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司考真题

合集下载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因果关系司考历年真题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因果关系司考历年真题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司考历年真题解析1.下列关于刑法上因果关系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2003 年·卷二·41 题A. 甲欲杀害其女友,某日故意破坏其汽车的刹车装置;女友如驾车外出,15分钟后遇一陡坡,必定会坠下山崖死亡;但是,女友将汽车开出5 分钟后,即遇山洪爆发,泥石流将其冲下山摔死;死亡结果的发生和甲的杀害行为之间,没有因果关系B.乙欲杀其仇人苏某,在山崖边对其砍了7 刀, 被害人重伤昏迷;乙以为苏某已经死亡,遂离去;但苏某自己醒来后,刚迈了两步即跌下山崖摔死;苏某的死亡和乙的危害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C.丙追杀情敌赵某,赵狂奔逃命;赵的仇人赫某早就想杀赵,偶然见赵慌不择路,在丙尚未赶到时,即向其开枪射击,致赵死亡;赵的死亡和丙的追杀之间没有因果关系D.丁持上膛的手枪闯入其前妻钟某住所,意图杀死钟某;在两人厮打时,钟某自己不小心触发扳机遭枪击死亡;钟的死亡和丁的杀人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使丁对因果关系存在认识错误,也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答案考点介入因素三标准解析A 项,第一,甲的破坏行为对女友的死亡作用很大,二者有因果关系;第二,介入因素是山洪, 很异常,切断甲的先前行为与女友死亡的因果关系;第三,山洪对女友死亡作用很大,甲的先前行为与女友死亡没有因果关系;两个结论是没有因果关系,所以最终结论是二者没有因果关系;B 项,第一,先前行为是乙重伤苏某的行为,对苏某死亡的作用大,二者有因果关系;第二,介入因素是苏某自己迈了两步,该行为不异常,先前行为与苏某死亡有因果关系;第三,介入因素本身即苏某自己迈了两步,直接导致死亡,先前行为与苏某死亡无因果关系;综合结论是,先前行为即乙重伤苏某的行为与苏某死亡有因果关系;C 项,第一,先前行为是丙的追杀行为,对赵某死亡的作用大,二者有因果关系;第二,介入因素是第三人赫某开枪射击,很异常,先前行为与赵某死亡无因果关系;第三,赫某开枪直接导致赵某死亡,先前行为与赵某死亡无因果关系;综合结论是,先前行为即丙的追杀行为与赵某死亡无因果关系;D 项,第一,先前行为是丁持上膛的手枪与钟某厮打的行为,对钟某死亡的作用大,二者有因果关系;第二,介入因素即钟某自身触动扳机的行为,在厮打中出现该行为,不异常,先前行为与钟某死亡有因果关系;第三,钟某触动扳机直接导致死亡,先前行为与钟某死亡无因果关系;综合结论是,先前行为即丁的行为与钟某死亡有因果关系;本题答案:ABCD;2.关于因果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06 年·卷二·2 题A.甲故意伤害乙并致其重伤,乙被送到医院救治;当晚,医院发生火灾,乙被烧死;甲的伤害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B.甲以杀人故意对乙实施暴力,造成乙重伤休克;甲以为乙已经死亡,为隐匿罪迹,将乙扔入湖中,导致乙溺水而亡;甲的杀人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C.甲因琐事与乙发生争执,向乙的胸部猛推一把, 导致乙心脏病发作,救治无效而死亡;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是否承担刑事责任则应视甲主观上有无罪过而定D.甲与乙都对丙有仇,甲见乙向丙的食物中投放了5 毫克毒物,且知道5 毫克毒物不能致丙死亡,遂在乙不知情的情况下又添加了5 毫克毒物,丙吃下食物后死亡;甲投放的5 毫克毒物本身不足以致丙死亡,故甲的投毒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答案考点介入因素三标准、重叠的因果关系解析A 项,根据介入因素三标准,甲的伤害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B 项,第一,重伤行为对死亡作用大;第二,介入因素是甲为了隐匿罪证而抛弃乙的身体;这个行为对于杀人者而言并不异常, 杀人者在杀人后往往会实施毁灭罪证的行为;应注意的是,甲主观上对乙的生死有认识错误,这一点较异常, 但是这种主观上的认识错误并不能改变客观行为的特征,也即事后的毁灭罪证行为并不异常;第三,毁灭罪证行为对死亡作用大;综合判断,甲的杀人行为与乙的死亡具有因果关系;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实际上, B 项情形也称为因果关系认识错误中的“事前故意”;该考点在刑法攻略〃讲义卷第八讲中“事实认识错误”讲到;D 项,这属于重叠的因果关系,结论是甲和乙与丙的死亡都有因果关系;本题答案:D;3.关于故意杀人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6 年·卷二·13 题A.甲意欲使乙在跑步时被车撞死,便劝乙清晨在马路上跑步,乙果真在马路上跑步时被车撞死,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B.甲意欲使乙遭雷击死亡,便劝乙雨天到树林散步,因为下雨时在树林中行走容易遭雷击;乙果真雨天在树林中散步时遭雷击身亡;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C.甲对乙有仇,意图致乙死亡;甲仿照乙的模样捏小面人,写上乙的姓名,在小面人身上扎针并诅咒49 天;到第50 天,乙因车祸身亡;甲的行为不可能致人死亡,所以不构成故意杀人罪D.甲以为杀害妻子乙后,乙可以升天,在此念头支配下将乙杀死;后经法医鉴定,甲具有辨认与控制能力;但由于甲的行为出于愚昧无知,所以不构成故意杀人罪答案考点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与生活中因果关系的区分、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的关系解析A、B 项是劝说行为,不是刑法上的危害行为;C 项是迷信诅咒行为,都对他人生命不会产生任何危险,属于日常生活行为,即使偶尔发生危害结果, 也与结果无因果关系;D 项,甲客观上有杀人行为,主观上有杀人故意,而且具有辨认与控制能力,就表明具有责任能力,因此构成杀人罪;只要有责任能力,就不能因为愚昧无知而无罪;本题答案:C;4.关于刑法上因果关系的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7 年·卷二·1 题A.甲为抢劫而殴打章某,章某逃跑,甲随后追赶;章某在逃跑时钱包不慎从身上掉下,甲拾得钱包后离开;甲的暴力行为和取得财物之间存在因果关系B.乙基于杀害的意思用刀砍程某,见程某受伤后十分痛苦,便将其送到医院,但医生的治疗存在重大失误, 导致程某死亡;乙的行为和程某的死亡之间没有因果关系C.丙经过铁路道时,遇见正在值班的熟人项某, 便与其聊天,导致项某未及时放下栏杆,火车通过时将黄某轧死;丙的行为与黄某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D.丁为杀害李某而打其头部,使其受致命伤,2 小时之后必死无疑;在李某哀求下,丁开车送其去医院;20 分钟后,高某驾驶卡车超速行驶,撞向丁的汽车致李某当场死亡;丁的行为和李某的死亡之间存在冈果关系答案考点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与生活中因果关系的区分.因果关系与既遂问题解析A 项,抢劫罪的行为逻辑结构是:实施暴力胁迫行为一压制被害人反抗一被害人因为无法反抗而交付财物一行为人取得财物;本题中,章某并非因为无法反抗而交付财物,而是财物不慎从身上掉落被甲拾得,所以甲的暴力行为与取得财物无因果关系;甲构成抢劫罪未遂;至于甲捡拾财物的行为,如果章某对财物已失去占有,则甲构成侵占罪;注意,不能将章某掉落财物视为介入因素,然后用介入因素三标准来判断此题;因为介入因素三标准判断的是先前犯罪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关系;当章某掉落财物后,甲的先前暴力劫取行为就无法继续了,只能被迫终止;接下来的取财行为已经是平和的捡拾行为了,捡到财物的结果与先前暴力行为已经无关了;B 项,医生重大失误很异常,没有因果关系;C 项,因为丙的聊天行为,对黄某的生命不会产生任何危险,属于日常生活行为,与危害结果没有因果关系;D 项,刑法上的因果关系讨论的是现实发生的结果,而不讨论假设的结果,即使假设的结果必然发生;丁的行为与李某死亡没有因果关系,高某的行为与李某死亡有因果关系;实际上,用介入因素三标准也能得出相同结论;本题答案:B;5.关于因果关系,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2008 年·卷二·52 题A.甲乘坐公交车时和司机章某发生争吵,狠狠踹了章某后背一脚;章某返身打甲时,公交车失控,冲向自行车道,撞死了骑车人程某;甲的行为与程某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B.乙以杀人故意瞄准李某的头部开枪,但打中了李某的胸部未打中心脏;由于李某是血友病患者, 最后流血不止而死亡;乙的行为与李某的死亡之间没有因果关系C.丙与同伙经预谋后同时向王某开枪,同伙射击的子弹打中王某的心脏,致王某死亡;由于丙射击的子弹没有打中王某,故丙的行为与王某的死亡之间没有因果关系D.