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初中数学教材目录(全六册)
沪科版初中数学目录 (3)
沪科版初中数学目录第一章:整数与有理数•整数–自然数–负整数–整数的比较•有理数–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的加法–有理数的减法–有理数的乘法–有理数的除法•实际问题的有理数运算–有理数求和–有理数求差–有理数求积–有理数求商•习题和拓展第二章:代数式与方程式•代数式的定义与运算规则–代数式的定义–代数式的运算规则•方程式的概念与解–方程式的定义–方程式的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问题•一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一元一次方程组的实际问题•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问题•习题和拓展第三章:图形的认识与计算•点、线、面的概念–点的概念与表示方法–线的概念与表示方法–面的概念与表示方法•相交线与平行线–相交线的判定–平行线的判定•角的概念与计算–角的分类–角的计算•三角形–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四边形–四边形的分类–四边形的性质•圆–圆的概念–圆的计算•习题和拓展第四章:比例与实数•比例–比例的定义–比例的性质•百分数与填志数–百分数的概念与计算–填志数与百分数的关系•分数与实数–分数的概念与表示–实数的概念与运算•比例的应用–比例的实际问题–常用比例问题的解法•习题和拓展第五章:几何实践•几何尺规作图–几何尺规作图的工具和基本步骤–常见几何图形的尺规作图•三角函数及其应用–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三角函数的应用•圆心角和弧–圆心角和弧的概念及计算–弧长与扇形面积计算•圆的切线与切线长–圆的切线的概念与性质–切线长的计算•平面直角坐标系与距离计算–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与运用–点与点之间的距离计算•面积与体积的计算–二维图形的面积计算–三维图形的体积计算•习题和拓展第六章:统计与概率•统计的基本概念–数据和统计的概念–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统计图与分析–统计分析的方法和步骤–常用统计图的绘制•简单概率–概率的基本概念–概率的计算•习题和拓展以上是沪科版初中数学的目录,涵盖了整数与有理数、代数式与方程式、图形的认识与计算、比例与实数、几何实践、统计与概率等重要内容。
沪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目录
沪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目录沪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目录初中数学是数学学习的重要阶段,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数学世界。
沪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作为上海市教育局指定的教材,经过多年的修订和完善,已经成为一套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广泛性的数学教材。
以下是沪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的目录,供大家参考。
第一章:代数基础1.1 代数式 1.2 方程 1.3 不等式 1.4 函数 1.5 数轴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2.1 有理数 2.2 有理数的加减法 2.3 有理数的乘除法 2.4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第三章:整式的加减法3.1 整式 3.2 整式的加减法 3.3 去括号与添括号 3.4 整式的化简第四章:一元一次方程4.1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4.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4.3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第五章:绝对值与方程5.1 绝对值 5.2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5.3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5.4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第六章:三角形与四边形6.1 三角形的概念与性质 6.2 三角形的分类与三角形的高 6.3 四边形的概念与性质 6.4 四边形的分类第七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7.1 图形的平移 7.2 图形的旋转 7.3 图形的对称第八章:相似图形8.1 相似图形的概念与性质 8.2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8.3 相似多边形的概念与性质第九章:解直角三角形9.1 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与性质 9.2 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与应用9.3 解斜三角形的方法与应用第十章:数据整理与统计10.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10.2 数据的表示与统计图 10.3 数据的分析与推断第十一章:概率初步知识11.1 概率的概念与性质 11.2 概率的计算与应用 11.3 事件的独立性与互斥性第十二章:数学思想方法简介12.1 数学归纳法 12.2 枚举法 12.3 反证法 12.4 放缩法 12.5 逼近法 12.6 其他数学思想方法简介以上是沪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的目录,它涵盖了数学基础知识的各个方面,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和应用能力的提升。
沪科版初中数学教材目录(全六册)
沪科版初中数学教材目录(全六册)七年级上册第1章有理数1.1正数和负数1.2数轴1.3有理数的大小1.4有理数的加减1.5 有理数的乘除1.6有理数的乘方1.7近似数第2章整式加减2.1用字母表示数2.2代数式2.3整式加减第3章一次方程与方程组3.1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3.2二元一次方程组3.3消元解方程组3.4用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第4章直线与角4.1多彩的几何图形4.2线段、射线、直线4.3线段的长短比较4.4角的表示与度量4.5角的大小比较4.6作线段与角第5章数据收集与整理5.1数据的收集5.2数据的整理5.3统计图的选择5.4从图表中获取信息七年级下册第6章实数6.1平方根、立方根6.2实数第7章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不等式组7.1 不等式及其基本性质7.2一元一次不等式7.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8章整式乘除与因式分解8.1幂的运算8.2 整式乘法8.3 平方差公式与完全平方公式8.4 整式除法8.5 因式分解第9章分式9.1分式及其基本性质9.2分式的运算9.3 分式方程第10章相交线、平行线与平移10.1相交线10.2平行线的判定10.3 平行线的性质10.4 平移第11章频数分布11.1频数与频率11.2频数分布八年级上册第12章平面直角坐标系12.1平面上点的坐标12.2图形在坐标系中的平移第13章一次函数13.1函数13.2一次函数13.3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一次不等式13.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图象解法第14章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14.1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14.2命题与证明第15章全等三角形15.1全等三角形15.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16章轴对称图形与等腰三角形16.1轴对称图形16.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6.3等腰三角形16.4角的平分线八年级下册第17章勾股定理17.1勾股定理17.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第18章二次根式18.1二次根式18.2二次根式的运算第19章一元二次方程19.1一元二次方程19.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9.3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19.4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19.5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第20章四边形20.1多边形的内角和20.2平行四边形20.3矩形菱形正方形20.4中心对称20.5梯形第21章数据的集中趋势与离散程度21.1数据的集中趋势21.2数据的离散程度21.3用样本估计总体九年级上册第23章二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23.1二次函数23.2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和性质23.3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和性质23.4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23.5二次函数的应用23.6反比例函数第24章相似形24.1比例线段24.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24.3相似三角形的性质24.4相似多边形的性质24.5位似图形第25章解直角三角形25.1锐角的三角函数25.2锐角的三角函数值25.3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九年级下册第26章圆26.1 旋转26.2 圆的对称性26.3 圆的确定26.4 圆周角26.5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26.7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26.8 弧长与扇形面积第27章投影与视图27.1 投影27.2 三视图第28章概率初步28.1 随机事件28.2 等可能情况下的概率计算28.3 用频率估计概率。
