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保护主题班会活动教案word版本

合集下载

保护未成年人主题班会教案

保护未成年人主题班会教案

保护未成年人主题班会教案一、教案背景和教学目标未成年人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与社会的稳定发展息息相关。

因此,保护未成年人成为了当代社会的重要任务。

本次班会旨在增强学生对保护未成年人的重要性的认识,培养他们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教学内容:保护未成年人的重要性、未成年人的权益、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的方法、社会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的培养。

教学重点:增强学生对保护未成年人的认识,培养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步骤一:导入(5分钟)用引人入胜的故事或实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未成年人权益受到侵犯的新闻报道等。

步骤二:呈现主题(10分钟)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意识到保护未成年人的重要性,并介绍保护未成年人的意义和目标。

步骤三:分组讨论(15分钟)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互相讨论未成年人的权益和保护措施,并记录下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步骤四:小组展示(15分钟)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并共同总结出保护未成年人的有效方法。

步骤五:案例分析(15分钟)通过给学生呈现一些未成年人受到侵害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件原因、后果及如何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

步骤六:引导学生自主制定保护措施(20分钟)学生根据前期讨论的成果和案例分析的经验,自主制定保护未成年人的措施,并将其呈现给全班。

步骤七:总结(10分钟)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强调保护未成年人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评估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小组展示和个人主题演讲等方式进行评估,从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估。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班会,学生深入了解了保护未成年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法律意识,提高了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同时,教师应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保证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六、教学延伸1. 邀请社区相关工作人员或专家就保护未成年人话题进行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未成年人保护法主题班会教案

未成年人保护法主题班会教案

一、教案背景1.1 主题:未成年人保护法主题班会1.2 目的:通过本次班会,使学生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内容,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1.3 适用年级:八年级1.4 上课时间:1课时(45分钟)二、教学目标2.1 知识与技能: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内容掌握法律的相关条款,提高法律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同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作斗争2.2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法律知识利用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与思考能力进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应变能力2.3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意识提高学生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关爱他人的意识三、教学重点、难点3.1 教学重点:法律的相关条款学生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方法3.2 教学难点: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学生法制观念的培养四、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利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案例,引起学生对法律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需要法律来保护我们,法律对我们有什么作用?4.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内容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法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4.3 案例分析提供一些典型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运用法律解决问题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分享与交流4.4 角色扮演设计一些情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实际操作,体验法律的应用学生分享扮演过程中的感受,讨论如何更好地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权益五、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法律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提醒学生要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维护自身和他人的合法权益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法律知识,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六、教学评估6.1 课后作业:让学生收集一些与未成年人保护相关的法律资讯,了解法律的最新动态。

未成年人保护法主题班会教案

未成年人保护法主题班会教案

未成年人保护法主题班会教案本次班会旨在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内容,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

同时,通过班会形式的讨论交流,增进班级凝聚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概念和意义2.未成年人权益的基本法律保障3.未成年人网络安全和身心健康保护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通过课件展示未成年人权益受到的侵害案例,引起学生对未成年人保护问题的重视。

第二步:讲解1.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概念和意义1.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制定背景和法律地位2.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内容2.未成年人权益的基本法律保障1.生存权和发展权2.受教育权和参与文化活动权3.受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保障的权利3.未成年人网络安全和身心健康保护1.网络安全的意义和常见危害2.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护的措施和方法第三步:讨论在班级内展开针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问题的讨论,让学生建立起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认知和理解。

第四步:总结通过学生参与总结,巩固并强化学生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课后作业撰写一篇文章,介绍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内容,并阐述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班会评价班会结束后,老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班会评价,指导班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进。

特殊应用场合场合1:小学生班会小学生年龄较小,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认知和理解程度有限,因此在小学生班会中需要增加以下条款:1.增加直观的教学形式:在引入部分增加图片和短视频,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并引起他们的兴趣。

2.引导性强的讨论:在讨论环节中,建议老师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提出有针对性、有趣味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积极发言。

场合2: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在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中,可以将未成年人保护法作为其中一项活动内容,增加以下条款:1.实践教育:结合具体案例,通过现场模拟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

2.多方参与:可以邀请公安机关、法院等相关机构的工作人员到活动现场进行讲解和指导,全面提升学生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认知。

