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奄包-外源性热敷疗法..

合集下载

中药热奄包对腰痛患者治疗及护理体会

中药热奄包对腰痛患者治疗及护理体会

中药热奄包对腰痛患者治疗及护理体会【摘要】中药热奄包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外治疗法,对于腰痛患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本文介绍了中药热奄包的制作与使用方法,以及其在治疗腰痛中的效果。

提供了腰痛患者在使用中药热奄包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使用后的护理方法和康复建议。

结论部分总结了中药热奄包在治疗腰痛中的有效性,并强调腰痛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并注意日常护理,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中药热奄包对于腰痛患者是一种有益的治疗方法,能够帮助他们缓解疼痛,加快康复进程。

【关键词】中药热奄包,腰痛,治疗,护理,体会,制作方法,治疗效果,注意事项,护理方法,康复建议,有效方法,日常护理,益处1. 引言1.1 中药热奄包简介中药热奄包是一种传统中药疗法,也被称为热敷疗法。

它是将一定草药煮熟后装入布袋中,然后放在患处进行热敷。

中药热奄包通过草药的温热作用,可以促进身体局部的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和炎症,促进病灶的吸收,起到镇痛、消炎、促进愈合的作用。

中药热奄包通常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选择相应的草药制作而成,因此对于不同的症状和疾病有着不同的配方和使用方法。

在治疗腰痛患者时,中药热奄包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并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对于腰痛的治疗有着积极的作用。

在实际使用中,中药热奄包也需要遵循一定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以确保疗效和安全性。

腰痛患者在选择和使用中药热奄包时应当根据医生的建议和对症选择适当的草药配方,并严格按照方法进行热敷。

1.2 腰痛患者治疗需求腰痛患者在接受治疗时,有着迫切的治疗需求。

腰痛是一种常见的病症,常常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便和痛苦。

腰痛患者希望能够找到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帮助他们减轻疼痛,恢复健康。

他们期待能够找到一种能够快速缓解疼痛的治疗方式,以便能够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腰痛患者也希望能够找到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避免出现副作用或不良反应。

除了治疗方面的需求,腰痛患者还需要得到一定的护理和关怀,希望能够在家庭和社会中得到支持和帮助,更好地应对疼痛带来的生活压力。

中药热奄包的注意事项

中药热奄包的注意事项

中药热奄包的注意事项中药热敷包是一种使用中草药煮熟后包裹在布袋或毛巾中,敷于患处以起到治疗作用的疗法。

它具有温热治疗的效果,可以舒缓肌肉疼痛,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炎症和肿胀。

然而,在使用中药热敷包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首先,选择合适的草药。

不同的草药有不同的功效,所以在使用中药热敷包时应依照症状选择合适的草药。

比如,对于关节疼痛可以选择温经活血的草药,对于肌肉疼痛可以选择祛风散寒的草药。

应尽量避免使用具有毒副作用的草药,以免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

其次,掌握正确的敷用时间。

一般来说,中药热敷包的敷用时间不能过长,以免造成过度刺激。

一般来说,敷用时间不应超过20-30分钟。

如果感到不适或出现皮肤发红、发痒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洗净患处。

此外,在敷用中药热敷包时应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再次,避免过敏反应。

有些人对某些草药可能存在过敏反应,所以在使用中药热敷包之前应先进行皮肤敏感性测试。

将少量草药放在手臂内侧或者手腕处,观察是否出现红肿、瘙痒等不适症状。

如果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中药热敷包,并向医生咨询。

此外,孕妇、儿童和老年人在使用中药热敷包时应特别谨慎。

孕妇的身体非常敏感,对草药中的成分可能产生不同的反应,所以最好避免使用。

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身体对刺激的适应能力较差,故不适合使用中药热敷包。

老年人的皮肤较薄,对温热刺激的耐受性较低,容易出现皮肤损伤,应注意适度使用。

总之,中药热敷包是一种常见的温热治疗方法,但在使用时必须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选择合适的草药进行制作;其次,掌握正确的敷用时间,避免过度刺激;再次,注意过敏反应,进行皮肤敏感性测试;此外,孕妇、儿童和老年人需特别谨慎使用。

只有正确使用中药热敷包,才能发挥其良好的治疗效果,为身体健康带来积极的影响。

一步步学习中药热奄包治疗操作

一步步学习中药热奄包治疗操作

一步步学习中药热奄包治疗操作
介绍
中药热奄包是一种常见的中医外治疗法,用于治疗各种疼痛、
肿胀和炎症等症状。

本文将介绍一步步学习中药热奄包治疗的操作
方法。

步骤
1. 准备材料
首先,准备好以下材料:
- 中药热奄包: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中药热奄包,可以在药店
购买。

- 温水:准备一定温度的温水,用于激活中药热奄包。

2. 打开中药热奄包
打开中药热奄包的包装,注意不要损坏中药热奄包内部的药物。

3. 激活中药热奄包
将中药热奄包放入温水中,等待片刻,让中药热奄包内的药物
充分激活。

根据中药热奄包的说明,通常需要等待一定时间。

4. 敷贴中药热奄包
取出激活后的中药热奄包,将其敷贴在疼痛、肿胀或炎症部位。

确保中药热奄包与皮肤充分接触,并均匀敷贴。

5. 固定中药热奄包
根据需要,可以使用绷带或其他固定材料将中药热奄包固定在
部位上,以防止它的移动。

6. 注意事项
在使用中药热奄包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遵循中药热奄包的使用说明,不要超过推荐的使用时间和频率。

- 使用中药热奄包时注意温度,避免烫伤皮肤。

- 如果出现过敏或不适的情况,立即停止使用中药热奄包,并
咨询医生的建议。

结论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学习并掌握中药热奄包治疗的操作方法。

在使用中药热奄包时,务必遵循使用说明,并注意使用中的安全和舒适。

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适,建议咨询医生的指导。

应用中药热奄包治疗的全流程

应用中药热奄包治疗的全流程

应用中药热奄包治疗的全流程1. 引言中药热奄包疗法是一种传统中医治疗方法,通过将加热后的中药奄包敷于患者特定部位,以达到温经散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疗效。

本文档详细介绍了应用中药热奄包治疗的全流程,包括准备工作、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

