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司法考试刑法真题及答案
2020年司法考试试题和正确答案

2020年司法考试试题和正确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哪一项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主观要件?
A. 故意
B. 犯罪预备
C. 犯罪集团
D. 犯罪行为
正确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
2. 下列哪些选项属于犯罪构成要件?
A. 犯罪客体
B. 犯罪客观方面
C. 犯罪主体
D. 犯罪主观方面
正确答案:A、B、C、D
三、判断题
3. 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
正确答案:正确
四、简答题
4. 请简述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
答案: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罪刑法定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五、案例分析题
5. 张三购买了一把刀具,打算抢劫银行。
在前往银行的途中,
张三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放弃了犯罪。
请问,张三的
行为构成何罪?
答案:张三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属于犯罪中止。
六、论述题
6. 请论述我国刑法中的刑事责任年龄制度。
答案:我国刑法规定,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
轻或者减轻处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以上仅为部分试题和答案,如需更多试题和答案,请参考相关
司法考试资料。
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考试内容及答案一

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考试内容及答案一一、选择题1. 下列属于刑法的基本原则的是()。
- A. 合法性原则- B. 公平原则- C. 适用性原则- D. 惩罚性原则正确答案:A2. 依照我国刑法规定,下列不属于刑法的基本原则的是()。
- 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B. 犯罪与刑罚必须有法可依原则- C. 犯罪必须以法律为依据原则- D. 犯罪以法律为依据,刑罚以行政法规为依据原则正确答案:D3. 依照我国刑法规定,下列不属于犯罪的基本构成要件的是()。
- A. 主体- B. 客体- C. 行为- D. 结果正确答案:D4. 下列关于犯罪的基本构成要件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犯罪是指主体通过行为对客体造成结果的社会危害,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 B. 犯罪是指主体通过行为对客体造成结果的社会危害,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 C. 犯罪是指主体通过行为对客体造成结果的社会危害,法律规定的情形并不重要- D. 犯罪是指主体通过行为对客体造成结果的社会利益,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正确答案:A5. 依照我国刑法规定,下列不属于犯罪的基本构成要件之客体的是()。
- A. 身体- B. 财产- C. 社会主义制度- D. 公共利益正确答案:C二、判断题1. 刑法是指国家以刑罚来保护社会主义法制的一门科学,其研究对象是罪与刑。
正确答案:对2. 刑法是国家施行刑罚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法律,是国家行使刑事权力的依据。
正确答案:对3. 刑法的基本任务是规定罪及其刑罚,保护国家和社会的利益,维护社会秩序。
正确答案:对4. 犯罪是指主体通过行为对客体造成结果的社会危害,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
正确答案:对5. 罪是指犯罪主体通过行为对客体造成结果的社会危害,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
正确答案:错以上为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考试内容及答案一。
---以上是我根据您提供的要求编写的《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考试内容及答案一》的文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真题及其答案

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真题及其答案1. 第一题题目:关于故意犯罪的构成要件,请列举并简要解释。
答案:故意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
主观方面要求犯罪人具有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是违法的,并愿意实施该行为。
客观方面要求犯罪人实际实施了违法行为,并造成了相应的犯罪结果。
2. 第二题题目:请解释盗窃罪的构成要件。
答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
主观方面要求犯罪人具有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是盗窃行为,并愿意实施该行为。
客观方面要求犯罪人实际实施了盗窃行为,并达到了法定的盗窃行为要求,如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等。