丁以杀人故意对赵某实施暴力,导致赵某遭受濒临死亡的重伤;赵某在医院接受治疗时,医生存在一定过失,未能挽救赵某的生命;丁的行为与赵某的死亡之间没有因果关系答案考点介入因素三标准、被害人存在特殊体质解析A 项,第一,先前行为是甲狠踹司机章某行为,对于发生车祸撞死程某的作用大;第二,介入因素是章某返身打甲;由于甲是狠狠踹了章某后背,在此严重伤害下,章某本能的反击不算很异常;当然,如果甲只是轻微挑衅,章某便离开座位去反击,则属于异常反应;第三,章某返身打甲直接导致车祸人死;综合结论是,先前行为即甲的行为与程某死亡有因果关系;B 项,被害人存在特殊体质的情形,不管行为人主观心态如何,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结论只有一个:存在;该题也属于“狭义的因果关系认识错误”,结论也是乙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C 项,丙与同伙是故意杀人罪的共同正犯,根据“部分实行全部责任“的原则,同伙打死王某,就意味着同伙和丙的共同犯罪导致王某死亡,而丙是共同正犯一员,就认为他的行为与王某死亡也有因果关系;同伙和丙都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D 项,介入因素是医生一定过失行为,不是重大过失,不异常,先前行为与赵某死亡有因果关系;本题答案:BCD;提示A 项案例是最高法院出版的刑事审判参考里的真实案例,周光权老师加工后放在自己的教科书里,然后出现在司考试题里;6.关于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下列哪一判断是正确的2010 年·卷二·3 题A.甲开枪射击乙,乙迅速躲闪,子弹击中乙身后的丙;甲的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B.甲追赶小偷乙,乙慌忙中撞上疾驶汽车身亡;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具有因果关系C.甲、乙没有意思联络,碰巧同时向丙开枪,且均打中了丙的心脏;甲、乙的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D.甲以杀人故意向乙的食物中投放了足以致死的毒药,但在该毒药起作用前,丙开枪杀死了乙;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答案考点介入因素三标准、择一的竞合解析 A 项,第一,甲向乙开枪的行为对乙身后丙的生命具有很大危险性,对丙的死亡所起作用大;第二,介入因素也即乙的躲闪并不异常;第三,乙的躲闪对丙的死亡所起作用较大,正因乙的躲闪导致子弹击中丙;综合判断,甲的开枪行为与丙的死亡具有因果关系;B 项,第一,甲的追赶对乙的死亡所起作用不大,因为仅仅是追赶而已;第二,车祸具有异常性;第三,车祸对乙的死亡所起作用较大;综合判断,甲的追赶行为与乙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C 项,这种情形是择一的竞合二重的因果关系,甲、乙的行为与丙的死亡均有因果关系;D 项,第一,甲的投毒量足以致乙死亡;第二, 丙的开枪对甲而言很异常;第三,丙的开枪直接导致乙死亡;综合判断,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 丙的行为与乙的死亡有因果关系;本题答案:D;7.关于因果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11 年·卷二·3 题A.甲将被害人衣服点燃,被害人跳河灭火而溺亡;甲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B.乙在被害人住宅放火,被害人为救婴儿冲入宅内被烧死;乙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C.丙在高速路将被害人推下车,被害人被后面车辆轧死;丙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D.丁毁坏被害人面容,被害人感觉无法见人而自杀;丁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答案考点存在介入因素的因果关系的判断解析A 项,第一,甲点燃被害人的衣服,而且达到被害人需跳河灭火的程度,表明对被害人的生命威胁很大,因此,甲的点火行为与被害人的死亡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第二,介入因素是被害人跳河,该举动是为了灭火救命,并不异常,因此,甲的点火行为与被害人的死亡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第三,被害人跳河对被害人的死亡作用较大,因此,甲的点火行为与被害人的死亡结果之间没有因果关系;综合判断,前两个因素均得出肯定结论,最终的结论便是甲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A 项说法正确;B 项,第一,乙放火烧他人住宅的行为对他人生命威胁很大,表明乙的行为与被害人的死亡有因果关系;第二,被害人为救婴儿冲进住宅的行为不异常,表明乙的行为与被害人的死亡有因果关系;第三,被害人冲进住宅救婴儿的行为对其生命威胁很大,表明乙的行为与被害人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综合判断,前两个因素均得出肯定结论,最终的结论便是乙的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B 项说法正确;C 项,第一,丙在高速路上将被害人推下车对被害人的死亡作用很大,表明二者之间有因果关系;第二, 在高速路上被害人被推下车,被后面车辆轧死,这种车祸的发生并不异常,表明丙的行为与被害人的死亡有因果关系;第三,被害人被后面车辆轧到,对其死亡作用很大,表明丙的行为与被害人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综合判断,前两个因素均得出肯定结论,最终的结论便是丙的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C 项说法正确;D 项,第一,丁的毁容行为不会直接导致被害人死亡,二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第二,被害人的自杀行为比较异常,表明丁的毁容行为与被害人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第三,被害人自杀直接导致其死亡,表明丁的毁容行为与被害人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综合判断,丁的毁容行为与被害人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D 项说法错误;本题答案:D;8.甲与素不相识的崔某发生口角,推了他肩部一下,踢了他屁股一脚;崔某忽觉胸部不适继而倒地,在医院就医时死亡;经鉴定,崔某因患冠状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致急性心力衰竭死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2 年·卷二·6 题A.甲成立故意伤害罪,属于故意伤害致人死亡B.甲的行为既不能认定为故意犯罪,也不能认定为意外事件C.甲的行为与崔某死亡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这是客观事实D.甲主观上对崔某死亡具有预见可能性,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答案考点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的关系解析A 项,作为故意伤害罪实行行为的伤害行为,并非泛指一切有形力,而是有一定的程度要求;甲的行为暴力程度低,没有达到故意伤害罪中足以损害他人生理机能的程度,因而不是故意伤害中的实行行为;故A 项错误;B 项,由于甲、乙之间素不相识,行为人对于被害人体质特殊这一事实完全无认识,应否定行为人的预见可能性,从而否定罪过,从而确认本案是一起意外事件;故B 项错误;C 项,从客观上看,甲的行为与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故C 项正确;D 项,甲、乙素不相识,行为人对于被害人体质特殊这一事实无认识,对死亡结果无预见可能性,从而否定过失责任;故D 项错误;本题答案:C;9.甲女得知男友乙移情,怨恨中送其一双滚轴旱冰鞋,企盼其运动时摔伤;乙穿此鞋运动时,果真摔成重伤;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3年·卷二·5 题A.甲的行为属于作为的危害行为B.甲的行为与乙的重伤之间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C.甲具有伤害乙的故意,但不构成故意伤害罪D.甲的行为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答案考点因果关系中的危害行为解析因果关系的“因”要求是危害行为;甲的行为对乙没有产生实质危险,只是日常生活行为;本题答案:C;10.关于因果关系的认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甲、乙无意思联络,同时分别向丙开枪,均未击中要害,因两个伤口同时出血,丙失血过多死亡;甲、乙的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具有因果关系B.甲等多人深夜追杀乙,乙被迫跑到高速公路上时被汽车撞死;甲等多人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具有因果关系C.甲将妇女乙强拉上车,在高速公路上欲猥亵乙,乙在挣扎中被甩出车外,后车躲闪不及将乙轧死;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具有因果关系D.甲对乙的住宅放火,乙为救出婴儿冲入住宅被烧死;乙的死亡由其冒险行为造成,与甲的放火行为之间没有因果关系答案考点因果关系的判断解析A项,虽然题干没有交待甲乙的行为能够单独致死,还是共同致死,但仍能认定甲乙与丙的死亡有因果关系,因为甲乙与丙的死亡之间不是二重的因果关系,就是重叠的因果关系;B项,根据介入因素三标准,存在因果关系;C项,根据介入因素三标准,存在因果关系;D项,根据介入因素三标准,甲的放火与乙的死亡有因果关系;本题答案:ABC;。

