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教程
《多媒体技术教程(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多媒体技术教程(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多媒体技术教程》(第三版)习题解答第1章绪论1.多媒体信息系统和多媒体计算机有什么不同?在概念上应如何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多媒体信息系统是新一代高度集成的、功能强大的、智能化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它是提供多媒体信息、辅助人们对环境进行控制和决策的系统,是基于计算机、通信网络等现代化的工具和手段,服务于管理领域的信息处理系统。
而多媒体计算机指的是硬件设施,多媒体计算机是多媒体信息系统得以应用的平台。
2.试归纳叙述多媒体关键特性以及这些特性之间的关系。
多媒体的关键特性主要包括信息载体的多样性、交互性和集成性这三个方面,这既是多媒体的主要特征,也是在多媒体研究中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
信息载体的多样性是相对于计算机而言的,指的就是信息媒体的多样化,有人称之为信息多维化;多媒体的第二个关键特性是交互性,多媒体系统将向用户提供交互式使用、加工和控制信息的手段,为应用开辟更加广阔的领域,也为用户提供更加自然的信息存取手段;多媒体的集成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多媒体信息媒体的集成,二是处理这些媒体的设备与设施的集成。
信息载体的多样性是集成性的基础,没有多种信息媒体,也就无法进行多媒体信息的集成化处理;而处理多媒体的设备与设施的集成性是实现交互性的前提,没有系统、网络、软硬件设施的集成,就无法为用户交互式使用、加工和控制信息提供平台。
3.为什么说多媒体缩短了人类信息交流的路径?人类与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流的目的是什么?与以往的方法相比,计算机在数据处理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
计算机所提供的功能强大的数据组织和构造技术,如传统数据结构中的数组、向量、队列、堆栈、树和堆等,为动态地加工和处理数据提供了基础。
高效的算法和高速的网络通信,大大地加强了用文字和数据表示概念的能力并加速了它的传递过程。
但人类并不是仅仅依赖文本这一类单一的数据形式来传递所有的信息和接受概念的,图像、声音等多媒体信息都是人类获取和传递信息极为重要的渠道。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立体化课后习题及答案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立体化教程》客观题参考答案第一章一,选择题1.多媒体技术地主要特性有(D)。
①多样性②集成性③交互性④可扩充性(A)①(B)①,②(C)①,②,③(D)全部2.把一台普通地计算机变成多媒体计算机,需要解决地关键技术是(D)。
①视频音频信息地获取技术②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与解码技术③视频音频数据地实时处理④视频音频数据地输出技术(A)①(B)①,②(C)①,②,③(D)全部3.多媒体计算机地媒体信息是指(D)。
①数字,文字②声音,图形③动画,视频④图像(A)①(B)②(C)③(D)全部4.多媒体计算机地发展趋势是(D)。
(A)进一步完善计算机支持地协同工作环境(B)智能多媒体技术(C)把多媒体信息实时处理与压缩编码算法融入CPU 芯片(D)以上全对5.多媒体信息地实时处理,压缩编码算法,通信,大量运行地是8 位与16 位定点矩阵运算。
把这些功能与算法集成到CPU 芯片,要遵循地几条原则是(D)。
(A)压缩算法采用际标准地设计原则(B)将多媒体功能地单独解决变成集解决(C)体系结构设计与算法相结合(D)以上全对6.根据多媒体特性判断以下哪些属于多媒体范畴(B)。
①交互式游戏②有声图书③彩色画报④立体声音乐,彩色电视等(A)仅①(B)①,②(C)①,②,③(D)全部7.在多媒体个计算机系统,( C )是多媒体硬件与软件地桥梁。
(A)多媒体实时压缩与解压缩(B)多媒体I/O 接口(C)多媒体核心系统(D)总线系统8.若一部数码相机地标准像素值为300 万像素,则该数码相机可拍摄相片地最大分辨率约为(D)。
(A)640×480 (B)1024×768 (C)1280×1024 (D)2048×15369.(A)是为了某个特定目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开发研制地应用系统。
(A)多媒体应用系统(B)多媒体教学系统(C)多媒体数据库(D)多媒体电子出版物10.利用扫描仪输入文字数据信息,将它们变成文字信息地软件是(B)。
14830-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案例教程-教学指南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系列教材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案例教程教学指南黄伟斌主编高琰张中洲主审Publishing House of Electronics Industry北京·BEIJING前言为了配合《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的教学,更好地体现技能教材的编写特色,更好地为读者服务,编写了此教学资料。
教学资料内容有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教学指南,包括了课程性质与任务、课程内容、教学提要和要求、教学时间分配等。
第二部分是电子教案,采用PowerPoint课件形式。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按需选取和重新组合。
第三部分是习题答案,给出了每道习题的答案。
由于这一行业发展的日新月异,作者水平有限,教学资料内容中难免有疏漏和不妥之处,恳请广大读者不吝指正。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教学指南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是计算机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与核心课程之一。