未成年人保护主题班会活动教案

未成年人保护主题班会活动教案

未成年人保护主题班会活动教案一、活动背景班会背景:为了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根据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特举办此次未成年人保护主题班会活动。

二、活动目标1. 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

2. 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方法。

3. 培养未成年人正确的价值观,增强道德观念。

4. 增进同学们之间的友谊,形成团结互助的良好氛围。

三、活动时间40分钟四、活动对象初中生五、活动过程1. 导入:班主任简要介绍本次班会主题,引导同学们关注未成年人保护问题。

2. 知识讲解:a. 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

b. 通过案例分析,让同学们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意识的重要性。

3. 互动环节:a. 同学们分组讨论,分享自己掌握的自我保护方法。

b. 各组派代表进行分享,总结出实用的自我保护技巧。

4. 情景剧表演:a. 同学们自编自导自演情景剧,展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运用自我保护方法。

b. 全班同学共同点评,选出最佳表演奖。

5. 经验分享:a. 邀请家长代表或老师分享他们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的经验和感悟。

b. 同学们发表自己的感想,互相启发。

6. 总结发言:a. 班主任对本次班会进行小结,强调未成年人保护的重要性。

b. 同学们共同承诺,努力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健康成长。

7. 活动结束:a. 班主任宣布班会结束,提醒同学们关注日常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危险。

b. 同学们齐唱班歌,营造温馨的班级氛围。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同学们在互动环节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未成年人保护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评估同学们在情景剧表演中的表现,判断他们运用自我保护方法的熟练程度。

3. 搜集同学们在经验分享环节的发言,分析他们的感悟和成长。

4. 关注同学们在总结发言时的态度,了解他们对未成年人保护的重视程度。

通过本次班会活动,希望同学们能够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健康成长。

未成年人保护主题班会教案

未成年人保护主题班会教案

《未成年人保护主题班会教案》一、班会主题守护成长,关爱未成年人二、班会背景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宁,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未成年人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和挑战,如校园欺凌、网络沉迷、家庭暴力等。

为了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特举办本次未成年人保护主题班会。

三、班会目的1. 让学生了解未成年人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

2. 引导学生认识到自身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良好品德,营造和谐、友爱的校园氛围。

4.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促使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四、班会准备1. 收集未成年人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案例等资料。

2. 制作 PPT 课件。

3. 安排学生进行相关节目表演,如小品、朗诵等。

4. 准备奖品和纪念品。

五、班会过程(一)导入(5 分钟)播放一段关于未成年人保护的视瓶或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然后导入班会主题:守护成长,关爱未成年人。

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召开这个主题班会,就是为了关注未成年人的成长,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我们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未成年人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和挑战,我们需要一起来学习如何保护他们。

(二)法律法规学习(15 分钟)1. 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主要内容- 介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立法目的、适用范围、基本原则等。

- 重点讲解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和司法保护等方面的规定。

2. 结合案例分析法律法规的重要性- 展示一些未成年人遭受侵害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涉及到的法律法规条款。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法律法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师:同学们,未成年人保护法是我们保护未成年人的重要法律依据。

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 主题班会教案

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 主题班会教案

《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3. 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避免违法行为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性。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三、学情分析:学生年龄为初中阶段,正处于青春期,法律意识尚未形成稳定的基础。

他们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了解可能相对较少,需要通过生动、直观的教学方式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关注。

四、教学过程:第一环节:班会导入1. 引入话题:与学生共同讨论未成年人的权益和保护问题,引发他们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思考。

- 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对话,如:教师:大家知道未成年人保护法吗?为什么需要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呢?学生: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和健康成长,因为他们在法律上还不具备完全的自主权和能力。

第二环节: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1. 介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定义和基本内容,包括保护对象、保护范围、保护措施等。

- 教师简要介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概念,解释保护对象为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保护范围涉及教育、健康、安全、权益等方面,保护措施包括禁止虐待、保护隐私、保障教育权利等。

2. 分析未成年人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如网络安全、校园欺凌、早恋等。

- 教师列举几个未成年人常见的问题和挑战,如网络安全问题(网络欺凌、不良信息获取)、校园欺凌、早恋等,引发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3. 强调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重要性,为什么需要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