刑法分则司考真题

刑法分则司考真题

刑法分则11.甲将邻居交售粮站的稻米淋洒农药,取出部分作饵料,毒死麻雀后售与饭馆,非法获利5,000元。

关于甲行为的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0年卷二单选第11题)A.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B.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和盗窃罪C.仅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D.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和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答案」D「考点」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投放危险物质罪和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解析」甲将邻居交售粮站的稻米淋洒农药,此属于投放危险物质的行为,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甲取出部分淋洒了农药的稻米作饵料,毒死麻雀后售与饭馆,非法获利5,000元的此行为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因此甲同时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和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12.某施工工地升降机操作工刘某未注意下方有人即按启动按钮,造成维修工张某当场被挤压身亡。

刘某报告事故时隐瞒了自己按下启动按钮的事实。

关于刘某行为的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0年卷二单选第12题)A.(间接)故意杀人罪B.过失致人死亡罪C.谎报安全事故罪D.重大责任事故罪「答案」D 「考点」重大责任事故罪「解析」选项A错误。

刘某主观上是过失,没有杀人的故意,因此,不成立故意杀人。

选项B错误,选项D正确。

重大责任事故罪,是指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

本题中,操作工刘某未注意下方有人即按启动按钮,造成维修工张某当场被挤压身亡。

刘某的行为属于在生产、作业过程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规定,造成重大伤亡事故的行为,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

另外,重大责任事故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属于法条竞合关系,适用特殊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应以重大责任事故罪论处。

选项C错误。

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是指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行为。

犯罪主体为对安全事故“负报告职责的人员”,即生产经营单位的负责人、实际控制人、负责经营的投资人以及其他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

2023司考卷四真题及答案

2023司考卷四真题及答案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司法考试制度的设立,主要是为了()A. 提升法官、检察官的专业素质B. 培养律师职业人才C. 促进法学教育改革D. 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A. 人民主权原则B. 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C. 法治原则D. 社会主义制度原则3. 下列关于民事法律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A. 民事法律行为必须具有合法性B. 民事法律行为可以是有偿的,也可以是无偿的C. 民事法律行为只能是合同行为D. 民事法律行为必须采用书面形式4. 在我国,下列哪项诉讼实行一审终审?()A. 民事诉讼B. 行政诉讼C. 刑事诉讼D. 简易程序诉讼5. 下列关于刑法的说法,错误的是?()A. 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规范B. 刑罚的目的是教育、改造罪犯C. 刑罚的种类包括主刑和附加刑D. 刑法属于公法范畴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司法考试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一年举行一次。

()2. 我国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原则。

()3. 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4. 刑事诉讼中的辩护人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5. 行政法是调整国家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迫公民______宗教信仰。

2. 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______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3. 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不满______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4.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合法性原则、合理性原则和______原则。

5. 我国律师法规定,律师应当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和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2023年司考卷一真题及答案

2023年司考卷一真题及答案

2023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一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1. 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A. 人民主权原则B. 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C. 民主集中制原则D. 社会主义制度原则2. 根据我国宪法,下列哪个机关负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A. 中央人民政府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D. 各级人民政府3. 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A. 言论自由B. 集会自由C. 宗教信仰自由D. 劳动报酬权4. 下列哪个法律文件不属于我国宪法性法律?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D.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5. 根据我国宪法,下列哪个年龄段的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6. 下列哪个机关是我国国家监察机关?A. 人民法院B. 人民检察院C. 监察委员会D. 公安机关7. 根据我国刑法,下列哪个行为构成犯罪?A. 未满14周岁的人故意杀人B. 未满16周岁的人盗窃C. 未满18周岁的人抢劫D. 未满20周岁的人贩卖8. 下列哪个罪名不属于我国刑法中的侵犯财产罪?A. 盗窃罪B. 诈骗罪C. 抢劫罪D. 走私罪9. 根据我国刑法,下列哪个刑罚属于主刑?A. 罚金B. 拘留C. 有期徒刑D. 剥夺政治权利10. 下列哪个机关负责对刑事案件进行侦查?A. 人民法院B. 人民检察院C. 公安机关D. 司法行政机关11. 根据我国民法总则,下列哪个主体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A. 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B. 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C.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D.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12. 下列哪个法律关系属于我国民法中的物权法律关系?A. 债权债务关系B. 买卖合同关系C. 房屋所有权关系D. 保管合同关系13. 根据我国合同法,下列哪个行为属于无效合同?A. 欺诈B. 胁迫C. 乘人之危D. 恶意串通14. 下列哪个法律文件不属于我国行政法?A.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D.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5. 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下列哪个机关可以提起行政诉讼?A. 公民B. 法人C. 其他组织D. 人民检察院16. 下列哪个法律文件不属于我国经济法?A.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D.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7. 根据我国劳动法,下列哪个行为属于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A. 解除劳动合同B. 未经劳动者同意,延长工作时间C. 未按时支付劳动报酬D. 未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18. 下列哪个法律文件不属于我国环境法?A.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D.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 根据我国诉讼法,下列哪个机关负责民事案件的审判?A. 人民法院B. 人民检察院C. 公安机关D. 司法行政机关20. 下列哪个法律文件不属于我国国际法?A. 《联合国宪章》B. 《国际法院规约》C.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D.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21.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包括:A. 人民主权原则B. 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C. 民主集中制原则D. 社会主义制度原则E. 法治原则22. 根据我国宪法,下列哪些权利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A. 言论自由B. 集会自由C. 宗教信仰自由D. 劳动报酬权E一、单项选择题答案:1. D2. B3. D4. D5. A6. C7. C8. D9. C10. C11. A12. C13. D14. D15. A16. D17. D18. D19. A20. C二、多项选择题答案:21. ABDE22. ABCD1. 宪法基本原理与制度人民主权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社会主义制度原则法治原则2.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言论自由集会自由宗教信仰自由劳动报酬权3. 国家机构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监察委员会4. 刑法基本原理与制度犯罪构成要件刑罚种类刑罚适用原则5. 民法基本原理与制度民事主体民事行为能力物权法律关系合同法律关系6. 行政法基本原理与制度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政诉讼7. 经济法基本原理与制度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8. 劳动法基本原理与制度劳动合同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社会保险9. 环境法基本原理与制度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10. 诉讼法基本原理与制度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各题型所考察学生的知识点详解及示例:1. 单项选择题考察学生对法律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制度的理解。

刑法司考题

刑法司考题

三、不定项选择题:(2009年)(一)甲为某国有企业出纳,为竞争公司财务部主任职位欲向公司副总经理乙行贿。

甲通过涂改账目等手段从公司提走20万元,委托总经理办公室秘书丙将15万元交给乙,并要丙在转交该款时一定为自己提升一事向乙“美言几句”。

乙收下该款。

八天后,乙将收受钱款一事报告了公司总经理,并将15万元交到公司纪检部门。

一个月后,甲得知公司委任其他人担任财务部主任,恼羞成怒找到乙说:“还我15万,我去把公司钱款补上。

你还必须付我10万元精神损害赔偿,否则我就将你告到检察院。

”乙反复向甲说明钱已上交不能退还,但甲并不相信。

数日后,甲携带一桶汽油闯入乙办公室纵火,导致室内空调等财物被烧毁。

请回答91-94题。

91.关于甲从公司提出公款20万元并将其中一部分行贿给乙的行为,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甲构成贪污罪,数额是20万元;行贿罪与贪污罪之间是牵连关系,不再单独定罪B.甲构成贪污罪、行贿罪,数罪并罚,贪污数额是5万元,行贿15万元C.甲构成贪污罪、行贿罪,数罪并罚,贪污数额是20万元,行贿15万元D.甲对乙说过要“去把公司钱款补上”,应当构成挪用公款罪,数额是20万元,再与行贿罪并罚答案:ABD解析:本题考核贪污罪、行贿罪。