本教材是在充分调查研究和总结过去教材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按照中等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的课程新理念、新标准和新体例的要求而编写的,同时充分吸取了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实践方面的成功经验,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注重内容的实用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体现了创新的精神和方法,较好地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
本课程以任务引领和项目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介绍了多媒体技术基础知识、声音素材的采集与编辑、图形图像素材的编辑、动画制作、视频素材的采集与处理、多媒体作品制作6大部分内容。
通过学习,使学生具备采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够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多媒体作品的制作。
二、教学提要、课程内容、教学要求第1章多媒体技术基础知识1.了解和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了解和掌握媒体与多媒体。
了解和掌握多媒体技术。
2.了解和掌握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结构了解和掌握多媒体硬件系统的组成。
了解多媒体个人计算机。
了解多媒体软件。
3.了解和掌握多媒体播放软件了解多媒体素材制作软件。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教学目标及学生应达到的能力多媒体技术是在计算机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由于多媒体技术一直处于高速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因此课程内容应该根据这种变化做相应的调整和变化,注意知识和内容的更新,保持时效性。
本门课程实践性强。
多媒体技术不仅理论体系完整,而且更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掌握理论内涵和技术要点。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使用工具软件制作多种类型的多媒体作品,从而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形成基本的知识体系逻辑;掌握各种媒体的基本处理技术和常用多媒体外设的使用,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结合多媒体作品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能力并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也是信息时代对人才的需求;通过对各种多媒体软件的介绍和学习,培养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利用软件中提供的帮助进行自我学习的能力;通过布置课后作业,学生分组完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精神。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章多媒体技术概论教学内容1、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2、多媒体技术的研究对象3、多媒体关键技术4、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教学要求• 1、掌握:媒体定义、媒体的种类和特点。
• 1、理解:多媒体的概念、多媒体技术的内容。
• 2、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历程。
教学建议• 根据具体情况,对多媒体关键技术以及应用的最新发展作适当介绍。
第二章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教学内容1、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2、多媒体计算机3、多媒体关键技术4、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教学要求• 1、掌握:多媒体计算机的组成、光存储设备的使用。
• 1、理解:多媒体接口卡的工作原理、光存储系统的原理。
• 2、了解:多媒体系统的特点与分类,常用多媒体输入输出设备。
教学建议• 根据具体情况,对多媒体系统的运行环境作适当介绍。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习题参考答案_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教程(第2版)_[共2页]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习题参考答案_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教程(第2版)_[共2页]](https://img.taocdn.com/s3/m/cb290ffe647d27284a73517f.png)
第6章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习题参考答案1.多媒体一词译自英文Multimedia,而该词又是由multiple和media复合而成的,核心词是媒体。
媒体(Medium,复数Media)又称媒介、媒质,通常指大众信息传播的手段,如报纸、杂志、电视等。
多媒体技术,即计算机交互式综合处理多媒体信息——文本、图形、图像和声音,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系统并具有交互性。
简言之,多媒体技术就是具有集成性、实时性和交互性的计算机综合处理声、文、图等信息的技术。