- 教师强调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至关重要,提醒学生要关注自身权益,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权益。

第三环节:案例分析与讨论1. 提供几个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解决方法。

- 教师准备几个与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的案例,如网络欺凌、校园暴力等,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主题班会教案

未成年人保护法主题班会教案

未成年人保护法主题班会教案
班会目的
•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重要性和意义
•掌握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主要内容和规定
•引导学生遵守未成年人保护法,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
•增强学生的法律素养和法治意识
班会内容
1.什么是未成年人保护法
•简单介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定义和意义
2.未成年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解释未成年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如受教育权、健康权、生存权、发展权、保护隐私权、服从家庭教育、尊重老师
3.青少年犯罪与未成年人保护法
•介绍未成年人犯罪的概念和特点
•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介绍未成年人犯罪的严重危害性
•解释未成年人犯罪的惩治方式和法律责任
4.未成年人网络安全和未成年人保护法
•介绍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的潜在危险和风险
•分析未成年人自愿参与网络游戏的影响
•介绍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中的合法权益和保护
•解释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网络安全的规定
5.如何合法维护未成年人的权益
•解释如何合法维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如举报、起诉、申请救助、请求赔偿等•引导学生了解法律救助的渠道和方式
班会总结
通过本次班会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重要性和意义,掌握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主要内容和规定。

我们还深入了解了未成年人犯罪的严重危害性和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权益保护。

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未成年人保护法,增强自己的法律素养和法治意识,爱护自己和他人,建设和谐社会。

未成年人保护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未成年人保护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未成年人保护教育主题班会教案未成年人保护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未成年人保护的相关法律和政策,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帮助学生识别和避免生活中的危险和不良行为,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3.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未成年人保护的相关法律和政策,了解他们的权利和义务。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法律和政策,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讲解近期发生的未成年人保护案例,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2.讲解:介绍未成年人保护的相关法律和政策,以及学生在生活中的权利和义务。

3.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模拟:模拟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5.小结:总结本次班会的内容,强调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讲解法:教师讲解相关法律和政策,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知识。

2.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交流。

3.模拟法:通过模拟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实践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4.教学媒体:使用PPT等多媒体教学工具,提高教学效果。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2.作业:布置相关法律和政策的阅读任务,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对于未成年人保护的看法和感受的短文。

3.评价方式:通过学生的阅读报告和短文写作,评价他们的学习效果和理解程度。

同时结合课堂讨论的表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教学PPT:包括未成年人保护的相关法律和政策的介绍,以及生活中的案例分析等内容。

2.教学视频:播放相关的未成年人保护宣传视频,增强学生的感知和认识。

3.教学案例:提供一些真实的未成年人保护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思考。

4.学习网站:提供一些学习网站链接,方便学生课后进行深入学习和了解。

未成年人保护法主题班会教案

未成年人保护法主题班会教案

未成年人保护法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内容和宗旨。

2. 提高学生对自身合法权益的认识,增强法律意识。

3.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1. 《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内容。

2. 学生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知识。

2. 如何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的观念。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内容和宗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的观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内容和宗旨。

2. 讲解:详细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各个条款,让学生深入了解法律内容。

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4. 分组讨论:让学生针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如何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

5. 总结:总结本次班会内容,强调学生要自觉遵守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六、教学评估1. 课后收集学生的感悟文章,评估学生对本次班会的理解和认识。

2.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变化,评估学生是否真正树立了法律意识。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法院、公安局等法律机构,加深学生对法律的认识。

2. 邀请律师、法官等专业人士进行专题讲座,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九、教学资源1. 收集相关法律资料,如法律文本、典型案例、法律知识手册等。

2. 制作课件、海报等教学辅助材料,增强班会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十、教学时间1. 班会时间:2课时(90分钟)2. 课后作业时间:约1课时(45分钟)十一、教学延伸活动1. 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测试学生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未成年人学校保护主题班会教案3篇

未成年人学校保护主题班会教案3篇

未成年人学校保护主题班会教案3篇未成年人学校保护主题班会教案1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未成年人学校保护的相关法律和法规,增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2.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让学生了解学校保护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尊重法律、维护法律的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未成年人学校保护的相关法律和法规,增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2. 难点: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让学生了解学校保护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未成年人学校保护。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未成年人学校保护,为什么需要这个法律。