2. 准备工作2.1 药材准备根据患者病情和治疗需求,选择合适的中药材,如当归、川芎、桂枝、白芍等。

将药材研磨成粉末,或切成小块备用。

2.2 奄包制作将药材放入奄包内,奄包大小可根据治疗部位调整。

奄包外部可使用布料或棉织品缝制,确保奄包的密封性和保温性。

2.3 加热设备准备恒温加热设备,如电热毯、热水袋等。

确保加热设备安全、卫生,并能维持适宜的温度。

3. 操作步骤3.1 清洁皮肤治疗前,清洁患者治疗部位的皮肤,避免细菌感染。

3.2 放置奄包将制作好的中药奄包放置在患者治疗部位,确保奄包与皮肤接触紧密。

3.3 加热奄包将加热设备置于奄包上方,调整温度,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宜。

加热时间根据奄包材质和患者耐受程度而定。

3.4 观察与调整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和舒适度,如有不适,立即调整奄包温度和位置。

3.5 治疗时间根据患者病情和治疗需求,确定治疗时间。

一般每次治疗时间为20-30分钟。

4. 注意事项4.1 禁忌症孕妇、皮肤过敏、严重心脏病患者等禁忌使用中药热奄包治疗。

4.2 温度控制加热奄包时,注意调整温度,避免过热导致患者烫伤。

4.3 治疗后护理治疗结束后,观察患者治疗部位的皮肤状况,如出现红肿、瘙痒等过敏反应,应及时处理。

5. 总结应用中药热奄包治疗的全流程包括准备工作、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

通过本流程的严格执行,可以确保中药热奄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医护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确保治疗过程顺利。

中药热奄包治疗流程详解

中药热奄包治疗流程详解

中药热奄包治疗流程详解中药热奄包是一种常用的中医治疗方式,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初起的发热等症状。

以下是中药热奄包治疗流程的详细介绍:1. 选取合适的中药热奄包: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选择适合的中药热奄包。

常用的中药有薄荷、草果、紫草等,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配。

2. 准备中药热奄包材料:将选取的中药材料准备好,一般需要将中药材料研磨成粉末状。

可以使用研磨器或者研钵进行操作。

3. 调配中药热奄包:将研磨好的中药粉末放入布袋或纱布袋中,并将袋子系紧,制作成中药热奄包。

4. 热敷中药热奄包:将制作好的中药热奄包放入热水中浸泡一段时间,使中药充分渗透。

然后将热奄包取出,稍微晾凉一些,以免烫伤皮肤。

5. 敷贴中药热奄包:将热敷好的中药热奄包直接贴在患者的腹部、胸部或背部等位置,注意避开敏感部位。

可以使用绷带或胶布固定热奄包,以确保贴敷效果。

6. 保持热敷时间:一般建议保持中药热奄包的敷贴时间为20-30分钟,根据患者的症状和舒适度进行调整。

在敷贴期间,患者应保持安静,避免剧烈运动。

7. 注意事项:在使用中药热奄包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首先,确保中药热奄包的温度适中,避免烫伤皮肤。

- 其次,患者在敷贴中药热奄包期间应避免接触冷水或风寒环境,以免影响效果。

- 最后,如果患者有任何不适或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中药热奄包并咨询医生。

中药热奄包治疗流程简单易行,但仍需患者根据医生的指导和个人情况进行正确使用。

在治疗过程中,如果症状没有缓解或出现其他问题,应及时就医求助。

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需咨询医生。

中药热奄包疗法的步骤细解

中药热奄包疗法的步骤细解

中药热奄包疗法的步骤细解热奄包疗法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通过使用热奄包来治疗各种疾病。

下面是该疗法的步骤细解:1. 准备热奄包材料:首先,准备热奄包所需的材料。

这些材料通常包括中药材、热水袋或其他能够保持热温度的器具。

准备热奄包材料:首先,准备热奄包所需的材料。

这些材料通常包括中药材、热水袋或其他能够保持热温度的器具。

2. 选择适当的中药材:根据需要治疗的疾病或症状,选择适当的中药材。

不同的中药材有不同的功效和治疗效果,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

选择适当的中药材:根据需要治疗的疾病或症状,选择适当的中药材。

不同的中药材有不同的功效和治疗效果,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

3. 炮制中药材:将选好的中药材进行炮制。

炮制的过程包括洗净、煮沸、炒制等步骤,以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

炮制中药材:将选好的中药材进行炮制。

炮制的过程包括洗净、煮沸、炒制等步骤,以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

4. 制作热奄包:将炮制好的中药材放入热水袋或其他器具中,制作成热奄包。

确保热奄包内的中药材不会直接接触皮肤,以避免烫伤。

制作热奄包:将炮制好的中药材放入热水袋或其他器具中,制作成热奄包。

确保热奄包内的中药材不会直接接触皮肤,以避免烫伤。

5. 就位使用热奄包:根据需要治疗的部位,将热奄包就位。

可以将热奄包直接敷在患处,或者通过其他方式进行固定。

就位使用热奄包:根据需要治疗的部位,将热奄包就位。

可以将热奄包直接敷在患处,或者通过其他方式进行固定。

6. 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时间:保持热奄包内的中药材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时间。

根据患者的耐受能力和治疗需求,控制热奄包的温度和使用时间。

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时间:保持热奄包内的中药材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时间。

根据患者的耐受能力和治疗需求,控制热奄包的温度和使用时间。

7. 观察治疗效果: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治疗效果。

如果出现不适或其他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使用热奄包并咨询医生。

观察治疗效果: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治疗效果。

中药热奄包

中药热奄包

中药热奄包中药热奄包中药热奄包疗法是将加热好的中药药包置于身体的患病部位或身体的某一特定位置(如穴位上)。

通过奄包的热蒸气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利用其温热达到温经通络、调和气血、祛湿驱寒为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1、评估①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

②患者体质及热奄部位皮肤情况。

③心理状况。

2、目标通过中药热奄外敷达到消肿止疼,活血化淤、消肿利湿、通经走络的作用。

减少疾病发作次数或减轻发作的程度。

3 、禁忌症①孕妇的腹部及腰骶部禁用②严重的糖尿病、截瘫、偏瘫、脊髓空洞等感觉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③对药物过敏者④皮肤溃疡、不明肿块或有出血倾向者禁用⑤24小时急性期内用冷敷,禁止热敷4、告知①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烫伤等情况②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产生的烧灼、热烫的感觉,应立即停止治疗③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水泡5、物品准备治疗盘、药桶、配置好的中药、布袋、毛巾、治疗巾、必要时备屏风等。