2.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是一个能处理多媒体信息的计算机系统。
它是计算机和视觉、听觉等多种媒体系统的综合。
一个完整的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其核心是一台计算机,外围主要是视听等多种媒体设备。
因此,简单地说,多媒体系统的硬件是计算机主机及可以接收和播放多媒体信息的各种输入/输出设备,其软件是音频/视频处理核心程序、多媒体操作系统及各种多媒体工具软件和应用软件。
3.若要用计算机对音频信息进行处理,就要将模拟信号(如语音、音乐等)转换成数字信号,这一转换过程称为模拟音频的数字化。
模拟音频数字化过程涉及音频的采样、量化和编码。
4.计算机声音有两种产生途径:一种是通过数字化录制直接获取,另一种是利用声音合成技术实现,后者是计算机音乐的基础。
声音合成技术使用微处理器和数字信号处理器代替发声部件,模拟出声音波形数据,然后将这些数据通过数模转换器转换成音频信号并发送到放大器,合成出声音或音乐。
乐器生产商利用声音合成技术生产出各种各样的电子乐器。
5.在计算机中,图形(Graphics)与图像(Image)是一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它们都是一幅图,但图的产生、处理、存储方式不同。
图形一般是指通过绘图软件绘制的由直线、圆、圆弧、任意曲线等图元组成的画面,以矢量图形文件形式存储。
矢量图文件中存储的是一组描述各个图元的大小、位置、形状、颜色、维数等属性的指令集合,通过相应的绘图软件读取这些指令,可将其转换为输出设备上显示的图形。
2018多媒体应用设计师教程大纲

多媒体应用设计师教程第1章多媒体计算机的定义和关键技术1.1 多媒体计算机的定义和关键技术1.1.1 多媒体计算机的定义及其关键技术1.1.2 在多媒体计算机发展史上卓有成效的公司和系统1.2 多媒体计算机在数字化家中的应用1.2.1 多媒体技术是解决常规电视数字化及高清晰度电视切实可行的方案1.2.2 用多媒体技术制作DVD及影视音响卡拉OK机1.2.3 多媒体家庭网关1.3 多媒体技术有计算机领域中的应用1.3.1 多媒体创作工具及电子出版社1.3.2 多媒体数据库1.3.3 多媒体通信第2章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2.1 视频信息获取和图像文件格式的转换2.1.1 彩色全电视信号2.1.2 视频信息获取技术2.1.3 图像文件格式及其转换2.2 音频信息获取和处理2.2.1 数字音频基础2.2.2 音频编码基础和标准2.2.3 音乐合成和MIDI接口规范2.2.4 音频卡工作原理及应用开发2.3 多媒体压缩编码技术2.3.1 多媒体数据压缩的重要性和分类2.3.2 预测编码2.3.3 变换编码2.3.4 统计编码2.3.5 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的国际标准第3章多媒体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系统结构3.1 光盘交互式多媒体计算机系统——CD-I3.1.1 CD-I系统的硬件结构3.1.2 CD-I光盘实时操作系统3.2 数字视频交互式多媒体计算机系统DVI3.2.1 DVI系统中的视频音频引擎AVE3.2.2 DVI软件系统中的AVSS3.2.3 Windows系统环境下开发的AVK 3.3 桌面视频压缩系统DVC3.3.1 VC-1000A的结构和工作原理3.3.2 VC-1000A的驱动软件和应用软件第4章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4.1 将多媒体和通信功能集成到CPU芯片中4.1.1 集成的设计原则4.1.2 多媒体处理器Mpact和Trimedia4.1.3 Phenix芯片和MMX技术4.2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SCW4.2.1 CSCW系统概述4.2.2 CSCW系统示例—TH-DMCW第5章多媒体应用的策划与设计5.1 多媒体应用概述5.1.1 多媒体应用系统5.1.2 多媒体软件工程5.2 多媒体应用开发各阶段的目标与任务5.2.1 需求分析5.2.2 应用系统结构设计5.2.3 建立设计标准和细则5.2.4 制作生成应用系统5.2.5 系统的测试与运行5.3 多媒体应用设计的基本原则5.3.1 多媒体应用设计的选题与分析报告5.3.2 多媒体脚本设计5.3.3 创意设计5.4 多媒体人机界面设计与屏幕设计5.4.1 人机界面概述5.4.2 人机界面设计原则5.4.3 屏幕设计原则第6章多媒体素材的准备、制作和集成第7章多媒体课件(CAI)的设计和实现第8章多媒体电子出版物的设计和实现第9章多媒体广告设计第10章多媒体数据库及分布式多媒体系统。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适用层次:高起专适用教育形式:成人教育考核形式:考试所属学院:计算机学院先修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应用(提高)一、课程简介《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是计算机学科的一门专业课程,本课程主要介绍多媒体技术基础知识、多媒体个人计算机的基本设备和扩展设备、多媒体制作中的美术问题、多媒体数据描述、多媒体压缩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动画与视频制作技术、数字音频处理技术、多媒体平台设计技术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考生能够熟悉多媒体技术的理论,掌握多媒体制作技术,进而能独立进行多媒体产品的设计和开发。
学习本课程能够加深信息数字化处理的理解,方便学习者快速掌握各类多媒体编辑工具的使用。
二、课程学习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是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过程,建立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理念,掌握多媒体对象的制作技能,如动画、图像、音频等的创作与制作技巧,掌握多媒体平台的设计技巧。
三、课程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本课程以多媒体数据为中心内容,分别介绍了什么是多媒体,什么是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计算机的组成部件等基本概念。