2. 知识讲解:通过PPT、视频、案例等方式,向学生讲解未成年人学校保护的相关法律和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

让学生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措施,以及违法行为带来的后果。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学校保护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

例如,可以选取一些涉及学校保护的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学生在校园内外的安全问题、校园欺凌问题、身心健康问题等方面的保护措施。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围绕学校保护这个主题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通过互相交流和学习,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校保护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5. 总结回顾: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让学生再次明确学校保护的重要性和自我保护的方法。

同时布置作业和预习内容,引导学生课后进行思考和实践。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解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引导,让学生了解未成年人学校保护的相关法律和法规。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学校保护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

3. 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互相交流和学习。

4. PPT、视频等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PPT、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展示相关的法律条文和案例,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2024年未成年人保护法主题班会教案

2024年未成年人保护法主题班会教案

2024年未成年人保护法主题班会教案教学目标•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内容和意义•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生活安全意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和法律发展观念教学重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和内容•未成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维护自身权益•未成年人遇到问题时应该如何寻求帮助和维权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法律条文和适用范围•培养学生正确的法律救济意识和维权能力教学准备•PPT课件: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内容介绍•学生手册:包含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维权相关知识•示范案例:未成年人权益被侵害的案例分析•课堂小组讨论题目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老师介绍本次课程主题,以引起学生兴趣,并给出学习目标和重点。

第二步:知识讲解(15分钟)通过PPT介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内容和条文解读,引导学生认识到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作用。

第三步:案例分析(20分钟)老师依次给出未成年人权益被侵害的案例,进行讨论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法律的意义和应用。

第四步:学生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行查阅学生手册,学习未成年人法律保护知识,并完成相关问题的思考和总结。

第五步:小组讨论(15分钟)分小组讨论未成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何通过法律手段进行维权和解决。

第六步:总结(5分钟)老师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将更加深入地了解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内容和意义,培养了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生活安全意识,提高了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法律发展观念。

同时,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能够更好地理解并灵活运用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和法律意识。

特殊应用场合:1.学校校园欺凌事件处理在学校内发生的欺凌事件,包括但不限于言语侮辱、身体伤害等,应按照《未成年人保护法》第X条规定进行处理,校方应及时介入调查,并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纪律处罚,同时协助受害未成年人及家长向有关部门进行反映和维权。

未成年人教育保护法主题班会小学未成年人教育保护班会教案

未成年人教育保护法主题班会小学未成年人教育保护班会教案

未成年人教育保护法主题班会小学未成年人教育保护班会教案教案目标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帮助小学生了解和遵守未成年人教育保护法,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教案内容1. 介绍未成年人教育保护法- 解释未成年人教育保护法的定义和意义。

-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未成年人需要保护和教育。

- 讲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措施和权益保障。

2. 未成年人的权利与责任- 帮助学生了解他们作为未成年人所享有的权利,如受到安全、教育和健康的保护。

- 引导学生认识到未成年人也有应尽的责任,如遵守法律和学校规章制度。

3. 法律常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介绍一些常见的法律常识,如交通规则、消防常识等。

- 引导学生考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自己的安全,如避免与陌生人交谈、注意个人隐私等。

4. 举例讲解案例- 提供一些相关的案例,让学生思考实际应用未成年人教育保护法的情境。

-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

教案实施准备工作:- 准备幻灯片或教学素材,以便清晰展示教案内容。

- 预先准备案例材料,并分发给学生。

教案步骤:1. 引入:介绍本次主题班会的目标和重要性。

2. 介绍未成年人教育保护法:讲解法律的定义和意义。

3. 未成年人的权利与责任:引导学生思考未成年人的权利和责任。

4. 法律常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介绍一些常见的法律常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5. 举例讲解案例:提供案例让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

6. 总结:总结本次主题班会的内容和重点。

教案评估通过教师观察和学生反馈,评估学生对未成年人教育保护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扩展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或小组讨论,深入探讨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话题。

- 鼓励学生写作,撰写有关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短文或故事。

参考资料。

未成年人保护主题班会活动教案

未成年人保护主题班会活动教案

未成年人保护主题班会活动教案一、活动背景为了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意识的培养,提高同学们自我保护能力,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相关法律法规,本班特举办“未成年人保护主题班会活动”。

