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基础01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王力版)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一、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1字典辞书的编排: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
2)按音序排列。
3)按号码排列。
2注音方式: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
2)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
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
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
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3释义方式:1)直训:也叫语词式。
它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词。
如:元,始也。
2)描写:对被释对象的特征、形状、位置、作用等给予解释。
如: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
3)义界:也称为定义式。
如:斗,十升也。
4)譬况: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悉的或难以解说的事物。
如:黑,火所熏之色也。
4常用工具书:1)《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
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
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2)《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49看开始编写的,参加编写的有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于康熙55看编成。
这部字典按部首笔画的多少,把214个部首分别归入十二集中。
十二集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命名。
3)《汉语大字典》:是一部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
这部大字典是目前我国搜集汉字单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
4)《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等单位联合编写,1979年出版。
收古汉语常用字三千七百多个。
修订版于1993年问世。
5)《辞源》:专门为阅读古籍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书。
6)《辞海》: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
所收对象除单字外,主要是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名词术语等。
古语今语、古义今义并收。
7)《汉语大辞典》:由《汉语大辞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辞典》编纂处编纂。
1986年第一卷出版,1994年出版最后一卷。
全书十二卷,共收单字二1万二千个左右,词目约三十七万条,五千余万字。
古代汉语基础
第一章文字第一节“六书”理论的形成文,只有一个单个形体的独体字。
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组成的合体字。
汉子产生的时间在公元前3000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
“六书”一词首见于《周礼》。
班固: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郑众: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许慎: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清代以后“六书”的名称和排列次序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第二节“六书”例释一、象形象形式一种描摹实物的造字法。
例:水、鱼、燕、瓜、舟、齐二、指事(1)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符号以表其义。
例:本、至、厷(2)纯粹用符号来表义。
例:回、丩三、会意一字之意由两字或三字之义合起来构成。
例:及、出、各、射、宿、寇四、形声由形符和声符两部分构成的字。
(1)在表意字上加注声符而成。
例:鸡(2)在表意字上加注形符而成。
例:臭(3)形声字再加声符或形符成了新的形声字。
例:潿(4)把表意字一部分改换成声符。
例:何左形右声:诂诽搞祺锈吟治左声右形:胡剕敲斯锦钦斫上形下声:罟罪蒿箕容髡笞上声下形:辜悲膏基券含臬外形内声:固匪病衙阁外声内形:床篡闻声占一角:旗形占一角:疆五、转注形转:字形上属于同一部首。
例:考与老音转:词源上同韵或同声。
例:考与老、颠与顶义转:意义可以互训。
例:考与老形义双转:必须同部互训。
例:考与老六、假借用一个同音的字来表示原本没有文字的事物或概念。
(1)“声旁字”和“形声字”相代替。
畜——蓄奉——俸卒——猝奄——淹(2)同声旁的“形声字”相代替。
政——征畔——叛被——披(3)其他音同或音近的字相代替。
熙——嬉倍——背萌——氓简——谏第三节“六书”理论的一些问题第二章词汇第一节单音词和复音词词是语言中能独立运用并具有声音、意义和语法功能的基本单位。
例:妻子、具体、专利、规矩、然而(这样却)、虽然(虽说如此)、于是(在这时候)第二节单纯词和合成词语言中在意义上不能再分析的最小构词单位是词素。
由一个词素构成的词是单纯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词素构成的词是合成词。
(完整版)古代汉语(知识点)
(完整版)古代汉语(知识点)第一章古今词义的异同一、古今词义异同的对应情况(1)古今词义基本未变名词:天、地、草、木、山、川、人、手、耳、刀、马、牛、羊动词:出、入、起、坐、笑、骂、学、问、变等形容词:大、小、长、短、轻、重、方、圆、白、黑、数词:一、二、三、四、注意:这种词属于基本词汇。
保证了汉语的继承性和稳定性。
基本词汇的词义基本不变,但并不意味着没有一点变化。
