1颈椎又名寰椎、
第2颈椎又名枢椎、
第7颈椎又名隆椎。
C4 前弓
横 突 孔
C7
齿 突 C2
齿突凹 C1
后弓
(2)胸椎 共12块。椎体两侧上、下肋凹,横突有肋凹, 棘突伸向后下,呈叠瓦状排列。
(3)水平面(横切面) 与上述两个平面相垂 直,将人体分成上、 下两部分的断面。
第一篇
【概述】
运动系统
1.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骨骼肌组成,在运动系统中骨 骼肌是主动部分,骨和关节是被动部分。 2.全身各骨借关节相连形成骨骼。
3.在运动中,骨起杠杆作用,关节是运动的枢纽,骨骼 肌则是动力器官。 4.运动系统的功能主要是支持、保护和运动作用。
6.近侧与远侧 在四肢,距 肢体根部近者为近侧,离肢体根 部远者为远侧。 (三)轴和面
1.轴
(1)垂直轴 上下方向
(2)矢状轴
(3)冠(额)状轴
前后方向
左右方向
2.面
(1)矢状面 按矢状轴方向,
将人体分成左、右两部分的
纵切面 若将人体分 成相等的左、右两半 的断面,称正中矢状 面。
(2)冠(额)状面 按 冠状轴方向,将人体 分成前、后两部分的 断面。
短骨
扁骨
不规则骨
二、骨的构造(由各骨 骨膜 骨髓构成)
1.骨质 由骨组织构成,分骨密质和骨松质。
骨密质:配布于骨的表面,质地致密,由紧密排列成层的骨
板构成。抗压、抗扭曲能力强。如长骨的骨干、颅盖骨的内 板与外板。
人体解剖学之重要骨性标志

一、躯干骨得重要骨性标志:(颈静脉切迹、胸骨角、肋弓、剑突、骶角、骶管裂孔、第7颈椎及胸腰椎棘突、颈动脉结节)。
1、颈静脉切迹:在胸骨柄得上缘,与第2胸椎体平齐。
其上方为胸骨上窝。
2、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连接处向前得横行突起,自颈静脉切迹向下约两横指处,就是重要得骨性标志。
胸骨角得两侧接第2肋(软骨),为计数肋与肋间隙得重要标志。
后面平对第4胸椎体下缘水平,也就是气管杈、主动脉前、后端、心脏上界、食管第二个狭窄与胸导管左移处得水平;胸骨角平面就是上、下纵隔得分界线。
3、肋弓:由第7—10肋软骨依次相连而成、触摸肝、脾得标志、4、剑突:胸骨下方得突出,位于两侧肋弓之间,剑突与左侧肋弓得交点处就是心包穿刺得常用部位。
5、骶角、骶管裂孔:沿骶正中嵴向下摸到骶管裂孔,在裂孔得两侧科摸到骶角,为骶管麻醉定位标志、6、第7颈椎棘突:头前俯时,在项下部正中最突出处,为确定椎骨棘突序数得标志之一、7、颈动脉结节:即第6颈椎横突前结节,位于胸锁乳突肌前缘深处,正对环状软骨平面。
平环状软骨,在胸锁乳突肌前缘,以拇指向后压,可将颈总动脉压向颈动脉结节,阻断血流,达到止血得目得、二、颅得骨性标志:(枕外隆突、颞骨乳突、颧弓、眉弓、下颌角)。
1、枕外隆突:位于枕部向后最突出得隆起,其深面为窦汇。
2、颞骨乳突:耳廓后方,内部有乳突小房;其根部前缘得前内方有茎乳孔,面神经由此出颅。
乳突深面得后半部为乙状窦沟。
3、颧弓:上缘后端即耳廓前方可触知颞浅动脉得搏动;中点上方约4cm处为翼点,内有脑膜中动脉通过;下方一横指处,有腮腺导管横过咬肌表面。
4、眉弓:眶上缘稍上方得弧形隆起,内部就是额窦、5、下颌角:为下颌支后缘与下颌底转折处,此处骨质较薄,容易骨折。