3. 第三题题目:简要解释过失犯罪的概念及其构成要件。
答案:过失犯罪是指犯罪人在预见或应当预见的情况下,由于疏忽、大意或不负责任而造成违法结果的犯罪行为。
过失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犯罪人的过失、违法结果的发生以及过失与违法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4. 第四题题目:请解释紧急避险行为对犯罪责任的影响。
答案:紧急避险行为是指为了防止自己或他人遭受现行非法侵害而采取的合理行为。
根据刑法规定,紧急避险行为符合紧急避险条件的,可以减轻或免除犯罪责任。
紧急避险行为必须符合以下条件:即时性、必要性、合理性和不得逾越限度。
5. 第五题题目:请解释犯罪的共同犯罪和从犯罪的概念。
答案:共同犯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共同实施犯罪行为,并共同具有犯罪故意。
从犯罪是指在犯罪活动中,帮助、教唆、纵容或者提供条件、工具等帮助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人。
共同犯罪和从犯罪都构成犯罪,并承担相应的犯罪责任。
以上是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真题及其答案的简要解释。
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考试试题和答案一

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考试试题和答案一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不属于犯罪的客观要件?A. 犯罪的行为B. 犯罪的结果C. 犯罪的主观要件D. 犯罪的客观要件正确答案:C2. 刑法中的“过失”是指:A. 故意犯罪B. 重大过失犯罪C. 一般过失犯罪D. 轻微过失犯罪正确答案:C3. 以下哪个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杀人B. 临时抢夺C. 误伤他人D. 故意伤害正确答案:C二、简答题1. 请简述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的区别。
答:故意犯罪是指犯罪人具有故意和目的地实施犯罪行为,其主观上具有主观故意。
而过失犯罪则是指犯罪人并无故意,但由于疏忽、错误或轻率等原因,导致了犯罪的发生。
故意犯罪强调犯罪人的主观恶意和犯罪目的,而过失犯罪则强调犯罪人的过失行为导致了犯罪结果的发生。
2. 简述犯罪构成要件中的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
答:犯罪构成要件是指构成某一犯罪必须同时具备的一系列要件。
其中,客观要件指犯罪行为和犯罪结果,即犯罪事实的客观表现。
主观要件则指犯罪人的主观故意或过失,即犯罪人的主观心理状态。
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是构成犯罪的两个基本要素,缺一不可。
三、案例分析题某人因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被判刑,他对判决不服,提出上诉。
请简要叙述该案件的事实和相关法律问题,并陈述你的观点。
答:该案件涉及某人因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被判刑的情况。
根据事实,该人故意实施了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对此被判定为犯罪。
他对判决不服,并提出上诉。
法律问题在于确定该人是否具有故意犯罪的主观要件。
根据刑法规定,故意犯罪的主观要件是犯罪人故意实施犯罪行为,并具有故意的主观心理状态。
在该案中,如果能够证明该人在实施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时具有故意和主观故意,那么该人应当被维持原判。
个人观点认为,根据案件事实和相关证据,如果能够充分证明该人的故意犯罪行为和主观故意,那么应维持原判。
然而,具体案件的审理和判决还需要考虑更多细节和证据,最终由法院作出决定。
2020年司法考试试题和正确答案

2020年司法考试试题和正确答案一、刑法题1.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刑法的基本原则?- A. 法无授权不可为- B. 疑罪从无- C. 无罪推定- D. 定罪从重正确答案:A2. “故意杀人罪”的最高刑期是多少年?- A. 15年- B. 20年- C. 25年- D. 无期徒刑正确答案:D3. 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的权利有哪些?- A. 保持沉默权- B. 请律师辩护权- C. 拒绝自证其罪权- D. 上述都是正确答案:D二、民法题1. 以下哪个条件是成年人具备的?- A. 年满18周岁- B. 年满20周岁- C. 年满21周岁- D. 年满25周岁正确答案:A2. 什么是合同的要素?- A. 相对人- B. 客体- C. 目的- D. 标的正确答案:A、B、C、D3. 以下哪种情况下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A. 劳动者提前一个月提出书面解除申请- B. 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 C. 劳动者患病无法工作- D. 劳动合同期满正确答案:B三、行政法题1. 什么是行政处罚?- A. 行政机关对违法行为主体进行的强制性制裁- B. 行政机关对违法行为主体进行的经济处罚- C. 行政机关对违法行为主体进行的行政许可- D. 行政机关对违法行为主体进行的行政裁决正确答案:A2. 行政复议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A. 解决行政争议- B. 取消行政处罚决定- C. 撤销行政许可- D. 修改法律法规正确答案:A3. 什么是行政监察?- A. 对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B. 对行政机关和公民的权利行为进行监督和检查- C. 对行政机关和法律的执行进行监督和检查- D. 对行政机关和行政法规的合法性进行监督和检查正确答案:A四、法律文书题1. 以下哪个是起诉状?- A. 判决书- B. 上诉状- C. 申请书- D. 起诉状正确答案:D2. 以下哪个是调解书?- A. 判决书- B. 调解书- C. 申请书- D. 起诉状正确答案:B3. 以下哪个是仲裁裁决书?- A. 判决书- B. 调解书- C. 仲裁裁决书- D. 起诉状正确答案:C以上是2020年司法考试的一些试题和正确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题目及解答一

