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基本知识
刑法的基本知识
刑法的基本知识一、引言刑法是法律体系中的重要分支,用于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本文将介绍刑法的基本知识,包括刑法的定义、分类、目的和原则等内容。
二、刑法的定义刑法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以刑罚作为手段制定的规范行为的法律规定。
刑法的主要目的是惩罚犯罪行为并预防犯罪的发生。
三、刑法的分类刑法根据犯罪行为的性质和刑罚的严重程度,可以分为普通刑法和特别刑法两大类。
普通刑法包括刑法典中规定的一般犯罪行为和刑罚的法律规定;特别刑法则是为特定类型的犯罪行为制定的专门法规,如毒品犯罪、经济犯罪等。
四、刑法的目的刑法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惩罚犯罪行为:刑法通过刑罚对犯罪行为进行制裁,给予犯罪者应有的法律惩罚,以维护社会公正。
2. 预防犯罪发生:刑法通过设立刑罚威慑作用,预防和减少犯罪行为的发生,维护社会稳定。
3. 教育改造犯罪分子:刑法通过刑罚执行的过程,促使犯罪分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进行思想改造,实现社会重建。
五、刑法的原则刑法的适用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 罪刑法定原则:也称“法无禁止即可为”,即刑罚的适用必须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不能对犯罪行为进行扩大解释或自行编造罪名。
2. 罪刑相适应原则:刑法规定的刑罚应该与犯罪行为的性质和危害程度相适应,不能过于严重或过于宽松。
3. 独立性原则:刑法是独立的法律体系,犯罪行为必须在刑法的规范下进行认定和处理,不能以其他法律为依据。
4. 罪责个体化原则:刑法必须对每个犯罪分子个别认定其刑罚,在量刑时要考虑到犯罪分子的主观故意和客观情节等因素。
5. 人权保障原则:刑法在适用刑罚时,应尊重和保障犯罪分子的基本人权,例如禁止酷刑和不人道待遇。
六、刑法的权威性刑法是国家法律体系中的权威性法律,具有法律效力,必须被全体公民遵守。
刑法的制定和修改需要法定机关(如国家立法机关)进行,以确保法律的权威和合法性。
七、刑法的适用范围刑法适用于本国的国民以及在本国领土内犯罪的外国人。
刑法 2024 知识点
刑法 2024 知识点一、刑法概说。
1. 刑法的概念与性质。
-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
- 其性质具有阶级性(反映统治阶级意志)和法律性(调整特定社会关系)。
2. 刑法的任务与机能。
- 任务包括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等。
- 机能有规制机能(对人的行为进行规范评价)、保护机能(保护法益)、保障机能(保障公民权利免受国家刑罚权不当侵害)。
3. 刑法的体系与解释。
- 体系:总则、分则、附则等结构。
- 解释:- 立法解释(由立法机关作出的解释)。
- 司法解释(最高司法机关作出的解释)。
- 学理解释(学者等作出的解释,无法律效力)。
二、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
1. 犯罪概念。
- 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的行为。
2. 犯罪构成。
- 犯罪客体: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
- 犯罪客观方面: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以及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等。
- 危害行为是在人的意志或者意识支配下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身体活动。
- 危害结果有实害结果和危险结果之分。
- 犯罪主体:- 自然主体: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刑事责任年龄分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不满12周岁)、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12 - 14周岁、14 - 16周岁、16周岁以上等不同阶段)。
刑事责任能力包括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
- 单位主体:单位犯罪的概念、特征及处罚原则。
- 犯罪主观方面:- 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和过于自信的过失(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
三、正当行为。
1. 正当防卫。
- 概念: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 成立条件:- 起因条件:存在不法侵害。
- 时间条件:不法侵害正在进行。
刑法相关基础知识
再次犯罪是否就是累犯
【案情介绍】张某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在执行4年后被假释。假释考验期满后5年内张某又犯抢劫罪。张某行为是否构成累犯?