甲作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通过涂改账目的方式侵吞公款20万元非法占为己有,构成贪污罪。

贪污数额为20万元。

故BD错误。

甲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乙以财物的行为,构成行贿罪。

行贿数额为15万元。

行贿罪与贪污罪之间并不是牵连关系,应数罪并罚,故A项错误,C项正确。

本题选择错误项,正确答案为ABD.92.关于乙的行为,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乙构成受贿罪既遂B.乙构成受贿罪中止C.乙犯罪以后上交赃物的行为,属于酌定从轻处罚情节D.乙不构成犯罪答案:ABC解析:本题考核受贿罪。

从题目内容可知,乙虽然在客观上收下甲的财物,但主观上并没有为甲谋取利益的意思,而且八天后,乙将收受钱款一事报告了公司总经理,并将15万元交到公司纪检部门。

11,12,13司考真题卷四刑法案例

11,12,13司考真题卷四刑法案例

11,12,13司考真题卷四刑法案例司考卷四共7道题,按顺序来分别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刑法,刑诉,民法,民诉,行政法或者商法,综合题,其中第一题是简答题,中间五道题是案例分析题,最后一道题是论述题。

(Celine&李韦红整理)2011年二、(本题22分)案情:陈某因没有收入来源,以虚假身份证明骗领了一张信用卡,使用该卡从商场购物10余次,金额达3万余元,从未还款。

(事实一)陈某为求职,要求制作假证的李某为其定制一份本科文凭。

双方因价格发生争执,陈某恼羞成怒,长时间勒住李某脖子,致其窒息身亡。

(事实二)陈某将李某尸体拖入树林,准备逃跑时忽然想到李某身有财物,遂拿走李某手机、现金等物,价值1万余元。

(事实三)陈某在手机中查到李某丈夫赵某手机号,以李某被绑架为名,发短信要求赵某交20万元“安全费”。

由于赵某及时报案,陈某未得逞。

(事实四)陈某逃至外地。

几日后,走投无路向公安机关投案,如实交待了上述事实二与事实四。

(事实五)陈某在检察机关审查起诉阶段,将自己担任警察期间查办犯罪活动时掌握的刘某抢劫财物的犯罪线索告诉检察人员,经查证属实。

(事实六)问题:1.对事实一应如何定罪?为什么?对事实二应如何定罪?为什么?3.对事实三,可能存在哪几种处理意见(包括结论与基本理由)?4.对事实四应如何定罪?为什么?5.事实五是否成立自首?为什么?6.事实六是否构成立功?为什么?参考答案:1.对事实一应认定为信用卡诈骗罪。

因为以虚假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触犯了妨害信用卡管理罪,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数额较大,构成信用卡诈骗罪,二者具有手段行为与目的行为的牵连关系,从一重罪论处,应认定为信用卡诈骗罪。

2.对事实二应认定为故意杀人罪。

因为长时间勒住被害人的脖子,不仅表明其行为是杀人行为,而且表明行为人具有杀人故意。

3.对事实三主要存在两种处理意见:其一,如认为死者仍然占有其财物的,事实三成立盗窃罪;其二,如认为死者不可占有其财物的,事实三成立侵占罪。

历年司考刑法真题

历年司考刑法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2010年)1.“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是:(1)禁止溯及既往(_____的罪刑法定);(2)排斥习惯(_____的罪刑法定);(3)禁止类推解释(_____的罪刑法定);(4)刑罚法规的适当(______的罪刑法定)。

”下列哪一选项与题干空格内容相匹配?()(2010年卷二单选第1题)A.事前——成文——确定——严格B.事前——确定——成文——严格C.事前——严格——成文——确定D.事前——成文——严格——确定「答案」D「考点」刑法的基本原则「解析」罪刑法定原则的具体要求为:(1)溯及既往的禁止,即事前的罪刑法定。

犯罪及其刑罚必须在行为前预先规定,刑法不得在对其公布、施行前的行为进行追溯适用。

(2)排斥习惯法,即成文的罪刑法定。

犯罪与刑罚必须由立法者通过特定程序以文字的形式记载下来,刑事司法应以成文法为准,而不能适用习惯法。

(3)合理解释刑法,禁止类推,即严格的罪刑法定。

类推解释是对事先在法律上没有规定要予以处罚的行为进行处罚,属于司法恣意对国民的行为进行压制,这是不允许的。

(4)刑罚法规的适当,即确定的罪刑法定。

同时,刑罚法规的适当还包括刑法的明确性、禁止处罚不当处罚的行为、禁止不确定刑三方面内容。

2.看守所值班武警甲擅离职守,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乙趁机逃走,但刚跑到监狱外的树林即被抓回。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0年卷二单选第2题)A.甲主观上是过失,乙是故意B.甲、乙是事前无通谋的共犯C.甲构成私放在押人员罪D.乙不构成脱逃罪「答案」A「考点」犯罪主观要件、共犯「解析」选项A正确。

看守所值班武警甲擅离职守,导致乙趁机逃走,并非甲故意将乙放走,因此,甲主观上是过失;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乙出于脱逃的故意,实施脱逃的行为,因此,乙主观上是故意。

选项B错误。

共同犯罪的成立要求行为人之间存在共同的犯罪故意,其中一人为过失的,不构成共犯。

因此,甲乙不成立共犯。

选项C错误。

私放在押人员罪的主观方面为故意,过失不构成此罪,本题中甲主观上是过失,不是故意,因此不构成私放在押人员罪。

刑法免责协议司考真题

刑法免责协议司考真题

一、案例分析题案情简介:甲、乙两人因土地纠纷发生争执,甲持刀将乙刺伤。

事后,甲与乙达成一项协议,约定甲支付乙一定金额的赔偿金,乙不再追究甲的刑事责任。

甲履行了协议,支付了赔偿金。

之后,乙反悔,要求甲承担刑事责任。

问题:1. 甲、乙之间的协议是否有效?2. 甲是否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参考答案:1. 甲、乙之间的协议是否有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三条规定,合同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在本案中,甲、乙之间的协议内容涉及刑事责任问题,属于刑事法律关系,不属于民事合同关系。

因此,甲、乙之间的协议无效。

2. 甲是否应当承担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在本案中,甲已满十六周岁,且持刀将乙刺伤,构成故意伤害罪。

尽管甲与乙达成一项赔偿协议,但该协议无效,不能免除甲的刑事责任。

因此,甲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二、选择题问题:以下哪项说法是正确的?A. 刑法免责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可以免除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

B. 刑法免责协议不具有法律效力,但可以在民事纠纷中起到调解作用。

C. 刑法免责协议具有法律效力,但仅限于当事人之间,不能对抗第三人。

D. 刑法免责协议不具有法律效力,也不能在民事纠纷中起到调解作用。

参考答案:D解析:刑法免责协议涉及刑事责任问题,不属于民事合同关系。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刑法免责协议不具有法律效力,既不能免除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也不能在民事纠纷中起到调解作用。

因此,选项D正确。

三、简答题问题:简述刑法免责协议的法律性质。

参考答案:刑法免责协议的法律性质为无效协议。

刑法免责协议涉及刑事责任问题,不属于民事合同关系。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刑法免责协议不具有法律效力,不能免除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

