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2017年古文字学考博真题
吉林大学2011-2016年汉语基础真题

吉林大学2011-2016年汉语基础真题目录吉林大学2011-2016年汉语基础真题 (1)2011年吉林大学汉语基础真题 (1)吉大2012年汉语基础考研试题 (3)2013年吉林大学汉语基础真题 (4)2014年吉林大学汉语基础真题 (7)2015年吉林大学汉语基础真题 (8)2016年吉林大学汉语基础真题 (9)2011年吉林大学汉语基础真题一、填空(3X10)1.普通话声母j.q.x从发音部位上看属于_____音。
2.同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是_____3.普通话阳平声的调值是_____4.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______5.汉语普通话单元音共有_____个6.汉语词类划分的主要依据是______7.“不是我不去,而是人家不让我去。
”是_______关系的复句。
8.普通话有_____个辅音9.两个上声相连,前一个该读______10.“申请参加”从结构上看属于______词组。
二、判断题(3X10)1.普通话声调如果算上轻声共有5个声调。
2.“猩猩”和“星星”虽然意义不同,但构词方式相同。
3.“木头”和“枕头”的“头”都是词缀。
4.“冰凉”是形态形容词。
5.“寇”属于会意字。
6.“你知道他住哪儿吗?”属于是非疑问句。
7.“请他来”从结构上看是兼语词组,从功能上看是动词性词组。
8.“猫儿”代表一个音节,两个语素。
9.“来得及”的“得”和“吃得饱”的“得”性质不同。
10.“他在家”的“在”是动词,“他在家读书”里的“在”是介词。
三、单选题(4X10)1.“怕”的声母p属于_____A.擦音B.塞音C.塞擦音D.浊音2.从构词法上看,“马匹”属于_____A.派生词B.量补式C.联合式D.偏正式3.关于“特”______A.本意是某种牛B.是会意字C.是指事字D.是象形字4.“倒杯茶喝”是______A.连谓词组B.联合词组C.兼语词组D.述补词组5.“写得真好”里的补语是______A.情态补语B.可能补语C.程度补语D.结果补语6.“河”的韵母是_______A.舌面后半高不圆唇元音B.舌面前半高不圆唇元音C.舌面后高不圆唇元音D.舌面前半高不圆唇元音7.“嫌他穷”是______A.述宾词组B.联合词组C.兼语词组D.述补词组8.发音方法相同的一组音是______A. [j] [z]B. [b] [p]C. [g] [k]D. [n] [l]9.“小张和小李是老乡”中的“和”是_______A.介词B.连词C.助词D.动词10.“盖房子”里面的宾语是______A.结果宾语B.工具宾语C.受事宾语D.施事宾语四、简答题1.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分析“你想不想参加比赛”的结构层次.(15)2.分析下列多重复句(10X2)(1)不管鸟的翅膀多么完美,如果不凭空气,它就永远不能高飞。
吉林吉林大学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第八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解析

2016—217学年下学期高三年级第八次模拟考试语文学科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有问题意识,才有文脉传承胡泉纯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有其历史的逻辑,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所要面对的问题是不同的,公共艺术创作需要针对这些“问题”有所回应,也就是说,有问题才有艺术。
这些问题赋予了艺术创作背后的逻辑性和合理性,否则,公共艺术创作只会成为艺术家的自说自话和城市管理者的一厢情愿,作品与城市无关,更与城市中的人无关。
从城市建设、改造、升级的角度,对城市文脉的延续、回应和当代性转换是首要的“问题”.国际式风格千城一面的结果超然于历史性和地方性之上,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是现代主义建筑和规划过于关注对象本身,没有注意彼此之间的关联和脉络,忽视了对于城市文脉的理解和转换。
在世界范围来看,公共艺术的文脉思想从20世纪60年代正式被提出来后,一直受到建筑师、规划师、城市管理部门的关注,从研究成果和实践效果来看成效斐然。
相对于建筑和规划来讲,公共艺术对于城市空间的介入属于一种软性的视觉文化植入,能有效缓解城市空间的冷漠与乏味,增强空间的趣味与情感的黏稠度。