二、活动目标1. 增强同学们对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的了解;2. 提高同学们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3. 培养同学们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意识;4. 增强班级凝聚力,营造和谐班级氛围。

三、活动时间2024年10月(具体时间待定)四、活动地点班级教室五、活动对象本班全体同学六、活动内容1. 开场介绍:主持人简要介绍活动背景、目的和意义;2. 法律法规讲解:邀请法制副校长或专业律师讲解未成年人保护相关法律法规,重点讲解未成年人权益保障、防范校园欺凌等内容;3. 自我保护教育: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方式,教育同学们如何识别危险、防范风险、保护自己;4. 主题演讲:邀请同学代表围绕“未成年人保护”主题进行演讲,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5. 分组讨论:同学们分成小组,针对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困境和问题,讨论如何运用法律法规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权益;6. 互动游戏:设计有关未成年人保护的互动游戏,让同学们在游戏中学习、巩固相关知识;7. 总结发言:主持人对活动进行总结,强调未成年人保护的重要性,呼吁同学们共同营造和谐校园环境。

七、活动组织及分工1. 主持人:负责活动开场介绍、环节衔接和现场把控;2. 邀请嘉宾:负责联系法制副校长或专业律师,邀请其参加活动并做主题讲解;3. 案例收集与整理:负责收集相关案例,为活动提供实例支持;4. 演讲选手选拔:负责组织报名、选拔演讲选手,并对其进行辅导;5. 分组讨论引导:负责引导同学们进行分组讨论,确保讨论效果;6. 游戏设计:负责设计互动游戏,确保游戏与活动主题相关且有趣;7. 活动现场布置:负责提前布置活动场地,确保活动氛围浓厚;8. 活动摄影及记录:负责拍摄活动照片,记录活动全程。

八、活动宣传及筹备1. 制作宣传海报:提前制作活动宣传海报,张贴在班级及校园显眼位置;2. 发布活动通知:通过班级群、学校公告等方式,提前通知同学们活动时间、地点和内容;3. 筹备物资:提前准备活动所需的物资,如投影仪、音响设备、法律法规资料等;4. 协调场地:提前与学校沟通,确保活动场地及设备正常使用。

未成年人保护法主题班会教案

未成年人保护法主题班会教案

未成年人保护法主题班会教案第一章:未成年人保护法简介1.1 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背景和意义1.2 掌握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内容和目标1.3 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对于保障未成年人权益的重要性第二章: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适用范围2.1 明确未成年人保护法适用的年龄范围2.2 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适用的领域和情境2.3 掌握未成年人保护法对于不同主体(如家庭、学校、社会等)的要求第三章:未成年人权益的保障3.1 了解未成年人权益的含义和内容3.2 掌握未成年人权益保障的基本原则3.3 学习未成年人权益保障的具体措施和方法第四章: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责任与处罚4.1 明确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相关主体的责任和义务4.2 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对于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的处罚措施4.3 掌握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对于受害人的救助和保护措施第五章: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实施与监督5.1 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实施机构和职责5.2 掌握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监督机制和方式5.3 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宣传和普及方法第六章:家庭保护与未成年人权益6.1 理解家庭在未成年人保护中的重要作用6.2 掌握家庭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6.3 学习家庭在未成年人权益保障中的法律责任第七章:学校保护与未成年人权益7.1 明确学校在未成年人保护中的职责和义务7.2 学习学校保护的基本措施和方法7.3 掌握学校在未成年人权益保障中的法律责任第八章:社会保护与未成年人权益8.1 了解社会在未成年人保护中的责任和作用8.2 学习社会保护的基本措施和方法8.3 掌握社会在未成年人权益保障中的法律责任第九章: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案例分析9.1 分析未成年人保护法典型案例9.2 讨论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第十章: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宣传与普及10.1 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宣传方法和技巧10.2 掌握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普及途径和手段10.3 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宣传活动,提高全社会的保护意识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未成年人保护法简介补充和说明:详细解读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主要条款和相关规定,强调法律的核心宗旨是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未成年人保护法主题班会教案