6、操作程序①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评估病人。

②协助患者取舒适位,暴露热奄部位,再次检查局部皮肤情况,温水擦净。

③将药包加热,用毛巾将热药包包好敷于病患部位,用治疗巾盖好,将被子盖好。

④协助患者整理衣着,取舒适体位。

⑤清理用物,记录并签字。

7、护理及注意事项①询问病人情况,有无不适,及时处理。

②留药20-30分钟,勿剧烈活动。

留药时间结束,揭开被子,祛除药包,擦干局部。

③温度适宜,不宜过烫,一般温度为:50—70℃,用药时间每次应间隔5小时。

④冬季注意患者的保暖。

中药热奄包评分标准目标:通过中药热奄外敷达到消肿止疼,活血化淤、消肿利湿通经走络的作用。

项目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分值扣分扣分原因准人员着装规范,举止端庄,洗手,戴口罩5用物治疗盘、药桶、配置好的中药、布袋、毛巾、治疗巾、必要时备屏风等。

5备环境清洁、宽敞、便于操作,避风 2病人评估患者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患者体质,热奄部位皮肤情况及心理状况。

中药热奄包

中药热奄包

中药热奄包【1 】中药热奄包疗法是将加热好的中药药包置于身材的患病部位或身材的某一特定地位(如穴位上).经由过程奄包的热蒸气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大,血液轮回加快,应用其温热达到温经通络.折衷气血.祛湿驱寒为目标的一种外治办法.1.评估①当前重要症状.临床表示.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②患者体质及热奄部位皮肤情形.③心理状态.2.目标经由过程中药热奄外敷达到消肿止疼,活血化淤.消肿利湿.通经走络的感化.削减疾病发生发火次数或减轻发生发火的程度.3 .禁忌症①妊妇的腹部及腰骶部禁用②轻微的糖尿病.截瘫.偏瘫.脊髓空泛等感到神经功效障碍的患者③对药物过敏者④皮肤溃疡.不明肿块或有出血偏向者禁用⑤24小时急性期内用冷敷,制止热敷4.告诉①治疗进程中局部皮肤可能消失烫伤等情形②治疗进程中局部皮肤产生的烧灼.热烫的感到,应立刻停滞治疗③治疗进程中局部皮肤可能消失水泡5.物品预备治疗盘.药桶.设置装备摆设好的中药.布袋.毛巾.治疗巾.须要时备屏风等.6.操纵程序①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说明,查对医嘱,评估病人.②协助患者取舒适位,吐露热奄部位,再次检讨局部皮肤情形,温水擦净.③将药包加热,用毛巾将热药包包好敷于病患部位,用治疗巾盖好,将被子盖好.④协助患者整顿衣着,取舒适体位.⑤清算用物,记载并签字.7.护理及留意事项①讯问病情面形,有无不适,实时处理.②留药20-30分钟,勿激烈运动.留药时光停滞,揭开被子,祛除药包,擦干局部.③温度合适,不宜过烫,一般温度为:50—70℃,用药时光每次应距离5小时.④冬季留意患者的保暖.中药热奄包评分尺度目标:经由过程中药热奄外敷达到消肿止疼,活血化淤.消肿利湿通经走络的感化.动力灸动力灸疗法既有艾灸的温通经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感化,有具备按摩的疏浚经络.活血调气的积极感化,是一种把灸法和手段这两种不合的治疗手腕有机的联合在一路的治疗办法.1.评估①评估当前症状,既往史.②痛苦悲伤部位皮肤感到,有无破损.③心理状态.2.目标经由过程点.按.揉.摩.抖.震颤等动力灸手段,使热力向深层渗入渗出,解除软组织充血.水肿,局部肌肉痉挛,促进局部血液轮回,从而达到消炎,镇痛清脑的目标.削减疾病发生发火次数或减轻发生发火的程度.3.禁忌症①妊妇的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②轻微的糖尿病.截瘫.偏瘫.脊髓空泛等感到神经功效障碍的患者.③对药物过敏者.④皮肤有湿疹.破溃疮疡.水泡等皮肤毁伤处.禁用.⑤腹部.胸部心脏区域,颈部喉结肌颈动脉处不宜施灸.4.告诉①治疗进程中局部皮肤可能消失烫伤等情形.②治疗进程中局部皮肤产生的烧灼.热烫的感到,应立刻停滞治疗③治疗进程中局部皮肤可能消失水泡5.物品预备艾条5-10条.红布.中药汤液.皱纹纸.打火机.弯盘.须要时备屏风.6.操纵程序①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说明,查对医嘱,评估病人.②协助患者取舒适位,一般根据不合病情,采纳响应姿态,吐露患部,留意保暖.③将备用的艾条点燃用中药汤液浸泡过的红布裹紧,用有韧性的皱纹纸做为艾火与药布之间的隔垫纸.④将红布包裹点燃的艾条趁热在须要治疗的部位施治以:点.按.揉.摩.抖.震颤等手法,使热力向深层渗入渗出,患者感到舒适为宜.⑤操纵完毕协助患者整顿衣着,取舒适体位.⑥清算用物,记载并签字.7.护理留意事项①操纵规程中讯问病情面形,有无不适,实时处理.②动力灸应应用在脊柱及其两侧四肢关节肌肉丰富处,不宜在腹部.胸部心脏区域及动脉处.③不宜在皮肤上摩擦,以免毁伤皮肤,艾过烫时不宜在皮肤概况逗留时光过长,以免造成烫伤.④每次用5-8支艾条,每条艾条可灸约3分钟,共施手段15-20分钟.⑤在这治疗时应以经络为基本,穴位为根据,实施点或相联合的治疗程序,在治疗中应留意循经取穴的感化,灸治规模应向四周扩展,更好的起到疏浚经络的感化.动力灸评分尺度目标:经由过程动力灸手段,达到温通经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感化.。

中药热奄包疗法操作流程解析

中药热奄包疗法操作流程解析

中药热奄包疗法操作流程解析简介中药热奄包疗法是一种常见的中医疗法,通过使用热敷的方式,结合中药药物,达到治疗一些疾病和症状的效果。

本文将解析中药热奄包疗法的操作流程,以帮助使用者正确进行操作。

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 确保操作环境安全和卫生,保持室温适宜。

- 准备必要的材料和设备,包括中药热奄包、开水、毛巾等。

2. 中药热奄包制备:- 根据病情和医嘱选择合适的中药材。

- 将中药材放入中药热奄包中。

- 用开水冲泡中药热奄包,使中药充分溶解。

3. 热敷操作:- 检查中药热奄包的温度,确保不会烫伤患者。

- 将中药热奄包轻轻敷于患者的相应部位,如胸部、腹部等。

- 注意保持中药热奄包的温度,可以适当加热或更换。

- 根据医嘱确定热敷时间,通常为15-30分钟。

4. 敷后处理:- 将用过的中药热奄包妥善处理,避免交叉感染。

- 清洗和消毒使用过的设备和工具。

- 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疗效,及时记录并向医生汇报。

注意事项- 操作前,应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史,确保中药热奄包疗法适用。

- 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的体温变化和舒适度,避免烫伤或过度寒冷。

- 中药热奄包使用后应避免受凉,保持身体温暖。

- 若出现过敏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向医生咨询。

- 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洁净和消毒。

结论中药热奄包疗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中医疗法,但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确保安全和疗效。