【以案释法】张某的行为构成累犯。刑法第六十五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
2.犯罪客观要件
犯罪客观要件,是指某种犯罪是通过什么样的行为、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进行侵犯,以及这种侵犯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的事实特征。
3.犯罪主体要件
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并应承担刑事责任的人。确定犯罪主体是追究刑事责任的前提。犯罪主体分为两类:
(1)自然人犯罪主体。只有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才能成为犯罪主体,责任年龄和责任能力是构成犯罪主体的必要条件。
3.刑法对人的效力
刑法对人的效力,是指刑法在确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适用于哪些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也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
二、犯罪
(一)概念及特征
犯罪是指触犯法律、具有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其特征如下:
1.社会危害性
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基本特征。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是指犯罪对国家和人民利益所造成的危害。
1.刑法的空间效力
刑法的空间效力,是指刑法对地和人的效力,它是解决一个国家的刑事管辖权的范围问题。一般遵循以下原则:
(1)属地管辖原则。刑法第六条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刑法的基本知识
刑法的基本知识1.刑法就是指一个国家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以及犯罪以后行为人应当承担什么样的刑事责任,受何种刑罚处罚的法律。
2.刑法的基本原则有罪刑法定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
3.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是指“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4.犯罪有三个基本特征即: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
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具有刑事违法性。
犯罪是应当受到刑罚惩罚的行为,具有应受惩罚性。
5.我国刑法规定:(1)未满14周岁的人,不管实施什么样的危害社会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但是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不仅要追究教唆者的刑事责任,而且应当要从重处罚教唆者。
(2)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3)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4)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控制自己的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5)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6)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7)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8)又聋又哑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6.我国的刑罚由主刑和附加刑两部分组成。
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7.我国刑法规定“为了使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刑法知识点总结大全
刑法知识点总结大全刑法是规定国家对犯罪行为的法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国家对犯罪行为进行制裁的法律工具。
刑法知识点是研究刑法资料过程中需要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法律规则和适用方法等基本内容,是刑法理论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下面是刑法知识点总结。
一、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刑法立法目的和宗旨、刑法适用原则、刑法责任原则、刑法认罪悔罪原则、刑法处罚原则以及刑法规范修正原则等。
其中,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是刑法的基本精神,它要求刑法实现对一切人的平等保护和治罪。
刑法立法目的和宗旨在于维护国家的政治安全和社会秩序。
刑法适用原则包括适用绝对刑法原则、适用相对刑法原则和适用最优刑法原则等。
刑法责任原则是指犯罪行为的法律责任应当由行为人个人承担。
刑法认罪悔罪原则是指对犯罪行为认罪悔罪的行为人应当给予从宽处理。
刑法处罚原则包括法定刑原则、平等原则、合理原则和人文主义原则等。
刑法规范修正原则是指刑法的规范必须符合社会的实际情况,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修正。
二、刑法基本概念刑法包括刑法的对象、刑法的主体、刑法的客体、刑法的内容和刑法的功能等基本概念。
刑法的对象是指国家对犯罪行为进行制裁的对象。
刑法的主体包括立法者、司法机关和刑法学者等。
刑法的客体是指受到犯罪行为影响的人和事物。
刑法的内容包括刑法的法律规则、刑法的法律责任和刑法的刑罚等。
刑法的功能包括刑法的防止功能、刑法的教育功能和刑法的惩罚功能等。
三、刑法的法律规则刑法的法律规则分为一般规则和特殊规则两种。
一般规则包括刑法的适用范围、刑法的适用原则、刑法的刑事责任和刑法的刑罚等。
特殊规则包括刑法的非法使用、刑法的非法行为和刑法的犯罪行为等。