(沪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目录(最新整理)
六年级上册第一章数的整除第1节整数和整除1.1 整数和整除的意义1.2 因数和倍数1.3 能被2,5整除的数第2节分解素因数1.4 素数、合数与分解素因数1.5 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1.6 倍数与最小公倍数拓展求三个整数的最小公倍数第二章分数第1节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1 分数与除法2.2 分数的基本性质2.3 分数的大小比较第2节分数的运算2.4 分数的加减法2.5 分数的乘法2.6 分数的除法2.7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拓展无限循环小数与分数的互化2.8 分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2.9 分数运算的应用第三章比和比例第1节比和比例3.1 比的意义3.2 比的基本性质3.3 比例第2节百分比3.4 百分比的意义3.5 百分比的应用3.6 等可能事件第四章圆和扇形第1节圆的周长和弧长4.1 圆的周长4.2 弧长第2节圆和扇形的面积4.3 圆的面积4.4 扇形的面积六年级下册第五章有理数第1节有理数5.1 有理数的意义5.2 数轴5.3 绝对值第2节有理数的运算5.4 有理数的加法5.5 有理数的减法5.6 有理数的乘法5.7 有理数的除法5.8 有理数的乘方5.9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5.10 科学计数法第六章一次方程(组)和一次不等式(组)第1节方程与方程的解6.1 列方程6.2 方程的解第2节一元一次方程6.3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6.4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第3节一元一次不等式(组)6.5 不等式及其性质6.6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6.7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4节一次方程组6.8 二元一次方程6.9 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6.10 三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6.11 一次方程组的应用第七章线段与角的画法第1节线段的相等与和、差、倍7.1 线段的大小比较7.2 画线段的和、差、倍第2节角7.3 角的概念与表示7.4 角的大小比较、画相等的角7.5 画角的和、差、倍7.6 余角、补角第八章长方体的再认识第1节长方体的元素第2节长方体直观图的画法第3节长方体的棱与棱位置关系的认识第4节长方体中棱与平面位置关系的认识第5节长方体中平面与平面位置关系的认识七年级上册第九章整式第1节整式的概念9.1 字母表示数9.2 代数式9.3 代数式的值9.4 整式第2节整式的加减9.5 合并同类项9.6 整式的加减第3节整式的乘法9.7 同底数幂的乘法9.8 幂的乘方9.9 积的乘方9.10 整式的乘法第4节乘法公式9.11 平方差公式9.12 完全平方公式第5节因式分解9.13 提取公因式法9.14 公式法9.15 十字相乘法9.16 分组分解法第6节整式的除法9.17 同底数幂的除法9.18 单项式除以单项式9.19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第十章分式第1节分式10.1 分式的意义10.2 分式的基本性质第2节分式的运算10.3 分式的乘除10.4 分式的加减10.5 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10.6 整数指数幂及其运算第十一章图形的运动第1节图形的运动11.1 图形的平移第2节图形的旋转11.2 旋转11.3 旋转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11.4 中心对称第3节图形的翻折11.5 翻折与轴对称图形11.6 轴对称七年级下册第十二章实数第1节实数的概念12.1 实数的概念第2节数的开方12.2 平方根和开平方12.3 立方根和开立方12.4 n次方第3节实数的运算12.5 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实数12.6 实数的运算第4节分数指数幂12.7 分数指数幂第十三章相交线平行线第1节相交线13.1 邻补角、对顶角13.2 垂线13.3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第2节平行线13.4 平行线的判定13.5 平行线的性质第十四章三角形第1节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与性质14.1 三角形的有关概念14.2 三角形的内角和第2节全等三角形14.3 全等三角形的概念与性质14.4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第3节等腰三角形14.5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4.6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14.7 等边三角形第十五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第1节平面直角坐标系15.1 平面直角坐标系第2节直角坐标平面内点的运动15.2 直角坐标平面内的运动八年级上册第十六章二次根式第1节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16.1 二次根式16.2 最简二次根式和同类二次根式第2节二次根式的运算16.3 二次根式的运算第十七章一元二次方程第1节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17.1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第2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7.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7.3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第3节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17.4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第十八章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第1节正比例函数18.1 函数的概念18.2 正比例函数第2节反比例函数18.3 反比例函数第3节函数的表示法18.4 函数的表示法第十九章几何证明第1节几何证明19.1 命题和证明19.2 证明举例第2节线段的垂直平分与角的平分线19.3 逆命题和逆定理19.4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9.5 角的平分线19.6 轨迹第3节直角三角形19.7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9.8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19.9 勾股定理19.10 两点的距离公式八年级下册第二十章一次函数第1节一次函数的概念20.1 一次函数的概念第2节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20.2 一次函数的图像20.3 一次函数的性质第3节一次函数的应用20.4 一次函数的应用第二十一章代数方程第1节整式方程21.1 一元整式方程21.2 特殊的高次方程的解法第2节分式方程21.3 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第3节无理方程21.4 无理方程第4节二元二次方程组21.5 二元二次方程和方程组21.6 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第5节列方程(组)解应用题21.7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第二十二章四边形第1节多边形22.1 多边形第2节平行四边形22.2 平行四边形22.3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第3节梯形22.4 梯形22.5 等腰梯形22.6 三角形、梯形的中位线第4节平面向量及其加减运算22.7 平面向量22.8 平面向量的加法22.9 平面向量的减法第二十三章概率初步第1节事件及其发生的可能性23.1 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23.2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第2节事件的概率23.3 事件的概率23.4 概率计算举例九年级上册第二十四章相似三角形第1节相似形24.1 放缩与相似形第2节比例线段24.2 比例线段24.3 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第3节相似三角形24.4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24.5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第4节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24.6 实数与向量相乘24.7 向量的线性运算第二十五章锐角的三角比第1节锐角的三角比25.1 锐角的三角比的意义25.2 求锐角的三角比的值第2节解直角三角形25.3 解直角三角形25.4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第二十六章二次函数第1节二次函数的概念26.1 二次函数的概念第2节二次函数的图像26.2 