在使用中药热奄包疗法前应谨慎评估患者的病情,并向医生咨询和指导。

腰椎间突出,可以试试中药热奄包

腰椎间突出,可以试试中药热奄包

腰椎间突出,可以试试中药热奄包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痹证”“腰痛”范畴,《黄帝内经》认为腰痛之因实为外感风寒湿邪,阻滞经脉气血运行,或为房劳太过以致肾精亏虚、腰背失养。

治疗应以益气活血、补益肝肾、利湿驱寒。

而中药热奄包为中医学传统外治法之一的熨法,其借助温热、溻渍之力,将药性由表及里,通过皮毛腠理,循经运行,内达脏腑,以达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畅通气机、镇痛消肿之效。

吴茱萸
选方有二:
①取吴茱萸、补骨脂、小茴香、蛇床子、葫芦芭、白芥子各50g,75%酒精浸泡1h,1:1粗海盐混合碾碎后装入特制的布药袋,以微波炉高火加热3min,温度达到70℃左右,取出后用一次性治疗巾缝制的口袋包裹,在能够耐受的温度下外敷于腰部,1天2次,每次20min,1个药包可连续使用4次,8周为1个疗程。

莲子
②取伸筋草30g,鸡血藤20g,乳香、红花、赤芍、杜仲、怀牛膝、延胡索各15g,附子10g,加热奄包至50~60℃后取俯卧位,待奄包降至48℃后敷于腰部,并保持温度在耐受范围内,每日1次,1次30min,10次为1个疗程。

蛇舌草
参考文献:
[1]丁明明,陈文莉,戴益辉,等.简述中药热
奄包的临床应用近况[J].江西中医
药,2019,50(08):72-74.
[2]王玥,王玮,李超,等.中药热奄包联合皮
内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J].实用
医院临床杂志,2022,(19)2:73-75.
[3]李若和,许兵,周建丽,等.中药热奄包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
的影响[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11):986-987.。

中药热奄包疗法的步骤细解

中药热奄包疗法的步骤细解

中药热奄包疗法的步骤细解1. 准备工作1.1 药材准备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选择合适的中药材。

常用的中药材有当归、川芎、红花、独活、桂枝等。

将中药材洗净,晒干,切成小块,方便燃烧。

1.2 热奄包制作将切好的中药材放入缝制的布袋中,绑好袋口。

根据需要,可以加入一些吸水性较好的填充物,如棉花等,以增加热奄包的湿度。

1.3 热源准备可以使用电热毯、热水袋、暖宝宝等热源设备,用于加热热奄包。

2. 疗法步骤2.1 患者体位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治疗部位。

根据治疗部位的不同,可以选择俯卧位、仰卧位或坐位。

2.2 热奄包放置将制作好的热奄包放置在患者治疗部位,注意避免直接接触皮肤,以免造成烫伤。

2.3 加热使用热源设备对热奄包进行加热。

加热时要注意温度,以免过热造成患者不适。

通常情况下,热奄包的温度控制在40-50℃为宜。

2.4 疗程时间中药热奄包疗法每次治疗时间为20-30分钟。

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可以适当调整治疗时间。

2.5 疗程间隔中药热奄包疗法一般每周进行2-3次,疗程为4-6周。

具体疗程间隔需根据患者病情和恢复情况而定。

3. 注意事项3.1 患者禁忌孕妇、皮肤过敏、局部皮肤破损、急性炎症等患者禁用。

3.2 操作禁忌避免热奄包直接接触皮肤,以免造成烫伤。

加热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反应,如出现不适,立即停止治疗。

3.3 术后护理治疗结束后,帮助患者整理衣物,保持舒适体位。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4. 总结中药热奄包疗法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通过加热中药热奄包,使药物成分渗透进皮肤,达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效果。

操作过程中,注意药材选择、热奄包制作、加热温度和疗程时间等,以确保治疗效果。

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确保治疗安全。

中药热奄包疗法的步骤细解

中药热奄包疗法的步骤细解

中药热奄包疗法的步骤细解
中药热奄包疗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适用于一些肌肉
骨骼病症和慢性疼痛的患者。

下面是该疗法的步骤细解:
1. 准备材料:首先,准备好必要的材料,包括中药热奄包、热
毛巾、热水袋、草药等。

2. 选择合适的中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症状,选择适合的
中药。

不同的中药有不同的功效和治疗效果,因此需要根据病情来
选择合适的中药。

3. 煎药:将选好的中药煎制成药水。

具体的煎制方法可以根据
药物说明书或中医师的建议进行操作。

4. 涂抹中药热奄包:将煎制好的中药药水涂抹在中药热奄包上。

注意要均匀涂抹,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

5. 敷贴中药热奄包:将涂抹好中药的热奄包贴在患者疼痛或不
适的部位上。

可以用绷带或胶布固定热奄包,确保其不会脱落。

6. 热敷:使用热毛巾或热水袋进行热敷。

将热毛巾或热水袋放在热奄包的上方,保持温度适中,不要过热,以免烫伤患者。

7. 保持时间:根据具体情况,保持中药热奄包的敷贴时间一般为15到30分钟。

时间过长可能会引起皮肤烫伤,时间过短则可能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8. 取下中药热奄包:时间到后,将中药热奄包从患者的身体上取下。

注意要轻柔地取下,以免对皮肤造成刺激或伤害。

9. 注意事项:在进行中药热奄包疗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确保患者没有对中药过敏;选择合适的中药和热奄包;控制好敷贴时间和温度;避免在伤口或破损皮肤处使用。

以上就是中药热奄包疗法的步骤细解。

在实施该疗法时,建议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中药热奄包技术操作注意事项

中药热奄包技术操作注意事项

中药热奄包技术操作注意事项
中药热敷是一种常见的中医疗法,具有温通经络、消肿止痛的作用。

在进行中药热敷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中药选择:根据不同的病症选择适合的中药材进行热敷。