然而,在我们的实践中,只要一提城市历史文脉,往往会背负沉重的历史文化包袱,似乎作品中不带有强烈的、明显的文化符号,就不文化,就不艺术,这种思想显然是对城市文脉的浅层理解和简单处理。
吉林大学语言学真题

25 ) 吉林大学1998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报考专业:现代汉语、语言学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考试科目:现代汉语、解释下列概念。
(其中第 1 题至第4题要求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
每题5分,共30分。
)1 、辅音和声母;2、偏旁和部首; 3 、义位(义项)和义素;4、词组和句子;5、实词和虚词; 6 、列举分承。
二、简答题。
(每题5 分,共20分。
)1 、汉语拼音方案用同一个字母i 代表哪几个不同的音素?为什么不至于发生混淆?2 、“和”有几个读音?请列举说明并注音。
3 、词的比喻义和词在修辞上的比喻用法有何区别?请列举说明。
4 、“你不觉得我们的解放军战士不都像当年的雷锋吗?”上面这个句子为什么是错误的?三、分析和变换题。
(共30 分)1 、分析下边各组音素中的两个音素的相同相异之处。
( 5 分)(1)z —c;( 2) sh —r; (3) f —h; (4) i —u;(5) i —e2 、分析下边的词各有几个语素,并说明理由。
(5分)( 1 )朦胧诗;( 2)蜘蛛网;( 3)迪斯科;( 4)积极性;( 5)玫瑰红3、像下面这类句子(a、b),从句型上看,可以有几种分析法?( 4分)a 、他什么都会。
b 、我一个人也不认得。
4、分析下边各句中的同形词各属于什么性质的,并说明理由。
(6 分)( 1 )那个人卖的瓜很甜.,他的嘴儿更甜。
..( 2)你别.把钢笔别.在胸前。
( 3)请那位翻.译.过来给翻.译.一下。
5、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面的词组。
(6分)静得几乎连一根松针落下来都可以听见6 、把下列句子改写成主谓谓语句。
( 4 分)( 1 )这本书的内容相当不错。
( 2)我们调查清楚了造成事故的原因。
( 3)他觉得写起这种文章来很费劲。
四、论述题。
(每题10 分,共20分)1 、副词“很”都能修饰哪些词类或词组?它在区分词类方面有何功能?2 、修辞要“适应特定的题旨情境” ,“题旨情境” 包括哪些内容?请结合《战国策》中的《触龙说赵太后》或《天安门诗抄•黄浦江上有座桥》的内容加以论述。
古代文学考博各名校试题集锦(一)

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文学博士生招考魏晋隋唐方向试题专业1、论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体辨析与总集编纂。
2、评价西晋诗歌及其在中古诗史上的地位。
3、论述唐代散文发展的过程及其与骈文的消长。
4、元稹《唐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有“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雅,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
”试详论之。
专基:一,名词解释。
1战国楚竹简(上海博物馆藏)2今文经学3《乐府诗集》4《四声猿》二,论述题。
1严羽诗论产生的背景及其得失。
2安史之乱后的唐王朝主要矛盾。
3《聊斋》的艺术成就及其在文言小说史上的地位。
苏州大学2007年中国古代文学考博试题一.文学评论请说说陈寅恪撰王国维墓志铭文的看法。
(材料略)二.文学史(六选二)1. 谈谈一个唐以后的文学流派(产生/构成/背景/特点/与社会或地域的关系/影响/研究参考文献)2. 曹植、谢灵运等人的艺术成就3. 清代四大诗学4. 明末清初的遗民诗人5. 清人总集、别集、选集6. 谈谈词的本色问题浙江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博试题20011.晋宋诗运的转关.2.河岳英灵集中神来气来评盛唐气象.3.中晚唐散文的发展.基础 1.九品中正制 2.明朝文学中心学和个体文学发展的关系. 3.孔子诗教说和汉儒诗教说关系.2002专业 1.论盛晚唐七绝的发展.2.南齐书.文学传萧子显论谢灵运鲍照等几派诗歌,即晋宋诗运转关. 3.杜甫诗歌艺术特色.基础1.世族制度对唐朝的影响3.宋代骚雅词派的艺术特色.2004 专业1.论西晋诗歌. 2.论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3.魏晋南北朝文体论的发展.基础1.唐朝中期后社会的主要矛盾. 2.聊斋的叙事艺术成就.3.沧浪诗话对宋朝诗歌的批评.还有一些题记不清哪年的但是真题: 1.科举制与察举制 2.封建制与郡县制 3.昭昧詹言 4.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5.以常州词派的一首词说明常州词派的艺术特色.题目:古代汉语:1、是庄子的一段译文标点(在王力的古汉语上,具体的忘了是哪一伌了。