四、刑法的法律责任刑法的法律责任包括刑法的刑事责任和刑法的民事责任。
刑法的刑事责任是指行为人因违反刑法产生的犯罪行为所受到的法律责任。
刑法的民事责任是指行为人因犯罪行为产生的侵权责任所受到的法律责任。
刑法学基础必学知识点
刑法学基础必学知识点以下是刑法学基础必学的知识点:1. 刑法的定义和性质:刑法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公民权益而制定的关于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刑法的性质包括公法性、一般普遍性、惩罚性和法律强制力等。
2. 犯罪和刑事责任的概念:犯罪是指违反刑法规定的行为,刑事责任是犯罪人员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刑事责任的要件包括主观方面的故意和过失,以及客观上的犯罪行为和法定刑。
3. 犯罪构成要件:犯罪构成要件包括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
客观要件是指犯罪行为的客观表现,如行为结果和行为方式等。
主观要件是指犯罪人员的主观故意或过失,如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等。
4. 犯罪过程与犯罪结果:犯罪过程是指犯罪人员从犯罪意图产生到犯罪行为完成的全过程,包括预备犯罪、犯罪和结束犯罪等阶段。
犯罪结果是指犯罪行为造成的实际后果,如财产损失、人身伤害和社会危害等。
5. 犯罪的刑事责任形式:刑事责任形式包括主体责任和从犯责任。
主体责任是指直接参与犯罪的人员应当承担的刑事责任,如主犯和共犯。
从犯责任是指未直接参与犯罪但协助、教唆或勾结他人犯罪的人员应当承担的刑事责任,如教唆犯和共同犯。
6. 刑法的刑种和刑罚:刑种是指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所适用的刑罚的种类,包括主刑和附加刑。
主刑是指法院判处的主要刑罚,如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等。
附加刑是指在主刑之外同时附加的刑罚,如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等。
7. 免除刑事责任和减轻刑事责任:免除刑事责任是指在特定情况下被认定犯罪人员不必承担刑事责任,如法定免责和非法定免责。
减轻刑事责任是指在判决刑罚时对犯罪人员根据具体情况予以减轻,如情节轻微和自首等。
以上是刑法学基础必学的知识点,掌握这些知识有助于我们理解和应用刑法规定,从而更好地理解刑法的基本原理和制度。
刑法的知识点总结
刑法的知识点总结一、刑法的基本原则1.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刑法的一条基本原则,也是法治社会的基础。
在刑法中,所有人都应该在法律面前平等,不分贵贱、不分阶层,一视同仁。
这样才能保障每个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正义。
2. 罪刑法定原则罪刑法定原则是刑法的根本原则,它规定了刑法适用的基本条件和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主要包括:罪刑法定、法律适用、法定刑、法定程序等基本内容,即犯罪和刑罚应当依法规定,不得随意适用。
这是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规范司法活动的重要原则。
3. 刑法适用的基本原则刑法适用的基本原则包括:适用法律、适用国籍、适用地点、适用时间等。
这些基本原则有利于规范司法行为,保障刑罚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4. 禁止反罪法原则禁止反罪法原则是刑法的一个重要原则,它规定了犯罪与刑罚的关系。
禁止反罪法原则主要包括了:禁止逆罪行为、防止重复处罚、幸福惩罚等基本内容。
5. 刑法的适用范围刑法适用范围主要包括了:犯罪主体、犯罪对象、犯罪行为、刑事责任等。
这些适用范围是刑法适用的重要依据,也是司法实践的基本内容。
二、犯罪的构成和有关规定1. 犯罪的构成要件犯罪构成要件包括了犯罪客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等。
这些构成要件是刑法适用的基本条件,也是犯罪定性的必要依据。
2. 犯罪的主观方面犯罪的主观方面主要包括了:故意、过失等。
在刑法中,根据犯罪分子的主观精神状态,可以将犯罪分为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这是刑法适用的重要依据。
3. 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的客观方面主要包括了:行为、结果、因果关系等。
这些客观要件是刑法适用的重要条件,也是确定犯罪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重要依据。
4. 犯罪的课罚规定犯罪的课罚规定主要包括了:最高判处死刑、终身监禁、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等。
这些刑罚是根据犯罪的性质和情节,依法确定犯罪分子的刑罚种类和数额。
5. 犯罪的处罚范围犯罪的处罚范围主要包括了:主要罚则、附加罚则、抑制罚则等。
这些处罚范围是对于犯罪行为进行处罚的重要依据,也是司法活动的基本内容。
刑法学知识点整理
刑法学知识点整理第一章刑法概述一、名词解释:1、刑法:刑法是国家以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定一切有关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目的是维护阶级利益和统治秩序。
2、刑法的性质:刑法具有规定内容的特定性、调整社会关系的广泛性和制裁手段的严厉性。
3、立法解释:立法机关对刑法含义的解释,包括对刑法术语的解释、法律起草说明或修订说明中的解释以及对发生歧义的规定的解释。
4、司法解释:最高司法机关对刑法规定含义的阐明。
5、扩张解释:扩张刑法条文字面含义,使其符合刑法规定真实含义的解释方法。
二、XXX:刑法的渊源:刑法的渊源包括刑法典、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
第二章刑法的基本原则一、名词解释:1、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的核心和精髓,能指导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适用,包括罪刑法定原则、平等适用原则和罪刑相当原则。
二、XXX: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罪刑法定原则、平等适用原则和罪刑相当原则。