一般情况下,常用的中药热敷材料有生姜、红花、艾叶等,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2. 温度控制:中药热敷应以温热为主,不宜过烫。

敷用时应测试材料的温度,以避免烫伤或过冷影响效果。

一般温度保持在40-45℃左右为宜。

3. 敷料使用:中药热敷可以使用麻布、纱布等材料进行包裹,以避免药物直接接触皮肤过敏。

在使用敷料时要确保包裹紧密,以免药物外泄。

4. 保护措施:在进行中药热敷时,应将被敷部位暴露出来,避免热敷材料覆盖过多健康皮肤。

同时,热敷时间不宜过长,一般15-30分钟为宜。

5. 卫生要求:中药热敷材料应保持清洁,避免污染引起感染。

每次使用后应及时清洗和晾干。

6. 病情观察:在进行中药热敷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如有不适症状、过敏反应或疼痛加剧等情况应立即停止热敷并咨询医生。

请注意,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操作还需遵循医生或中医师的指导。

中药奄包-外源性热敷疗法ppt课件

中药奄包-外源性热敷疗法ppt课件


中药热奄包疗法是将加热好的中药药包 ,置于身体的患病部位或是身体的某一 个特定位置(如穴位上),通过奄包的 热蒸气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 环加快,利用其药效和温度达到,温经 通络,调和气血,祛湿驱寒,为目的的 一种体外疗法。
热敷可以分为湿热敷与干热敷,两者各 有其优点和缺点,但均有温热肌肤、行 气活血、舒筋通络、解表散寒、袪瘀止 痛、调和脏腑等功效。热敷法可以在医 院自行热敷。 湿热敷:湿热敷疗效较为显著,患者愿 意采用者不多,因其应用时较不方便。 干热敷:干热敷的内容繁多、种类丰富 ,大多采用矿盐热敷法,灵兰中药奄包 属矿盐热敷法 。




灵兰中药奄包热敷疗法属于干热敷法中矿盐热敷法,热敷形式为中药包热敷类型。灵兰 养生中药奄包针对各种现代慢性疾病、亚健康施以对症调理的配方中药,其中药味数达 18味以上,剂量达到一剂量,每一个奄包就相当于一个小药包,使用时有热敷和药理的 双重加乘作用,调理效果优于单纯的奄包或中药敷贴,只需微波加热2分钟左右,操作简 单方便,同时可反复使用200-300次,相当于3-6个月调理,超值实惠且为外源性热敷 绿色安全。
调理频度时间完美契合
观察时间窗
奄包药效最强
1-2周
对症1-3天内疼痛缓解
1个月 2个月 3个月
奄包药效变弱 药效变为1/3左右 药效变为1/4左右
疼痛感觉逐渐消失
活动变灵便,腑 藏相关疾病减轻 相关腑藏疾病大 大改善或解除
灵兰中药奄包调理时间非常契合慢性病或亚健康恢 复时间周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慢性病或亚 健康调理不可能通过一日或几日大剂量用药直接恢 复健康,若这样直接会导致中毒或恶化,所以“病 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只有通过缓慢长时间的 调理才能使非健康人群恢复到健康!

热奄包的临床应用

热奄包的临床应用

热奄包的临床应用热奄包是一种古老而广泛应用的中医外治法,其临床应用范围广泛,疗效显著。

一、热奄包的定义及制作方法1. 定义:热奄包是一种将中药药材研磨成粉末,用热水浸泡后,外包毛巾或布袋,热敷于患处的外治方法。

它结合了中药的药效和热疗的作用,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功效。

2. 制作方法:(1)药材选择: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选择具有相应功效的中药材。

常用的有:当归、川芎、红花、乳香、没药、延胡索、透骨草、千年健等。

(2)药材研磨:将选定的中药材研磨成粉末,过筛备用。

(3)浸泡:将药粉放入布袋中,加入适量热水浸泡510分钟。

(4)热敷:将浸泡好的热奄包外包毛巾或布袋,热敷于患处。

二、热奄包的作用机理1. 药物作用:热奄包中的中药材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功效,可以通过皮肤渗透到局部组织,发挥药效。

2. 热疗作用:热奄包的热量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扩张血管,缓解肌肉紧张,降低痛觉神经的兴奋性,从而达到止痛、消肿、解痉的作用。

3. 联合作用:热奄包将药物作用和热疗作用相结合,相互协同,提高了疗效。

三、1. 骨伤科疾病:(1)骨折:在骨折复位后,使用热奄包可以促进骨折愈合,减轻疼痛。

(2)软组织损伤:如扭伤、挫伤等,热奄包可以缓解局部疼痛、肿胀,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

(3)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热奄包可以缓解肌肉紧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

2. 内科疾病:(1)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痛、腹痛、腹泻等,热奄包可以温中散寒,调节胃肠道功能。

(2)呼吸系统疾病:如咳嗽、哮喘等,热奄包可以温肺散寒,缓解症状。

(3)妇科疾病:如痛经、慢性盆腔炎等,热奄包可以活血化瘀,缓解疼痛。

3. 外科疾病:(1)痔疮:热奄包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促进炎症吸收。

(2)术后恢复:热奄包可以促进伤口愈合,减轻术后疼痛。

4. 其他疾病:(1)失眠:热奄包可以缓解紧张情绪,改善睡眠。

(2)疲劳:热奄包可以缓解肌肉疲劳,提高身体机能。

中药热奄包(2024)

中药热奄包(2024)

中药热奄包(2024)中药热奄包是一种传统的中医外治方法,通过将特定中药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的溶剂调成糊状,再将其包裹在棉布或绸缎中,敷于患处,利用其温热作用和药物功效,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等治疗效果。

一、中药热奄包的起源与发展1. 起源中药热奄包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最早的文献记载出现在《黄帝内经》中。

古代医家在实践中发现,将中药加热后敷于患处,能增强药物的渗透作用,提高疗效。

2. 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药热奄包在历代医家的不断实践与总结中,逐渐形成了丰富的理论体系和应用方法。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热奄包的制作和应用做了详细的阐述。

清代吴谦在《医宗金鉴》中收录了许多热奄包的验方,为后世医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二、中药热奄包的药物组成与作用1. 药物组成中药热奄包的药物组成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年龄等因素进行选择。

常用的药物有:(1)活血化瘀类:如丹参、红花、川芎、乳香、没药等。

(2)行气止痛类:如延胡索、木香、香附、乌药等。

(3)温经散寒类:如干姜、肉桂、吴茱萸、花椒等。

(4)清热解毒类:如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等。

(5)补益气血类:如当归、黄芪、党参、白术等。

2. 作用中药热奄包的作用主要包括:(1)温热作用:通过加热,使局部皮肤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有利于药物的渗透和吸收。