特殊二次函数的图像y=a(x+m)2+k26.3 二次函数的图像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七章圆与多边形第1节圆的基本性质27.1 圆的确定27.2 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27.3 垂径定理第2节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27.4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27.5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第3节正多边形与圆27.6 正多边形与圆第二十八章统计初步第1节统计的意义28.1 数据整理与表示28.2 统计的意义第2节基本的统计量28.3 表示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量28.4 表示一组数据波动程度的量28.5 表示一组数据分布的量28.6 统计实习九年级拓展第一章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第1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关系1.1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关系第2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1.2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1.3 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第二章直线与圆第1节圆的切线2.1 圆的切线第2节与圆有关的角及线段2.2 与圆有关的角2.3 与圆有关的线段第3节圆内接四边形2.4 圆内接四边形。
【推荐】沪科版数学目录-精选word文档 (1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沪科版数学目录篇一:沪科版初中数学目录沪科版初中数学目录备注:七年级上册:1-5七年级下册:6-11 八年级上册:12-17 八年级下册:18-22 九年级上册:23-25 九年级下册:26-28第1章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1.2 数轴1.3 有理数的大小 1.4 有理数的加减 1.5 有理数的乘除 1.6 有理数的乘方1.7 近似数第2章整式加减 2.1 用字母表示数 2.2 代数式 2.3 整式加减第3章一次方程与方程组3.1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3.2 二元一次方程组 3.3 消元解决方程组3.4 用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第4章直线与角 4.1 多彩的几何图形 4.2 线段、射线、直线 4.3 线段的长短比较 4.4 角的表示与度量 4.5 角的大小比较 4.6 作线段与角第5章数据处理5.1 数据的收集 5.2 数据的整理 5.3 统计图的选择5.4 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第6章实数 6.1 平方根立方根 6.2 实数第7章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7.1 不等式及其基本性质 7.2 一元一次不等式 7.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8章整式乘除与因式分解 8.1 幂的运算 8.2 整式乘法8.3平方差公式与完全平方公式 8.4 整式除法 8.5 因式分解第9章分式9.1 分式及其基本性质 9.2 分式的运算 9.3分式方程第10章相交线平行线与平移 10.1 相交线 10.2 平行线的判定 10.3 平行线的性质10.4 平移第11章频率分布 11.1 频数与频率 11.2 频数分布第12章平面直角坐标系12.1 平面上点的坐标12.2 图形在坐标系中的平移第13章一次函数 13.1 函数13.2 一次函数-13.3 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一次不等式 13.4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图象解法第14章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14.1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14.2 命题与证明第15章全等三角形 15.1 全等三角形 15.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16章轴对称图形与等腰三角形 16.1 轴对称图形 16.2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6.3 等腰三角形 16.4 角的平分线第17章勾股定理 17.1 勾股定理17.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第18章二次根式 18.1 二次根式18.2 二次根式的运算――――()第19章一元二次方程 19.1 一元二次方程19.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9.3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19.4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19.5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第20章四边形 20.1 多边形内角和 20.2平行四边形20.3 矩形菱形正方形 20.4 梯形第21章数据的集中趋势 21.1 平均数21.2 中位数与众数 21.3从部分看总体第22章数据的离散程度 22.1极差22.2 方差、标准差第23章二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 23.1 二次函数23.2 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和性质 23.3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和性质 23.4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23.5.二次函数的应用 23.6反比例函数第24章相似形24.1 比例线段24.2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24.3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24.4 相似多边形的性质24.5 位似图形第25章解直角三角形 25.1 锐角三角函数 25.2 锐角三角函数值 25.3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第26章圆 26.1 旋转26.2 圆的对称性 26.3 圆的确定 26.4 圆周角 26.5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26.6 三角形的内切圆 26.7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26.8正多边形与圆26.9 弧长与扇形面积第27章投影与视图 27.1 投影 27.2 三视图第28章概率初步28.1 随机事件28.2 等可能情形下的概率计算 28.3 用频数估计概率篇二:沪教版数学目录沪版数学目录一年级上学期:一、10以内的数说一说分一分数一数几个与第几个比一比数射线二、10以内数的加减法分与合加法讲讲算算(一)减法讲讲算算(二)加与减看数射线做加、减法 10的游戏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三、20以内的数及其加减法11—20的数十几就是十和几 20以内数的排列加减法(一)加减法(二)讲讲算算(三)加进来,减出去数字的墙四、识别图形物体的形状五、整体与提高分彩色图形片推算比较加倍与一半大家来做加法大家来做减法组算式数学游乐场一年级下学期:一、复习与提高游数城玩数图比一比二、位置左与右在街上上、中、下,左、中、右路(前后,左右)三、100以内的数及其加减法十个十个地数百数图数的表示数射线上的数百数表数龙——百的数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一)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笔算加法(进位)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笔算减法(退位)郊外活动。
沪教版6-9年级数学新教材目录(改版后)
六-九年级全套新教材目录本套教材包括六至九年级共计八册,总课时预计为436个,其中数与代数173个课时,图形与几何144个课时,统计与概率23个课时,综合与实践72个课时,机动课时24个.六上(57课时)1有理数(16课时)1.1有理数的意义1.1.1正数和负数1.1.2数轴1.1.3相反数1.1.4绝对值1.1.5有理数的大小比较1.2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1.2.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1.2.2加法的运算律1.2.3有理数的减法法则1.3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1.3.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1.3.2乘法运算律1.3.3有理数的除法法则1.4有理数的乘方1.5有理数的混合运算1.5.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1.5.2有理数运算的应用本章小结2用字母表示数(9课时) 2.1用字母表示数2.2代数式2.2.1代数式的概念2.2.2求代数式的值2.3一次式2.3.1一次式2.3.2一次式的同类项2.3.3一次式的加减2.3.4数与一次式相乘本章小结3一元一次方程(13课时) 3.1方程和列方程3.2方程的解3.3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3.3.1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3.3.2等式性质3.3.3去括号解方程3.3.4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综合运用3.