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题目及解答一题目一:盗窃罪小明因盗窃行为被公安机关抓获,案发时他偷走了一辆价值5000元的自行车。
请问小明的行为是否构成盗窃罪?解答: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罪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侵占公私财物的行为:(一)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二)使用伪造、变造的信用卡、存折、有价票证、有价证券等方式窃取财物的;(三)其他情形。
小明的行为属于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情形,因为他在没有所有人允许的情况下偷走了一辆自行车。
此外,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的规定,盗窃数额较大的,即使秘密窃取,也应认定为盗窃罪。
根据案情描述,小明所盗窃的自行车价值为5000元,属于盗窃数额较大的范围。
综上所述,小明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题目二:故意伤害罪某甲因与他人发生争执,持刀将对方刺伤,导致对方轻伤。
请问某甲的行为是否构成故意伤害罪?解答: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一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应认定为故意伤害罪。
而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致人轻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根据题目描述,某甲持刀将对方刺伤,导致对方轻伤。
根据刑法规定,某甲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
鉴于对方受伤属于轻伤,某甲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的处罚。
综上所述,某甲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
题目三:过失致人重伤罪小张因酒后驾驶摩托车,发生交通事故,导致他人重伤。
请问小张的行为是否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解答:根据我国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规定,过失致人重伤罪是指因违反国家交通管理法规,发生交通事故,致人重伤的行为。
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的规定,过失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根据题目描述,小张酒后驾驶摩托车发生交通事故,导致他人重伤。
根据刑法规定,小张的行为符合过失致人重伤罪的构成要件。
小张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的处罚。
2020司法考试刑法题目及其解答

2020司法考试刑法题目及其解答一、选择题1.甲、乙两人共同抢劫银行,甲持枪威胁银行职员,乙负责捆绑职员并取走现金。
关于甲、乙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构成抢劫罪的共同犯罪B.甲、乙构成绑架罪的共同犯罪C.甲、乙构成抢夺罪的共同犯罪D.甲、乙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同犯罪答案:A解析:甲乙两人共同抢劫银行,甲持枪威胁银行职员属于抢劫行为,乙负责捆绑职员并取走现金也是抢劫行为的组成部分。
因此,甲乙两人构成抢劫罪的共同犯罪。
2.丙在商场购物时,趁人多将手伸进他人衣兜,窃取现金500元。
关于丙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丙构成盗窃罪B.丙构成抢夺罪C.丙构成诈骗罪D.丙构成侵占罪答案:A解析:丙在商场购物时,趁人多将手伸进他人衣兜,窃取现金500元。
丙的行为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因此构成盗窃罪。
3.丁偷开邻居轿车,在道路上行驶,后因车辆故障被迫停下。
关于丁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丁构成盗窃罪B.丁构成抢夺罪C.丁构成危险驾驶罪D.丁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答案:A解析:丁偷开邻居轿车,在道路上行驶,构成盗窃罪。
虽然丁后来因车辆故障被迫停下,但其行为已经构成了盗窃罪的既遂。
二、案例分析题案例一:甲与乙共同诈骗他人财物,甲负责诱骗,乙负责望风。
在一次诈骗行动中,甲诱骗他人将钱款交给乙,乙收到钱款后立即逃跑。
甲被捕后,交代了整个诈骗过程。
问:甲、乙的行为构成何罪?请说明理由。
答案:甲、乙的行为构成诈骗罪的共同犯罪。
解析:甲负责诱骗,乙负责望风,两人共同实施诈骗行为,构成诈骗罪的共同犯罪。
虽然乙在收到钱款后立即逃跑,但其行为仍然是诈骗行为的组成部分,因此,甲乙两人均构成诈骗罪的共同犯罪。
案例二:丙是一名出租车司机,某晚,丙在酒后驾驶出租车接送乘客。
在行驶过程中,丙因疲劳驾驶导致车辆失控,撞向路边行人,造成行人死亡。
问:丙的行为构成何罪?请说明理由。
答案:丙的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