未成年人保护法主题班会教案

未成年人保护法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内容和原则。

2. 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素养。

3. 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他人权益的道德观念。

二、教学内容1. 《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主要内容和条款。

3. 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适用范围和执行主体。

4. 学生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

5. 尊重和保护他人权益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案例,引发学生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兴趣和思考。

2. 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概念、意义和主要内容。

3.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适用范围和执行主体。

4. 实践: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模拟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实施过程。

5. 总结:强调尊重和保护他人权益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概念和内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自我保护方法和技巧的熟悉程度。

3. 学生对尊重和保护他人权益的认识和理解。

五、教学资源1. 教案、PPT、案例资料。

2. 法律法规文本《未成年人保护法》。

3. 角色扮演道具和素材。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未成年人保护法》在校园中的应用,例如如何防止校园欺凌、如何保护个人隐私等。

2. 分享经验:邀请法律专业人士或者有相关经验的人士来校园进行讲座,分享他们的经验和见解。

3.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法庭审理过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法律程序和相关条款。

七、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案例,让学生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作用。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和建议,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思考能力。

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法院、警察局等法律机构,让学生亲身感受法律的工作和影响。

八、教学延伸1. 开展法律知识竞赛:组织学生参加法律知识竞赛,测试学生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掌握程度。

保护未成年人主题班会教案

保护未成年人主题班会教案

保护未成年人主题班会教案Title: 班会教案:保护未成年人Introduction:本次班会教案的主题是保护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是社会的宝贵财富,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关乎个人幸福,也关乎社会的繁荣与进步。

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在班会中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意识和方法的传达,以促进他们在安全、健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本教案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认识未成年人保护的重要性、常见的保护措施、如何进行相关教育和引导。

Section 1: 认识未成年人保护的重要性1.1 未成年人保护的定义和范围- 解释未成年人保护的概念,包括年龄范围及其社会保障的重要性。

1.2 儿童权益与保护- 强调儿童拥有受到保护的权益,包括但不限于生存权、健康权、接受教育权等。

Section 2: 常见的保护措施2.1 学校的角色和责任- 分析学校在未成年人保护中的重要性,例如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完善的安全措施等。

2.2 家庭的责任与义务- 强调家庭在未成年人保护中的作用,包括建立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确保孩子的日常生活和成长环境。

2.3 社会的参与与支持- 探讨社会组织、公共机构等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的责任与义务,鼓励社会各界共同关注未成年人的成长与发展。

Section 3: 如何进行相关教育和引导3.1 意识提升与宣传教育- 探讨未成年人保护意识提升的重要性,包括教师、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宣传教育角色。

3.2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强调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保护中的关键作用,提供家庭教育的建议和指导,如家人之间的良好沟通方式等。

3.3 学校教育的实施- 探讨学校在未成年人保护中的具体措施,如开展主题班会、开设相关课程、加强师生交流等。

Conclusion:通过本次班会教案的介绍,我们对保护未成年人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了解了常见的保护措施以及如何进行相关教育和引导。

作为未成年人的家庭成员、教育工作者和社会成员,我们都应该共同努力,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意识和方法,为他们的安全、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未成年人保护主题班会教案

未成年人保护主题班会教案

未成年人保护主题班会教案未成年人保护主题班会教案1. 引言保护未成年人是社会的共同责任,班级作为一个重要的教育环境,应该承担起引导和保护未成年人的责任。

为了加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本班会将围绕未成年人保护主题展开,旨在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2. 了解未成年人保护的意义2.1 介绍未成年人的法律地位和权益保护- 未成年人的法律地位和权益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介绍- 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权益和责任2.2 分析未成年人面临的挑战和危害- 网络安全- 暴力和欺凌- 学业压力- 色情信息等不良内容3. 发现未成年人保护问题3.1 分组讨论和展示搜集到的未成年人保护问题案例- 学生可以组成小组,搜集有关未成年人保护的案例,并进行分析和讨论- 分享案例,以便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未成年人保护问题的多个方面4. 提高未成年人保护意识4.1 规划未成年人保护宣传活动- 学生根据搜集到的案例和问题,规划未成年人保护宣传活动的具体方案- 如制作海报、宣传手册等,用以提高全校学生的未成年人保护意识4.2 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分享常见的自我保护技巧和方法,如遇到陌生人的处理方式、防范网络欺诈等- 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演练,加强实践操作能力5. 总结与回顾5.1 小结未成年人保护主题班会的内容和成果- 做一个简要的总结,回顾本次班会所涉及的内容5.2 学生分享对未成年人保护的观点和理解- 鼓励学生就未成年人保护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保护未成年人方面的责任和行动通过本次班会,希望同学们能够深入了解未成年人保护的重要性,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自己和他人营造一个安全、健康、和谐的学习环境。