1、罪刑法定原则:必须以刑法的明文规定为前提,刑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不处罚。
2、平等适用原则: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特权。
3、罪刑相当原则: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的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第三章刑法的效力范围一、名词解释:1、刑法的效力范围:刑法对什么人、什么地方和什么时间有约束力以及是否有溯及既往的效力。
犯罪构成的层次结构包括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两个层次。
主观方面包括犯罪的故意或过失,即犯罪人的主观意图或疏忽导致的行为。
客观方面包括犯罪的对象、行为和后果三个要素。
对象是指犯罪行为所针对的客体,行为是指犯罪人实施的具体行动,后果是指犯罪行为所导致的社会危害后果。
这些要素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犯罪构成的总和。
在犯罪构成中,每个要素都必须满足一定的法律规定,才能构成某种犯罪。
这种层次结构的构成,体现了犯罪构成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下,犯罪客观要件的存在与否决定了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4、犯罪客观要件是刑罚的基本依据:只有当犯罪客观要件成立时,才能对犯罪行为予以刑罚。
刑法必考知识点总结
一、刑法基本概念刑法是国家对犯罪行为采取强制手段进行惩罚的法律规范。
包括了犯罪的构成、种类、责任和处罚等内容。
刑法的基本原则有四条:1. 法无禁止即许可原则。
刑法规定了不得为所若,并且规定了大部分犯罪行为。
2. 罪刑法定原则。
刑法规定了每个犯罪行为的构成要件和处罚标准,如刑种、刑期、刑额等。
3.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犯罪与刑罚应当适应社会需要和犯罪行为的实际情况。
4. 人权尊重原则。
刑法对人的尊严和权利进行了严格的保护,反对任何形式的酷刑和虐待。
二、犯罪构成犯罪构成包括四个要素:犯罪的客体要素、主体要素、客观要素和意图要素。
1. 犯罪的客体要素是指刑法所规定的权利义务关系中的权利对象,如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社会管理秩序等。
2. 犯罪的主体要素是指具有刑法所规定的犯罪行为能力的人。
3. 犯罪的客观要素是指制造危害后果的具体行为。
4. 犯罪的意图要素是指实施犯罪行为时的目的和动机。
三、刑法责任刑法责任分为刑法事实责任和刑法责任能力。
刑法规定了个人因违反刑法规定而受到法律制裁的情形。
古代罪刑法定以刑法事实责任为基准,让责任能力人开展的刑法责任。
刑法责任能力方面,包括是否有必备条件和其相对于不利情况下的行为等。
四、刑法种类刑法种类主要包括:主刑、情节刑、附加刑等。
1. 主刑:刑法明确规定的刑种,包括有不限定期徒刑、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等。
2. 情节刑:主刑的变加或减轻的情节。
3. 附加刑:表现为并处没收财产、没收财产等。
刑法的适用条件主要包括刑法违法犯罪行为已事实,及有法定法的违法行为。
刑法违法行为的事实的规定,是指司法判断认定犯罪事实所需要的标准,主要包括近因、极限与当次违法行为。
法定法的违法行为,主要是指刑法认为的违法行为的构成。
六、刑法的适用刑法适用包括进行立功和法定刑。
七、刑法规定个体关系的刑法刑法用备法及预备金王之间的关系,处理了清穷院、狱政机关,司法机关等之间的关系。
八、罪刑法定原则刑法规定了每个犯罪行为的构成要件和处罚标准,如刑种、刑期、刑额等。
刑法基础必学知识点
刑法基础必学知识点
以下是刑法基础必学的知识点:
1. 刑法的基本概念:刑法是国家为了保护人民利益,通过制定刑罚规范,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学科。
2. 刑法的特点:刑法具有特殊性、单一性、终局性、保全性和强制性
等特点。
3. 刑法的功能:刑法的功能主要有预防犯罪、惩罚犯罪和保护人权等。
4. 刑法的法律的适用原则:刑法适用的原则主要包括最有利原则、法
无不应有原则、法无不禁止原则、无罪推定原则、罪刑法定原则等。
5. 刑法的犯罪要素:刑法中的犯罪要素包括行为要素、客观要素和主
观要素,分别对应犯罪的行为、结果和主观方面的要素。
6. 刑法的犯罪构成:刑法的犯罪构成主要由法定性、刑罚性、有误性、不容辩抗性和性质相对应性等要素构成。
7. 犯罪的刑罚:刑法中的犯罪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刑罚,包括主刑和
附加刑两种形式。
8. 犯罪的责任:刑法中规定了犯罪责任的种类和限制,包括无刑事责
任能力、限制刑事责任能力和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等。
9. 刑事案件的犯罪成立和刑罚确定原则:犯罪成立的原则主要包括实
行犯罪行为、犯罪构成的要素齐全和合法性三个方面。
刑罚确定的原
则主要包括罪刑相适应原则、罪刑相当原则等。
10. 刑法中的特殊犯罪:刑法中还涉及了一些特殊类别的犯罪,如恐怖主义犯罪、经济犯罪、环境污染犯罪等。
以上是刑法基础必学的知识点,了解这些知识对于理解和应用刑法有着重要的意义。
需要注意的是,在具体学习刑法时,还应当结合具体条文和案例进行深入研究。
刑法知识点总结
刑法知识点总结刑法是国家法律制度中的一部分,用于规范人们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它包括刑法基本原理、刑事责任、刑法规定等多个方面。
下面就一些刑法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1. 刑法的基本原理刑法的基本原理包括法律平等原则、罪刑法定原则、法无规定不责罚原则等。
法律平等原则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分贵贱。
罪刑法定原则规定了法律应当明确规定犯罪行为和刑罚的种类和限度。
法无规定不责罚原则指出当时的法律没有规定某一行为是犯罪行为,那么就不能以此行为为由进行处罚。
2. 刑事责任刑事责任是指犯罪行为者在法律面前承担的责任。
刑事责任主要通过刑罚和刑事教育来实现。
刑罚主要包括剥夺自由的刑罚和剥夺政治权利的刑罚。
刑事教育则是通过帮助罪犯认识错误、重塑人格来减轻刑罚或者免除刑罚。
3. 刑法规定刑法规定了哪些行为构成犯罪以及对犯罪行为的刑罚。
犯罪行为主要包括危害国家安全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侵犯公民财产权利罪等。