新刑诉法司考同步测

新刑诉法司考同步测

新刑诉法司考同步测试(cèshì):执行1.【中等难度】请根据修订后的刑诉法的规定,判断下列关于刑罚执行的说法哪些(nǎxiē)是错误的?A.对于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的罪犯,由公安机关依法将该罪犯送交监狱(jiānyù)执行刑罚B.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zuìfàn),剩余刑期在六个月以下的,由看守所代为执行C.对于(duìyú)被判处拘役和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由公安机关执行D.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被告人免除刑事处罚的,如果被告人在押,在判决生效后应当立即释放1.【答案】BD【解析】新《刑事诉讼法》第253条规定,罪犯被交付执行刑罚的时候,应当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将有关的法律文书送达公安机关、监狱或者其他执行机关。

对于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由公安机关依法将该罪犯送交监狱执行刑罚。

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在被交付执行刑罚前,剩余刑期在三个月以下的,由看守所代为执行。

对于被判处拘役的罪犯,由公安机关执行。

对未成年犯应当在未成年犯管教所执行刑罚。

执行机关应当将罪犯及时收押,并且通知罪犯家属。

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的罪犯,执行期满,应当由执行机关发给释放证明书。

据此可以确定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

该法第259条规定,对于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由公安机关执行。

执行期满,应当由执行机关通知本人,并向有关群众公开宣布恢复政治权利。

据2012年修订《刑事诉讼法》第250条和本条的规定,可以确定C选项正确。

该法第249条规定,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被告人无罪、免除刑事处罚的,如果被告人在押,在宣判后应当立即释放。

据此可以确定D选项错误……【陷阱分析】本题AC两个选项都比较容易做出判断。

B选项是本题修改的内容,为了改变看守所人满为患、交叉感染的现状,有期徒刑由看守所代为执行的刑期仅限于剩余刑期在三个月以下的。

2023年司考卷一真题及答案

2023年司考卷一真题及答案

2023年司考卷一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1. 下列关于宪法的表述,正确的是()A.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B. 宪法是普通法律的总和C. 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D. 宪法规定国家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A. 言论自由B.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C. 依法纳税D. 服兵役3. 下列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表述,错误的是()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立法权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可以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4. 下列关于国务院的表述,正确的是()A. 国务院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B. 国务院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C. 国务院总理由国家主席任命D. 国务院有权制定行政法规5. 下列关于人民法院的表述,错误的是()A. 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B. 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C. 人民法院上下级之间是领导关系D. 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实行合议制6. 下列关于人民检察院的表述,正确的是()A. 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B. 人民检察院上下级之间是领导关系C. 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D. 人民检察院有权对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进行监督7. 下列关于刑法基本原则的表述,错误的是()A. 罪刑法定原则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C.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D. 主客观相统一原则8. 下列行为中,构成犯罪的是()A. 甲误将邻居的鸡当成自己的鸡抓回家B. 乙在街头散发反动传单C. 丙在家中种植少量罂粟供自己吸食D. 丁为筹集学费,盗窃他人财物9. 下列关于犯罪构成的表述,正确的是()A. 犯罪主体只能是自然人B. 犯罪主观方面包括故意和过失C. 犯罪客体是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D. 犯罪客观方面包括犯罪行为和犯罪结果10. 下列关于刑罚种类的表述,错误的是()A. 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B. 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和驱逐出境C. 管制是对犯罪分子限制一定自由,实行社区矫正的刑罚D. 拘役是剥夺犯罪分子一定期限的人身自由的刑罚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1. 下列关于行政法基本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是()A. 合法性原则B. 合理性原则C. 诚信原则D. 效率原则12. 下列关于行政许可的表述,正确的是()A. 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依法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进行审查,作出准予或者不予许可的决定B. 行政许可分为普通许可和特别许可C. 行政许可的实施程序包括申请、受理、审查、决定和送达D. 行政许可的撤销、注销和延续由原行政机关决定13. 下列关于行政处罚的表述,正确的是()A. 行政处罚是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实施的惩戒B. 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产停业和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执照C. 行政处罚的决定应当书面通知当事人,并告知当事人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D. 行政处罚的听证程序适用于较大数额罚款、责令停产停业等重大行政处罚案件14. 下列关于行政强制措施的表述,正确的是()A. 行政强制措施是行政机关依法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物实施暂时性控制的行为B. 行政强制措施包括限制公民人身自由、查封、扣押和冻结存款、汇款C. 行政强制措施的决定应当书面通知当事人,并告知当事人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D. 行政强制措施的执行主体只能是行政机关15. 下列关于国家赔偿的表述,正确的是()A. 国家赔偿是指国家对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造成损害,依法承担赔偿责任B. 国家赔偿包括行政赔偿和刑事赔偿一、单项选择题答案1. A2. D3. D4. D5. C6. A7. D8. B9. C10. D二、多项选择题答案11. AB12. ABC13. ABCD14. ABC15. AB宪法学:宪法的法律地位和效力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和职能行政法学:行政许可的概念和种类行政处罚的种类和程序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和程序国家赔偿的范围和程序刑法学:犯罪构成要件刑罚的种类和适用刑法的基本原则各题型知识点详解及示例:单项选择题:考察宪法学:例如第1题,要求考生理解宪法的法律地位和效力。

国家司考刑法考点练习题:单位犯罪

国家司考刑法考点练习题:单位犯罪

这篇关于《国家司考刑法考点练习题:单位犯罪》的⽂章,是特地为⼤家整理的,希望对⼤家有所帮助!单项选择题: 1、关于单位犯罪的主体,下列哪⼀选项是错误的? A.不具有法⼈资格的私营企业,也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B.刑法分则规定的只能由单位构成的犯罪,不可能由⾃然⼈单独实施 C.单位的分⽀机构或者内设机构,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D.为进⾏违法犯罪活动⽽设⽴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正确答案:A 2、下列有关单位犯罪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 A..信⽤卡诈骗罪和贷款诈骗罪的主体都不可以是单位,只能是⾃然⼈ B.⾏政机关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C.不具备法⼈资格的私营企业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D.经企业领导集体研究决定并实施的盗窃电⼒的⾏为,可以成⽴单位犯罪,但不对单位判处罚⾦,只处罚作出该决定的单位领导和直接实施盗窃⾏为的责任⼈员 正确答案:D 多项选择题: 1、依法被指定、确定的枪⽀制造企业、销售企业,违反枪⽀管理规定,有下列哪种⾏为之⼀的,构成违规制造、销售枪⽀罪? A.以⾮法销售为⽬的,不按规定的品种制造枪⽀ B.以⾮法销售为⽬的,制造⽆号枪⽀ C.在境内销售为出⼝制造的枪⽀ D.超过限额制造枪⽀ 正确答案:A,B,C 2、下列哪些罪的犯罪主体⾃然⼈和单位都能够成() A.倒卖车票、船票罪 B.伪造、倒卖伪造的有价票证罪 C.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 D.中介组织⼈员出具证明⽂件重⼤失实罪 正确答案:A,B,C,D 3、公司犯下列哪些罪时,实⾏双罚,即单位处罚⾦,同时要求直接负责的主管⼈员或其他责任⼈员承担刑事责任? A.信息披露违规罪 B.欺诈发⾏股票、债券罪 C.虚报注册资本罪 D.⾮法经营同类营业罪 正确答案:B,C 4、犯罪主体只能由单位构成,但只处罚⾃然⼈,这在刑法上称为“⾮典型的纯正的单位犯罪“。

请问下列哪些选项中的罪名符合“⾮典型的纯正的单位犯罪”() A.⼯程重⼤安全事故罪和强迫职⼯劳动罪 B.妨害清算罪和虚假破产罪 C.私分国有资产罪和私分罚没财物罪 D.信息披露违规罪 正确答案:A,B,C,D 5、下列有关单位犯罪的说法哪⼀项是正确的? A.由于贷款诈骗罪的主体只能是⾃然⼈.因此,对单位不以⾮法占有为⽬的,以签定合同的⽅式骗取银⾏贷款的,完全有可能构成虚假信⽤申请罪, B.⾏政机关可以成为单位犯罪主体,但私营企业只有具备法⼈资格才能成为单位犯罪主体 C.有价证券诈骗罪、信⽤卡诈骗罪的主体只能是⾃然⼈ D.⾮法出售、私赠⽂物藏品罪和逃汇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单位 正确答案:A,B,C,D 6、下列哪些⾏为不构成单位犯罪? A.甲、⼄、丙出资设⽴⼀家有限责任公司专门从事⾛私犯罪活动 B.甲、⼄、丙出资设⽴的公司成⽴后以⽣产、销售伪劣产品为主要经营活动 C.某公司董事长及总经理以公司名义印刷⾮法出版物,所获收⼊由他们⼆⼈平分 D.某公司董事长及总经理组织职⼯对前来征税的税务⼯作⼈员使⽤暴⼒,拒不缴纳税款 正确答案:A,B,C,D 7、甲系某市国有博物馆的馆长。