(2)药物作用:根据药物组成,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温经散寒、清热解毒、补益气血等作用。

(3)经络作用:热奄包敷于患处,可刺激经络,调整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1. 制作方法(1)药物准备: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中药,研磨成粉末。

(2)溶剂选择:根据药物性质,选择适量的酒精、醋、水等溶剂。

(3)调制成糊状:将药物粉末与溶剂混合,调成糊状。

(4)包裹:将调好的药物糊状物包裹在棉布或绸缎中,制成热奄包。

2. 使用方法(1)热敷:将制作好的热奄包加热至适宜温度,敷于患处。

(2)温度控制:热奄包的温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避免过热造成烫伤。

胃痛腹胀,中医特色疗法“中药热奄包”帮你

胃痛腹胀,中医特色疗法“中药热奄包”帮你

胃痛腹胀,中医特色疗法“中药热奄包”帮你随着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不健康的生活作息加上饮食习惯使得胃痛腹胀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一旦发现自己腹部出现胀痛,不少人喜欢服用吗丁啉、芬必得等胃部治疗或者止痛药等,上述药物虽然能解一时之燃眉,但实际病根依然没有彻底铲除,而且长期服用这些西医药物甚至会伴随明显的副作用,不仅腹痛没治好,反而让自己更难受。

近年来,我国中医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各种重大疾病中都能看到中医的身影,针对胃腹胀痛,中医有一套自己的治疗方式,即应用“中药热奄包”治疗,该方式相较于西医药物治疗其更具有安全性,副作用更小。

下面本文将为读者们介绍什么是“中药热奄包”,这种中医药物又会对胃痛腹胀患者起到怎样的治疗效果。

在介绍“中药热奄包”之前,我们应当先对胃痛腹胀在西医和中医学中的分类与表现。

从西医方面来说,该病是消化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程成因较多,大多数胃肠道疾病都会引起胃痛腹胀的情况,因此在未诊断出确切的病症前,无法提出一个确切的治疗手段,即使使用止痛药,也只能做到暂时缓解患者疼痛的情况。

中医则对胃痛腹胀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素问·举痛论》中记载:“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

”说明该症状病理机制为脏腑气积阻滞,气血运行不畅,经脉痹阻,“不通则痛”,或脏腑经脉失养,不荣而痛。

也就是说,腹痛常因外感寒邪或自身体虚导致微循环障碍引起。

治以应为“散寒温里,理气止痛;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中药热奄包”又被称作中药热敷法,早在2000多年前《黄帝内经》中就有应用“中药热奄包”治疗疾病的记载,是我国最传统也是最典型的外敷治疗法之一。

其可分为干热敷和湿热敷两种,前者则是像热盐包一类通过将药材直接炒制或通过微波加热后置入包中直接热敷与病灶处;后者则是像中药塌渍将药物进行蒸制或煮制的方式加热敷料包,并贴敷于病灶处。

目前各大医院通过将“中药热奄包”与西医治疗联合应用治疗多种疾病,且发挥出十分良好的治疗效果。

中药热奄包治疗操作流程

中药热奄包治疗操作流程

中药热奄包治疗操作流程中药热奄包治疗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将加热后的中药包敷在身体的特定部位,以达到温经通络、祛湿散寒、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等作用。

以下是中药热奄包治疗的详细操作流程。

一、治疗前准备1、环境准备保持治疗室整洁、安静、温度适宜,避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受到外界干扰。

2、物品准备(1)中药热奄包: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选择合适的中药配方,将中药装入布袋中制成热奄包。

(2)加热设备:如微波炉、恒温箱等,用于加热中药热奄包。

(3)治疗巾、毛巾:用于隔离和保护患者皮肤。

(4)测温仪:用于测量热奄包的温度,确保温度适宜。

3、患者准备(1)评估患者的病情、体质、皮肤状况,了解患者是否有过敏史、皮肤破损等情况。

(2)向患者解释中药热奄包治疗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

(3)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暴露治疗部位。

二、加热中药热奄包1、根据加热设备的说明,将中药热奄包放入其中进行加热。

一般加热至 50℃ 70℃之间,具体温度可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和病情进行调整。

2、加热过程中,应定时翻动热奄包,以保证加热均匀。

3、加热完成后,使用测温仪测量热奄包的温度,确保温度适宜,避免烫伤患者。

三、敷用中药热奄包1、操作者洗手,戴上手套,将加热好的中药热奄包取出,用毛巾包裹住,以防止烫伤。

2、将中药热奄包敷在患者的治疗部位上,如腹部、腰部、肩部等。

治疗部位应提前清洁干净,去除污垢和油脂。

3、用治疗巾覆盖在中药热奄包上,以保持温度和防止药物挥发。

4、敷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询问患者是否有不适感,如过热、疼痛等。

如果患者感到过热或疼痛,应及时调整热奄包的温度或位置。

四、治疗时间中药热奄包治疗的时间一般为 15 30 分钟,具体时间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耐受程度进行调整。

五、治疗结束1、治疗时间结束后,小心地取下中药热奄包和治疗巾。

2、观察患者治疗部位的皮肤状况,如有红肿、水疱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3、协助患者整理衣物,恢复舒适体位。

中药热奄包

中药热奄包

中药热奄包中药热奄包疗法是将加热好的中药药包置于身体的患病部位或身体的某一特定位置(如穴位上)。

通过奄包的热蒸气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利用其温热达到温经通络、调和气血、祛湿驱寒为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1、评估①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

②患者体质及热奄部位皮肤情况。

③心理状况。

2、目标通过中药热奄外敷达到消肿止疼,活血化淤、消肿利湿、通经走络的作用。

减少疾病发作次数或减轻发作的程度。

3、禁忌症①孕妇的腹部及腰骶部禁用②严重的糖尿病、截瘫、偏瘫、脊髓空洞等感觉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③对药物过敏者④皮肤溃疡、不明肿块或有出血倾向者禁用⑤24小时急性期内用冷敷,禁止热敷4、告知①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烫伤等情况②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产生的烧灼、热烫的感觉,应立即停止治疗③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水泡5、物品准备治疗盘、药桶、配置好的中药、布袋、毛巾、治疗巾、必要时备屏风等。

