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班医学统计学2011-实验设计
医学统计学实验的设计

四、明确观察指标 实验效应主要指处理因素作用于实验 对象的效应。
(一)选用客观性较强的指标 (二)选用灵敏度较高的指标 (三)选用精确性较强的指标
五、控制误差和偏倚 影响试验研究结果的因素:①真正由
(2)签订实验合同 研究者和实验对象应签订合同。受试 对象应确保自始至终参与研究,并 同意在实验中按规定接受处理措施 乙。
(3)检查实验对象的依从情况 研究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统计实际 服用药片占应服药片之比以了解依 从性的情况 。
(4)注意医德 在实验进程中,应尽可能向患者说明 参与实验的利弊,药物可能发生的 副作用以及解决办法,争取绝大多 数实验对象的合作 。
1.中青年组和老年组的慢性胃炎治 愈率是否相同?
不要等到毕业以后
2.该药有无副作用(肝、,肾功能损 害的情况) 3.受试对象的依从性 基本要素:处理因素、实验效应和 受试对象。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研究者可以 通过规定适宜进入实验的患者(或对 象)的标准 。
(5)定期检查研究记录 保证其完整准确,一旦发现错误和 遗漏应及时纠正和补充,以免在总 结时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三、重复的原则 :临床试验若例数太 少,则难以反映出试验因素的真实 效应,所以必须有足够的实验例数, 即样本含量。
不要等到毕业以后
第三节 实验设计的基本内容和步骤
一、建立研究假设 分清研究的主要问题和辅助问题
现以研究某药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 举例说明。
主要问题:
某药治疗慢性胃炎是否有效(治愈率 是否高于对照组)? 辅助问题:
为防止偏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盲法 双盲法(double blind method) 研究 课题的主持人采取措施使参与的研 究者和研究对象(人)都不知道实验过 程中谁接受实验措施或对照措施(一 般使用安慰剂或标准药物)。
医学统计学实验设计与临床试验设计PPT课件

实验效应
c、观察指标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准确度:观察值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主要受系统误 差影响。 ►精确度:相同条件下同一对象的同一指标进行重复观 察时,观察值与其均数的接近程度。主要受随机误差影 响。
精品课件资料
实验设计三原则
对照原则 control
随机化原则 randomization
重复原则 replication
在实验中应设立对照组,其目的是通过与对 照组效应对比鉴别出实验组的效应大小。
是指每个受试对象有相同的概率或机会被分 配到不同的处理组。
是指在相同实验条件下重复进行多次观察, 是消除非处理因素影响的又一重要方法。
精品课件资料
对照原则
只有设立了对照组,才能消除非处理因素对实验结果 的影响,从而使处理因素的效应得以体现。
等效性试验 equivalence
研究目的是要显示两种或多种处理的反应间 差异的大小,在临床上并无重要性的试验。
非劣效性试验 研究目的是显示所试验药的反应,在临床意 non-inferiority 义上不差于(非劣于)对照药的试验。
精品课件资料
临床试验的比较类型
检验假设
优效性检验 等效性检验
非劣效性检验
对处理因素的影响
影响评估
1.安排多个处理因素
1.因素或水平较多时,所需
2.分析多个因素的主效应和 试验组和样本量均较大
交互作用
精品课件资料
临床试验的比较类型
临床上认为一种药物的疗效与另外一种药物的疗效是 等效的,并不是指两者的疗效相等,而是两种药物的疗 效相差(πT-πC)不超过一个允许的范围(-Δ< πT -πC <Δ)。
精品课件资料
平行组设计 精品课件资料
医学统计学:第九章 实验设计概述和方法

二、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
◊ 处理因素 ◊ 受试对象 ◊ 实验效应
例如:用某种降压药物治疗高血压患者,观察其
处理因素
血压下降的情况 。
受试对象
实验效应
肿瘤坏死因子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组织因子和 凝血酶调制素表达的影响的研究
处理因素: 肿瘤坏死因子 受试对象: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实验效应: 组织因子和凝血酶调制素表达的改变
示意图: 试验组:T1+S1 e +s1
||
||
对照组:O+S2 o+s2
-------------------
T e
示意图: 试验组:T1+S1 e1+s1
||
||
对照组:T2+S2 e2+s2
-------------------
T1-T2 e1-e2
比较e1与e2孰优孰劣
对照的原则——常用的对照形式
8
2、实验研究的分类 (1)实验室研究(experiment in laboratory) (2)临床试验(clinical trial) (3)社区干预试验(community intervening trial)
9
(1)实验室研究(experiment in laboratory): 以实验动物或某些标本为实验对象,容易随
4、自身对照:对照和实验在同一批受试者身上 进行,例如用药前后。这种对照具有了控制受试 者间误差的特点,但对照和处理的效应指标是在 不同时间测定的,因而引入了“时间”这一因子 ,所以一般情况下还要设立平行对照或采用交叉 设计。
5、相互对照:不专门设置对照组,而是2 个或几个 实验组间相互对照。例如,用莫雷西嗪治疗室性早 搏,设立冠心病组、高血压病组和心肌病组,比较 该药对由这三种疾病引起的室性早搏的疗效。
硕士研究生医学统计学之 实验设计共123页

END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硕士研究生医学统计学之 实验设计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ຫໍສະໝຸດ 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医学统计学 常用实验设计方案

配对的特征或条件:影响研究结果的主要非 处理因素或混杂因素