(2)古今词义基本不同1、旧词的死亡原因:历史事物的消亡膢社会观念的改变、被别的词语所取代倡优——演员、艺人注意:古今词义的演变,是指一个词的意义从古到今的发展变化。
这跟“词义的引申”不完全相同。
“词义的引申”着重讨论一个词的各种各样的意义是怎样演变出来的。
“古今词义的演变”则着重于讨论一个词由古到今词义上有无变化或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3)汉语中大多数的词古义和今义既有联系又有差别《史记·商君列传》:“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
”打瞌睡——泛指所有的睡觉《韩非子》:“人有酤酒者,为器甚洁清,置表甚长,而酒酸不售。
”卖掉(卖的结果)——卖的行为《左传·蹇叔哭师》:“穆公访诸于蹇叔。
”咨询(事)——探访、拜访(人)二、古今词义变化的类型(一)词义范围的变化所谓词义范围的变化,是就一个词新旧义位的比较而言。
一般认为,词义范围的变化有三种情况:1.扩大:意义由下位义变成了上位义。
《礼记·曲礼下》:“公侯有夫人,有世妇,有妻,有妾。
”诸侯之妻——自己及他人的妻子2.缩小:意义由上位义变成了下位义。
《战国策》:“父母闻之,清宫除道。
”泛指居处、房屋——帝王的殿堂、居室《论语·子路从而后》:“子路从而后。
遇丈人,以杖荷蓧。
”对老年男子的尊称——岳父《周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泛指金属——专指黄金。
3.转移:词的意义由一个范围转到了另外一个范围。
(词义转移:指词义由古义发展到今义,反映的对象从某一事类转移到另一事类,两事类间虽有联系,但彼此之间无类属关系。
古代汉语(上册)小学讲义
古代汉语第一章文字第一节汉字的产生(了解)一、汉字产生的传说1.结绳说2.八卦说3.仓颉造字说:仓颉在群体创造的基础上,将艺体纷呈的汉字进行了加工整理,因此也称为造自大众的杰出代表。
二、汉字产生的途径和汉字体系的形成途径:①产生于契刻号;②产生于记事图画,而且主要是生产于记事图画。
第二节汉字的性质和演变一、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汉字的性质:表意。
二、汉字形体的演变☆以秦为分界,汉字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秦朝以前,即先秦文字(甲骨文、金文、六国文字、籀字和小篆)属于古文字范畴;秦以后的文字基本属于今文字,包括隶书、楷书、草书和行书。
第一阶段,秦以前的文字。
㈠殷周文字1.甲骨文甲骨文又名殷墟文字和殷墟书契。
甲骨文的特点:①因其字是从原始文字发展而来,有些字与原始文字较为接近,还保留浓重的描画物象的色彩,形象逼真,颇似画面。
②异体字繁多。
③偏旁不固定,可以互换。
④款式自由灵活,可以正写,也可以反写。
2.金文金文又称钟鼎文。
毛公鼎竟多达497个字,足抵《尚书》一篇。
㈡战国文字1.六国文字(蝌蚪文)主要写在竹简和缯帛上。
字体草率诡异,简体流行,俗体字大量涌现。
2.秦国文字分大篆和小篆。
大篆有籀文、石鼓文和诅楚文。
第二阶段,秦以后的文字。
1.隶书隶书分为古隶和今隶,古隶又称秦隶,今隶书又称汉隶。
今隶后人又称“八分”。
(简答)汉字的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一次剧烈的变革。
它结束了古文字时代,开创了今文字的新时期,使汉字的形体发生了质的变化。
由古文字形象的音节表意文字阶段,过渡到今文字符号的音节表意文字阶段,彻底地改变了古汉字的象形面貌,进一步声化和符号化。
最重要的标志是:大曲折婉转的线条变成了点横折曲撇。
那挑勾的笔画及他的摆脱了线条的束缚,整个字方正平直,棱角鲜明。
成了不像形的象形字。
第三节汉字的形体构造一、传统的“六书”说1.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屈曲),日月是也。
”——所谓象形,就是要画成所表达的物体,随着物体形状曲折婉转即成,“日”、“月”就是这样的字。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高三)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高三)一、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1字典辞书的编排: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
2)按音序排列。
3)按号码排列。
2注音方式: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
2)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
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
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
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3释义方式:1)直训:也叫语词式。
它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词。
如:元,始也。
2)描写:对被释对象的特征、形状、位置、作用等给予解释。
如: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
3)义界:也称为定义式。
如:斗,十升也。
4)譬况: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悉的或难以解说的事物。
如:黑,火所熏之色也。
4常用工具书:1)《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
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
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2)《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49看开始编写的,参加编写的有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于康熙55看编成。
这部字典按部首笔画的多少,把214个部首分别归入十二集中。
十二集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命名。
3)《汉语大字典》:是一部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
这部大字典是目前我国搜集汉字单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
4)《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等单位联合编写,1979年出版。
收古汉语常用字三千七百多个。
修订版于1993年问世。