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本章小结4线段与角的认识(8课时)4.1线段的认识4.1.1点与线4.1.2线段的比较和度量4.1.3画线段的和、差与线段的中点4.2角的认识4.2.1角的概念与表示4.2.2角的比较和度量4.2.3画角的和、差与角的平分线4.2.4余角、补角本章小结综合与实践(8课时)小小营养师神奇的密码金融小课堂上海主题一日游攻略机动课时(3课时)六下(56课时)5比和比例(14课时)5.1比和比例5.1.1比的意义5.1.2比的基本性质5.1.3比例5.2百分比5.2.1百分比的意义5.2.2百分比的应用本章小结6圆和扇形(9课时)6.1圆6.2圆的周长与弧长6.2.1圆的周长6.2.2弧长6.3圆与扇形的面积6.3.1圆的面积6.3.2扇形的面积本章小结7可能性与统计图表(5课时)7.1随机现象的可能性7.2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达7.3百分数的统计意义本章小结8立体图形初步(7课时)8.1直棱柱及其侧面展开图8.2圆柱及其侧面展开图8.3圆锥及其侧面展开图本章小结9二元一次方程组(8课时)9.1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组9.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9.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9.4三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本章小结综合与实践(10课时)绘制太阳系行星示意图齿轮中的数学中国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包装盒的设计音乐与比例机动课时(3课时)七上(58课时)10整式的加减(7课时)10.1整式10.1.1整式10.1.2升幂排列与降幂排列10.2同类项10.3整式的加减本章小结11整式的乘除(16课时)11.1整式的乘法11.1.1同底数幂的乘法11.1.2幂的乘方11.1.3积的乘方11.2乘法公式11.3整式的除法11.3.1同底数幂的除法11.3.2单项式除以单项式11.3.3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本章小结12因式分解(8课时)12.1因式分解的意义12.2因式分解的基本方法12.3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12.4因式分解方法的综合运用本章小结13分式(9课时)13.1分式13.1.1分式13.1.2分式的基本性质13.2分式的运算13.2.1分式的乘除13.2.2分式的加减13.2.3整数指数幂13.3分式方程本章小结14图形的位置与运动(8课时) 14.1用数对表示点14.2平移14.3旋转14.4轴对称14.4.1图形的翻折与轴对称图形14.4.2轴对称14.5中心对称本章小结综合与实践(7课时)无法归类的艺术家:埃舍尔制订“阅读之星”的评选方案对称的世界、对称的美机动课时(3课时)七下(54课时)15一元一次不等式(10课时) 15.1不等式及性质15.1.1不等式的意义15.1.2不等式性质(1)15.1.3不等式性质(2)15.2一元一次等式15.2.1不等式的解和解集15.2.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15.2.3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15.3一元一次等式组本章小结16相交线、平线(12课时) 16.1相交线16.1.1对顶角16.1.2垂线16.2平行线16.2.1平行公理16.2.2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16.3命题与证明16.3.1命题16.3.2证明本章小结17三角形(16课时)17.1三角形的有关概念17.1.1三角形的概念17.1.2三角形的分类17.1.3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17.2三角形的内角和17.2.1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17.2.2三角形外角及其性质17.3全等三角的概念与性质17.4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7.4.1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边边边”17.4.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边角边”17.4.3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角边角”17.4.4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角角边”本章小结18等腰三角形(课时)18.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8.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18.3等边三角形本章小结综合与实践(7课时)探秘三角形的稳定性叠积木的游戏田径比赛中的数学机动课时(3课时)八上(60课时)19实数(10课时)19.1实数与数轴19.1.1无理数的存在19.1.2实数与数轴19.1.3平方根与开平方19.1.4实数的绝对值和大小比较19.2实数的运算19.2.1实数的运算19.2.2立方根和开平方19.3实数的近似计算19.3.1近似数19.3.2实数的近似计算19.3.3科学记数法本章小结20二次根式(7课时)20.1二次根式20.1.1二次根式20.1.2二次根式的化简20.2二次式的运算20.2.1二次根式的加减20.2.2二次根式的乘除20.2.3混合运算本章小结21一元二次方程(16课时)21.1一元二次方程21.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21.2.1特殊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21.2.2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21.2.3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21.3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21.4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关系21.5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21.5.1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21.5.2列方程解应用题本章小结22直角三角形(7课时)22.1直角三角形22.1.1直角三角形的性质22.1.2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22.2勾股定理本章小结23尺规作图(8课时)23.1尺规作图23.1.1尺规作图23.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23.2.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23.2.2与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相关的尺规作图23.3角的平分线23.3.1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23.3.2作已知角的平分线23.4其他尺规作图问题举例23.4.1尺规作三角形23.4.2尺规作图举例本章小结综合与实践(9课时)“勾股定理”证明中的中国智慧细胞膜的“秘密”向日葵惊人的“数学天赋”折纸与数学机动课时(3课时)八下(50课时)24四边形(15课时)24.1多边形24.1.1多边形的内角和24.1.2多边形的外角和24.1.3四边形24.2平行四边形24.3中位线与重心24.4矩形、菱形与正方形24.4.1矩形24.4.2菱形24.4.3正方形本章小结25平面直角坐标系(8课时)25.1平面直角坐标系25.1.1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引入25.1.2简单图形的坐标表示25.1.3物体位置的坐标表示25.2两点间的距离公式25.3平移、轴对称与位似25.3.1平移25.3.2轴对称25.3.3位似本章小结26一次函数(12课时)26.1变量与函数26.1.1变量与函数26.1.2函数的图像26.2正比例函数26.2.1正比例函数的概念26.2.2正比例函数的图像26.2.3正比例函数的性质26.3一次函数26.3.1一次函数的概念26.3.2一次函数的图像26.3.3一次函数的性质26.3.4一次函数、方程与不等式26.4一次函数的应用本章小结27反比例函数(5课时)27.1反比例函数27.2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27.3反比例函数的应用本章小结综合与实践(7课时)蜡烛的燃烧探秘七巧板从自制杠杆看不法商贩如何“短斤缺两”机动课时(3课时)九上(54课时)28二次函数(13课时)28.1二次函数28.2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28.2.1二次函数=B2的图像与性质28.2.2形如=o+p2+的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28.2.3二次函数=B2+B+的图像与性质28.3二次函数表达式的确定28.3.1已知二次函数图像上的三点28.3.2已知二次函数图像的顶点或对称轴28.4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28.5二次函数的简单应用本章小结29相似三角形(12课时)29.1比例线段29.1.1比例线段29.1.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29.2相似三角形29.3相似多边形本章小结30锐角的正弦、余弦与正切(8课时) 30.1锐角的正弦、余弦与正切30.1.1正弦与余弦30.1.2正切30.1.3求给定锐角的正弦、余弦与正切值30.2解直角三角形30.2.1解直角三角形30.2.2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本章小结31投影与视图(7课时)31.1投影31.1.1中心投影31.1.2平行投影31.2三视图31.3立体模型的制作本章小结综合与实践(11课时)探寻高度的测量方法“揭秘”天坛回音壁台球的瞄准秘籍渐渐觉醒的城市标识一一城市原点机动课时(3课时)九下(47课时)32圆(13课时)32.1圆的基本性质32.1.1点和圆的位置关系32.1.2圆的确定32.1.3弧、弦、圆心角32.1.4垂径定理32.1.5圆周角32.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32.2.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切线的判定32.2.2切线的性质*32.2.3切线的画法与切线长定理32.2.4三角形的内心与内切圆32.3多边形和圆32.3.1圆内接四边形32.3.2正多边形和圆本章小结33抽样与数据分析(10课时)33.1总体和样本33.2表示数据集中趋势的量33.2.1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33.2.2中位数、众数33.3数据的分布33.3.1频数分布直方图33.3.2四分位数和箱线图33.3.3数据分布的趋势33.4表示数据离散程度的量33.4.1方差与离差平方和(1)33.4.2方差与离差平方和(2)33.4.3离差平方和与数据分组本章小结34概率初步(8课时)34.1随机现象及其发生的可能性34.1.1随机现象和随机事件34.1.2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34.2事件的概率34.2.1事件的概率34.2.2用列举法求事件概率34.3用频率估计概率本章小结综合与实践(13课时)水资源真的用之不竭吗?正n边形的尺规作图碳足迹——无所不在的二氧化碳排放血型的秘密如何测量体育课运动强度机动课时(3课时)。