种属、品系、性别,年龄、体重; 病种、病型、族别、生活习惯、工作环境
配对原则
配对设计
原则
条件相近,“对子”内同质, “对子”内随机分组
目的
控制已知的主要非处理因素,提高组间均衡
随机分组时应注意:
完全随机设计
• 随机数的位数不应小于N的位数,如果有重 号数字应舍弃;
• 若科研上需要各组例数不等可利用序号(R) 调整各组例数。如在例2中要求A组6例,B 组5例,C组4例,可规定R=1~6者为A组, R=7~11者为B组,R=12~15者为C组。
优点:
完全随机设计
1.设计、操作简单,最常见的单因素实验设计方法。 2.统计分析方法简便易行,各组例数可相等(平衡设计), 也可不相等(非平衡设计)(以相等时检验效能最高)。
研究 总体
纳入标准 排除标准
受试 对象
按匹配 条件
区组1
区组2
● ● ●
区组b
随机分组 随机分组 随机分组
k个水平
k个水平
● ● ●
k个水平
随机区组设计方案示意图
随机分组
随机区组设计
例 将16头动物按体重配伍随机分为4组
匹配编号:先将16头动物称重,记录,再把体 重相近的4头动物配成一个区组,每一个区组 内4头动物分别编号为1,2,3,4
例2 将15头动物随机分成三组。
完全随机设计
① 先将动物编号如1、2……15号,然后在随机数 字表内从第5行第11列起向下读取15个随机数 字,取两位随机数字,依次抄录于动物编号下。
② 将随机数字从小到大顺序排列后得序号R。 ③ 规定R=1~5者为A组,R=6~10者为B组,
医学统计学 十二实验设计共63页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医学统计学 十二实验设计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医学研究的统计学设计方案

医学研究的统计学设计方案
第7页
Today: 7/18/2024
(二)受试对象( subject )
例: 人、动物 1. 受试对象选入标准 明确要求受试对象选入标准(eligibility criteria): 纳入标准
(inclusion criteria)、排除标准(exclusion criteria) 2. 受试对象控制 (1)受试对象一致性
1 0.241587 对照组
6
2 0.801812 实验组
7
1 0.815609 实验组
7
2 0.278857 对照组
8
1 0.987038 实验组
8
2 0.544396 对照组
9
1 0.447716 对照组
9
2 0.83546 实验组
10
1 0.510957 对照组
医学研究的统计学设计方案
10
2 0.899394 实验组 第29页
干预因素 研究类型 研究范围 研究地点 控制误差 相互关系
实验研究 施加 推断性 较小
实验室或现场 较好
对调查加以验证
调查研究 不施加 描述性 大 现场 较差
为实验提供线索
医学研究的统计学设计方案
第5页
Today: 7/18/2024
三、研究设计基础要素
(一)处理原因( treatment factor ) (二)受试对象( subject ) (三)试验效应( experimental effect )
10
10 Ordered
treat
2
2 Random
SAS 输出结果
pair -treat-
医学统计学第3章实验设计

设计类型、估算样本含量、选定统计分析指标和方法等。
根据研究者是否人为地设置处理因素,即是否给予干预
措施,可将医学研究分为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两大类。
1. 调查研究
又称观察性研究或非实验性研究,确切地说应是非随机
化对比研究。它对研究对象不施加任何干预措施,是在 完全“自然状态”下对研究对象的特征进行观察、记录, 并对观察结果进行描述和对比分析。
依照因素与水平的不同,可产生四类实验:
单因素单水平实验,如研究教育干预法预防小儿单纯性
肥胖的效果; 单因素多水平实验,如研究不同含氟制剂的防龋效果; 多因素单水平实验,如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对椎间盘突出 的治疗效果; 多因素多水平实验,如研究多种药物不同剂量的联合治 疗对消化溃疡的疗效。
与处理因素相对应并同时存在的是非处理因素。某些非
性。
三、实验效应
实验效应是处理因素作用下,受试对象的反应或结局,
它通过观察指标来体现。 选择观察指标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 客观性
观察指标有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之分,主观指标是指被
观察者的主观感受、记忆、陈述或观察者的主观判断结 果;而客观指标则是借助测量仪器或实验室检查等手段 获得的结果。 在临床试验中,主观指标易受观察者和被观察者心理因
组的研究对象数量出现较大差异。应用随机化排列可避 免这种现象。(中医药统计学与软件应用:附表17)
1. 完全随机化 完全随机化就是直接对受试对象进行随机化 分组,分组后各组受试对象的例数不一定相 等。其具体步骤如下: (1) 编号 将n个受试对象按一定顺序编号,如动物可
对照形式有多种,常有以下几种: 1. 安慰剂对照 安慰剂或称伪药物,是一种无药理作用的制剂,不含试 验药物的有效成分,但其外观如剂型、大小、颜色、重
研究生医学统计学Ch11研究设计

47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81;2(4):253
实例3
对治疗炎症的某注射液作临床试验,以另一注射液为对照。 适应症为生殖道感染疾病或口腔感染疾病。 研究者设计了3个组: 试验组:30例生殖道感染,30例口腔感染 对照组:30例生殖道感染,30例口腔感染 开放组:外科感染疾病28例,滴虫性阴道炎15例。
9
例:Doll和Hill 关于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研究
(1948~1952年)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
组别 合计 不吸烟 吸烟
OR P
男 病例 649 2 647 14.043 0.000 对照 649 27 622
女 病例 60 19 41 2.466 0.026 对照 60 32 28
10
例:Doll和Hill关于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研 究
因素),而且还能控制未知的混杂因素。
29
随机的方法
简单随机
随机分组 随机排列
分层随机
30