由针对多媒体信息在计算机里的表示、存储进行了阐述。
最后分别针对图形图像类数据、视频动画类数据、音频类数据以及综合类多媒体数据的软件编辑、制作进行了介绍。
课程主要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模块:模块一:多媒体及多媒体计算机具体包括什么是多媒体,什么是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多媒体产品的制作过程,多媒体计算机的基本结构、主要特征、硬件标准,常用多媒体计算机的外设介绍,如视频卡、扫描仪、数码照相机、打印机、投影机等。
模块二:美学基础具体包括什么是美学,美学的作用,美学的表现手段,平面构图的规则及应用,色彩构成的相关概念,色彩的搭配和象征意义,图像美学,动画美学,声音美学。
模块三:多媒体数据的表示及存储具体包括静态图像文件介绍,动态图像文件介绍,声音文件介绍,数据压缩的基本原理及常用压缩算法介绍。
21数字多媒体色彩基础

数字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案例教程
第2章 数字多媒体中的美学基础
课程学习目标
? 建立美学的基本观念,了解美学涉及到要 领和基本方法
? 了解色彩的基础知识 ? 熟悉色彩的构成 ? 会运用色彩的心理感知到多媒体作品中 ? 掌握平面构图的基本知识和内容
2.1 色彩
色彩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它以神奇的力量把大自然 装点得多姿多彩,以无限的美好慰藉我们的心灵,带给我们 的享受和视觉的美感。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感受色彩的美妙, 无时无刻不置身于大自然五彩缤纷的色彩之中。
? 色性
指色彩的冷暖倾向。
色彩,有“温度”,知“冷 暖”
2.色彩模式
在多媒体作品设计与制作中了解模式的概念很重要,因 为色彩模式决定显示和打印电子图像的色彩模型(简单说色彩 模型是用于表现颜色的一种数学算法),即一幅电子图像用什 么样的方式在计算机中显示或打印输出。色彩模式除了确定 图像中能显示的颜色数之外,还影响图像的通道数和文件大 小。
强的对比性,它的明暗关系只有在对比中,才能显现出来。
2.1.1 色彩基础
各种不同颜色之间存在明度差别,黄、橙、红、绿、蓝、青、紫依此减 弱。无彩色的明度变化要丰富,层次更多,而有彩色则不同。
? 色调
画面中总是由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的各种色 彩组成一个完整统一的整体,形成画面色 彩总的趋向,称为色调。
2.1.1 色彩基础
1.色彩产生的原理
(a)光的反射
(b) 光的折射 光的传播
(c) 光的透射
2.1.1 色彩基础
? 色彩与无色彩
色彩一般分为无彩色和有彩色两大类。 无彩色:是指白、灰、黑等不带颜色的色彩,即反射白光 的色彩。 无彩色系里没有色相与纯度之说.也就是说其色相、纯度 都等于零,而只有明度上的变化。
多媒体技术课件教程

课堂作业:制作一张精美的GIF动画日历。
3.2 声情并茂—制作一段配乐诗朗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存储设备和大容 量内存的出现,对音频进行数字化处理便成为可能。 数字化处理的核心是对音频信息的采样,通过对采集 到的样本进行加工,制成各种效果。
★实例分解--自己动手制作MTV
打开Premiere pro,新建工程文件。
素材导入
★处理音频文件
1、剪裁 2、渐入渐出
操作流程示图 -> 点击观看
☺将音频素材拖动到时间线的音频轨道中:
☺展开音频轨道进行剪接编辑处理并移到音频轨道1:
☺将视频素材拖动到时间线的视频轨道中:
☺将音、视频素材都拖动到时间线的轨道1中:
声音格式: 1)WAV格式
Microsoft系统音频格式,通常用*.wav格式保存一些没有压缩 的音频。
2)MP3格式
mpeg标准音频部分,即mpeg音频层,全称是mpeg audio layer-3。mpeg音频文件的压缩是一种有损压缩,mpeg3音频 编码具有10:1~12:1的高压缩率,同时保持低音频部分基本不 失真,但是牺牲了声音文件中12kHz~16kHz高音频这部分的声 音质量换取了文件的尺寸缩小,相同长度的音乐文件,用mp3 格式来存储,一般只有wav格式文件的1/10
④DivX格式 由MPEG-4衍生出的另一种视频编码(压缩)
标准,即使用DivX压缩技术对DVD光盘的视频图像进行高质 量压缩,同时用MP3或AC3对音频进行压缩,然后将视频与音 频合成并加上外挂字幕文件形成的视频格式。
⑤MOV格式 由美国Apple公司开发,默认播放器为Apple的
多媒体技术教程课后习题答案汇总

第1章 多媒体技术概要1.1 多媒体是什么?多媒体是融合两种或者两种以上媒体的一种人-机交互式信息交流和传播媒体。
使用的媒体包括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像(video)。
1.4 无损压缩是什么?无损压缩是用压缩后的数据进行重构(也称还原或解压缩),重构后的数据与原来的数据完全相同的数据压缩技术。
无损压缩用于要求重构的数据与原始数据完全一致的应用,如磁盘文件压缩就是一个应用实例。
根据当前的技术水平,无损压缩算法可把普通文件的数据压缩到原来的1/2~1/4。
常用的无损压缩算法包括哈夫曼编码和LZW 等算法。
1.5 有损压缩是什么?有损压缩是用压缩后的数据进行重构,重构后的数据与原来的数据有所不同,但不影响人对原始资料表达的信息造成误解的数据压缩技术。
有损压缩适用于重构数据不一定非要和原始数据完全相同的应用。
例如,图像、视像和声音数据就可采用有损压缩,因为它们包含的数据往往多于我们的视觉系统和听觉系统所能感受的信息,丢掉一些数据而不至于对图像、视像或声音所表达的意思产生误解。
1.9 H.261~H.264和G.711~G.731是哪个组织制定的标准?国际电信联盟(ITU)。
1.10 MPEG-1,MPEG-2和MPEG-4是哪个组织制定的标准?ISO/IEC ,即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EC)。
第2章 无损数据压缩2.1假设{,,}a b c 是由3个事件组成的集合,计算该集合的决策量。
(分别用Sh ,Nat 和Hart作单位)。
H 0 = (log 23) Sh = 1.580 Sh= (log e 3) Nat = 1.098 Nat= (log 103) Hart = 0.477 Hart2.2 现有一幅用256级灰度表示的图像,如果每级灰度出现的概率均为()1/256i p x =,0,,255i =,计算这幅图像数据的熵。