5)《辞源》:专门为阅读古籍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书。
6)《辞海》: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
所收对象除单字外,主要是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名词术语等。
古语今语、古义今义并收。
7)《汉语大辞典》:由《汉语大辞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辞典》编纂处编纂。
1986年第一卷出版,1994年出版最后一卷。
全书十二卷,共收单字二1万二千个左右,词目约三十七万条,五千余万字。
古代汉语(1)知识点整理
古代汉语Ⅰ一、填空(1)《说文解字》是东汉时期许慎编写的第一步分析字形的书,19353个字,540个部首,“六书”条例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法,转注、假借是用字法。
汉代有三位学者对六书进行过命名,他们是郑众、班固(顺序)和许慎(名称)。
汉字的特性是含有表音倾向的表意类型的字。
《说文解字》说解字形主要根据小篆。
(2)“六书”出自《周礼》,是我国古代分析和研究汉字的一种理论,是古人从汉字的结构现象和使用现象中,分析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
(3)最具有数量优势的是形声字。
象形造字法最能反映词的本意。
(4)汉字发展分为两个阶段:(1)从甲骨文、金文到小篆;(2)从隶书到小篆。
(5)隶书是汉字演变史上重要的转折点,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也是由古文字向最后发展为楷书的一个过渡阶段。
汉字发展到楷书,标志汉字进入了成熟的阶段,从此汉字的形体结构就基本稳定下来了。
(6)古今词义的三种发展方式: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词义轻重和情感态度的改变、义项有增减。
(7)简化字特指1956年国务院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所颁布的简化字(8)词义引申的类型:辐射型、连锁型、综合型。
词义引申的总趋势:从抽象到具体,从个别到一般。
(9)探究词本义的方法:析字形(要根据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形体),求语源/因声求义,徵以文献。
(10)古文翻译的两种类型:直译、意译。
(11)《左传》(左丘明)与《春秋公羊传》(公羊高)、《春秋谷梁传》(谷梁赤)合称“春秋三传”。
《左传》全称《左氏春秋》(独立于《春秋》的著作),又叫《春秋左氏传》(解释《春秋》的著作),是编年体历史著作,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记叙范围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
后经孔子修订,采用了“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春秋十二公:隐公,桓公,庄公,闵公,僖公,文公,宣公,成公,襄公,昭公,定公,哀公。
(12)《战国策》又称《战国纵横家书》、《国策》、《国事》、《短长》,33篇,497章,记录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的言行,既是一部贯穿了纵横家思想的史料汇编(《四库全书》将其归为杂史),又是一部描绘谋臣策士形象的国别体文学作品。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1.常见借代词语:•桑梓:家乡•桃李:学生•桑麻:农事•南冠:囚犯•同窗:同学•烽烟:战争•巾帼:妇女•丝竹:音乐•须眉:男子•三尺:法律•手足:兄弟•汗青:史册•伉俪:夫妻•白丁、布衣:百姓•伛偻、黄发:老人•垂髫:小孩•膝下:父母•华盖:运气•婵娟、嫦娥:月亮•函、简、笺、鸿雁、札:书信•庙堂:朝廷•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第一•社稷、轩辕:国家2.合称:•岁寒三友:松、竹、梅•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文人四友:琴棋书画•文房四宝:笔墨纸砚•《诗经》六义: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四库全书:经史子集•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五行:金、木、水、火、土•三皇:天皇、地皇、人皇(伏羲、女娼、神农)•五味:酸、甜、苦、辣、咸•五金:金、银、铜、铁、锡•五彩:青、黄、赤、白、黑•五声:也称“五音”,即我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级•七宝:金、银、琉璃、珊瑚、水晶、砗磲、琥珀•九宫:正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大面调、双调、商调、越调•七大艺术:绘画、音乐、雕塑、戏剧、文学、建筑、电影•四大名窑:河北瓷州窑、浙江龙泉窑、江西景德镇窑、福建德化窑•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永字八法”:是说“永”字具有“点、横、竖、撇、捺、折、钩、提”八种笔画•阳文阴文:我国古代刻在器物上的文字,笔画凸起的叫阳文,凹下的叫阴文•三教九流:“三教”: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四大文化遗产:《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四大古代戏剧: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孔尚任《桃花扇》、洪昇《长生殿》3.古代教育:⑴古代的学校有庠、序、太学等名称,明清时最高学府为国子监。
古代汉语(汉语基础)全部课件
语
文学院
基
刘彩霞
础
古代汉语部分
绪
论
一 什么是古代汉语
1 前提:古代汉语专指古代汉语书面语 2 历史分期: 五四运动以前的汉语,都叫古代汉语。分为四 个时期:远古时期(殷商时代);上古时期(周 秦两汉);中古时期(魏晋南北朝唐宋);近古 时期(元明清)。这是传统的分法 近年来又兴起了“近代汉语”的概念,指晚唐 五代到清初的汉语。那么,魏晋南北朝到晚唐以 前为中古汉语,清中叶以后迄今为现代汉语
甲骨文 通行于公元前1300多年到1100多年,又叫贞卜文字、 甲骨卜辞(内容);殷墟文字、殷墟书契(出土地 点);契文、契刻文字(书写方法) 金文 通行于殷商至战国,铸在青铜器上,又叫钟鼎文(商 周时期出土的铜器以钟鼎为最多) 六国古文(籀文和小篆) 指秦以外的六国文字,又叫战国古文。主要写在竹简 和缯帛上,也叫简帛文。秦国文字叫大篆,也称籀文。 秦统一以后文字由大篆变为小篆