简单随机分组示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36 643 557 604 384 708 218 061 555 871 AB B B AB AAAB
客观指标与主观指标 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 指标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
22
例:小儿成长过程之免疫水平变化
组 序: 1 2 3 4 5 6 年龄段:0~3月~6月~1岁~3岁~7岁~14岁 缺点:
(1) 6个均数,未能形成免疫水平动态变化的完整概念; (2) 各组确切年龄分布不规范; (3) 免疫水平的变化趋势不是简单的线性趋势,如IgG先降后升;分
Q1:Q2 1- (%)
1:1 90.0 4:6 89.2 3:7 85.1 2:8 74.0 1:9 51.4 1:19 30.6
医学统计学实验设计课件

3
2. 研究对象:该地区居民,收集其基本信息(如 年龄、性别、职业等)和健康状况、生活习惯等 信息。
案例四:某地区慢性病发病率影响因素研究
3. 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信息,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不同因素 与慢性病发病率的关系。
4. 研究结果
经过一定时间的调查和分析,发现某些因素(如年龄、性别、饮食 等)与慢性病发病率存在显著关联。
样本量
根据研究目的、实验设计类型和实际 情况,确定适当的样本量。
实验设计的原则
科学性原则
伦理性原则
实验设计应基于科学原理和方法,合理安 排实验过程,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实验设计应遵循伦理原则,尊重受试者的 权利和利益,确保受试者的安全和福祉。
可重复性原则
随机化原则
实验设计应具有可重复性,以便其他研究 者能够依据该设计进行重复实验。
案例三:某医院医疗质量评估
• 总结词:本案例旨在评估某医院的医疗质量,通过收集患者信息,分析医院的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等方面。
案例三:某医院医疗质量评估
01
详细描述
02
1. 研究目的:评估某医院的医疗质量,包括治疗效果、患者满
意度等方面。
2. 研究对象:医院收治的患者,收集其基本信息和治疗过程、
04 实验设计案例分 析
案例一:高血压药物治疗效果研究
• 总结词:本案例旨在研究高血压药物治疗效果,通过收集 患者信息,分析药物治疗对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
案例一:高血压药物治疗效果研究
详细描述
1. 研究目的:评估药物治疗对高血压患者的效果,包括降低血压水平、改善生活质 量等方面。
2. 研究对象: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药物治疗,对照 组接受安慰剂治疗。
统计学医学统计学实验设计

C. CHENG
返回总目录
返回章目录
第10章实验设计 第5页
END
共666页
三个基本要素 实验设计 的 基本构成 四个基本原则
受试对象 处理因素 试验效应
随机化的原则 对照的原则 重复的原则 均衡的原则
C. CHENG
返回总目录
返回章目录
第10章实验设计 第6页
END
共666页
二、实验研究的特点
C. CHENG
返回总目录
返回章目录
第10章实验设计 第 23 页
END
共666页
• 人体作为受试对象,常用于临床治疗方案的疗效观察 研究以及某种疫苗在人群中预防某种疾病的效果观察 等。在临床治疗工作中,每一位病人都可以作为一个 观察对象。但是,按照实验设计的四个基本原则,如 想在特定时期内选择几组除处理因素不同以外,其它 各方面条件都基本一致的病例,则是一件相当困难的 事情。
C. CHE章实验设计 第 16 页
END
共666页
• 选择受试对象是根据科研课题的研究目的而确定的。 • 选择受试对象应考虑下列几点: • ①进行基础性的医学研究,多选择动物及其材料作为 受试对象,并可由此积累资料和基础数据; • ②观察临床疗效、临床检验水平、诊断水平及社区干 预试验等,多选择人体及其材料作为受试对象。一般 常以病人为实验组,健康人为对照组;也可选择几组 不同类型的病人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C. CHENG
返回总目录
返回章目录
第10章实验设计 第7页
END
共666页
• 由于实验研究具备这三个特点,就使得实验研究中各 比较组之间具有较好的均衡性及可比性,大大减少了 各种非处理因素或背景干扰因素对实验效应及结果的 影响,可以更为有效地控制实验误差,提高了实验研 究的效率及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医学统计学实验设计课件

医学统计学实验设计课件xx年xx月xx日•实验设计概述•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实验设计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常见医学统计学实验设计方法目•医学统计学实验设计的实际应用录01实验设计概述•实验设计:指在医学研究中,根据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研究条件和研究要求,合理规划和安排研究过程,以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为正确推断提供科学依据的过程。
实验设计的定义1实验设计的重要性23合理的实验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小误差和偏倚,提供更为准确可靠的研究结果。
确保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良好的实验设计能够优化资源分配,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最有价值的结果。
提高研究的效率依据实验设计进行操作,可以确保研究过程符合相关法规和伦理原则,保护受试者的权益。
保障研究过程的合法性和伦理性实验设计的原则研究对象应随机分配至不同的处理组和对照组,以避免选择和测量偏倚。
随机化原则对照原则重复原则均衡原则设立对照组,通过对比分析,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鉴别实验效应与混杂因素的影响。