解析:丙酒后驾驶出租车,在疲劳驾驶的情况下导致车辆失控,撞向路边行人,造成行人死亡。
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考试内容及答案一

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考试内容及答案一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属于犯罪构成要件?A. 行为人的故意或过失B. 行为人的年龄C. 被害人的同意D. 行为的违法性答案:A2. 关于刑法的空间效力,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 我国刑法只适用于我国领土范围内发生的犯罪B. 我国刑法适用于我国船舶或航空器内发生的犯罪,无论其在何处C. 我国刑法适用于我国领土以外,由我国公民实施的犯罪D. 我国刑法适用于我国领土以外,由外国公民实施的犯罪,但该犯罪侵犯的是我国国家或公民的利益答案:C3. 下列哪一行为构成正当防卫?A. 甲为保护自己的财产,将小偷打成重伤B. 乙在醉酒状态下,将酒瓶砸向正在抢劫的歹徒C. 丙在防卫过程中,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D. 丁对正在进行的非法拘禁行为进行反抗答案:D二、简答题1. 请简述刑法的基本原则。
答案: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1)罪刑法定原则: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3)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2. 请解释刑法的空间效力。
答案:刑法的空间效力,即刑法在空间上的适用范围,是指刑法在什么地域和对什么人具有效力。
我国刑法的空间效力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地域效力:我国刑法适用于我国领土、领海、领空范围内发生的犯罪。
(2)国籍效力: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我国刑法,但按我国刑法规定的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3)普遍管辖效力:对于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我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
三、案例分析题甲(17岁)与乙(15岁)共同盗窃一辆摩托车。
甲在盗窃过程中负责望风,乙负责实施盗窃。
在盗窃过程中,被失主发现并报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司法考试刑法真题及答案
2014司法考试刑法真题及答案
1、关于单位犯罪的主体,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也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B.刑法分则规定的只能由单位构成的犯罪,不可能由自然人单独实施
C.单位的分支机构或者内设机构,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D.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参考答案】A
2、下列有关单位犯罪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A..信用卡诈骗罪和贷款诈骗罪的主体都不可以是单位,只能是自然人
B.行政机关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C.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D.经企业领导集体研究决定并实施的盗窃电力的行为,可以成立单位犯罪,但不对单位判处罚金,只处罚作出该决定的单位领导和直接实施盗窃行为的责任人员
【参考答案】D
3、下列情形中属于连续犯的有:()
A.某甲和村民有仇,在三天之内先后杀死了村长的妻子、儿子和儿媳
B.某乙在连续半年时间内,持续对丈夫与其前妻所生孩子以打骂、冻饿、不让吃饭等方式进行虐待
C.某丙系国家工作人员,在一个月之内,先后实施了贪污和受贿行为
D.某丁以其妻子快要生小孩为由,将其年迈的父亲赶出家门,使父亲沿门乞讨;一周后又将妻子生下的女婴溺死
【参考答案】A
4、村民张某,为了筹集结婚费用,动起了盗窃国防通信线路的
念头,先后三次用钢丝钳等工具,偷剪该线路电缆2000余米,价值
2万元,销赃后得赃款3000元,致使该线路中断通信3个多小时。
张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A.盗窃罪
B.破坏公用通信设备罪
C.破坏军事通信罪
D.故意毁坏财物罪
【参考答案】C
5、甲为其邻居乙打工,认为工资太少,遂产生勒索乙钱财之念。
甲准备了一桶汽油,于某日凌晨1时许,将汽油倒在乙家门前草堆上,点燃后暂时躲回家中,乘乙全家人出动救火之机,翻墙进入乙
家院内,撬开门锁,将在屋内睡觉的乙仅18个月的儿子丙盗回家中。
乙回家发现丙不见,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人员及时赶至现场,
当即组织全村村民在各路口设卡追堵。
甲见无法将丙带走,而丙在
其家中又哭闹不止,怕被人发现,即将丙抱还乙的家人,并谎称丙
是其从小偷手中追回,后装晕倒地。
甲的行为:()。
A.甲是绑架罪的中止
B.甲是绑架罪的未遂
C.甲是绑架罪的既遂
D.甲构成绑架罪和放火罪
【参考答案】D
6、甲为上厕所,将不满1岁的女儿放在外边靠着篱笆站立,刚
进入厕所,就听到女儿的哭声,急忙出来,发现女儿倒地,疑是站
在女儿身边的4男孩乙所为。
甲一手扶起自己的女儿,一手用力推乙,导致乙倒地,头部刚好碰在一块石头上,流出鲜血,并一动不动。
甲认为乙可能死了,就将其抱进一个山洞,用稻草盖好,正要
出山洞,发现稻草动了一下,以为没死,于是拾起一块石头猛砸乙
的头部,之后用一块磨盘压在乙的身上后离去。
案发后,经法医鉴定,甲在用石头砸乙之前,乙已经死亡。
依此情况,甲的行为构成
何罪?