名词活用为动词
2 名词后面出现宾语或补语 (1)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 之。 (2)从左右,皆肘之,使立 于后。 (3)左右欲刃相如。 (4)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 雍水。 (5)师还,馆于虞。 (6)沛公军霸上。
3 用在能愿动词或状语后面 的名词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而绝江河。 (2)不备不虞(防备),不 可以师。 (3)左右欲兵之。 (4)陛下不能将兵。 (5)晋灵公不君。 (6)不足生于不农。
数词活用为动词
(1)六王毕,四海一。 (2)民参其力,二入于公,而衣食其一。 (3)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民之耳目也。 (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5)不十年,王弗召也。 (6)此三子(专诸刺吴王僚、聂政刺侠傫、要离刺庆忌) 者,皆布衣之士也……与臣而将四矣。 (7)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8)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嗜食,和于身。
古代汉语(王力)
王力古代汉语复习资料第一部分古代汉语基础知识一、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1字典辞书的编排: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
2)按音序排列。
3)按号码排列。
2注音方式: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
2)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
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
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
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3释义方式:1)直训:也叫语词式。
它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词。
如:元,始也。
2)描写:对被释对象的特征、形状、位置、作用等给予解释。
如: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
3)义界:也称为定义式。
如:斗,十升也。
4)譬况: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悉的或难以解说的事物。
如:黑,火所熏之色也。
4常用工具书:1)《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
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
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2)《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49看开始编写的,参加编写的有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于康熙55看编成。
这部字典按部首笔画的多少,把214个部首分别归入十二集中。
十二集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命名。
3)《汉语大字典》:是一部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
这部大字典是目前我国搜集汉字单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
4)《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等单位联合编写,1979年出版。
收古汉语常用字三千七百多个。
修订版于1993年问世。
5)《辞源》:专门为阅读古籍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书。
6)《辞海》: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
所收对象除单字外,主要是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名词术语等。
古语今语、古义今义并收。
7)《汉语大辞典》:由《汉语大辞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辞典》编纂处编纂。
1986年第一卷出版,1994年出版最后一卷。
古代汉语课件ppt文档全文预览(2024)
古代汉语词典、辞海等工具书 慕课、网易公开课等在线课程资源
2024/1/30
26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30
பைடு நூலகம்
27
讲解音韵学的基本概念、音韵的分类 、音韵的演变等。
2024/1/30
8
词汇与语法
2024/1/30
古代汉语词汇的特点
分析古代汉语词汇的构成、词义的变化及一词多义现象。
古代汉语语法概述
阐述古代汉语的词类、短语结构、句子成分等语法知识。
古代汉语虚词研究
探讨古代汉语虚词的种类、用法及其在现代汉语中的遗存。
1 2
结合历史文化背景
古代汉语的理解需要结合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 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背景等,有助于更准 确地理解文意。
注意古今异义
由于语言的发展变化,一些古代汉语中的词汇在 现代汉语中可能有不同的含义,需要注意区分。
3
避免望文生义
在阅读古代汉语时,不能仅凭字面意思理解,需 要深入挖掘文本内涵,避免望文生义。
古代汉语课件ppt文档全文 预览
2024/1/30
1
contents
目录
2024/1/30
• 古代汉语概述 •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 • 古代汉语的阅读与理解 • 古代汉语的翻译与注释 • 古代汉语的文化内涵与价值 • 古代汉语的学习方法与建议
2
01 古代汉语概述
2024/1/30
3
古代汉语的定义与特点
互补关系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在表 达上各有优势,可以相互 补充,共同丰富汉语的表 达能力。
6
02 古代汉语基础知 识
2024/1/30
7
文字与音韵
古代汉语基础-文字、词汇
文字编
汉字的形体构造