实验结果需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可重复性,以验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各组之间的均衡性良好,可以减小误差和偏倚,提高研究的可靠性。
在实验开始前进行设计,包括临床试验、流行病学调查等。
前置设计在同一个时间段内安排不同的处理措施并进行比较,如不同药物治疗效果的比较。
同期设计对同一受试者进行不同处理措施的对照比较,如同一患者接受不同手术方法的疗效比较。
自身前后对照设计实验设计的分类02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根据研究目的和实验要求,明确实验对象的基本特征和分类,包括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病种等。
定义和分类根据统计学原理,确定合适的样本数量,以获得可靠的实验结果。
样本数量实验对象定义和分类明确实验因素,包括自变量、因变量和协变量。
实验水平的确定确定每个实验因素的水平和处理方式,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
实验因素效应指标选择合适的效应指标,包括平均值、标准差、百分比等,以反映实验因素对实验对象的影响程度。
医学统计学-实验设计PPT课件

例:某中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疗效观察
纳入标准:①年龄在18~70岁之间;②入选 前3~5天内经胃镜检查证实为活动期十二指 肠溃疡,溃疡长径在0.4cm~2cm之间,溃 疡数不超过2个;③入组前48小时内停服一切 抗溃疡药物。
排除标准:①复合性溃疡或溃疡数超过2个 ; ②有溃疡严重并发症 (出血、穿孔、癌变 等 )史;③有胃、十二指肠手术史;④孕妇或 哺乳期妇女;⑤心、肝、肾功能异常者;⑥正 在服用非类固醇抗炎药或皮质激素类药物。
正常妇女的子宫内膜细胞组:为同期本院门 诊正常育龄妇女共15例,于放置宫内节育器 前行细管吸宫法获取子宫内膜,术后病理组 织检查证实无病理改变。
一、临床试验的定义、特点与要求
临床试验(clinical trial):指对人类对象进行的 任何意在发现或证实一种试验用药品的临床、 药理学和(或)其他药效学作用;和(或) 确定一种试验用药品的任何不良反应;和 (或)研究一种试验用药品的吸收、分布、 代谢和排泄,以确定药物的安全性和(或) 有效性的研究。
直接影响研究的质量—科学性。
实验研究的特点
处理因素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人为设置的, 是在研究者完全或部分控制的“非自然条件 下”进行的研究。
受试对象接受何种处理与水平是由随机分配 而定的。
证据的可靠性强
二、实验设计的三要素
受试对象(subject) 实验因素(处理因素,treatment) 实验效应(effect)
SARS疫苗I期临床试验
每一个受试者接种疫苗后,要做两个小时 的留院查看,随后定期接受随访和相关的 血、尿、胸片以及血清抗体的检查。
我国人用禽流感疫苗I期临床研究
中国人用禽流感疫苗由北京科兴生物制品 公司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同研制。
医学统计学实验设计

医学统计学实验设计English Answer:Experimental Design in Medical Statistics.Introduction:Experimental design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medical statistics by providing a systematic framework for conducting research studies aimed at evaluating the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medical interventions. The primary goal of experimental design is to ensure that 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a study are valid, reliable, and unbiased.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involved in experimental design in medical statistics.Types of Experimental Designs:1.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An RCT is considered the gold standard for evaluating the efficacy of medical interventions. In an RCT, participants are randomly assigned to either anintervention group or a control group. The intervention group receives the experimental treatment, while thecontrol group receives a placebo or standard treatment. By comparing the outcomes of the two groups, researchers can determin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ntervention.2. Cohort Study:A cohort study involves following a group ofindividuals over time to observe the development of a disease or other outcome. Participants are typically grouped based on their exposure to a particular risk factor and followed to compare the occurrence of the outcome in the exposed