22111()()log ()256(log )256256n i i i H X p x p x ==-=-⨯⨯∑=8 (位), 也就是每级灰度的代码就要用8比特,不能再少了。
《多媒体技术基础与应用教程》读书笔记模板

目录分析
01
第1章多媒 体技术概述
02
第2章音频 信息处理
03
第3章数字 图像处理技 术
04
第4章数字 视频编辑
06
第6章三维 动画制作技 术
05
第5章二维 动画制作技 术
第8章综合案例: MOOC教学视频的策
划与制作
第7章综合案例: 三维建筑漫游动画
内容简介
第1章多媒体技术概述
1.1多媒体的基本概念 1.2多媒体系统 1.3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技术 1.4多媒体的关键技术 1.5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1.6本章小结 1.7练习与实践
第4章数字视频编辑
4.1数字视频概述 4.2数字视频编辑工具介绍 4.3 Premiere Pro CC应用 4.4 After Effects CC应用 4.5案例:粒子效果 4.6本章小结 4.7练习与实践
第5章二维动画制作技术
5.1动画概述 5.2 Adobe Animate CC简介 5.3基本动画 5.4场景与音频 5.5脚本语言ActionScript 3.0 5.6案例:按钮交互跳转 5.7本章小结 5.8练习与实践
多媒体技术基础与应用教程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精彩摘录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读书笔记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制作
第章
多媒体
应用
制作
教程
音频
技术
技术
多媒体 小结
视频
基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案例
编辑
技术
基本概念
实践
应用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中职教育-《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教程》第三版课件:第3章 多媒体关键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ppt

DVD盘光道之间的间距由原来的1.6m m缩小到0.74m m, 而记录信息的最小凹凸坑长度由原来的0.83m m缩小到 0.4m m
3.1.5 DVD简介
• DVD概述
加大盘的数据记录区域也是提高记录容量的有效途径。 DVD盘的记录区域从CD盘的86 cm2提高到86.6 cm
提高DVD存储容量的另一个重要措施是使用盘片的两个 面来记录数据,以及在一个面上制作好几个记录层。当 然,这无疑会大大增加DVD盘的容量。
3.2.4 动态图像MPEG压缩编码技术
• 运动补偿预测 • 运动补偿插值
3.3 多媒体网络技术
3.3.1系统组成及特点 3.3.2音频和视频信息处理的网络需求 3.3.3多媒体通信网 3.3.4Internet 与TCP/IP
3.3.1 系统组成及特点
• 多媒体通信的体系结构 (5个方面) • 多媒体通信具有以下3个特点。
3.3.3 多媒体通信网
• 基于局域网的多媒体通信网
➢ 双绞线 ➢ 同轴电缆 ➢ 光缆 ➢ 无线通信 ➢ 卫星通信 ➢ 传输介质的选择
3.3.3 多媒体通信网
• 基于宽带网的多媒体通信网
➢ ISDN ➢ ADSL ➢ Cable Modem ➢ STB机顶盒
3.3.4 Internet 与TCP/IP
3.2.2 数据压缩压缩算法
• 无损压缩编码
➢霍夫曼编码 ➢算术编码 ➢行程编码 ➢Lempel zev编码
3.2.2 数据压缩压缩算法
• 霍夫曼编码的实际编码过程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 ①将信源符号概率按递减顺序排列。 • ②将两个最小出现概率进行合并相加,得到的结果作
为新符号的出现概率。 • ③重复这二个步骤,直到概率达到1.0为止。 • ④在每对组合中的上部指定为1(或0),下部指定为0
多媒体技术基础与实验教程2

作为新一代的高性能串行总线标准, 1394的主要性能 作为新一代的高性能串行总线标准,IEEE 1394的主要性能 特点如下: 特点如下: 数字接口 热插拔 即插即用 总线结构 速度快 兼容性好 接口设备对等(peer-to-peer) 接口设备对等(peer-to-peer) 物理体积小,制造成本低, 物理体积小,制造成本低,易于安装 非专利性
音频设备 音频处理的基本设备是声卡,负责采集、加工、处理波表、 音频处理的基本设备是声卡,负责采集、加工、处理波表、MIDI等 等 多种形式的音频素材。 多种形式的音频素材。 图像设备 负责采集、加工、处理各种格式的图像素材。处理图像, 负责采集、加工、处理各种格式的图像素材。处理图像,一般不需要 特殊的配置,仅需要软件即可。 特殊的配置,仅需要软件即可。 视频设备 负责采集、编辑计算机动画和视频素材。 负责采集、编辑计算机动画和视频素材。 存储设备 多媒体信息数据量很大,长期保存在硬盘也不现实, 多媒体信息数据量很大,长期保存在硬盘也不现实,而且多媒体软件 的发行需要一种高容量、移动方便的存储介质,即光盘。 的发行需要一种高容量、移动方便的存储介质,即光盘。
2.1 多媒体系统的组成
一台计算机如果具备了处理多媒体信息的硬件和适当的软件 系统,就可以说这台计算机具有多媒体功能。 系统,就可以说这台计算机具有多媒体功能。具有多媒体功能的 计算机有大型、中型、小型和微型等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有大型、中型、小型和微型等计算机系统,其中我们接触 到的使用最广的是微型计算机系统,即多媒体个人计算机MPC MPC。 到的使用最广的是微型计算机系统,即多媒体个人计算机MPC。 MPC是具有多媒体处理功能的个人计算机, MPC是具有多媒体处理功能的个人计算机,可对各种媒体进行 是具有多媒体处理功能的个人计算机 数字化处理,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 数字化处理,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
多媒体CAI课件制作实用教程(第三版)章 (2)

所示。
6) 这时,文档中将出现分数模板,如图2-10所示,分别
在分子和分母部分单击鼠标,输入所需的内容即可,如图2-
11所示为输入的分数。
第2章 多媒体素材的采集与编辑 图2-9 选择模板
第2章 多媒体素材的采集与编辑 图2-10 分数模板
第2章 多媒体素材的采集与编辑 图2-11 输入的分数
3) 在【设计】标签的【工具】组中可以重新插入公式,