2011-2015年司考刑法真题(含答案及解析)

2011-2015年司考刑法真题(含答案及解析)

2011年司法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试卷二】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本部分含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2.某孤儿院为谋取单位福利,分两次将38名孤儿交给国外从事孤儿收养的中介组织,共收取30余万美元的“中介费”、“劳务费”。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符合依法治国的要求?( )(2011年卷二单选第2题)A.因《刑法》未将此行为规定为犯罪,便不能由于本案社会影响重大,就以刑事案件查处 B。

本案可追究孤儿院及其主管人员、直接责任人的刑事责任,以利于促进政治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C。

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核准后,本案可作为单位拐卖儿童犯罪处理,以利于进一步发挥法律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D.可追究主管人员与其他直接责任人的刑事责任,以利于促进法律效果、政治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答案】D【考点】犯罪的概念与依法治国的关系【解析】《刑法》第二百四十条第一款第(八)规定,将妇女、儿童卖往境外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拐卖妇女、儿童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有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之一的。

本题中,孤儿院将38名儿童交给国外从事孤儿收养的中介组织,收取所谓的“中介费”,实际上就是变相的买卖儿童,侵害了我国公民的人身权,因此,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该单位主管人员与其直接责任人员应受到刑罚处罚,以体现我国法治社会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目的.5.关于故意的认识内容,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11年卷二单选第5题)A.成立故意犯罪,不要求行为人认识到自己行为的违法性B。

成立贩卖淫秽物品牟利罪,要求行为人认识到物品的淫秽性C.成立嫖宿幼女罪,要求行为人认识到卖淫的是幼女D。

成立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要求行为人认识到对方是境外的机构、组织或者个人,没有认识到而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的,不成立任何犯罪【答案】D【考点】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解析】《刑法》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刑诉司考真题 多选

刑诉司考真题  多选

2002-2010年司法考试刑事诉讼法历年真题解析——不定项选择题及主观题三、不定项选择题:(2010年)(二)被告人王某故意杀人案经某市中级法院审理,认为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请根据下列条件,回答95-97题。

(2010年卷二不定项第95-97题)95.如王某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核准死刑立即执行的机关是最高法院B.签发死刑立即执行命令的是最高法院审判委员会C.王某由作出一审判决的法院执行D.王某由法院交由监狱或指定的羁押场所执行「答案」AC「考点」死刑复核程序「解析」选项A正确。

死刑立即执行案件都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不再交由高级人民法院核准。

选项B错误。

《刑事诉讼法》第210条第1款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判处和核准的死刑立即执行的判决,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

选项C正确。

《刑诉解释》第341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的执行死刑命令,均由高级人民法院交付原审人民法院执行,原审人民法院接到执行死刑命令后,应当在七日内执行。

选项D错误。

《刑事诉讼法》第212条第3款规定,死刑可以在刑场或者指定的羁押场所内执行。

96.如王某被判处无期徒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无期徒刑的执行机关是监狱B.剥夺政治权利的执行机关是公安机关C.对王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D.如王某减刑为有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应改为十五年「答案」ABC「考点」无期徒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执行「解析」选项A正确。

《刑事诉讼法》第213条第2款规定,对于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由公安机关依法将该罪犯送交监狱执行刑罚。

选项B正确。

《刑事诉讼法》218条规定,对于被判处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由公安机关执行。

选项C正确。

《刑法》第57条第1款规定,对于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选项D错误。

《刑法》第57条第2款规定,在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时候,应当把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改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2021年司考刑诉法真题##无解析仅答案版

2021年司考刑诉法真题##无解析仅答案版

2021年司考刑诉法真题##无解析仅答案版单项选择题:(2021年)21.李某系则富家子弟,王某系则下岗职工子女,二人共同危害(重伤)被害人张某。

在办案过程中,公安机关鉴于二人犯罪情节较重且认罪态度较好,同意取保候审,对李某实行了保证金的确保方式,由于王某经济困难,对其实行了确保人的确保方式。

公安机关的作法,彰显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以下哪一建议?()(2021年卷二单选第21题)a.实体公正b.崇尚效率c.执法为民d.公平正义【答案】d22.关于法定代理人对法院一审判决、裁定的上诉权,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2021年卷二单选第22题)a.自诉人高某的法定代理人存有单一制裁定权b.被告人李某的法定代理人有独立上诉权c.被害人方某的法定代理人有独立上诉权d.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吴某的法定代理人对附带民事部分存有单一制裁定权【答案】c23.美国人杰克与香港居民赵某在内地私藏枪支、弹药,公安人员查缉枪支、弹药时,赵某以暴力方法阻碍公安人员依法执行职务。

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21年卷二单选第23题)a.全案由犯罪地的基层法院审判,因为私藏枪支、弹药罪和阻碍公务罪都不属于可能将判刑无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案件b.杰克由犯罪地中级法院审判,赵某由犯罪地的基层法院审判c.杰克由犯罪地中级法院审判,赵某由中级法院根据具体内容案件情况而同意与否交由基层法院审判d.全案由犯罪地的中级法院审判【答案】d24.郭某(16岁)与罗某发生争执,被打为重伤,遂向法院提出诉讼民事诉讼。

法庭审理中,罗某明确提出,审判员李某曾在开庭前违反规定与自诉人父亲及姐姐会见,建议李某正视,但郭某父亲及姐姐均驳斥此事。

法院院长经过审查做出李某正视的同意。

以下何人有权建议对正视同意展开行政复议?()(2021年卷二单选第24题)a.郭某b.郭某父亲c.郭某姐姐d.李某【答案】d25.张某伪造、变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案的下列哪一证据既属于言词证据,又属于间接证据?()(2021年卷二单选第25题)a.用作假造、变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的设备、工具b.伪造、变造的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c.张某关于实施伪造、变造行为的供述d.辨别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真假的鉴定结论【答案】d26.“证人猜测性、评论性、推断性的证言,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系下列哪一证据规则的要求?()(2021年卷二单选第26题)a.传闻证据规则b.意见证据规则c.补强证据规则d.最佳证据规则【答案】b27.关于证据的审查判断,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21年卷二单选第27题)a.被害人存有生理瑕疵,对案件事实的心智和抒发存有一定困难,故其陈述在任何情况下都严禁断定b.与被告人有利害冲突的证人提供的对被告人不利的证言,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采信c.公安机关制作的纵火案的勘验、检查笔录没见证人亲笔签名,一律严禁断定d.搜查赢得的杀人案凶器,叛明搜查笔录,无法证明该凶器来源,一律严禁断定【答案】d28.在罗某放火案中,钱某、孙某和吴某3家房屋均被烧毁。

2023年司考卷一真题及答案

2023年司考卷一真题及答案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司法考试的目的是()A. 选拔优秀法律人才B. 提高公民法律意识C. 促进法治建设D. ABC都是A. 宪法B. 法律C. 行政法规D. 国际惯例3. 我国刑法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这一规定体现的是刑法基本原则中的()A. 罪刑法定原则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C.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D. 未成年人保护原则4. 下列关于民事法律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A. 民事法律行为必须具有意思表示B. 民事法律行为可以是有偿的,也可以是无偿的C. 民事法律行为只能在平等主体之间实施D. ABC都是5. 下列关于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错误的是()A. 言论自由B. 出版自由C. 集会自由D. 宗教信仰自由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我国刑法规定,犯罪分子具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 合同成立后,一方当事人可以随意更改合同内容。

()3.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4. 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