刑罚根据犯罪的危害程度和社会危害程度而有所不同,包括死刑、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和管制等。
4. 犯罪构成要件犯罪构成要件是指构成某一犯罪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它包括犯罪主体要件、犯罪客体要件、犯罪行为要件、犯罪结果要件和犯罪主观要件。
犯罪主体要件是指行为人为实施该行为所必须具备的主体资格,例如年满刑事责任年龄。
犯罪客体要件是指犯罪行为所针对的客体,例如人身、财产等。
犯罪行为要件是指犯罪行为所必须具备的行为方式,例如杀人、盗窃等。
犯罪结果要件是指犯罪行为所必须具备的结果,例如死亡、损失等。
犯罪主观要件是指犯罪行为所必须具备的主观意图,例如故意、过失等。
5. 刑事法定主义原则刑事法定主义原则是刑法中的基本原则之一,它要求犯罪行为和刑罚都必须有法律依据。
这意味着国家不能以任意的方式对待犯罪行为,必须依据法律来进行判断和处理。
6. 刑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刑法与其他法律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一方面,刑法是国家法律制度的一部分,它与宪法、民法等其他法律有着内在的联系和统一性。
刑法的基本知识点总结
刑法的基本知识点总结刑法是一门法律学科,主要涉及犯罪行为的认定、刑罚的适用以及相应的法律程序等方面。
了解刑法的基本知识点对于保障公民权益、维护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总结刑法的一些基本知识点,以帮助读者对刑法有更全面的了解。
一、犯罪行为的构成要件犯罪行为的构成要件是刑法认定某一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依据。
一般来说,犯罪行为构成要件包括主体、客体、行为方式、犯罪目的和犯罪结果等几个方面。
1. 主体:指犯罪行为的主要实施者,通常为自然人,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是法人或其他组织。
2. 客体:指犯罪行为所针对的对象,可以是人身、财产或社会公共利益等。
3. 行为方式:指犯罪行为的实施方式,包括主观方面的故意、过失,以及客观方面的行为方式,如杀人、盗窃等。
4. 犯罪目的:指犯罪行为所追求的目的,如谋取财产、寻求报复等。
5. 犯罪结果:指犯罪行为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如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等。
二、刑罚的种类和适用原则刑罚是刑法对于犯罪行为的法定制裁措施,其种类和适用原则有一定的规定。
1. 刑罚种类:刑罚种类根据犯罪行为的性质和危害程度而不同,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
主刑包括罚金、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附加刑包括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等。
2. 刑罚适用原则:刑法规定了一系列刑罚适用原则,确保刑罚的公正、合理。
其中包括罪刑法定原则、适用刑法前置原则、刑罚相适应原则、罪责相适应原则等。
三、犯罪过程中的法律程序在处理犯罪行为的过程中,法律规定了一系列的程序和权利保障措施,以确保司法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1. 刑事立案:刑事案件的立案需要经过公安机关或其他有审判权的部门的决定,以确保犯罪事实的查明和合法证据的获得。
2. 刑事审判程序:刑事审判程序包括起诉、审理和判决等环节,其中包括法院的内部组织和法官的独立行使职权等。
3. 法律援助和辩护权:被告人在刑事过程中享有法律援助和辩护权,以确保其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并有能力进行合理的申辩和辩护。
刑法背书知识点总结归纳
刑法背书知识点总结归纳刑法是规范人类社会行为的法律法规之一,是保障社会秩序和人民利益的重要法律。
学习刑法不仅有助于了解社会法律规范,更有助于自身的法律意识培养和法律素养的提高。
下面将对刑法中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知识点。
一、刑法基本概念1. 刑法的概念刑法是监管行为的规范,是国家制定的一部特定的法律,用来约束公民的行为,保护社会秩序和社会利益。
刑法规定了犯罪行为和相应的处罚措施,对违法行为进行了规范和处罚。
2. 刑法的功能刑法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防范犯罪,二是惩罚犯罪行为,三是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四是维护社会秩序,五是促进社会发展。
3. 刑法的体系结构刑法的体系结构主要包括总则、特则、附则和刑事责任主体。
总则规定了犯罪的基本原则和立法的基本原则;特则规定了各种犯罪的种类和其构成要件;附则规定了刑法的适用和适用范围;刑事责任主体规定了犯罪主体的种类和构成要件。
二、犯罪和犯罪构成1. 犯罪和犯罪构成的基本概念犯罪是指违反了刑法规定的行为,具有违法行为和过错行为的基本构成要件;犯罪构成是指犯罪行为所必须具备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要件、主观要件和行为要件。
2. 犯罪的构成要件犯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故意、过失、累犯、毁灭证据等要件;故意是犯罪的基本构成要件,是指犯罪行为人主观上意识到其行为违法,具有明显的违法目的和明确的犯罪计划;过失是指犯罪行为人未能预见其行为的违法性,但是应当预见和防范的一种无心犯罪行为。
3. 犯罪的成立条件犯罪的成立条件主要包括犯罪事实、主观过错和法定后果三个要件。
犯罪事实是指违法行为的客观条件,包括违法行为的实施动机、实施方式和实施结果;主观过错是指犯罪行为人主观上的有意违法行为;法定后果是指犯罪行为所导致的法律后果。
4. 犯罪的种类犯罪的种类主要包括盗窃罪、抢劫罪、诈骗罪、故意杀人罪、过失致人死亡罪、贪污罪、受贿罪等多种类型的犯罪行为。
刑法的相关知识
刑法的相关知识
刑法是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涉及犯罪行为的定义、犯罪的责任与刑罚、刑事程序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以下是与刑法相关的一些基本知识:
1.犯罪行为的定义:刑法规定了各种犯罪行为的定义,包括谋杀、盗窃、诈骗、贩毒、贪污、故意伤害等。
这些定义明确了哪些行为被认定为犯罪,并为司法机关提供了依法打击犯罪的依据。