更改公式的形状等。
■单击 按钮,可以重新插入系统内置的数学公式,或
者使用数学符号库创建公式。
■单击
按钮,可以将选择的公式转换为二维形式,
即标准书写格式。
■单击
按钮,可以将选择的公式转换为一维形式,
如图2-8所示。
第2章 多媒体素材的采集与编辑 图2-7 插入的公式
第2章 多媒体素材的采集与编辑 图2-20 HyperSnap 6的工作界面
第2章 多媒体素材的采集与编辑
2.2.2 图像的编辑
使用图像编辑软件捕获图像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对图像的 加工处理过程。制作课件时,如果要使自己的课件更加专业 化,就必须对各种素材进行编辑加工。对于图像素材的编辑 加工,通常情况下由Photoshop来完成,因为Photoshop易学 易用、功能强大,能够制作出各种各样的图像效果,从而满 足课件的要求。
1.特殊字符的输入方法 下面我们以Word 2007为例,介绍特殊字符和汉字偏旁 的输入方法。 1) 启动Word 2007中文版。 2) 在功能区中切换到【插入】标签,如图2-1所示。
第2章 多媒体素材的采集与编辑 图2-1 【插入】标签
第2章 多媒体素材的采集与编辑
3) 在【符号】组中单击
按钮,在打开的列表中
多媒体技术教程课后习题答案讲解

多媒体技术教程课后习题答案讲解第1章多媒体技术概要1.1 多媒体是什么?多媒体是融合两种或者两种以上媒体的⼀种⼈-机交互式信息交流和传播媒体。
使⽤的媒体包括⽂字、图形、图像、声⾳、动画和视像(video)。
1.4 ⽆损压缩是什么?⽆损压缩是⽤压缩后的数据进⾏重构(也称还原或解压缩),重构后的数据与原来的数据完全相同的数据压缩技术。
⽆损压缩⽤于要求重构的数据与原始数据完全⼀致的应⽤,如磁盘⽂件压缩就是⼀个应⽤实例。
根据当前的技术⽔平,⽆损压缩算法可把普通⽂件的数据压缩到原来的1/2~1/4。
常⽤的⽆损压缩算法包括哈夫曼编码和LZW 等算法。
1.5 有损压缩是什么?有损压缩是⽤压缩后的数据进⾏重构,重构后的数据与原来的数据有所不同,但不影响⼈对原始资料表达的信息造成误解的数据压缩技术。
有损压缩适⽤于重构数据不⼀定⾮要和原始数据完全相同的应⽤。
例如,图像、视像和声⾳数据就可采⽤有损压缩,因为它们包含的数据往往多于我们的视觉系统和听觉系统所能感受的信息,丢掉⼀些数据⽽不⾄于对图像、视像或声⾳所表达的意思产⽣误解。
1.9 H.261~H.264和G.711~G.731是哪个组织制定的标准?国际电信联盟(ITU)。
1.10 MPEG-1,MPEG-2和MPEG-4是哪个组织制定的标准?ISO/IEC ,即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国际电⼯技术委员会(IEC)。
第2章⽆损数据压缩2.1假设{,,}a b c 是由3个事件组成的集合,计算该集合的决策量。
(分别⽤Sh ,Nat 和Hart作单位)。
H 0 = (log 23) Sh = 1.580 Sh = (log e 3) Nat = 1.098 Nat= (log 103) Hart = 0.477 Hart2.2 现有⼀幅⽤256级灰度表⽰的图像,如果每级灰度出现的概率均为()1/256i p x =,0,,255i = ,计算这幅图像数据的熵。
22111()()log ()256(log )256256ni i i H X p x p x ==-=-??∑=8 (位),也就是每级灰度的代码就要⽤8⽐特,不能再少了。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多媒体视频素材的剪辑与制作

对于 PAL 制电视系统,帧速率为 二五 帧。而对于 NTSC 制电视系统,帧速率为 三零 帧。
第 4 章 视频素材的剪辑与制作
12
四.一.五 隔行扫描与逐行扫描 隔行扫描,就是扫描完第 一 行后,从第 三 行开始地位置继续扫描,再分别扫描第 五,七,
第 4 章 视频素材的剪辑与制作
11
四.一.四 帧与帧速率 扫描总是从图像地左上角开始,水向前行,同时扫描点也以较慢地速率向下移动,因此扫描线并非
水地而是斜地。 当扫描点到达图像右侧边缘时,扫描点快速返回至左侧,重新在第一行起点下面行第二行扫描,行
与行之间地返回过程被称为水消隐(输出一个零信号)。一幅完整地图像扫描信号,由水消隐间隔 分开地行信号序列构成,称为一帧。
6
四.一.二 视频制式标准 视频制式标准是在制作影片作品时首先要遇到地选择,它决定着视频地成品能否播放。 视频是由一系列单独地图像,即帧组成地。当观众面前地屏幕上每秒钟放映地图像达到一定数
目时,由于眼地视觉延迟,就会产生动态画面地感觉。帧速率地单位为帧 / 秒。 现在,际上流行地视频制式标准主要有:美与日本使用地 NTSC 制式,,欧洲大部分家使用地
MPG 格式是采用 MPEG 方法行压缩地全运动视频图像文件格式,目前许多视频处理软件都 支持该格式,如超级解霸应用软件。 四.DAT 文件格式
DAT 文件格式是 VCD 与卡拉 OK CD 数据文件地扩展名,也是 MPEG 压缩方法地一种文件 格式。
第 4 章 视频素材的剪辑与制作
8
五.WMV 文件格式 WMV(Windows Media Video)是微软公司开发地一组数位视频编解码格式地通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教程(雷运发)课后习题答案(5-8)

第5章多媒体视频处理技术一、单选题1. VCD中使用的视频图像,是采用()格式进行压缩的。
(A)A VI (B)MPEG (C)QuickTime (D)MP32. 在数字视频信息获取与处理过程中,下面哪个处理过程是正确的?( )。
(A)A/D变换、采样、压缩、存储、解压缩、D/A 变换(B)采样、压缩、D/A 变换、存储、解压缩、A/D变换(C)采样、A/D变换、压缩、存储、解压缩、D/A 变换(D)采样、D/A 变换、压缩、存储、解压缩、A/D变换3. Premiere视频编辑的最小时间单位是()?(A)帧(B)秒(C)毫秒(D)分钟4. Premiere的Timeline Window Options(时间线窗口选项)中的(),用来确定素材的显示格式。
(A)Icon Size (B)Track Format(C)Draw audio when view is or closer (D)Count5. 在Premiere的Transitions(转场)设置窗口中,Start和End右侧的百分比表示()开始的时间百分比。
(A)过渡(B)上一个素材(C)下一个素材(D)叠化效果6. ()类型的转场主要通过模拟三维空间中的运动物体来使画面产生过渡,由于是模拟,所以多为简单的三维效果。
(A)Dissolve (B)3D Motion (C)Iris (D)Map7. Premiere没有提供转场特效的实时预览功能,所以为了观看转场的效果,需要按住()键不放然后拖动预览文件条。