A.过失致人死亡罪
B.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既遂)数罪
C.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未遂)数罪
D.故意杀人罪
【参考答案】C
7、邢某与有夫之妇夏某勾搭成奸,后夏某因受丈夫责骂,与邢
某中断了关系,邢某怀恨在心。
一天下午,邢某将夏某骗至自己的
住处将其杀害,当晚又潜入夏某家将其丈夫杀害。
邢某的行为属于:
A.结果加重犯
B.连续犯
C.牵连犯
D.结合犯
【参考答案】B
8、下列犯罪中,不构成牵连犯的是:
A.为盗窃枪支而侵入他人住宅,窃得枪支后又予以私藏,构成盗窃枪支罪、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罪
B.枪杀一人的同时造成另一人重伤的结果,构成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
C.盗掘古墓葬后为湮灭罪迹又毁坏文物,构成盗掘古墓罪与破坏珍贵文物罪
D.为了诈骗而伪造公文,构成诈骗罪与伪造公文罪
【参考答案】B
9、青工于某,一日晚发现某单位大院的一辆桑塔纳汽车车门未锁,就借着夜色将此车开出大院,驶到其情敌刘某每天上夜班必经
的一小胡同口,将骑车上夜班的刘某撞死,然后急忙驾车逃离现场,因奔逃心切,不慎将一带小孩过马的女人撞倒在地,造成一死一伤
的严重后果。
当夜于某又将此车开回原地,尚未被人发现。
于某的
行为构成:
A.故意杀人罪,从重处罚
B.故意杀人罪、交通肇事罪,两罪并罚
C.盗窃罪、故意杀人罪和交通肇事罪三罪并罚
D.故意杀人罪与交通肇事罪,应从一罪重处
【参考答案】B
10、梁某与程某共同盗窃了某一珍贵文物“铜鼎”之后,后来为了便于携带和销脏,二人又用斧子将该文物“铜鼎”砸碎。
梁、程
的行为属于:
A.继续犯
B.想象的数罪
C.牵连犯
D.吸收犯
11、我国《刑法》上区分一罪与数罪的标准是
A.犯罪对象的个数
B.犯罪行为的个数
C.犯罪构成的个数
D.行为人犯罪意思的个数
【参考答案】C
12、甲某放在卧室的手提包中的1万元钱被乙某盗窃。
为了达到报复乙某的目的,甲某向公安机关谎称被盗5万元,并在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之前,指使丙某证明自己被盗5万元。
甲某的行为:()
A.构成伪证罪
B.构成诬告陷害罪
C.不作犯罪处理
D.构成妨害作证罪
【参考答案】B
13、以下选项中正确的表述是:()
A.张强与李玉是男女朋友关系,因李玉家人极力反对二人交往,李玉提出分手。
张强怀恨在心将李玉骗至市郊树林杀害,后又于第二日晚将李玉之母砍伤。
张强的行为属于连续犯
B.王刚以介绍工作为名将找工作的乡下女赵艳从A市骗至B市,在寻求买主的同时强迫其卖淫。
王刚的行为属于结果加重犯
C.宋小文抢夺李老太钱包(内有人民币2000元),因用力过猛致其摔倒在地身亡。
宋小文的行为属于想象竞合犯
D.冯某盗掘古墓葬后为湮灭罪迹毁坏文物,对冯某的行为应予以数罪并
14、某公司经理贾某工作勤肯,但与公司董事会主席范某不和,在一次董事会议上,由于范某的原因,贾某被撤销职务,因而心怀
报复之心。
遂向其好友某狩猎场的管理员郝某借得猎枪(霰弹)一把,一日下午持枪直奔董事会主席办公室,见范某正与客户顾某洽谈生意,扬手就是一枪,将范某打死,顾某也被击成重伤,另外,秘书
小吴也中弹受轻伤。
问,贾某打死范某、重伤顾某、轻伤小吴这三
者之间的关系是
A.继续犯
B.连续犯
C.想象竞合犯
D.牵连犯
【参考答案】C
15、法条竞合犯的概念是什么?
A.一个犯罪行为触犯数个罪名
B.一个犯罪行为触犯数个在内容上具有重合或者包容关系的刑法条文
C.数个行为触犯数个罪名
D.数个行为触犯数个在内容上具有重合或者包容关系的刑法条文
【参考答案】B
16、甲向乙讨债不成,遂将乙关押15日之久,甲的行为是属于
什么性质?
A.惯犯
B.牵连犯
C.持续犯
【参考答案】C
17、某甲从A省拐骗18周岁少女1人,欲卖至B省。
在拐卖途中,某甲几次强行奸淫该女,并强迫其卖淫,某甲的行为应当认定为
【参考答案】D
18、绑架勒索罪属于
A.结果加重犯
B.结合犯
C.想象竞合犯
D.牵连犯
【参考答案】B
19、崔某伪造国家机关证件后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
对崔某的行为应如何处理
A.伪造证件罪和招摇撞骗罪
B.伪造证件罪
C.依照牵连犯的处理原则择一重罪
D.招摇撞骗罪
【参考答案】C
20、甲为筹集结婚费用,一个月内先后偷盗营业款5次,每次少则700元,多则2000元,共计7400元。
甲的行为属于
A.继续犯
B.牵连犯
C.连续犯
【参考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