吉林大学古文字学试题2011年

吉、博、古、庆、匄、毓、關、、、、、、、、其他不记得了二、名词解释九州五音省形与省声说文四大家隶定三体石经八分三、释读下列古文字材料,异体字、通行字、古今字必须以括号注出。
12卜妇好生的那段卜辞345四、给下列古文标点并解释划线词的意思1晋灵公不君。
厚敛以雕墙。
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
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会清先,不入,则子继之。
”三进及溜,而后视之。
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
”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
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
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
’能补过也。
君能补过,衮不废矣。
”犹不改。
宦子骤谏。
公患之,使鉏麑贼之。
晨往,寝门癖矣。
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
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
贼民之主,不忠;齐君之命,不信。
有一于此,不如死也。
”触槐而死。
2王若曰:「爾殷多士!今惟我周王丕靈承帝事,有命曰:『割殷』,告勑于帝。
惟我事不貳適;惟爾王家我適。
予其曰:『惟爾洪無度,我不爾動,自乃邑。
予亦念天即于殷大戾,肆不正。
」王曰:「猷告爾多士。
予惟時其遷居西爾,非我一人奉德不康寧,時惟天命,無違!朕不敢有後,無我怨。
「惟爾知: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革夏命。
今爾又曰:『夏迪簡在王庭,有服在百僚。
』予一人惟聽用德,肆予敢求爾于天邑商,予惟率肆矜爾。
非予罪,時惟天命。
」王曰:「多士!昔朕來自奄,予大降爾四國民命。
我乃明致天罰,移爾遐逖;比事臣我宗,多遜。
」五、问答题(40)1、形声字产生的途径2、解释“六书说”和“三书说”3、列举近30年来出土的古文字材料4、列举5位现代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及其代表作六、论述“时间”和“空间”观念对研究甲骨文、金文和战国文字研究的重要性。
(40分)。
吉林大学最新历年考博试题

吉林大学最新历年考博试题吉林大学最新历年考博试题(法学理论)1 、吉林大学法学理论专业 1999 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法理学01 评述中国 20 年法理学发展的主要阶段和成就02 法的价值体系03 任选:( 1 )法理学和部门法的关系( 2 )市场经济与法治的关系二、综合(民法学、宪法学、刑事诉讼法学)01 评法人拟制说02 代理中的连带责任03 民事责任的主要归责原则04 证据规则(或刑事诉讼的证明问题)2 、吉林大学法学理论专业 2000 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法理学01 试述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素(或实质要件与形式要件)02 试评社会主义法律发展、法制现代化的本土化与国际化03 任选:( 1 )从法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2 )西方经济分析法学派的基本理论观点及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借鉴意义二、综合(民法学、宪法学、刑事诉讼法学)01 试述诚实信用原则的本质与功能02 试述意思表示的构成要素与解释方法03 试述法人人格否定的含义、意义及适用条件04 试述 1999 年我国修宪的基本内容、意义及缺陷05 试述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保护原则3 、吉林大学法学理论专业 2001 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法理学01 