2.刑事责任:刑法规定了犯罪行为的刑事责任原则,包括刑事责任年龄、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共同犯罪等。
刑法明确了在何种情况下个人或团体承担刑事责任。
3.刑罚:刑法规定了各种犯罪行为的刑罚,包括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罚金等。
刑罚的种类和程度根据犯罪的性质和严重程度而定。
4.刑事程序:刑法也涉及刑事程序,包括逮捕、侦查、审判和执行刑罚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刑事程序确保了被告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享有权利,如辩护权、沉默权、合
法搜索等。
5.特殊犯罪法:刑法之外,还存在一些特殊的犯罪法,如毒品犯罪法、贪污犯罪法、电信诈骗犯罪法等。
这些法律更具体地规定了特定类型犯罪的行为和刑罚。
6.刑事政策:刑法也反映了社会的刑事政策,包括犯罪预防、矫正和惩罚等方面的理念。
刑法的修订和执行通常会受到社会的法治观念、道德价值观和政治因素的影响。
7.国际刑法:除国内刑法外,还有国际刑法,例如国际刑事法院(ICC)的刑法规则,适用于国际刑事案件,涉及国际刑事犯罪,如战争罪、种族灭绝罪等。
刑法是确保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和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法律分支,对于社会的和谐和公正至关重要。
不同国家的刑法可能存在差异,但都追求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
刑法教程知识点总结归纳
刑法教程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刑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1. 刑法的基本概念刑法是国家对违反刑法规定的行为实施刑事处罚的法律规范体系。
2. 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刑法定、法无名大、犯罪必须有法可依等。
二、犯罪与刑事责任1. 犯罪的概念犯罪是指人所为违反刑法规定,危害社会,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行为。
2. 犯罪的构成要件犯罪构成要件包括主体、客体、行为、结果等方面的要素。
3. 刑事责任的形式刑事责任的形式包括犯罪责任和刑事责任。
三、刑法中的罪与刑1. 罪的分类犯罪以危害程度分为犯罪、轻罪和过失犯罪。
2. 刑的种类刑的种类主要包括主刑和附加刑。
四、刑法中的共同犯罪和数罪并罚1. 共同犯罪的概念共同犯罪是指两人或者三人以上共同实施犯罪的行为。
2. 数罪并罚的适用条件和原则数罪并罚是指对犯罪嫌疑人分别犯数种犯罪的行为,按照不同的犯罪事实分别适用刑罚。
五、刑法中的未成年人刑事责任1. 未成年人刑事责任的界定未成年人是指年满16周岁以下的人。
2. 未成年人刑事责任豁免的条件和程序对于年满14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根据其犯罪行为的情节,可以豁免其刑事责任。
六、刑法中的累犯1. 累犯的概念和定罪累犯是指有坚持犯罪行为的人。
2. 累犯的刑事责任和刑罚的适用原则累犯的刑罚适用原则是以累犯情节为依据,分别判处累次刑罚。
七、刑法中的刑事责任能力1. 刑事责任能力的界定刑事责任能力是指可能有刑事责任的能力。
2. 刑事责任能力的种类刑事责任能力包括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和限制刑事责任能力。
八、刑法中的自首、立功和司法解释1. 自首的条件和效果自首是指犯罪嫌疑人在被追诉之前,主动向司法机关交代犯罪事实的行为。
2. 立功的条件和效果立功是指犯罪嫌疑人在被追诉之前,主动参与犯罪行为的揭露和取证活动。
3. 司法解释的概念和种类司法解释是指最高人民法院对法律的解释和适用。
九、刑法中的刑事诉讼程序1. 刑事诉讼程序的基本概念刑事诉讼程序是指国家机关依法进行的对刑事案件进行处罚和裁判的程序。
刑法的基本知识
第一讲刑法概说•一、刑法的概念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
刑法——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政治上、经济上的统治,根据自己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和应负的刑事责任,并给犯罪人何种刑罚处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的基本原则——贯穿于全部刑法规范、具有指导和制约刑事立法和司法,并体现我国刑事法治精神的准则。
我国刑法规定了三大原则:罪刑法定原则,适用刑法平等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
刑法基本原则的意义1、坚持基本原则,能使刑事立法更加规范、明确、具体,更具有操作性。
2、便于司法人员严格司法,做到司法公正、公平。
3、保障无罪的人不受非法追究,不至于殃及无辜。
•(一)罪刑法定原则刑法第3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不得定罪处刑。
”罪刑法定原则——是指什么行为是犯罪和犯罪后应当承担什么刑事责任、给予何种刑罚处罚,都必须明文规定在刑法条文中。
即,“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1、最早的渊源:是1215年的英约翰王签署的《自由大宪章》。
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的规定,体现了这一原则。
2、该原则的意义:是对罪刑擅断的否定,注重保护人权,实现刑事法治。
3、其派生原则有:排斥习惯法;排斥绝对不定期刑;禁止类推;禁止重法溯及既往。
(二)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1、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含义•这一原则是指:“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第4条)•具体含义是:对任何人犯罪,不论犯罪人的出身、地位、职业、性别、财产状况、贡献大小、资格、业绩等,都应追究刑事责任,不允许任何人享有特权。
•2、该原则的体现1、定罪上的平等;2、量刑上的平等;3、行刑上的平等。