也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宣传活动,传递未成年人保护的理念,共同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1. 介绍未成年人保护的重要性保护未成年人是社会的共同责任,也是国家法律法规所规定的一项重要任务。

未成年人保护主题班会活动教案

未成年人保护主题班会活动教案

未成年人保护主题班会活动教案一、活动背景为了加强未成年人的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本班将举行一次以“未成年人保护”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通过此次活动,使同学们了解未成年人保护的相关知识,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二、活动目标1. 了解未成年人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

2.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4. 增进同学间的友谊,增强班级凝聚力。

三、活动时间40分钟四、活动对象本班全体同学五、活动过程1. 开场导入(5分钟)主持人简要介绍本次班会活动的主题、目的和意义,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和关注。

2. 知识讲解(10分钟)邀请法制副校长或班主任讲解未成年人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重点介绍未成年人权益保障、防范校园欺凌、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内容。

3. 案例分析(10分钟)通过观看短片、分享真实案例等方式,让同学们了解未成年人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在不同场景下如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4. 互动环节(5分钟)开展小组讨论,让同学们结合自身经历和案例,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自己,避免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6. 活动结束(5分钟)播放一首歌曲,营造温馨的氛围,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结束本次班会活动。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同学们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未成年人保护知识的掌握情况。

2. 收集同学们对本次活动的反馈意见,以便对今后类似活动进行改进。

3. 关注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以致用的情况,评估活动效果。

七、教学资源1. 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资料。

2. 相关案例视频或图片。

3. 小组讨论指导手册。

八、教学难点1. 如何让同学们深刻理解未成年人保护的重要性。

2. 提高同学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的能力。

九、教学建议1. 活动前,组织者应充分了解同学们的兴趣和需求,确保活动内容贴近实际,提高吸引力。

2. 活动中,注意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参与互动环节,增强实践操作能力。

未成年人保护法主题班会教案

未成年人保护法主题班会教案

未成年人保护法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内容和宗旨。

2. 提高学生对自身权益保护的意识。

3. 培养学生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内容。

2. 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相关规定。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知识。

2. 如何培养学生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座法: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内容和宗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相关规定。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内容:1. 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内容和宗旨。

2. 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相关规定。

3. 分组讨论:如何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教学准备:1. 准备《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法律法规资料。

2. 准备典型案例,用于教学分析。

3. 准备分组讨论的问题和场景。

七、教学过程:1. 引入主题: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内容和宗旨。

2. 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相关规定。

3. 分组讨论:如何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效果,看学生是否掌握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内容和宗旨。

2. 反思教学方法,看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3. 反思教学过程,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九、课后作业:1.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学习心得。

2. 让学生设计一个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活动方案。

十、教学评价:1.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看是否掌握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内容和宗旨。

2. 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评估,看是否能够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3. 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评估,看学生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重点:1. 《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内容和宗旨。

未成年人保护主题班会活动教案

未成年人保护主题班会活动教案

未成年人保护主题班会活动教案一、活动背景班会背景:针对当前未成年人面临的各种安全问题,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我们特举办此次未成年人保护主题班会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提高同学们对未成年人保护相关法律的认识和了解。

2. 增强同学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 培养同学们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自觉抵制不良行为。

三、活动主题主题:关爱未成年人,保护健康成长四、活动时间时长:45分钟五、活动对象对象:初中生六、活动流程1. 开场导入(5分钟)主持人简要介绍班会背景和活动目的,引导同学们关注未成年人保护问题。

2.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未成年人保护相关法律知识,重点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使同学们了解自身权益和法律保障。

3. 案例分享(10分钟)分享一些未成年人遭受侵害的案例,让同学们认识到身边存在的危险,提高防范意识。

4. 互动环节(10分钟)组织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针对案例中的问题,提出防范措施和解决方法。