世界上的文字有许多种,可以分为两大体系:一是表音体系的文字,一是表意体系的文字。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
㈣ 形声
《说文解字》解释为:“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意思是:以表事类的字为形符,取音同或音近的字为声符,合形声为新体。就是以形符表示词的意义范畴,以声符表示词的读音。如:江、问、杞、盂、放、物、帛、裹、囿、组、谓、阿
㈤ 转注
《说文解字》解释为:“建类一首,同意相授”。这个界定含糊不清,加上除了在解释中举了“考、老”为例外,正文中没有一例转注字。界定不清,又没有例证,后人理解就其说不一,没有定论。我们只要了解转注字的形体不能超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形体的范围,不是造字法,而是用字法就可以了。
㈤ 假借
《说文解字》解释为:“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意思是:本来没有那个字,依靠借来的同音字来寄托所要表达的词义。如此看来,假借字也是一种用字法:有些词在当时口语中已有,但造不出字,为了把这些词记录下来,就采用“借”同音字的方法。这“借”来的字,许多后来一直沿用下来,我们甚至看不出它是“借”来的;而这个字本来表示的意义反而另造一个字表示。我们在前面所举的例子 “州”、 “亦”、“莫”都属于这种情况。“州”本来是水中陆地,但表示一级行政单位的“州”造不出字,就借用表示水中陆地的同音字“州”;“亦”本来是腋下的意思,但副词“也”这个意思造不出字,就借用表示腋下的“亦”代表。“莫”本来是日暮的意思,但否定词没有人、没有谁、没有什么这些意思造不出字,就借用表示日暮的“莫”字代表。
一.古今字
1.什么是古今字
上古文字数量少,常常是一个字写几个词,以致影响书面交际。后世为了区别,就让使用频率高的词占据原字形,而为其他词造了新字,于是形成了古今字。
《古代汉语》基本知识总结
《古代汉语》基本知识总结一.基础知识1.《汉语大字典》目前收录汉字最多的字典,收录汉字56000个左右,分为200个部首。
2.《说文解字》东汉许慎著,全书用540个部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字典。
3.《辞海》仍是综合性辞书,它所收录的词条包括成语典故、人名地名及各门学科的名词术语等。
4.《辞源》修订为阅读古籍用的工具书和古典文史研究工作者的参考书。
5.汉字排列方法(1)按音序排列(2)按部首和笔画排列(3)按号码排列二.古代的注音方法1.直音法:用同音字来注音。
例如《康熙字典》:“屯,音肫。
”“尨,音茫。
”2.反切法:用两个字合注一个汉字的音,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
例如:毛:莫袍切,东:德红切3.叶音法:为读诗歌押韵临时改变一个字的读音注音。
是一种应当否定的注音发。
三.六书:战国末年的文字学理论象形:把事物的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画出来创造汉字。
指事:用记号指出事物特点的造字方法。
会意: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表达一个新的意义造字。
形声:由意符和声符两部分组合创造汉字。
转注:同一部首且意义相同的字互训叫“转注”。
假借:依据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原则,借原有字形,表达新的意义。
四.古书用字(一)、古今字1、定义:不同历史时期用来记录同一个词的形体不同的字,先出现的为古字,后出现的为今字。
古字和今字合称为“古今字”。
如:莫——暮其——箕要——腰2.今字产生的原因:(1)词义分化:解——懈取——娶益——溢(2) 同音假借:然——燃其——箕何——荷(二)异体字1、定义:两个或两个以上字形不同而读音相同、意义相同,任何情况都可以互相替代的字。
2、异体字的分类:(1)造字法不同:泪:涙笔:筆岩:巌岳:嶽(2)造字法相同但偏旁不同:暖:煖訴:愬俯:俛略:畧群:羣杯:盃線:綫煙:烟五.古今词义的异同(一)古今词义在范围上的差异1、词义扩大:一个词的今义范围比古义大就是“词义扩大”。
菜——古:蔬菜。
今:与“饭”相对。
《古代汉语》知识点汇总
《古代汉语》知识点汇总《古代汉语》第一章文字第一节繁简字繁简字是繁体字和简体字的合称。
一个字的笔画较简的形体,如果其合法地位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正式承认,这就是规范的简体字;那个笔画较繁的形体是繁体字。
繁体字与简体字的关系:-少量简化字是现代新造的,在用繁体字印刷的古书中根本不会出现。
1有的简化字由繁体字之间的部分形体而来:肮一肮(替换形符)补一补(替换声符)汉一汉(用符号替换繁体字的部份形体)2有的简化字由繁体字省减部分形体而来:奋一奋飞一飞儿一儿3有的简化字由繁体字的草书楷化而来:乐一乐为一篇头一头4没有形体关系,从不同角度或用新的偏旁重新构形:体一体丛一丛惊一惊二大量简体字古已有之,跟繁体字有一定关系。
1原本是异体字:礼一礼(〃礼〃字见《玉篇》)粮一粮(〃粮〃见《墨子・非攻中》)2原本是古今字:舍一舍卷一卷3古书上曾借用过:夸一夸(在〃自大”的意思上借用过)三在古书上原本是意义不相干的两个字,现在把笔画较简的字拉来充当笔画较繁的字的简化字,以简代繁,混舄一个。
1同音代用:丑一丑姜一姜谷一毂2音近代用:斗一斗3并无音同、音近的关系:适ku6—适shi腊xi—腊Ia第二节通假字通假字某个词有了自己的书写符号,却偏不用它,而是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用以代替它的字就是通假字,被替代的字就是本字。
如:常一尝,而一能。
通假字的条件I语音条件即在那个时代两字的读音必须相同或相近,即其声母、韵部必须相同或相近。
2文献条件,即在那个时代的其他文献中也有类似的用例,而不是孤例,〃揆之本文而协,验之他卷而通〃O通假字与本字的关系:1对应关系:一个通假字可以和一个或多个被通假字相通。
如:与可和誉、旗、举、舆、欤、异七字相通。
a许多通假字,甲可通乙,乙亦可通甲。
如:饰一饬功一攻缪一穆辨一辩以一已焉一谓b有的祇能甲通乙,而乙不能通甲。
如:蚤一早罢一疲3形体结构上的关系:a有的通假字与被通假字是包容关系。
如:几一机、饥卜一赴义一仪、议千一阡女一如、汝b被通假字篇通假字所包容。
4!!古代汉语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古代漢語基礎知識一、古代漢語常用工具書1字典辭書的編排:1)按部首和筆劃排列。
2)按音序排列。
3)按號碼排列。
2 注音方式: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
2)反切:用兩個漢字拼注一個漢字讀音的注音方法。
其方法是:反切上字與被切字聲母相同,下字與被切字韻母、聲調相同。
如:“呼報反”,即用“呼”的聲母h和“報”的韻母ao聲調(ˋ)相拼,是“號”或“愛好”的“好”。
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3釋義方式:1)直訓:也叫語詞式。