(三)罪责刑相适应原则1、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概念刑法第5条:“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是指犯多重的罪,就应承担多重的刑事责任,即重罪重罚,轻罪轻罚,罚当其罪,所以又称之为罪刑均衡、罪刑相称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分析
首先,许霆的行为不构成盗窃罪。《辞海》对“盗窃”的定义是 “秘密窃取公私财物占为己有的行为” 《法学大辞典》对“盗窃罪” 的定义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 为” 盗窃罪的犯罪构成: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犯罪主观方面只能 是直接故意,即行为人明知他所要窃取的是公共财物或公民私人财 物,并且必须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 实施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秘密窃取是其根本特征; 犯罪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主观上,许霆是想从银行ATM机取 出自己的存款,没有盗窃的直接故意。客观方面,许霆手持自己的 金融卡到法定的银行ATM机取款,完全是正大光明的合法行为;他 的取款行为银行都能掌握,随时可以找到他,不是秘密行为,更不 是盗窃行为。至于许霆拿的因ATM机故障多吐的17万多元,类似于 商品交易中的“溢货”现象。许霆没有侵犯银行资金的所有权,因 为银行随时可以追回他多拿的钱。综上所述,许霆的行为不构成盗 窃罪,至多属于民事上的不当得利。
案例分析
那么,我们看看作为典型现代法治国家的英国,是如何处理 此类问题的。2007年7月12日,英国伦敦克勒肯维尔区一个 汇丰银行的ATM机误将20英镑的钞票当成10英镑的钞票提 供给提款人,引发民众哄抢,在两个多小时里,数千英镑被 提走。2004年3月21日,英国英格兰诺森伯兰郡伍勒村里的 巴克莱银行ATM机,银行职员把本应装10英镑面值钞票的 钱匣子换成了装20英镑面值钞票的钱匣子。村民发现,输 入取200英镑的指令,吐出的却是400英镑钞票。村民们闻 讯蜂拥而至,数小时后,取款机被掏空,损失约合6.5万 美元。然而,这两次事件的取款人,既没有被追究刑事责任, 也没有退还多拿的钱款(《相关链接——案例一、案例二》 载《法制日报》2008年2月3日第8版)。
二、正当防卫
2、要件
主观条件:防卫的意图
起因条件:存在不法侵害
时间条件: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实施防卫 对象条件:正当防卫只能针对不法侵害者本 人实施,不能及于第三者 限度条件: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 损害
二、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
2、紧急避险
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 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 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 害另一种较小合法利益的行为。
目的
就是预防犯罪和减少犯罪 警戒社会上有犯罪倾向的不稳定分子 对人民群众也有教育作用
管制
二、刑罚的种类
拘役 有期徒刑 无期徒刑
主 刑
刑罚
附加刑
死刑
罚金 没收财产 剥夺政治权利 驱逐出境
三、刑罚的具体运用
1、量刑 2、累犯 3、自首和立功 4、数罪并罚 5、缓刑、减刑和假释 6、追诉时效
法定情节
量刑的情节
酌定情节 从轻处罚 是指在法定刑的限度内判
处较轻的刑罚
量刑的 适用
从重处罚 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减轻处罚 在刑法规定的法定刑的幅度
以内,判处较重的刑罚
免除处罚 被告人的行为构成犯罪,但
情节轻微,不需要给以处罚 的,可以判决免予刑事处分
3、自首和立功:
处罚:从 轻或减轻 自首 处罚;犯 自首是指犯罪分子以后自动投案,如 罪较轻的, 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或者被采 可免除处 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 罚 、被告人和
一、 犯罪和犯罪构成
2、犯罪的构成
(1)犯罪客体
(2)犯罪的客观方面
(3)犯罪主体 (4)犯罪的主观方面
一、 犯罪和犯罪构成
2、犯罪的构成
(1)犯罪客体
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 的社会关系
犯罪客体与犯罪 对象的区别
一、 犯罪和犯罪构成
2、犯罪的构成
(2)犯罪客观方面
是指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 作为 危害行为 因果关系 不作为 危害结果 直接结果 犯罪的特定的时间、地点、方法
一、 犯罪和犯罪构成
2、犯罪的构成
(4)犯罪主观方面
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危害行为及危害 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罪过
故意
直接故意 间接故意 疏忽大意的过失 过于自信的过失
过失
二、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
1、正当防卫
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 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 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 法侵害的行为。
二、刑法的基本原则
1、罪刑法定原则 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没有先例没有处罚 2、罪刑相适应原则 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 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3、平等适用刑法原则 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 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案例分析