()5. 未经授权发表他人作品,构成著作权侵权。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刑法的基本原则有:____、____、____。

2.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有:____、____、____。

3.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____、____、____的权利。

4. 侵权责任法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____。

5. 我国《婚姻法》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为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我国刑法规定的不负刑事责任的情形。

2. 简述合同成立的要件。

3. 简述我国宪法规定的人身自由权利。

4. 简述民事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

2021年司法考试二卷《刑法》习题答案(1)

2021年司法考试二卷《刑法》习题答案(1)

2021年司法考试二卷《刑法》习题答案(1)2021年司法考试二卷《刑法》习题答案(1)一、单项选择题1、甲某见自己的弟弟遭一个流氓毒打,前去制止,而反遭流氓进攻,被迫自卫还击。

正在这时,便衣民警乙某赶到,未及表明自己的身份即迅速抓住甲某以制止殴打。

甲某以为乙某是流氓的同伙,随即捡起一块砖头将乙某砸成重伤。

甲某的行为在性质上属于下列哪种情况?A.正当防卫B.过失伤害C.意外事件D.故意伤害参考答案:C2、某甲骑摩托车违章撞伤某乙,造成某乙腿部表皮破裂。

某甲送乙到医院治疗,护士未作皮试,即给乙注射破伤风针,乙因药物过敏而死,甲的行为对乙的死亡而言属于A.意外事件B.交通肇事罪C.过失的重伤罪D.过失杀人罪参考答案:A3、王某是李某的领导,又是李某的邻居,因李某不务正业,经常不上班,王某将李某开除,致李某怀恨在心。

某日,李某故意打伤王某的妻子,王某找李某理论继而发生厮打。

此时,李某掏出事先准备好的匕首,将王某刺死,则李某的行为应如何认定?A.属于正当防卫B.属于防卫过当C.可以免予刑事处罚D.构成故意杀人罪参考答案:D4、某甲是精神病患者,一日突然手持匕首追杀某乙,甲将乙逼到一房屋的角落里,乙在无处可逃的情况下,顺手将桌上的花瓶拾起扔向甲,致使甲右眼失明,乙的行为是A.正当防卫B.紧急避险C.防卫过当D.犯罪行为参考答案:A5、张某系公安人员,一日着便衣执勤,车上遇劫匪有5人且持有凶器,便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全,所以未能站出来制止劫匪的行为,致使多名旅客伤亡且财物被劫,张某的行为属于A.正当防卫B.紧急避险C.不构成犯罪D.不作为犯罪行为参考答案:D6、张某因与王某有私仇,在王某从农田回家的路上解开谢某绑在树上的狼狗,让其去咬王某,王某情急之下,用随身带的锄头将狗打死。

王某的行为该如何定性?A.王某的行为属于紧急避险B.王某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C.王某的行为属于故意毁坏财物罪D.王某的行为属于意外事件参考答案:A7、甲乙有仇,甲为了报复乙,将一张画有人形和写有乙名字的字符烧毁,企图靠神力将其杀死。

司考刑法犯罪和犯罪构成要件考点模拟试题

司考刑法犯罪和犯罪构成要件考点模拟试题

⼀、单项选择题1.犯罪的直接客体是指()A.某⼀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具体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关系B.某⼀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对象C.某⼀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具体⼈或物D.某⼀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社会的某⼀部分2.下列各罪中,哪⼀个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A.故意杀⼈罪B.盗窃罪C.玩忽职守罪D.⽣产、销售有毒有害⾷品罪3.我国刑法分则将犯罪划分为10类,其划分的根据是()A.同类客体B.犯罪对象C.直接客体D.⼀般客体4.犯罪客观⽅⾯是()A.仅指危害⾏为B.仅指危害结果C.仅指危害⾏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D.指危害⾏为、危害结果、危害⾏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法等5.只能以不作为形式构成的犯罪有()A.渎职罪B.遗弃罪C.放⽕罪D.滥⽤职权罪6.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A.必然因果关系B.偶然因果关系C.⾏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D.危害⾏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7.不作为犯罪()A.可以是过失B.不可能是过失C.只能是故意D.不可能是故意8.刑法上的不作为是指()A.消极且违反命令规范的⾏为B.静⽌⾏为C.消极不实施其应实施的⾏为D.消极不实施其可以实施的⾏为9.警察甲与⼄开玩笑,随⼿拿起执勤时放在桌上的⼿枪向⼄瞄准、开枪,并同时戏称"我⼀枪打死你",不料枪中有⼦弹,⼄被当场打死,甲的⾏为是()A.故意犯罪⾏为B.意外事故C.疏忽⼤意的过失D.过于⾃信的过失10.犯罪的主观⽅⾯是指()A.犯罪⼈对⾃⼰的⾏为抱有故意或者过失的⼼理态度B.⾏为⼈对危害结果所持的⼼理态度C.⾏为⼈对⾃⼰⾏为的社会效果所持的⼼理态度D.犯罪主体对⾃⼰⾏为及其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持的⼼理态度11.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故意犯罪()A.可以负刑事责任B.⼀般情况下必须负刑事责任C.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D.应当负刑事责任12.丈夫甲为了杀死妻⼦⼄,在妻⼦饭碗⾥投放毒药,明知孩⼦丙可能分⾷⽽中毒,由于杀妻⼼切⽽不顾孩⼦的死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一、单选题1. 关于公平正义理念与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罪刑相适应原则与公平正义相吻合B. 公平正义与罪刑相适应原则都要求在法律实施中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C. 根据案件特殊情况,为做到罪刑相适应,促进公平正义,可由最高法院授权下级法院,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D. 公平正义的实现需要正确处理法理与情理的关系,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做到罪刑均衡与刑罚个别化,二者并不矛盾【正确答案】 C2. 甲怀疑医院救治不力致其母死亡,遂在医院设灵堂、烧纸钱,向医院讨说法。

结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刑法规定,下列哪一看法是错误的?()A. 执法为民与服务大局的理念要求严厉打击涉医违法犯罪,对社会影响恶劣的涉医犯罪行为,要依法从严惩处B. 甲属于起哄闹事,只有造成医院的秩序严重混乱的,才构成寻衅滋事罪C. 如甲母的死亡确系医院救治不力所致,则不能轻易将甲的行为认定为寻衅滋事罪D. 如以寻衅滋事罪判处甲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为有效维护医疗秩序,法院可同时发布禁止令,禁止甲1年内出入医疗机构【正确答案】 D3. 关于刑法用语的解释,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 按照体系解释,刑法分则中的"买卖"一词,均指购买并卖出;单纯的购买或者出售,不属于"买卖"B. 按照同类解释规则,对于刑法分则条文在列举具体要素后使用的"等"、"其他"用语,应按照所列举的内容、性质进行同类解释C. 将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行为,认定为"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属于当然解释D. 将盗窃骨灰的行为认定为盗窃"尸体",属于扩大解释【正确答案】 B4. 关于构成要件要素,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 传播淫秽物品罪中的"淫秽物品"是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B. 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中的"签订、履行"是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积极的构成要件要素C. "被害人基于认识错误处分财产"是诈骗罪中的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D. "国家工作人员"是受贿罪的主体要素、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主观的构成要件要素【正确答案】 D5. 关于不作为犯罪的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 小偷翻墙入院行窃,被护院的藏獒围攻。

主人甲认为小偷活该,任凭藏獒撕咬,小偷被咬死。

甲成立不作为犯罪B. 乙杀丙,见丙痛苦不堪,心生悔意,欲将丙送医。

路人甲劝阻乙救助丙,乙遂离开,丙死亡。

甲成立不作为犯罪的教唆犯C.甲看见儿子乙(8周岁)正掐住丙(3周岁)的脖子,因忙于炒菜,便未理会。

等炒完菜,甲发现丙已窒息死亡。

甲不成立不作为犯罪D. 甲见有人掉入偏僻之地的深井,找来绳子救人,将绳子的一头扔至井底后,发现井下的是仇人乙,便放弃拉绳子,乙因无人救助死亡。

甲不成立不作为犯罪【正确答案】 C6. 关于因果关系的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 甲伤害乙后,警察赶到。