它用一個詞去解釋另一個詞。
如:元,始也。
2)描寫:對被釋物件的特徵、形狀、位置、作用等給予解釋。
如:缶,瓦器,所以盛酒漿、秦人鼓之以節歌。
3)義界:也稱為定義式。
如:鬥,十升也。
4)譬況:即用人們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悉的或難以解說的事物。
如:黑,火所熏之色也。
4常用工具書:1)《說文解字》簡稱《說文》,東漢許慎著。
是我國規存最早的字典。
全書分漢字為540部,開創了以部首統率漢字的字典編纂法,收字以小篆為主。
2)《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49看開始編寫的,參加編寫的有張玉書、陳廷敬等三十人,於康熙55看編成。
這部字典按部首筆劃的多少,把214個部首分別歸入十二集中。
十二集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命名。
3)《漢語大字典》:是一部解釋漢字形、音、義的大型語文工具書。
這部大字典是目前我國搜集漢字單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單字五萬六千個左右。
4)《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北京大學中文系漢語專業等單位聯合編寫,1979年出版。
收古漢語常用字三千七百多個。
修訂版於1993年問世。
5)《辭源》:專門為閱讀古籍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書。
6)《辭海》:是一部綜合性的辭書。
所收對象除單字外,主要是語詞、人物、著作、歷史事件、古今地名、團體組織以及各學科名詞術語等。
古語今語、古義今義並收。
7)《漢語大辭典》:由《漢語大辭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辭典》編纂處編纂。
1986年第一卷出版,1994年出版最後一卷。
全書十二卷,共收單字二1萬二千個左右,詞目約三十七萬條,五千余萬字。
完整word版古代汉语1
完整word版古代汉语1《古代汉语(1)》辅导纲要第一章文字部分主要内容:1.汉字的特点(1)文字和语言(2)汉字的特点(3)汉字形、音、义的关系2.汉字的形体构造(1)传统的“六书”说(2)“六书”说的局限与写词说的兴起3.汉字形体的变异(1)古今字(2)异体字(3)繁简字4.汉字的形体演变(1)秦以前的文字(2)秦以后的文字重点掌握:1.文字是记录和传递语言的社会性的书写符号体系。
2.汉字的基本特征是表意性。
3.“六书”说是汉代古文经学家从分析大量汉字结构和用字现象中归纳出的造字和用字条例。
4.“六书”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5.许慎给“象形”的定义及例字是:画成其物,随体诘誳,日月是也;“指事”是: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会意”是:比类合谊,以见指挥,武信是也;“形声”是: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转注”是:建类一首,“假借”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同意相授,考老是也;6.若用“六书”理论分析汉字的结构,牛、瓜、象、羊、日、火、果、衣、州、犬、册属于象形刃、寸、亦、要、本、甘、末、下属于指事步、寒、从、伐、既、北、暴、森、众、得、即、令、并属于会意更、河、帛、在、治、店、绔、青、布、江、宠、颖属于形声7.“六书”说是汉代古文经学家从分析大量汉字结构和用字现象中归纳出的造字和用字条例。
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这在当时确实是个创造,可以说是古典文字学领域一个丰碑。
但由于汉儒接触是秦篆和六国文字,由于时代和科学水平的限制,所以“六书”说并不完善。
8.四体二用说的观点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四种造字法。
转注、假借是二种用字法。
“六书”的前四书是造字法,与汉字结构有关;“六书”的后二书是用字法,与汉字结构无关。
9.古今字,也就是分化字,是把分化前一字写多词时期的字称古字,把以后分化出来的记词各有专司的字称今字。
10.古今字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同源分化而形成的古今字。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第一课汉字的结构与演变一、汉字的性质根据记录语言的主要角度或主要方式、手段的不同,可以将世界上的文字分为两大类:拼音文字和构意文字,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
汉字属于构意文字,一般也称为表意文字。
表意文字发展的初期,通过描摹事物形体的外部特点或轮廓来构形的字为数很多。
例如“門”,就是早期的象形字。
在发展过程中,由主要描摹事物的外形轮廓来反映词义,发展为用图形或符号的组合来反映词义。
这就是汉字中的指事字、会意字。
例甲骨文:指事字:上下刃亦朱会意字:莫吹啓祝折构意手段的最高阶段是用义符和声符拼合的方式构造字形。
这就是汉字中的形声字。
例:皇煌簧惶蝗江河湖汉语中的词绝大多数都是多义的,其中有一个义项与记录这个词的字形最为贴切,可以直接解释字形构造的理念,我们这把个义项称为本义。
是现有的书面语言材料中可以追溯的最早词义。
二、汉字的结构需要掌握传统文字学的“六书”,要先掌握一个概念“造意”(见书P9)(一)象形象形是一种通过勾勒事物的轮廓来构拟字型的造字方法例:人大女又目耳口齒日月草木水戈户門牛羊犬豕馬鹿弓矢大凡用象形字记录的词,多是表示具体实物的名词,但有少数例外,它所表示的是这种实物所具有某种性质或状态。
还有一种称为“合体象形”(P10)(二)指事指事是用形体简单的符号记录词义,或是在象形的基础上加抽象指事符或区别符号以构成新字。
所谓指事,含有表明事物、指明事物的意思。
许慎说:“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从结构上看,大多数指事字都是在一个象形字上增加指事性或区别性的笔画构成的,早汉字结构中,指事字是为数最少的。
(三)会意会意是根据事物间的某种关系而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来构成新字的造字方法。
许慎说:“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两种类型:1、形合会意字:通过部件的象物性的组合来表示新意构成新字。
字中构件摆放的位置往往也成为区别构意的手段,不能随意摆放。
古代汉语大纲基础知识笔记
古代汉语大纲基础知识笔记第一章文字第一节汉字的产生一、汉字起源的传说(1)结绳说原始的结绳本是为了生产,“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