(A)Home (B)End (C)Alt (D)Shift8. 利用Motion制作动画主要体现在()上,对话框中的其他选项都是对其上的关键帧进行属性设置。
(A)时间线(B)运动时间线(C)轨迹(D)路径二、多选题1. 下列关于Premiere软件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 )(A)Premiere软件与Photoshop软件是一家公司的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章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教程
扫描仪的类型与性能
•(1)按扫描方式分类 • 按扫描方式扫描仪分为四种:手动式、平板式、胶 片式和滚筒式。
第2章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教程
2.3.2 数码照相机
数码照相机使用电 荷耦合器件作为成像 部件。它把进入镜头 照射于电荷耦合器件 上的光影信号转换为 电信号,再经模/数转 换器处理成数字信息, 并把数字图像数据存 储在相机内的磁介质 中。
第2章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教程
数码相机的结构
•(1)CCD矩形网格阵列 •(2)模/数转换器 •(3)存储介质 •(4)接口
第2章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教程
信息数字化原理
以平面式扫描仪为例,把原件面朝下放在扫描仪的玻 璃台上,扫描仪内发出光照射原件,反射光线经一组平面 镜和透镜导向后,照射到CCD的光敏器件上。来自CCD的 电量送到模数转换器中,将电压转换成代表每个像素色调 或颜色的数字值。步进电机驱动扫描头沿平台作微增量运 动,每移动一步,即获得一行像素值。
扫描仪是一种图像 输入设备,利用光电 转换原理,通过扫描 仪光电管的移动或原 稿的移动,把黑白或 彩色的原稿信息数字 化后输入到计算机中, 它还用于文字识别、 图像识别等新的领域。
第2章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教程
扫描仪的结构
扫描仪由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阵列)、光源 及聚焦透镜组成。CCD排成一行或一 个阵列,阵列中的每个器件都能把光 信号变为电信号。光敏器件所产生的 电量与所接收的光量成正比。
第2章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教程
CD-R的刻录和读取原理
CD-R刻录原理如下: 用输入数据来调制刻录机写激光光线
的强弱,光线通过CD-R空白盘的聚碳酸 脂层照射到有机染料层的表面一个特定 部位上,强的激光束照射时产生的热量 将有机染料烧熔,形成光痕(凹坑)。 光痕处与原染料层的反射率就不相同, 因而就可以记录“0”、“1”数字信号。
•(2)按扫描幅面分类 • 幅面表示可扫描原稿的最大尺寸,最常见的为A4 和A3幅面的台式扫描仪
•(3)按接口标准分类 • 扫描仪按接口标准分为三种:SCSI接口、EPP增强 型并行接口、USB通用串行总线接口。
第2章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教程
扫描仪的类型与性能
(4)按反射式或透射式分类 反射式扫描仪用于扫描不透明的原稿,它利用光源
第2章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教程
CD-ROM驱动器主要技术指标
•平均存取时间 •数据传输速率 •接口方式 •缓存大小
第2章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教程
2.2.4 CD-R光存储系统
CD-R光盘是一种记录式的光盘,基 于橙皮书的CD-R空白光盘实际上没有记 录任何信息,一旦按照某种文件格式并 通过刻写程序和设备将需要长期保存的 数据写入空白的CD-R盘片上,这时的 CD-R光盘就可以变成基于红皮书、绿皮 书和黄皮书等格式。写入CD-R盘上数据 可在CD-ROM驱动器上读出。
其中CD-ROM只读光盘中的信息是制作 光盘时采用专用设备一次性装入;CDROM驱动器主要任务是完成对CD-ROM盘 片上的数据读取。
第2章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教程
2.2.3 CD-ROM盘片的结构
•保护层 •铝反射层
•盘基
第2章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教程
CD-ROM光盘的制作过程
•预处理 •母盘制作 •压模复制光盘
2.1.2多媒体软件系统
•1.多媒体设备驱动程序 •2.多媒体操作系统
•3.多媒体信息处理软件 •4.多媒体开发软件 •5. 多媒体应用系统
第2章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教程
2.2.1光存储设备
•光存储设备的类型 •(1)只读型光存储系统 •(2)可写型光存储系统 •(3)可重写型光存储系统
第2章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教程
触摸屏原理
触摸屏系统一般包括触摸屏控制卡、触摸 检测装置和驱动程序三个部分。
触摸检测装置安装在显示器屏幕表面的前 端,主要作用是检测用户的触摸位置,并传 送给触摸屏控制卡。触摸屏控制卡有一个自 己的CPU和固化在芯片中的监控程序,它的作 用是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 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主机,它同时能 接收主机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
2•CD-ROM
•CD-R
•蓝光DVD和 •HD DVD
•VCD •DVD-ROM •Photo CD
第2章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教程
2.2.3 CD-ROM光存储系统
CD-ROM(Compact Disc-Read Only Memory)光存储系统包括CD-ROM驱动器 和CD-ROM盘片两部分组成。
第2章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教程
材料,这种材料的特点是在固态时存在 两种状态:非晶态和晶态。利用记录介 质的非晶态和晶态之间的互逆变化来实 现数据的记录和擦除。写过程是把记录 介质的信息点从晶态转变为非晶态;擦 过程是写过程的逆过程,即把激光束照 射的信息点从非晶态恢复到晶态。