沪科版初中数学目录
沪科版初中数学目录一、代数1.整式与多项式–同类项的合并–多项式的加减运算–多项式的乘法运算–多项式的展开–多项式的因式分解2.一元一次方程与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一元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一次方程组3.一元二次方程与函数–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的初步认识–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的图像–一元二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应用4.数与式–正数、负数和零–绝对值–分数的概念与运算–百分数及其应用–有理数与无理数二、几何1.几何图形的认识–点、线、线段、射线与角–平行线、垂线与交线–三角形、四边形与多边形的认识–圆的认识与相关性质2.相似与全等–两个角相等与两个角互补–线段的比较–两个平行线夹角与对应角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重心、垂心、外心和内心3.三角形的认识–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外角与内角–相关的三角形角的性质–过直线和过点的垂直线–三角形中位线与高线4.四边形的认识–矩形、正方形、长方形和菱形–平行四边形和直角四边形–钝角四边形和三角形–不规则四边形的性质–梯形与平行四边形三、数据与统计1.统计与概率–数据的整理与图形表示–统计图的解读–数学期望与组合计数–概率的意义与计算–概率与统计的应用2.几何体的认识–三棱柱与四棱柱的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的认识–圆柱体、圆锥体和四面体–整体中的关系–三棱柱与四棱柱的表面积和体积四、函数1.函数的认识–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函数的相等、不等与解–一次函数的应用–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二次函数的应用2.函数的运算–函数的和、差、积与商–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幂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复合函数与反函数–函数的综合应用3.几何变换–平移、旋转、对称和放缩–变换的组合与复合–平面镜面对称与空间镜面对称–平面旋转与空间旋转–平面投影与空间投影以上是沪科版初中数学的目录,涵盖了代数、几何、数据与统计以及函数等方面的内容。
沪教版初中数学目录
初中目录六年级第一册第一章数的整除第1节整数和整除1.1 整数和整除的意义1.2 因数和倍数1.3 能被2,5整除的数第2节分解素因数1.4素数、合数与分解素因数1.5 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1.6 倍数与最小公倍数拓展求三个整数的最小公倍数第二章分数第1节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1 分数与除法2.2 分数的基本性质2.3 分数的大小比较第2节分数的运算2.4 分数的加减法2.5 分数的乘法2.6 分数的除法2.7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拓展无限循环小数与分数的互化2. 8 分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2. 9 分数运算的应用第三章比和比例第1节比和比例3.1 比的意义3.2 比的基本性质3.3 比例第2节百分比3.4 百分比的意义3.5 百分比的应用3.6 等可能事件第四章圆和扇形第1节圆的周长和弧长4.1 圆的周长4.2 弧长第2节圆和扇形的面积4.3 圆的面积4.4 扇形的面积六年级第二册第五章有理数第一节有理数5.1 有理数的意义5.2 数轴5.3 绝对值第2节有理数的运算5.4 有理数的加法5.5 有理数的减法5.6 有理数的乘法5.7 有理数的除法5.8 有理数的乘方5.9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5.10科学记数法第六章一次方程(组)和一次不等式(组)第1节方程与方程的解6.1 列方程6.2 方程的解第2节一元一次方程6.3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6.4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第3节一元一次不等式(组)6.5 不等式及其性质6.6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6.7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4节一次方程组6.8 二元一次方程6.9 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6.10三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6.11 一次方程组的应用第七章线段与角的画法第一节线段的相等与和、差、倍7.1 线段的大小比较7.2 画线段的和、差、倍第3节角7.3 角的概念与表示7.4角的大小比较、画相等的角7.5 画角的和、差、倍7.6 余角、补角第八长方体的再认识章第1节长方体的兀素第2节长方体直观图的画法第3节长方体的棱与棱位置关系的认识第4节长方体中棱与平面位置关系的认识第5节长方体中平面与平面位置关系的认识七年级第一册第九章整式第1节整式的概念9.1 字母表示数9.2 代数式9.3 代数式的值9.4 整式第2节整式的加减9.5 合并同类项9.6 整式的加减第3节整式的乘法9.7 同底数幕的乘法9.8 幕的乘方9.9 积的乘方9.10整式的乘法第4节乘法公式9.11平方差公式9.12完全平方公式第5节因式分解9.13提取公因式法9.14公式法9.15十字相乘法9.16分组分解法第6节整式的除法9.17同底数幕的除法9.18单项式处以单项式9.19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第十章分式第1节分式10.1 分式的意义10.2 分式的基本性质第2节分式的运算10.3分式的乘除10.4分式的加减10.5可化为一兀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10.6整数指数幕及其运算第十章图形的运动第1节图形的运动11.1图形的平移第2节图形的旋转11.2旋转11.3旋转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11.4中心对称第3节图形的翻折11.5翻折与轴对称图形11.6轴对称七年级第二册第十. 一章实数第1节实数的概念12.1实数的概念第2节数的开方12.2平方根和开平方12.3立方根和开立方12.4n次方根第3节实数的运算12.5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实数12.6实数的运算第4节分数指数幕12.7分数指数幕第十三章相交线平行线第1节相交线13.1邻补角、对顶角13.2垂线13.3冋位角、内错角、冋旁内角第2节平行线13.4平行线的判定13.5平行线的性质第十四章三角形第1节二角形的有关概念与性质14.1三角形的有关概念14.2三角形的内角和第2节全等三角形14.3全等三角形的概念与性质14.4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第3节等腰三角形14.5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4.6等腰三角形的判定14.7等边三角形第十五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第1节平面直角坐标系15.1平面直角坐标系第2节直角坐标平面内点的运动15.2直角坐标平面内点的运动八年级第一册第十六章二次根式第1节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16.1 二次根式16.2 最简二次根式和同类二次根式第2节二次根式的运算16.3 二次根式的运算第十七章一元二次方程第1节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17.1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第2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7.