” “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
”“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绳(记事)。
结之多少随物众寡(计数),各执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说明上古时代结绳记事是一种较普遍的记事方法)。
”结绳和文字毕竟是两回事情。
结绳只能帮助记忆,只能充当备忘的记号,它还不能用来直接记录语言,所以它不是文字。
(2)八卦说八卦是原始社会中从事占卜活动的巫师根据算筹制作的一种代表卦爻的符号,用来象征各种事物。
八个卦象直接说成是“天”、“地”、“水”、“火”、“雷”、“山”、“风”、“泽”八个汉子的古文。
虽然可以肯定八卦不是文字,汉字体系也不可能是源于爻象,但是,我们却不能绝然排除汉字构形与八卦爻象在文化方面的联系。
(3)仓颉造字说凡是较有系统的文字,总是要经过一定的专业人物的整理,然后由一定的群体力量来推广应用,才能成为社会的一种交际工具。
古代的巫和史都是最需要接触文字的人。
文字是施用于语言的约定俗成的书写符号,从目前所见到的数以千计的古汉字形体看来,其众多异体字的存在,充分说明它们不是一个人所独创。
二、汉字产生的途径从考古发现的原始汉字资料来看,汉字的产生可能有两个途径:一是来自于记号(契刻);一是来自于图画(两个系统:指事系统,又叫刻画系统;象形系统即图画系统。
)契刻是指在竹木之类的物体上刻画记号,或用来计数,或用来提示事件。
一部分契刻符号由于直接表示语词而成为汉字,一部分契刻符号经过改造整理后用来表示语词而成为汉字,还有些契刻符号则没有发展成为汉字。
汉字吸取某些契刻符号的过程,就是把它们改造并定型为文字的过程。
也有些契刻符号,可能不需要经过改造即被汉字承继下来了。
在被吸收为文字之前,记号不等于文字,因为它们所具有的含义不一定是固定的,它们更没有被赋予群体大众所共同识读的语音。
大一古代汉语知识点第一册总结
大一古代汉语知识点第一册总结一、古代汉语的起源与发展古代汉语是指汉字的起源和演化过程中形成的语言体系。
古代汉语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中国文化的传承和表达工具,也是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学的重要工具。
古代汉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约两千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发展经历了汉朝、魏晋南北朝、隋唐等历史阶段,直到明朝晚期。
(接上)二、古代汉语的基本语法结构古代汉语的基本语法结构以主谓宾为主,即一个句子的主要成分包括主语、谓语和宾语。
在古代汉语中,主语通常位于句子的最前面,谓语位于主语之后,宾语位于谓语之后。
例如:“春风吹又生”这句诗中,“春风”为主语,“吹”为谓语,“又生”为宾语。
古代汉语还存在着一些其他的基本语法结构,如主谓补结构、主谓状结构、主谓状补结构等,这些语法结构的使用使古代汉语具有丰富的表达能力。
(接上)三、古代汉语的词汇特点古代汉语的词汇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从形式上看,古代汉语的词汇以单音节为主,多音节词较少。
这与古代汉语的音韵特点和字形结构有关。
2. 从内容上看,古代汉语的词汇较为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自然环境,以表现具体事物和感受为主,如“花开花谢”、“云卷云舒”等等。
3. 从文化内涵上看,古代汉语的词汇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涉及到人们的思想、哲理、宗教信仰等方面。
例如“仁义礼智信”等词汇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精髓。
(接上)四、古代汉语的语言变化古代汉语的语言变化主要表现在音韵变化、词汇变化和语法变化等方面。
1. 音韵变化是古代汉语语言变化的重要方面,它涉及到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变化。
例如,“明”字原读“men”,后来读为“min”。
2. 词汇变化主要指古代汉语中一些词汇的意义发生了变化。
例如,“郁郁”原指悲伤郁结,后来演变为形容植物蓬勃生长的意思。
3. 语法变化主要指古代汉语中一些语法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变化。
例如古代汉语中的双宾语结构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很少使用。
(接上)五、古代汉语的学习方法学习古代汉语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方法:1. 学习古代汉语需要掌握一定的汉字知识,因为古代汉语大部分采用汉字进行表达。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第一部分)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第一部分)一、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1字典辞书的编排: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
2)按音序排列。
3)按号码排列。
2注音方式: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
2)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
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
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
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3释义方式:1)直训:也叫语词式。
它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词。
如:元,始也。
2)描写:对被释对象的特征、形状、位置、作用等给予解释。
如: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
3)义界:也称为定义式。
如:斗,十升也。
4)譬况: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悉的或难以解说的事物。
如:黑,火所熏之色也。
4常用工具书:1)《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
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