第2章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教程
CD-RW盘片的擦写过程
在写入数据期间,用写入激光束照射在空白 CD-RW盘片的某一特定区域上,激光温度高于 相变材料融化点温度(500~700℃)。这时被 照射区域内的相变材料融化形成液态,然后迅 速充分冷却下来,液态时的非晶态就被固定下 来。这种状态造成了相变材料体积的收缩,从 而在激光照射的地方形成了一个凹坑,以便储 存数据。而当擦除激光束照射相变材料时,由 于激光束的温度未达到相变材料融化点但又高 于结晶温度(200℃),照射一段充足的时间 (至少长于最小结晶时间),则还原到晶态。
第2章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教程
CD-R的刻录和读取原理
CD-R读取原理: 当CD-ROM驱动器读取CD-R盘上的信
息时,激光将透过聚碳酸脂和有机染料 层照射镀金层的表面,并反射到CD-ROM 的光电二极管检测器上。由于光痕会改 变激光的反射率,CD-ROM驱动器的光电 检测器根据反射回来的光线的强弱来分 辨数据0和1 .
第2章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教程
2020/11/25
第2章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教程
学习目标
• 1. 熟悉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 2. 了解几种光存储器的存储原理、
技术指标和数据格式;
• 3. 熟悉几种常用外部设备的工作原
理、功能和特点。
第2章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教程
2.1.1多媒体硬件系统
第2章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教程
第2章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教程
数码照相机的工作过程
用数码照相机拍照时,进入照相机镜 头的光线聚焦在CCD上。当照相机判定 已经聚集了足够的电荷(即相片已经被 合适地曝光)时,就“读出”在CCD单 元中的电荷,并传送给模/数转换器,模/ 数转换器把每一个模拟电平用二进制数 量化。从模/数转换器输出的数据传送到 数字信号处理器中对数据进行压缩后存 储在照相机的存储器中。
第2章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教程
CD-ROM驱动器的工作原理
CD-ROM驱动器的激光头由激光发射器、半反 射棱镜、透镜和光电二极管组成。
在读光盘时,激光发射器发出的激光束透过半反 射棱镜汇聚在物镜上,经透镜聚焦成极小的光点并 透过光盘表面的透明基底照射到凸凹面上。此时光 盘的反射层就会将照射的光线反射回去,透过透镜 再照射到半反射棱镜上。由于半反射棱镜是半反射 结构,因此不会让光线再穿过它返回到激光发射器, 而是反射到光电二极管上。由于从凹坑和非凹坑反 射回来的光强度不同,在边沿发生突变,光强度突 变被表示为“1”,持续一段时间的连续光强被表示 为“0”。光电二极管检测到的是用“0”或“1”排 列的数据,并将他们解析成保存的数据。
第2章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教程
CD-R刻录机的选择
• (1)支持的数据格式 • (2)支持的刻录方式 • (3)刻录机的写入速度 • (4)缓存区(Buffer)的容量 • (5)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 • (6)数据可靠性
第2章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教程
2.2.5 CD-RW光存储系统
••CD-RW 是Compact Disc-Rewriteable
第2章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教程
触摸屏的的种类
(1)红外线触摸屏 (2)电阻触摸屏 (3)电容式触摸屏 (4)表面声波触摸屏 (5)近场成像触摸屏
第2章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教程
2.3.4数字笔输入
早期计算机获取文本数据的方 式主要是通过键盘手工地输入, 随着计算机硬件设备和多媒体技 术的发展,输入方式也扩展了许 多。除了键盘输入外,还有手写 输入、语音输入、扫描输入等。
照在原稿上的反射光来获取图形信息;透射式扫描仪用 于扫描透明胶片,如胶卷、X光片等。目前已有两用扫 描仪,它是在反射式扫描仪的基础上再加装一个透射光 源附件,使扫描仪既可扫反射稿,又可扫透射稿。
第2章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教程
扫描仪的类型与性能
(5)按灰度与彩色分类 扫描仪可分灰度和彩色两种。用灰度扫描仪扫描只
第2章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教程
数码照相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CCD像素数 •色彩深度
•存储功能
第2章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教程
2.3.3 触摸屏
触摸屏是一种坐标定位装置,属于 输入设备。做为一种特殊的计算机外设, 它提供了简单、方便、自然的人机交互 方式。通过触摸屏,用户可直接用手向 计算机输入坐标信息。
第2章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教程
第2章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教程
扫描仪的技术指标
• (1)扫描精度 • (2)灰度级 • (3)色彩精度 • (4)扫描速度 • (5)鲜锐度
第2章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教程
扫描仪的选择
首要的考虑因素是扫描仪的精度 其次要考虑扫描仪的色彩位数 再次考虑扫描仪的接口类型 扫描仪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噪音,选购时 也应考虑使用环境是否能容忍它的噪音 音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