6、操作程序①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评估病人。

②协助患者取舒适位,暴露热奄部位,再次检查局部皮肤情况,温水擦净。

③将药包加热,用毛巾将热药包包好敷于病患部位,用治疗巾盖好,将被子盖好。

④协助患者整理衣着,取舒适体位。

⑤清理用物,记录并签字。

7、护理及注意事项①询问病人情况,有无不适,及时处理。

②留药20-30分钟,勿剧烈活动。

留药时间结束,揭开被子,祛除药包,擦干局部。

③温度适宜,不宜过烫,一般温度为:50—70℃,用药时间每次应间隔5小时。

④冬季注意患者的保暖。

中药热奄包评分标准目标:通过中药热奄外敷达到消肿止疼,活血化淤、消肿利湿通经走络的作用。

动力灸动力灸疗法既有艾灸的温通经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作用,有具备推拿的疏通经络、活血调气的积极作用,是一种把灸法和手法这两种不同的治疗手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治疗方法。

1、评估①评估当前症状,既往史。

②疼痛部位皮肤感觉,有无破损。

③心理状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即“局部发炎”, 是机体对于刺激的一 种防御反应,表现为 红、肿、热、痛。炎 症,可以是感染引起 的感染性炎症,也可 以不是由于感染引起 的非感染性炎症。
A
B
C
D
灵兰养生对症中药奄包配方调理
功能 温阳补肾 活血化瘀 舒筋活络 健脾养胃 驱寒祛湿 养心安神 疏肝解郁 滋补肝肾 益气解表 清肝明目 灵兰暖宫减肥包 灵兰强腰健肾包
心悸易惊,健忘失眠,精神恍惚,多梦遗精,口舌生疮,大便燥结, 因学业、工作压力引起的神经衰弱、失眠、健忘、疲乏无力的青、 中年人,对于失眠、健忘、疲乏酸软、脉细或沉无力的老年人具有 明显的辅助调理功效。
脾胃部、腹部等病灶疼 痛部位
玉枕(枕部)、檀中(胸 口)、背部(心俞、督俞)
寒湿性体质或湿气特别重 调理失眠 肝郁气滞,抑郁或易暴怒等
急性创伤或扭伤, 一般需要马上进行消 炎、消瘀处理;其中 扭伤24小时内禁忌热 敷,可间断冷敷以消 肿、镇定、止痛,24 小时以后可以使用灵 兰活血化瘀中药奄包 热敷帮助其化瘀和组 织再生恢复。
热邪侵入
即疫疠中致热的细 菌、病毒入侵人体而 致病的症状。
中暑或中热毒
可归入中医热邪入侵范 畴;有别于细菌、病毒侵入 。中暑即热射病是指因高温 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 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 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中热 毒为机体过量或大量接触致 热化学毒物,引发组织结构 和功能损害、代谢障碍而发 生疾病或死亡者,表现为发 热症状。
胁肋部、胸口、腹部、 背部(肝俞) 胁肋部、胸口、腹部、 背部、腰骶部(肝俞、 肾俞) 双肺俞、背部、额头、 枕后等 眼部
滋阴补肾、养血调肝
补虚益气、祛风解表
气虚感冒,出现头痛恶寒发热,咳嗽唾痰、 鼻涕粘稠,胸膈满闷,脉弱无汗等症;体质 弱、易伤风感冒、头痛头晕、咽喉肿痛、咳 嗽、咳喘、慢性、过敏性鼻炎、鼻窦炎。 用于肝火亢盛、目赤肿痛、目生翳膜、眼睛 干涩、酸痛、疲劳、视力模糊及流泪、眼涩、 消除因熬夜出现的黑眼圈、眼袋、眼睛肿痛、 红赤多泪,视力减弱等症。 针对女性宫寒不孕、痛经、月经不调,闭经、 宫寒导致的子宫肌瘤、囊肿、卵巢囊肿,肥 胖等。慢性子宫、附件、盆腔炎症所致的下 腹部疼痛、下坠感调理。也适合适龄及高龄 产妇准备怀二胎前的调理;及产后调理。 肾亏腰痛、膝软无力、小便频数、风湿骨病、 肾虚型记忆力减退、焦虑、缺乏自信、性功 能下降、阳痿、遗精、滑精、早泄、早衰、 骨骼关节疼痛、易疲劳、牙齿松动、早秃等