从经济市场化、知识化、可持续化和全球化四个维度谈法律全球化的客观必然性02 效率与公平的法哲学原理03 法对利益关系的调整二、综合(民法学、宪法学、刑事诉讼法学)01 试从公法和私法的划分角度谈民事权利的性质02 分析人权与人格权的联系,谈人格权的保护03 宪法、宪政、立宪主义的概念解析04 试从刑事诉讼规则出发谈实质正义与形式正义的关系4 、吉林大学法学理论专业 2002 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法理学01 民主法治社会权利与权力的关系02 谈入世后中国法制创新问题03 任选:( 1 )弱势群体的界定及其权利保护( 2 )部门法和法理学的关系二、综合(民法学、宪法学、刑事诉讼法学)01 试述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在民法中的地位02 公示公信原则与物权变动的关系03 债务与责任辨析04 刑事诉讼目的体系、理想配置解析05 试述一国两制条件下域际法律冲突及其解决原则5 、吉林大学法学理论专业 2003 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法理学义务本位的法律文化模式形成原因及表现( 30 )02 分析罗尔斯正义论与诺锡克正义论的主要分歧( 35 )03 论“ 以德治国” 与“ 依法治国” 的相互关系( 35 )二、综合(民法学、宪法学、刑事诉讼法学)01 契约自由与契约正义评述 2002 诚实信用原则的法理学基础与功能 2003 法人人格权辨析 2004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性质与基本内容 2005 审级制度与司法公正 206 、吉林大学法学理论专业 2004 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法理学01 试论法律思维方式 3002 试评法律发展中的建构论和进化论 3003 试论三个代表与法制改革 40二、综合(民法学、宪法学、刑事诉讼法学)01 违约责任与qq责任的区别 2002 意思表示的解释原则 2003 禁止权利滥用与公平原则的关系 2004 试对私有财产保护入宪发表评论 2005 试述程序正义7、吉林大学法学理论专业 2005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法理试题1 、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理论内核2 、和谐社会与法的时代精神的转换3 、近代以来西方法哲学知识形态转化的宏观样式综合题1 、公序良俗2 、历年宪法修正案3 、网络时代的隐私权4 、保护人权与惩罚犯罪5 、公示公信原则8、吉林大学法学理论专业 2006 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法理卷1 、论法学的价值分析方法( 30 分)2 、哈特的规则模式论( 30 分)3 、论法律文化的传承与变迁( 20分)4 、分析题,大意是根据给出的材料进行法理分析。
吉林省吉林大学附中2017届高三语文八模试卷(含解析)

2017年吉林省吉林大学附中高考语文八模试卷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有问题意识,才有文脉传承胡泉纯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有其历史的逻辑,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所要面对的问题是不同的,公共艺术创作需要针对这些“问题”有所回应,也就是说,有问题才有艺术。
这些问题赋予了艺术创作背后的逻辑性和合理性,否则,公共艺术创作只会成为艺术家的自说自话和城市管理者的一厢情愿,作品与城市无关,更与城市中的人无关。
从城市建设、改造、升级的角度,对城市文脉的延续、回应和当代性转换是首要的“问题”。
国际式风格千城一面的结果超然于历史性和地方性之上,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是现代主义建筑和规划过于关注对象本身,没有注意彼此之间的关联和脉络,忽视了对于城市文脉的理解和转换。
在世界范围来看,公共艺术的文脉思想从20世纪60年代正式被提出来后,一直受到建筑师、规划师、城市管理部门的关注,从研究成果和实践效果来看成效斐然。
相对于建筑和规划来讲,公共艺术对于城市空间的介入属于一种软性的视觉文化植入,能有效缓解城市空间的冷漠与乏味,增强空间的趣味与情感的黏稠度。
然而,在我们的实践中,只要一提城市历史文脉,往往会背负沉重的历史文化包袱,似乎作品中不带有强烈的、明显的文化符号,就不文化,就不艺术,这种思想显然是对城市文脉的浅层理解和简单处理。