and unexposed groups.3. Case-Control Study:A case-control study compares individuals who have developed a disease (cases) with individuals who have notdeveloped the disease (controls). Researchers investigate factors that may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sease in cases by comparing their exposure to riskfactors with that of controls.Principles of Experimental Design:1. Randomization:Randomization is essential to eliminate bias and ensure that groups are comparable in terms of known and unknown confounding factors. Random assignment minimizes the influence of selection bias and helps to ensure that any observed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are due to the intervention itself rather than other factors.2. Blinding:Blinding involves keeping participants, researchers, and outcome assessors unaware of the treatment allocation. This prevents bias from influencing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ingle-blinding involves blinding participants totheir treatment assignment, while double-blinding involves blinding both participants and researchers.3. Control Group:A control group provides a baseline for comparison and helps to control for other factors that may influence the outcome.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s a placebo or standard treatment, which allows researchers to isolate the effect of the experimental intervention.4. Sample Size:The sample size of a study is determined based on the desired level of statistical power, which is theprobability of detecting a true effect if one exists. A larger sample size increases the power of the study and reduces the risk of Type II error (failing to detect a true effect).Statistical Analysis:The data collected from an experimental design are analyzed using appropriate statistical methods to test hypotheses and draw conclusions. Common statistical tests include t-tests, chi-square tests,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choice of statistical test depends on the type of data collected and the research question being investigated.Conclusion:Experimental design is a critical aspect of medical statistics that helps to ensure the validity, reliability, and unbiased nature of research findings. By following established principles and selecting appropriate designs, researchers can conduct studies that provide meaningful insights into the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medical interventions.Chinese Answer:医学统计学实验设计。
医学统计学-实验设计(68页)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 2021/7/242 021/7/24July 24, 2021
•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 21/7/24202 1/7/24 2021/7/242 021/7/24
各组平均血清胆固醇含量,mg%
group
1 2 3 4 Total
概述
• 研究设计的作用 • 研究设计的形式 • 研究因素与混杂因素 • 研究指标
实验设计简介
• R.A. Fisher(1925)系统介绍近代统计 学方法 The Statistical Methods for Research Workers RA Fisher(1890~1962)
• 1935年,Fisher 系统介绍研究设计, 首次提出研究设计的基本原则。 The Design of Experiments.