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2)《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49看开始编写的,参加编写的有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于康熙55看编成。
这部字典按部首笔画的多少,把214个部首分别归入十二集中。
十二集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命名。
3)《汉语大字典》:是一部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
这部大字典是目前我国搜集汉字单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
4)《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等单位联合编写,1979年出版。
收古汉语常用字三千七百多个。
修订版于1993年问世。
5)《辞源》:专门为阅读古籍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书。
6)《辞海》: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
所收对象除单字外,主要是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名词术语等。
古语今语、古义今义并收。
7)《汉语大辞典》:由《汉语大辞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辞典》编纂处编纂。
1986年第一卷出版,1994年出版最后一卷。
全书十二卷,共收单字二1万二千个左右,词目约三十七万条,五千余万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用工具书需要注意的问题
∗ 开动脑筋(P16~17例) ∗ 对工具书的解释要做具体分析,不可盲目信从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简介
∗ 《辞源》(修订本):百科书词典,收词目近10万 条
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简介
∗ 《古代汉语虚词》:杨伯峻著,收单音节虚词169个, 附在之后的复音虚词300多。
∗ 全面而细致的讲解 ∗ 不限于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对有些较复杂且容易混淆 的虚词加以区别,还结合具体语言环境,从语法地位、 语义关系上做了说明。(P11例)
古代汉语基础
工具书及其使用
大连教育学院 宋亚科
学习要点
∗ 了解工具书的类型 ∗ 了解工具书的使用方法 ∗ 学会使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古代汉语工具书的类型
∗ 字典:单字,注重字的音与义 ∗ 字典的分类:
∗ ∗ ∗ ∗ 形音义兼释:《说文解字》 侧重字义介绍:《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专门介绍字形:《甲骨文编》 介绍语音:《切韵》《汉字古音手册》
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简介
∗ 《古代汉语虚词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 所古代汉语研究室编著,收单音虚词762条,复合虚 词491条,惯用词组289条,共计1542条。
∗ 对所解释的虚词、惯用词组、固定格式尽量从语法的 角度上进行分析,以说明该词语的语法意义。
工具书的使用
∗ 了解工具书的质量 ∗ 阅读“使用说明书”,了解该工具书的使用要领 ∗ 掌握工具书的检索方法
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简介
∗ 《汉语大字典》:建国后极具权威的字典,徐中舒 主编
∗ 以解释汉字的形、音、义为目的的大型汉语专用工具 书。字形除楷体外,兼收甲骨文、金文、古玺文、小 篆、汉印篆、隶书等几种形体;字音除现代标准音外, 还标注了上古的韵部和中古的反切;字义注重常用义, 考释生僻义及生僻字的义项,并适当收列了复音词中 的词素义。 ∗ 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收集汉字单字最多、释义最全 ∗ 2000万字,收楷书单字56000多
古代汉语工具书的类型
∗ 目录、索引 ∗ 目录:供检索所需图书的工具书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 索引:检索书刊文献资料的工具书
∗ 专书引得: ∗ 综合索引
古代汉语工具书的类型
∗ 其他专用工具书
∗ ∗ ∗ ∗ ∗ ∗ 《中国人名大辞典》 《中国地名大辞典》 《公元干支推算表》 《历代职官表》 《文史工具书手册》 《文史哲工具书简介》
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简介
∗ 《说文解字》:东汉许慎,我国第一部字书。其中“文” 指独体的文字,“字”指全体的文字。后人加入切音。
∗ ∗ ∗ ∗ ∗ ∗ 前后22年写定(公元100年~公元121年) 全书十五卷(正文十四卷,叙文一卷) 收字9353个,其中重文(古今异体字)1163个。 首创部首字:540个部首字,表示意义的范畴 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六书的理论 主要从形、义两个方面说解文字:一般先首列篆文、次释字 义,再分析字形结构,有时也指出读音。(P8例) ∗ 多解释汉字的本义
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简介
∗ 工具书的内容
∗ ∗ ∗ ∗ ∗ ∗ 编辑者 前言(或称序、说明) 凡例(或称例言) 正文 附录 版本
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简介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大中文系编写。供中等 文化程度以上者使用。
∗ ∗ ∗ ∗ ∗ ∗ ∗ 全书特点:简明、实用、易懂。 收单字3700多,双音词2000多 按汉语拼音排序 古今意义相同而且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字不收。 同义词、近义词辨析 附录三种 书P6~7的例子
古代汉语工具书的类型
∗ 词典:词语 ∗ 词典的分类:
∗ ∗ ∗ ∗ ∗ ∗ 综合解释:《辞源》 专门解释双音词:《辞通》 专门解释虚词:《词诠》 专门解释方言:《方言》 专科词典:《诗词曲语词汇释》 专书词典:《论语词典》
古代汉语工具书的类型
∗ 类书:百科全书式,分门别类加以编排
∗ ∗ ∗ ∗ 《艺文类聚》 《初学记》 《太平御览》 《册府元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