在警察将乙送医途中,车辆出现故障,致乙长时间得不到救助而亡。

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具有因果关系B. 甲违规将行人丙撞成轻伤,丙昏倒在路中央,甲驾车逃窜。

1分钟后,超速驾驶的乙发现丙时已来不及刹车,将丙轧死。

甲的行为与丙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C. 甲以杀人故意向乙开枪,但由于不可预见的原因导致丙中弹身亡。

甲的行为与丙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D. 甲向乙的茶水投毒,重病的乙喝了茶水后感觉更加难受,自杀身亡。

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正确答案】 D7. 关于事实认识错误,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 甲本欲电话诈骗乙,但拨错了号码,对接听电话的丙实施了诈骗,骗取丙大量财物。

甲的行为属于对象错误,成立诈骗既遂B. 甲本欲枪杀乙,但由于未能瞄准,将乙身旁的丙杀死。

无论根据什么学说,甲的行为都成立故意杀人既遂C. 事前的故意属于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按照法定符合说,应按犯罪既遂处理D. 甲将吴某的照片交给乙,让乙杀吴,但乙误将王某当成吴某予以杀害。

乙是对象错误,按照教唆犯从属于实行犯的原理,甲也是对象错误【正确答案】 A8. 甲深夜盗窃5万元财物,在离现场1公里的偏僻路段遇到乙。

乙见甲形迹可疑,紧拽住甲,要甲给5000元才能走,否则就报警。

甲见无法脱身,顺手一拳打中乙左眼,致其眼部受到轻伤,甲乘机离去。

关于甲伤害乙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 构成转化型抢劫罪B. 构成故意伤害罪C. 属于正当防卫,不构成犯罪D. 系过失致人轻伤,不构成犯罪【正确答案】 C9. 甲架好枪支准备杀乙,见已患绝症的乙踉跄走来,顿觉可怜,认为已无杀害必要。

甲收起枪支,但不小心触动扳机,乙中弹死亡。

关于甲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 仅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B. 仅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C. 构成故意杀人罪(中止)、过失致人死亡罪D. 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过失致人死亡罪【正确答案】 C10. 关于共同犯罪的论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 无责任能力者与有责任能力者共同实施危害行为的,有责任能力者均为间接正犯B. 持不同犯罪故意的人共同实施危害行为的,不可能成立共同犯罪C. 在片面的对向犯中,双方都成立共同犯罪D.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但不能据此否认片面的共犯【正确答案】 D11. 甲因在学校饭堂投毒被判处8年有期徒刑。

服刑期间,甲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

关于甲的假释,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 可否假释,由检察机关决定B. 可否假释,由执行机关决定C. 服刑4年以上才可假释D. 不得假释【正确答案】 C12. 甲(民营企业销售经理)因合同诈骗罪被捕。

在侦查期间,甲主动供述曾向国家工作人员乙行贿9万元,司法机关遂对乙进行追诉。

后查明,甲的行为属于单位行贿,行贿数额尚未达到单位行贿罪的定罪标准。

甲的主动供述构成下列哪一量刑情节?()A. 坦白B. 立功C. 自首D. 准自首【正确答案】 B13. 乙(15周岁)在乡村公路驾驶机动车时过失将吴某撞成重伤。

乙正要下车救人,坐在车上的甲(乙父)说:"别下车!前面来了许多村民,下车会有麻烦。

"乙便驾车逃走,吴某因流血过多而亡。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 因乙不成立交通肇事罪,甲也不成立交通肇事罪B. 对甲应按交通肇事罪的间接正犯论处C. 根据司法实践,对甲应以交通肇事罪论处D. 根据刑法规定,甲、乙均不成立犯罪【正确答案】 C14. 关于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的认定,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 采用运输方式将大量假币运到国外的,应以走私假币罪定罪量刑B. 以暴力、胁迫手段强迫他人借贷,情节严重的,触犯强迫交易罪C. 未经批准,擅自发行、销售彩票的,应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D. 为项目筹集资金,向亲戚宣称有高息理财产品,以委托理财方式吸收10名亲戚300万元资金的,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正确答案】 D15. 关于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的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 甲的父亲乙身患绝症,痛苦不堪。

甲根据乙的请求,给乙注射过量镇定剂致乙死亡。

乙的同意是真实的,对甲的行为不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B. 甲因口角,捅乙数刀,乙死亡。

如甲不顾乙的死伤,则应按实际造成的死亡结果认定甲构成故意杀人罪,因为死亡与伤害结果都在甲的犯意之内C. 甲谎称乙的女儿丙需要移植肾脏,让乙捐肾给丙。

乙同意,但甲将乙的肾脏摘出后移植给丁。

因乙同意捐献肾脏,甲的行为不成立故意伤害罪D. 甲征得乙(17周岁)的同意,将乙的左肾摘出,移植给乙崇拜的歌星。

乙的同意有效,甲的行为不成立故意伤害罪【正确答案】 B16. 甲男(15周岁)与乙女(16周岁)因缺钱,共同绑架富商之子丙,成功索得50万元赎金。

甲担心丙将来可能认出他们,提议杀丙,乙同意。

乙给甲一根绳子,甲用绳子勒死丙。

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 甲、乙均触犯故意杀人罪,因而对故意杀人罪成立共同犯罪B. 甲、乙均触犯故意杀人罪,对甲以故意杀人罪论处,但对乙应以绑架罪论处C. 丙系死于甲之手,乙未杀害丙,故对乙虽以绑架罪定罪,但对乙不能适用"杀害被绑架人"的规定D. 对甲以故意杀人罪论处,对乙以绑架罪论处,与二人成立故意杀人罪的共同犯罪并不矛盾【正确答案】 C17. 公司保安甲在休假期内,以"第二天晚上要去医院看望病人"为由,欺骗保安乙,成功和乙换岗。

当晚,甲将其看管的公司仓库内价值5万元的财物运走变卖。

甲的行为构成下列哪一犯罪?()A. 盗窃罪B. 诈骗罪C. 职务侵占罪D. 侵占罪【正确答案】 C18. 乙(16周岁)进城打工,用人单位要求乙提供银行卡号以便发放工资。

乙忘带身份证,借用老乡甲的身份证以甲的名义办理了银行卡。

乙将银行卡号提供给用人单位后,请甲保管银行卡。

数月后,甲持该卡到银行柜台办理密码挂失,取出1万余元现金,拒不退还。

甲的行为构成下列哪一犯罪?()A. 信用卡诈骗罪B. 诈骗罪C. 盗窃罪(间接正犯)D. 侵占罪【正确答案】 D19. 乙购物后,将购物小票随手扔在超市门口。

甲捡到小票,立即拦住乙说:"你怎么把我购买的东西拿走?"乙莫名其妙,甲便向乙出示小票,两人发生争执。

适逢交警丙路过,乙请丙判断是非,丙让乙将商品还给甲,有口难辩的乙只好照办。

关于本案的分析(不考虑数额),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 如认为交警丙没有处分权限,则甲的行为不成立诈骗罪B. 如认为盗窃必须表现为秘密窃取,则甲的行为不成立盗窃罪C. 如认为抢夺必须表现为乘人不备公然夺取,则甲的行为不成立抢夺罪D. 甲虽未实施恐吓行为,但如乙心生恐惧而交出商品的,甲的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正确答案】 D20. 首要分子甲通过手机指令所有参与者"和对方打斗时,下手重一点"。

在聚众斗殴过程中,被害人被谁的行为重伤致死这一关键事实已无法查明。

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 对甲应以故意杀人罪定罪量刑B. 甲是教唆犯,未参与打斗,应认定为从犯C. 所有在现场斗殴者都构成故意杀人罪D. 对积极参加者按故意杀人罪定罪,对其他参加者按聚众斗殴罪定罪【正确答案】 A21. 交警甲和无业人员乙勾结,让乙告知超载司机"只交罚款一半的钱,即可优先通行";司机交钱后,乙将交钱司机的车号报给甲,由在高速路口执勤的甲放行。

二人利用此法共得32万元,乙留下10万元,余款归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