灵兰中药奄包热敷疗法属于干热敷法中矿盐热敷法,热敷形式为中药包热敷类型。灵兰 养生中药奄包针对各种现代慢性疾病、亚健康施以对症调理的配方中药,其中药味数达 18味以上,剂量达到一剂量,每一个奄包就相当于一个小药包,使用时有热敷和药理的 双重加乘作用,调理效果优于单纯的奄包或中药敷贴,只需微波加热2分钟左右,操作简 单方便,同时可反复使用200-300次,相当于3-6个月调理,超值实惠且为外源性热敷 绿色安全。
中药奄包与其他热敷类产品对比
灵兰中药热奄包,内含多种舒经活络 中药,居家及办公使用方便,微波高 热加热2分半钟即可使用,可多次重 复使用,治疗各种痛症、寒症疗效显 著、无任何副作用、绿色健康。 产品5大特点: 1、微波加热快捷方便; 2、中药对症调理疗效显著; 3、可反复使用200-300次超值实 惠; 4、外源性热敷绿色安全; 5、使用完还可当热敷袋持久保健。
头痛、颈椎痛、颈肩综合症、肩周炎、关节 肿痛、腰肌劳损
头部、颈椎、肩周、背部、 腰部、四肢关节疼痛部位 中脘(上腹部)、肚脐周位、 下腹部等病灶疼痛部位
颈肩腰腿痛、肩周炎、关节炎 脾胃不好
胃脘疼痛、腹痛腹泻、胃肠痉挛、急慢性胃 肠炎、消化不良、便秘、腹胀疼痛
健脾祛湿,温经散寒
脾胃虚弱,脾气虚的症状主要是气短乏力、 头晕、大便溏泻,容易出血,血色淡,甚至 面色苍白、脾阳虚。
中药奄包
外源性中药热敷疗法
L/O/G/O
灵兰中药奄包
1 2
源起及作用机理 加热介质的选择对比
3 灵兰中药奄包适应症和非适应症 3 4 5 对症中药配方调理 有重大疾病都是因寒而起, 要想得到健康,唯有改变自身 体质,改变自身体质的途径— 外源性热敷(中药奄包)。 ———台湾张昭汉医师
灵兰养生,祝君身心健康!
L/O/G/O
中药热奄包又称中药热敷疗法,为传 统中医疗法,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 史。《内经》中所述“熨”法即指热 敷法。其法具有温经散寒,消肿止痛 ,活血祛瘀、强筋健骨的治疗作用, 在推拿手法结束后使用,可增强手法 治疗效果,且可以减低手法刺激对机 体局部引起的不良反应。适用于各 种慢性、虚寒性疾病,膝骨性关节炎 、扭挫伤、颈腰椎病,各种痛症。
张钊汉医师,原始点疗法创始人,男,1958年出生 于中国宝岛台湾,祖籍福建。1987年考取台湾中医 师执照。1998年到2006年任台南县新营市私立中医 诊所主任医师及负责人,2006年创办台湾财团法人 张钊汉疼痛医疗基金会并任董事长。代表作有《原始 点疗法》、《温敷毯》等。
源起及作用机理
中药热敷疗法具有悠久的历史,至今仍 在广泛地使用。他是将中药敷于人体某 一部位,并通过加热而进行治疗的方法 。其优点是有药物和热敷双重作用。中 药热敷法即将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 的各种中草药放入纱布包敷治,能使局 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改善,代谢增强 ,促进局部代谢废物的暇收和排泄,并 有缓解肌肉痉挛,促进炎症和淤血的吸 收及祛风散寒、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等 多种作用。热敷疗法适用于各种闭合性 损伤,如各种关节扭伤、脱位、骨折, 以及颈椎病、腰腿痛、类风湿关节炎、 关节挛缩、虚寒型或寒湿型腑藏类慢性 病、亚健康等病变。 中药热敷法的形式有很多种:药包热敷 、药饼热敷、药末热敷、药液热敷等。 中药热敷包的用法:把药包放到微波炉 加热1-3分钟,根据高中低火自己调节 时间,直至药包微烫为宜,放于患处 20-30时分钟即可,每日2次为宜。
中药热敷疗法加热介质的选择对比
热敷疗法其他加热介质
红豆袋/黄豆袋:豆子很容易热熟,
微波同等时间热度不够,热敷时间不持续。
灵兰中药奄包加热介质
大颗粒矿物盐
经过现代研究证明海盐加热后的发热 波长的频率和人体经络气血的频率非 常相近,所以自古我们的先人就采用 盐块热敷以治病调理和保健。
沙子/石子:加热效率不好,热量爆烈
—— 梁冬对话徐文兵之《黄帝内经素 问》 《素问.金匮真言论篇 》
灵兰中药奄包适应症和非适应症
灵兰中药奄包为外源性中药热敷疗法,根据中医治 病治则“寒者热之,虚者补之。”大凡寒症、虚症、湿 症均可用灵兰中药奄包来对症调理;相对热症就为非适 应症,而亚健康或慢性病90%以上都为“寒症、虚症、 湿症”,热症常见病症一般比较少见,现列举如下: 局部炎症 创伤或扭伤
腹部、女性乳房周围、肩背部、 损伤愈合后部位、四肢关节不利 部位
针对病症
腰脊劳损、腰膝酸软、肾阳虚
淤积、肿块,如乳腺增生、子宫肌瘤 等还有运动性创伤淤积
备注
血瘀、各种运动性损伤愈合后淤积疼痛、女性乳腺增 生、乳腺炎、痛经、宫寒、闭经、月经不调、宫颈炎、 炎性包块以及各种术后粘连引起的腹部疼痛;慢性肠炎 以及中风后遗症出现的肢体活动不利。
气温剧变、体表受寒,易感冒者 或呼吸系统疾病 黑眼圈
女士腹部、神阙、天枢、 关元、气海
女士宫寒或腹部肥胖
强健腰肾、壮腰益髓、 补益肾气、阴阳同调
男士腰部、肾俞、命门
男士肾虚腰疼、腰膝酸软、前列 腺炎等
调理频度时间完美契合
观察时间窗
奄包药效最强
1-2周
对症1-3天内疼痛缓解
1个月 2个月 3个月
奄包药效变弱 药效变为1/3左右 药效变为1/4左右

中药热奄包疗法是将加热好的中药药包 ,置于身体的患病部位或是身体的某一 个特定位置(如穴位上),通过奄包的 热蒸气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 环加快,利用其药效和温度达到,温经 通络,调和气血,祛湿驱寒,为目的的 一种体外疗法。
热敷可以分为湿热敷与干热敷,两者各 有其优点和缺点,但均有温热肌肤、行 气活血、舒筋通络、解表散寒、袪瘀止 痛、调和脏腑等功效。热敷法可以在医 院的门诊或病房进行,也可由患者或患 者的家属按照要求在家里自行热敷。 湿热敷:湿热敷疗效较为显著,患者愿 意采用者不多,因其应用时较不方便。 干热敷:干热敷的内容繁多、种类丰富, 大多采用矿盐热敷法,灵兰中药奄包属 矿盐热敷法 。
清肝泻火、养血解毒 明目 暖宫散寒、活血化瘀、 疏通带脉 补肾温阳,强筋壮骨、 补髓。 活血通经、散寒止痛、 化瘀消结。 舒筋活血、散寒止痛、 祛风湿
温中散寒、行气消胀、祛 湿健脾、养胃生津、消滞 止痛
调理
阳虚型腰痛、腰膝酸软、腰背冰凉、腰椎间 盘突出症的腰腿痛。
推荐部位
腰部、腹部、背部(肾 俞、命门)
尖锐、易凉,热敷时间不持续。 磁疗的概念大于效果。
陶瓷颗粒/加磁粉:与石子/沙子同, 现代工艺自动发热介质/电加热:
一般属于与空气接触氧化自动发热物 质,优点:方便,缺点:温度不可控、 一次性用品;电加热有温度可控但不安全 。
盐颗粒的选择
大颗粒的矿物盐,即我们常说的块 儿盐(英文叫 rock salt),通透性 好便于中药药效的扩散、渗透,同 时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微波加热 效率高,2分钟左右即可达到很好 的热能效且加热一次热敷时间持久 可达25分钟左右。
疼痛感觉逐渐消失
活动变灵便,腑 藏相关疾病减轻 相关腑藏疾病大 大改善或解除
灵兰中药奄包调理时间非常契合慢性病或亚健康恢 复时间周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慢性病或亚 健康调理不可能通过一日或几日大剂量用药直接恢 复健康,若这样直接会导致中毒或恶化,所以“病 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只有通过缓慢长时间的 调理才能使非健康人群恢复到健康!
肝肾同亏,滋补肝阴肾阴,主要针对 上班族在电脑前久坐伤肝伤肾者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