均衡性 (1) 对等 除处理因素外,对照组具备与实验组对
等的一切非处理因素。 (2) 同步 对照组与实验组设立之后,在整个研究
进程中始终处于同一空间和同一时间。 (3) 专设 任何一个对照组都是为相应的实验组专
门设立的。不得借用文献上的记载或 以往的结果或其它研究的资料作为本 研究之对照。
吃黄金搭档 一年,小孩长高了
287 412
78 318
60 82 81 79 156 132 73 138 77 61 77 112 87 120 95 360 192 114 200 65 66 106 66 84 77 113 97 210 70 108 82 80 66 258 70 70
80 99
36 84
121 69
Fisher 在Rothamste 农场进行的拉丁方试验。
医学统计学第三章实验设计课件

二、实验研究的特点※
1.研究者根据实验目的,预先制定实 验设计,人为设置处理因素;
2.能按随机化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 实验组和对照组,使各组具有相似
的基本特征,提高了组间的可比性。
※与调查研究相区别
2020/11/3
调查研究的特点
1、研究因素是客观存在的。研究不能主动地施加处理 因素只能“被动地观察客观存在的现象。这是与实验研 究的一个重要区别。 2、不能用随机化分组来平衡混杂因素对调查结果的影 响。这是与实验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区别。 3、反映某个时点上事物或现象的现状以及与之某些相 关的因素的关系,只能提供病因线索。
2020/11/3
B.必须设立对照 C.治疗措施属人为的干预性措施 D.临床试验是一种特殊的前瞻性研究。 尽管它是给予治疗措施后,前瞻性观察 治疗效应, 但并不要求病人从同一时 间开始随访。不过对随访的起点应有明 确的定义。
2020/11/3
3、现场试验:研究对象以未患病人群为单位; 在社区或现场环境下进行,常用于评价某种 预防措施的效果。
2020/11/3
四、实验研究工作的基本步骤
实验设计 实验资料收集 实验资料整理 实验资料分析
2020/11/3
第二节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三大原则
对照原则 重复原则 随机化原则
2020/11/3
三大要素
观察对象 处理因素 实验效应
2020/11/3
一、对照原则
1.设立对照的重要意义
(1)“有比较才能鉴别”。实验研究最终要 回答的问题是干预措施的效果有或无、高或低。 要回答这两个问题,只有通过合理的对比鉴别, 才能确定干预措施是否有效以及有效程度。而 对照是比较的基础。 (2)对照的设置可以排除非研究因素对研究 结果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处理组: 处理因素+非处理因素 对照组: 对比 -) 非处理因素
处理因素
实验效应+非实验效应 非实验效应 实验效应
含义:对照是随机选取一组或几组同质的研究 对象,分别接受与实验组不同的处理,以比较 对照组与实验组之间的差异,说明研究因素的 效应大小。
对照(Control)
• 在生物科学实验中,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很 多,有些因素是可以控制的,有些则难以控 制,为解决多因素及难以控制因素的影响, 实验中设立对照组,用对照组和实验组间的 比较来鉴别处理因素与非处理因素的差异, 消除各种非处理因素和无关因素的影响,以 便充分显示处理因素的作用,并使实验结果 误差得到尽可能地缩小。
– 它可以是外部的因素,如物理的、化学的、生 物的、社会的因素等,也可以是研究对象自身 具有的,如年龄、性别、遗传等。
选择处理因素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处理 Nhomakorabea素必须标准化
– 研究因素施加于研究对象,其成分、形式、施 加强度、时间、方法、环境条件和施加人员等 必须固定。 – 如何保证处理因素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始终如一, 保持不变,如在进行药物疗效的试验观察中, 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所使用药物的生产厂家、 批号、药品标准等必须一致。所以,在实验设 计时,必须制定处理因素标准化的具体措施和 方法。
研究效应(experimental effect)
• 又称实验效应或效应指标,是研究因素作 用于研究对象后呈现的反应,或在研究因 素存在下研究对象受到的影响; • 效应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指标,通过观察指 标表达,定量或定性地反映实验效应。