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7.3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第3节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17.4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第十八章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第1节正比例函数18.1 函数的概念18.2 正比例函数第2节反比例函数18.3 反比例函数第3节函数的表示法18.4 函数的表示法第十九章几何证明第1节几何证明19.1 命题和证明19.2证明举例第2节线段的垂直平分与角的平分线19.3逆命题和逆定理19.4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9.5角的平分线19.6轨迹第3节直角三角形19.7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9.8直角三角形的性质19.9勾股定理19.1 0两点的距离公式八年级第二册第二十章一次函数第1节一次函数的概念20.1一次函数的概念第2节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20.2一次函数的图像20.3一次函数的性质第3节一次函数的应用20.4一次函数的应用第二十章代数方程第1节整式方程21.1一兀整式方程21.2特殊的高次方程的解法第2节分式方程21.3可化为一兀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第3节无理方程21.4无理方程第4节二兀二次方程组21.5二兀二次方程和方程组21.6二兀二次方程组的解法第5节列方程(组)解应用题21.7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第一十一章四边形第1节多边形22.1多边形第2节平行四边形22.2平行四边形22.3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第3梯形节22.4梯形22.5等腰梯形22.6三角形、梯形的中位线第4节平面向量及其加减运算22.7平面向量22.8平面向量的加法22.9平面向量的减法第一十三章概率初步第1节事件及其发生的肯能性23.1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23.2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第2节事件的概率23.3事件的概率23.4概率计算举例九年级第一册第二十四章相似三角形第1节相似形24.1 放缩与相似形第2节比例线段24.2 比例线段24.3 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第3节相似三角形24.4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24.5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第4节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24.6 实数与向量相乘24.7 向量的线性运算第二十五章锐角的三角比第1节锐角的三角比25.1 锐角的三角比的意义25.2 求锐角的三角比的值第2节解直角三角形25.3 解直角三角形25.4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第二十六章二次函数第1节二次函数的概念26.1 二次函数的概念第2节二次函数的图像26.2 特殊二次函数的图像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6.3二次函数y=a(x+m)2+k的图像九年级第二册第二十七章圆与多边形第1节圆的基本性质27.1圆的确定27.2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27.3垂径定理第2节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27.4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27.5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第3节正多边形与圆27.6正多边形与圆第二十八章统计初步第1节统计的意义28.1数据整理与表示28.2统计的意义第2节基本的统计里28.3表示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量28.4表示一组数据波动程度的量28.5表示一组数据分布的量28.6统计实习九年级拓展第一章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第1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关系1.1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关系第2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1.2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1.3 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第二章直线与圆第1节圆的切线2.1 圆的切线第2节与圆有关的角及线段2.2 与圆有关的角2.3与圆有关的线段第3节圆内接四边形2.4圆内接四边形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沪科版初中数学,pdf
沪科版初中数学,pdf篇一:沪科版初中数学-目录沪科版初中数学目录备注:七年级上册:1-5七年级下册:6-11 八年级上册:12-17 八年级下册:18-22 九年级上册:23-25 九年级下册:26-28第1章有理数1.1 正数和负数1.2 数轴1.3 有理数的大小 1.4 有理数的加减 1.5 有理数的乘除1.6 有理数的乘方1.7 近似数第2章整式加减2.1 用字母表示数2.2 代数式2.3 整式加减第3章一次方程与方程组3.1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3.2 二元一次方程组 3.3 消元解决方程组3.4 用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第4章直线与角4.1 多彩的几何图形4.2 线段、射线、直线 4.3 线段的长短比较 4.4 角的表示与度量 4.5 角的大小比较 4.6 作线段与角第5章数据处理5.1 数据的收集5.2 数据的整理5.3 统计图的选择5.4 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第6章实数6.1 平方根立方根6.2 实数第7章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不等式组7.1 不等式及其基本性质7.2 一元一次不等式7.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8章整式乘除与因式分解8.1 幂的运算8.2 整式乘法8.3平方差公式与完全平方公式8.4 整式除法8.5 因式分解第9章分式9.1 分式及其基本性质9.2 分式的运算9.3分式方程第10章相交线平行线与平移10.1 相交线10.2 平行线的判定10.3 平行线的性质10.4 平移第11章频率分布11.1 频数与频率11.2 频数分布第12章平面直角坐标系12.1 平面上点的坐标12.2 图形在坐标系中的平移第13章一次函数13.1 函数13.2 一次函数-13.3 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一次不等式13.4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图象解法第14章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14.1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14.2 命题与证明第15章全等三角形15.1 全等三角形15.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16章轴对称图形与等腰三角形16.1 轴对称图形16.2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6.3 等腰三角形16.4 角的平分线第17章勾股定理17.1 勾股定理17.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第18章二次根式18.1 二次根式18.2 二次根式的运算第19章一元二次方程19.1 一元二次方程19.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9.3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19.4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19.5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第20章四边形20.1 多边形内角和20.2平行四边形20.3 矩形菱形正方形20.4 梯形第21章数据的集中趋势21.1 平均数21.2 中位数与众数21.3从部分看总体第22章数据的离散程度22.1极差22.2 方差、标准差第23章二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23.1 二次函数23.2 二次函数y=ax的图象和性质23.3二次函数y=ax+bx+c的图象和性质23.4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23.5.二次函数的应用23.6反比例函数第24章相似形24.1 比例线段24.2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24.3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24.4 相似多边形的性质24.5 位似图形第25章解直角三角形25.1 锐角三角函数25.2 锐角三角函数值25.3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第26章圆26.1 旋转26.2 圆的对称性26.3 圆的确定26.4 圆周角26.5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26.6 三角形的内切圆26.7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26.8 正多边形与圆26.9 弧长与扇形面积第27章投影与视图27.1 投影27.2 三视图第28章概率初步28.1 随机事件28.2 等可能情形下的概率计算28.3 用频数估计概率篇二:最新沪科版初中数学课本目录沪科版初中数学教材总目录七年级上册第1章有理数1.1 正数和负数1.2 数轴1.3 有理数的大小 1.4 有理数的加减 1.5 有理数的乘除1.6 有理数的乘方1.7 近似数第2章整式加减2.1 用字母表示数2.2 代数式2.3 整式加减第3章一次方程与方程组3.1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3.2二元一次方程组3.3消元解方程组3.4用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第4章直线与角4.1多彩的几何图形4.2线段、射线、直线 4.3线段的长短比较 4.4角的表示与度量 4.5角的大小比较4.6作线段与角第5章数据收集与整理5.1数据的收集 5.2数据的整理 5.3统计图的选择5.4从图表中获取信息七年级下册第6章实数6.1平方根、立方根 6.2实数第7章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不等式组7.1 不等式及其基本性质7.2一元一次不等式7.