每个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

6. 宣布结束(5分钟)主持人宣布活动结束,鼓励同学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关注未成年人保护问题,积极参与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七、教学评价1. 同学们对未成年人保护相关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同学们在互动环节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3. 同学们在课后对未成年人保护问题的关注度和行动力。

八、教学资源1. 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资料。

2. 相关案例资料。

3. PPT课件。

九、教学建议1. 活动前,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设计活动内容和案例。

2. 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

3. 活动后,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监督,确保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十、课后作业1. 请同学们结合所学内容,思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2. 请同学们查找更多关于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加深对相关法律的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主题班会
——未成年人保护周宣传系列活动
活动班级:
初三(2)班
活动目的:
通过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使学生了解与自己相关的法律法规,知道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权利和利益,同时教育学生懂得什么是犯罪,什么是违法,养成自觉遵守和维护法律,培养他们运用法律的能力。

活动过程:
一、提出班会主题
我们的生活在一天天的发生着改变,我们身边也随之出现了行行色色的不同群体或个人,并且他们的行为有时会侵犯到我们的权利,如果我们不懂法我们也可能侵犯到他们的权利。

为了增强我们的法律意识,培养遵纪守法的能力,为此我们准备了这次以《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主题班会,在这次班会上我们将通过各种形式来了解掌握与我们自己相关法律法规常识,从而使我们自觉遵守发律法规,预祝班会圆满成功!
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法律知识竞答
1.《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公布和生效的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界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1991年9月4日通过,
现予公布,自1992年1月1
日起施行。

2.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目的是什么?
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与全面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3.对未成年人教育的范围是什么?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条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对未成年人进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法律和法制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教育,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社会公德,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的侵蚀。

4.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那些原则?
(1)保证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2)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3)适应未成年身心发展的特点。

(4)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5.什么是未成年人?
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6.《未成年人保护法》对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未成年人接受教育方面做了那些规定?
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接受义务教
育,使得使之辍学。

7.《未成年人保护法》对父母不履行法定职责作了那些规定?
对不履行职责或侵权的,应当依法承担责任,经教育不改的,撤消监护人资格,另行确定监护人。

8.《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招用有那些规定?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人、组织及个人非法招用的,处以罚款、吊销营业执照。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公布和实行的时间?
1955、3、18通过公布。

1995年9月1日实行。

10.《教育法》共有多少条多少章?
教育法共有十章、84条。

11.义条教育法是何时分布和施行的?
1986、4、12通过并公布,自1986、7、1起施行。

12.对违反《义务教育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适龄儿童不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除教育批评外,对监护人或招用人并处罚,责令停业或吊销营业执照。

三、运用法律知识分析自己的行为
1.欣赏小品《没事找事》:小组讨论小品中反映了哪些违法行为?想想我们身边有没有其他不文明的行为?
2.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
得有下列不良行为:
(1)旷课。

(2)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3)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4)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5)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6)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四、班主任总结
1.严格遵守《小学生守则》和《学生在校一日常规》。

《守则》和《常规》具体地告诉我们同学怎样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同学们应该经常对照《守则》和《常规》来反思自己的行为,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

如果同学们都能够按照《守则》和《常规》的来做,那么同学们隔违法犯罪就一定很远很远的。

2.慎重交友。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通过案例可以看出,不少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原因之一就是交友不慎,在所谓的“哥们”“朋友”的一步步带领下使他们不知不觉的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够擦亮眼睛,寻找对自己真正有帮助的朋友,多结交道德品质高尚的同学。

3.三思而后行。

常为一句话,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大打出手,互不相让,最终酿成悲剧。

通过案例可以看出,青少年违法犯罪突发
性强充分说明了他们做事冲动,不考虑后果,因此同学们在做任何事情之前一定要三思而后行,想想这样做会给他人带来什么后果,又给自己带来什么后果。

因为每一个人都要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要承担责任的。

4.正确地使用网络。

网络确实给我们带来了高信息的快捷方式,但同时不可避免地给我们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网络的确是一把双刃剑,网络犯罪现日益突出,这就要求我们同学要正确地使用网络。

我认为《全国青少年文明上网公约》说得非常好,希望同学们在上网时能够做到以下几点: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我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遵纪守法是我们每个人做人的最底线,希望通过这次班会能够增强同学们的法律意识,人人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小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