研究效应(experimental effect)(2)
• 选择指标的要求:
研究对象(study object)
• 研究对象必须具备
– 反应性(敏感性)和稳定性:指研究对象接受 研究因素后能做出有效反应,并且这种反应的 走向反应趋向一致。 – 同质性:所选的研究对象的种属、生物学特性 及其他条件均衡一致。 – 依从性:研究对象接受研究因素的合作程度。 临床研究的高依从性是建立在患者自愿、诊断 正确、研究因素有效、无严重毒副作用的基础 上,并与病情轻重、患病时间、患者的心理状 态、医务人员的服务质量以及环境条件等有密 切关系。
选择观察指标的基本原则
• 精密度(precision):重复观察时观察值与其均值的 接近程度,受随机误差的影响; • 灵敏性(sensitivity):表示指标检出真阳性的能力, 可减少假阴性率,如血红蛋白含量和血清铁蛋白 均为反映贫血的指标,但灵敏度不同。 • 特异性(specificity):表示指标检出真阴性的能力, 减少假阳性率,如碱性磷酸酶和甲胚蛋白均为反 映原发性肝癌的指标。 • 先进性:要选择高、精尖、新的指标。
• 决定重复性的关键是样本含量,故常将重 复性简化为“样本含量”。
样本含量的估计
• 影响样本含量的因素
– 第一类错误的概率,α; – 第二类错误的概率,β,或检验效能1- β; – 容许误差,δ; – 观察资料的变异度,σ;
假设检验中常用的几 种样本含量估计方法
1. 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 (或配对设计的均数)的比较
• 只有通过随机化分组,才能避免由于各种客观因 素与主观因素可能引起的偏性,减少系统误差, 并可使其产生的总效应归于总的实验随机误差中。 此外,随机化也是对资料进行统计推断的前提, 只有满足随机化原则的资料才能应用各种统计分 析方法。
随机化(Randomization)
• 所谓随机,就是每一个受试对象都有同等 的机会被抽中或被分配到任何一个组中去, 抽中或分组的结果不受人为因素的干扰和 影响。
– 要反映研究目的和内容; – 指标分为主要指标和次要指标,主要指标是反 映研究的核心问题,必须齐全,一个不可少; 次要指标是辅助说明问题的,可依其价值大小 选取; – 标准化:指标的采集方法、部位、时间、保存、 运输、测定方法和测定条件等方面应固定化; – 指标应具备:客观性、准确性、精确性、特异 性或关联性、灵敏性、重复性、可行性、先进 性。
动物 编号
随机 68 数 序号 分组 结果 处理 3 C 丙
均衡性
• 含义:
– 在实验中,受试对象除了观察的某种被试因素 不同外,其他一切条件尽可能与对照组相同或 相近。
• 均衡的意义:
– 以消除非被试因素对试验效应的影响。
重复(Replication)
• 广义地讲,重复包括:整个实验的重复、 用多个实验单位进行重复、同一实验单位 的重复观察。
研究生班医学统计学2011
实验设计
实验性研究
• 实验(Experiment)指由研究者主动地决定给予 部分实验对象某种处理,给予另一部分对象某种 对照处理的研究设计形式,这种处理的分配常常 是随机的。 • 用随机化分组来平衡混杂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基础实验研究、临床试验研 究、现场试验研究
随机化的实施(方法)
• 随机≠随便
• 随机化的方法有多种,最简单的如抽签。 但在实验设计中广泛应用随机数字表和随 机排列表。
完全随机化
例
动物 1 编号
•设大鼠15只,编为1~15号,请利用随机数字表, 随机化分为3组。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55 45 70 8 B 5 A 12 C
对照的基本形式
• 安慰剂对照(placebo control):对照组采 用一种无药理作用的物质,可以称它为“假 药”,但其剂型或处置上不能为受试者识 别,称之为安慰剂。目的消除病人心理作用。
随机化(Randomization)
• 在在实验过程中,许多非处理因素在设计时研究 者并不完全知道,即抵消未知干扰因素的影响, 保证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均衡性,主要手段是 随机化。
u
u 有单侧和双侧之分, 只取单侧值。
例
• 某医师试验某种升白细胞药的疗效,先以9例低白 细胞病人做预试验,结果计算出用药前后白细胞 差值的标准差为2.5千个/mm3(或×109/L),现要做 正式临床试验,且要求白细胞平均上升1千个 /mm3(或×109/L)才算该药有临床实际有效,问要 多少病人进行正式临床试验?