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8章整式乘除与因式分解8.1幂的运算8.2 整式乘法8.3完全平方公式与平方差公式8.4 整式除法8.5 因式分解第9章分式9.1分式及其基本性质9.2分式的运算9.3 分式方程第10章相交线、平行线与平移10.1相交线10.2平行线的判定10.3 平行线的性质10.4 平移第11章频数分布11.1频数与频率11.2频数分布八年级上册第12章平面直角坐标系12.1平面上的点坐标12.2图形在坐标中的平移第13章一次函数13.1函数13.2一次函数13.3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一次不等式1(转载于: 小龙文档网:沪科版初中数学,pdf)3.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图象解法第14章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14.1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14.2 命题与证明第15章全等三角形15.1全等三角形15.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16章轴对称图形与等腰三角形16.1轴对称图形16.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6.3等腰三角形16.4角的平分线八年级下册第17章二次根式17.1 二次根式17.2二次根式的运算第18章一元二次方程18.1 一元二次方程18.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8.3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18.4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18.5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第19章勾股定理19.1 勾股定理19.2 二次根式的运算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第20章四边形20.1 多边形内角和20.2平行四边形20.3 矩形菱形正方形20.4 梯形第21章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21.1数据的集中趋势21.1.1 平均数21.1.2 中位数与众数21.1.3 从部分看总体21.2数据的离散程度21.2.1极差21.2.2 方差、标准差九年级上册第22章二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22.1二次函数22.2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22.3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和性质22.4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22.5二次函数的应用22.6反比例函数第23章相似形23.1比例线段23.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23.3相似三角形的性质23.4相似多边形的性质23.5位似图形第24章解直角三角形24.1锐角的三角函数24.2锐角的三角函数值24.3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九年级下册第25章圆25.1 旋转25.2 圆的基本性质25.3 圆周角25.4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25.5 三角形的内切圆25.6 正多边形与圆25.7 弧长与扇形面积25.8 综合与实践进球线路与最佳射门角第26章投影与视图26.1 投影26.2 三视图第27章概率初步27.1 随机事件272 等可能情形下的概率计算27.3 用频率估计概率27.4 综合与实践概率在遗传学中的应用篇三:沪科版初一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配套名师解题讲课视频播放沪科版七下数学学案课题:6.1 平方根、立方根(1)第一课时平方根主备人:王刚喜审核人:杨明使用时间:2011年2月日班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2.了解开平方与平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根的概念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根.学习重点: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能熟练地用平方根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根.学习难点:平方根的意义。
(完整)沪教版初中数学目录.doc
上海教育出版社六-九年级数学目录六年级上册第一章数的整除第一节整数和整除1.1整数和整除的意义1.2因数和倍数1.3能被2、5整除的数第二节分解质因数1.4素数、合数与分解质因数1.5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1.6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第二章分数第一节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1分数与除法2.2分数的基本性质2.3分数的大小比较第二节分数的运算2.4分数的加减法2.5分数的乘法2.6分数的除法2.7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第三章比和比例第一节比和比例3.1比的意义3.2比的基本性质3.3比例第二节百分比3.4百分比的意义3.5百分比的应用3.6等可能事件第四章圆和扇形第一节圆的周长和弧长4.1圆的周长4.2弧长第二节圆和扇形的面积4.3圆的面积4.4扇形的面积六年级下册第五章有理数第一节有理数5.1有理数的意义5.2数轴5.3绝对值第二节有理数的运算5.4有理数的加法5.5有理数的减法5.6有理数的乘法5.7有理数的除法5.8有理数的乘方5.9有理数的混合运算5.10科学记数法第六章一次方程(组)和一次不等式第一节方程与方程的解6.1列方程6.2方程的解第二节一元一次方程6.3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6.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第三节一元一次不等式(组)6.5不等式及其性质6.6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6.7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四节一次方程组6.8二元一次方程6.9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6.10三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6.11一次方程组的应用第七章线段与角的画法第一节线段的相等与和、差、倍7.1线段的大小的比较7.2画线段的和、差、倍第二节角7.3角的概念与表示7.4角的大小的比较、画相等的角7.5画角的和、差、倍7.6余角、补角第八章长方体的再认识第一节长方体的元素第二节长方体直观图的画法第三节长方体中棱与棱的位置关系第四节长方体中棱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第五节长方体中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第九章整式第一节整式的概念9.1字母表示数9.2代数式9.3代数式的值9.4整式第二节整式的加减9.5合并同类项9.6整式的加减第三节整式的乘法9.7同底数幂的乘法9.8积的乘方9.9幂的乘方9.10整式的乘法第四节乘法公式9.11平方差公式9.12完全平方七年级上册公式第五节因式分解9.13提取公因式法9.14公式法9.15十字相乘法9.16分组分解法第六节整式的除法9.17单项式除以单项式9.18同底数幂的除法9.19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第十章分式第一节分式10.1分式的意义10.2分式的基本性质第二节分式的运算10.3分式的乘除10.4分式的加减10.5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10.6整数指数幂及其运算第十一章图形的运动第一节图形的平移11.1 平移第二节图形的旋转11.2旋转11.3旋转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11.4中心对称第三节图形的翻折11.5翻折与轴对称图形11.6轴对称七年级下册第十二章实数第一节实数的概念12.1 实数的概念第二节数的开方12.2平方根和开平方12.3立方根和开立方12.4n次方根第三节实数的运算12.5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12.6实数的运算第四节分数指数幂12.7 分数指数幂第十三章相交线平行线第一节相交线13.1邻补角、对顶角13.2垂线13.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第二节平行线13.4平行线的判定13.5平行线的性质第十四章三角形第一节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与性质14.1三角形的有关概念14.2三角形的内角和第二节全等三角形14.3全等三角形的概念与性质14.4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第三节等腰三角形14.5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4.6等腰三角形的判定14.7等边三角形第十五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第一节平面直角坐标系15.1 平面直角坐标系第二节直角坐标平面内点运动直角坐标平面内点运动八年级上册第十六章二次根式第一节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16.1二次根式16.2最简二次根式和同类二次根式第二节二次根式的运算16.3 二次根式的运算第十七章一元二次方程第一节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17.1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第二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7.