2006年4月21日晚上10时许,许霆来到广州天河区黄埔大道某 银行的ATM取款机取款。许霆发现,取出人民币1000元后, 银行卡账户里只被扣1元。随后,许霆先后取款多达171笔,合 计人民币17.5万元。2007年11月29日,广州市中级法院一审以 盗窃罪判处其无期徒刑。 同年12月,许霆案经媒体报道后引起 舆论广泛关注和争议。2008年1月14日,广东省高院以事实不 清为由将该案发回重审。3月31日,广州中院第二次公开开庭 审理,以盗窃罪判处许霆5年有期徒刑,罚金人民币2万元,并 退赔其从银行ATM机上取出的173826元。许霆不服提起上诉 法院对许霆治罪缺乏法律依据,违背了罪刑法定、责任自负等 起码的法治原则。
案例分析
再次,对许霆治罪违背了责任自负原则。责任自负原则就是谁违法 谁担责,谁违法处罚谁。其含义是:(1)违法行为人应当对自己 的违法行为负责;(2)不能让没有违法行为的人承担法律责任, 即反对株连或变相株连;(3)要保证责任人受到法律追究,也要 保证无责任者不受法律追究,即不枉不纵。根据责任自负原则,应 当是谁的责任谁承担,而不能让张三承担李四的责任,更不能一人 犯罪株连九族。笔者认为,银行的ATM机多吐钱,如果是机器质量 问题,应该由ATM机生产商承担责任;如果是因为程序员设计程序 错了,应当由该程序员承担责任;
4、数罪并罚
是指同一个行为人犯有数罪,人民法院对 其所犯的各种罪分别定罪量刑后,按照法 定的原则决定应当执行的刑罚
处理
判决宣告前一人犯数罪的并罚; 判决宣告后刑罚执行完毕前发现 漏罪的并罚 ——先并后减 判决宣告后刑罚执行完毕前又犯 新罪的并罚 ——先减后并
5、缓刑 、减刑和假释
缓刑:是指人民法院对于被判处拘役、
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 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暂缓执行原判 刑罚,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规定一 定的考验期,若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同没 有再犯新罪,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的一 项刑罚制度
5、缓刑 、减刑和假释
减刑:
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 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 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 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 (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 (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三、刑法的适用范围
地域效力
犯罪行为地或结果地之 一在领域内 从旧兼从轻原则
时间效力
对人效力
对本国人
对外国人
第二节 犯罪
一、犯罪和犯罪构成 二、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 三、共同犯罪
一、 犯罪和犯罪构成
1、犯罪的概念
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触犯刑法的、 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犯罪的特征 1、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 会危害性 2、犯罪是违反刑法的行为,具有刑事违法性 3、犯罪是应受刑罚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具有 应受惩罚性。
三、共同犯罪
1、概念
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条件
1、主体上:为两人以上 2、客观方面:各个共同犯罪人必须有共同 的犯罪行为 3、主观方面: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三、共同犯罪 2、共同犯罪的形式
(1)任意共同犯罪和必要共同犯罪 (2)事前有通谋的共同犯罪和事前无通谋 的共同犯罪 (3)一般共同犯罪和犯罪集团
刑法基本知识
第四章 刑法
第一节 刑法概述
第二节 犯罪
第三节 刑罚 第四节犯罪种类
第一节 刑法概述
一、刑法的概念和任务
二、刑法的基本原则 三、刑法的适用范围
一、规范的总和 狭义:刑法典
2、刑法的任务 第一、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 会主义制度。 第二、保护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第三、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它权利。 第四、维护社会秩序
三、共同犯罪
3、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及刑事责任
主犯 从犯 从重处罚 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胁从犯 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 或者免除处罚 教唆犯 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 处罚
第三节 刑罚
一、刑罚的概念和目的 二、刑罚的种类
三、刑罚的具体运用
一、刑罚的概念和目的
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以 国家的名义对犯罪分子进行惩罚的一 种强制方法。
罪刑法定
“只有法律才能为 犯罪规定刑罚,只有代 表着整个实行着统一公 约的社会的立法者,才 拥有这一权威,任何一 个作为社会一员的司法 官员都不能自居公正的 惩罚该社会的另一成员。 超越法律限度的刑罚, 就不再是正义的刑罚。”
——贝卡里亚 (Cesare Bonesana Beccaria, 1738-1794 )《论犯罪 与刑罚》
案例分析
我国1997年修订后的《刑法》第三条亦确立了罪刑法 定原则:“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 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 处刑。”同时废除了类推制度。根据罪刑法定原则, 何种行为是犯罪,应当处以何种刑罚,必须事先由成 文刑法明确规定。同理,现行《刑法》没有明文规定 “储户拿了ATM机多吐的钱”为犯罪,同样不能对 许霆追究刑事责任。否则,就有非法类推、有罪推定、 罪刑擅断之嫌,就有司法不公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