对照的基本形式
• 自身对照:对照与实验在同一受试者身上 进行,如用药前后作为对比。一般情况下 还要求设立平行对照组。
对照的基本形式
• 配对对照:把研究对象条件相同的两个配 成一对,分别给以不同的处理因素,对比 两者之间的不同效应。 • 配对对照常用于动物实验,临床试验也可 采用,但严格地说,很难找到相同或十分 相似的对子。
解:本例δ=1,σ=2.5,单侧α=0.05, 单侧β=0.1,先以γ=∞查t界值表, 得u0.05= 1.645, u0.10=1.282,代入上述公式:
2.两样本均数比较
对照的基本形式
• 实验对照:对照组不施加干预,但施加某 种与处理因素有关的实验因素。
• 例如,观察赖氨酸对儿童发育的影响,实 验组儿童课间加食含赖氨酸的面包,对照 组儿童课间加食不含赖氨酸的面包。处理 因素是赖氨酸,非处理因素的面包量两组 是相同的。
对照的基本形式
• 标准对照:对照组的干预采用标准方法和常规方 法。 • 例如,在临床试验某种新药或治疗方法中,对照 组患者采用目前疗效确定的某种药物或治疗方法, 试验组患者采用某种新药或治疗方法,前者就是 标准对照。 • 以某疗法为标准对照组时,应注意标准组必须是 代表当时水平的疗法,切不可用降低标准组的方 法使实验效应提高。但实验研究一般不用标准对 照,因为实验条件不一致,常常影响对比效果。
对照的基本形式
• 空白对照:对照组不施加干预,即对照组 的处理因素为“空白”。 • 例如,在某种可疑致癌物的动物诱癌实验 中,设立与实验组动物种属、窝别、性别、 体重相同或相近的动物空白对照组,以排 除动物本身可能自发肿瘤的影响。观察维 生素A预防肺癌的作用,试验组的石棉矿工 每天口服一定剂量的VA,对照组的石棉矿 工不服VA,比较两组工人肺癌发生率。 • 空白对照主要用于无损伤、无刺激的实验 研究。
随机 88 56 53 27 59 33 35 72 67 47 77 34 数字
秩次 15 9 R 分组 C 结果 B 7 B 1 A 10 2 B A 4 A 13 11 C C 6 B 14 3 C A
例
区组 号
将15只大白鼠,按窝别、体重、性别,分层5 层,每层3只,请按随机化方法分组
1 1 2 35 2 B 乙 3 26 1 A 甲 4 00 1 A 甲 2 5 99 3 C 丙 6 53 2 B 乙 7 93 3 C 丙 3 8 61 2 B 乙 9 28 1 A 甲 10 52 2 B 乙 4 11 70 3 C 丙 12 05 1 A 甲 13 48 2 B 乙 5 14 34 1 A 甲 15 56 3 C 丙
实验设计(Experimental design)
• 是通过对象的选择、处理因素的合理分配、 结果指标的准确测量和恰当的资料分析来 提高组与组间非处理因素的一致性,使实 验结果有较好的可比性,并且较好地控制 误差,用较小的样本获取可靠的结论。
实验性研究的一般特征(1)
• 对研究对象进行干预 • 在干预前,研究对象是同一群体 • 实验性研究的三个要素 研究对象 研究(处理)因素(何种干预) 效应指标(干预的评价指标)
对照的基本形式
• 相互对照:不专门设立对照组,而是两个 或几个实验组相互对照。
• 例如,用莫雷西嗪治疗冠心病、高血压、 心肌病和失调症引起的室性早搏时,设立 冠心病组、高血压组、心肌病组和失调症 组四个治疗组,相互比较它们的疗效。
对照的基本形式
• 潜在对照:不设立专门的对照组,而是以 过去研究结果作为对照,又称历史对照。 • 例如,断指再植第一次成功的报告。 • 除了公认的难治性疾病如恶性肿瘤、狂犬 病等的少数疾病外,一般不宜使用这种对 照。用时要特别注意资料的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