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7.3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第三节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17.4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第十八章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第一节正比例函数18.1函数的概念18.2正比例函数第二节反比例函数18.3 反比例函数第三节函数的表示法18.4 函数的表示法第十九章几何证明第一节几何证明19.1命题和证明19.2证明举例第二节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与角的平分线19.3逆命题和逆定理19.4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9.5角的平分线19.6轨迹第三节直角三角形19.7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9.8直角三角形的性质19.9勾股定理19.10两点的距离公式八年级下册第二十章一次函数第一节一次函数的概念20.1 一次函数的概念第二节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20.2 一次函数的图像20.3 一次函数的性质第三节一次函数的应用20.4一次函数的应用阅读材料直线型经验公式第二十一章代数方程第一节整式方程21.1一元整式方程21.2二项方程第二节分式方程21.3 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第三节无理方程21.4 无理方程第四节二元二次方程组21.5二元二次方程和方程组21.6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第五节列方程(组)解应用题21.7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阅读材料一些特殊的一元高次方程的解法第二十二章四边形第一节多边形22.1 多边形第二节平行四边形22.2平行四边形22.3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第三节梯形22.4梯形22.5等腰梯形22.6三角形、梯形的中位线第四节平面向量及其加减运算22.7平面向量22.8平面向量的加法22.9平面向量的减法阅读材料用向量方法证明几何问题第二十三章概率初步第一节事件及其发生的可能性23.1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23.2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第二节事件的概率23.3事件的概率23.4概率计算举例探究活动杨辉三角与路径问题九年级上册第二十四章相似三角形第一节相似形24.1 放缩与相似形第二节比例线段24.2比例线段24.3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第三节相似三角形24.4相似三角形的判定24.5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第四节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24.6实数与向量相乘24.7平面向量的分解第二十五章锐角的三角比第一节锐角的三角比25.1锐角的三角比的意义25.2求锐角的三角比的值第二节解直角三角形25.3角形25.4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第二十六章二次函数第一节二次函数的概念26.1 二次函数的概念第二节二次函数的图像26.2特殊二次函数的图像26.3二次函数2()y a x m k=++的图像第二十七章圆27.1圆的确定27.2(1间的关系27.2(2)弦与圆心角的关系27.3(1)垂径定理及其推论27.3(2)垂径定理的应用27.4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27.5(1)圆与圆的五个位置关系27.5(2题27.5(3)两圆的连心线正多边形与圆统计初步数据的整理与表示统计的意义1)表示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量28.3(2)截尾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28.4表示一组数据波动程度的量28.5表示一组数据分布的量28.6统计实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科版初中数学教材目录(全六册)七年级上册
第1章有理数
1.1正数和负数
1.2数轴
1.3有理数的大小
1.4有理数的加减
1.5 有理数的乘除
1.6有理数的乘方
1.7近似数
第2章整式加减
2.1用字母表示数
2.2代数式
2.3整式加减
第3章一次方程与方程组
3.1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3.2二元一次方程组
3.3消元解方程组
3.4用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
第4章直线与角
4.1多彩的几何图形
4.2线段、射线、直线
4.3线段的长短比较
4.4角的表示与度量
4.5角的大小比较
4.6作线段与角
第5章数据收集与整理
5.1数据的收集
5.2数据的整理
5.3统计图的选择
5.4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七年级下册
第6章实数
6.1平方根、立方根
6.2实数
第7章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7.1 不等式及其基本性质
7.2一元一次不等式
7.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第8章整式乘除与因式分解8.1幂的运算
8.2 整式乘法
8.3 平方差公式与完全平方公式8.4 整式除法
8.5 因式分解
第9章分式
9.1分式及其基本性质
9.2分式的运算
9.3 分式方程
第10章相交线、平行线与平移10.1相交线
10.2平行线的判定
10.3 平行线的性质
10.4 平移
第11章频数分布
11.1频数与频率
11.2频数分布
八年级上册
第12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12.1平面上点的坐标
12.2图形在坐标系中的平移
第13章一次函数
13.1函数
13.2一次函数
13.3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一次不等式13.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图象解法
第14章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14.1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14.2命题与证明
第15章全等三角形
15.1全等三角形
15.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第16章轴对称图形与等腰三角形16.1轴对称图形
16.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6.3等腰三角形
16.4角的平分线
八年级下册
第17章勾股定理
17.1勾股定理
17.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第18章二次根式
18.1二次根式
18.2二次根式的运算
第19章一元二次方程
19.1一元二次方程
19.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9.3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
19.4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19.5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第20章四边形
20.1多边形的内角和
20.2平行四边形
20.3矩形菱形正方形
20.4中心对称
20.5梯形
第21章数据的集中趋势与离散程度21.1数据的集中趋势
21.2数据的离散程度
21.3用样本估计总体
九年级上册
第23章二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
23.1二次函数
23.2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和性质
23.3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和性质
23.4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23.5二次函数的应用
23.6反比例函数
第24章相似形
24.1比例线段
24.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24.3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24.4相似多边形的性质
24.5位似图形
第25章解直角三角形25.1锐角的三角函数
25.2锐角的三角函数值
25.3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九年级下册
第26章圆
26.1 旋转
26.2 圆的对称性
26.3 圆的确定
26.4 圆周角
26.5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26.7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26.8 弧长与扇形面积
第27章投影与视图
27.1 投影
27.2 三视图
第28章概率初步
28.1 随机事件
28.2 等可能情况下的概率计算28.3 用频率估计概率。