三、上肢骨得主要骨性标志:(肩峰、肩胛冈、肩胛骨下角、锁骨、肱骨下端得内、外上髁、尺骨鹰嘴、桡尺骨茎突等)。
1、肩峰——锁骨外侧端外侧,高耸于肩关节得上方,为肩部得最高点, 就是测量上肢长度得定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突:位于外耳下方,其根部前缘的前内方有茎乳突,面神经由此出颅。
乳突深面的后半部为乙状沟。
下颌角:为下颌支后缘与下颌体下缘转折之处,此处骨质较薄,容易骨折。
枕外隆凸:位于枕部向后最突出的隆起,其深面为窦汇。
颧弓:位于眶下缘和枕外隆凸之间连线的同一水平面上,下方一横指处为腮腺管。
翼点:为顶骨、额骨、蝶骨和颞骨四骨相汇合处,在颧弓中点上方3~4cm处,是颅骨的薄弱部位,其深面附近的沟内有脑膜中动脉的前支经过。
第7颈椎棘突:位于颈背部最突出的隆起,头部前屈时更容易触及,为计数椎骨的标志。
颈动脉结节:即第6颈椎横突前结节,位于胸锁乳突肌前缘深处,正对环状软骨平面。
平环状软骨,在胸锁乳突肌前缘,以拇指向后加压,可将颈总动脉压向颈动脉结节,阻断血流,达到止血的目的。
胸骨颈静脉切迹:位于胸骨上缘,两侧胸锁关节之间的凹陷,其上方为胸骨上窝。
胸骨角:位于胸骨柄与胸骨体的连接处向前的横向突起,自颈静脉切迹向下约两横指处,是重要的骨性标志。
平对第4胸椎体下缘的水平,也是气管杈、主动脉弓的前、后端、心脏上界、食管的第二个狭窄处和胸导管左移处的水平;胸骨角的两侧接第2肋软骨,为计数肋骨的标志。
胸骨角平面是上、下纵隔的分界线。
肩胛下角:自然体位时平对第7肋,可作为在背部计数肋骨的定位。
剑突:胸骨下方的突出位于两侧肋弓之间,剑突与左侧肋弓的交点处是心包穿刺的常用部位。
骶角:沿骶中嵴向下扣到骶管裂孔,在裂孔的两侧可扣到骶角。
肩峰:高耸于肩关节的上方,为肩部的最高点。
尺骨鹰嘴:位于时后部后方的突出。
豌豆骨:位于腕部远侧皮纹的内侧的突起。
髂嵴:髂嵴全长在体表均能扣到,其前端为髂前上棘,后端为髂后上棘,髂棘最高点平线平对第4腰椎棘突,腰椎穿刺可通过髂嵴定位。
耻骨结节:位于腹股沟内侧端,瘦人较易扣到。
坐骨结节:位于臀大肌下缘内侧,屈大腿时在臀部扪到的骨性突出。
股骨大转子:大腿外侧上部的突出。
屈髋时,由坐骨结节至髂前上棘的连线通过股转子。
胫骨粗隆:位于髌骨下缘四横指处。
内踝和外踝:踝部两侧的明显隆起分别是内踝和外踝,外踝低于内踝
1、从枕骨结节向下,第一个触及的是第2 颈椎棘突;它与第2 颈椎椎体约在同一水平。
2、当头部前屈时,可摸到明显隆起的第七颈椎棘突(大椎)。
3、两手垂于躯体两侧时,两肩胛冈连线平第三胸椎棘突;棘突下缘约平第3 、4 胸椎间隙。
4、两肩胛骨下角连线平第七胸椎棘突。
约平第8 胸椎椎体。
5、第十二肋与竖脊肌外缘交点,相当第一腰椎水平。
6、两季肋下缘连线平第二腰椎棘突。
7、腰肌两侧可触及的最长的横突为第3 腰椎横突,同第3 腰椎椎体水平。
8、两髂嵴最高点连线平第四腰椎棘突。
9、髂后上棘:髂嵴后端。
瘦弱者呈隆起头,年青或肥胖者皮肤表面呈现一凹陷。
为骶髂关节中心点和第二骶椎中部的标志。
10、骶后孔:骶骨背面的四对小孔,为八髎穴所在。
11、骶管裂孔(腰俞):骶尾关节上方正中呈凹陷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