文化传统、城市文脉的形成是根植于一定历史语境的,也是一个漫长发展和积累的过程。
我们今日的语境和环境与过去已迥然不同,但是却拥有共同的基因。
我们谈城市文脉的延续和转换正是对这种文化基因的追寻与转换,这不仅是涉及文化传统的问题,更是一个极具当代性的话题。
城市文脉的延续和转换不是表层文化符号的罗列和堆砌,而是深层问题的发掘,需要带着问题意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否则,公共艺术作品只是城市空间中的一件摆设,无法产生文化认同和沟通。
城市建设、改造是人为的,最终目的是为人的。
城市文脉是城市的历史记忆,也是人的记忆。
博士生入学考试古代文学专业试题大全

北大中文2003博士生入学考试古代文学专业试题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1、比较三曹诗风的异同f2、论述中唐文学风气与社会文化思潮的关系3、论述近体诗的确立及其对唐代诗歌的影响中国文学史、古代文论、中国历史:一、简答:1、察举与科举2、《录鬼簿》与《南词叙录》3、宋元话本二、论述:1、论述封建制与郡县制2、试述《左传》的文学成就及其地位和影响3、举例说明常州词派的理论及其创作实践情况北大2004古代文学博士生招考魏晋隋唐方向试题n专业:1、论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体辨析与总集编纂。
2、评价西晋诗歌及其在中古诗史上的地位。
3、论述唐代散文发展的过程及其与骈文的消长。
4、元稹《唐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有“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雅,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
”试详论之。
专基:一,名词解释。
1战国楚竹简(上海博物馆藏)3今文经学4《乐府诗集》_ 5《四声猿》二,论述题。
25% 1严羽诗论产生的背景及其得失。
2安史之乱后的唐王朝主要矛盾。
3《聊斋》的艺术成就及其在文言小说史上的地位北大04语言学考博试题散记北语04年考博士对外汉语教学专业试题一对外汉语教学综合考试一、汉语音系系统中ju、qu、xu同属于一个音位/y/,在英语音系系统中虽不存在,但有些音位如tip /i/ 和cukoo /u/,与/y/享有部分共同的区别特征:/y/ /i/ /u/ ` +front +front -front +high +high +high+round -round +round对以英语位母语的初学者来说1、他们会怎样发这个音?2、按照对比分析假设,可以做怎样的预测?3、这些预测是否准确?4、如果预测成立,这些结果时哪些因素造成的?二、一道给古文标注标点和翻译的问题。
三、谈谈语音对句法关系的影响。
四、试论形式主义语言学和功能主义语言学的主要分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文字學
一釋讀
甲骨文《合集》00137正
金文師宀袁簋《銘文選》439 楚簡《魯邦大旱》
二論述
王國維《古籀篇疏證》《桐鄉徐氏印譜序》有關古文的論述,結合古文字學研究談談你的看法。
古代漢語
1按順序默寫春秋十二公
2 列舉幾本你常用的音韻、訓詁工具書并簡要評價。
3古文句讀(解釋加點字)
a既戰,獲王子發鉤。
欒書謂王子發鉤曰:「子告君曰:『郤至使人勸王戰,及齊、魯之未至也。
且夫戰也,微郤至王必不免。
』吾歸子。
」發鉤告君,君告欒書,欒書曰:「臣固聞之,郤至欲為難,使苦成叔緩齊、魯之師,己勸君戰,戰敗,將納孫周,事不成,故免楚王。
然戰而擅捨國君,而受其問,不亦大罪乎?且今君若使之于周,必見孫周。
」君曰:「諾。
」欒書使人謂孫周曰:「郤至將往,必見之!」郤至聘于周,公使覘之,見孫周。
是故使胥之昧與夷羊五剌郤至、苦成叔及郤锜,郤锜謂郤至曰:「君不道于我,我欲以吾宗與吾黨夾而攻之,雖死必敗,君必危,其可乎?」郤至曰:「不可。
至聞之,武人不亂,智人不詐,仁人不黨。
夫利君之富,富以聚黨,利黨以危君,君之殺我也後矣。
且眾何罪,鈞之死也,不若聽君之命。
」是故皆自殺。
既刺三郤,欒書弒厲公,乃納孫周而立之,實為悼公。
(《國語》)
b 楚屈瑕將盟貳軫,鄖人軍於蒲騷,將與隨,絞,州,蓼,伐楚師,莫敖患之,鬥廉曰,鄖人軍其郊,必不誡,且日虞四邑之至也,君次於郊郢以禦四邑,我以銳師宵加於鄖,鄖有虞心而恃其城,莫有鬥志,若敗鄖師,四邑必離,莫敖曰,盍請濟師於王,對曰,師克在和,不在眾,商周之不敵,君之所聞也,成軍以出,又何濟焉,莫敖曰,卜之,對曰,卜以決疑,不疑何卜,遂敗鄖師於蒲騷,卒盟而還。
c說文段注一段
4用不同符號標註韻腳
《離騷》初章
5談談古漢語學習對你所學專業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